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李留再

2024-08-07

解决问题李留再(精选5篇)

篇1:解决问题李留再

李留老太君百岁华诞庆典纪实

总策划

岳国士

闫建华

军 岳俊岭

岳朝阳

平王

2014年1月20日(癸巳年腊月二十),是新郑市城关乡官刘庄村唐门李留老太君百岁华诞,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媳;外孙女、外孙婿;曾外孙、曾外孙媳;曾外孙女、曾外孙婿;玄外孙、玄外孙女一百零六口人分别从首都北京、山西太原、甘肃兰州、浙江杭州;河南郑州、新乡、许昌、平顶山、登封、新密、长葛;新郑城关、辛店、观音寺、新村等地赶回为老寿星举行隆重的生日庆典。

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纷纷向寿诞庆典敬献礼金,村委会领导前来祝贺并慷慨解囊。

大女儿、女婿敬献礼金1100元;

孙闫建华献礼5000元;闫建秋献礼500元;

闫永战献礼1000元;闫永旺献礼500元。二女儿、女婿敬献礼金1100元;

孙岳学超献礼1000元;岳建超献礼1000元;

岳永超献礼1000元;岳永杰献礼500元。

外孙女 岳巧玲献礼500元;岳春玲献礼500元 三女儿、女婿敬献礼金1100元;

刘军献礼5000元;

外孙女

刘玲献礼3000元。

四女儿、女婿敬献礼金1100元;

岳朝阳献礼5000元;岳向阳1000元; 外孙女

岳峻岭献礼2000元;岳俊峰1000元。五女儿、女婿敬献礼金1100元;

张旭东献礼500元;

外孙女

平献礼1000元;张慧献礼500元; 六女儿、女婿敬献礼金1100元;

火烜献礼2000元;王瀑献礼500元。七女儿、女婿敬献礼金1100元;

外孙女

王朝霞献礼2000元;王艳霞献礼500元。

王朝晖献礼500元。八女儿、女婿敬献礼金1100元;

外孙女

刘红霞献礼1000元;刘慧献礼1000元;

丽献礼1000元;

刘东军献礼500元。

庆典于1月19日下午拉开序幕,郑州市小皇后豫剧团演出了一场精彩的剧目。晚上焰火腾空而起,绚丽夺目,照亮了整个村庄。之后,又有一场豫剧演出。

1月20日上午,车如水、人如潮,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参加该村有史以来,也是百年一遇的盛大庆典。《好日子》的歌声在空中回响,人人精神换发,喜气洋洋。庆典舞台上的优秀节目一个接着一个,人们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时钟敲响10点,庆典正式开始,岳国士开场致辞后,王朝霞、岳睿颖主持了庆典仪式。从燃放烟花爆竹,播放《祝你生日快乐》优美乐曲,恭请老寿星闪亮登场、敬献寿带、鲜花、寿果、寿酒、蛋糕,到逐家轮流向老寿星献礼、祝福、磕头、鞠躬拜寿,再到进入寿宴,历时数个小时。下午和晚上,两场戏曲与焰火晚会交替进行,摄像机、照相机记录下了这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美好瞬间。

郑州市乐百家喜庆公司摄制

2014年1月20日(癸巳年腊月二十)

篇2: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国传统职业教育模式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 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教学上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强调以教材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在教学方法上常采用“填鸭式”, 教学进度上齐步走。而目前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多种综合职业技能的现代技术人才, 要求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娴熟的社会协调能力, 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只有在不断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与之相关的考核方法, 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培养出高素质技术人才, 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 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 迫在眉睫。

项目教学模式, 有利于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 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模式。“行为导向教学法”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 它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为目标而开展教学活动。对学习者来说, 学习目的是十分明确的, 即现在的学习是为今后的就业服务。教学活动的开展, 通常是围绕某项目、任务开展学习, 是以“模拟工作任务”为载体,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使用“行为导向教学法”, 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新。“行为导向”教学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方法。

具体地说,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 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包括:团队的组建、任务的分工、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 完全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 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2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2.1 教法和学法

项目教学法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师将整个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任务, 由学生组成若干个团队完成, 包括:对项目信息搜集、制定计划、目标实施、反馈检测、总结反思等五个环节, 组织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认知能力, 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还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表达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等。

项目团队, 每4-8人为团队, 团队中由程度不同的学生组成, 各团队程度基本均衡, 按照“团队成员异质, 团队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学习。各团队分工协作, 实施项目计划, 让同学之间互动、师生互动中进行合作学习, 学生在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中, 不仅学会了知识, 更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自我认知能力。

2.2 项目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实施意义

例如《电气控制与PLC》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引入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作为学生设计的项目, 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能够根据任务的需要, 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 分析和解决工程项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缩小教学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差距,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生产一线要求, 提高综合职业能力。这样, 既能解决学生普遍觉得这门课理论抽象, 对于它究竟有什么实际用途, 它能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许多学生对这门课都是望而生畏, 想学又怕学。针对这一现状, 我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既能够使教师从枯燥沉闷的课堂教学中摆脱出来, 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发挥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 利用实践技能来带动整个课程的学习。多年以来, 我们进行了一些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尝试, 如实验教学法、目标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等, 这些模式各有特色, 经过摸索和比较, 通过项目教学法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使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的融为一体。

3 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案例

3.1 项目的选择——设计安装一个在生产线上对工件进行传送、控制系统

3.1.1 项目要求:

工作机构要求具备以下操作方式:

1) 手动控制要求:用按钮对每一动作单独操作。

2) 自动控制:

(1) 连续操作:当工作机构在原位 (SQ1、SQ4) 时按下启动按钮, 机构连续下降, 上升3次后右移, 至SQ3处停止5S, 然后转向左移至SQ4处返回原位完成一次循环。 (2) 单周期操作:当工作机构在原位时, 按下启动按钮, 自动完成一次循环动作回到原位停在工作。 (3) 单步操作:按动一次启动按钮只顺序完成一步动作后即停止。

3.2 项目教学的准备

准备阶段的学习目标是: (1) 学会理解生产任务书的内容, 了解生产任务的要求; (2) 认识设备和工具, 学习基本的规范操作; (3) 了解整体的生产流程, 注意到工艺的关键; (4) 学习获取信息的方法:能够根据导读的提示, 自己阅读教材和收集学习资料。

3.3 项目教学的实施

3.3.1 工作方案的设计

学生按小组开展对项目任务的讨论, 根据任务的要求设计出工作方案。教师参与讨论, 及时了解学生对项目认识的程度, 并辅导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 如何分配I/O口, 怎样画电气原理图、编程的思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何调试程序等。根据各小组学生对PLC掌握的情况, 提出几种方案建议:

1) 只是完成连续运行;

2) 完成连续运行和回原点;

3) 完成单周期运行、连续运行和回原点;

4) 完成单步运行、单周期运行、连续运行和回原点;

5) 完成各种的运行方式。

在各小组完成方案的设计后, 要进行方案的说明。经教师审查后, 修改并确定方案。

3.3.2 工作进程的安排

各小组根据确定的工作方案, 写出工作进程的计划, 各小组严格按计划开展工作。

3.3.3 工作任务的实施

实施阶段的学习目标是: (1) 掌握PLC的原理和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学会利用PLC设计控制方案, 学会如何分配I/O口, 怎样画电气原理图, 编写程序的思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何调试程序; (3) 掌握生产线的操作过程, 明白工作质量的要求; (4) 学会传感器的调试方法, 学会处理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学会合作。

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探究和指导学生学习相关技术理论知识。例如, 我们提供的三菱PLC是24点的。在完成所有的控制中I/O点数不够, 我们应怎样处理。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查阅资料, 思考解决的方法。最后可以归纳出两种解决方法: (1) 扩展I/O口, 加一个16点的I/O模块; (2) 通过人机界面进行控制。

1) 输入, 输出设备及I/O点分配

输入、输出设备及I/O点分配见表1。

2) 自动操作程序

状态转移图。根据自动操作的控制要求编制的状态转移图如图3所示步进梯形图。根据图3的状态转移图编制的步进梯形图。

3.3.4 项目的质量检测

学生完成任务后, 教师与学生共同对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在这一阶段, 学生可以学习到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判断与分析, 学会判断产生问题的原因, 了解自己的失误, 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知识更加完善。同时, 教师强调理论知识的作用, 使学生形成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

3.4 项目教学的总结

由老师安排此次项目教学总结会。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按自己所选择的方案, 完整地展示自己开展活动的全部成果,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并分享他人的成果。

3.5 项目教学的评价

项目教学的评价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实际上, 在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评价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学生不仅要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也要参与对别人的评价, 这样, 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激励和有用的信息, 更好地让学生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3.6 教师的作用

在项目教学的具体实践中,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帮助、导航和管理。对于学习内容, 需要教师引导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学生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需要教师的帮助;对于学习方式的转变, 需要教师的导航;对于职业行为的规范、职业习惯的养成、学习关系的协调等, 都需要教师的管理。因此, 教师要注意自己地位与角色的转变, 帮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在PLC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指导要点:

1) 重点抓两头, 即项目引入时明确项目实施的目的与要求, 项目结束时对项目结果进行认真检查和考核。

2) 教师全程参与, 关注学生完成项目的各个阶段的实施情况和具体细节。

3) 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特别是与学生共同确定计划的可行性, 如:I/O口的分配情况, 与学生共同对整个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

4) 教师因材施教, 注意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操作和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相互之间的帮、教、学, 建立团体精神。

5) 教师通过答疑环节,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必要时适当对学生进行操作演示以加强指导。

4 结束语

总之, 实施项目教学法, 推动了教学改革,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 经过我们众多教师积极的理论研究, 努力的实践探索, 使课堂教学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表明, 通过项目教学法学习的学生, 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充分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 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高。项目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 学生通过自主完成项目, 体验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等完成工作行动的完整过程, 掌握了与从业相关的职业技能, 培养了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发展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是在工作情境中进行的, 让学生能够直接了解工作条件、工作对象、工具使用、工作方法、工作的质量要求、劳动组织的关系等工作过程知识, 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工作的真实情境,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项目教学是小组合作的学习,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项目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术能力, 对学生职业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项目任务教学是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 学生是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行动中得到学习。他符合职业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是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径。项目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 直接体验与工作紧密相关的各种要素 (包括项目团队组成、项目任务的分解与协助、方法、质量要求等) 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培养以系统的观点去思考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促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以及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习惯的养成。

篇3:解决问题李留再

近年来,江苏省大力实施环境信息化建设,办公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但在享受信息化建设所带来成果的同时,也给单位内部的网络环境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首先,速度和可靠性是对网络系统的最基本要求,网络系统作为一个庞大且复杂的体系,突发性的故障不可避免,为保障单位内的高效办公,势必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恢复网络,而网络布局的有序性直接影响到故障发生后的排障速度,如何长期保证网络布局的有序性成为网络管理的首要任务。

其次,网络安全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课题。网络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滋长了基于网络的各种威胁和网络病毒的传播。为保证单位内部人员正常的办公,针对可能发生的网络安全问题,必须从低层入手,多层布防,合理的规划网络环境,在细节方面消除安全隐患。采用VLAN技术优化升级改造网络系统,通过合理划分VLAN可以确保网络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网络管理水平。

1. VLAN概述

传统的以太网是一个广播型网络,网络中的所有主机通过HUB或交换机相连,处在同一个广播域中。HUB是物理层设备,没有交换功能,接收的报文会向所有端口转发;交换机是链路层设备,具备根据报文的目的MAC地址进行转发的能力,但在收到广播报文或未知单播报文(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不在交换机MAC地址表中)时,也会向除报文入端口之外的所有端口转发。

上述情况使网络中的主机会收到大量并非以自身为目的地的报文,在浪费大量带宽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隔离广播域的传统方法是使用路由器,但是路由器成本较高,而且端口较少,无法划分细致的网络。为解决以太网交换机在LAN中无法限制广播的问题,出现了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技术。

如图所示,VLAN把一个物理上的LAN划分成多个逻辑上的LAN,每个VLAN是一个广播域。VLAN内的主机间通信就和在一个LAN内一样,而不同VLAN内的主机不能直接通信,只能通过路由转换进行通信。

VLAN的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一个VLAN可以在一个交换机内,也可以跨越交换机,甚至可以跨越路由器。同一VLAN内的各台计算机无须被放置在同一物理空间里,即这些计算机不一定属于同一个物理网段。

与传统以太网相比,VLAN具有如下的优点:广播被限制在一个VLAN内,节省了带宽,提高了网络处理能力;增强了LAN的安全性,VLAN间不能直接通信,即一个VLAN内的主机无法直接访问另一个VLAN内的资源,如果要访问需要通过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等三层设备;减少了用户端的网络配置,使用VLAN可以划分不同的用户到不同的虚拟工作组中,当用户的物理位置在VLAN覆盖范围内移动时,不需要改变其网络的配置。

2. 局网络系统现状与弊端

网络基础设备是网络系统中的硬件保障,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单位网络系统运行的高效与否。我局现有办公用个人计算机数百台,皆汇聚于局信息中心机房,通过其内的数台交换机完成数据交换和分发。另外,通过防火墙完成与外网(Internet)连接的同时,运用VPN技术实现与省环保系统、市政府电子政务、县级环保系统的安全互联。

我局内部网络已初具规模,但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存在众多问题,造成网络结构混乱,一旦发生网络故障,如此复杂混乱不明的网络连接必将给排障工作带来困难,直接影响到办公网络的稳定运行,进而对局内的正常办公造成不利影响。

(1)IP地址缺乏有效规划与分配

由于同省环保网实现VPN连接,局内网络IP地址均为省内统一分配,这本身就给网络的扩展带来了难度,而现阶段局内仍未对本就有限的网络地址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分配。网络IP地址不足的同时,还存在着IP地址浪费的现象。以上问题均源于对IP地址资源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分配,即网络IP地址与主机MAC地址和用户身份之间未能实现绑定,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工作人员可随便更改所使用PC的IP地址,容易造成浪费的同时不利于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给整个网络环境带来了安全隐患。非法用户取得合法用户地址后,冒充合法用户进行操作,易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如果内部用户攻击网络,即使使用某些方法确定到某个IP地址,也无法确定到具体的某台电脑。

(2)广播域范围过大

由于没有合理划分VLAN,使所有用户处在一个大的广播域内,意味着所有连接到LAN上的设备都能互相通信,并且任何一台设备发送的广播流量都会在整个LAN中传播,广播包消耗带宽所占的比例大大提高。严重的是当LAN中有一台机器被蠕虫病毒感染时,对整个LAN狂发数据包,产生网络风暴,必然影响到整个网络的使用,甚至让整个网络瘫痪。

(3)流量缺乏管理

如今的Internet上BT、迅雷等运用P2P协议的软件工具盛行,在给我们带来高速下载和在线视频的同时,也加重了网络的负担。网络上利用BT或电驴下载电影、看利用P2P协议的电影(或流媒体)、下载MP3、玩网络游戏等与工作无关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单位的网络流量大大超过了应用范围。如果多台计算机运行BT等基于P2P协议的软件,单位有限的出口带宽将完全被这几台机器所占据,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局内正常的网络办公不能有效地进行,这也是很多人抱怨网络连接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如何在满足正常的网络办公和单位人员不同的下载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已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访问权限缺乏控制

单位的网络仍未建立起合理的分级制度,对用户访问权限缺乏控制,给网络安全带来很多隐患。例如,任何局内网络的主机均能连接到存有绝密数据的财务系统主机,而所有这些数据的安全均依托于本就脆弱的操作系统,在如今黑客成群的网络环境下,这些安全措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以上诸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VLAN技术,或是以VLAN的划分为基础进行合理的网络规划。

3. 网络优化方案

3.1 机房布线优化

各服务器及网络交换设备均需依托于合理的机房布局上,因此合理的机房布局成为高效网络环境的基础。考虑到机房线路的清晰情况关系到未来排障的效率,此次网络规划将基于大楼弱电工程图纸所用标号,一方面在配线架上标名标号用于明确线路,另一方面将在各线路两侧穿插号码管实现与工程图纸标志上的统一,实现交换机端口与办公人员的一一对应,即如发生某台办公计算机断网现象,可以依托此次规划图纸第一时间找到所对应的网络线路和交换机端口,为第一时间解决故障提供条件。

3.2 合理划分VLAN

根据部门安排及每个部门需要的IP地址数量,把IP网段10.32.7.0/24划分为8个子网,每个子网属于一个VLAN,并且使用访问控制列表来灵活管理VLAN之间的互相通信。具体VLAN划分如下:

3.2.1 交换机内部的管理VLAN

将VLAN1作为交换机内部的管理VLAN,当VLAN数据量过大时,对其它VLAN同样产生影响,VLAN1作为本地VLAN,同时对网络的好多协议起着传递和维护作用,所以,VLAN1内不放入用户。

3.2.2 内网服务器VLAN

所有内网服务器划分到同一VLAN(VLAN 3),使服务器与其他电脑处于不同广播域,保证服务器与数据的安全。VLAN 3预留32个网络地址(30可用),为以后添设的服务器作好储备。

3.2.3 防火墙所在子网VLAN

VLAN 2作为防火墙所在子网,防火墙在整个网络系统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一方面,它是局内部网络连通Internet的桥梁和门阀;另一方面,它同时肩负着与省环保厅VPN连接、与连云港市政府公文传输以及与各县环保局VPN网络平台连接的重任。所以,单独将防火墙划一子网以保障安全的同时,在该子网内预留足够的网络地址以支持远程VPN的连接。

3.2.4 局内各领导VLAN

局内各领导作为局内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审批人员,应优先保证其网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为避免遭到其他主机的不利影响,拟将局内各领导统一划分为一个网段(VLAN 5),利于安全的同时,为以后分配网络权限和流量等上层应用提供基础保障,同时预留32个网络地址(30可用)。

3.2.5 信息中心VLAN

信息中心人员因为肩负着保障整个网络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重责,所有在同其他人员一样利用网络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同时,又需要一定的网络管理权限以便对网络环境进行维护和监控,故拟将信息中心人员划分为同一网段(VLAN 4),并预留32个网络地址(30可用)。

3.2.6 局内其他工作人员VLAN

局内的其他工作人员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最大用户群。为方便管理和排障,按照办公地点分布将其划分为两个网段(VLAN 6和VLAN 7)。其中一、二楼层用户置于VLAN7并预留64个网络地址(62可用);三、四、五层用户置于VLAN 6并预留64个网络地址(62可用)。

3.3 实施IP地址绑定

使用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技术来保证网络上IP地址的唯一性和可识别性。

MAC地址是在网卡里的硬件地址,是由48比特长(6字节),16进制的数字组成。0-23位是由厂家自己分配。24-47位,叫做组织唯一标志符,是识别LAN节点的标识,其中第40位是组播地址标志位。网卡的MAC地址通常是由网卡生产厂家烧入网卡的EPROM(一种闪存芯片,通常可以通过程序擦写),它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电脑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形象地说,MAC地址就如同我们的身份证号码,具有全球唯一性。通过使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来保证IP地址和MAC地址一对一的关系。

MAC地址与IP地址绑定能够有效防止IP地址的盗用、乱改,也可以防止ARP攻击。同时,利用MAC的唯一性可实现MAC地址的实名制,即只要登记每个办公人员所有计算机的MAC地址,就可以实现IP地址同办公人员的一一对应,这将极大地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可管理性和安全性。

4. 采用VLAN技术改造网络系统后的效果

我局网络系统通过实施VLAN技术优化改造后,达到以下效果:

(1)增加了网络连接的灵活性:借助VLAN技术,能将不同地点、不同网络、不同用户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就像使用本地LAN一样方便、灵活、有效。VLAN可以降低移动或变更工作站地理位置的管理费用,特别是一些业务情况有经常性变动的单位使用了VLAN后,这部分管理费用大大降低;

(2)控制网络上的广播:VLAN提供建立防火墙的机制防止交换网络的过量广播,通过将某个交换端口或用户赋予某一个特定的VLAN组,该VLAN组可以在一个交换网中或跨接多个交换机,在一个VLAN中的广播不会送到VLAN之外。同样,相邻的端口不会收到其他VLAN产生的广播。这样可以减少广播流量,释放带宽给用户应用,减少广播的产生。

(3)增加网络的安全性:一个VLAN就是一个单独的广播域,VLAN之间相互隔离,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确保了网络的安全保密性。人们在LAN上经常传送一些保密的、关键性的数据,网络管理员可以限制VLAN中用户的数量,并将用户基于应用类型和访问特权来进行分组,禁止未经允许而访问VLAN中的应用。被限制的应用程序和资源一般置于安全性VLAN中。

篇4:解决问题李留再

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 我国供电企业面临着国内和国外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俗话说, 顾客是商家的上帝。我国供电企业获得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战略优势, 可以借鉴卓越绩效模式来管理企业。因此, 本文笔者就探索供电企业的卓越绩效战略管理模式已给供电企业经营管理宝贵的借鉴意义。

一、目前我国供电企业之现状

我国目前供电企业在管理结构上, 是一种三项责任制考核。也就是上级单位下达一些重要的目标和指标给下属的供电企业, 然后对供电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资产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状况落实状况考核。作为下属的供电企业, 也指定有管理中层、部门的考核制度。

虽然供电企业有这些责任考核制度, 但考核的内容大多是都是从部门利益角度出发, 没有从供电企业整体经营角度来着手。这造成了部门工作和整个企业经营目标不一致的情况, 由此也产生了一些部门工作业绩很好, 但整个企业业绩却提升不上的现象。而且, 现在对企业中层管理干部的考核, 只是借鉴行政机关考核干部方式, 内容上只是德、能、绩、勤, 这种方式是不适合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而且这种只是以扣发工资的考核方式, 对普通员工只是负面的激励作用, 并不是有针对性激励员工的考核方式。同时, 一直以来, 我国供电企业因为国有的性质, 人员不存在着失业压力的风险, 因而形成了一种人员臃肿, 生产率低下, 懒惰的企业文化氛围, 缺乏绩效的文化氛围。

供电企业存在的弊端, 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和提高绩效。为了改变这弊端, 实现效率的增长, 必需建立一个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二、供电企业卓越绩效管理方式

卓越绩效管理方式是一种对企业全新的管理模式。基于现在供电企业的管理状况和企业文化的特征, 应该在一种“稳中求进”的原则下建设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因此, 供电企业应该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 在平滑、稳定的状态进行管理方式的改革, 建设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同时供电企业应该规范内部管理关系, 理顺企业的发展思路, 从较高层次来建设卓越绩效管理组织,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供电企业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建立, 首先应该从上级单位和供电企业关系进行改革。作为上级单位, 应该依据供电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向下属供电企业指示年度经营目标任务;作为供电企业, 应该每年和上级单位签订“三项责任制”, 确保年底任务的完成。在改革管理模式上, 应该改变过去对流程大范围重组、改革的做法, 对现在的业务流程展开深层次的分析, 并且找出工作中的漏洞, 以改善工作缺陷为经营目标, 这样才能提升管理效率。

供电企业在绩效目标的制定上, 应该是以分解上级单位上年度的战略目标, 以改善业务流程的不足, 以完成上年度没完成的工作任务作为重点。在实现绩效目标工作的开展上, 应该分析现在业务流程工作的特点, 找出存在缺陷的原因, 明确部门或者个人的责任, 并且根据各个部门的职责特点, 明确部门内部各个岗位的权限。职责和工作的价值定位。

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 企业的绩效目标主要分为卓越绩效管理指标和管理要项。卓越绩效管理指标是企业根据年度经营目标所提炼而成的。一般来说, 这管理目标是固定的。管理要项则是指对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但不能简单用卓越绩效管理指标所表达的工作任务;或者是在考核周期之内临时所追加的工作任务。依据企业各个部门所承担的职责, 可以把企业整体的绩效目标一一分解为各个部门的绩效目标, 由此, 部门的绩效目标也可以分为卓越绩效管理指标和管理要项。卓越绩效管理指标就是根据企业整体绩效管理目标所分解的, 一般来说是固定的;而管理要项则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临时所增加的工作任务, 第二部分是部门根据自身职责, 所追加的工作任务。

在企业整体绩效目标、部门绩效目标指定之后, 可以根据员工岗位的职责, 分解部门的绩效目标, 这样就形成了员工的绩效目标, 企业可以用工作计划表的形式把目标表现出来。在员工绩效目标制定上, 可以分为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价、绩效反馈这些环节, 这样容易形成“一条线提升企业管理”的优势。这样, 绩效管理就变成了企业的一种管理手段, 可以在“衡量什么, 可以获得什么”的思想指导下, 结合部门的职责, 个人岗位的职责, 把企业整体的绩效目标层层分解成部门的目标、员工的目标, 这样才能保障企业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

为了衡量绩效目标的效果, 必需要有一个绩效评估和反馈机制。绩效评估是运用一定的方法, 通过一定流程工作, 对照绩效目标和绩效标准, 对部门和员工工作目标完成的情况、部门和员工工作履行程度、企业的整体效率进行评估, 并且把评估结果反馈给组织或者员工个人, 方便提出相应的工作改革措施的过程。

三、供电企业实现卓越绩效战略管理必需的条件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一种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供电企业为了建立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应该必备这些条件。

1、建立绩效管理的企业文化。

卓越绩效管理方式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是一种现代企业的管理意识, 强调的是企业的绩效意识;同时也是一种企业文化的转变。

在企业文化建设上, 供电企业首先要转变员工的思想理念。供电企业可以培训员工的绩效管理理念, 转变传统国有企业“等、要、靠”的思想, 培养全体员工绩效考核的观念, 建立绩效管理的企业文化。同时绩效管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绩效考核, 而是一个循环的管理系统和管理过程。在卓越绩效管理中, 奖金、晋升、薪酬只是考核绩效管理结果的一方面。绩效管理的最根本目的, 是提高组织绩效, 提升员工能力和企业的竞争力;因此, 绩效管理需要企业高中层领导和员工一起承担职责。尤其是高层领导, 应该对绩效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出, 用领导的榜样力量带动员工们的行动, 这样绩效考核才能真正的落实。

卓越绩效管理方式的推进, 还需要创建民主的企业文化氛围。一个民主、信息公开透明、人人平等的管理环境, 非常有利于绩效管理方式的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也要求领导不应该只是监督员工的行动, 而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和谐、催人上进的工作环境, 这样才能使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的管理目标相一致, 激励员工勤奋上进。为此, 领导者应该重新定位企业和员工的关系, 在上下级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互相尊重、相互理解、互相支持的关系,

民主平等的企业文化氛围, 也是为了激励员工参加到绩效管理方式中。卓越绩效管理方式的重点, 就是激发员工的主动性, 让员工接受这一种绩效考核方式, 令员工个人利益和企业整体利益一致。为此, 领导应该与员工多多交流和沟通, 让员工从心理明白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和绩效考核方式, 通过共同努力, 一致实现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

2、完善企业中层领导的管理能力。在供电企业的卓越绩效管理方式中, 企业的中层领导应该是作为承担管理责任的第一人。

中层领导是企业决策的执行层面, 起着承上启下、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作用。我国现在供电企业的大多数中层领导, 都是从基层的业务工作做起的。虽然这些中层领导只是靠着业务提拔起来的, 对于管理只是零散的感觉和浅薄的经验, 并没有成熟的管理技能。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施, 却要求企业的中层领导, 应该具备有高超的管理能力, 这样才能带领员工一致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 要求中层领导应该能够制定绩效计划也就是根据企业的绩效目标来制定本部门、部门员工的绩效计划, 把企业目标一一下达给员工, 这就需要中层领导应该具备有计划能力。为此, 中层领导应该有大局的意识, 把工作着眼于企业整体经营发展, 在评价、检查计划的实施状况时候, 应该掌握关键性的问题。同时中层领导还应该有协调能力, 也就是要花时间、花精力协调好企业上下级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以及和客户之间的利益关系, 这样才能不影响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

供电企业中层领导还应该有授权能力。因为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中层领导不能为员工包揽一切, 所以应该适当授权给下属, 培养下属, 为下属创造成长的机会。同时中层领导信任下属, 把责、权、利给予下属, 下属才会有做事情的责任感, 积极去完成企业制定的目标和任务此外, 企业中层领导还应该重点培养沟通能力。在卓越绩效管理方式的实质, 是领导和员工的沟通一致完成企业制定的目标。在绩效目标的计划阶段, 领导和员工沟通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工作目标达成一致。在中层领导在确定部门的绩效计划之后, 分解为每一个员工的目标过程中, 需要领导和员工的交流沟通。在绩效的实施阶段, 领导和员工的沟通, 一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员工在工作中遇到障碍, 同时也对员工在执行计划中的偏差进行纠正。在绩效评价和反馈的阶段, 领导和员工沟通目的是公正全面评价工作状况, 指出不足并且在下一期改正。

因此, 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 绩效沟通是在核心地位, 它最终影响绩效管理的效果。作为中层领导应该培养这能力。

参考文献

[1]方振邦.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篇5:解决问题李留再

关键词: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训研创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实践教学是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掌握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1], 是贯彻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培养造就生产及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能够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系统地考虑、安排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实施过程、考核评价体系等, 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适应园林建设第一线需要, 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009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任务驱动型‘教学做’一体化的创新与实践”立项, 2011年浙江省高职高专特色专业———园林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立项, 课题组成员在此基础上, 结合学院的特色, 展开针对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训内容和教材体系、实训条件和评价体系、实训基地建设和第一课堂实训教学与第二课堂创新式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的改革。经过3年的研究与实践, 基本形成了“以学生为本、双轮驱动、训研创一体提升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 同时根据体系的构建展开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结合学院自身的特色,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大框架下, 强力推进“一心双合三面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以学生就业创业为“中心”,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途径和“教研合作”途径, 实现学生在园林工程与施工管理、园林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3个方向上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形成。园林技术专业本着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需要, 掌握园林制图、园林设计、园林工程与施工管理、园林植物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具备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应用与养护管理等综合技能, 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和创业能力, 知识迁移能力和再学习能力, 面向园林设计、园林工程与管理等 (岗位群) 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 园林技术专业“以学生为本、双轮驱动、训研创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1 实践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以“教”为指引, 以“学”为支撑, 以“训”为落脚点, 以“研”为提升点, 凸显园林技术专业特色, 培养学生的竞争力, 以建立与职业技能及能力相适应、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目标, 及时吸收高科技和社会文化等最新成果, 充实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改进实践环节的考核方法, 实现职业基本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环节齐备、衔接合理、效果明显[3]。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 按照基本技能、单项技能、综合技能的要求设置实训项目, 与认知实习、单项实训、综合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形成完整的实训体系。按照“实践主线, 阶段培养, 循环实训, 阶梯上升”的思路 (图1) , 充分利用院内“理实一体”的实训场地开展单项实习、仿真实习;利用“一院一所一公司”的“校中厂”进行综合实习及生产性实训;利用企业的“厂中校”进行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这3种方式环环推进, 全面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尽量做到“教、学、做”合一, 努力使学生实现就业的无缝对接。另外, 由于园林植物的季节性较强, 课程安排和实施也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应灵活安排教学实训。

2.2“训研创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2.1 训。

整合资源, 结合技能竞赛,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 (2011—2014年先后4次针对浙江省122家园林企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及人员需求、国内知名高职院校中园林专业的设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调研) , 融合5家紧密校外实训基地 (温州市致庭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温州市绿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永嘉县原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温州红欣园林艺术有限公司、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绿化公司) 及我院强大的科研平台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 共同商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认知实习———基础能力训练———专业技能实训———综合实践”的能力培养主线, 融合技能竞赛, 促进技能提升 (图2) 。

在园林教学综合实习的安排中, 遵循从园林项目的任务书下达 (开展) 、外出调研 (厦门园博苑) 、方案的设计、施工图的设计、园林工程施工至竣工验收作为实施流程, 结合专业开展的“嘉园杯”技能竞赛, 以训学技、以赛促技。经过实施后发现, 将竞赛与实践技能实训充分融合, 能有效提高学生实践的兴趣及积极性,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提高集体荣誉感。

2.2.2 研。

发挥科研优势促进教学实践, 服务社会 (教科研结合) 。以“研”为提升点, 凸显应用性, 打造专业成长共同体。本着以项目带基地, 构建“校中厂”、团队、项目一体化发展与成长模式, 实现学院与行业的深度融合, 打造“名师执教、专兼结合、双师互补、共同发展”的教学团队, 促进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学生三方智慧资源的充分发掘和整合, 建立“三方”共同成长的长效机制, 打造专业成长共同体, 有效地促进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学生和“校中厂”教师的共同成长, 实现行业、学院和学生三者利益主体的共赢[4]。实施过程中, 园林技术专业与现代农业规划研究所、园林花卉研究所、温州碳汇研究院资源共享, 共同培养学生。通过“导师+项目+团队”的形式,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的实践 (学生先后参与完成规划设计18项) , 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社会技能, 最大限度地实现与专业岗位零距离的对接, 图3为“导师+项目+团队”作品实例。

2.2.3 创。

创建社团、集训队, 研发第二课堂, 推动实践技能提升。“创”即为创新、创作、创社。园林技术专业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积极做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在原有园林社的基础上, 创建景观设计集训队、创意盆景社团、创艺社。目前, 该专业共拥有1支集训队、3个专业社团, 在有效促进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 促进竞赛及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1) 集训队的创建及实践。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 做好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各级各类竞赛的院级选拔和技术指导。园林技术专业创建学院立项的“导师+项目+团队”学科技能竞赛“园林景观设计”集训队, 每周定期开展日常技能竞赛集训, 学生经过集训后, 设计能力明显提升, 竞赛屡获佳绩。2009年至今, 学生竞赛共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项, 浙江省竞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的成绩。

(2) 创意社。“创”即为创造、创新, “艺”即艺术, 与“意”谐音, “创艺”亦即本社团是一个富有创新、创意的社团, “创新艺术、创出心意”是社团宗旨。该社团是在现代农业规划研究所与园林技术专业通力合作的基础上, 为全院对设计、绘画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用于交流、研讨学术的平台, 学生参与社团logo (图4) 、微信二维码 (图5) 等设计。社团充分利用校内的教学资源, 发挥园林课堂与规划所相互促进的作用, 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形成一个运作高效、联系紧密、发展循环的校内技术指导团队, 提高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 以促进精英学生的培养。

(3) 创意盆景社团。为了促进学生对于“创新、创作”的技能提升, 园林技术专业在园林系及教研室的大力推进下, 创建创意盆景社团, 并在学院学生创业园中拥有工作室, 方便学生开展创意盆景的制作。学生可以通过社团进行微型盆景的创作、组合盆景的创意发挥等。2013年11月1日第6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馆内, 社团学生在餐盘上巧手布置了一个个生机盎然的小世界 (图6) 。同时, 社团成员所创作的创意盆景获得了“第二届中国创意林产品大赛优秀奖”, 产品一经展出, 瞬间以100~1 000元不等的价格被抢购一空。

3 结语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 园林技术专业目前拥有专业logo (学生参与设计) (图7) , 以建立与职业技能及能力相适应、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目标, 积极利用“校企合作”和“教研结合”双轮驱动, 及时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 吸收高科技和社会文化等最新成果, 充实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改进实践环节的考核方法, 实现职业基本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环节齐备、衔接合理、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孟欣征.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06:24.

[2]刘世峰.中国教劳结合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3]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解决问题李留再】相关文章: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04-08

查摆问题,解决问题06-02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08-02

问题解决05-24

解决问题05-20

解决问题分类04-07

四下解决问题04-30

解决问题教案05-05

问题解决措施06-16

问题解决办法06-25

上一篇:餐饮业除四害工作指引下一篇:西关社区创建省级生态社区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