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 影评

2024-08-19

建国大业 影评(精选8篇)

篇1:建国大业 影评

《建国大业》影评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它终究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留在那里,成为一个鲜明的历史标记。一部恢弘的大作,一场群星的盛宴,一段峥嵘的岁月,一派风云的角逐。构成了这样一部不凡的作品——《建国大业》——演绎了一场大气磅礴的时代风云!

在2009年里,从轰动效应和关注程度上《建国大业》若敢称第二,则无片敢为第一。这是一部主旋律题材电影,却摒弃以往政治素材电影的刻板与严肃。这是一部大气的电影,全然不是靠的群星泛滥。这是一部负责任的电影,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华而不实。在这部电影里面,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一个更为人性化的历史

《建国大业》讲述了从抗日战争 结束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筹备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召开和征选国旗国歌,突出了当时多党合作以及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影片再现了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宋庆龄、宋美龄、蒋经国、李宗仁、李济深、张澜、蔡廷锴、冯玉祥等众多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活动,摆脱了传统历史电影模式。

建国大业早有耳闻,之前新闻中说道众星云集。可是一直没有机会看,今天终于领略了建国大业。建国大业的票房是相当傲人的。建国大业这部电影算是对建国六十周年的献礼。

《建国大业》以四十年代抗战 胜利直至建国 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 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 和政治 协商制度 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 历程。

双十谈判,国共内战,政协会议„ 这些名词已经耳熟能详,从小学的社会课到大学以至考研政治。竞争的硝烟从未散去。不露声色,斗争为纲。光阴流动电影轰隆隆。从重庆谈判到西柏坡会议到三大战役到西苑大阅兵到政治协商会议到开国大典,这一部不到两个小时的影片,把浩大的历史推到我们面前又迅速地推远。

世界会改变人,人的价值观会随时间而变节。曾经笃定的东西会变得不堪一击;曾经的谦卑也会变得不可一世。你当然不能忘记那些全民偶像和声泪俱下的所有历史,一切不过是变化使然。在所有的变化里,只有源头是最美好的,一如人生的开端。电影中在描述淮海战役胜利后,毛和周等人饮酒庆祝,毛醉醺醺地倒在一旁,而周与朱等人高唱国际歌。这个很明显的艺术加工,却在所有虚构的现实以及现实的虚构中,显得那么真实,那么动人。胜利的一刻,他们的感情无需怀疑

影片中,运用阴郁冷漠的色调和凄美忧郁的小提琴和大提琴曲为背景的音乐所描述的国民政权,与运用诙谐幽默的表现手法和悠长舒缓的交响乐烘托出的事业蒸蒸日上的红色政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蒋介石的人物塑造,与先前中国银幕上出现的那个单薄冷俊的蒋介石相比,更丰富,更细腻,更多地层面地展现了一个在政治思想上失意老人的内心世界。在他身上充满了末日贵族的气质。而蒋经国,则是影片中的亮点,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热血青年,在父亲的政权即将瓦解,国将破,家将亡面前,大胆改革,在上海进行经济管制,而且,“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口号又实在让人眼亮心动,最后,与孔宋集团发生正面冲突,无终而果。

影片的配乐和音效也毫不逊色,除去整体上厚重沉郁的配乐主旋律不断响起外。男声哼唱的意外一鸣惊人,提琴饱含深情的润色,以及吉他的撩拨心弦都是难得的情绪催化剂。

不必过分看中演员阵容,其实我依然认为这是一个噱头,因为“腕儿”们全是绝对意义上的配角。但这足以把青年观众吸引过来,而在大家对此些许失落时会发现看了电影并不失望。经典的台词,不赘余,不拖沓;唯美的构图,恰到好处的色彩渲染,不再是以往灰土色调的硝烟味道;恢弘的配乐,独特的拍摄技法运用„„这一切无不令人称道。

影片在结构上环环相扣,遵照历史的顺排滴水不漏;在重要的场景布置中,突出了典型战役的宏大场景,展示了人民战争的势不可挡和人心向背。在各演员的配备上,亦可谓是群星璀璨,令人目不暇接。里面的明星各个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真演员。他们的投入和本色的表演风格很好的诠释了那场峥嵘岁月的波澜壮阔。然而在这部看似严肃的影片中,并不缺乏饶人兴味的笑点,如王宝强和葛优那个场景,郭德纲和冯巩的诙谐无不让人回味有余。还有各大主演的实力演绎让这部影片无不充满了令人热血沸腾的场景!唐国强的领袖风度,张国立的形神兼备,陈坤的英气逼人,许晴的雍容端庄,邬君梅的高贵气质等等无不成为荧幕中的典范,人们心中的经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篇2:建国大业 影评

毋庸置疑,这样一部毁誉参半的电影,在观众席中有太多的称赞说它的壮阔与波澜,也有太多的嘘声揭发它的商业与铜臭,但是,作为一名专业的观影人,站在历史的角度,客观公正的天平上概括:它是一部商业包装下的政治与艺术融合的影片。

《建国大业》再现的是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波澜壮阔历史为时代背景,导演以及其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了新中国过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一心,为建立新中国所经历的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这部由中影集团等公司出品的《建国大业》是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60周年的献礼作品,2009年9月16日首映。这部云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史诗巨片,以唐国强、张国立、许晴、刘劲、陈坤等明星为号召力,在当年一举拿下4.3亿票房,成为中国电影票房榜上的第三名。这部取得巨大商业利益的巨作无论是从影片的制作、拍摄、还是宣传等方面不得不说非常到位,成为一部双赢的里程碑式代表作。

韩三平、黄建新,这样的大牌导演兼制作人,在这部有着巨大号召力的影片前锦上添花,国家队般的演员阵容在这部主旋律电影中一度成为最大的亮点,甚至隐约超出了电影本身的剧情和制作,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历史线路前演绎着一幅幅壮烈的画面。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这部一百多位明星演绎的电影,在演员角色分配上也是一大亮点。主角和配角之间时不时的有抢戏之嫌,让人忍俊不禁,谁让连个跑龙套的都是让人一阵狂热的大腕呢?所以在这个时候就看出导演的水平优势,一方面平衡了演员相互抢戏的的天平,一方面也没有耽误剧情的进展,给观众过饱眼福的同时也把情节推向了高潮。

一场礼赞历史演绎的故事,尽管在某些剧情上是属于虚构成分,而且演员本身的吸引力大于剧情本身,纯资本结构下的纯商业运作,却获得了那么高的票房,所谓‘墙头废物爱国旗,城下众星云集’,所谓友情义演,合家欢庆。韩导的一箭三雕只是在3700万的投资,电影票单张定价创出了全国之最,这种投资小、票房高的中国特色式运营模式大获全胜,成为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代表作。

篇3:建国大业 影评

一直以来, 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各自为战、各有弊端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主旋律电影“说教意味浓重, 营销理念陈旧、运作模式效率低下”[1], “又丢面子, 又丢票子”[2]是其主要弊端。随着影片《建国大业》的成功, 人们似乎看到了一条“主旋律内容、商业化运作”的电影制作新模式。

一、入虎穴得虎子——巨额营销投入

长久以来, 出于投入与产出等经济因素的考虑, “主旋律题材电影的推广费用一般不会超过800万”[3]。而作为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的《建国大业》影片推广费用近2000万, 再从其拍摄总投资仅三千万来看, 推广费占总投资比例之大, 在主旋律影片中前所未有。正是有了2000万的推广费用, 《建国大业》才会一口气做到了“大片气场”, 攻下了全国绝大多数媒体, 才会投下了“国产电影数目最多的1450个拷贝, 才会占据全国80%的票房市场”[4]。可以说, 巨额的营销投入为影片的顺利推广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借势营销——为国庆六十周年献礼

高唱主旋律是《建国大业》对自身的准确定位。首先, 借了内容的势。《建国大业》最初策划源于张和平在政协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 他希望能够拍摄一部表现政协创作历史的影片。这个题材的意义非常, 得到了与会者的支持。最终, 政协主席贾庆林表态, 中国政协全力支持这部影片的拍摄。就这样, 《建国大业》从构想走向了现实。而从营销角度看, 《建国大业》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具有时代性高度, 具有其他影片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 注定将引发主流消费者的激情。其次, 向国庆60周年献礼的主旋律题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营销卖点, 赚足了公众的眼球。影片从拍摄到推广再到最后的发行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建国大业》营销的巨大成功有取巧之嫌, 那么对于其他影片的营销者而言, 如何想方设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则是顺利推广影片的第一道难题。

三、挖掘导演“个人品牌”——“营销”韩三平

“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 创造品牌价值, 最终形成品牌效应的营销策略和过程”。[5]在《建国大业》的品牌营销中, 最独具特色的是总导演韩三平“个人品牌”的营销。从今年2月拍摄《建国大业》以来, 韩三平成为被媒体曝光次数最多的导演之一。他的不少语录都成为很多娱乐新闻的头条。作为中影集团的董事长, 韩三平巨大的号召力不容小觑。在建国大业拍摄之初, 韩三平就确定了组建明星阵容拍摄影片的计划, 吹响了全国影视明星的“集结号”, 而众多明星的加盟除了被影片本身的内容所吸引外, 另一方面则是冲着韩三平的影响力去的。一句“韩三爷能做到斯皮尔伯格做不到的事情”更是被广泛流传。韩三平“个人魅力和个人地位”被制片方炒作的淋漓尽致, 已成为《建国大业》的一个标签, 影片推广方把韩三平连同《建国大业》整体打包, 全力进行商业运作。

四、做足阵容戏——强大明星阵容背后的“名人效应和媒体组合营销”

社会心理学的“表层欣赏”这个观念引入传媒营销界之后, 迅速演化成了全新的“明星营销”模式。深谙此道的韩三平导演在推广《建国大业》时把“明星营销”发挥到了极致。作为主旋律影片商业化操作的试验田, 短短140分钟的电影汇集了172位明星, 简直是群星璀璨。“偶像实力大牌、老中青明星齐上阵”成为这部影片最大的娱乐看点。作为影片的制作方兼推广方, 以韩三平为首的主创人员也在宣传豪华明星阵容方面做足了工夫。从拍摄之初爆料成龙、李连杰、刘德华、章子怡、陈道明等众多大牌倾情加盟《建国大业》, 到逐步曝光全部明星阵容;从爆料成龙想演毛泽东到爆料周星驰亲自打电话要求参演等等。

明星效应带来的是多种媒体的组合营销。《建国大业》的各种重磅新闻都无一例外地占据了各大报纸的显要版面。各个媒体对《建国大业》密集报道的背后是影片营销人员的精心策划。影片的营销人员从一开始就竭力在明星阵容上挖掘新闻, 吸引媒体记者和公众眼球。按照总导演韩三平的话说“这就是注意力经济, 就是要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在影片推广方的推动下, 全国各大媒体为《建国大业》做了延续好几个月的“免费”报道, 纸质媒体从单纯报道《建国大业》的娱乐新闻到策划无数的新闻选题, 从一个报道兴奋点到另外一个报道兴奋点, 宣传效果不断叠加, 影响力不断提升。各大电视媒体慷慨滚动播放《建国大业》的预告片。拿南京首映礼来说, 江苏卫视精心布置, 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把首映礼办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晚会。各大电视台为了产生“叠加效应”纷纷与《建国大业》相联合, 收到了双赢的效果。

五、一石激起千层浪——明星国籍争论背后的事件营销

“所谓事件营销, 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 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手段和方式”[6]。8月, 一个披露部分参演《建国大业》明星国籍身份的帖子突然在互联网上流传,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场关于明星拥有外国国籍参演《建国大业》合不合适的争论迅速升温, 各大媒体纷纷开辟专版评论参与讨论。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互联网上关于《建国大业》明星国籍内容的网页超过35万个, 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参与讨论, 上千万人在互联网上进行了跟帖留言, 这无疑在宣传上又大大帮了《建国大业》一把。如果说这场争论一开始并不是制片方所能预期的话, 那么影片推广方接下来却真正做到了因势利导。先是导演韩三平出来辟谣, 认定这个帖子反应的明星国籍问题并不准确, 后来又是涉及国籍问题的明星纷纷表示:虽为外国籍, 却依旧还是中国心。制片方的一举一动, 都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据百度网站所披露的数据, 仅9月13日一天, 关于《建国大业》的检索量就高达7万多次, 《建国大业》在成功的事件营销模式运作下真正做到了“未映先红”。

六、贴片式广告营销——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气息

“从1999年开始, 中国电影就出现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7], 中国的银幕数量已经超过4000块。伴随着电影业的快速发展, 电影也逐渐成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广告平台”[8]。此次《建国大业》也采用了贴片广告的商业化运作方式。据统计, 《建国大业》在放映前贴出的广告数量有19条之多, 吸引众多企业主投放广告的原因有很多:全国各大影院同步放映实现了保证了投放广告的覆盖范围;《建国大业》占据全国80%的院线银幕保证了广告的宣传力度;《建国大业》主旋律内容和商业化运作保证了投放广告的企业主达到了政治和宣传效果的双重收益;《建国大业》本身的巨大影响力和强大的明星阵容保证了观影人数。很难想象, 如果没有商业化的市场运作和超高水平的营销技巧, 就《建国大业》本身的影响力而言, 到底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建国大业》的成功开辟了主旋律电影与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完美典范, 既采用豪华的泛娱乐化明星阵容, 又表达一个宏大的叙事主题;既有效的宣传了主流意识形态, 又避免说教意味太浓的弊端;既靠影片本身吸引公众, 又采用先进的营销模式将影片本身的吸引力发挥到极致。按照总导演韩三平的话说就是“《建国大业》是完全采用电影产业化的商业运作模式来表达主旋律电影的内容, 与单纯的商业大片相比, 我们营销手段做得更为细致。”[9]可以说, 正是成功的营销手段造就了《建国大业》的票房神话。而《建国大业》真正留给我们的思考也恰恰是韩三平说过的一句话:“组织一帮人, 拍完后把电影卖出去。”[10]正是这句简单的话成为连接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之间的桥梁。毕竟, 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 主旋律电影同样需要市场, 而市场需要营销。

参考文献

[1]何晶, 孙玲.《建国大业演员国籍之辩》, 中国报道, 2009年第9期

[2]张晋锋.《提升质量创新营销向国庆60周年献礼》[J], 当代电影, 2009年第9期

[3]韩三平.不再“又丢面子, 又丢票子”.瞭望东方周刊, 2009年9月14日

[4]<建国大业>营销模式创新, 不可复制的MBA范本.新闻晨报, 2009年8月21日

[5]百度百科[DB/OL].http://bk.baidu.com/view/102602.htm

[6]百度百科[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462.htm

[7]赵子忠.透视中国电影产业投资[J].现代传播, 2003年第1期

[8]丰彦.主旋律电影可占商业市场一席地.天天晚报, 2009年9月22日

[9]韩三平.<建国大业>票房一亿没问题两亿没把握, 南都周刊, 2009年9月

篇4:《建国大业》启示理财大业

电影中有这样一幕:毛泽东主席在党中央撤离延安实施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决定让刘少奇、朱德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华北主持中央委托工作,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则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率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和全国的解放战争。毛泽东风趣地解释这一决定的理由:“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嘛!分开放,打烂了一坨,还有一坨!”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建国大业中党中央分散战争风险的原则,也是大家早已熟悉的投资理财原则。基金现在已成为都市家庭的重要理财工具,进行基金投资同样应该贯彻这个原则,这就需要我们在购买基金时要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基金组合来分散风险。

构建核心组合

基金组合不是说买的基金越多越好,更不是随便买了一堆基金就以为搭建好基金组合了。如果股市行情火爆,购买股票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请牢记高收益高风险,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尤其是目前市场震荡明显加剧,投资者还应当把一部分资金分散出来,投资一些风险较低的债券和货币基金为佳。债券基金波动比股票基金要小得多,而货币基金则可以当成流动性较强的现金管理工具。两者都能有效降低基金组合的风险。

当然,从获取长期收益的角度出发,如何选择股票基金和股债混合基金才是通常构建基金组合的核心。首先,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力确定一个比较明确的投资目标,然后审慎选择三四只业绩稳定的股票或股债混合基金构成核心部分,这实际是决定整个基金组合长期表现的主要因素。

在确定核心组合时,应尽量遵循简单明了的原则,首要注重基金业绩表现的长期稳定性而绝不是短期突出表现。通常而言,那些屡获大奖、口碑很好、费率合理、基金经理连续任职时间较长、投资策略清晰和易于理解、平均回报率较高的基金,应当成为首选。另外,在确立核心组合之后,不妨适当考虑买进一些主题和行业基金,以实现基金投资的多元化并增加整个基金组合收益的可能性。

纳入非同质基金

在构建基金组合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则不可忽视,那就是非同质基金的分散度远比基金数量更重要。如果持有的基金都是投资大盘蓝筹股或都是成长型的,即使基金数目再多,也无法实现分散风险的目的。此外,基金组合虽然强调稳定性,但不应该一成不变。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有时需要及时调整相关组合才能满足既定的预期收益与风险程度的要求。

篇5:建国大业影评

看完这部影片之后让我很想深入地走进那段历史,深入地了解那些改变了历史的人。

从历史课本和主旋律教育片里看到的那些历史都太过苍白,人物更是脸谱化到非黑即白:我军形象高大全,思想觉悟,政治觉悟高得自不用说,国民党的形象是矮小偏的,思想堕落,还不顾民族大义。《建国大业》不同与以往的主旋律教育片,它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叙述了那段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命运的历史。它没有脸谱共产党,也没有妖魔化国民党。无论是我军,国民党人,还是民主党派,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圣人,也不是魔鬼,不是英雄,也不是狗熊。

《建国大业》里的毛主席更真实,他喜欢吃辣椒,还是个老烟枪,没地方买烟时说,没有人卖东西可不行啊,连烟买不到。还有一段是:他刚刚吃下安眠药睡觉,没想到却遭到轰炸,小战士们把他叫醒,他却不想起来,很不怕死地说,有炸弹也炸不死我,我命长着呢。最后被战士们用担架抬到了防空洞。

张国立扮演的蒋介石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之前,受教科书影响,我一直对蒋介石心存恶感,觉得他是个出尔反尔,两面三刀之人。可张国立演的蒋介石却一扫我原来的恶感,我对他产生的更多是同情。一个当权者看着曾经属于自己国家不再属于自己,却无力回天,那种苍凉比美人迟暮更让人唏嘘。尤其配合电影里分外凄凉的音乐,再闪回他曾经拥有过的极其极其短暂的辉煌。他在最后一个带对白的镜头里说的:一切都是天数!之后,便留给我们一个寥落寂寞的背影。这个背影是如何从踌躇满志走到江河不再的呢?他做了什么?没做什么?我忽然很想看看蒋介石传记。

电影中有三个情节印象最深。第一个片段:冯玉祥死了,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一脚把洗脚盆踹翻。气急败坏地找周恩来。在门口,听见周恩来更气急败坏地训斥地下党。于是,毛主席的怒火平息了。第二个片段,邓颖超受中共委托游说宋庆龄参加中共召开的会议,宋庆龄多难请啊,邓颖超冰雪聪明,说,我来请您,您不去,恩来就会来,要是还不行,主席就会来请您,要是还不行,我们就会组个团来请您。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宋庆龄能不去吗?第三个片段,蒋介石坐在阶梯上,蒋经国过来说:“父亲,你怎么坐地下啊,地下凉。”蒋介石说:“你也坐下。”大势已去,心意已凉。张国立把蒋介石最初的雄心壮志到后面无力回天,再是背后操纵局势,部署退路,演得很到位。让我更惊讶的是陈坤的表演,影片中有一段他去上海稳定金融,面对孔家囤积居奇,蒋经国毫不手软的打击,体现了一个“太子”的气度和胆量,给予了他复杂的人物感情。陈凯歌的出场,鸣枪平定较场口血案,显示他戎马生涯的霸气。杜月笙黑帮老大,就像《功夫》中的那个黑帮一样,面对蒋经国,指出幕后的孔家,一脸的痞气。毛人凤干了很多杀害民主人士的事,一脸杀气。田汉对国旗和国歌都有所贡献,在众人当中,说出对国旗的看法,一个爱国人士。李宗仁当代总统时,内心的焦虑和恐惧,没有实权的无奈。每个明星出场时间不多,却都能人记住,我想这部电影的高明不是把所有的演员都召集起来,而在于把这些人物都能合理的安排起来。其实无论大家怎么看都好,每个人都想为国家贡献点力量。

有人说它是“红色偶像”,无外乎都是围着演员而论的。可是影片结尾我听到了掌声,一种久违的掌声在耳边响起,这是感动和自豪,是由衷地为祖国祝福。

我很少为主旋律说话,这一次是什么感动了我,是叙事和人物。影片从重庆谈判讲起,一直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开国大典。要从这一时期内选出一些故事来讲是比较困难的。影片的叙事很有节制,并没有一味地偏向共产党一方。分为三条线索,一条是共产党为争取和平做的积极努力,一条是国民党挽救败局,一条是民族党派和国民党作斗争以及转向和平的一面。影片起于政治协商会议,也终于政治协商会议。镜头剪辑干净流畅,转场巧妙。比如影片开始,一个飞机的特写,镜头往外拉,摇向天空,向下俯拍,镜头转到周恩来的中景,然后移向毛泽东,毛泽东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镜头往下切到重庆国民党召开宴会,蒋介石和毛泽东碰杯。在表现两位领导人握手的场景时,影片用了极为平均的构图,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在画面正中央,两边的阶梯非常对称,两人的握手彷佛有一条中轴线。平稳象征了人们想求和平,对称表明国共两党势均力敌。影片极大地还原历史真相,在保证宏大主题的叙事下,细节刻画也很动人。以前电影里看不到的领袖人物的另一面也表现出来,比如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发怒,知道冯玉祥遇害后,毛泽东愤怒地踢掉洗脚盆,而在屋内,周恩来对地下党员大发雷霆。再比如影片中还有共产党的几位委员,他们对酒高歌,犹如男子汉的气概。影片在讲述国歌和国旗制定的时候,还原了本来面目,对于国歌和国旗很多人都反对,表现事件的真相并没有否定反对者的声音。影片在表现战争场面的时候用的是黑白影像,而且很节制。黄建新导演说,影片有一些是用了原来的影像和胶片,尤其在表现三大战役的时候,没有再动用大场面。首先节约成本,再者,有纪录片似的风格,还原了战争本来的面貌。影片的叙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细节的机会,叙事的张弛有度使影片精简凝练,包容在国家历史的宏大主题下。

我觉得《建国大业》的叙事的力度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看电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为一种自豪而感动,感叹我们是中国人,感叹我们的先辈为我们创造的家园。至此,建国大业这部电影已经完成了它的伟大使命。

60多年过去了,想想自己,我为这个国家做了点什么呢?22年的岁月,回头看看,一片空白。而影片里的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宋庆龄、宋美龄等等,他们20多岁的时候,已经把自己的命运跟国家联系起来了吧?而如今,我们却渺小地不知该怎样去为这个国家多做一点什么?或者,大家迫于生存,都在为自己忙碌着吧?很难有那么高的境界了,更何况,现在的中国和谐、繁荣,完全不是60多年前的状态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这60年的变化是巨大的。还记得电影开始的第一个镜头:飞机三维动画嘛?还记得影片结束的时候,老照片里毛主席在天安门高喊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吗?这两段影像不就在折射我们国家所走过的历史么?经济发展、社会巨变,我们的影像创作已经跟世界最高影像创作水平接轨。我们用现在的繁华的一切堆积起建国的征程。

我以前不喜欢历史,觉得过去就过去了。没什么好留恋的。而今天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完全被它感动了,心情澎湃。难得会被电影感动的我,被中国感动了。原来那红色旗帜上的五颗星是如此曲折地被采用的。当周恩来、任弼时在那里庆贺战争胜利,高声唱这国际歌时,演员们带给我们强烈感觉是原来伟人们的快乐与哀愁可以被表现得如此真实。

激动的心情,让这部影评变成了心情感悟。不想多聊故事,叙事,因为这部电影的重点不是让人去评价电影本身如何,而是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历史。谢晋说过,当一个国家真正反思和正视历史,它才能真正地崛起。是的,我们要看到我们的耻辱,也要看到我们的荣耀。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电影人的真诚,对记录历史的真诚。解放军进沪后躺在大街上的画面,让无数同时观影的爸爸妈妈辈的人们大赞真实。

篇6:建国大业影评

——《建国大业》影评

在共和国60华诞之际,在全国上演了一场视觉盛宴,即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的公演,影片以四十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同舟共济、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对新时期祖国的和平统一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这部影片作为新时代的主旋律电影,与旧时期的主旋律电影相比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将具革命教育意义的主旋律电影拍得更加生动,人物性格更加丰满,镜头语言更加丰富。《建国大业》完全改变了过去我们对革命历史题材,对领袖人物的塑造的方法,过去我们把弘扬主旋律,是把电影当作一个教育,说这段历史给观众看,现在把它当作一个电影来做,它只是题材不同,制作过程中关于电影的节奏,关于电影的叙事风格、关于电影现代性的结构方式都进行了许多处理和变革,主要因为拍出的电影多数是年轻观众看,只有新的电影形态、现代化的电影结构才能吸引观众。

影片场景镜头和人物塑造上:

影片中一系列镜头的充分展示导演的创意,飞机划过云层,机身斑驳可见的画面;炸弹倾斜而下,从天而降飞向银幕;上海的激战过后,士兵遍地睡眠场景里的走位与大量群众演员的配合;氤氲细雨的中山陵,中正一行人款步间,伴着摇臂摄影机从高到低移动,而走过的一段路的片段与期间关于权术的谈话;大量的二人对话场景,围绕着人物快速旋转的摄影机,影片的摄影技术充分展示电影魅力,刻画时代特征和人物,达到了很好的视觉传达效果

《建国大业》在领袖的品格、勇气和精神塑造上,更加人性化、生活化,充分展示出领袖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细节,把领袖形象进行了亲民化的展现。特别令人难忘的是领袖们醉酒的那一场,淮海战役胜利当晚,毛泽东等5位中央领导喝酒狂欢,一贯温文儒雅的周恩来,此时不顾形象敞开领子大碗喝酒,高唱《国际歌》,微醺的毛泽东张着嘴,微笑着歪倒在一边,轻快的华尔兹背景音乐响起。作为献礼国庆的主旋律影片,这种“奔放”的领袖在以前主旋律影片从未出现过,这部影片一改以往影视剧中领袖人物正襟危坐、深沉严肃的面孔,可谓是有点“特立独行”。

在《建国大业》中,领袖人物也突破了以前的“高、大、全”形象,打破了以前荧幕上的“完美”,更多地展现其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因而显得更加逼真、亲切、可信。比如有一场戏说到政治局夜里开会,毛主席把灯吹灭,说开会能听见就行了不用看,众领导人调侃“真成开黑会了”,颇显幽默。又比如一向形象儒雅的周恩来在冯玉祥被暗杀后大发脾气,毛主席跑了两条街还买不到香烟,毛主席在锦州战役前因为紧张爬到了屋顶上等这些情节的铺陈,使得荧幕上塑造的领袖人物贴近了老百姓,拉近了观众和他们的距离。蒋介石也是被赋予了最多性格层次和细节的人物,在李宗仁当选副总统的一场戏中,票选前的冷语相讥,公布结果后李宗仁主动前来与蒋介石握手,蒋伸出手却转而鼓掌将李晾在了一边,这一系列的动作很清晰地勾勒出了蒋介石作为一个玩弄权术的政治家暗流汹涌的内心世界。退守台湾的蒋介石最后下令取消了对北京的空袭,直接原因是美国拒绝了国民党飞机在釜山加油的请求,这实际上是给了蒋介石一个台阶,被人打得落荒而逃之后再偷摸回来砸人家玻璃来泄愤,那他失去就不仅仅是国土和民心了。于是一个凄凉的老人感叹:是国民党打败了国民党啊!用独特的镜头语言、影调、色调,表现出蒋介石的那种孤立无援最后凄惨的感觉。

本片很巧妙地运用蒙太奇手法将故事分成两条主要的线索来讲述。而以毛泽东与蒋介石为首的两个阵营,影片则采取分开刻画,用一个个事件表现出双方的利害关系及人物性格。于是,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好比毛泽东与厨师之间的对话,显示出无比的亲切感,使得人物更贴近老百姓;以及蒋介石对蒋经国感叹的那番“亡国论”,充分体现出当时老蒋那无奈、矛盾的心理状态。

从影片的配乐上: 《建国大业》的音乐一改以往主旋律影片中一味使用恢弘音乐做背景的做法,将音乐更多的融入到剧情中,做到了用音乐来打动人。影片音乐一改以往正邪对立的简单做法,显得更加人性化,毛泽东等五人在庆祝胜利那场戏中,不仅在画面的表达上有着很大的突破,更是出现了吉他的音乐,在那首激情昂扬《国际歌》结束后,一段宁静悠远的吉他演奏,使影片进入了第一个高潮。同样用音乐将影片推往高潮的还有毛泽东阅兵的那段戏,虽然那段戏也用了宏大的交响乐,但其出发点是为了表现毛泽东那时内心的波澜,极具打动人。而在音乐方面更大的改变则是在表现蒋介石时的音乐,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蒋介石步步溃败之时,音乐的基调多是一种苍凉的无奈,影片结尾蒋介石站立在门边的颓废身影,将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一个让人难以忘记的画面,而这也要归功于当时音乐的精彩。

《建国大业》全片几乎是由写意性的背景音乐铺满的,而且并没有简单地用正反方不同风格的主题音乐来简单地表明创作者的倾向性,这一方面保持了情绪的连贯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对传统意义上的对立方做脸谱化的政治图解。最华彩的音乐段落出现在政协会议召开之后,人声加单簧管,体现了时代的主题,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营造了胜利的气氛。

影片的配乐起到了不少奇妙的作用,每当国民党人物登场立马低八度的沉闷下压而共产党的出现则常常伴随着高扬雄壮的奏乐,这当然也符合当时的形势,而当镜头在老蒋伴着潇潇雨声伫立檐下慢慢拉远,这时一个稚嫩的童声却轻轻唱起,一颗泪珠伴在老毛深情的军礼中慢慢滑落。影片的配乐和音效整体上厚重沉郁的配乐主旋律不断响起外,男声哼唱的意外一鸣惊人,提琴饱含深情的润色,以及吉他的撩拨心弦都是难得的情绪催化剂。

篇7:《建国大业》影评

刚在网上看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觉得这并不是一部只有明星大腕甘当緑叶的大片,而是一部让所有中国人万分激动的历史电影!

《建国大业》作为为祖国六十年献礼的影片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不是说明星的多少的问题,而是它的故事的整体布局,它节奏的整体把握和它整体气氛的烘托都是相当不错的。

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庆会谈到最后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中间四年多时间中的共产党,国民党和各个民主党派之间的种种变化,纠葛都一一的展现。有人在看完后说,电影显得有些仓促,各个时期过的有些太快了,我只能说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面展现出全景的建国过程,不管对谁来说都是相当困难的,韩三平的这种表现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是接受了。

再说说具体的表演,张国立的蒋委员长无疑是“惊艳”的,在形体有差距的情况下能够用神情,用内心把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值得加分。宋庆龄,宋美龄两位宋氏姐妹演的都相当不错。**淡定自若,荣辱不惊的形象深入我心,宋美龄为党国四处奔波,可谓呕心沥血。王学圻事业的大爆发真是谁都挡不住呀!另外各位大腕的客串都没有给自己丢脸。再说唐国强自从开发出来演毛主席之后,我觉得就基本是那个样子了,《长征》首次见他确实感到惊叹,但是后来的所有影视剧包括《建国大业》,我感觉没有什么进步了,也许这就是极致了?也许毛主席真的就是这个样子了?也许是审美疲劳了?我们也不知道了。刘劲等特性演员的表演在剧本的要求下倒是小有上进。民主党派领导人的扮演者给人新奇,赞叹的印象,民盟,民革这些主要领导人个人性格魅力的展示无疑是这部影片的特点之一。甄子丹,赵薇,冯巩,章子怡,苗圃,郭德纲等人的客串都起到了自己的作用,可以说他们的角色,不用大腕也可以演,大腕的加入可以说是锦上添花。

看完之后,影片中最让人难忘的片段无疑是,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我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湿润,心中澎湃。

《建国大业》在起用明星上可以说是在以前影片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对这一类型片的宣传,说教的功能大为改观。国共两党人物喜怒哀乐都给予了描写,凸显了人性化。然而影片从皓如烟海的史料中选则材料,修改剧本,难免有些典故,事件交待不清,或是挂一漏万,下面是笔者看出的几点,一吐为快。

李宗仁不顾蒋介石的阻挠,硬是选上了副总统。片中有一场蒋,李二人共同登台,宣誓就职的戏一闪而过,未做交待。其实当时蒋对李很是愤恨,想让李宗仁出丑,于是派人通知李宗仁宣誓就职时穿军装。自己反到穿一身长袍马褂。当李宗仁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结果就职典礼时李宗仁站在蒋介石旁边,象极了一个跟班。

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片中结尾处斯大林对中共的代表慷慨陈词:只要中共一宣布建国,就第一个与中国建交,显得很丈义。但是片中也提到过一幕,起初共-产党攻陷南京,苏联的驻华使节并没有留下,而是和蒋介石一同退往广州,事实上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政策一直是暧昧的。对中国是否划江而治也提出过意见。但是还是毛主席有远见,有魄力,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诗词就点明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中国人的事还得中国人自己作主!任何国家的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并没有无私的援助!但是毛主席依然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万众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来越美好的明天。

篇8:建国大业 影评

一、电影——意识形态的神话

电影首先是一种话语的行为结果。对于电影, 尤其是故事片电影来说, 叙事的冲动是自然而且必然的。“叙事与其被当作一种再现的形式, 不如被视为一种谈论 (无论是实在的还是虚构的) 事件的方式。”2这种用语言来描述对周围世界经验的工作, 其实是用有限的符号来替代无限变动的事件本身, 在抽取和抽象的过程中, 意识形态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进去, 成为了一种话语的言说。

“叙事化的话语适合道德教化判断的目的。”3对于中国电影来说, 向来都有教化的思想在里面, 无论是表现平缓而繁琐的市民生活, 还是高昂而动荡的家国情怀, 国家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权威意识一道汇入到电影的艺术表现里。于是, 电影中所论及的意识形态愿望成为其隐含的或明显的目的, 在各种叙事话语的努力下, 成就了意识形态的神话。

二、商业化语境

“1979—1997年间的中国电影首先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现代大众文化形式进入理论视野的。”4从此之后, 中国电影与中国社会的发展一起开始了现代化进程。首先摆在中国电影面前的是一道商业化问题。在这个被鲍德里亚称为“消费社会”的当今社会里, 人们对那些具有深层哲理意味的“宏大叙事”或“民族寓言”失去了兴趣, 而对浮光掠影和新奇眩目的兴趣越来越浓重, 瞬息万变的华彩将人撕裂成了物质的碎片。这也预示着在全球化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里, 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运作机制必定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传统意义上主旋律电影的意识形态思维与消费社会里受众的接受心理在今天的中国电影里存在着一场博弈, 如何让二者得到双赢的效果?这首先需要主旋律电影打破专注社会效应的窠臼, 开始注意经济效应。因为经济效应是受众对电影认可的一种标尺和参照。而在这一点上, 事实证明, 无论是票房的收入方面, 还是社会影响力方面, 《建国大业》无疑是近几年来此种类型电影成功的一个典范。而它的成功, 除了商业化运作机制的有效推动以外, 主旋律电影在意识形态叙事策略上的煞费苦心也为其奠定了基础。

三、影片《建国大业》之“缝合系统”说

法国学者让·乌达尔和美国电影学者丹尼尔·达扬先后提出了著名的“缝合系统”理论。他们认为, 传统电影常常有意掩饰其意识形态作用, 躲藏在其背后的不在者往往借助一些手段隐蔽地将其意识形态强加给观众。电影这种意识形态的隐身术被称为“缝合系统”。“代码消失了只有赤裸裸的故事存在着;但结果却是意识形态‘穿过了他’。”5

对于寻求口味多样化的现代观众来说, 缺少了“掩饰”手段的主旋律电影渐渐让观众产生了逆反的心理。因此, 在信息繁杂、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里, 中国的主旋律电影在意识形态叙事策略上也是绞尽脑汁和煞费苦心, 采取种种叙事策略以增加意识形态传达的隐蔽性和有效性。对于献礼影片——《建国大业》来说, 主旋律自然是其抹不去的一道色彩。但作为影片的创作者来说, 对于影片实际呼唤的信仰皈依, 导演们还是拿捏的很有分寸。创作者是影片的编码者, 他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让观众对这种改造后的“历史”产生认同, 进而对隐藏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认同。《建国大业》延续了近几年革命历史、战争题材影视剧对以往同类题材创作手法的超越, 摆脱了脸谱化、符号化的叙事手法, 在宏大历史叙事下尽量做到客观地还原真实的历史情怀。传统的教化转变成了在尊重历史前提下对历史真实的抽取和重构。

《建国大业》作为中国主旋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登峰造极之作,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考察当今主旋律电影创作水平的文本, 从它的身上可以折射出主旋律电影创作已经拥有的提升, 和对未来电影创作的借鉴之处。

1、“缝合”历史人物

短短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中要融进四年历史的波荡起伏, 刻画细腻的人物形象似乎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影片《建国大业》中对领袖人物的刻画有着自己成功的独到之处。随着主旋律电影在对意识形态表现策略上的改进, 对领袖人物的刻画也不再使用单纯的理性状态表达, 出现更多平民化叙事展现人物的经历和精神。这种叙事手法也许不是再现, 也不是解释, 而仅仅是一种修饰。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 平民化叙事是一种修辞的话语, 涉及对某种外部指涉对象的信息交流, 也就是说更多地是在表现话语言说者的“表达”和“意指”。

这一年代背景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对于观众来说已是很熟悉的了, 不再需要历史教科书式的教化。而观众永远都有超越历史人物刻板印象的揣测式想象。因此, 在影视剧中这些人物, 包括领袖形象, 无论是真实的, 还是演绎的, 它们都是对观众“窥视欲”的满足。对于影片《建国大业》来说, 许多在主旋律电影里没出现过的视角和情节, 以及它所持有的观点和态度, 都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蒋氏父子失落而苍凉地关于党国的交谈, 以及淮海战役胜利后饮酒庆祝的浪漫化演绎, 这些打破脸谱化痕迹, 从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的方式, 都让影像还原历史具有了可信度。而这种公正和宽容的态度, 对观众和更多年轻人来说意义才是最大的。

2、“缝合”主流意识形态

对于人类自身来说, 任何战争其实都是一场浩劫。但是, 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说, 战争又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一项必然的重新洗牌行为。《建国大业》把这场人民战争定义为必要的和具有进步性的。与以往影片用自己的声音来教条性地宣扬自己的正义性不同, 《建国大业》更多地采用第三方即国民党进步将领和民主党派的视角来对对立的两党进行政治和道德上的判断。这是影片《建国大业》成功讲述的“神话”之一, 叙事的“缝合”目的也昭然若揭。组建民主联合政府是抗战结束后整个国家大多数人的集体理想, 但是当这种理想在现实的隐患爆发后, 变得面目全非的时候, 原本只是居中调停的民主派开始了新一轮进与退的探索。从李济深的举棋不定, 宋庆龄的“不动”, 到后来与毛主席亲切握手, 共商建国大业。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代表当时社会情境下的社会精英对这场人民战争之伟大的认同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肯定, 说明了新中国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观众要与电影中的思想意识发生关系的时候, 第三方的话语成为“他者”的话语, 它可以讯唤作为个体的观众成为“屈从”某一意识形态的主体。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尽量避免口号式和传道式宣传的基础上增加说服力。而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是富有哲理、合乎实践, 并且深入人心的。因此, 教条性的直接灌输造成意识形态呈现的重复, 反而过犹不及。这时通过第三方的话语掩饰了创作主体对主旋律思想意识的直接表达, 完成了对隐蔽意识形态的“缝合”, 显得更高一筹。

如果说影片对得道与失道的表现是对中国人处世哲理的点拨和强化的话, 那么, 对中国分与合的拉锯则是现时中国人对祖国统一问题的态度关照。蒋介石在三大战役失败后, 和蒋经国坐在台阶上谈心:“南北朝可以出现在过去, 但绝不会出现在今天, 谁敢当这个千古罪人, 这胆量我没有。”即使是极注重权利和谋术的蒋介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从来也不是我们的敌人。无论是蒋介石的“没有胆量”还是李济深坚决不做“划江而治”的说客, 统一中国的信念都“缝合”在对历史还原的影像里。

从主旋律电影发展至今的历程来看, 传统的主旋律电影中对思想道德的直接教化已经不再适合当今观众的接受心理, 主旋律单调的表现方式已经过时, 对于本身即已受到认同的思想意识其实更需要“缝合系统”的强化。

四、结语

一直以来电影都通过把复杂的现实、历史问题简化为二元对立的矛盾来帮助观众轻松认识。这也是主旋律电影一贯采取的叙事模式, 现实、历史的矛盾冲突被简单的因果逻辑演绎, 观众从中分辨是非, 没有任何模糊的怀疑。电影故事情节的推进过程就是在电影以外提供一个秩序、一种意识形态的过程, 当故事结束的时候, 一个个个体被这些秩序和意识形态所训唤, 产生是否与之认同的疑问。但是, 在多元化社会里, 简单的二元对立已经不能满足观众对历史的“窥视”, 甚至还会遭到冷落。当纷繁复杂的真实历史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 无论是影片打破先前的神话, 还是观众对之批评和争论, 其实他们本身就已经是在“缝合”意识形态。因此对于主旋律电影来说, 无论是创作实践, 还是批评评论, “缝合系统”理论都可以为将来的主旋律电影提供更好的文化内核。

参考文献

[1].胡菊彬.新中国意识形态史 (1949——1976) [M].北京:中国广播电影出版社, 1995:扉页.

[2]. (美) 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2005:3.

[3].同上.31.

[4].唐科.商业化与新世俗神话——新时期中国电影商业化状况分析[J].当代电影, 1998 (2) :45.

上一篇: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关闭工作总结报告下一篇:农村拆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