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法律基础

2024-08-19

宪法法律基础(通用6篇)

篇1:宪法法律基础

第四讲

宪法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观念,确立宪法精神。教学重点:宪法的基本知识及内容。主要内容:

一、宪法的基本知识及理论

(一)宪法的来历

在西方,宪法一词最初的词义是规定、组织和结构。近代意义上对宪法的概念的使用,最根本的特征强调宪法必须是限制国家权利,保障公民权利的基本法律。如法国在1789年的《人权宣言》中明确规定: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成文宪法——1787年的美国宪法就集中体现了近代宪法的基本精神。所以,在近代意义上,宪法一词的含义的侧重点不在于它在一国法律体系中是否处于核心地位,而是强调宪法制定的正当性和和宪法功能的合理性。对这一点,美国革命家托马斯.潘恩在《人权论》中指出:宪法是一种先于政府的东西,而政府只是宪法的产物。一国宪法不是政府的决议,而是建立政府的人民的决议。在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含义始于清朝末年,自日本传入中国。19世纪6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开始介绍西方的宪法概念,19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人士开始要求朝廷立宪法,实行宪法政治。1908年,清政府为了敷衍民意,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从此,宪法一词在汉语中成为专门的法律术语。

(二)宪法是什么

1、概念

给宪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要把握几个方面:一是要抓住宪法作为一种法和法的组成部分而应当具有的种的属性,将宪法的内在和外 在的特征相结合;二是要从动态和静态两个层面反映宪法的品质,既要包含宪法典、宪法习惯和宪法判例的实质,又要能反映宪法的良性运作;三是能反映中外理论研究的普遍共识,更重要的是结合中国宪法的实践。最后,还要结合法治、民主、人权、宪政等范畴来考虑。

如果我们从宪法的历史发展和世界范围来考察,不难发现现代意义上的宪法至少在形式上都是在国家权力所有者发生转换、国家权力结构需要调整、公民权利处于中心地位下的产物。其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权力的有效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两个方面。且公民权利始终处于支配的主导地位。因为,公民权利产生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为公民权利服务,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另外,各国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最根本的、最重要的问题,无论是国家制度、社会制度、还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结构的组织、权限等问题都有涉及。所以在绝大多数国家,宪法一经制定颁布,即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国家机关、个人和组织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这是宪法在形式上的本质属性。

综合以上:宪法是一个国家社会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反映,是调整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关系的部门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各种社会政治力量相对抗的产物,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国家权力的调配器。

2、宪法的本质

在宪法发展史上,对宪法的本质的认识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主要的观点有神意论、全民意志论、意志调和论和阶级意志论。

神意论的观点认为:宪法是神的意志的体现。如爱尔兰宪法前言规定: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为一切权力的来源。瑞士宪法前言规定:谨以全能上帝的名义,制定联邦宪法。

全民意志论者主张: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卢梭)。现行法国宪法将公共意志作为宪法的本质特征描述为:民有、民治、民享;美国宪法规定,制宪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更完美的和众国,树立正义、保证国内治安、筹设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并谋取个人及子孙享有自由和幸福。”这种观点在资本主义国家较为普遍。

阶级意志论的观点认为:宪法本质上反映了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列宁指出:宪法的实质在于:国家一切基本法律和关于选举代议机关的选举权以及代议机关的权限等的法律,都表现了阶级斗争中各种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我国现行宪法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以人权保障,权利制衡为价值追求的近代宪法产生于十七、十八世纪。根植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决定和制约。资本主义宪法发源地为英国,早期,资本主义的宪法在政体的规定上大多为君主立宪制。尽管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在政体上所设计的是共和国政体,但受其影响的国家所制订的宪法大多是君主立宪制宪法,如法国1791年宪法、比利时1831年宪法、德国1871年宪法等。社会主义宪法在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于1918年在列宁的主持下,制定并通过了社会主义国家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在我国,经历了旧中国和新中国两个宪法时期,两种制度宪法。

(四)、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除了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等共4章106条。无论是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内容,还是文字等 3 都是正确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曲折

但在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人们产生了一种宪法过时的感觉,加之我国一直是一个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致使从1958年反右开始,特别是文革后,宪法实际上被废弃了。

1975年宪法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的第二部宪法,它除了序言外,有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和国歌,共4章30条。宪法的指导思想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中“左”的路线的干扰,它把文革中许多错误的理论和做法加以法律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国家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部有严重错误的宪法,但该宪法承认了社会主义制度、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等,不失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3、过渡

1978年宪法: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这部宪法包括了序言和4章共60条,是一部过渡性宪法。

4、发展完善

1982年12月4日第五次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代表着我国制宪史上光辉的一页。其结构和内容是:除了序言外,共分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徽、首都等4章138条。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在人民民主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结构形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公民的广泛和真实的权利等方面,采取了与1954年宪法类似的规定。

现行宪法历经四次修订: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第1、2条,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 4 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删去了“不得出租土地的规定”,增加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根本目标,为适应这一要求,1993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宪法修正案,经过全体代表认真讨论,于3月29日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修正案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导,突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着重对经济制度的有关规定做了修改和补充。主要内容有:明确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使党的基本路线在宪法中得到集中、完整的体现;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明确了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确定下来,并对相关内容做了修改;把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三年改为5年。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这些主要内容,经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应该在宪法中得到体现。因此,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修正案共6条,主要内容包括:明确把“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规定“农村集体 5 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将国家对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基本政策合并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将“镇压反革命的活动改为镇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二00四年三月,第四次修订。

二、宪法的基本内容(参考:82年宪法)阅读。

(一)我国的基本制度

1、规定了我国的国体

什么是国体:国家性质,国家的阶级结构状况,即国家中有哪些阶级,什么阶级占据统治地位。宪法总纲第一条: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规定了我们的政体

即政权组织形式,即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采用何种方式组织政权,管理国家。宪法总纲第二条:

人民代表大会制,主权在民。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选举制度;115页 案例:岳阳市二选市长**

2003年1月1日,湖南省岳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选举市长,组织提名并被大会主席团确定的唯一市长候选人罗碧升因没有获得过半数赞成票而未能当选。1月3日晚,岳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再次举行全体会议,又将重新确立的唯一的市长候选人罗碧升提交大会选举,结果在这次大会上罗碧 6 升的赞成票过了半数,当选为市长。这次选举事件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引起了广泛争议。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若干规定的决议》第一次修正 根据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第二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委员,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区长、副区长,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时,候选人数可以多于应选人数,也可以同应选人数相等。选举办法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思考题:

1、岳阳市人大这次选举市长,只有一名正式候选人是否合法?

2、罗碧升在全体会议上落选后,只隔一天,会议主席团又将其确定为唯一候选人,并再次举行全体会议使其当选,这样做是否妥当?

3、我国国家结构形式116页

即国家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现代国家通常采取单一制和联邦制两种形式。宪法总纲第三条:“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机构。129页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21页

1、平等权。

案例1:波音7250万美元了结性别歧视案。案例2: “中国宪法平等权第一案” 案件背景

2002年1月7日,四川大学法学院1998级学生蒋韬一纸诉状,将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告上法庭,理由是该行招聘限制身高,违反了宪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规定,侵犯了其担任国家机关公职的报名资格。该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媒体竞相报道,被称为“中国宪法平等权第一案”。

案例3:芜湖乙肝歧视第一案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案例:“过失执法”向罪犯赔偿

日前,武汉市新洲法院作出国内首例“无期徒刑犯获国家行政赔偿”的判决。因黄陂“9·18”特大鞭炮爆炸案,被剥夺政治 8 权利终身的无期徒刑犯人刘小望,将获得国家行政赔偿4万余元。

事情始末是:2001年9月18日晚,武汉市黄陂区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对辖区内非法鞭炮作坊进行检查。在收缴鞭炮作坊主刘小望家的烟花爆竹时,由于执法人员搬运不当引发恶性鞭炮爆炸事故,致17人死亡,7人受伤,其中包括5名民警及刘小望之妻。刘家的三层楼房及其他财物被毁损。

随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刘小望非法买卖、储存爆炸物而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相关证据表明,此次爆炸的起因并非刘小望的直接行为所致,而是执法人员在收缴过程中因磨擦、碰撞及烟花爆竹掉在地上引起的。

2002年12月13日,刘小望及其4个未成年子女向黄陂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黄陂区公安机关给予行政赔偿。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新洲区法院公开审理。报经省、市法院认可,尚在服刑的刘小望被准许以原告身份参与诉讼。

法院认为,公安机关依法收缴刘小望家非法生产、储存的烟花爆竹,是其职务行为,但由于执法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对其所搬运的危险物品疏于安全防范,操作不当,以致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属于违反行政职责的行为。

依照《国家赔偿法》有关规定,法院裁定由公安机关进行赔偿:刘小望之妻死亡赔偿金57988元;房屋及财产损失57369元;刘小望的4个子女的生活费38640元。其中刘小望获得4万余元。上诉期内,双方均未提起上诉。

4、人身自由权。123页。超市搜身;非法拘禁。

三、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

(一)宪法实施

1、概念

宪法实施是法律实施的一种具体形式,是指宪法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落实,即将宪法文字上的、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转化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并进而将宪法规范所体现的人民意志转化为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行为。宪法实施反映着宪法制定颁布后的实际运行状态,是宪法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宪法关系)的基本形式。

2、宪法实施的构成

概括说来,宪法实施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宪法的适用。是一定国家机关对宪法实现所进行的有目的的干预。它一方面是指国家代议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对宪法实现的干预。即要求这些机关依宪设立、依宪运作,更重要的是要求这些机关通过追究宪法责任等途径,确保宪法的禁止性规定和宪法设定的义务能够得到落实;另一方面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对宪法实现的干预。理论界一致认为,由于宪法与其他具体的部门法一样具有一般的法律属性,因此宪法也必然具有司法适用性。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司法实践也表明,宪法司法是完善司法制度的重要方面。

具体说:根据宪法关于国家机关必须严格依法办事的精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履行职责,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直接赔礼道歉之外,国家机关的失职或违法行为可以因公民向法院起诉而得到纠正,即使是法院或检察院的行为不当或违法,还可以通过国家赔偿法的实施得到补救,因为宪法明确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 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下列案件审判的结果,充分证明宪法上述有关规定在实施。案例一:中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

齐玉苓通知书案: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容侵犯

齐玉苓和陈晓琪原同为山东省滕州市第八中学初中毕业生。1990年齐玉苓通过了中专预选考试而取得了报考统招及委培的资格,而陈晓琪在中专预选考试中落选。同年齐玉苓被山东省济宁市商业学校录取,但其通知书被陈晓琪领走。陈晓琪以齐玉苓的名义到济宁市商业学校报到就读。1993年毕业后,陈晓琪继续以齐玉苓的名义被分配到中国银行滕州市支行工作。1999年齐玉苓在得知陈晓琪冒用自己的姓名上学并就业这一情况后,以陈晓琪及有关学校和单位侵害其姓名权和受教育权为由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经济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8月13日公布了司法解释《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指出:“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001年8月23日,本案二审判决尘埃落定。齐玉苓获赔因受教育的权利被侵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4.8万余元及精神损害赔偿5万元。

最高法院的这一《批复》开创了中国法院通过司法审查保障宪法意义上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先例,开拓了公民宪法权利的司法救济途径,开创了宪法直接作为中国法院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分先河。齐玉苓案在社会上及法律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媒体称为“宪法司法化第一案”。

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人士在对此做出解释时称,与受教育有关的权利是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体现为民法上的人格权利。任何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限制、妨碍、剥夺他人受教育的机会的行为,都是对公民受教育权利的侵害,因此造成损害结果的,都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应该说这是一种进步,而不能说是一种突破。它在司法实践上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有利于宪法进入诉讼领域。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看似离我们很是遥远,事实上与我们息息相关。不要再把宪法权利看得高高在上、虚无飘渺,我们应该运用宪法来保护宪法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中国宪法平等权第一案”中的原告蒋滔诉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的理由就是该行招聘限制身高,违反了宪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规定,侵犯了其担任国家机关公职的报名资格。该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媒体竞相报道,被称为“中国宪法平等权第一案”。

第二,宪法的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宪法的规定从事各项行为。是宪法实施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宪法实施最基本的方式。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利,二是履行宪法规定的作为义务;三是遵循宪法规定的禁止性命令。

(二)宪法实施的保障。

1、概念

宪法实施的保障一定意义上即宪法监督,是立宪国家为促进宪法的贯彻落实而建立的制度和开展的活动的总称。

2、宪法实施保障的主要内容

一是保障宪法、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的和宪性。即要求法律法规以宪法为依据,同时,宪法的原则精神通过普通法律法规的具体化,通过整个国家法律的健全和完备才能有效实施。

二是保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必须将宪法作为自己根本的行为准则。

3、宪法实施保障机制

在我国,宪法实施保障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保障。是指中国共产党带头模范地遵守和执行宪法。这是我国宪法得以贯彻落实的根本保证。

(2)法律保障。是指宪法自身的保障,表现在:宪法明确规定他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违背,还规定了宪法修改的特别程序。

(3)组织保障。是指依靠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来保障宪法的实施。宪法规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极其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宪法,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

(4)依靠人民群众。

篇2:宪法法律基础

宪法知识

一、判断题(每题5分,共75分)题目1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我国现行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题目2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2.一些法律、法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同宪法相抵触。()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正确的答案是“错”。题目3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3.宪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宪法规范始终,集中体现宪法的基本精神,统率宪法的基本内容,对宪法的制定、修改、实施、遵守等环节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题目4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4.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宪法制定或者修改时确定宪法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是宪法的核心和灵魂。()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题目5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5.公民所享有的为宪法确认并保障的各项权利,叫做宪法权利,也称为公民基本权利。()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题目6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6.1982年宪法作了五次修改和补充,形成了五十二条修正案。但宪法条文仍然是原来的138条。()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1982年宪法作了五次修改和补充,形成了五十二条修正案。宪法条文也从原来的138条发展为143条。

正确的答案是“错”。题目7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7.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题目8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8.宪法宣誓仪式可以采取单独宣誓或集体宣誓的形式。()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题目9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9.新中国成立后,1954 年宪法首次专章规定了“国旗、国徽、首都”。(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题目10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0.为落实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先后于1990年、1991年和2017年颁布《国旗法》、《国徽法》和《国歌法》三部单行法。()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题目11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1.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和政策均以基本法的规定为依据。()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题目12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2.特别行政区依法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题目13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 题干

13.基层政权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提供指导、支持和帮助,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助基层政权开展工作。()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题目14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4.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包括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题目15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5.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色,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二、单选题(每题5分,共25分)题目16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选择一项:

A.以全体代表的1/2以上通过 B.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C.以全体代表的3/4以上的多数通过 D.以全体代表的4/5以上的多数通过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题目17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2.我国现行宪法是()。选择一项: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1982年宪法 题目18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3.关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述错误的是(选择一项:)。1.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2.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 题目19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4.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选择一项:

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5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1954年宪法 题目20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5.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选择一项:

A.1月1日 B.10月1日 C.12月1日 D.12月4日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篇3:论奥斯丁“宪法不是法律”

关键词:奥斯丁,法律命令说,法律与政治

约翰·奥斯丁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法律哲学家, 其学术思想主要渊源于托马斯·霍布斯和杰里米·边沁。奥斯丁的法理学说以霍布斯的“强势政府”、“主权者命令”的观点以及建立现代社会秩序之必然性的论述为基本主题, 成功地开创了分析法学派。

奥斯丁法学思想的三个主要部分:法律命令说、实在道德论、法理学的范围, 其中以“法律命令说”为核心。在“法律命令说”中, 奥斯丁有一个重要的论断——“宪法不是法律”, 本文就此观点展开论述。

1、奥斯丁“宪法不是法律”的提出

奥斯丁在“对什么是命令”的表述中说道:“一个命令区别于其他种类的要求的特征, 不在于表达要求的方式, 而在于命令一方在自己的要求没有被服从的情形下, 可以对另外一方施加不利的后果, 或者痛苦, 并且具有施加的力量, 以及目的。”

这样, 奥斯丁把他的命令的定义归纳为三个方面: (1) 一个理性存在对另一个理性存在提出的要求或意愿; (2) 在后者不服从的情形下, 前者设定的不利后果会施加于后者; (3) 前者要求或意愿的表达, 是以文字或其他符号表现出来的。可见, 奥斯丁的命令包含这么几个构成要素:权力、意愿、惩罚威胁或不服从情形下的惩罚、传达方式。如果把权力因素发展为主权或最高权力, 就会得到奥斯丁关于实在法“简单且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的概念。对奥斯丁来说, 一个社会从自然状态转变到政治状态, 一个根本性的标志就是在该社会领域内享有最高权力的主权者的出现, 在该社会内部, 主权者接受社会全体或者绝大多数成员的习惯性服从, 而不对任何其他成员或者优势者表示习惯性服从。从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他认为宪法仅仅是实际存在的社会道德, 主权者可以已经采用了这种社会道德, 或是明确地承诺了遵守这种社会道德, 但宪法绝不能等同于法律。

2、哈特对“宪法不是法律”的批判

自19世纪中后期直到20世纪中期, 将近一百来年的时间里, 奥斯丁的法律命令理论一直统治了英美法学界。但在其被广泛接受的同时, 也响起了不少批判之声。

哈特, 英国法学家, 新分析法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和凯尔森的纯粹法学构成了20世纪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中的两派。针对奥斯丁将法律视为主权者以威胁为后盾的命令, 哈特批判到:“奥斯丁关于法律的定义是一个‘失败的记录’, 这一定义不过是对‘持枪抢劫境况’的描述和抽象而已”。哈特认为, 奥斯丁的命令概念中“以制裁相威胁”的因素, 所能解释的只是一种强加义务的规则或法律, 唯一的差别是——法律是对多数人的命令, 而强盗只对被抢劫者一人下命令。与奥斯丁法律命令理论最接近的只有刑事方面的法律, 或者侵权方面的法律。但是并不是只存在刑事或侵权法律, 对于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而言, 法律是多种多样的, 一些重要的法律类型, 并不是以惩罚相威胁或者强加义务。例如契约、遗嘱或婚姻等法律, 它们借授予个人以权力, “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满足某些条件, 在法律的强制性架构中创设权利与义务的结构, 而为他们提供便利。”对于这种授予私人以权力的法律, 如果我们将它与“以制裁相威胁的法律”或者施加义务的规则等同起来, 则势必把因不遵守前一类型的法律导致的“无效”纳入到因不服从后一种法律导致的“制裁”之中。

3、强世功的宪法观

宪法是现代国家中政治游戏的规则, 法律是国家治理社会的运行规则, 宪法和法律奠定了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使得国家权力得以正常运作, 司法的正当性也必须放在国家治理的背景下来考察, 而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则在其中得以实现。强世功说:“宪法包含了人民对一个真正的人所能享有的自由状态的全部想象。”他认为宪法是法律自由主义形态的最好表现。“国家主权不是外来强加的力量, 而恰恰是个人自由的产物, 它来自每个人身上追求自由的欲望和意志, 它是人民主权的法律表现。”可见, 法治国家的理想图景是公民个人的自由与国家利益高度契合, 国家是公民一切权利的归属。绕开“国家”来讨论法律问题和公民权利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法律是治国之道, 将法律从政治语境中剔除出来, 单纯讨论纠纷的解决之类的具体问题, 未必就是一种务实态度, 人为割断法律与政治的联系, 将法律提炼为一种精湛的技艺, 通过制造法学知识壁垒, 来建构一种话语霸权, 最终会限制法学的眼界和关怀。国家治理是由法律所调整的各种细节组成的。法律的人不能完全从政治的人中剥离出来。他强调法律并非完全孤立的意识形态个体, 因此不能把它和政治、道德、习惯割离开来, 由他的上述观点, 我认为他是反对宪法非法的。

4. 结论及展望

奥斯丁认为, 主权者作为法律的制定者, 他们的命令发出的对象是受法律强制约束的大多数人, 而绝不会是他们自己。因而约束主权者的宪法, 一定不会是法律。纵观古往今来众家之言, 我认为, 宪法是法律。原因有三:一、宪法先于主权者而产生, 不是主权者制定的, 更不是他们的命令, 无所谓的付诸实践才能成为实在法, 作为对主权者的约束, 它就是法律;二、就法与道德的层面来讲, 我同意法与道德的分离, 但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涉及法与道德层面, 它是“立国者”的政治, 宪法与法律是决不可分开而谈的。三、宪法的强制力和管辖效力, 若是仅仅将宪法作为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甚或是历史习惯, 那么它对主权者的约束将形同虚设, 在这个范畴上, 宪法就是法律。

参考文献

[1]强世功.法律的现代性剧场:哈特与富勒论战[M].法律出版社.2006-01

[2]张彩凤.对话法哲学:现代宪政的认识论基础——对英国宪政哲学的一种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哈特著.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的概念[M].法律出版社.2006-6-1

篇4: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关键词】宪法序言; 法律效力; 宪法功能

中图分类号:DDF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226-01

有关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问题,历来是学界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

1 关于宪法序言法律效力的学说

1.1 全部无效说

一种观点认为,宪法序言不具有法律效力其理由是:

(1) 宪法序言因其过于抽象而不具有规范性效力。

(2) 宪法序言事实性的叙述不具效力。

(3) 宪法序言不具备法规范的结构要件而无效力。

1.2 全部有效说

随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另一种观点认为,宪法序言具有法律效力。其理由主要是:

(1) 序言作为宪法的组成部分,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2) 宪法序言的通过、修改和解释程序,与宪法的正文是完全相同的。这在各国是个通例。

(3) 宪法序言承担着重要职能,具有构成宪法法规的规范性基础。

1.3 部分效力说

再一种观点,也就是“部分效力说”,从法序言的法律效力有三种不同情况:

(1) 它记载历史事实的部分完全没有法律效力。

(2) 确认基本原则的部分须和宪法正文的规范结合起来才有法律效力。

(3) 属于规范性的部分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

1.4 模糊效力说

还有一种观点主要是针对“部分效力说”提出的,认为“部分效力说”对宪法序言内容所作的现象分析值得肯定,但不同意“部分效力”的提法,而主张以“模糊效力”来取代。

1.5 强于正文效力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宪法序言是国家的宣言书、总纲领,是宪法正文的基础,其效力当然要强于宪法正文。

1.6 其他的观点

当然除了上述观点外,关于宪法序言的效力还有其他一些观点和看法。如有学者认为,各国宪法序言大致有几种情况:一是陈述性的序言(美国式),二是原则性的序言(法国式),三是纲领性的序言(中国式),四是综合性的序言(1974年前的南斯拉夫式)。

2 关于宪法序言法律效力的问题的看法

对于宪法序言法律效力的问题,笔者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我们不能孤立地理解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更不能与普通法律的效力混同起来。笔者认为宪法序言应该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笔者认为应该从下面两个角度来理解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2.1 从宪法序言的功能上来考量宪法序言的效力

法的价值是指法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法的价值肯定包括法的目的因素,因此,从某个角度讲法的目的决定法的功能,因此宪法的目的决定宪法的功能,也就是宪法的目的决定宪法序言的功能。有的学者是这么说的宪法“把国家的理想目标写入条文从而提供一种象征功能,它们规定了政府的结构形式、并试图为政府统治的权利进行辩护。”因此,宪法的目的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表述国家的目标、形成政府的结构、以及确立权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除了形成政府结构这一目的主要是由宪法正文来实现外,其余两个方面的目的在宪法序言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宪法既然有着特殊的功能,那么这就决定了其应当有特殊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既然宪法序言有特殊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宪法序言的作用和效力问题。这里从宪法的目的到宪法功能到宪法的内容到宪法的效力,应该是这样的关系,宪法的目的决定了宪法的功能,而宪法的功能决定了宪法的内容,而宪法的内容决定了其具有的效力。

2.2 从整体的角度考量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从宪法从整体角度发挥其效力的角度考量其效力问题。宪法序言是作为整体来发挥其效力的,而不是要逐字逐句的去探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我国现行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是一种整体的效力。

1) 所谓整体的效力,是指宪法序言作为一个整体被认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不必深究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具体的法律效力。它主要通过宪法正文条文,一般法律法规及政治机关、各种组织的行为与宪法序言不相抵触来实现;而不是必须由一定机关及其人员直接依据某一段文字进行的“实施行”或“执行”活动来实现其法律效力。

2) 宪法序言整体效力的内涵还包括的内容是,不能看宪法序言是否具有司法适用性,而是从更广义的层面看宪法序言是否能得到普遍而有效的贯彻和遵守。

3) 宪法所承载的特殊的功能决定了宪法具有特殊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从普通法律,特别是民法、刑法中归纳出来的法律規范结构来看待宪法,往往会得出“宪法非法“的错误结论。

3 总结

1) 各国的宪法序言一般都具有法律效力,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宪法序言是不存在的。有区别的是各国宪法序言的效力的强弱、效力的明确与模糊之分,坚持宪法序言具有法律效力的学者也指出,宪法序言中不同内容的效力作用方式和效果表现并不完全相同。

2) 判断宪法序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不是看宪法序言是否具有司法适用性,但具有政治机关的适用性。

3) 宪法序言的效力由宪法序言的功能直接决定。而宪法序言的功能又是由宪法的目的所决定的,宪法的目的通常包括:表述国家目标、形成政府结构、还有一个是确认政治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4) 宪法序言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其效力的。而不必逐字逐句的去探讨,而应该上升一定的高度去理解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参考文献:

[1]李步云. 宪法比较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88-189,190-192,194-195.

[2]参见何华辉:《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 43-44页。还有学者认为,宪法序言不是规范性的东西,它只是起到一种说明、解释或类似宣言的作用,本身没有强制性,也不像条文那样规范具体,所以不具有法律效力。参见浦增元文:《宪法序言的基本特点》,《政治与法律》(丛刊),1982年(1)。

[3]黎晓武,徐光兵主编:《宪法基本原理》,群众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4]殷啸虎,李莉:《宪法序言的功能与效力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12卷。

[5]殷啸虎,李莉:《宪法序言的功能与效力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12卷。

篇5:宪法法律基础

【摘要】安理会就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以及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先后通过了1373和1540号决议,因其内容具有明显的造法性,被认为安理会开创了行使“立法权”的先例。安理会“立法权”的法律基础是隐含权力论,同时,它的行使应满足从属性原则的要求。

【关键词】安理会

立法权

隐含权力

从属性原则

为了应对国际恐怖主义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安理会于2001年和2004年先后通过了1373和1540号决议,开创了以安理会决议的方式创设国际法规则的先例。安理会“立法权”的法律根据是什么?《联合国宪章》赋予了安理会执行权①以及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的准司法权②,但是并没有规定立法权,安理会的“立法行为”是不是合法行为?在国际法学界引起了争议,本文对此问题做一简要的分析。

在国际法实践和理论中,有三种解释国际组织权限的观点:

约章授权论(The Doctrine of Attributed Powers)

所谓约章授权论,是指国际组织的权力来源于成员国的授予,该项授予须明文规定于该国际组织的基本组织性文件之中。在安理会的1373和1540号决议中,都提到了“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采取行动”,那么,安理会的“立法权”的法律基础是不是源于此呢?宪章第七章一共有13个条文,与“立法权”相关的只可能是第41条,该条授予安理会采取“武力以外的强制办法”的权力,以实施其依据宪章第39条做出的决定。③这些办法包括经济关系、铁路、海运、航空、邮、电、无线电,及其他交通工具之局部或全部停止,以及外交关系之断绝。如何理解“武力以外的强制办法”的范围?换言之,立法行为是否属于武力以外的强制办法?笔者认为,《联合国宪章》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多边条约,对它的解释当然适用《维也纳条约法》第31条的规定,即以文法解释为基础,应依照自然和通常的意义来解释条约的文字。④宪章第41条对非武力行为的列举当然是不完全列举,但是仔细分析条文中列举行为的性质都是属于执行措施(enforcement measures),依照文义解释推导不出包括立法行为的意思。当然,若对此条款进行目的解释或许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国际法院在1962年西南非洲案中,针对南非根据约文解释所提出的关于原告国无诉讼当事国资格的理由,做出了下述驳斥:“该项辩论被主张为基于该项规定所使用的文字的自然和通常的意义。但是,这个解释规则不是绝对的规则。在采用这种解释方法所得到的意义与载有该文字的约款或文件的精神、目的和上下文不相容时,不可能令人信服地依靠这种方法。”有学者评论到,在这种场合,法院作为条约的解释者,可以按照该条约的目的,填补该约规定的阙漏,这样补入的条款,被称为该约的“隐含条款”(implied term)。⑤由此可见,若坚持文义解释,宪章第41条没有立法权的规定;若适用目的解释,则或许包括了立法行为,不过则恰恰支持了隐含权力论的观点。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解释宪章41条时应考虑“嗣后惯例”的因素,认为成员国既然接受了安理会有关立法决议,就表明宪章第41条增加了立法权的内容。笔者认为这种理解也是错误的,原因有二:首先,宪章第25条明确了会员国有接受并履行安理会决议之义务,不论该决议的性质和内容如何;其次,在1960年“联合国的某些经费案”的咨询意见中,国际法院指出,联合国的目的十分广泛,然而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不是无限的。即使成员国赋予联合国实现其目标和宗旨的权力,成员国仍然保留行动的自由。但是一旦联合国采取了实现其目的和宗旨的行动时,我们可以假定,这样的行动并没有超越联合国的权限。⑥成员国很难在法律上质疑安理会是否拥有立法权。因此,各国接受安理会的立法性决议并不等同于对宪章第41条做出了修改。国际法院在此强调的是,除非存在相反的证据,否则联合国采取的实现其目的和宗旨的行动,都是应推定为在其职权范围之内的。换言之,是联合国及其各机构,而不是成员国来决定它们的权限问题。也就是说,成员国很难在法律上质疑安理会是否拥有立法权。因此,各国接受安理会的立法性决议并不等同于对宪章第41条做出了修改。

固有权力论(The Doctrine of Inherent Powers)

斯耶思特教授(F.seyersted)提出“固有权力论”的观点,他认为,政府间国际组织不同于国家,它们受到其组织宪章中有关条款对它们行为的限制;然而,与国家一样,国际组织原则上可以为任何主权行为,也可以根据国际法,采取任何行动以达到其追求目的和宗旨,只要它们的组织宪章没有禁止该行动。„„政府间国际组织有采取这些行动的固有权力。⑦

不过,这种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曾令良教授指出,“固有人格论”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国际人格等同起来,显然与现实不符,因而很难为实践及理论所接受。国家只要具备国家要件,就是国际法主体,无需其他先决条件。国际组织则不同,它必须有国家间的章程为前提,没有此等章程,国际组织就不存在,更谈不上什么国际人格。因而,在国际法上,只有主权国家才是固有的国际人格者。国际组织,因其本身的存在依附于主权国家的意志,所以它的国际人格必然是派生的。⑧国际司法实践也不支持这一观点,在1996年“核武器咨询意见中”,国际法院在考虑世界卫生组织所提的问题是否在其职权范围之内时指出,“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的主体,不同于国家,不享有一般性的权力。国际组织是受到专业性原则的支配,也就是说,它们的权力来源于成员国的赋予,权力受到以促进共同利益为目的的职能的限制。”⑨

隐含权力论(The doctrine of implied powers)

隐含权利论的萌芽始于国联时期。在1928年常设国际法院就“希腊—土耳其1926年12月1日协定之解释案”发表的咨询意见中体现了隐含权利的观点。在1948年“为联合国服务求偿案”中,国际法院认为,尽管《联合国宪章》的条文没有规定,但是联合国有权代表它的工作人员求偿,这种隐含的权力源于其目标和宗旨。随后,国际法院在1962年“联合国的某些经费案”、1971年“西南非洲(纳米比亚)案”的咨询意见中均体现了这一观点。除了国际司法机构的裁决以外,一些国际条约也包含有隐含权力的条款,如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底条款的协定。

笔者认为,在安理会通过的立法性决议上,虽然宪章条文并未授权,但是这种立法权行使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因此可以以隐含权力论作为其法律基础。隐含权力论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国际组织应当拥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势;另一方面,正如万鄂湘教授指出的:“该说的缺陷也是明显的,持该说立场的人如不采取谨慎的态度,容易导致国际组织缔约能力不切实际的扩展与延伸。”⑩

国际组织的权力实质是一个宪法问题,⑾它涉及到国际组织与成员国以及国际组织内部机构的权力划分两个方面,前者是垂直的纵向关系,后者是横向的水平关系。其中,处于主要矛盾的是国际组织与成员国之间权力的问题,即如何在保持国际组织的应对新情况的灵活性以及维护成员国主权之间保持平衡。国际组织虽然是由国家创设,但是一经产生,便成为了独立于成员国之外的客观存在,在实践当中随着国际组织权限的不断扩张,往往会出现与成员国意志相左的情形。就法理而言,与明示权力相比较,隐含权力的本质是一项附属的、辅助性的权力,那么它的行使就可以是自由裁量的。换言之,国际组织享有某项隐含权力,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不行使这样的权力,以避免与成员国或者其他国际组织的纷争。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欧盟的做法,安理会立法权的运用应遵循从属性原则的要求。

篇6:宪法法律基础

推荐阅读:

2014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笔试面授辅导课程

2014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笔试网校辅导课程

2014上半年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专题

1、国家对集体经济和对私营、个体经济政策的区别。前者是鼓励、指导和帮助;后者是引导、监督和管理。

2、第9条第1款中几类自然资源所有权人的差别。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既可以属于公民所有,也可以属于集体所有,但矿藏、水流只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水法》第3条第2款规定,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属于集体所有。

3、精神文明建设两大项内容各包含了哪几个子项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分为两个方面: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第19条)。

(2)发展科学事业(第20条)。

(3)发展卫生和体育事业(第21条)。

(4)发展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第22条)。

·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1)普及理想道德、文化和法纪教育,培养“四有”公民(第24条第1款)。

(2)提倡“五爱”教育,树立和发扬社会公德(第2款)。

(3)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反对腐朽思想(第2款)。

4、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

5、《宪法》第31条是我国建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只有全国人大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6、第64条宪法的修改多数票表决之基数均为“全体代表”,而非“出席会议的代表”。

7、全国人大与人大常委会都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但修改宪法权专属于全国人大,人大常委会可以解释宪法。人大常委会有权修改、补充基本法律和解释法律。

8、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

9、第65条第4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禁止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担任的三类职务是指任何级别的职务,而不仅仅指中央国家机关职务。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不包括秘书长和委员

11、三机关相似职权比较

(1)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12、第96条的第2款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乡级人大不设常务委员会。

13、第97条,应记住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14、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行使同级一般行政区域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和同时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第112条)。为保证国家司法制度的统一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不是民族自治机关,不行使民族自治权。

15、民族自治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第113条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第114条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16、上级法院监督下级法院;上级检察院领导下级检察院。法院对产生它的权力机关负责;检察院对产生它的权力机关和上级检察院负责(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上一篇:2024党支部目标责任书下一篇:研究生课程论文封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