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的文献综述论文

2024-08-10

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的文献综述论文(共8篇)

篇1: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的文献综述论文

摘要:本文对我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育创新现状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国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说:“当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更多更高的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朱仁宝认为未来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四大支柱”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四大支柱”的基石是教师的高素质。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提升国家的教育实力。

我国的教师教育提出比较晚,2000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以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力地推动了教师教育的发展。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以“教师教育”替代了长期使用的“师范教育”的概念,我国开始进入教师教育的阶段。教师教育创新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则呼唤着教师教育的创新。我国完成了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探讨这些问题的文章也纷纷出现。

二、研究现状

1.比较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分析教师教育的特点

黄葳的《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潘懋元、吴玫的《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刘开源的《教师培养制度的变革: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以及肖爱芝的《对新时期教师教育的思考》等探讨的都是这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他们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内涵丰富,在内容上包括人文科学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学实践,从顺序上来看有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从层次上来看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师教育”包含教学职业的职前、试用和在职等层次。他们普遍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我国的教师教育强调的是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教师教育要专业化。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主体。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两个方面。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专业前沿知识。这是教师业务素质的基础内容,也是教师业务素质的内在表现。教师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教师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力、积极的应变力、独特的创造力。教师通过专业的教育与训练,掌握教育教学的专门知识、形成教育教学的专门技能、养成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专业素养,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发展过程就是教师的专业化。教师教育的课程是三个相互联系的系列:教师专业知识课程系列、教师专业技能课程系列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系列。教师教育就是实施这些专业教育的活动。

(2)我国的教师教育是开放、多元的教育。我国的教师教育不再仅仅是师范大学的专利,各类综合性大学、专门性大学都可以成立教育学院,那些愿意当教师的各种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学校的教育学院里接受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的渠道被拓宽了,教师的来源日益多元化。

(3)教师教育是终身教育。潘懋元和黄葳等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不再是职前教育,而是终身教育随着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它们已经成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信息的有效手段,因此肖爱芝等提出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传统的传播知识的技术已经落伍了。

(4)教师教育注重质量教育。多数研究者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最显著的是不再注重数量而是侧重于质量。教师供求关系的基本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并且随着社会上公众对其子女教育期望的提高转变为永恒的质量矛盾。

另外,黄葳认为教师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教师培养活动,肖爱芝认为教师教育应该法制化,这些新的观点为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教师教育的发展。

2.探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促进教师教育创新

浙江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励如孟指出:新时期,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教师为本,坚持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方向,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的方针,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宗旨,以骨干教师尤其是农村骨干教师建设为重点,不断创新,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他们认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很多途径,比如,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抓好常规教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等。而他们一致认为创新教师教育才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根本,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1)教师要具有宽厚的知识功底,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要能胜任教学工作就必须有坚实、宽厚的知识功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补充自己的知识,这符合现代教育观,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发现真理、探索结果的方法最重要,教师只有具备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工作。

(2)教师教育工作要高举质量的大旗,以提高教师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为导向,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观念。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和最终目的,而全面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3)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推进教师教育创新。许祥源等认为要建设高水平的师范大学,来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师范大学可以通过加强学术研究,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可以提高综合化水平,创设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通过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培养专业化的教师;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注重教师教育课程与学术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对我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创新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文章只局限于问题的一个方面,真正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很少。很多研究者探讨的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或者是如何推进教师教育创新,而将二者联系起来专门探讨如何通过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的素质或者如何通过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推进教师教育创新的文章却很少,而这个问题的探讨对今天的教师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天的教师教育改革是世界性的,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阶段,教师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正在面临着从满足数量需求向质量提高的重大转变。如何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一些解决方案流于书面形式,没有实践意义。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通过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人才流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反复的探索中才能找到答案,而且要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决不是说只要人才流动了,就能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了。教师教育创新需要创新型的教师,要加强教师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怎么样加强?人人都有创造力,但是创造的程度有差异,要使每个教师都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达到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则需要有专家型的领头雁,那么又如何培养这样的领头雁呢?研究者甚少。许多人认为,应该加强对教师的职前培训,并提出了很多培训的方法,但是,如何才能保证每个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能“训之有效”呢?这就很少有人涉足。

2007年9月22日,以“师范生免费教育与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教育家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此次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首先,师范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其次,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有力地了教育创新;再次,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在社会上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社会氛围,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在呼唤着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我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必将推动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J].人民教育,2005(9).[2]朱仁宝.现代教师素质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黄葳.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教育,2001(6).

篇2: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的文献综述论文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国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说:“当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更多更高的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朱仁宝认为未来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四大支柱”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四大支柱”的基石是教师的高素质。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提升国家的教育实力。

我国的教师教育提出比较晚,9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以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力地推动了教师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以“教师教育”替代了长期使用的“师范教育”的概念,我国开始进入教师教育的阶段。教师教育创新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则呼唤着教师教育的创新。我国完成了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探讨这些问题的文章也纷纷出现。

二、研究现状

1.比较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分析教师教育的特点

黄葳的《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潘懋元、吴玫的《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刘开源的《教师培养制度的变革: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以及肖爱芝的《对新时期教师教育的思考》等探讨的都是这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他们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内涵丰富,在内容上包括人文科学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学实践,从顺序上来看有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从层次上来看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师教育”包含教学职业的职前、试用和在职等层次。他们普遍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我国的教师教育强调的是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教师教育要专业化。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主体。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两个方面。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专业前沿知识。这是教师业务素质的基础内容,也是教师业务素质的内在表现。教师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教师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力、积极的应变力、独特的创造力。教师通过专业的教育与训练,掌握教育教学的专门知识、形成教育教学的专门技能、养成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专业素养,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发展过程就是教师的专业化。教师教育的课程是三个相互联系的系列:教师专业知识课程系列、教师专业技能课程系列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系列。教师教育就是实施这些专业教育的活动。

(2)我国的教师教育是开放、多元的教育。我国的教师教育不再仅仅是师范大学的专利,各类综合性大学、专门性大学都可以成立教育学院,那些愿意当教师的各种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学校的教育学院里接受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的渠道被拓宽了,教师的来源日益多元化。

(3)教师教育是终身教育。潘懋元和黄葳等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不再是职前教育,而是终身教育随着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它们已经成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信息的有效手段,因此肖爱芝等提出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传统的传播知识的技术已经落伍了。

(4)教师教育注重质量教育。多数研究者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最显著的是不再注重数量而是侧重于质量。教师供求关系的基本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并且随着社会上公众对其子女教育期望的提高转变为永恒的质量矛盾。

另外,黄葳认为教师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教师培养活动,肖爱芝认为教师教育应该法制化,这些新的观点为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教师教育的发展。

2.探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促进教师教育创新

浙江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励如孟指出:新时期,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教师为本,坚持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方向,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的方针,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宗旨,以骨干教师尤其是农村骨干教师建设为重点,不断创新,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他们认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很多途径,比如,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抓好常规教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等。而他们一致认为创新教师教育才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根本,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 (1)教师要具有宽厚的知识功底,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要能胜任教学工作就必须有坚实、宽厚的知识功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补充自己的知识,这符合现代教育观,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发现真理、探索结果的方法最重要,教师只有具备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工作。

(2)教师教育工作要高举质量的大旗,以提高教师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为导向,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观念。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和最终目的,而全面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3)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推进教师教育创新。许祥源等认为要建设高水平的师范大学,来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师范大学可以通过加强学术研究,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可以提高综合化水平,创设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通过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培养专业化的教师;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注重教师教育课程与学术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对我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创新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文章只局限于问题的一个方面,真正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很少。很多研究者探讨的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或者是如何推进教师教育创新,而将二者联系起来专门探讨如何通过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的素质或者如何通过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推进教师教育创新的文章却很少,而这个问题的探讨对今天的教师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天的教师教育改革是世界性的,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阶段,教师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正在面临着从满足数量需求向质量提高的重大转变。如何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一些解决方案流于书面形式,没有实践意义。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通过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人才流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反复的探索中才能找到答案,而且要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决不是说只要人才流动了,就能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了。教师教育创新需要创新型的教师,要加强教师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怎么样加强?人人都有创造力,但是创造的程度有差异,要使每个教师都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达到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则需要有专家型的领头雁,那么又如何培养这样的领头雁呢?研究者甚少。许多人认为,应该加强对教师的职前培训,并提出了很多培训的方法,但是,如何才能保证每个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能“训之有效”呢?这就很少有人涉足。

9月22日,以“师范生免费教育与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教育家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此次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首先,师范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其次,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有力地了教育创新;再次,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在社会上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社会氛围,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在呼唤着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我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必将推动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J].人民教育,(9).

[2]朱仁宝.现代教师素质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篇3:教师教学理念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相关文献收集情况

在中国知网搜索“教师教学理念”一词,找到主题相关论述11804条,找到关键词相关论述1548条,找到篇名相关的文章624篇。其中,关键词相关论述在2005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共收集了1525篇关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文章,具体见下表。

不难发现,十年前收录教师教学理念的相关文章极少,且近十年教师教学理念文章的收录数量基本是按照由少到多逐年递增的,尤其是近两年来成倍数增长。这一快速增长趋势表明,对教师教学理念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不断地持续和深入。

二、教师教学理念研究的文献综述

1. 教师教学理念概念研究

关于教学理念概念界定,许多专家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彭钢认为:“教学理念是教学观念与教学思想的一种融合,是一种主客观的融合,是一种认识与信念的融合,是一种思想和行为的融合,是一种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融合。”

黄小莲指出:“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对学校教学实际的认识,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学的思想和信念。”

陈文存指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它包括教师对学生、学科、教学以及教师自身作用等的看法。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两种:清晰的和潜意识的。”

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人们关于教学理念有着基本统一的看法,即认为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对教学现象和对象的总体看法和认识。但同时,现有的研究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教学理念和教育理念等相近概念还存在异议,甚至混用。王传金认为教学理念等同于教学观念,原因是最早把“观念”当作重要哲学概念来使用的是柏拉图,中文将其著作中的“idea”译成“理念”,观念与理念本同义,只是翻译上的不同。段作章则认为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对教学实践的认识,教学观念和理念都属于认识的范畴,但其理性程度是有差异的,可以说,理念从属于观念,是一种特殊的观念。至于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的混用,权威研究普遍认为教育理念是对教育问题的看法和认识的集合与总结,教学理念只是教育理念的一个下位理念。

2. 教师教学理念特点、作用的研究

与教师教学理念的认识相对应,已有研究对教学理念的特点、作用的研究也比较多,从理论层面佐证了教学理念的现实意义。王传金在《教师的教学概说》一文详述了教学观念主要的六个特点和先进教学观念的三个主要正效能,其中六个特点分别是客观性、先在性、稳定性、前瞻性、历史性、关联性,三个主要正效能是先导功能、中介功能、统整功能。段作章在《教学理念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中从教学理念形成过程分析教学理念的四个基本特点,即前瞻性、个体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发展性。彭钢聚焦于课堂教学这一特定时空,认为教学理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预置作用、标准作用、支配作用、传导作用。

3. 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关系研究

在现有的研究中,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研究是个热门话题。教学理念对教学行为具有驱动性,对此,我们都深信不疑,但对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还存在争论。在《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差异的心理源分析与对策》和《把教学理念内化成自觉的教学行为》中认为观念和行为是一体的。而彭钢在《支配与控制: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中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三种状态:匹配状态、冲突状态、不同步状态,并说明这三种状态本身无好坏之分,它们处于一种动态、变化、发展的循环周期。刘庆昌指出:教学理念的操作转换就是教学理念通过一定的渠道,走向教学实践。其操作转换有以下三个步骤:发现教学理念中的教学思维;从教学思维中演绎出核心教学行为;分析教学行为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孙亚玲、傅淳在《教学理念辨析》中提出教学理念可分为理论层面、操作层面与学科教学三个层次,并详细地阐述了教学理念的这三个层面。因此,彭钢和刘庆昌等人认为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含义,好的教学理念要通过理性最大程度上转化成教学行为。

4. 教师教学理念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试着从多视角的交叉中探寻到教师个体教学理念发展的基本脉络,找寻到影响教师个体教学理念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论教学理念及其形成》一文从理论层面阐述教学理念的形成源于人们改造教学实践的愿望,是一个有序的过程:首先是对理想的教学结果进行设想,其次是对理想的教学过程的设想,最后是寻求对理想教学整体的思维概括和语言表达。《教师个体教学理念的形成: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生活史研究》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教师个人生活经历、学习经历和教学经历等展开调查,总结出老师个体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分析。

5. 具体背景、理念下教师教学理念的研究

受先进教学思想的影响,学者们不断地汲取先进教学理念中的有益成分,解构和反思现有的教学范式,建构出新的教学理念,如李方的《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周友士的《情景认知教学理念微探》,王伟伟、杨秀丽的《互动式教学理念的新思考》,董黎明、焦宝聪的《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张庆华、徐淡的《回归生活世界:教学理念的新取向》,等等。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学界就教师教学理念已经展开了广泛而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笔者所搜到的文章只发现一篇关于教师理念的实证毕业论文,即《中学历史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教学理念调查研究———以西北地区为例》。这说明以往的研究基本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为基础,结合自身逻辑思考,以至于缺乏实证调查。这样得出的研究结果与实践相脱离,难以给教师切实的帮助,使得研究流于形式。

摘要:现实的教学实践难以满足人们教学的价值期待和利益诉求,而教育领域也在不断进行改革。文章对已收集的关于教师理念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对教学理念的含义、特点、作用和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的研究比较多,而对教学理念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其中对教学理念的形成影响因素和具体某教育理念背景下教师教学理念的研究成为趋势。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段作章.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内隐机制[J].教育研究,2013,(8).

篇4: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的文献综述论文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教育创新 现状 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国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说:“当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更多更高的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朱仁宝认为未来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四大支柱”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四大支柱”的基石是教师的高素质。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提升国家的教育实力。

我国的教师教育提出比较晚,2000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以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力地推动了教师教育的发展。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以“教师教育”替代了长期使用的“师范教育”的概念,我国开始进入教师教育的阶段。教师教育创新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则呼唤着教师教育的创新。我国完成了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探讨这些问题的文章也纷纷出现。

二、研究现状

1.比较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分析教师教育的特点

黄葳的《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潘懋元、吴玫的《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刘开源的《教师培养制度的变革: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以及肖爱芝的《对新时期教师教育的思考》等探讨的都是这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他们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内涵丰富,在内容上包括人文科学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学实践,从顺序上来看有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从层次上来看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师教育”包含教学职业的职前、试用和在职等层次。他们普遍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我国的教师教育强调的是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教师教育要专业化。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主体。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两个方面。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专业前沿知识。这是教师业务素质的基础内容,也是教师业务素质的内在表现。教师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教师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力、积极的应变力、独特的创造力。教师通过专业的教育与训练,掌握教育教学的专门知识、形成教育教学的专门技能、养成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专业素养,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发展过程就是教师的专业化。教师教育的课程是三个相互联系的系列:教师专业知识课程系列、教师专业技能课程系列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系列。教师教育就是实施这些专业教育的活动。

(2)我国的教师教育是开放、多元的教育。我国的教师教育不再仅仅是师范大学的专利,各类综合性大学、专门性大学都可以成立教育学院,那些愿意当教师的各种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学校的教育学院里接受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的渠道被拓宽了,教师的来源日益多元化。

(3)教师教育是终身教育。潘懋元和黄葳等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不再是职前教育,而是终身教育随着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它们已经成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信息的有效手段,因此肖爱芝等提出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传统的传播知识的技术已经落伍了。

(4)教师教育注重质量教育。多数研究者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最显著的是不再注重数量而是侧重于质量。教师供求关系的基本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并且随着社会上公众对其子女教育期望的提高转变为永恒的质量矛盾。

另外,黄葳认为教师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教师培养活动,肖爱芝认为教师教育应该法制化,这些新的观点为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教师教育的发展。

2.探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促进教师教育创新

浙江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励如孟指出:新时期,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教师为本,坚持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方向,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的方针,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宗旨,以骨干教师尤其是农村骨干教师建设为重点,不断创新,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他们认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很多途径,比如,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抓好常规教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等。而他们一致认为创新教师教育才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根本,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

(1)教师要具有宽厚的知识功底,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要能胜任教学工作就必须有坚实、宽厚的知识功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补充自己的知识,这符合现代教育观,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发现真理、探索结果的方法最重要,教师只有具备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工作。

(2)教师教育工作要高举质量的大旗,以提高教师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为导向,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观念。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和最终目的,而全面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3)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推进教师教育创新。许祥源等认为要建设高水平的师范大学,来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师范大学可以通过加强学术研究,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可以提高综合化水平,创设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通过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培养专业化的教师;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注重教师教育课程与学术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对我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创新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文章只局限于问题的一个方面,真正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很少。很多研究者探讨的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或者是如何推进教师教育创新,而将二者联系起来专门探讨如何通过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的素质或者如何通过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推进教师教育创新的文章却很少,而这个问题的探讨对今天的教师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天的教师教育改革是世界性的,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阶段,教师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正在面临着从满足数量需求向质量提高的重大转变。如何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一些解决方案流于书面形式,没有实践意义。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通过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人才流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反复的探索中才能找到答案,而且要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决不是说只要人才流动了,就能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了。教师教育创新需要创新型的教师,要加强教师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怎么样加强?人人都有创造力,但是创造的程度有差异,要使每个教师都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达到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则需要有专家型的领头雁,那么又如何培养这样的领头雁呢?研究者甚少。许多人认为,应该加强对教师的职前培训,并提出了很多培训的方法,但是,如何才能保证每个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能“训之有效”呢?这就很少有人涉足。

2007年9月22日,以“师范生免费教育与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教育家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此次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首先,师范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其次,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有力地了教育创新;再次,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在社会上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社会氛围,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在呼唤着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我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必将推动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J].人民教育,2005(9).

[2]朱仁寶.现代教师素质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篇5: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文献综述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间的竞争总体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最终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由此一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卓越人才呼吁卓越教师,20世纪80年代以来,“培养卓越教师”逐渐成为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也成为各国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广泛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整理,旨在了解与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分析当下该领域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笔者将目前的已有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国外各个国家有关卓越教师计划的建立与发展,这里主要介绍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卓越教师计划的发展历程;第二,收集国外学者关于卓越教师的内涵理解与把握,旨在分析各个国家在国外卓越教师内涵理解上的异同点;第三,主要是分析国外各个国家对于卓越教师培养途径的选择。

一、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

1999 年,澳大利亚政府创建《21 世纪教师》(Teachers for the 21st century)计划,意在提高澳大利亚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努力追求教育的卓越及公平,使学生的学习成就得到提高。2001 年,新加坡出台《教 师 事 业 发 展 计 划》(Teachers’ careerdevelopment plan),旨在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也为新加坡教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保证。2007 年,日本颁布《教育职员正法》(Staffeducation amendment act),以法律的形式对教师提出要求,旨在提高教师必要的资质和能力,使教师能够习得最新的知识及技能,做到自信、自豪地从教,从而赢得社会的尊敬和信赖。(李贵安,2016)2011 年,英国出台《培养我们下一代的卓越教师》(Training ournext generation of outstanding teachers)计划,规定中小学为优秀教师设置卓越教师岗位,并大力拓展卓越教师在校内发挥作用的空间。2012年,联邦德国实施了“卓越教师教育计划”(Excellent teacherscheme),旨在激励大学教师改革教育方式,推动教师的州际流动,从而整体提高教师教育质量。2014 年,美国教育部启动“让所有人拥有优秀教育者”(Excellent educators for all initiative)项目,为那些最需要优质教学的学生配备能力卓越的校长和教师。(马毅飞,王颖华,2014;逯长春,2013)2014年我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该《意见》从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强化招生就业环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对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师培养质量起到全面引领作用。卓越教师计划的出台顺应了当前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卓越取向,也直击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卓越教师的历史渊源较为短暂、卓越教师的培养还属于起步阶段,因此,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培养卓越教师的积极探索对我国建立完善、长效的卓越教师培养机制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中国农村教育,2014)

一、国内外卓越教师的内涵

“卓越教师”这一词汇是一个充满时代感的发展性概念。早在21世纪70年代,克鲁普卡(Krupka)及约翰·G(John G)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报告》(Report on faculty and student evaluation of instructor patina questionnaire)中首次使用了“Excellent teacher ”一词。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将 excellent 释为“extremely good,优秀的;杰出的”,而 Excellent teacher 则被译为卓越教师。“卓越” 二字在辞海中的释义为: 杰出;超出一般。现代汉语词典对卓越的解释为: 非常优秀,超出一般。可见中文“卓越”一词应理解为超出一般。从上述释义可以看出,卓越教师意为杰出的、超出一般的教师,也可看成是对教师提出的一种超越性要求。有研究者认为,这里的超越既指超越其他的普通教师,比他人高出一筹,更指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使自身不断得到拓展和提高。(陈群,2014)

美国学者认为,卓越教师在责任上除了对学生本身负责,也对学生的学习负责;在知识储备上精通专业知识,并懂得如何教授给学生;在能力上有较强的组织和学习能力;在思想上精于不断总结;在团队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国的卓越教师标准紧紧围绕这五个方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科目的教师都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张颖,2010)

英国学者认为,卓越教师有效地与家长、监护人进行沟通,关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目标、学习进步程度和幸福感方面的信息进行及时交流;掌握一些非常有效的教学及行为管理策略,指导个性不同的学生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帮助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教育潜能;掌握一些非常有效的教学及行为管理策略,指导个性不同的学生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帮助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教育潜能;了解青少年儿童的高期望,包括保证他们可以发挥其所有教育潜能的承诺,以及与他们建立公正的、尊重的、信任的、支持的和建设性的关系。(李霞,2015)

加拿大学者认为卓越教师至少可以包括四个具体标准:(1)热衷于教学和学习。正如杜威所说:“教学好比出售商品,如果学生不接受,即使再精彩的课堂也变得没有价值。”教师应该留出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确保他们能够接受。教师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促进学习;(2)博学睿智、接受良好的教育。教师应该具备所教科目渊博的专业知识,能够将现实生活的案例带进课堂,能够将个人知识和经验纳入教学计划并有效回应学生的问题;(3)具有激励精神,参与性强。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教师应该从个人学习转移到小组活动中来,帮助学生提高兴趣和参与度;(4)关心学生、沟通能力强。(谢晓宇,2016)

新加坡学者认为,卓越教师在价值观上具备学习者中心,教师职业认同,服务于专业和社区等价值范式;在知识方面具备涉及自我、学生、学科内容、教学法、教育基础与政策、课程、多元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知识;在技能方面应掌握反思与思维能力、改革和创新能力、教学技能、管理技能、交流技能、技术技能等方面的技能。(李贵安,2016)

2014年我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为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中国农村教育,2014)此文件要求卓越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突出的教学能力,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职业道德,敏锐的实践反思能力,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素养。关于卓越教师内涵问题,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能够创新而卓著地开展教育活动的优秀教师,在深层背景上应该是研究型教师、学者与专家型教师、魅力型教师、个性化教师的合体,具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风范、健全的民主法制观念、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研究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备的知识结构等基本素养。(祁占勇,2014)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卓越教师,就是指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明确的价值取向、熟练的教学能力、科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优秀教师。(周先进,2015)笔者认为,卓越教师角色的内涵是指对教师专业发展更高层次上的追求,很难给出一种具体的量化标准,我们可以在综合诸多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来理解它。

三、国外卓越教师的培养途径 1.卓越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卓越教师的评价标准首先是发展目标,然后才是标准,其目的是重在激励。卓越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其中,标准就是发展的路径、方向与目标,目标就是力量。通过建构卓越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既能有效地探索普通教师走向卓越教师的实践性路径,也能激发广大教师为实现自身“高层需要”而不懈地上进和追求,并在“卓越教师”的评定中获得自我价值感的满足,坚定其持续地超越自我的信心。同时,也能以自身榜样的力量凝聚我国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从而推动教育的发展。(王志广,2013)

2.协同合作的培养过程的依托

协同合作培养是美国卓越教师教育奖获奖院校在卓越教师职前培养上体现出来的又一共同特征。这些院校在培养卓越教师上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协同合作培养的方式,协同合作的对象以中小学、地方政府、其他大学、同一大学的其他学院等为主。通过协同合作,能够实现卓越教师培养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确保所培养的卓越教师能真正满足中小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的协同合作培养 方式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组建卓越教师培养委员会;第二是建设卓越教师培养师资共同体;第三是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与结果的协同评价。(付淑琼,2016)

3.职前培养和职后的引领发展

教师教育一体化不仅包括教师职前培养,还包括职后发展,是相互衔接的教师教育体系。为了完成从传统教学到优质教学的转变,实现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在考虑如何培养卓越教师的过程中,针对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加拿大确定了两个关键主题: 即如何选择、培养和引领职前教师?如何发展和留任经验教师?(谢晓宇,2016)

参考文献

篇6: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的文献综述论文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跨境电子商务这一新型模式,从而带动了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业。如今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已渐渐过渡到发展阶段。与传统模式不同,跨境电商对物流依赖性很强。应促进跨境电商模式与物流匹配与融合,实现横向纵向与环境相协调,尝试构建跨境电商物流运营新模式。本文对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及其模式等相关概念进行简单说明,而后主要对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创新进行分析以及二者相融合的必然性,最后对其目前的发展进行概括和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 物流 模式 发展

一、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等相关概念

跨境电子商务(Cross-border Electronic Commerce)指的是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一种较为高级的形式,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以邮件或者快递等形式通关,将传统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环节数字化,实现产品进出口的新型贸易方式,具有全球性、无形性、匿名性、即时性、无纸化、快速演进等特点。其贸易过程必然产生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的流动。

“物流”是中文翻译源于日本引进的外来词对“Logistics”译为“物流”。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采购、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因此,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即指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电子化手段贸易所带来的物流流动。

二、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选择模式

跨境物流早已存在,传统的表现形式为国际邮政包裹(如各国邮政)与国际快递如(UPS,FedEx等)无论跨境电子商务还是跨境物流,都强调跨境。不仅涉及海关、商检、汇率、国际金融等,还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制约。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下,推动了一些新兴物流模式,且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如海外仓的兴起与发展等。

(一)传统物流模式

传统的物流模式包括国际邮政小包与国际快递两种,它们在跨境电子商务之前就已经存在并历经长期的发展。

其中国际邮政小包的特点就是全球覆盖范围广,使用最为普便,且得益于成本低,清关容易等优势。在实际跨境物流中,国际邮政小包在时效性、安全性、追溯性等方面存在劣势。而国际快递时效性高,丢包率低等优点,但价格高。

(二)海外仓

海外仓是近两年兴起的物流模式,具体指在输入国预先建设或租赁仓库,采用国际运输提前将商品送达该仓库,然后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实现商品的销售,再采用输入国物流直接从仓库发货与配送。与传统物流模式比较,海外仓能有效解决物流时间、成本、海关、商检、退换货等诸多传统物流模式难以解决的难题,但海外仓也存在的建设、租赁、运营需要资金、人员的投入风险。

(三)国际物流专线

国际物流专线指针对特定国家或地区推出的跨境专用物流线路、物流起点、终点、线路、运输工具、时间、周期基本固定,物流专线的时效比国际邮政小包快,成本比国际快递低,能够规避清关与商检风险,针对特定区域的跨境电子商务而言,国际物流专线是一种有效的跨境物流方案,但是物流专线具有区域局限性,只能用于特定的跨境物流需求或者作为跨境物流的周转与衔接环节。

(四)自贸区或保税区物流

自贸区或保税区物流指预先将商品送至自贸区或保税区仓库,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实现商品的销售,再通过自贸区或保税区的仓储实现分拣、包装等,通过集中运输实现商品的物流与配送。这一新兴物流模式是依托自贸区或保税区的物流新兴服务模式。它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缩短时间,还利于享受自贸区或保税区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在物流、通关、商检、收付汇、退税等方面的政策,简化繁琐流程。

(五)集货物流

集货物流是跨境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一种产物,指先将商品运输到本地或当地的仓储中心,达到一定数量或形成一定规模后,通过与国际物流公司合作,将商品运到境外买家手中或者将各地发来的商品先进行聚集,然后再批量配送或者一些交易商品类似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战略联盟,成立共同的跨境物流运营中心,利用规模优势和优势互补实现降低跨境物流费用的目的。

(六)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指为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方、第三方提供物流咨询、规划、信息等服务内容,是一个供应链集成方,通过整个供应链的影响力调配与管理供应链条的各类资源,在解决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需求基础上整合资源,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和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基于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的复杂性,涌现出一批第四方物流模式,为跨境物流添加了新的解决方案。

三、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创新之路

(一)积极拓展跨境电商平台式商业

如同支付宝依托淘宝诞生、成长,可以预见,未来跨境电商物流必将依托速卖通巨大的流量,成长为阿里巴巴另外一项重要业务。登录速卖通、DHL、中国邮等,都可以查到专线、小包、国际快递、海外仓等方式的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价格及派送时效。

(二)不断推进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的多样化

外贸企业跨境 B2B 业务在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实现一键申报、无纸通关,预示着虽然跨境电商兴起于跨境 B2C,但跨境 B2B 因其交易规模较大也是跨境电商物流不能忽视的业务,如何建立适合 B2C、B2B 甚至 F2B 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随着富士康等制造业进入跨境电商业务,跨境电商物流商业模式构建应着眼多样化的货运方式,前瞻布局,在跨境电商物流市场中抢占市场份额。

(三)加快海外仓 + 保税仓融合模式

海外仓的爆发式发展,体现了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全球化网络建设的趋势,在海外仓爆发式建设的同时,各大电商平台加剧保税仓建设速度,如聚美优品在郑州、深圳前海、广州建成保税仓,京东加入郑州保税仓和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物流集货的关键节点,成为节约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做好保税仓和海外仓的融合,实现海外仓与保税仓的流程创新和功能互补,体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四)运用大数据沉淀技术,建立智慧物流体系

在拓展海外仓和保税仓的同时,必须正视海外仓、保税仓是否具有对接跨境电商综合平台的能力,能否及时获取大数据,进行预测,不仅实现短期物流成本的降低,还要实现长期运营成本的控制,以加快建立起智慧的物流体系。

(五)大力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跨境电商物流

跨境电商物流企业不仅要具有国际物流的资源整合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清关能力和目的国税务处理能力,具有对接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的 API 系统处理能力,具有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既能帮助客户提高销量和口碑,又能帮助客户节约仓储及存货成本。

四、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的融合发展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据统计,2015年我国经常上网购物的网民达3.6亿人,电子商务总额达16.4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59.4%。电子商务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购物体验与购物成本都要比传统的购物方式具有优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通过网络进行购物。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交易额达3.7万亿元,同比增长27%,远高于同期外贸7%的增长速度。在俄罗斯、巴西等国,淘宝网等电商网站已成为当地消费者日常购物常光顾的网站。

(二)跨境物流的发展

2014年全社会物流总额达213.6万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7.9%,2014年的物流总额是2005年物流总额的近5倍。尽管物流特别是快递行业发展迅速。但依然表现出跟不上电子商务营销理念的现象,作为消费者购物体验的重要一环,物流配送始终无法与电子商务实现无缝对接,阻碍了网络购物消费人群的购物体验提升。从现实出发,打破时间与空间以及成本的约束,构建融合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大物流模式势在必行。

(三)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融合发展必然性

一方面,跨境物流是跨境电子商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任何一笔网上交易都会涉及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四要素。其中物流是整个流程的最后一个部分,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否能够获得良好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融合的购物体验,就取决于最后的物流环节。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时间与空间的跨度需承担的风险很高。

另一方面,跨境物流本身就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因跨境电子商务而发展。作为联接境内境外两个物流系统的跨境物流,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对于跨境物流服务商而言,消费者表现出来的喜好与要求正是其发展的动力和要求。如此一来,跨境物流的发展自然需要与跨境电子商务融合一起,共同为提高消费者的认同而努力。

五、结论

从整个跨境电商过程中看,物流在扁平化的供应链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物流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电商成本、风险的控制等,建立更加信息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物流模式才更好地支持电商发展,而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也推动着电商物流的完善。结合多元化的模式和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消费体验实现跨境电商物流的国际化发展。参考文献:

篇7: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文献综述

【摘要】: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作为一对相互影响的因素,二者常常并行出现,本文借助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方面的探索及研究,对二词的概念进行综述,并结合自身的理解与认识,对什么是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和详细阐述,旨在更加清楚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经济结构;教育结构

在我国,对于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各种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都对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其中涉及到此方面内容的文章分为两类,一类文章研究范围只涉及到教育结构或经济结构,因此只对其中一种概念进行了解释;另一类文章则是将二者联系起来,分别解释,并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和探讨。其中,涉及到教育结构的概念探讨的硕博士论文有程方文的《论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优化》,吴新业的《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与功能》,袁安娜的《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丁继勇的《教育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等,相关的小论文有麻丽娟的《高等教育结构文献综述》,傅征的《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袁岳驷、胡建忠的《论区域产业结构与教育结构的关系》。对经济结构进行探讨的硕博士论文有王兆生的《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邢凡辉的《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小论文有对二者兼有讨论的有的小论文有靳希斌的《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练小荣的《经济结构与教育结构的协同发展研究》,李能武的《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熊卫平的《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苏萌的《浅析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等

1关于教育结构的内涵

关于教育结构的概念,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是高等院校的课程结构,专业结构,权利结构等具体概念,很少对教育结构作直接的概括。国内学者对教育结构的定义说法虽有不同,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袁岳驷、胡建忠、李能武认为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社会现象总系统中,各子系统、各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即教育纵向子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教育横向子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它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简单地说,教育结构就是指教育的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这是对教育结构概括性的说法。丁继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教育结构进行了划分,主要指教育的类别结构、程度结构、型式结构、布局结构和体制结构等。他将教育结构归结为了体系内的各种结构。袁安娜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结构是由教育和结构组成的复合词,因此借助马克思的理论,从结构二字入手进行解释,认为结构即“系统组成要素的联系方式和相互作用形式相对稳定的形态,它由组成要素的性质、数量和要素间的联系方式、作用形式来决定。从苏萌对高等教育内涵的理解来看,她将教育结构理解为各级各类教育相互间的组合关系及其与经济等外部环境诸系统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种类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四个方面,这种理解将教育结构与经济联系在了一起,程方生与苏萌对教育结构的定义一致,但他认为教育结构的构成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并从狭义角度对教育结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傅征对对教育结构的理解分两部分,即纵向层次结构,主要指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横向层次结构主要指构成教育结构总体系的各个部分的类别结构。

2关于经济结构的内涵

到目前为止,不管是西方经济学学术界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术界,尚未对经济结构的定义达成一致,但各种定义都体现出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中的各个部门、地区、领域以及社会再生产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并且,经济结构要体现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

在李能武看来,经济结构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经济结构,二是国民经济结构。在经济结构系统中与教育结构关系密切的有产业结构、经济技术结构、地区经济结构、投资结构、产品结构、经济体制结构、经济组织结构等。练小荣在其文章中对众多学者在经济结构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佩卢认为,经济结构是表示一个经济整体在时间和空间里具有确定位置的各种特性所表现出来的比例和关系,而潘恩强在研究经济结构时将经济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经济制度,实际上就是社会生产方式;二是经济体制;三是经济结构。熊卫平认为从社会经济结构就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看,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如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及其它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结构关系。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与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结构看,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等等。苏萌认为在熊卫平对教育结构理解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分,经济结构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人员结构和产品结构等。邢凡辉借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结构即生产要素在行业、地区、企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或是国民生产总量在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的分布,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有机地结合构成了国民经济结构。

综上,教育结构指教育机构总体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组合方式。即教育纵向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及教育横向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从宏观层面分,教育结构包括程度(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学制结构、布局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指学校的办学形式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和组织结构等。对各级教育的内部而言,又有各自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从一个地区的办学格局看,还有各级各类学校的规模及布局组成的地域结构。从狭义的角度看,比较重要的教育结构主要有这样几类:(1)教育程度(层次)结构:在我国,主要由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相互衔接的不同层次构成。(2)教育类型结构:按学制形式分类,有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制,以及函授、广播电视学校和网络学校等构成。按教育内容分类,主要由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等类型构成。(3)教育管理体制结构:现时主要由公办、民办和私人办学等构成。

经济结构就是国民经济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方式,主要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需求结构和地区结构。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有多重含义:(1)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来考察,则主要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来表现。(2)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构(如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3)从所包含的范围来考察,则可分为国民经济总体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等。(4)

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考察,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

篇8:关于教师惩戒权研究的文献综述

教师惩戒在世界各地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自从奴隶社会时期, 有了教师教书这一形式开始, 便伴随着或多或少的教师惩戒行为。随着文明与教育的发展以及不同国家惩戒的情况不同, 有关教师惩戒的研究在各个阶段、各个国家也不尽相同。教师惩戒由古代的体罚演变而来, 因此笔者在收集古、近代资料时, 以关于体罚的研究为主。

1.古代教师惩戒的有关记载。由于受奴隶社会的影响, 在古代时期, 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 学生被视为是教师的从属, 这种关系必然会导致教师在教书过程中施加惩戒甚至是严厉的惩戒。例如, 在古巴比伦, 学校纪律严格, 常常采取体罚的措施来管理学生。如有一块泥板上写着“我不能迟到, 否则会遭到老师的鞭笞。” (1)

2.近代不同国家的研究。近代较早提到教师惩戒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 学校要有各种规章制度并且要严格执行, 维护纪律的办法有三种, 一是不断的监视, 二是谴责, 三是惩罚。夸美纽斯的惩戒思想与古代不同, 他认为处罚要做到既严格又温和, 要有利于纠正错误。

文艺复兴时期, 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各方面都有所进步。在教师惩戒方面, 反对体罚的思想开始萌生, 并且经过启蒙运动后发展日趋成熟。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思想认为惩罚是必要的, 但是不应滥用。在他主张的“训育”基础上, 他认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 应该受到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管理, 以规范他们的思想道德等, 因此可以使用一些强制的硬性的管理方法。

法国思想家卢梭推崇自然主义的教育, 核心是“归于自然”, 以他为代表的一派学者基本较反对教师体罚学生。这一思想主张给当时的教育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使人类封建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3.现代教师惩戒研究。在近代关于教师惩戒的研究中, 教育家马卡连柯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观点是非常赞成惩罚, 但惩罚不是一味的体罚, 要尊重学生。他把教师在应该惩罚学生时而不去惩罚视作是教师的一种不负责任行为, 认为该惩罚时就应当并且有权利惩罚, 但这些一切都是建立在对人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另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20世纪早期的教育哲学家杜威, 他主张的思想是尊重儿童, 但他依旧认为, 儿童也应当接受“有关领导能力的教育”、“有关服从的教育”。

日本学者兼子仁首次把教师的权利分为由个别教师行使的和由教师集体行使, 在这两种权利中, 都明确规定了惩戒权。

4.现如今教师惩戒权的发展趋势。现如今, 很多国家把关于教师惩戒问题的研究侧重点放在了教师是否拥有惩戒权以及惩戒权具体应该如何行使。对于教师是否有惩戒权这一问题, 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很多国家明确把惩戒权列入到法律中, 例如英国在2006年4月颁布的《教育与督学法》, 首次规定了老师惩戒的法定权利。另外在韩国和新加坡等地, 教师惩戒都是被法律允许的, 但是条文都分别对惩罚方式以及程度有明确规定, 指导教师可以怎么做, 不可以怎么做。例如韩国规定可以用戒尺对学生进行责罚, 并且具体可以打哪些部位, 打几下都有详细的规定。但是有一些国家却明确规定了不许体罚学生, 如美国的大部分州、加拿大等。

我国关于教师惩戒问题的研究并不是很久远, 在建国后, 出现了一些学者关注这一问题, 但是研究的人很少, 研究课题也很局限。然而,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些问题也随之而出, 教师惩戒问题成为一个比较敏感、备受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 其中研究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关教师是否具有惩戒权及其合理性的研究。教师是否具有惩戒权这一问题的讨论范围一般在中小学内, 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中, 教师是否具有惩戒学生的权利这一问题在我国还没有得出共识, 即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在中小学的教学中, 应避免惩罚, 这是一种侵犯人权的违法行为, 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 是不合理的;大多数的学者认为, 教师具有惩戒权, 这是学生能遵守纪律或是更好的受到教育的一种保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孙云晓主任十分赞同教育少不了惩戒, 她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2) 。

2.关于惩戒权内涵的研究。关于惩戒权涵义的研究, 首先在其所属性质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它是属于教师的一种“权利”;另一种则是认为惩戒权应当是教师的“权力”。也有人认为, 它既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的权力。

对于其含义的理解, 普遍学者认为, 惩戒同体罚、变相体罚有着本质的区别。孙云晓在接受访谈时提到:“惩罚绝不等于体罚, 更不是伤害, 不是心理虐待、歧视, 让你觉得心理难堪, 打击你的自信心。” (3) 并且有一些学者还对惩罚与体罚之间的区别做了深入的论证如蔡海龙、吴学忠等人, 他们认为体罚只是运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学生的身心进行侵害, 会对学生造成心理创伤和身体伤害, 是应该禁止的行为。

3.惩戒权的来源及发展研究。对于来源极其发展的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室的王辉老师认为是受古代封建制度及传统儿童观的影响, 把孩童看作是大人的附属, 孩子应该绝对服从家长和长辈以及老师。因此儿童必须对老师言听计从, 接受老师的责罚、打骂。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认为教师惩戒权的发展已经趋于异化, 国内学者刘继萍认为, 当今教师惩戒权出现了公权私化、自由裁量行使不当、强权等异化现象。由于现在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主张“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 所以关于惩戒权发展的研究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4.有关惩戒权行使的研究。 (1) 惩戒原则。对于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原则的研究, 国内学者有不尽相同的地方, 但也有类似的地方, 概括起来大家一般认为教师在行使惩戒权的时候应当遵循以下一些原则:合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尊重性原则、合理公正性原则。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个别观点, 例如杨朝和孙金枝认为应当遵循的原则还有民主性以及灵活性原则, 教师惩戒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个体之间的差异来进行, 因此教师在行使的时候应当灵活一些。 (2) 惩戒形式。关于惩戒的形式, 王辉在《中小学教师惩戒权概述》中列出了五种形式:语言责备、隔离措施、剥夺某种权利、没收、留校。另外学校的惩戒权还包括警告、记入档案的处分、停学和开除, 以上这几条通常是由学校来行使, 教师一般没有行使的权利。 (3) 具体怎样实施。很多国家对于惩戒权的实施过程以及实施惩罚的轻重程度都做了很详细的规定, 但我国仍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规定, 关于这一问题, 国内学者们也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可供参考的方案。因此这一部分的研究在国内尚缺。

1.缺乏实证研究。从目前我国有关教师惩戒的研究现状来看, 笔者认为, 大都集中在理论的层面, 对于教师惩戒的实证研究较少。教师惩戒是在实践中进行的, 因此笔者认为, 通过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惩戒情况进行实证调查, 进而进行深一步的研究效果会更好, 研究会更加深入有价值。

2.局限于微观层面的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于是否应当存在惩戒权以及应当如何行使的问题研究过程中, 一般较多的集中在围观层面。一些不良的惩戒行为带来的后果, 学者们也只看到了给学生个人所带来的弊端, 而忽略了对集体和社会等的不良影响。

3.应进一步加强对国外相关法律的研究。目前虽然有学者对国外关于教师惩戒权立法进行研究, 但是笔者认为, 研究的人数仍不够多, 研究仍不够深入彻底。众多学者应当在对国外较完善的法律进行深入研究和对我国教育情况深入分析后, 为惩戒权的立法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为我国早日完善教育法做出努力。

我国有关教师惩戒权这一方面的研究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 有一些问题涉及的不够全面, 一些研究进行的不够彻底。我们应当更加努力, 向教育事业较发达的国家积极学习, 认识自己的不足, 不断改进与提升。

摘要:教师惩戒权是当今教育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学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赞成反对各占其边。随着现在“赏识”教育与激励教育走进大众的视野, 教师惩戒权受到了很大冲击, 但仍有大部分学者认为, 教师应当具有惩戒权, 惩戒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教师惩戒权,惩戒,惩罚

参考文献

[1]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256-270.

[2]王辉.中小学教师惩戒权概述[J].中国教师, 2006, (9) :26-27.

[3]曾庆芳.我国中小学教师惩戒权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3) :4.

[4]杨庆云, 王小丁.近十年来我国学校体罚研究文献综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17-18.

[5]孟倩.略论教师惩戒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汉文综合版) , 2006, (7) :30-31.

上一篇:妇联工作会议主持词下一篇:毛概个人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