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德育学习心得总结

2024-08-18

学生德育学习心得总结(共9篇)

篇1:学生德育学习心得总结

《学生发展与德育实效》学习心得

深秋十月,在“美丽园丁”洛阳市初中数学教师培训班上,聆听了班建武博士的《学生发展与德育实效》讲座,班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知识,以文化学的视角剖析当代青少年的问题,使我认识到德育教育在学生的求知生涯中的重要性,通过如此生动的社会文化课,让我丰富了自身知识,提高了自身素养,为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更好地运用文化引领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方法。

作为现代教师,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的学生。班博士运用相关案例,讲解了做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积极方式,了解学生,走进学生文化,缩小和学生的文化差异,使教育学生的效果最大化。做为教师,我们之所以有资格教育学生,最简单的理解应该是我们比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然而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科技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学校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和渠道,因为有媒体,有互联网,所以,学生的知识和文化丰富多彩,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学生文化可谓是精彩纷呈。教师仅凭对知识的垄断,是很难教育好学生的。因此,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了解青少年文化。当博士问起当代学生的一些流行语体时,自以为有多年的班主任经历,且工作中时常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动向应该了解的比较深刻了,而对于这样的问题,当听了班博士的讲解后,让我感到汗颜,原来我了解的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一个和学生脱节、和学生有代沟的老师,怎能让学生喜欢你,爱戴你。深思自己的不足和缺失,更加坚定了我要努力学习的愿望,也只有对班博士的课程认真倾听,深入思考,把需要记忆的知识写在笔记里,记在脑海了。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才能对工作有更大的促进。

学校的生活并不是没有德育的内容,而是需要什么样的德育!当我们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时,不管你是否愿意,我们都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带来的影响!青少年文化是学生与教师发生互动的中介。思想教育工作只有在了解学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完美进行。学生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学生身份是学生行为合法性的依据,德育工作者要通过一个很好的群体来影响每一个学生,改变一个学生,要改变他的生态。通过同伴压力迫使儿童认同群体规则,在穿着、言谈、举止等方面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班博士还就当代学生存在的“表里不一、变与不变的张力、酷与痛并存、问题与发展同在”等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探讨,这些特点都是学生在当今信息爆炸、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如何认识自我和表现自我所出现的特点和问题。学生需要通过种种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追求自己的个性化。他们把这些行为体现在学生对服装、头发等等生活的认知上,在这方面我们很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比如在对统一着装校服问题上,有的同学就在校服上涂鸦。但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却没有意识到很多问题都是心理层面的问题,继而出现了“心理问题道德化”、“道德问题心理化”的误区倾向,继而给学生带来伤害和客观上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让我们在其中感悟思考。也让我们更新颠覆了脑海中的一些旧观念旧知识,彻底明白学生生活中处处都是关于德育的存在。

德育不仅仅只是课本那些印刷字体,不单单是那么死板僵硬的理论,不单单是老师从小学到初中的“炒旧饭”式的千篇 一律的讲述,它是生活的全部,是那么鲜活地存在着,是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而且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群体,不能只是片面地静止地孤立地去看待,要学会用客观、科学的规律去认识了解他们、帮助引导他们。

篇2:学生德育学习心得总结

第一步就是抓好课前预习。

在预习过程中,边看、边想、边写,在书上适当勾画和写点批注。看完书后,最好能合上课本,独立回忆一遍,及时检查预习的效果,强化记忆。同时,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重点和不理解的问题,尝试作笔记,把预习笔记作为课堂笔记的基础。

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指对自己和自己的对手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可能有充分的准备,也才可能克敌制胜。预习就是“知己知彼”的准备工作,就好像赛跑的枪声。虽然赛跑规则中不允许抢跑,但是在学习中却没有这一规定,不但允许抢跑,而且鼓励抢跑。做好预习学习,就是要抢在时间的前面,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简言之,预习就是上课前的自学,也就是在老师讲课前,自己先独立地学习新课内容,使自己对新课有初步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预习抓得扎实,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步是掌握听讲的正确方法。处理好听讲与作笔记的关系,重视课堂讨论,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学生必须上好课、听好课,首先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知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身体上的准备等;其次要专心听讲,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始终集中注意力;第三要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重理解,不要只背结论,要及时弄清教材思路和教师讲课的条理,要大胆设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多角度验证答案;第四学生还要及时做好各种标记、批语,有选择地记好笔记。

上课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基本形式,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一个学生在中学上课的总数大约有二万多节。把每节课四十五分钟积累起来这将是多么惊人的时间数字啊!学习成绩的优劣,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如何对待每一堂课则是关键。要取得较好的成绩,首先就必须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提高听课效率。

听课时应做到以下四点

1、带着问题听课;

2、把握住老师讲课的思路、条理;

3、养成边听讲、边思考、边总结、边记忆的习惯,力争当堂消化、巩固知识;

4、踊跃回答老师提问。

这样基本上掌握了听课的要求。

第三步是课后复习应及时。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复习,真正达到排疑解难、巩固提高的目的。

课后要复习教科书,抓住知识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尝试回忆,独立地把教师上课内容回想一便,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同时整理笔记,进行知识的加工和补充;课后还要看参考书,,使知识的掌握向深度和广度 发展,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篇3:学生德育学习心得总结

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种行为习惯。一个学生的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树枝上盛开的一朵鲜艳灿烂的小花, 能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对他们的成功至关重要。在这个优胜劣汰的时代, 家长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 前途光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 每一位教师都需要重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有句话说得好:习惯成自然。一个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走歪路和弯路, 就可以达到最高境界;反之, 坏的学习习惯, 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一定的障碍。教学大纲也指出, 要求教师按照各个年级学生年龄特点,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育改革的今天,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上的动力, 是求知欲的根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学生以知识, 而且还要教会学生会学、爱学, 培养学生好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想要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 教师必须从关心爱护学生,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做起。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以师生相互认知和了解为基础。多和学生亲密接触, 学生和老师接近了, 就能把他们的内心想法向老师倾诉, 这样老师就了解和认识了学生, 就可以因人因材来施教。根据我多年从教的经验, 对学生了如指掌, 是教师在教学上成功、与学生和睦共处的最起码的条件。反过来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了解, 也是学生对教师施教信任度的重要依据, 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的主要因素。如果一个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教师应给以恰当的鼓励和适当的支持, 使他们把悲观变为乐观, 这就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上开始转变。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有教学的策略

老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疑,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能巧妙地提出问题, 有了疑问, 学生就会积极地思考, 主动探讨, 寻求最佳答案, 这时候的老师就担负着授业解惑的责任了。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要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实践。实践是学生认识的第一源泉。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要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 注重道德实践活动的培养, 这对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丰富情感体验有很大的帮助。这门课对于广大品德教育者来说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要多向老教师请教与学习, 多看点与业务知识有关的书籍, 多关注新闻要点, 在课后要认真反思, 赏析课堂上的得失, 认真地备好课, 在课堂上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探讨, 给学生营造出一节气氛热烈、教学质量较高的品德课。

4.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要增强自主参与意识。教师要与学生之间相互联系, 使自己变成学生学习上的一位顾问, 而不是主宰者;发现问题并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 而不是直接把知识原理告诉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努力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方式, 使接受型的被动学习变为自主探索型、研究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为主体, 老师教为客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发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 围绕这个目标带着问题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5. 总结

篇4:提高中职学生德育学习兴趣的思考

【关键词】中职学生     德育学习     兴趣     建议

1 引言

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现在很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对中职学生来说,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面临着即将就业的境况,同时中职学生的生源素质差距较大,并且以往的德育教育工作偏重于理论,比较枯燥,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教学的困境。学生的价值观与生活观的形成会直接受到德育教学的影响,所以中职德育教学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2 中职学生德育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

2.1学生个人原因

很多学生都不够重视德育这一类的文化课程,他们更重视自己的专业课学习,觉得只有学好专业课才是王道,学好文化课没有多大作用。在这样的态度之下,学生就会不认真上课,也不重视复习和完成作业,德育课堂得过且过。

2.2家庭教育原因

我们说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实际上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疑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将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更加直接的影响。首先,现在很多父母是双职工,或者是双双外出打工,没有多少时间关心孩子,即为父母教育的缺失。其次,有的家庭有着比较复杂的家庭关系,孩子们不能体会到家庭温暖,会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不能集中精力学习,造成他们没有学习兴趣。最后是有的父母没有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2.3学校教学因素

学校与学生德育学习兴趣不高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是学校的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多是枯燥的内容,吸引不了学生;其次是很多老师不够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选择的教学方式也不合时宜,使得学生没有学习动力。

3 提高中职学生德育学习兴趣的建议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自觉,就要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基本要素。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认为我们的德育老师可以尝试如下几个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3.1不断丰富多种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很多老师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仍然采取传统的“满堂灌”或者“注入式”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受学生的欢迎。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德育老师应当更多地使用板报、班会或者多媒体开展教学。同时,老师在课堂上还要注意要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思考和讨论,让他们能够对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加深印象,也能够让学生在这样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中主动接受知识。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在教育学生《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一课程的时候,可以选择播放一些相关影片进行教学,如《郭明义》或者《雷锋》等,学生们在观看这些影片的时候不仅能够获得感官的刺激,同时还能够加深他们的印象以及对课文的理解。这样的一类政治教学内容是属于比较抽象的,但是多媒体能够将它们变得形象,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也能够调动他们的热情,加上老师对内容的分析,就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要开展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式可以选择讲座或者课堂,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一种更加乐观向上的心态进行学习。

3.2要学会欣赏学生,不断地鼓励学生

我们的老师在平常的活动中应当注意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如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开展技能训练的时候或者课堂提问的时候,要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做到细微观察,同时还要多表扬与鼓励他们取得的进步,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以满足学生们被赞美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得到一种被肯定的成就感,让他们更有勇气与信心参与德育课堂学习。

3.3将课程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提升学生就业常识

就课程的作用方面来说,德育这一门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怎么样养成一种健康心理,提升他们的法制意识,引导他们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教育他们怎么样正确对待人生。同时,我们的老师在开展德育教学的时候有必要按照不同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傳授给学生一些与他们专业相关的职业要求、纪律和职业操守等。选择这样的教学内容就能够让学生在就业前就对就业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能够激发中职学生对德育课堂的学习热情。

3.4丰富课外活动

在结束课堂的学习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生存拓展训练活动,或者是去一些企业工厂进行实地操作的学习活动,在这些自己动手参与的活动中,感受一种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就业环境,让他们懂得直面困难,学习怎么样和别人友好相处,怎么样团结队友做成一项工作或者完成一项任务。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德育兴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一名中职德育老师,我们要将自身的教学作用进行更充分地发挥,引导学生养成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中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我们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让德育课堂变成一门有趣的课堂,让学生自动吸收更多知识,实现中职政治教学应有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彬.中职政治兴趣教学方法[J].科学中国人,2014(07).

[2]赵珍珍.提高中职学生德育学习兴趣的思考[J].职业,2015(02).

篇5:中学生学习心得总结

一、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班XX,现已直升入青岛X中,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个人的学习经验及教训,以供诸位作为参考。

说实话,其实被直升时录取可谓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之所以成功绝对离不开三年来的努力。其他几位同时直升成功的同学,当得知此消息时,无不欣喜激动、高兴万分,而我却并不认为这值得激动或骄傲,因为在此之前我已经有过三次激动了。

二、 第一次激动是在初一下学期期末,那次我历史考了满分。

一定有同学认为历史难学,其实是因为他没有真正对历史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对历史感兴趣呢?历史是炽热的,他发人深省,给人以启示,可以把自己的行为与古人作对比,以史为鉴。学习教科书上的内容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因为它要求严谨,受条件限制),真正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在课本上很难找到,所以当你主动得多去了解、学习和体验时,你会从中发现许多古人的智慧所在。一定要把这当作一项兴趣爱好去发展,多读一些品读、讲解类的历史书籍,(因为以我们目前的能力还不足以读原著);电视节目是很有帮助的,有些历史上的事件错综复杂,自学难以搞清,而听专家学者讲上一遍,娓娓道来史实,一下就明白了,让你可谓是醍醐灌顶、如梦方醒、豁然开朗。搞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这样再提此事你就能信手拈来了。历史纪录片是影像与图文相结合的,同样有此效果。最具代表性的节目是CCTV-10《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评价说:‚《百家讲坛》的成功实际上是实现了‘三个对接’,即专家学者与大众的对接、学术研究与传媒的对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对接。‛这告诉我们:学好历史是时代的需要啊!

另外,①在学习课本内容时应把握好四个要素,正好与英语中的四个特殊疑问词相对应,分别是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how(过程、方式)。每学过几课或是一个朝代,都应在这四个方面上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全方位、立体化理清思路。②联想记忆法也非常重要,让未知变为已知。将模糊的知识与自己很熟悉的记忆相结合,事半而功倍。譬如:我们会学到唐五代时期我国两大瓷窑,分别是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许多人会在这里记混了,这时我联想到,我们班里有两位同学,一位姓邢,另一位由于长得比较白而得外号‚小白‛,这不就是邢窑白瓷吗?那么越窑青瓷也就记住了。③还有一点,要自主进行考证,有个科学的历史观,评价历史人物要客观,不能有立场。譬如,一定会有人对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关系搞不清,当时我也不明白,于是我查了字典后面的年代表及《资治通鉴》,得出结论:武则天先被册封为唐太宗的才人(即五品的妃子),不被看好,太宗死后又嫁给其子唐高宗李治,十八年后当上皇后,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知道了这些,不会再有人迷惘了。

三、 第二次激动是在初二下学期期末,那次我物理和数学都考了满分,实属不易。

先说物理,学完初中物理知识后,一定要对其有所理解。当上初三开始学化学就会知道,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通常只是物体发生位移、受到力的作用或是属性、状态发生改变等。物理学的特点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是学过的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牛顿三定律还是帕斯卡定律等,都揭示了客观规律。这些概念性的理论文字很周密,逻辑很严谨,应多在这上面下功夫,全面掌握其内容。要仔细体会那些似乎多余的文字所起到的作用,是抠字眼而不钻牛角尖,为了严谨。比如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分别是0℃和100℃,其实这不严谨,要在1标准大气压下,(否则可能80℃也可能会是120℃。)有时定义中说‚单位温度下‛,有时又说‚温度每升高1℃‛,这是为了与热力学温标开尔文区分。再比如: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不能说成是‚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因为地球施加的万有引力,有两个作用效果,一是吸引你竖直向下,即重力;另一个使你随地球自转,即向心力,这两个力的合力才是万有引力。显然,后者说法不恰当。公式是个好东西,简洁明了地表达出一个定律的内容。我们初三将要学习的知识中有许多没有定量只是定性,如动能、势能,而为了掌握住决定动能大小1的相关因素就一定要知道它的公式:Ekmv2。还要将所学公式进行组2

合推导,写成比例式对解题有助(尤其是电学),并且也便于你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要多了解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一是能增加你的兴趣,二是能更好的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伟大,不仅物理,数学化学也应如此。

再说数学,学好它的关键是养成先大胆假设再严密推理、证明的思维习惯,每一步推理都要有依据,充分利用条件。做几何类问题要把条件尽可能多得标在图上,这样很容易发现解题思路;不求异题同解,但求一题多解,方法虽然不一,但结果殊途同归。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拓展延伸也是必要的,这不一定是老师教的,因为这些内容不是课本上的并且须得自己思考;我常常在闲暇时进行一些证明及推导,自认为大有受益,考试或竞赛中所谓难题就是这些,谁的眼光远,谁的能力就高,功夫在平时。同时,这也是难点,最好是有一本比较系统的参考书。如果问黄金分割比是什么?那么谁都知道它等于10.618,可是如果让你证明之,怎么证2

呢?这里面要用到一元二次方程,希望当你们学过之后回过头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数学与物理化学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多研究、学习一些不等式、分式和方程的基本性质对解决机械效率、质量分数、压强浮力等问题会有4极大的帮助。比如,①一个分数,把它的分子分母同加上1,分数的值是7

否会改变?(变大,一般性结论是: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加上一个正数,分数的值会变大);②已知P1>P2,U1I2)诸如此类问题,很值得探讨。

在初三将学习丁肇中所写的一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要学好这两门学科必须有格物致知精神。要求我们对问题深入探究、思考,得出结论,例如学习了电路结构有串联和并联,你是否探索过混联电路的特点呢?学习了安培定则有没有曾想过如果是根笔直的通电导线,磁场的方向又如何呢?你是否研究过全电路欧姆定律呢?学过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否想过凹透镜呢?数学中有个定理: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两底和的一半,不知你们可否知道‚梯形的两对角线中点所连线段等于两底差的一半‛这个结论。上述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都很值得思考与探究。

四、 我第三次激动是在初三上学期期中,那次考试取得了级部第三名,是唯

一一次‚历史性突破‛,它既奠定了我获得直升生的资格,也葬送了我取得更好成绩的机会。那次之后大概是过于兴奋,一连几晚几乎彻夜难寐(失眠),同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当时是高兴,可是到了期末,成绩一落千丈,退了14名,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这告诉我无论何时绝对不能任意放纵自我,要时刻警醒,不能骄傲。所以也给大家一点教训来吸取,千万别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后落得像许多历史人物那样。我认为这不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在《中国人都失掉自信力了吗》(反问语气)一文中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做这些当中的一种,不要学习那些骄傲狂大、刚愎自用或是好大喜功的人。

五、 在漫长的学海生涯中,并没有完美的捷径可寻,但切不可走过多弯路。

仅凭上述经验和心得,是不完善也不全面的。不仅要积累一定的经验,还应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世界当然不是完美的,如果发生了不如意的事情,不可沮丧,正如:‚不要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把星星也丢了‛的道理,而应以最短的时间接受这个现实,考虑最坏结果也不过如此;同时,切不可让这件事情打扰和影响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并尽最大努力去弥补,把损失降到最低。有此三步总能使我屡次从低落心境中解脱。鲁宾孙说:担心和忧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这个方法适用于当考试失利、做了后悔的事情、有不幸遭遇降临等情况下,(屡试不爽)。

我简单地把心理素质化分为三种境界:人我(受别人影响而改变)、物我(受外物好坏的影响而改变)、御我(只随自己的需要而改变),我们固然做不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因为我们感情丰富、压力繁重、牵挂的事情比较繁杂;但如果能做到:对待事情百倍努力去做,却不热衷于最终的结果,那么这样的人往往总是成功的。

我之所以前三次会激动,而这次没有,就是因为想明白了这一点。

对于一件别人不敢下手的事情,要大胆地放手去干,别瞻前顾后,否则将一事无成。

我们还应该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并配上切实可行的蓝图,建立自己心灵的坐标系,找准每一个目标,然后大胆放手去做。

六、时间的价值(如何利用好时间)

时间的价值正如金钱的价值,二者的价值在于很好地使用它们。(不要虚度光阴,使岁月蹉跎。)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将其缩短或加长。从时间获益和爱惜时间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你在生活中要有一个目标(当然是符合道德标准的),而且要把你的时间用在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奋斗中去,忠实于你的目标。爱惜时间并不是要我们连续不断的工作,不留一点休息时间,而是要我们好好利用休息和空闲时间,以更胜任工作,这样必定会让我们得到能为目标服务的力量,这也就是需要合理地安排和使用时间。

七、总结

篇6:大学生学习党课心得总结精选

第一,努力学习有关党的理论。以一名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用党的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大脑。从思想上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接受住党的考验,并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理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从实际出发,关心当下发生的时事热点,在实际的大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更加完善自我。

第二,持之以恒,坚持学习。我们当初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时都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但是,如何把一时的激情转化为为党、为国家事业努力奋斗的动力?这是我们在成为一名真正的党员前所应该思考清楚的问题。另外,在我们成为中共党员的道路上,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努力寻找与其他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甚至是中共党员之间的差距,努力学习与奋斗,不断提高自身,缩小自己与优秀大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添砖加瓦。

第三,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为周围的人树立榜样。虽然现在我还只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是,我已经在成为一名中共党员的道路上领先了大部分人一步了。而且,当我们的名字与中国共产党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身上就已经肩负起了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员的责任。我们是学生大众中的先进分子,我们的言行就应该符合我们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在做好我们自身所应该做的事情的同时,我们还应该为周围的其他同学们树立起一个榜样,引领着其他同学们改善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觉悟,在构建一个和谐校园环境的同时,为我党发展发现更多的人才,为党的可持续发展出自己的一份力。

篇7:大学生党章学习心得总结精选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因为没有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我们的政治生活就会失去方向。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带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这两个理论成果,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际经验。正因为有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一个个胜利。

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最好的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为我们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决定因素。

展望新世纪,中国共产党要继续站在时代的前沿,带领人民胜利前进,总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三个代表思想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的基本要求,这与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

同时,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争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胜利的基本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要求党员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为人民的利益,在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党,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党的战斗力,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的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

篇8:学生德育学习心得总结

―、良好教学生态在学生德育中的核心性

良好的道德教育基础则是以认知为基础的认知和学习的过程, 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内容真正的内化为自身的优秀品质。

(一) 教学生态的核心地位基于人类发展需求

相对于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来说, 对学生进行道德学习和教育工作能够很好的将所学的内容转化为t丨常生活的核心。而良好的教学生态是指学生所学的内容都与自己的生活存在着极大的关联, 在学>J的过程之中可以充分的联系到自己所熟知的世界。正是由于此类原因, 在德育方面应该不拘泥于形势, 广泛的将其涉及道德历史、社会以及人文典故联系到教学的内容之中, 将整个道德教育的知识面扩展到一个十分大的层次。之后, 学生可以将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索取, 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懈的努力为自己建立起一个十分稳固的学习环境, 并将所学转换为内质。

(二) 教学生态的核心性基于主流社会意志生天性的一致性

教学工作作为目前社会工作的主要部分, 已经承载了太多的使命。其中包含了人类传承的使命、家庭幸福和谐的使命、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 甚至于_家富强兴旺的使命。而这些使命具体的体现就是学校课程的安排。但是, 由于社会在告诉的发展, 其给学校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使学校的教学节奏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H新月异,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显得十分的多变、容易受到影响。而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得到解决, 那么将会带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三) 教学生态的核心性在于同学生的未来紧密联系

成年人学习是为了能够拥有一技之长而养家糊a, 学生的学习则是为了拥有能够一技之长的基础。如何能够有一个完整齐全的教学生态则是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基础与核心。良好的教学生态可以很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实践的平台。在此环境之下, 所有的人都可以接收到广泛的教育, 使自己变得更加的主动, 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挖掘自己生命的内涵, 为学生的德、智、体、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生本化是形成良好教学生态.建立德育真正基础的关键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强调教育生态的强大作用时并没有否认各类道德教学措施的作用。同时, 我们还要制度, 还要管教, 还需要严格的要求, 教学生态只是作为发展道德教育的良好基础。如果我们能够改变目前学校老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关系, 那么教学任务的开展将会十分的简单。日常的学习生活都是学生作为实际的主体, 而老师仅仅作为监督者和管理者。学生在此种情形下能够很好的发挥着主人翁的作用, 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在为自己而努力, 都拥W了很强的主观能动性, 有了热情。

在这种背景之下, 并不是指将学生和班级的管理、道德教学的工作以及情感的渲染, 只将这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做出了改变, 其都是以学生作为根本。在这种以学生为基的教学文化之中, 虽然看起来每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独立个体, 但是就起内质而言, 其总是为相同的H标而努力, 整体观之则是非常有凝聚力的个体。

将学生作为发展根本的教育模式就是期望通过角色的变换来最大限度的开发出学生潜能、热情和激情。在早些时候进行的教学改革虽说提出了以学生为发展根本的口号, 但是到了最后都因为种种约束而没有实现,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相关的人才缺失、观念难以改变等等。因为教育的本质是通过老师的引导, 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获取知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之中, 此冃的缺失极难达到, 由于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地位的本末倒置, 使学生在学为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过程之中, 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热情, 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师传递的信息, 效果十分的不明M。而教师则会因为自身能力和想法的束缚, 忽视了学生的要求, 使整个的教学工作陷入恶性循环。

实际上, 问题的核心所在并不只有上文中提到的那么一点, 其中还应该包括如何使学生的地位得以改变, 如何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等等。而很多人在看待这个问题时没有很好地观察到事物的本质, 直接将问题归结于考试这类考核的形式。从根本而言, 考试只是作为考察教学质量和学生获取能力强弱的一种形式, 并不会影响到教学的根本目的。我们需要的是如何能够建立一种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探索和获取的机制, 使学生能够在保证自身特点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使所学化为所想, 最终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 促进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结语

—个人的道德品质只靠学习是无法建立的, 其受到生活环境、社会等主动方面的影响, 是我们每个人生命所具有的特质, 是我们生命独特性的完美体现。但是其建立也会受到学习的影响,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寻求一种良好的发展环境, 使学生能够在广泛的学习之中获得能力, 从而将其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质。而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根本所在。

摘要:在道德教育之中往往会用到外施行教育, 但是该教育的方式却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其难以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无法使学生树立正确和长久的价值观。如果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生态环境, 那么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自己的到的品质。同时, 良好的道德教育基础则是以认知为基础的认知和学习的过程, 经过此过程的教育, 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内容真正的内化为自身的优秀品质, 终身受益。

关键词:德育,德性,教学生态,生本教育

参考文献

[1]郭思乐.德育的真正基础: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论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J].教育研究, 2012, 10:3-10

篇9:学生德育学习心得总结

关键词:话语权;展示;交流;怡情

从教20多年,从来没有这样被感动。那是我上学期在07连锁中专班的最后一节德育课上,也是他们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离下课还有10分钟,面对即将走上实习岗位这些孩子,我表达了对他们的希望和祝福。当我话音刚落,德育课代表就站了起来,示意全班安静,然后动情的对我说:“老师:虽然您教我们只有一个学期,但您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尊重、鼓励、信任,我们就像一家人,我们全班要送你一首歌‘相亲相爱’”。接着全班同学起立,手拉手唱了起来,并随着音乐一个一个走上讲台和我拥抱,我被这种场面所感动,千言万语只汇成一句话:“谢谢,祝你们成功!”

放暑假前,我又收到了07连锁班全体学生给我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夏英老师:您好!虽然我们和您只有几个月的相处,但是我们都很喜欢您。转眼间,我们就要离开学校了,与您之间有太多的不舍,您给了我们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挥洒个性的自由,我们很快乐。老师,您一直关爱着我们,给我们建议,听我们发言,非常感谢您一学期来的谆谆教育,对我们的耐心和理解,您夸我们的口头禅‘真好’永远激励我们,给我们以信心。离别之际,即使我们相隔千里,我们都会一直祝福着您……”

这封信我珍藏着,它给我感动,给我一种幸福的感觉,也告诉了我,职业学校的学生渴望被尊重,渴望有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希望被肯定,我庆幸没有剥夺他们的“话语权”。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职业教育事业,我对职业教育有着深沉的情感和理解,我愿和孩子们共同创造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让学生展示 给学生机会和耐心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应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师生间应饱含着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友善、宽容、自由,但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很少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探求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观点的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老师唱独角戏,或自言自语,像“催眠曲”一样,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处于“无语”状态,因乏味恹恹欲睡或呼呼大睡,甚至捣乱也就难免了。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张扬个性的舞台,而教师本人则“退居二线”多做听众,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爱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快乐地接受教学内容和任务,才会有学习的愉悦感,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才会自由地思考问题,闪出智慧的火花。07连锁班是与企业联办,专门培养店长管理型人才的,他们的表现欲非常强,因为专业的性质,学生更注重语言表达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记得在第一次上课前,课代表就代表全班同学给我提了一个建议:“老师,您课上能不能尽可能的多给我们发言的机会”。这让我感到很意外,教学二十多年,还很少碰到像这样主动、爱表现的学生,直觉告诉我:这帮90后的孩子有个性!上课时,这个班的每个学生都争先恐后比谁在课上发言多。上个学期我教法律,只要一个问题出来,该班往往会同时站起几个学生抢着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或运用法律条款,或从道德的角度,或滋生出其他问题,师生共同探讨,经过一番讨论、辩驳,解惑释疑,甚至我也从他们的发言中受到启发,获得灵感。有时他们的讨论会占用一半的课堂时间,虽然这可能影响到教学计划和进度,但我始终耐心倾听他们发言,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尤其是平时发言少的学生,更要给予鼓励,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在教学中我还常根据教材拟几个课题给学生,让各小组认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按照要求,用他们自己的视角去理解,通过小组商讨,在课堂上交流心得,当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共鸣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学生制作的PPT和搜集的有关材料有的已成为我教学中的补充内容。

如果我们的课堂不再有话语霸权,不再是为师独尊,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使个体之间互相认同、互相欣赏、互相感染,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个体心灵得到呵护,心情得到放松,那么课堂将是孩子学习的精神乐土。

和学生交流 与学生亦师亦友

德育课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德育来源于社会和生活,又对社会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学生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既好奇又困惑,面对信息时代、网络社会和市场经济中利益突显所引发的金钱观、消费观、享乐观、婚姻观、理想观等冲突,都会引发他们的讨论,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应积极地和学生进行坦诚的、朋友式的交流,使德育课情感化,达到以情喻理,以情激趣,而不是停留在空洞的大话、虚伪的假话、说教式的套话上。如课前用几分钟让学生说新闻、讲案例就是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最佳时机,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守法、勤俭、宽容、诚信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契机。当学生讲到网恋引发犯罪的案例时,我会和学生讨论网络“双刃剑”的利弊,告诫他们不要轻易在网络上和陌生人说话;当学生讲到因早恋而自毁前程案例时,我毫无保留的表达我的恋爱观、家庭观,告诉他们夫妻和睦、家庭幸福源于责任、理解和信任;当学生讲到因贪图虚荣享受而走上犯罪道路时,我告诉他们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懂得自尊自爱;当学生讲到因一时冲动走上不归路时,我会以身边事例或配乐朗诵美文让学生体会宽容的境界;当讲到社会上热点焦点问题时,如“躲猫猫”案件、“明星代言”的法律规定、“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案”等,我会和学生一起痛斥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丑陋现象,对学生中的偏激思想给予正面引导,客观理智的分析,在激辩中反思,形成共识,心悦诚服的接纳教育者的观点,而不是强加给学生;当讲到歌星满文军涉嫌吸毒形象遭损时,我与学生一起为他感到惋惜的同时,还让学生明白一个人要学会自律,懂得珍惜;讲到“圆明园兽首拍卖”,我也把搜集的图片、视频、圆明园的历史、兽首拍卖的跟踪报道、最终结果讲给学生听,感受其中所体现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不忘国耻、报效祖国的情感;在“五一二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的日子里,我把一幅幅感人的图片配上音乐和文字展现给学生,把小英雄林浩、小沈阳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最新MV视频和学生一起欣赏,感受人间大爱和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坚强,和学生一起感动,使心灵得到洗礼和净化,情感升华为敬畏生命,珍惜人生。

开学后,我又把新疆“七五暴力事件”的真相、台湾遭遇莫拉克台风袭击大陆伸出援手、醉酒驾车、河南发生的“开胸验肺”事件、国庆60周年盛典等重大热点焦点事件搬进课堂,充分利用这些最新社会教育资源“活教材”,与学生采取亦师亦友式的交流,帮助学生分辨是非、美丑、善恶,启迪良知,激发和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德育课真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感悟人生。

创设诗意情境 让学生怡情感悟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有着丰富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为了唤起、培养和强化学生某种情感,教师要做有心人,关注并广泛搜集各种对教学有价值的资源,哪怕是一则广告,一首歌曲,一幅画或自己的一段经历等,通过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适合于教育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喜欢任课老师,喜欢上德育课。

学生课前演讲,虽然只有几分钟,但不可小视,如果对它精心雕琢,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如让学生伴着《新闻联播》《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片头音乐走到台前,“大家好,欢迎收看今日说法,今天的说法由我主持”便脱口而出,有一种节目主持人的感觉,多了一份自信、一份认真,学生不再草率应付,流于形式,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给了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效果,起到“兴奋剂”的作用,内化了学生的素质。

学生诵读时让伴随着《星空》《秋日私语》《梦中的婚礼》《迷雾的森林》《月光》《辛德勒名单》等名曲,使音乐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激发出内心情感,让学生在音乐的魅力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有些音乐还是学生推荐给我的。

课前或课间播放学生喜欢的一些流行歌曲,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课堂学习;课中根据教学内容播放励志歌曲、红色歌曲、校园歌曲等,激发、感染学生,升华情感,昂扬斗志。根据教学内容播放一段视频资料或公益广告短片,使学生心灵震撼,产生共鸣。

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名人名言、美文、美图、漫画等,或老师真情地朗诵,传递感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一种信念、一种做人准则、一种强大精神动力,使德育课成为发展人、陶冶人性、铸造人格的精神家园。

上一篇:教案编写没有固定的模式下一篇:定点药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