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考试版

2024-08-19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考试版(共8篇)

篇1: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考试版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作业(1-2章)

一、填空题

1.教育法律是由拥有立法权力的国际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有关教育领域的规范性文件。

2、教育政策是负有鉴于法律或行政责任的组织或团体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3、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基本法》。

4.我国教育法以成文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主要表现是: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自治性教育法规 以及教育行政规章、教育法律解和国际教育条约和协定。

5、目前我国现有的学前教育方面的行政法规主要有:《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6、我国的教育政策体系由教育质量政策、教育体制政策、教育经费政策、教师政策四大政策组成。

7、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8、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方

式主要有两种: 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二、简答题

1.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的关系如如何?教材P/6-8,联系区别

2.学前教育方针的内容包括哪些?它的意义如何?

答:教育方针所包含的内容一般有教育的性质、教育的目的、及实现该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等。教育目的规定了一个国家教育工作的总要求,是全局性的战略规定。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方针,不仅关系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影响着

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

三、论述题

1.什么是法律责任,幼儿园及其园长、教师违反教育法可能承担哪些形式的法律责任?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作业二(3-4章)

一、填空题

1.《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时间是1989年6月5日,1996.6.1起正式实施。2.《幼儿园工作规程》分为十个部分,分别是总则,幼儿园入园和编班,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幼儿园教育,幼儿园的园舍、设备,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幼儿园的经费,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幼儿园的管理,附则。

3.《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最核心的教育原则是保教结合原则。

4.《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规定:“绿化用地每生不少于2平方米,有条件的幼儿园要结合活动场地铺设草坪,尽量扩大绿化面积。”

5.《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中对幼儿园办园规模和班额做了规定,规定大班(5-7岁)不超过35 人,中型幼儿园不超过6-9班。

6.《规程》规定:“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7.经由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幼儿园管理条例》,于1990

年2月1日开始实施。8.《条例》分为六章三十二条,即总则、举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和审批程序、幼儿园的保育与教育工作、幼儿园的行政事务、奖励和处罚、附则。

9.《条例》中提出在全国各地举办幼儿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并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方针。从管理体制上则提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 “有关部门分工负责”。10.凡违反《条例》规定应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追究刑事责任 几种形式的处罚。

二、简答题

1、《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幼儿园任务的规定是什么?

答: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质要求概括起来有哪几点?教材p/56-583、在《条例》里对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是如何要求的?教材p/79

三、论述题

请你谈谈对《规程》中提出的“保教结合”原则的认识。

见教材p/52-53p/72保教结合体现的教育思想、保教结合的内涵、意义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作业三(5-8章)

一、填空题

1.2001年7月2日教育部颁布的对全国幼儿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的政策法规文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

3.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主要中介要素,教材选择决定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是,看教材是否具有适宜性。

4.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概括说是: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促进课程本身的发展。

5.在《关于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确立了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分区规划,整体推进”。

6.《关于幼儿教育与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定:公办幼儿园转制必须报经省 级教育部门。而举办幼儿园办园则必须经由县 级以上教育部门审批,颁发办园许可证等。

7.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幼儿园应该属于非盈利性的组织。8.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筹办民办幼儿园应经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教育审批,审批通过后,筹建期不得超过三年。

二、简答题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什么?教材p.85-86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应遵循什么要求?p94-96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对幼儿教育应如何评价?p.98-100

4.《关于幼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于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哪六大意见?p.106-116

5.国家对民办幼儿园有哪些方面的扶持与奖励?p.133-13

4三、论述题

1.结合你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谈谈近年来你地区在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四、案例分析题

在海南海口,家住金盘的吴女士夫妻俩都在效益很好的单位上班,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好,吴女士打算为孩子选一所条件较好的幼儿园。她到金盘一家幼儿园咨询收费标准,老师告诉她,幼儿园分普通班和国际班,普通班的孩子每个月要交1080元,国际班的孩子每个月交1780元,如果需要坐校车,每月还要另交校车费。算下来,孩子上幼儿园每年的花费上万元。吴女士虽然早就做好了花大笔资金教育孩子的准备,但幼儿园的收费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在广州,幼儿园要收择园费,每个班的课本费都不相同,昨日在秀英区金滩路、秀华路一带走访多家幼儿园,发现幼儿园收费项目繁多,且让人很难看懂。如一家幼儿园的墙上贴着:每学期择园费100元,学费新生800元,老生700元。课本费每班差距很大:小班107元、学前班136元、中班109元、中一班319元、大班93元、大二班301元,代收项目中,除了体检费还有卫生保健费,还收多媒体费120元。对上述收费项目表示不解,幼儿园招生老师说,来幼儿园报名的人太多了,先交择园费可预留位置;新生交费比老生高的原因是,要为新生添置被子等生活用品;各班收费不同的原因是,收费高的班比收费低的班多一些课程。

还有一家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报名费

350元,学英语每个月加20元、学舞蹈每个月加35元、学画画每个月加35元。来报名的家长看得一头雾水:英语、舞蹈、画画都是幼儿园要开的基本课程,学这些怎么还要加钱呢?

针对家长所反映的幼儿园收费高问题,多家幼儿园负责人认为,海口有90%以上的幼儿园完全由社会力量出资办学,如果不能向家长收取相当的费用,根本无法收回投资或不能维持正常运转。幼儿园要不断增加软硬件设施,主要依赖于招生收费环节。

从物价部门了解到,所有的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都在接受市场调节,实际上是由幼儿园根据招生情况自行确定。今年,省发改厅、省物价局曾下文要求民办幼儿园持收费标准送物价部门备案,但目前,海口仅一家民办幼儿园主动将收费标准送来备案。“近年来幼儿园收费的问题极受社会关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均有提案,群众反应热烈。”海口市物价局相关工作负责人说,针对幼儿园收费高、收费乱等问题,大家都感同身受,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幼儿园收费标准。

请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联系本案例的事实,谈谈你对民办幼儿园收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作业四(8-11章)

一、填空题

1.《教师法》是指一国以法律设定和推行的教师制度的总称。通常由教师资格制度

或许可制度、职务或职称制度、任用制度、培训进修制度和奖惩制度组成。2.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

3.我国现行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师制度主要有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

4.对教育法上幼儿教师的概念,要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 ;教师具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5.在有关幼儿园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试行)》这三个政策法规中屡次提到了“保教结合”的原则,由此确立了该院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6.当前我国幼儿园大多实行的是园长负责制,幼儿园的法人是园长。7.幼儿园教师除具有一定的基本素质、教学能力以及人格特征外,还要具有良好的普通话水平,要求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此外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尤其是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8.幼儿园承担着双重任务,那就是教育幼儿和服务家长。

9.目前我国幼儿园资产主要有三种成分构成,即各种资产、债权和 其他权利。

10.侵害幼儿的合法权益,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

或者承担民事责任。

二、简答题

1.我国幼儿园教师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p.164-165

2..我国幼儿园教师应履行哪些基本义务?p.165

3.如何健全幼儿园各项保育工作?p.170-180

4.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我们选择幼儿教育内容的要求是什么?p.184

5.比较我国三类幼儿园经费来源的异同。p201-206

6.幼儿教师违反《教师法》可以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有哪些?p228-229

三、论述题

1.请阐述幼儿园保教结合原则在幼儿园中实施的具体措施。p174-177

四、材料题1.我该怎么聘任

我国《教师法》第17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实行聘任制,幼儿园教师由幼儿园园长聘任,也可由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个人聘任。问题:

(1)请说出教师聘任制度的定义?(2)请说出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聘任制

度有哪些形式?p.152-153

2.某幼儿园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某幼儿很调皮,故意去撞其他小朋友。小朋友们纷纷向王老师打“小报告”,其中有个小女孩还哇哇大哭。王老师非常生气,打了那个调皮的幼儿一巴掌。谁知,该幼儿家长找到幼儿园,反映幼儿的耳朵前一天被王老师打聋了,正在医院治疗。经过协商,王老师支付了全部医疗费。后该幼儿被鉴定为轻伤,该家长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控告了王老师。之后,王老师被拘役5个月,缓刑8个月。为此,该幼儿园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对王老师的处分。

试问:该教师是否会因此丧失教师资格?p163-164

篇2: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考试版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2.教育路线

教育路线是社会发展教育事业所采取的基本准则。

3.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

4.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5.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 *保障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法规客观上起着维护与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功能。(基本功能)

*规范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法规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某种标准与范式,起着某种规定性的作用。教育政策、法规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其一,指引作用。其二,评价作用。

*激励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法规客观上起着一种激励、鼓舞、促进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作用。

P25

*制约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与法规有着限制或禁止某种教育行为的作用。

*管理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法规对教育工作具有管理的作用。

结论: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在整体上具有双重性特征,即有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之分。认识功能的这种分野,一方面有利于执行政策、法规时尽量趋利避害,张扬正面功能,克服负面功能,另一方面则需要更多地反思政策、法规本身,促进政策、法规的完善。

6.教育政策、法规的体系结构(纵横结构)P30~P36

7.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其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都是国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都是在教育活动中应予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行为依据。

其二,一般说来,教育法规,尤其是教育法律,建立在教育政策的基础之上,成熟稳定的教育政策会被立为教育法律。

其三,教育政策的实施需要“法”的保障。只有合法化的教育政策才能成为真正可供遵循、实施的政策,同时,政策实施的全过程都要依法进行。

其四,教育政策的制定应以法律为依据,法律规定了政策不可涉及的具体内容。*区别(P41)1.基本属性不同。

2制定的机关和约束力不同。3制定的程序不同。4表现形式不同。5实施方式不同。

6稳定程度和调整范围不同。7公布的范围不同。

*对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关系的把握

1制定与实施教育法规应以教育政策为指导。2教育政策的落实应以教育法规为保障。

3推行教育政策不能超越教育法规所规定的范围。

8、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

第一:社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物”为本。(物:物质财富)第二:“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总体意义上的人,是社会全体人员。(而不是少数人)第三:“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凸显人本身的尊贵与重要,强调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前提、本质和依据,强调尊重人、依靠人、解放人、为了人。

2“以人为本”的教育 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定位在以受教育者为本。第二:“以人为本”的教育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教育。

第三“以人为本”的教育事业应该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一种有质量的教育。(P48)

9、科学发展(P48)

10、教育的公共性(P51)

教育的公共性体现在如下三个具体特征

第一,国家通过教育政策、法规等手段主导教育发展的进程,无论是公立教育还是私立教育都在国家的政策法规调控之下,只是在经费提供、师资管理等具体管理措施和干涉程度上在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之间有差别。

第二,教育发展利益的社会共享。教育发展的目标在于促进公共利益的扩大,提升公共生活的质量。

第三,教育培养具有公共理性和参与公共事务意识的公民。以此来保全和增加公共利益,维持社会规范。

11、教育政策执行

教育政策执行是一种将教育政策精神与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的动态行动过程。

12、教育政策执行在教育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政策执行是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的决定性环节。*教育政策执行是对教育政策实行检验的根本途径。*教育政策执行也是教育政策生命过程中的中介环节。

13、教育政策评价 所谓教育政策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育政策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分析与判断,总结政策运行的成绩和经验,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修订和完善教育政策,并为实现教育政策的更良性运行服务。

14、教育政策的效率=教育政策的效益 除以 教育投入。

15、教育政策运行的成本:

1交替成本:新旧教育政策交替时所必须花费的成本。

2执行成本:新政策贯彻执行时所必须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3时间成本。

26、教育政策评价标准

*发展性标准。

*效益标准

*效率标准。

*教育政策回应度

17、教育政策回应度

教育政策执行后满足政策目标群体的程度。(以此衡量一项教育政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人们的心理影响。)

18、教育政策监控的含义

教育政策监控是教育政策监督与控制的合称。它是指教育政策监控主体,依据一定的教育法规或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及终结活动进行监督、调整和控制的过程。

19、教育政策监控与教育法制监督的类型与方式 *立法机关监督

*行政机关监督:行政机关(这里主要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教育行政执法职能和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在职权范围内对有管辖权的下级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平行的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遵守教育政策与法规和其他行政管理决定进行的监督。

*司法机关监督。

*政党监督

*社会监督: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机关以外的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以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实施教育政策监控与教育法制监督的行为。

20、教育法制监督的含义

*在广义理解上,教育法制监督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教育法制监督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作为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管理教育的活动进行合宪、合法、合理性的评价,并对违法行为加以纠正的行为。*狭义的教育法制监督是指专司教育法制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对教育立法、教育司法和教育执法活动的监督。

21、政策监控与法制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所发生的法律效力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力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对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包括教育管理行政部门在内的有关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缺乏强有力的监督。

*三是社会力量对教育政策与法规实施状况的监督作用较弱。

*四是政策监控与法制监督的理论研究缺乏一定的力度和深度,显得薄弱。

22、加强政策监控与法制监督的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大国家权力机关对教育政策监控与教育法制监督的力度。*第二,进一步理顺各种监督主体关系,强化监督机制。*第三,进一步发挥好社会监督的作用。

*第四,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教育政策监控与教育法制监督的理论研究。

23、《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P126)

*学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制度(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制度。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扫除文盲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24、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教育督导制度是指教育督导部门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视察、监督、评价、帮助和指导的行政管理制度。

*教育评估制度是指根据既定的目标,确定相应的目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通过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定性、定量分析,依据客观的价值标准,对教育系统的功效和工作态度做出评议和估价的态度。

25、我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P117)

2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权利与义务。(P127)

受教育者(学生)的权利与义务。(P128)

27、《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义务教育的内涵: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特征:第一,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统一性和公平性。

第二,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第三,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

第四,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

第五,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

28、义务教育的基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P147)

篇3: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考试版

一、两岸民办 ( 私立) 高职教育政策与法规现状

根据台湾地区教育部法规查询系统外部版公布的信息, 台湾地区先后颁布137部涉及职业与技术教育的行政法律法规, 目前仍具有效力的法律法规共102部。其中, 由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制定的法律共2部, 其他的100部是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命令和行政规则。大陆自1986年开始进行教育相关立法。迄今为止, 涉及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共8部, 行政法规共17部, 部门规章共14部, 政策性文件共4个。另有为配合上述法律、法规等, 部分地方人大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并实施的地方法规, 构成了大陆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3年9月15日) 。

与台湾地区民办职教法规相比较, 大陆职教法规的制定相对滞后, 数量少; 内容上, 较多关注的是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 如信息统计、信息公开、学校设置、就业制度等方面; 表述上, 较多停留在指导性意见层次, 缺乏可操作性, 可以继续完善的空间较大。

二、台湾地区民办 ( 私立) 教育法律法规的可借鉴之处

大陆《民办教育促进法》第2条规定, 该法规的适用范围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活动; 第6条明确规定民办学校的“公益”性质; 第51条规定出资人可以从结余中获得合理回报; 该法规未对董事会的相关事宜做出明确规定。

上述条款为大陆民办高职学校的产权划分、教学质量和法人治理等方面埋藏了隐患。首先, 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国家将奖励和表彰捐资办学, 但对于高职而言, 举办的形式仍以出资居多。单纯使用“举办”概述该法规的适用范围, 不能准确区分“捐资”和“出资”两种资金来源形式。而实践证明, 部分出资设立的民办高职学校违背了教育机构的“公益”性质。“举办”一词的使用损害了第6条条文的效力。其次, “合理回报”的规定授予了出资者堂皇的借口, 可以从办学中取得收益。依托类似规定收取回报的行为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存在先天矛盾, 即, 出资者会尽量减少办学成本, 以期获得更多办学结余和合理回报; 而职业教育技术型的本质特征注定了它是一个需要不断投入实训设备、耗材的产业。投入减少后, 不能保证实验实训条件, 意味着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时, 第51条和第6条的规定之间也存在逻辑矛盾。第三, 关于董事会的相关事宜规定不详, 导致民办高职学校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产权责不清, 不能有效支持教育教学工作的完成。

台湾地区《私立学校法》关于学校法人的设立规定, 由自然人、法人向法人主管机关申请许可, “捐资”成立;第15条至第33条对学校法人设立后的董事会组成人员结构、比例、任职资格、权责及其权利行使、董事会决策的效力, 和董事会纠纷处理的措施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因此, 应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第2条的用词, 明确“捐资”设立的民办学校的非营利性质, 和“出资”设立的民办学校的营利性质; 在第51条中, 鼓励出资者通过良好的办学效益获得应有的回报, 但同时应明确《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46条, 取得合理回报前, 出资设立的民办学校应向社会公布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具体指标和渠道; 修改关于民办教育机构一律为公益性事业的定性。另一方面, 还应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 明确民办学校董事会的人员构成、任职资格等, 避免举办者将其设立的学校办成家族企业, 影响学校的正常管理和教学质量。台湾《私立学校法》中类似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董事会组成及其他规定完全可以适用“拿来主义”, 作为优化部分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途径。

三、台湾地区民办 ( 私立) 高职教育法律法规的可借鉴之处

目前, 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了完善校企合作制度环境的关键时期, 以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任务[1]。校企合作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现, 有利于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做好上述工作, 重点比较了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在学位管理和企业培训义务两方面的法律、法规。

1. 将“三级学位制”改为“四级学位制”, 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台湾地区层次完善、技职与普通教育相互贯通、充满弹性的技职教育体系, 备受赞誉。

在总结自身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吸取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和教训的背景下, 大陆地区已经在2011年“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座谈会”上初步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 即“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体系 ( 见下图) 。这一新的体系同样体现了类似台湾技职教育体系“双轨贯通”的特色, 为大陆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升学途径和发展机会。从下图可以看出, 大陆地区的普教和职教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铺设了贯通的通道; 但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之间, 欲通过不同类型贯彻普教和职教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资料来源: 大陆地区教育体系根据 2011 年鲁昕副部长在南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专项规划座谈会”的报告精神和教育部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 2012—2020) 制作 (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为配合现代教育体系, 可借鉴台湾地区《专科学校法》的第29条, 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的合格毕业生颁发副学士学位。这一做法可以体现在《高等教育法》第22条中, 将现在采用的三级学位制改为四级学位制, 即“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副学士、学士、硕士和博士”, 并需在《职业教育法》第13条中, 对职业教育的层次描述更加细致, 并明确表示, 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可颁发副学士学位, 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应用型本科可颁发学士学位。这一变更, 将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纳入了高等教育的范畴, 与拟建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原则相符, 也体现了法律之间的配套和衔接。这种认定的权威性要大大优于一般的舆论宣传。

2. 明确企业作为培训主体的义务, 倒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完善“工学结合”通路

2006年, 教育部颁布《意见》, 确认校企合作可以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一直是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的领域。台湾地区的校企合作对现阶段大陆地区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台湾地区“校企合作”的概念有两个, 一是“建教合作”, 即学生、经教育主管部门认证的学校和企业之间签订三方协议, 学生可以获得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获得实践技能的机会; 二是“产学合作”, 即教师获得企业应用研究课题, 与校内教学结合, 引导学生攻关、获得解决应用问题能力的方式。为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台湾地区在1983年颁布了《职业训练法》, 并于2002年修订了部分条文及《实施细则》, 规定由职业教育学校、培训机构和企业各自承担职前、在岗、转岗和晋职的培训义务; 职业教育学校可以接受企业委托承担培训; 并且对培训内容、级别和费用承担、义务违反的惩罚等做出了细致的规定[2]。同时, 为鼓励学生、在职人员积极参与技能培训, 台湾地区《职业训练法》中明确规定了职业技能鉴定的类别, 分为甲、乙、丙三种, 并在技能证书的等级和学历提升、企业录用等之间建立联系。比如, 丙级证书加上五年工作经验, 可以同等学历报考大学、四技和二专;在职人员所持证书在其入学考试中, 可直接获得总分5%~ 15% 的加分。通过这种形式, 无论是高等职业在校学生还是在职人员都积极参加培训和职业证书考试。这种趋势倒逼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合作, 因为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完成法律规定的义务。

大陆地区可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可行的做法是, 在《职业教育法》第20条中, 细化企业培训的最低培训课时或承担的培训费用等义务内容; 在第21条中, 明确政府鼓励企业等义务主体的具体措施, 比如费用补助比例或金额; 还可将第8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修改为“应当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并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以促进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这也有助于提高受训者的岗位职业能力, 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四、结论

当然, 台湾地区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自身的不足。比如, 过于重视实用技能的教育, 反而影响了基础理论和通用知识的教学, 这种实用主义导致部分学生仅重视眼前利益, 未充分考虑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总之, 我们在修订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时, 应充分立足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 做到有的放矢, 促进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扬.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发展”和“增强吸引力”[J].上海教育 (半月刊) , 2010, (4A) :26-27.

篇4: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考试版

【关键词】教育政策 法规 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6-02

教育法规指的是关于教育方面的法令,包括有规则、条例以及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同时是关于人们教育行为存在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的总称。教育法规是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制订,凭借国家暴力机器作为后盾而实施的,能够有效保障以及规范人们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义务。

一、教育政策与法规实施背景

现当代社会属于法制社会,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也提倡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德治与法治是相互促进与缺一不可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依法治国对于以德治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推动以及保障作用。

我国教育史依据文献记载就能追溯至有虞时代舜所设庠,距今以有数千年的历史。自汉朝后,主要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清末开始对西方近代教育予以引入。而至近现代,在教育制度上有仿效过美国、日本以及德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开始仿效苏联。教学内容上对西方的政治社会学说以及自然科学技术予以引入,并将其设置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最终形成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大众的、科学的以及民族的新教育模式。这也属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有效结合后的产物。建国后由于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国力正在逐渐变强,也开始重视起教育的作用,人们也逐渐开始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愈发重视教育。因此在该背景下,众多关于教育的政策以及法规开始出台,然而对教育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教育政策与法规对教育的推动作用

1.实现教育平等原则

依法治教是实行依法治国方针的主要构成部分。教育按照法律来进行管理和规范,有助于让教育步入法制化与规范化的轨道。依法治教能够有效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为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打下根基,还能够有效维护青少年权益以及社会稳定,还能够实现青少年家长以及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依法治教中,最为主要的原则是平等教育原则。教育平等原则的实现,能够逐渐改善由于各地区经济差异导致的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状况,保障公民能平等的自我发展。

2.保证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教育事业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教育法中对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给予了明确规定:教师与学生有两方面的关系,第一即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第二即是平等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有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现的,是学生合法权益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这些义务和权利的实行,实则是教师管理学生的内容具体规定。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两者关系若是能处理好,对于教育体制的发展以及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保障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需要各级政府对法律规定的各项职责和义务予以履行,严格遵循《教育法》实施;强化教育执法力度,教师与学生作为各类教育的主体,应当擅于和勇于应用《教育法》,对自己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能够有效与各类侵权行为进行斗争。若教育主体存在违法行为,需要从法律上对教育法律责任进行理解,还要注意某些问题:第一教育法的法律责任和违法行为有密切关系;第二法律责任的承担着是具有法规义务以及遵守教育法律的特殊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它既包括了公民个人,又涵括了社会团体,另外还有学校与国家行政机关,有效表达了教育法的特别强制力。

3.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教育法对于教育而言具有促进作用,比如义务教育若是缺少了《教育法》的保护,那么它就失去了保障,义务教育也无法保证实施,那么国民素质的提高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不仅能够有效对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予以保障,还能够有效提升公民素质,实行人才强国战略以及科教兴国战略,能够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效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及重大的现实作用。

新《义务教育法》对国家把义务教育完全纳入财政保证范围有明确规定,对义务教育不收取任何学杂费予以明确规定,在全新起点上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带来了法律保障;新《义务教育法》规定把素质教育提升至法律,更加明确了义务教育的目标以及方针,有效给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方针的全面实施以及推动人们全面发展带来了法律保障;新《义务教育法》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方向并将其确立,对各级政府关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明确规定,对适龄儿童以及少年能够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具有保障作用,为推动教育公平带来了法律保障;新《义务教育法》对中国特色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为能够全面实行依法施教奠定了法律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实施对于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包括实现教育平等、保障学生与教师的法律关系以及促进教育发展等,对于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晓溶.终身教育理念下学前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以“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3,10(7).

[2]石正义.“三大标准”背景下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改革[J].课程教学研究,2014,18(7).

篇5: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考试版

一.判断题(判断对的请选A,判断错的请选B,并将你选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共120题。)

A 1.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绝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基本国策。

A 3.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之一。B 4.“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的主要内容之一。

A 5.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

A 6.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国家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B 7.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不符合其真实意志的民事行为,当事人不需要法院认定可以随时变更或撤销。因为该民事行为本身是无法律效力的。B 8.游客张某在商场购物时,因其佩戴的手镯与商场的商品是同一款式,在结账时被商场服务员认定是商场的商品,张某与商场工作人员发生争执,为查清事实真相,商场保安可将张某拘禁起来进行调查。A 9.因行为人违法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

B 10.嘉兴市东方旅行社在舟山普陀区设立的分社只接受嘉兴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A 11.邓某在金华双龙洞景区工作,2005年经考试合格,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由于工作需要,2009年8月,首次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领取导游证,有关部门不予办理。B 12.暂缓通过年审的导游人员,经过暂缓期限后即可重新上岗。B 13.衢州建国饭店是一家四星级旅游饭店,在其隔壁有一家名为烂柯山的三星级旅游饭店,建国饭店将烂柯山饭店收购后,烂柯山饭店可以改名为衢州建国饭店。

B 14.外国人的入境、出境、过境,必须从对外国人指定的口岸通行,接受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B 15.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可以遵守中国法律,不得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

A 16.文物,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

A 17.承运人应当在约定的期间或者合理期间内将旅客、货物安全运输到约定的地点。A 18.承运人迟延运输的,应当根据旅客的要求安排改乘其他班次或者退票。A 19.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社会。A 20.我们坚持在台湾问题上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B 21.中国把和平与发展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

A 22.宪法规定一个国家有关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一些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A 2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24.经营者可以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B 25.戴某在商场购买了一瓶化妆品,要求商场提供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主要成份、使用方法等资料,商场服务员由于生意忙碌,可以不予提供相关信息。A 26.消费者王某在展销会购买了一件商品,回家使用两天后发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而展销会已结束,消费者甲可以向展销会举办者要求赔偿。

篇6:教育政策法规考试重点[定稿]

2、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有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联系的社会关系

3、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4.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既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又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5.教育法律责任:指根据教育法律上特定的责任关系并由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引起的,变现为法律责任的方式的不利后果6.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1)教育法律责任与主体(2)违法行为(3)行为人有过错(4)有损害事实(5)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7.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8.教育法律救济: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并造成损伤时,通过裁决纠纷、纠正、制止或矫正侵权行为,使受害者的权利得以恢复,利益得到补救的法律制度9.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诉讼渠道、行政渠道、其他渠道10.教师申诉制度:即教师在其合法权益收到侵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11.《教育法》共十章八十四条,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1995年9月1日实施12.教育法制定的立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3.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名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4.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指国家给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以不受任何限制的均等的学习机会,其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公民享有不可剥夺的平等受教育权利,二是义务教务阶段公民的就学机会、教育条件和教育效果平等,三是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公民的入学机会、竞争机会、成功机会均等。15.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16.设立学校的基本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17.法律上教师的两种身份:普通公民、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18.教师的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取报酬待遇权、参与学校管理权、培训进修权、申诉权19.教师的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2)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3)依法教育学生,开展有意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制止侵害学生的行为,保护学生健康发展(6)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20.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资格认定制度,是公民获得教师工作的特定条件和资格

21、教师资格的获取:国籍、思想品德、学历、教育教学能力、身体素质、其他条件

22、实施教师聘任制度本着: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原则

23、教师聘任形式依其聘任主体实施行为的不同分为:招聘、续聘、解聘、辞聘

24、义务教育的性质:义务教育具有国家性、强制性、社会性、免费性、基础性

25、免试入学:指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招生入学工作,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或测试

26、四大保护(国家、学校、家庭、社会)排在第一的是家庭保护

27、学校应怎样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1)要爱护和平等对待每一个未成年人(2)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3)要尊重学生的人格(4)要尊重学生的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

28、怎样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1)学校和家庭联合(2)学校要拓展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空

间(3)学校要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评价(4)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29、学生伤害事故分为:意外事故、过错事故30、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1、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它是2000年如期实现基本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32、三个增长: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33、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34、《教育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35、《教育规划纲要》八项发展任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

36、《教育规划纲要》重点改革任务:一是改革人才培养任务,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四是改革办学体制,五是改革管理体制,六是扩大教育开放

37、《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保障措施:(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保障经费投入(3)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4)推动依法治教(5)重点项目和改革

篇7:2014矿业政策与法规考试总结

一、判断题

1.《安全生产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3.《煤炭法》于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通

过,1996年12月1日起施行。(√)

4.《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

5.罚款的行政处罚不是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6.《条例》确立了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要坚持“和谐统一”原则。(×)

7.伤亡人数为20,重伤人数为80,这属于特别重大事故。(×)

8.煤矿企业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9.实行煤矿安全监察制度是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的一项基本制度。(√)

10.《矿山安全法》与《煤炭法》都属于一般法。(×)

11.事故的划分中,重大事故的伤亡人数在3—10人之间。(×)

12.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不可以直接向事故有关部门报告。(×)

13.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14.发生一般事故,事故单位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15国务院1989年3月29日公布的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16.在发紧急事故时,主要负责人为了自己的安全,可以选择不到事故发生地点。(×)

17.煤矿企业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18.从对人的效力来看,适用于所有人的为一般法,适用于特定人群的为特别法。(√)

19.《劳动法》 1994年7月5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994年10

月1日起施行。(×)

20.《煤炭法》有关煤矿安全的规定与《矿山安全法》不一致时,应该优先适用《矿山安全

法》的有关规定。(×)

二.填空题

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条例》的特点有:广泛的适用性、详细的程序性、具体的操作性、严格的时限性、恰当的衔接性、处罚的严厉性。

3.事故的类别包括: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4.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体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5.我国国家立法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通过、法律的公布。

6.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是指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7.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伤亡支出费用、善后处理费用、财产损失价值。

8.事故划分的依据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

9.安全生产三大对策保障体系:第一是事前预防对策体系,第二是事中应急救援体系,第三是建立事后处理对策系统。

10.我国安全生产的四种监督方式分别有工会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公众举报监督、社区报告监督。

11.安全监管部门的三大职权现场调查取证权;现场处理权;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权。

12.《条例》加大了事故责任追究和处罚的力度,体现了“依法治安、重典治乱”原则。

三、名词解释

1.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般行为规则。

2.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要求,建立的各职能部门、各级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3.事故:在一般意义上是指,一起可能涉及伤害的,但非预谋性的意外事故。

4.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重大责任事故罪侵犯了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是其犯罪客体。

5.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6.法:法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法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者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狭义的法是指具体的法律规范,包括宪法、法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判例、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7.权利义务:所谓权利是指法律允许人们为或不为某种行为;所谓义务是指法律要求人们必须为或不为某种行为。

8.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有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

9.公共安全:所谓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四、简答题

1.简述法律关系的构成①法律关系的主体: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②法律关系客体 :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③法律关系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简述《条例》的四个原则。

①确立了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要坚持政府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②强调了“四不放过”原则 ③加大了事故责任追究和处罚的力度,体现了依法治安、重点治乱原则 ④实现了立法与相关立法以及相关执法部门职责的“和谐统一”原则。

3.简述矿山安全法规的性质

①强制性:煤矿安全法规具有国家强制性,是国家权力的体现,一切有关的企业、机关和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认真执行;②科学性:因为是以大量的科学试验为依据并吸取了长期以来煤矿安全生产的经验教训而制定的;③规范性:煤矿安全法规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是一种普遍的、特殊的行为规则 ;④稳定性:煤矿安全法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简述事故报告的内容。

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单位名称、行业、经济类型、产品及危害特性等;②事故简况:事故发生的准确时间、详细地点、当时的事故现场状态等;③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事故发生的持续时间以及状态; ④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或失踪人数、初步估计经济损失。⑤已经采取的措施:控制措施、抢救措施、救援措施。

5.简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保障义务。

①自律遵规的义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②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③危险报告义务:即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6.简述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

①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现象严重 ;②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③企业技术管理薄弱、超能力超强度开采 ;④安全管理混乱,“三违”现象严重; ⑤劳动组织管理混乱; ⑥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差。

6.简答工业事故的一般特征?

①危害性:任何事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个人、集体和社会带来身体、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的损失和危害;②意外性:事故往往发生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点和时刻 ;③紧急性:不少事故从发生到结束的过程速度很快,允许组织和个人做出反映的时间很有限。

7.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意义有哪些?

①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②调动各级人员、各部门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③落实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的具体要求。

8.安全监管部门及监督检查人员的五项义务有哪些?

①审查验收禁止收取费用 ②禁止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指定产品 ③必须遵循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的执法原则 ④监督检查时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 ⑤对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业务秘密尽到保密之义务。

9.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的六项责任有哪些?

①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②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③保证安全生产投入;④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⑤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⑥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0.矿山开采应该有哪些安全保障条件?

①对采掘作业行为的要求,禁止开采保安矿柱、岩柱;并且需要编制采掘作业规程 ;②对矿山特殊安全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和检测仪器的规定,矿山使用的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和安全检测仪器,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 ;③对危害安全的事故隐患采取的预防措施。

11.简述《安全生产法》的立法意义?

①有利于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设;②有利于改变我国人权状况;③有利于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④有利于各级政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⑤有利于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加强监管;⑥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⑦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安全法律意识。

五、材料分析题(20分)

2014年4月7日4点50分,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下海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导致21人死亡,1人失踪,经了解事故是井下采区放炮引起的。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现场施救组组长、云南省煤监局局长邹立生介绍,现场排水救援已经采取三套方案并行,全力加快井下积水的抽排速度。三套方案包括加紧抽水、从地面钻井及向新井排水,有三支专业救援队伍分别负责一个抽水点,紧急驰援的四川和贵州救援队也加入其中,共同负责抽水和排水。

1.根据以上材料,此事故属于哪种事故类别? 以及在当今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有哪些?

答:属于重大事故

事故多发的原因:

煤矿事故多发,具体地说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各项安全措施没有真正落实,从深层次上来说,煤矿事故多发,不单纯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而是煤炭市场需求过旺、超强度、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和安全生产管理薄弱等多种问题,主要有四点:

①煤炭行业管理弱化,安全技术标准严重滞后;②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基础薄弱;③煤炭产业集中度不够,生产力水平低;④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2.在当今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①强化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素质:煤矿企业要强化职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切实提高的安全技术素质,新工人下井作业前必须进行正规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②严格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严格落实。

③强化技术管理认真贯彻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杜绝超通风能力生产:要加强对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④加大低瓦斯矿井、基建技改矿井的监管力度:是要高度重视对低瓦斯矿井“一通三防”的监管。

篇8:《旅游政策与法规》教学感悟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面貌,而且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愿学、爱学、乐学的学习心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该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我常对学生讲:“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我希望每个人在每节课都能有所收获,同时更希望在课堂内我们是师生,课后是朋友。”其次,我还有意识地把微笑带进课堂;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把生活中的有影响教学的情绪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在课堂提问时对回答问题不准确,不完整的适当进行引导,启发并进行鼓励说:相信下次你能做得更好。学生帮发了作业、测验卷、擦干静黑板等时,亦不忘对学生说声“谢谢”。正是由于尊重学生的做法,促使了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氛围中,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学习、学生就会变被动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结合教材,巧用案例进行教学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普遍感到枯燥无味,难理解,难识记,更难谈得上能够灵活运用。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采用案例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案例教学有着以下优越性:

1. 通过案例教学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素材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使之可成为理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缩短了理论教学与现实的差距。将学生置身于案例所构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像导游专业工作人员一样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中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培养了学生的适应能力,无疑可促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情境的挑战。

2.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由于案例素材来源于真实的情景。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另一方面也可促使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的认知更加切合实际。

3. 案例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把学生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使他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该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表现,从而增强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达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4. 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意识。

案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互动模式,案例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个人或分组进行分析讨论为主,教师是适当以点拨。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形成共识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倾听不同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双互沟通。通过案例教学的潜移默化作用,从中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良好意识。

5. 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我就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灵活巧妙运用案例进行教学,首先在选择案例之时,一是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即所选作案例的素材,必须是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解决的问题;二是注意案例的适应性客观性,即既要重视案例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外,还要适合学生能理解的实际,同时案例所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客观的。其次在运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与课堂教学同步,以学生个人分析或分组讨论为主,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具体做法是:设置案例—提出要求—学生个人分析(或分组讨论)—课堂发言—教师讲评小结。针对某一章节中的某个概念或某一个理论问题而采用的案例,内容一般小而精,结合问题直截了当。针对重点、难点以及综合运用的理论问题,则选用涉及面广、复杂的案例。如讲完合同法,旅行社管理法规制度,旅游投诉法规制度后,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结合2008年11月泰国政局动荡,造成多国游客滞留,我国政府派飞机接载我国游客回国这一社会热点编写成案例发给学生。并设置了一旅行社可否免责?二回国的费用谁出?三若游客对旅行社的处理不满意应如何投诉?等几个问题让学生结合案例进行讨论,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作回答,然后老师再根据具体情况作小结补充。

三、从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职业理念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所学的课程,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热爱和喜欢自己的专业,进而对所学的课程产生兴趣。为此,在讲授该课程的同时,一方面邀请早年从本校毕业并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学生回校给师弟师妹们讲授从事导游工作的心得体会,并结合自身工作的经历畅谈本地旅游发展,这样做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就有了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为学习专业课程从思想上提供了保证。另一方面利用我市近几年每年都召开世界石材科技博览会的机会,组织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或参加其他服务活动,或到石材展馆参加,让学生身处其境从中感受旅游服务工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再有就是利用我市举办导游服务技能大赛的机会,组织学生到赛场,现场观摩学习,让学生既感受技能竞赛的氛围,又从参赛选手回答导游业务和法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技能中得到启迪,并且在后来的课堂教学中结合竞赛的有关内容让学生来回答,教师再作小结讲述,让学生深刻理解《旅游政策与法规》作为旅游专业的专业课程其作用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至身其中,身同感受,从中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思想和职业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该专业课程创造了条件。

四、利用乡土素材教学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意识强。但其概念等又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与学生的认识实际有一定的差距,因而要求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脱离时代内容,脱离客观实际将成为空洞的说教,自然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者在教学中既要重“教”,更要注重学生的“学”,只有理论联系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华的现实中去,学生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理解和准确的把握所教的内容。本乡土的教学素材大多为学生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体相连因而具有亲切感,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的内容适当地加以利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如讲《旅游饭店管理法规制度》这一章节时,我首先把有关旅游饭店管理的星级评定制定的星级划分,评定依据、检查、复核及处理等内容简明握要地向学生讲清楚,然后请市旅游局的同志结合我市星级饭店的评定、管理等工作向学生作详细讲解。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到凯旋大酒店、雄盛大饭店等四星级酒店参观并邀请相关酒店的负责人就如何进行星级申报及怎样进行日常管理等现场向学生讲。这样做使理论知识回归现实,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如讲《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制度》这章时,我事前布置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收集我市的文物、风景名胜区等资料,然后在讲授该课时,结合教学内容穿插安排学生将他们收集整理的资料在课堂上讲述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要想让学生学好,就必须让学生想学、爱学;要想让学生想学、爱学,就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以及运用学生耳闻目睹熟悉的乡土资料,使理论回归现实,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创新更好的教法,围绕学生考虑教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摘要:《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由于其自身抽象化、理论化程度高的特点, 造成学生难学、难掌握。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灵活运用案例和利用乡土素材进行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关键词:政策法规,教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上一篇:长大后我开始懂得初中作文下一篇:慈善助学活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