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初中散文

2024-08-15

读书的初中散文(精选12篇)

篇1:读书的初中散文

读了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我觉得文中的父母不应该逼孩子要回木雕。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可当我认真读完这篇课文后,站在故事之外,却看清了父母与孩子两方出现矛盾的核心,就是缺乏交流与沟通。文中的父母一味的说木雕值钱,逼孩子要回木雕,完全不顾孩子的情感,致使孩子在与妈妈交流时的害怕,难受等一系列的情感纠葛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作为妈妈来说,没有与孩子很好的沟通,只是很强势的,一味的逼孩子把木雕要回来,坚持着自己“木雕很可贵,一定要要回”的立场,完全没有把孩子的立场“友情价很高,诚信很重要”放在眼里。我觉得既然已经送出去了,父母就不要重财轻义,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影响,让父母的形象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不好的伤疤。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抱怨人心不古,重利轻义。可当我们的孩子在青青校园结下真诚无私的友谊时,是谁把它玷污了,仅仅一句社会变了,就能搪塞过去吗?作为启蒙老师家长,该现行教育,以身作则的时候,我们真正把握机会了吗?

很感谢老师给我读并参与学习此篇课文的机会,让我深思后突然有种点亮心灯的喜悦。文章不仅教给孩子珍惜友谊,要求家长与孩子要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彼此的心灵和谐,共同快乐的成长。我们做父母,不要威严的咄咄逼人,不要强势的不讲情义,我们要欣赏孩子的正确做法,铸造高尚的心灵。

篇2:读书的初中散文

读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仿佛时光流转似曾相识之情油然而生,唤醒沉睡心壑的先贤雅客不再恍若隔世,冥冥间似乎蠕活了。这些原本只有在寂夜深沉时才有的我和先贤的窃窃私语此刻竟呈在了眼前,感叹之余我不禁暗呼,文字的魅力原本还可以这样的。

我对文坛泰斗的佳作是无论如何也会挤出时间来阅读的,其中的“听雨”文字温润朗爽,老道冲淡,动情之处的描写尤如诗赋词章的倾述,段落的结尾必是心境袒露的感慨,这颇有点诗词古风的白话延绵,任凭晶凉的雨水纷纷地坠入眼眸涌进干渴的心田。这心田里萌动着悠远的牵绊,那是先生家乡辽阔原野上青春的麦苗,麦苗随风涌动撩拨着先生纷乱的心弦,故乡温厚的热土上,儿时的足迹还能辨么?

那已不重要了 ,当你踏上故乡土地的那刻土地就永远的记住了你,一如先生的血液流淌着农民的血。北方的春天苦雨,这让先生的心放不下,因为故乡的农民最放不下的就是粮食的收成,干渴的大地亦会贪婪地吸尽麦苗最后一丝勇气。城里与故乡之间多了剪不断的乡愁,以至于城里少雨就连先生的梦也是湿润的。乡愁载着牵绊的思绪飞到遥远的故乡带去心中的甘露也带去了青春的勇气,唱响天地间浑然一片生命的赞歌。能解先生乡愁的莫过于春雨的绵绵,这适时的雨露化开了先生久郁的心结,归来的心绪带着久违的释然洞见的是一派生机,是对生命永恒的渴望,以致心境久久不能平复,希望雨不要停(雨声长久响下去)让乡愁在温润中永远融化。

篇3:读书的初中散文

基于散文的以上特点, 将英语散文译成汉语时, 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结构特点, 达到与原文相似的功能, 使译文的意义完整, 语言流畅, 地道。下文中, 笔者将以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王佐良先生对英国哲学家培根的“Of Studies”的译文《论读书》为例, 简要论述英语散文汉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英语散文汉译时语言及结构特征的归化

总体而言, 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与原文是句句对应, 有的句子根据汉语语法特点汉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另一些句子则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而相应调整了语序, 从而使译文流畅自然。例如: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博采, 足以长才。

上述译文中, 三个介词被译成了三个动词, 三个并列的介词短语因此也成了三个动词短语。这样译文符合汉语的层层推进的叙事方法及多用动词的语言特征。又如:

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 is affection;to make 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r of a scholar.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 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原文前部分“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是用不定式做主语。译文照顾到汉语语言习惯, 用“读书”作主语。这既忠实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 又符合散文的朴素风格和中文简练明快的特点, 原文的后部分“is the humor of a scholar”巧妙地运用“学究故态”将英语的静态特点转化成汉语的动态特点。

下面一句译文也十分精彩:

They pre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 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 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 如不以经验范之, 则又大而无当。

原文中的冒号被译文中的逗号代替, 原文中的总分结构也被汉语的连动结构代替。这样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的特点。译文又巧妙地将原文中的“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译为主动语态, 突出体现了汉语的语言特点。这里, 我们不得不赞叹王佐良先生驾驭英汉两种语言的能力。

二、英语散文汉译时对原文语言功能的传达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往往具备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及祈使功能等语言功能。因此, 在英语散文汉译时, 我们不仅要尽最大的努力保留原作所具有的语言特征, 而且要尽力传达原作的各种语言功能。

1. 译文对原文表情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表情功能体现在它能够改变接受者的情绪状态, 能够激发人内心深处的各种情感。散文的表情功能就在于它往往能够以简洁易懂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在翻译中, 语言的表情功能的传达致关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译文的成败。培根的“Of Studies”是公认的劝学名篇, 因此译文也应具有同样的功能, 在这一点上, 王佐良先生很好地完成了他作为译者的任务, 使《论读书》成了中国所独特的劝学名篇。

2. 译文对原文信息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信息功能即运用简练的语言, 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读者, 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散文翻译中, 对于原文中晦涩或较难理解的句子, 译文应在保持语言顺畅前提下, 给予适当解释或说明, 从而保证其对原文信息功能的传达。如下面“Of Studies”中的句子:

Abeut studia in mores.

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原文比较难以理解, 王佐良先生将其翻译成汉语推崇的四字结构, 既保留了原文古雅的风格, 同时也道明了句子潜在的意义, 达到了对原文信息功能的传达。

3. 译文对原文美感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美感功能就是通过精心构思的语言, 给读者以美好的享受。接受美学理论认为, 文学作品是注定为读者而创作的。因此, 经过再创作的译文也是为读者服务的, 应该将读者的接纳、欣赏和评判作为其生存的依据和标准。散文的特殊性决定其翻译是目标取向策略 (target-oriented strategy) 。也就是说, 译者在忠实地传达原作意图的基础上, 应侧重译文的读者效应, 除了考虑其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化信息, 更要注重其语用功能, 即语言应能提示给予读者以美的享受。因此, 翻译散文时, 除应忠实传达原文的语言和文化信息, 更应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如《论读书》中, 以下句子的翻译, 就完整地保留了原文的美感功能。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博采, 足以长才。

4. 译文对原文祈使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祈使功能是指其对接受者行为的影响功能。这一功能可由命令或劝告来达成, 但是通常更有效的途径是恰当的解释, 有启发的玩笑, 或者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提问, 它的使用常常暗示某种权威。在翻译中, 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原文的这种语气, 也即语言的祈使功能的保留。如在培根的“Of Studies”中, 有如下句子:

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te;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nor to find talk and discourse;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而应推敲细思。

王佐良先生的译文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原文的语气, 由此可见, 王王佐良先生的翻译功底是十分深厚的, 其《论读书》也是“一名之立、旬月踟躇”的结果。

综上所述, 王佐良先生的译文《论读书》以保持原作朴素风格为要, 谴词造句通俗简洁, 朴素无华, 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文信息, 先后非常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的信息功能, 美感动能、表情功能和祈使功能, 很好地传达了原文完整的意义。译文语言流畅地道, 通俗简洁, 堪称“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范例之作。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2]郭章:《翻译名家研究》[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4]培根:《培根论说文集》[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篇4:《汪曾祺散文精选》读书心得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能发现一株草的生长吗?你能发现一朵花的绽放吗?你能发现平常的吃穿住行中的奥秘吗?我做不到,于是就更惊异于作者的观察力。他感受到那些草“在我的耳根伸起腰来了”,他观察到“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他走遍大江南北,探索四方食事,研究风俗传统,表达个人感受,把深深的情谊融入字里行間。所以,汪曾祺的散文是独特的,是真实的,它引领我们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同时,他把生活的哲理表达出来,给人以启迪。

汪曾祺善造意境,使人如临其境。“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达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茂盛。”你看,作者写昆明的雨,没有描写雨怎么样,而是写草木水汪汪的茂盛的状态,而我们体会到的,却不是草如何,而是“润物的雨”,它冲刷一切,洗涤一切,滋养一切,雨也具有了生命。再看他描绘的意境:“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天空不是沉闷闷的,空气也不是沉闷闷的,一切都是明亮的。草木浓绿的颜色衬着雨水,雨变成浓绿的了,雨季也成了浓绿的了。这描写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情感和意境了。把意境带给读者,让读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意境,脑海中浮现出美丽的画面,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汪曾祺的记人叙事散文也别具一格,大多讲述西南联大的师生以及他自己的经历,内容丰富,真实亲切。比如写沈从文先生,不是写先生的生平、成就,而是从沈从文学生、友人的角度,写沈先生教书特点和为人,让我们从一位作家眼中认识另一位文学巨匠。这种故事性的散文,让我真正走进书中。

汪曾祺文风淡泊从容,但是,他却没有如此平淡从容的生活。他曾被打成右派,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经历了那么多折磨和摧殘,然而这不公平的生活,他却能够平静地接受,乐观地看待,在那些困难和挫折中,找到生活的快乐。所有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在乐观的心态面前,它们都变成了人生的助推剂,成了成功的垫脚石。

留心生活,享受生活,平淡从容,随遇而安。汪曾祺先生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散文,也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盎然的文学人生。

【作者系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篇5:读书随想的散文

2012年11月至12月看了五本书,《一路梦想》、《和最爱的人去旅行》、《搭车去柏林》、《放下一切去旅行》、《背包十年》。还有一本《我们始终牵手旅行》没来得及看。从这些书名便可以看出,这全是同类的旅游游记,这一次我用自己的钱包,支持了一下旅游文化。

本来我是怕看书的,原因是一旦看上瘾就欲罢不能了。每天看书看得两眼昏花,腰酸背痛,睡眠不足,而且长时间看书保持一个姿势,颈椎也越来越感到不适,这种控制不住的无节制看书,对身体实在没好处。所以,知道自己痴迷看书的毛病,多少年来一直不敢再去招惹那些心仪的小说,或者说是不敢再招惹我那书痴的毛病。床头柜上长期只有一本文言文的《聊斋志异》,这本书对于我可以说是百看不厌,也可以说是有效的催眠剂,每天睡前看上一两个或两三个书中的小故事,就眼皮打架睡意来袭,很多时候看着看着书就从手里掉下来,于是关灯睡觉一直睡到天亮。有意思的是这本书在我手里也有十来年了,不知看了多少遍,却从来记不住那些故事的详细内容,对于每一个故事每次重新看的时候,几乎都像没看过似的。对我来说它永远是一本新书,是一服永不过期的催眠剂。

这次又犯了奢书的旧病,是从看三毛的书开始的,三毛的书着实让我疯狂了一阵。其实我以前对三毛的书并不了解,那是在今年六七月份,在海淀图书城逛旧书摊的时候,看见一本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看见这个书名一下就牵动了我深藏心底的心弦,勾起了我的那个深埋于心的旅行梦想。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对三毛的书着了迷,先是买了一本《撒哈拉的故事》,又找来三毛全集如醉如痴地看得一塌糊涂。在三毛旅行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旅行是社会大学,旅行是疗伤妙药,旅行是写作的源泉,旅行是她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还没有看完三毛全集的时候,我却已经“中毒”很深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碰到了《一路梦想》这本书,当时只简单翻了翻就爱不释手了,那天还算克制住了,没有立即买回来。可是以后的二十几天里,对这本书一直是魂牵梦绕,最终还是专程去了图书大厦,而且一次买了三本同类的旅行游记。女儿看我喜欢这类书,又给我网购了三本这一类的书,一共六本书现在已经看完了五本,另一本也开始看了,我的痴迷于书也可算发烧级的了,疯狂地看完了五本之后,身体的不适迫使我不得不降低对书的热度,但兴致却没有丝毫的降低。

篇6:读书励志的散文

“书籍用得好的时候是最好的东西;滥用的时候是最坏的东西之一”。

这句话是19世纪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于1837年在美国生联谊会上发表很有名的演说〈美国的学者〉中所说的。

今天看来,此话也还是非常正确和深刻的!

此话就涉及到了培养读书兴趣和选择好书的问题了。

作家和老师们经常我们青年人要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但现在我们看看我们中又有几个人真正做到这点了呢?寥寥无几吧!这其实也部分地说明了世界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为什么一直保持在3%左右。

因为真正做到“好读书,读好书”并从中汲取智慧、希望和力量的人是3%左右。

我们若去读读伟人们的传记,你一定会发现他们的原因是可以追溯到他们喜欢上读书的青少年时期。

美国著名的总统林肯就是一例。

他出生在最荒凉的小木屋里,因家贫只接受了很短暂的学校,为了生存和补贴家用,少年时的林肯当过种植园的工人、店员和木工。

在25岁以前,林肯没有固定的,四处谋生。

成年后,他成为一名当地土地测绘员。

在艰苦的劳作之余,林肯始终是一个热爱读书的青年。

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面包,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

晚上,他在小油灯下常读书读到深夜。

在青年时代,林肯通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读了《美国历史》,《圣经》、《华盛顿生平》、《天路历程》、《伊索寓言》。

还读了许多历史和文学书籍。

他通过自学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充满智慧的人。

篇7:读书有感的散文

曾读过一本叫做《羊的门》的小说,因那时年纪尚浅,对此书蕴含的深意是不甚明了的。如今回想过,不得不为作者的勇气与良知所折服。他通过极度夸张荒诞的笔法,将特殊环境下特定人群带有普遍性代表意义的生存状态予以清晰地呈现,直接影射着现实社会。羊,不言自明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的代称;门,则隐喻了出路。这是我现在对这部著作的肤浅理解。

在这部寓言式的著作里,书写者犀利的笔锋直指统治阶层,将统治阶级的虚伪与冷酷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冷酷与虚伪体现在了自身的优越定位,对普通民众地欺骗、漠视,以及对人性的人为塑造与摧残上面。与此同时,作者地挖掘还远未结束,刽子手同时也是受难者。羊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也可能化身为狼。这才是令人震惊地发现。

有羊就必然会有狼,这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写文章的规律。所以描写狼的篇幅是不会缺少的。最早登场的狼是那个白白胖胖笑眯眯的村干部。此人的最大嗜好是为他年迈的母亲捉虱子。书中说他有一双好似女人样的细嫩白皙,可灵巧的小手,这只手最擅长做的事就是,把吸足了他母亲鲜血的虱子逐个拴在一根细线上,独自有滋有味地把玩观赏。这本来仿佛是一幅二十四孝里的道德图。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最后他又会悄悄地把虱子放回到老人家的身上,为的是他可以‘’再来一次‘’。每当回想起这个段落,我都有毛骨悚然的感觉。此人代表的那个阶层的伪善与残忍活脱脱地从文字里跳了出来,让人不寒而栗。无耻可憎。伪装在高尚后面的无耻等同于恐怖。

书中的主人公,那个神通广大的书记就是个伪装的高手。作者用极端冷静地描绘把他刻画成高大全的光辉人物,自然,这样的描写本身就是问题。作者说他常年要披着衣服,如果不披点什么,他是找不到自己的。那么他就和普通村民没有区别了。真是极具了讽刺意味。而他的可怕却是那个爱好捉虱子的家伙无法企及的。因为篇幅所限,仅举两例。

其一。他主管的企业遇到了技术上的难题,因此不惜重金请回省里的专家入厂攻关。但是实验却接连失败,他的脸色在背地里越来越阴沉。然而他却是这样做的:专家每失败一次,他对专家的待遇就提高一个级别,并且面对专家时总是会热情鼓舞,给予他支持与信心,丝毫不加以批评指责。本来已经准备放弃的专家受到了感动,从此开始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工作,为的是给品格这么光辉高尚的书记一个报答,最终活活累死在岗位上。实验成功了。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终于攻克了技术难题的书记,听闻到专家死去的消息时的态度。他几乎就是不为所动。多么高超的手腕,多么可怕的城府。他从内心里没有把人当成人。

其二。在那个集体大劳动的时代,一个憨厚的姑娘,干活时不小心被切去了一根手指,这本来只是一次很寻常的工伤事故。他却灵机一动,认为找到了可乘之机,便刻意把她树为楷模大肆宣传。效果是显著的,原本善良纯朴的姑娘失去了自己的定位。她被人为地吹捧成了一个神化了的人。产生的连锁反应是,人们争相效仿,唯恐砖头铁块不砸在自己的身躯上。伤残率大增。最后他不得不站出来说:还是要注意安全。但他是迫不得已的。因为都成了残疾,施工进度会受到影响。他同样没把人当成人。多么卑鄙的伎俩。

所以敬佩此书的作者,是因为他站在了真正文人的高度,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解读这个社会的丑恶与不公的同时,给予普通人以足够地关注与同情。

揭示苦难并不是为了沉沦于苦难,而是为了从黑暗中汲取教训与思考。只有直面人生,才无愧于自己的良知。底层民众的悲苦不能刻意回避,真正的仁爱应是施予在苦难中挣扎的人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心中的痛是一样的。

由此联想到某位所谓网络诗人的话:一味的宣泄负面情绪如何如何。真的难以苟同。负面情绪的定义是什么?假如说出了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现象,就是负面情绪的话。假如说出了很多人想说却没人敢说的话,就是负面情绪的话。那我真的无话可说。我只能感到悲哀。我只知道,那些在底层苦苦奋斗的普通人,他们的意志并不会比某些高高在上的人来得薄弱。我只知道,假如是你经历过他们曾经经历过的,你也许会崩溃,可他们却永远也不会。他们同样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他们是整个社会大厦的基石。不要去试图摇动托举起你的.根本。小人物的尊严同样神圣不可侵犯。

动辄给描写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扣上负面情绪的帽子,仅以自身的体验想当然地评判他人的认知,本身就是狭隘和不负责任的表现。每个人生活的经历,所处的环境注定是不同的。我们认为的不可能,很可能每天都在发生。既然自诩为文人,就要有文人的良知与底线,说到底就是杜绝欺骗,还生活本来面目。大凡大奸大恶之徒必是饱学之士,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谁能保证那些口口声声爱国的人,不会在血与火中沦为可耻的叛徒。爱国不是仅仅挂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对身边的苦难视而不见,对人民大众的疾苦漠不关心,这样的人能够成为社会道义的坚守者?我表示怀疑。文学需要被尊重,文学服务于人,我们想要了解的是真相。我们不需要掩耳盗铃式的美好。对个别“文人”的伪高尚,只有鄙视与唾弃。社会在前进,已不是文化禁锢的时代,给所有的生命以应有的尊重。

篇8:教会初中学生读书的策略

笔者认为, 抓语文教学, 应从“读”抓起, 从课堂抓起。

众所周知, 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读、写、听、说四个方面, 其中, “读”是基础, 是前提。读能使学生增长知识, 丰富语汇, 领悟为文之道, 逐步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读”不过关, 写、听、说就失去了依托, 学好语文就成了一句空话。教语文先抓读, 理所当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探索, 将其命名为“三多”朗读教学法, 取得较好效果。

“三多”朗读教学法的要旨有五:一是明确提出把范文朗读摆在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 (不是可读不可读) 。二是面向全体学生, 体现了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精神。三是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使学生在上课时动口、动脑又动手, 成为课堂的主体。四是强调了朗读的方法主要应是“出声读”“齐读”。五是指出了努力的目标是培养习惯, 形成风气, 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

二、主要做法

“三多”法的实施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朗读、课后复习三个阶段。

1. 指导课前预习。

课堂教学要腾出时间给学生读, 又要实现既定的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 课前预习便必不可少。

笔者在课前预习的指导上做到了“三要”:要提前布置、要指导方法、要经常检查。

“要提早布置”是事先向学生指明预习的任务, 这在刚开始时要特别重视, 一定要一课一课地预先布置, 以后视情况逐步过渡到以单元为单位统一布置。

“要指导方法”尤为重要。其目的是使学生做得到, 又很快见效。这些方法归纳为“两个要求”:对整本书 (当新教材刚发下时提出) 要求看说明 (序言) 、看目录, 浏览课文, 了解总体要求, 明确学习任务;对每篇课文, 要求读单元提示、本课预习提示、训练重点后通读课文。达到两个目的: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包括自查工具书、在文中圈记号)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记叙文记住“六要素”, 议论文理出论点、论据、论证, 说明文说出该事物的特征。

“要经常检查”很有必要。日常检查由班长、小组长执行, 教师主要用课堂提问、课后抽查的方法。

实践证明, 只有认真地、持之以恒地抓课前预习, 使之形成习惯, 蔚成风气, 课堂教学中的多读才有可靠的基础。

2. 强化课堂朗读。

课堂上的“读”, 除教师范读、录音放读外, 学生的“读”常用的有默读、出声读、表情朗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读全文、读片断、复述式读、背诵式读、比较读等。采用什么读法应根据授课时数、教材篇幅、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及学生情况灵活掌握。笔者的指导思想是, 尽可能安排时间让学生多读、多出声读、多齐读。

篇幅较短的诗歌、文言文等一般是以朗读为主。在疏通大意、讲清要点后就让学生读, 能当堂成诵更佳。篇幅长的, 也尽量挤时间读。有的采用“读读议议练练”法, 做到“长课短教”;若课时较少, 则选读重点段落或精彩片断;有的选读戏剧片段。

3. 重视课后复习。

复习中我们照样是“读”字当头。教完一课后及时复习, 要求至少再诵读一遍范文后做有关练习;要求背诵的反复成诵, 并默写一遍;文中的名言佳句、精彩段落都应背诵、摘录。单元及期末总复习, 要求在通读课文、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重点。由于平时做练习时都在课文中做了记号, 复习通读中看到记号引起注意就相当于再做一遍练习。所以, 这种不加大作业量的读书复习法学生也乐意去做。笔者则主要通过综合梳理知识点、讲解重点、指点复习方法及发动学生互相检查等方式组织复习工作。

三、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笔者认为, 在实施“三多”教学法的过程中, 还应注意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

第一, 课内读与课外读的关系。教材中的篇目文质兼美, 值得反复诵读, 引为典范。但它们仅是名篇佳作汪洋大海之一粟。鼓励学生多读课外好书是语文教师应做的工作。除专门推荐外, 笔者为配合范文的教读对课外书采用“四推荐法”, 即推荐同一作者、推荐同一题材的、推荐同一文体的, 节选推荐原著。

第二, 读与说的关系。初中生说话、答题常见毛病是抓不住要害、条理不清, 甚至答非所问。笔者有意借用读范文、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如朗读全文后, 问段落层次;读精彩片断, 让复述要点;教戏剧选段, 让学生扮演角色, 模拟表演;利用课文中的辩论材料, 先分角色朗读, 接着分析其发言条理, 再进行模拟辩论;在班级组织专题辩论会等。

篇9:写读书的散文

今夜,风大雨大。风,呼啸着拍打窗棂。雨,哗哗哗地如注如泼。窗外除了闪闪烁烁的灯光,再也看不见什么。

我知道,在这样风雨交加的夜晚,能活动的万物都躲藏起来了。那只经常在小区觅食的流浪小狗也一定卧在安全处酣睡呢。它是那样机灵,每当风雨来临时,它都跑得最快。尽管是在流浪,但我发现小家伙是健康的,神情也是悠闲的。我猜想,或许是受不了主人的溺爱才跑出来享受自由的。现在的人,也不知是怎么想的,整天把自己养的小狗用绳子拴住,就是散步时也不解开。世界万物都需要自由,何况生性就爱奔跑的小狗呢。我倒是欣赏这只小流浪狗的生存方式。

小区门口那棵碗口粗的小树,在风雨中再一次接受洗礼。在微弱的`灯光中,我看见它在风雨中摇来摇去。明早我一定早点起来,看看它在狂风暴雨中是否受到伤害。我想,它的根深深扎到地里,狂风暴雨也无所谓的。这棵小树早就认识了狂风暴雨,它的年轮在风雨中一圈一圈地增加着。

雨大风大的夜晚,心中惦记的东西太多,是很难安睡的。只有读书才是最好。随便拿起一本书,就能全身心地读进去。认真品读作者写下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听听他或她在说些什么。这些智者的文字,能滋润心灵也能安抚有些急躁的心情。认真看书,除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还能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听听作者的话,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认真思考仔细对比,相信自己会得到许多。

篇10:于读书的散文

夜晚,沏上一壶普洱茶,点一盏心灯,醉于茉莉花的香味儿,手不释卷。经常看到精彩的时候,忍不住小声低吟几句。那时,你会在书香的美梦中洗却倦尘,开阔心胸。以书相伴,趣意横生,惟有这番寂寞的守望,使得心中的静虑缓缓流长。

有人说:倘若进入不了书中的故事,身心便无法远离喧哗。又有人担心,爱书的人是否受到过挫折,于是选择逃避现实?其实不然!读书需要安静,需要感悟,需要激|情,才能使人的境界得以升华,积攒心灵的收获。

读书之趣,贵在濯心。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读书可使人视通四海,思接千古,犹如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一个人的读书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读书的意义在于,超越世俗生活,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

披衣伏案,咀嚼文字,恰似聆听纯净的天籁之一声,细数着春天里吐出的新芽。与其浮燥于世,不如沉淀过滤,清心寡欲,让身心得以休整。以书相伴,便是世间最完美的栖居。

眼前狠扫二千字,胸中全无一点尘。工作之余,以书相伴,淡定自如,心胸坦荡荡,于字里行间中感悟心韵,流连往返,静静地感受一份难得的怡、泰、淡、然的情趣时,又怎能是一个淡定坦然可以形容的呢?

篇11:读书的优秀散文

今天,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因为做了一段时间的年报表,却收效甚微,心情异常沮丧,于是拿起一本从下面办公室顺手捎上来的《读者》看起来。当我把这本书看完时,不知不觉半天时间就过去了,合上书,心里竟然泛起一丝感动:连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有多久没有这么投入地看书了。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记得小时候,农村孩子都没什么课外书,要是家里有几本小人书,都会成为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我记得读小学的时候,父亲帮我订过一年杂志,是那种儿童文学方面的。杂志是每个月寄到学校的,每当老师将精美的杂志放到我桌上时,我都能感觉到来自同学们的羡慕目光,然后课余时间,总有同学围在我身边,一起津津有味地阅读。其实很多同学只不过是凑一下热闹,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去读这些故事,但我却总是被书里精彩的故事打动。

订的杂志只有一本,而且只订了一年,这远远满足不了我的阅读需求,于是我眼光瞄向了我的一位表哥,表哥比我大两岁,家住萍乡,他家家境还可以,所以书也买得多。那时几乎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到他家去过,没有别的目的,就是去看书,他家的小人书、作文书、童话书等等,我全部要看完,即使这样,我还是觉得远远不够。那时候萍乡有摆地摊看书的,不记得几分钱看一本了,那些地摊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一蹲就是半天,那时姑姑拿给我的零花钱,全部送给摆书摊的小贩了。表哥家的书有时候看了还不够,碰到特别喜欢的还想带回家,表哥自然不会答应,因此就只有偷了,把小人书藏鞋子里,是我惯用的伎俩。记得有一年冬天,为了偷回几本《小溪流》,我特意理了个光头,戴一顶北方人冬天才戴的护耳大棉帽,寒假回家过年的时候,我就将书藏在帽子里带回来。寒暑假我有时也会去醴陵我大伯家,大伯的儿子只比我大一岁,他家里也有书,只是他们有些看不起我们这些乡下人,去他家免不了有时候遭白眼,所以去得少,而且从不从他家带书回来。

记得初中的时候,武侠小说和爱情小说开始在校园里风行,好多男同学每天捧着梁羽生、古龙、和金镛的小说废寝忘食,女生则捧着琼瑶的《梅花烙》、《几度夕阳红》呀什么的,每天装一副林黛玉的多愁善感神情。我对武侠小说和爱情小说都不感兴趣,所以很少看,我看的书很杂,并且偏爱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那时候对莫泊桑很是崇拜。

高中的`时候,上栗中学旁边有个邮政局,那里有好多杂志,我总喜欢去那个地方买书,什么《读者文摘》、《青年文摘》、《短篇小说选》、《微型小说选编》等,都是我最喜欢的,里面的故事都贴近生活实际,而且相比大师们的作品,这类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更适合学习和借鉴,高中时候印象最深的要数三毛的自传,三毛的作品自然纯朴,不带雕饰,让我不止一次地产生独自去流浪的想法。当时也迷过汪国真的诗,并且特意用个精美的笔记本,将他的诗抄在上面,有兴致的时候便摇头晃脑吟诵,自我陶醉一番。

真正读书是进入萍乡高专后,那时候学业上轻松了不少,有大量的空闲时间。我总觉得读书的时候是不能有任何压力的,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入书,才能真正进入到作者的思想里去,才能真正感受到作品的所要表达的东西,有私心杂念的时候读不了书,读也是过目就忘。

在萍乡高专的三年,我是在用心读书,那时候并不想出来教书,而是梦想成为一名作家,所以读书的目的性很强,不仅仅是陶冶情操,更重要是的学习写作技巧和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那时候图书馆里每期新到的《十月》、《收获》、《小说月报》、《钟山》等,都是必读书籍。有时候还到萍乡西门的旧书店去淘书,碰到运气好,就能淘到不少好书,书虽是旧书,但绝不会影响阅读的兴致。记得那时候淘得多的是八十年代的反思小说和伤痕小说,八十年代的作家思想比较纯,文章也写得纯,那个时候正是思想变革的时候,各种试验文学令人眼花缭乱,而九十年代的作家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归了类,分了好多流派。那时候更喜欢西北作家群的作品,如格非、莫言等,格非的作品有点怪诞,不用心读不懂,但思想内涵深。

古典文学一直是我最爱的,特别是先秦时期,感觉那个时代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纯的一群思想家和文学家,先秦诸子的作品,都有其深厚的思想主张,可以说一个人就形成了一个流派,这是后来的文学家无法企及的高度。看老子和孔子的作品,甚至让我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了怀疑,因为直到现在,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过这样有思想深度的伟人了。当时,一本厚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史》,我几乎把里面的文章和诗词全部背了,可惜到了现在,基本上忘得差不多了。

读名著也是从高专开始的,读《简爱》、《斯巴达克斯》、《梵高传》等等,但自己感觉名著还是读得不多。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我只钟爱《三国演义》,《红楼梦》没有读完,《西游记》让电视给害了,《水浒传》则在心里有点不屑:感觉这本书只刻画了一群草莽英雄脸谱,并无特别之处。外国的名著读得不多,读完欧文斯通写的《梵高传》,感觉斯通的传记写得好,便再去读他的《达尔文》传,却让人觉得太枯燥。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总是感觉太写实,无法读下去,这也是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的区别之一,外国人注重写实,中国人注重写意,这和画画是一样的。比如外国人画一棵树,总是喜欢将这棵树每根枝条,每片叶子都画下来,而中国人不会,只要看画的人知道画的是什么就可以了,并且在技巧上称之作留白。其实东西方文化上存在差别,但更多的融合与补充。比如萨特,刚开始时觉得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有些可笑,他认为:如果将人关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这个人如果碰巧摸到了一张椅子,则证明这张椅子是存在的,如果他没有触摸到这张椅子,则这张椅子是不存在的,他把他的哲学思想用小说的形式的反映出来,对于从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我来说,这种说法有些荒谬,但当我们看看中国的童话故事《盲人摸象》,又会感觉两者有相通的地方,对于人类的认知论,显然这是值得探讨的。

和外国文学作品相比,我还是偏爱中国的,毕竟是在熟悉的文化背景下,读起来比较轻松。中国当代也有不少好作品,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记得当时用了整整半个月时间才读完,这半个月里,我吃饭睡觉的时候,脑海里都是故事情节,当我看到田晓霞死后,孙少平那压抑的酸楚与痛苦,我禁不住也流下了眼泪,平凡人的生活,总是有很多无奈与挣扎。路遥是位值得敬重的用生命写作的作家,他最后死在了他写作的书案上。还有一位用生命写诗的海子,短暂的生命历程,就像划过天际的流星,留给我们的是美好与纯净。

参加工作后,书就读得少了,有时候很想静下心来读读书,却总是发觉自己做不到。相当长的时期内,只认真地读了几本清代小说,印象最深的是读大促马的《基督山伯爵》,当时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并且读完后,头脑里总是浮现爱德蒙唐太斯的影子。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冯骥才的小说《神鞭》,描写的是老天津旧事传奇,正宗津味,小时候看过小人书,后来也看过电影,但与原著相比都相差较大,我太喜欢他那种写作风格了,不知道后来的聂鑫森写老湘潭是不是也受了他的影响。阅读希区柯克的作品《谋杀的阴影》,则是因为看了他的电影才去读的,他的作品充满恐惧和血腥,心理刻画细腻,通俗却又不失艺术性。一直对网络上的玄幻小说存在一种抵触情绪,觉得这种不植根于现实的作品不值得去读,但后来还是读了些网络小说,比如《鬼吹灯》、《盗墓笔记》《青囊尸衣》,感觉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差。

篇12:初中叙事散文教学模式的探索

这些叙事散文, 事件不同, 内容各异, 但都以不同的生活背景, 歌颂真善美, 传递正能量, 陶冶高尚情操, 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都能感受到人间的关爱和温情;同时, 这些课文还是很好的作文范文, 可以在写作方面给孩子们以借鉴和启迪。因此, 上好这些课文, 意义重大。一年来, 我们“名师工作室”围绕叙事散文, 通过培训活动和送教活动, 对叙事散文的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探索。下面以2015 年11 月到老河口市送教的课文《阿长与〈山海经〉》为例, 具体介绍如下:

一、带着问题读课文

语文学习, 离不开朗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 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 有助于情感的传递, 让学生获得思想熏陶。俗话说,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因此, 要想让学生明白课文的“义”, 必须认真朗读课文。

散文讲究的是“形散而神不散”, 抒情散文借景抒情, 叙事散文因事抒情, 这个“情”字, 就是散文的“神”, 是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必须让学生认真朗读才能够体会出来。因此, 讲授叙事散文, 第一个环节, 必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 深情、认真地朗读课文。这个环节, 要注意三个方面:

1.问题导入, 创设情境。

良好的开端, 是成功的第一步。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课堂导入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 课堂导入理所当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 导入的成败也直接影响着整堂课效果的好坏。

当然, 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 最简单易行的是问题导入。在讲授《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

因为讲课地点是老河口三中, 我在ppt课件的第一张页面粘贴了两张图片, 一幅是老河口的地标性建筑物, 一幅是老河口三中的实景照片, “这是什么地方?你们愿意为她增光吗?”简单的两个问题, 马上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随后, 我又展示了九种动物图片, 问全班学生:大家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这九种动物是龙的九个“儿子”, 分别是:赑屃 (bìxì) 、螭吻 (chīwěn) 、蒲牢 (púláo) 、狴犴 (bì'àn) 、 饕餮 (tāotiè) 、 趴蝮 (bāxià) 、 睚眦 (yázì) 、狻猊 (suānní) 、椒图 (jiāotú) , 全班学生热情高涨, 虽然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准确, 但课堂效果达到了——宝贵的好奇心激发出来了!在孩子们求知如渴的眼神中, 我拿出四本装帧精美的书举在半空, 告诉他们:龙生九子, 这九种动物是龙的儿子, 大家想知道九子的故事, 可以去看一本书:《山海经》;当然, 要在课下和放假的时候研究;今天, 我们要学的课文与这本书有关。我接着告诉孩子们:这节课, 如果同学们表现好了, 就把四本《山海经》奖励给班级图书馆!瞬间, 全班学生满面微笑、满眼放光地看着老师, 期待后面的教学。

叙事散文都有感人的故事, 讲授之前, 巧设问题, 制造悬念, 精彩导入, 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 让学生迅速而热情地投入到课文学习之中, 每一篇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2.问题导学, 先问后读

安定了学习情绪, 吸引了学生注意, 激起了求知欲望, 就进入了文本的讲授过程, 这个时候, 就该诵读课文了。但读课文也有讲究, 不能什么问题都不问, 直接让学生大声朗诵;而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诵读课文。最好不要让学生先看课文, 要让学生先提出问题, 或者老师问学生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在讲授《阿长与〈山海经〉》时, 我是这样处理的:紧接着导入阶段“龙生九子”的问题, 要求同学们下课后在《山海经》这本书里探究有关知识, 这个时候, “山海经”三个字已经出现在ppt课件的画面上了;我紧接着又提出问题:有一个人, 就因为小时候看了《山海经》, 激发了文学梦, 最终成了大文豪, 你们知道是谁么?同学们说“不知道”, 我就告诉他们是“鲁迅”;这时候, ppt课件的画面上又出现了鲁迅的名字;我接着又说:鲁迅先生写了一篇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文章。这个时候, ppt课件的画面上完整地出现了课题和作者, 我赶紧问道:大家看到这个题目, 难道没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纷纷举手, 于是老师期待的问题出现了:阿长是谁?阿长和《山海经》之间有什么故事?阿长和鲁迅先生有什么关系?这是我预设好的问题, 完全由学生提出来, 真是太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在ppt课件上点出这几个问题, 又补充了三个预设的问题, 这是学生不接触文本不能提出来的问题:

我看见《山海经》这本书以后, 对阿长是什么态度?

看见《山海经》前后, 我的想法和心理有什么变化?

《山海经》这本书对鲁迅先生有什么影响?

然后, 本环节重磅大戏终于登场:2 分钟准备好问题后, 孩子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6 分钟读完, 8 分钟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一共16 分钟, 行云流水般的完成教学任务。

3.朗读方式, 多种多样

朗读, 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同时, 朗读又是一种理解的过程, 感悟的过程, 是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基础。语文新课标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 对于七———九年级的学生阅读要求是这样的: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 养成默读习惯, 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一般的现代文, 每分钟不少于500 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扩大阅读范围。

叙事散文, 往往事件真实感人, 细节精彩生动, 语言朴素细腻, 感情真挚深刻, 是朗读的好素材,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摇头晃脑的高声吟诵, 在问题的引导下, 了解事件, 品味情感, 领悟主旨。

朗读的方式, 是多种多样的。平时的教学中, 时间充裕, 可以让全班齐读, 可以让男女生代表读;或者全体男生读, 女生听;或者全体女生读, 男生听;可以男女生接力读, 老师和学生接力读。此外, 还可以全班默读这种方式, 速度快, 适用于时间紧张的优质课。《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 篇幅不长, 费时不多, 我要求学生各自高声诵读, 声音不一定大, 但一定要有感情, 特别是要贴近角色, 模仿人物的身份和腔调, 像演电影一样说台词、讲故事。刚上八年级的孩子, 稚嫩的童音, 纯真的激情, 很好的完成了老师的任务;加上课文内容和孩子们的生活颇为接近, 读完书以后, 6 个问题, 不到8 分钟, 全部由孩子们说出了答案, 教师只是在一边赞美、赏识,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带着问题品课文

导入激趣, 创设情境, 为阅读文本打下了基础;带着问题读课文, 让学生走进文本, 明白了阿长的性格、作者的情感以及《山海经》的重要作用, 这是课文“扬”的部分;但课文还有一半, 在写我对阿长的“厌恶之情”, 这是课文“抑”的部分;这一部分和后半部分一起, 欲扬先抑, 形成了一条“讨厌—敬意—怀念”的感情线索, 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因此, 课文前半部分的讲授非常重要, 我设计了“带着问题品课文”的环节。这个环节要注意三个方面:

1.巧选角度, 质疑问难

学生, 理所当然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的过程, 教师只应该起主导作用;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但这绝不是说教师要靠边站, 有时候, 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

例如课堂提问环节, 既包括学生对课文、对老师质疑问难, 也包括老师对学生、对课文质疑问难。这样, 可以增进师生交流, 活跃课堂气氛;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可以开阔学生思路, 启迪发散思维;可以及时获得反馈, 提高教学效率。因此, 提问必须掌握技巧:问题巧妙设计、精心选择;要难易适度, 面向全体;要简单明了, 启发性强;要抓住时机, 打开思路;要积极评价, 赞美赏识;巧选角度, 站在知识点的各个角度去提问。

在“带着问题品课文”环节, 我主要从内容、情感和词句赏析角度, “亲自下厨”, 为学生预设了四个问题:

课文前半部分写了阿长哪些事?

你觉得写这些事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突出阿长的性格、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

你能赏析并表演一下吗?

我要用这几个问题, 让学生明白:课文前半部分, 作者是“憎恶、讨厌”阿长的, 因为阿长是一个颜值很低的、没有文化的、举止粗俗的、迷信可笑的、愚昧落后的农村妇女, 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准备。

问题来了, 不能自问自答, 也不能教师马上问, 学生马上答, 因为这些问题有目的, 有难度, 必须让学生合作解决。于是, 学生登场了。

2.探究小组, 合作互动

教学有时候真像炒菜, 教师不能把炒好的菜直接端给学生吃, 最好让学生自己学会炒菜, 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厨师可以准备好材料, 菜得叫学生自己炒!

语文新课标在第一部分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式的设计,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基于此, 课文讲授到此时, 我把全班学生按前后座位, 自然分成几个探究小组, 围绕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热烈讨论, 各抒己见;老师则快乐地围着孩子们转来转去, 这个组听听, 那个组看看, 有时候插几句嘴, 发表一下意见, 但绝不表态, 只是帮助各个小组打开思路, 找出答案。这样的课堂, 完全是欢乐的“海洋”, 探究的“草原”, 教师完全成了快乐而享受的“导演”。

3.教师主导, 点拨思路

有合作探究, 一定要有精彩的展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的主导地位也一定不能弱化。

在上课前, 我给孩子们讲了一句话;这节课, 你们应该像美丽的小天使, 在知识的天空快乐的翱翔;而老师, 只是花丛中一只路过的蝴蝶, 刚好看见了你们可爱的身影。在孩子们的探究到了火候时, “蝴蝶”该登场了!我及时下达了“小组代表开始展示探究成果”的命令, 各个小组争先恐后回答问题, 小手举得“刺破苍穹”, 各种答案闪现着智慧的火花。这个时候, 就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时间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 点拨他们的思路, 在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 分析作者情感, 归纳人物性格。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叙事散文, 关键细节, 最好发挥学生的表演天分, 让他们登台表演, 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品析阿长“切切察察”这个细节时, 我要求两名学生代表站在主席台的正中间, 像阿长和别人说话一样, “竖起第二个手指, 在空中上下摇动, 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进行“场景再现”, 两个孩子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这个时候, 我伸出小拇指“表扬”他们, 同学们都笑着说:“老师, 手指头错了!”我马上追问:“鲁迅先生设计的是哪一个手指头?你能说说其中的奥妙吗?”学生们“哦”的明白了鲁迅先生遣词造句的妙处。

“带着问题品课文”环节, 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 让孩子们“生生互动, 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团结、学会做人”, 从而在训练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 锻炼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

三、带着问题说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对学生“说”的教学提出了要求: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因此, 不管什么体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必须训练学生“说话”能力。叙事散文, 通俗易懂, 贴近生活, 能很快打动学生幼小的心灵, 教师只要设计好教学内容, 学生能说的东西有很多。

我主要把“辩论”这种活动形式带进了叙事散文的课堂教学, 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这个环节也要注意两个方面:

1.辩论的“总设计师”

新课程理念,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但是, 现在的语文教学有点“矫枉过正”的嫌疑:教师“不敢主导”, 害怕因此冲淡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学校甚至强迫教师“一节课只能讲几分钟”, 剩下的时间全部教给学生活动, 这是不对的。韩愈说:“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内容, 该教师讲的一定要大胆讲, “主体”应该是“主导”引导下的“主体”, 而不是所有内容都要学生“兵教兵”, 那还要老师干什么?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设计师”,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

把“辩论”引进课堂, 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论题”, 特别是正方和反方的观点, 不仅要争锋相对, 更应是“画龙点睛”, 这对学生理解课文主旨起到至关重要的启发作用。

叙事散文可以辩论的内容有很多, 课文主旨、写作方法、描写方法等都可以成为辩论素材。在《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 我主要引导学生利用辩论把握文章中心。

教学过程中, 我设计的第三个大环节是:“带着问题说课文”。我让学生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入手, 思考:就整篇文章来看, 作者对阿长的感情, 是以喜欢为主, 还是以讨厌为主。然后抛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正方——以喜欢阿长为主, 反方———以讨厌阿长为主。男生和女生自由挑选正方和反方, 8 分钟的小辩论, 唇枪舌剑, 战火纷飞, 精彩激烈, 笑声、掌声, 连续不停。

2.积极的“旁观者”

学生辩论时, 教师决不能“隔岸观火”“袖手旁观”, 教师必须是积极的“旁观者”。

教师首先是“平等的首席”:不管正方、反方, 教师都不能偏向, 和每一方都是平等的关系;有困难的时候, 既帮助正方, 也帮助反方。

教师还应该是“指导者”:教师要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内容向两方学生“输送炮弹”, 并且在双方辩论“哑火”的时候及时出手, “推波助澜”, 让“战火”接着烧下去。

教师还应该是“管理者”:辩论的主题是不能“跑偏”的, 必须围绕主题来, 不准进行“人生攻击”, 要讲究辩论规则, 必须认真听取对方辩手的发言, 一定要互相尊重, 不能有其他的“肢体语言”, 这样, 课堂才是有序的。

在《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的辩论环节, 正方学生完全被反方打败, “作者不喜欢阿长”占了绝对上风。因为作者采用的是“欲扬先抑”, 学生随时、随处可以发现阿长的“讨厌之处”, 当然会觉得作者不喜欢阿长, 其实这正是老师期望的结果, 但老师必须要帮助正方!我反复提醒正方同学思考:

难道阿长就没有一点优点?

如果阿长是一个“坏蛋”, 作者为什么对她这么难忘?

作者小时候对阿长是什么态度?

作者长大后对阿长又是什么态度?

这些感情有关系吗?

“扶弱济贫”的结果是, 全体学生明白了本文的抒情线索:“讨厌———敬意———怀念”阿长, 然后顺理成章的明白了本文的写作方法:欲扬先抑。

为什么把“辩论”这种形式作为“说课文”的活动形式呢?因为辩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好胜心,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都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没有任何羞怯感;同时, 辩论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流能力, 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发散思维,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 为青春注入正能量。

四、模仿课文写片段

语文课离不开拓展延伸,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教学内容, 强化教学主题;它还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让他们掌握各种语文方法;它是讲授和练习联系的纽带, 是把课本知识直接转化为学习能力的纽带。

在处理叙事散文的“拓展延伸”环节, 我主要采用了“片段仿写法”, 这种拓展方法简单易行, 通俗易懂, 可以马上活学活用,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里要注意两个方面:

1.点拨方法

提起作文, 很多语文老师都会头疼:我费了那么多的功夫, 为什么学生的作文还是写不好呢?其实写好作文关乎方方面面问题, 比如学生的阅读面的深浅、知识面宽窄、语言水平的高低、思维能力的高下, 以及写作数量的多寡、批改质量的好坏, 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 写作方法的点拨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那就是“一课一得”!因为每一篇课文都是编委精心挑选的, 它们对于学生写作一定都会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告诉我们:“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句话可以作为语文教师作文训练的圣经!

叙事散文中, 可以借鉴的写作方法有很多:欲扬先抑、细节描写、对比、衬托、象征、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人物描写等等, 每一种方法, 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借鉴, 快速转化为写作能力。

在《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的拓展延伸环节, 我设计了“模仿课文写阿长”的写作训练活动:在你的成长过程中, 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是怎样看待她们的?请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写一段话, 介绍这样一个人, 不超过200 字。这个环节我准备了8 分钟, 因为前30 多分钟学生已经充分理解了“欲扬先抑”这种方法, 在课堂上没有专门的时间用笔写, 学生直接举手发言, 口头作文, 教师在一边点评, 效果很好。

2.仿写片段

一节课只有45 分钟, 拓展训练的时间很短, 但短有短的训练方法, 那就是写“片段”。在教师总结完本文的写作方法之后, 趁热打铁, 及时跟进, 马上拓展, 这样学生有新鲜感、兴奋感, 迅速进入练兵状态, 训练效果会更好。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 还可以设计另外一种片段训练:

阿长和别人说话, 常喜欢“切切察察……”;你身边的同学们说话时是什么一种情景?请你模仿这个细节, 描写一个人物片段, 要求写出人物个性, 不超过200 字。

再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背影》, 可以这样设计片段训练:

年老、笨拙的父亲, 亲自翻过铁道为我买橘子, 对于父亲的外貌和动作描写, 没有华丽的辞藻, 却突出了父爱的伟大, 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也使这篇散文成为不朽的名篇。请你模仿“买橘子”这一段的人物描写方法, 写一个感人的场面, 歌颂父爱或母爱的伟大, 不超过200 字。

在叙事散文的拓展环节, 教师要紧扣课文, 结合作文方法设计训练片段。因为这种片段训练, 直接把教材技法作为实战指南, 着眼“局部战争”, 演练“实战水平”, 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手眼身法步”基本功。这样, 小处着眼, 细节磨练, 日积月累, 描写能力提高了, 语言水平提高了, 写作技巧娴熟了, 逐渐提高到段、篇, 作文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这就是“仿写”的魅力。

上一篇:掘进一区区队班组建设管理制度下一篇:高中生物选修一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