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三季度工作报告

2024-08-09

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三季度工作报告(共9篇)

篇1: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三季度工作报告

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三季度工

作报告

根据市医改办的要求,现将叙永县2011年第三季度医改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一是召开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暨监督委员会工作例会,会议对新农合资金管理、医疗服务监管、报销政策调整及2012年的筹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二是县医保中心和合管中心分别出台了“一般诊疗费”实施意见,将门诊诊疗中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及药事服务费统一为“一般诊疗费”,标准为乡镇卫生院每门诊人次10元、村卫生站每门诊人次3元,统一由新农合基金和医保门诊统筹基金全额报销。三是继续开展了门诊统筹及二次报销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参保群众的受益面和受益水平。四是开展了医保基金和新农合基金监管的督查,确保了医保基金的安全。五是从7月起,启动了2012年新农合个人筹资工作,部分乡镇已超额或提前完成了筹资任务。六是县合管中心针对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开展了调研,从增加病种、提高报销比例、提高报销总额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解决新农合基金节余过大的问题。截止到2011年9月底,2012年新农合参合34.96万人、参合率达57.61%;2011年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

6.87万人、参保率达105.31%,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为2.72 1

万人、参保率达99.02%;新农合报销费用共计5950.51万元;城镇居民参保人员住院报销费用为679万元;城镇职工参保人员住院报销费用为1393万元;对贫困、低保、五保等人员实行医疗救助5961人次,救助费用达605.6余万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济困病床减免住院病人医药费用近14万元。

二、扎实开展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完成了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和县级医疗机构人员编制核定工作,共增加医疗机构编制人员数831名,其中,县人民医院增加226名、县中医医院增加110名、县妇幼保健院增加20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加36名、县合管中心增加4名、乡镇政府合管办设编50名、乡镇卫生院增加349名、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编36名,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正在进行岗位设定的报批和集体所有制人员的纳编工作。二是加大卫生项目建设的投入和督促检查力度,县政府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项目建设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除土地划拨外,投入项目建设配套经费1000多万元。目前,县中医院住院大楼已正式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大楼主体工程已经结束,三个中心卫生院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0个项目村卫生站建设前期工作已准备到位。三是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养老政策、健全培训制度、规范执业行为等方面强化乡村医生的管理,确保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不破。四是继续抓好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工作,加大了督促和检查力度,县卫生局对营山、后山、观兴、水潦、石坝等乡镇卫生院和部分村卫生站的“提档升级”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五是积极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工作,共集中培训县、乡、村(社区)医护人员1085人次;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200余人次。六是县卫生局、财政局联合制发了《叙永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组织乡镇卫生院院长及财务人员进行了财务管理培训,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和监督,规范乡镇卫生院的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七是于9月上旬完成了乡镇卫生院债务的清理工作,现正在省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化解债务的实施方案。

三、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一是加强了对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的宣传、培训力度。二是加大了基层医疗机构上网采购挂网中标基药的监督力度,县领导、县医改成员单位、县医改办及县卫生局各股室定期或不定期深入25个乡镇卫生院、部分卫生站及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检查,对部分卫生院违规使用非中标基药等现象进行了纠正。三是从9月1日起,通过执行“一般诊疗费”政策,由医保基金和新农合基金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行了补偿。四是制定了《叙永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本药物采购货款集中支付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建立县集中支付中心,从8月20日起正式启动了乡镇卫生院基药采购货款集中支付工作。截止到9月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省药招平台采购基药累计金额达到754.02万元,为群众减轻药品费用负担263.9万元;阳光采购率达100%,平均积分在90分以上。

四、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一是7月8日召开全县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集中培训会,全面启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工作。二是从7月15日起,对各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和乡村医生补助经费落实情况开展了为期15天的专项督查。三是分别召开了2011年疾控工作和妇幼工作例会,对2011年上半年的疾控和妇幼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四是9月15日召开了应对输入性脊灰疫情紧急防控工作会,对输入性脊灰疫情的防控工作进行了紧急部署。五是于7月25日完成了全县工矿企业职业健康状况的现状调查,并开展了相关培训。截止到9月,城镇居民规范化健康档案建档率达64%,农村居民规范化健康档案建档率达55.6%,电子建档率分别达到了71%、65%;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分别为16378和5120人;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受益率达到了273.2%;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任务400户。

五、积极探索公立医疗改革。一是认真编制了《“十二五”叙永县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已经市卫生局审批,正待县政府审核制发。二是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7月19日,叙永县卫生局组织县中医医院医疗专家深入黄坭乡卫生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县中医医院向黄坭乡卫生院授予了“对口支援卫生院”牌匾,并赠送牵引床、检查床和针灸治疗仪等实用医疗仪器,积极帮助黄坭乡卫生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7月28日起,甘孜州理塘县中木拉、濯桑、下木拉中心卫生院三名医务人员到叙永县人民医院进修学习;9月13日,甘孜州理塘县卫生局王建军局长一行到叙永县,就叙永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理塘县濯桑乡中心卫生院、中木拉乡卫生院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座谈,针对理塘县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到我县人民医院进修、培训及资金援助等事项达成了初步协议,并到我县水尾镇、马岭镇、江门镇等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参观、考察和交流。三是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泸州医学院对口支援县人民医院的长期合作帮扶机制。四是9月9日,县卫生局组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召开了公立医院改革研讨会,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草拟了《叙永县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报县政府审签,对大力推行便民惠民措施、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优质护理、对口支援、抗生素合理使用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五是继续委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对全县

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中医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六是积极临床路径试点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妇产科、儿科已开展小儿斜疝、腹泻病、计划性剖宫产三个病种的临床路径试点工作18例,开展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和处方点评工作,将抗生素的品种数从原来的62种下降到34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七是集中开展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督查。

二O一一年十月十四日

篇2: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三季度工作报告

2011年第一季度工作报告

根据市医改办的要求,现将叙永县2011年第一季度医

改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加强领导,推进医改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加强领导。2-3月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听取医改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医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医改工作的健康发展。二是抓好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县政府出台了《叙永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工作方案(2010-2011年)》,将卫生改革工作列入了乡镇和县级部门的综合目标管理,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务求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三是召开全县医改暨卫生工作会,对2011年的医改暨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四是实行县领导联片、县级部门具体联系乡镇、医院的“包保”责任制,确保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四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县医改领导组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沟通信息,及时研究处理医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扩大职工、居民、农民参加医疗保障的覆盖面。2011新农合参合552139人,参合率达96.1%。二是提高了住院报销比例,城镇职工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至14万元,居民医保、农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至8万元,城镇职工还完善了补充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每人每年缴纳保费140元,最高理赔金额由原来的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三是及时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今年县合管委已同意 1

将县外、县级、乡镇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60%、75%、85%,提高了参合群众的受益水平。四是将国家基本药物全部纳入了医保和新农合报销范围,并将新农合国家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提高5%,开展单病种付费探索试点工作,职工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76.2%。1-2月,全县新农合报销31717人次,报销金额308.08万元;第一季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收入764.56万元,住院报销546人次,报销金额1399.52万元;第一季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收入285.49万元,住院报销1267人次,报销金额233.43万元。

(三)加快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大卫生项目建设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中医院住院大楼建设进度,现中医医院住院大楼内、外装修已完成,正在完善附属工程建设,县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进展顺利。二是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分水、马岭、水尾等3个中心卫生院项目建设已正式启动,进展顺利。三是加强医疗卫生单位服务能力建设,县编委将县人民医院编制扩编为600名(新增224名),中医医院编制扩编为280名(新增160名),为乡镇卫生院核编597名,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编36名,为卫生系统财务监督管理中心设编4名,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根据新增编制积极引进卫生技术人才,对促进医疗卫生单位服务能力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四是加强卫生院内涵建设,在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提档升级”活动,制定了《关于在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提档升级”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在2011年完成100个医疗卫生机构的提档升级目标任务。

(四)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一是县政府制定了《叙永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并按《实施方案》认真做好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工作,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时实施。二是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均开展了国家基本药物网上招标采购工作,阳光采购率达100%,平均积分在90分以上。三是精心组织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制定了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在县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和8个中心卫生院实行了绩效工资制度,对推动医改的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严格执行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操作规范和考核办法,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综合目标管理和分级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公共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在去年10月份完成了2010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工作,对各乡镇卫生院完成公共卫生项目情况进行了奖惩逗硬。二是召开各种会议对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1月、2月分别召开了2011年公共卫生工作会,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启动了预防艾滋、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3月10日,召开了全县疾控工作会议,对2011年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了安排;3月16日-19日,召开了由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分管领导和公卫人员参加的全县公共卫生能力培训会。三是完成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第一季度考核,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四是加强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监督检查,促进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要求开展,第一季度无重大传染病流行,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保护了群众公共卫生安全。

(六)积极探索公立医疗改革。

县医改领导小组制定了《叙永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县人医、县中医、县妇幼保健院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通过试点,着力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切实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县人民医院已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临床路径、优质护理、电子病历、“四合理”专项检查、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建立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机制难度大。我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建立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补偿机制难度大。

(二)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现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业务素质不高,不能满足农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同样存在网底不全,工作质量不高等现象,需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特别是实施绩效工资后,部分单位在职职工反映个人收入下降,影响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基层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影响基层服务能力的提高。

(三)维稳压力增大。由于县人医、县中医未纳入实施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范畴,退休人员未发放生活补贴,目前,两个单位200余名退休人员反响强烈,准备逐级上访,维稳压力增大;同时,乡镇卫生院集体所有制退休职工近170名也未享有生活补助,均留下了不稳定因素隐患。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医改进程。加大工作力度,层层落实责任,增添措施,加强督查,确保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切实抓好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药品实行“阳光采购”,零差率销售,切实降低药价,让群众享受到医改的成果。

(三)建立医改补偿机制。由发改、财政、卫生、物价等部门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川府函„2010‟55号)“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要求,提出医改财政补偿的具体标准和办法,建立我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补偿机制。

(四)积极推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工作。以建立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明确县级医院功能定位,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和运行体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健全行业监管机制,努力提高县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叙永县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

篇3: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三季度工作报告

一是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参合人数稳定在高位, 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提高筹资标准, 各级政府的补助水平达到每人每年120元, 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水平。提高补偿比例, 力争使政策性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左右, 较2009年再提高5个百分点。巩固门诊统筹工作, 认真总结经验和模式, 保持管理体制稳定。

二是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巩固和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 严格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管理, 加强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鼓励各地落实补偿政策, 积极探索村级卫生室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工作。会同有关部门, 完善基本药物报销政策, 促进基本药物合理使用, 减轻群众负担。

三是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好本年度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抓好基层人员培训和提高工作, 完善对口支援协作机制。对各地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补偿政策和财务管理措施进行检查。全面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积极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变运行机制。研究提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指导意见, 开展绩效考核工作。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全面落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做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督导, 对各地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 改善提高。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全面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落实绩效工资制度。

五是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着力加强医疗管理。要把落实《医改意见》与推进试点工作结合起来, 突出关键内容;加强对试点城市调研督导, 加强培训, 提高能力。开展试点工作和效果的中期评估。根据各地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和需要, 组织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 促进各地相互借鉴学习。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 探索建立电子病历, 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同时, 要进一步加强医疗管理, 改善服务。

六是努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其他重大事件处置工作。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等工作;积极推进疫苗接种, 防止疫情蔓延;加强医疗救治, 倡导中西医并重, 努力提高治疗效果。强化健康教育和促进, 及时发现处置疫情, 引导社会舆论, 维护社会稳定。重点抓好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应对工作。依法加强卫生应急工作, 尽快制订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积极推进省级、地市级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 探索建立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完善国家和省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 强化队伍建设, 规范应急演练, 启动国家级紧急医疗救援基地确认和能力评估工作;全力做好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卫生保障工作。

七是大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积极落实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做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深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 完善配套规章制度, 做好综合协调和信息发布工作;加大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力度, 做好组织协调, 查处重大事故, 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成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 制定规划, 组织实施乳品安全标准, 制修订食品安全基础标准;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工作,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构, 完善网络, 建立覆盖省、市、县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 提高监测能力;加强餐饮服务业食品安全工作, 加快起草《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

八是积极做好卫生监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 推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 进一步规范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扩大职业健康监护覆盖面, 强化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 加强重点职业病监测。以尘肺病防治为重点, 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做好放射防护工作, 开展核电站周围人群健康监测工作, 加强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监管工作;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有重点地开展环境污染健康影响监测, 完善评价和处置规范;进一步加大打击无证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力度, 探索建立动态监测平台, 提高打击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九是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 落实国务院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控、应急处置以及医疗救治和治未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和政策倾斜, 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完善服务体系, 适应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实施培养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和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名、三进”工程, 加快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 加大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力度, 集中优势力量开展联合攻关, 努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探索建立和完善融预防、养生、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中医保健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 推进中医药科学普及和文化建设。

十是认真做好重大规划工作。做好回顾总结, 实事求是地分析“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成绩, 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和不足, 为做好今后卫生工作奠定基础。对目前尚未完成的任务, 要特别加大工作力度, 努力实现预定目标;科学编制“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充分利用各方智力资源, 发挥团队协作优势, 科学研判未来卫生工作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以及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改善健康和促进健康公平入手, 着眼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 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卫生工作重点、策略和政策保障, 做好规划工作。既要尽力而为, 又要量力而行, 不能制定脱离实际的目标和指标;把“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成果体现在国家和地方卫生发展规划中,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中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 在编制“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纲要和专项卫生规划中充分应用前期研究成果。

十一是加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做好总体设计, 按照整体设计、系统集成、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实用高效的原则, 对医药卫生信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尽快制定全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加强信息标准化研究, 完善数据标准和通讯标准体系, 促进信息互认共享;抓好平台建设和连点成面工作, 重点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逐步将传染病报告、卫生应急、卫生监督、医疗服务、新农合、妇幼卫生、社区卫生、采供血等方面的信息系统进行对接, 连点成面, 促进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整体建设, 防止和减少“信息孤岛”的问题;加强卫生信息的分析研究和利用;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监管, 注重发挥信息化在改善监管绩效中的作用, 增强卫生工作的透明度, 提高监管效率。

篇4: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三季度工作报告

我省今年将重点解决筹资机制不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不完善、医疗服务监管尚需加强、支付方式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进一步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

根据《安排》,2014年河南将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保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320元;个人缴费同步新增2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和75%左右,进一步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适当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待遇水平。

同时,我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将扩大到所有省辖市,规范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并做好儿童白血病等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向大病保险过渡工作。

篇5: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三季度工作报告

2012.2.1

0 1 1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县按照区、市的统一布署,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目标,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按照县/^、.民政府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的2 0 1 1年医改工作目标责任状5个任务5 9个指标要求,在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攻坚克难,创新机制,医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县医改工作进展情况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医改的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基本医疗保障面大幅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三项制度“,孓断健全,农民参保率为9 4.8%,城镇居民参保率达93.5%,城镇职工参保率达92%.均超额完成区、市所定的参保任务.,二是从2 0 1 1年S只1日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县1 2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现基本药物全市统一网上集中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三是以推进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体制建设进一一步健全。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10个乡镇卫生院得改造建设,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综合改革全面实施。按照自治区的标准,要求,重新核定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由原来的1 3 9个增加到2 2 9个编制,完成了乡镇".生院岗位设置,过渡人员过渡考试,全员竞聘上岗,签订聘用合同,实施绩效工资等人事制度改革任务。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由原来的¨O人增加到1 9 3人,缓解了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建立了乡镇卫生院用人新机制和分配新机制,村卫生室建设得到了加强,自治区下达的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任务建设已完成,实现了全县1 0 3个行政村村村有卫生室的目标,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村卫生室全覆盖。开展了西山、甲篆、百林为试点的卫生服务乡村一体化建设初显成效,政府提高了村医待遇,村医工资由原来的每月8 0元提高到了每月3 0 0元,对稳定村医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完成了乡镇卫生院长期负债清理、锁定债务

工作,1 2个乡镇卫生院有8个乡镇卫生院有债务,债务总额 达219.8万元,初步制定了乡镇卫生院的化解工作方案,把锁定的债务从卫生院剥离出来,由政府承担化债工作,力争今年1 2月3 1号前完成化债任务,减轻乡镇卫生院债务压力。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取得新进展,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受惠面明显扩大。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及城镇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均达到了自治区的要求。完成了国家免费规划各项任务指标,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规范管理,加强了对儿童和孕产妇的管理,实施了母婴健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和地中海防治计划以及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五是做好了公立医院改革前期调查摸底工作,并把调查相关数据及时上报自治区医改办,为下一步的公立医院改革做好充分准备。六是政府对乡镇卫生院医改投入加大了力度。据不完全统计,2 0 1 1年各级财政对我县卫生事业(乡镇部分)专项投入(不含职工工资的财政投入部分)1 2 6 0万元,其中村卫生室建设项目5 0 2万元,中央、自治区、市各级财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资金476.9万元,中央和自治区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资金95.3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专项补助资金3 6万元(中央预拨),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中央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44.7万元。自治区本级乡镇卫生院基本工资专项补助资金63.5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和综合改革以奖代补专项补助资金4 3万元。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大幅增长,群众就医负担逐步减轻。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县是全区第三批医改试点县(最后一批),虽然起步晚,但进度快,取得的成效扎实,势头良好,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综合改革任务完成得比较好,所取的成绩排在全市第一、第二批试点县前面。然而,在医改进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遇到一些新问题和新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现村卫生室和村医全覆盖目标难度很大。村卫生室建设项目虽已进入尾声,但村医缺乏仍然是突出问题。东山、西山、所略等乡一些边远大石山区仍然招不到村医,东山乡8个行政村仅,有那漠村有一名村医,而其他行政村没有村医,这些地方卫生网底极及薄弱。根据桂政办发[ 2011]174号《关于在全区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通知》精神,要求从2 0 1 1年1 1月1日起,所有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使用由自治区确定的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其他药物全部退出村卫生室。由于各种原因,我县目前还没有启动实施此项工作,而中央下拨95.3万元用于我县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资金已到位。卫,生服务乡村一体化建设还没有全面铺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进展。

2、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机立制进度缓慢,影响了乡镇卫生院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挫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经财政、卫生部门联合清理清查各乡镇卫生院上发放的各种津贴等合理性收入,除了巴马镇和甲篆卫生院超过自治县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托底线1 2 5 0 0元外,其他乡镇卫生院都低于托底线。按照“托底不限高”原则,我县实施绩效工资后,医务人员收入应比改革前高。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巴马镇卫生院和甲篆中心卫生院高出部分是否要保留,巴马镇高出7 7 0 0元,甲篆高出1 5 0 0元,按照要求和兄弟县市的经验,应给予保留,保留并不增加财政负担,单位有节余才能发放。同时保留又能够激励职工积极性,不增加财政负担,适当保留的目的是防止差距太大,起到平稳作用。

3、个别部门和单位重视不够,医改相关信息收集上报不及时。县医改办根据自治县人民政府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的责任状要求,把任务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求开展自查自检自评,并形成书面汇报材料送县医改办汇总上报区市医改办,但有的单位没有报送汇报材料,自治区的评后验收估计在全区会议前后开展。各部门应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4、县医改办机构建设不规范,难予发挥组织、协调、监督等作用。医改是由发改部门牵,卫生、人事、编制、财政、药监、物价等部门是具体实施者,而卫生部门是重头戏。县医改办工作人员都是从卫生金已到位。卫,生服务乡村一体化建设还没有全面铺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进展。

2、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机立制进度缓慢,影响了乡镇卫生院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挫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经财政、卫生部门联合清理清查各乡镇卫生院上发放的各种津贴等合理性收入,除了巴马镇和甲篆卫生院超过自治县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托底线1 2 5 0 0元外,其他乡镇卫生院都低于托底线。按照“托底不限高”原则,我县实施绩效工资后,医务人员收入应比改革前高。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巴马镇卫生院和甲篆中心卫生院高出部分是否要保留,巴马镇高出7 7 0 0元,甲篆高出1 5 0 0元,按照要求和兄弟县市的经验,应给予保留,保留并不增加财政负担,单位有节余才能发放。同时保留又能够激励职工积极性,不增加财政负担,适当保留的目的是防止差距太大,起到平稳作用。

3、个别部门和单位重视不够,医改相关信息收集上报不及时。县医改办根据自治县人民政府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的责任状要求,把任务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求开展自查自检自评,并形成书面汇报材料送县医改办汇总上报区市医改办,但有的单位没有报送汇报材料,自治区的评后验收估计在全区会议前后开展。各部门应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4、县医改办机构建设不规范,难予发挥组织、协调、监督等作用。医改是由发改部门牵,卫生、人事、编制、财政、药监、物价等部门是具体实施者,而卫生部门是重头戏。县医改办工作人员都是从卫生单位临时抽调人员组成,安心不下,难予发挥作用,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医改办主任由县卫生局领导兼任,与区、市不对口,难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医改办是发改部门的二层机构,为独立的法人单位,但还没有落实法人代表,不利于工作开展。医改办的目前状况是:机构不明、责任不清、人员不稳、办公环境简漏,交通工具缺乏,难予开展下到基层实地调研评估医改成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区、市没有下达新任务指标之前,我们当前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组织相关部门做好自治区2009-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终期评估验收迎检准备。

2、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区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通知》精神,启动全县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在自治区评估验收前把专项补助资金发放到位,努力实现村卫生室、村医全覆盖的目标。

3、巩固成果,进一步完善机制,尽快兑现奖励性绩效工资。

4、着力做好债务化解工作,把已锁定的债务从卫生院剥离出来,制定化债方案,力争年底前完成化债任务,坚决制止乡镇卫生院新债发生。

篇6: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三季度工作报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平远县八尺镇卫生院

(2011年8月24日)

一、医改工作进展情况

(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基本药物采取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办法,并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价销售。因医生用药习惯和群众需求还存在部分非基药,但将按照上级要求努力全面实行基药销售。

(二)卫生院的改建工作:为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我院卫生院改造建设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共筹集资金200多万元,目前正在招标改建中。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认真完善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管理工作,至2011年上半年,建立居民信息录入12717人。认真做好乙肝疫苗免费补种、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项目活动以及妇女住院分娩补助工作,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工作及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其中老年保健管理1358人次,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302人次,糖尿病规范管理88人,完成重性精神病规范管理48人的任务。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我院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紧紧围绕改革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1-

作,召开了医院的专题会议,传达了会议精神,全面部署了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并成立了综合改革推进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岗位竞聘工作方案要求,正在全面开展竞聘上岗工作。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因受医院的业务、经济、人员配套等因素制约,卫生院发展仍有较多问题和困难。

二是由于卫技人员、医疗设备缺乏,健康档案信息采集困难。健康体检意义不大,群众参与热情不高。建立健康档案难度大。

三是卫生技术人才缺乏,如妇幼、检验、医学影像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人才较为明显。

四是财政投入仍然不足,医疗设备更新步伐较慢。

五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工作协调衔接不够到位,因县财政配套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的差价补偿资金不到位而影响资金周转。

四、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医改工作全面开展,按照原有人员即要开展日常门诊、住院工作又要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希望能按照编制安排人员。

二医改已明确卫生院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的非盈利性的医院,政府应加大投入,购置一些必配的医疗设备。

篇7: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三季度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1-05-23

(2011年3月19日)

同志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医改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全省医改工作,部署今年全省医改任务,经省委、省政府研究,今天召开全省医改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省委书记苏荣同志多次主持省委常委会议,听取医改汇报、审定医改文件、指导医改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同志亲自担任组长、亲自深入调研、亲自谋划决策,今天又亲临会议作重要讲话。可以说,几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改举措,都是苏书记、吴省长直接倡导和指挥的。

刚才,吴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吴省长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全省医改工作取得的“一扩大、两到位、三提高”的明显成效,明确提出了要准确把握医改的正确方向、重要原则和根本目标,突出强调了今年全省医改工作的“两大难点改革、三项重点任务”。同时,吴省长就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增强改革动力、加强监督考核、加强舆论引导等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我省全面完成医改三年目标任务的总体要求。六个省直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围绕本系统的医改工作职责讲了很好的意见,南昌市、宜春市和芦溪县、吉安县分管负责同志作了经验介绍,省医改办与各设区市医改领导小组签订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任务责任书》。回去以后,务请各地、各部门向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向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汇报,传达会议精神、研究医改工作、落实任务。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吴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再讲几点具体意见,即:把五个硬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把大幅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的硬任务落到实处。根据中央要求,今年将财政补助农民和城镇居民参加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由去年人均120元增加至200元,人均增加80元。中央财政补助50%,地方财政补助50%,全省需安排15.76亿元,其中:省财政负担60%、县级财政负担40%。新农合筹资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240元,其中,个人筹资由30元提高到50元,今年增加10元、明年再增加10元。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水平成年人每人每年提高到310元,未成年人每人每年提高到240元,其中,个人筹资由100元提高到120元(未成年人由30元提高到50元),今年增加10元、明年再增加10元。这是一项硬任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财政补助这部分;另一方面是个人筹资部分。财政补助这部分,去年国家提前打了招呼,我们在预算中也提前做了预安排,对地方也提出了要求,应该说完成任务没有问题,但是由于这次增加的幅度较大,新增投入比较多,各级财政会有些压力,希望大家精心调度,确保中央和省里政策落实到位,兑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广大群众的庄严承诺。个人筹资这部分,有个难点,就是去年年底就按照过去的标准把今年个人筹资这部分钱缴交了,现在部署提高个人筹资标准,要群众再交一次今年新增的10元,在操作上有些难度,希望各级卫生、人保部门的同志克服困难,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

二是把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的硬任务落到实处。报销比例要力争达到70%左右;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统一调整到5万元以上,提高医保保大病的作用。这也是一项硬任务,去年国务院医改办与省政府签订的责任书,今年3月份前确保达到60%,我省到2月底已经完成了,但动了不少脑筋,费了不少功夫。李克强副总理指出,实现这一目标是具备条件的,一方面,中央和省里加大了支持力度,医保基金的总盘子明显扩大;另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看病费用会明显下降,医保支付压力会相对减轻;再一方面,目前医保基金总体上还有一定的结余,还有一些潜力可挖。希望各级卫生、人保部门,要认真研究,及时调整落实医保报销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得在“政策范围”上做文章,欺骗参保对象。

三是把大力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硬任务落到实处。中央规定,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人均增加10元。中央财政补助60%,我省地方需要安排4.4亿元,其中:省财政负责安排3.43亿元,市县级财政负责安排0.97亿元,大头中央和省里拿了,地方的压力减轻很多。我们要统筹使用医保、大病救助、慈善捐赠等各类资金,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每年坚持办几件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健康实惠。继续实施“光明·微笑”工程,巩固救治成果,完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免费救治工作;实施好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慢性病的管理,逐步建好居民健康档案,不断完善电子信息网络。

四是把中央补助县、乡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硬任务落到实处。全面完成2009年、2010年中央支持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确保78所县级医院、202所乡镇中心卫生院、75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全部建成,达到国家标准。去年我在贵溪现场会上,提出了三个时间节点的要求,从前段时间省发改委、省卫生厅通报的情况看,总体上是好的,大部分项目按照要求完成了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有7个项目没有开工,希望在座的市长们亲自过问一下,抓紧协调调度,确保今年5月底前全部开工。同时,在前两年的基础上,要争取国家支持,启动剩余的14所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通过这一轮的建设,全面提升我省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努力做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疾病少出省”。

五是把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硬任务落到实处。省医改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今年每个设区市抓好一个县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控制医药费用,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按照卫生部等国家部委的要求和路径,围绕建立高效、价廉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针对目前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积级稳妥地推进管办、人事、分配等综合改革,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缓解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此外,还有一个硬任务,就是开展机关公费医疗同城镇职工医保衔接的调研工作,请省直有关部门负责。

总之,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已经体现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11年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任务》和《责任书》中。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文件和责任书要求,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和时间节点。各设区市要在4月10日前,将本次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报省医改办,今年年底各设区市政府要向省政府专题报告医改工作情况。当前,要抓好去年责任书的交账考核和中期评估。

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是医改三年重点任务的攻坚之年。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医改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苏书记、吴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出色完成五项重点任务,用三年医改的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篇8: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三季度工作报告

卫生部副部长刘谦、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司长张宗久、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局局长李清杰,以及有关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医院协会的领导,各地医院院长、书记及医院管理干部等500多位医院管理专家学者代表出席了论坛。

论坛围绕“深入学习、认真贯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这一主题,针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目标与思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公立医院改革的关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课题进行了研讨,交流了部分地区公立医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精细化管理、医院与医保的协调、大型医院的发展等方面的思路和经验。

卫生部副部长刘谦在会上讲了话,他指出,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五项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次论坛把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作为主题,十分必要、及时。刘谦在讲话中阐述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概括介绍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优化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的功能、数量、规划和布局,明确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建立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精神,逐步实现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第二,改革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政府的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管理形式,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并落实公立医院发展建设、人员投入、财政分配等措施,为公立医院的公共职能提供保障条件。第三,改革公立医院的制度机制,要科学界定公立医院的工作者和管理者的责权,要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制度,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加强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健全医院、院长约束机制,既要有效激励,也要有效约束。第四,改革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要完善公立医院内部体制的决策运行机制,改革公立医院管理,深入人事制度改革,要完善岗位工资制度,合理提高医务人员,特别是一线的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通过绩效考核和待遇挂钩,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第五,改革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要逐步取消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从药品销售当中获得利益的渠道。落实财政补助的有关政策,在成本合理核算的基础上,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探索医保之间的合理付费方式。第六,加强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要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制定疾病诊疗规范并推广实施。持续地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第七,健全公立医院的内部监管机制,实行全行业监管,全面实行公立医院的信息公开,完善公立医院的考核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运行质量和运行机制的监管。第八,探索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和培训制度,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临床医师。第九,要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和引导民营医院发展,要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不同层次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刘谦指出,公立医院改革是复杂的试点工程,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更需要卫生系统全行业共同参与,全力做好这项工作。各级地方行政部门和医院协会等各方面都要正确认识群策群力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医院院长,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两个文件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政策意识、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理解、深化医改,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目标、原则、任务,切实落实各项试点的任务和措施。要努力探索、大胆创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既要把试点工作作为医改工作实施的载体,又要在细化、时效上下工夫。各级公立医院要切实端正办医方向,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内部管理,明确管理模式,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让群众真正受益。要广泛动员、积极引导。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离不开广大医务工作人员的理解和参与,事实上医务工作者是改革的主体,是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医院管理者要做好有关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工作,要让医改政策深入人心,动员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改革实践。要真抓实干,重在落实。在试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医院要主动配合行政部门的工作,争当改革先锋,把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质量放在首位。

篇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三季度工作报告

一、2014年一季度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布局

1月22日和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第二次会议。对改革领导小组和专项小组的设立和工作规则做出了部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由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负责。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确立了9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直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转型升级的难点等问题。一些改革啃“硬骨头”的时间表逐渐明晰。

(二)关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现代市场体系的改革

1、放管结合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一方面是放。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3月11日表示,存款利率可能在一两年内放开;1月,财政部下达《关于进一步扩大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范围的通知》,从2014年起,将福建、山西、海南等7省(区、市)纳入县域金融机构涉农增量奖励政策试点范围;3月,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确定,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等民营资本参与试点工作。另一方面是管。1月,证监会制定公布《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进一步加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过程监管;2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商业银行对包括同业和理财在内的各业务条线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应于2018年底前达到100%。

2、加快推进资源能源价格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3月5日表示今年将完善阶梯电价、指导落实阶梯水价等;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2015年底前,设市城市原则上要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

3、加快推进有利于改善市场环境的改革

1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改革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发挥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2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

(三)关于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项措施:一是公开国务院各部门全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向“负面清单”管理迈进;二是清理并逐步取消各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三是重点围绕生产经营领域再取消和下放包括省际普通货物水路运输许可等70项审批事项。1月28日,《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4〕5号)发布,国务院决定再取消和下放64项行政审批项目和18个子项。2月20日,国务院决定向社会公开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四)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1、预算公开

3月25日,财政部向社会公布了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2014年中央财政预算。公开的内容涉及中央财政收支预算、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等共计17张表格和说明。今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细化到了项级科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细化到了具体项目。

2、税制改革

消费税改革将是今年税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消费税的改革思路为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和税率,将一些资源类产品和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1月1日起,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纳入试点正式执行营改增,今年财税部门在推进通信业“营改增”的同时,还将研究把生活服务业、不动产业、金融服务业纳入增值税范围。

(五)关于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改革

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了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的目标。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仅要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也要放宽大中城市落户条件,特大城市可采取积分制等方式设置阶梯式落户通道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三是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四是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

(六)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改革

1、铁腕减霾

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会议提出:一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二是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包括对煤层气发电等给予税收政策支持,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100亿元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核心技术攻关和相关产业发展等。

2、落实问责

2月13日,水利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由十部门组成考核工作组,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修编发布了《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于4月1日施行。

3、探索生态补偿机制

2月,财政部等四部委印发《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核心是将水土保持补偿明确为功能补偿,重大突破是明确了矿产资源生产期从量计征补偿费和补偿费要按1:9进行中央分成的要求;2月,江苏省财政厅、环保厅联合出台《江苏省水环境区域补偿实施办法(试行)》,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在全省执行。endprint

(七)关于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的民生领域改革

1、落实“单独两孩”

一季度全国出现了“单独两孩”新政启动的小高潮。截至3月25日,已有9省份正式实施“单独两孩”新政,此外有20个省份推出了实施该政策的时间表。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2014年将新增县级公立医院试点县700个,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每个省份至少有1个改革试点城市。二是鼓励支持社会办医。1月,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提出放宽举办主体要求,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社会办医准入制度。三是提高医保体系保障功能。今年要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在全国积极推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加快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推动各地尽快制定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

3、完善养老保障网络

2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月24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将于7月1日施行;2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在全国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

4、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

1月,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国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围绕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等8个方面开展试点。2月,民政部、中国保监会、全国老龄办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

5、持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2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二、2014年一季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值得关注的几个特点

(一)改革的紧迫性与经济较大下行压力并存

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仅仅6年的时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特别重,很多改革必须加快启动。但同时今年挑战依然严峻,在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和国际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下,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既要稳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还要提质增效,治理污染。因此在改革推进过程中,面临着多项改革与多重发展目标协调的问题。

(二)改革的共识已经形成,关键是落实

目前多项改革的方向已基本达成共识,例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等。一季度多项改革已经启动,但是与诸多改革的落实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一些改革的具体要求并不明确,一些改革的制度准备和法律准备并不充分,一些改革的保障机制并不到位。因此如何落实改革是2014年必须抓紧研究的重要事项。

(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

从2014年的开局来看,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展开的,例如,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放管结合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大气污染治理更好的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养老、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社会资本。

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2014年经济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

1、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将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并且在完成量的目标的同时,会更加注重质的提高。这些改革将有利于加快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对市场产生利好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保持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2、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服务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

2014年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一系列改革将有利于服务业和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例如,利率市场化可能降低融资成本,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有利于优化竞争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医疗领域、基础建设为社会资本扩宽了投资渠道,总体而言更加公平、有序、包容的市场环境和制度有利于服务业和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

3、财税体制改革形成新的推动力

2014年“营改增”的范围将会继续扩大,对服务业的发展将继续形成推动作用。另外,对小微企业减税范围和优惠幅度将进一步扩大。

4、城镇化带动消费和投资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有利于释放新的改革红利。从消费讲,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市场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和多元化,现代服务业有了扩张和发展的基础;从投资讲,城镇化将拉动更多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和居住、消费等方面的投资;同时,城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机会。

5、民生保障更加完善有利于释放内需

推动社会养老保险并轨、发展现代养老服务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缓解人民群众就医负担、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保障能力、完善就业机制等这些民生领域的改革对增加职工收入和居民财产性收入将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稳定消费者预期释放内需,支持消费稳定增长。另外,今年的“单独两孩”政策也将撬动婴儿经济,一定程度上带动消费增长。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可能形成一定的发展压力

1、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可能形成发展压力

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虽然对80%左右的居民实际影响不大,但对居民和市场的价格预期有影响,都可能引起CPI小幅反弹。但就今年的经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大、短时期内产能过剩格局不会改变、粮食产品价格比较稳定,资源价格改革造成的通货膨胀幅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主要的发展压力是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特别是一些资源依赖型企业,倒逼转型的压力较大,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发展路径,就可能倒闭,对于就业和经济总量可能产生一定影响。endprint

2、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可能对投资造成影响

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利率市场化后,银行曾经稳定的存贷款利差收入发生变化,由此引发的贷款投向偏好会对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影子银行业务规范化都会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3、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可能会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造成较大冲击

过去那种以牺牲环境生态为代价的掠夺式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受到限制,资源消耗型企业的成本代价也会越来越高;同时节能减排也会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些都有可能在短期内对就业和经济增速造成影响。

四、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建议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既要把握好宏观层面的方向和制度体系设计,也要对专项领域的具体改革落实做出部署。

(一)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

明确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就大胆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全体人民的创新、创业热情,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形成新的内生增长动力。

2、从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领域入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为明确经济体制改革优先序的核心标准之一,特别是能够为现代服务业、中小微企业这些市场潜在活跃力量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更加公平、更加开放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的改革。下一步还需要更多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改增”等一样能够有效完善市场体系建设的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

3、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

一是将能够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矛盾集中体现的问题作为确定改革优先序的另一个重要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实际上一些领域如果不改革就可能出现社会动荡,例如,征地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养老制度并轨等。二是一些可能会暂时影响社会稳定的改革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力。例如,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是今年价格改革工作的重头戏,既要理顺长期扭曲的价格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也要考虑社会承受力。水、电、煤、油、气关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百姓所需要承担的价格不能一步过高,特别是要兼顾困难群体的利益。

4、做好风险控制

一些在改革过程出现的偏差,可能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低效率、不稳定,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能预防的该预防的风险要做到事前防控。例如,努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逐步将地方政府债务性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降低金融风险;对于征地等社会矛盾较为集中体现的领域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加强短期流动性调节,保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5、更好地发挥财政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

一是加快盘活财政资金存量,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重点用于应急和民生领域,继续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二是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推进短板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棚户区改造、中西部地区铁路、城市管网改造等在建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二)管放结合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不仅要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数量上下功夫,更要在公开透明、增进实效上下力气,避免避重就轻、中间梗阻、变相审批等问题的出现。

2、“放管结合”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与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金融市场化的步伐越来越快、相关市场主体的发展冲动也越来越大。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市场竞争规律,鼓励合理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金融监管,构建三条防线:第一道是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金融机构要建立与其资产负债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和风险偏好状况相匹配的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第二道是完善金融市场的约束。要针对金融创新当中的会计核算等问题,用好这个机制,同时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加快推进金融产品登记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三道是提升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3、积极推进资源产品要素价格改革

在当前通胀环境较为适宜的情况下,加快推进水、电、天然气、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使价格能够真正反映资源的供求关系。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与财税倾斜政策;稳步推进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结合国内市场供需状况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涉及面极为广泛不可能一蹴而就,简单地与国际价格接轨,完全由市场定价必然会损害一部分消费者利益,尤其对农民和其他低收入人群影响更大。可以先进行工业领域的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同时注重结构性调整,适时改革资源税并逐步将其推进到生活领域,把握好时机力度,给予困难群体适当补贴。

4、抓好财税体制改革

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清理和整合;加快推进“营改增”,完善消费税制度,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进房地产税的研究。特别是要加快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事权划分,这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难点但也是关键点。

5、优化政府职能体系

当前需要重点研究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应当由政府履行的职能如何在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划分;二是政府管理方式如何更加方便易行,特别是公众如何更好的参与,加强政务的透明化;三是政府在减少管制的时候,如何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和事后监管。

(三)以城镇化为抓手进一步释放内需

1、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其他常住人口,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今年要求各类城镇要因地制宜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具体标准。通过建立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城镇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将市民福利与户籍制度适当脱钩,保证符合条件的非户籍常住人口也能获得相应的市民福利;保障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与城市劳动者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2、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

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进程中的房地产、文化娱乐、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建设和供给中来,减轻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增加有效供给。

上一篇:生于尘埃,死于江海散文下一篇:世界名校校训英汉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