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2024-08-10

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共16篇)

篇1: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会

学习心得

刘德欧 2013年3月23日——24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都匀举办的《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展示与研守会》的培训学习。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导副主任张齐华(小学一级教师)《雍数对确定位置》示范课及教育研究专题讲座、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校长(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潘小明老师的《数学广角》示范课及教育研究专题讲座、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小学高级教师)唐彩斌老师的《小数的意义》《好玩的圆周率》及教育研究专题讲座。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被他们深厚的教学技能,鲜明的教学特色,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地感染和陶冶。使我深刻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三位老师对教材、教法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里主动的学习。现将本次学习的具体心得整理如下:

一、把握课堂生成资源,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任何教学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情况发生,这正是张齐华老师所讲的课堂生成。没有生成,一堂课就没有生趣,缺少一种令人难忘的记忆,有了精彩的课堂生成,教师加以好好的把握,将会使这堂课大放光彩。

顺应课堂生成进行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进展,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在师生、生生合作、对话、碰撞中,出现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生机勃勃的特点。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具有互补性。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非常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而缺乏活力的。“预设”使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课堂精彩纷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是正面的,顺应教学发展的,当生成偏离预设时,教师必须毫无疑问的、有效而巧妙的把生成引到不偏离整体教学目标的路线上 1

来。如何把握生成性教学的“度”?张齐华老师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不必因为担心学生的思维无法控制完不成教学任务影响教学效率,而把课堂设计得环环相扣,井然有序,让学生在教师预设好的“套路”中安静地学习,“一帆风顺”地直达目的地;也不能为了避免“牵着学生鼻子走”,避免课堂脱离“新课程理念”,因此本次讲座中刘松老师极力倡导课堂要“自然生成”。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探索中构建数学知识

潘小明在讲座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加以论述:

1、对传统学习环境的分析

主要概括其特点是封闭的、被动的,强制性的学习环境,不利于造就未来公民。

2、破除旧的观念,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他说“理解学习环境,就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多种外部因素,包括情景设计、学习的气氛、探索空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共享探索成果,对学习价值的认识,科学的评价等等。”

然后潘老师总结他在近几年的重点摸索的几个问题:

(1)、学习的目标应重新定位(实际是价值观)

(2)、创设有合理空间的问题探索情景

(3)、教师要找到自己的位子(从居高临下,到学生的大朋友)

(4)、合作研讨,共享成功快乐

(5)、科学评价,给学生指示思维路标

最后潘老师作出了经典总结:让我们用温馨而又铿锵的话语,为学生营造和谐向上的气氛;用智慧与创造为学生创设合理恰当的思维空间;用激情与激励撩拨孩子们的心弦,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张扬个性的舞台!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何尝成功的乐园!

三、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

唐彩斌老师从以下几方面论述了“怎样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师”:

1、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胸怀理想、充满激情。

2、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3、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能够享受生活,富有童心、童趣的人。

4、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敢于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

5、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淡泊名利、善于合作、宽容大度、乐于助人、非常尊重他的领导和同事,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钱老师最后总结:“一位教师不在于教了多少年的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的书”

总之,这两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收获盛多。能人幸参加这次培训,解决了我十年来在教学教法上的困惑,打破一直困扰在我心中的“必须有课件才能上好优质课”的思想,让我的思想真真正正的得到一次洗礼。

篇2: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

尚岩中心小学:张洪圣

2014年5月10日—1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临沂一小举行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次会议邀请了5位名师为我们展示了精品课并作了报告。通过此次活动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下面我把观摩课中我自己的一点感想与大家分享、讨论。

一、教育观念的更新。目前,随着新的教育课程改革,这对于我们教师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是新的压力,我们教师要如何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这次培训能从思想观念上得到更新。教育理论的学习。这次学习培训,很多知名老师都能以自己教学实践,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作了简要精辟的阐述,吴老师对新课标的学习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艺术的综合表现。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不少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艺术,明白了不同的题材要上出不同的特点。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更应做一名新课程中有爱心,有创意,能够扩展教学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产生影响的具有注重人文关怀的教师。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以学生为友,甚至以学生为师都是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勤学善思。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和谐地与学生相处,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教师尤其应该如此,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三、“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篇3: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王晓芜副馆长在致辞中表示, 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唯一途径。当前的教育, 不只是实现均衡化, 更应满足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这是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依据, 也是重要的目的。当信息化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 国际化将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作为教育的践行者, 就要实实在在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推动理念的转变, 发挥激情, 施展创意, 为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共同努力。

会议展示了20节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平板电脑教学优质课例。通过现场观摩生动精彩的课例, 与会代表对如何应用平板电脑开展有效教学有了参照的标准, 对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的革新影响有了深刻的体会。

篇4: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2014年3月27日至29日,由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家工作委员会小学分委会和江苏省苏派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闽苏两省中小学名师教学主张展示交流与研讨活动(小学数学专场)”在厦门市实验小学举行,来自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三百多名小学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家工作委员会和江苏省苏派教育研究中心分别选派“福建省教学名师培养人选”和“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若干名,通过同台现场授课、教学主张演讲、专家评点、听众互动等方式,共同研讨教师如何在“教学主张”的引导下走向卓越,进而成为名师。据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余文森教授介绍,以教学主张为引领,重点引导培养人选提炼并明晰自己的教学主张,是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的特色做法。他认为,教学主张从整体上表现了教师理性思考的深度和教学理想追求的高度,是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专业生长点;名师要用教学主张作为教学的导向,并将其融入教学实践的每一个“毛孔”,使教学活动“烙上”自己的个性,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特级教师、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编委王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朱永通,特级教师、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任勇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篇5: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名师精品课堂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小学语文名师精品课堂展示研讨会于4月21、22日在安徽医科大学体育馆举行.全国知名教师汪秀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武琼、全国知名教育名家蒋军晶、北京市骨干教师吴琳等名师上了展示课,著名教育专家吴仲豪、贾志敏作了评课.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收获颇多.两天的时间里,我真正领略到了名师们的教学风采,被他们的教学所深深的吸引、感动.通过与之对比,感觉在平时的教学中,最欠缺的就是在组织教学时,在和学生交流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动作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名师不愧为名师,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置身于课堂教学中,如沐春雨.老师们热情洋溢、激情澎湃、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的课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名师们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语文功底.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蒋军晶老师的课.蒋老师上了两节人物描写的课文――《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临死前的严监生》.他的课并不华丽,纯粹而自然,听起来很舒服,没有一点修饰的痕迹,没有优美的过渡语,也没有多余的肢体语言.但却有深度、有容量.

上课了,蒋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红楼梦》,给学生理清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的几个人物关系.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读,然后精彩范读,让学生说说老师和自己读的有什么不同.描写王熙凤的穿着打扮这部分很难读,老师让同学们读后并没有重点研读她的穿着,而是引导学生从她的打扮去说说留给自己的印象.学生纷纷回答,蒋老师还让学生把答案写到黑板左边.学生们写了“仪态端庄”“优雅高贵”“气势非凡”“落落大方”“如花似玉”等等,这是初层次的解读文本.

再次细读课文后,再让学生说说核心问题:你认为“凤辣子”是怎样一个人?学生进行二次板书:热情好客、阳光活泼、心直口快、温柔体贴.老师抓住其中两个词“热情好客”“温柔体贴”,请学生读读相关句子.于是挑起认知冲突,“凤辣子”对林黛玉是真关心吗?进行再一次阅读.学生发现王熙凤是在讨好贾母、炫耀自己.最后老师播放了《红楼梦》片段,让学生看了之后再谈谈对王熙凤的认识,此时学生谈到:口是心非、虚伪、虚情假意、能说会道、做作、有心计等.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蒋老师有意把黑板分成了三部分,而课堂随机调整为四部分.

读、读、再读,层层剖析,步步深入,由表及里,对人物认识也逐渐丰满.由左边的“端庄大方”、“热情好客”等不恰当的`初感,到中间的“夸耀”“讨好”等再次感悟,到右边的“虚假”等最终认识,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有目的地去读,通过从外貌、语言、动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从王熙凤关心林黛玉到炫耀自己的地位再到讨好贾母的体会转变,切实体会出王熙凤的复杂性格.从而也感知对一个人的印象是可以改变的,更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感悟到古典名着的魅力.

课尾,蒋老师的结语更是令人回味无穷:有一位学者,研究多年《红楼梦》后,说了一句话:“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此言高度概括了王熙凤那复杂的性格,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精彩至极,让人拍案叫绝!

我们平常也会在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的资料,如果能将课前获得的信息有机地恰当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来,这也是一种教学智慧.

蒋军晶老师教《临死前的严监生》这堂课,他把重点放在感受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情节设计”上,他利用同类文章的阅读拓展等手段,将铺垫、悬念、意外这些文学概念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在学生心中“扎根”,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阅读小说的乐趣.

蒋老师首先由读课题入手,指出监的正确读音,解释监生的意思,自然引入文中的背景知识.其次进入课文,蒋老师简洁明了,抓住严监生的“两个指头”,用列提纲的形式,一步一步呈现在我们面前.精彩也随之而来,蒋老师引导同学们一步步的发现并完善严监生的动作:摇了两三摇――狠狠摇了几摇――把眼闭着摇头――点一点头.把严监生的心理写出来了.而后学生看着板书便能讲述这篇故事.

最后,课外延伸,欣赏表达手法同一特点的片段.出示两段文本,隐去部分文字,让同学们先读一读,再猜一猜中途情节,提出悬念后再出现隐去文字来对比,来欣赏.提供其他表达手法描写同一内容的文本,让同学们感悟,对比,回味.

篇6: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王寨小学:张坤强

周末,我们一行九人来到了省城贵阳,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新课标解读暨精品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使我受益匪浅。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感悟颇多。两天的时间安排得很满,我们分别观摩了吴正宪、刘德武、孙晓天、华应龙、罗娟、吕传汉六位专家的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在观摩活动中,我认真做笔记,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指导自己进行教学,以达到参加这次观摩研讨会的目的。下面我就谈谈自己这两天的心得体会:

一、让学生做课堂上的小先生

最有效的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自学。因为有兴趣地自学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力、培养合作的意识、形成丰富的体验,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课堂必须让学生参与,学生参与频率越高,思维与行为活动量越大,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说,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能说清楚,把讲台交给他;离发言的学生远一点,不要总插嘴;回应学生发言要慢一点,坚持先生后己;总结是学生的事,不越位才能到位。

二、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确实会碰到一些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他们也许只是因一时成绩差或行为表现差,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就会被片面地夸大身上的缺点,被轻率地贴上“差生”的标签。作为教师,我们应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这样,我们才能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当你真正蹲下来关注孩子的成长时,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伟人,那么你也会成为一位伟大的老师。作为育人者,就是要从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并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要学会用“放大镜”查找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引导。要让孩子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活其勤奋向上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进而引导其健康成长。

三、改善教的方式,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星期天下午,吕传汉老师的讲座内容就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看标题以为是些很枯燥的理论,事实却恰恰相反。吕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中蕴涵着深刻而又令人折服的理论和实践道理。他用一个个教学案例,让我们明白:我们的课堂要少一点战争,多一点宽容;孩子成长的意义在于经历,而不是得到;差异是世界的美,也是生命的美。

篇7: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王秀芬

9月22日至23日,我有幸到都匀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会》,聆听了武琼,催云宏,张祖庆三位著名教育专家的精彩课堂及讲座,在两天的学习中,我领略了他们的课堂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的课堂教学艺术,他们的课给我全新的感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课是那样的朴实,那样的简单,让我受益匪浅,为我指明了今后教学前进的方向。

22日上午听取了武琼老师执教的《我是什么》,她的课朴实、真实、自然、细致、实在。她说:“课堂要真实,要实用,不是华丽的演示”。她的语文教学让我明白了学生要读懂课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高素质的教师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和适当的讲解感受到文本的情感与写作方法。

22日下午又听取了崔云宏老师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他的课充满了想象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感情诵读中,领悟古诗的无穷魅力。

最让我佩服的是张祖庆老师的作文课,他大气而细腻、精致而流动的课堂教学风格让在座的每位老师为之称赞,他的课堂似乎充满着魔力,简约但丰满、灵活且又独到。习作讲评课中,他巧妙地引导,审时地渗透,竟让学生文思泉涌、妙语如珠,无不让在座的老师为之折服。最后总结出的三条写人作文小贴士,即:写作第一美德:文从字顺——写完草稿,要“再念、再念、再念”;用真实、鲜活的材料写人——写出生料、熟料、猛料;写好人物语言——让人物张嘴说自己的话。最后,一堂讲座《怎样写好作文》让在座的所有人顿悟出他的课堂魅力源于他深邃的教学思想。结束时,老师们都还余兴未尽,活动效果极佳。

篇8: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本刊讯 】为推动 全国一对 一数字化学习以及电子书包项目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 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合作, 提高中小学数字化学习创新教学的应用水平, 2014年10月23~24日, 由我刊主办,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协办, 北京市丰台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中心、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承办的“2014全国中小学智慧课堂创新教学展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丰台区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宋金忠、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上 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蒋鸣和教授等领导专家以及全国各地两百余名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会上, 围绕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电子书包和三通两平台等关键词, 与会领导和专家作了精彩的报告。尤其是蒋鸣和教授对智慧课堂的核心以及翻转课堂的本质的精辟分析得到了参会代表的广泛好评。 此次会议除了现场展示11节来自全国的基于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教学课例之外, 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还开放了12个班级共24节i Pad常态课供参会代表现场观摩, 为参会代表开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参会专家对展示课进行了点评, 为授课教师提出了宝贵而中肯的建议。

通过研讨和现场观摩, 参会代表对如何应用平板电脑开展创新教学有了参照标准, 同时对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的变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篇9: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关键词】阅读教学 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64-0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课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外,在写作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开展却面临很多问题,如教师的“应试阅读”教学,直接将文本情感、意义内涵指出要求学生背诵,盲目追求学生成绩;学生个人阅读能力水平不同,自主阅读存在困难,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到位;阅读过程乏味枯燥,学生对阅读产生厌烦心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自身素质提升,转变思想观念

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不仅封闭了学生的思维,对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少教师认为成绩才是证明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以取得高分为基本教学理念,不注重对学生能力上的培养,死板硬套,没有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参与教师交流活动,吸取他人在教学方法中的长处,弥补自身不足。在课堂上,将学生作为课堂对象,以学生能力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能动性,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

二、吸引学生注意,组织小组学习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阅”与“读”的过程,但不是盲目的阅读,而是在了解相关背景情况下,带着问题和思考有目的的进行阅读。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因此对于所阅读文本的理解是必然不到位、不全面的。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在阅读过程中相互讨论,了解他人的想法,结合自己的思路,产生新的方向和回答。

例如人教版课本中《窃读记》的阅读,教师可抛出问题:“文中哪些句子表现出作者对于读书的渴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性的去寻找,就会对文本的细节有所留意,发现例如“急切的寻找”、“像一匹饿狼,贪婪的读着”等内容,但是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阅读的精力是有限的,教师通过观察,找出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小组讨论自己找到的内容,并相互交流,学生的注意力从课本转移到了讨论中,重新恢复了学习兴趣,而在讨论过程中,又会发现很多自己错过的细节,如“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挤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的句子,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就会将所体会到的这种情感运用到朗诵之中。

三、评价褒贬有度,注重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对待每个学生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应当是有所区别的,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表现的非常明显。有的学生对于情感捕捉的能力较差,但是对于文本整体结构的把握很到位;有的学生词汇量少,对于文本的认知很吃力,但是在细节的捕捉上很敏锐;有的学生好胜心很强,能够积极参与互动,但是合作精神较差等,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既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升了学生的能力,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发现自己短板,并学习他人的平台。而这平台的搭建,则需要无声无息的运用到课文的解读过程中去,如对文本《梅花魂》的解读,《梅花魂》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外祖父对于梅花的喜爱,表达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也侧面将梅花拟人,表现梅花的傲人品格。在通过对课文中生僻词汇的简单学习后,教师可以将问题由浅到深依次抛出,首先提问:“看到题目后,你们觉得这是一篇写什么内容的文章?”在学生作答后不论对错都给予一定的眼神示意和鼓励,然后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相互讨论,再向之前回答问题的学生提问,这一次进行口头的简单表扬。也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问参与性不强的学生并给予大力的赞赏,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重视课外读物,增加阅读数量

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有一定的阅读量,仅仅是在课堂上对文本进行解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重视课外阅读,补充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而小学生,尤其是较高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长久集中,在课外环境下难以做到坚持阅读,这就需要合作学习的深入推进。对学生进行小范围分组,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评选活动,小组推选出阅读数量最多、阅读理解最深入、阅读笔记最完备等个人奖项并在课堂上加以表扬,实现学生之间相互督促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学生在合作中也能够轻易对比出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进行弥补。

五、在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的不足

教学方式归根结底只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辅助手段,所有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长处就有一定的短板,尤其以小学教学为主,学生的自觉性较差,综合能力不高,学习习惯尚未养成,仍然需要教师多方面的指导督促才能进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分依赖合作学习教学,而是利用合作学习的过程,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身边,聆听每一个学生对于文本解读的想法,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主张,对于学生起到督促的作用,并且对学生的理解误区及时提醒,才能更好地推进教学进程。

六、总结

通过上述论点的阐述,简单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敏锐的捕捉细节,解读情感,并在学习过程中听取他人的想法,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埋下伏笔,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辨证思维。但是教学方式终究是辅助教学活动开展的手段,教师要灵活应用,才能达成教学目标,增强学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玲. 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 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1) .

[2]董国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策略分析[J]. 科学中国人,2015(36)

篇10: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2018年5月26日至27日,我有幸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特色课堂展示研讨会”。会议地点在烟台蓬莱市第二实验小学(东校区)。在这两天的时间里,聆听了7位老师的展示课及学术报告,深感受益匪浅,感谢领导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学习与提高数学教学专业素质的机会。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觉到:“走出去,总会有收获”。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专家们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目不暇接、异彩纷呈。专家们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专家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解,也让我十分叹服。叹服他们的口才,叹服他们的自信,叹服他们的敏锐,叹服他们的知识渊博。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们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艺术化。现将此次活动体会汇报如下:

在26日和27日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观摩了13节课,充分领略了他们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第一天的第一节课是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的强震球老师,他讲的课题是《分数的意义》,课后讲座的题目是是《关照生命成长》。第二节课是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的曹培英老师,他的讲座题目是《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第三节课是江苏省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的蔡宏圣老师,他讲的课题是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后讲座的题目是《核心素养培育数学史的价值与意义》。27日第一节课是南京市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他讲的课题是《“数”说淘宝》,课后讲座的题目是《谁限制了我们的教学想象力》。第二节课是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许卫兵老师,他讲的课题是《用字母表示数》,课后讲座的题目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下午第一节课是北京宣武区原教研员刘德武老师,他讲的课题是《我们来到钟表盘上》,课后讲座的题目是《关于练习的建议》。最后一节课是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的何月丰老师,他讲的课题是《比的认识》,课后讲座的题目是《基于学生疑点的教学》。

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

强震球老师第一个上场,他是那样的笑容灿烂,质朴谦和,他的授课题目是《分数的意义》,一个小问题,看到1可以想到什么,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一根木棍、一根旗杆、一部电影、一个班级。。。当我们把一个球看做1,那么4个球就代表4;当我们把两个球看做1,四个球代表的是2,当我们把8个球看做1时,4个球代表的是什么呢?同学们都能说出0。5,。强老师继续发问同样都是4个球,为什么表示却不一样呢?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想到是因为比较标准1不同。强老师让同学们回忆都学过了哪些比较的标准,在合作探究中同学们找到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把1厘米看作标准,这条线段有多长;把1平方厘米看作比较标准,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得出比较标准即单位“1”的结论。利用不同的,让同学们自主探索总结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但编排得再好的体操如果不动拳脚也学不会,就如同要在水中学习游泳一样。因此,本节课强老师尽量为学生说、想、做创造了恰当的氛围,创设了必要的情境、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当学生弄清一个问题之后,又一个更高层次的困惑接踵而至,学生自然也就兴致勃勃地去探索、去研究,进行思维深出的革命,不断在迷茫中求索,再求索中成功,在成功中发展,不时地享受着观察、操作、思维、想象带来的快乐,感受着数学的独特魅力。

曹培英教授的讲座《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从理解走向深度学习》,告诉我们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理解,而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就是理解,可观察的学习结果是理解水平,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走向深度教学才能实现深度学习,而深度教学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教无定法,但有常法,目前教师普遍面对的瓶颈就是教师自身理解深度存在局限性,观赏心态和表演型教学共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要把学生当做学生,做到传道授业解惑;13要把学生当儿童,做到理解宽容;要把学生当老师,做到教学相长;要把学生当同学,做到共同学习,努力进步;要把学生当朋友,做到民主平等。

第三位老师,蔡宏圣老师的课《认识“新”数》,课程开始前,同学就发出了疑问:我们已经学会一到一万个数,为什么还要学习新数呢,新数又是什么呢?蔡老师没有解答同学们的疑惑,而是让同学们带着好奇跟随他一起走进“新”数的世界。蔡老师在课程开头以猎户和渔夫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体会当只有一条鱼时应该怎样换肉的疑惑,此时就需要“新”数来帮忙了。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新数的三要素:平均分、分几份、取几份缺一不可,而我们给这个新数命名为分数。整节课利用分肉、分图形、分图形,引发学生不断思考,明白分数究竟从何而来,缺一不可的又是哪些要点。

第四位老师,张齐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张齐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等刊物的封面人物。

张齐华老师闪亮登场,课堂上的他还是那么自信阳光,从容淡定,他妙语连珠,才思敏捷,听他的课兴奋,激动,喜欢,崇拜……这是他的舞台,是他展现才华,挥洒青春的舞台,是他实现梦想,追求理想的舞台,“数学王子”实至名归。

他执教的是《“数”说淘宝》,选取适切的素材引导学生做出选择,做出判断,做出推断,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圆其说。从而说明“大数据时代,小数据分析”。“撬开一条缝,让光透进来”是他的课后分享。张老师问:数学教育的光在哪里?他说,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么我们的教材就要与时俱进,日新月异。为何要上这节课?张老师说,这不是一节让人娱乐的课,而是让人有理想,有野心的课,世界一定发生变化,课程应该如何跟进?假以时日,未来的课堂就是这样的。

第五位老师是许卫兵老师,他的授课题目是《用字母表示数》,让每一个学生深刻明白数学是为了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变得更简单,开头以数蛤蟆的儿童歌曲导入,提出怎样只用一个数就能表示千千万万的蛤蟆呢?学生一下脑洞大开,思维发散。在许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原来可以用字母和字母式子来表示许许多多的数……

72岁高龄的刘德武老师又来给我们上课了,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刘老师的授课题目是《我们来到钟表盘上》。精心设计了“看数说角”,“连线成形”,“反弹返回”,“罗马表盘”等几个板块,把表盘上能涉及到的,能拓展到的数学知识,都一一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也呈现给我们。每个学生都在愉快的充实着自己。也让我们惊异:原来普普通通,司空见惯的钟表盘上也隐藏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台下的我们对刘老师是佩服,是敬重,更是对这节课的喜欢与思考。这真是一节有趣的、精彩的、学生积极性高的数学课。“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向往之才会追求之,追求之才会努力之,努力之才会到达之。何月丰老师讲的是《比的认识》。何老师在讲课前不久才得知因为教材的不同,学生们已经学过了比,临时调整下,这节课也由新授课变为了温故而知新。他采取5个学生熟悉的素材与情境,对课本上“比”的定义,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与拓展,让学生在温故中得到对比更深层次的渗透理解,经过何老师带领学生这样深入浅出的理解,“比”的意义就更完整了,更丰满了。

篇11: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语文精品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会心得之一黄羊川中心学区张河李越能

2013年3月23日--24日,有幸到兰州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语文精品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会”。会议期间听了巢宗祺教授的一场讲座,题为《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的几个问题》,引发我不少思考,先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巢教授是语文课标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温文尔雅,娓娓道来,让我恍惚之间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校园。巢教授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谈了几个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

一、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几个问题

1、加强思想修养

语文教学“文与道”的争论由来已久,修改稿将坚持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具的观点,并且将提出应该加强思想修养的语文教学要求。

2、课程目标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1)高度重视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

(2)要求的梯度和层次更清楚。

(3)有的部分降低难度。

(4)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偏差明确要求改正和防止。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有些变化走向了新的误区,应该纠正。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集体阅读代替个人阅读”,“远离文本且过度发挥” 等。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讲懂不够,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要让学生自己肚子里的货丰富起来。

3、关于“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以及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

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巢教授特别强调了自己对人文性的理解,人文性的内涵应该有文化性,也应该体现出个人化和个人性。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学

要体现出人文关怀、道德品质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等等,同时人文性还要关注个人化、个人性,鼓励孩子个性的发展。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到的可以是语文知识,训练得到语文能力,最终获得的是语文素养。而只有语文素养才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4、关于汉字教学的问题

现在学生存在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等问题。巢教授提出,“一手好字,一口普通话,三百篇诗文”是对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篇12: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5月24、25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德州市委党校举办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课改创新成果展示观摩研讨会。此次学习,我聆听了北京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执教的五年级《大脚丫跳芭蕾》,她的课生动形象,很好的利用插图来进行教学,使同学们在愉快的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的同事极高的引发对学习的兴趣;著名特级教师,硕士生导师王玲湘执教的五年级《琥珀》,课堂严谨,很好的为我们展示了一堂包含预学、共学、延学的教学流程;北京市骨干教师,硕士生导师张家龙执教的一年级《咏鹅》,其中利用“唱”的方式让我懂得了文学和音乐竟然结合的如此神奇,让我找到了另一条教学的方向。

这次听课,有一个词语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个词语就是“整合”。

整合这个词是清华附小1+X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学校原有的课程设置使得各门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完整的学生被不完整的分割,为此,他们提出了课程内容的整合,也就是在一堂课上呈现了多门学科的综合。

一、教学理念

1、目标。“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是他们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经过学生、家长的调研,确定了学生培养的三个关键价值取向:健康、阳光、乐学。根据实际,提出了“十个一”的目标培养:

一流好人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

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

前“五个一”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目标;后“五个一”中,不同的学生可以有所侧重,是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并允许学生自我设定特殊的发展目标。“十个一”共同落实小学阶段学生“健康、阳光、乐学”的价值取向,实现“奠基”。2.课程结构

所谓1+X课程,“1”:指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该课程内容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既落实了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同时又超越了教材。

“X”:指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形成既遵循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普遍认知特点,同时又体现“清华烙印”的校本课程及个性化拓展性课程。

“+”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促进“1”与“X”相辅相成,达成“1”和“X”平衡的或增量或变量。

“1”与“X”相结合,共同达成学校“十个一”的培养目标。3.课程内容

清华附小根据学科特点,将原有国家课程中的各个学科分类整合,形成四大门类,即“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

品德与健康:整合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健康教育,强调这几门学科教学的目的,不是习得多少知识、训练多少技能,而是共同提升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健康水平。

语言与阅读:整合语文与英语,强调语言类学科要以阅读带动言语的习得。突出汉母语与英语的双语阅读。尤其加大阅读量,努力创造最宜读的书香校园。

数学与科技:整合数学、科学、信息、综合实践,重点体现这一类学科在实践、创新方面优势。

艺术与审美:整合美术、音乐、书法,强调这一类学科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审美品位。

四大领域的划分,并不是砍掉学科课程,而是依据学科属性,体现课程理念及课程目标的转变,在领域命名中充分体现学科共有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彼此教学内容差异性很大的学科,开始走向“共和”。同时,每个门类当中,既要开好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又要办好拓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分设必修和选修,以满足不同学生成长的需要。

其实在他们的实际上课中,也并不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这四大领域来严格划分,比如说语文分别与美术、音乐、科学的结合。

4.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为了适应整合、改革后的课程内容,学校在保证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将原来固定的每节课40分钟,变为长短不一的大、小课时。

“基础课时”35分钟,主要安排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这些学科减少5分钟的教学时间,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学生课上的疲劳,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带领学生精学精练。

“大课时”60分钟,大课时主要安排语文、美术、书法、音乐、科学等学科,这些学科当中,有些需要长时间的情境营造、情感酝酿,比如语文,有些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实践探究活动,如美术、科学等,按照原有的课时安排40分钟的时间,人为割裂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研究过程,使得教学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调整后的大课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

“小课时”10或15分钟,比如每天清晨十分钟的晨诵,每天中午十五分钟的习字等,使这些零散的时间也能够作用于学生发展。

“大课间”50分钟,每天上下午各一次,集中时间供学生加餐,做眼操,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等。

这样根据学科与教学内容的不同,长短课时交错,张弛有度,时间安排趋于合理,学生学习也觉得更轻松。

简单来讲,在我看来,着重突出了以下部分:

1.我们要把目光从教学上转回到教育上来,切实的把孩子当做一个完整的个体,真正的把教教材转变为把教材当做一个工具,用教材来教授学生们知识。

2.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赞同包班制,因为这样的话可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教学环境。赞同小组合作制度,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3.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认真备课,有效地利用各种学科之间的共同点,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4.至于课时改革,我们可以仔细研讨,慎重考虑,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尝试着去作一些工作。

三、听课感想 1.重视目标:关于语文教学来说,我们的目标应该达成其中的“三个一”: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2.重视教学氛围:一方面要有良好的情境,包括图片、音乐以及老师的朗读,联系实际给学生塑造一个身在课文中的感觉,另一方面要引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让学生去积极的学,老师在“节点”处轻轻的推,而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心不在焉,老师在前面硬拉。

3.重视阅读:对学生进行大量读的训练,带领学生对不同课文分别进行不同感情、不同语气的阅读、朗诵、吟唱等,让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作者的心情。比如张家龙老师给小学一年级上课的时候,把《枫桥夜泊》这首诗表达出来的时候,学生举手回答作者的感情时,很多同学都能回答出“难过”“心情不好”,甚至“悲伤”“思念”等。

4.重视生本位:特别提到一点,就是“当我们教学没有方向的时候,学生要学习的方向就是我们教学的方向”,让同学们去提问,去解答,自己去寻找,去发现。比如窦桂梅校长的课有两个比较大的环节:“我发现”、“我想说”,一方面是让同学们寻找问题,一方面是让同学们解答问题,老师的作用仅仅是引导。王玲湘老师给学生们设置了这么几项:“预学单”、“乐学单”、“延学单”。提倡同学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上很好的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来解决自己的疑问,带着课堂延伸出的问题走出课堂并能在课下完成问题,或者请教老师,这就是个很好的氛围,很大程度上能够润物细无声,很好的让同学们掌握知识。并且培养学生们敢质疑、学质疑、会质疑的能力。比如说乌鸦喝水这个故事,有的学生就问,为什么会是乌鸦,不是别的鸟?有的同学解答,说是不是仙鹤嘴太长不用石子就可以,是不是麻雀嘴太短,用了石子也没用,还有的说是不是乌鸦是黑色的所以容易口渴,总之答案是五花八门,但是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有的同学就拿着自己查来的答案说出了真相: 在智力方面,乌鸦不仅是鸟类中的高手,智力水平甚至不亚于一些灵长类动物。”而乌鸦,是希腊的神鸟。所以说,教给孩子们去质疑去寻找答案是非常必要的。5.重视整合:要完成目标、结构、内容的整合。我们首先应该要深刻了解文章所要传达给学生们的知识,然后去细心的制做备课,最后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音乐,图片,学生体验等方式是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比如窦桂梅校长让同学们做出芭蕾舞动作,张家龙老师通过音乐、肢体语言等方式,很好的让同学们理解文章。

6.重视组织活动:比如阅读比赛,汉字展览,话剧类活动,或者美术或者音乐等项目都能促进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而这些对教学是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注重发展一些学校个性活动。

篇13: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本刊以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为使命, 努力推动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均衡和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双重责任。教育改革必须深入课堂, 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由本刊主办、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协办的2013全国中小学平板电脑创新教学展示交流研讨会于2013年10月24日~25日在北京举办。

研讨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天, 教学展示, 诠释创新教学理念。来自北京、常州、成都、太原等地的一线教师展示了自己的平板电脑教学课。第二天, 智慧盛宴, 精彩纷呈。上海市教科院蒋鸣和教授等专家学者, 北京市大兴区教育信息中心陈志涛主任、苏州电教馆顾瑞华馆长等区域教育管理者, 常州市北郊小学徐青校长、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李勇老师等平板电脑教学实践者以及企业界人士, 用前瞻性、有深度、充满智慧的发言呈现了当前教学改革和新技术应用的最新情况。

课堂上学生快乐的表情, 会场上国际教育技术前沿动态、平板电脑教学经验分享、新技术应用、涤荡心灵的教育智慧、催人奋进的教育故事, 都是本届研讨会带给我们的收获。

篇14: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70-01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汇报展示,这一环节既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又是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后检验其预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小组内、小组与小组、生与生、生与师进行交流的恰当时机;更是课堂生成、质疑问难,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思想的交锋,个性理解、与个性展示、教师点拨的有机融合。

一、巧妙布置 汇报要精

在听了不少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学生小组汇报时从课文的题目到课文的结尾,一个小组把整篇课文的汇报权承包了,其他小组有的坐而倾听;有的小组成员插一两话也被否定了;有的小组成员提出质疑也被囫囵吞枣的匆匆搪塞;可见,这样的汇报或者说语文课学生学之甚少,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更是一句空话,起不到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基于此,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布局谋篇一定要巧妙布置和分工,力求组组都有汇报的机会或人人或代表,力求达到生生有表达或感悟,要求汇报的内容符合实际,短小而精悍,切记面面俱到。

二、汇报展示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学科的教学,我认为,是在读的基础上要让学生遣词造句学习作者的布局谋篇。所以学生在汇报展示时一定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1.汇报时不能光汇报课文内容。

学习一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以文为例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内容只是个例子。所以学生汇报时要以例子为依据做到三谈:

(1)谈写法如:虚实写法、前后照应、总分、先上后下、时间空间、游览等。

(2)谈修辞如: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如比喻说出:把什么比做什么,这样比的好处,我的感受是……。

(3)谈以句为例与文章进行对话的感悟和想象……。

2.光谈内容,就内容谈感受一文不值。

听课时常见的汇报是就内容谈感受。如此格式:这段写了……我觉得……像这样的汇报我觉得不值钱,提升不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语文的价值。我以《一夜的工作》一段话为例谈有价值的汇报: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教师: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那个词语最让你动心?

学生:我觉得总理生活非常简朴。我从“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段话中看出来的。这段话中,最让我动心的词语是“极其简单”因为堂堂一国的总理室内应该有:沙发了、空调了、名人字画了、雕梁画栋了、稀世珍宝什么的。而在总理的办公室只有“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真是太简朴了,不可思议了。

3.学生的汇报要抓住重点

(1)抓文章题眼。如:在《飞夺泸定桥》一文中抓住“飞”和“夺”学生围绕这两个字可将文章汇报的好;

(2)抓文章词眼。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抓住“纹丝不动”一词;《再见了亲人》一文抓住“雪中送炭”一词,文章学习迎刃而解。

(3)抓文章句眼。如:《一夜工作》中可抓住这两句话: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划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4)抓住“段眼”和“篇眼”。

4.学生上板写有价值的板书

(1)能表现文章主题的词、句、段。不写文章内容的概括。

(2)画画加批注。

(3)反映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板书。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之旋律、夏之色彩、秋之收获、冬之情趣;

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

等灵车 心焦急;望灵车 心悲痛;送灵车 心相随;

再如《长相思》

人在征途

心系故园(碎)

只有写这些内容才是语文学科的特点。

三、小组成员的汇报要得体

1.汇报的标准

学生在汇报时往往会出现癖习:小动作、结巴、挠头、声音小、无语、脸红等,这就需要教师平时要注重培养汇报时的好习惯。应达到:汇报如身临其境(到板前)、声音洪亮、侃侃而谈,态度坚决,先听我说等品质。

2.汇报的形式

因为是小组合作学习,大多数的内容是通过小组集体研究的结果,所以在汇報是应该是:我们小组通过读,觉得“xxxx”词或句很重要,我先读读这句话,然后谈体会。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感受不离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就是找准词的重要性(哪个词排1号或2号3号4号……)

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点拨要态度坚决、富有诗意、有合作学习中的首席的风范、忌讳用大白话、口头语(这个、那个、嗯、磕磕巴巴、平翘舌不分、蔫了吧唧、语言要规范)

篇15: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九月二十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西安交大召开的陕西省小学数学精品课展示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徐长青老师和吴正宪老师为我们展示精品课。通过此次活动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本次学习,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徐长青老师讲的《数学广角》,下面我把观摩课中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做法和我自己的一点感想与大家分享、讨论。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徐老师与同学生交流,通过用小纸条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学生认识,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授学习。上课前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一起来做游戏,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想怎样向大家介绍老师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教学中徐老师用《理发师的困惑》导入正文,又通过抢椅子的游戏,使孩子们在乐中学,学中乐。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他语言生动,亲和,自然,幽默,让学生感觉数学好玩,愿与数学共成长。授课中多用鼓励性语言,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不断地鼓励孩子发言,使他们很快树立了自信心。

三.教师要做教学艺术家。

徐老师说:教师要做教学艺术家。每位老师要传授的知识是科学的,但教学风格却是艺术,老师的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体,而教育就是唤醒的艺术,激励的艺术。作为教师,我们是发现者和欣赏着,一名好的老师能引领人的发展,学生明天的需要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孩子是国家的希望,作为教师我们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更没有选择教育环境和教学时间的权利,勇敢的退,适时的进是教师的教学艺术。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种魄力和勇气,蹲下身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孩子们的视点认识数学与生活,共同构建热情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笑在课堂,获得学习的快乐。

篇16:小学教师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体会

肖冬梅

非常荣幸能参加于都县小学数学名师二团的数学教学展示观摩活动。在这一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城关小学段育华老师,来自天润实验学校的罗慧琼老师,来自实验附小的刘才军等五位老师的课,并聆听了专家们的现场点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于实验附小的刘才军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刘老师开课大气,关注时事热点,选材贴近生活,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下面我就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学习,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景,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创造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几位老师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素材来取代。如刘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他利用机器人导入新课,用股票中的数学、旅游中的数学、商场中的数学,对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进行巩固,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再陌生,不再枯燥,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老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次观摩课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上一篇:“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个人问题整改清单下一篇:初二10新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