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

2024-08-14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共12篇)

篇1: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考核细则

1.污染区工作人员穿戴安全防护装备,带工作帽、带口罩、穿防护围裙、带防水手套、穿防水鞋,未做到每次扣当事人20元。

2.进入无菌室的人员要洗手、更衣、换鞋带帽子、戴口罩,未做到每次扣当事人20元。

3.送物车清洁,标志明显,洁污分开,分开存放,每日清洗消毒,每周检修、保养一次,未做到每次扣当事人20元。

4.各工作间(收物间、打包间、消毒间、无菌间)物品分类,放置有序、保持整洁,未做到每次扣当事人20元。

5.污染物品装入密闭箱或入袋放置,不落地,特殊污染物品回收时,装在密闭专用容器或袋装,注明污染标记。未做到每次扣当事人20元。

6.回收的污染物品进行分类、清点并有记录。并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做好交接工作、记录准确完整,一次未做好扣20元,如管理不当导致医疗废物流失,扣当事人200元,护士长100元。

7.包装规范、物品齐全,无菌包的体积、重量、松紧度符合包装要求。未做到每次扣当事人20元。

8.包布洁净、干燥、平整,包布、容器一用一清洗。未做到每次扣当事人20元。

9.各种穿刺针头通畅、洁净、无裂缝、无钩、无锈、无弯曲。未做到每次扣当事人20元。

10.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排列放置,无菌包干燥、无湿包、无破损、无过期,包外有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期或失效期、责任者、核对者、化学指示胶带(封在开口处),未做到每次扣当事人20元。

12.一次性无菌物品三证齐全,应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区定点、分类、按有效期排列放置,发放时监测外观及灭菌有效期。未做到每次扣当事人20元。

13.专人、专车收送物品,洁污分开。下送车每日清洁、下收车每次清洁消毒。物品下收下送,供、接及时,准确无误,与科室交接有记录。未做到每次扣当事人20元,护士长10元。

14.各种诊疗包供应及时,满足临床需要。如供应不及时影响手术或抢救每次扣当事人200元。

15.高压蒸汽灭菌器效果监测及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器效能检测的各项指标合格,不合格者有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并有记录(工艺监测∕每次灭菌、化学监测∕每次灭菌生物监测1次∕每月、B-D试验1次∕每日∕锅),未做到每次扣当事人50元。

16、其他同临床护理质量管理考核细则。

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护理部

2013年12月5日

篇2: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

检查时间____检查人____检查结果____

1、各区人员按分区要求着装

26、等离子灭菌各项记录落实

2、各区工作间干净无浮沉

27、无菌物品摆放有序

3、各区物品定点定位放置

28、无菌物品标示清楚有效期存放

4、各区每日按要求进行卫生消毒

29、一次性物品及时补充帐物相符

5、各区禁止存放私人物品30、发放人员按要求发放

6、各区卫生清扫用具专用

31、发放人员每日按记录结账

7、各区交接班制度落实

32、传递窗紫外线定时消毒记录

8、各岗位查对制度落实

33、一次性物品库房摆放有序

9、回收人员按要求回收物品

34、一次性物品近期先出远期后出

10、回收器械几时分类处理

35、一次性物品进行出库管理制度落实

11、回收人员按时记录记账

36、每月做好环境监测

12、清洗人员按要求配置、更换消毒液

37、各岗人员在岗在位

13、清洗人员按要求装框清洗

38、上班不扎堆聊天

14、清洗人员做好清洗记录

39、上班不串岗、外出请假

15、清洗后器械立即包装40、厕所清洁无臭味

16、器械选配无锈、无污、功能良好

41、值班室清洁整齐无杂物

17、包装人员按要求进行包装

42、各区垃圾及时倾倒

18、塑封机封口温度符合要求

43、按时要求下手下送

19、腹被、包布完整清洁无破损

44、下收下送车冲洗、消毒、存放

20、各操作台用必按要求擦拭

45、各区设备清洗无尘

21、各柜物品放置有序

46、各设备仪器保养性能良好

22、灭菌物品装载符合要求

47、不用微机做与科室工作无关事

23、待灭菌物品及时灭菌

48、冰箱物品放量规范温度符合要求

24、灭菌人员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49、工作区无常明灯长流水现象

25、高压灭菌各项记录落实50、下班时门窗水电气关闭

备注:

1、凡检查发现不合格项在该项后打×,注明负责人

项目总数—不合格项数

2、计算方法:质量合格率=——————————×100%

总项目数

篇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

1 质量控制标准

①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 以及物品的洗涤、包装、灭菌、存放, 质量监测及保管制度, 并认真贯彻执行, 记录齐全、准确;②工作环境整洁、安静, 物品放置有序, 标记醒目。有定期的卫生清扫制度;③工作间布局科学、规范, 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及生活区, 符合由污到洁的工作流程要求, 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交叉、不逆向回传递送;④各种医疗用品的回收、消毒、清洁、包装及灭菌程序符合要求;⑤设有专门质量检测实验室。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临测, 并有灭菌效果监测登记;⑥所供应的无菌物品均注明灭菌日期及有效期, 确保医疗护理安全;⑦面向临床, 保证供应, 坚持做到下收、下送;⑧各类物品管理做到出库、入库有登记, 交接手续严格, 账物相符, 登记数据真实可靠, 每日发放有统计, 建立完善的月报制度, 条目清晰, 核算准确;⑨急救物品供应及时、齐全, 备用物品贮存量大于或等于总数的1/3, 以保证临时医疗抢救时应用;⑩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达标率95%。

2 质量管理

2.1 进行人员培训, 持证上岗

提高消毒供应室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搞好三区管理的前提。每人上岗前必须经过省级以上消毒、灭菌培训班学习, 才能持证上岗。目的是提高对消毒供应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的概念, 懂得三区划分的意义, 掌握有关洗涤、消毒、灭菌、微生物等知识, 在工作中培养慎重、独立精神。

2.2 严格规章制度, 层层把关

规章制度的落实是搞好三区管理的关键。建立感染管理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制订各项质量标准及消毒隔离质量标准, 明确各区职责, 执行消毒隔离“六分开”、“二定时”制度, 实施有效的质控方法, 采取自我控制, 小组制约, 质控员每天检查, 护士长每周检查与随机抽查, 对检查出的问题, 现场解决, 并查找原因, 制定防范措施。

2.3 严格区域划分

区域的划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把消毒供应室划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及一般生活区。人流、物流路线由污到洁, 不得逆流或穿梭。区分三类物品: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无菌物品, 并分区放置, 不得混淆。三区衣、帽、鞋有标志。拖把、抹布、洗涤用具分区设置, 分区使用。

2.4 加强三区管理

严格三区管理是提供合格物品的保证。

2.4.1 无菌区

灭菌后供应室内无菌物品存放的区域。该区采用封闭式管理, 专人负责, 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区, 着绿色衣、帽、鞋和口罩, 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一般情况下, 室内地面、物面用清水擦拭, 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必须采用含有效氯1000~2000 mg/L的消毒液擦拭及采取其他措施, 彻底杀灭病原菌。空气每日用动静两用空气净化机消毒2次, 每次1 h, 使物体表面细菌总数≤5 cfu/cm2, 空气中微生物含量≤200 cfu/m3。

2.4.2 清洁区

灭菌前供应室人员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包装及存放等处理的区域。进入此区着蓝色的衣、帽、鞋, 外来人员不准随便进出。空气微生物含量≤500 cfu/m3, 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10 cfu/cm2。空气、物面、地面消毒管理参照无菌区。

2.4.3 污染区

回收、分类、消毒处理临床用后的物品的区域。进入此区着黄色隔离衣、帽、鞋, 戴12层棉纱口罩、护目镜, 避免交叉感染, 空气每日紫外线灯照射1~2次, 每次1 h, 物面、台面、地面每日用含有效氯1000 mg/L消毒液擦拭, 使物面细菌数≤15 cfu/cm2。

3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

3.1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质量标准:

①外观良好, 符合医疗用品因有性状, 不得有异常气味与异物, 塑料管的洁净度及各部位的衔接、封口良好;②不得对皮扶黏膜产生刺激、过敏, 不得对其他有损害作用, 使用过程中不得检出有害物质;③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其残留量不得超过10 μg/g;④灭菌产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和致病微生物;⑤包装符合要求, 无破损、漏气、异物、异味, 微粒含量不超过国家部颁《药典》标准。

3.2 一次性输液 (血) 器, 注射器单包装标准:

①文字说明内装物, 包括“只能重力输液”字样;②制造厂名称、商标和地址;③制品名称和型号或规格;④不应有肉眼可见异物;⑤生产批号以“批”打头, 不再要求一定表明生产日期、图形, LOT位于批号前面或批号上方;⑥灭菌方法:环氧乙烷灭菌、射线灭菌;⑦使用说明;⑧失效年月, 其中年用四位数, 月用二位数表示;⑨包装破损禁止使用, 销毁;⑩无菌字样或无菌图形。

3.3 使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①设专人负责回收处理, 集中毁形;②使用用后即将针头、穿刺针分离或毁形, 单独存放, 注射器、输液管立即放入含氯消毒剂 (1 000 mg/L) 中浸泡30 min后再由专人专车定时回收, 二次浸泡消毒后集中无害化处理;③抽血用注射器使用后输血器一律装入黄色布料垃圾袋内做焚烧处理, 不得回收浸泡。消毒供应中心是医疗的后勤保障科室, 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 只有严格工作规程, 才能做到优质供应。

4 小结

篇4: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

【关键字】消毒供应;作业标准;消毒供应中心;控制管理

【中圖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70-02

在现代化的医院各部门设置中,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医院各个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以及物品清洗的任务,是保证无菌化操作的关键,它属于是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负责部门,它的工作质量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特殊情况下还会对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个标准、严格的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标准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这也是强化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保障,需要医院管理工作者予以重视。

1 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标准的建立

1.1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

要建立一个标准合理的作业流程,首要做的工作就是明确消毒供应中心的职能作用,作为医院部门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医院所有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及灭菌的物品统一回收,然后对这些物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处理,包括分类、清点、消毒、清洗、检查、包装、灭菌以及监测发放等等环节,这些流程的开展每一环节都要保证无菌化,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保证消毒效果的良好,从而给医院的各个科室提供清洁的医疗器具,保证医疗活动的安全进行。一般来说,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后担任的,其中也有很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1]。

1.2医疗器械回收发放流程的规范化

各个科室在使用完医疗器具后,要将其统一的回收于一个密封的回收箱中,然后由消毒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特定的时间采用专用的密闭车下收,然后运送至消毒中心,按照不同科室所使用器具的不同,进行合理的清点、分类,依据医疗器具的自身性质以及受污染的程度采取相适应的清洗、消毒以及灭菌的方法,以确保消毒效果的高效,经过消毒灭菌后的医疗物品要由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用专车运送到各个科室中,以确保医疗器具的全过程清洁,满足回收发放作业的标准规范化要求。

1.3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化布局

消毒中心供应作业标准的开展要有基础的保障,内部各个区域的规划要明确,不同的区域之间要有实际的屏障隔离,建立各个区域之间的空气压差。此外,还要有一个合理的专用出入口,按照物品流动符合单向流程的原则,实现人和物的分流,由污染到清洁,采用强制通行的线路方式,避免逆行,有一套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基本设备,尽可能的实现医疗器械消毒物品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良好循坏。

1.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有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消毒工作的开展状况。在现代医院的整体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中,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护士长的专业优势,并制定一个合理的分层次,有目标的制定培养计划,从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在新形势下采用新的理论,并实时调整管理策略,激发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可以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潜能,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高效落实。

1.5建立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消毒中心作业流程的标准化,还需要有一个明确标准的管理制度作支撑,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把质量管理控制的意识贯穿到整个工作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质量控制的对象,同时也是质量控制的实施者,在各项制度制定完成后,还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公正严明的奖惩制度,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实际和医院科室的工作特点,把各个环节的工作责任进行细致化,做到专人专管,由专门的人员定期的进行质量检查和落实,实行科学的规范化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2]。

1.6消毒各个环节的控制

消毒各个环节一般包括分类、清洗、消毒、检查、打包、灭菌以及监测等等环节,对于其中几个重要环节要给予特别的质量加强措施。对于清洗环节,要保证彻底完整,采取手工方式和机械方式相结合,以确保灭菌环节的顺利开展,例如对于管腔类医疗器具的清洗,就要采用一系列的环节,像酶浸泡——管腔刷洗——水枪、气枪冲洗——入超声清洗机清洗——再次水枪、气枪冲洗——入喷淋清洗机等的程序,提高清洗效果。

1.7包装打包环节的质量控制

消毒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毒品包装打包时,要保证包装效果的醒目、清晰,对消毒的各个事项内容有明确规定,例如责任人、物品名称、灭菌名称、有效期、灭菌采用的器具型号以及包装的具体形式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对于各个科室来说,也要有质检人员来进行再一次的检查,采用5倍放大镜,如果出现不合格的物品就要及时返回重新消毒灭菌。

2 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标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1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节约成本

对于消毒中心部门来说,基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节约,保证工作人员可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消毒供应中心环节的质量管理控制需要有标准的消毒作业流程做基础,对各个科室的医疗器具消毒灭菌可以顺利完成,尽可能的减少临床科室常备器具的数量,这样可以提高医疗器具使用的效率和频率,降低重复灭菌的次数,进而延长医疗器具和灭菌器具的使用期限,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安全进行。

2.2控制污染源和损伤的出现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以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从消毒物品的回收开始到最后的检查发放都要有严格的流程管理,这也可以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在具体的消毒灭菌工作开展中,尽可能的减少工作人员与污染了的器械相接触次数,这样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受到感染,进而实现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减少了污染源的产生,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也可以保证医疗器具的完整性,不会发生较大的损伤[3]。

2.3提高灭菌物品的自身质量

医疗器具的消毒灭菌工作有消毒中心按照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进行,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良好,改变传统的各个科室去污处理的盲目无序状态,这样也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此外,也要有监督管理人员加大这方面的监督力度,保证灭菌消毒的质量。

3 总结: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作业标准化可以大大提高医疗器具的消毒灭菌效果,为各个科室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医院管理来说,就要按照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以及消毒灭菌的特殊要求,合理的布局消毒场所,并建立一个标准、合理的作业流程,从而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控制的良好,也就促进了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利霞,郑蔚.环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06):64-65.

[2]邵承香,何正慧,严冰.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46-147.

篇5: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消毒设备的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持证上岗,坚守岗位。

二、操作人员应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系统的部件构造和性能。

三、高压蒸汽灭菌室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其它杂物,随时保持室内整洁,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四、高压蒸汽灭菌系统在工作时应注意观察情况,并作好记录。

五、对高压蒸汽灭菌系统的整体及部件要进行经常性的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整改,保证高压蒸汽灭菌系统的安全运行。

六、维护好消防灭火器材,保障其使用效果。

篇6: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制度

1、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照《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进行综合性质量检查。

2、检查小组根据供应室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落实并完善。并按制定的标准实施质量检查,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

3、针对消毒隔离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使消毒隔离制度落到实处。

4、对医院和上级部门在各项检查中找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及时进行分析和整改,并将改进措施和处理情况上报主管部门。

5、科室人员在下收下送过程中,向使用无菌物品的科室,收集质量反馈意见,报护士长或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时解决或协调相关问题,并向相关科室通报反馈意见的处理结果,并做好记录。

篇7: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1、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院感控制要求

(1)建筑布局、物品处理流程合理,符合相关规范要求(2)消毒工作符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3)有灭菌效果监测设施设备,有操作流程与判定标准

(4)物品的清洗、消毒符合“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有监测记录

(5)有供应室特殊感染记录

(6)有医疗废弃物处理的规范与流程 护理主要检查点:

(1)CSSD四个区域划分明确,人流物流不交叉,三个通道不逆行。检查复用器械的处理流程。(2)除特殊感染外,物品的处理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程序,取消初消毒的程序。

(3)预真空灭菌器每日空锅正确进行B-D测试(下排气压力灭菌器不做),每周有一次生物监测。必要时现场抽查灭菌器的性能和灭菌过程是否合格。(B-D测试过程参数记录、灭菌过程参数记录?)(4)检查去污区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各类复用器械是否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包括手术室、外来器械、门诊和病区的复用器械)。检查管腔器械或穿刺针的清洗流程,有无血(5)检查科室的特殊感染记录本。

(6)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置。血迹、锈迹。

2、有相关的护理管理核心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操作常规。(核心制度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消毒灭菌监测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器械管理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制度、质量管理追溯制度、与相关科室的联系制度等)

检查外来器械管理制度,包括制度的台账、流程的落实和询问护士,检查质量追溯管理制度和记录情况

*

3、有与相关科室关于灭菌物品质量信息的反馈与记录,并有整改措施 检查科室有关临床科室对灭菌物品质量信息反馈的记录和存在问题整改。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

4、有各项培训及考核记录

检查科室的培训和考核记录本,并有签名

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

*

5、有专项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并有记录,有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检查科室的专项质量管理考核标准,有定期检查的结果记录和质量改进的内容(如有质量问题)

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

6、有各种安全警示标识

科室应在相应位置设有烫伤、防跌倒、针刺伤、设备故障等警示标识

实地查看,询问护士

7、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有演练

科室有消防安全等应急预案,并提供相关演练和签名记录

篇8: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以下简称CSSD) 主要负责向全院提供无菌用品, 担负着全院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回收、发放等重要职责, 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 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对我国医院CSSD的运行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加强CSSD管理的建议。本期特别策划对该调查的主要内容加以报道, 以期对我国医院CSSD科学化管理水平和医疗安全水平的提高有所促进。

周军监察专员

周军, 1988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 先后在北京朝阳医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原卫生部卫生防疫司及办公厅工作。2005年12月任原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2014年4月起任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正厅级) 。主要负责医疗、护理管理, 医院评审评价, 防盲治盲等工作。

篇9: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方法探讨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质量监控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内所有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等工作。其工作质量控制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与感染发生和医疗护理有直接的关系,在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精益管理

在进行精益管理前,应组织科室人员学习精益管理的内容和内涵。精益管理的5S管理方法包括整理、整顿、清掃、清洁、素养。在具体实施上,整理指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系统的现状分析,包括动作、流程、库存、时间等方面的分析。整顿指规范物品放置地点,方便查找,提供效率;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工作,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中心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清扫指在正常工作中,物品都实行“三级保养”政策,提高每台机器的使用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清洁指对整理、整顿、清扫工作的坚持与深入,确保前3项工作质量到位,必要时成立质量监管小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质量管理工作,实施奖惩制度,促进中心工作质量不断提高。素养指加强与各个科室的交流,重视各科室的反馈意见,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改进自身错误,注重品质追求,主动发现和改正错误,不断完善中心工作

2 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企业为了应对各种危机情境进行的规划决策、行为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的过程,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其主要内涵包括承担责任、真诚沟通、速度第一、系统运行、权威认证等。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上,管理者要不断收集病人的反馈信息,及时处理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展示消毒供应中心良好的工作风貌。危机管理的重点是预防,如果缺少事先的预防工作,当危机来临时就可能手足无措。能够有效地预防危机,就能在危机产生时为医院和科室赢得信任和理解。在处理问题时遵循速度第一和尊重事实,承担责任的原则,及时向众公布问题处理结果,让大众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期的处理过程,接受大众的监督。与科室和患者坦诚相待,在组织内、外部进行积极、坦诚、有效的沟通,充分体现出组织在危机应对中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妥善处理危机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达到维护和重塑形象的目标。

3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即对风险预测和风险来临时进行的管理,用以规避风险的产生和解决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具体实施中,中心任务是加强人员素质评估,人的因素在消毒供应中心中起到支配作用。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比较特殊,中心职员必须做到自我学习、自我认知、自我发展。树立患者优先的服务意识,加强自我技能学习和培训。强化中心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并按照操作流程工作。在工作中,可以定期选择部分护士到消毒供应中心交换,相互学习和交流工作,使得手术室人员和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能够熟悉彼此的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工作合作和交流,以此带动两个部门的同时发展,促进整体工作的最优化。两个部门相互学习,总结经验,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与人际关系。

4 质量监控

消毒供应中心的关键体现在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上,工作的中心在于保证供应物品的质量。通过对供应中心各环节工作的严格质量控制,尤其是对全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的集中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的管理,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和灭菌质量以及使用周转率,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满足临床工作需要。质量控制包括:下收下送过程中监控、清洗质量控制、清洗效果的监控、包装质量监控、灭菌、储存过程的监控、微生物检测监控、一次性物品的监控等。

5 结 语

医院严格实施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能获得重复利用的器械、器具、敷料等的稳定、可靠、均一的质量水平,为临床各科室提供安全的器械、器具。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管理控制,对整个医院的有效管理和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够保证重复使用的器械质量安全,避免感染的发生,具有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经验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做到预防为主、自我监控、承担责任、真诚沟通,严格把握工作流程中的细节,实施质量监控,切实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金云玉,王琳,刘丽.精益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2386.

[2] 朱德玲.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对策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803—804.

[3] 雷瑶,高福梅.危机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5):1426—1427.

[4] 沈蓉蓉,严喆,陈菊红,等.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运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220.

[5] 隋庆华,汤晶玉,王伟.消毒供应中心各环节质量监控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671.

篇10: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消毒供应中心(室)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一)灭菌效果的监测制度

1.各种灭菌器每次灭菌过程均应进行工艺监测,并有关键参数记录。

2.每个灭菌包进行化学监测。

3.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第一锅次进行B—D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灭菌。

4.每月对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新灭菌器使用前及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等改变时,均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经环氧乙烷灭菌的物品,条件许可应每次进行生物监测,并待结果合格后方可发放。

5.凡监测不合格,应立即停用灭菌器,查找原因,监测合格后重新启用灭菌器。

6.定期对所使用的消毒剂、灭菌剂的性能进行化学监测。

7.对所使用的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8.对所使用的灭菌剂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9.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二)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每月对无菌区的空气、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监测,监测结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l5982—1995。见表7—1。

表7—1 与消毒供应中心(室)相关的卫生监测标准环境类别

范围空气(cfu/m3)

物体表面(cfu/m2)

医务人员手(cfu/ m2)

II类无菌区≤200≤5≤5III类清洁区≤500≤10≤10

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制度

1.加强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教育,防止各类意外事故发生。

2.在回收、清洗区处理物品时,应穿隔离衣,戴橡胶手套、口罩、帽子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必要时戴防护镜。脱掉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3.皮肤表面一旦染有血液、其他体液、各种消毒液及酶,应当立即彻底清洗。

4.不慎被利器刺伤,应按锐器伤处理原则处理。

5.使用压力蒸汽、干热灭菌器时,应具有防止爆炸、燃烧的措施,操作时应戴防护手套,预防烫伤事故发生。

6.使用低温灭菌器时,应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环氧乙烷中毒、燃烧、爆炸等意外事故发生。

7.必要时检测环氧乙烷灭菌区环境中气体的浓度,防止产生职业伤害。

环氧乙烷灭菌器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专人负责环氧乙烷灭菌器的操作、保养,定期检查各管道是否漏气。

3.灭菌周期结束取物时应戴口罩、防护手套,并采用人在前、物在后方式移动物品。

4.打开环氧乙烷钢瓶阀门时应缓慢,钢瓶出口不可朝向面部;皮肤、黏膜、眼睛不慎溅上环氧乙烷时,应立即用水冲洗,防止灼伤。

5.在使用及维修灭菌器过程中,应防止工作人员中毒,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离开现场,在通风良好处休息,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6.环氧乙烷灭菌器在解析过程中排出的环氧乙烷气体,应经专用排气管道系统排出,并按照有关部门对排放系统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7.环氧乙烷储气罐应存放在通风、防晒、温度≤40℃的环境内,但不能将其放在冰箱内。

8.环氧乙烷储气钢瓶的瓶口必须旋紧,钢瓶禁止横放,搬运时轻拿轻放。

9.灭菌室内严禁明火作业,并有通风设施和消防器材。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1.医院所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由设备部门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采购。

2.医院必须从具有“三证"的企业采购合格的产品。

3.库房专人负责并建立登记账册,记录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生产许可证、生产企业等信息。

4.发放、回收一次性输液(血)器、注射器时,应记录核对用量。

5.如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药检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

6.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用后必须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集中处理。

库房管理制度

1.库房专人负责。

2.库存物品必须分类存放于地架上,便于发放和清点。做到账物相符,定期核对。

3.按批号依次发放,做到先人库先发,后入库后发,保证质量。

4.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干燥,防止物品潮湿霉变。

5.定时卫生保洁和空气消毒,配备灭火设备,以防意外。

6.尽量避免人员流动,减少进出人员。

查 对 制 度

1.回收器械时,应与病房护士清点查对数量、质量及预处理情况。

2.准备器械包装时,应经两人核对各器械数量、质量及清洁度方可包装。

3.无菌物品发放时,应查对科室、品名、灭菌失效日期及灭菌指示胶带变色情况。

4.定期查对各物品的基数,及时补充,保证供应。

清 洁 卫 生 制 度

1.做好消毒供应中心(室)室内外清洁卫生,保持环境清洁整齐。

2.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区用物固定专用、分开放置,消毒措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3.执行垃圾分类和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应密闭保存和运输,有明显标识,做到日产日清。

4.各区域卫生定人负责,每天定时湿式打扫,及时清除污物;每周清扫一次,室内无杂物,地面、水池清洁无垢,物品放置整齐有序。

工作人员考评制度

1.完成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考评工作。

2.实施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考核,如工作质量、完成工作情况等。

3.实施工作人员业务技术考核,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和理论学习、解决疑难问题等。如:运用工作程序。基本操作技术、专业操作技术、掌握新技术、护理“三基”考核等。

4.实施工作人员教学、科研以及继续教育学分完成情况考核。包括临床带教、护理科研、撰写论文等。

消毒与灭菌工作制度

1.消毒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遵守操作规程,保质保量完成各临床科室的消毒灭菌工作。

2.做好消毒灭菌前后的安全检查。

3.高压蒸汽灭菌时,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做其他事情;应严格掌握压力、温度、时间,保证灭菌效果。

4.灭菌前,须检查包布是否是双层、有无破损,包扎是否严密。

5.已灭菌物品与未灭菌物品要严格分区放置,避免混淆。

6.装放物品时打开容器盒侧孔。灭菌后戴好无菌手套关闭侧孔。

7.灭菌炉每天进行灭菌器运作程序试验及B-D试验。不合格时需查找原因并检修。

8.各科室需灭菌的物品标签要清楚,并登记送物数量,以便消毒员验收。

9.消毒员每次灭菌后要做好消毒处理及室内的卫生,做好器材保养。

下收、下送制度

1.以病人为中心,满足临床需要,及时供应一次性医疗用品。

2.服务态度热情、主动,使用文明语言,做好耐心解释工作,挂牌上岗。

3.加强责任心,严格区分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专车专用。

4.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专车必须用盆用消毒液抹洗或用蒸气高压枪冲洗。

文章

来源莲

篇11: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以《广东省消毒供应中心评审验收标准》为指南进行质量整改和管理(以下简称为新标准)的效果。方法 以《新标准》为指南制订可行的整改计划,包括对硬件改建、设施增置、人员培训、完善制度和职责!质量标准!工作流程及严格的PDCA质量控制方法等。结果 按照新标准对问题进行整改和质量监控。结论 通过全面质量整改和质量监控,使供应室质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基本达到了新标准的要求,并顺利通过评审验收。

【关键词】 消毒;质量管理;效果

供应室是医院物品的消毒供应中心,是防止院内感染,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部门。我院供应中心于2002年10月建成使用,建筑面积约900m2,虽有基本区域划分和设施,但距《新标准》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在2004年10月在省厅专家组对我院供应室评审时,现场提出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未予通过。随后我们以《新标准》为指南,按照PDCA管理循环持续质量改进,从而使供应室的质量有了根本性的改观,于2005年4月29日再次评审时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成为广东省第一家按照《新标准》通过验收的三级医院,现报道如下。整改前存在的问题

1.规章职责不健全,工作流程不规范,记录和资料不完整,质控方案不完善,没有应急预案和质量标准[1]。2.管理监控不到位,管理体系不健全,职责不清,没有质控小组,更没有对质量严格监控。3.专业素质较低,培训不到位,业务知识欠缺[2]。

4.质量意识不强,无菌观念淡漠,器械清洗、包装和装载质量不符合要求。5.收发运输物品未按无菌要求。

6.环境布局不合理,各区域分隔不明显,没有实际屏障;双扉门传递窗和缓冲间、敷料打包间、人流物流未分开,存在交叉污染情况。

7.设施不配套。没有超声洗涤机、蒸馏水机、电脑、干手机、接物台、针头冲洗器。其中打包台、刷洗池、洗手池、物品传递车、下收车、储物架和盛物筐不能满足使用,必要的防护设施不到位。整改措施

1.健全组织管理架构,确保质量监控。(1)由业务副院长及护理部主任主管供应室工作。(2)成立了以护理部为主的重点区域质控组对供应室的质量加强监控。(3)科护士长负责指导供应室护士长具体落实整改和质量检查。(4)成立了以护士长为组长,以各区护士为主的科室质量控制小组。

2.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为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并使大家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以《新标准》为指南,参照2000版供应室消毒技术规范,结合外院先进经验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反复修订和完善了以下制度,并强调认真落实。(1)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完善的制度,如消毒隔离、各区管理、物品管理、下收下送、卫生清洁、安全检查、交接班、无菌物品监测、灭菌器监测等17项。明确了各级人员职责、护士组长及洗涤班、消毒班、包装班、收发班职责等共18项。(2)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规范的工作流程,如灭菌器和洗涤机的操作流程、各类器械清洗流程、各类包包装流程、收发物品流程、各区穿脱隔离衣流程等共17项。各类质量标准及监控方法,如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装载质量、灭菌物品质量、空气监测和灭菌器监测质量标准等共10项。(3)应急预案。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预案,如停水、停电、停气、灭菌器出现故障、院内大型抢救和针刺伤职业暴露等6项预案,体现了安全和职业防护。

3.完善各种监测和管理登记。根据需要健全了管理登记本15个,如空气、灭菌器、无菌物品监测、灭菌器运行、安全检查、交接班记录等,要认真记录所做的工作,所有记录表格化。对持续质量改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4.严格质量监控,坚持持续质量改进。(1)按照《新标准》要求制订了可行的质控方案,加强了质控力度,重视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监控,特别抓好环节质量的监控。(2)强化供应室区域管理,充分发挥护士组长的作用,确保护士组长工作负责制的落实,按照质量标准,每日做好本区的质量自控,并督促制度职责和各项流程执行。(3)护士长坚持每日对工作质量进行抽查,每周进行全面检查,科护士长不定期到...科内进行检查。(4)护理部不定期对供应室工作质量进行检查,每月将供应室作为重点区域进行质量检查。(5)按要求每月对室内空气、灭菌物品、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监测。(6)按要求对灭菌器做生物监测和每炉的BD试验。(7)抓服务满意度,一切围绕临床工作,每月下发调查表,了解科室对供应室工作满意度。(8)每周、月对存在质量问题和整改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在科室例会进行反馈,提出整改措施,坚持持续质量改进。以书面形式上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以便全面了解和督促整改。

5.加强培训力度,提高人员专业素质。为适应供应室专业发展及《新标准》要求,提高供应室人员整体素质,在管理上加大了培训力度,制订了各类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计划,强调对验收评审新标准的学习和理解。因《新标准》体现了新的质量要求和管理目标,并注重转变人员的思想观念,强化管理的参与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消毒隔离意识及临床服务意识,培养慎独的工作责任心。在整改初期,先后利用15个晚上组织全科人员进行三轮业务培训,包括专业方面的应知应会,消毒隔离技术、制度和职责、工作流程、质量标准、应急预案等。通过培训,各类人员不仅掌握了供应室的相关知识等,并能自觉按照区域要求、工作职责和各项流程、质量标准进行工作、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为提高管理水平,护理部主任带科、区护士长和护士骨干先后到兄弟医院参观学习,还派供应室护士长和质检员脱产进修学习,并多次参加省厅举办的供应室专业学习班。

6.环境硬件改造。(1)改建图纸设计和设施添置。根据《新标准》要求,设计绘制出的布局改建图多次请专家指导、审核,反复论证通过后才开始动工。并在改建时始终有人在现场监督实施,以便在有关细节的合理性与施工人员协商。本着节约的原则,把所需物品作成本分析比较,因在此次整改中,添置设施和物品达30多种,如超声洗涤机、蒸馏水机、电脑、双扉门传递窗、洗手池、分检台等,都较顺利得到了院领导批准和部门的支持。(2)热力清洗消毒机功能的调试。根据器械种类的增多和酶使用范围的扩大,多次请工程师对热力消毒机进行调试,包括洗涤模式、温度!时间,同时要求科室人员熟练掌握清洗机的操作使用。(3)电脑的配置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方便。电脑的配置开通了局域网,方便了洗涤间和无菌物品间的发物单传递核对,改变了以前把病房污染过的回收单再拿到无菌间使用的问题,避免了交叉污染,保证了上百种一次性物品的发放。目前,正把逐步进行的成本核算资料纳入信息管理内容,不断完善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7.完成实施了再生医疗器械集中处理的模式[4]。(1)转变观念。统一认识,转变观念,了解集中回收处理的目的,积极配合新的工作模式。事实证明,由专科浸泡刷洗器械,实际上是不能达到质量标准的,因科室并不具备清洗条件,没有专用的浸泡池和洗涤池,没有专业洗涤人员,不懂洗涤方法,只有改变以前的工作模式,才能使物品灭菌达到质量标准。(2)时间的安排。把需要集中处理器械的科室和种类制订出时间表,逐步有序的安排了口腔科、妇产科、导管室、眼科、耳鼻喉科等。先后对全院的止血带、湿化瓶、呼吸机管道等物品均统一回收处理。(3)物品的准备。由于供应室人员不熟悉专科器械和专科包的包装方法等,特请临床专科护士到供应室指导、示范,使供应室人员尽快熟悉掌握专科器械名称、功能以及包内物品和各类包的包装方法。为避免因物品周转期延长而影响治疗,在增加相应的物品基数的同时调整物品收送时间,以满足临床需要。(4)保证质量。对专科器械安排专人收送,专人清洗和专人包装,以保证专科器械的数量和质量。(5)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克服了专科器械特殊和种类繁多等困难,取消了所有器械在病房浸泡,用后密闭保存回收供应室集中处理,既减少了病房因大量消毒剂浸泡造成的空气污染,又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降低了经济成本,还改变了科室处置室的卫生环境,更确保了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实施效果评价

整改坚持突出3个“新”字,即管理理念“新”、人员要求“新”、质量标准“新”。把质量持续改进放在首位,并始终惯穿于整改中的每一环节。通过6个月的质量整改和管理,工作有了质的飞跃,现供应室布局合理:严格区域划分和配置缓冲间,人流物流分开,洁污分开,一般物品和感染性物品浸泡分开、手工和机洗并用,设备齐全,能满足工作需要,管理体系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确,流程预案可行,各项质量监控到位,器械清洁达标率97%,物品包装达标率99%,灭菌物品合格率100%,空气、物表和护士的手等各项监测达标人员能严格遵守制度,自觉履行职责,服务意识强,满意度由原来的73%上升到现在的97.2%。...2005年6月省卫生厅专门在我市举办了供应室专业师资培训班,并组织会议上的300多人到我院参观。现来我院供应室参观的已有68家医院共459人,21人来我院供应室进修。

篇12: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绩效管理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有效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绩效分配设岗位绩效、技术职称绩效、工龄绩效及科室基金4项内容进行综合考评,权重依次为47.5%、23.75%、23.75%、5%,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实施绩效管理前后6个月的工作质量合格率,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绩效管理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完好率,临床满意度明显提高,湿包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绩效管理的实施有利于激发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临床满意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绩效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应用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绩效计划的制定、检查实际工作、衡量工作业绩、根据业绩进行奖罚和制定未来业绩提升计划的一系列综合管理活动[1-2]。护理绩效管理是医院体制改革和优质护理的重要研究内容[3-4]。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消毒供应中心自1月开始,参照医院绩效分配方案,结合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性质,工作岗位风险性、技术性以及工龄和技术职称等要点进行反复讨论和修订,形成整套绩效管理方案,经过6个月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该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1800张,每天手术量150台左右。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共有33名,职称分别为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0名,护师5名,护士3名,技术工人3名,普通工人10名。

1.2方法

1.2.1成立绩效考核小组确定绩效方案绩效考核小组由护士长和两位年资高的护士组成,小组成员负责每月科室工作人员的考核监督工作,根据考核情况计算每位工作人员的绩效系数,算出每个人绩效。本研究在文献归纳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原有传统绩效方案[5],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性质、工作量、岗位风险性、技术性以及工作人员的工龄和技术职称确定绩效分配方案由岗位绩效、技术职称绩效、工龄绩效及科室基金4项内容,权重依次为47.5%、23.75%、23.75%、5%。1.2.2绩效考核方法1.2.2.1岗位绩效考核方法分别由工作量30%,工作质量25%,风险程度、技术25%,临床满意度10%,护理教学5%,护士培训5%等要素组成。岗位绩效95%~100%的系数为1.0,90%~94%的系数为0.96,85%~89%的系数为0.92,80%~84%的系数为0.88,80%以下的系数为0.80,每月由考核组成员对每位工作人员从这六方面进行考核,月底总结每位工作人员的岗位绩效系数。1.2.2.2技术职称绩效考核方法实行按技术职称定分值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分配方法,达到责、权、利相统一[6]。技术职称分值分别为初级职称护士、初级技工系数0.92;初级职称护师、中级技工系0.96;中级职称主管护师、高级技工系1.0;高级职称副主任护师1.04;高级职称主任护师1.08。1.2.2.3工龄绩效考核方法5年以下工龄系数为0.94,6~工龄系数为0.96,11~工龄系数为0.98,16~工龄系数为1.0,21~25年工龄系数为1.02,26年以上工龄系数为1.04。1.2.2.4科室基金绩效考核方法主要包括获得省卫计委和医院的相关比赛奖项、省科技厅和卫计委的课题立项、论文发表、申报继续教育项目及科室承担组长和质控等相关项目,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奖励标准,绩效考核成员每月统计所有的奖励金额为当月的科室基金,计算每个人当月科室基金奖励。1.2.3绩效计算方法科室总岗位绩效=(科室总绩效数-科室基金)/2,科室总工龄绩效(或科室总技术职称绩效)=(科室总绩效数-科室基金)/2,每个人的岗位绩效=(科室总岗位绩效/科室总岗位绩效系数)×个人岗位绩效系数;每个人的工龄绩效=(科室总工龄绩效/科室总工龄绩效系数)×个人工龄绩效系数;每个人的技术职称绩效=(科室总技术职称绩效/科室总技术职称绩效系数)×个人技术职称绩效系数;个人每月总绩效=每个人的岗位绩效+每个人的工龄绩效+每个人的技术职称绩效+个人科室基金奖励。1.2.4质量标准清洗质量、包装完好率、湿包发生率的质量考评标准必须符合国家卫计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WS310.1-、WS310.2-2009、WS310.3-2009的相关要求[7-9]。1.2.5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每人每月负责到自己所分管的`临床科室进行沟通和满意度调查,及时收集临床科室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科室质控小组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将处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临床科室。1.2.6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绩效管理实施前后科室质量比较见绩效管理实施前后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查比较。

3讨论

3.1绩效管理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士岗位管理的要求[10],护理绩效管理更趋向全面、客观、科学和个体化。绩效考核管理的目的是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公平、合理是每个人期望得到的待遇,也是产生凝聚力的前提[11]。在传统的“吃大锅饭”薪酬制度下,干多干少一个样,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低,工作不积极主动,工作中经常出现差错。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是激发护士积极性的有效手段[12-13]。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方案后,每位工作人员的岗位绩效由工作量、工作质量等决定,这样能够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避免了工作时相互推诿情况的发生。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实施绩效考核管理,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工作中的差错,针对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严谨性和器械清洗、包装质量,降低湿包发生率,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从表1可见,实施绩效管理前后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的完好率及湿包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实施绩效管理提高了临床科室的满意度

转变观念是消毒供应中心发展的关键[14],绩效管理方法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绩效平均分配的现象,改变了个别人员工作中懒散、推诿的现象,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工作质量的好坏和工作量的多少直接与绩效挂钩,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严谨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服务模式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第一时间了解临床科室的需求,减少了与临床之间的矛盾和误会的发生,提高了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从表2可见,临床满意度由实施绩效管理前的89.6%提高到9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绩效管理可明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因工作内容与临床知识相关性盛少,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缺乏,绩效考核方法的实施后,加强了相关基础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考核小组成员通过每周不定期提问和每月技能及理论考核方式,督促工作人员不断学习,从而提高专业基础知识,保障了工作质量。绩效管理的核心是价值导向、是激励与贡献相对称,符合价值要求的做法[15],绩效考核管理方法,能够起到鞭策后进,鼓励先进的作用,通过多劳多得的薪酬方式,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积极性,保障了工作质量,使工作人员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质量的各项指标,增强责任意识[16],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同时绩效管理充分体现同工同酬,优劳优得,兼顾公平,向高风险、高技术岗位倾斜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廖建桥.中国式绩效管理:特点、问题及发展方式[J].管理学报,,10(6):781-788.

[2]徐文娟,黄文斌,朱玉叶,等.绩效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1(11):10-12.

[3]盛桂兰,江震.护理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试点病区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18(28):3370-3372.

[4]南锐伶,白庆琳,陈桂兰,等.国内护理绩效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15(1):41-43.

[5]周健,倪彬.建立护理岗位绩效考核动态管理体系的探索[J].现代医院,,10(7):141-142.

[6]林兴凤,赵升田.以责任制护理为切入点“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中国医院,2014,14(11):19-21.

[7]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8]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9]WS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10]吴欣娟.护士岗位管理与培训实践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7-9.

[11]石贞仙,徐建萍,谢仙萍,等.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量化管理的研究[J].护理研究,,18(8A):1385.

[12]冯艮娇,罗思妮,杨满青,等.绩效考核在奖金分配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10(1):60.

上一篇:幼儿园卫生安全应急预案下一篇:市直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