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几点思考

2024-08-12

铁岭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几点思考(共8篇)

篇1:铁岭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几点思考

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几点思考

一、铁岭城市化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是39.1%,我省的城市化水平是63%,我市的城市化水平是31.7%。铁岭的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从整个铁岭市看,城市化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新区、银州、调兵山、清河、开原、铁岭、昌图、西丰,其中:全市共有乡镇89个,其中建制镇51个,乡38个。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开原市四个县市共有建制镇47个,其中昌图县23个,其它三个县市24个,昌图县小城镇数量是四个县市建制镇总数的近一半。

二、对铁岭市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的建议

目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认识不到位、规划不科学、发展资金投入少、政策不配套、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规模小。

(一)搞好规划,奠定基础

乡镇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指导、调控乡镇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搞好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

小城镇的规划要注意如下问题:

1、规划要依法进行。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规划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法规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依据市县两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来进行。

2、规划必须以充分把握镇情为基础,并要有区域经济的理念。

3、规划要有生态城市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4、规划中要注重城镇的特色,注意把握完整性和科学性。

5、赋予规划法律效力,使其有相对稳定性。

(二)、做好统筹,打破瓶颈

(1)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为指导,转变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打破传统的城乡分离的旧观念,尤其是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思想。要做到从城乡分割、差别发展转向城乡互通、协调共同发展,把城市建设与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

(2)统筹搞好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向二三产业转移,发展适合农村的工业,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提升工业化,建立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促进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3)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搞好城乡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着力培育形成中心城市、中心镇规划体系。充分发中心城镇的集聚、带动和辐射作用,推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4)统筹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行政权力下放,政府应加自身建设的力度,加快建立高效运行的政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

(三)分类指导,重点建设

就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情况来看,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做的不够好,建设规划往往盲目照搬别人,没有做到根据自己的状况制定路线。小城镇建设要在城市的影响下走自己的路,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产品,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在市场中促使生产专业化、产业集中化,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掘自己的强项和优势,明确方向。

以昌图县为类,有如下几类乡镇

(1)农业地域的小城镇:如八面城镇、七家子镇、大洼镇、金家镇等,这类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就应该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①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品牌化经营。②推进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农用地集约经营。③建立科技支农服务体系,成立农业合作社,强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2)工业地域的小城镇:如双庙子镇、毛家店镇、老四平镇,这些乡镇有两个共同点,其一是都在102线上,其二都在沈铁工业走廊两侧,这类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就应该是:①因地制宜发展非农产业,大力发展工业及服务也②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③统一废弃物回收治理设施,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

(3)城郊地域的小城镇:昌图镇、八面城镇,这两个同时又是中心城镇,:①开辟工业园区整合城乡工业,以产业交融打破城乡分割。②积极开发房地产项目,集聚投资置业人口。③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④强化政府综合管理职能,(4)交通枢纽地域的小城镇:如亮中桥镇、宝力镇和古榆树镇,这些乡镇由于交通便利集市贸易发达,商贸物流业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小城镇发展对策是:①建设专业批发市场,提升小城镇区域地位。②完善交通通讯仓储设施,建设区域物流中心。③更新传统商贸观念,做大做强小城镇商品集散功能。

(5)山区资源丰富地域的小城镇:如泉头镇和下二台乡,这类地区有其丰富的山区资源,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对策是:①充分利用山区优势,发展风能,打造风电强镇。②充分利用山区优势,发展榛子产业,建设榛子之乡 ③ 依据现有基础,重点发展畜牧产业④加强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如泉头镇原是满族镇,具有历史悠久的满族文化,尤其是剪纸艺术,曾多次在国内获奖。

(四)、重中之重,中心城镇

中心城镇应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推动者,由中心城镇的发展带动城镇化的进程。小城镇基础设建设是改善小城镇投资环境、集聚产业和要素的物质基础,所以要优先中心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解决急需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更好的发挥中心城镇承上启下、组织要素流动的枢纽作用,这些中心城镇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它接受着来自大中城市的辐射,城市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及各种物流、信息流等不断地流入到小城镇,影响着小城镇经济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中心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高质量生活的集散地和服务中心,如此,中心城镇的发展必然带动了农村的发展和繁荣,从而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因此,中心城镇是实现城一镇一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中心城镇的集聚效应可以使周边生产要素、市场能人主动向小城镇靠拢。

加快小城镇建设对推进铁岭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由铁岭的市情决定的,更是由小城镇建设在整个城市化进程中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发展小城镇,推进我市城市化城市化进程的战略选择。

篇2:铁岭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几点思考

近年来,城市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城市不仅是决定一个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还是影响该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途径。社会发展到今天,城市已经不仅仅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生活秩序的建设和维护,事实上,城市日趋表现为对城市这一代表城市的无形资产所进行的维护和。城市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城市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有机结合,更是一个城市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从城市角度看,城市的核心在于城市文化形象、城市产业资源和城市创新能力。

城市文化形象

城市是文化的产物,城市的基础就是城市的文化形象。因此,要树立城市,首先就要对城市的文化形象进行识别和。城市形象的定位和识别是一种主动的策略安排,表明城市者希望城市如何被认知。

城市识别一般要从城市时空属性、城市核心价值、城市文化内涵、城市个性气质四个层次来加以规定和提炼。香港的城市形象表现出高度的专业性,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香港从2000年初便委托国际设计及调研公司,在香港和世界各地就香港的城市形象进行调查,最后确认香港城市的核心价值是“文明进步、自由开放、安定平稳、机遇处处、追求卓越”,而香港所具备的精神特质则是“大胆创新、都会名城、积极进取、卓越领导、完善网络”。为与香港的文化特质相契合,香港又制定出“亚洲国际都会”这一城市的主题定位,集中体现了香港作为通往中国内地和亚洲其他经济体系的门户地位。香港对城市文化形象的成功定位和,不仅构筑了香港城市的坚实根基,也促进了香港经济的成功转型,其宝贵经验值得内地城市加以借鉴。

城市产业资源

城市的产业和企业不仅是城市的经济支撑,也是城市活力元素的重要来源。因此,对城市的产业结构特色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城市产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将极大地促进城市的建设。具体来说,我们首先应当加大城市与城市产业的关联度,使城市根植于产业优势。以广州为例,广州云集了日本丰田、本田和日产三大制造厂商,再加上正在洽谈的韩国现代、法国雷诺,广州产业优势显著,并且已经在行业树立起了强大的城市形象。广州市可充分利用广州的产业资源,效仿美国的底特律,使自己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城。不仅如此,与企业还可通过协商、合作和激励的方式来进行城市的与推广,以确保城市的及相关资源的最优配置。例如青岛早在“七五”期间,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名牌战略”,开展争创“青岛金花”的活动。多年以来,、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密切的合作和协同,孕育了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岛啤酒、双星等一批名牌企业,探索出一条以名牌企业成就城市的成功道路。

城市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力的核心,也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城市文明的进步史,就是一部无止境的创新史。正因如此,城市者在城市的塑造过程中,若要避免“千城一面、千街一面”的现象,树立别具风格的城市特色,就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建设。举例来说,“合纵连横”是城市创新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和交互的背景之下,加强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战略联动,是城市得以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其中,开展投资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联手打造地区,是城市建设的新趋势,譬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长三角都市圈”、“大上海都市圈”等区域,以及内蒙、河北一些城市所积极响应的“大北京”概念等。这些区域合作、合纵连横的城市策略都突破了以往单个城市孤立发展的局限,有效地优化并整合了区域资源,使城市的效应得以实现最大化。

篇3:铁岭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几点思考

一、以鲜明的生态特色引领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建设

生态是铁岭县凡河旅游谷建设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漫步凡河岸边, 应是田园风光美如画, 青山绿水共为邻。如何凸显生态特色, 值得进一步探讨。一是积极推进区域内生态农业的发展。把观光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与旅游相互融合。目前, 大甸子镇寒富苹果采摘、李千户小屯果蔬采摘、凡河镇依农现代农业示范区已经初具规模, 应在此基础上,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 通过土地流转, 进一步强化农产品生产的规范性和规模化, 将铁岭县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内的东部山区农村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亦乡亦城的美丽田园。二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 对旅游谷内的村屯环境进行重点整治, 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对重点路段要美化绿化, 对村民住宅院内的美化也要提到日程上来。农村的特点是一家一户、一户一庭。现在农民富裕了, 在建房时都比较重视庭院建设, 重视环境绿化。建议政府部门多加引导, 把庭院建设与生态经济建设相结合。在屋前屋后多种些珍贵名木、四季果木, 这不仅可以美化庭院, 还可增加农户收入。三是结合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生态环境水平的全面提升。特别是要加强旅游谷区域内重点乡村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村镇污水处理厂 (站) , 推广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把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问题想在前面, 在规划建设之初就注意这些问题的解决, 避免建成后随着游客增加而导致种种问题的出现。力争达到到村村绿色环绕, 镇镇绿地成片, 创建一批环境优美的小村镇。四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农村, 村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野花、野草不胜枚举, 这正体现了村民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朴素意识, 应进一步引导村民爱护村庄的一草一木, 为游客创建更为接近自然且优雅舒适的环境。

二、以清晰的文化定位引领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建设

当前,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 文化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旅游景区必须具备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才具有吸引力。寄希望于通过文化来打动人心、吸引人、形成特色是文化的本质所在。但文化包含很多方面, 很多层次, 究竟铁岭县的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所指的文化是什么?从目前规划建设的实际看, 文化优势不突出, 文化定位并不十分清晰。我们认为, 其文化定位应紧紧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河流文化。凡河作为铁岭县的母亲河, 孕育了一方人民, 形成了一方特有的民俗民风。凡河旅游谷的建设不能脱离凡河的河流文化而存在, 挖掘、梳理、提炼、展示凡河的河流文化应该成为凡河旅游谷文化定位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是满清文化。在旅游谷内的李千户镇李成梁家族墓、横道河子镇红带沟村的爱新觉罗后裔的渊源, 无不与大清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好好挖掘并注入旅游谷的规划建设, 铁岭县的旅游发展才会展示出越来越丰厚的文化底蕴。三是农耕文化。凡河旅游谷建设覆盖铁岭县东部山区, 世代的农业耕作形成了山区特有的农产品及农业耕种模式, 吸引城里人到山区村屯, 通过开展干农家活、采农家菜、吃农家饭、住农家炕等活动, 使城里人更深层次体验农家餐饮文化, 享受农事体验快乐, 使凡河旅游谷成为城市人返璞归真、回归田园的最佳选择, 这是凡河旅游谷的生命力之所在。

三、以突出的凡河文化引领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建设

将凡河河流文化作为一个文化旅游品牌来重视、来挖掘、来拓展, 体现了铁岭县人的智慧与创新。重视河流文化, 回归经济转型、生态发展、环境改变、满足现代人深度体验、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新需求, 正是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的活力所在。实现河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恰恰是铁岭县旅游产业的特色所在, 当前, 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一是重视挖掘河流文化的内涵。河流是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地标区, 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展示区。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挖掘河流文化的内涵, 就是要把铁岭县沿凡河流域的传说、故事、可以挖掘的人文资源、历史遗迹进行搜集、梳理、提炼, 在旅游景点规划建设中巧妙注入与展示, 结合流域内的文化创意资源, 建构铁岭县河流文化新据点。二是重视河流文化的深度体验。要规划设计好系列亲水设施, 充分运用人们对情、趣、闲、思、动的心理体验进行规划与设计, 建设人与水亲近、沟通的景观节点。在旅游项目的规划与建设中融入休闲风潮、亲水文化、河畔文艺等元素, 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文化形象。三是重视河流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就凡河生态文化谷建设而言, 要以凡河为轴心, 努力打造一条亮丽的景观带、生态带、文化带。加强凡河水系及周边区域的生态保护和治理, 使铁岭县东部山区沿凡河流域一带山更清、水更秀, 以环境幽静洁净、空气自然清新、民风古朴淳厚弥补非名山大川之不足, 吸引八方游客, 促成河流文化与观光度假的时尚休闲文化的结合。加强凡河流域周边村屯农业生产活动的统筹调控, 将艺术性、观赏性融入农业生产, 如李千户镇的“十里花溪”建设, 既增强景观的吸引力, 又增加农民收益。四是叫响“凡河”河流文化品牌。能否叫响“凡河”河流文化品牌, 影响着旅游谷的建设成效。在项目设计建设上要突出“凡河”, 要紧围绕“凡河”河流文化做文章, 处处体现“凡河”形象, 时时展示铁岭县母亲河的风采。在旅游景区的标识、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旅游手册的印制中, 要把“凡河”形象突出出来。

四、以独特的品牌特色引领凡河生态

文化旅游谷建设

要想在省内外叫响旅游谷的品牌, 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引来八方客, 没有特色不行, 没有亮点不行, 没有独特的品牌也不行。打造旅游谷的品牌特色,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借力区域优势, 形成自己的独特气质。对于铁岭县的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而言, 其间没有名闻遐迩的名山大川, 没有巧夺天工的奇绝险峰, 缺少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故事传说。但是, 我们有淳朴的民风、浑然天成的幽静、绵延无尽的青山绿水, 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借助这些优势, 发挥好这些优势, 不简单重复别人, 不盲目模仿别人, 凡河旅游谷的建设与发展才会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与魅力。于喧嚣中带给游客一丝宁静, 于旅行中带给游客一丝清爽, 于自然淳朴中带给人一丝感悟, 就已足够。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的特色应该就在于它的清新自然、朴素淡雅、古朴唯美。这是规划建设中需要大力突出的。二是依托农业资源, 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建设区域内农业资源丰富, 接下来要依托凡河, 细化特色农作物种植区域, 形成沿凡河景观带, 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起来。例如, 沈北新区借助稻田画项目, 把农业生产与观光很好结合在一起。三是挖掘整合文化资源, 形成自己的独特吸引力。感人心者, 莫先乎于情, 而情感的引发离不开文化的感染与触动。在此, 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既包括河流文化、满清文化及农耕文化的多重呈现, 也包含着凡河流域民间工艺品的保护与传承, 如剪纸、嘎拉哈、烫画、皮影、绢花、刺绣、手指画等, 承载着铁岭县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过往生活的不尽记忆。把这些工艺品与当地的故事传说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为旅游商品开发, 供游客赏玩收藏, 物件虽小, 但承载的是游客美好的回忆。

五、以不断的创新突破引领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建设

篇4:铁岭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几点思考

【关键词】 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上海

The thinking on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s new-type urbanization with the concept of smart city

Lu Jing-jing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040) 

【Abstract】 Smart c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achieve new-type urbanization. The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s urbanization, and evaluates the current problems. After introducing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smart c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ose two concepts is discussed. Finally, based on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Shanghai, the ways of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with smart city is put forward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emphasis on planning and design、promotion of industrial upgrading、improvement of service and management, and enhancemen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mart city;New-type urbanization;Shanghai

1. 引言

(1)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截止2011年底,全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而上海,作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城镇化率已接近90%,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80%的平均水平[1]。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和之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重点强调“以人为本”,“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上海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改变传统发展模式,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对上海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彭明盛于2008年提出[2]。经过前几年的探索和积累,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在近两年开始迅速发展。目前,国内已有上百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北京、上海、宁波等城市更将其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并纳入城市发展“十二五”规划中[3]。智慧城市通过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具体抓手。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在上海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是必然的、也是恰逢其时的一个选择。

(3)本文将通过回顾上海城镇化建设的历程,分析当前上海城镇化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并从智慧城市的角度出发,探讨相应的解法,旨在为上海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2. 上海城镇化发展历程和主要问题

2.1 城镇化建设的演进。

(1)上海新城建设的理念最早可追溯到1940年代后期的“大上海都市计划”,该计划的编制引进了当时国外先进的规划理念,提出了“区域规划”、“卫星城”等概念。虽然该计划最后未能实施,但对之后上海总体规划的编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958年,上海市域面积调整后,为结合郊区工业的发展,上海开始规划一批卫星城镇,先后规划建设了闵行、吴泾、安亭、松江、嘉定等5个卫星城。1970年代末,又增加了金山和宝山两个工业卫星城。

(3)1986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建设和改造中心城、充实和发展卫星城的基本思想,确定了构建“中心城——卫星城——郊县小城镇——农村集镇”4个层次组成的城镇体系。

(4)为适应1990年代后社会的快速发展,上海于1994年开始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并于2001年获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确定了市域空间上“多轴、多层、多核”的结构。

(5)在“十五”期间,上海重点开展了“一城九镇”的试点工作,即在99版总规中确定的11个新城和22个中心镇中选择了松江等9个新城作为试点。2004年起草的《关于切实推进“三个集中”加快上海郊区发展的规划纲要》明确了上海市域城镇体系为“中心城、新城、新市镇、居民新村”四个层面,并重点对新城和新市镇这两个规划层面进行了研究。

(6)“十一五”期间,在总结“一城九镇”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三个集中”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市域“1966”城乡规划体系(即1个中心城、9个新城、约60个新市镇、约600个中心村)。同年编制的《上海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则具体落实了“1966”城乡规划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框架。

(7)最近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明确了“把郊区放在现代化建设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城市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以新城建设为重点,深化完善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纲要中提出分类建设7大新城,原规划9个新城中的闵行和宝山似不再被定义为新城,而是作为中心城的连绵地带进行发展[4]。

2.2 上海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瓶颈。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尤其是“十五”和“十一五”的快速发展,上海郊区城镇已经成为城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疏解中心城人口、支撑郊区经济等主要作用。截至2008年底,上海9个郊区的常住人口已接近全市的一半,郊区GDP总量占全市的37%,郊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65%。虽然郊区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受限于传统的发展模式,在城镇化过程中上海同样面临着城市外延扩张占主导、人口城镇化落后、居住环境质量提升慢以及区域化差异扩大等一系列问题。正视郊区城镇建设的诸多问题和发展瓶颈,是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的基础和前提。

(1)城镇发展差异化较大,城乡体系结构有待完善

新城之间空间差异较为显著,对人口的集聚能力差异性较大。如在9个新城中,闵行和宝山由于紧邻中心城,人口规模迅速扩张,其中,闵行新城人口已达到百万规模。而“十一五”期间确定的三个重点发展的新城嘉定、松江和临港,其人口聚集程度却远低于宝山和闵行。一些离中心城较近的新市镇,因为城市辐射作用,人口迅速增长,甚至超过了部分新城。如2010年川沙镇、梅龙镇的人口已超30万,而同时期的临港和金山两个新城人口仅约20万[5]。郊区城镇的人口导入能力随着其与中心城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导致近郊区成为人口集聚的重点地带,远郊城镇人口集聚效果不理想。

endprint

(2)郊区城镇发展联动性不足,轨道交通网络有待强化

上海的郊区城镇,作为全市城乡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担负着连接中心城、辐射长三角的承接作用。但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郊区城镇更多强调与中心城的联系,服务于自有的行政区划范围,而与长三角的发展联动性不足,与长三角邻近县市更多呈现出一种水平竞争而非分工协作的关系,难以实现互动发展的良性格局。从轨道交通方面来看,目前每个新城仅1条轨道交通联系中心城,每条线路设站较多,至中心城的运行时间需一个小时左右。而在高铁快速发展的时代,长三角各城市依托高铁网络已拉近了与上海中心城的时空距离,通勤时间仅需半小时至一个小时。郊区城镇的区域优势正在消失,在当前新的发展背景下,需重新找准定位,依托自身优势,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产业发展绩效有待提高

上海过去一轮郊区城镇建设是以土地的快速消耗和蔓延式扩张为标志的,这种扩张式、粗放式的城镇发展模式导致人口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相对于快速扩张的用地,土地利用效率却不容乐观。上海郊区新城或新市镇的周边或内部一般都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作为城镇发展的推动力。例如,临港为国际物流与保税物流集聚区,松江依托大学城和市级工业区,成为多功能的教育研发服务集聚区,嘉定则以国际汽车城为核心,建立汽车服务集聚区[6]。从用地结构看,目前工业用地在郊区城镇建设用地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但不少新城、新市镇的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落后,产能低下,土地处于低效利用状态。2011年郊区新市镇产业绩效仅为19.6亿元/平方公里,远低于全市工业园区62.6亿元/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5]。

(4)郊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对人口吸引力有限

公共服务设施是城镇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吸引人口集聚的关键因素。但长期以来,上海的大量优质公共资源,如医疗、教育等,均集中在中心城,郊区新城、新市镇必备性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与中心城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一方面是由于配置标准的不同,郊区城镇仍按“区县域行政中心”的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所引起。城镇化速度过快,融资渠道有限,导致郊区城镇的科、教、文、卫等公共设施配置不足、建设滞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对人口的吸引力。

3. 智慧城市的内涵以及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联系

3.1 内涵和特征。

目前,智慧城市并没有特定的、唯一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出发,对其都有不同的理解。总的来说,智慧城市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智”,即从技术角度出发,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构建以政府、企业、市民为主体的交互、共享平台,对城市的高效运营和管理作出智能响应,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形态。二是“慧”,即从人文角度出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人的智慧尽可能的优化配置城市的各种核心资源,更好的管理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1)信息资源更加充分全面的互联互通。

信息化是智慧城市的基础,通过分布在城市各个重要设施、公共环境中的传感系统,以及城市中的个人、组织等系统,实现城市海量数据的实时监测、收集和存储。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城市的宽带网络在线连接起来,实现物联网和互联网系统的充分连接和融合,帮助用户更全面的分析、解决问题。

(2)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

在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基础上,以政府、企业、居民为核心构建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应用平台,从而实现城市资源共享共用。城市管理者可以通过公共平台,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综合分析城市各个系统的运行数据,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城市运行情况,尤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

(3)社会服务、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智慧城市的建设促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不同社会领域的应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水网等系统的建设使得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得到明显提升。通过“智慧化”的服务平台,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信息和服务,这不仅降低了社会运行的成本,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有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3.2 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基本在同一时期,两者在概念上虽然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都强调以人为本,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为核心,全面提升社会经济水平。

(1)智慧城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不再依赖土地财政和“摊大饼”的发展模式,而是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手段,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加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服务能力的提高,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内涵。智慧城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通过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让普通民众享受城市智慧化所带来的成果,提高生活的便捷性,构建美好社会[7]。另一方面,将信息化融合到产业中,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智慧城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2)新型城镇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

智慧城市在我国的实践还多属于概念构建期,对其理解也局限于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层面。因此,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例如,重建设,轻规划,缺乏顶层设计,存在信息孤岛,条块分割问题严重,相关政策法律缺失,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等[8]。这些问题通过单纯的智慧城市建设是无法解决的,必须结合新型城镇化进行统筹考虑,从全局规划的角度出发,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因此,新型城镇化是保障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

4. “智慧”背景下的上海新型城镇化建设

4.1 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

(1)信息基础设施接入能力加强。

“十一五”期间,新增光纤到户覆盖180万户以上家庭,全市家庭宽带用户互联网平均接入带宽升级到4Mbps以上。对中心城区和郊区490万有线电视用户实施NGB网络改造,使有线电视网络具备提供高清电视、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增加宏基站和室内覆盖系统建设,基本实现全市1Mbps以上无线宽带覆盖。大力推进全市公共场所、服务场所的WLAN建设,全市重要场点WLAN覆盖达80%以上。

(2)通信枢纽建设加快。

国际通信能力实现跨越式增长,在上海登陆的国际海光缆总数达6个系统、10条海缆,系统总容量超过4Tbps。推动基础电信运营商进一步优化城域网络结构和国际通信系统建设,国际和国内互联网出口带宽分别达到450Gbps和2000Gbps。

(3)功能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加强功能服务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力拓展存储、转发、灾备、高性能计算等网络增值业务发展做好基础支撑工作。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和数据服务园区实现规模发展,运营服务模式不断深化,IT服务外包模式初步形成。积极推进超级计算中心四期建设,提升应用服务能级,拓展应用服务领域。

(4)三网融合平台建设继续完善。

以三网融合相关网络建设为基础,建设和完善相关管理平台。至2011年,基本建成IPTV和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实现与国家监管平台、内容传输分发平台的对接。深化拓展IPTV、手机电视、基于有线网络的互联网接入等试点业务。至2011年,本市IPTV传输试点业务平台支撑容量超过200万户,手机电视分发试点业务平台支撑能力提高到满足3600万用户需求,建成支持100万有线电视用户规模的融合多媒体通信平台。

endprint

4.2 智慧城市为新型城镇化破题的路径探索。

目前,上海已经基本具备建设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而如何将智慧城市的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解决上海现阶段城镇化发展瓶颈,实现城镇化建设质的飞跃,是今后上海在城乡建设中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重视智慧规划,加强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关乎全局性的规划和管理问题。对于上海众多的新城、新市镇来说,每个城镇的区位、现状条件、发展水平等都有所不同,在“智慧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城镇自身条件,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将使得生产、生活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城市空间布局,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可以引入“智慧规划”的理念,通过参数设定和方案比选,选择一个最适宜未来发展的模型[9]。

(2)发展智慧产业,提高生产效率。

上海土地资源紧张,郊区的城镇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所占比重较大,但工业用地单位产出低下,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是上海在产业转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信息技术因其适用领域广泛的特征,可以与不同产业相融合,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产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造升级,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本身也可以形成一条大规模的产业链,从上游的软件开发产业、传感器设备制造业到中游的物联网服务业、下游的数据处理、信息管理产业,这些产业都可以成为当地城镇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城镇发展带来持续动力。因此,通过发展智慧产业,可以大幅度提升土地产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3)注重以人为本,提升管理和服务。

上海郊区城镇发展差异化较大,紧邻中心城的城镇无论在人口数量还是发展水平上都相对较高。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心城的辐射优势,另一方面也与远郊地区的服务管理水平较低不无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提高远郊地区的人口吸引力,除了要加强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外,还要加强社会服务和管理等软件条件的建设。智慧城市,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缩小时空距离,均化服务管理能力。智慧政府、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系统的建设,可以大幅度减少城市中各种物质和能源的投入,实现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城镇化[10]。

(4)加强生态建设,提高城市宜居度。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上海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各种城市病:空气污染、垃圾围城、耕地矛盾、水体污染、生态退化等。上海地处江南水乡地区,郊区城镇具有优于中心城的环境特质。在城镇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对当地具有生态价值的绿化、农田、河道、林地等资源的保护,创建一个适宜居住的环境。通过各种先进的感知技术、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构筑物联网体系,实施监测、过程控制、预警预报,提高环境管理决策的水平和能力,推动各类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另一方面,智慧环保还可以通过信息公开等手段,增强公众监督和参与力度,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改造,从各个方面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5. 结语

上海的城镇化建设已经到了从外延式扩张阶段向内涵式效率增长阶段全面转变的时期,需要借助智慧城市,实现向新型城镇化的转型。本文对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了两者的内在关系,并从智慧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对上海目前城镇化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施芝鸿. 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城镇化道路[J]. 上海农村经济, 2013(5): 4~7.

[2] 梁军,黄骞.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J]. 地理信息世界, 2013(01): 81~86+102.

[3] 张少彤, 王芳,王理达. 智慧城市的发展特点与趋势[J]. 电子政务, 2013(04): 2~9.

[4] 顾竹屹, 赵民,张捷. 探索“新城”的中国化之路——上海市郊新城规划建设的回溯与展望[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 216(3): 28~36.

[5] 陈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策略思考[J]. 上海城市规划, 2013(4): 10~14.

[6] 刘铮. 产业集聚与大城市郊区城镇化——以上海为例[J]. 税务与经济, 2011(01): 36~39.

[7] 李海涛,李浩.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考[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0): 139.

[8] 常洁,赵勇. 城镇化进程中的智慧城市建设[J]. 电信网技术, 2013(04): 33~36.

[9] 秦战, 杨心丽,王颖莹. 用“智慧规划”助推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刍议[J]. 上海城市规划, 2013(02): 38~43.

[10] 徐国强. 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路径探索[J]. 上海城市规划, 2012(03): 122~126.

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6-28-850

篇5:铁岭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几点思考

一、孔集乡基本情况

孔集乡地处豫东平原,位于宁陵县城东北15公里处,310国道、陇海铁路横穿东西,X038县道纵贯南北。孔集系孔子嫡支重要客居地,唐朝贞观年间孔子第36代嫡系传人褒圣侯孔德伦封于此地,而后有“三公二侯”及其后人在孔 集繁衍生息。全乡辖25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总人口3.2万人,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万亩,土地肥沃,多为淤土和莲花土,盛产小麦、玉米、山药、蔬菜、酥梨等农特产品。

二、主要做法

自去年以来,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置,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对全乡1个集镇区、5个中心村、6个基层村进行高标准规划。为确保规划能够得到严格执行,我乡重点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实执法队伍。乡调整充实了城乡规划管理所人员,组成了由乡人大主席牵头,城建所长具体负责的5人执法队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层层召开乡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党员座谈会,利用村头大喇叭、村务公开栏、张贴公告、设置规划版面,广泛宣传规划法及有

关知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三是严格执法监管。乡规划所、国土所等部门经常深入基层开展执法检查,对违法建筑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有效遏制了违反规划乱搭乱建的行为。四是坚持试点先行。我们通过采取鼓励群众自建和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方法,在基础较好的张牌坊、宋胡同中心社区先行开展新村建设,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张牌坊三横两纵的格局已经拉开,自去年累计建新房67所;宋胡同村与陕西省五建公司合作建设阳光社区,该社区建成后可容纳住户2500户,约12000人,工程一期投资1500万元,计划建新型住房80套,目前15套房地基工程已开工。

三、建议及对策

(一)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在投融资体制方面,要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民间资本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鼓励农民成立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利用农民土地收益和经营的收益筹措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基金;二是鼓励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带资进镇,买房建房、兴办企业、务工经商;三是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参与小城

镇建设、兴办企业;四是在小城镇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费应全额返还乡镇用于小城镇建设;五是盘活存量资产、以项目为载体实行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六是争取上级政府给予财政投入或给予财政贴息贷款扶持。

(二)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农村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小城镇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土地的制约,这是当前小城镇发展最紧迫的问题。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要尽量少占用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按照占补平衡原则,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允许小城镇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作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小城镇的开发。

(三)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在发展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必须把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摆到突出的位置。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

条件,围绕建设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来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建立主导产业。农业资源优势强、经济实力弱的小城镇,应确定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把发展特色经济同建设特色城镇结合起来,把建设农业产业化同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培育一两个产业和几个龙头企业,建立起小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有了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小城镇的发展才具有充足的活力和后劲。

(四)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优化发展环境。要理顺体制,建立健全镇建设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强化对农村建筑市场和施工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检查。要加强小城镇内部的综合治理,优化内部环境;制止“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营造宽松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平安环境;加强美化、绿化和公共卫生管理,打破“一条街,两行树” 的旧格局,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加强文化建设,突出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1、进一步增强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 加快农村小康住宅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创造优美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集中体现,也是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完善农村综合功能、提升农村整体发展能力、巩固小康建设成果的重要举措。增强加快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把新农村小康住宅建设作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明确任务,狠抓落实。

2、切实把加快产业发展作为推进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的根本支撑

没有农民的稳定增收,没有农村集体经济的持续积累,农村住宅建设就会缺乏有力的支撑和持久的动力。我们必须要坚持农业产业化和劳务输出“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切实把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的发展放在突出地位,推动农业产业化从

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要把劳务输出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措施和最大的产业项目来对待,加大培训力度、拓展输出渠道,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战略转移,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农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住宅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3、必须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

加强农村小康住宅建设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相协调、与村镇建设规划相一致,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改善环境、面积适中、功能齐全的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坚持规划的科学性、操作性、实效性和严肃性,杜绝乱建、滥建的现象,切实发挥规划对建设的指导作用。

4、建立健全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的政策机制。

要牢固树立政策就是方向、政策就是助推器的观念,深入调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工作机制。要积极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通过政府扶持、部门帮扶、集体补偿、市场运作、个人出资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资

金。要积极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审批宅基地、提供图纸、整合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协调信贷等优惠政策,全方位为农村住宅建设服务。要积极研究制定新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居民、农民享受同等待遇的优惠政策,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农户进城、进镇建房购房,扩大城市规模、发展村镇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5、进一步加大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力度

实践证明,加快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离不开典型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广泛借鉴外地经验,取长补短,寻找差距,提高张牌坊村、宋东新村示范点建设水平;要切实把经济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基层组织坚强有力的行政村确定为住宅建设示范点,努力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经济实用、造型美观,符合现代气息的新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示范点;要把整合资源、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技术作为扶持新农村小康住宅示范点建设的重点,全力搞好示范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整体效应;要善于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以点带

面,扎实推进。

6、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

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在投融资体制方面,要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民间资本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鼓励农民成立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利用农民土地收益和经营的收益筹措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基金;二是鼓励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带资进镇,买房建房、兴办企业、务工经商;三是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参与小城镇建设、兴办企业;四是在小城镇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费应全额返还乡镇用于小城镇建设;五是盘活存量资产、以项目为载体实行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六是争取上级政府给予财政投入或给予财政贴息贷款扶持。

7、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农村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

小城镇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土地的制约,这是当前小城镇发展最紧迫的问题。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要尽量少占用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按照占补平衡原则,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

8、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

在发展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必须把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摆到突出的位置。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条件,围绕农业产业带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把发展特色经济同建设特色城镇结合起来,把建设农业产业化同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培育我乡一两个产业和几个龙头企业,建立起新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有了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新农村的发展才具有充足的活力和后劲。

9、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篇6:兴国县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李圣

兴国县是国家贫困县,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水平低,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城市建设先天不足,一直有巨大的欠账,面临着发展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双重压力。

本世纪初,兴国县城市建设有过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曾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城市规模、品位、功能、形象、环境、生态等提出许多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创新思维,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做大城市、做强城市、做美城市的理念,在建设思路、理念、方式上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高速度与高品位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了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相协调。2009年,兴国县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超10亿元,新增城市框架面积8平方公里,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达19.1平方公里,新增城市人口3.1万人,达18.64万人,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36%,被评为“江西十佳魅力新城”。

在发展实践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城镇化进程不能走以往粗放型发展道路,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抓住关键,找准切入点,才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上有所突破。总结经验,兴国在城镇化建设中,紧紧扭住“四个坚持”不放松,开创城市建设工作新局面。

坚持规划覆盖到每一寸土地。城市是凝固的艺术,一旦成型便难以改动。如果只顾眼前利益。缺乏科学定位,只能使今天的“建设”成为明天拆迁改造的对象。好的规划,不仅是城市建设的纲领,也是城市管理的依据,更是城市竞争的资本。兴国县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在城市总体规划方面,先后聘请美国龙安公司编制了覆盖范围达40平方公里的《兴国县城市发展概念规划》,聘请浙江大学完成了《兴国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完善了城市交通、城

市消防、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等专项规划,明确了城东工业区、城西文化行政区、城南商住物流区、城北生态居住区的城市总体功能布局。在城市局部规划方面,积极争取了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赣州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帮扶,按照片区式、组团式开发模式,不断完善城市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基本实现了近期建设用地控规全覆盖,推动了平川北片区、和睦新区和一江两岸片区的组团式开发,形成了工业园区、旧城区、新城区“一城三区”的城市基本构架。

坚持设计具体到每一个单位。设计包括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有的城市规划做得很好,但按规划建起来却死板僵硬,缺少美感和整体效果,核心问题就是出在缺乏设计上。近年来,兴国县坚持把设计纳入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先规划后设计再建设的思路,通过高水平的设计,使尺度、比例、色彩、空间、平面高低等各类要素合理配置、协调一致,凸显城市个性、特色和风格,展示整体形象。无论是大到一条道路、一个高层建筑、一个大型广场,还是小到一个雕塑、一盏灯饰,都做到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在设计中构建、形成城市建设的高品位、高标准,释放城市的独特魅力。在去年荣膺“江西十佳魅力新城”之后,近日,兴国县又入闱“江西省首届十大人文魅力县(市、区)”大型调查活动正式候选名单。

坚持建设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建设得好,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否则,就会成为历史败笔,造成巨大浪费。细节最能体现水平。在城市建设中,我们认真把握、精心考虑城市建设额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在实施一批体现我县形象的重点工程中,注重从细节入手,舍得花大钱,虚心请高手,精挑细选一草一木,精雕细琢一砖一瓦,做好干好一项工程、留下一个亮点、增加一个精品。如新开发的和睦片区,选用了花岗岩做路岩石;近几年的城市建设,铺设的都是柏油路。

坚持管理延伸到每一个角落。“三分建设,七分管理”。重点工程、高楼大

厦是城市表象、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城市管理,才真正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美誉度,影响着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围绕建设成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市容市貌整洁美观、人居环境舒适宜人、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的现代文明城市目标,我们将县城当作一个“大公园”来管理,积极为市民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净化方面,对城区的清扫保洁工作进行市场化运作,严格落实了创建工作“门前五包”和路段责任制,秩序化方面,整合城管、工商、建设、应急大队等部门工作力量,对城市车辆乱停乱放、摊点乱摆乱设、房子乱搭乱建等行为进行拉网式、不间断地集中整治,城市的秩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亮化方面,完成了路灯照明设施的修复和“一江两岸”、将军大桥亮化工程,对临街单位楼体进行了亮化装饰,形成了五彩缤纷的城市夜景。小街、小巷、小区整治方面,引进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机制和做法,启动实施了城市小街、小巷、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解决道不平、灯不亮、水不通、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冲天等突出问题,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加快城镇化的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需要我们锲而不舍,艰苦奋斗。从兴国实际出发,在坚持上述四条原则的基础上,还要突出强化“五个意识”:

一是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土地是不可再生、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据测算,象兴国这样一个人口近80万人的县,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要增加用地900亩,而上级给我们的用地指标是有限的。所以唯有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才能保持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些年来,我们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好新增建设用地供应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坚持“集约利用、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用地,坚持组团开发,成熟一片、开发一片、繁荣一片,不断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强化批后监管,严格对项目投资额、开工时间、改变用地用途处理、土地使用标准等条件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管,对违反约定条件使用土地的,按

规定追究违约责任,真正做到节约、集约用地,高效利用土地。

二是生态修复和绿化意识。围绕争创生态园林城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建立以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空气净化等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环境体系。根据兴国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做好城市绿化“季象”的研究,使我们的城市四季有绿。兴国县城大树很多,河边溪旁丛竹多,我们认真保护、充分利好用这一宝贵资源,规定各建设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这一资源,任何个人、单位、开发商都不得擅自砍伐、移动这些大树;河边、溪旁的丛竹原则上也不能砍,作为原生态的绿化带。并且在保护大树的同时,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种树,能种则种,多多益善,我们不厌其多。

三是完善城市功能意识。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不断提高城市的吸引力、承载力和竞争力。围绕完善城市功能,要大力建设一批居住、商贸、交通、旅游休闲等配套设施,提高城市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能力。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特别是教育卫生、公共交通、公共绿地等关系到广大市民日常生活的设施上,预留足够的空间,要舍得花钱,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四是重视人才队伍意识。我们的城市规划、管理的人才十分短缺。专业的规划设计人员很少,城管局在园林方面的专业人员也很缺乏,在财政预概算、工程审计方面的专业人员也十分稀缺,在当前大规模推进城市建设项目的时候,仅有的一两名人员即使天天加班也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为此,我们公开招聘了大量建筑设计、园林管理、工程造价、工程测设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好的添补了我县人才的空缺。

五是文脉续存意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现着城市的个性与魅力。兴国作为一个红色文化、堪舆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只有把文化品性凸显出来、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城市的特殊才能更好地凸显出来。围绕建设成融红色文化、风水文化、山歌文化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目标,将县城当作一个“大景区”来打造,积极开展古典建筑、红色文物和历史文脉的保护发掘,启动实施了潋江书院、中

共江西省委旧址、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坝南军事会议旧址等革命旧址的保护修缮工作;组织实施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毛泽东农村调查纪念园、名人公园、烈士陵园改造、将军园改造等一批景点建设重点项目;通过对老城实施修复性改造,建成了老城客家骑楼风情街;结合滨江西大道建设,修建了一批反映客家民俗的人文小品雕塑。同时,按照历史文化名村和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要求,先后开展了三僚历史文化名村、羊山和均福山等名胜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启动了红色影视基地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城市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基础设施。着力把兴国建设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瞻仰革命先烈的圣地、传承客家山歌和风水文化的阵地,着力提升“将军故里、堪舆圣地、山歌之乡”的城市形象品牌魅力。(作者:中共兴国县委办公室)

篇7: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

摘要: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实现工业

化和现代化,城市化将是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从城市化的战略需求看,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城

乡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理论上讲,城市化与

城镇化内容完全重合。但是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小城镇建设被边缘化了。问题出在地方政府太注重解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所以,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主导思路应该是提高消费能力和吸引消费的能力,挖掘这个小城镇的历史文化遗产,张扬这个小城镇独具特色的自然风貌,扶持这个小城镇几千年来赖以生

存发展的特色产业,吸引大城市的先富群体移居小城镇,促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小城镇建设;发展

Urban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Abstract:Urbanization is the trademark of the social progress,is the crystallizat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society,and is the inevitable tendenc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urbanization will be the necessary process for our China.In terms of the

strategical need of urbanization,the structure of a city must add importance to the planed and designed

development.To get the coorperation and interacton between the rural and urbon areas,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the country with the help of the city,and to make the rural and urbon areas a union so as to make the

industrialization,city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a whole body.In thoery, urbanization and that of a town have most

content in common.However,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promotion of urbaniz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has been overlooked.And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s paid most of their attention and enegy into the

transportation of the surplus labor force of the countryside,so,a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the main disiplines are sopposed to increase and attract the consumption power,to make better use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rual relics,to hype the special natrual scenes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to help and cultivate the

main and unique industry upon which the small town has earned its living for thousands of years,and to promise

some advanced policies for those rich in motrapolitan areas to migrate to the small city or town,so as to seek

fortune and beautifully prosperous tommorrow together.Keywords: urbanization;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development引言

所谓城市化,就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化的过程,是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化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近年来,全世界对城市化有了更为积极的认识,并将其视为不发达国家谋求发展的必要条件,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城市化将是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2%,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保证我国城市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推进,这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市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从城市化的战略需求看,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从城市统筹发展的大战略上谋划城市发展。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延缓了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制约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合理谋划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城乡的工业、交通、道路、商业、文化、医疗、卫生、体育以及各项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城乡生产要素布局的统筹发展,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三位一体,同步发展。

中国式的“城市化”与科学的城市化已经渐行渐远,已经扭曲、变异,需要抑制这种成本高、代价大、功能弱、效益低的发展惯势。正是基于这样的忧虑,我提出换个思路发展中国,叫缓城市化进程,旨在促使城市

化回到科学的轨道上来,促使城市化顾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促使城市化带来的应该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同发展共繁荣。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就是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进行城乡之间的经济协作,以城市带动乡镇发展、乡镇促进城市发展,成分发挥城市和乡镇经济的各自优势,实现城乡经济的相互渗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使城镇空间融为一体,形成整体的系统过程。

从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看,城市化包括了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而城市化是国家的发展战略。但我国已经走过的城市化,主要还是在“市”上做文章。从“城市化”到“城镇化”,虽是一字之差,却道出了一个新时期的开始,即我们从重视“市”的发展扩展到关注“镇”的发展。

基于城市化是国家发展战略,基于中国城市化的实情,五中全会的《建议》不使用“城市化”一词,而是使用“城镇化”,标识出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心由城市向城镇扩展。对这个重心的扩展要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重大转变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重心的扩展必将带来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和经济增长点以及增长方式的深刻变化。

理论上讲,城市化与城镇化内容完全重合。城市化也包含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内容。2001年,市长协会组织国内外一流专家针,对中国城市化战略问题,撰写的《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就提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是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以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市体系。这与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一脉相承。从国家到省、市、县,都设立小城镇建设试点(示范)镇。这就是说,无论是专家的思想,还是国家城市化的战略布局,都重视小城镇建设这一块。但是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小城镇建设被边缘化了。

目前,一些地方实施“城镇化”只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搞“形象工程”,导致全国许多城市“千城一面”。由于一些地方的“城镇化”缺少工商业的支撑,吸纳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是一座“空城”。可见,中国的城市化之路,大城市问题严峻,小城市及小城镇问题也不少。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用力不小,见效甚微。

如果把“城镇化”中出现的“空城”问题完全归咎为地方政府不重视发展工商业等“软件设施”,不重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以期解决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创业等问题,就我所见的地方来看,是错怪了地方政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早已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问题正出在地方政府太注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了,结果事与愿违。

工商业发不发达,特别是第三产业能不能发展,与这个地方的消费能力和吸引消费的能力直接相关。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要低得多。当这些农村居民转移到城镇,不仅不能提高这个城镇的人均消费水平,反而会降低消费水平。为转移出来的农民修了很好的房子,沿街都是铺面。结果是你买我的油盐浆醋,我买你的烟酒糖果,没几天,就萧条了,倒闭了,成为“空城”。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小城镇发展思路有错。所以,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主导思路应该是如何提高消费能力和吸引消费的能力。如何提高小城镇的消费能力,捷径就是能够吸引大城市的先富群体移居小城镇。远不说发达国家的“去城市化”趋势已经明朗,有钱群体纷纷迁往乡镇、乡村。为什么房地产开发商不把大楼盘建在小镇,而去比小镇更远的乡村呢?这是因为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就主要是考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小城镇建设总是停留在低水平重复上。脏乱差的小城镇,不仅不能吸引先富群体的关注,反而使这些人惟恐避之不及。

如何提高小城镇的吸引消费能力,就是要在挖掘这个小城镇的历史文化遗产,张扬这个小城镇独具特色的自然风貌,扶持这个小城镇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特色产业(如手工业、餐饮业)。在国外,旅游服务业发达的地方,不仅是风景名胜点,包括了乡村乡镇。而乡村乡镇的旅游服务业,对本地居民更具有普遍性、日常性。那些没有或者不能在乡村、乡镇置房的群体,一到周末,就喜欢到小镇上住一夜,或购物,享受自然贴近、返璞归真的欢愉。为什么小城镇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过去小城镇发展的主导思想偏离了这种新的消费趋势。就历史经验而言,城市化、工业化前期,重点解决“去农村”问题,农民如何进城并适应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场划时代的变革。在城市化、工业化后期,即今天,重点解决“去城市”问题,城里人如何生活得更好。这也是一次划时代变革的开始。虽然中国经济社会的水平还没有发展到城市化、工业化后期,但作为

篇8:生态型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规划,建设

当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化水平也在飞速提高, 城市规模也得到了急剧的扩张, 这就使得城市在高速积累社会财富的同时, 也造成人口比重的日渐增大, 城市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渐突出, 给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和危害。本文就生态型城市的概念、特点等进行简单的阐述, 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水平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以期创造一个人文风尚、高效安全、环境优雅、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现代化、可持续生态人居城市。

一、生态型城市的概念

1. 生态型城市的概念

生态型城市, 也叫生态城, 主要是指对食物、能源、资源等人类发展必需品的需求量尽可能降低, 并最大限度减少废水废热、甲烷、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的新型城市形态。这一概念产生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 (MAB) ”计划, 其本质是建立一个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 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形式, 它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2. 生态型城市的特点

(1) 区域性。即指生态型城市的规划主要是基于地区性平衡发展的前提下的, 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基础就是区域内各方面的协调、平衡发展。

(2) 整体性。即指生态型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 不仅要确保自身经济的繁荣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还要兼顾到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统一发展, 实现三者之间的整体性效益, 从而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共同繁荣。

(3) 高效性。即指生态型城市的本质是实现对一切资源的最优化、最大化利用, 对各类资源、能源实行分级、分层次的全面整合利用, 保证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各施其能”, 实现对废弃物的再生循环利用, 从而确保城市内各部门、各行业间的和谐共生发展。

(4) 可持续性。即指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指导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 是实现对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内的资源、能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配置, 以确保其资源、能源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 又能够满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 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和谐发展。

(5) 和谐性。即指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更要促进和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3. 生态型城市的建设要求

对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主要包含五大部分的内容, 即: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域景观是构建生态型城市的基础要求和条件, 通过对城市中各类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使城市环境指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提高, 减少噪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同时, 还要构建综合、全面、系统的城市生态经济平衡体系,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新型产业,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努力建设“环保型”、“集约型”、“低碳型”、“新能源”产业, 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建筑、生态交通等等新型生态经济。此外, 还要进一步的构建和完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宣传和推广“生态文化”, 引导人员转变消费模式, 推行“生态化消费”、“可持续化消费”, 从而真正实现全民参与的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形势。

二、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措施

在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 各地政府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和加强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 科学、合理的规划生态型城市建设框架

在进行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时,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整体建设发展框架进行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设计和构建。这一工作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 即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社会。通过对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的统筹配置和协调发展,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排放, 从而更好的调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构建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 城市环境的生态化建设是其中最为主要也是基础性的规划内容。对它的规划建设主要包括几大方面, 即:道路景观化, 小区花园化, 广场人文化, 城区园林化, 庭院公益化, 河岸、湿地生态化以及环城森林化。通过这些措施, 不断增大城市的绿化环保面积, 从而在城市区域内形成一个良性、完整的生态平衡循环系统, 进而不断优化城市环境质量。

3. 建设城市生态经济体系

各地政府要科学、合理、全面的统筹城乡生态经济建设, 通过合理控制经济形态, 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企业发展模式等措施, 逐步的将企业由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向“集约型”、“低碳型”、“生态型”等现代化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转变。同时, 还要大力增加生态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努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型环保性产业, 从而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4. 大力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要积极倡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宣传生态文化, 通过新闻、广告、报纸、网络等诸多媒体以及政策、制度等措施, 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消费模式, 引导人们自主的进行绿色消费、文明消费。通过多渠道的教育宣传, 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使其主动将“环保”、“低碳”等生态意识贯穿于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 从而实现全民化的生态城市建设。

三、结语

建设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将城市的现代化人居与自然化生态有机的结合起来, 有效的降低了能源、资源、食物等的耗化, 建立起能源、资源的生态化再生循环系统, 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 在规划和建设生态型城市时, 要根据其相关的要求和标准, 结合城市发展实情, 大力建设集约型、低碳型企业, 构建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体系, 全面落实“新森林城市”规划, 从而创造一个全方位、综合性的和谐人居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易丽昆.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思考——以常德市为例[J].改革与开放, 2009 (09) .

[2]蒋皋, 刘洪彪, 陈丽芳.生态城市本质新思考和战略发展方向探讨[J].国际城市规划, 2009 (01) .

[3]张亚津.以规划设计为生态手段——关于生态化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规划建设, 2010 (01) .

[4]谢鹏飞, 周兰兰, 刘琰, 张爱华, 庞涛, 宋芳晓.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07) .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安全教案《着火了》及教学反思下一篇:高一年段家长座谈会发言稿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