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规划范文

2024-08-09

就业指导规划范文(通用8篇)

篇1:就业指导规划范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规划书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流氓A猫

引言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成功属于有规划的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

一 自我剖析

1.个人兴趣与爱好

就自身而言,我认为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其实是比较广泛的。具体的讲,自己对电脑、文学以及音乐方面都比较感兴趣。而我的爱好也是基于这些兴趣之上的喜欢电子科技、喜欢看书、喜欢听音乐、喜欢交朋友。

2.性格态度特征

我性格是比较诚实、正直的,相对谦虚但不乏张狂。在做事情时认真勤奋,责任心强,同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与同学以及他人的交往中,我是比较大方的,同时自己做事非常细心,一丝不苟。

3.性格意志特征

我在性格意志方面比较果断、顽强但有点倔强,坚持对一些事情不言放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在意志力控制方面做的不是很好,或许这是我的一个比较大的缺点,在对事物的预知上是属于乐观,但同时也有较强的忧患意识的人。

4.性格情绪特征

我的性格在情绪上是典型的北方的那种,比较容易冲动,情绪欠稳定,但遇到事情也能沉着冷静,认真思考。

5.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是息息相关的。我觉得,人在盛会中就应该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留下些值得纪念的痕迹。首先必须是正直的,其次是有价值的。

二 职业分析

职业价值观

电子商务并不只是一个商业发展概念,它的发展同时存在于国家经济战略的宏观层面和企业发展策略的微观层面。它不仅整合国家经济进入全球经济,还能提供就业机会,创造财富。电子商务的应用已深入日常生活,以网络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正在改变着经济运行方式,虚拟化、数字化和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

电子商务的要点——发现与创造新的盈利模式

电子商务未来商机无限

职业能力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实现交易的电子化,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企业的电子商务,因为他对企业带来什么利润,那么他也会对整个社会有贡献。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为,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或活动。这些工具包括从初级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到NII(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信息高速公路)、GII(全球信息基础结构)和Internet等现代系统。而商务活动是从泛商品(实物与非实物,商品与非商品化的生产要素等等)的需求活动到泛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费除去典型的生产过程后的所有活动。狭义电子商务定义为,主要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电子商务是在技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人,系统化地运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因特网上的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信息服务、交易和支付。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情广告;电子选购和交易、电子交易凭证的交换;电子支付与结算以及售后的网上服务等。从贸易活动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可以在多个环节实现,由此也可以将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至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气呵成。

社会职业环境分析

数据调查显示 电子商务正在以几何线上升趋势影响我们的生活,其中以旅游、运输、住宿、电脑、票务之类业务占较大份额。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C2C模式已经逐渐满足不了人生活的步伐。随着我国发展的不断深入,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网络应用的日益发达同时这方面的人才也在不断增加,我认为,只要掌握好一门技能,电子商务绝对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职业分析小结:

以上分析证明:机遇有挑战并存。电子商务具有广阔的市场运用前景,但是,电子商务学科本身突出的就是一个博.但是你求职却不能少了一个精.所以想以后有发展一定要博而精专。周边给了我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但是这并不代表不需要危机感,只有更好的充实自己,才能在就业中取得相应的优势。我认为自己在组织能力上、交际能力上还是可以的,同时我所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这与企业型的职业性向是比较接近的,最主要的是自己有这方面的理想,并且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

在一般能力上,我认为自己注意力比较集中,善于观察,记忆力较强,思维活跃且很开阔,想象力较好。在特殊能力上,也就是我的特长,我认为自己没什么特别的长处,但是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一定会十分投入,并且会做得很好。比如:计算机的掌握与控制,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作协调能力上,我认为自己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在空间判断力上也比较突出。

三 计划制定与实施

职业生涯规划

长期职业目标

职务目标: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大学的外聘讲师

能力目标:科研能力突出,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有较高的演讲水平,具备组织、领导一个团队的能力;与公司决策层有直接流畅的沟通;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有广泛的社交范围。

中期职业目标

职务目标:外资企业部门经理

能力目标:熟练处理本职务工作,工作业绩在同事中居于突出地位;熟悉外资企业运作机制以及企业文化,能与公司上层进行无阻碍地沟通。

短期大学目标

经济目标:在校期间兼职,年收入8千元

能力目标:通过实习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接触了解涉外商务活动;英语能力具备权威资格认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发表4篇以上论文。

规划实施细则

电子商务,电子是技术手段,商务是目的。

电子:网页制作,网站架构,web应用开发,这些尽全力去学。

商务: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去了解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信息,熟悉这个行业,为以后找工作做准备。

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是由一个一个小计划构成,一个人生的伟大目标是由一个一个细分目标构成。要想成功,就要执行好每一个细分目标所制定的计划。坚决今日事今日毕。及时检查计划目标与完成情况,及时修整目标。

四结束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梦想的的执着追求成为我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原动力。以上就是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若干年后回首不免觉得现在的想法青涩幼稚,但至少证明我曾认真的计划过我的未来,而不是浑浑噩噩,蹉跎青春。既然制定了规划,我就要亦步亦趋得按照规划生活学习,并且灵活得结合实际加以修缮调整。或许要达到理想目标还有漫漫长路,但是只要曲线尽头是成功,我就会风雨兼程,只为将理想进行到底!

篇2:就业指导规划范文

关于“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部文件 交公路发[2011]7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

为加强“十二五”时期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建设能力和发展质量,更好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对“十二五”时期全国农村公路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

农村公路是广大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先导性、基础性、服务性设施,是我国公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公路总量不断攀升,结构持续优化,管理不断加强,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均衡、附属设施不完善、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十二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建设管理能力,既是农村公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交通运输行业支持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农民群众便捷出行,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按照“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统筹城乡”的基本要求,深化前期工作,提升建设能力,消除薄弱环节,提高发展质量,构筑安全、耐久、便捷、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地方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导向作用,健全农村公路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工作运行机制和责任考核体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鼓励引导全社会参与,调动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继续保持和营造有利于农村公路发展的社会环境。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资金、政策向薄弱地区倾斜,缩小地区差别。统筹城乡发展,路网形成与城乡辐射功能相结合,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健全农村公路协调发展机制,在协调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协调。

——坚持以人为本,惠及民生。加快构筑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提供安全、耐久、便捷、畅通的农村交通保障条件,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更广泛、更完善的公路交通服务。加大安全设施投入,改善安全状况,让人民群众走上安全路、放心路。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制定发展目标,既立足实际,避免资源浪费,又坚持适度超前,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需求和路网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确定发展目标、路网规模、建设重点、技术标准,坚持发展与财力相统筹、速度与能力相匹配、需求与民意相结合。

——坚持深化改革,探索创新。探索完善适应新时期农村发展的公路建设模式,着力健全符合农村公路特点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建设管理机制,完善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培育建设能力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和管理能力。注重典型示范,注重经验总结,以深化改革

调整完善制度,以制度创新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三)发展目标。

——提高通达深度和通畅程度,增强网络覆盖能力。到“十二五”末,农村通行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

——提高建设管理能力,改善工程质量状况。到“十二五”末,农村公路建设体制更加完善,管理措施更加规范,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使用政府投资的农村公路项目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工程实体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县道、乡道建设项目优良率稳定在85%以上。

(四)建设重点。

——西部地区重点实施以乡(镇)、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通达、通畅工程。

——东中部地区重点实施县道、乡道改造和县、乡、村连通工程。

——实施危桥改造和渡改桥工程,基本完成县道、乡道中桥及以上现有危桥改造,在此基础上启动村道中桥及以上危桥改造工程。

——完善安全保障等附属设施,改善安全运行状况。

三、政策措施

(一)注重源头管理,优化前期工作。

1.科学编制和实施规划。农村公路区域规划编制应综合考虑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当地山、水、林、田的综合治理,根据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程度、资金供给、交通需求等因素,区分重点地区、一般地区,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和数量,防止因盲目追求规划数量而导致建

设资金的不足,影响耐久性。应与村镇规划和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其他路网和运输方式的衔接互补。坚持统筹编制规划、按轻重缓急实施,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调查研究,对因村镇规划、农经社情发生变化或其他特殊原因确需调整规划的,在履行必要的审核程序后可作适度调整。规划一经确定,应保持严肃性和稳定性,严格执行。

2.加强计划管理。充分发挥计划调控作用,促进农村公路建设均衡、协调发展。在项目计划安排上,既要兼顾公平,重视农民群众诉求,优先安排未通公路地区的通达工程,加快实施对出行需求迫切、交通条件急需改善地区的项目,确保有一条出行通道,又要注重效益,优先安排对区域经济促进作用大、交通量增长快的项目和断头路项目。要提高计划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项目库,做好项目排序和储备,纳入计划的项目须符合规划要求且能够保证完成前期工作,并对社会公布。协调好项目实施与资金的关系,确保项目资金最大程度地满足,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益。协调好农村客运站(亭)等配套设施建设和农村公路建成后的管理养护问题,把管养工作作为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对管养主体不明确、管养责任不落实的地区应减少计划项目安排和资金支持。

3.强化资金保障。完善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社会各界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中央补助资金应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严格用于备案的项目,不得挪作他用或分解使用。在中央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地方要积极落实主体责任,同步加大财政投入。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统筹项目计划和资金安排,实现事权和财权统一、权利和责任匹配。推动建立和完善多种方式筹资和资金多元化的机制,鼓励地方投资实行奖补结合的政策,发挥补助资金的激励杠杆作用,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二)严格控制,提升建设能力和工程质量。

1.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农村地区生产生活、农业经营开发、客货运输、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因素合理确定,对交通量增长快的地区应适当考虑提高建设标准,预留发展空间。东中部地区县道、重要的乡道和西

部地区的县道新改建工程宜采用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西部地区通乡公路宜采用四级(双车道)以上公路标准。通村油(水泥)路除受到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外,应采用等级公路标准。

2.深化设计管理。农村公路设计应遵循“安全、实用、经济、环保、耐久”的原则,在具体技术指标选择时,既要立足当前需要,又要考虑远期改造升级的需要。要加强经济技术论证,禁止超越经济条件追求高指标和高标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交通安全、排水防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线位资源和道路设施,减少征地拆迁和土地占用。穿越场镇、学校等人员、交通相对密集的路段,可适当增加路基、路面宽度,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提高安全性。桥涵等构造物宜采用施工简便、经济适用、适合养护的型式,提倡采用标准跨径,路面结构应选择当地耐久的材料。

3.规范招投标工作。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公开招标,对采用施工图一阶段设计的简易项目可适当简化招标程序。为便于施工组织和减少招标工作量,对工程规模不大、技术相对简单的同区域或临近项目,可采用多项目捆绑式招标。加强招投标监督指导和基层招标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各地可根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和《简明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编制符合当地实际的简易招标文件范本。对于由乡(镇)组织的农村公路招标活动,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派人现场监督和指导。鼓励在施工和监理单位中开展“优质优价”、“优监优酬”活动,发挥激励引导作用。

4.严格建设管理。农村公路除规模较小的村道外,应按国家规定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要增强质量意识,加强建设管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参建单位责任。建设单位应具备与项目管理相适应的机构和人员,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过程管控,促进参建各方认真履约。施工和监理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人员、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仪器,优化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强化过程控制和中间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要全面推行信用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建立市场清退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公示制度,工地现场应设置公告牌或采用媒体刊登等方式公布项目名称、责任单位、工程规模、建设工期、投资额等项

目信息及举报方式,接受社会监督。

5.鼓励专业化施工。稳步提高农村公路机械化、专业化施工水平,加强技术、人员保障,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向精细化方向转变。东中部地区农村公路和西部地区的县道、乡道建设应主要由专业化队伍承担,采用机械化方式施工。西部地区的通村油(水泥)路建设,除路基改建或简易的附属工程可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由当地村民实施外,也要逐步由专业队伍实施。鼓励农村公路路面和桥梁采用标准化方法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耐久性。认真实施工程质量责任登记制度,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做到各工作环节、各分部工程有管理措施、技术要求和人员责任,使各工序衔接不断档、不缺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构筑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岗位安全职责,增强防范意识,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好。

6.强化质量监管。坚持和完善农村公路“政府监督,专群结合”的质量监督模式,县道、乡道建设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的政府监督为主,村道建设继续坚持“专群结合”模式,在政府监督的基础上发挥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形成重点突出、控制有效、全面覆盖的质量监督机制。每个县级单位宜建立或指定一个具有相应资格的工程试验室,开展工程质量抽检和检验评定工作,使质量监督工作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强化巡查和重点抽检,严格原材料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加强项目验收。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交付使用前应履行验收程序,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开放交通。县道和投资额较大的乡道原则上按项目进行验收,其他项目可通过以乡(镇)为单位分批捆绑验收,技术简单的小型农村公路项目可将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合并进行。地市级和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通过验收工作认真总结项目建设的经验和不足,落实管养主体和责任。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应责令整改。技术简单的小型农村公路项目的具体标准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结合本地情况研究提出。

(三)消除薄弱环节,提高服务能力。

1.推进危桥改造和渡改桥、渡口改造工程。加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渡改桥、渡口改造的

实施力度,逐步减少危桥数量。加强桥梁巡查,及时更新病危桥梁数据库,对仍具有一定使用能力但受制于资金等因素暂时不能改造的,应进行技术检测评估并采取加固措施。科学实施渡改桥、渡口改造工程,统筹考虑,优先改造有安全隐患和交通流量大的渡口,努力解决农村水网地区、江河两岸和岛屿居民的过渡难和渡运安全问题。

2.完善农村公路安保等附属设施。新改建农村公路应根据需要同步实施安保等附属设施。已建成的农村公路应按照“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原则,逐步完善安保等附属设施,实施前应科学分析,认真排查安全隐患点,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分期分批整治。总结推广既有的安保等附属工程建设经验,鼓励探索既能够节约成本又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提升安全防护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农村公路绿化工程。

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灾害易发地区农村公路的环境特点分析,制定符合实际的防治标准和技术指南,加大防护、排水等设施建设,加强组织抢修和保通工作,提高农村公路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

(四)坚持科学发展,提高发展质量。

1.重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农村公路建设应贯彻集约节约用地的要求,尽可能利用原有路基,避让基本农田和经济作物区。积极采用符合当地实际的路面结构型式,科学选择筑路材料,注重与沿线环境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协调。山区农村公路建设要做好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排水和防护设施建设,避免大挖大填、扰动山体、破坏植被。

2.强化技术支撑保障。加强农村公路宏观政策、战略规划、法规制度、标准体系的研究,及时总结建设经验,归集工作亮点,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规章制度或标准规范。发挥科学技术对农村公路发展的支撑作用,注重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应用,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技术含量。加强基层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一线人员的业务素养和责任心,带动整体素质提高。

3.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应主要由公共财政解决,避免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规范使用“一事一议”政策,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不强制参与建设。农村公路立项、计划、实施等工作要广泛征求农民意见,使农村公路适合农村地区,贴近农民需求。工程建设中应尽可能使用当地劳动力和运输工具,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公路建设不得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构建由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交通运输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农村公路联合发展机制。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将其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纳入单位绩效考核,以效能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要逐级分解建设目标,完善工作制度,落实相关执行机构和人员,细化责任,建立以单位和个人为责任主体的考核体系,形成管理硬约束和良性循环。

(二)强化指导协调。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发展重点,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本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的跟踪分析和调查研究,重视发展差异性,做好分类指导和示范引导。要加强业务指导,通过组织培训班、发放技术指南、实地技术指导等方式,培养基层人才,普及基本常识,帮助基层和农村解决建设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工作水平。

(三)强化宣传引导。农村公路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辟农村公路专栏,重点报道本地区农村公路工作动态,宣传先进经验,加强政策引导。各地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横幅、村务公告等,通过集中宣传、专题报道的方式,分阶段、有重点地宣传农村公路,让基层政府、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了解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性和有关政策措施,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监督检查。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考核监督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实体质量及实施效果等进行综合督查,重点督查农村公路项目在质量、安全、资金、廉政等方面的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协调

解决问题。要构建多层次的监督体系,采取明查暗访、重点督办、公示举报等方式,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使监督检查常态化。

“十二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措施,狠抓落实,推动“十二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再上新台阶。各地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章)

篇3: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 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尤其是最近几年, 经济形势持续低迷,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很多学生面临就业困难的局面。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成为社会和学生关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是以就业为目标,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使其成为具有高等技术的专业人才。 高职学生的优势在于其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较强, 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选择适合的工作岗位, 是高职院校就业率提高的重要保证。

一、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一)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院校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的前提, 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目前的就业形势为基础,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专业技能, 评估学生的发展条件, 所制订的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的具体方案, 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学生的就业更加合理, 其内容主要有学生自我评价、未来发展展望、就业目标和对策等。

(二) 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关系

一些职业院校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制订的, 具体的工作过于形式化, 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并未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具体体现。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中心展开, 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并根据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认真执行, 逐步实现自我能力的提高, 避免就业时无从下手, 漫无目的地寻找就业机会。 以往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具有突击性、无针对性, 其效果不佳, 学生的就业问题难以真正得到解决。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平时就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就业指导教育中, 使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目前的就业形势相符合, 提高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二、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水平的策略

(一) 发挥企业在就业指导中的积极作用

1.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其实整个企业员工共同信守的一种理念。 企业文化体现了一个企业的价值观, 是企业精神面貌的主要体现。 企业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 其可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 体现员工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鼓励员工积极工作, 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 增强员工的精神凝聚力。 学生只有经过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熏陶, 同时配合自身的专业技能, 才能逐渐培养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想要提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水平, 就要加强校企合作, 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文化, 发挥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制订符合企业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

2.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校企合作可以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其可以解决高职院校的资金短缺的问题, 为高职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缓解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 校企合作可以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 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有助于激发企业的动力, 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教育中,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 其知名度和形象得以提高, 同时社会对企业的认可将大大提高。 因此, 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校企合作对于高职学生就业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 完善就业指导方式

1.调整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建立一套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预警机制, 将其他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同区域的就业情况和人才需求有机融合, 并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道德素养, 指导学生制定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归属感, 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只有全方位培养才能使学生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 才能真正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2.组建高水平的就业指导队伍

就业指导队伍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顺利开展的重中之重。 具备高素质的、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 可以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 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高职院校应积极组建高水平的就业指导队伍, 使其通过专业的知识和高水平的素质为毕业生提供专业的服务, 为学生推荐符合学生发展的岗位, 改变学生迷茫的状态, 将学生的特点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 增强学生的技能, 最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三、结语

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学生深入了解自身和社会的关键, 其可以根据学生的技能和心理特点, 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就业方案。 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强的特点。 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具有推动作用,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 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戴树根, 彭立春.生涯发展理念下的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2 (6) .

[2]李桂红, 许晓辉.新时期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机制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2 (4) .

篇4:规划指导 应用指导 习惯指导

1、笔画、笔顺的书写规则及指导

学生从刚入学时起,教师就应在学生书写时,对其基本笔画、笔顺及一些书写的规则方面加以指导。比如:最基本的横要平,竖要直,竖折就是竖折,不能写成竖弯等。笔顺方面,要按照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的书写顺序进行书写,要让学生牢记,并应用到实际写字中去。比如:“人”字是先撇后捺;“宁”字是从上到下;“从”字是从左到右;“小”字是先中间后两边;“园”字是先里头后封口等。教师在教学时要一一向学生做指导,让学生逐步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否则一不小心学生就落下了倒下笔的坏习惯。

2、田字格的规范应用及指导

小学生思维空间感觉很窄,一个字的起笔和落笔不知该放在哪好,这时的田字格会有很大的作用,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在低年级教材中就有用好田字格的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自方位记心间。”语文教材中每个一类生字都是在田字格里的,这时教师在教学学习生字时,带领学生一起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起笔在什么位置,落笔又在什么位置,以及写这个字时的要领,并且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带有田字格的黑板上板书,这样学生的记忆就更加深刻了。长期坚持下来,每次学生写字都要求对照教材中田字格里的字,让他们模仿着写,时间一长你会发现学生的字进步很快。

3、利用教材加以强化指导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指导写字也是一样,不管是怎样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方法,教材都是根,所以教师平时要多分析教材,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总结式的加以强化指导。比如:“恼”、“陆”、“吵”这三个字共同的特点都是左右结构,都要注意写得左窄右宽,从而表现出字的形体美。“龙、兔、亮”,这三个字都是以撇、竖弯钩为主要笔画的,要求写得既正确,又美观。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鲜活例子,教师课堂上只要对学生加以指导,学生很快就领会了写字的奥妙。

4、学生书写习惯的指导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成功的一半。”可见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呢?对于刚入学的学生,首先要求写字时一定要认真,速度要慢。其次是最好让学生的作业在班级完成,这样有利于发现学生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比如,一位学生笔顺出现错误,如果是在家中完成,当老师看到学生的作业结果时,是正确的,就认为他是正确的,这样教师就不能及时发现该学生的错误,也就不能及时的纠正。如果在班级完成,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种种错误,像执笔姿势,运笔方法,难点字的起、落笔的位置,学生都能得到及时而又有效的指导,把一些错误消除在荫芽状态。这样,学生在认真书写的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并最终形成写字的能力。

5、学生书写姿势的指导

《全国中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教材-写字》一书中说:写字的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引起重视。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虽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还是要时常提醒,处处注意,教师千万不可轻视,或忽略。

6、学生执笔方法的指导

硬笔书法大师们说:“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并且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刚入学的学生对写字很陌生,教师应正确的加以指导,让其形成良好的执笔方法。否则,一旦形成了习惯,纠正起来就很难了。教材中介绍了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课堂上学生进行写字练习时教师加以巡视指导,并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让其养成良好习惯。

当孩子刚入学时,他们对于笔顺、笔画,写字时的坐姿及执笔的方法,这一切都是陌生的,教师应有计划的、规范的加以指导。一定让每一位学生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为这将终身受益。

篇5:就业指导规划范文

_______税务1243

不知不觉间2013年已悄然过去,2014年大学生就业开始逐渐拉开序幕。经过了2013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后,2014年应届生的就业开始受到大家的格外关注。然而经过了2013年“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届大学生的就业也未免让人担忧。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然而2014年中国将会有727万名研究生,大学生,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预计2014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由此观之,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

丁松泉介绍,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大概有699万,而浙江省有26.7万,比去年略有增加。就目前来看,国际经济比较低迷,影响了很多出口企业;国内的经济转型,导致很多企业不景气。提供的岗位不少,但如意的不多。可以说,今年总体的就业形势将有点偏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呢?我想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三点。

第一、定位

定位会直接影响到到一部分人能不能找到工作。比如我们的学生很多所读的院校名气不大,学历也不太高,能力也不是很强,那么求职时却对薪资、对单位等等要求较高,这就很难实现,这样必定会导致大学生待业。所以要做好定位。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压力比较大的时候,那么我们的定位就要客观一点,适度的调整,这对每个学生都是非常关键的。

第二、核心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这才是最主要的。然而竞争能力是什么?实际上就是适应企业需要的能力。能力是决定学生能不能就业的一个关键性点。所以说大学生在校期间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本领,这是一个当务之急,是一个根本性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应该努力地从课堂上从书本里解放出来,多一点机会和时间接触社会接触职业。所以说能力是很关键的。

第三、心态

心态主要反映在就业面试环节,有时候心理素质弱的人,求职时会有心理障碍,临场发挥不是很好。有的学生心理素质不好,他怕答错了对方就否定他了,整个的思维情绪就可能乱了,这些时候心理心态也直接影响他的求职面试结果。在求职方面,学生应该有一种自信,积极地心态。

所以,大学生要培育一种职业规划的意识,确立自己的目标,走好每一步,在就业临近的阶段,还是要耐心的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有压力更要有动力。

篇6:规划总结范文

在这清爽的秋天里,我并没有被这秋收季节落下,而是有幸再次踏上了参加国家组织的远程“国家计划”培训学习的征程,我也没有放过这次学习机会,我日夜耕耘。我认真听专家的视频讲座、独立完成网上作业、认真撰写学习日志、积极发帖和回帖进行网上交流。经过这将近3个月网络学习,我受益匪浅。

“书到用时方恨少”,此时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精髓,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豁然开朗,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时间的教育教学问题也迎刃而解。以前常常以为自己在课堂教学时把课上完就行了,从未认真去深思过什么才是好课,学生在这堂课中究竟学到些什么;也没认真去思虑过使用导学案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型高效课堂。通过这次学习,特别是在磨课活动这一环节,我的进步非常大,我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的展示,都大大地提高了。

篇7:安全规划合同(范文)

安全规划编制合同

项目名称:

委托方(甲方):

受托方(乙方):

安全规划合同

委托方(甲方):

受托方(乙方):

本合同甲方委托乙方就工业园化工园区安全规划进行编

制,并支付编制报酬。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

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并由双方共同恪守。

第一条 乙方进行安全文本编制的内容、要求、方式、评

审和备案:

1、文本编制内容:

2、文本编制要求:满足国家现行法律及技术标准、规范

要求;满足园区产业发展安全要求。

3、文本编制方式:

4、文本的评审:由乙方负责组织聘请省、市专家对产业

园安全规划的评审工作。(评审费用由乙方负责,评审会场及

会场布置由甲方负责。)

第二条乙方应当按照下列进度要求进行本合同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合同签订,4月20日前完成化工园区安全规

划文本征求意见稿,4月25日前交付化工园区安全规划文本

审查稿,4月30日内完成评审与备案工作。

第三条为有效保证进行园区安全规划编制工作,甲方应

当在本合同签订7天内提供下列资料:

(1)产业园区控制性详规(文本或电子版)。

(2)现有入园企业基本情况资料。

(3)将要入园企业情况资料。

第四条 甲方同意编制精细化工产业园安全规划经费计人

民币由乙方包干。安全规划经费分两次支付,第一次合同

签订后,财政下拨经费后甲方支付安全规划经费定金伍万元

(¥50000.00元),第二次在乙方交付安全规划文本审查稿

后,甲方一次性支付安全规划经费余款计人民币壹拾叁万元整

(¥130000.00元);每次经费的支付由乙方开出规划编制费

发票,甲方打入乙方指定的帐号。

第五条 甲乙双方按以下标准对安全规划编制文本成果进

行验收:

1、乙方提交安全规划编制文本成果的形式:化工园区安

全规划编制文本和电子版。

2、安全规划编制文本成果的验收标准:符合国家现行法

律及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及化工园产业发展要求。

3、安全规划编制文本成果的验收方法:通过专家评审,报省安监局备案。

4、安全规划编制文本验收的时间和地点:

第六条甲、乙双方责任:

(一)甲方责任:

1、甲方应按规定时间及时提供资料,并对其完整性、正

确性负责。

2、甲方应按规定的时间支付安全编制经费。

3、在合同履行期间,甲方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乙方不

退还甲方已付定金。

(二)乙方责任:

1、乙方应在符合国家技术规范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甲方的要求,进行安全规划编制,并向甲方提交质量合格的安全规

划成果文本,并对其负责。

2、乙方应按甲方提供的评审意见或修改意见进行完善。

3、在安全规划编制过程中乙方未经甲方允许不得向第三

方泄露、转让本项目成果及资料,甲方全部编制经费付清后,双方享有该安全规划成果的所有权。

4、合同生效后乙方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乙方双倍退还

定金。

第七条 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本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解

除本合同。

第八条 本合同的变更必须由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

式确定,任何一方不得更改。

第九条 双方因履行本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应协商、调解

解决。协商、协解不成的,提交当地仲裁委员会仲裁,也可依

法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条 本合同一式陆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一条本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联系人:联系人: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传真:传真:通讯地址:

开户银行:

篇8:就业指导规划范文

复旦大学职业发展中心面向沪上7所高校2000多名大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只有11.7%的人十分了解将要从事工作的具体内容, 只有10.3%的人非常清楚未来三五年的职业发展规划, 这种现象令人担忧。有很多学生只是在毕业前才发现自己缺少职业规划, 能力素质准备不够, 可为时已晚。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难的压力, 我们倡导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以求创新就业模式。

一、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的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大学生活阶段通过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 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 确定教育计划特别是大学阶段的学习计划、发展计划, 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的行动方案。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升学与就业指导 (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方面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 而且已经形成较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体系。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国家, 帕森斯教授首次提出了“职业生涯指导”的概念, 麻省理工学院的施恩教授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锚”理论;在英国、法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都有专门的职业辅导和教育培训机构。而国内大规模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则起步较晚, 从我们国家开始实施“供需见面, 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开始, 就业指导显得越来越重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普遍得到大家的关注, 现已逐步被各高校认可并推广。

(一)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 充实度过大学生活。

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张永州认为,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新时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 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学生认真规划自我, 将“我想做的事”与“我能做的事”有机结合起来, 精细化目标分解使得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 清晰大一大二大三大四都该做好哪些事情, 从而减少沉溺于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积极性;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及早进行准备, 为就业创业打好基础。

(二)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着重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升就业竞争力。

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 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 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全方面的定位, 同时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品德、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做到知己知彼, 从而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目标。这也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准确评估个人目标与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 明确自身优势和不足, 运用科学的方法, 采取可行的步骤和措施, 在校期间有针对性地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等活动, 培养广泛爱好, 发挥特长,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三)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 缩短走向社会的适应期。

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 而是部分毕业生不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实践经验不足, 实践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职业规划中的重要一步是将职业理想放到实践中检验, 社会实践是一种很好的了解自己的方法, 更是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的必经之路, 通过不同的工作经历, 不同的生活方式, 以及周围人的评价和反映, 能够逐步清晰自我形象, 明确职业定位, 缩短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期。将职业生涯规划和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能不断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能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合理规划未来。

(四)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促进高校转变思路, 创新工作方法。

2007年底, 教育部下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 要求各高校必须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但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刚刚起步, 很多高校职业规划的意识淡薄, 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也缺乏一套课程管理、考核机制。及时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创新就业指导模式, 建立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实际、密切联系市场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责。高等学校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成立专门的辅导机构,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辅导队伍, 建立大学生科学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开发与管理体系。

二、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含义是帮助大学生根据个人生理和心理特点, 把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 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 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 实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目前, 各高校均设有就业指导中心, 但普遍把“就业指导”视为“择业指导”, 如为毕业生提供信息咨询、解读政策、指导择业技巧等, 有的学校还会提供心理辅导, 开设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和讲座。本文将结合我校的实际和自身的工作经验, 探讨一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

(一) 就业指导受众群体少, 且单一。

在就业指导的对象上, 往往局限于毕业班的学生, 而对于非毕业班的学生缺乏引导, 尤其是对新生的指导教育更是一个盲区;学校仅开设一些选修课程, 选课人数受到限制。学生缺少合理的规划和四年的积累, 在就业时才发现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岗位不匹配。

(二) 就业指导内容课程体系不系统。

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仅限于理论知识灌输, 以简单的政策解读代替就业指导, 职业思想教育代替就业指导, 提供就业信息代替就业指导;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纳入日常教学”, 但多数高校还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必修课 (或必选课) 纳入教学计划, 亦没有统一的教学基本要求。

(三) 就业指导方式简单。

在就业指导中, 对学生往往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集中授课, 照本宣科的单方向教学方式, 而案例分析不足, 严重缺少社会实践环节, 不能够实现一对一的辅导, 这都导致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最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使就业指导成为“本本主义”。

(四) 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各高校均设立了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 但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从事与就业相关的事务性工作, 如就业政策的宣讲、就业信息的提供, 毕业生源的审核上报、毕业手续的派遣等, 没有时间和精力专门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就业指导从业人员不是科班出身, 缺少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仅凭自己的经验来做工作, 这已经成为制约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瓶颈。

三、职业规划创新就业指导的应对措施

(一) 职业规划从新生入手, 就业指导贯穿大学始终。

大一新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一直是个盲区, 很大一部分学生自幼即把“考上大学”作为学习的阶段性终极目标, 而对于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专业、职业定位、发展方向等问题则缺乏系统规划和深入思考。充分的课余时间不知如何利用, 暂时的目标缺失以及由此造成心志涣散, 不少新生便可能会在彷徨和郁闷之中滋生不良的思想情绪, 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严重的还可能误入歧途, 遗憾终生。相反, 人生规划与奋斗目标一直比较明确, 或是进入大学后新目标确立较早的部分学生, 往往就会跻身于优秀大学生群体。

职业规划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 大一为探索期, 在新生入学时, 为大学生进行测评, 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课。大二为定向期, 帮助大学生认识专业, 了解相应的就业要求和条件, 明确今后的求职方向, 以提高自身素质为主。大三为冲刺期, 主要是进行职业适应, 落实职业规划, 并进行实践锻炼。大四为实现期, 主要开展求职择业技巧、技能指导, 择业心理辅导等。让学生一入学就在明确目标的引导下, 经过四年的学习和系统指导使学生能够以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广博的知识技能走上工作岗位。

(二) 拓展职业规划课程, 丰富就业指导内容。

高校要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并积极开设相关课程。通过集中授课给学生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与策略, 重点讲授职业生涯设计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规划技巧。通过测评工具帮助学生完成测试, 促进学生在校期间就形成了职业规划的意识,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岗位, 明确努力方向, 对四年的学习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科学阅读测评报告, 合理分析测评结果帮助学生结合职业倾向制定职业生涯目标, 并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调整。

(三) 加强职业生涯咨询和社会实践, 丰富就业指导方式。

职业咨询是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立职业咨询工作室, 对学生个体或团体进行专门的咨询, 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个体咨询能针对学生特点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这样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培养学生个性, 发挥特长优势。团体咨询是心理咨询方法在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具体的方法是教师将学生按照问题分组, 引导学生主动发言, 相互启发、讨论、解决问题。这样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

再者就是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力度, 使学生的学习能在实践中变得可用, 在实践中加强自身心理素质以及一些现实的职业技能的学习, 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个人的职业规划。

(四) 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指导队伍。

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保障。在高校就业工作中, 要将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职能分开, 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政策法规, 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知识, 更要参加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和系统学习, 从而能够帮助学生使用测评工具客观自我评价, 并指导学生个体和团体制定、实施规划措施。另外可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界人士或专家为学生作报告, 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当然, 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相关理论研究滞后, 相关机构和人员建设落后, 指导方式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及早的进行职业规划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还会使他们树立长远的人生目标,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挫折和迎接挑战, 最终获得人生的成功!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倡在大学生中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创新就业指导模式, 帮助他们探索自我, 认识社会, 充实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 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就业指导,职业生涯,创新

参考文献

[1]、植秀成.从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入手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2]、李维彬.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 (12)

上一篇:安全环保奖罚制度下一篇:统战工作特色创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