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

2024-08-16

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通用8篇)

篇1: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

中美关系是竞争还是合作

前面两个章节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如果说工业革命开始、金融和贸易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形成,那么一般认为,1648 年签订的威 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现代国际政治关系的形成。导言中已经指出,没有自由市场谈不上世 界经济,同样,没有民族国家就谈不上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国际关 系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结束了欧洲 30 年战争,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民族国家的出现,并 且提出了现代国际关系最初的基本原则:

一、在国际政治格局中,行为主体是民族主权国家。

二、只有国家才拥有完全的法律行为能力,这是由国家拥有主权这一基本属性所决定的。

三、1主权是不能割让的。民族国家刚刚登上世界舞台就已经表明,它们将遵循一套前所未有的行为准则。在此之前,国家间的竞争有如在封闭的角斗场上展开,相对获益是判断胜负的标准;在此之后,国家间的竞赛逐渐演变成超长距离的马拉松,绝对获益与相对获益一样成为核心的游戏规则。推动这一变化的是生产方式的革命和生产能力的飞跃。

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使公众随时能感受到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异,促使他们对政府提出更

多的要求。不仅要实现绝对获益,而且要实现相对获益;不仅要持续增长,而且要赶超其他 国家。结果,在现代国际体系中,因落后而消亡的国家极为罕见;但因为不能达到国民的期 望值,而失败垮台的政府则层出不穷。在世界经济整体增长的同时,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日益 激烈,要分出上下高低

【解说】中国社会科学院25日在京发布《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蓝皮书,报告中指出,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之间的国家竞争力差距正日趋缩小。蓝皮书指出,2008年,全球10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国家竞争力排名前10名分别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英国、荷兰、瑞士、法国。中国国家竞争力近20年间由73名上升至17名。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之下,美国整体竞争优势依然较大,特别是经济结构、全球联系、人力资源结构层次等方面优势更为明显,有许多方面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但中国在经济增长速度、需求潜力、国内外经济关系等方面已经逐渐取得竞争优势。日本国家竞争力长期位列前三甲,在亚洲保持了绝对领先地位,中国国家竞争力正处于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与日本的差距也逐渐缩小。与印度相比,当前中国的国家竞争力总体略强于印度,而印度在社会管理、产业集中等领域领先中国。专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需要的是公平、合作、开放,属于“包容性增长”,不能把中国经济的强盛、竞争力的提升和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等同起来。

现在奥巴马上台,说中美两国既是合作的伙伴,又是竞争者。我想提法有改变,但是精神内涵是一致的,就是今天的世界,美国当然还是毫无疑问,全球最有实力的,经济军事或者政治强权。但是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所以中美两国的关系是有越来越紧密,也是多元化,多层次这种相互交错非常复杂的关系,这里面有许多共同点,需要合作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竞争的关系,这又是一个客观的现实,所以我想奥巴马的说法,词语不太一样,但是也可以说一脉相承。

奥巴马认为,中美关系的关键是,两国要保证彼此间的竞争是针对消费者以及市场的良性竞争,是符合国际规则的竞争。如果说如果中美两国能够建立并维持新的商贸模式,那么两国都将最终获益,国际社会也将因此获得更大的稳定。

这场经济危机是美国人完全意识到,要解决当前中美间的商贸模式,不仅要依靠美国人改变储蓄和消费习惯,同时也意味美国要向中国出售更多的商品,靠中国鼓励其国民购买更多的美国产品。”

为此需要尽可能延长保持其第一经济大国地位的时间,以确保“一超”的物质基础。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国,未来10-15年亦是推进长远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并坚信在建国100周年前后能够实现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这种经济实力的竞争不可阻挡。尽管届时中国人均GDP仍远低于美国,但经济总量将可能超过美国。世界银行和美中情局甚至认为,2年后中国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经济大国。这种竞争态势导致的实力消长势将动摇美国“一超”的经济基础,引起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即使中国经济规模永难超越美国亦是如此,正如人们常说的田径比赛一样,跑在前面的总会担心后面的。因此,要确保“一超”地位,美国内当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看到中国真正强大起来。其次,实力的消长可能导致中美双方地位的变化。美国家安全报告及其他战略报告基于此认为,在未来10-15年内美国仍面临缺乏单一挑战对手的“战略机遇期”,但此后并不确定,中国和俄罗斯可能具有挑战能力。显然,美国总有人会有根有据地从历史上大国关系演变寻找线索,认为新的经济强国难

以避免地要挑战现存超级大国的地位。为防患于未然,遏制欧亚大陆出现一个挑战美国家利益的战略对手已列为美全球战略的主要一环。小布什甚至认为,中国可以“得到一个大国应得的尊重”,但应将中国的“势力范围”限制在亚洲。遏制必然引发反遏制,这同样是一种竞争。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意识形态可以说不是中国被美国内定位为“战略对手”的主要甚至重要的原因,美国同样会把任何一个崛起的大国包括美国的盟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再次,两国对国际格局与秩序看法不同引发观念上的竞争。中国认为世界在不可阻挡地走向多极化,这与认为世界“离开美国将一事无成”、并试图建立“单极统治”的美国的看法截然不同。在安全关系上,中国的新安全观旨在建立新的多边合作安全,而美国则要建立别国难以消失疑惧的的同盟安全体系。在国际秩序上,中国认为现存国际体系不平等,需要改建新的、非霸权国家控制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新秩序的最主要原则应是不干涉别国的内政,不干涉别国的社会制度,国家主权要得到充分尊重。而美国以人道主义为幌子,实质是要以“新干涉主义”为建立未来国际秩序铺路。

近几年,中国的进口每年都新增千亿美元左右,已跃居全球第三大进口市场。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多和升级的贸易摩擦问题,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已经从微观的商品贸易摩擦如纺织品、家具等扩及到人民币汇率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宏观层面的经济制度性摩擦。此外,经济摩擦政治化和社会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如何理性看待中美经济摩擦问题,需要将其放在世界经济新的发展趋势中来分析。中国和美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的大国代表,在这些新的趋势和潮流中,彼此间的冲撞和摩擦会表现得尤其激烈。

中美日益密切的经济依存关系为双方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两国在贸易平衡、货币升值、知识产权、政府补贴、市场准入及其他领域增加了摩擦。

(一)把经贸关系政治化

全球化使美国经济外交越来越频繁,政府更加重视经济实力在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并要求其他国家降低市场门槛和开放市场,同时竭力促使其接受美国经济模式、采取美国式的市场制度。这除了直接服务于冷战后的美国经济利益外,还包含更深层的目的:就是使一个统一在美国文化价值观下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世界早日到来。在经济和贸易政策被高度政治化的华盛顿认为,在贸易问题上采取软身段,不仅所获有限,而且将冒被称为不关心困境中的美国中产阶级状况的风险。政治化也是为了向中国提高要价。对人民币施压已成为美国政客的首要关切,这不能不让人想起曾使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的“广场协议”。事实上,美国对华经济战略和美中经济关系已与日本当时的情形相似。[5]由于普通美国民众的国际知识很少,政府在外交上操纵民意并不困难,甚至会为了维护国内声望而制造国际危机。美国出于国内政治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原因,坚持把两国经贸关系政治化,这样做可以转移国内矛盾,为政策失误开脱责任。当前的中美经济摩擦至少从两方面看对中美关系构成了威胁。首先,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两党候选人可能为了迎合选民而把经济问题归罪于中国。其次,这种印

象的长期影响及由此造成的报复行为,只能进一步导致经贸关系政治化,对两国经济都将造成伤害。中国人以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是留给自己享受,但从中受惠的美国人并不领情。相反经贸问题已成中美关系紧张日益增长的源泉。仅2007年,美国会就提出了50多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的涉华议案。然而,使用贸易

保护主义做法,要求某一国家为美国济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承担责任,不仅无效,而且将损害美国利益。何况“中国政府所做的与日本、爱尔兰等所做的没有什么不同,不应该区别对待中国”。[6]

(二)国内问题国际化美国因伊拉克战争而债台高筑,使共和党政府面临巨大舆论压力,特别是来自民主党的批评。民主党对于扩大开支有很多想法,但对于如何减少开支却一筹莫展。现在80%的美国人认为国家的方向有问题,持续的不满会使愤怒的人们寻找替罪羊。面对巨额赤字两党都无计可施,于是就拿中美逆差说事,容易吸引选民眼球。从国内储蓄角度看,美国为了发展就必须引进外国资金。为了交换这一资金,就得购买外国产品,而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就必须保持经常账户赤字。如果只是从贸易和资金流入源头找问题,那么美国的贸易逆差就根本无法解决。如果把中国从广泛的宏观经济背景中孤立出来单独讨论,显然也是错误的。因为减少与一国的双边贸易赤字,对于严重缺乏国内储蓄的美国而言,丝毫无助于解决本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问题:减少对华赤字的结果,只能把它转移到其他国家。面对日益萎缩的制造业以及来自中国越来越强劲的竞争,美国政治精英的担忧不无道理,何况一度垄断世界制造业市场的正是美国。不少议员对于中美贸易不平衡十分忧虑,正如众议员曼祖罗所说,如果一个国家要在世界上扮演重要角色,就必须具有大规模的制造业。所以,国会和2008年总统候选人进一步对布什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立即在中国的汇率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问题上取得进展。

篇2: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

企业公共关系从属于企业宗旨,为企业的目标服务。它是企业面对外在的公众和内在的员工,通过运用长期有效地双向信息沟通、双向艺术交往、双向利益调整等方法途径,建立企业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显然,企业公共关系是企业在现代商品经济和大众传播事业高度发展条件下重要的经营管理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公共关系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从市场营销中的策略组合,到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解决,到危机事件的处理等更为广泛的领域。

 首先,大家对公关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根据美国公关协会列出的公关的解释,下面所讲的是根据这个公关解释所讲的。它认为公关是一个组织或个人为了建立和维护和其目标受众之间的友好和共识而采取的有计划和持久的努力。在公关公司工作时,我们帮助客户策划了非常好的开业典礼,但是在这之后,企业就无声无息了,我们花了很多钱和精力帮他做了很多工作,帮他做了很大的社会影响,逐渐逐渐就消失了,这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关计划。 公关的作用。公关的目标是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以促使目标受众改变他的态度。它的作用是,对企业和社会创造非常有利的舆论。

 第二,将目标受众中隐而不见的消极态度转变为积极的信心。

 第三,改变目标的意见。

公关在企业发展和壮大中所起的作用:

 第一,帮助制定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在国外,公关行业、公关部门所起的作用就是这样,但是在中国公共关系还处于比较初级阶段,公关需求和公关战略还局限在媒体关系,从长远发展来说,公共关系能起到帮助企业发展长期目标。实际上对公共关系部门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通过媒体跟踪,媒体分析,可以了解到很多的,包括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所处周围环境的变化,帮助企业管理层提出一些分析报告,帮助企业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

 第二,公共关系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还能协调企业内部的关系。大家所处的企业里,有很多不同的部门,有的部门对新闻界发表讲话,这样就造成不统一,造成很多潜在的危机。所以公共关系能帮助企业制定统一的对外传播口径。同时,建立和维护目标受众对企业的信心。另外,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公共关系做的很好,能够提出上市公司的市值。同时还能创立有利的市场环境,为企业盈利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如果公司的形象比较好,处理一些事件或者危机,相对来说就有很多的优势。大家记得,去年在欧洲爆发二恶英的情况底下,包括可口可乐公司在内一些大的欧美公司都面临一些巨大的挑战。第三,公共关系帮助企业在内部协调公众和企业的利益,避免冲突和误会。同时,还能帮助密切与员工、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现在人才特别奇缺,对大的企业怎么吸引住人才,公关做的好,有好的企业形象,好的企业文化,这对吸引人才有好处。第四,公共关系还能够帮助公司推广它的产品和服务。

篇3: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 此时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 发达国家以及当时的新兴经济国家发展迅猛, 中国与世界发展水平间的差距十分明显。1980年中国的GDP只有1089亿美元, 是美国的1/15;对外贸易额381亿美元, 位居世界第27位。当时, 中国迫切需要加入到国际经济大循环当中, 借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因此, 如何融入到当时的世界经济体系中, 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加入其中, 中国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既已形成的世界经济秩序, 有时为了能够加入其中, 甚至要放弃部分自身利益, 做出一定的牺牲。这一阶段从1979年开始延续至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合作竞争中, 中国是主动寻求与外部的合作, 同时由于自身的落后和实力的弱小, 没有什么话语权, 几乎是以仰慕的态度看待外部世界。20世纪80年代初, 中国外贸企业以“出口创汇”作为首要目标, 不计成本、不计盈亏, 着力解决外汇短缺, 即是这一阶段最真实的写照。

20世纪90年代到2008年是中国经济及对外贸易高速发展的阶段, 这段时间, 中国经济已经得到了全面恢复, 激发了巨大的发展能量。经济发展需要及人均收入提高后产生的消费愿望, 形成了对外部产品的巨大需求, 美, 欧、日等国的高技术产品, 日、欧等国的家用电器、电子产品, 日、韩等国的化工原料, 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日本的轻工设备都将我国大陆地区和我国作为重要的出口市场。为解决贸易平衡, 中国改变以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方式, 极大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这一阶段, 随着东西方敌对消除, 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融合不断深入, 产业结构在国际间重新调整。中国经济总量在此阶段以超过1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 对外贸易也发展迅猛,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的十余年, 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迅速增长。2008年, 中国GDP已跃居世界第三位, 并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全面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这个阶段合作成为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主旋律, 但此时合作已变成相互需求, 而非中国单方面参与。

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 2009年开始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造成了发达国家经济的停滞甚至倒退, 有些国家时至今日仍未能完全从中摆脱出来。虽然中国经济也受到外部经济的拖累, 放慢了增长速度, 但由于其自身实力的不断壮大, 仍然成为少数几个保持稳定增长的国家之一, 这为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恢复做出了巨大贡献。2014年中国的GDP已位居世界第二位, 并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 由原来的劳动、资源为比较优势转变为资本成为比较优势, 在部分产品的技术上也具有比较优势, 中国已由原来的资本输入国转向资本输入和资本输出并重。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其利益诉求也发生改变, 对世界经济的话语权也不断加重。以中国为主导的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设立以及一带一路战略都是中国实力增强的体现。这一时期, 在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中出现了合作与竞争并重的局面, 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使得合作继续保持, 各方利益诉求不同及冲突又使得竞争不断加剧。

二、影响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合作与竞争演变的因素

1.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经贸关系的核心。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永远都是为了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国家关系中首先是民族主义, 然后才是国际主义, 国家之间的合作只是途径, 追求各自利益才是终极目标。现存的国际经贸秩序是由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为主导创建的, 同样是为了追求其自身的利益, 因为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强、技术优势明显, 通过构建国际经贸合作可以取得更多利益。20世纪80、90年代直至2008年, 发达国家正是通过这个体系获得了巨大利益。但随着发达国家自身发展遇到的问题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壮大, 发达国家通过原有经济体系获得的利益大大减少, 因此他们就会改变这个秩序或规则, 以保持自己的利益。同时, 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加强, 各种利益冲突就会增加, 国际经贸关系中, 竞争的成分就会上升, 这是必然现象, 不必过分担忧。但只要原有秩序的构建者仍能从这个秩序中获得利益, 这个秩序就不会轻易被打破、被完全破坏。

2.各国经济地位的变化是影响国际经贸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关系反映了当时各国国家之间经济力量的对比, 国际经济秩序通常是由当时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引领建立的, 更多地反映了它的利益。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力量发生变化, 原有的平衡就会受到冲击, 新兴力量会通过增强了的话语权追求更多自身的利益, 原主导国家会尽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或通过构建新的秩序保持自己的利益。在这种秩序重建的过程中, 力量的此消彼长就会带来国际经贸关系中竞争成分的加重。世界经济目前就处在这样一个阶段, 以G7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日渐式微,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力量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G20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如今, 世界上任何一个重大经济问题, 如果没有中国等新兴力量的参与恐怕都很难解决。

3.国家间政治关系成为影响经济关系的另一因素。1989年苏联解体, 随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政体改变, 东西方对峙结束;在随后的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之初, 国家关系中曾经出现过经济关系优于政治关系、主导国与国关系的情况, 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 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美、欧、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仍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的担忧重新抬头, 冷战思维死灰复燃, 以不同体制、国家安全为由头的经济摩擦、贸易摩擦时有发生, 而且今后不会消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成功的戒心会不断加重, 这种发展模式选择、政治理念差异所带来的对经贸关系的冲击, 是竞争关系加重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而且这种竞争关系难以调和。

三、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合作竞争态势的应对策略

1.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供需平衡, 经济发展初期供给不足往往是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 各国均注意增加供给, 增加供给会带来经济上的迅猛发展, 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供需均衡。相对于比较容易解决的供给而言, 需求的解决难度就会大些, 一国首先由国内供需均衡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当国内需求消化不掉供给, 就需要通过国际经贸合作, 通过国外需求解决。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 先进的生产技术, 较高的生产效率所带来的供给, 仅仅靠内部市场根本无法取得均衡, 而且对于一个成熟的经济体来讲, 内部挖掘需求潜力的空间并不大, 开展国际经贸合作是他们的必然选择。中国是一个经济总量世界第二、贸易总额全球第一、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虽然中国经济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 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但市场需求仍然非常巨大,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对一个强大的中国在战略上感到担忧, 一个稳定的中国又是其现实需要的原因。日本也是如此, 历史问题、领土问题、战略主导权问题使得中日之间纷争不断, 但日本仍希望与中国保持良好的经贸关系。与中国保持经贸合作既是世界各国的现实选择, 也是必然选择, 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就应该对国际经贸合作充满信心, 即使在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中有冲突、有波澜, 但各国之间需要合作的趋势短期内也不会改变, 我们更需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2.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上的成功, 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肯定和思考。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 中国的发展模式虽然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但其所具有的优势也不言而喻。坚持既有发展道路, 即使因此会产生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中不可避免的竞争, 也不应该有丝毫的动摇。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 比较优势发生改变, 中国的利益诉求也会发生变化, 即使在坚持自身利益的时候, 由于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冲突使得对外经贸关系中竞争的成分加剧, 我们也应该坚持, 不能放弃。应该学会在竞争中寻求合作。

3.在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中, 除了与发达国家间的关系外, 还有与新兴经济体之间、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 在这个关系中, 中国基于自身的经济实力, 能够处于相对的主导地位, 合作大于竞争;同时, 借助于这个关系还可以影响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 多元合作应是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勇.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8:109-142.

篇4: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

自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开始积极推动政治、经济、安全和社会等领域的地区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增强发展经济和共同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目前,多层次、多领域的“10+3”东亚合作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中国在2002年11月正式启动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计划在2010年建成双边自由贸易区,这是中国顺应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的明智决策。2008年4月14日,日本与东盟在京都签署了《日本一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AJCEP)。AJCEP的签署是2002年1月以来日本对东盟经济外交取得的最重大成果,也是日本希冀掌握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主导权的反映。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日本、中国和东盟之间形成了微妙的三角关系。

一、日本和东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发展迅猛。在欧美地区合作不断推进的形势下,日本作为亚洲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出发,必须寻求自己的合作对象,营造自己的势力范围。从“环太平洋合作构想”,到“东亚经济圈构想”,日本都非常重视东盟这一重要伙伴的地位。1985年中曾根首相提出亚太经济合作四原则,其中之一就是“以东盟为中心开展经济合作”;1989年竹下登首相提出东亚经济合作三原则,又再次强调“尊重东盟意见”。

但是,日本的这两个区域合作构想并没能够得到顺利实施。由于日本“本国中心主义”的经济政策广受质疑,加上亚太地区政治制度的多样性、经济差距、历史问题以及美日主导权之争等因素,“环太平洋合作构想”进展甚微。在东亚经济圈问题上,日本又唯美国的态度是从,让东盟甚为反感,这一计划也因此搁浅。

跨入21世纪,日本调整了其多边主义贸易政策,选择优先推行双边自由贸易,在斟酌权衡后,选择了“脱欧入亚”,率先与东盟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日本2002年11月,日首相小泉纯一郎与东盟各国首脑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构想宣言》,决定双方首先在金融服务、信息通讯、科技、中小企业发展、旅游、能源、人力资源开发、文化、食品安全和交通等领域展开合作。2008年4月14日,日本与东盟在京都签署了《日本一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AJCEP)。作为一个典型的“南北”型协定,同时也是日本首个与区域经济组织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AJCEP的出现既是日本对自身经济结构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和东亚区域产业分工发展的一种回应,又必将对今后的东亚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从日本的角度观之,之所以积极谋求与东盟签署AJCEP,与日本20世纪末面临的一系列国内外重大经济形势是分不开的。

第一,经济泡沫破灭的影响。19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日本开始步入了二战以后历时最长的经济萧条期一“失去的10年”,之后政府采取的系列财政、金融政策收效也不大。日本政府和产业界开始认识到推进与他国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或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有助于提高日本经济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此背景下,长期作为自家“后院”经营的东盟自然被日本列入了重点考虑的对象。

第二,东亚区域内外涌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冲击了日本原有的“向WTO一边倒”的对外贸易政策。日本自1950年代提出加工贸易立国战略以来,一直是自由贸易的最大受益者。这使得日本在经济外交实践中一直是多边主义的追随者。但是在WTO框架下,随着成员国数目的不断增加,相互间利益关系越来越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对多边谈判机制的失望使日本终于认识到,向WTO倾倒的政策必须调整了。与此同时,一方面东盟在不断加快内部一体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包括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在内的大国也加快了跨区域特别是对东亚的渗透及影响,纷纷展开对东盟的FTA攻势。另外中国和韩国也开始积极与东盟接洽,这些都对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刺激和冲击。

第三,紧密的经贸联系是促使日本回归亚洲,和东盟联合的重要诱因。东盟在日本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一直名列前茅。1990年东盟是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占日本外贸总额的11.9%,仅次于美国和欧盟;2000年上升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占14.9%;到2003年因为中日贸易增加,东盟继美国、中国和欧盟之后,排名日本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比重是14%。2006年,日本的对外贸易总额为142.6兆日元,其中,对东盟的贸易额为18,2兆日元,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12.7%,位列日本对美(17.4%)、对中国(17.2%)贸易之后,高于日本对欧盟(12.5%)的贸易,东盟再次上升到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对于日本来说,东南亚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在部分初级产品的进口上,东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2003年,日本有83.4%的蔗糖(泰国)、26.8%的有色金属、31.7%的液化天然气(印尼)、98.8%的棕榈油(马来西亚)、17.6%的水果(菲律宾)等来自东盟。近年来日本则一直是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

第四,东南亚的突出战略地理位置,也使得日本一直视之为最重要的海上经济通道。近年来日本对很多国家的经济援助逐年减少,但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却在增加,占日本对外援助的一半以上。日本控制东南亚,更有其长期的战略考虑,那就是企图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通过控制更多的国家,成为亚洲经济的盟主,为其建立地区经济霸权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日本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转变离不开东盟的支持。日本要扩大政治影响,首先必须确保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东盟是其借以发挥政治作用,走向国际政治舞台的阶梯。冷战结束以后,日本一直在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94年,表态赞成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国家有43个,其中东亚地区有7个,除蒙古外,都是东盟国家(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老挝、柬埔寨)。

二、中国和东盟

中国在90年代初期对东盟而言,并不算是很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1993年,日本、美国和欧盟是东盟的前三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当时与东盟贸易量的6-8倍,然而到了2004年,东盟与各贸易伙伴间的贸易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美国和日本仍然是东盟的最大的贸易伙伴,但贸易绝对额的增长并不明显,十年期间仅增长了25%左右,而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量在同一期间翻了6倍多,并超越了欧盟成为了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国在东南亚获得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充分把握了国际和地区环境变化的时机。90年代中期,中国成功加入东盟地区论坛,参与讨论地区内的导弹防御、海

盗及其他地区安全问题。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中国郑重承诺人民币不贬值,通过对东南亚国家的汇率政策支持,进一步赢得了东盟的好感,加强了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关系。1999年,中国与美国完成中国加入世贸谈判,东盟各国政府开始担心即将扩大的中美贸易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在这期间,中国适时地向东盟提出了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方案,自从2000年9月在第四次“10+1”领导人会议后,接下来的每一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都有新的进展,在2002年与东盟成功签订了中国一东盟自贸区总体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2003年,中国成为东盟以外第一个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非东盟国家。2004年11月中国,东盟正式签署《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和《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两个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的全面启动。至2006年7月,中国已按照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的规定,对3408种产品削减了进口关税,东盟对我国的关税也进行了相应的削减。

2007年1月,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协议》正式签署,服务贸易协议中包括了中国与东盟10国开放服务贸易的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7月开始实施。目前双方都在努力,力争2010年全面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使中国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并会改变东亚经济的发展格局,使东亚经济以日本为“头雁”的“雁行模式”发展走向以中日为“双引擎”的模式。

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其必然性:

1政治关系的改善,推动了经贸关系的快连发展。197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和东盟各国恢复邦交,双方关系开始全面正常化,很好地促进了经贸关系的发展。1980年双方的贸易额是20.64亿美元,1991年达到79.59亿美元,2001年,双边贸易突破400亿美元。到2008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仍保持了快速增长,达到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投资方面,截至2008年底,双方相互投资额已接近600亿美元。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东盟很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外部压力以及本地区双边自由贸易的发展促使双方联合。欧盟的高度一体化、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制约东亚各国扩大对外贸易、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所以中国和东盟需要尽快组建自由贸易区,建立有效的互补机制,提高本国经济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此外,东亚地区各国在多边合作难以实现的情况下,纷纷开始筹划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议,比如日本和新加坡、韩国和智利、和墨西哥、和日本等。在多边合作框架下,优先推进双边合作,可能更容易达到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正是双方在地区经济合作中不甘落后争取主动的现实选择。

中国和东盟均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区域合作问题上有着很多共同利益和广泛共识,双方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中日关系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两国只有有限的民间贸易存在,自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和中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1972年日中贸易总额不到11亿美元,到2006年中日贸易总额达2073.6亿美元,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接近1972年的190倍,中日经贸依存关系日益深化。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668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13%,中日己互为对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在日中贸易中近年来发生的最大变化之一是相互依存关系,从以前中国更多地依赖日本的“不对称相互依存”变为“相对平衡相互依存”关系,主要表现在中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而在日本外贸中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日本对中国外贸依存度将继续扩大。

日本和中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是两国共同利益决定的,是以经济互补性、地缘便利性、市场兼容性和合作互利性为基础的。中国是日本的近邻,又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近年来日本经济的恢复,用日本某些人的话说,很大程度上依仗中国的“特需”。但是在日本的FTA战略中,并未将建立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双边FTA列入优先考虑范围,而排在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之后。从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的实践看,建立FTA关系是发展双方经贸合作的最好办法。但日本不仅对建立中日韩FTA顾虑重重,对建立中日FTA更持冷漠态度。

此外,中日关系还表现出明显的“经热政冷”特点,政治关系困难的症结主要在于钓鱼岛问题和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及历史教科书问题,两国民众中互不抱好感的人数比例也在不断上升。这种局面如果不能改善的话,最终必然影响到双方的经济往来,“经热”将很难长时期维持。

四、结论:竞争还是合作?

(一)主导权之争

虽然中国和日本在与东盟建立自由贸区上均有多方面的考虑,但就目前的发展结果来看是有差异的。日本与美国是战略同盟关系,它的区域战略不可避免要受到美日整体战略部署的影响。这具体反映在它与东盟发展贸易关系时提出诸多附加条件,如涉及到反恐、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体制和标准化,甚至国内民主及人权等问题。由于东盟各个国家发展水平不同,国内体制差异大。这些问题对这部分国家形成了干涉,阻碍了日本与东盟整体关系的顺利发展。相对而言,中国与东盟国家重视各自经济发展需要,在双方经济互补性强的基础上发展双边经贸关系。中国最先签订《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充分表明了中国重视与东盟各个国家保持平等互利关系。通过“早期收获”协议,中国表明了求同存异优先发展与东盟整体在具体经贸领域合作的务实态度,使中国绕过了和东盟单个国家在政治及其他领域的障碍,获得了与东盟关系更为迅速的发展。

篇5: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

【摘要】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以来,中国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一带一路”渐成中国促进双边、次区域和跨地区合作的主要抓手,以及参与、引导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平台。但也要看到,国际社会一些成员对“一带一路”仍存在诸多模糊认识,美日欧印等大国在审视倡议提供的机遇和利益时仍不免心存猜忌与疑虑。可以预料,大国间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复杂互动将渐成常态,既有包容合作,也有竞争对冲。

【关键词】“一带一路”;大国关系;合作与竞争

1“一带一路”提出背景及意义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11月11日,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发展设想。发展更新包括交通、信息通信技术和能源在内的基础设施。在制度互联互通方面,应对贸易便利化、结构性和监管改革、交通物流便利化问题。

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郑重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强调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希望“一带一路”可以起到引领作用,“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总结的全球经济三大挑战: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以及发展失衡。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凝聚了国际共识,明晰了“一带一路”未来合作方向,为“一带一路”建设描绘了更加壮阔的前景。

2大国竞争合作分化成为趋势

21世纪的国际格局正处于新的复杂变局中,第二个十年以来国际形势的变化更为激荡。近年来,大国互动有两条主线日益浮现,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日益崛起,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影响日益上升与外溢:二是美国作为守成大国为维护传统霸权或地缘经济、政治影响力而进行的纵横捭阖。可以说,大国间围绕“一带一路”的互动或博弈,更多是国家间关系的客观映射。

中国早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前,就开始使用新型大国关系来描述与美国这个霸主的关系,其缘由之一也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在变成全球最大经济体时,其军事力量仍然远远不及美国。2016年以来,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之间的大国互动持续深化,合作、竞争、对抗并存的局面更加复杂。受美国大选后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及地区国家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现实需求,大国“竞争合作”状态呈现出分化态势,中俄、美印、美日几组关系的战略合作性质进一步发展。

3战略对接过程中有观望有竞争更有合作

在国家间彼此依存加深背景下,中国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平等透明、相互尊重的精神,致力于将“一带一路”建设成开放包容的发展平台,希望通过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践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但也不可否认,“一带一路”建设在推进过程中仍会招致猜忌。面对中国倡导的发展战略对接,一些国家的立场出现分化。当积极对接渐成趋势,竞争对冲和沉默观望也显而易见。

美国担心“一带一路”是中国实现崛起并进而挑战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战略设计”。受此思维影响,美国智库发表的一系列报告、文章认为,中国以“一带一路”为旗帜的新经济外交正在挑战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对美国构成挑战。然而“利益”与“责任”应是我们与美国探讨“一带一路”合作的切入点。中美两国围绕“一带一路”的互动,不仅是着眼于合作背后的利益驱动,更是两个经济体量最大国家对全球包容性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俄罗斯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也从维护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角度出发大力支持俄罗斯提出的建立“欧亚全面伙伴关系”倡议,主张在开放、透明和考虑彼此利益的基础上建立欧亚伙伴关系。2016年6月饿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中俄两国元首签署《中华人民共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明确提出中俄主张在开放、透明和考虑彼此利益的基础上建立欧亚全面伙伴关系,包括可能吸纳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成员国加入。作为中国最大邻国,俄罗斯对中国倡}义的立场最终走出迟疑转向坚定,?χ醒枪?家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篇6: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友情、合作与竞争”的话题。

我们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我们是一个集体,集体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出应有的贡献。有句谚语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家四靠糟了糕。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能弥补你的不足。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你是学生,就要与同学一起学习,完成学业;你是军人,就要与战友并肩作战,取得胜利;你是医生,就要与护士一起登台,完成手术。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也就获得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过交响乐团的演奏吧,这可算得上是人与人相互合作的典范了。他们之所以能共同演奏出优美的旋律,我想,这主要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此外,还有集体内部的竞争意识,凡是缺乏竞争意识的个体,都会影响集体的竞争力。交响乐团中每一个成员高超的演技都来源于一个奋力向上的竞争。集体内部的竞争是激烈的,然而,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呢?

我认为视竞争对手为朋友,顾全大局,彼此谅解。我们要本着团结协作、以党的事业发展为大局,要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对他人虚怀若谷,豁达大度,千万不能从个人恩怨出发,给人为难。实际上,谅解别人,就是关照了自己,帮助别人,就是为自己提供了方便,并为建立一种更真诚、更亲密的关系打下了基础。朋友的成功有我的付出,我的成功有朋友的帮助。

可见,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既要有竞争意识又不失朋友之情意。

篇7:合资与合作的区别是什么

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形式不同。合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中国法人资格。而

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则分为两种:符合法人条件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称法人合作企业),采取的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不具备法人条件的合作企业(称非法人合作企业),采取的是无限责任的形式。

二、出资方式不同。合资企业各方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非货币的建筑物、厂

房、机器设备或其他物料,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场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各方出资额以货币形式表示,并折算成股权;而合作企业各方的出资,属投资的以货币形式表示,属提供合作条件的,则不以货币的形式表示,且均不必计算成股权。

三、权力机构和经营管理机构不同。合资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而合作企

业中只有法人合作企业才能设立董事会;非法人合作企业则设立联合管理机构,此种权力机构虽有权决定合作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但它不是最高权利机构。合资企业的董事长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合作企业则不一定,因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在经营管理上,合资企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而合作企业中的法人合作企业经合作各方同意还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经营管理;非法人合作企业在联合管理机构下,可设经营管理机构,也可以不设经营管理机构而由联合管理机构直接管理企业。

四、盈亏分担方法不同。合资企业合资各方只能按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的比例来

分配收益、承担风险和亏损;而合作企业则依照合同的约定来分配收益、承担风险和亏损。

五、经营期满后企业财产的归属不同。合资企业合营期满,清偿债务后企业的剩余

财产一般按合营各方的出资比例分配;而合作企业的合作期满,清偿债务后的财产则按合作合同约定确定其归属,如果约定外国合作者在合作期限内先行回收投资的,则合作期满时,合作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归中国合作者所有。

六、投资回收方式不同。合资企业不采取让外国合营者在合营期限内提前回收其投

资的方式,其投资的回收靠的是:在合营期限内按出资比例分取的利润和在企业依法解散时划分的财产;而合作企业的外国合作者则可在合作期限内先行回收投资。

七、调整的法律不同。合资企业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规定执行,而合作企

业则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规定执行。

篇8: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

1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 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 高度重视同东盟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国与东盟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在很多问题上有着广泛共识和共同利益。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合作, 是中国政府的既定政策。

冷战结束, 东南亚开始采取与所有大国的“建设性接触政策”。根据这项政策, 大国之间相互制衡, 因此东南亚需要中国的政治支持来发挥其“大国制衡过程中的主要驱动力”作用。在这一背景下, 中国很容易地就取得了外交成就:1991年与东盟建立了首次官方联系,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又进一步推动了最初试探性的东盟—中国关系。美国出于自身原因反应迟缓, 而中国则迅速地对东盟的急切需求做出了反应:立即承诺人民币不贬值。1997年11月, 最初不温不火的双边关系发展到了东盟同中国举行年度峰会的高级阶段。

“9·11”恐怖袭击事件助推了东盟—中国双边关系发展。美国越来越关注国土安全、中亚和中东地区, 而忽视了东南亚。2001年, 中国作出了一件漂亮的外交杰作, 提议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以增进合作。这样, 中国就维持并促进了与东南亚合作的发展势头。对历史的简要回顾告诉我们, 中国在东南亚获得影响力很少是靠“硬力量”, 而更多的是靠其把握国际和地区环境变化的时机。

中国已同东盟所有成员建立外交关系, 并于1996年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近几年来, 我国同东盟关系顺利发展, 高层往来频繁, 政治关系日益密切。1997年12月, 江泽民主席出席东盟-中、日、韩首脑非正式会议, 并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进行了单独会议。双方发表了《中国-东盟首脑会议联合声明》, 确定了中国-东盟面向21世纪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方向和指导原则。1998年12月, 胡锦涛副主席出席在河内举行的第二次中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9年11月, 2000年11月和2001年11月, 朱镕基总理出席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第三次、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和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

在第五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 双方一致同意于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并授权各国经济部长和高官尽快开始谈判。朱总理还提出将农业、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和湄公河流域开发等确定为新世纪初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 得到东盟领导人的赞同。

2002年11月, 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进程。2004年11月中国-东盟正式签署《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和《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两个《协议》的签署, 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的全面启动。2007年1月,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正式签署, 7月已开始实施。《服务贸易协议》包括中国与东盟10国开放服务贸易的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在2000年11月, 朱镕基总理在出席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时, 提出关于探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的建议, 当时这个建议得到了东盟领导人的积极响应。

2006年10月, 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上, 提出了全面落实《货物贸易协议》, 积极开展服务贸易和投资谈判, 加快自贸区建设进程的倡议。随后, 在2007年1月在菲律宾的第10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 双方就签署了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目前, 双方正在积极推动投资谈判, 争取尽早签署协议, 确保在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

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到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从中国-东盟博览会到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 从中国-新加坡的苏州工业园, 到中国-越南的”两廊一圈”建设,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2日本与东南亚的关系

日本是我国的海上邻国, 同样也在地缘上与东南亚接近, 从日本与东盟各国的经济联系以及关系密度来看, 日本是影响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外部力量。日本恢复主权后, 首先开展的外交活动之一就是解决对东南亚各国的战争赔偿问题;60年代日本支持东盟的成立;1977年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发表了与东南亚各“心交心”的被称为“福田主义”的演说;80年代又进一步加强与东南亚的政治、经济关系;冷战结束后的90年代, 日本在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发挥地区及全球作用方面, 更离不开东南亚的支持。日本在经济重建、高速增长以及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的过程都与东南亚密切相关。

日本对东北亚和东南亚战略:遏制东北亚出现“日中双强”或多强并立的局面, 维持日本在该区域的一枝独秀。而东南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出现对日本构成战略挑战的对手, 同时考虑到日本在东南亚经济上固有的联系与影响力, 因此日本的东南亚战略由经济优先为主、政治兼顾为辅向经济、政治兼顾转变, 其战略图谋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务、配合东北亚战略。这与日本对日美同盟的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如日本新进党党首小泽一郎在其《日本改造计划》一书中所说:日本有两个重要伙伴, 一个是美国, 另一个是东盟。前首相中曾根也指出:“日本虽然有《日美安全条约》作为主轴, 但仅仅依靠它已不能保证日本的安全。在整个东南亚地区进行政治对话是必要的”。日本通过东北亚与东南亚战略的运用, 若进一步, 可最终实现日本的21世纪“大东亚共荣圈”的东南亚版;若退一步, 可在东北亚博弈中打东南亚这张牌。

日本“脱欧入亚”的首要目标是改善与东南亚的关系。东南亚因其巨大的资源潜力和战略地位, 历来被日本视为战略攸关的地区, 并被日本视为最重要的海上经济通道。近年来, 日本对不少国家的经济援助逐年减少, 但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却有增无减。据统计, 日本对东南亚的援助占到其对外援助的一半以上。日本控制东南亚, 更有其长期战略考虑, 那就是企图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通过控制更多的国家, 从而成为亚洲经济的“盟主”, 为其建立地区经济霸权奠定坚实基础。

除了希望控制东南亚的经济主导权外, 日本还欲积极介入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安全事务。在同日本发展关系的过程中, 东南亚国家从中获得巨大的好处。一般来说, 他们愿意继续发展同日本的关系。它们对日本在本地区的积极作用也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但多数东盟国家对日本人持戒备和警惕的态度, 尤其是在军事和防务方面。

2003年12月11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日本东盟高峰会议”。这次会议的大背景是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已经“成熟”、进入新阶段 (东盟方面的官方观点) 。这次高峰会议, 代表着日本将全面更新其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方面的联系, 以便确保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和影响。

2008年5月日本福田首相提出了新福田主义, 福田具体阐述说, 东盟处于亚太地区“区域合作的枢纽位置”, 日本考虑将来设立负责东盟事务的大使和东盟代表部;今后30年应该成为“消除亚洲贫富落差的30年”。由此可见未来日本对东南亚的重视程度。

3中、日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中日关系是东亚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双方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地区、世界的稳定与否。中日之间既有历史问题、安全困境、领土、资源开发等不利因素, 也有对和平的发展环境、相互经济依存度、共同安全利益等共同点。鉴于中日关系的复杂性, 双方应该探讨在开放的区域主义中来推动中日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2001年以来, 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的顺利推进, 中国与东盟关系迅速发展。日本对此迅速做出反应, 通过组建日本-东盟贸易区、召开东盟特别会议, 全面加强了与东盟的关系, 引发了“东亚主导权”之争。东盟虽然不能成为主导大国, 但惯用其大国平衡战略, 争取其利益最大化;未来中日之间是否会走向对抗、东亚经济合作是否会走向分裂?这是东亚国家必须面对的挑战。没有中日的合作, 就不会有真正的东亚区域合作, 唯一的出路是中、日等亚洲大国摒弃“主导”意识, 在合作中与东盟国家实现共赢, 使东亚走向政治、经济、安全的全面合作。

单独日本或者中国都不可能与欧洲与美国竞争。所以,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 尽管存在竞争关系、相互视作威胁, 面对欧洲与美国, 亚洲各国如果在经济上不合作, 其竞争力与利益就将被各个击破。中日的竞争与合作决定着亚洲的经济命运。中日之间想不竞争是不可能的, 但是竞争中如果有合作将改变整个亚洲的风气。两国都要从战略高度约束竞争、加强合作, 因为没有中日的合作就没有与欧美平行的亚洲 。 从理论上讲, 5亿人口的东盟是个共同自由贸易区、拥有共同的电子产业基地, 其综合国内生产总值, 相当于中国的三分之二。就经济实力排序, 日本第一、中国第二、东盟第三, 三者如果实现竞争中的合作, 密切三方经济关系, 最终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组成共同市场, 那么这将对三方都有利。中国奉行千载难缝的经济亚洲化战略, 这对日本与东盟都是巨大的经济机会。不发展与新兴经济大国中国的合作性关系, 当然不利于日本与东盟的长远利益。

摘要:冷战后, 东亚地区的两个大国中国与日本都积极发展与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等关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联系与交往进一步加深, 中国加大了对东南亚的战略投入。这引起了日本的不安, 日本将全面更新其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方面的联系, 以便确保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和影响。中日之间想不竞争是不可能的, 但竞争中如果有合作, 在合作中与东盟国家实现共赢, 使东亚走向政治、经济、安全的全面合作, 早日促进东亚共同体的产生。

关键词:东南亚,东亚主导权,竞争与合作

参考文献

[1]李一平, 庄国土.冷战以来的东南亚国际关系[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2]冯昭奎.推动中日关系“再次正常化”[N].环球时报, 2004-11-12.

上一篇:安全委员工作总结报告下一篇:警营文化建设总结咯(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