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2024-08-15

小学体育工作评估报告(精选8篇)

篇1:小学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与增强学生体质的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学校的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体育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对新时代人才的特殊作用,增强青少年体质,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教导处、体育教研组在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时,都把体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并有明确的内容和要求。

二、按照国家规定开足体育(健康)及活动课时,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

1、体育课。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3课时。

2、两操。广播体操(《初升的太阳》)每天1次;眼保健操每天1次。

3、大课间活动。每天1次(20分钟)。

4、运动会每学年一次。

三、增加投入,创造条件,创设良好的体育环境。

学校自开办以来,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对体育设施的建设。今年暑假,又新建了4张乒乓球台,配置了1副新玻璃钢篮球架和一副新羽毛球网,为学生正常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保障,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体育环境。

四、重抓教师能力,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

我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6人,学历达标率100%。为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学校充分利用政治、业务学习时间,组织体育教师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和新课标等有关资料;开展体育优质课评比。而且还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作为体育教师考评的依据之一。同时还关注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严禁体罚学生。

五、开展各类体育竞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每学期举行班际广播体操比赛、高年级篮球赛、乒乓球擂台赛、跳绳比赛、羽毛球比赛等一系列比赛,让学生感受快乐、合作、拼搏的体育精神,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六、存在问题与对策。

我校注重体育常规工作方面的管理,并做到有效落实,体育工作得到有效发展,但在体育特色方面还比较逊色,所以学校努力寻求体育特色之路,找到适合学校实际、适合不同年龄层学生乐于参与的体育项目,并能根据特色要求制定出“抓普及----出特色----创品牌”的学校体育发展之路。同时学校在体育硬件设备、设施添置方面还存在不足和不够完善,有待今后不断补充和完善。

篇2:小学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全面推进学校的体育工作,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体育工作自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甘州区甘浚镇祁连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完全小学。在职教职工 10人,有篮球场1块、体育器材室1个,学生器械活动区1块。学校现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90人,有体育兼职教师4人.多年来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显出成绩。

二、建立制度,强化管理

体育卫生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全面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出了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口号,全校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特别是近几年,学校非常重视体育工作。做到校长领导下的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专人负责,规范体育工作。

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得先行

体育课是落实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保证每个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与学习,学校一直把体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我们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认真落实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在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要求教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和工作计划,并重点突出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拼搏向上,团结协作和勇往直前的良好品质和作风。为他们将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全面掌握新课程所规定的各项健康常识及体育技能,以改革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为基本途径,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在不断地探索创新,改变以往那种以讲为主的一人练,多人看的作法,实行讲练结合,在学中练,练中学,合理利用场地和器材,以多练多动为主。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感到这种方法切实有效,在练习密度、程度、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上及课堂的练习气氛都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大有所提高,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逐渐养成。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我们体育教师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文件和精神,使广大教师普遍认识到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健康的体魄不仅是青少年当前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更是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前提。为此,无论是体育课,还是大课间活动都开展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四、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的达标及成绩评价活动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为顺利完成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期初制定了学校《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任课体育教师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将达标锻炼项目始终贯穿于每节课的练习中,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现有能力和水平,采取切实有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和水平。坚持每年上报国家教育部数据库。坚持每学期末都对所教学生进行一些项目的测试评价工作,现在,经过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存在问题:

多年来我校注重体育常规工作方面的管理并做到有效落实,体育工作得到有效发展,但在体育特色方面逊色些,所以学校努力寻求一条体育特色之路,找到适合学校实际,适合不同年龄层学生乐于参与的体育项目。并能根据特色制定出抓普及的学校体育发展规划。同时学校在体育硬件添置方面还存在资金紧张的困扰,体育器材配备不足、特别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设备不齐全、体育师资严重配备不足,体育器材室没有专人管理,有待今后不断补充与完善。

总之,阳光体育活动活动的开展,让全校广大师生受益匪浅,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疾病少了,学习和工作效率提高了;在参与过程中既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意志,同时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阳光体育活动活动的开展推动了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促进了校风建设,增强了师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阳光下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和自信。学生掌握了运动技能又能在长期的锻炼中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健康地快乐成长。

篇3:小学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2014年4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教体艺[2014]3号) 要求各地和学校创建青少年阳光体育公示平台, 在2014年10月31日前完成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及公示、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上报工作, 12月31日前完成各省级的汇总统计工作, 上报至教育部。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体育教师, 由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授权开发的阳光体育互动平台 (英文域名:www.sunnysports.org.cn, 中文域名:阳光体育.中国) 根据文件要求, 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设独立的青少年阳光体育公示页面, 各中小学校免费申请开通后, 只需简单的选择和填空, 即可自动生成与教体艺[2014]3号文件要求完全一致的体育工作自评报表、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下属学校完成上报后, 自动生成统计表。整个过程无需手工计算, 大大降低了广大体育工作者的任务量。

阳光体育互动平台是学校实施体育课、大课间和校外体育活动一体化阳光体育方案的网络工具。在阳光体育互动平台上可以实现学校阳光体育通知、经验交流、工作成果、体育知识等文字和图片的公示;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与体育锻炼记录的整合、评估和锻炼计划的制订;实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各类阳光体育工作的评选和通报表扬;实现学校对学生的评选表彰;实现学校内阳光体育班级联赛和运动会的组织等功能。

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www.sunnysports.org.cn或“阳光体育.中国”, 进入阳光体育互动平台首页, 点击页面右下角“下载帮助文档”, 即可获得阳光体育互动平台更详细的操作手册。

篇4:小学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关键词:学校体育;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小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3-0048-04

2007年5月7日国务院颁发了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下称《意见》),该文件把青少年体育工作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战略位置提升到新的高度,它是建国以来关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最高规格的文件和我国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南。紧接着在《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8年8月12日又颁发了《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这是教育部首个专门针对中小学体育工作开展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是建国以来首次专门为单一学科而作的督导评估体系。

1《指标体系》出台的背景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素质教育和学校体育工作一直是我们几十年来都在努力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指出:“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近1/4的城市男生是‘胖墩’;近85%的学生因视力不良以致专业受限。”教育部2007年1月对8省(市、区)8000余所学校的调查显示,76%的学校没有按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平均比规定课时少1~2节/周,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不能保证,其中有37%的学校没有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很多家长对子女健康的关心远远比不上对学习成绩的关心;体育设施条件落后仍然是制约青少年体育的重要因素;学校专职体育教师严重不足,兼职体育教师素质不高。上述情况充分说明了实施素质教育和学校体育工作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和紧迫的现实课题。

当我们正在为学校体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现实问题而困惑,为继续寻找一种有效解决途径而苦恼,为学校体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前景而担忧时,一个全新的思路豁然出现。周济部长在2007年第8届国家督学会议上表示:“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可见,加强体育督导被赋予了新时期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指标体系》就是产生于这一背景下,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时代要求,深刻认识加强体育督导的重要性和《指标体系》的特点刻不容缓。

2《指标体系》的总体特点

2.1《指标体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具体到学校体育中,就要“以学生的健康为本”,以着力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标体系》的出台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

1)《指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可以从全局性、全体性、全方位性3个维度来分析:全局性。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体育督导也不是对某一地区、某一学校的督导,而是要多方兼顾、全局把握。《指标体系》构架了学校体育硬件建设和管理的科学体系和标准,同时对学校体育的“软”、“硬”件提出了基本的要求,而条件较好的地方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高标准,这就保证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校的体育工作的整体推进。全体性。体育是全民族的事业,面向全体人民是体育公益性的要求,而不单是哪一级部门、哪一个学校或学生自己的事。《指标体系》对政府、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及广大学生都提出了全面的要求。指标体系强调了针对政府部门进行的督导检查,一级指标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分解出4个指标,指标既指向政府部门,又指向学校和学生个体。全方位性。《指标体系》提出了3级指标。一级指标涵盖教育管理、条件保障、评价机制、体质状况4方面,注重的是机制、管理、效果和过程。其中,教育管理包括是否建立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和定期召开运动会等指标;条件保障包括体育教师配备、体育场地和器材达标等指标;评价机制包括中考中体育分数比重、视力检测率等指标;学生体质状况包括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视力不良率等。可以看出,指标全方位涵盖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2)《指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协调性。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体育督导工作的协调发展包括体育督导工作与外部关系的协调,也包括内部关系的协调。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外部关系,没有政府的领导和重视,没有政府的投入和协调,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必将困难重重。《指标体系》的2级指标中提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因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落实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它需要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指标体系》也体现了体育督导工作内部关系协调。与其他教育工作相比,学校体育工作有其特殊性,它是以一定体育场地设施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教育工作。《指标体系》的第2大指标就是条件保障,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场地设施都是开展体育工作的基础,且非常关键。《指标体系》的第1大指标第3项就是落实1小时锻炼时间,并设置几个制度来检查:体育课、1小时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早操制度等等。如果1小时锻炼时间落实不了,其他活动和制度都只能是空中楼阁。体育工作的成效需要通过评价来反馈,评价同时具有激励促进功能,《指标体系》第3个一级指标是评价机制。评价机制中要求各地形成经常性的督导机制,形成经常性检查学校体育工作情况的制度,同时,还必须有反馈制度。评价机制中突出了体育中考,希望通过初中考试,带动中小学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建立和完善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的制度。

3)《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性。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除了解决眼前学校体育工作

的问题,还规划了更长远的问题,以保持它的可持续性发展。例如《指标体系》要求“各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实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对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这些要求有利于建立学校体育管理长效机制,有利于逐步转变全社会的人才观、教育观,有利于突破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的壁垒,推动素质教育进入新的阶段。

2.2《指标体系》的指导性、法规性和操作性

教育部在印发《指标体系》的通知中强调“《意见》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对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客观、公正、全面、具体的阐述,最终意在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性。”《指标体系》是根据《意见》提出的“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要求而研制的,是《意见》在督导工作要求上的深化,它进一步强化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性。

虽然我国早在1990年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就规定“将普通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应当列入督导计划”,2007年《意见》也提出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建立专项督导制度。但这种依据文件督导、缺乏科学系统规范和制度的体育督导工作难以落实。2008年《指标体系》的出台填补了我国“无体育督导制度”的空白,使学校体育工作形成有法可依的良好氛围。

此外,《指标体系》还进一步强化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操作性。我国除在学校体育的有关文件中提出要加强督导工作之外,还在1991年和1999年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意见》等法规和文件中提到督导问题,但其督导范围多限于整个基础教育,对体育工作的专项督导力度细致程度不够。2008年《指标体系》比以前的督导标准更加规范和细化,整个评估体系对各级政府、各级学校乃至学生都提出了具体而全面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指标体系》的实施办法

3.1不断深化和提高认识

教育督导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有效教育监督制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已提出将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教育督导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并出台了体育专项督导评估体系,因此,只有在不断深化和提高对体育督导以及《指标体系》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切实解决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3.2狠抓落实,依法治教

从教育发展规律来看,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调整各种教育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教育立法是根本保证。近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央7号文件和《指标体系》相继出台,使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都有了法律的依据和保障,尤其是学校体育督导工作已从“无法可依”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为使学校体育督导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真正提高,实现其科学发展,还要坚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反必究,否则《指标体系》难以落实。

3.3加强督学培训,完善督学队伍建设

督学代表国家教育意志,行使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职责,具有较高的水平和权威。当前,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重要时期,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和真正发挥体育督导的重要作用,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体育督导工作需要,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专业化督学队伍,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体育专项督导检查,进行大量的体育督导调研,为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要进一步加强体育督学培训,增强督学培训的规范性、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体育督学的专业素养。要认真研究体育督学培训l的需求,制定体育督学培训规划,开发体育督学培训课程,注重培训效果追踪,促进体育督导事业可持续发展。

3.4处理好新时期体育督导工作的关系

1)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科学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目前,我国还缺乏成熟的体育督导理论,而体育督导工作的深化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加以指导。因此,我们首先要处理好体育督导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将两者结合起来。作为体育研究者,一方面是通过对实践现象的准确描述和发掘,在实践中构建完善的体育督导理论;另一方面是探讨如何运用所发掘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增加人们对体育督导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2)处理好“督”与“导”的关系。督导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监督和指导,监督的解释是察看并督促。这就是说督导具有监督和指导的功能。监督是教育督导的首要职能,这是由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决定的,但从前人的调查问卷结果、访谈结果及其相关的文献材料看到,我们的教育督导过分强调监督职能,忽视指导功能。新时期的体育督导工作有必要总结前车之鉴,处理好“督”与“导”的关系。从性质上讲,教育督导是行政监督,目的在于“导”,“督”是“导”的基础和前提,通过监督发现问题,通过指导解决问题。“过分强调‘督’会导致以预定计划的基准,去衡量、监督、指挥、命令被督导对象达到标准,强调数量化、标准化、程式化”。督导的目的不在于对被督导者的工作结果作出优与劣的简单判定,而在于让被督导者了解自身发展变化的轨迹,树立发展的信心,明确发展的重点,优化发展的策略,更多体现“导”。

3)处理好督政与督学的关系。2008年的《教育督导条例》(征求意见稿)第2条规定:教育督导的任务是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所属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督导。从上述规定的任务中可以看出,教育督导包括督政和督学。督政和督学是我国的教育督导特色,符合国情。没有政府的领导和重视,督学是教育督导工作的最基本的任务,即通过对所属学校贯彻教育方针、执行政策法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以及办学条件改善等情况进行督导评估来实现的。学校是教育目标和教育成果直接体现者,是督导工作的落脚点。

现阶段,我国还存在督政为主、督学为辅,由此带来了督导人员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现状。因此,当前我们要坚持督政和督学相结合的原则。作为兼督政和督学于一体的政府专设机构,教育督导部门应是协调与整合社会资源为基础教育服务,确立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基础教育事业观念的最适宜的机构。为此,将督政和督学有机地协调起来、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现体育督导的基本目标。

《指标体系》是符合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新事物,给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学校体育教育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随着全党全社会对学校体育事业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学校体育事业将打开新局面,青少年健康水平将得到有效提高。

篇5:小学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教育部《关于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的通知》(教体司[2013]13号)精神和全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的要求的精神,为全面推进学校的体育工作,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体育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张湾区炉子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完全小学。在职教职工39人,有基本篮球场1块、体育器材室1个学生。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800余人,有体育专(兼)职教师4人,.多年来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显出成绩。学校长期以来秉承“立德启智、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让农村孩子享受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的办学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设备,不断追求独特的教学方法,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方面,不断强化科研兴校意识,通过科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缩小城乡办学差距,为让在此学习的学生都能在此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学校近几年获得国家级优秀科研课题奖、学校档案达省A级标准、获得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市教育宣传先进单位、区绿色环保学校、区平安校园、区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二、建立制度,强化管理

篇6:小学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制的意见》(中发[2007]7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根据《大连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要求我校在要求学校逐条进行自查的基础上,组成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的体育工作督导小组,对辖区内两所中小学的体育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现将我校体育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徐大屯中心小学始建于1947年,占地面积10737平方米,建筑面积2176平方米,绿化面积300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4400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4400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343人,现将具体自查情况汇报如下:近年来,在普兰店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徐大屯中心小学体育工作有所提升。各校严格按照相关条例,严格执行体育开课率,学校体育课开课率达100%。我校积极推进阳光体育运动,认真推广《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大力推行大课间活动,积极落实《体质健康标准》和辽宁省学生体能素质测试工作,积极按时上报相关数据,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体育运动,有效地推动了体育教育工作,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稳步的提高。

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体育工作管理

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全面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提出了“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口号,全校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体育教育和人才培养新理念。

1.机构健全,目标明确

分管领导一贯重视体育工作,经常召开分管校领导会议,布置体育工作,要求学校将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学校每学期都将体育工作纳入工作的议事日程,成立了体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进行讨论研究。

落实区域学校体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将体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有年度体育计划和总结。

2.抓制度建设。

学校对体育卫生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措施,每学期辖区内各学校在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都把体育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制定出详实的、切合实际的校园体育活动安排。为了使体育教育开展的扎实有效,教育局制定了相应的常规体育管理制度制度,如《徐大屯中心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课间活动管理制度》、《体育教学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3.抓体育风险管理,提高业务水平

我校现有2名体育专职教师,学历合格率100%,部分学校配备的体育兼职教师学历均达到标准。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教研室定期组织体育教研活动,组织体育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等课改方面的资料,开展教学观摩、课例研究、大力推行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同时关注体育教师道德修养,严禁体罚学生。学期结束,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体育进行测试,使我校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教学业务水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测试情况呈现出三位一体全面提高的良好局面。

4.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我校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完善体育硬件设施建设,确保了体育教育工作正常运行,各校的体育教学条件也得到有效改善。

(二)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确保体育课质量

每学期初,各校体育教研组根据《教研室体育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计划》,结合体育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学校《体育教学计划》。坚决杜绝放羊式教学,确保每一堂体育课都是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实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到一点体育知识、掌握一种锻炼技巧、得到科学有效的锻炼。

按照课程设置要求,辖区内各小学体育课都按计划每周开足3-4课时,并保证课程计划的实施,开课率达100%。

在课堂教学中,各校体育教研组老师精心备课,使学生全面掌握新课程所规定的各项健康常识及体育技能,以改革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为基本途径,不断优

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每年学校都组织体育教师认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辽宁省学生体能素质的测试。

(三)积极推广、长抓不懈,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体育改革创新的唯一宗旨,就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就是要营造寓教于乐,趣味健身,陶冶情操的教学氛围。近几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在落实阳光体育号召、加强两操、创新校园体育活动形式也做了不懈的努力,全校体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1.开展丰富多彩的城区体育活动,提升体育教育工作

教育局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要求,扎实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展校外体育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平台,组织了全校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毽球和学生大课间活动展示表演等活动。同时加强体育尖子培训,组队参加普兰店市小学生运动会。

2.加强“两操”和大课间活动的指导,提高学生在校运动与保健的质量

我校继续积极推广“大课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个小时。与此同时,我校加强体育工作检查,定期检查学校体育教学、两操和“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认真落实两操和“大课间”制度。

3.开展形式多样学校体育活动,掀起校园阳光体育高潮

每学年,辖区内各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比赛和体育节,包括春秋季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体育节活动都先由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带领体育教研组制定出竞赛规程、比赛规则、活动安排等,然后由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对比赛项目进行专门指导。每次活动都做到了赛前有计划预案、过程有记载、赛后有总结,确保活动收到实效。

4.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参与率100%。

(四)体育场地器材

1.学校拥有的操场面积为____㎡,达到了教育局规定的标准。

(五)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1.我校实施《》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校一直注重体育常规工作方面的管理并做到有效落实,体育工作得到有效发展,但仍有一些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1.少数学校体育场地严重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及学校周边环境限制,致使部分学校校园场地受到制约,我校农村学校学生运动场地基本达标,但城市学校达标率略低。

2.专职体育教师亟待补充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明确规定: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照此计算,补充专职体育教师是我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运动器材不足

区属学校已全部通过验收标准,但一些农村学校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增添的器械有限、再加上破损、政府采购的设备还未能及时到位,我校部分学校体育器材对照新标准还略有差距。

四、今后整改措施及打算

1.更新观念,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继续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指导,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纲要》精神,结合体育与健康课标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活动。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理念,遵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2.抓好硬件设施建设。加大校园体育场地改善和设施设备的添置,逐年加大投入,提高学校体育条件。

3.加强体育师队伍资建设,不断争取政府支持,配齐配足专职体育教师。

篇7:小学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2011年5月28日,我校根据《广东省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开展自查,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客观仔细地评估,得出如下评估结论:

一、教育管理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分工。为加强对体育卫生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陈校长为组长,郭培流主任为副组长并兼任工作小组组长,成员有教导处、少先队和体卫艺教研组联合组成。领导小组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目标,有计划地具体领导我校地体育卫生工作。下设工作小组,根据评估要求全面开展工作。

2、完善体育卫生各项工作制度,确立体育卫生工作指导思想。学校领导在日常工作中较为注重学校各班及校园体育卫生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日程上,树立“健康第一,德文修身,以成报国”的指导思想,把体育卫生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充分调动各部门力量,整合工作力量,以时期工作精神给力体育卫生工作。

3、学校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年度工作计划,以此指导我校的体育卫生工作。

4、开全开足体育课时,保证一、二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三、四、五年级每周三节课正常开展。每学期进行一到两次校内体育教学观摩学习,促进校内体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效果曾获区体育课一等奖。

5、落实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学校保证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生除上好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外,每天还参加课间操和眼睛保健操,其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出勤率均在99%或以上。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应开设的体育课时数,保证质量,提高锻炼效果。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内容,确保国家规定的应组织开展的一小时课外活动的次数。这样学生的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此时有了充分的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得以经常性和系统性,使学生的体质进一步增强。

6、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学校每天上午及每周五下午按排约30分钟的体育活动,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各班自行组织的各类小活动等集体活动,坚持并冬季长跑活动。

7、力所能及,组织学生体育运动会。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根据平时的体育运动情况和运动项目,每两年举行一次春季学生体育运动会。这样就激发了师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使我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得以有效的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举行的丰富多彩,五月份举行了新眼保健操、10月份广播体操比赛;十一月份举行了跳绳踢毽子比赛,均收到良好效果。

8、学校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制度,学校卫生状况良好,推行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管理,严把食品入口关,配合镇卫生院,开展常见病、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工作,坚持实行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疫情0报告制度等。

9、学校建立较为完善的健康教育计划,按规定开设学生健康和卫生教育课,学生卫生习惯良好。为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禁毒控制和心理健康教育。

10、按国家入省的有关规定,开足开齐健康教育课。

二、条件保障方面

条件保障方面是制约我校体育卫生工作的主要方面,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尽最大可能的保证了体育卫生工作开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相关设施。

1、体育、卫生师资配备与培训。由于本校为农村学校,缺少体育教师的培训。

2、体育卫生场地设施设备。体育设施设备场地方面,按省标实际教学需要基本配齐体育教学器材,场地体育教学区域基本得到保障;卫生设施设备方面也也基本配齐实际教学需要,但体育卫生教师的配备严重阻碍了我校体育卫生工作有效地进一步发展。

3、公共体育卫生服务。学校每年组织在校学生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按规定购买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同时学校利用开家长会之际,建议学生家长定期到医院对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学校。学校的篮球场地、乒乓球场地等定期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

4、班级的采光已基本达到“标准”要求,教室照明、符合要求的课桌椅的配备都已基本达标,相信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将会更好。

5、学校每层教学楼都配备一个4头式自动饮水机,定期学期初都进行了水质的检测,水质能完全达标。

三、评价机制方面

1、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实行新生入学体质检测制度和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测,对学生视力监测情况,测试的结果告知家长,以进一步确认,或矫正或治疗。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并定期上传。

2、新生查验预防接种制度。本校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新入学学生严格查验预防接种证,对预防接种证上的内容进行逐一登记。对部分缺漏接种项目,学校及时与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联系,以便采取补救措施。

四、学生体质状况方面

本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实施体制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并将测试结果记录通过学生的素质报告单告知学生家长。从整体素质看,基本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在90%以上,视力不良率在10%以下。

以上是对我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自查,在工作中肯定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落实相关要求,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让体育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的生命之本,令他们获得一个辉煌健康的人生。

篇8:小学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2014年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第十四个年头, 在这十余年里体育课程改革一直在探索、研究、修订中前行, 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在这十余年的研究中, 大部分学者更专注的是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上的研究, 具体结合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研究还是较少的。研究拟通过对娄星区小学体育课教学改革效果的研究, 了解体育课程改革这十余年在当地的具体的实际实施情况, 取得了哪些成效和存在哪些问题。并期望通过本次研究, 可以为体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 能为当地的教育部门在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可以为今后体育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从娄星区目前的55所小学中随机抽取了10所小学的部分教师与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本研究的需要, 设计出《娄星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调查问卷》。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发放学生问卷1000份, 回收982份, 有效问卷967份, 发放老师问卷50份, 回收48份, 有效问卷48份。对问卷所获得的数据用SPSS19和Excel2007进行处理, 作为最后描述性分析的依据。走访娄星区教育局主管领导和部分小学校长及体育组组长, 进行访谈, 获取他们对于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效及未来走向的意见。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娄星区小学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估调查与分析

3.1.1 娄星区小学体育课教学改革中教学目标的效果评估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进行, 新的教学目标已经初步形成。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存在着体育教学目的表述不明确, 技能掌握和身体锻炼的教学任务不甚清楚, 不同级别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的衔接度不高, 针对性提高各个年级和学校教学目标雷同现象严重。针对这些问题, 在新课改的促进下, 新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涉及到了体能、知识、技能、兴趣、爱好、习惯、心理、交往合作等诸多方面的教学目标, 形成了以5个领域、3个层次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体系。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 娄星区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改革中的教学目标有60.4%的人表示十分清楚课程目标, 有33.3%的人表示大体了解, 不太了解的只有6.3%, 这说明我们教师对第八次体育课改革中教学目标的认识还是足够的, 对我国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有着深刻的理解, 大部分老师认真的进行了学习。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娄星区小学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后, 仍有67.8%的学生认为上体育课就是以玩耍、放松为目的, 有26.2%的学生表示上体育课是为了可以更好的与同学交往, 而认为上体育课是以学技能和锻炼自己意志的学生总共也只有6%, 这表明娄星区小学的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完成度并不理想。

从表1和表2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 在娄星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 教师虽然认真的学习了教学目标, 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并没有很好的去实现。以至于学生认为上体育课就是为了玩耍的居多, 完全违背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初衷。

3.1.2 娄星区小学体育课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效果评估

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中, 体育教师按照课本内容上课, 形式过于呆板;内容枯燥定式、没有兴趣, 学生积极性较差;忽略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对传统项目一味的按部就班, 属于“拿来”式教学。新课改下的教学内容更多的从学生出发, 以学生为本, 教学内容的选择采取不固定式, 对传统项目筛选、创新, 教学内容弹性更大, 教学内容趣味性增多。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娄星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 仍有60.4%和18.7%的老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娱乐性的内容上课, 其中进行创新的老师仅仅有6.2%;在进行改革后有70.8%的老师表示虽然教学内容要有所变化, 但是备课难度差不多, 这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也进一步表明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改革没有落到实处, 没有起到实际应有的效果。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体育课堂上有29.4%的学生是在自己玩或是跟小朋友玩, 真正学习过一些体育项目或者是锻炼内容的学生占少数, 这进一步表明娄星区小学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改革是理论脱离了实际。

3.1.3 娄星区小学体育课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估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一直以教师为中心, 以运动技术的学习为主, 根据教学内容为主, 突出了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地位,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以老师讲授为主,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反复练习, 提高巩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力, 也不能达到学生身心愉悦的功能。“新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采用探究式教学、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 以情景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娄星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 有三分之二的老师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还是按照传统的讲授附带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另外在课堂教学难度变化上, 65.4%的老师表示, 上课难度没什么大的变化, 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 仅仅有7.9%的学生喜欢老师讲授附带练习这种教学方式, 大多数的小学生认为好不容易可以上体育课, 到户外活动, 根本不想受约束, 对老师老套的教学方法厌倦, 思想不集中不易受老师引导, 其中有74.3%的学生更多的选择自己跟小朋友一起玩, 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不能放任它的发生, 应该采取各种教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让他们对体育课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使积极投入体育活动中来, 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3.1.4 娄星区小学体育课教学改革中教学评价的效果评估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多注重的是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 方法上多采用的是定量与终极性评价方法, 形式上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评价, 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打分。新课改下的教学内容评价中要求学习评价内容从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绪表现以及合作精神等四个方面展开, 评价方法提倡不仅要运用结果性评价, 更应该重视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形式上要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间相互评价多种评价形式结合的方法。

从表7中我们可以看出, 进行改革后, 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采取的多种方式结合的形式, 但是大多数老师还是将学生的体能成绩、纪律表现和技能掌握度作为重点评价的对象, 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不利的。

从表8中我们可以看出, 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是从体能成绩、技能掌握度、纪律出勤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这跟传统的评价相比, 虽然有所进步, 但是对学生兴趣、性格等培养方面仍有所欠缺。

3.2 娄星区小学体育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 我们取得了许多成果, 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专家理论与教师实践差距加大, 理论更多的只是理想化的, 很多理论不能通过实践实施, 理论范围过广, 使许多教师无法达到, 不能很好的完成各项目标要求。同时也存在着教师薪金待遇问题, 教师福利待遇过低, 教师缺乏教学研究积极性, 教师自身条件不能到达教学要求。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在娄星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 学校、教师对改革的理念和内容理解都是比较深刻的, 其教学理念、评价理念等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4.1.2 不少教师由于自身素质问题, 由于对改革理念的理解和具体实践过程产生了差距, 导致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革贯彻执行的力度。

4.2 建议

4.2.1 更新体育教育观念

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 是教师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首要条件, 只有思想上有创新, 才能引领行动上的创新, 从而设计出适应当代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更加明确体育课程改革的标准, 明确教学目标, 丰富教学内容, 改良教学方法, 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运动能力, 将体育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4.2.2 加大体育教师培训力度, 提高教学能力

为保证体育课程改革更好地落实,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当今关键问题。一方面, 体育教研人员要起到教改带头与监管作用, 充分发挥地方课程管理职能, 建立全面立体的教师岗位培训体系, 为提高课改实施效果服务。另一方面, 教育局及高效继续教育中心应该合作, 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 让在职教师通过自学、在职培训或脱产进修等多种形式更新知识, 增强教学手段与方法方面的培训力度, 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以达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庆新.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成果与位置评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42 (11) :87-89.

[2]宋翠翠.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前期) 的问题与经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3 (5) :5-7.

[3]杨旭辉.论我国学校体育新课改的超越与缺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0, 33 (1) :100-10

[4]曾小玲.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湘西自治州调查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 2011, 05 (7) :51-53.

[5]肖丰.豫东地区乡镇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阻抗因素的因子分析与策略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1, 06 (34) :123-125.

[6]潘桂芝.黑龙江省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0 (2) :3-5.

[7]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J].体育学刊, 2007, 14 (4) :7-10.

[8]谭华, 李勤.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J].体育学刊, 2003, 14 (4) :7-10.

[9]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44.

上一篇:宣传部领导活动致辞下一篇:外贸交易怎么用英语写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