高中物理必修二总结版

2024-08-19

高中物理必修二总结版(共6篇)

篇1:高中物理必修二总结版

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5.1 追寻守恒量

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

2、知道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多样性及其转化。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能量的概念几乎是与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同步发展起来的,能量的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个守恒量。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关系。“机械能守恒”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它的认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提出一些问题。教学难点:

让学生建立守恒的观点,教师除了演示斜面的实验以外,还可以演示滚摆实验和单摆实验,同时说明: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好像“记得”自己初始的高度,即某一量是守恒的。

教学疑点:

能量为何守恒,如何守恒的 易错点:

能量转化不是能量消失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伽利略斜面实验;

2、重要的思想方法:守恒的思想。

5.2

教学要求:

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

2、知道功是标量,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lcosα,并能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

3、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4、通过实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重点:

1、理解功的概念;

2、掌握功的计算。教学难点:

1、对正、负功的理解;

2、总功的计算。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教学疑点:

1、公式W=Flcosα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它只适用于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恒力做功;

2、公式中各字母正负取值:F、l均取正值,W的正负取决于cosα的正负;

3、l的确切含义:本教材中指出l是物体位移的大小,因为高中阶段研究的是质点。物体的位移与“受力作用的质点”的位移是一致的;

4、功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运动形式无关。易错点:

1、参考系问题:位移l是相对于参考系的。对不同的参考系,同一过程中算出的功也会不同,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性”,一般中学物理约定,计算功都以地面为参考系,而不随便取其它物体为参考系。

2、α角含义和取值范围:α角是“力方向和位移方向”夹角可结合教材中问题与练习第1题来提醒学生。

3、F、l同时性。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例题,书后习题:1、2、3、4;

2、重要思想方法:

①W=Flcosα公式:一种分解力:垂直位移方向和平行位移方向分解W=(Fcosα)l,第二种分解位移:沿力方向和垂直力方向分解W=F(lcosα)。②总功求解:一种是求合力W=F合lcosα,一种是求各个力做的功W=W1+W2+„„

5.3

功 率

教学要求:

1、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定义及定义式;

2、理解功率与力、速度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其解释和计算汽车启动和行驶中的有关问题;

3、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区分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 教学重点:

1、理解公式P=Fv的意义;

2、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教学难点:

发动机额定功率与汽车最大速度的关系。教学疑点:

P=Fv中F是否是恒力,F是恒力时,v是平均速度指平均功率,v是瞬时速度,指瞬时功率;F是变力时,v是瞬时功率,指瞬时功率。易错点:

1、“快慢”与“大小”区分。

2、P=Fv理解,容易停留在简单直观的印象上,认为牵引力大,加速度就大,末速度也大,现在得出由功率来制约速度和牵引力,学生自然会感到与生活经验相悖。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例题,书后习题3、4;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2、重要思想方法:极限思想。

5.4 重力势能

一、教学要求:

1、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经历重力势能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重力势能及其定义式,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关系;

3、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二、教学重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和计算。Ep=mgh

三、教学难点: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⑴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位置有关。⑵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小。⑶ΔEp=-WG

四、教学疑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

五、易错点:

重力势能的理解。

⑴重力势能是状态量是标量; ⑵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⑶重力势能属于物体和地球组成系统。

六、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书后习题2、3、4;

2、重要思想方法:极限思想。

5.5 探究弹性势能

教学要求:

1.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有关。2.学习并掌握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

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

1.提出猜想:根据弹力的性质和弹性势能的定义。分析出与弹性势能大小有关的物理量与可能的表达式。

2.确定计算弹性势能的方法:拉力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

3.从恒力做功W=Fl着手,画出力随位移变化图象,得出弹性势能表达式EP=kx2/2。教学难点:

拉力(变力)做功的计算 学生疑点: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弹性势能的大小是否也具有相对性。学生易错点:

学生往往认为始未两位置作用力和的一半就是平均作用力不知道只有力随位移按线性变化时,才能用始末力和的一半作平均力来计算功。教学资源

书P16:说一说:在以上探究中我们规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也就是既不伸长也不缩短时的势能为“0”,能不能规定弹簧某一任意长度时势能为“0”势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重要思想方法:势能是相对的、弹簧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弹簧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弹性势能的变化与“0”势能规定无关。

5.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阅读“探究思路”掌握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2.掌握实验技巧,学会数据处理。教学重点、探求的思路与操作技巧

1.实验中没有具体测出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而是设定每一根橡皮筋对小车做功W,来探究小车速度与皮筋做功的关系。

2.实验中应注意解决:相同皮筋的选取及固定,小车运动阻力的平衡,纸带上合适点间距离的测量。教学难点:

相同皮筋的筛选与固定。学生疑点:

弹力做功与速度间的函数关系。学生易错点:

对皮筋与小车的操作。教学资源:

书P18:做一做,用Excel作图并显示皮筋对小车做功与小车速度的函数关系。

指导思想: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处理有关实验问题。

5.7 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学要求:

21.理解动能及其表达式EK=mv/2 2.掌握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

3.学会用动能定理进行分析、解释和计算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体会用能量观点解决力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重点:

1)动能的表达式

2)动能定理的推导及其式中各量的含义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3)用动能定理解决有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

4)体会用动能定理解题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优越性

3、教学难点:

用动能定理解决有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

4、学生疑点:

动能也是相对的、动能定理相对于哪些参考系统成立?

5、学生易错点:

①认为动能有方向,物体速度不变,方向由向右改为向左,认为动能发生变化了。

②合力功计算常出错。

6、教学资源:

我们在第四章曾用牛顿定律解答过一个问题:民航客机机舱紧急出口的气囊是一条连接出口与地面的斜面,若斜面高3.2m,斜面长4.0m,质量60kg的人沿斜面滑下时所受的阻力是240N,求人滑至底端时的速度。请用动能定理解答本题。

指导思想:比较用牛顿定律解题和运用动能解题过程,体会用能量观点解题的优越性。

5.8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1、理解功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2、掌握机械能守恒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3、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 教学重点

1、机械能守恒中功能关系的理解

2、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 教学难点

1、机械能守恒的判断

2、物理过程和状态的选取 疑点

1、对机械能概念的理解

2、机械能不守恒时其变化量与除重力、强力外其它力做功相对应 易错点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

2、系统的选取和定律表达式的选取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书P23例题,体现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2、重要的思想方法

①用能量观在解决力学问题 ②理解联系实际的思想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5.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1、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思路和方法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

1、尝试设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方案

2、经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过程,学会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实验条件的控制,满足守恒条件

2、实验误差的分析 疑点

1、纸带选取的要求及其处理方法

2、由于阻力存在,故动能增加量必定稍小于势能的减小量 易错点

1、实验步骤的操作先后次序

2、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设计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重要的思想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及误差分析

5.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教学要求

1、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这个定律的重要意义

2、能用能量守恒定律在分析计算有关能量守恒的综合性问题

3、理解能量耗散,认清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能量概念的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

2、能量耗散 疑点

1、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2、能量是守恒的不可消灭,为什么还要节约能源 易错点

1、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相混淆

2、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书P30.Ex3, 开放性习题,答案不唯一

2、重要的思想方法: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②用守恒的思想分析实际问题。

第六章 曲线运动

6.1曲线运动

教学要求:

1.知道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2.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

3.感受飞镖、钢球所作的曲线运动 教学重点: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2.曲线运动的受力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 3.曲线运动的性质是变速运动

4.曲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方向沿轨迹曲线的切线,与合力分布在轨迹两侧 教学难点: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2.运用曲线运动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3.运用物理语言描述某一实际的曲线运动 疑点:

P33图6.1-4怎样才能说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是否缺少取极限、化曲为直的解释? 易错点:

轨迹曲线与速度、合力的关系 思想方法:.物理概念源于从生活实际中的数学抽象,如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这一概念

题目:

1.P34(3):通过习题,可以让学生分析总结轨迹曲线与速度、合力的关系

6.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要求:

1.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效性 2.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

3.会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分运动与合运动 4.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教学重点:

1.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效性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教学难点: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1.会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分运动与合运动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疑点:

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易错点:

1.在实际应用中有意义的运动合成与分解应该是根据实际的运动趋势合成与分解运动,思想方法: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和分解运动矢量 题目:

1.P37(2)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一个实际的运动,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

2.P37(4)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分运动与合运动,加深对合运动分运动的理解

6.3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感受平抛运动的规律

2、通过对比运动,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3、通过平抛运动轨迹的研究,知道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感受平抛运动的规律

2.通过对比运动,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比运动,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2.通过平抛运动轨迹的研究,知道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 疑点:

1.实验6.3-3中,由于实验装置的原因,一球即使不是平抛运动,感觉也是同时落地,加上人耳朵的最小分辨时间是0.2s,很难正确得出两球是同时落体这一结果

2.实验6.3-4中,实验误差有时比较大,怎样才能处理好实际与理论的关系,特别是在不知道规律的情况下? 易错点:

通过平抛运动轨迹的研究,知道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 思想方法:

1.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物理学的基础

2.通过对比已知运动与未知运动,找到平未知运动的规律 题目:

1.P40《说一说》,通过现代科技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2.P40(2),通过传统的实验方法合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6.4抛体运动的规律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教学要求: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

2.会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的规律

2.斜抛运动规律的推导 教学难点:

1.运用数学函数描述抛体运动的轨迹

2.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研究抛体运动的轨迹 疑点:

斜抛运动规律的推导 易错点:

1.平抛几个重要结论

2.斜抛运动的几个重要结论 思想方法:

1运用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和等时性原理研究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题目:

1.P37(2)通过实例,分析感受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的具体应用

2.P37(3)(4)通过作实物图(俯视图)和函数图象物体作曲线运动的轨迹及分运动、合运动的关系

6.5

圆周运动

教学要求:

1、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2、知道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3、认识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

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的概念及其定义式。教学难点:

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疑点:

如何认识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不变及“匀速”的含义。易错点:

有关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性问题 教材中值得注意的题目:.教材第47页利用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测自行车的前进速度。主要要求学生知道并会应用匀速圆周运动中同轴转动的物体角速度相同,皮带或者齿轮传动的物体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6.6

向心加速度

教学要求: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1:认识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能用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重点:

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及其公式。教学难点:

不在同一直线上速度变化量的讨论及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推导。疑点:

向心加速度方向的推断 易错点:

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认识。教材体现的思想方法:

要让学生领会运用极限法思想讨论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6.7

向心力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体验向心力的方向,理解向心力概念。

2:知道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向心力的公式。3:了解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的分析方法。教学重点:

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及其公式。教学难点:

会分析具体问题中的向心力。疑点: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否就是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易错点:

向心力的来源判断。教材中值得注意的题目:

教材55页第4题。此题可以讨论由于半径的改变使角速度、线速度、绳子上的拉力的变化情况。

6.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要求:

1:能分析生活中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

2:会用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公式对具体问题进行计算。3:注意生活中的离心现象,能分析生活中的一些长见问题。教学重点:

分析生活中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教学难点:

会分析具体问题中的向心力来源并进行计算。疑点:

做圆周运动物体受力分析及向心力的来源确定。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易错点:

向心力的来源。教材体现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7.1行星的运动

教学要求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 2.知道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的描述;

3.应用开普勒三定律解释和研究行星(或卫星)的运动; 4.知道人类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教学重点

地心说和日心说、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由第二定律可知,行星在近日点速率越大。在远日点速率越小。行星从近日点到远日点的过程,是速率逐渐减小的过程。疑点

开普勒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行有的行星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实际上,多数大行星的轨道与圆十分接近,所以,我们在中学物理中解决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问题时,把行星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易错点

开普勒第三定律是行星绕日运动的规律,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K值与卫星无关,只有行星有关。卫星绕同一行星运动K值相同,绕不同的行星运动K值不同。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贡献、物理学史题型在近年高考中时有出现,要重视。近两年,以天体问题为背景的信息给予题在全国各类高考试卷中频频出现,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考生从材料、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以及综合能力。这类题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信息给予部分和问题部分。

(2)重要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等科学家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研究的介绍,领略到前辈科学家们对自然、奥秘不屈不挠探索的精神和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悟到科学的结论总是在顽强曲折的科学实践中悄悄地来临。

7.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教学要求

1.知道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 成反比。

2.知道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3.知道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二者的距离 的二次方成反比。教学重点

1、科学家的不同猜想

2、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教学难点

1、为什么可以把行星的轨道当作圆来处理;

2、吸引力与半径的关系;

3、吸引力与太阳及行星质量的关系. 易错点

1.初学者容易在同一题目中将两个不同的半径用一个符号r来代替(如地球的半径用r,而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半径也用r,产生错误).

2.不会合理运用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

6、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课本:问题与练习2.)在探究对行星的引力的时,我们以左边的三个等式为根据,得出了右边的关系式。左边的三个等式有的可以在实验室中验证,有的则不能。这个无法在实验室验证的是怎样得到的?

注:探究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是常见的题型之一,这是与新课改相一致的,必须加以重视.

(2)重要的思想方法:

这是极好的科学教育素材,通过猜想,模型的简化、运用向心力公式、开普勒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知识进行数学推理计算,最终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

7.3 万有引力

教学要求:

1.知道月一地检验。

2.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的测定。3.掌握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引力的方法。教学重点:

1.猜想I:“天上”的力与“人间”的力可能出于同一本源? 2.“月—地”检验,这个大胆的想法要求事实检验 3.万有引力定律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4.引力常量的测量:引力常量的值、单位。教学难点:

一般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不等于集中物体质量的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所以不能直接用公式F=Gm1m2/r2进行计算。疑点:

万物之间的引力属于同一性质的力。易错点:

万有引力定律中的r的取值。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82已知r月地=3.8×10m,T月=27.3天,g=9.8m/s,求a月/g=? 2.思想方法:

a.大胆猜想,直觉,洞察力。b.显示微小物理量的放大方法。c.掌握物理常量数量级的重要性。

7.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教学要求:

1、掌握测量地球质量的方法。

2、了解利用万有引力理论发现未知天体的过程。

3、掌握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理解万有引力理论在天文学上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

1.“称量”地球的质量——“黄金代换” 2.计算天体的质量M 3.计算天体的密度ρ 4.发现未知天体 教学难点:

计算天体的密度 教学疑点:

未知天体的发现 易错点:

计算天体的质量及密度 教学资源:

1.课本上值得重视的题目

已知月球的质量是7.3×1022kg,半径是1.7×103km,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有多大?这对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的行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2.重要思想方法

把天体运动处理成匀速圆周运动

7.5 宇宙航行

教学要求

1.了解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理解并能推算第一宇宙速度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2.会计算不同轨道上的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和周期

3.关注人类在航天领域和宇宙开发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4.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发展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人造卫星

2.三个宇宙速度 3.梦想成真 教学难点

在卫星的轨道半径r、线速度υ、角速度ω、周期T、向心加速度a这五个物理量中,当其中一个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另外四个物理量一定同时发生变化。疑点

卫星绕地球运动时,由于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绕地球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而万有引力指向地心,所以地心一定是卫星圆轨道的圆心。卫星的轨道平面可以在赤道平面内,也可以和赤道平面垂直,还可以和赤道平面成任一角度。易错点

发射速度:将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运行所必须具有的发射时的速度 绕行速度:卫星在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所具有的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运行速度中的最大速度,也是卫星发射速度中的最小速度。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金星的半径是地球的0.95倍,质量为地球的0.82倍,金星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多大?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大?

2.重要的思想方法

在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两个不同形式的表达式中,注意代换方法的运用

7.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教学要求

1.初步了解经典力学的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知道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2.通过实例初步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知道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3.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教学重点、难点

1.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2.从低速到高速 3.从宏观到微观

4.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疑点

只要天体的实际半径远大于它们的引力半径,那么由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牛顿引力理论计算出的力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但当天体的实际半径接近引力半径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时,这种差异将急剧增大。这就是说,在强引力的情况下,牛顿的引力理论将不再适用。易错点

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量子力学的研究对象:高速、微观物体的运动。教学资源

重要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牛顿、爱因斯坦等于科学家关于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理论的介绍,领略到前辈科学家们对自然奥秘不屈不挠探索的精神和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悟到科学的结论总是在顽强曲折的科学实践中悄悄地来临。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

篇2:高中物理必修二总结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

2.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理解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3.结合实例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对比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条件,加深对牛顿定律的理解。(二)过程与方法

4.通过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分析,提高学生能抓住要点对物理现象技术分析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能领略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6.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

★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

2.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3.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1.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物体的一些运动规律,像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

直线运动等,并结合牛顿定律从动力学角度深入理解了运动与力的关系。但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的都是直线运动,而现实生活中更多见到的是曲线运动。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研究曲线运动。

师:什么是曲线运动?

生:顾名思义,就是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师:同学们能不能举几个物体做曲线运动的例子。

生:从微观来讲,电子绕原子核旋转,从天体运动来讲,地球绕太阳运动。还有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掷铅球、铁饼。跳高跳远等。师:不错,我这儿也有一些视频,大家一起来看看

播放引入视频文件

二、曲线运动

【定义】: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师:下面我们来一起讨论曲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师:曲线运动的位移与路程是什么样的关系? 生: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师:回答得很好!说明大家对标量和矢量的概念已经形成。师:曲线运动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关系怎样? 生:平均速度的大小小于平均速率。师:瞬时速度与瞬时速率的关系怎样?

生:瞬时速度的大小就是瞬时速率。其实不管对于什么样的运动,瞬时速率的定义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三、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师: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有什么特点?速度的方向会变化吗?比如汽车在弯道行驶时运动方向变化了吗? 生:物体做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一直在变,师:回答得很好!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平时所讲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就是指物体瞬时速度的方向。

【提醒】:我们平时所讲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就是指物体瞬时速度的方向。

师:现在我们知道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一直在变,那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具体的速度方向是怎样的呢? 演示实验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摆一条曲线轨道,它是由几段稍短的轨道组合而成的.钢球由轨道的一端滚入(通过压缩弹簧射人或通过一个斜面滚入),在轨道的束缚下钢球做曲线运动.在轨道的下面放一张白纸,蘸有墨水的钢球从出口A离开轨道后在白纸上留下一条运动的轨迹,它记录了钢球在A点的运动方向。拿去一段轨道,钢球的轨道出口改在田中且同样的方法可以记录钢球在轨道B点的运动方向.观察一下,白纸上的墨迹与轨道(曲线)有什么关系? 【问题】:为什么说从A点离开轨道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轨迹记录了钢球在A点的运动方向? 【解析】:因为A离开轨道后不再受轨道束缚,在白纸上做的是直线运动,则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方向就是物体离开A点的速度方向

【问题】:白纸上的墨迹与轨道(曲线)有什么关系?

【解析】:墨迹与轨道只有一个交点,说明了墨迹所在的直线为轨道所在曲线在该点的切线,也就是说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播放演示实验的动画演示,加深印象

师:下面我们再来观看一段视频,请大家用心体会。

播放曲线运动方向分析的视频(2 个)

【牢记】: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沿曲线的该点的切线方向。

从速度的定义理解这个结论 师:下面我们从速度的定义来理解这个结论。师:速度的定义式是什么?

v A B

生:st

师:该公式求解出来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

生:因为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求解出来的是平均速度。师:平均速度的方向是怎样的? 生: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师:很好!如右图所示质点做曲线运动在时间△t内从A到B,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即为割线AB,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割线AB的方向。

师:那瞬时速度是如何求解的呢?

生:数学语言讲就是瞬时速度是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就是说时间间隔△t取得越短,该时间段内的运动速度变化就越小,该段时间内的运动近似成匀速直线运动的误差就越小,平均速度代表瞬时速度的误差就越小。当△t→0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就是瞬时速度

A B C D 师:如图:如果△t取得越小,平均速度的方向依次变为割线AC、AD…的方向(注意已逐

渐逼近A处切线的方向)。当△t0时,割线就成了切线,即平均速度极限值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它的方向便在过A的切线方向上。

【问题】:曲线运动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了吗?

【解析】:速度是运动状态的标志。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大小和方向中任何一个变化了,速度均发生了变化。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在不断变化,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运动状态在不断变化。【问题】:那曲线运动有加速度吗?

【解析】:因为加速度表示物体变化的快慢,既然速度变化了就一定有加速度。【牢记】: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有加速度。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不断地变化。但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变

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

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同时改变 【答案】:A

【解析】:对于曲线运动来说,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速度方向始终在变化,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速度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并不影响物体是否做曲线运动。因此,速度大小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但速度方向一定变化。

2、对曲线运动中的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任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总是与这点的切线方向相同

B.在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方向有时也不一定是沿着轨迹的切线方向

C.旋转雨伞时.伞面上的水滴由内向外做螺旋运动,故水滴速度方向不是沿其切线方向的 D.旋转雨伞时,伞面上的水滴由内向外做螺旋运动,水滴速度方向总是沿其轨道的切线方向

【答案】:A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的速度方向,解此题只要把握一点: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总是与其轨道的切线方向一致的,所以本题应该选择AD

3、从A到B,经过时间为5s,在A点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0,偏向上。大小是5m/s,在B点的速度大小也是5m/s,但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0角,偏向下。求这段时间的加速度。

a【解析】:根据公式有速度是不是0呢? VA VB △V vtvot 这里末速度大小是5m/s,初速度大小也是5m/s,那它的加不是!因为我们现在学的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两个矢量的差不能直接用大小相减。必须用矢量运算法则。解法如下:

通过作图发现速度变化量是5m/s,方向向下。所以加速度的大小是5m/s2,方向向下。这条例题再次提醒我们,我们现在学习的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矢量之间的加减不能直接用大小加减,而要用矢量运算法则。

四、曲线运动的条件 师:刚刚我们研究了曲线运动的运动规律,下面我们来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师:前面牛顿定律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原因。那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的受力有什么特点呢? 演示实验1:以抛粉笔为例体会

【体会】:物体的运动规律不是仅仅由合外力决定的,粉笔在空中只受重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但物体在空中的运动不一定是竖直向下的,物体的运动规律除了与合外力有关外还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即物体的运动由速度与合外力共同决定 竖直上抛过程:速度向上,合外力向下,向上做减速直线运动 竖起下抛过程:速度向下,合外力向下,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 由静止下落:竖直向下加速直线运动 其它任意角度抛出:曲线运动

结论:合外力与速度同一直线,做直线运动,同向加速,反向减速;合外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做曲线运动。演示实验2:

1、一斜面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斜面顶端放置一钢球,放开手让钢球自由滚下,观察钢球在桌面上的运动情况,记住钢球的运动轨迹. 【观察】:钢球做直线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解析】:钢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还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但与运动方向相反.

2、在刚才实验中,钢球的运动路径旁边放一块磁铁,重复刚才的实验操作,观察钢球在桌面上的运动情况. 【观察】:钢球傲曲线运动.

【解析】:钢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此外还受到磁铁的吸引力.引力的方向随着钢球的运动不断改变,但总是不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3、如果小球本来是静止的,在它的任何一个方向放上磁铁,那小球将怎样运动呢? 【观察】:钢球将沿着吸引力的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钢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磁铁的吸引力,开始运动后还受到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观看视频文件

【牢记】: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且合外力指向曲线弯曲的一侧。

4、某物体受到同一平面内几个力的作用作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撤去其中一个力,其它力不变,则该物体(AC)A.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B.一定不是匀变速运动 C.其轨迹可能是曲线 D.其轨迹不可能是直线

5、运动员推铅球,铅球在运动过程中,不计阻力(A)

篇3:高中物理必修二总结版

一、本册教科书有以下几大特点

1. 凸显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

教材重视了三个基本问题, 即经济制度、经济参与者、经济效益。我们在学习过程中, 如果了解这三个方面的状况和变化, 就能把握某一历史时期实行经济活动的本质。

2. 注重过程与方法。

加强探究学习活动课。探究活动课类型多样, 有“图说中国经济发展”“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为哥伦布领航”“扮演历史角色”“举办历史展览”;等等。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 也增强了新颖感。使学生容易在实践中产生浓厚兴趣。这是学好这门课的先决条件。

3.

注重爱国主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4. 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和内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 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和国家分裂, 维护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 团结对外, 英勇抵抗, 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本教材非常注重这一点, 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在社会教化方面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

教材对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给予充分体现, 例如, 全球化、城市化、世界货币制度等, 突出“学以致用, 资政教化”的社会功能。

5. 注重与政治、地理学科的相互兼容于渗透。

现在高考政史地三家合一, 这就决定了文综学习的兼容性和渗透性。比如, 在学习“罗斯福新政”这一重要内容时, 教材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个概念反复做深刻的说明和剖析。这就与政治经济学密切地联系了在一起。此外, 在讲述刺激就业的措施中, 重点对田纳西综合工程做了详细分析, 这又与地理学科相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三科兼顾, 相互渗透, 就会觉得得心应手。

二、运用新教材的困惑

站在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角度看人民版历史教材, 我认为, 新教材体例编排非常新颖, 史学观点密切联系当前史学前沿, 隐含的教学理念中试图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从感悟中理解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历程。从叙述内容的侧重点来看, “不给结论, 让史实自己说话”是该教材的一大亮点。正是这种开放式的叙史方式, 让相当多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犯难。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不一定具有新教材预设的基础知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历史教学能否达到目标的关键。因此, 初中历史教学实际获得的效果必然会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处理新教材的起点。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更突出高中与初中历史基础的衔接。因而, 从学生对历史时段的把握情况看, 目前如何高效地使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接轨, 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本模块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史实丰富, 概念多, 时空跨度极大。而初中学习几乎不涉及这些内容, 在教学中就经常出现“一头热”的尴尬局面。

2. 学生不一定都能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

论从史出, 这是基本的学史要求。专题史教学本身就带有较严密的知识结构, 同时在每一个小专题下又含有具体明晰的知识脉络。但是学生能结合“论从史出”原则建构出良好的知识结构吗?历史教师没有信心, 学生更没有决心。

3. 学生没有时间活动。

发挥学生主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新课改追求的目标。新课程主观认为, 学生应在主动学习中学会尊重历史, 陶冶情操。

但是, 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不同的是, 历史学习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 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教材反映的历史生活百态相去甚远。学生没有兴趣和足够的课外时间进行真正有价值的探究。

三、如何使用高中新教材

1. 把好“三观”是指应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作为指导思想, 确定各章节教材在“三观”中的位置。

2. 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方向。

3. 解读课前提示, 确定教学重心。

4. 合理利用教材中的补充资料, 充实深化课堂教学。

5. 把课本知识材料化,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体现高中教学的层次性。

篇4:高中物理必修二总结版

一、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1教学内容多,时间紧

“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张”这个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一直困扰着我们。特别是在高一学生刚进校,还不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模式,矛盾就尤为突出,以致在教学中出现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

如必修一第四专题第二板块《赤壁赋》和《始得西山宴游记》两篇古文,学科指导意见上课时的分配是5课时,但是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古文字词的理解、文意的疏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排除一些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典故的障碍的话,课时明显不够,但如果不讲解透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云里雾里,根本没有办法落实教学目标,造成尴尬局面,使教师和学生都异常郁闷。

2课后练习多,落实难

高一两本教材提供了很多的“文本研习”“积累与应用”“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课后练习。但课堂时间紧,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它置于教学末尾环节,甚至是漠视,更无法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讨论。有的教师直接把教参的答案说给学生;有的教师不忍心,干脆把课后练习作为书面作业,课堂上不讲,让学生课后完成。无论教师采取哪种方式,都造成课后练习的完成过程过于简单甚至流于形式。这样一来,教材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不仅起不到对课堂知识接受程度的检测回馈的作用,同时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比如必修一第三专题第三板块“月是故乡明”第70页的“文本研习”。这样的问题如果放在新课后来讨论,可能要花很多时间,因为这需要在文本的具体理解中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和学生的深入感知来体会。很多教师跳过学生的情感体验,自己简单地表述一下答案,这样的练习讲解缺乏实际意义。

3文言文多,学生畏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一学生比较头疼的事情。一是因为时隔遥远,学生缺少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二是因为初中升高中衔接的问题,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文言语法一点都不知道,特别是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学生根本弄不懂。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古文时兴趣不高,甚至有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古文很吃力,常有囫囵吞枣之感。

高一古文到底该怎样教学?例如必修一第四专题,集中了学生学习中畏难情绪表现最为突出的,也是教材中典型的难教篇目《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而剩下的古文虽说没有多少字词障碍,但是经过学习能够了解作者的立场并领悟情感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大多数学生就只停留在对字词的识记层面。

二、解决策略

1篇目有所侧重,为教学省时间

讲读篇目课上精讲,自读篇目指导学生课外自学,这是缓解课时紧张的一种理想方法。特别是在讲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有所侧重,注重单篇”。“有所侧重”是指教师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兼顾每个专题每个板块的教学要求,挖掘每一篇文章的亮点,而不必面面俱到。特别是新老教材都收录的一些篇目,适当增加学习时间。“注重单篇”是在树立板块意识、专题意识和整体意识的前提下,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单篇课文的教学。

新教材侧重于搭建展现知识的平台,侧重于启发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选择好符合要求的篇目并通过对所选篇目课文的解读,一来可以节省时间,二来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思维的阶梯,积累学习方法,以一带十、以十促百,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语文的状态。例如必修二专题精讲《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时可以围绕贝尔曼这一人物,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这一人物,不仅掌握了分析人物、概括小说情节和探究小说主题多元化的方法,又领悟了欧·亨利小说语言的特色。这样既理解了板块精神支柱这一主题,又可以掌握小说中人物形象、情节概括以及主题多元化探究的方法。这些方法又可以迁移到《祝福》《林黛玉进贾府》等小说篇目上。同时在读本中很多篇目的鉴赏中又能举一反三地使用。

2以活动为主线,为教学方式觅成效

新教材对知识的呈现方式做了重大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教材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视和培养。例如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问题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归纳总结,进而实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为解决“教学方式效果不佳”这一困惑,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实现师生平等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善提问,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多创设一些情景活动,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改变到主动地探求知识中来,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体会到在主动探究知识过程中得到的“好处”,然后学生会愿意思考且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如第一专题第二板块“生命之歌”中的《鸟啼》这篇文章,很多教师都认为这篇文章很难讲好,学生很难理解向死而生的道理。教师如果采用下面的方式来解读文章,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方法如下:第一课时“让诵读做主”,第二课时“让问题引领研习”,主要是课后“文本研习3”的改编,在研习文本的过程中改编课后练习。

3加强整合,为课后练习找出路

教材中课后练习的安排设计蕴含了编者的良苦用心。“它或是点明了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或是提示了教学和教学训练的重点难点,或揭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或渗透了教法和学法。”总之,它与课文相辅相成,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课后练习多,难落实”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将课后练习巧妙地整合到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轻松地完成课后练习。

一是把课后练习用作课前预习的依据。课前预习是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条途径。我们可用课后练习作为预习的思考题。

二是把课后练习用作整体感知文本的纲领。例如必修二第二专题第51页第一题:两篇小说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的两个阵营,一个为了保家卫国而战,一个为了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他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以这道题目为纲领,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三是把课后练习用作课堂讨论的主线。例如必修二第四专题第123页课后练习“活动体验”中第一题:阅读全文,以“太不公平了”作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你初读作品的感受。

四是把课后练习用作课外写作的引子。例如必修二第四专题课后练习“活动体验”中第二题:阅读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很强的审美活动,他往往需要进行审美想象。

五是把课后练习用作语文实践活动的提示。在教材的课后练习中,也有一些和课堂有关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必修二第二专题课后练习“积累与应用”第三题:搜集“战争与和平”题材的图片或照片,班级举办“渴望和平图片展”。选一幅你认为最有震撼力的图片,向没见过这幅图片的人做口头介绍。这样的练习在教学中往往被我们忽视,但恰恰是这样的练习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4以活动强化知识,为古文教学寻突破

新课标特别强调将语文课堂的主体位置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和鉴赏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鉴于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上一言不发,而在其他尤其是他们喜欢的题材上表现活跃的现象,教师要解决“文言文多,学生畏难”的困惑,可以在文言文课堂上多让学生体会到一些成就感和胜利感,让他们乐于学习文言文,多一些学习的主动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把课堂由原来的灌输式变为生动活泼的形式,由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去寻找学习文言文的成就感,并借此通过一些活动来强化这种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文言文教学中,针对新课标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之一,即强调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者用法的落实,且注重在阅读实践中的运用,可采取这样的做法。高一文言文的学习重在语感的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规范是:要求研习的文本都在课前读十遍:第一遍读通文字(注音释字),第二遍读懂文字(尝试翻译),第三遍读疑文字(提出问题),第四至第十遍读到口熟。做好课前预习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古文的热爱,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词性来推敲词意的方法,让学生学有所成,打破以前学习文言文零碎、繁琐、耗时、死记硬背的刻板印象,取而代之以系统化、方法化、灵活化的教学方法,然后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尝到运用这些规律的好处,尝到解读文言文的甜头,乐意去学。

例如学习《师说》这篇古文,考虑到篇幅不是很长,文章不难,在落实字词方面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来找文中重点字词的活动,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你说几个,我说几个,为什么“圣人无常师”的“师”字应是特殊用法,为什么“则耻师焉,惑矣”的“惑”需要关注,讨论完字词后还可以讨论文章,比如韩愈为什么要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孩子写篇文章?你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会逐渐被调动起来,会联系到自己积累的有关文言知识,会思考哪些字词句在文言文中应该被关注,然后慢慢地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而这些规律对于寻找文言文翻译的得分点很有帮助。总之,要多为文言文教学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又不落入俗套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施行后,特别是面临第二次深化课程改革,语文课该怎样上,怎样教,按什么样的方式教,朝向哪个方向教,教到怎样的程度,这实在是语文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的要义所在。而语文教学本身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语文教师面对疑难问题“上下而求索”才是上策。

篇5: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动量:

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

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mv。单位是。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

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结

高中物理学习计划

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和初中有很大的不同,物理现象分析比较复杂,物理模型建立不太容易,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如受力分析等,所以务必做好预习工作。

2.按照课本和自己保留的高一物理复习资料,认真的把电路问题再重点复习一遍,特别指出的是电路问题中的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路的简化问题、电功、电功率等,必须把高一做过的此部分习题弄通弄精。因为这一部分内容高中不再重新讲,但经常用到,是高考必考内容。

3.把初中课本上的力学问题重点复习一下,力学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如果力学学得好,则为整个高中物理打下良好基础。

4.要借一本高中必修四数学课本,自主学习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这部分知识在初中没有学,但是高中物理中第三章就要用到,它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必备知识。

5.通过读书或上网查询,如生活与物理、物理学史等,你会发现物理和我们的生活竟是如此密切,物理世界是如此奥妙无穷,变化莫测,博大精深,精彩纷呈!

复习物理的技巧

有很多考生,尤其是中等偏上的考生,往往很喜欢攻克哪些比较难的题目。但是对于大部分高考复习物理的你,一定要控制难题,多做“错题”,错题本必不可少。迎考复习必须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但其难易程度与数量应有所控制,成绩优异者可适当做一些难题,一般同学应少做或不做难题,因为一道难题,往往要消耗我们许多精力和宝贵的时间。做题不在多,但应达到练一点带全面的效果。

总体来说,高考物理试题,就涉及的内容可分为重点知识、一般知识(即方方面面的知识点)、实用知识、学史常识(有关物理学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年代等)、量具与实验、方法与能力等几大类型。而核心是重点知识和方法能力。实用知识、学史常识和量具实验中的某些内容,一般情况下记住就行了。

篇6:高中物理必修二总结版

高中怎么才能学好物理 学好物理的技巧在哪里

物理是高中理科的一门重头戏,学好物理对于理科生提分十分重要。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那么,高中怎么学好物理?具体内容如下:

就是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对第二天所要学习的课本内容进行预习,通过课前的阅读了解知识重、难点和疑点,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课前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请教,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一直保存。

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如果有矛盾就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及时完成作业,有能力的同学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完成一些题目。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另外,对于完成作业要有如下的五点要求:①书写工整;②作图规范;③表达清楚;④推理严密;⑤计算准确。还有作业批改完发下去以后,有错的要认真订正并装订保存好,留待以后复习时用。

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要随手拿专门的本子记下,然后通过再思考琢磨或请教老师和同学来解决。专门的本子命名为“疑难问题记录本”,记完一本要再换一本,每本都要编号保存着。

每学完一个板块,要把分散在各章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想活跃。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阅读适量的课外书籍,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实践表明,物理成绩优秀的同学,无不阅读了适量的课外书籍。这是因为,不同的书籍,不同的作者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阐述问题,阅读者可以从各方面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学到很多巧妙简捷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见识一多,思路当然就活了。

总之,学习物理大致有六个层次,即:首先听懂,而后记住,练习会做,逐渐熟练,熟能生巧,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学习物理的最高境界。

物理学中的10个未解之谜

当一个“事物”的某些性质是无限的时候,就会出现奇点,因此我们所知道的物理定律就会崩溃。在黑洞的中心有一个无限小的点(里面塞满了有限数量的物质),这个点被称为奇点。在数学中,奇点总是不断出现,例如坐标平面上的垂直线有一个“无限”的斜率。实际上,垂直线的斜率是没有定义的。

裸奇点”是一个可以与宇宙其他部分互动的奇点。黑洞有一个球形区域的视界,任何东西(包括光)都不能从中逃脱。乍一看,你可能会认为裸奇点的问题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黑洞解决了,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离开视界,奇点也不会影响到宇宙的其他部分。

但是奇点是否可以在没有事件视界的情况下形成,这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它们能够存在,那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将需要修正,因为当系统太接近奇点时,它就会崩溃。裸奇点可能是虫洞,也可能是时间机器,但在自然界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

测量是如何使量子波函数坍缩的

在电子、光子和其他基本粒子的奇异领域,量子力学就是定律。粒子的行为不像小球,而是像散布在大面积上的波。每个粒子都由一个“波函数”或概率分布来描述,它告诉我们它的位置、速度和其他属性可能是什么,但不告诉我们这些特性是什么。实际上,粒子的所有属性值都有一系列值,直到你通过实验测量其中一个属性时,粒子的波函数在该点“坍缩”。

但是,为什么测量一个粒子会使它的波函数坍缩,产生我们认为存在的具体现实。这个问题被称为测量问题,似乎看起来很深奥。

弦理论正确吗

当物理学家假设所有的基本粒子实际上都是一维环或“弦”,每一个都以不同的频率振动时,物理学就容易多了。弦理论使物理学家能够调和控制粒子的量子力学定律和控制时空的广义相对论定律,并将四种基本的自然力统一到一个框架中。但问题是,弦理论只能在一个有10或11维的宇宙中成立:3个大的空间维度,6或7个压缩的空间维度,和一个时间维度。压缩的空间维度以及振动的弦本身大约是原子核的万亿分之一的十亿分之一。我们没有办法探测到这么小的东西,也没有办法通过实验验证弦理论。

混沌中有秩序吗

物理学家不能精确地解出描述流体行为的方程组。事实上,我们不知道所谓的N-S方程的通解是否存在,如果存在一个解,它是否描述了各处的流体,或者包含了称为奇点的内在不可知的点。因此,人们对混沌的本质并没有很好地理解。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想知道,天气仅仅是难以预测,还是本质上不可预测?湍流是否超越了数学描述,或者当你用正确的数学来处理它时,一切都有意义?

四种基本力会统一吗

宇宙地四种基本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和引力。物理学家们知道,如果你把能量调到足够大,其中的三种力就会“结合”成一种力。物理学家运行粒子加速器,理论上可以将电磁力和弱核力统一起来,在更高的能量下,强核力和引力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粒子加速器能达到足够高的能量来统一电磁力和弱核力。除了能量的问题外,大统一理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它们预测了迄今尚未证实的其他观测结果。我们可能只是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又或者物理学家关于宇宙如何运行的观点是错误的。

为什么物质比反物质更多

有人假设宇宙会对称地对待物质和反物质,因此,在大爆炸的那一刻,应该产生等量的物质和反物质。但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那么这两种物质就会完全湮灭:质子与反质子相互抵消,电子与反电子(正电子)相互抵消,中子与反中子相互抵消,最终在一片无物质的广阔空间里,留下一片沉闷的光子海洋。由于某种原因,有多余的物质没有被湮灭,但是这仍然没有公认的解释。

宇宙的最终命运会是如何

宇宙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未知的因素:Ω,一个测量整个宇宙物质和能量密度的指标。如果Ω大于1,时空就会像一个巨大球体的表面一样“闭合”。如果没有暗能量,这样的宇宙最终会停止膨胀,相反会开始收缩,最终在一场被称为“大收缩”的事件中坍缩。如果宇宙是封闭的,但存在暗能量,球形宇宙将永远膨胀。

如果Ω小于1,那么空间的几何结构就将像马鞍的表面一样“开放”。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最终命运是“大冻结”,接着是“大撕裂”:首先,宇宙的向外加速会撕裂星系和恒星,让所有物质变得寒冷而孤独。接下来,加速度会变得如此之大,以致于它会压倒把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力的作用,一切都会被扭开。

如果Ω=1,宇宙将是平的,像一个无限大的平面向四面八方延伸。如果没有暗能量,这样的平面宇宙将永远膨胀,但速度会不断减速,接近停滞。如果有暗能量,平坦的宇宙最终会经历失控的膨胀导致大撕裂。

声音会发光?

虽然粒子物理学解释了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但在实验室的实验装置上还是可以观察到一些未解之谜,声致发光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拿一些水,用声波打它,就会形成气泡。这些气泡是被高压包围的低压区,外部压力推动低压空气,气泡迅速破裂。当这些气泡破裂时,它们会发出光,闪烁持续万亿分之一秒。

问题是,目前还不清楚光源是什么。物理学家们测量了这些气泡内部的高温,温度达到了数万华氏度,并拍摄了许多它们发出的光的照片。但是没有很好的解释声波是如何在气泡中产生这些光的。

标准模型之外还有什么

标准模型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物理理论之一。四十年来,它经受住了实验的考验,新的实验不断证明它是正确的。标准模型描述了构成我们周围一切的粒子的行为,并解释了为什么。但是标准模型并不能解释一切。

引力到底是什么

引力到底是什么?其他的力是由粒子介导的。例如,电磁就是光子的交换。弱核力由W玻色子和Z玻色子携带,而胶子携带将原子核结合在一起的强核力。所有其他的力都可以被量化,这意味着它们可以被表示成单个的粒子,并具有不连续的值。

引力不是这样的。大多数物理理论认为它应该由一个假设的称为引力子的无质量粒子携带。问题是,目前还没有人发现引力子,而且我们也不清楚是否可以建造粒子探测器来观测它们,因为如果引力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它们会非常少地这样做,以至于在背景噪音的作用下它们是看不见的。甚至还不清楚引力子是否有质量,如果它们有质量的话,它也非常非常小。

上一篇:先进城市下一篇:第三课一对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