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的通知

2024-08-09

关于“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的通知(共10篇)

篇1:关于“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的通知

关于“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的通知

为了全面展示“十一五”期间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推动各教育单位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交流,由教育部中国智慧研究会教育研究所、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总课题组、中国教育学会心理行动研究、中国管理科学院、中国教师杂志社、中央教育研究部等单位将隆重举办 “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并征集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名优校长和实践最前沿的作品、论文,教学教研及课题成果,推出大型丛书之一《全国教育管理与实践创新探索》,旨在为全国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数十万学校(院)介绍先进管理经验、探讨教育体制改革、荟萃前沿理论、追踪重大课题、报道教科研成果等,展现当代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名优校长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勇于改革、科学管理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貌。现将征稿事项要求如下,请各校通力协作,做好组稿工作。

一、具体事项如下:

1.征稿对象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教研人员,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职员工。

2.征稿内容

①教育行政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

②中小学的办学思想、教师队伍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创新、素质教育、学科教育教学、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新课标)、优秀教案、教学经验、电教信息技术及信息化成果、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等。

3.征稿说明

①文章篇幅以每篇2000-3500字为宜,题目下方并依次注明姓名、单位、详细地址、邮编、电子邮箱、联系电话等。

②对应征稿件不收取任何费用。该书为16开精装版。出版后,将其直接发送到部分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图书馆、中小学校等;同时赠送教育部、教育行业协会、新闻出版社和入编单位。

③征稿时间从现在起,截止到2010年4月底。征稿以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档两种形式报送教体局基教股。

二0一0年四月十三日

篇2:关于“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第四届教育创新与实践论坛

通 知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于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的精神,组织开展《新课堂教学研究》课题(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0601696B)的研究工作。在总结前三次论坛的基础上,中国教育学会新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组、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研究会、教育创新与新课堂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创新与实践论坛组委会联合举办全国第四届教育创新与实践论坛。

为突出本届论坛“教育创新与新课堂教学”的主旨精神,构建活而有序的新课堂,使本届论坛更加注重创新、贴近教育、走进教学、关注课堂、服务教师,对当前教育创新与新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更具指导和借鉴意义,并为各级教育部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鉴于您作为教育部门一线工作者,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关注教育改革、热心学术交流,现经论坛组委会研究审议,特此聘任您作为中国教育学会新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组学术委员,请您结合本地区教育发展规划和自身工作成绩发表论述,同时希望您协助论坛组委会组织当地教科研机构及广大教师参加全国第四届教育创新与实践论坛学术论文的征集评选工作。(论文参评不收取任何费用)

一、征稿内容

1、教育创新与新课堂教学的理念

2、构建适合新课改的新课堂教学

3、新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方法

4、新课堂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5、新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思考

6、教材教法研究与新课堂教学的结合

7、新课堂教学中教师队伍的建设

8、教育创新与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9、教育观念与教育体制的创新

10、教育行政与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

11、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12、新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

二、征稿说明

1、征稿时间从2007年3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应征稿件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也可以是新撰写的。来稿一律打印(网上投稿除外),请将稿件或资料以电子邮件、传真、信函等方式发往论坛组委会。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2、来稿限1000—3000字以内,单位和集体稿件可放宽至5000字以内,请注明作者详细地址、邮编、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并要求经作者主管单位初审后统一推荐参赛。

3、本论坛将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和组织奖若干名。以上获奖人员均由中国教育学会新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组颁发荣誉证书并发展成为研究员,发放全国统一证件。

4、获奖稿件征得作者同意及授权后,将作为教育创新与新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稿入编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创新与实践指导》一书的“实践卷”,“理论卷”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的教授专家编著完成,具有思想的前瞻性、理论的权威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三、具体安排

(一)时间:2007年3月1日——2007年12月30日

内容:教育创新与实践论坛论文征集评选 地点: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北京

(二)时间:2008年1月2日——2008年1月6日

内容:教育创新与新课堂教学研讨会暨颁奖典礼 地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校长大厦)·北京

四、专家评委(排名不分先后)

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教授)许玉乾(国家教育部青年理论小组组长)

伟(中国教育学会新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组组长)冯克诚(全国多元智能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

乔际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钱梦龙(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研究会会长)宣小红(中国人民大学书刊资料中心杂志社主任)

魏书生(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

通信地址:北京东区100026信箱116分箱

邮政编码:100026 网上查询:

E---mail:xinketang2007@sohu.com

联系电话:(010)80851689 89529099(晚)

真:(010)89529099 联 系 人:文静

杨红

监督电话:(010)86711176

篇3:关于“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的通知

一、承办单位

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4月23日-26日

地点:丹江口市汉江国际大酒店、武当山道教学院。

三、论题

1、《道德经》版本研究;2、《道德经》与丹道炼养的关系;3、古代炼养家与方士们修炼活动与养生内功;4、传统内丹养生功门派及理法研究;5、道教、佛教清修内炼与传统养生功的关系;6、传统养生内功与太极拳等内家拳法的关系;7、传统养生内功源流述论;8、养生内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9、养生内功的挖掘整理;10、经典功法展示。

四、规模与形式

1、规模:总人数在300人以内, 其中嘉宾、专家30人。

2、形式:①论文报告;②讨论;③名家讲座;④经典养生内功表演展示、观摩交流。

五、相关事宜

1、论坛拟邀请国内著名《道德经》研究专家、养生内功专家、内家拳专家、道教著名人士等30名参会。

2、养生内功爱好者、习练者参会并参加表演展示、观摩交流活动, 每人需交会务费300元;食宿可由大会统一安排, 费用自理。

3、论坛将评选优秀论文和优秀功法展示、挖整奖, 颁发奖牌和证书。所有论文、功理功法将收录入论文集, 优秀论文和功法将在《武当》杂志和《武当道教》上公开发表。

热忱欢迎海内外《道德经》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和养生内功专家名师及爱好者踊跃参会。

联系人:王武俊

报名电话 (传真) :0719-5227401

篇4:关于“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的通知

2013年12月16日~17日,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秦皇岛市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研究院和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论坛暨体验式班会、家长会大赛”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成功举办。

“全国首届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论坛暨体验式班会、家长会大赛”与会者合影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副主编何妍女士的主持下,出席论坛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边玉芳,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理事、辽宁师范大学教授李灵,内蒙古鄂伦春中学校长郭长海等专家组成员分别在会上作了报告。首届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参赛作品284个,参与学校三百多家,在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全国心理技术应用高峰论坛等支持下,取得了初步成功,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和学校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全国首届“体验式教育”班会家长会大赛赛场

2014年第二届全国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高峰论坛暨体验式班会、家长会、课堂教学大赛的筹备工作已启动。第二届论坛暨大赛将在首届的基础上,继续采取承办单位投标选拔的方式,欢迎各地教育部门(区县以上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等)和科研单位踊跃申请承办。

论坛官方网站已于近期建设完成,欢迎关注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前辈和同仁继续支持和关注我们,共同推动新时期教育教学最优化探新取得更大的成绩,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

有意愿申请的单位,请以邮件形式联系韦志中教授(论坛发起人、主席)

邮箱: wzz1003@126.com

截止时间:2014年6月30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篇5:关于“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的通知

各小学、特教中心:

为进一步落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更好地发挥“情境教育”的辐射作用,市教育局将在12月26日—27日举办“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与时间培训班”。根据市局通知精神和区局要求,我们将组织参加“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各学校校长、分管教学校长(或分管主任)

二、培训内容:

1.2.

3. 情境实验学校申报及推广工作; 情境课程理论与操作策略; 情境教学优课观摩和情境主题性大单元活动观摩。

三、培训时间和地点:

培训时间:2012年12月26日—27日。26日上午9:00之前在二附科艺宫底楼大厅报到。

培训地点:二附科艺宫

请各校务必安排好相关人员全程参加此次培训。

崇川区教研室

篇6:关于“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的通知

为探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和具体实践,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职业发展前景,“2010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定于2010年11月27日和2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所承办,《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和《当代外语研究》协办。本次研讨会将邀请国内外语界知名专家杨惠中教授、郑树棠教授、邹为诚教授、束定芳教授、金艳教授和王立非教授做主题发言。

此次会议具体事宜如下:

一、大会主题: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与教师职业发展

二、大会主要议题:

1.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

2.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及其地位和作用;

3.大学英语教材开发与评估;

4.大学英语教学法;

5.大学英语测试体系;

6.二语习得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7.语料库与大学英语教学;

8.与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的其他议题。

三、论文摘要提交:

1.论文摘要包括 ① 20字以内的论文标题 ② 3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③ 作者联系方式(地址、电话和email)

2.论文摘要以Word或PDF格式发到TESOL2010@163.com。

3.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为2010年10月8日。

四、其他事宜:

1.2010年11月26日报到;

2.会议语言为英语或汉语;

3.会议将择优出版论文集;

4.会务费:教师600元,研究生300元,包含餐费和资料费;

5.分组发言人将有20分钟的论文宣读时间和10分钟的回答问题时间。

您可以发邮件至TESOL2010@163.com或登陆本次会议官方网站提问或咨询http://tesol.sjtu.edu.cn/。

2010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组委会

篇7:关于“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的通知

自2002年以来田家炳基金会特别联同内地师范大学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国田家炳中学校长论坛”, 通过著名专家学者作专题培训, 各地田家炳中学校长彼此交流先进办学理念和优异管理经验, 以期提高校长的管理效能, 拓展学校发展空间, 建立全国田家炳中学的办学特色。

本次 (第六次) 全国校长论坛的主题定为“校本改进、创造特色”;由甘肃省教育厅协办, 西北师范大学承办, 香港和内地大学专家学者、田家炳中学校长和老师踊跃参加, 会议规模达230多人。以校长为研讨核心的论坛, 重点探讨教育改革、管理模式和学校发展等热点问题, 以期激发全国田家炳中学校长互相鼓励, 共同树立“田家炳中学”的教育素质。

会议从2012年9月24日开始, 27日结束。本次论坛的形式有3种:主题发言、经验分享 (响应与讨论) 、课堂观察, 所有的形式都围绕学生的德育培养、学科教与学、学校管理与发展三个方面。主题发言专家来自香港教育局教师发展部、香港和内地著名师范大学。经验分享的参与者是田家炳基金会在这三个方面与内地大学合作的教学研究:其中陕西师大的高效课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合作学习、北师大的德育诊断与发展, 香港理工和华东师大的共创成长路, 以及江南大学的骨干教师培训及重庆的区县中学英语教师培训都进行了交流与分享。来自35所香港和内地的田家炳中学校长和老师在论坛上以小组交流、主题发言或者课堂展现的形式做了分享。

从主题发言对比内地和港方专家的发言:国内专家对网上和现实中的现象有比较深入的思考, 但仅停留在纯粹理性的思考, 没有深入地到实地的调查研究, 没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和提出有实效性的解决策略;而相对来说, 港方的每一个研究, 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实践的深度, 具有可以模仿或者借鉴的一套思路和办法, 并有其实效性的证明。因此, 从交流中也可以看出, 内地师范大学的教学、管理理论和中小学的教学管理实践严重脱节, 对基层的中小学的教学管理没有切实的指导作用, 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大学的考评机制、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心理以及大学教师的专业意识和目前的培训管理密切相关。

政策方面:高校和中学各自为政, 政府或者说各个省市的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在高校和中学之间建立起很好的合作交流平台, 目前除极个别有远见的中小学校长愿意让自己的学校接受大学教师的指导外, 大部分的学校领导都害怕被指出问题。如果没有政策方面支持和鼓励, 学校不愿意被“打扰”。另一方面政府在对高校教师在帮助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方面给予的政策和财力方面的支持不够。依目前的工资水平, 任何一个大学、中学和一个大学教师和都没有能力支付整个过程中的所有费用;在整个过程中, 人的因素很重要, 大学教授对中学教师培训、激励的价位不可忽视。

大学的考评机制

目前国内师范院校对教师的评价重点在于授课时数以及一些权威核心刊物发表的文章, 而如果要做理论和实践的对接研究, 既费时又费力, 而且很不容易出成果。笔者肤浅地认为, 目前很多权威核心没有精力和实践结合, 只需要空对空地架构就可以, 属于纯理论研究。在目前的评价机制中, 并没有给予大学教师在对中小学的指导方面政策方面的支持, 甚至可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因此, 大学教师没有与中学结合的土壤, 更没有催化剂。

心理意识方面的影响:在整个社会缺乏一种人人平等的意识。在社会上似乎认为大学教师要比中小学教师地位高, 大学教师似乎就处于学术的象牙塔的顶端, 大学教师在言谈中往往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中小学教师长期和学生接触, 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实际问题, 却没有得到理论高度上的提炼或肯定, 也没有人帮他们指出来并解决。由于内地的专家少有对自己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虽然他们能看出中小学教师的问题, 但是对自己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不足, 而且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和中小学教师实地研讨;因此每次问题诊断并没有真正对中小学教学和管理有实质性的帮助。所以大部分中小学的领导和老师认为专家只是挑刺, 对专家不买账。目前利益驱动是整个社会的通病, 大学很多的领导更多的时候关注的是怎样谋得自身 (本单位) 利益, 无暇顾及真正发挥大学切实对中小学的帮助和指导作用这种费力费时又不容易见到成效的事务。

培训管理:目前国内很多的培训对培训过程监督不够, 对培训结果的评估也不够。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目前国内的师范大学教学、管理理论和中学教学、管理实践明显脱节。笔者认为, 如果要真正提高中小学的办学质量,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政策方面。如果政府搭建平台, 从评优竞级及财力上予以支持, 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和促进大学和中小学合作, 并对合作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 大学领导在对本校教师的考评方面也给予这方面的支持和鼓励, 相信会有更多的大学教师 (尤其是中青年教师) 会和中小学合作, 从而真正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最后整体提高大中小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质量。

第二、意识方面。大、中、小学领导、教师都应本着切实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出发, 增强使命感。从而建立尊重互信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发挥各方的主观能动性, 一起解决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找到更好的教学管理方法。

篇8:关于“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的通知

安德鲁·阿波斯托利:建立下一代观众

意大利戈登音乐教育协会创始人安德鲁·阿波斯托利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艺术音乐教育协会的宗旨是培养意大利40所城市的儿童音乐教师如何去教授儿童音乐。他认为,不能把儿童当成一个小孩,其实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以平等的姿态向他们传递音乐才是正确的态度。所以按照戈登博士的教学理念,向儿童教授音乐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将某一个曲子简化或做成儿童版本专门让他们听和看,只需将真实的、原有的音乐,如实地传递给他们就可以了。

安德鲁强调在传递音乐的时候要围绕四大原则:一是简短;二是复杂;三是多变;四是安静。先谈谈最后一点,关于安静。虽然安静本身没有声音,但也非常重要,可惜现代社会这样的时刻越来越少。其实在音乐当中如果有留白的话,安德鲁希望宁愿像白纸一样,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但是现在我们的五官所接收的信息非常密集,就好像一张纸上面有各种各样的符号,根本没地方给你自己去绘画、解读、创作。所以,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当你教儿童唱歌的时候,他会把歌词简单化,然后有很多讲话的部分。

再回到之前的四大原则。首先,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他们最需要的是变化。为了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安德鲁会把他的音乐从形式、种类、乐器的使用上不断地变化,从而始终能抓住儿童简短的注意力。关于复杂性,安德鲁认为这一点听上去比较难做到,尤其像成年人如果碰到一件复杂的事物,大家第一反应都会觉得难。但对于一个儿童来说,一个复杂的事情,只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物件而已。小朋友不会像我们成人一样,认为首先要理解,然后要记住,最后还要重复。他们首先是精力集中,感受到丰富,充满惊喜之情。

安德鲁表示,有时候看到小孩子在音乐厅观看一个演奏者,说明他正在吸收音乐,正在倾听,包括耳朵的倾听和眼睛的关注。而有一些小朋友虽然在听,但喜欢走来走去,或者玩自己的手,又或在地上玩,但其实他们也在听,但家长有时候会有一个误区,想让小朋友做出非常乖、非常懂事的样子。所以安德鲁表示,在音乐会当中他会跟家长叮嘱,多给小朋友自由活动的空间;如果他们自己走开了,你跟着他走,但不需要去制止他,也不需要说话。

彼得·曼彻:启发欣赏式思考

来自丹麦戏剧中心的彼得·曼彻是位资深儿童教育家,从事儿童艺术教育已有35年。他向现场观众介绍了他的初衷,因为丹麦没有表演类专业,学生可以学艺术类、学音乐专业。为了填补这个空缺,他现在就负责一个新项目,培训一些青少年成为艺术表演团体的成员。这个文化团体由10-14岁的学生组成,他们会代表学校,展现各个学校的文化艺术特色类型。彼得·曼彻表示在创始的时候就有一个愿景,希望丹麦的青少年都有机会亲身经历—下戏剧是怎么回事,这种平等提供不会在地理、社会、经济、民族上有任何的偏袒。从这个角度看,彼得·曼彻与安德鲁的想法不谋而合,青少年自编自导自演的表演,其实和成人的表演是有同等地位的,在这个领域里面戏剧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不是一个教育的工具。但有一点只要是关于儿童生活的题材,什么元素都可以用。还有一点,就是观看人数也要得到控制,彼得希望每一个观众都觉得,我来这里,表演是给我看的,所有的人都是为我在这里。

接下来彼得又谈到关于青少年的戏剧体验问题。他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做“欣赏式思考”。青少年和成人是平等的,要尊重他,当你和青少年沟通的时候,首先认可他自身的能力,认为他能够做一些贡献和一些有建设性事情的行为。因为其实每个人的所说、所做都是有意义的,而且要明白别人所理解的一些内容可能你听来完全不理解这个道理。这就是为什么当你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要学会清空自己的想法、成见,去拥抱和接受别人的想法。其实对方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感觉和感官都是专家。因此,我们也要学会向他们提真实性的问题,就是你在问别人问题的时候,心里面不要先给他打造一个答案,而是他给的答案才是答案。比如你在学校里面听课,问老师的问题通常就是一个真实性问题,因为你不知道答案,所以你要问老师。相反,而通常老师向学生提问,就不是一个真实性问题,自己通常都已经有答案,然后故意问学生一个问题。所以当你在问孩子关于他们这些戏剧体验的时候,自己不要先有答案,他们的回答才是答案。

丹麦四月戏剧节作为全球最大的儿童戏剧节,就是一个能够彼此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丹麦所有的戏剧团体都有机会参加这个戏剧节,差不多有150家,一共有200场不同的戏剧表演,每一场都会演4次,加起来就是800次,而且所有进场的观众都是免费的,不需要买票,一些来自国外的嘉宾特别喜欢某一些表演,这些表演就有机会出国了。彼得在讨论会上发现,其实平均每一天有两场来自丹麦的青少年戏剧会在世界的某一个其他国家表演。彼得表示他们把这个戏剧节打造成一个星期的活动,不只是一个戏剧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论坛,让大家可以彼此交流讨论经验。

焦刚:戏剧的种子

作为国内一线艺术实践者,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国家一级导演焦刚认为自己从事这么多年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虽然收获很多,但也存在一些疑虑。他调侃道,前两天在微信里面看到这样一句话“人所受到的教育活动,都是在激活和唤醒孩子生命内力的觉醒”。焦刚认为所谓的“生命内力”应该是指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从这一点来说,艺术教育应该是最好的一种手段。他从自己最擅长的戏剧角度阐释,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美术、音乐、舞蹈、甚至文学,还有语言这些都是在戏剧中必须要用到的手段。大家知道孩子去看戏的时候,他们不仅仅说看见一些演员在表演,他会动用所有的感官、感知能力,甚至会带人感,他们会跟着主人公一块去冒险、一块去体验、一块去经历各种事情,通过这样的体验提高自己的很多能力。而且戏剧有一个好处,很多时候强调矛盾冲突,面对冲突的时候孩子会用带入感的方式去思考、去判断,甚至为这些主人公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而不仅仅只是感受的能力,这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难得的经验。经调查表明,通过对经过戏剧教育和没经过戏剧教育的孩子的考察,有戏剧教育经验的孩子会更自信,沟通的能力会更强,甚至抗压能力也会更强,对外国人或者少数族群的人更有包容性。所以,戏剧教育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是很好的一种手段。

nlc202309041937

焦刚回忆道,自己前一段时间和延安革命老区一起制作了一部红色戏剧叫《延安保育院》,因为延安地处偏僻,戏剧教育比较弱项,所以当时演员都是从北京带过去的,又因为延安条件艰苦,所以除了一家私立幼儿园给我们提供儿童演员以外,很多家长都不愿意孩子过去。后来,这部戏火了,而曾经参与这部戏演出的孩子们后来在学校里表现特别活跃、自信,现在很多家长孩子争先恐后要参加演出,而那家曾经100人不到的私立幼儿园,如今非常火爆,已经扩大到400人,还有很多人在排队。

在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份文件以后,全国的美育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焦刚曾经到很多学校去体验生活,参加他们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北京有很多著名的学校都建立了戏剧课,而且课程的设置恐怕要超过上海戏剧学院表演课的课程设置,每一个年级甚至每一个班级都有戏剧社,孩子们排了很多戏,大部分都是反映他们的生活,如选班长、迟到、不遵守纪律、关注弱势的孩子、家里没钱的孩子等一些声泪俱下的戏剧。阳光、花草树木都去哪儿了?当问老师们是怎样开展这些教育的时候,老师们说自己去学习、提高后给学生们做示范;另外一些老师会说他们请的是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帮忙设置课程,所以很专业,做的都是给孩子解放天性的练习。面对那些天性如此纯真的孩子,焦刚不明白到底还要解放什么?所以,他提出的疑惑就是艺术教育只是孩子的事情吗?是不是从事教育的大人,也要考虑一些艺术教育应该怎么做?

另外就是关于中文版《战马》开展了一项和戏剧相结合的教育,其实在国外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令人吃惊的是这项《战马》教育做了几场后,突然火爆起来,在后期的过程中,这个课程供不应求。很多企业居然拿出钱来要买这个课程。而且《战马》的教育本来只是面对低幼的孩子,现在已经扩展到北大MBA和EMBA的课程里面,北大的学霸们争先恐后的要体验这个课程,并且写出了长达几万字的论文。焦刚和大家分享了几个微博片段:“今天的学员是奇形怪状的小学生,本来进场的时候是一个个说英文戴眼镜的小学霸,结果半小时以后就成了满地打滚、做鬼脸的捣蛋鬼。问他们最开心的地方是什么?他们说喜欢这个大的地方,使劲跑,还可以满地打滚。有一些孩子说我最喜欢和几个同学一块合作,配合完成任务,因为平时都是我自己一个人玩;其中一个小女孩说最喜欢刚才被牵着手扮演荡秋千,因为如果在家里面的话爸爸妈妈肯定没时间陪我玩这个,姥爷姥姥看到我要是被人拽着手荡来荡去的话,一定会急死的。”

还有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有一次演出结束后所有观众演员都离开了现场,只剩一个吉他手在台上继续弹吉他,一个大概两岁左右的小女孩没有走,她一直盯着弹吉他的老师,那个老师也一边弹吉他一边看着她,于是两个人就这样默默对视着,在音乐中过了20分钟。焦刚说他一直注视着这幅画面,非常感动,虽然并不知道那个孩子的大脑里面产生了怎样的画面,但是,有一颗美的种子已经种到了她的心田里面。

艺术教育可能就是这样,在那些孩子幼小的心田里面,放下一颗美丽的种子,当时机成熟,当有雨露、阳光滋润的时候,那个种子开始发芽、抽枝,然后开花结果,等到这个种子真正开花结果的时候,他将来会成为一个有创造力、有感知力,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焦刚感叹道这就是美育教育所产生的成果。

杨靖:向前一步

上海国际艺术节副总裁杨靖首先谈起了今年广受好评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她向大家介绍,以前看演出的模式,观众和演员之间都是有一定距离,而进行艺术教育,就是希望能把舞台和观众、作品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拉近。之所以叫“向前一步”而不是“向前很多步”,是因为艺术教育应该始终在人们的前面,但不要离得太远。接下来她又谈了对今年艺术节的一些想法,今年新开了一个板块叫做“艺术磁场”,主要是依附剧场里的演艺资源做一些衍生性的活动,比如一些彩排观摩、讲座,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台作品和展览作品;同时,艺术教育也可以培养潜在的观众,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平和市民文化素养。她认为今年艺术节的亮点,就是对各种讲座、导赏进行了一定年龄的分段,希望覆盖到城市里面所有人口,尤其是一些儿童、青少年和在校学生。

杨靖坦言,开始策划这个论坛的时候会很担心,一是担心艺术节的热度已经过去,二是论坛是比较专业的领域;没想到通过新媒体报名反响那么强烈,可见大众对艺术的热情有多高涨。其次定位也很重要,艺术节对每个年龄段进行了层次定位:第一个层次是3-6岁、6-9岁的儿童,她把这个年龄段定义为“快乐的启蒙”,就是希望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对艺术有更多的感受和了解,教育功能相对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仅仅希望需要通过艺术来启发孩子们对于世界的一些认识和感知;第二个层次是青少年,青少年可能就是一般认为小学的高年级部到初中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艺术教育活动则是侧重提供一些技能的培训和交流。今年和上海音乐厅合作的“约课大师”的项目,请到了一些过路来演出的音乐家,通过前期的海选,比如手风琴的活动,让一些学手风琴的孩子通过层层选拔,最后挑选出三四个孩子在大师的指导下现场演奏,技能提升得很快。另外还有钢琴演奏家挑选一些孩子做工作坊,也是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广泛欢迎;第三个层次是青年和成人,主要是大学生以上的人群。在大学生艺术教育方面,过去三四年里艺术节和教委的合作项目每年会在主版进行演出,像今年比较好的有聂冰的音乐会、开幕的《长恨歌》等演出,组委会都会稍微进行一些修改,做一些专场的小型演出送到学校里面,让在校大学生也有机会不进剧场看到这些非常精彩的专业水平的演出;第四个层次就是特殊人群方面,比如一些低收入的人群、老年人、还有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艺术节也提供一些特殊演出、观演方面的服务,让他们拥有跟大家一样平等的权力,享受艺术的成果。

篇9:关于“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的通知

2012年的论坛更名为“全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博士生论坛”。欢迎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在读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参加。

参会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坛时间:2012年10月27-28日(26日报到)

论坛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

二、论坛议题

此次论坛下设三个分论坛:

1.理论语言学:音系、语法、语义、语用、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

2.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教师发展、语言政策、语料库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

3.双语对比与翻译研究。

三、参会文摘

1.论文摘要用中文撰写,说明选题价值、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等,长度在1000字左右。摘要之后应附主要参引文献。

2.论文摘要的最后收稿日期是2012年6月30日。评审后将在7月15日前发出参会通知。

3.收到参会通知的博士生须在9月24日前将论文全文(1万字左右)发给论坛组委会,以便安排点评专家。

四、报名方式

请参会申请者填写参会申请表(见附件),以附件形式通过电子邮件提交报名表及论文摘要。邮件主题和附件名称注明“2012博士生论坛+姓名”。请按参会主题将论文摘要及报名表发送到相应的分论坛电子邮箱(请勿向多个邮箱重复发送)。

1.理论语言学研究:bslt2012a@163.com

2.应用语言学研究:bslt2012b@163.com

3.双语对比与翻译研究:bslt2012c@163.com

论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提交的论文摘要进行匿名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入选论文。论坛组委会将于7月中旬向入选论文的作者及其导师发出参会通知和邀请函。本论坛欢迎北外及各校外语师生前来旁听,旁听参会者也请填写参会申请表,发送到phd_forum@163.com。

五、会务

本届论坛不收取任何会议费;与会者的食宿费用请自理。

未尽事宜及相关信息更新,敬请关注论坛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网站。

六、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邮编:100089

电话:010-88816824

传真:010-88810376

网址:http://www.sinotefl.ac.cn

电邮:phd_forum@163.com

篇10:关于“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的通知

为了应对国内外钢铁工业形势, 帮助钢铁企业降本增效, 加强钢铁企业设备一生管理, 交流设备规划和设备选型采购管理工作先进经验, 培育和规范钢铁技术装备市场, 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和先进控制技术在钢铁工业的应用, 提高企业装备与管理现代化水平,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将于2014年5月在武汉召开第九届中国钢铁工业设备采购与管理论坛。

会议主题为优化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管理, 提升钢铁设备前期管理水平, 交流设备规划、设计和设备选型采购管理工作先进经验;应用先进技术, 节能减排, 降低成本;推动建立钢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工程设计单位和设备制造单位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 深入开展国内外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新方法的交流与项目对接。

参会人员包括钢铁工业负责人, 钢铁企业负责人, 钢铁企业和设计院所主管设备采购、设备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管理人员, 国内外向钢铁行业提供技术设备的品牌公司。

上一篇:鼠年父母结婚纪念日祝福语下一篇:描写清廉的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