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2024-08-17

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共8篇)

篇1: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增强经济活力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区十一五规划(草案)从政策支持、做大做强、资金投向等方面明确了今后5年全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十分切合我区实际。下面我结合财政近几年对民营经济的探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全区民营经济总的情况来看,我区民营经济正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04年、2005年民营经济实现的区级税收情况如下:

实现的区级税收(万元)

占全部区级税收的比重

200

4××××*

××*

200

5××*

××*

增减

××

××

从全区重点的民营企业来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也步入生产经营的活跃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全区经济的增长:

企业名称

2005年区级税收

2004年区级税收

增减

××*责任公司

××*

××*

××*

××*有限公司

××××

××*

××

××*有限公司

××××

××*

××*

××有限公司

××*

××

××

二、我区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区民营企业特别是街道企业从事传统产业多,从事深加工、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外向型的企业少,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结构不合理、规模小、档次低。

二是部分民营企业尤其是本土民营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落后。一方面是文化素质不高、有大专学历以上的专业人才很少,具有高学历的高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是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进行资本运作的能力。另外众多素质不高的失地农民的纷纷涌入也使管理水平很难提高。

三是集约化程度低,形不成规模效益。目前我区民营经济集聚度低,配套度低,多数处于“小、散、乱”状况。例如目前我区各街道办事处都有建筑公司,但没有一个企业具有一级资质,从企业规模、资质等级等方面均无法与外地的建筑公司相比。因此,虽然我区目前开工项目众多,投资额极大,但由于受门槛限制,区内的民营建筑公司都不能参与承建。

四是企业扶持政策分散,形不成合力。近几年我区陆续出台了多项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如企业发展资金、科技三项费用、高技术专项等,各项财政资金的投入位列全市前列,但由于政策资金涉及面广且散,造成扶持重点不突出、投入产出比例不合理,难以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三、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想法

(一)完善政策配套,为民营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首先要放宽政策,即对各部门、各行业的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定进行认真清理,取消限制性规定,减少办事程序。其次,要充实完善扶持政策,放宽民营经济的准入条件,降低市场门槛。除国家有特别规定和明令禁止的,要允许民营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平等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平等地参与各项社会竞争。另外尽快出台细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等的配套措施,从政策上对民营经济进行鼓励、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以点带面,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做大作强

在现有民营企业中有重点地选取几个企业从政策、资金、用地、人才、法律、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开通绿色通道,落实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鼓励这些企业做强做大,每年从生物制药、农业、机械制造、建筑业等行业中分别扶持1-2户企业重点企业,争取在5年内新打造出3-5个新的民营品牌企业。

(三)统筹政策,整合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整合规范财政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将企业发展资金、科技三项费、高技术产业化等各项财政资金有效地捆绑利用,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在财政专项资金的安排中,对××、××制药、××等具有发展潜力、符合我区产业导向的重点民营经济企业进行重点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四)提供职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民营企业层次

建立民营企业人才引进、培训绿色通道,使失业人员、失地农民获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使更多的具有一定技能的人员充实到民营企业中,促使民营企业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五)加强政府引导,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新、自主创业

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对于上级和我区新出台的支持政策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政府宣传引导

篇2: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近年来,财政局结合自身实际,深刻认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地位,以服务经济发展为重点,自觉接受政协监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形成高度重视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氛围 县财政局始终把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工作作为切实加强和改进财政工作的重要支撑,我们一致认为支持政协工作就是保障财政发展。近几年,我们依靠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依靠县政协的强有力督促支持,千方百计使财政收入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使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使财政资金监管得到切实加强,使财政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财政事业之所以能克难奋进,其中个重要因素,就是得益于自觉接受政协监督意识的增强,得益于政协强有力的监督。所以,这几年是我工作发展最好的几年,也是广大财政干部重视支持政协工作氛围最浓的几年。

二、强化措施,全力服务政协履行职能作用发挥

在全力服务政协履行职责上,我们切实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努力把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与促进财政工作发展结合起来。

一是自觉接受政协监督。每年政协会议期间,我们都向

会议提交当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下一预算草案,在会议分组讨沦中,我们能够认真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并作为推动财政工作的手段,进行整理吸收。此外,我们主动邀请政协委员参与、监督编制重要规划、实施重大项目、推进重大改革及开展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处置等活动,积极征求、吸收采纳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力求使决策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和人民群众意愿。另外,我局高度重视和主动配合政协组织的各种参政议政活动,在县政协组织的县域经济研讨会上我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一文获得了优秀论文奖。

二是积极支持委员参政议政。我局有一名领导班子成员是县政协委员,由于得到整个班子的支持,他能够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使他能够一方面为政协工作献言献策,另一方面更加密切了县财政部门与县政协的联系沟通,为县政协及领导直接全面的了解财政工作,理解和支持财政工作,发挥了积极的桥梁作用,一方面能更加积极的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另一方面能够为财政工作出力发声。

三是认真办理政协提案。政协提案涉及到财政部门的,大多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及全县经济发展大局的事项。县财政局一贯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坚持以提案办理是否落实、提案委员是否满意为标准,做到了勇于负责,承办提案不推诿;明

确要求,落实责任不拖沓:制订措施,办理提案不落空;严格程序,提案委员不满意不结案;努力提高“办结率和“满意率”。近年来,我局办理的政协委员提案,均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提案办结率、回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落实率在75%以上,财政局机关连续2年获得全县提案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在办理实践中探索出“两段式”办理、“滚动式”落实的新方式,将提案分为书面答复和推进落实两个阶段进行办理,形成一般建议提案抓好落实,重点建议提案跟踪推进新机制。为增强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在具体办理过程,我们做到了“六个加强”即:加强组织领导,使办理工作思想到位、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加强分析研究,努力把握并提出解决提案所涉及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加强联系沟通,变“被动办理”为“主动服务”,克服“文来文往” 的一般化办理模式,形成了“人来人往”的和谐局面;加强办文管理,抓好满意率复文规范、跟踪落实等,提高答复工作质量;加强督办协调,形成并完善了交办制度、审核制度、总结制度、评比制度等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办理工作制度。加强业务工作,注重提升实效性。在具体办理过程中不图形式,不做虚功,不满足于书面答复,而是通过“三个转化”,即:把办理过程转化为理清思路,推动财政工作的过程,转化为凝聚人心、为民办实事的过程,转化为改进作风、服务创新的过程,有效解决了一批政协委

员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热点问题。

三、优化服务,千方百计做好政协经费保障工作

近年来,县财政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把保障政协机关正常运转、确保政协履行职能所需经费,作为财政的重要职能,认真落实,全力保障。做到了年初有预算、急事又追加,确保了政协机关正常运转、保证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的支出项目,保障了政协职能作用的克分发挥。一是安排委员专项经费,按照每年政协委员人数,安排委员活动专项经费,保证委员活动的正常开展。二是对专项业务工作安排专项经费,如政协常委会议、文史资料工作、政协提案办理及委员视察等。三是在经费保障上做到特事特办,保证运转,对需要追加资金的,都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技付资金。

篇3: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农民增收

关键词:财政职能,财政支农支出,农民增收

建设西部强省, 主题是富裕三秦百姓, 关键是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要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统筹考虑。陕西省是农业大省, 2009年农村人口2 131.2万人, 占全省人口的56.5%。没有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富裕, 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农民收入水平上不去, 西部强省就无从谈起。但是, 陕西省农民收入持续多年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 基数低, 增长慢, 农民生活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 不仅与建设西部强省的目标差距大, 与全省经济发展速度和城镇居民收入等相比, 也存在相当大差距。要改善这种状况,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必须要深刻认识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采取非常措施, 支持农民增收,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

一、基本状况分析

(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2009年陕西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 129元, 在全国排第18位, 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排位高9个位次。城乡收入比高达4.11∶1, 远高于全国城乡收入比平均值3.33∶1, 与同期全国其他省份相比, 仅低于贵州和云南, 是全国城乡收入比超过4∶1的4个省份之一。从最近五年情况看,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8 272增加到14 129元, 增加了5 857元, 增幅70.8%, 年均增幅11.3%, 同期农民收入由2 052元增长到3 438元, 增长67.5%, 年均增幅10.9%。

而事实上,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远大于统计数字。因为统计意义上,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还有很大区别,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 没有包括城市居民在医疗、住房等方面间接得到的福利性收入部分, 而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民的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费用性支出后, 归农民所有的收入,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要留做追加的生产性基金, 需用于农民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讲, 估计城乡收入差距大约在4至6倍左右。

国际上通常认为, 基尼系数0.4是警戒线, 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4, 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我国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2009年的0.4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之大, 说明我省基尼系数已超过0.5 (我省没有相关数据) , 其提示的危险系数可想而知。

(二) 农民收入与GDP增速不相匹配, 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2009年, 陕西省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 186.65亿元, 超过山西804.06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21 732元, 按汇率折算超过3 000美元 (达到3 005美元) , 在全国排17位, 农民收入在全国排第27位。与2005年相比, 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3 933.72亿元增加到8 186.65亿元, 净增加4 252.93亿元, 增长108%, 年均增幅15.8%, 而同期农民收入年均增幅10.9%, 远低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情况看, 2009年, 全省县及县级以上消费总额占总消费额的83.5%, 而县以下消费额仅占社会消费总额的16.5%。从历史数字看, 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1978年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占比34.9%, 2000年下降至18.6%, 2005年再度下降为16.9%, 而2009年较2005年再度下降0.4个百分点。说明农村市场逐步萎缩, 农村市场消费能力与全社会消费能力相比, 与农村人口占比相比, 差距越来越大。从一定程度上讲, 与城镇较强的对资金、人才、技术等社会经济要素的集聚能力相比, 农村资源外流严重, 农业弱质愈加严重。农业发展缓慢, 农民收入上不去, 农村市场就打不开, 农村消费就拉动不了, 将会严重阻碍当前经济发展。

(三) 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与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不相适应

从财政总支出来看, 2009年全省财政总支出1 841亿元, 用于“三农”的支出482亿元, 占财政总支出的26.2%, 比2006年“三农”支出增加了3.1个百分点。但73.8%的支出用于非农领域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他支出) ;按照全省总人口3 772万人计算, 人均财政支出为4 881元, 而占总人口的70%多的农业人口, 只享受了482亿元的财政支出, 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到30%。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陕西省对农村的投入明显不足, 城乡财政资源配置很不均衡。从支农支出比重来看, 2006-2009年全省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1.3%、12.6%、12.6%、14.5%, 年均增长12.6%, 但与占全省总人口的农业人口的比重相比, 财政支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从支出结构来看, 以2009年为例, 全年支农支出267.7亿元, 基础设施类支出占到52.5%, 补贴类支出占到20.8%, 事业经费支出占到17.1%, 产业发展支出占到8.4%, 救灾类支出占到1.2%。可见, 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较少, 养人的钱比办事的钱多, 支出结构明显不合理。从支农资金管理来看, 目前, 财政支农资金由10多个单位和部门分管, 自成体系, 各自为战, 同一性质的资金隶属不同部门管理, 在资金使用上缺乏有效的衔接沟通和统一规划安排;就同一部门而言, 在支农资金安排上相对分散, 形不成合力, 不能集中财力办大事, 造成资金使用的不少浪费。从金融支农来看, 到2009年末, 全省仍有100多个乡镇基础金融服务空白, 农村金融服务不适应农民需要的问题十分突出, 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普遍存在。

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将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列为重中之重, 面对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和不和谐因素, 要求政府必须采取非常措施, 要从发展农村, 发展农民, 发展农业的角度, 在短期内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增加农民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 在经济与社会资源配置中大力向农村倾斜, 补贴农业, 补贴农民, 充分发挥经济稳定器的积极作用。

二、构成和变化趋势分析

(一) 农民收入构成

从农民收入构成的发展趋势看, 农民收入逐步从以农业收入为主导阶段过渡到了农业收入与非农产业收入并重阶段。特别是2000年以来, 农民收入构成日趋多元化, 显示出四个特点。一是来自农业的纯收入所占比例快速下降, 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9年, 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为45.7%, 比2005年的54.5%下降8.8个百分点。二是工资性收入大幅度上升, 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 由2005年的36.9%提高到2009年的41.6%。五年来, 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8.5%。三是各项惠农政策落实, 保障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2004年以后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村低保、农机补贴、农村合作医疗等惠农、强农政策的落实, 使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迅速增长, 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2005年的5.9%提高到2009年的10.1%。转移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6.3%。四是非农收入增长慢, 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偏低。2005-2009年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性第二、三产业收入增加107.3元, 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由9.7%反而降到8.9%, 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只有7.7%。陕西的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的收入只占63%, 而江苏、浙江两省非农收入 (指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二三产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 分别在两省农民收入中占到78.5%和80%。

(二) 农民增收的趋势分析

1、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 夯实了农民增收基础。

工业化和城镇化创造的就业效应和创业环境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关键。近几年, 陕西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到2009年底, 全省实际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达到1 584万, 城镇化率达到43.5%。其中, 西安市城镇化率达到了68.8%, 极大地集聚了资本、技术、人才、劳力等各类生产要素。2010年, 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政策, 这将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进程, 提高农村资源要素的集聚度, 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加。

2、“农民增收七大工程”全面提升产业水平, 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

“农民增收七大工程”的实施强化了产业支撑, 一批主导产业县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从2009年产业发展看,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总产达到1 200万吨。粮食亩产达到240.7公斤, 较上年提高3.8公斤。果业、蔬菜、畜牧业的规模、品质与效益同步提升。2009年苹果和猕猴桃面积和产量均创全国第一。苹果总产805万吨, 优果率达到75.4%。设施蔬菜种植工程成效显著。2009年全省蔬菜产量1 257.6万吨, 较上年增长17.9%。生猪新增存栏197万头, 增幅达到19.8%。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20.1%、14.9%和12.9%。据统计, 洛川、宜川等果业大县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以上, 眉县2009年农民人均猕猴桃产业收入2 50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 阎良区人均瓜菜收入2 423元, 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3.5%, 显示了产业助农增收的强大拉动力。

3、农村私营经济快速发展, 形成促农增收新增长点。

2008年以来,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省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 扶持和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 形成了一波创业的新高潮, 大大刺激了农村私营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的收入增速很快。2009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57元, 较上年增长33.5%, 来自第三产业收入249元, 增长9.3%。2010上半年, 农民现金收入中, 家庭经营性第二产业收入52元, 增长7.5%, 第三产业收入达到262元, 增幅18.2%, 显示了较强的增长力。

4、工资性收入上升空间大, 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工资性收入增收依赖于转移就业人口数量和人均劳动报酬的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强, 农民就业空间逐步增大。全省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902万人, 占全省劳动力总数的62.2%。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解放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加之, 中、省支持农民培训教育的力度越来越大, 农民素质的提升必然带来劳动报酬的提高。

5、西部大开发继续深入推进, 是农民收入快速增加的保证。

中央提出支持西部大开发要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 将会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向西部倾斜,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增强西部地区发展内生动力。这是我省农村经济提速有利时机, 抓住机遇, 趁势而上, 把政策对农民收入的拉动效应放到最大, 可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 影响我省农民增收的因素仍然很多。农业生产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 加大了农民增收难度。农业科技应用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农民农业收益仍然偏低。二三产业收入偏低, 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的质量和速度。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水平低, 难以形成强大的增收推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 农民增收缺乏基础支撑。

三、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 继续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为农民增收提供资金保障

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 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各级财政每年新增财力20%用于农业、5%用于扶贫”的政策要求, 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确保财政支出有限支持农业发展,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 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 真正实现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省级财政在保持支农投入力度不减、比重不降基础上, 通过完善对市县两级财政支农投入的考核、通报、奖励制度, 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更多采用财政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先建后补、以物代资等政策手段, 鼓励和调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领域, 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支农投入新格局。

(二) 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着力支持农民增收重点项目

要积极转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 从目前简单采取转移支付增加农民收入, 向更加关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支持引导和示范先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一是支持建设制约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实施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大型泵站、末级渠系的更新改造, 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支持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 和治沟造地工程, 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支持以打坝治沟造地、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等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作, 控制水土流失;支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改善区域生态, 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二是支持发展竞争力强的农业主导产业。按照“大区域、大产品、集中做大;小区域、小产品、分头做强”的思路, 重点支持实施农民增收工程和各地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粮食生产要以支持实施种子工程、高产创建为重点, 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 稳定粮食总产。果业继续以苹果、猕猴桃为重点, 支持推广关键技术, 实行标准化生产, 坚持果畜结合, 提高果品质量, 实现提质增效;畜牧以生猪、奶牛为重点, 继续支持百万头生猪大县、万头生猪示范村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 促进规模扩张;蔬菜以支持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为主, 稳步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特色产业要以支持发展集中连片的核桃产业基地为重点,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红枣、茶叶、蚕桑、中药等区域特色产业。三是支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统筹资金, 加大投入, 支持杨凌设施蔬菜和生猪养殖示范园区为重点, 促进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和推广, 加快形成“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新格局,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 促进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实施植保工程、种子工程, 支持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根据陕西省农业发展情况, 重点扶持生猪、奶牛养殖机械、果业机械、设施大棚机械的推广, 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支持发展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支持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增强农业抵御灾害能力。

(三)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 切实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篇4: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一、陕西省合作社发展的特点

(一)兴办主体多元化。合作社的成员以农民为主,但牵头发起人和出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传统的农村能人、种养大户、经营能手、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以外,还出现了社团协会、龙头企业、公司实体等法人团体牵头办社,大学生村官领头办社等多种形式。陕西省近几年,同类产业合作社之间自愿联合的愿望增强,一批不同形式的联合社不断涌现。2012年成立的陕西三秦果农联合社,是由陕西省13个市县的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共同发起的,联合社拥有“三秦果业网”、三秦果农报等服务媒体,有片区理事单位13家,基层专业合作社、果业协会、村镇服务网点667个,一线技术人员400多人,有陕、甘、晋、豫等省地区社员5万多名。

(二)经营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陕西省合作社从起步时的技术互助、信息传播,逐步扩展到资金、技术、劳动等多方面的合作,从生产领域逐步向生产、流通、加工一体化经营发展。2013年从事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合作社和以生产服务为主的合作社,分别达到12996家和6333家,占专业合作社总数的53.6%和26.1%。此外,陕西省还在土地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探索。如阎良区以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平台,推行“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新形式,帮助合作社做好土地流转服务,为合作社协调流转土地9950亩,占全区总流转面积的65.5%;宜川县将扶贫资金互助会引入合作社,共有20个合作社成立了“1+1”资金互助社。目前全省组建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合作社数量已经达到了438家。

(三)营销渠道不断扩展。

一是创新“农社对接”。通过补贴房租、提供公益岗位等措施,支持合作社在城市居民社区开设蔬菜直供店,并开展了“农社对接”示范店的创建活动。目前全省开展“农社对接”的合作社562家,在省内外开设直销店、直营点611个,覆盖社区640个,消费者1000多万人,成为解决“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问题的一条新路,社会反响较大。

二是推进农校对接。省农业厅与省教育厅签订“农校对接”协议,确定华县、高陵、太白县为农校对接示范县,组织合作社与高校食堂对接。目前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22所高校后勤服务集团与华县、高陵、太白等县区合作社达成了长期采购意向,取得了“学生得实惠,农民能增收”的效果。

三是做实“农超对接”。依托有经验和实力的合作社牵头,其他合作社供应产品,引导建立“一个漏斗向下”与大型连锁超市对接。西安恒绿合作社每天有9辆冷藏车为沃尔玛等超市的36个门店合作供货,年销售总额达到3200万元。

四是组织参加会展营销。积极服务合作社参加中国农交会、杨凌农高会等农产品展销会、交易会、推介洽谈会等,提供展位,在农业网站开设合作社产品网上展厅,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推介优势产品,开拓市场。2011、2012两年,组织陕西省100多家合作社参加第九届、第十届农交会,零售额达到了230多万元,签订协议、意向20多项,金额近亿元。

二、财政支持合作社的主要措施

近几年,陕西省财政把支持合作社发展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思路,以示范县建设为引领,以百强社创建为带动,不断强化财政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全省合作社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一)合作社示范项目建设。从2007年开始,陕西省开始实施合作社示范项目建设,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支持发展较好、运行规范、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经营成效明显的粮食、果蔬、畜禽以及林下经济、农民用水、特色产业等方面的优秀合作社及农民合作组织。扶持资金重点用于合作社开展培训教育、技术推广和增强生产经营、市场营销能力建设,具体建设内容由合作社成员(或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二)合作社示范县建设。2009年陕西省确定了宜川县为省级合作社示范县,对示范社开展部门帮扶、优先扶持、重点指导,实行项目整合,形成了“抓宣传引导,营造发展氛围;抓机构建设,充实指导力量;抓资金整合,加大扶持力度;抓业务培训,提高经管水平;抓扶持服务,帮助做大做强;抓部门帮扶,形成社会效应”为核心内容的“宜川模式”。随后在全省推广“宜川模式”,省级示范县扩大到4个,市级示范县增加到12个,还有20多个县自发开展示范县建设。示范县建设在县域范围内形成促进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在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同时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三)果蔬贮藏百库建设工程。针对合作社实力弱、服务能力低和陕西苹果、蔬菜储藏保鲜能力不强的实际,按照“提质基础在有机,增效空间在流通”的思路,选择运行机制健全、带动作用突出、具有一定规模和营销实力的合作社,采取“财政补助、招标承建、库型标准、工艺统一”的“交钥匙”模式,专门为合作社“量身定做”了果蔬贮藏气调库“百库建设”工程项目。自2010年以来已统筹安排项目资金2.9亿多元,支持260余家果蔬合作社建设了标准气调贮藏库260多座,新增库容总量达到30万吨,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贮藏库群、眉县猕猴桃交易中心贮藏库群为代表的果蔬贮藏库群。2013年,通过实施“百库建设”,再提升合作社储藏能力12万吨。

(四)合作社示范提升行动。为解决百强社在生产经营、加工储运、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陕西省在城镇社区设立直销店、举办或参与产品展览展示推介,组织开展合作社产品统一分级、整理、包装,购置保鲜储藏、加工、运销设施设备等方面扶持合作社帮助其扩大合作社产品品牌的社会影响,增强服务功能和适应市场竞争能力。2012年,陕西省统筹项目资金2000万元,在延安市选择了20家果业合作社示范社,开展了合作社示范提升行动试点工作,20家示范社经营规模迅速扩大,标准化生产水平、规范化管理水平、服务带动能力等得到明显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得到提高,20个合作社社均生产基地面积增加到5200多亩,共建立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其中高标准核心示范园2000余亩,建成苹果储藏库58座,建成自动选果线15条,胶带厂1个,果袋厂1个,在国内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窗口33个。2013年又安排3000万元在全省正式开展合作社示范提升行动,对65家省级百强示范社予以扶持,进一步促进合作社做大做强。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带动能力不强。陕西省合作社不论是总数、成员数量,还是经营规模、带动能力,都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更落后于东部发达省份。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合作社数量已达98.24万家,省均31690家,陕西省仅为24260家;全国合作社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为28.5%,陕西省仅为19.6%;全国单个合作社平均社员75人,陕西省只有60人左右;能够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服务的12000多家,只占总数的53.3%,许多合作社主要开展季节性服务。

(二)资金、人才短缺。《合作社法》没有规定成立合作社必须达到一定数额的注册资金,验资也不严格,虚拟出资或是不出资的情况很多,使合作社在起步阶段就资金困难,加上规模小、不规范、实力弱,融资困难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的最大瓶颈,资金短缺使绝大多数合作社不具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此外,领办合作社的带头人大多是农民,现代理念不强,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较低,内部管理和营销策划人才短缺,又承担不起引进人才的费用,严重阻碍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三)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到位。为了支持合作社发展,中央和各级政府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了产业、财政、金融、税收、用地、用电、用水等许多扶持政策,但是不少地方对合作社的性质、职能和作用意义认识不清,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发展环境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内部运作机制不够规范。有些合作社制定的章程不切合实际,简单照抄硬套,没有实际内容,严重影响了合作社的实际规范运行,各项制度大都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讲在嘴上,难以保证合作社规范运作。有些合作社由于带头人、财务人员文化水平低,对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学习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够,不认真执行财务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合作社财务状况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

四、建议

(一)积极创新扶持办法。在扶持方式上,财政部门要逐步改变无偿补助的支持方式,向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奖补结合、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转变。对农业产业项目、农村社区以及需要有组织、规模化、标准化成片推进的项目,优先让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参与申报和实施,让合作社直接参与支农项目建设。鼓励龙头企业与合作社更多地开展联系和合作,推广完善“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方式。委托合作社完成一些政府职能由政府直接购买服务,如制定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农产品基地和质量认证、发布市场信息等工作。同时加强对合作社的智力投入与支持。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如成功的企业家、创业者、先进人物和相关的专家学者等,根据各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分类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合作社人员素质。

(二)要加强财政直接补助资金的管理。财政补助合作社形成的资产和由合作社承担实施项目形成的资产,由合作社依法占有和使用,并平均量化到合作社成员账户,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核算管理。对于政府部门组织实施、由第三方建设的项目,如果项目形成的资产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项目区内有规范、成熟的农民合作社,经验收合格后,有条件的可将项目资产移交给合作社。该部分资产视同国家补助资产,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核算管理。同时合作社要建立健全支农项目资产运营和管护机制,明晰产权和受益对象,确定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资金来源。财政支农项目形成的资产,属于经营性资产,合作社应从收益中提取一定的资金建立管护基金,用于资产的管护和折旧。属于农村纯公益性资产,可以采取村集体和农民合作组织管护基金各拿一点、财政适当补助一点的方式,筹集管护资金。建立奖励机制,将合作社资产管护情况与评选表彰、项目支持等挂钩,对资产管护好的合作组织予以适当奖励。

(三)发挥政府农业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作用。把合作社作为重要的担保对象,探索通过财政补助、企业投资、社会投入等多渠道建立担保机制,同时实施贷款贴息制度。

篇5: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部署,全省地税部门要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发挥地方税收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引导、激励和扶持作用,为加快我省循环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认清形势,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目前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税收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理应发挥好其经济杠杆的作用,支持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全省各级地税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实践“经济决定税源,管理增加税收”的治税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的“三服务”理念,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全面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应有成效。下一步,全省各级地税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系统上下的思想认识,凝聚系统上下的集体智慧,发挥系统上下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切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整合税收政策资源,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扶持力度。我们在认真研究税收政策、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发挥税收扶持作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从鼓励资源节约降耗,促进高效利用;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清洁生产;鼓励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建设三个方面梳理了税收优惠政策,提出了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对重点培育的循环经济型10个城市、20个园区和300家企业,要作为工作重点。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意见要求,在提高运用税收政策手段扶持循环经济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大对国家已出台的循环经济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辅导力

度,积极帮助企业了解、掌握和正确运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引导企业按照税收政策的调控取向调整结构、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在不违背国家税法的前提下,努力给循环经济创业、投资、发展以更大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支持企业发展。

三、整合纳税服务资源,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一是进一步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继续大力推行网上办税、同城通办等现代化、简便快捷的税款征收方式,打造信息化支撑的、无时空界限的立体式纳税服务体系。二是进一步减少办税环节,简化办税流程,归并简化各种办税表单、手续,努力拓展纳税人免费取得各种纳税表单的渠道。三是全面落实纳税服务承诺制,实行限期、限时、即时服务。进一步完善“前台受理、后台支持”的办税机制,因地制宜地调整基层征管机构和办税服务厅的窗口设置,提高办税能力。四是突出重点,提高效能。对重点培育的循环经济型城市、园区和企业,努力做到手续从简、审批从快、期限从宽、优惠从高,切实提高服务效能。五是深化、细化税收宣传服务。充分利用网络、“12366”语音服务系统、新闻媒体等多种载体,加强日常税收政策、税收征管措施的宣传咨询服务。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作为“税收宣传月”活动的重要内容,努力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税收氛围。

四、依法治税,规范管理,为循环经济发展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地方税收法治环境。一是深入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法律法规和上级的税收规范性文件没有设定行政审批的事项,各级地税机关一律不得随意设定审批;已经取消的审批项目,要全面及时告知纳税人并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二是积极开展纳税辅导、纳税评估工作。辅导纳税人对照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准确计算应纳税款;通过纳税评估,提醒纳税人可能存在的涉税问题,并促其通过自查方式主动补缴税款;采用自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税收稽查工作方式,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避免因违法而增加纳税成本。三是依法严厉查处偷逃税行为。严厉打击偷税违法行为,依法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加大违法案件曝光力度,建立公平的税收秩序。四是健全完善税务行政救济制度。保持税务行政复议等畅通的税务行政救济渠道,有效发挥行政复议等解纠机制的作用。五

是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有效预防和制止干预纳税人正常经营和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税收违法行为。

篇6: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营造良好司法环境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一直是我国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的重要角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民营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学者称之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春天。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职能部门,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十七大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发挥自身优势,把检察职能融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实践当中去,积极探索服务民营经济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思路。因此,本文拟就检察机关如何为民营经济服务问题作一探讨和研究。

一、转变传统观念,把握民营经济的法律定位,不断增强为民营经济服务的意识。

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也几次修订,每次修订大多牵涉到相应的经济问题,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1982年宪法首次承认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并明确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1988年修宪,对私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明确,1998年的宪法修正案中把私营经济定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努力,民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进一步得到确认,从而使民营经济从体制外的“另类”进入体制之内,由不合法到合法,从“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终于被社会认可,并逐渐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民营经济法律地位的变化和近年的发展情况看,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应当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的观念,重新审视和理解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支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尽管民营经济占有社会资源的比重仅有三分之一,但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占到三分之二。因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始终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民营经济不仅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也为解决现实经济中的诸多矛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且作为新的体制因素,日益成为推动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动力。长期以来,在对待民营经济的问题上,检察机关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势并常常外化为观念上的“歧视”。主要表现为:将其视为微不足道的成分,顶多是极少数的“大款”经济,终归比不了公有经济,社会地位不高;认为民营经济发展潜力不足,只是作为社会经济的补充力量等等。在实践中,检察机关(还包括许多国家机关)表现出对待民营经济与对待公有经济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保护和服务等方面关注公有经济比民营经济明显要多等,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民营经济的信心和发展。

因此,检察机关必须全面落实十七大精神,将服务大局、服务经济作为开展各项检察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对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的问题上坚决贯彻“三个同等”,即给予同等对待、同等保护、同等服务,尤其要改变对待民营企业的传统观念,摈弃对待民营企业与己无关、无所作为和“差别待遇”的落后想法,明确为民营经济服务也是为社会、为人民、为整个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思想,义不容辞地担当为其服务的重任。

二、延伸触角,深入调研,及时调整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方向和重点

检察机关在观念上的转变只是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前提条件,已如前述,下一步应考虑如何依托检察职能为民营经济服务、怎样搞好服务的问题。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为国有企业服务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主要是因为检察机关所辖的贪污贿赂案件绝大部分出自国企,彼此间联系紧密,但对服务于民营企业而言,因接触少,没有业务往来,所以如何服务尚需探索。因此,检察机关必须脚踏实地,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联系,深入调研,确定服务的方向和重点。

基于此,检察机关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下访”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如下几种方式可以参考:一是适时召开为民营企业服务座谈会,听听企业的心声。扩大座谈会双方范围,检察机关除反贪部门外,增加民行、控申、起诉、和渎职等科室负责人参加座谈,企业方邀请大、中、小规模企业的代表,力争作到广泛性。二是在检察机关的办公室成立专门与民营企业联系的机构,负责对民营企业的调研,听取它们对检察机关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向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反映,作为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的重要依据。三是检察机关定期组织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情况分析会,将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和需要给予帮助的内容列为议事重点,给予必要的关注,共同寻求解决的途径。

事实上,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双赢”的目标,即为服务于民营经济打下牢固的现实基础,也可以相当程度地改变检察机关的工作作风,促进检察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履行职责,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

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法律的认可,还需要一个充满公正气氛、和谐稳定的良好法制空间。检察机关为民营企业服务必须从检察职能出发,不能脱离、也不能超越,否则会因噎废食,得不偿失。检察机关承担着法律监督、打击犯罪等职能,这为民营企业服务提供了新的着力点。从某种角度看,检察机关打击犯罪也是一种很好的服务方式,即严厉打击侵犯民营企业权益的各种刑事犯罪和违法行为,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创造一个利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

笔者结合检察职能,认为检察机关在打击侵犯民营企业权益的案件中应当作到三个优先:

优先立案。主要指检察机关对于民营企业符合受理条件的举报、控告、申诉的案件和对不服民事行政案件处理而申诉的案件要优先立案,决不拖延。

优先查处。尤其是有的国家行政执法部门在和民营企业打交道中利用职权实施贿赂犯罪和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渎职犯罪案件要优先查处,决不手软。

优先监督。检察机关承担着法律监督的职能,对于由公安机关管辖的涉及民营企业的商业贿赂、挪用资金等案件要实行优先监督,对公安机关应立案而不立案、违法办案等进行全面监督,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利。

此外,检察机关还要作到规范执法、文明办案。检察机关在办理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时,要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严格执行办案纪律,做到文明办案、公正执法,并在办案中特别注意民营企业的声誉和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首先要时刻为民营企业着想。对于涉及民营企业的刑事案件除非确属必要,不要着检察制服、开警车到民营企业中去调查取证。其次办案要考虑经济大局。检察机关在办理涉及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犯罪案件要掌握原则,运用强制措施时要充分注意对整个企业的影响,确保不会出现“查办一起案件,跨掉一个企业,下岗一批职工”的现象,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第三是把好宣传关。选择好角度报道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确保企业的产品信誉和企业形象不受影响。

四、发挥优势,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协助民营企业走上法制化的建设轨道

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大潮中的生存和发展除了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外,企业内在质素的作用也举足轻重。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内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所以,企业内质,包括人的素质修养、规章制度建设等如果不尽如人意的话将会严重威胁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司法部门之一的检察机关掌握着丰富的法律资源,并且深喑预防和打击犯罪之道,在为民营企业服务上,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取己之长补企业之短”帮助民营企业完善规章,走上法制化建设的轨道。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渐完备,客观上要求民营企业必须依法发展、奉公守法,这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保障。综观民营企业发展状况,不同程度的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等问题,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导致了诸如签定合同被骗亏损、人才无序流动侵害商业秘密、非法经营致使企业倒闭的案例并不鲜见。检察机关应当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以上种种问题,采取适当的法律服务措施:

一是主动送法到企业。将涉及民营企业的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各种案例等定期辑录成册以《民营企业法律指南》为名,不定期向企业发放;赠送《检察日报》等专业报刊杂志培养民营企业法律意识;组织专人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等。

二是协助搞好企业人员的法律培训。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必须强化法律意识,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这是不争的事实,检察机关应当以讲法制课等多种方式协助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不仅传授与企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法律常识,还要引导企业树立用法律维权的观念,让他们明确检察机关查办渎职案件、受理控告、申诉、举报等职权范围,必要时寻求检察机关的保护。

篇7: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当前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政府财政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金融工作。在进行投资救市、拉动内需的同时,可综合运用招商引资、税收减免、产业补贴、财政贴息、资金奖励等多种财政金融工具和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的全面复苏和良性发展。

孝南地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和天河机场临空经济开发区,承接着东部产业转移,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财政金融管理工作可以积极作为。

一、有效利用外国政府贷款,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外国政府贷款是发达国家为人均GDP低于3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一种长期低息贷款,主要用于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教育等公共领域建设。孝南区先后利用日本政府贷款7292万元,组织实施了城市防洪和植树造林两个项目,改善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招商引资、筑巢引凤提供了便利。

1、城市防洪项目利用日本政府贷款5763万元,加固亮化了府澴河堤防工程38公里,更新改造了鲢鱼地、北泾咀两大泵站。项目区涉及孝感城区和孝南区的7个乡镇场,排涝标准由7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由3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植树造林项目利用日本政府贷款1529万元,计划人工造林面积5000公倾。目前转贷资金772万元,已在公路两旁、河道两岸、荒地荒坡上广泛种植了杨树、栀子、花椒、茶树。项目建成后,可提高森林覆盖率4.9个百分点,对水源涵养、固土保肥、改良土壤、净化大气、林业增产、粮食增收极为有利。此举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活力。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有些地方在近年来还成立了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完善。财政在服务农村金融方面应该大有作为,通过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达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几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先后提供172万元保值储蓄贴息资金、949万元风险防范资金(分红补贴)、2亿元票据置换(增股扩股)资金,以及协助清收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拖欠贷款,有力地支持了孝南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农村信用社解决了不良贷款和巨额亏换的历史包袱,存款和放贷实力大大增强,经营逐步进入良性循环。截止2008年底,孝南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吸收存款余额 150157 万元,发放贷款余额108521万元,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适度推进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为农民增收提供可靠保障。

农业,尤其是种植业,靠天收的局面沿袭了数千年。自然灾害曾经使无数人颗粒无收、流离失所。实行农业保险,包括水稻、棉花、油料作物等种植业保险,能繁母猪、奶牛、水产等养殖业保险,“两属两户”农房保险,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无疑给广大农民提供了一把放心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农民种植一亩水稻,交纳3.5元的保费,可以得到200元的理赔;饲养一头能繁母猪,交纳12元的保费,可以得到1000元的理赔;饲养一头奶牛,交纳72元的保费,可以得到6000元的理赔。中央、省级、县级财政部门2007-2008年为孝南区提供能繁母猪保费补贴资金89.1万元,2008年为孝南区提供水稻保费补贴资金 375.5万元,提供“两属两户” 保费补贴资金 13.2 万元。财政分担了大部分农业保险费用,为广大农民保收增收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保障。在2008年8月30日的特大水灾中受淹的14个乡镇,共得到保险公司提供的912万元水稻保险理赔资金,受灾农户得以渡过灾年。农业保险和农业补贴,提高了广大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健康发展。

四、逐步建立信用担保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发展解决融资难题。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从2004年开始,湖北省财政厅给每个地方500至1000万元的额度,共安排借调资金7.3亿元,支持了全省8

4个地(市、州)和县(市、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还为各地(市、州)和县(市、区)争取和安排了52亿元的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到2008年底,全省担保机构已发展到118家,注册资金52亿元,担保能力逐步增强,担保业务有所创新,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在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孝南区利用省调度资金500万元,吸收民营资金成立了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的金誉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为辖区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担保。由国有资产营运公司出资400万元,四川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出资600万元,注册成立了孝感市新兴农牧担保有限公司,为孝感市区及周边县市内的种养大户、养殖企业及标准鸭业合作社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3000万元,利用国家农业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2亿元,改善了孝南经济开发区的道路交通和水电设施,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五、综合运用贷款贴息和奖励激励机制,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

几年来,财政用社保基金建立担保基金,为下岗失业人员、复员军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提供贷款担保和贴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扩大了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和微利项目范围,提高担保贷款额度,个人贷款从2万元增加到5万元,妇女创业最高可达6万元,企业贷款最高可达200万元。完善了小额担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于担保基金规模年增长5%以上的地方,中央财政按当年新增担保基金总额的5%给予资金支持。建立了小额担保贷款奖励机制,按各地当年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1%给予工作经费补助,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半承担。孝南区提供担保基金220万元,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就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扩大放贷范围。至2008年底,劳动就业局与孝感市商业银行合作共发放贷款128笔,金额462万元,财政拨付贴息资金10万元,为扩大就业和发展经济提供了有效支撑。

当然,由于历史和现实、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孝南区在发挥财政金融职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一是外国政府贷款项目数量少、资金规模小,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还不明显。区政府急需申报后续贷款项目,招商引资,培植新的财源。二是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财政还不能以出资人身份参与管理,地方金融企业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三是农业保险品种少,操作不完全规范,存在少数

干部垫付保费资金和代领理赔资金的现象,可能形成新的村级债务。财政部门要与保险公司共同探讨增加农业保险品种,规范资金管理的办法。四是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小,业务发展缓慢,对中小企业和种养大户的融资有限。城市投资公司还在筹建过程中,政策性贷款融资平台功能不健全。担保公司要扩大吸收民营资本,公退民进,实行股份制运作,市场管理。五是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规模小,只有增加基金投入,才能为更多的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担保,以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

总之,财政部门要在上级财政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研究财政金融动向,用足用活各项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金融财务监管,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篇8: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站在历史的新高度, 从战略全局出发, 全面总结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深刻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决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 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愿望,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部门的首要政治任务。财政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部署上来,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扎实工作,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确保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政策工具、体制保障和管理手段, 具有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监督管理等重要作用。财政部门大力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是建设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因此, 财政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 认真研究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大力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力度, 确保中央与地方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各级财政要切实增加文化投入, 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进一步拓宽文化投入来源渠道, 努力增加政府非税收入用于文化的投入, 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比重。

二是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 进一步加强重点文化领域经费保障。要重点支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支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支持中华文化“走出去”, 支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三是创新财政投入和管理方式, 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引导带动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 创新财政管理方式, 努力提高文化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益。

四是落实完善各项扶持政策, 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 科学界定文化单位性质和功能, 分层次、分类别实施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五是建立健全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 不断壮大文化建设整体实力。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非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同时, 建立健全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 切实加强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 促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上一篇:城市综合体开发运营商下一篇: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