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字

2024-08-16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字(共9篇)

篇1: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范文1200字(精选3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范文1200字(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200字1

塔西提是个巍峨的绿色岛屿,岛上有许多葱郁的线条,大概是安静的峡谷吧,那些幽深的沟壑散发出神秘的气息,谷底有这潺湲的冰冷溪流,你会觉得在那些林荫茂密的地方,人民依然按照古老的方式过着古老的生活。

一不小心,看完了《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早就听说,而且也放在我的图片架上,但一直没看。原因是近来的时间的碎片化,和越来越懒惰的生活作息,不想去触及长篇。另外从多个角度看来,觉得这是一本好书,不能象看武侠一样草率,随手翻翻,看完所有文字,就认为自己看过了,所以一直没翻页,甚至连尝鲜就没有,怕不小心看了几页,如同没准备好约会样,没有准备得妥帖,就与思慕已久的恋人相会,失去了天时地利人乐的情调与滋味。

看完最后一章的前夕,我停顿了好久(一二天),对比之前看书的节奏而言,我慢了许多。因为有之前的经验,我没有象之前,用尽一切闲余,如饥似渴地看完它,反而是信手在一周之内的缓缓地看完这个中篇小说。看完后,没想到它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长,也没想到它的内容会比我想象中的更精彩。我再一次手不释卷地看书了,如同我之前看《红楼梦》或者《二月河的三部曲,雍正,康熙,乾隆》一样,而且在心中赞不绝口,并时常沉思掩卷,自以为感触良多。

文字的优美的确是出人意外的,没想到译本也有这么好的文辞。很多时候,我竟然可以沉浸在文字所描绘的优美的风景中,可以沉浸在文字所描绘细致感受里,去体味文字中我的非凡体验。毛姆的确有着非凡的表达水平,就如同《文心雕龙》所言述的一样,作者可以言人心中所感,但口不能言之语。表达完成时有一种畅尽的欢快。对就是这个意思,我只想这样说,然后他就表达清晰了。这样的文辞表达,让人倍感贴切。同样因为文字的优美,所描述的风景纯净芬芳,人物鲜活光亮,我徜徉其中,如同真实旅行了一番,感受到新鲜和沉浸,回头看来,意味深长。当你看到某篇某章时,你一定会同感这一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当然,最最重要的阅读体验,不在于文字,而在于文意。先讲几个我熟悉的其它人物的联想。首先,BBC记录片《人生七年》中的布鲁斯,在七岁的时候,就充满了梦想,将来去南亚某个岛国去教学传道。没有为什么,在他35岁的时候,大学毕业,真到了孟加拉去支教,生活显现出贫穷,杂乱,但安详平和。如面容一样朴实的他就实现他儿时的梦想。看到那一集的时候,我心思杂乱的,他们在追求什么,而我呢?接下来我想起了《明朝那些事》中的最后一章节,徐宏祖,也就是我们深知的徐霞客。在那本诙谐欢快的小说里面,在跌宕恢弘地撰写一部帝王将相的大传后,只是平铺直叙地讲了徐霞客的一生,从小就不爱好功名,但爱读书,而且突然就爱起了驴行,反正哪里没去过,好看,就去哪。就这样,家境并不十分富裕的徐宏祖,穿着俭朴的衣服,没有随从,没有护卫,带着干粮,独自前往名山大川,风餐露宿,不怕吃苦,不怕挨饿,一年只回一次家,只为攀登。一直到终老,无家无子而亡。图什么,没说,作者只是悠悠地说了一句台历的文字:最完美的结束语: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而另一个名篇,阿甘呢,你们自己去看看。

终于我还是不落俗套地说一句:满大街都是便士,为何只盯着月亮。致敬这本伟大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200字2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所作,这部小说在当时的文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这部小说情节并不复杂,写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通过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小说的主人公性格怪异,有时表现得非常自私(例如他同挽救了其性命的荷兰画家妻子私通,导致他的恩人家破人亡),但正如作者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惹人嫌的人,但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读者也很可能不喜欢这个画家,但却不能不佩服他的毅力与才能,不能不为他的执着的追求精神所折服。毛姆在这部小说中发挥了他叙述故事的特长,有时直叙,有时追述,有时旁白,插入一点议论,有时又借助第三者的口讲一段轶事作为补充,只要读者将这本书打开,就不由自主他被吸引住,想看个究竟。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英国画家是以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为原型塑造的人物,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高更在立志从事绘画前也做过经纪人;高更一生也非常坎坷、贫困;高更最后也到了塔希提并埋骨于一个荒凉的小岛上。但我们必须看清,除了生活的大致轮廓外,毛姆创造的完全是另外一个人物。他把他写得更加怪异,更加疯狂,但也使读者感到更加有血有肉。一句话,毛姆写的是一部虚构的小说,而不是一部文学传记。如果说《月亮和六便士》发表后将近一百年,至今仍然具有极大的魅力,那不是由于毛姆采用的原型——高更如何伟大,而是由于毛姆的生花妙笔创作出一个不朽的画家。

作者把赤裸裸的人性描写得淋漓尽致,把主人公的全部恶劣、疯狂的行为展现出来,却让我们感到的不是畸形,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真真实实的人。他那些令人不解的种种行为却展现出对艺术的狂热,对艺术的追求,为了艺术宁肯舍去一切的情感!

我们可以说他是伟大的`,他对艺术的挚爱是无人可比的。他的画渗透了他的性格,那粗犷、疯狂的画,其实也是他对命运不公的一种灵魂的发泄。

最后让我们探讨一下小说的名字,“月亮”代表什么?“六便士”代表什么?月亮是天上崇高纯洁的星球,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两者都是圆形的,两者都闪闪发光,但本质却完全不一样,也许它们象征的就是理想与现实吧!理想是那么美好,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艺术与生活的矛盾,使主人公成为了一个悲剧人物。

让我们去追求一个崇高的理想,而鄙弃六便士银币吧!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200字3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著名的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和他七十多岁是的著作《刀锋》,短篇小说集有《叶的震颤》、《卡苏里那树》、《阿金》等。“毛姆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剖析人的内心世界。他的笔锋像一把解剖刀,能够挖掘出隐藏在人们心底深处的思想活动。”

毛姆的作品,让人对于艺术有了一层不一样的感觉。他的小说扣人心弦,让人每每深入其中而不自觉,不得不说他是一个讲故事的天才。“《月亮与六便士》通过一个作家的口吻讲述一个普通人,突然放弃原本宽裕舒适的生活,像“被魔鬼服了体”一样迷上画画,最后,远走他乡追求理想。在异国受尽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后,他最终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在那里,他终于找到了灵魂的故土,并在那奔放和原始的热带岛屿上完成了许多令后世景仰的杰作。”通过描述这样一个人,毛姆探索了“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的产生与本质、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引人深思的问题”。

正如他所说:“一个艺术家你可能不喜欢他的艺术,但无论如何你不能不对他感兴趣,他的作品使你不能平静,扣紧你的心弦。”对于艺术家,人们的界定界线很是模糊,有人觉得他是个很伟大的人,很了不起的人,但也许另一些人便会觉得他就是一个神经病。对于一位艺术家或者是一件艺术品往往都是充满争议的。艺术到底是什么,是名工巧匠才能完全理解的艺术技巧还是人人都有资格理解的语言。?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作者认为“艺术史感情的表露,艺术是使用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

艺术品,它是一种大雅大俗的东西,就像酒一样,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总是会有不同的认识。大雅大俗的东西,往往是流传最久远也永远不会过时、富有魅力的东西。

艺术在人类文明中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我认为,若文字是人类文明与自然中最重要之处,那么艺术便是人类超出人类自身的创作。对艺术接触的越多,你越会感觉到它的伟大魅力与不可思议之处。

“我想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都羞于使自己的感情外露,因为怕人嘲笑,所以都约束着自己不给人以傲慢自大的印象。我们对自己的一些荒诞不经的行为遮上了一层保持体面的缄默,并不认为这是虚伪。我们讲究含蓄,并不是口无遮拦,说什么都直言不讳。”我觉得艺术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敢于表露,艺术家和哲学家一样,他们敢于将自己所思所想,敢于将自己的一切,表露出来。曾有人说,“真正的模特儿,是将自己的灵魂撕开,展现给下面的观众,她的一个眼神,就可以引发一场战争,或者止息战争。”

我个人认为,一件艺术品。当你认真的去欣赏它、理解它的时候往往你不自觉得就会发现这位艺术家的了不起之处。我一直觉得,艺术是一种灵魂的碰撞。当艺术家在创作之时,它是大自然或者是茫茫宇宙中的任何情感与存在和艺术家灵魂的碰撞,而当我们再欣赏一件艺术品时,是和艺术家的灵魂、艺术品的灵魂以及大自然中的不同的情感与存在的一种碰撞。任何一件倾注艺术家心血的作品都是很了不起的,都有一种灵魂的交流与碰撞包含其中。

篇2: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字

——题记

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里说:“金子,贵重的,闪光的,黄澄澄金子,不,是神哟,我不是徒然向他祈祷,它足以使黑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邪恶变成善良,衰老变成年少,怯懦变成英勇,卑贱变成崇高。”但是满地六便士时,多少人愿抬头仰望月亮?

查尔斯·特里克夫是一位成功的证券商人,结婚八年后,他突然选择抛弃家庭来巴黎学习绘画,只为追慕心中的梦想。当查尔斯数十年回到家后,面对生活的琐碎,心中是否有那么多时刻想要逃离?是否他也迷茫?眼前的人事那些点滴是真正属于自己?他在做的是那个想要的自我,还是别人眼中的自我。而他的人生到底是活着该活着的样子,还是他自己认为的样子?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斯特里克兰一般的选择时刻,都会在看似安排好的生活里感到惶惑。是否应该放弃眼前的苟且,去寻找诗与远方?安稳是平庸的最大诱惑,是让我们缩手缩脚的关键点。我们害怕赢家通吃,自己落的一无所有。我们愿意屈从眼前的苟且,放弃诗与远方的田野。不是我们不想,只是我们不敢。有多少人拥有非凡的品质,肯在生命的道路上赌一把?斯特里克兰就是其中之一,生意对他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心中追寻艺术之梦才是他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自认为自己对于他人是多么的不可或缺,其实更多时候不就是想证明自己的存在。当斯特里克兰离开后,他的妻子经历了短暂的痛苦,确认他不会再回来时,便理所当然地背起了家庭的责任,按部就班的生活,似乎他从未存在过。最初的感觉没有错,她只是需要一个角色,以至于他是谁并不重要,只要能满足她的一切虚荣即可。甚至即使没有也不重要,她还可能收获同情,生活安然无恙。

我们用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认清生活同时还能热爱英雄主义算不算平凡?放弃一切,选择浪漫主义的方式,却终无所获算不算平凡?像商人一样致死寻找自我而不被世人理解算不算平凡?斯特里克兰想逃离的并不是婚姻和家庭,只是身边人企图的控制、摆布和要求,以及对世俗的标准和界限的摆脱。它需要一个家庭,一个女人,但前提是他必须先是他自己。

正如毛姆所说,你不是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而是成为你不得不成为的人。我们很多时候成为了不得不成为的人。可是在此之中或之后,如果还有某个时刻你的心在思考自我,追寻自我,那么,当你想要捡起六便士时,也顺便抬起头看看月亮吧。

篇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字

这两位画家的对立,实际上是西方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与精神荒芜的一种对立,表现了在物欲的重压下精神自由与社会束缚之间的斗争。两位画家不同结局的对比,表达了社会与艺术对精神自由的一种渴望和呐喊。

一、物欲与精神的对立

作者毛姆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Burgess认为:“从许多方面来说,它是一个进步的时代,……然而它也是一个充满了怀疑的时代。这个时代有太多的贫穷,太多的不公,太多的丑恶,以及太少对信仰和道德的关注。”[2]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传统的秩序瓦解,西方物质文明飞速发展,隐藏在各个角落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尖锐。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关系中,物欲与精神的对立是最突出的。在物欲的重压下,人们的精神世界沉闷无趣,人们渴望从“日复一日无聊呆板的日常生活中逃离出来”。[3]在作品中,物欲与精神两者的对立表现为施特略夫和思特里克兰德两人的对立。

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热爱艺术,愿意抛弃一切去追寻自己的精神艺术王国。相比之下,与这个物欲世界和谐共处的施特略夫则单纯得多,他的感情基调是平稳的,不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处在感情的两个极端,极度排斥物欲的世界。施特略夫平和友善,热心地对待朋友和家人;对待艺术,他的感情如一股涓涓细流,从容地表达着他对这个物质世界温馨浪漫的印象。他热爱这个物质的世界。

思特里克兰德对施特略夫的态度始终是嘲讽不屑的,他认为施特略夫“是个蹩脚的画家”。[4]他对施特略夫的挖苦,对勃朗什的玩弄,对施特略夫家庭的破坏,都将自己置于施特略夫的对立面上。恰恰相反,施特略夫对思特里克兰德无比推崇,他总是在劝说画商买下思特里克兰德的画作。对施特略夫来说,与物质世界的和谐共处则是他最大的追求。“比起分离的痛苦来,他宁愿忍受妒火的煎熬”。[4]思特里克兰德对施特略夫的鄙视无法平复,正如极端的精神追求处于世俗物欲的对立面,两者水火不容。施特略夫对思特里克兰德的推崇,体现的是当时物欲世界对于构建精神家园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必须通过类似思特里克兰德极端的逃离行为才能够得以实现,也正说明物欲横流的世界对人类精神的严重干扰和破坏。

两位画家的对立,形象地再现了维多利亚王朝的时代情绪,表达了人们对现代物质文明的厌恶、反感和恐惧。在施特略夫的衬托下,思特里克兰德的逃离给人以震撼,正如一道霹雳闪电撕开黑暗的天幕,振聋发聩的轰隆声唤醒了人们对社会精神荒芜状态的关注,号召人们抵抗物质文明对人类精神的奴役和腐蚀,重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自由与束缚的对立

在十九世纪末期,社会的变革促使“人们开始对维多利亚时期以物质主义和进步为信念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艺术家越来越感到,这个社会充满了虚伪、欺诈,充满了痛苦、磨难、幻灭、绝望”。[6]物质文明的进步打开了人们的眼界,Bradbury认为:“在这个充满矛盾的年代里,将过时的利益制度与新的政治生机、将个人的天性与对物质的需求统一起来是几乎不可能的。”[7]人们急于打破陈旧的传统价值观对人类思想的束缚,尤其是社会陈规对人的约束和伤害,追求人性的自由。

思特里克兰德挣脱世俗束缚追寻内心自由的过程是艰难的,他渴望与自然同在,他要寻觅的是与人世隔离的乐园,他希冀人性的自由能够抚慰他焦躁的灵魂,给他带来永恒的宁静。他几经流离辗转,才找到了梦中之地塔希提。同样作为画家,施特略夫无法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超脱,他沉溺于这个嘈杂的世界无法自拔,就连他的画作,体现的也多是这个庸俗的世界。他努力地表达凡夫俗子的生活场景,而没有意识到正如绵延不绝的生活所带给人的陈旧感一样,他色彩失真的作品毫无新意。

思特里克兰德的艰难与施特略夫的沉溺,体现的是他们周围遭受强大的社会束缚,以及找寻自由的不易。甚至在世界闻名的艺术之都,思特里克兰德都无法获得自由创作的灵感,无法表达出自我的真实艺术感受。思特里克兰德奋力打破精神上的一切束缚,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自由的行为,是人本身的天性使然。他找寻自由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探索自己作为人的本质意义和出路的过程。他的艰难探索,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氛围下人对自己艰难处境的探索,是对人性回归本源的一种渴望。镣铐越沉重,有志者的反抗越剧烈,无反抗意识或者反抗失败者如施特略夫之流也越多。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在走向工业化、民主化的进程中,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9],在机器的轰鸣声,以及经济繁荣的社会表征下,生命的真实被异化,人们渴望拨开这些错综复杂的迷雾,摆脱社会置于人精神上的枷锁,去探索“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性自由的本源。因此,思特里克兰德特立独行的逃离是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的,而处在思特里克兰德对立面的施特略夫作为大多数人的代表,习惯了外界加之于人的束缚,已经没有了逃离意识。作为外部喧嚣世界的牺牲品,他只能在浑浑噩噩的平庸状态中度过余生。

三、结语

思特里克兰德和施特略夫的对立,实际上是在物质飞速发展而精神发展滞后的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精神渴望逃离物欲的控制、摆脱社会束缚获得自由的一种表现。思特里克兰德对这个社会产生的异化感和绝望感驱使着他不断艰难地进行逃离,他的逃离,是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主导价值观毁灭的象征,是人们对这个“嘈杂喧嚣的世界以及无力找寻人性真实”[10]不满心理的一种折射。作者毛姆通过塑造思特里克兰德逃离和施特略夫沉沦的形象,不遗余力地表现了西方文明的沉沦,暴露了维多利亚时代文明衰弱和精神瘫痪的社会危机,唤醒人们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关注,从而回归生命的真实。

摘要:《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位努力摆脱世俗桎梏, 执著追求自由以实现自我价值的画家。而作品中的另一位画家施特略夫无法也不愿走出世俗世界, 最终沦为平庸。前者代表了追求艺术和自由的理想, 后者成为西方物质文明的牺牲品, 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通过对两位画家的对比, 探讨造成两者不同结局的社会根源, 表现在物欲的重压下精神自由与社会束缚之间的斗争, 表达社会与艺术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呐喊。

关键词: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人物对比,物欲与精神,自由与束缚

参考文献

[1]Elyas, A..The Horse’s Mouth and The Moon and Six-pence in the Light of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ism and the BlakeanPhilosophy[J].Journal of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Arts and Hu-manities, 1989, (1) :19.

[2]Burgess, A..English Literature[M].London:Longman GroupLtd, 1974:180.

[3]Baldick, C..The Modern Movemen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4:214.

[4][5]毛姆著.傅惟慈译.月亮和六便士[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6]颜学军.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反思[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3, (4) :17.

[7]Bradbury, M..The Modern British Novel 1878-2001[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72.

[8]王守仁, 方杰.英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129.

篇4:《月亮与六便士》中女性的真善美

毛姆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生动地刻画了几位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有评论家认为,这些形象普遍体现了毛姆对女性不善的态度,但探究毛姆的生活经历可以发现,他对女性并不总是厌恶的,也有对女性真善美的渴求,作者把多样的情感被投射到书中的女性上。

毛姆对女性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类似母爱温柔情感的依恋,又有对索取无度欲望的厌恶,而这些情愫源自他的生活经验。他对女性真善美的感知源自幼年时母亲无私的爱,这份爱“给他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对毛姆终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导致他努力在不同的女性身上寻找相似的情感。但在寻求母性情感的过程中,他却接连受挫。起初,他遇到心仪之人,“浑身散发着充沛的母性光辉”。然而,他的求婚却遭受拒绝。之后,毛姆为了名誉而非爱情勉强结合的婚姻并不愉快。在外人看来,妻子“时髦轻佻的世界不属于他,她咄咄逼人的占有欲令他反感”,毛姆自己则感觉“生活在一个充满抱怨的氛围里”。妻子的无理与无尽的欲望激发了毛姆对婚姻生活的抵触。《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有挚爱母亲的影子,也有令人厌恶的妻子的痕迹。

个人经历影响毛姆对女性的评价与刻画,也就是毛姆的真善美价值观。但什么是真善美?首先,毛姆认为,太多人把真当作一种表现和判断,而忽略了真的本身,“人为了虚荣、安乐和利益,总是不顾‘真’的”。真的价值在于其本身,而不是外在的形式。人应该注重自我或行为的内在本质。其次,谈到善时,毛姆区分了爱情和仁爱。在爱情里,“渴望自由的人类灵魂总是把爱情所要求的自我服从看作是有失体面的”。因此,爱情容易引发自由心灵与占有欲之间的矛盾,“许多人害怕它的威力,满腹怨恨地只求摆脱它的重压”。这样的认识与毛姆在婚姻中的情感体验是一致的。至于仁爱,它比爱的层次更高,是“善的较好一面,它使本身具有严肃性的善变得温厚,从而使人们可以不太困难地遵循那些较细微的德行,如自制、忍耐、诚实和宽容等”。仁爱超越了爱情的狭隘,使人能忘我而对他人敞开更宽广的怀抱,也是毛姆眼里的善。可以发现,仁爱之善与毛姆所求的母性情感极其类似。最后是美。毛姆所指的美,并不是人的容貌或事物的外形,而是能让我们发自内心欣赏与触动的东西,“是指那种能满足我们美感的对象”,能“激起情感”。

一、思特里克兰德太太阿美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阿美是毛姆心中真善美女性的反面典型。她喜爱与文艺工作者来往,被公认是个热情好客的女士,“在那些惯爱结交文人名士的人中,思特里克兰德太太要算心地最单纯的了”。然而,毛姆借小说叙述者之口对她的另一面有所暗示,“当她同作家结识以后,她有一种感觉,仿佛过去只能隔着脚灯瞭望的舞台,这回却亲身登上去了”。她认识名人的目的,不是为了友谊,而是出自虚荣心,想通过这些人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在婚姻家庭中,她被视为“贤妻良母”,但阿美以及她的生活对作为艺术家的丈夫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平庸俗套,激不起任何波澜,“没有什么比这一家人更为平凡的了”,丈夫出走不可避免。然而,在被丈夫抛弃后,她试图挽救婚姻的举动,以及行动无果后在他人面前的掩饰则暴露了她虚伪的本性。在误认丈夫移情别恋时,她通过刻意夸大的痛苦来引起他人的同情,但叙述者却清楚地看到“尽管她的悲痛的感情是真实的,却没忘记使自己的衣着合乎她脑子里的礼规叫她扮演的角色”,同时“她也很会把她的不幸表演给我看”,为的就是打动别人请求帮助,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在意识到丈夫因为艺术理想而永远不会回来时,她故意误导大众以桃色事件来定性丈夫的离去,以制造对自己有利的道德舆论。但在丈夫去世成名之后,她却对外展示与名人丈夫伉俪情深,认为这是“作为一个伟大天才的未亡人的一种义务”。

阿美被抛弃的命运暗含毛姆对其不认可的态度,她身上缺乏能感染他人的个性。虽然阿美的伪善并没有受到强烈的指责与抨击,但事实上毛姆对此是极其厌恶的。

二、施特略夫之妻勃朗什

另一位女性勃朗什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人性。她原本有深爱着她的丈夫,过着和睦的家庭生活。但在陷入难以自控的爱情之后,她扔下丈夫,投入他人怀抱,最后惨遭抛弃自杀身亡。在爱情之外,她对丈夫残忍无情。面对丈夫的挽留,她不仅无动于衷,给予嘲笑呵斥:“你简直丢尽丑了”。更为了摆脱纠缠,“用尽全身力气在她丈夫脸上掴了一掌”,以羞辱丈夫。无论丈夫如何为她着想,希望她回心转意,她都冷冷地予以回击,直至死亡也不愿意接受丈夫的好心。但又必须看到,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勃朗什有强大的对抗舆论道德的勇气。她不在乎爱恋对象贫穷的生活,执著坚定,“他到什么地方,我就跟他到什么地方去”。勃朗什在婚姻里的高傲以及爱情里的坚韧体现了她真性情,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虽然这是以牺牲他人幸福为代价的。

勃朗什为爱抗争让人动容,但其爱情本身却有卑劣的一面。与其说她是爱上他人,不如说她是被欲望所迷惑,“被一种无形的恐怖紧紧抓住,完全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了”。她破坏家庭关系,毁了自己的生活,恐怕只是为了满足欲望,一种“非常强烈的统治欲”。在她的爱情中,被爱之人难以获得自由。但若不是受困于爱情的盲目与不理智,勃朗什身上确有让人留恋的女性魅力。艺术家赞扬她的吸引力,“她的身体非常美”,并以此创作出一幅直通人心灵的画作。

因此,毛姆对勃朗什的态度,既有同情又有痛恨。他对她悲惨的结局心存怜悯,但不满她的自私冷漠,更憎恨她在爱情中的无尽欲望。“她对我这个人一点也不关心,唯一想的是叫我依附于她。”被爱之人无不讽刺地评论道。这种处境,正是毛姆自身受困于婚姻中的缩影。

三、塔希提土著姑娘爱塔

与阿美和勃朗什相比,土著姑娘爱塔思想朴素,性格单纯。婚后她承担起了家庭所有重担,全心全意爱着自己的男人,并毫无保留地付出。丈夫对她感到很满意:“她不打扰我……她给我做饭,照管孩子。我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凡是我要求一个女人的,她都给我了。”爱塔不仅给了丈夫舒适安心的家庭环境,更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她纯粹的供养并不要求对方物质或精神的回报。在丈夫患病时,她更是不离不弃,“别人谁愿意走就走吧。我不离开你”。爱塔生活成长于野蛮落后的原始环境中,对爱的理解也停留在原始阶段,“你要是不打我,我怎么知道你爱我呢”?她对男人如此真挚宽容,使她身上具有伟大母性的光辉。爱塔虽然是土著人,却与她周围色彩浓烈的环境一样,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美的享受。她散发着独一无二的自然之美,成为使艺术家“灵感开花结果不可或缺的事物”的一部分。

毛姆是喜爱爱塔的,这能从作者对爱塔与丈夫很长一段幸福时光的描述中看出来。爱塔是毛姆所寻求的真善美女性,她与年幼时母亲的影像非常相似。她们无私奉献,敞开温暖的怀抱,安抚人心,同时,她们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又能激发想象。作者在生活中并没有体会到这种幸福和愉悦。因此,土著爱塔的性格和品行,她的生活环境,都像是毛姆刻意安排,苦心搭设的幻影。而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怀有一种渴求而不可得的遗憾心情。

四、结语

从阿美的平庸伪善,勃朗什的勇敢与欲望,到爱塔的宽容纯朴,毛姆并不是只有无情的批判,还有对女性不幸的同情以及美好品性的肯定。受幼年所获母爱以及婚姻不幸的影响,毛姆对具有温暖柔情、无私奉献精神的女性更为欣赏与认同,而否定那些虚伪狭隘的女性,《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正折射出作者真善美的价值观。

(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

篇5:《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00字

一生很长,请抬头望一望月亮。

在很多人眼里,放弃现有的安稳生活,离开相处多年的亲人,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幻想”,甚至为其献身,这些行为十分可笑,甚至令人鄙夷和不理解。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我对阅读与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认为,这恰恰是“生活”二字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我时常想,倘若所有人都以出生、成长、成人、繁衍、死去,这个死板的程序来生存,那么人类的存在,和其他动物好似也并无差别。倘若没有理想,只是日复一日地做着相同的工作,我们究竟是在世间为理想奔走了两万多天,还是只是为了生活,原地踏步,一天重复了两万多遍?

正是因为有理想有追求,我们与其它动物有了分野。《月亮与六便士》中有一句话: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望见了月亮。我想,六便士对应的是触手可及的现实,月亮是远在天边的理想。书中的斯特里克兰显然是望月者、追月者。我想,我们也许只能偶尔在鸡毛遍地的生活中远观月亮,而没有揽星摘月的勇气,却始终对追月者留有几分尊重与欣赏。

要始终怀拥一份对光洁理想的向往。滚滚红尘,我们只是其中最庸碌平凡的一粒。或许,我们在六便士堆里终生打滚,但我们每个夜晚都有梦可做。

篇6:《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600字

思特里抛弃了原本安逸的家庭,住在巴黎最破旧最肮脏的街区,挨饿受冻,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跟油墨色彩打交道,跟美撕咬缠绵,创作出一幅幅别人看不懂也卖不出几个便士、甚至他根本不打算用来换钱的“垃圾画”。离开伦敦后的第一个冲突在于,思特里借助在一个画家朋友家,让别人的妻子爱上他并因为得不到他的爱自杀,拆散了一个家庭后毫无自责感。女人?安逸?他不需要的。

而最后一个冲突在于,为了找到心中的艺术田园,他离开巴黎去了马赛,而后又辗转到偏远的小岛塔希提,跟一个当地的女孩结了婚生了子。难道在这个阶段,他又需要家庭的安慰了吗?并没有,他说这个女人可以给他提供画画的材料,并且对他完全没有所谓“需要承担责任”的要求,最后他得了麻风病死去,病死的小屋四壁画出了伊甸园的幻境,这让之前不屑一顾的医生发自肺腑夸他是个天才,而临终遗愿他让妻子一把火烧了这幅大作。熊熊大火烧毁了让世人瞠目的艺术以及失明1年散发着腐臭味的思特里。他在这个世界留下的痕迹终于在这一次被洗白了,可怜的思特里被上帝收回天堂去了。

篇7:《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800字

《月亮和六便士》是一部由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出版。

主角斯特里克兰的原型为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他们的人生经历有许多相似点,如:同为画家,曾经都是经济交易员,都抛弃了家庭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余生在塔西提度过。

标题的含义很简单,月亮是我们的梦想,六便士是我们实际生活。

先主要介绍一下内容:主角斯特里克兰是股票交易员,有老婆,两个孩子,过着中产生活。一天毫无征兆的离开了伦敦,去巴黎。他在那过着穷苦生活,画画,用文章的话形容是:像被魔鬼上身了一样。这个魔鬼当然是他的理想。

他后来离开巴黎,到了塔西提,和土著人结了婚,余生在那里过隐居绘画生活。

这里的情节让人有些想不通,他为什么要抛弃这样的幸福生活,要去过穷苦日子,他的回答是:我只是想画画,有什么驱动我去画画。对于他来说,画画是他一种精神的追求,是他的理想,只要能画上画,他宁愿过苦日子。“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这段话已经足够解释他这样做的原因了。

但是有人肯定要问,就算这是他想要做的,万一他失败了怎么办?人生的道路各不同,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宽阔平坦的康庄大道。然而,看起来好走的路不一定能通向真正的幸福。当然,选择难走的路,也不一定会有收获。然而,和只能获得些廉价的幸福的康庄大道比起来,相对艰险的小路上往往能找到别处所没有的宝物。追求幸福的足迹,本身就是幸福啊!

篇8: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字

《月亮与六便士》讲述的正是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如何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坚守信念,追寻自己心中所求的人生历程。他本是一名默默无闻的证券经纪人,有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儿女,过着外人所看来幸福安稳的生活。然而,他却亲手把这一切都打破。辞去工作,抛下妻儿,就为了去巴黎学画画;生活忍饥挨饿,颠沛流离,甚至破坏对他行善之人的家庭,只为发泄自己对艺术的欲望;最后辗转到海岛上,过着野兽般原始的生活,在人生弥留之际,创作出了一副最终毁于大火,世人无缘得见的伟大画作。的确,以世俗的眼光来评判,思特里克兰德不仅脱离了他本身所处阶层里的精英成功人士身份,甚至算不上一个良民善哉,对人嘲讽利用,残忍无情。然而,毛姆借叙述人之口从人性的复杂性上肯定了思特里克兰德的离经叛道,是一个“卑鄙与伟大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人。当思特里克兰德扔开婚姻生活与爱情的重担时,他卸下了束缚他自由的枷锁;当他抛弃社交生活时,也脱去了与人虚与委蛇的面具;当他远离整个文明社会时,他摘下了罩在眼睛上的纱布,找到了永恒的美。作为一个出逃文明社会的艺术家,思特里克兰德体现了毛姆与“传统社会狭隘道德观”的对抗。他是一个典型的反叛者。

一、卸下婚姻与爱情的束缚

思特里克兰德对传统的挑战是以背叛婚姻开始的。在叙述者的眼中,思特里克兰德家庭生活形式是普遍的,“这一定是世间无数对夫妻的故事,这种生活模式给人以安详亲切之感。”这种安定的生活,符合大众对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期望,“没有什么比这一家人更为平凡的了。”思特里克兰德有稳定的工作,爱他的妻儿,他有能力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在婚姻中获得幸福,走上所谓的康庄大道。因此,在他扔下工作,抛妻弃子的消息传开后,家人震惊,旁人嘲讽,无不认为这是一个失去理智的人的行为。但是,人们虽看到了思特里克兰德表面的疯狂行径,却不知其出走动机,甚至以陷入“丑闻”和桃色事件来贬低他的行为。世俗之人站在道德的至高点谴责他推卸婚姻家庭责任,却不了解他被婚姻生活所束缚,为获自由灵魂的胆大妄为。

在思特里克兰德的眼中,他对家庭婚姻是否承担责任,源于他自身的意愿,而与道德法律义务无任何关系。他承认离开妻子“是太岂有此理”,但并不感到惭愧。过去,妻子儿女的依附让他困于他并不感兴趣的工作生活中,更直接地说,家庭需要的不过是他默默无闻的付出和牺牲而已。家人享受他的庇护,对他内心一无所知;他喜欢画画,却只能偷偷地学习。直至离开家庭,他才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思特里克兰德与家庭的诀别是为了摆脱自由的枷锁,带着独立的灵魂去追寻心中的热望罢了。虽然他的不告而别显得自私冷漠,被传统道德所否定,但读者却不禁为他敢于放弃单调生活,直面心中渴望的勇气所打动。

同样具有争议的是,在巴黎学画期间,思特里克兰德引诱了画家施特略夫的妻子勃朗什,在利用她满足了自己的性欲后,又毫不犹豫地抛弃她,最终导致了她的自杀身亡。对于勃朗什给予的爱情,他没有丝毫的感激与欣赏,只当“女人是享乐的工具”,更借她的献身来克服原始本能和练习自己的绘画技巧。正如叙述者对他的责斥一样,他似乎“心肠冷酷到没有人性的地步”,又似“不通人性”。但探究思特里克兰德的离家出走,不难明白,对于他这样一个崇尚自由,专注于精神历练的人,勃朗什任何试图以爱情之名占有和统治他灵魂的举动都无异于飞蛾扑火。他不会为爱情而停留,因为他有更高的精神目标,“某种远非血肉之驱所能想象的伟大的东西”。两者相较,人们显然很难去苛责他不为爱情所动。

二、脱去人情世故的伪装

思特里克兰德对女人不存柔情,对他人更是满不在乎。虽然出走前,他在社交场合表现得沉闷无趣,出走后恣意妄为,不管不顾,前后言行看似判若两人,但实际上他不喜社交生活,厌恶他人虚伪造作的个性从未改变。起初他寡言少语,被认为是个不懂社交技能,“忠厚老实、索然无味的普通人”,然而当了解他出走原因后再回顾这些细节,读者才能发现思特里克兰德其实并不愿参与这些充满奉承吹捧,装腔作势的无聊场合,他的无动于衷可能很大程度上并非源于他天性木讷,而是刻意的冷眼旁观。离开家庭孤身一人后,他更是自行其是,不在乎他人的评价与看法,无论是给与艺术指导的老师,试图规劝他的朋友,还是欣赏其天赋的同行,他对他们的意见一概表示不屑。更过分的莫过于他对在困难时好意施以援手的施特略夫的恶言恶行。他不仅讥讽嘲弄施特略夫的热心肠,霸道地占用后者的画室,还勾引了他的妻子,把他逼出了家门,最后导致施特略夫家庭的破裂。当叙述者诘问他时,他的冷漠甚至让人感到害怕,“为什么我要内疚?”毫无疑问,思特里克兰德是个自私冷酷的人,他的特立独行打破了人际交往的道德底线,社会规范。

但不得不说,思特里克兰德的邪恶让他有一份真实感,释放了压抑的天性,并成就了他通往艺术的道路。因为不受他人评论的影响,他能够坚持自己粗糙的绘画技巧,并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感恩朋友的帮助,也意识不到自己所处环境的恶劣,“完完全全地过着一种精神生活”;无论画作是否被接纳,他在画布上随心所欲释放的情感与欲望都是独立,真实,且令他自己满意的,而他也仅仅满足于此。此外,思特里克兰德对施特略夫家庭悲剧的态度展现了一种看透生活本质的领悟,即“一切都是空虚的,没有意义的”,所以他人的悲恸和怜悯,于他而言,不免有点惺惺作态的意味,因此,这种没有深度的情感难以触动他的神经。

既不屈从于物欲,又不听命于人,思特里克兰德对自己的生活有绝对的话语权。在马赛流浪时,即使食不果腹,也要拒绝不对他脾气的工作;寄人篱下,又不肯受制于人,对威胁暴力更以牙还牙。桀骜不驯的个性让他在文明社会中生存艰难,但他可贵的本真以及对艺术纯粹的渴望保留了下来。

三、抛开文明社会的压制

无论是在伦敦还是巴黎的现代都市里,思特里克兰德与周围都显得格格不入,而他最终也选择离开文明社会,来到塔希提,一个原始古朴美丽的岛屿上继续他的创作。到了这个时候,他与欧洲大陆上的世俗传统已经彻底告别,在原始社会里,他不仅感受到热情,心灵得到安抚,也“在自己周围处处可以看到为使自己的灵感开花结果不可或缺的事物”。塔希提岛上一派热带风光,充满了自然原始气息。在这里,思特里克兰德又成了家,妻子爱塔有着几乎出于原始本能的爱。以前家庭婚姻依附于他,束缚他手脚,现在家却成了他的庇护所,不需要他烦心人际琐事,也不需要操心经济状况,解决他的一切需求。这片土壤给他提供了自由,宽容的环境,极其适宜他精神上和艺术上的探寻活动。

正是在这样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思特里克兰沉浸在自己的幻梦里,不断地捕捉与寻找美的存在。他跋山涉水,孤独隐忍,攀登艺术的高峰。他不在意结果,尽情地享受艺术激情火花碰撞,享受欲望发泄释放的过程,即使到了生命垂危之时,他仍在坚持创造美,以一幅惊世骇俗的画作为一生画上了句号。

毛姆试图刻画主人公的多面性,对他复杂的个性也展现了模棱两可的态度。小说中叙述者虽不认可思特里克兰德的不负责任以及恶言恶行,但也对他坚持心中所求,艰苦探索表示敬意。这与毛姆自身的生活哲学是一致的,“人性是多样的……某人认为对的事情,别人很可能会认为是错的。”简单的好坏难以定义人性,一个人的行为不受他人理解或不被社会接受是非常正常的,不应当用狭隘的眼光去做评判。毛姆还解释何为“正确的行为”,否定狭隘的道德观,“我们每一个人有时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明知自己的做法眼前不会、将来也不会带来幸福,但还是那样做了,因为我们认为那是正确的。”取得成功,或者幸福并不是人生的唯一目标,只要遵从内心所想,外在便无关紧要了。在毛姆笔下,与思特里克兰德的执着,真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明社会中他人的虚伪,为了维护传统与体面而压抑自我。

思特里克兰德的出走反映了人性与社会传统道德的激烈冲突。在文明社会中,他渴望追寻心中所想,却不得不背负家庭重担,即使以言行反叛,也难逃世俗眼光。但他对艺术始终怀有热忱之心,并最终寻得一片沃土,发现了永恒之美。

摘要:《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的代表作之一,作家关注人的精神追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塑造了一位反抗传统道德,追寻永恒之美的艺术家形象。主人公言行虽极富争议,但展现了毛姆一贯的人性复杂的哲学思想,并揭示了作者多元化的价值观,引发现代人对人生抉择和社会压力的重新思考。

关键词:反叛,精神追求,狭隘道德,复杂性

参考文献

[1](英)赛琳娜·黑斯廷斯.赵文伟译.毛姆传[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

[2]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傅惟慈译.月亮与六便士[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篇9: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字

关键词:毛姆 《月亮与六便士》 象征 矛盾

象征手法是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文学领域,象征主义强调的是“用象征的方法暗示作品的思想、事物的发展和抽象的哲理,尤其是在作者内心深处隐蔽的思绪”。在作品中,使用象征手法,可以使文章更有深意,更加神秘,也更通俗易懂。

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笔下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原先“是个十足的小市民”,“在证券交易所干事儿,是一个典型的经纪人”,“是一个令人起敬的社会成员,一个恪尽职守的丈夫和父亲”,然而,就在他不惑之年之时,他的心智好像是“被魔鬼附了体”,迷上了绘画。为了绘画,他突然抛弃相守17年的妻子以及子女,离家出走,到巴黎追求梦想。在巴黎期间,为了寻找灵感,思特里克兰德无论是在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方面,都经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折磨和痛苦;同样是为了追求理想,在为人处世上,既折磨着自己,也给别人带来了痛苦,种种行为表现都超脱于伦理之外,让人鄙视而又无法理解。后来,主人公离开喧嚣的西方文明世界,离开了动乱的战争,离开了物欲横流的社会,只身来到了“世外桃源”的塔希提岛,在这里,他终于放下了“六便士”,找到了心中的“月亮”,找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驱动力,创作出了一幅又一幅震惊世人的作品。但是在他患病临终时,又与这些旷世奇作共同付之一炬,其行为令人震惊之时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小说通过对这个怪才及其周围的人与物的叙述,通过对西方文明世界与塔希提岛自由生活的描写,在理想与现实、真爱与虚伪、精神与物质方面,对标题“月亮”和“六便士”进行了深刻的象征性意义解读。

一、“月亮”与“六便士”——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性解读

象征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部分,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象征性意义,同时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实现。小说题目中的“月亮”和“六便士”两个意象是本体,理想和现实分别是本体的象征体,这也是这部著作中象征手法表现最为突出的地方。

对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来说,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个画家,然而在传统思想观念的熏陶下,父亲认为学艺术赚不了钱,于是他就做起了生意,成为了一家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在不惑之年,他为了摘天上的“月亮”,追求内心深处艺术梦想,放弃了眼前的“六便士”,毅然抛弃家庭,放弃稳定的工作,在巴黎一座破烂肮脏污浊的小楼里闷头绘画,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追求艺术,甚至因为他的出现,造成了好朋友戴尔克·施略特夫家破人亡、背井离乡,然而,更让人气愤与无解的是,面对道义的责难和周遭的谴责,思特里克兰德表现的却是完全不屑一顾,没有丝毫的愧疚和不安。到了塔希提岛后,思特里克兰德才算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他成名于此,成家于此,同时也把理想埋葬于此。他苦苦追求的艺术,最终与他一起付之一炬。这不免让人困惑,既然备受煎熬追求艺术,为何又要将艺术拒之于门外?

理想与现实永远是一对难以区分的矛盾体,要想实现理想,必须要切合实际,接近现实,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行为,也是为了理想的实现在努力。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演绎得淋漓尽致,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和世人面前,从某种程度上说,主人公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要面对的种种问题,而且也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作者也把“月亮”和“六便士”的象征手法表现得合情合理。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理想与现实并不完全是一对矛盾体,因为追求“月亮”,就要以“六便士”为物质基础,在小说中思特里克兰德在疯狂追求“月亮”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六便士”的支撑,离不开谋生的必需品。

二、“月亮”与“六便士”——爱情真伪的戏剧性解读

在古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狄安娜是皎洁纯净的化身,因此在西方世界,“月亮”往往被赋予感性意义,是纯洁无瑕、美丽健康的寓意,也常常象征着真挚纯粹的爱情。在《月亮与六便士》中,爱情的真伪也是“月亮”和“六便士”的象征体。

斯特里克兰德与其太太的爱情有名无实,虽然是合法妻子,但是缺乏真爱。也许对外人来说,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与主人公相敬相爱,育有一儿一女,有着稳定的工作,有着令人艳羡的幸福家庭。然而如果走进他们的生活,就会发现他们的婚姻毫无真情可言。思特里克兰德太太虚伪、好面子、物质化,并且孤芳自赏,当思特里克兰德离家出走后,她的第一反应是外面有了别的女人,给她留下的钱也不多,当提到死去的丈夫时,她的内心甚至没有一丝的难过,而是沉浸在丈夫的名画给自己带来的荣誉上,炫耀与骄傲一览无遗。

作为戴尔克·施略特夫的太太,在作者的描述中,勃朗什·施特略夫心地单纯、不爱说话,起初坚决反对生病的思特里克兰德到她家养病,后来又不顾一切地爱上了这个古怪的男人,这个变化之快令人惊讶,然而,无私的付出,换回来的却是思特里克兰德对她的冷漠和不屑,毫无任何感情和感激,哪怕最终勃朗什以死亡结束了自己的人生,都难以撼动他坚如磐石的铁石心肠。这也把思特里克兰德“冷酷无情、卑鄙自私”的恶劣形象刻画到了极点。他们之间的感情介于“月亮”与“六便士”两者之间。

在塔希提岛,跟爱塔结婚是思特里克兰德一生中最幸福的件事。在塔希提岛,他不仅找到了追求理想的象牙塔,而且也遇到了爱塔,一个愿意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而这个女人也获得了他的真心。爱塔这个几乎没有受到世俗社会侵蚀的土著女人,给了他所需要的一切,宁静、家庭、生活。当思特里克兰德患麻风病要去山里生活的时候,爱塔坚决随他一同前往,对此冷酷无情的思特里克兰德竟然眼睛里含着泪水。这种爱情,超出物质的束缚,达到月亮般的纯洁。

三、“月亮”与“六便士”——塔希提岛与欧洲社会的象征性解读

在小说中,“月亮”除了象征着理想与真爱,还象征着一片神圣的净土——塔希提岛,而“六便士”则象征着20世纪初物欲横流、矛盾尖锐的西方社会。骆谋贝指出《月亮与六便士》出版时正是一个西方传统价值观不断解体,孤独感和异化感搅乱现代人内心平静的年代。

“如果不是战争的动乱使我有机会踏上塔希提岛的话,我是不会把我的一些回忆写在纸上的。”20世纪初的欧洲,西方的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社会矛盾也日趋尖锐。正如一位欧洲的历史学家所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一战的爆发,让人们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同时,“战争来了,战争也带来了新的生活态度。”因为战争,作者跟随主人公的视角踏上了塔希提岛。

塔希提岛这个郁郁葱葱的荒岛是一个远离尘嚣、与文明决裂的原始野蛮丛林。环顾思特里克兰德生活的周围:椰子树、芒果树、巴豆花、小河、鱼群、螃蟹、山上的野橘子树……与欧洲社会相比,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一块远离文明社会的绿荫。在这里,思特里克兰德躁动的灵魂安静了下来,追求梦想的心灵兴奋起来,他夜以继日、白天黑夜地画画儿、看书,偶尔在傍晚时分同心爱的爱塔“坐在凉台上,一边抽烟一边望着天空”。悠然地作画、惬意地生活,正是主人公灵魂深处所向往的东西。也因此,在岛上,他创作出一幅幅震惊世界的旷世之作,这些作品“让人感到作画者已渗入到大自然的冥冥之中,表现出的是一种原始的、野性的、令人战栗的东西,以致使人觉得这伟大的画章是不属于人间尘世的”。

他在岛上一点儿也没有引起别人的厌嫌。在英国或法国,思特里克兰德或许是个不合时宜的人,“圆孔里插了个方塞子”,而在这里却有各种形式的孔,什么样子的塞子都能各得其所。

象征就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作品《月亮与六便士》正是通过“月亮”和“六便士”这两种形象和符号的重新组合,催生出了信念、爱情和地域这三种象征体,在这种艺术手法的渲染下,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更加鲜活,意义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可读。

参考文献:

[1] 吕伟民,王国明.论象征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121-124.

[2] [英]威廉·萨摩赛特·毛姆.月亮与六便士[M].傅惟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27.

[3] 骆谋贝,陈兵.传统土壤上开出的现代之花——论《月亮与六便士》现代主义叙事技巧[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11-119.

[4] 鲁苓.追寻自我的路程——读《月亮和六便士》[J].外国文学研究,1999(83):75-78.

作 者:郭丽峰,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上一篇:教育机构培训心得下一篇:公司办理加油卡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