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随笔

2024-08-15

金庸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随笔(共13篇)

篇1:金庸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随笔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今天,金大侠逝世一周年。其影响了几代人的皇皇巨著,在未来必将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来没有一个作家能像金庸一样在华人圈子内产生如此大的当量,上至社会名流,下至贩夫走卒,无一不对金庸小说推崇备至、击节叫好。

上世纪80年代初,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大陆“解禁”,一纸风行。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红楼梦》哀婉凄绝,《三国演义》奇谋叠出,《水浒传》豪气干云,《西游记》舍生取义。而金庸的十几部小说,几乎每一部都成为经典,每一部都能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最脍炙人口的几部小说,在长篇小说领域被奉为圭皋。

而金庸的影响力,又何止在文学方面?如同蜘蛛侠、钢铁侠之于美国人一样,金庸的小说就是华人文化圈的超级大IP,带动了影视、歌曲、游戏等多个领域的繁荣兴盛。

金庸的小说创造了影视剧中的初代偶像。上世纪80年代初的《射雕英雄传》,在大陆、香港、台湾等地都带来了万人空巷的轰动效果。尤其是在彼时娱乐业不发达的情况下,黄日华版的郭靖、翁美玲版的黄蓉,更是成了万千少年的偶像。那个时候的学生,有谁没在自己的作业本上贴过那些剧照的贴纸呢?

随着《射雕英雄传》的大获成功,更多经典的金庸剧被创造出来。而古天乐、李若彤等一大批港台演员,至今被奉为剧迷们的心头好。

金庸的小说一再被改编,就是因为其故事讲得好,而主人公的形象更是在长篇巨著中被摹画得栩栩如生,几乎要从书页中飞跃而出。在中国导演普遍被诟病不会讲故事的情况下,直接改编金庸的小说自然成了影视界的“保命秘籍”。

随着影视剧一起诞生的,还有剧中的主题曲。龚先生记得,在大学校园里的一个午后,一个男生在宿舍用收录机放着《射雕英雄传》主题曲,随着高亢激昂的音乐响起,奔腾的马蹄声犹如撞击在心间,罗文的男中音和甄妮的女高音,瞬间点燃了一个宿舍楼的激情——“嚯!”“哈!”几乎一整栋楼的男生都在随着音乐嘶吼。那样美好的午后,那样昂扬的青春,都在音乐声中肆意挥洒在了大学校园里——而这一切,都拜金庸的小说所赐。

不管是影视、歌曲,还是游戏,带上“金庸”两个字就能火,这最终都要归结到金庸小说的超级魔力中来。

金庸的小说,不激烈、不过火,主人公身上从来都附着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侠义、坚贞、善良等美好品质。而在武侠之外,金庸小说更是将爱情刻画得荡气回肠、令人神往。郭靖和黄蓉、杨过和小龙女、令狐冲和任盈盈,无不是经历千般险阻,最终得以结成神仙眷侣。

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很多人压力山大的当下,金庸的小说不啻是提供了一个快意恩仇的精神高地——在那里,“江湖事江湖了,江湖儿女江湖老”,哪还管得三五斗米的烦人琐事?

点一炷香,执一本书。今天,让我们一起怀念金庸……

篇2:金庸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随笔

故事听得多了,看得多了,自然就会知道,好故事有多么难得。好故事如开放公园,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不同的路径可见不同的风景,正如鲁迅先生说《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公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在金庸先生去世一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为什么金庸和他的作品如此迷人。

金庸的故事很迷人。证据之一,是金庸小说畅销多年,流播广远。证据之二,是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层出不穷。改编金庸的投资者趋之若鹜,是因为金庸故事向来不愁没有观众和市场。市场检验故事的品质成色,胜于任何个人的权威独断。金庸小说改编几年一翻新,从另一个角度看,亦可解释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部改编作品形神兼备至不可逾越。

金庸的故事很迷人,在于它说不尽,甚至说不清。说它是通俗类型小说,固然不错,它本就是武侠传奇故事;但严家炎先生说,金庸小说是精英文学对通俗文学改编的全能冠军,这话似乎更有道理。因为金庸的小说,既是武侠之书,也是情感之书,也是成长故事之书,也是历史演绎之书,也是文化思想之书。

说金庸小说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主题,当然很对,《书剑恩仇录》的红花会群雄及《射雕英雄传》的主人公郭靖的奋斗目标,就是保卫民族利益,彰显国家情怀。但是,说金庸小说超越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却也不错,因为《天龙八部》的思想主题,就是超越狭隘民族立场的国际主义与和平主义。说金庸小说是传统文化的美丽结晶,当然很对,因为金庸小说中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典章文物构成的古典文化风貌,可慰藉现代读者的潜在乡愁;若说金庸小说有对文化传统的批判锋芒,却也不错,《神雕侠侣》中杨过的反抗,《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追求,全都是针对礼教传统及其权力体系;《鹿鼎记》中韦小宝顽皮狡黠的大笑,更足以震裂农耕文明的琉璃屋,并彻底打乱专制传统的梦幻牧歌。

要对金庸小说做全面价值评估,需具备足够的认知复杂度。

金庸本人的故事,也很迷人。在他逝世后,李以建发表了《金庸的功夫,世人只识得一半》,该文重点是,金庸不仅是作家,也是时事评论家,作品包括30多年的《明报》社评,将近8000篇;以及署名徐慧之的“明窗小札”将近篇;以及发表于《明报》“自由谈”专栏的“论祖国问题”系列文章(后结集为《论祖国问题》出版,作者署名黄爱华)。金庸时事评论文章,接近1万篇,论题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海外华侨,以及有关苏联及共产主义、有关当时国际热点问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意识形态和国际关系。

金庸还是译者。他曾在译文杂志《时与潮》兼职,发表过大量译作。1950年后,他陆续翻译出版的作品包括:美国记者杰克·贝尔登有关中国解放战争的长篇纪实报道《中国震撼着世界》,英国记者R·汤珊逊写的长篇纪实报道《朝鲜血战内幕》等。

金庸曾是影人。作为影评人,他曾以萧子嘉、姚嘉衣、嘉衣、嘉等笔名,在香港《大公报》开设“ 每日影坛”专栏,发表650 篇以上影评;又以姚馥兰、林子畅等笔名,在《新晚报》开设“馥兰影话”、“子畅影话”专栏,发表影评140余篇;进而,还以林欢、姚馥兰、林子畅、镛等笔名,在《长城画报》上发表70余篇关于电影的讨论文章。作为电影编剧,创作过20多个电影剧本,其中7个剧本被拍成电影。作为电影导演,他曾与老导演程步高联合导演过《有女怀春》,又与胡小峰联合导演了越剧影片《王老虎抢亲》。作为电影歌词作家,他创作并发表过《门边一树碧桃花》等十多首电影歌曲的词作。

金庸的故事所以迷人,简单说,是因为他有讲故事的天赋,有坎坷而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对人性的敏感与深刻洞察力。此外还有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即,因为书写时事评论,从而有深度的人世现实关切;因为他翻译外文作品,从而有广阔的全球文化视野;因为他研究戏剧和电影,从而有精湛的故事叙事技艺。

2019金庸逝世一周年缅怀

金庸,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而他本人曾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金庸,原名是查良镛,他的笔名金庸就是把自己本名的镛字一分为二而成。他自称金庸二字“没有什么含意的”。

作为一个时代的神话,金庸被称为“文坛圣侠”,是武侠小说作家界的“武林泰斗”,还被称作是香港“良知的灯塔”。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把一颗总编号为10930的小行星命名为“金庸星”,以表彰金庸的贡献。据说,这是我国唯一一颗以文学家名字来命名的小行星。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说这14个字,便是他的整个青春。他椽笔一挥,就勾勒出一个个江湖,那里月白风清、古风犹存,回响着整个文化中国的余韵。

1955年2月8日,金庸在《新晚报》的“天方夜谭”版开始连载《书剑恩仇录》,每天一段,一共连载了574天。直至1972年金庸一共创作了十五部长、中、短篇小说。

他在1972年底公开宣布封笔:“如果没有什么意外,《鹿鼎记》是我最后的一部武侠小说了。”

封笔之后,金庸把自己近来所写的武侠小说逐字逐句地修改。经过的修订,一套15种共36册《金庸武侠小说全集》出版。

他曾经说过,如果有天他去世了,他的墓碑上会这样写:“这里躺着一个人,在20世纪、21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

金庸的武侠小说已风靡了半个多世纪,堪称粉丝遍天下。

牟宗三最喜欢《鹿鼎记》,余英时最爱《射雕英雄传》,陈世骧则是《天龙八部》的粉丝,曾评价该书“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李开复就曾在自传中写到他对于金庸的喜爱,他在美国上学期间一直在看金庸的小说,把每一本金庸小说都读了整整五遍。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托朋友代自己在香港约见自己的偶像金庸,他说当时自己激动了几天,买了他的书,兴冲冲地期待着与金庸见面和签字。后来两人相谈3小时后成为忘年交。

金庸还送给马云别号“马天行”,意指天马行云,但从不踏空。马云则用金庸小说中的武林圣地来命名公司房间,办公室叫“桃花岛”,会议室叫“光明顶”。

有一次,马云到金庸澳大利亚的家里做客,看到他家中满满一间的书,问:“这些书你全都看完了吗?”金庸笑道自己从不看书。但是在闲聊时金庸却能对各种历史话题完完整整娓娓道来,让听者目瞪口呆。

马云问了金庸的太太后才知道,原来金庸所说的“从来不看书”,是因为他早已把这一屋子的书都看完了。

篇3:金庸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随笔

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秘书长、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所长黄嘉华,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前秘书长顾柏林,上海联影医疗总裁张强,《中国医疗器械杂志》执行主编杨秀琼,上海BME资深专家曹厚德教授,庄天戈教授、方祖祥教授、章鲁教授、严壮志教授、黄振年教授、沈淼莲、薛柏卿、丁文祥教授、赵俊教授、陈俊强教授等曾见证和亲历生物医学工程学从开创至今,与蒋大宗教授有着深厚情谊的老朋友共20余名代表。

会议由方祖祥教授主持,庄天戈教授作蒋大宗教授生平介绍,主要包括简历、丰功伟业、主要科技成果、行业交流沟通、岁月留影等。蒋大宗教授1922年5月14日(阴历)出生,1940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1944年加入抗日驻印新一军,1946年进入交通大学电机系,1957年随校西迁,先后从事电子学、电信、电气化、电力系、电机系等教学科研。1978年组建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曾任国际生物医学工程联合会(IFMBE)执行局等多学会委员,被授予IEEE终身会士等称号。他是抗日战火生死考验的抗战老兵,是理工学者进行医工结合,最早涉足医学影像研究与教学的先驱者,曾解决雷达故障、粉碎敌机轰炸,为教育事业特别是多个新专业做出贡献,参与中国最早湿簧管和第一台数字荧光成像装置等研制。作为一位传奇人物,他学识渊博而平易近人,贡献卓著而虚怀若谷,地位显赫而淡薄名利。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发言,深情回忆他的工作和生活,并表示要学习和传承蒋大宗教授的精神。

篇4:写在奶奶谢飞逝世一周年之际

记忆中的奶奶——处事低调,没有官架子。很久以来,我都不知道奶奶是一位副部级的领导干部,更不知道她是1927年入党的老革命、中央红军长征女英雄、抗击日寇的“谢团长”、新中国第一代法学教育家。直到我长大成人,她都没有和我提起过那辉煌的红色历史,奶奶总是默默地用行动教导我。奶奶告诉过我坐公交车如何挤车的经验,体验过奶奶带我上公共大澡堂洗澡的乐趣……在奶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们全家人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低调做人,认真做事,毫不张扬。

记忆中的奶奶——心想全局,顾全大局。我小学毕业时,爸爸因工作需要从北京调到珠海。全家人开了个会,奶奶坚决支持爸爸的工作,鼓励爸爸深入基层,并让全家人做爸爸的坚强后盾。在奶奶88岁高龄时,为支持爸爸工作,坚持和我们一起到珠海过春节。记得爸爸调离公安部后,部里让腾退分给他的住房,而妈妈单位又没有分配住房,怎么办?奶奶知道后说:“不能给组织添麻烦,从今往后,有我谢飞住的地方就有你们住的地方。”就这样,我们祖孙三代多年来始终住在一起。

记忆中的奶奶——忘我工作,大公无私。我不知道奶奶是什么时候离休的,只知道她在身体好的时候不停的忙,时而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而和公安部咨询委下基层调研,还参加广东、海南、福建、河南、浙江等地党史研究部门组织的活动。1994年妈妈带着我陪奶奶去海南调研,一路上我们几乎跑遍了所到地的派出所,听汇报、了解治安情况,可谓马不停蹄。直到调研结束,也未能去奶奶老家文昌看看。

记忆中的奶奶——乐观朝气,心态平和。我记事起,奶奶已是近80岁的老人了,但她从不显老态,腰杆笔直,走路快如风,不时还拿把宝剑舞一舞。有时,奶奶还要和我比试谁下腰下的低,谁跑步跑得快,甚至在一起藏猫猫。夏天来了,她买回袋装冰淇淋,祖孙俩一人盛上一小碗,你一勺我一勺吃起来,最后还不忘舔一舔融化在手指上的冰淇淋。一次,我不知为什么不高兴大叫起来,奶奶就对我说:“你的嗓门大,我比你还大。”于是她也高声大叫,声音压住了我。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这种快乐、平和的心态,让奶奶健康长寿,活过了百岁。

记忆中的奶奶——重情讲义,喜欢热闹。每到放假,家里就非常热闹,有时候是在京或在公安大学学习的海南老乡聚在一起;有时候是奶奶家的亲戚上门;有时候是奶奶疼爱的大姑(后来才知道是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她们一家来了。大家围坐在用一块大门板做的简易长桌前,吃饭、喝茶、聊天,可以说,这是奶奶最开心的时刻。

记忆中的奶奶——勤劳爱漂亮。我们家里有一台上海产的蝴蝶牌缝纫机,奶奶用它缝制了家里所有的沙发套和窗帘。奶奶逝世后我们清理她的遗物时,目睹奶奶亲手裁剪、缝制的一件件旗袍和连衣裙等。奶奶年轻时非常漂亮,从久远的历史照片中就可以看出她当年的英姿风采。这种美丽情怀一直延续到奶奶晚年,形成一种健康常态。长期来,奶奶坚持简单饮食,注重户外运动,始终保持良好的军人习惯。

今天,在奶奶逝世一周年的时候,我站在奶奶遗像下,默默地和奶奶说心里话:我传承您的事业,到公安大学工作了,虽然我还没能穿上警服,但精神上和您贴得更近了。请您老人家放心,我一定依循您自尊自爱自强的人生准则,继承您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绝不会辱没您一手创建的谢家家风,也不会辱没“谢飞孙女”这一令我倍感自豪骄傲的称谓。

敬爱的奶奶,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责任编辑 李赞庭)

篇5:金庸逝世一周年纪念随笔感想

金庸生前曾经说过,希望自己能“大闹一场、悄然离去”。在这句意味深长的愿望里,饱含着大侠一生怎样的侠胆柔情和悲欢沉浮?他能“悄然离开”他所创造的江湖吗?在金庸逝世一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去探求金庸那个璀璨的世纪。

1

从1955年《书剑恩仇录》开始,在此后的间,金庸共创作过15部武侠小说,近1500个武侠人物。金庸为我们塑造了侠肝义胆、为国为民的武侠世界。可以说侠义在金庸小说中必不可少,它是金庸小说中最富人文精神的地方。金庸曾在接受许戈辉的采访中表示:“我写武侠小说主要的动机是觉得现在中国社会不大有侠义精神,希望提倡一下。”

1972年,金庸在完成《鹿鼎记》后宣布封笔,几乎令所有的金庸迷都为之惋惜。然而,这就是金庸,他宁愿“大闹一场”后,“悄然离去”。他用17年的时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人人皆可成侠”的世界。

北京大学严家炎教授认为:“金庸的侠是真的侠,是动了自己的真情,动了自己的感情的那个侠。”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陈墨认为:“其实武侠小说,我们讲完全是个虚构的江湖。但是金庸先生他把这个真实存在的历史和社会这样一个纬度,也引入了他的这个小说创作当中。从而想象的世界和真实世界形成一个内在的张力,或者是一个倒影,或者是一个背景。”编剧史航认为:“金庸笔下的侠是夹缝中的人,但是那些人那些侠告诉你,在夹缝中也可以做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大陆掀起金庸热。金庸武侠小说进入内地后,盗版之风随之而来。1985年,金庸授权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书剑恩仇录》,首印50万册,定价4元,毛利润达50万元。金庸获得5万元版权费。

金庸将5万元版权费全部捐赠,并表示将授权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全部小说。或许这是金庸打开大陆市场的一次尝试。遗憾的是,最后并没有实现。八年后,金庸与三联书店开始合作。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的董秀玉,率先把金庸小说集带到内地。

《金庸作品集》告别三联版,进入广州版时代。无数读者通过文字想象着金庸的武侠世界。但让金庸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的,却离不开一部接一部的“金庸剧”。

20张纪中版《笑傲江湖》成为大陆首部金庸武侠剧。迄今为止,张纪中共拍摄了8部金庸武侠剧,被公认为华人世界中拍摄金庸剧最多的一位导演。正是在一部部作品的创作中,张纪中也感受到金庸先生的真性情。

2

金庸在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以动情的笔触写下了“十万军声半夜潮”这一大自然的奇观。浙江大学教授徐岱认为:“家乡的情怀永远是在他的心里,所以他是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向他的家乡,或者说向他的理想中的家乡致敬。”

红旗出版社总编辑徐澜认为:“金庸很愿意写钱江潮。我觉得潮水,因为这是他家乡的一个特质,这个应该也是他的家族里面的血液里面的基因,所以这个特质让他一路裹胁着,钱塘江潮一路裹胁着让他走了很远很远很远。我记得他回来时间最多的就是跟观潮节相匹配的季节,也就是每年的10月份前后,海宁潮水最大的季节他要回来。”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海宁袁花镇赫山房。1936年,金庸考入浙江省立嘉兴中学。嘉兴古城,烟雨楼畔,金庸本可以安心求学,可惜好景不长。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的炮火响了,浙江的嘉兴、海宁等地,再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在校长张印通的带领下,师生们开始了千里流亡,最后到达丽水碧湖。在联高的一年级,16岁的金庸遭遇到人生的第一次危机。

金庸后来自述,在学校撰文讽刺训导主任沈乃昌先生而被开除,是生死系于一线的大难。同时,他也承认“不怕重大压力而在文字中畅所欲言,这也是后来《明报》所以得到成功的一个主要关键。”

此时的中国大地正处于战火纷飞,前途茫茫的时刻,但对于刚刚中学毕业的金庸来说,他还是决定,到千里之外的重庆继续他的求学梦,实现自己的外交官梦想。但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的学习期间,金庸因不满学校纷争,不合理的校规挺身而出,终为校方所不容。一年后,金庸就被校方辞退,金庸又一次面临失学。西南大学教授韩云波认为:“金庸他后来能够把江湖的这种勾心斗角也好,或者说这种所谓的正邪斗争也好,写得那么淋漓尽致,写得那么出彩,我想这是跟他早年的这段学习经历是有关系的。其实这就是他的一个生活体验,就是他深入生活,只不过这个他是被动的,有些作家是主动的。”

这段乱世求学、漂泊异乡的经历,无论是在金庸先生后来的小说创作中,报业浮沉中,还是社会活动中,无疑增添了厚重的人生色彩以及刻骨铭心的感悟。

3

金庸一手写武侠小说,一手写社会评论,在高度商业化的香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据不完全统计,金庸武侠小说全球发行量已经超过3亿册,由武侠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多达百部。此外,金庸更是白手起家,一手缔造了香港知识分子的大报《明报》,被誉为20世纪后半叶香港文人办报的成功典范。

对于金庸来说,办报纸不同于写武侠小说,这并非是一件浪漫的事。除了掌握一磅白报纸的价格,金庸也坦言职工的薪金和退休金也要小心计算,“不可随便放松,为了使企业成功,非这样不可。”《明报月刊》总编辑潘耀明和《金庸与报业》作者张圭阳则认为:“对金钱来说,金庸要作为生意人他用的非常谨慎,私人的财富他有时候又很豪爽。”

1959年,南下香港的第十一个年头,金庸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1959年5月20日,这一天《明报》正式创刊。《明报》初创,筚路蓝缕,金庸曾表示写小说是为了提升报纸的销量,对他来说办报才是主业,写小说是办报纸的副产品。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认为:“某种意义上是小说养了报纸。在这里与其他作家不一样的是,金庸既写小说也写评论。这才是他的特点。”

金庸与报业结缘的历史向来已久,早在金庸在衢州中学读书时,就曾在《东南日报》上发表多篇文章,并结识了《东南日报》的编辑陈向平。1946年,金庸回到杭州后,在《东南日报》开始做外勤记者,主要负责收听外国电台、广播,从中选取有价值的国外新闻并编译成国际新闻稿。随后金庸又考取上海《大公报》,从杭州前往上海。

在动荡的乱世,《大公报》始终“保持文人论证的本来面目”,力图“用舆论的力量纠正这个时代的错误、黑暗与罪恶”,不断地“发表负责任的评论”。胡政之、张季鸾等老一辈报人的精神对金庸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48年香港《大公报》复刊,金庸被派往香港《大公报》。多年后,金庸仍清晰地记得南下香港的这一幕,写下了“南来白手少年行”的诗句。

1961年《明报》发行已上升到两万多份,但仅靠武侠小说,《明报》很难成为一份知识分子的大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金庸发表了大量的社论,对政治局势进行中立的报道和评论。不到十年间,《明报》日发行量迅速突破10万份,跻身香港大报的行列。

4

写武侠小说只是金庸的副业。金庸的主业其实是他的《明报》。从时间上来看,自1959年创办,到1993年易主,《明报》确实占据了金庸一生中34年的时间,刚好是他武侠小说生涯的两倍。

金庸将他对国事民生的关切洞悉都倾注于一篇篇社论里。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是金庸对上世纪后半叶香港及中国大陆重大历史事件的准确预测。这一点连他自己也颇为自得,他说他写社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作预测”,而且“后来事实大都应验了。”苏州大学教授汤哲声认为:“金庸写社会评论具有他的敏感性。聪慧、敏感,同样也可以看到他的全局性的观点。”

1972年,作为小说家的金庸宣布封笔后,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他的《明报》及其政论中。站在香港这个特殊的瞭望角上思索两岸三地的时事与政局,金庸以他的洞见与热情承担起了更多的历史责任。很快,金庸遇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采访机会。1973年春,随着蒋介石退居二线,更加务实的蒋经国向已成为华人知识分子意见领袖的金庸发出了采访邀请。

回到香港后,金庸在《明报》上写下了3万字的连载 《在台所见·所闻·所思》,讲述他为期十天的台湾之行以及与蒋经国的一席长谈。

1981年2月26日,金庸在《明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香港未来的一个建议》的社论。金庸预测,中国政府会在香港租约到期左右正式启动和英国的谈判。5个月后,金庸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邀请。此时,距离上一次他接到中国外交部的邀请,已经过去了31年。这一天,他早早起床梳洗一番,穿好西装,打好领带,来到了人民大会堂。31年后,迎接他的已不再是中国外交部的普通官员。

1981年从北京回港后,金庸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了这场影响香港未来的讨论,几乎每隔两三天就发表一篇有关的社论。这些社论后来被他集结成册,以《香港的前途——明报社评之一》为名出版,可见对这个阶段的发声他是何其珍视。

张圭阳采访时表示:“到了1982年-1984年中英谈判的时候,英国千方百计希望影响金庸,希望利用他的影响力去做一个筹码跟北京去进行讨价还价。一个凳有三个脚,香港也做一个脚,当时的港英政府在香港推了很大力的宣传力度,希望香港媒体全部支持他的理论,把香港扶持起来成为独立的第三方这样。金庸站在爱国立场他坚决反对这个。”

1985年6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正式成立,59个委员中有23人来自香港。查良镛以记者的个人身份担任基本法政治体制起草小组的港方负责人兼经济体制起草小组成员。

年过花甲,第一次参与全国政治,金庸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提出了很多方案和建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双查方案”。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双查方案后来并没有得以实施,这也成为了金庸心头永远的遗憾。然而,金庸并非不懂得遗憾的艺术。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曾经由无数个遗憾和孤独时刻组成。

10月30日,金庸走完了他94年的璀璨一生。但他的江湖和侠义永存。“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

在金庸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一同回望这位世纪老人璀璨的一生,也深深感受到了他那留有余地却又广阔无垠的人生气象。感谢他给我们创造的那个包罗万象的江湖。感谢他给我们留下绵长悠远的回味与想念的余地。

2019金庸逝世一周年缅怀

金庸的去世让不少人伤心不已,他的书可以说是影响了好几代的人,而根据其书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也是成为了不少人的童年回忆。如今正好是金庸逝世一周年,不少金庸迷以及和金庸有交情的明星也是纷纷发微博悼念金庸。金庸逝世一周年,张纪中发文悼念金庸:一定把《飞狐外传》拍好。

10月29日20:39分,曾多次拍摄金庸作品的导演张纪中也是在网上发文悼念金庸老先生,称在得知金庸去世时,他始终不肯相信,催眠了自己很久才接受了这个不幸的事实。在金庸去世的一年里,他很是想念金庸,以后会用作品传承金庸的武侠精神。

除了悼念以外,张纪中还表示一定会将《飞狐外传》拍好,不会辜负金庸,也不会辜负观众的期待。从张纪中的微博可以看出,他与金庸真的是有很深的感情。

篇6:金庸逝世一周年感想体会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去年今日,襄阳城为金庸点亮烛光,无数读者在网上表达追思。参演金庸小说改编影视剧的演员们,也以角色之名送别大师。

金庸葬礼上的那副横联“一览众生”,表达着他对芸芸众生的体察。犹如他的两支笔:一支写武侠,雕刻人生百态;一支写社论,道尽世间冷暖。

年轻时,金庸曾以林欢为笔名,为长城电影公司编写剧本;也曾以姚馥兰为笔名撰写电影评论。后来,他与梁羽生定下武侠小说之约,将名字中的“镛”字一分为二,就有了我们现在熟悉的名字。

自30岁左右创作《书剑恩仇录》开始,到1972年的《鹿鼎记》正式封笔,金庸共创作了15部长、中、短篇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只有14个字,却是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除了小说家,金庸还是学者,是报人。“做学问是自己得益的,可以有快乐的。”金庸曾说,“学问不够,是我人生的一大缺陷”。

,81岁的金庸为修读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特地飞赴当地上课,引起不少关注。,他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而至于办报,则从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中学时,金庸开始向东南地区的一家大报《东南日报》投稿。

他早年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任记者、翻译、编辑。1959年他创办香港《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

他曾说,自己“办报是真正拼了性命来办的,写小说是玩玩”。

10月29日晚,曾拍过《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的导演张纪中,在微博上发表长文悼念金庸逝世一周年。他写道,你虽离去了,可你的精神早已融入祖国的山川大地,融入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想,你与我一样坚信,侠是中国人骨中的风神、心里的情怀,武侠精神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其实,侠客精神在中国源远流长。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写《游侠列传》,李白写《侠客行》,施耐庵写《水浒传》,清代有《三侠五义》。侠客们被世人向往、尊重,也让江湖充满了个性的光辉。

都说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而金庸的作品让侠客精神在当代得以流传并重新演绎。在书里,金庸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武侠江湖。有《笑傲江湖》的波诡云谲,有《天龙八部》的义薄云天,也有《白马啸西风》里简简单单的儿女情长…他的作品,还曾被多次拍摄、制作成影视作品,影响好几代人。

侠是什么?是道义,是家国。而在金庸小说里,它有了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是有情有义的乔峰,是孝义爱国的郭靖,是豪迈不羁的令狐冲……

有网友说:“我对江湖的憧憬以及个人身上的侠气都是因为先生。”马云也曾在微博上悼念,“若无先生,不知是否还会有阿里。”他还敬上挽联,“一人江湖,江湖一人”。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他也有一个侠客式的回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篇7:金庸逝世一周年感想心得体会

张纪中表示“这一年来我总是思念你,时常想跟你说说话。你虽离去了,可你的精神早已融入祖国的山川大地,融入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张纪中还坦言在梦中梦见了金庸,他头发雪白,但是风度翩翩,精神矍铄。

张纪中直言会在金庸的指引下将武侠精神永远传扬下去,虽然武侠文化现在式微,但是仍然会绽放出光彩。同时他表示虽然手里现在正在制作的《飞狐外传》面临诸多变动,但是一定会将这部作品创作好。

张纪中是金庸的老朋友,而且他曾经制作拍摄过《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等多部金庸作品,虽然口碑上有褒有贬,但毫无疑问张纪中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再现了金庸小说的精神和风骨。

篇8:金庸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随笔

10月2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主办的“钱学森与当代中国”第二届论坛暨“钱学森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

通过回顾钱学森爱国奋斗、功昭德重的一生,与会者重温他光辉灿烂的科学人生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品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进一步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学习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初心为国、科学报国”的使命担当。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创业奠基人和技术领导人,他毕生追逐科学报国梦想,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堪称老一辈爱国科学家群体中以身报国的典型代表。当前,我们学习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就是要像钱学森那样,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坚定信念,许党报国。”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丁奎岭在开幕式的致辞中说,作为钱学森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现在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将聚焦新时代人才培养新模式、模式变革、体系重构,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培养更多走在世界前列的高素质人才。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介绍,本次研讨会既是向历史致敬,也是向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致敬。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参加祖国建设是党史、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1949年到1957年,共有2500余名海外知识分子响应国家号召,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建立起完整现代工业体系、现代科研体系和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钱学森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时至今日我们可喜地看到,从海外学成归来建设国家的人才越来越多。“在美国任教时,与交大同行的交流让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对航空工业人才的渴望,最终决心与家人归国,来到母校上海交大工作。”信控系教师陆蓓追随钱学森走过的道路,改进教学方法、围绕国家需求开展研究,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飞设系教师徐辉同样表示,是强烈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认同感让旅居海外多年的自己选择归国:“作为一线教师,要忠诚担当,淡泊明志,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大自豪感,面向国家需求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现在正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时刻,中国的科技人才的培养,中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完成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需要加强对钱学森的研究,加强对中国科学家这一群体的研究,同时还需加强对科学家、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精神的宣传。这对于鼓励青年学子励志,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章百家在会上如是说。

2019钱学森逝世十周年纪念

20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逝世十周年。

钱学森的一生是爱国奋斗、功昭德重的一生。立航空救国之志、怀赤心报国之愿、筑科学报国之梦、谋富民强国之业,他以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情怀和忠诚担当,诠释着一位爱国科学家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境界,是科学家精神的自觉践行者。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对祖国无限忠诚,是钱学森爱国主义情怀的核心要素和突出写照。中学毕业,他选择报考以工科见长的交通大学,立志实业救国;大学阶段,他亲历国家屈辱和民族苦难,毅然转向航空工程,矢志航空救国;留美期间,他深感振兴祖国航空工业现实需要,从航空工程转向航空理论研究,成为空气动力学与应用力学领域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回国以后,他舍弃个人专业兴趣,服从国家需要,投身“两弹一星”工程,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到了晚年,他退出国防科研一线领导岗位,回归学术研究,构建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这一人类全部知识的宏伟大厦。钱学森通过人生五次选择,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赤子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钱学森勇于探索,开创科学技术未知领域。他以敢为人先、敢立潮头、敢于超越的勇气,探索科学新领域,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开创和发展了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思维科学等诸多新兴学科。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钱学森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对待科学实事求是。他向来尊重科学规律,坚持以学术本身作为判断学术是非的标准,尤其对具有挑战性、批判性创新观点的年轻学者更是大力扶植、积极勉励。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钱学森毅然回到祖国服务,投身国防科技事业。钱学森一生不谋权位,对“官”不在意;不图功名,对“名”不在意;不求富贵,对“钱”不在意。他对事业极为热爱,对工作极为投入,诠释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了崇高的大师风范。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中国航天创建过程中,钱学森一直强调协同攻关、总体设计,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之中,做到了身体力行、创新发展。在钱学森带领下,广大航天科技人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铸就了伟大的航天精神,成为中国航天事业成功的基石。

篇9:金庸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随笔

1935年8月,钱学森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曾担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由于发表了“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论而誉满全球。在美国是一个屈指可数的杰出人才。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

然而此时的美国,以麦卡锡为首对共产党人实行全面追查,并在全美国掀起了一股驱使雇员效忠美国政府的歇斯底里的狂热。钱学森因被怀疑为共产党人和拒绝揭发朋友,被美国军事部门突然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这使他非常气愤。钱学森以此作为要求回国的理由。

然而,钱学森万万没想到,他的回国之路那么漫长!1950年,钱学森来到当地港口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将其关进监狱。从此,美国对他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的1.5万美金巨额保释金后他才被释放。后来,海关又没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他们硬说里面有机密材料。其实,在打包之前,钱学森已叫他们检查过。美国检察官再次审查了他的所有材料后,证明他是光明磊落的。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1955年8月4日,钱学森终于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

人们都说,由于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科学家回国效力,中国的导弹、原子弹发射时间至少向前推进了。

“我要尽最大力量来建设自己的国家,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钱学森说到,也做到了。

在新华社对外公布的《钱学森同志生平》中,概括了他的11项“第一”——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发射,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中国第一次潜艇水下发射导弹……

这些“第一”,划时代地改变了中国,也划时代地改变了世界!上面那张照片,是钱学森戎马生涯中留下的唯一一张敬军礼的照片。

这张照片,向我们定格了一个弥足珍贵的历史瞬间,也向人们展露了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另一个本色身份——共和国军人。

那一天,是1980年6月5日,钱学森登上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看望刚刚从南太平洋执行中国首枚洲际导弹发射测量任务凯旋的船员们。

一个军礼,一个瞬间,转眼间过去36年。

就在钱学森敬这个军礼那年,美国记者罗伯特·克莱伯这样写到:“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他负责研究的火箭,正在使中国成为同苏联、美国一样能把核弹头发射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国家。”

其实,对于钱学森的价值,早在1950年,美国时任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就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无论在哪里,一个钱学森都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

对此,毛主席则说:“美国人把钱学森当成5个师,在我看来,对我们来说钱学森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钱老的价值是非同寻常的,是全世界瞩目的。

这些老一辈的科学家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带着新中国艰辛成长的民族记忆,也是我们这个多灾多难民族百年苦难辉煌的亲历者、见证人。

这些老一辈大师已逝,而我们这一代的责任更重。

今天,各行各业都有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大师”“大家”的称谓也不绝于耳,但何谓“大师”?取得巨大成绩就是大师吗?大师又该起到怎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篇10:于敏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感想精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即日起,国务院国资委网站联合国资小新推出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第一篇《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

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

当年吴钩,申城淬火

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

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

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这是“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给于敏院士的颁奖词。在新中国的成长历程中,这位没有任何留学经历、土生土长的“中国氢弹之父”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1951年至1965年,于敏在原子能院(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先后从事核理论研究和核武器理论研究。1月16日,这位改革先锋在京去世,享年93岁。就在9月29日,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隐姓埋名28年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氢弹技术是各个核大国的最高机密,没有参考借鉴,中国的氢弹研究是彻底白手起家。因于敏的工作内容较为特殊,在28年时间里,他的名字曾是绝密,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百日会战”:跪在地上做研究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

“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神话般不可思议。”西方科学家评论。

巨大的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国仅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算原子弹,5%留给氢弹设计。

1965年9―11月,上海。39岁的于敏带领科研团队来到上海华东计算所,对加强型原子弹进行优化设计。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于敏经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氢弹成功爆炸,他回去就睡了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试验成功的这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北京守候在电话旁,他早已成竹在胸。

“我这个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为了真理,他曾拍案而起:

1971年,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由于某型号试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被军管会定性为“理论长期脱离实际的恶果”,进而在“学习班”上对理论部横加批判。时任理论部副主任的于敏分析出实验失败是技术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并从模型和原理上提出修改设想。

然而,这却完全违背了军管会定下的表态基调,在变本加厉的威逼胁迫下,一向温文尔雅的于敏竟拍案而起,“我不会同意你们的说法,那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事后,他对一同工作的胡思得说“顺了他们的意思,的确很好过关。但那是对不起真理,经不住历史考验的。”事实胜于雄辩,后来按照于敏的改进建议,实验得到技术上的修正并实现了成功。

对《出师表》,泪流满面:

1984年的12月,新疆核试验基地。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早起刷牙拖鞋都会被冻在地上。

这次实验,参试人员都倍感压力。一次讨论会,大家刚刚坐定,心有触动的陈能宽忽然吟诵起诸葛亮的《出师表》“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在场的于敏也来了兴致,一人一句地接下去,狭小的会议室安静得没有其他声响。到后来,只听于敏一个人在吟诵,“夫难平者事也!……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那次原理实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中子弹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婉拒“氢弹之父”称谓

于敏生于一个天津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对新知,探究其所以然。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功底、善抓“牛鼻子”的见解,深入浅出的表达……于敏的学术报告很“火”,头一天就有人占座位。

19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说这是集体的功劳。

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

“人们亲切地称他‘老于’。作为后辈,我们竭力沿着前辈们留下的震撼心灵的足迹,继续前行。”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李华说。

人,总有憾事。

篇11:于敏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感想精选

人们在赞叹这位“中国氢弹之父”取得辉煌成就、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终身荣誉时,更多的是被他隐姓埋名三十年、始终践行“两个坚持”的铮铮铁骨精神所感动。

学习于敏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我们的党之所以能永葆先进性,不断地焕发青春与活力,关键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始终坚持热爱党、忠诚于党的结果。才华横溢的“土专家”于敏就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行动告诉我们,永远跟党走就是他思想的“魂”,一辈子做党和人民最需要的人就是他坚定的理想信念。他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非常鲜明,在火热的阳光下,在鲜艳的党旗前,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他无愧于“共和国铸剑师”,无愧于“感动中国20度人物”,其“铮铮铁骨”精神更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篇12:金庸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随笔

5月22日,袁隆平铜像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落成揭幕,转眼袁隆平院士已逝世一周年,但他的“禾下乘凉梦”还在继续,从5月20日起,袁隆平团队研发的“巨型稻”在天津市宁河区正式插秧,这也是“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区的首次大面积试种,“禾下乘凉梦”将在天津变成现实。仲夏来临,奔跑在“青春赛道”上的“我”,看着田间插下的一株株“禾梦”,我循着您的“足迹”,奋力奔向“终点”。

当我纳凉“禾梦”下,我要做您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的追随者。20世纪50年代,在许多先进西方国家都没能突破水稻研究瓶颈的背景下,面对“水稻杂种无优势”这一权威定论,袁隆平不拘泥于固有理论,敢为人先、冲破束缚、寻求真理。从异形稻到杂交稻再到超级稻,从三系法育种到两系法再到一系法,袁隆平一直在创新、突破。作为党员干部,我要有追求真理的执著,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工作中要“师于古而不拘泥于古”,要“学而思”,不盲从、不跟随,在前人的智慧中注入自己的“小心机”,化解群众的“烦心事”,用实际行动不断推陈出新,科学工作方法,办好群众的“芝麻绿豆事”。

当我纳凉“禾梦”下,我要做您艰苦奋斗、躬耕田野的唯实精神的传承者。袁隆平一生都浸在稻田里,两个馒头、一个水壶,是他下田的标配,不论是炎夏酷暑还是三尺寒冬,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下田,即使在生命最后几年,他的心也仍在试验田里,袁隆平用他一个人的艰苦奋斗换来万民的“俱饱暖”。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厚植“实干为民、竭诚为民”的情怀,树立“艰苦奋斗、拼搏向上”的信念,担当起为民谋福的使命,做唯实精神的传承者,俯下身、沉下心,把群众的“心中事”作为自己的“中心事”,把群众的口碑当做自己的“奖杯”,在自己的“稻田”里耕耘出“累累硕果”。

当我纳凉“禾梦”下,我要做您锲而不舍、勇攀高峰的追梦精神的践行者。袁隆平从1964年开始研究水稻,期间遭到数次破坏,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选择远走海南,重新开始他的杂交水稻梦,终于在1970年发现了“野败”,为后来的三系杂交水稻打开了突破口。1973年,杂交水稻大获成功,袁隆平声名远扬,但他没有陶醉于“百尺之功”,仍专注于田畴,最终成功研制超级稻。作为党员干部,要敢于接受基层的磨练,努力做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言弃,敢啃“硬骨头”,敢挑“重担子”,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追梦精神,以“强国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主动扛起复兴民族的重担,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永攀“更高峰”。

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心得体会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这曾是《感动中国》为袁隆平院士写下的颁奖词,他为国为民,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现在让我们端起一碗“米”,细细品味袁老不断进取的冲劲,敢想敢做的魄力以及淡泊名利的心态。

端起一碗“知识”的米,品味袁老进取的一生。袁老成长的年代,正值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艰辛。从那时起,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定。他常搜罗各国学术书籍仔细研究,去感悟、去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哪怕功成名就之后,袁老也从未停止学习,他说过知识是一切的基础,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不可能有所作为。世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我要学习袁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要把学习知识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为工作、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才有可能有发明、有创造、有进步。

端起一碗“梦想”的米,品味袁老追梦的一生。上世纪60年代,袁老在湖南省安江农校当教师时,曾亲眼看见过5个饿殍,两人倒在桥下,两人倒在田里,一人倒在路旁。饥饿总是让人充满遐想,在艰苦的条件下,突破是唯一的出路。无米让袁老绞尽脑汁想造米,但是水稻天生没有优势,于是杂交水稻的念头出现在了袁老的脑海中。从“三系法”到“两系法”,从一般杂交水稻的成功到超级杂交水稻三期,到如今水稻产量突破1000公斤。袁隆平常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因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坚持,才有了他的信念坚定、矢志不渝,才有了稻浪中的米香、百姓家中的笑脸,才有了水稻高产梦的实现,“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了实现梦想,他从未停止过向前探索的脚步,用一生致力于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干部,我要学习他“有梦想,了不起”敢想敢做的魄力,在基层工作中要信念坚定,不管碰到怎样的难题和困难,都不变方向、稳扎稳打、逐一攻关;要矢志不渝,只为心中所梦,做一个勇敢的“追梦人”。

端起一碗“淡泊”的米,品味袁老无私的一生。主持人敬一丹曾经感慨,每一次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活动评选晚会,总是见不到袁隆平先生。他名满天下,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不是在稻田里,就是在去稻田的路上。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地贡献给国家。正是甘为事业献身,袁隆平方能造福中国人民以及全人类;因为淡泊名利,他才能在杂交水稻的天地里忘情驰骋。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我要学习袁老宁静致远的心态,当你心甘情愿为某项事业奉献热情精力之时,这项事业就会给你以丰厚的回报;当你不为名利得失斤斤计较,就能获得洒脱、自由与快乐,乃至步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境界。

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心得体会

路过袁隆平院士亲笔题赠的“重庆隆平五彩稻田景区”,特地去看了看,映入眼帘的是由稻谷组成的“乡村振兴”艺术稻田景观,袁隆平院士的形象、大足石刻等元素图案跃然铺展在这片他曾经工作的土地上,就好像这位老人从未离去一样。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端好“中国饭碗”,护好“百姓米缸”,捍卫粮食安全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袁老用他“禾下乘凉”的梦想,把研发出的“巨型稻”画在了田亩上,打赢了粮食生产这场硬仗。袁老不是重庆人,却和重庆深深结缘,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这里生长着袁老亲自为当地规划的“五彩田园”,在“袁隆平重庆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仪式的当天,袁老更是发来了亲笔贺信:“我曾在重庆求学11年,大足是我工作的第一站,这里是我追求梦想与事业起航的地方……”如今,静静地站在田坎边,这位“稻田里的拓荒者”依旧在田垄间温柔地微笑着,仿佛在用他那培育出无数稻种的双手,一一抚平这被微风吹起的稻浪。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或许是亲身目睹过饥饿,那一道时代的伤痕,也深深地刻印在袁老的内心,促使他不断地奔波在各地育种的路上,这是一场希望渺茫的征途,也是一场大海捞针的考验,但我们会永远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人,用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血泪积淀去逐一闯关,只为能让我们十几亿人口吃饱饭,只为大国粮仓根基牢!袁老一生的都在躬身耕耘,他属于土地,也热爱着土地,我们相信这位“大地之子”所研发的稻种,一定会让中国的大地春华灼灼,秋实离离,岁稔年丰,穰穰满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袁老曾说过:“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粮安天下,种子为基,种业的安全关系到粮食安全,也关系到国家安全。2021年8月,当15亩的“巨型稻”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的消息传来时,我又想起了袁老,想告诉他:“这次的‘巨型稻’高2米左右,预计亩产可达1600斤,您的禾下乘凉的梦想成真了”。袁老真正让“中国粮”有了“中国种”,以后人间每种下一粒小小的稻种,每收获一支饱满的稻穗,都是对袁老浓浓的思念!

篇13:奶奶逝世一周年祭

奶奶出生在清贫的农家,从小父母早亡,在哥哥嫂子门下长大,20岁不到就嫁给了同样清贫的爷爷。她的一生,是在贫苦中度过的。她的记忆里多的是饥饿,也许饥饿是她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以至于我长得很胖后回老家时,她还是蒸油腻腻的肥肉给我吃。

奶奶断断续续在20年的时间里生育了五男二女。我们家族是一个人满为患的家族,奶奶在她的妯娌之间排行老三,到了年老之时,后人们根据家乡习俗,喊她三婆。奶奶曾经有五个妯娌,妯娌之间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扯皮拉筋的事儿,但是她从来都不参与是非,默默地抚养孩子,默默地下劳动。她没有文化,不识字,但是她明事理,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小时候,她就教育我:不要打架,不要说谎,好好念书,长大了后住大学堂。(奶奶总是把上大学说成住大学堂)

奶奶非常疼爱我。坦诚地说,她甚至有一些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我上高中时,家里条件差,父母也不在身边。每次回家,她总是想方设法弄一些好吃的给我补身体。当时我十五、六岁,正是长身体之时,她就做一碗肉丸子我吃。往往一碗瘦肉丸子,我三、五分钟就吃完。每次我的吃相都异常凶险,她就看着我笑,说:小乖乖,别噎着,别烫着,锅里还有。可是我在吃肉丸子时,奶奶总是把四叔家的两个小女儿支开,不让她们见到吃肉。当然,这是后来从四叔那里听到的。奶奶当时已是70出头的老人了,我吃时,也叫她吃,可是她却连连摆手,说不吃不吃。她最多只喝我碗里剩下的肉汤。现在想起来,我好愧疚。

奶奶从来不和人争吵。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总是笑,也许是耳朵背的原因,我们孙子辈在说话时,她爱乐呵呵地听。其实她什么也难听清。由于耳朵背,她经常闹出一些“文不对题”的笑话。但她绝对不能容忍有人在后面说她耳聋。她耳背不是总背,也有时候能听清楚我们说的啥。这到底是为什么?现在还是一个迷。有一回,有人说她耳背,但是这一次她听到了,真没有想到,她竟然大怒!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奶奶发这么大的脾气,然后她像个女孩子一样哭了,哭得有些凄凉。这是为何?我搞不懂。

奶奶勤劳一辈子,脑溢血病发也就是在她去世前三天,她还佝偻着腰到地里摘棉花。她的手脚不空,八十岁的年纪了,自己还留有一块很小的菜地,常在地里种白菜、萝卜。为此,叔叔们经常说她不要伤了身体,可是奶奶却不听。相反,她的身体一直是健康的。说来也很尴尬,奶奶这么多的后人,由于大家伙忙于生计,都在外地奔波,一年四季很少能回家看看她。只要是大年三十,老家就热闹了,晚辈们都纷纷回来团聚。那时,奶奶是最开心的,天天都笑得合不拢嘴。但是春节结束了,晚辈们都要走了,她却不高兴,拉长了脸不说话。作为风烛残年的老人,奶奶多么想让晚辈们陪伴在她身边,可是她没有说出口。有一次,记得我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春节后要返校上班了,奶奶把我送到村口,我不敢回头,我不敢看她那苍老的眼神。其实,我也是多么想在奶奶的身边多逗留一段时日啊!我不敢想象奶奶眼睛里的痛楚,不敢想象奶奶当时心情有多难受!

人老了,都有些“迷信”。奶奶也是如此。她信奉佛教,拜观音。可是她没有文化,对宗教并不理解,只是糊里糊涂地跟着村子里的老太太拜菩萨。奶奶只有一个信念:拜观音可以给后人带来平安,可以带来吉祥。其实,奶奶活在来生的世界,更看重来生。每逢初一、十五,奶奶禁吃荤食,还要给全知全能的观音烧香磕头,很是虔诚。

在乡村,老人寿终正寝是白喜事。奶奶很羡慕那些过世的老人能风风光光、热热闹闹地下葬。她也巴望着自己归天也能那样。一年前的今天,奶奶去世后,几个叔叔们没有辜负她生前的期望,排排场场地送了奶奶最后一程。出殡的那天,亲朋好友哭声一片,不绝于耳的鞭炮声震响整个村庄,此外叔叔们还请来了响器班子,做了道场。我在悲痛中用颤抖的手写下追悼会上怀念奶奶的悼词。

不知不觉中,奶奶去世已有一年。我在梦中无数次地遇见奶奶,当我醒来时,发现泪痕打湿了枕巾。奶奶是最疼爱我的人,而她再也不会回来了。奶奶在天堂会保佑我的,愿慈祥的奶奶在天堂安息„„

上一篇:在没有大人的世界_想象作文700字_小学作文下一篇:贵州省沿河县土家族哭嫁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