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的教案

2024-08-10

小班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的教案(精选14篇)

篇1:小班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的教案

一、设计意图

《库乞乞》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乐曲。全曲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四句基本相同的乐句组成,欢快而又跳跃。每一个乐句的旋律走向成弧线形,四句旋律线看上去像四座山。第二部分是四个向上级进的长音。感觉像人上楼梯。第三部分是一个由人声念出的固定节奏型。节奏为(库库艨馄蚱颉)听上去很有趣很神秘。根据音乐的旋律走向画出图形谱,《上山寻宝》的故事也就随之在脑海诞生了。我想通过一幅画一个故事来诠释一首音乐,把抽象的音乐化为看得见的音乐。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音乐情绪、理解音乐结构,在故事中发挥想象创造出各种有趣的舞蹈动作。培养孩子能主动地“从自己内心出发”来进行与音乐的交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体验乐曲所表现的三种不同的节奏。

2.感受音乐节奏游戏的欢乐气氛。

三、活动准备

大白纸一张、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热身律动开始(教师一边打鼓和幼儿一起进场,变化不同的节奏入场)

2.故事引出,初步感受音乐。

今天朱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寻宝,这个宝藏藏在一个很远很秘密的地方,精灵告诉我们只有拿到两件法宝才能找到地图。

(二)幼儿倾听音乐,教师随音乐画出“地图”。

1.师:你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分析“地图上有四座个山,然后还有四个楼梯,因为楼梯太高了所以爬起来太吃力,所以你们一定要注意爬慢一,引导幼儿讲出开门的咒语“库库库乞乞”。

2.幼儿随着图谱感受音乐。教师一边听音乐,一边指着图谱。让有完赏音乐。

3.幼儿一边拍手表示音乐第一部分,一边拍腿表示第二部分。

(三)音乐游戏“骑马寻宝”

1.根据音乐,创编骑马、走楼梯、念咒语的动作。

2.带领一同随着音乐跳舞。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没有找到宝藏(回忆、分析音乐与动作之间的联系)

(四)通过幼儿努力找到宝藏幼儿分享找到宝藏带来的快乐。

篇2:小班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的教案

活动目标:

1、围绕“六一”儿童节话题,谈论在节目里的活动。

2、感受“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和幸福。

活动准备:

1、幼儿参与丰富多彩的“六一”活动。

2、布置活动教室,在班级中营造浓烈的欢度“六一”的气氛。

活动过程:

1、教师将幼儿带到组织活动的场景中,感受“六一”儿童节的喜庆氛围,引出谈话话题。

2、教师引导幼儿谈论“六一”儿童节收到的礼物。[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3、教师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说说幼儿幼儿园的“六一”庆祝活动。

4、幼儿自由结伴谈话,说说家庭里的“六一”活动。

活动延伸:

集体演唱“六一”儿童节的歌曲。

教学反思:

篇3:小班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的教案

一、活动的背景

一天, 小一班的孩子们在餐后散步, 突然很多孩子停住了脚步并围蹲在一起, 原来他们发现了一条毛毛虫。孩子们边看边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是什么虫?”“是毛毛虫!它会变成蝴蝶。”“你看它真漂亮, 背上有一道道的花纹。”接下来的日子里, 孩子们到处寻找毛毛虫。

幼儿对毛毛虫的关注让我们发现了其中的美术教育价值:引导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有趣而可爱的毛毛虫。就此, 园美术教研组设计了小班绘画活动“毛毛虫野餐会”的方案, 但试教后发现了许多问题, 集中表现为活动设计对幼儿的经验关注不到位。

1. 对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不足

活动方案关注了幼儿对毛毛虫的兴趣, 但没有关注幼儿关于毛毛虫的经验。现实生活中, 幼儿亲眼所见毛毛虫的机会较少, 使得他们对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只有模糊的印象, 造成活动中幼儿无从下手, 只能模仿教师的范画。

2. 对幼儿已有的技能经验关注不足

活动方案是要求幼儿用几个连接在一起的圆形表现毛毛虫的外形, 这对小班下学期的孩子而言是比较困难的。超出已有技能经验的要求既会降低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又会使他们难以成功。

3. 对幼儿已有的操作经验关注不足

活动方案是要求幼儿用油画棒绘画的方式表现毛毛虫, 其实, 我园小班美术活动的材料较为丰富, 有棉签、印章等。相比而言, 美术活动中孩子们操作这些材料的机会远远大于操作油画棒, 积累了一定的操作经验。对幼儿操作经验的关注不足妨碍了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创意性表现。

明白了问题所在后, 我们又对幼儿的相关经验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园美术教研组对原活动方案进行了修改与调整, 形成了新的活动方案, 并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活动分析

1. 活动目标的对比

分析:

从目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 第一次活动是引导幼儿模仿性表现毛毛虫, 而第二次活动是引导幼儿自主创意地表现毛毛虫。

2. 活动准备的对比

分析:

从两次活动准备的对比中, 可以看出第二次活动更为关注幼儿的相关经验。

(1) 活动前, 教师在自然角提供了毛毛虫供幼儿观察, 在图书角提供了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并组织幼儿共同阅读, 帮助幼儿感知毛毛虫外形的特征。

(2) 教师为活动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 所有材料都是精心选择和设计的, 如提供的蔬菜、水果质地较硬, 便于小班幼儿进行盖印。并且, 黄瓜、藕、玉米、土豆、胡萝卜、杨桃的横切面形状各异, 有圆形、五角形、花瓣形、中间镂空形等, 便于幼儿盖出不同的形状进行创意表现。其次, 所提供的水粉颜料色彩明快, 便于幼儿玩色和配色。再次, 一共提供了6 组颜料, 其中有4 组的颜料都是相近色的 (2组是冷色系, 2 组是暖色系) , 另2 组的颜料都是对比色。目的是让幼儿在无意识玩色、配色中感受冷色系、暖色系、相近色系、对比色系之间的不同, 从而提高色彩欣赏能力。这些颜色都是孩子们以往玩过、用过的,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最后, 活动所选用的音乐《森林狂想曲》, 是小班童话剧表演中的背景音乐, 孩子们知道音乐描写了各种小动物在森林里开音乐会。用在此活动中, 不仅可以营造快乐的氛围, 更是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有助于他们的创意表现。

3.活动过程的对比

分析:

(1) 从活动过程的对比中, 可以看出在第一次活动中, 幼儿是被动式学习, 而在第二次活动中, 幼儿通过自主尝试盖印毛毛虫的身体、师幼互动讨论添画的方法和分享式讲评等活动进行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活动过程就是幼儿在经历“经验的过程”, 进而获得更多、更完整的经验。

另外, 在第一次活动中, 幼儿是个体学习, 而在第二次活动中, 幼儿是合作学习, 即4 人在一张背景大画纸上合作完成作品。当然这次合作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4 名幼儿虽然是在同一张纸上创作, 但基本上还是各自独立创作, 没有出现两人或几人共同创作同一事物的现象, 但是, 出现了幼儿之间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现象, 这是合作的萌芽。

(2) 作品评价由点评走向分享。第一次活动, 采用的是传统的作品评价方式, 关注的是作品的用色、构图、画得像不像等。第二次活动, 在作品讲评环节, 幼儿是以故事的方式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也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评, 充分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这样的讲评方式是师幼、幼幼之间的分享, 更利于幼儿接受, 并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联想的机会, 为后续的创意活动提供了经验支持。

三、活动感悟

1. 活动设计基于幼儿的经验

第二次活动之所以取得成功, 得益于活动方案充分考虑了丰富幼儿有关毛毛虫的生活经验。教师将幼儿发现的毛毛虫放在自然角的观察器皿中, 供幼儿观察、记录;组织幼儿阅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组织幼儿观看毛毛虫变蝴蝶的视频;在拼图区提供毛毛虫和蝴蝶拼图材料等, 使得幼儿对于毛毛虫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2. 活动过程关注幼儿的经验

杜威的经验理论认为:活动的过程就是幼儿“经验”的过程。在活动中, 幼儿借助已有经验, 通过与教师、同伴、材料的相互作用, 以获取自己所需的更多、更完整的经验, 即新的经验。

在第二次活动中, 幼儿自主尝试用各种操作材料盖印毛毛虫的身体。由于这些材料盖印出的形状各异, 有圆形、五角形、花瓣形、中间镂空形等, 不仅让幼儿体验到成功感, 同时也为他们后续的借形想象添画提供空间。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评, 充分肯定幼儿的优点与创意。故事式的讲评不仅更利于幼儿接受, 还提供了幼儿联想的机会, 为幼儿新的创作提供了支持性经验, 并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活动结果着眼于幼儿获得新的经验

篇4:小班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的教案

小班幼儿感恩意识分析: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在众星捧月的掌声中长大,从出生开始,长辈们就给予了他们较好的生活环境与情感呵护,因此,很多“小公主”“小皇帝”习惯了一味地接受与索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让爷爷奶奶背着来上幼儿园,对饭菜、水果不爱惜吃几口就丢掉了,要求大人买很多玩具等,感恩情感比较淡薄。而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性格、习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实行感恩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感恩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相贴近,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天真、纯洁,对爱有天生的需求,对善、美有本能的向往。感恩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感恩、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生活,并从身边的亲人做起,通过爱父母、爱家庭进而推己及人。

鉴于幼儿的绘画能力较弱、感恩意识也比较单薄,因此,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思维方式,尝试借助以儿童画为载体,通过幼儿绘画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一、童心绘童画——提升幼儿绘画水平

1.激发兴趣

(1)深入生活,细致观察。绘画来源于生活,小班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色彩鲜明、造型简单的物体特别感兴趣:憨态可掬的小鸡、小鸭、小猫、小鱼;新鲜诱人的蔬菜、水果;五彩缤纷的糖果、鲜花等都易引起幼儿感知的欲望、绘画的兴趣。通过让幼儿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中这些物体的形、色、态,同时也可让幼儿欣赏名人名家的画,感受布局、色彩、线条之间的美。幼儿是绘画的主人,引导幼儿通过细致观察,让生活成为儿童画的源泉,不断为幼儿创造出崭新的作品。

(2)优化环境,丰富表象。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幼儿视觉产生色彩美感的基础,因此,为幼儿提供一个具有美感的环境可以丰富幼儿对美的感知,产生创造美的欲望。如,随着话题活动“新年好”的展开,我们首先在教室里布置了浓浓的新年氛围,主题墙上是两个大大的红灯笼,灯笼上有家长们对孩子“新年的祝福”和孩子们自己动手画的“新年的礼物”,看着自己和爸爸妈妈的作品同时被展示,孩子们连连赞叹:“好漂亮。”

2.技能提高

(1)巧用工具,形式多样。绘画工具是美术活动中必备的物品,而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长时间使用单一的作画方式容易使他们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我参考了部分幼儿美术专著,选取了适合小班幼儿的儿童画表现形式:涂鸦画、简笔画、撕贴画、涂色画、临摹画、蔬果印画、棉签点画、颜料吹画和半成品添画。经过具体实施,发现幼儿对这些儿童画表现形式很感兴趣,在作画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接受色彩的刺激,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愿望,同时,形式多样的绘画活动,使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2)游戏参与,趣味横生。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因此,在活动中我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入,一下就抓紧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在美术活动“红苹果”中,有的幼儿在画圆时在连接处留一个缺口,为了重点提示将圆画完整,我就以苹果宝宝的口吻说:“我的样子是圆圆的,要把弯弯线的两头连接好,如果留一个洞洞,虫子会从洞洞里钻进去咬我的,那多疼啊!”幼儿听我这么一说,都能小心翼翼地将苹果画圆、画完整了。

3.评价鼓励

(1)自我评价,同伴欣赏。活动结束后,我将孩子的绘画作品全部展出,让孩子自由欣赏自己和同伴的绘画作品,一幅幅涂鸦之作在孩子们的心中就是一个个舞台,看似普通的一根直线被孩子们唤作滑滑梯,看似平凡的一个圆圈被孩子们当作一个灯笼、气球,在欣赏同伴作品的过程中,孩子们进行着相互学习,丰富了他们的绘画经验。

(2)慧眼识珠,捕捉闪光。幼儿的创作与绘画热情需要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如果教师轻易否定幼儿的作品将会影响幼儿创作能力的表现。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没有好与坏之分,而是以构思是否新颖、独特,想象是否奇妙、有特点,色彩是否搭配鲜艳,画面是否丰满这些方面入手来进行点评。孩子们听到老师的赞许,更加深了他们对儿童画的兴趣。

二、爱融于笔尖——在儿童画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1.结合日常生活渗透幼儿的感恩意识

在小班开学初期展开儿童画活动的时候,出现了对自己作品、绘画工具不爱惜的现象,有的幼儿画了寥寥几笔就将自己的作品揉烂了,有的幼儿将蜡笔作为了投掷的工具,乱丢乱扔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我就对孩子进行了情感上的教育,让幼儿时时感恩身边的物品给自己带来的便利。如,绘画用的油画棒,我把它们拟人化地称为蜡笔宝宝,蜡笔盒称之为蜡笔宝宝的家,正是因为蜡笔宝宝的无私付出,才能使我们小朋友的画变得更美丽,更漂亮,我们要感谢蜡笔宝宝,并且告诉幼儿蜡笔宝宝要回自己的家。我把用画笔画画以拟人生动的形式比喻为蜡笔宝宝要出来做游戏了,画纸就是蜡笔宝宝的游乐场。为了鼓励小班幼儿能够运用多种颜色绘画,我会告诉孩子们蜡笔宝宝都想出来游戏,要让每个蜡笔宝宝都到游乐场上玩一会儿好吗?这样一来,乱扔绘画工具的现象明显就有了好转,孩子们都小心翼翼地将油画棒放回到盒子里。

2.结合主题教育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在学期中,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挖掘教育活动中的感恩因子,对幼儿展开感恩教育:如,用蔬菜印画“一盘蔬菜”,当孩子们用青菜印出一朵朵美丽的花时,不禁发出“哇!真好看”的惊叹,对此,我们适时地进行感恩大自然、感恩农民伯伯的教育。在简笔画“彩色的树叶”中,我们将小朋友的作品展示成一个漂亮的树林,请孩子们相互欣赏,比一比是一幅画好看,还是所有的画组成的彩色树林好看,在相互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进行感恩同伴的教育。在“新年贺卡”的美术活动中,我们通过谈话活动让幼儿说说谁是关心他的人,想送什么样的新年礼物给他,然后请孩子们将自己的祝福画在新年贺卡上送给关心他的人,感恩亲人、老师、同伴。孩子们将自己的贺卡送给老师、家人。家长和老师们都很感动,有的家长说:“第一次收到孩子的贺卡,很感动。”

3.结合特色节日深化幼儿的感恩意识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将儿童画活动与一些重要的节日相联系,如,教师节、妇女节、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春节等。在这些节日里,尝试让幼儿通过儿童画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感恩情感。在父亲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让每位幼儿通过画画的方式送一件礼物给爸爸,孩子们尽情地在画纸上挥洒着,当我看到画纸上一个红红的、大大的“五角星”时,洋洋介绍说:“我的爸爸是警察,能抓小偷,我爸爸最棒!我奖励给他一个五角星。”当我看到“一个杯子”时,小航介绍说:“我爸爸每天要上班,下班了我给爸爸倒一杯水。”当我看到“一辆小汽车”时,芊芊介绍说:“我要送爸爸一辆小汽车,这样爸爸就能带我出去玩。”……孩子们的画作虽然拙嫩,但是他们心中对爸爸浓浓的爱意已经通过画笔表达出来,家长们看到孩子天真的、甜美的内心世界,都被深深感动着。

在儿童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挖掘感恩教育的素材,并对幼儿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引导,有利于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获得感恩思想的熏陶和培养,在孩子幼小的心中播撒下一粒感恩的种子,践行“感恩、知恩、施恩、报恩”的美德。

篇5:小班儿童教案皮球教案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其控制能力。

3、指导幼儿练习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游戏准备:

大皮球一个游戏指导

教学过程:

1、带领幼儿走圆圈,学小鸡走、小鸭走、小兔跳。

2、出示大皮球,教师拍一拍,皮球跳一跳,增强幼儿经验。

3、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面向圈内,边说儿歌边表演动作:“我是一个大皮球,会跑步,会跳高。拍得轻,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连着拍,跳跳跳。”教师说:“大风一吹四处跑。”幼儿四散跑开,游戏重新进行。

4、组织幼儿进行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双脚同时向上纵跳。

5、讲评:表扬游戏中表现好的幼儿。做小朋友的模范榜样。

6、结束:开着小火车分组小便喝水。

教学反思:

篇6:六一小班教案

精品文档 六一小班教案 游戏一:抓泥鳅

道具:桶数个,每个桶内泥鳅数条,盆一个

游戏规则:活动现场,小朋友都可以参加,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泥鳅从桶内抓入盆内泥鳅最多者获胜。获胜者可得奖品一份,其它小朋友可得小纪念品一份。游戏

二、吹汽球比赛 道具:汽球若干汽球托若干

游戏规则:此组游戏可分组进行,每组约十个人,站成一排,待主持人一声开始就可开始吹汽球,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汽球吹得最大并且绑好的获胜。游戏

三、跳绳比赛

道具:电子计时器一个,可计数绳一条

爱动是小朋友的天性,我们组织这个活动旨在提倡运动。

在规定的时间内,跳得最多的小朋友获胜,在一个小朋友跳的同时,可以组织其它小朋友围成一个圈坐下来并一起为跳绳的小朋友加油。游戏

四、吹筷子游戏

道具:装满水的啤酒瓶数个,筷子数根

规则:可将参赛者分为十人每组进行,不宜过多,每个啤酒瓶内放筷子一根,游戏开始后,在一分钟内将筷子 1 / 9 精品文档

自啤酒瓶内吹出来最长者获胜。

游戏决窍:从下往上吹或平吹筷子都不会动,如果从上面往下吹则筷子很快往上浮。这个也让小朋友学到了一些东西。

1、小小神射手

准备:若干易拉罐、呼啦圈

规则:每个参赛的幼儿有3个呼啦圈,站在统一规定的线 上进行投射易拉罐,根据投射的情况进行奖励。

2、迷迷转 准备:熟悉儿歌内容

规则:比赛的小朋友站在场地的中央,双手侧平举,在原地转,边转边念儿歌:迷迷转,迷迷转。大风吹来快快站。当念到“站”字时,幼儿马上停止旋转。每回最多转3圈。

3、赶小猪

准备:若干小球、小棒、椅子

规则:在游戏场中央设置障碍物小椅子,在赶小猪时要越过障碍物到达目的地,先到者胜利。

4、吸管运球

准备:若干吸管、乒乓球

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吸管吹乒乓球,吹气球时 2 / 9 精品文档

不能用手抓,先将小球运到指定地点胜利。

5、才艺大比拼

规则:幼儿用自己拿手本领进行表演,可以是一个人表演也可以请你的好朋友表演,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奖励

一、活动项目:

1、猜谜语、绕口令、吹蜡烛、摸鹿鼻子、打保龄球、盲人击鼓、钓鱼、挟乒乓球、套圈

10、飞镖

11、抢说运动项目

12、运用爆破音吹蜡烛

13、妙接对联或歇后语

14、联想ABC

15、比比谁的眼力

16、快乐呼拉圈

17、比比谁的运气好

18、掌上明珠

19、弹球

二、项目规则

1、猜谜语:每人可以猜三条,每猜中一条获奖券一张。

2、绕口令:抽号进行,每人绕口令一次,凡能准确、流利、不 停顿读完绕口令者,获奖券一张。

3、吹蜡烛:每人吹一次,凡一口气吹灭十支蜡烛者,获奖券一 张。

4、摸鹿鼻子:每人摸一次,蒙上眼睛转三圈,凡摸到鹿鼻子的,可获奖券一张。3 / 9 精品文档

5、打保龄球:每人打三次,凡在10米距离内打中目标者,获奖 券一张。

6、盲人击鼓:每人击一次,蒙上眼睛转三圈,凡击中鼓者,获 奖券一张。

7、钓鱼:每人钓一分钟,钓三条者,获奖券一张,钓六条者获 奖券二张,以此类推。

8、挟乒乓球:每人挟一分钟,挟完20个乒乓球者,获奖券一张,挟完40个乒乓球者,获奖券二张。

9、套圈:每人套五次,套中二个者,获奖券一张,套中四个者,获奖券二张,套中五个者,获奖券三张。

10、飞镖:每人投三支,在规定位置内每投中一支者,获奖券一 张。

11、抢说运动项目:主持人准备好一个篮球。参赛者两人一组。两人互相传球。一人在传球时必须先说出一个运动项目名称,另一个人在接球时必须马上说出另一个运动项目名称。在一分钟内,谁说出的运动项目多,谁即得奖劵。4 / 9 精品文档

12、运用爆破音吹蜡烛:主持人准备好六支蜡烛并点燃,若干道问题。主持人提问一个问题,参赛者需用回答的话中发出的气息吹灭蜡烛,即得奖劵。如:主持人问:“有兔子在草地上你会怎么做,”回答者用“扑过去”的“扑”的发音而喷出的气息来吹灭蜡烛。

13、妙接对联或歇后语:主持人要准备好三条对联或歇后语。主持人说出上联或下联,让参赛者来接,对的即得奖劵。参赛者在接对联或接歇后语的过程中,其他人不得提示。

14、联想ABC:主持人事先把一些英语单词做成签,由参赛者抽三次,并对所抽内容进行联想,如果能正确并连续地做出三个即得奖劵。如:主持人在说出run 这个单词后,参赛者就要做跑的动作来与run这个单词联系起来。

15、比比谁的眼力好:主持人准备好三支筷子,一个空啤酒瓶。参赛者站在啤酒瓶的一侧,筷子离瓶口约一米的距离,瞄准瓶口,放掉手中筷子。如果筷子掉进瓶里,便是优胜者,即得奖劵。每人有三次机会。

16、快乐呼拉圈:在地上摆放五个空易拉罐。每个易拉罐之间的距离为二十厘米。参赛者应站在离易拉罐一米远的地方,才能向易拉罐扔圈圈。每扔中一次即得奖劵。每人有三次机会。

17、比比谁的运气好:主持人要准备好若干颗且颜色 5 / 9 精品文档

不一样的珠子,其中红色的有三颗。主持人把珠子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让游戏者伸进袋子里抓三次,每次只抓一个珠子,若抓中红色珠子,则中奖劵;反之,没有中奖

18、掌上明珠:主持人要准备好一个乒乓球和一个乒乓球拍。参赛者将乒乓球平放在乒乓球拍上,沿着桌子走。走至终点,球未丢就得一张奖劵。

19、弹球:主持人准备好三个乒乓球和三个小纸箱。三个小纸箱平放在一张桌子上,成品字形。参赛者站在桌子前面,主持人将三个乒乓球拿给参赛者。参赛者将手中的球往地上扔,若弹起的乒乓球弹进小纸箱内,参赛者即得奖劵。09年六一儿童节游戏活动方案

本次六一儿童节游戏活动,经过各队辅导员老师和队员们献计献策,布置会场,共分成“顶球高手”、“超级合作”、“吹球过杯”、“百发百中”、“千钧一发”、“快乐保龄”,分设在各教室。具体细则如下: 一年级:“顶球高手”――掷球绕弯细则:参加者手持球板,绕着凳子来回走动,不掉下者为满分,如果掉下1次减去1颗糖,依次类推。二年级:“超级合作”――挤气球细则:每次进场6对,即12位同学,2人背靠背合作挤破气球。挤破1只气球两人各奖2颗糖,挤破2只气球两人各奖3颗糖,依次类推。三年级:“吹球过杯”――吹乒乓球细则:杯子内放 6 / 9 精品文档

一些水,水上放乒乓球, 用嘴吹乒乓球,分别从1号吹到2号,从2号吹到3号,依次类推。吹进一个得一颗糖,吹出杯外,按所得的分数得糖。

四年级:“百发百中”――投掷圈子细则:参加者站在白线处,每人投掷3次,投进1次奖2颗糖,投进2次奖4颗糖,投进3次奖6颗糖,。五年级:“千钧一发”――夹弹子细则:参加者在半分钟用筷子夹弹子,能够夹到10颗弹子得满分,能够夹到8―9颗奖5颗糖,能够夹到6―7颗奖4颗糖,依次类推。

六年级:“快乐保龄”――打保龄球细则:参加者在4米线上,将保龄球滚向雪碧瓶,倒2只得1颗糖,倒3只得2颗糖,倒4只得3颗糖,依次类推。小班六一活动方案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到了。今年是我们班的宝贝们最后一次在幼儿园过六一。根据园内安排,5月31号我园将开展庆“六一”活动。但是由于今年手足口病以及猪流感,因此园内不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根据我班情况,为了让宝贝们过一个有意义又开心的节日,我班制定了以下几个活动方案: 上午为小班的弟弟妹妹制作礼物并去送礼物。下午——a、带幼儿参观园内的“幼儿画展”、“我 7 / 9 精品文档

和孩子一起长大摄影大赛”。

b、班内进行分享活动,满足幼儿的愿望。c、分发节日的礼物。为了更好的开展活动请宝贝们: 利用这几天的时间打算好要制作的礼物并准备好材料带来。请每名宝贝带少量的水果、零食进行分享活动。请家长们:为你的宝贝准备一份儿童节的礼物吧~

温馨提示:由于电视台要来录像,请宝贝们5月31号早上8:00以前来园 小班六一活动方案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敬爱的老师们 可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 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时光,当鲜红的太阳跃上

地平线,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今天,在这欢欣喜悦、热情洋溢的日子里,八角岭幼儿园全体师生和各位家长欢聚一堂,共渡这美好的时光,在这欢乐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祝愿: 小朋友们 节—日—快—乐~健—康—成—长一、二、合唱:《娃哈哈》 独唱 8 / 9 精品文档

1、陈思琪——《数鸭子》

2、何紫涵——《打电话》

3、张春燕——《好妈妈》

三、舞蹈;

1、我真得很不错

2、感恩的心

四、此次活动材料;彩带若干、汽球一袋、糖果一袋、铅笔60支、笔记本15本。赵小英

篇7:小班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的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围绕“六一”儿童节话题,谈论在节目里的活动

2、在交谈和结伴交谈时,注意倾听并能围绕话题谈话

3、感受“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和幸福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参与丰富多彩的“六一”活动

2、布置活动教室,在班级中营造浓烈的欢度“六一”的气氛。

活动过程:

1、教师将幼儿带到组织活动的场景中,感受“六一”儿童节的喜庆氛围,引出谈话话题

2、教师引导幼儿谈论“六一”儿童节收到的礼物

3、教师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说说幼儿幼儿园的“六一”庆祝活动

4、幼儿自由结伴谈话,说说家庭里的“六一”活动

活动延伸:

集体演唱“六一”儿童节的歌曲。

教学反思:

孩子们都非常开心.活跃.如果准备的更充分肯定更好.【篇二】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进一步了解六一节是国际儿童节,使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节日。

2、幼儿能发音清楚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3、初步学会和同伴一起愉快的庆祝自己的节日。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朋友庆祝六一节的画册;欢快的乐曲;

活动过程:

1、出示画册,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六一国际儿童节;

“今天上午,小朋友一起制作了6 本《我想怎样过六一节》的画册,那么小朋友知道为什么要过六一儿童节吗?”

2、欣赏儿歌:《“六一”到》

“今天老师个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六一到》听听儿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的?”

告诉幼儿儿歌名称,和幼儿一起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欣赏儿歌《六一到》(配乐和图片进行诗朗诵)

提问:“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情?”(请幼儿运用诗歌里的语言进行描述)

3、幼儿学习儿歌《“六一”到》

①教师分句教授,注意引导幼儿吐字清楚和发音正确;

②请个别幼儿朗诵,教师适当提示;

篇8:小班化教育中特殊儿童的发展策略

一、做好“三多”工作,让留守儿童的生活充满阳光

案例一:李XX,江苏省大丰市三龙镇第二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二(1)班学生,今年8岁。父母一直在哈尔滨打工,每年只回来看望他一次。孩子想念爸爸妈妈时只能通过长途电话说上一些话。目前,他一直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公、外婆虽然精力尚好,但与冬冬缺乏沟通。冬冬后来变得沉默和懒散了。班主任目睹着冬冬的变化,果断地采取了“三多”行动:多召集几次与老人们的见面会,引导老人们了解儿童心理,学会沟通策略;多组织几次手拉手活动,倡导全体同学以实际行动加入到手拉手活动中去;多开展几次特长竞赛活动,丰富留守儿童及其他儿童的业余生活。现在,冬冬开朗多了,做事也变得认真了。

案例分析: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不力、缺乏抚慰、疏于照顾等原因一直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小班化教育实施以后,我们的教师已经有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他们的身上。我们通过学校的帮助建立好“三多”活动制度,努力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并通过“三多”工作,努力让留守儿童不受任何困扰而影响发展。

二、扮好“三重”角色,让特殊家庭儿童健康地成长

特殊家庭儿童因为特殊的背景更需要特殊的关注。我们的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意义,把握小班化教育优势,扮演好成长向导、心理医生、爱心妈妈的三重角色,让这些特殊儿童获得健康的成长。

案例二:柏XX,我校二(3)班学生。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在外打工,一直与爷爷一起生活。她从小缺少母爱,养成了寡言少语、不思进取的习惯。班主任和课任教师一起为她制定了个人发展计划,并充分运用班级“心情驿站”(心理辅导站)、“谈天说地”(每日一次的晨会对话课),引导她表心迹,长见识,获自信。

案例分析:爱心和智慧是小班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两个要素。只有在有爱心的基础上,运用教育的智慧才能在学生心中扎下教育的根,结出育人的果。一个所谓“特殊儿童”的成因是复杂的,要改变他,使其个性更完善,需要时间、需要精力、需要心血的浇灌,更需要耐心!我们要坚信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无限潜能,我们要坚信教育能创造奇迹。

三、发挥情感教育功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1)发掘资源,拨动学生的心弦。“资源”不是外加的,而是来自教材、学生的本身。一(2)班王老师对此深有感触。她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来”字的写法,就充分运用形象记忆的手段:一片肉加上两点芝麻,再加上一片肉,用竹子串起来后粘上两叶菜,就成了“来”一串肉。

(2)满足需要,舒展学生的心灵。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至爱,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正是我们小班化教学的风格。因此,我们从学生的愿望出发,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目标的上限与下限、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指导的分类与个别、伙伴的合作与助教、作业的推荐与自选等的组合式教学,让各类学生都得到情感的满足、兴趣的调动。

(3)展示成功,放飞学生的心愿。成功教育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我们以阳光角、档案袋、创造苑为展示窗口,努力实现过程评定、成长记录、多元评价的革新,使教学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得到赏识、放飞理想的通道。

四、挖掘闪光点的价值,让问题学生看到前进的希望

挖掘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正纠偏,是转化问题学生的成功经验。这虽不是小班化教育独有的东西,但是在小班化教育中我们可以做得更加完美。况且,学生人格的塑造中就十分需要认识这一价值。

案例三:张XX,我校四(3)班学生。由于家庭照顾不够,养成了喜欢拿别人东西的习惯。有一次,班级临时调换教室。他在新教室发现了课桌里的牛奶,就趁别人不注意时将它喝了。班主任李老师了解情况后,就跟他讲清利害关系,并利用他说话守信的长处希望他自己想办法处理好这件事。果然,他在第二天就赔给了人家一瓶牛奶。老师趁势表扬了他,给了他自信。现在,他再也不拿别人东西了,还天天帮班级倒垃圾做好事呢!

篇9:小班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的教案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儿童;自理能力;提高方法

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年龄较小,基本上都属于刚刚进入幼儿园,不仅对幼儿园还没有适应,而且也很不听话,特别是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不强,这不仅不利于幼儿园小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从当前幼儿园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绝大多数小班教师都高度重视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特别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解决当前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方法,确保小班儿童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现状

幼儿园是培养儿童的重要载体,不仅要在培养儿童相关知识方面下功夫,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有很多小班幼儿教师在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不高。深入分析当前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不足:一方面,存在着培养方法不够科学的问题,尽管绝大多数小班幼儿教师都重视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但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方法不够科学,更多的是采取“规范”的模式,即更多的是靠命令式、强迫式的规范方法,因而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儿童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甚至哭闹的情况出较多,生活自理能力自然不会提高。另一方面,存在着培养方法不够多元的问题,当前有很多小班幼儿教师不注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多元化策略,比如有一些小班幼儿教师不注重将文化教育与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再比如还有一此裘皮班幼儿教师不注重将游戏活动与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因而在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缺乏有效性。

二、幼儿园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方法

对于幼儿园小班儿童来说,要想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在培养方法创新方面下功夫。要看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本文认为,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提高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人性化。要想更好的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小班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成效。这就需要小班教师在高度重视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深对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重要性以及深远意义的认识,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坚持“人性化”培养。小班教师要将幼儿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要理解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是正常现象,作为教师就是要在培养方面下功夫,而不是要求儿童必须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小班教师通过思想认识的改变,进而能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注重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加有的放矢,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比如应当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当中,让“亲其师、信其道”发挥作用。

二是提高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科学化。培养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通过规范就能实现,必须运用科学的方式。这就需要小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要改变传统的以命令式、规范式、灌输式的方法,而是要采取教导和引导的方式,让小班儿童自理能力逐步提高,因为小班儿童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运用科学的培养方法,还要求小班教师必须加强对幼儿基本情况的分析,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基础,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培养,比如可以采取“分类培养”的方式,教师通过不同类别的儿童进行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基础较好的可以更多的进行提示,基础不好的则要投入更多的情感。

三是提高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多元化。小班教师在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多元化”的培养方法,通过将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与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可以将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与游戏结合起来,设计一些让幼儿自己动手的游戏活动,对于玩具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放到指定的位置,这样能够让儿童逐步形成自理意识,久而久之,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再比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将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将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内容融入到文化教育当中,特别是在儿童休息、娱乐、睡觉等方方面面,都要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引导,使他们的自理意识和自理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总之,要想更好的培养小班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将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融入到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当中,使小班儿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是提高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合作化。培养小班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而且也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和配合,使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更具有协同性,这是培养小班儿童自理能力至关重要的方面,幼儿园以及广大小班教师要引起重视。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形成培养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强大合力。比如小班教师要加强与儿童家长的沟通与联系,特别是针对当前一些家长不重视儿童自理能力培养的现实情况,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多配合,在家里就要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小班教师可以为儿童家长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还要高度重视社会化培养,比如天冷了要多穿衣服,过马路要注重车辆等等,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如何提高幼儿园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系统的分析,尽管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小班教师对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定的认识,而且也高度重视,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性,最为突出的就是培养方法不够科学和多元,制约了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小班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广泛,特别是要在提高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人性化、科学化、多元化、合作化方面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曹伊娜.幼儿园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的游戏教学方式[J].才智,2016,30:11.

[2]余佳玮.家园共育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式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6.

篇10:小班六一活动的反思

1、 使幼儿在活动中尽情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儿童节的乐趣;

2、 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教育幼儿懂得“分享”。

4、对小朋友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时间:

201X年5月 日上午9:30DD10:45

活动对象:

兰铁三幼小一班全体幼儿、教师

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

活动主持:

董老师、黄老师、杨老师

活动准备:

1、发通知给家长,请家长协助支持,带来各种水果和蔬菜。

2、教师对水果、蔬菜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1、 布置场地:班级桌子清洗摆成方形,铺好台毯,展示幼儿带来的水果造型。

2、 分类进行操作,讲小朋友分成清洗组(蔬菜水果的清洗)、制作组(蔬菜水果的切割)、加工组(水果沙拉的制作)。

3、 健康教育:水果有什么营养,如何正确吃水果。

4、冷餐会

a,冷餐会注意事项:果皮、垃圾放到盆里,注意品尝不同的水果。

b,小朋友有序地洗手。

c,冷餐会开始。

8、师生共同收拾会场。

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幼儿了解了很多水果的知识,对它们的特征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懂得了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对水果制作非常感兴趣,体验了与同学老师合作的乐趣,有利于教育幼儿懂得分享。

活动延伸:

提示在家里幼儿还可以用蔬菜和水果来制作和拼贴美丽的花型。

六一“美味同分享冷餐会”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了他们只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的行为。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的需要,针对这一现象,本班于201X年5月日上午,开展了以“美味同分享”为主题的冷餐会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分享,体验到与别人分享可以使别人快乐,也可以使自己快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

篇11:幼儿园小班六一儿童节活动反思

几个月的辛勤劳动换来今天一下午的盛大演出,演出结束后终于感觉到轻松。说心里话年年这样过“六一”真累,也一直想减负来着,用亲子运动会和游园会替代,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网上年年有关于怎样“过六一”的争论,一直没停过,可千变万变不离其变,还是演出最受家长欢迎。幼儿园办演出其实很辛苦,切不说早早就规划班级节目,选曲、选人、选服装、所有能想到的没想到的都要考虑,一台戏需要多人多部门配合,舞台布置、灯光、讲话、音乐、主持词,节目单,一样样一条条都要详之又详,改了又改。家长动员、走台、摄像、照相、化妆、道具少一样也不成席,老师八般武艺七十二变全上阵,加班加点咬紧牙关不敢松懈,只为着“六一”这一天的光彩照人。幼儿练得精疲力尽,大汗淋漓,直嚷着“老师老师累死了”,其实图什么,老师也就是想让自己班级的孩子看到家长的笑脸,捎带着成全老师的成就感。幼儿教师的成功和喜悦需要演出这个媒介和平台,向家长和社会证明——”幼儿教师也是一个专业的职业,而不仅仅是看孩子的保姆。“

以前也有过别的想法,别让孩子排练节目,要给孩子减负,要让孩子真正享受节日的快乐,可家长并不赞同幼儿园的做法,就像是国家始终强调“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不赞成3—6岁幼儿学很多东西,只要会10以内加减法即可,可是没有哪家幼儿园是严格按照文件执行的,幼儿在大班学到的知识远远超过这点知识。现在的家长只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里学到的东西越多越好,把所有的压力全给了老师,老师为了迎合家长才有了今天这样全体都累的局面。如果家长对幼儿园的期望值降低一点,老师对幼儿的教育再专业一点,两方交流融洽配合好才能让幼儿真正在“游戏”中学,学得好习惯,学得好做人。

以上是我今天演出后的一点感悟,不是经得起推敲的正确,随意几句而已。明天就是“六一了,真心希望我园的小朋友节日快乐!

篇12:小班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的教案

小班国际六一儿童节活动总结反思适用于儿童节教学活动的反思当中来,本次活动之所以能成功举办,我们非常感谢家长朋友的支持理解和付出,因为有了家长朋友我们小三班才充满了爱。因为有了家长朋友我们小三班才能成为一个快乐无限,幸福无限的大集体,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家园携手,举办更多成功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的小三班更加美好,快来看看幼儿园儿童节反思吧。

今年的六一活动,我们根据园内统一安排,认真准备了各种操,舞蹈表演,亲子游戏以及亲子互动球操表演。并且为了保证活动愉快有序的开展我们还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布置和安排工作。因此本次活动举办的非常成功。现做总结如下:

1、节目编排工作

老师不辞辛苦认真准备节目,一遍遍进行排练修改指导直到满意为止。对孩子关心呵护,寓教于乐,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各种操的表演。尤其“习惯养成操”,我们边教孩子做还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亲身去实践这些好习惯,做到学以致用。家长很喜欢这种教育方法。

2、家长动员工作

班级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我们的班级才会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因此我们通过论坛,飞信,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让他们在家积极陪孩子练习做操,并且编排创意球操。在此过程中,班上一大半家长都参与进来,苦练动作,积极发视频,有的家长非常认真,球操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并且在论坛上都留下了他们的汗水和足迹。家长有不清楚的问题还在论坛或QQ上与其他家长和老师展开激烈的讨论,我们小三班家长的参与热情真是空前高涨。我们老师也感到非常感动和欣慰,因为小三班的.家长太棒了。有了他们我们的工作才开展的这么顺利。

3、活动开展保障工作安排

为了让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开展得更顺利,更有秩序,能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小三班很多家长都自告奋勇加入到了志愿者的队伍中,我们老师都非常感动。我们要特别表扬摄影师凯凯爸爸、佳佳妈妈为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瞬间,拍摄照片200多张。六一前一天傍晚布置教室时大锐妈妈、皓皓妈妈、忠言爸爸主动留下来帮助我们吹气球吹了50多个。轩轩爸爸负责当天安保工作责任心非常强,让家长和孩子们倍感安心。薇薇爸爸、均铭妈妈、子琦妈妈、大锐妈妈在节目表演过程中积极配合孩子拿放器械,让小三班的表演井然有序,其乐融融。最后在分发礼物的时候卓兴爸爸帮助老师把一大堆的礼物抬到小朋友面前,让小朋友都收到了美好的节日礼物。还要深深地感谢活动结束后敏志妈妈、忠言妈妈、隋馥如奶奶争着抢着帮我们扫地拖地。如如奶奶年纪比较大,我们说你赶快回家休息吧。如如奶奶却执意要留下来,她说“我做这点事算什么呀,你们老师看这么多孩子才是最辛苦的!”

篇13:小班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的教案

一、创设自主、宽松的区域环境,做好幼儿的帮助者与引导者

1.根据区域内容合理创设环境

根据主题推进与幼儿活动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改区域格局,及时进行调整,目的是创设出更合理、更适宜的区域环境,让他们在舒适温馨、科学合理的区域环境中有效自主地学习与探索。 例如: 利用班级外走廊的有利条件,将区域扩大到走廊中,使幼儿的活动有了更为广泛的空间; 同时, 利用泡沫垫与桌子的相互结合与利用,将大的区域划分为小区域,让幼儿在自选材料的同时,也能自选活动空间,更具有开放性;整改中,还关注到了不同区域的动静区分,帮助幼儿排除干扰,使幼儿能够更为安静地探索。同时,还为幼儿创设了部分随意灵活的空间,如:在班级的小角落里为幼儿提供了活动的泡沫垫,幼儿如果有需要,就可以拿起坐垫随地而坐, 这样不仅迎合了孩子新奇随意的心理, 又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有效的空间。

2.让孩子们成为环境的主人

区域活动本身就是环境创设的有效辅助形式。 因此,在环境创设中,我一改教师的一手包办,将环境创设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 在各主题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运用线条画、拓印画、剪贴等多种艺术手法加以表现,放手让他们主动创造。 如:在开展主题活动“ 小手动动动”时,孩子们先用勾线笔描画出小手的形状,并在描画后加以添画、剪贴。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小手娃娃戴上了帽子,在跳舞呢! ”“ 小手娃娃拿着气球要到天上游玩。 ”“ 我的小手有眼睛、鼻子和嘴巴,它会说话呢!”……瞧!拥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在大胆的创造设计下,描绘出了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童真世界。 在描画、印画之余,我还尝试让幼儿使用剪刀,将这些作品自主进行剪剪、贴贴,于是,活动室里,一棵富有创意的手指树诞生了,一列印有小手的火车出发了! 虽然这些作品不及成人制作得那么精致, 但却都是孩子们亲手创作的成果,它们给孩子们带来了自信,令他们倍感成功,真正地达到让孩子与环境互动的教育功效。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 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多多少少会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因此,在活动的选择上,不能忽视年龄特点的要素。小班幼儿年龄小,生动直观的事物更能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主题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贴近生活、趣味性强且感受直观,浅显而又易于操作的活动内容。 例如:在“ 秋天到”的主题中,选择的活动内容从蔬菜、水果等孩子们熟悉的事物入手,抓住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吃、玩、做、学为一体的区域活动。例如,制作沙拉、切、削水果、榨果汁等,在我们成人看来是一种劳动,孩子们却玩得乐不思蜀。同时,针对许多孩子存在的不吃、挑吃蔬菜水果的不良现象,通过一系列的区域活动,孩子们逐步了解了水果蔬菜的营养与作用,并喜欢上了水果蔬菜,从而轻松解决了饮食习惯中的一大难题。 许多幼儿掌握了剥、掰的技能后,吃水果时的剥皮过程就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 家长老师们也不必再为他们不停忙碌了

三、在操作材料的选择上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

活动中,为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兴趣,我与孩子们共同收集、 整理废旧物,如:蛋壳、瓜子壳、纸盒、蛋托、纸板、塑料制品等,让孩子们随心所欲,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材料进行操作。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亲手操作,懂得如何选择适宜的材料,怎样使用材料,学会协商合作。 实践证明,提供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材料更能激起他们创造的火花。

如:在开展主题“ 玩具总动员”时,孩子们利用自己收集的盒子,结合各种废旧材料的运用,制作起了掌偶,当一个个可爱的小狗、小兔子、河马先生、鳄鱼宝宝、狮子爸爸……拿在孩子们的手中时,我们不得不为孩子们天才般的创造力所折服。 而当这些有趣的掌偶被孩子们带入了表演区讲述故事时,我又一次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玩起自己所创造出的玩具是如此的专注与投入。是的,这才是他们想要的游戏,由自己创造出来的真正属于他们的游戏。

四、点面结合,凸显活动评价的实效性

作为区域活动的结束环节, 区域活动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整体评价与幼儿自主评价的相互结合, 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能力差异、行为表现、发展特点与当前需要等等,有利于教师发现在区域活动指导上的问题与不足。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要面向全体,以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活动情况、突出表现、个别问题为切入点,从活动常规培养、知识要点掌握、行为习惯养成、情感体验形成等多角度进行有效评价。 要适机抓住幼儿活动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鼓励,更要针对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不足有目的地提出批评、指正,以期在下次区域活动中得到改进与完善。 同时,也要为幼儿提供分享、交流、讨论的机会,让幼儿自主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的活动情况,达到以点带面的良好评价效果。引导并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自己在活动中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以及情感体验表达出来,让幼儿在自评与他评中学会观察别人,总结自己,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提升经验,共同促进,提高合作交往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

篇14:小班主题活动:鞋子的故事

在幼儿园里,我经常发现一些小班幼儿不好好穿鞋,更不知道爱惜鞋。从小培养幼儿爱惜鞋,懂得保护自己小脚的习惯非常重要。但是,光凭老师的不断提醒和一味说教效果甚微。本活动是一次生成活动,来源于一个非常乖巧听话的小女孩喜欢脱鞋的故事……天气变冷了,幼儿脚上穿的凉鞋都换成了皮鞋或运动鞋。我发现源源的鞋子总是穿不好,脱在一边,于是我不断地提醒她赶快穿鞋子,有时还一遍遍地帮她穿,一边还轻轻地拍她的小脚丫,开玩笑地说:“你再不把鞋穿上,就把你的鞋子送给别人了。”但是没什么效果。有一天,幼儿学跳舞,我发现源源的鞋子又脱下来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两只鞋都有点大了,右脚那只后跟还踩皱了,很不舒服。难怪源源老是脱鞋子了,源源的鞋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小朋友上课能不能脱鞋呢?为了帮助源源改掉这个习惯,我决定在班上就源源脱鞋子的问题来讨论一下。

二、主题活动目标预设

1.初步认识常见的鞋子,知道鞋子有很多种类和特点。懂得爱护鞋子,有保护自己小脚丫的意识。

2.学习给鞋子配对,知道鞋子的反顺。能自己熟练地穿鞋,逐步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3.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学习认真地观察事物和大胆地讲述,培养观察力、思维力以及主动与人交往的习惯。

三、主题活动网络预设

四、主要活动教案、实录和活动照片

活动一:源源的鞋子

活动目标:

1.能说出脱鞋不好的理由,初步懂得爱惜自己的鞋子。

2.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培养大胆讲述的能力和爱动脑筋的习惯。

活动准备:源源穿的鞋子

活动过程:

1.讨论:上课脱鞋好不好?

师:小朋友,我们早晨起来除了要穿衣服,还要穿什么呀?

幼:鞋子。

师:对,穿上鞋子会让我们的脚变得舒服和暖和。那在幼儿园里,上课脱鞋子好不好?

幼:不好,不能脱鞋。

师:为什么不好?

幼:地上有虫子。

幼:地上很脏,会把袜子弄脏的。

幼:会受凉感冒的。

师:小朋友们说得很好,我们要好好穿鞋,不能把鞋脱掉。

2.源源为什么脱鞋呢?

师:哦,那源源为什么脱鞋呢?是故意脱鞋的吗?(源源很委屈,摇头)

幼:鞋子小了。

幼:不对,是鞋子大了!

师:仔细想一想,到底是鞋子大了还是小了?

把源源的鞋子脱下来,小朋友们发现的确是大了。

幼:不是鞋大了,是她用脚放在上面踩的。

小结:以后不能把鞋子脱下来,会踩坏的。

3.讨论:鞋子大了怎么办?

师:源源的鞋子大了,不合脚,怎么办呢?

幼:用胶粘。

请幼儿用固体胶尝试一下,行不通。

小结:小朋友用的胶不行,而且会把鞋子弄脏,不舒服。

师:还有什么好办法?

幼:让妈妈再买一双。

幼:送给哥哥穿。

师问源源:愿意吗?

源源摇头,说:给姐姐穿。

师:还有什么好办法?

幼:长大了再穿。

师:这个办法很好,我们的脚会长大,源源要多吃饭,个子长高了,脚也就长大了,鞋子就不会掉了。

小结:让源源的妈妈重新给源源买一双合脚的新鞋,新鞋子要爱惜哦,不能再随便脱鞋了。

活动二:我们的鞋子

活动目标:

1.比较不同的鞋子,初步了解鞋子的一些特点,知道鞋子的不同功能。

2.学习认真地观察事物,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有关鞋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比较发现自己鞋子的特点。

师:上午,我们看了源源小朋友的鞋子,那小朋友们现在看看自己的鞋子,比较一下,自己的鞋与别人的鞋子有什么不同?

幼:我的鞋子有“小洞洞”。

师:哦,原来是网状的球鞋面子。

又有几个小朋友发现了脚上的“小洞洞”。

师:说得很好,那你们知道这些“小洞洞”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幼:好看的。

师:不光是好看,这是运动鞋,上面的“小洞洞”叫透气孔,是用来透气的,穿上这样的运动鞋,脚会很舒服。

师接着问:还有谁的鞋子不一样?

幼:我的鞋子是粉红色的,还有苹果。

师:除了有小苹果,还有小珠子,这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幼:漂亮。

师:说得好,是用来装饰的。还有谁的鞋子不一样?

幼:我的鞋子是红色的,不一样。

一起看,原来她穿的是布鞋。

教师接着问其他幼儿,你的鞋子和她的鞋子不一样吗?

幼:不一样,她是皮鞋。

问其他小朋友:你们知道她穿的是什么鞋子?

幼:是布鞋。

师:谁做的?

幼:奶奶做的

师:喜欢吗?布鞋是奶奶一针一线做成的,穿上去很舒服,你们看过家里的奶奶做布鞋吗?

有几个小朋友说见过。

2.出示鞋子图片,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不同的鞋子。

幼:哇,这么多鞋。

幼:好漂亮!

幼:和我的鞋有点像。

小结:我们的鞋有很多种,有的颜色不一样,有的图案不一样,有的样式不一样,有布鞋、拖鞋、球鞋、皮鞋,还有雨靴、溜冰鞋等。这些鞋都很漂亮,也让我们的脚在里面很舒服,所以我们要爱护鞋子。

nlc202309040917

3.提出问题:请小朋友回家找找看,家里还有哪些鞋子?明天再来说一说。

活动三:哥哥姐姐的鞋子

活动目标:

1.看看说说哥哥姐姐的鞋子,进一步了解鞋子的不同种类和作用。

2.喜欢鞋子,激发保护小脚丫的情感。

活动准备:中班、大班幼儿的鞋子(鞋柜)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参观中班和大班小朋友的鞋柜。

师:这么多的鞋子,是不是一样呢?

幼:都不一样。

幼:他们的鞋子比我们大。

师:对,哥哥姐姐个头比你们高,鞋子当然比你们的要大。

拿出一双鞋子,继续问:这是男孩的鞋子还是女孩的?

幼:是大姐姐的。

师又拿出一双,问同样的问题。

幼:是小哥哥的。

师:男孩和女孩的鞋子是不一样的,但是都很漂亮。

继续找,在鞋柜上找到一双棉皮鞋,让小朋友们摸一摸,问:什么时候穿比较好?

幼:冬天穿。

师又找到一双凉鞋,问幼儿同样的问题。

幼:夏天穿。

师:下雨天穿什么鞋?

幼:靴子。

师:在家里地板上穿什么鞋?

幼:拖鞋。

小结:鞋子的品种可真多。有谁知道为什么要穿鞋,不穿鞋行不行呢?

2.讨论:为什么要穿鞋?(鞋子的作用)

师:不穿鞋行不行?

幼:不穿鞋,脚会冷的会生病的。

幼:会把脚磨破的。

师肯定幼儿的说法,穿鞋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脚。

师:什么时候可以不穿鞋?

幼:家里的沙发上,床上。

师:什么季节可以不穿鞋?

幼:夏天,地板上。

师:还有一个地方可以不穿鞋,光着脚,在水里。

幼:不行,那样会淹死的。

师:对,不能一个人去水边玩,要在一点点水的地方,爸爸妈妈牵着你们的手去踩水。

师:鞋子还有什么作用?

幼:好看,舒服。

活动四:爱跑的小脚丫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出故事情节,懂得不能脱鞋的道理。

2.让幼儿知道要保护小脚丫,从而激发爱护鞋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故事图片、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小脚丫生病的图片,让幼儿猜测,引起兴趣。

提问:这是小脚丫,它怎么啦?(生病了、受伤了)

提问:小脚丫为什么会生病呢?

2.逐页播放课件,根据故事内容提问:

(1)小脚丫在干什么?

(2)它离开鞋房子去哪里了,心情怎么样?

(3)小脚丫又遇见谁了,它们怎么说的?

(4)发生什么事了,小脚丫怎么想的?

(5)你们的小脚丫在哪里呢,喜欢你的“鞋房子”吗,为什么?

故事《爱跑的小脚丫》

3.小结

小脚丫住在“鞋房子”里很舒服,我们要爱护“鞋房子”。

活动五:观看大班幼儿画“鞋房子”

活动目标:

1.与大班幼儿互动交流,激发对哥哥姐姐的钦佩之情。

2.通过观看画鞋和自己涂色,初步了解两只鞋的形状、大小、颜色要一致。

活动准备:事先联系好本园大一班。

活动过程:

1.大班教师介绍本次活动要求。

(1)设计不同样式的鞋子。

(2)两只鞋子的大小、样式、图案要一模一样。

(3)作为礼物送给小班小朋友。

2.大班幼儿作画,小班幼儿在一旁观看。

提醒大班幼儿用记号笔画出鞋子轮廓,并用不同的图案来装饰鞋子。

3.幼儿互动:送礼物。

延伸互动:

1.小班幼儿将画带回家,并在家长指导下,装饰大班哥哥姐姐画的“鞋房子”,注意两只鞋的图案要涂相同的颜色。

2.幼儿将涂好颜色的“鞋房子”带到班上,教师剪贴后,布置成美丽的鞋子画展。

观看大班幼儿画鞋 瞧,她看得多认真! 美丽的鞋子画展

活动六:鞋子对对碰

活动目标:

1.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在游戏中感受活动的有趣和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凉鞋、溜冰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间。

2.鞋架两个。

活动过程:

1.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帮助教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师:今天猫妈妈家里要来客人,淘气的小猫咪把鞋子扔得到处都是,猫妈妈急坏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猫妈妈整理鞋子吗?

幼:愿意。

师:要把两只一模一样的鞋子找出来放在一起,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也要一样。(引导幼儿初步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幼儿分散收拾。有很多幼儿对一些外形特别的鞋子(如溜冰鞋)能正确配对,而对一些颜色相近或外形相似的鞋子有很多配错了。

2.检查幼儿摆放的鞋子,提问:

(1)你是怎么收拾的?

(2)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鞋子叫一双鞋,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

nlc202309040917

3.游戏:鞋子对对碰。

(1)幼儿每人手中拿一只鞋,听音乐自由走动,寻找与自己鞋子一样的另一只。配对后,两人将鞋底相互有节奏地碰击,并念儿歌:“对对碰,对对碰,一双鞋子对对碰。”

(2)与其他小朋友交换鞋子,再次游戏。

4.依据配对的方法,幼儿再次收拾鞋子。

(1)教师提醒幼儿一双一双地收拾,并整齐地摆放在鞋架上。

(2)师生共同检查鞋子配对情况。

帮助个别幼儿对配对有进一步的认识,加深幼儿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认识。

活动七:穿鞋子比赛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2.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奖品:小红花。

2.音乐《找朋友》《开火车》等。

活动过程:

1.介绍比赛规则:把幼儿分成四组,先让参加比赛的幼儿脱下鞋子放在指定地方,然后教师把鞋子打乱,听到指令后,请幼儿快速跑过去找到自己的鞋子,并正确穿好鞋子,快者为胜。其他幼儿观看,轮流参加比赛活动。

2.分组进行比赛,取每组前三名为获胜者。

3.给获奖幼儿发小红花。

4.幼儿玩游戏:《找朋友》

5.活动结束,幼儿开火车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五、主题活动效果与反思

主题活动的设计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指导,按照小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来进行。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取经验,获得发展的能力,当幼儿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不喜欢穿鞋子),于是我生成了“鞋子的故事”这一活动。通过幼儿的实践,来解决幼儿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本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以及参观、互动的形式,教师启发幼儿认真地观察源源的鞋、自己的鞋、哥哥姐姐的鞋以及其他不同的鞋子,初步了解鞋子的种类、特点和作用,学会给鞋子配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小培养幼儿珍爱物品以及良好的穿鞋习惯。

活动内容涉及到语言、科学、社会、美术、健康等方面,让幼儿体会小脚丫的快乐情感和受伤后的感受,知道小脚丫不能离开“鞋房子”的道理。通过与大班幼儿的互动交流,培养小班幼儿初步的交往能力和社会性情感。此外,家园配合,帮助幼儿理解鞋子的对称性,通过开展穿鞋比赛,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服务的意识。

活动目标符合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又适当增加了难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在活动中,教师更多是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上一篇:反不正当竞争法论述题下一篇:邮政储蓄员先进事迹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