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生

2024-08-11

孔子的学生(共14篇)

篇1:孔子的学生

关于孔子对两位学生的评价,两位学生都做了好事,但老师的评价却截然不同,一个批评,一个表扬。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贡赎鲁人於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於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吕氏春秋 察微》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

****************************************************************

第一则翻译成白话文: 春秋时代,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凡是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旅行,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自己垫钱把他先赎回,待回鲁国后到官府去报销。官府用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子贡到国外去,恰好碰到有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掏钱赎出了他。回国以后这个学生既没有张扬,也没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那个被赎回的人把情况讲给众人,人们都称赞这个学生仗义,人格高尚。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作美谈。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不仅没有表扬这个学生,还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怪他犯了一个有违社会大道的错误,是只为小义而不顾大道。

孔子指出:由于这个学生没有到官府去报销赎金而被人们称赞为品格高尚,那么其他的人在国外看到鲁国人沦为奴隶,就要对是否垫钱把他赎出来产生犹豫。因为垫钱把他赎出来再去官府报销领奖,人们就会说自己不仗义,不高尚;不去官府报销,自己的损失谁来补。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假装没看见,从客观上讲,这个学生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在外国做奴隶的鲁国人被赎买回来。

第二则是讲,有人掉进水里,亲人在岸上喊,如果能救上他的,就送恩人一头牛以作报酬,子路听到马上跳下水救起那个人,高兴地接受了报酬。其他人觉得子路贪小利。孔子却表扬了他。说你为大家做了一个榜样,今后再有人遇到险情,大家都会奋不顾身,整个国家就会有许多人因此而得救。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既然行善,没有必要害怕获得相应的权利。

明代的袁子凡对这两则故事有过精辟的论述: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知道维护老师的尊严。

1)孔子犹江海

原文:

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③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注释:

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

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③说:同“悦”。

④终业:完成学业。译文:

赵国君主赵简子问子贡说:“孔子这个人怎么样?”子贡回答说:“我不能了解他。”赵简子不高兴说:“先生您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我问你,你(却)说不了解,为什么啊?”子贡说:“我好像饥渴的人在江海边喝水一样,知道满足罢了。孔子就像江海一样,我又怎么能够了解他?”赵简子说:“子贡的话说得很好!”

2)齐景公问子贡:“你的老师是谁?”子贡说:“是孔子。”景公问:“孔子贤吗?”子贡说:“贤。”景公问:“有多贤?”子贡说:“不知道。”景公说:“你知道孔子贤,却不知道有多贤,有问题吧?”子贡说:“大人、小孩、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都说天高,可到底天有多高呢?谁也不知道,所以我说孔子贤却不知道有多贤。”

寓意:

“不知不识”指知识不多。旧喻民风淳朴。

(出自《刘向说苑》和《列子﹒仲尼》)

篇2:孔子的学生

敬爱的孔子:

您好!

很荣幸可以给您写这封信,时间飞逝已经过了几千年。对于您在儒家经典中所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俱。”我有不同的看法,故此提出我的意见。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俱。”的意思就是说;“聪明的人没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我认为是不正确的。

一个聪明的`人,这个人越是聪明。那么就说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的。如果他不会去解决问题,去思考,那么他就不可能为一个聪明的人。现如今21世纪,重要的不仅仅是去解决问题,而是去自己发现问题。所以我认为“知者不惑”是不对的。

有仁德的人,一定是会有忧虑,我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一个人如果真的是一个仁德的人决不会因为自己有仁有德就会不忧虑了。倘若他真的仁德,一定会为那些温饱不暖的人担忧,为自己照顾不到的人担忧,为天下受苦难的人担忧。就好比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有周恩来发自肺腑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的仁观是忧国忧民,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仁”。故此我说“仁者不忧”是错误的。

勇敢的人不可能没有惧怕。凡天下事,都是环环相扣;一物降一物。这是一个夸大的比喻,违背生物也可行。但是,勇敢的人会敬畏有德有威望的人。但是,如果他什么都不管,只是一个莽夫。一味的“勇敢”那对社会的危害是极大的。所以,我认为“勇则不惧”是没有道理的。

以上三条,是我对于现在社会作出的看法,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祝您万事如意!

何锦琳

篇3:孔子对待学生言志的态度

正当我沉醉在“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的理想的大同社会, 阐述孔子对曾皙赞赏有加的时候, 有一位学生大胆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孔子对公西华的赞赏, 还是反语讥讽呢?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随声附和的, 有讥讽指责的, 也有小声讨论的。是啊, 长期以来人们都只关注到孔子对曾皙异于他人的评价, 对孔子“与点”的原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而忽略了孔子对其他学生的评价。于是, 我不失时机的让学生依据对孔子及其思想的了解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最终我们达成了共识:孔子崇仁尚礼, 是一位温厚儒雅的谦谦君子, 是一位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师者。他对待直率而又毫不谦逊的子路尚且报之一笑, 只在微微一笑中流露出一丝不满, 又怎会对平易谦和的公西华出言讥讽呢?这应当是孔子对其才能的肯定。

然而“一波未平又起一波”, 有人再次发难:孔子既然赞赏公西华, 又为何只说“与点”?这岂不是前后自相矛盾?我顿时语塞, 惊喜于学生们活跃的思维、敏锐的“触角”和大胆的质疑, 又羞愧于自己因迷信经验而懈怠。此时我只能选择真诚的说一声“抱歉”, 再真诚的道一声“感谢”。在求知的道路上,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我不再是知识的独占者与传授者, 而是与学生平等的;我们之间不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 更是学习上的伙伴。我们分工合作, 查阅资料, 共同讨论, 攻克难题!

(一) 孔子“与点”是毋庸置疑的。当孔子和其他三人对话的时候, 曾皙正在弹瑟。当孔子点名问志后, 他不急不忙, “鼓瑟希, 铿尔, 舍瑟而作”, 并没有立刻回答老师, 而是说“异乎三子者之撰”, 接着他用富有诗意的语言, 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美景。曾皙用自己从容的举止、形象的语言, 委婉地表达了他的理想———一个风清俗美、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淡泊宁静的心态。我们知道, 人的理想应该分为人格理想与社会理想两个层面。曾皙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闲适飘逸、淡泊名利、志趣高洁、超然物外的个性正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而他所描绘的那幅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的景象也正是孔子理想的“礼治”社会。可以说, 曾皙的回答把个人修身与治世之道的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这也正是孔子所推崇的最完美的理想境界, 因此在孔子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不禁喟然而叹:“吾与点也”。

(二) 孔子“与点”并不排斥他对公西华的赞赏, 关键要考虑到孔子自身的际遇, 理解其思想的复杂性。孔子心系天下, 怀着美好的理想, 穷其一生积极奔走于诸侯列国, 游说统治者施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并力主能匡扶天下的有志之士入仕途做官以辅佐君王施仁政, 为此他常常“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也常常带着弟子们“炊不暇熟, 又挈挈而东”。但现实是残酷的, 它无情地摧毁了孔子的社会理想。尽管孔子地理想蓝图是多么的美丽诱人, 但在当时那个行“霸道”、靠武力征服天下的时代, 他的“仁政”学说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于是终不被列国君王所用。晚年的孔子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社会理想、政治抱负已经无法实现了, 作为穷困之士的孔子此时只能退而求其次, 坚守自己的人格理想, “独善其身”了, 因此他更要选择“与点”。孔子“与点”既有对其理想的殷切渴求与叹惋, 也有他对自己原则与操守的坚持。

篇4:孔子的学生

2、我们的总经理姓周,一次他打电话来,我正开车,一紧张开口就说周总理

3、爸妈吵架,我爸气得说了句:我给你滚出去!

4、印象里小学时的班长极其严肃,一次自习课,教室里人声鼎沸,班长维护了几次秩序之后终于忍无可忍,站起来一拍桌子怒吼道:谁再吵,就把他的嘴打断!!!

全班肃静。

5、上大学时,一老师讲课,讲到一种新型的材料,说“这种材料的性功能是旧材料不可比拟的一啊,不对,是性能和功能”

6、想当年找工作时,主考官问我是哪年毕业的。我本来是要说2000年的,结果一激动就说两千年前一更绝的是,主考官竟然噢了一声,说:是孔子的学生吧?

7、刚上课10多分钟,我同桌就举手说:老师我想上厕所。英语老师很不高兴地说都多大人了,还上厕所?

8、物理老师讲课这是一根粗弹簧,我从两端推它,看,它是不是变密(便秘)了?

9、和领导等众人喝酒,我举起酒杯大声道:让我们同归于尽吧!当时脑子太热了。

10、一次经理开会对抽烟的人说:抽烟的都掐死!

11、宿舍里哥几个看《越狱》,演到一人从嘴里拿出刀片杀人的镜头,老大突然蹦出一句我K,把嘴藏在刀片里还能说话,服了

12、工会主席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之后,最后一句达到了高潮同志们,让我们今年的工作做得比明年更好’全场皆倒。

13、有一次帮老板订酒店,想问问人家有没有什么免费上网之类的服务,却怎么也想不出来怎么说好,于是就问对方:请问,你们这里有什么特殊服务吗?对方问:什么7特殊服务?我们是正规酒店!

14、和一帮朋友吃饭,其中一个人估计是被兄弟出卖了,郁闷得不行,闷头喝了不少啤酒,然后脸通红地站起来大吼一声:兄弟!不是出来卖的!!!估计原来是想说兄弟不是用来出卖的,当时偶们一桌十几个人全趴下了。

15、大学师姐一次上教育心理学时迟到,走进教室时斜瞄了黑板一眼。老教授生气中,就叫师姐回答黑板上的问题,师姐支吾半天说:《性感与性理论》,这也太难讲了吧?全班人仰马翻。(注教授原题为《论理性与感性》)

16、一次,我们报社摄影记者采访某女明星归来,在会上谈他和这女明星如何如何熟。老总看着桌上的一大堆照片开了句玩笑我看你都快成了她的御用摄影师了。可老总的南方普通话说不明白,把“御”念成了“日”的音。从此,这个可怜的摄影记者就被我们称为“日用摄影师”,他加班时,当然就成了“夜用”。

篇5:小学生作文素材孔子的名言警句

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出处:论语

3.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处:论语

4. 巧言令色,鲜矣仁。出处:论语

5.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处:论语

6.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处:论语作者:孔子

7.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8.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出处:论语

9.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10.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 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12.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作者:孔子

13. 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14.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篇6:给孔子的一封信中学生作文

尊敬的孔老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学生。虽然我和您的距离如此遥远,可是您留给我们的思想启迪却一直熏陶着我。您的《论语》一书,就如一盏茫茫大海中的灯塔,让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也如一杯淡淡的清茶,让我们细细品味着人生的百态。

学海无涯,一卷《论语》,我看到了雾海中的灯塔。

您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在刚踏进初中大门时就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读书要与思考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章。升初二后,“默而知之,学而不厌”又提醒我在知识逐渐增多时,要把学过的东西牢牢记在心里,一直坚持,不断积累。当我在因复习压力过大而开始抱怨时,我又想起了您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然后就重新整理自己的情绪,以乐观的心态开始面对学习。回顾这两年的初中学习历程,我又真切地感受到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您的一言一行完全渗透在了我的学习中。

人生漫漫,一卷《论语》,我品味着生活百态。

夜已深,我仍俯在桌前,解决那道老师留下的数学题。一开始我还很有兴趣地算算画画,信心满满以为可以成功解出这道题。可是过了一会,我皱起了眉头,发现这不是用基本公式就能算出的。我赶紧俯下身子开始计算,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我用尽了方法但都没有成功。一想到老师提问我时的.窘迫,我的心顿时有点慌了。我不停地挠着头,手心里也沁出了汗。时间飞快地过了一小时,我抬头看看表,摇摇头,把笔扔在了书上,揉了揉酸疼的手腕,闭上了眼睛。可是这时,我仿佛听到您在我耳边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顿时觉得我应该用乐观的、积极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我赶紧俯到桌上,耐心地算起来。果真如此,我终于找到了解题思路……您的一言一行完全渗透在了我的生活中。

千年已逝,儒学永恒。孔老先生,我愿成为您的一名儒家弟子,在月光下捧着《论语》,倾听着您的谆谆教诲……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

篇7:孔子学生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纪念孔子诞辰。

9月28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那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的纪念日。

孔子,名丘,字仲尼,历经人世73载。其毕生经过诸多磨砺考验,始终发奋自学,广游涉猎,师传问道,授业解惑,终成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学问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

而记录他言行的《论语》则是儒家传统思想的精华,里面所倡导的以“六德”、“六艺”为中心的“仁”的思想,亦成为了我们中华千年渊源文化的主流,而且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篇8:孔子的学生管理思想浅析

1 以人为本是学生管理思想的基础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的“仁”的学说, 是他在学生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论基础。其“以人为本”的思想, 表现在社会政治方面就是实行“德政”“仁政”, 其精神实质就是“仁者爱人”, 即关心人, 重视人, 爱护人。孔子认为只要实行“德政仁政”就能受到人民拥戴, “为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 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而表现在教育上, 就是要关心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学生, 到学生中去, 在教育的过程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这与我们现在提出的“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是不谋而合的。

2 德育教育是学生管理的核心所在

孔子认为学生是需要全面发展的, 所以他确定了教学内容, 即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门课程, 包括了德育教育、艺术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四大部分, 而礼 (德育教育) 是居于核心地位的。

孔子把德育教育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一方面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贤良之士, “举贤才”, 使贤才“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一方面把德育作为治国安邦的有效途径,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希望用“以德育人”实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之目的的保证, 从而达到“以德治国”的目的, 这就是孔子乃至整个儒家教育的根本特点。孔子从教育就是塑造人才这个角度出发, 强调做人必须受教育, 必须学习, 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全面而完美的人。他认为德育教育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2.1 立志。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 不要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 还要有精神上的更高追求。他在教育中引导学生立足现在而面向未来, 确定以“仁”为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他说“苟志于仁矣, 无恶也”, 要以实现“仁”为目标, 要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他教育学生要坚持志向, “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 要抵御各种的物质诱惑。他说:“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为此他很赞赏颜回“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2 克己。

孔子主张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 要严格要求自己, 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于礼、仁的规范。他说“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应该“躬自厚, 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孔子还提醒学生要注意“克己”这个原则, 遇到不开心的事情, 要“在外不怨, 在家不怨, 不怨天, 不怨人”, “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这些都是要求自己, 而不是责怪别人。

2.3 力行。

孔子提倡力行, 涉及到时下的“实践”、“诚信”教育等诸多方面, 他认为做人要言行一致, “言必行, 行必果”。他还说“力行近乎仁”, 认为努力按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 他表扬了子路, “子路无宿诺”, 子路答应办的事情, 从来不过夜。孔子认识到不仅要注意学生的道德认识, 更重要的是观察学生的道德实践, 他说:“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3 自我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

孔子很注重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 希望学生具有自主意识和独立性, 具备自我教育和反思的能力, 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他强调“为仁由已, 而由人乎哉?”。孔子认为学生应有自己的主见, 不能人云亦云, 他反对“乡人”的角色, 强调人要有独立意识。子贡曾经问孔子:

“乡人皆好之, 何如?”孔子回答说:“未可也”。又问:“乡人皆恶之, 何如?”孔子回答:“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孔子还强调“内省”, 这是日常必要的修养之一。他认为不论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 都需要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 他在私学中广为推广。他经常教育学生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 然后才能考虑管理别人。在论语中有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他的学生曾参说过“吾日三省吾身”, 就是受到了孔子的教诲。内省主要是靠自我的管理, 内省的重要结果就是“内省不疚, 夫何忧何惧”, 心安理得, 就增加了道德行为的信心和勇气。他又说“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强调通过“自省”, 从而对自我的修养进行提高。

孔子要求学生严格对待自己, 不单是大事, 生活中的琐事, 也要有条不紊。“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己。”

在不断“内省”后, 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对的做法, 那么就需要“改过”。孔子认为现实中没有不犯错的圣人,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 斯可矣。”犯了错, 不要紧, 重要的是改正错误。“过, 则勿惮改。”改正错误的时候, 需要有别人的指点, 对于别人的批评忠告, 采取欢迎的态度。“丘有幸, 苟有过, 人必知之”。但如果有了错误而不改正, 那就是“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 从而妨碍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4“中庸”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尺度

如何管理学生, 是从严还是从宽?孔子认为:“过”或是“不及”都不好。他提出了“中庸”的想法, 认为这样才恰到好处。中庸本义有三::庸即用, 中庸即用中;庸即常, 一指经常, 一指平常。孔子所谓中庸强调了执两而用中, 并以之为经常之道。孔子始终注意分寸感, 希望将对立的两端结合起来。孔子的曾经称赞颜回, 说:“回之为人也, 择乎中庸, 得一善, 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所谓“择乎中庸”, 就是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 着其中道而行。左传中记载着孔子论政:“善哉!政宽则民慢, 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 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 猛以济宽, 政是以和。”由此类推, 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 我们也需要将严格和宽松的尺度有机结合, 始终坚持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 把握好“度”, 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管理工作效果最大化, 更加科学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总之, 在孔子的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学生管理思想, 这些思想对我们仍旧有很重要的启发和现实意义。我们要认真挖掘, 大胆利用, 为新时期的学生工作服务, 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一代。

[1]高时良.中国教育史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

参考文献

[1]高时良.中国教育史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篇9:做一次孔子的学生

“不学礼,无以立……”先生正在私塾里给弟子们传道授业解惑,我沉浸在先生的讲解中。“仁、义、礼”是先生的核心思想,仁、义分别以爱人和尊贤为核心,礼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时间过得真快,下课时先生临时宣布带我们去晋国参游。大家最喜欢跟随先生周游列国了,一时间欢呼雀跃。先生命令我驾马车,多么荣幸的差事啊,我加速前进。正值初夏,绿草如茵,树木葱郁,百花绽放,我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道路两旁如画的风景。突然,先生大声令我停车,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离目的地还有段距离,先生要改变去向吗?只见先生走到马车前大约20米处,在土路中央,一垂髫小男孩正专心致志地用碎瓦片堆砌城堡,大约七八岁的样子,他太专心了,以至没听见我们的到来。

先生走到小男孩面前问道:“小朋友,你在做什么?”孩子起身回道:“您找我有事情吗?”我一听有些生气,先生是何许人也,这小孩不仅不回答问题,还反问先生一句。正当我要训斥他时,先生扬了扬手制止住我,温和地说:“小朋友,你挡住我们的车马了,麻烦你让一下好吗?”这时小男孩满脸稚气地问:“怎么是我让道呢?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我们都看到他的面前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只听男孩继续问:“请问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博学睿智的先生竟被这个问题问得哑口无言。这时男孩站起身,认真而有礼节地说:“母亲曾告诉我,当马车遇到城墙时,必定会绕墙而过,没有谁会把城墙凿开硬性通过的,您说呢?”说完,他很认真地端详着先生。先生听了他的话,沉吟了片刻,随后爽朗地笑出声,肯定地回答:“当然是车让城了,你说得没错!”说完,先生回身对我们一行人说:“虽然我是你们的老师,但今天,这个男孩当了我的老师。我们一行好比车马,他好比城,我们礼让他很符合事理。他言辞凿凿,懂得礼仪之道,我们不仅应该感谢他的提醒,在礼的问题上,还要以他为师才对。”

那一刻,自视甚高的我非常羞愧,是呀,先生教导我们“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先生在小男孩面前这样谦恭,实则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是在告诉我们礼不分人,懂礼者即为师的道理啊。我们上了马车,改道而行。在车上我继续请教先生:“为何先生如此重视礼呢?”先生和颜悦色地说:“礼,上可以维持社会、政治秩序,下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唯懂礼,一个人才能明确权利义务和规范准则;礼是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法律的组成部分。”听完这番话,我豁然开朗,今天的收获实在是太大了,它足够我在现代社会慢慢消化和传播其深厚的内涵。

周游晋国后,我乘时光机返回当代生活中,临别时与先生依依不舍,我多么希望能带更多的朋友返回春秋,做一次孔子的学生啊,仅仅一次就受益匪浅,获益终生。

穿越是故事新编的最佳途径

时代在变,但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会变。小作者采用穿越的方法,对“车让城”与“城让车”之辩进行了改编。虽然在故事情节上没有什么新意,但是通过“颜回”这一身份,对“礼”的阐释和理解更加通俗易懂。因为穿越,“车让城”这一故事的场面描写更加直观;因为穿越,对孔子谦恭的形象刻画更加仔细;因为穿越,“礼”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更加凸显。穿越,真的是故事新编的最佳途径。(东 东)

孔子、子路—— 对口相声的黄金搭档

子路虽然有好勇、爱冲动的毛病,孔子也经常因此批评他。但是,子路毕竟是孔子最得力的弟子之一,孔子还是很倚重、欣赏子路的。而子路抗击打能力超强,同时又敢于直接批评、顶撞孔老师,是个非常出色的捧哏。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

这一节,信息之丰富,人物之生动,语言之有趣,在整部《论语》中都是不多见的。

先说信息。主要信息如下:孔子有怀才(道)不遇的感慨,海上有值得移居之地,孔子认为子路具有忠诚勇敢的品格,可以随他而去。子路听了孔老师的赞美感到高兴,孔子为防止子路骄傲故意打击他一下。这些信息串联在一起,极富戏剧性。

再说人物。人物不多,就孔子、子路师徒二人。但是,这二人,一赞,一抑,一喜,一怅(没有写出来,但情理之中有),互为因果,跌宕起伏;互动默契,庄谐成趣;各见性情,栩栩如生。孔子的促狭,子路的率直,令人感到无比真切、亲切。

篇10:孔子和学生教学反思

然而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是个常量,在教学时只能有所舍、才能真正有所得。

所以,在分析教材时,应抓住文本最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教学,进行训练。

本课的语言很有特色,简短的文章,以人物对话的记叙传递了孔圣人深刻的教育思想。我把人文性的落脚点定位于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从中受到教育,并从语言文字中具体感知孔子是个怎样的人物。而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从对话弄清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明白他的教育思想道理,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即是教学的难点。

在具体操作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一些语言的精妙之处,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训练和指导。

我以“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指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在文本的深处和细处感悟人物特征,这不仅符合该类课型的特征,又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使文本的“召唤结构”和学生的“阅读期待”相互交融,产生了和谐的共鸣、共振,使课堂极富张力和魅力。

我发现,教学中“静思默想”和“反馈交流”是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孔子的品质的,如果能适当追问,引领学生的感悟走向深入,充分发挥师生对话的作用,就更好了。

篇11:孔子和学生教学反思

《孔子和学生》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的尊重,从而使得学生明白了自己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大教育家孔子了解得比较少,课前我布置让孩子们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和图片,课上结合师生手中资料给学生们提供交流资料的平台。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最满意地方是同学们课下收集的资料、图片、格言,通过丰富的图片,翔实的资料介绍, 让学生对孔子有了一个较为全面地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们情不自禁的发出“呀、啊”的感叹,这样孔子的形象已在他们心中扎根,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课文,为学生的学习、思考提供了更广阔的背景,真正帮助学生们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12:孔子与“另类”学生宰我

宰予,字子我,是孔子诸弟子中很有个性或者说很另类的一个。对大多数国人而言,宰我的出名与孔子那句很有名的骂人的话有关。自古而今,“朽木不可雕也”这句话用在谁的身上,就说明这个人缺点太多毛病不少,或智商太低脑子不够转儿,根本就不可造就难以成才了。而被孔子下了如此断语的这个人物就是宰我。

宰我到底犯了何等的错误,让向以慈祥、和蔼著称的老师发此雷霆之怒呢?

据《论语・公冶长》载: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我白天睡觉,因而被老师目为“朽木”、“粪土之墙”,这样的学生算是没救了,还有什么必要谴责他呢?。如果说这是孔子愤怒之下的气话,那么“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就绝不是简单的批评了。因为宰我的表现竟然令夫子“调整”了一贯的“识人”准则。以前我这个人很天真善良,听到别人怎么说便会相信他会这样去做;但现在啊,我不再这么天真了!我现在是听到别人说了之后还会认真观察他是不是真的这样去做了。为什么我会这样呢?是因为宰予启发了我。可以看出,孔子老人家已经把宰我贬得很低了,这不明摆着说宰我是个虚伪的言行不一致的小人嘛!

细细想来,错儿并不大。不过是在上课的时候困了打个盹儿,或者悄悄地溜回宿舍睡懒觉。这事儿若发生在现在,修养高的老师首先要反思的是,是不是自己上课不生动,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否则学生怎么会打瞌睡?或者设想一下,这个学生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有无必要叫醒他或请校医给他诊察诊察?稍逊一点儿的老师则会闭上一只眼,睡吧,只要不打呼噜说梦话不影响别人也就行了。只有师德修养较差的老师才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大喝一声将其唤醒并像孔子那样冷嘲热讽他几句。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如果碰上一个头比较难剃的主儿,找校长或媒体将此事炒作一番,你这个老师的饭碗就可能给打出个豁口来。

提倡人文关怀并不意味着教育功能包括惩戒功能的失效。孔子就不怕这些。他本人就是该“民办学校”的“校长”,当时的传媒又极不发达,若不是好事的孔门弟子记下了这些话,后人怎么也想像不出孔夫子声色俱厉的样子。

对孔子怒斥宰我,钱穆的解释是“因宰我负大志,居常好大言,而志大行疏,孔子故作严辞以戒”,就像后世的很多老师对很有希望成大器的学生严格要求一样。李泽厚则认为,儒学一贯强调勤奋,坚决反对懒惰,而宰我是个聪明而不够勤奋、有才华而不重修养的学生,所以才多次受到孔子的责备。两说各有各的道理,也各有其成立的理由。我想,珍惜时间、发奋自强历来被尊崇为美德,而懒惰懈怠、不思进取则历来被视为人修养上的缺陷;或者说,在孔子看来,这已经涉及到一个人的品质德行的问题了。而孔子在对学生的要求上凡与品行有关则严之厉之,如冉有为季氏敛财违背了孔子“仁学”思想,属于助纣为虐,孔子愤怒之极,甚至令众弟子“鸣鼓而攻之”,颇有些大搞群众运动的意思。如此分析孔子对宰我的怒斥,我想概因于此。

孔子还曾批评过宰我的“不仁”。据《论语・阳货》载: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子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不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为父母守制三年是古礼,孔子的解释合情合理,认为人出生后三年方能离开于父母的怀抱,所以人当为父母守丧三年。而宰予认为丧事居哀,一年即可,其理由是君子三年不行礼乐,将礼崩乐坏;而农夫若三年不事稼穑则更为不堪。师生二人在此问题上的着力点各有侧重。孔子出于感性或曰情感,他认为,这种“守”必须建立在心理情感的原则(即“心安”)上;而宰予出于理性或曰实际,似乎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有利些。

这次对话一直被认为师生之间观点的冲突。其实孔子未必就认为为父母守孝期间什么都不做,只要能做到吃美味不觉香甜,听音乐不觉快乐,住好房子不觉安适就可以了,他强调的是“情”,情感的真诚才是关键;所以他在回答宰我的疑问时便以是否“心安”反问于宰我。如此看来,宰我的`辩驳无疑有强辞夺理的成分;而宰我“心安”的回答尤令孔子不满,“予之不仁也”背后蕴含着的该是多么深的失望啊!

再如,宰我在回答鲁哀公问“社”即祭祀用的木牌所用的材料时,说“周人以栗”目的是“使民战栗”,孔子听说后就很不高兴。因为在孔子心目中,西周武王及周公所推行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就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礼和仁的范本,而宰我有些“想当然耳”式的回答则是对孔子心目中理想的周代社会的解构与颠覆,所以孔子便批评宰我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如果撇开“德行”与“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宰我的个性来的。他绝对不是个“听话”的、老师说什么是什么的学生,用今天最时髦的话就是――不唯师、不唯上,敢于怀疑,善于思考。所以尽管孔子很无奈地批评他“不仁”,但并未因此而大光其火。毕竟,在自己的学生当中,像宰我这样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敢于和老师“叫板”的学生实在是少而又少。从感情与“面子”的角度,老师大都喜欢听话的、勤奋的、成绩好的学生。比如颜回,孔子视如己出,多次称赞他的“贤”与“好学”。从理性上讲,老师又希望学生能超过自己,而要超过自己,光是听话、勤奋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创造性思维”。但造化往往弄人,听话的学生往往创造性不够,而有创造性的学生往往又不怎么听话。孔子也承认“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而宰我又太“冒进”,太另类,谁能接过自己的衣钵并发扬光大之还真是个令孔子伤脑筋的问题。

实际上,在孔子的诸弟子中,能与孔子做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探讨的也就那么有限的几个。既是学术探讨,当然就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哪怕是“异端”的存在。做为大学者、大教育家的孔子应该是有这样的胸怀的,尽管他对这不同的声音或“异端”心理也不是很舒服。要知道,孔子可一直幻想着以他的礼乐思想来匡正这动荡的天下,以他的“仁”学理想给天下的百姓带来安宁。而宰我可以说既不守“礼”而又“不仁”,他的意识、理念与孔子的追求并不在一道辙上,孔子能包容宰我是需要多广的胸怀啊。不像今天的某些学者,口口声称欢迎“批评”,但若真的有谁“批评”起来了,那可不是舒服与否的问题,简直就是横眉立目誓死捍卫的架式;更不像今天有的老师,活出自我、张扬个性喊得震天响,可一旦学生真的“自我”了“个性”了有了“异端”思想了,那度量往往小得可怜,不分青红皂白一阵狂风暴雨,结果往往把创新的火种浇灭了。由此看来,孔子还真是伟大得了不起!

宰予敢于给老师提意见,这一点和子路很相似。《孔子家语》有这样的记载:

孔子为鲁司寇,见季康子,康子不悦。孔子又见之,宰予进曰:“昔予也常闻诸夫子曰:王公不我聘,则弗动,今夫子之于司寇也日少,而屈节数矣,不可以已乎?”孔子曰:“然,鲁国以众相陵,以兵相暴之日久矣,而有司不治,则将乱也。其聘我者,孰大于是哉?”鲁人闻之,曰:“圣人将治,何不先自远于刑罚。”自此之后,国无争者。孔子谓宰予曰:“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在于耳,故政事莫如应之。”

这是一次友好的“进谏”,学生希望老师言行一致,有不解者即提出质疑,而老师则根据自己的政治思想对其行为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以实际行动使宰予知道什么是大小轻重。孔子认为,参与政治的目的是为了使政治清明,故当勤而为之,忧而理之。灵活变通为的是弃小取大,孔子的一片仁义爱心昭然可见,也可以说这是孔子“教育机智”的体现,他适时地对宰我做了一次很成功的“言传身教”。

应该承认,宰予的确聪明,而且总爱提一些刁钻的问题,更多的时候显然是给孔子出难题。《论语・雍也》有载: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有人落井了,救之,自然是仁义之事,但是入井即有生命之虞,所以宰予提出了“其从之也”。这是个两难的问题。孔子显然对宰予提这样的问题很不满,所以说怎么能这样呢。孔子的回答是可“君子可逝”,也就是应该前去看一看并设法救人;但君子不可“陷”,也就是自己跟着也陷下去。因为这非但救不了人,反而害了自己。孔子认为这样的事情在理论上可能是存在的,而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能被愚弄;因为“仁人”并非笨蛋,“仁”中本身即含有“智”。孔子尽管对宰予的提问并不高兴,但因为其中并没有涉及到道德品质问题,也没有涉及到对“礼”“仁”实质问题的否定,所以孔子还是耐着性子、尽量平和地给宰我做了解释,并委婉含蓄地指出宰我的问题是故布疑阵,是和老师“耍小聪明”。

平心而论,宰予是个很认真的学生,他对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有执着的探寻精神,非要追根问底,问个水落石出不可。哪怕是老师不愿回答的问题、与老师的思想相抵触的问题,哪怕是可能会惹老师生气的问题,他都敢于提出。比如“子不语怪、力、乱、神”,乃人所共知,而宰予却“固”问之。据《孔子家语》载:宰予问于孔子曰:“吾闻鬼神之名,而不知所谓,敢问焉。” 毕竟好学不是错,做老师的哪有拒绝学生求教的道理。――当然前提是老师对学生的问题应该有较深的了解。宰予的问,终于使夫子谈出了他对于鬼神的认识:“人生有气魄。气者,人之盛也;魄者,鬼之盛也,夫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鬼。魂气归天,此谓神。……”

紧接着,宰予追问上古帝之德:

“昔者吾闻诸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也?抑非人也?何以能至三百年乎?” 孔子曰:“禹、汤、文、武、周公,不可胜以观也。而上世黄帝之问,将谓先生难言之故乎。” 宰予曰:“上世之传,隐微之说,卒采之辩,暗忽之意,非君子之道者,则予之问也固矣。

可以看出,宰予的问是为获得知识与真理、为求得“君子之道”,而孔子起初不愿答,则是认为了解近世禹汤文武周公则足矣,没必要对上古再作深入的探求。而对黄帝生年的疑问,是不是你宰予认为先生难言而明知故问呢?辞气之间孔子的不满是明显的。而宰予却很固执,孔子只得就其所知者简要作答,对关于黄帝的神话传说作了历史性的解释,由神话转而为史学了。

读《论语》与《孔子家语》等书中的相关章节,常常感喟不已。我曾设想,如果我遇到像宰我这样的学生,我该怎么办?我有没有可能为了所谓的“面子”而对其冷眼而视冷言相加?我能否像孔子那样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他并比孔子做得更出色?宰予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不会唯唯诺诺,不会不懂装懂,他爱给老师出难题,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不像颜回“不违如愚”。客观地评价,可以说宰予是老师的忘年诤友,他的问题可以促进老师深入思考,从“教学相长”的角度来说,宰予这样的学生对老师的促进大概比颜回那样的学生作用更大。孔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对宰我的缺点他绝不姑息,对宰我的优点与长处同样肯定并细心呵护,他精心培育这棵另类佳木,依然把他作为自己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并许为“言语”科的高才生,而宰我也始终尊重自己的老师,他说“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他也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最终成为“孔门十哲”与“七十二贤”中的佼佼者。

篇13:孔子的学生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以孔子道德教育原则为基础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在教育领域, 孔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念, 他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主张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进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孔子以身作则, 用自身的良好道德修养去影响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提升, 孔子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不可撼动, 学生对孔子心悦诚服, 因而孔子的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造就了七十二贤人的一段佳话。现代教育应从孔子的教育理念中汲取营养, 确立孔子的教育原则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并在理论的支撑下付诸于实践, 力争培养高素质人才。第一, 孔子重视自身道德修养水平, 将自身视为教育的一部分。孔子教育理念涉及言传身教的各个方面, 一方面孔子教授学生知识, 使学生明辨是非,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另一方面, 孔子重视自身的教育意义, 孔子将自身视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 努力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在现代教育中,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 使自身的行为合乎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 自身的威信力也才会提升, 教育成效也会越显著。第二, 孔子视教育事业为自身一生的使命, 他享受教育活动, 在教育过程中, 孔子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进而充分挖掘了每个人的内在潜能。孔子学生数不胜数, 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也不曾减退丝毫, 面对学生的问题, 孔子始终能饱有耐心的讲解, 并以身示范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孔子曾说,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这种改过迁善的理念对现代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要求我们要端正对待错误的态度, 犯错误不可怕, 可怕的是犯错误而不知悔悟。在教育活动中, 改过迁善思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要求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制定教育计划时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成长过程的犯下的错误, 并会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重新走向正确的轨道。

二、孔子德育方法充盈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他归纳整理出一套符合教育理念又具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 这套教育方法涉及诚信、立志、自省等诸多方面, 对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有显著作用。孔子的教育理念博大而精深,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 孔子的道德教育法方法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儒家思想认为, 十之有五而又志, 意思是一个人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应该树立一生远大的志向, 可见儒家对立志的重视。孔子在教育体系中将立志教育放在格外重要的位置, 孔子认为, 人不仅要树立明确而适合自身的志向, 还有具备追求理想顽强不屈、坚持不懈的精神, 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走过一道道荆棘, 走向人生灿烂的春天。作为学生, 在我们踏进校门的第一天, 就应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 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身良好的品质, 养成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品格, 正确规划自身的人生, 并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孔子认为, 克己复礼是仁的重要表现, 一个人只有做到严格要求自己, 使自身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才可以成为君子。作为当代学生, 我们应做到克己内省, 在生活和学习中对自己提出高标准, 规范个人行为, 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诚实守信是孔子道德教育又一重要方法, 孔子重视一个人的诚信, 认为诚信是一个人内在思想修养的具体体现, 一个毫无诚信可言的人必定是思想道德水平低对人。当代学生要树立诚信意识, 在生活中谨言慎行, 恪守对他人的承诺, 无法实现的结果不要轻易允诺他人。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孔子德育思想中汲取养料, 提升对教育实践性的重视程度

在现代教育机制的影响下, 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缺乏联系, 学生获得大量道德理论知识, 却严重缺乏实践, 这直接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无法内化, 学生道德水平提升速度放缓。孔子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 时至今日仍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孔子德育思想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孔子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的同时, 积极组织学生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将学到的知识内化, 进而构建为自身知识框架中。道德教育是教和育的统一, 在教育活动中, 教育者不仅要教授学生道德知识, 而且要将学生习得的准则内化为自身的修养, 并指导自身的行为。实现道德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社会实践, 因而学校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实践舞台,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自身所学到的知识生活化。在社会实践中, 学生的道德知识会得到丰富, 思想道德情感得到提升, 道德意志与自觉性也会提升, 进而带动道德修养的提升。

孔子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对现代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积极从孔子思想中汲取养料, 将这份养料充分灌溉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这样一方面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 另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地方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

篇14:孔子的学生

一、为人勇武

子夏以“文学”著称,一般人会认为他的性格定是柔和温顺、不敢多事的。其实不然,大量材料证明他和子路一样,性格爽朗,做事勇敢。

第一,他有武士之勇。孟子和公孙丑谈“勇”时说“北宫黝似子夏”。北宫黝是怎样的勇呢?孟子说得很清楚,就是:“北宫黝的培养勇气,肌肉被刺,不颤动;眼睛被戳,不眨眼”(《孟子·公孙丑上》)。那么,子夏之勇,也是如此了。另外《晏子春秋·内篇问》中也说,孔子根据实际需要叫人陪伴,当“德不盛,行不厚”时,“则颜回、骞、雍侍”;而当“气郁而疾,志意不通,则仲由、卜商(子夏)侍”。我们知道仲由(子路)是孔子的保镖武士,而这里把子夏和子路并提,可见子夏也是个勇敢的武士。

第二,他有宰相之勇,有不畏惧大国君主和不受其侮辱的精神。《韩诗外传》卷六记载说:卫灵公派人去召某勇士,子夏对派去的人说,有某某之勇的人也可以去吗?回答说可以。于是子夏就毛遂自荐随同而行。那位勇士“入门杖剑疾呼”,要是你子夏不甘拜下风,我就砍你的头。子夏也不示弱,于是两人就比起高下来,后来子夏竟把那位勇士说得哑口无言,其中一条是说,他和那位勇士一同陪着卫君会见赵简子,赵简子不按礼节穿朝服相见,而是“披发杖矛而见我君”,在卫君受到侮辱的情况下,那位勇士并没有什么表现。而子夏则急趋而进,对着赵简子说“君不朝服,行人卜商将以颈血溅君之服矣”,结果赵简子只好听从。子夏确是蔺相如之勇的先行者。

二、好与贤己者处

《说苑·杂言》记载:孔子根据他平日对弟子的了解,预计说:我死了以后,子夏会不断地进步,而子贡会不断地退步。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子夏喜欢同比自己贤能的人交朋友,而子贡则好比自己差的人往来。“好与贤己者处”确是他为人的又一特点。《论语·子张》中记载:“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在交结朋友的问题上,子张主张不管什么人都可结交,而子夏则不同,他只结交可以结交的人,对那些不可结交的人就拒绝交往。这和他的“好与贤己者处”的为人性格是一致的。

三、擅长主持礼节仪式

《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了东方朔这位滑稽大王和汉武帝的一段谈话,说的是圣君用人一定能把各种贤能之人,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他说譬如请周公、召公为宰相,孔子为御史大夫,姜太公为将军,子贡当外交官,颜回、闵子骞为博士,子夏为太常……他把最著名的历史人物都请了来,并按照各自的特长分配了官职。而子夏也是被请的对象,并且分配了“太常”的官职,当东方朔说完后,引得汉武帝抱腹大笑。当然,这是滑稽大王说的笑话,但在这个笑话中,也说明子夏是胜任“太常”这个掌管宗庙礼仪的职务的。他的这一特点,与他熟悉古代典籍有着直接的关系。

四、关于“师也过,商也不及”的特点问题

《论语·先进》载:“子贡问:‘师(子张)与商(子夏)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朱熹《论语集注》说:“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自从朱熹这样注释以后,黄式三的《论语后案》、康有为的《论语注》等等,也都是重复着这样注释,好像已成定论似的。我觉得这样理解不符合事实。因为,第一,子张固然才高意广,然子夏也是个才气横溢的人物。《论衡·知实》就说子夏“有圣人之才”。尤其在解释古籍方面,更是别人所不及。第二,至于说子夏笃信谨守、规模狭隘等,更是不切实际。在他的思想中法家的思想因素很多,在为人性格上他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谨小慎微,而是个勇武爽朗的人。所以朱熹这样的注解是有待考证的。

笔者认为,子贡在这里问的和孔子回答的是具体如何交朋友的问题。孔子说,子张所交的朋友什么都有,面很广,但广得有点过分。而子夏只结交比自己贤能的人,面不广,朋友少,所以说他不及。如前引《论语·子张》篇那段文字就是如此。孔子自己也说“毋友不如己者”(《学而》),他怎么能说子夏这样做不对呢?这主要是因为孔子在这个问题上,有时他也和不理想的人交往。《论语·述而》篇说:“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就是说,对于过去不满意的人,不要老看到人家的不足,也要看到人家进步的地方,做事不要太过分(“唯何甚”),不要死抓住人家以往的过失不放。孔子在交朋友方面既不同意太广,也不同意太狭窄,所以他说了上面那段话。

上一篇:留点微笑给自己下一篇:建材行业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