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的诗作

2024-08-17

澳门回归的诗作(通用10篇)

篇1:澳门回归的诗作

穿越历史的烟云

在阴云密布的1553年

葡萄牙人登上了

闪耀在中国南海的

一颗璀璨的明珠

——澳门

从此

澳门开始了

长达近五百年的

殖民地命运

一首《七子之歌》

唱出了澳门

这个远离母亲的游子

盼望着

回到母亲的怀抱

“你可知道Macau

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但是他们掳去的

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

内心的灵魂……”

游子离开母亲

已有五百年

五百年的沧桑

五百年的屈辱

五百年的等待

直到

澳门终于迎来了

梦寐以求的一天

中国重新获得了

对澳门的`主权

澳门终于回到了

祖国的怀抱

远方的游子

终于回到了

母亲的怀抱

篇2:澳门回归的诗作

度过了寒冷的冬天,丰收的秋天,暖和的春天,我们迎来了一个火热的季节——夏天。

早上,火球似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开始了一昼的火热。孩子们从床上爬起,奔向清澈的溪流。溪流里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一条条小鱼在水中欢快地游着,不时看着孩子们打闹的身影。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孩子们的.笑脸也倒映在这光影之中。

中午的温度达到了最高点,知了在树上昂头高歌。地上,小草们都耷拉着脑袋,好像在说:“夏天真是太热啦”。水里,一朵朵荷花低垂着头,它们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想。

晚上,天气逐渐变凉。草丛中,树阴下,一点点星火飞着,借着月亮在水中的影子,这小东西似乎变成了月亮的使者,要和天上的繁星和月亮一起照亮世界呢!天上的繁星却和萤火虫玩起了捉迷藏,一会躲到云里面,一会躲到水中。

夜深了,蝉不叫了,萤火虫也不见了,而星星还在天上眨着眼睛,半明半昧……

篇3:杜甫晚年诗作中的人文思想

纵观杜甫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从少年求仕离家到病死湘江舟中的三十多年中,一直流寓他乡,大半世都在漂零中渡过,思念家乡故园和亲人的情感在他的诗中多有出现。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冀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出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得到胜利消息后,他除了惊喜之外,首先想到的便是还乡“即从巴峡出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四个地名,几千里行程便闪电般飞过,真可谓思乡情切,归心似箭。所谓“叶落归根”,到杜甫晚年,这种情感更是分外浓烈,并且更加入了暮年老病的无奈和怀才不遇壮志消磨的痛苦。如《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战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此诗除去表露出天涯沦落思乡之苦外,在结句“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中,诗人流露出的因烈士暮年壮志消磨的忧忿感伤之情。“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大材难为用!”(《古柏行》)“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上白帝城二首》)他在《阁夜》中未传达出的未尽之意,在这些诗句中都表露无遗。如《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更是因佳节怀乡触景伤情,牵动了万千愁绪。如《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他这凭栏一哭,更是融思乡怀人、老病离乱与怀才不遇于一体,悲壮沉郁,是英雄迟暮的悲歌。有人说,杜甫晚年的作品情感悲愤有余而豪放不足,远不如早期作品慷慨激越。的确,在他的晚年作品中确实很少看到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画鹰》)“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后出塞五首》其二)等早期作品的万丈豪情,但也有不少阔大慷慨雄奇非凡之句,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更重要的是,在他晚年的作品中,少了少年气盛的棱角,而多了一份雄浑沉郁的凝重与老成。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更多流露的是他对个人命运的悲叹,可迟暮之人,伤时感世,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与一般慨叹个人命运的作品不同,杜甫诗有更高的境界,他在慨叹个人命运的基础之上,生发出了对国家命运关注的黍离之叹,极大的扩展和升华了诗的意境。让我们再来看杜甫的《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体。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他在慨叹自己怀才不遇漂泊孤独的身世后时,思绪却并未停留于此,而是想到了“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不是靠诗歌文章来显名。诗中流露的更多的是理想成空功业无成的无奈与悲愤,可谓“英雄气短”!诗人一颗拳拳爱国之心便跃然纸上了。“达”时能善天下固然可贵,而“穷”时依然要兼善天下,其境界则就更高一筹了,在个体的穷窘困顿中依然能想着家国天下、黎民众生,这本身就是最纯正无私的高贵品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之谓大丈夫。”杜甫正是这样在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中痴心不改,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人们倾诉着一个爱国者的情操与志节,千古之下,依然可以垂范天下!

篇4:爱情的绝唱 诗作的奇葩

关键词:李商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感情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当时与杜牧齐名。不过,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李商隐是超过杜牧的。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主题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为依托,虽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考索,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确有寄托或确依何事之前,仍主要以诗歌形象所构成的意境为依据,把它们作为一般爱情诗对待,这并不妨碍认识它们的艺术价值。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就是描写爱情相思,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

开头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對情人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到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有着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像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只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至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更深微复杂,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

以上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将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这种昼夜回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方面反复表现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晚唐诗以李商隐为代表,在盛唐诗、中唐诗之后,开创了唐诗的第三重境界。我国对李商隐的研究从1978年后出现全面推进的态势,并形成持续至今的研究热。从反映心灵的角度,董乃斌认为李商隐是一个努力开掘心灵世界的诗人,王蒙提出了“通情”、“通境”说,认为李诗展现的是一种心灵景观。余恕诚则提出“以心象融铸物象”的观点,认为李诗的独特贡献在于对心灵世界的丰富层次作了前所未有的展示。在前人创作的熏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极高的创造性,将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学楷.李商隐传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刘学锴,余恕诚,黄世中.李商隐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1.

篇5:王维的诗作赏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维的佳作,他的大部分诗都体现了,高雅,优美的特点,杜甫称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居秋暝》这首诗正是体现了这一点,诗中描绘的是初秋的山林夜色,意境空灵清幽,韵味无穷。

在一个仲秋的夜晚,一轮明月的清辉均匀地洒下来,神秘地笼罩了这片寂静而有静谧的山林里。葱绿的松林静静地挺立着,像孩童般的接受月光亲切的爱抚。一场柔和的新雨过后,山中的空气是那么的.湿润清新,微微带些秋的凉意;而如水的月色是如此的澄清,透明,仿佛侵润到人的心灵。更有山涧一湾清溪在山石涧畅快的流淌。溪水中分明折射着明月的柔光,那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泉声,给原本静谧的境界凭添一股空灵之气。这泉声是大自然的心语,是诗人的心境。

在这样宁静的夜色中悄悄拨动人们的心扉。明月无声,流水有韵,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衬托静。构成一副清雅安谧空灵的松林月夜图。在这个天悠的无底,月如水澄清的情况下,那喧嚣竹林的浣女,那摇荡荷花的小船,缓缓而下,不也成了一副美妙不可言的剪影吗?那充满青春气息的喧笑增添了山林的旷寂;而笑声徐徐消歇,更给无边的月夜添了无穷的回味。这就是王维笔下的秋夜意境。有如此美的山林景色,有如此美的月光,有如此美的心境;这秋也就别有韵致了,谁还会没有山花烂漫绿草芊芊而想离去呢?

篇6:春天的诗作文

闲来读一本诗集,随手便能拾起几句春天的诗。带着些诗情画意期待春天。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东风送来春天的气息,寻寻觅觅中,春光点晕出万紫千红的景致,那是春天明媚的色彩。春意烂漫的季节,禁不住想要走出屋去,追寻春天的脚步,感受春天清新的气息。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春天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姿态曼妙飞舞,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我们也愿意陶醉在春光中,春天绚丽的色彩和勃勃的生机感染着我们。眼前一下子生动起来,风轻轻地拂过脸庞,小草带着浅浅的绿色,天空有从远方飞来的鸟儿在鸣叫。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春天的景致难用语言描绘,那就不如放下手中的笔,静下心来,抛开平日的烦扰,放飞心情,在春景中寻得一丝静谧。

篇7:春天的诗作

《江南春绝句》 作者: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思》作者:李白(唐)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夜喜雨》作者: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唐)[2]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晓》作者: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咏春》作者:叶千华

春天春明春花放,春色春景春心荡。春风春雨春意闹,春山春日春鸟唱。

春季春情春月朗,春节春宵春梦想。春牛春耕春播爱,春酒春诗春茶香。

春雷春雪春祥瑞,春寒春汛春潮涨。春分春头春困惑,春令春事春性狂。

春条春化春凳长,春菇春草春笋黄。春饼春盘春卷人,春秋春兰春试郎。

春麦春柳惜春装,春肥春种忙春上。春绸春闱度春华,春晖春游觅春光。

春早春灌开春江,春地春泥探春荒。春帖春联入春画,春天春天壮春阳。

《初春》作者:余亚飞

草木萌芽叶细裁,

山间漫步畅心怀。

休言冬后萧条景,

篇8:评徐訏后期诗作《无题的问句》

徐訏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命运奇特的作家。他活了72岁 (1908—1980) , 创作了长、中、短篇小说约70部, 还有为数不少的新诗、剧本和散文。然而, 这样一位创作力旺盛的多产作家, 却没有得到大家的足够重视。

徐訏在现代文学史著作中占据了很小的篇幅, 有的著作甚至对他只字未提。即使有, 也集中在对他小说的介绍和研究。他的小说在三、四十年代的文坛声誉斐然, 特别是一九四三年出版的《风萧萧》, 风靡大后方, 成为当年“全国畅销书之首”。这一年更被称为“徐訏年”。

如此看来, 徐訏已经被定位为小说家。但不容忽视的, 是他的诗歌创作。一九四八年, 上海怀正出版社出版的《四十诗综》, 便辑录了他自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八年的诗集五种 (《灯笼集》、《借火集》、《待绿集》、《鞭痕集》、《进香集》) , 共四百二十三首诗。即使到了香港, 他发表最多的, 还是新诗。从一九零五年至一九八零年, 先后出版了《轮回》、《时间的去处》及《原野的呼声》三本诗集。再加上徐訏诗作的爱好者廖文杰先生, 花了数年时间搜集徐訏的佚作, 集结成《无题的问句》一书, 于一九九三年出版。徐訏的诗作总量高达五百余首, 这样的数量是决不亚于其他种类的作品的。

徐訏的诗作不仅高产, 而且取得的成就也很高, 得到过许多人的中肯。

在北大读书时, 徐訏就已经开始诗歌创作。新诗是徐訏大学读书期间最受青睐的文艺表达方式。徐訏当时的诗不仅在同学好友中受到好评, 而且当时北大德文系的杨震文 (丙辰) 教授也对之赞赏有加。他在评徐志摩的诗时, 认为其情感流于轻浮, 而对刚刚起步的徐訏则大加褒扬, 称其作品“情感比较凝重”, 并鼓励他继续写下去。这使当学生的徐訏颇感受宠若惊, 于是他便继续新诗的探索, 随后在此基础上开始创作其他艺术形式, 如小说、散文和戏剧等。之后的徐訏, 诗歌创作不断, 艺术手法日臻完善。作家林语堂对中国新诗一般都无好评, 但却赞誉徐訏为唯一的中国新诗人, 称其诗“自然而有韵律, 发自内心深处。”在海外, 学者对徐訏诗作的肯定也不绝于耳。蓝海文认为, “在徐訏的著作中, 大家都说他的小说好, 但是我认为他最成功的是新诗。他是一位对新诗有真正贡献的杰出诗人。”孙观汉也指出:“徐訏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新诗人。徐訏先生能逃出旧诗的规律, 运用他对文学的天才和技巧, 他诗中的文字看起来是那么顺利和自然, 自创一种新的和美的格调。”

虽然这样的评论没有得到文学史的广泛认可, 我们无法完全认同, 但它们至少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徐訏诗作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 翻开文学史著作, 我们几乎看不到对于徐訏诗作的介绍和评价;在出版的作家作品中, 我们也很难觅得徐訏诗作的踪影。在港台, 徐訏作品出版较多, 但也集中在他比较流行的中、短篇小说, 直到一九八一年八月, 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的《徐訏选集》, 才辑录他的新诗。后来, 台北正中书局出版《徐訏全集》 (1—18卷) , 其中收录有徐訏的大部分诗歌作品。除作品出版外, 港台的徐訏研究也比较全面, 却只有司马长风, 在一九七八年由香港昭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下卷中, 有相当的篇幅是批评徐訏前期 (三、四十年代) 的诗作的。较后期论述徐訏诗作的, 则仅有陈德锦在《徐訏纪念文集》中写的一篇《诗与诗论》。在大陆, 直到一九九三年, 吴义勤的《漂泊的都市之魂——徐訏论》出版, 才有专门的著作中有一整章节评价徐訏的诗作。上海三联书店在二零零八年出版的《徐訏文集 (全十六卷) 》中有三卷收录了徐訏的全部诗作, 徐訏的诗作才得以在大陆读者面前呈现。

因此, 对徐訏诗作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其意义也不言而喻。本文则以徐訏后期的诗作《无题的问句》为研究对象, 探讨徐訏的诗歌艺术等, 以期能让大家对徐訏的诗歌有更多的了解, 也为徐訏诗歌研究增添一些新的内容。

《无题的问句》是廖文杰收集徐訏的佚作, 于一九九三年十月由香港夜窗出版社出版。共收诗五十一首, 包括用笔名彬彬在《笔端》半月刊, 用笔名齐家路在《七艺》月刊, 用本名在《音乐生活》月刊和《星岛周报》以及台湾《联合报》副刊发表的诗, 还有未发表的手稿。这本诗集无论从艺术手法上, 还是思想情感上, 都是对徐訏最后的艺术追求和心路历程的最好展现。

徐訏诗的主要个性在《无题的问句》中依然延续。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 结构齐整对称, 辞藻丰富, 旋律优美, 节奏感强, 富有古典诗词的韵味, 且多具有哲理性。

进入徐訏的诗歌世界, 我们会有一种强烈的反差感。他的诗歌主题意识呈现出一种鲜明的现代派情绪, 表现了对现代派艺术和人生哲学的认同, 然而, 他的诗歌语言形态却表现出对现代派艺术语言方式的拒绝和抛弃。他不但不追求现代派诗歌晦涩、朦胧、模糊的艺术效果, 反而提倡一种清新、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他的诗歌不但不存在“读不懂”的问题, 而且更具有一种通俗化的色彩。其诗歌语言有着强烈的情绪色彩, 而文字明白晓畅, 决无滞涩深奥之处。正如一位评论家指出的:“徐訏对于哲学、经济学、美学都有很深的研究, 但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高深的义理以浅显易明白的文字表达出来, 变成徐訏的语言, 没有累赘的形容词, 干净利落, 表达了他想表达的。”而且徐訏的诗歌语言具有鲜明的音乐性。一方面, 他追求诗歌的韵律效果, 利用押韵、节奏、声调等语言的音乐因素取得悦耳动听的音乐效果。在创作过程中, 他通过押韵为全诗确立一个音乐基调, 形成一种音乐和声, 由此奏鸣出诗的整个情感色彩来, 又通过语词和诗句的反复咏叹, 形成独特的语言节奏和旋律。另一方面, 徐訏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性又紧紧结合着诗人的心态情感, 反映了诗人情调、情绪的变化。

但由于太注重形式, 徐訏被传统所束缚, 受格律所限制, 太过追求音乐的美、绘画的美、与建筑的美, 因而有部分诗变成僵硬甚至苍白。直至六十年代初期为止, 徐訏的诗已慢慢变成一种公式, 虽然古典的形、旋律的美与词藻的精是一种优点, 但无可否认, 徐訏的诗是单调的, 缺少变化的。

自六十年代开始, 他在风格上有所转变, 主要是形式的变, 开始多有自由诗体, 且部分由小调的味道。到了《无题的问句》转变渐渐明显, 他开始作多方面的尝试, 比如以史诗的笔触, 去反映历史, 同时亦尽量兼顾到自己一向坚持的古典的形, 旋律的美, 与词藻之精。《无题的问句》开始时的两首诗《古道斜阳》和《夜听琵琶》, 可以说是徐訏早中期风格的延续, 是格律化、古典型, 有节奏感与旋律感。特别是《古道斜阳》, 读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可以用来谱曲。

“序曲——

河水荡荡,

大地苍苍,

中华男儿志气高昂。

正是抗战当年,

万千英雄,

崛起草莽,

流血疆场,

激越悲壮,

风起雪飞,

凯歌齐唱。

……

终曲——

古道纵横,

斜阳西下,

旧事已非,

浪淘尽多少英魂。

旧恨未消,

新歌待唱,

等天明日出,

风云起处,

中华男儿振臂奋起,

扫尽妖孽,

重建家园,

光明自由,

再奠乾坤。” (《古道斜阳》159页)

序曲、终曲音韵相近, 语言流畅, 有荡气回肠之感, 决非刻意雕琢粉饰。传达的意境大气磅礴, 流露的情感一泻千里。好男儿志气高昂, 报效祖国的豪迈气概尽显。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气势。但风格的改变, 仍是有迹可寻的, 《古道斜阳》句子短, 不分节, 是近乎小调式的自由诗体。《序曲》部分虽然押韵, 但《终曲》已放弃用韵, 仍无损全诗语言如音乐般美。而《夜听琵琶》则是借听曲抒感怀。结尾一节:

“你先叙林中的百鸟朝凤,

你再写柳底低吟的黄莺,

最后你奏只星夜渡天河,

那时东方天际已经微明。” (《夜听琵琶》161页)

虽然仍存严谨的格律, 但已无僵化的押韵与对偶, 且活用了一些比喻, 增加了诗的形象化。最后一句隐露了作者在黑暗时代中的期望。

很明显的改变是全书五十一首诗当中, 大部分已跳出了过去每节四行, 行行齐整, 隔行押韵, 一韵到底的格律诗体的框框, 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由诗体。这些自由诗体, 有短句, 例如一部分的无题诗, 亦有俳句, 例如最后期创作的《影子》、《白发》等诗, 近乎即兴的感想。

在改变的同时, 徐訏仍保持着过去的一些艺术特色, 如重复手法, 使全诗显得荡气回肠, 《千万种云》和《寻求》两首诗便是最好的例子。《千万种云》中, 由开始的“千万种云”演变而为以后“千万种”的其它事物, 后面部分这类反复又有变化, 例如:“来的, 去的;/前进, 后退”便使诗有了动感。“化为”重复了五次, “像”重复了六次, 最后一节, 就重复得更加有力:

那空的结构,

时的图案,

渺小的人,

在摸索追求,

散在光的轨迹中,

雄壮的, 悲哀的,

寂寞的, 任何的

呼声, 永恒的

都变成了一瞬。 (《千万种云》167页)

重复技巧的使用, 增加了作者生存变幻的飘忽无奈感。在《寻求》一诗中, 徐訏“在黑暗中”, “在死寂中”, “在荒野中”“在闹市中”, 有四种不同的“我寻求”, 然后是第二节的“我寻求……”“我期待……”, 最后, “我干渴……”“我需要……”。以重复的手法, 充分表现出作者的苦闷。

徐訏早期与中期的作品, 除了格式固定化, 情感也缺少震撼, 有许多是一种咏叹调, 呻吟声太多, 会欠缺一种感染力。但到了后期, 这种咏叹调却有了新的内容, 浅显易懂的文字传达出深刻的道理, 语言富有张力, 丝丝入扣, 字字锥心。在他逝世前的一两年, 便多了这类作品, 《白发》是最好的例子:

我不剪你,

也不染你,

因为我知道,

你没有去处,

你跟着忧愁,

你跟着寂寞,

你已经跟了多年,

才找到一个

地方歇足。 (《白发》221页)

寻常的事物引发感慨, 情感倾泻而出。作者仿佛在对白发轻声耳语, 白发似乎是自己多年的挚友, 对自己不离不弃, 与自己一起承担忧愁寂寞。没有一字诘屈聱牙, 却让人心疼白发, 更心疼诗人。一种淡淡的悲伤油然而生。白发引起徐訏的反思, 于是便有下意识的感觉的表达, 再用传达的技巧, 将这种感觉变作一种情感, 呈现于读者面前。由于这是一种偶然一现的与瞬间消失的感觉, 匆匆地来, 匆匆地去, 捕捉以前要用很快捷、浓缩、而提示的方式传达给读者, 因此诗要短, 句亦要短, 但文学要有张力, 来增加联想, “歇足”一词, 是有很强暗示性的意象。这类短诗, 若欠缺技巧的加工, 很容易变成散句, 于是徐訏两次用了重复的对偶:“我不剪你”, “也不染你”, 以及“你跟着忧愁”, “你跟着寂寞”, 是没有斧头凿痕的加工, 且句与句, 扣得很紧, 浑然成为一体, 很有节奏感与旋律美, 更有齐整的诗“形”。诗人这种表达的技巧, 情感的感染让人佩服。

到了后期, 徐訏的咏叹调有了新的升华, 变成艺术的哲理诗。在《无题的问句》中, 有许多诗是这类哲理诗, 徐訏思考丰富, 特别是最后一两年的小诗, 很有禅味、玄思与哲理。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无题的问句》中, 未题诗有十八首, 差不多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除了是由于尚未发表以外, 最大的原因还是徐訏写诗的目的与方法。徐訏曾两次表达了他写诗的目的, “这些诗作……都反应我生命在这些年来的感受……”“我相信这些诗就是凭我忠实的心与我原始的清澈的灵魂写下来的……”因此这些诗, 是徐訏的“真我”, 并非为写诗而作诗, 或造诗。“有感”时, 徐訏便立即“反应”, 将下意识的我, 传达到意识的我, 亦跟着运用语言文字, 将意识的我, 传达给读者。正如有词才谱曲, 并非有曲才填词。因此所谓题目, 是等到要发表时才正式加上去。所以这些诗才是徐訏的“真我”。严格来说, 徐訏大部分的诗都是无题。

徐訏后期的诗作《无题的问句》, 不仅在风格特色上有所改进, 其表现的内容上也有所变化。最明显的便是徐訏对时代的反映。

徐訏认为:“诗人的心灵都有生命的、自然的、时代的与社会的烙印, 他的诗是表现他的感受, 只有他把他的感受在最合适的文字形式中充分表现出来而可以传达给读者时, 那是最完美的诗”“脱离了人间, 到了极端, 是禅的境界, 道的境界, 不是文学。”“脱离了时代, 则是文字的技术的雕琢的阶层, 到了极端, 则是没有生命的空洞的形式。”所以, 徐訏主张诗要表现时代, 诗是人间的, 时代的。

然而, 徐訏早期及中期的诗, 最欠缺的就是一种时代感, 多表现个人的情绪和感受。直到后期, 这种时代感才开始浮现, 在《无题的问句》中变得尤为突出。有对社会现实的描写, 表现时代变迁, 社会动荡;有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批判及讽刺;也有自己身处这样的社会现实中的心路历程。如其中一首《未题》:

“当和平已经被炮声卷走,

当善美已经为强权占去,

人间再没有勇气的呼号,

谄媚代替了正义的歌唱。

当报刊已经是权要的喉舌,

当电台已经是政令的宣传,

世上再没有真正的笑声,

也没有不受指挥的鼓掌。

在时代的变幻中,

我看到多少战士默默地死亡,

多少革命的沦为囚奴,

多少反动的进入了庙堂。”

这是对当时政局的反映, 和平、美善已经不复存在, 话语也已经不再真实。一切为政治统帅, 笑声也是虚假, 连掌声都是指挥。时代变幻, 许多无辜的人受害, 反动派却气焰嚣张。对这样的社会, 徐訏不仅大胆揭露, 更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和讽刺。这些集中体现在徐訏的讽刺诗中。这类诗多以物喻人, 对社会现象或反动派们进行讽刺、批评。如:

“第一号总统是一个衣架,

挂了一身漂亮的礼服,

他最怕有人把他衣服脱去,

露出他空心的竹片的骨骼。

第二号总统是一根手杖,

整天等人家带他走路,

如果没有人去爬山过岭,

他休想出去到门外散步。

第三号总统是一只闹钟,

到时候就会叫号一阵,

但如果闹钟拨到八点零五分,

他不准在八点零三分作声。” (《三个总统》201页)

将反动派的头目比作徒有其表的衣架、毫无主见的手杖、任人摆布的闹钟。他们的行为令人发笑。对反动派们的鄙夷和轻视跃然纸上。他们只是些空架子, 没有真材实料, 根本无心治国。再如《原猴篇——猴年应<热风>嘱题大千居士画猴》、《虱子》和《动物狂欢节》中, 直接把人比作动物, 或是舞台上张牙舞爪、跳来跳去的猴子, “总有一天树倒猢狲散, 就有别种动物来登台”;或是寄生在别人身上的虱子, “狐假虎威”, 自以为了不起。这样的社会虽然动荡不安, 世事颠倒, 但徐訏仍抱希望, 他要等待新社会的到来:

这时候, 我知道我应当缄默,

等另一个时代的号角。

那时会有另一代的呼声,

掀起另一个汹汹的风浪。” (《未题》185页)

他也曾鼓舞士气, 教人远离利益纷争:

你应该飞——

因为你已有健壮的翅膀,

就不该挤在局促的街头,

跟着竞赛的龟兔彷徨。

你应该飞到遥远的云下,

那里有不见烟火的地方,

到处都是葱郁的树林,

吐着原始的清新的芬芳。

你应该越过利欲的市场,

飞到有高峰耸天的山上,

那里有松柏在风中呼啸,

百鸟在晨曦中自有地歌唱。

你应该勇敢地远飞,

哪怕是飞进陌生的庙堂,

你也可以知道那不同的神像,

闪耀的都是人间的灵光。

你应该勇敢地远飞,

哪怕是飞进陌生的卧房,

你也可以了解那不同的梦,

都悬挂着相同的欲望。

你应该飞——

因为你已有健壮的翅膀,

就不该整日站在电话线上,

听世俗的咒骂与诽谤。 (《飞》216页)

既然拥有了健壮的翅膀就该勇敢地飞翔, 不要被世俗污染, 不要同流合污, 要敢于向权利挑战, 创造新世纪。然而, 这样的过程必定是艰辛的, 会有恐慌, 会有彷徨:

“如今大家指鹿为马,

多言易被疑为指桑骂槐,

须知人间的祸多从口出,

多少的张冠都由李戴。

如有人请我饮茶吃饭,

我最怕主人谈及谁好谁坏,

还有我实在胆小如鼠,

一听到政治我就魂飞魄散。” (《谈》240页)

当时的政治环境恶劣不堪, 言论不自由, 经常祸从口出。就算有不满, 有愤恨, 也不敢谈论。政治成为人们唯恐避之的话题。再如《对白》中:

“你说这世界早不是以前的世界,

人造的黑云已掩去太阳的光明,

人造战争的空气正弥漫全球,

人造的恨已抹杀了天赋的爱情。

我说那么你就该致力于改良社会,

使人间能有自由博爱与和平,

自由会使痛苦的人间有欢笑,

博爱会使冷酷的社会产生同情。

你说独裁国家里大家都被奴役,

民主制度下人人都利欲熏心。

今日的兄弟是明天的仇敌,

同室在操戈, 同床在火拼。

我说历史是不断的斗争与创造,

在激冲中调和, 在挣扎中行进,

文化与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积累,

宇宙的建立于运行也是上苍的爱情。

你说这混乱的世界看不出有神在主宰,

良善的惨死沟壑, 凶残的奢逸终身,

勤劳守法的守穷屋, 贪妄无耻的寓高厦,

强权霸占着真理, 金钱蒙蔽了人性。”

通过“你”“我”的对白, 混乱的世界一览无余。“你”看到了满目疮痍的社会, “我”虽然极力鼓励“你”, 却终究看不到希望。“你我”内心的愤恨和纠结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他开始怀疑, 无数的英雄流血、牺牲, 这样到底值不值得?

“时代无数的变迁,

多少英豪、战士与兵丁

挥着旗帜, 喊着口号,

梦想着把人间变成天堂,

徒记录着数十年的空茫。

那么, 我为何要相信历史,

不相信目前人间的苦难,

多少辉煌的生命,

为英雄们美丽的宣传,

前仆后继的死亡。” (《未题》197页)

徐訏所向往的, 推崇的善美的世界已经不在, 只剩丑陋与喧嚣。是非不分的现世, 只有寂寞与忧愁, 希望渺茫。最终他选择了逃避现世, 转向个人、自我:

“如今你说你已经筋疲力尽,

只想在宁静的山中找一个古庙,

听松林中的钟声佛号,

对迷失的灵魂作慈爱的唤叫。” (《未题》200页)

这些诗让我们看到了徐訏对时代的关注和表现, 是他的诗在内容和情感上的一个很大改变, 表现上显得多元化。而最能体现徐訏现世精神和爱国情怀的要数长诗《无题的问句——遥寄“文联”“作协”的一些老朋友》。这首诗写于一九七九念六月, 长六百多行, 可以算是徐訏生活的年代的史诗。全诗回忆、抒写了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 从出生开始, “我就爱问东问西”, 是问句的开始;人生不断探索, 疑问也越来越多, 而“我”对答案并不满足;时局变幻, 风起云涌, “我”投身革命, 却产生更多疑惑;斗争此起彼落, 革命与反革命, 越斗越不清楚, 一切答案似乎都被否定;然仍对未来关切期望, 追寻最终的答案, 这是“我”的爱国情怀。

当然, 诗集中除了大部分表现时代生活的诗, 仍然有徐訏一直以来善于把握个人情感的诗:有对人生的反思、感悟, 有旅人漂泊在外的感伤、忧愁, 有他永远剪不断的游子的思乡情结, 还有他那些敏感细腻的生命情感和思绪。但这部诗集的意义远不只此。

不管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 徐訏都作出了改变和突破。《无题的问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老人对文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永不逝去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徐訏.无题的问句[M].香港夜窗出版社, 1993.

[2]徐訏.徐訏文集 (第15卷) [M].上海三联书店, 2008.

[3]吴义勤.漂泊的都市之魂——徐訏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3.

[4]陈乃欣, 等.徐訏二三事[M].台北:尔雅出版社, 1980.

[5]黄康显.无题的问句, 有韵的诗篇——评徐訏最后期的诗作[J].现代中文文学评论, 1994 (1) :79-94.

[6]逯耀东.《无题的问句》解题——谈徐訏和他写给大陆“文联”“作协”一些老朋友的长诗[J].香港笔会, 1996 (10) :146-153.

[7]徐訏.从《语堂文集》谈起[J].传记文学, 34 (6) .

[8]蓝海文.敬悼徐訏先生[J].中华文艺, 20 (4) .

篇9:李白的诗作风格及身世

关键词:李白 身世 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092-01

1 李白的诗作风格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想象,意境明丽,美不胜收。作品创作的神来之笔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五言绝句及七言绝句

五言绝句堪称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奇葩,为历代老百姓所喜爱,《静夜思》这首诗歌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里思念家乡的感受,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画,构思曲折奇絕,内容容易理解,诗意体味无穷。

又如《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词表达自己独坐时的寂寞,心情与寂静的山景忽然神会,感受到与自然想亲近的温暖,人与山刹那间灵性相通,浑然一体了,诗人将这种心领神会的感受信口说出,仿佛毫不费力,但在相看两不厌中人与山的神会中似有未曾说出且不必说出的无限情思在其中。

李白的七言绝句带有以古入律,自由发挥的特点。融入了乐府,歌行,开合随意而以气贯穿的变现手法。《望天门山》天门山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像这样的七绝佳作,在李白诗中不甚枚举。作品多写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活的审美的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那无穷的余味,所变现的都是自然之美和普通的人性之美。情感平易真切肌肤生活情趣,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1.2 乐府诗

乐府诗是李白诗作的又一特色。像《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等著名的代表作都出自乐府。李白的乐府诗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两个方面,首先,是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然后就是用古题抒己怀,因旧题乐府蕴涵的主题和曲名本是在某一点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李白用古题写己怀的乐府诗因偏重于主观抒情,更能够体现李白诗歌的个性特色,其妙处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即可以说它有寄托,也可以说他只是抒写感慨,想落天外。

如《蜀道难》的古辞寓有功业难成之意,这促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业未成的悲愤,于是他用这一古题抒发自己感慨,再三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的乐府诗之所以渠道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思想因素以外,从艺术渊源上讲,他青少年成长之地在巴蜀一带,正是民歌竹枝词的故乡,他从小就收到民歌的熏陶。同时,巴蜀也是司马相如的故乡,家乡这位慈父大师,使得他对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赋这种文体长于铺叙,赋予想象,善于描绘,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这些艺术特色他都吸收过来,移植到他的乐府诗中,使得它的乐府诗出现前所未有的风采。

1.3 歌行

歌行是李白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歌行是由“古题乐府”和“非乐府歌行”两部分组成。而李白的歌行创作成就比乐府高。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一旁,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化莫测,摇曳多姿的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的气和情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而《临路歌》是李白的绝笔。用歌行写成,诗人从青年时代起,就用大鹏来负载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当他走到生命尽头时,仍以大鹏中天催折来喻示自己的人生结局。

纵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诗人。同时,我们对他的创造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事件做详细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就是喷发式的,一旦兴致来了,就如滚动的泉水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湓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这为其提供了更多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哪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奇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2 李白的身世

李白能创作出风格如此浪漫飘逸又奔放奇异的作品与他的身世遭遇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且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他“五岁咏六甲,十岁观百家”。由于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我国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因此,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很大。道教影响几乎也伴随他的一生。在18岁左右的时候,他就学习了纵横术。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了这些东西的影响,才使他具有了狂傲且飘逸的气质。25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会稽(绍兴),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在他的诗中反映了对奸臣当道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积极的进取精神,多次表达愿为国家效力,却屡遭失败。使他对朝廷充满了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李白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直到李光弼出征东南,半道病还,病逝为止。

我想正是李白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又具有唐代诗人一般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思想。因此,他在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与失败之间不停地来回,使他也常限于悲愤和不平,失望之中,有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同时,又具有浪漫情怀和独立不拘的性格特点。

3 结语

篇10:春天的诗作文

雨后晴天,我决定下楼去散步。

午后,世界又亮了起来。小区的小草从深绿变成了嫩绿,在不从那地方冒了出来,井然有序。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灿烂。它们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鸡雏,扑腾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那毛茸茸的种子在空中纷纷扬扬的飘着,是那么婀娜多姿。桃花也是开得最美的花,粉的、白的一朵朵长在树枝上,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竹外桃花三两枝”。以我看,现在这里的桃花也不止三两支了,可以说是遍布小区了。

继续往前走,只见柳树上的柳条弯弯曲曲,绿色的枝叶上还挂着几滴雨珠。微风乍起,柳条玩了起来,你踢我一下,我打你一下,你再过来,我把你缠住。望着此刻美景,哪有不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呢?

下午我和小伙伴们在这春天的草地上玩了起来。

黄昏,“叽叽,叽叽”偶尔传来鸟叫声,原本淡蓝色的天空,一下子成了红黄相间的云霞。“叽叽,叽叽”鸟儿似乎要回巢里了。我们也回到了家。黄昏的夜空总是那么美。也像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晚上,要睡了,风声经过,穿过脸颊,穿过耳朵,散有一种花香的味道。鸟睡了,不再叫了。花睡了,不再为人们展现自我了。树睡了,它在为新的一天做准备。我也睡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就像现在一样。

上一篇:项目负责人简历下一篇:基本公关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