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24-08-06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精选8篇)

篇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有效备考,顺利通过笔试,一举成功!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强调从实际出发,用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强调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认识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的没有止境的过程;这些思想都充分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党的政治路线是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命运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的政治路线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基础,必须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的深刻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自觉深人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实事求是还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无论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篇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的好处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使农民拥护党的政策。手工业者的情况和农民基本相同。同时以和平赎买的方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进行。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不仅稳定了资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将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干部。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作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

第二,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重大一个是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再到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中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第一,江泽民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局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就是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江泽民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

第三,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公有制在现实中又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来实现,即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只要控制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能有效地实现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一是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

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

二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第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第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第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第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1)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和追求,必须确立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二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三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建设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和谐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同等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一个崭新层面。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篇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 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的“实事求是”, 对其进行了新的科学解释, 赋予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内容, 并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在反对其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41年5月,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的解释。他说: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认为, 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在这种态度下, 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 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从它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毛泽东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运用于中国的实际, 并赋予本民族的特色, 这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1980年2月, 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讲到党的思想路线时说:“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这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准确而全面的概括。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是我党所有理论成果的出发点、根本点和共同的思想精髓, 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习近平说, 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 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 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 离开了实事求是, 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实践反复证明, 坚持实事求是, 就能兴党兴国; 违背实事求是, 就会误党误国。“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 要坚持学习和运用, 但决不能脱离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抄照搬。”他说, 在这方面, 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有过沉痛教训的。对待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 要注意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 但决不能离开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搬照套。

对待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 应当以史为鉴, 深刻理解违背这一原则的危害。回顾党革命和建设的历史, 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是立足国情、立足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 而很多重大的失误都源于我们违背了这一根本思想路线。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因“大跃进”“文革”等原因, 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初衷是好的, 希望我国在经济、政治各方面实现超常发展, 但由于这场运动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以及苏联撕毁合同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致使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了极其严重的困境,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全国人民吃饭、穿衣都成了大问题。严重的经济困难使我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共产风”的问题, 中央采取了十二条措施, 纠正“左”的错误, 为扭转农村的经济困难创造了有利条件。毛泽东说他是同一切愿意改正错误的同志同命运、共呼吸的。他说, 他自己也犯了错误, 一定要改正。之后, 毛泽东又提出在党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对以往的某些做法做了自我批评, 实事求是的原则重新得到肯定。

持续10年的“文化大革命”, 使我国经济、文化各方面全面倒退, 给我国建设事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文革错误的出现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违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错识地估计了当时国内阶级斗争形势, 没有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改革开放以后, 我们开始系统纠正文革的错误, 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对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中我们始终坚持这一基本的思想路线不动摇, 才使得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才有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

可以说, 没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 近几十年我国建设成就的取得都与这一路线分不开, 如冲破两个凡是, 开启思想解放的历史进程, 冲破姓“资”姓“社”的束缚,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与时俱进, 经济建设保持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等等。

现在, 在我们党内, 贯彻执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 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 有的常年坐在办公室, 很少下基层, 很少接触群众, 对下情若明若暗, 接“地气”不够; 有的一切从本本出发, 唯上、唯书、不唯实; 有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 思想和工作落后于客观形势的要求等等, 所有这些, 都违背了实事求是的要求。一个国家是否能够正确走他的发展之路, 他的道路何去何从, 将是怎样的一个结果, 取决于党的领导人是否找准了方向, 是否根据实际情况出发, 是否按照国情抉择策略, 那就要求他们实事求是, 不能以偏概全, 片面想问题, 不切实际考虑事情, 不能夸大事实去说话, 如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 是发展中国家, 不能为了面子, 为了虚荣心, 为了争高低, 盲目做事, 不顾实际夸大其词, 最终受害的是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说“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 惟有立足实际, 立足国情,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始终稳步前行, 才能早日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汉书》卷53.中华书局出版社.

[2]《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801.

篇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该书的问世,将我国历史上的编辑活动及具有编辑特征的文化活动以时间为序进行了梳理,不仅是在学科范围内编辑学史领域的重要成果,更是对编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添砖加瓦。同时,本书所凝结的学术成果,体现了研究过程中对编辑理论和编辑出版实践之间关系的精准把握。

《中国编辑思想史》是一部具有跨学科特征的研究成果

首先,本书以历史上经典著作的产生、思想家史学家职业编辑对文籍的编辑处理为文本,从人和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的过程是一次编辑活动实践史的研究,同时,每个文本的具体分析又被细分,如编辑的流程、方法,不同类型文籍的编辑特征,各思想家史学家职业编辑的编辑风格等的分析。

其次,本书在攫取一历史时期中某一编辑活动的同时,注重结合活动本身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发展水平进行阐释,将编辑由个人个案研究上升为职业行业研究时,编辑活动被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之上。编辑活动实践层面的分析呈现出对研究对象史实挖掘细致、覆盖较为全面的特征,编辑思想研究作为本书学术研究的核心内容,对其的研究做到了着眼却不局限于编辑思想、有关联衍生却不脱离编辑思想本身的特点。编辑活动初现、处于较低发展水平时并不独立,往往蕴于文籍在编作者创作的过程中。区别于现代意义的编辑,古人在一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通常既有创作又有修缮,在时间和程序上往往没有明显的分界,多是交叉进行,甚至同时展开。基于这样的具体实践,编辑思想就成了创作思想,甚至文籍之中蕴含的学术思想。

《中国编辑思想史》的问世,是对学科历史研究的充实,理清历史线索,才能有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中国编辑思想史》对于编辑工作者具有双重意义

从一名编辑工作者的角度来看《中国编辑思想史》具有双重意义。书稿本身即是本职工作的内容,同时,因为书稿内容是编辑学相关专业的,又与工作有着具体而深刻的联系。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除了要坚持一贯的高质量出版要求和标准化的出版体系流程,还通过稿件加工再一次回顾了这个职业的实践史、思想史。而对稿件的处理与编作者保持着沟通和交流,从双方所处的方位而言,本身即是一次编辑学界与业界的有益互动。

过去,行业里的观点认为学好了业务、掌握了应用,能编辑加工稿件、保证图书出版工作的进行即已足够。因为人们对编辑的认识不足,“编辑无学”在学术界、业界成了固化印象:一方面,有不在少数的人在从事着这一职业,他们以自己的事业为荣,有的已经成名成家;另一方面,编辑们身处这一行业,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服务作者和读者,在“甘为他人作嫁衣”的职业倡导下默默无闻,身在此山中,却并未探析总结其中的学问。

其实,丰沃的土壤总会孕育出收获的希望,默默的耕耘之后总会有累累的硕果。编辑活动已传承久远,在大发展大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之中,编辑学者、从业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当前,我们秉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肩负光荣使命,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两个效益统筹兼顾,立足编辑岗位为出版行业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积极主动适应新时期编辑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在编辑工作内涵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坚持学习,不断接收新思想、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更好地从事编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频率越来越高。当前,出版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具体表现的大背景下逐渐呈现出人民群众购买力提高、对出版物需求增强的趋势。面对文化市场上“有数量没有质量,有高原没有高峰”的现象,编辑作为出版工作中的中心环节,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主动作为的担当。通过对出版市场中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的准确分析和精准把握,做好两个群体之间的纽带桥梁,在更好地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积极向上文化需求方面总结经验并勇于创新,以工匠之心孕育好的作品,以文化工作者的自我定位多出好书。在编辑工作的历史坐标系中,既要传承既往的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将其发扬光大,让编辑思想之脉永续不断。

(作者单位系学习出版社)

篇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毛主席曾经说过:“党内要是能多几个真正实事求是的同志,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就会大大增强。”对于当今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按照实事求是的标准办事,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深入认识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我觉得是一个既深奥高原又紧贴生活的话题,毕竟在今天这种充斥着很多社会转型时期躁动、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浮华的社会中生活,要始终坚定不移地保持自我,天天向上,有一定的困难。我觉得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不断提升自我素质,脚踏实地,在每一项实践活动中,首先树立起牢固的“实事求是”观念,时刻保持“实事求是”之心上面。

在最浅显的认识层面来看,与“实事求是”这一概念最相近的就是我们很熟悉的“诚实”,对主观的人真诚相待,对客观的事物尊重规律,总是“求是”,根据客观事实来主导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言行,是人的基本道德规范。看起来,诚实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在阶级社会中利益分配的差异、个体禀赋的区别、评价标准的单一,很容易使人动摇这一基本准则,这样还如何做到“实事求是”呢?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最多的不诚实体现在学术上,比如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抄袭论文甚而是发明专利。我自己就有亲身的经历,每次看中文论文的时候,总感觉同研究领域的论文有多篇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并且言之无物,根本没有任何实际的参考意义。这些论文的撰写都没有建立在真正的实验基础上,没有任何的事实基础就胡乱发表,只为了一时的名誉,如此的不尊重科学事实,是对于“实事求是”精神的亵渎。所以,我觉得我们学生首先要做到学术诚实,学习的时候做到正确而真实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情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术研究的时候要尊重科学事实,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进展成果。而要做到这些,其实是要从小就开始的,如同美国一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灌输要独立思考,自我创新绝不抄袭的观念,于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就时刻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渐渐地也就形成一种原则和习惯了。所以,我想说,要做到学术诚实是需要我们时刻把它作为一种信仰和原则明确在心的,在遇到诱惑时,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给自己开先例,渐渐地内化于心,也就成为一种习惯一直延续下去了,如此做到在学术上“实事求是”。

正确认识利益与劳动,从长远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到对客观实际事物的诚实就有了坚实基础。然而,对自己诚实,也就是正确看待自己,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负责,就需要更多智慧与勇气。

有一位哲人曾说,人最难认识清楚的其实就是自己。原因也很简单,人总是需要找到各种理由来支持自己的内心,从心理学来说,人总是要不断地自我肯定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定和安全感。而在这个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我的认为与客观事实不相符,于是“实事求是”就无法做到了,而人是无法直接感知到这一点的,所以这时,我们就需要有一种反省机制。“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自己的行为、思想、言论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有夸大和虚浮的情况出现。那么,我们反省所需要的参照物从哪里来呢?首先可以是他人的评价,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般情况下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是具有一定客观性的,广泛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带着一颗虚心接受的心去思考和反馈这些看法,甚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反向思考自我,你就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然后还可以通过查看一些书籍和报刊来了解我们想要成为的人应该是怎样的,标准有哪些,再来和自己的现状作一一对比比较,这样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而做到了对自己诚实,正确认识自己,也就能向“实事求是”迈进一步了。

其实,学习就是一个追求“实事求是”的过程。我们学习医科知识,是为了清晰地且客观地认识生命规律,从而将认识成果应用在保证人类健康事业上,从“实事”出发,探求一个“是”字。而学习社科知识,是为了明辨事理,掌握思考这个世界和自我人生的方法,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也就能在分析判断事物时不主观臆断,而是主动去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思路,引导自己的思想走上“求是”的道路。人无知识,则只能胡思乱想,“思而不学则罔”,到最后是无法追求到真理的,这时候就需要广泛地涉猎文化知识,研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不断给自己的大脑输入正的能量,在这个基础上再形成自己的思想,才能保证不会走偏,不会走向自我而与“实事”背道而驰。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时常与他人多交流多讨论则更好,思想火花的碰撞只会带来更多更新更正确的认识。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事物的真实存在形态和发展规律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而社会实践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应运而生。我们这些身着白大褂“书生”平时总是只在校园里生活,很少有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这样就导致我们对社会的了解只能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上,甚至是零,以这样的认识去思考社会、思考国家层面上的问题,难免会因为缺少对事实的认知而无法做到尊重“实事”,而没有“实事”的基础也就无从谈起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的探究,即“求是”。所以,我们需要好好珍惜进入到社会中去实践的机会,并且在每次实践时要注重对社会的真实状况的感知,越是与自己的想象或是原有的认知不符的地方,就越是要积极地去了解、去挖掘,从而来修正我们认知的错误。

人总是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容易趋于大众化,意即其观点和思想容易受社会舆论的影响而将自己的想法弱化了,而谁又能保证大多数人掌握的意见就一定是对的呢?“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量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十分正确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一定要让他人的观点凌驾于自己的深思熟虑上呢?要“实事求是”就需要我们拥有批判性思维,“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时候对待事物都要持有批判和怀疑的精神,不要轻易地下结论,也不要随意“跟风”,将他人未经检验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而要从不同角度、辩证地去重新审视这个问题,结合事实、结合多方的观点,再加上自我的思考,慎重地得到结论。对待事物,如果能总是做到这一点,克服轻易下结论、顺从他人观点的弱点,就离“实事求是”不远了。

创造性的思维和工作总是需要以事实为基础的,脱离了“实事”的创造性是幻想,是空中楼阁,于实际、于社会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要做到创造性首先就需要我们努力去做到“实事求是”。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最大的创造性体现在学术和社会工作上,比如说学术上,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前人的成果,其中有很多地方是空白的,或者是没有研究清楚的,还有待我们去探求、去发现。

篇6:浅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摘要:从1930年毛泽东提出反对教条主义要求实事求是,到现在的科技发展观无一不正在向我们证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基本道路的前提下,重视国内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中国现今的国情的分析与阐述提出一些作者个人的建议来议论如何更好的在现今的中国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后并加以概括。

早在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提出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是最适合中国的道路,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的实际国情来说并不是全部适用的,并不能全部照搬照抄。当时毛泽东看出党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学习陷入了教条主义的旋窝,果不其然在1931~1934年期间由于党忽略了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发生了三次的“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对中国革命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1941年5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开始,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地位。

一、从历史的角度来谈

从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中国历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它完全脱离了人民的实际情况,按照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道路,最终导致了这场运动的失败。这给后世的我们一个警示,脱离了人民,脱离了实际,这种革命是很难成功的。我们必须仔细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革命道路。正如毛泽东所说的“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在延安整风运动之后,我们党一直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1957年的时候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开始出现了偏离轨道的迹象,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使得人民财产和人民的其他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在此之后邓小平抓住了思想路线,大力倡导实事求是,要求关注国情,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想必不需要我强调大家如今都能够体会到。任何一个理论,如果是僵化的,一尘不变的,无论这个理论有多么的具有先进性,都会不适应实际。

二、今天的中国如何更好的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今天的中国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有了电脑,有了快捷的交通工具,有了电话,任何信息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人民接触到中国以外的国家了解却不完全了解。今天的中国发展了教育,人民开始变得富庶,开始送子女出国,于是出现了很多的海归,在另一方面人民的步向小康,他们所想的也不仅仅是温饱,他们开始希望国家政府能够做更多,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呼声。

面对现在的中国更要贯彻实事求是的路线,一旦脱离了实际我们面对的危险和后果不仅仅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而是远远超过的。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在面对国内的压力还有国际的压力。因此根据实际,坚持根本路线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要根据我们的国情与时俱进。

1、国内问题

民生问题是一个我们在不断的强烈呼吁政府关注我们的民生,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声音。人民内部矛盾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媒体的性质也在开始悄悄的变化。以前的媒体总是在报道那里有好人好事,那里有先进事迹;而现在的一些媒体却变成了言辞犀利,好人好事直接忽略,哪里有争吵,哪里有不平,他们寻找的是新闻的卖点。电视节目开始出现不断的做相亲节目、还有那些坐下来调节的阿婆阿公的节目,而像百家讲坛这样的节目有却少并且缺少观众。一些人在呼吁政府改革,但却说不出一二三四,一些人在网上开始无病呻吟哗众取宠,真正人民的声音有却埋没在这些声音之中。

另一方面是台湾问题,我们在台湾问题上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国际问题

在认清国内的问题的同时,国际之间的交往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日本一些不适宜的举动,使得中日两国早些时候的春天的气息开始吹着寒冷的风。美国对于中国的态度也说不上是非常友好与支持,中美关系也有待进一步的发展,还有那位咄咄逼人的法国总统。

我们国家一直对这些国家释出我们的善意,远的就不说了,就谈谈最近日本发生的地震,中国表示愿意为日方提供援助,中国人民也对日本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希望他们能够快点恢复过来,网上铺天盖地的新闻,网民纷纷表示希望日本能够度过这场危机。这次事件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其实要想转变对国外的政策,想要对他们释出善意,最好的方式就是安内,让百姓转变他们对这些国家的态度。拉近了两国百姓的距离,有朝一日的两国政府友好往来就成为了春天里的积雪。

3、更好的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每个国家都有他的困局,例如现今国民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他面对国内的民众的争议、批评,媒体的评论也让人喘不过气。但是美国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且美国的大部分的民众和学术专家、社会学家会配合政府做各种各项的调查,使得政府机构更好的了解到人民的意愿,政府可以根据所做的各种调研和政府部门的反馈,使得他们的领导机构更好的制定计划。美国至今占据着现今的强国地位也是不无道理。我们想要我们国家今后的路能够更加平坦,我们就要学习他们的精华。

回过头来我们来谈谈国内的情况,总的来说中国面对的挑战还是比较严峻的,这些就是我眼中的中国的实际。我们要从历史上吸取教训,不能想着逃避问题想着如何闭关锁国,或者是脱离实际,有的人认为今天的中国已经尽善尽美有或者是犹如那些偏激的网民从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直言中国只有大刀阔斧的改革才有希望,而且中国的机构少,科学调研得不到支持,因此一些调研的范围也比较小,毕竟政府机关的资金有限不可能全部的调研都有政府资金、国家拨款,因此我们也就比其他的国家少了一些渠道去科学的了解我们中国的国情,正因为这样的情况,我们国家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制定一个好的政策是依据中国国情的,这样正确的纲领带领着我们,而第一步就是实事求是。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法,例如通过媒体的一些改革,使得媒体能够真实的反应人民的声音,通过一些政府官方网站上的改革,使得人民群众可以更好的接触到政府的想法,与政府进行互动,我们的政府还可以学习一些国外的做法伪政府打广告,这样我们的政府就能够了解到真正的民情,就能更好的反馈政策实施的效果,以及哪里的运作中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人民的参与度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样就能够使我们的政府更加良好的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结束语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这是得到公认的,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思想路线。延安时期,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毛泽东引用了中国古典的表述,总结并提出了“实事求是”,由于这一思想路线充分符合当时的中国的其后发展于是这一口号后来就被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概括表述。在新时期之初,邓小平总结建国以来我们党的成败得失,面对“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丰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进入新时代解剖,江泽民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做了深入了解,并且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又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内涵。而如果没有这些理论的辅助,那么今天的中国也许就不再是

篇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引用实例论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及其对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党和政府应更加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关键词:事实求是、实践、改革开放、思想路线

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马克思主义便对全人类的历史进程起了重要影响。从来没有一种社会科学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如此彻底的指出社会进步的原理。他的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是一个奇迹,他的剩余价值理论让工人们第一次醒悟为什么他们的生活如此痛苦,他不但给人类社会指明了最终的目标共产主义的实现,也给出如何实现共产主义的指导,其一切从现实出发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其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使其区别于空想社会主义而成为科学社会主义最伟大的起始。很多国家都想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其民族的希望,他们努力了,他们发起革命,他们有人失败,但更多的是最后的成功,苏联和中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论又要回到现实中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再完善其理论。马克思要求其追随者不是去解释世界,而是要改造世界,这样就会遇到众多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有把革命热情和变革的要求同历史的视角对科学性的宣称联系起来的罕见能力。使它显得与众不同,然而正是这样,马克思遗留下来的思想就几乎不可避免地被简单化,僵硬化和教条化。马克思主义成了千百万信奉者的简单信念,给他们灌输了最后胜利的信心。这样就必然造成这样一种后果:他们离马克思的最初的思想越来越远,并成为这种教条主义,也就是我们厂听到的一种异端观念“修正主义”。这是在实践中应该避免的。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实事求是中的“是”有科学、真理与理想的三重内涵。我们探索、研究、追求的“是”,一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什么,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二是客观事物的合理关系应该是什么,公平、正义、合理指的究竟是什么;三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前途可能是什么,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应该是什么。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的地位都是不可替代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当代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实事求是更是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对于当代中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必须从实际出发,脱离实际盲目追求快速发展而不顾社会实际,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大跃进”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最终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管随意性,平常做事要量力而行,对于自己力所不及的事不要勉强,这样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理论联系之际。在我们党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曾经多次出现过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情况。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过程中,由于以王明为首的左倾势力一味照搬苏联及共产国际的经验,放弃根据地及游击战术,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正面交锋,导致红军力量损失严重,被迫进行长征。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及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在理论的探索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实践活动,不要被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吓倒。科学的理论是看准问题和正确总结经验的指导,而实践又是判断是否看准问题和是否正确的总结经验的标准。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最基本的方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事实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关键阶段,进入一个矛盾凸显期,产品掺假及学术造假等问题对我们的经济发展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造成极大威胁。在这一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坚持事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考虑我们的发展规划,避免出现由于发展过快而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错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这一特征赋予了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邓小平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对邓小平同志这一英明决断最好的佐证。当原有理论中的某些结论同新的实践产生矛盾的时候,就不能以原有理论中某些结论来裁剪新的实践,而应该由实践来赋予原有理论以新的内容,敢于抛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实践的发展来推进理论的发展。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即便是科学发展观,也会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和困难,也需要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事实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中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是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事实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实事求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确立,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这条思想路线强调从实际出发,用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强调认识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没有止境的过程;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民主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等等,都充分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实事求是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政治路线是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我们党的发展过程中,曾经由于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没有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遭受了很多挫折,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正式由于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反而政策方针。现在我们走到了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国际局势也是风云变幻,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我们要看清形势,坚持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事实求是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吧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作为中国共产党新工作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目前在我国的一些领导干部中出现了与群众联系不够紧密甚至与群众脱节的现象,这都是我们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自觉的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而不会浮在上空、脱离群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老老实实做人和老老实实办事,严于律己,接受群众的批评,用于自我批评,而不能夸夸其谈、哗众取宠。

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过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在当代中国,我们仍然要坚定不移的以实事求是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指引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不断前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如此成功运用,把中国从军阀割据的黑暗时代经过反法西斯战争经过解放战争经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过后面的一系列挫折走向繁容发展,只因为中国在每一个时期始终会有人清醒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一方面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现密切结合,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必须充分吸纳人类一切优秀文明的先进成果。

中国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和谐发展观,中国的社会主义者都在努力探索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应该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毛泽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民占国民主体的当时中国看到了农民身上的巨大革命性,决定中国应该走农村包围的城市道路。是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的狂热中还能冷静的观察思考并积极实践,认识到了中国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当时的中国只有走改革开发的道路才能摆脱困境,走向繁荣富强„„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带领中国全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了二十世纪末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内政治情况的变化,中国又面临着新的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在新环境下遇到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含更提高了一步,科学发展观正在推动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进步,正在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我们还得认识到中国目前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西部问题,教育问题,社会保障问题,贫富差距东西部差距问题需要解决,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而且国内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也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优秀理论思想”的同时,努力继续开拓进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世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而这是发生在马克思极少留意的地方。我们必须认识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革命是发生在这样的国家:经济福利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足以保证革命以后人民享有很大的政治自由。然而结果却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在这样一些国家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在那里,资源的匮乏意味着政治自由是件无法获取的奢侈品。因此,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某种同民族主义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就充当了群众参与现代化进程的一种意识形态。中国就是最成功地例子,这样的思想将延续下去,不断的取得成功直到共产主义的实现。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是具体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之中正确的部分将一直指引这人类前进。

1.《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

【英】 戴维-麦克劳伦 著李智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徐艳玲 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篇8:论集合共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般认为, 大陆法系的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来自于罗马法的共有, 表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共同共有来自于日耳曼法的合有, 与日耳曼法的团体主义相适应。日耳曼土地法中还有一种总有制度, 但“在当代各国民法中, 已基本上不存在着作为一项独立的财产权的总有权制度。”[1]

学者认为, 现代的共有观念确立于近代法国大革命所奠定的个人主义法律原则[2]。现代共有观念是以肯定每个人拥有平等独立的人格为前提的。因为, 共有是财产归属状态的一种形式, 是两个以上的多数主体对同一客体物拥有所有权的一种状态。这就意味着现代共有观念, 首先是以承认每个人都享有所有权为前提的, 而这就意味着对每个共有人人格的确认。

在英国法上, 也存在着两种形式的“共有”, 它们分别被称为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在谈及土地时, 则使用共同租佃和按份租佃这样的术语, 但这是用来指自由保有地产所有人, 与租赁法毫不相干。它们之间的区别是, 倘若一个按份共有人或佃户死亡, 他的份额由其继承人继承, 而不问有无遗嘱存在;而共同共有佃户死亡后, 其份额自然地添加到其他的共同共有佃户的份额中, 这样, 当所有的共同共有佃户都死去而只剩下一人时, 最后一个活着的人就成为唯一的所有人或佃户。共同租佃关系或共同共有适宜于管理, 而按份共有租佃或按份共有则适宜于受取财产利益。基于这种原因和其他原因, 立法机关在1925年将对土地的按份共有租佃严格限制在衡平法权益之内[3]。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在所有权项下规定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法典第二编“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第十六章“共有”第244条指出:归两人或几人所有的财产, 属于他们共有。共有可以分为确定每个共有人份额的共有 (按份共有) 和不确定这种份额的共有 (共同共有) ;财产的共有是按份共有, 但法律规定了形成该财产共同共有的情况除外[4]。

这一类型的共有具有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 群体的共同财产是不可分割的共有财产。第二, 由于成员人数众多, 不可能每个人都参与财产的经营管理, 根据法律或者合同对共有财产实行委托经营和管理。第三, 全体成员对共有的整体财产不分份额的享有所有权, 任何成员对于共有财产不存在明确的抑或潜在的份额。第四, 权利的享有以某种身份为前提, 该种身份依法律规定直接取得, 丧失该种身份即丧失权利, 不能主张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成员的死亡不导致对共有财产继承权的产生。第五, 成员的权利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通过民主方式参与共同体的决策;二是最终享受共有财产利益。

由此可见, 该类型的共有不同于按份共有的地方主要在于, 按份共有主要针对的是单一物, 共有人对公有物享有明确的份额, 该种份额可以继承可以转让;而该种共有针对的是集合财产, 共有人对于集合财产不具有明确的份额, 成员身份不可继承和转让。集合共有的基本内涵是数人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 平等、永不分割地对财产整体所享有的所有权, 其中若有共有人脱退或死亡, 其权利便丧失并自然地添加于其他共有人的一种共有权制度[5]。

二、集合共有概念提出的意义

(一) 完善了中国共有制度

长期以来, 民法学中的共有理论研究只局限于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甚至有人认为是“共有是纠纷之源”, 建议在立法政策上尽可能地鼓励单独所有, 尽可能性地避免共有的发生。然而, 现代化的大生产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 联合多人的财力举办企业是经济生活中的主流。用传统的共有理论来解释私有经济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对于解释公有制经济则力不从心。集体共有概念的提出,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借鉴法制史上的类似制度, 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创造性的改造, 对公有制实现的法律开展的探讨开了一条新路。

(二) 集合共有概念的提出, 体现了成员与共有财产之间的联系

集“体”所有的概念强调的是整体, 不是个体, 从而给人以“只有整体才是重要的, 成员只能被动地服从集体的安排”的印象。在客观上也会导致国家权力对于集体组织的过度干预, 不利于培育社会的民主精神和自治理念。

三、集合共有的比较法参照

(一) 集合共有与越南民法典中的群体共有

《越南民法典》第234条规定:“群体共有的宗族、村、邑、乡、宗教群众和其他居民群体对用于满足整个群体的合法共同利益目的按习惯形成的财产、群体成员贡献、捐献的财产、接受的赠给、整个群体的财产和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来源的财产的所有。”“群体的各个成员根据协议或习惯, 为了本群体的共同利益共同管理、使用、处分本群体的共同财产, 但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道德。”“群体的共同财产是不可分割的共有财产。[6]”

(二) 集合共有与总有

总有“乃多数人所结合, 但尚未形成法律人格之共同体, 以团体组成员之资格而所有之形态。”其特征如下:第一, 为所有权质的分割。第二, 所有权之管理权能, 属于村落团体, 其管理或处分应得团体组成员会议之同意, 或基于共同体规约多数决之。第三, 所有权之用益权能, 分属团体组成中员 (村落住民) 。第四, 基于团体组成员之资格而享有之权利, 不得离开组成员资格而存在, 其得丧变更与组成员之资格同其命运, 故不具独立财产权之性质, 自不能让与。第五, 所有物无应有部分存在, 不能请求分割。是日耳曼法上土地管理与利用的一种法律形式[7]。

近来有学者参照总有的权利结构, 提出了集体所有权实现形式的总同共有说。该种学说的大意是:总同共有是指村、村民小组、乡等社区范围的居民全体为实现其共同利益对属于其集体所有的财产, 共同为全面支配的权利。总同共有主体对总同共有财产享有管理、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总同共有权之实现, 须依赖相关的权力组织、管理组织、监察组织及其职责分工与制衡机制[8]。

本文认为, 所谓总同共有理论的目标是要确立集体成员在集体经济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但是在上面的表述中我们看不到集体成员的作用。该作者也想利用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决策权与执行权、监察权相分离的机制来重塑集体所有权实现的组织结构, 其良苦用心可想而知。然而, 中国集体所有权不是单纯的财产权利, 多数乡村并不存在所谓的集体经济组织, 集体所有权的代表多数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来行使。这些机构负有行政职责, 同时是个公法上的组织, 其人员的任免虽然以基础群众自治为原则, 但不能不受到上级政府的多重干预, 要进行标准的私法人改组是很困难的。

(三) 集合共有与合作社所有

有人曾经提出, 要用合作社的法律框架来改造现行集体所有权制度[9]。我们的集体经济最初的目标模式确实是西方的合作社经济。后来, 因为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加上以俄为师, 合作社经济的目标改变为苏联式的集体农庄经济。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但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情况千姿百态, 怎么可能用单一的合作社法来加以规范呢?更重要的是, 合作社本质上私有制的一种表现形式, 而集体所有权是公有制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者在具体的方面还存在一些重要差异。除非我们放弃集体所有权的一些固有的特质, 否则合作社不能作为集体所有权改革的目标模式。

四、集合共有概念的现实意义

(一) 集合共有理论的适用范围

集合共有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说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利用方式, 而且可以对集体企业的经营方式给予有效的说明。在我国, 集体企业分为乡村集体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两种类型。城镇集体企业的形成主要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 在国有经济的扶持下发展起来。最初就不具有很强的公法属性。在各个时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共同出资、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政府扶持、集体积累的合作社性质。因此, 对于城镇集体企业, 除了要坚持排斥政府部门对企业日常经营的非法干预之外, 重要之点就是建立规范的合作社治理结构。乡村集体企业一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绝大部分乡村集体企业已经私有化了, 其原因是多样的。没有正确及时的理论指导和法律政策支持无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现在, 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 可以在集合共有理论的基础上, 对两类不同性质的集体财产加以区分, 一种是经营性的资产, 一类是资源性的资产。对于前者, 似乎应把重点放在委托经营和有效监督方面, 重点在于落实集体所有权的收益权能。信托经营是个好的法律形式。对于资源性的集体财产, 则着力于可持续地利用和发展。

(二) 集合共有对中国国有企业的解释

集合共有理论也能够解释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理论。不过, 全国人民共有一个企业, 需要相当多的委托环节和相当长的委托链条, 代理成本相当高昂。因此, 也应当将国有资产区分为经营性的资产与资源性的资产两大类别。前者又区分为适宜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资产和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国家垄断经营的部分, 目标在于全社会公平受益而不在于经营利润的最大化。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 可以通过各种市场化的方式转由社会拥有和经营。所得资金用来建立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对于资源性的国有资产, 则应从国家的战略需要和长远利益着眼, 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利明.物权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2]高富平.物权法原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3][英]劳森, B.拉登.财产法:第2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

[4]俄罗斯联邦民法典[M].黄道秀, 等, 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

[5]胡吕银.集合共有:一种新的共有形式——以集体土地所有权为研究对象[J].扬州大学学报, 2006, (1) .

[6]米良, 译.越南民法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8.

[7]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8]韩松.论总同共有[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0, (4) .

上一篇:以我的外公为题的作文下一篇:昌邑市教育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