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2024-08-07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精选6篇)

篇1: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微博时代的网络道德

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信息急速传播的时代,一切的一切都在改变着,网络尤其如此,微博也很盛行,很多很多的名人都开通了微博,我们大学生也不例外,在微博里,我们可以与名人们近距离接触,并且可以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实在是网络时代的一个代表。

大学以前,我们都没怎么接触网络,一方面要好好的学,也没那么多的空闲时间来上网,但是自从进入大学以来,空闲时间多了下来,而且基本上每个人都有电脑了,没有的也用手机上网了,现在越发的感觉到如果不与网络接触,就像与世隔绝了,所以每天回寝室都会上网的,玩微博,QQ和人人等。

微博是人们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所想以短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可以插入图片和音乐视频等多姿多彩的附件,据了解,我国至少有一半的人在用微博,像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都比较流行,在这里,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哪里开辟一片天地,能够充分展示我们的才华和我们的思想,供更多的人观赏,让他们品味,名人们通过微博可以更好地做好宣传,与广大热心的粉丝交流和畅谈,显得更加的亲切了。

现在各种各样的网络事件经常发生,金庸“被去世”,郭晶晶“婚变门”等等。微博时代也应尊从一定的网络道德,在微博上,我们随处可见那些不堪入目的污言秽语,让人看了直恶心,想吐,我感觉他们太放纵了,严重影响了上网的纯洁性,给网络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影响了网络的传播和流行,对于那些初入社会的孩子来说是个很大的伤害,会给他们的心灵和思想造成一定的坏的影响,可能使他们误入歧途。因为这里随处可见那些词语例如“你妹”,“草”这些的既不文明,又有伤风雅的词语,诚然,网络是个随意发挥的舞台,个人的情感能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但是也要遵从一定的道德,不可随意说一些令人恶心的话,骂人的话,作呕的话,污染了网络的风气,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精神,应该遭到批判和谴责,他们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反而大发龌龊之语,实在令人寒心。

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对的起这个网络时代呢,对的起这个国家,对得起这个社会呢,对得起下一代呢,我们本身要洁身自好,好好地掌控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好好地读一些历史,诗集,我认为这个是修身养性的好方式,大家应该多多采用,是自身的道德水平得以很大的提升,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做一个好好地公民,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节约,爱护和平,这样我们才能在充满诱惑的网络中保持自身的人格不被侵蚀,在这条光明大道上堂堂正正的走下去,不被眼前和身边的诱惑所阻断方向,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放眼网络世界,几乎没有所谓的真正的净土和清净的地方,都被世俗之气所玷污,搞得乌烟瘴气,令人难以生存,是时候该重新洗一洗网络的风气了,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更好地规范网络的一举一动,为网络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指向,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律性,规范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网络这个自由的环境中,个人的自律性可能会很容易被打破,这点尤其要注意,我们的目标是要做一个合格的网民,宣扬正气,反对邪恶,在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下创建一个和谐向上,自由宽松的网络世界,这样不仅仅是对我们有很大的好处,还是会对那些初入网络世界的年轻孩子产生积极向上的催促作用,使他们更好地运用网络来拓展知识世界,开阔视野,而不是在一个肮脏的网络环境中受尽瘤毒之侵袭和误导,这样我们才无愧于下一代和社会的厚望。

网络也是一个世界,但是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在这个世界里是很容易迷失自己的,容易找不到方向,那就需要良好的信念和极好的自控能力,在这个世界里认准方向,不为迷雾所遮蔽眼睛,认准一个方向走下去,这样才能在这个世界中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我们离不开网络,但我们要让网络为我们服务,遵从网络道德方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奋进吧,我们!

篇2: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摘要: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人类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和实惠。而在网络背景下成长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其网络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也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网络社会化建设的道德基础。要使大学生适应网络社会生存的需要.在网络空间中获得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其网络道德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由于目前正确的网络使用规范和健康的网络文化还未发展成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就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解决对策

正文:

网络道德释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道德是同法律一样具有约束力的社会行为规范。道德是由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它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解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我们必须对作为互联网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道德教育,及时在青年大学生的头脑中树立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一、网络道德 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诚信、安全、公开、公平、公正、互助。其重要意义包括帮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强人们的自信心,网络在改善人们和同学、朋友的关系上有积极作用。学生们认为网络给了他们方便的机会结识新人,更便捷地与老友联系,给了人们许多共同的话题 行人文、伦理、道德、法制和心理的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大潮中,去伪存真,自觉抵制那些庸俗、低级、劣质、反动信息的侵蚀和诱惑,从而避免种种困惑、失落与盲从。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引导,主动发布健康上进的信息,开展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传递正确的思想舆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各种问题与现象,提高学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正确地认识评价自我、自尊自信,培养健康活泼、宽宏大度、积极进取的性格,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健康的意志品质,从而逐步完善人格,二、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不文明现象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

由于网络立法和道德规范的滞后,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行为比比皆是。信息网络是一个由符号组成的虚拟社会,网络主体身份注定能够通过许多“世界”而创造一个新的“自我”。网上交流没有现实中舆论、习惯、法律、内心信念的制约,无需要面对面交流,平常被压抑的丑恶的一面,会在符合的掩护下为所欲为,诸如网上撒谎、谩骂、使用淫秽粗俗语言,往聊天室“灌水”传播无聊的虚假消息,发布虚假的电子邮件,网络赌博等不道德行为。

由于没有规则的约束,传统道德失去了支配性作用。正因为如此,网络时代大学生

往往会产生道德缺失的意识和行为,导致网络道德情感的弱化。

(二)道德情感淡漠与人际关系疏远

现 实中的大学生面临着残酷的竞争、繁重的就业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通过网络这个虚拟平台,上网交友、网上聊天、BBS 上高谈阔论,压抑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释放。然而沉溺于网上交往,不但会带来现实生活中与朋友、家人关系的疏远,还会引起人际交往的障碍,甚至造成某种封闭的自我倾向。

同时,借助网络的虚拟性,大学生可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

角色的扮演规则。通过QQ、博客等网上聊天工具进行间接的“交往”,缺乏网络道德的网民可以肆无忌惮地编造各种谎言与虚假信息,行为主体麻木,人情趋于冷漠,进而演化为对现实情感的麻木以及正义感和道德感的缺失,甚至连最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也丧失了

(三)网络剽窃现象严重,侵犯知识产权事件时有发生。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网络信息的全球交流与分享使得网络信息丰富多彩。互联网信息产生、加工和处理的数字化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复制和抄袭,“自由、免费”的思想在大学生网民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在大学校园中,学生随意下载软件、下载网络文章是一种普遍行为,通过网络伤害他人、偷看他人文件也屡见不鲜。不少大学生把网络上的文章直接下载下来稍作变通即当作业交给老师的行为。甚至部分大学生的人党申请书、思想汇报也直接从网上下载,有的文章中甚至还留有下载的地址,这种不惜违背学术道德,利用网络下载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剽窃行为践踏了学术尊严.加剧了学术腐败.导致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学术水平急剧下降。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内在原因

(1)缓解压力,寄托感情。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让他们领略了学习生活之外的精彩,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习的压力。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大学生上网不再受时间、地点、性别、国籍及年龄的约束和限制,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网络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大学生寄托感情的港湾,平时生活中的寂寞与空虚在这里得到宜泄。

(2)猎奇好胜,寻求刺激。目前,在高校的选修课程中,大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比较感兴趣,其中一部分在掌握了一定的电脑知识后,喜好自我表现,显露才能,因而在网络世界遨游的过程中充当网络“黑客”,他们冲击和破坏网络系统,恶意更改一些网页。另外,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使他们无所适从,只能通过网上发泄心中的苦闷。

(二)外在原因

1、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滞后。网络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由一维向多维、由收敛型向发散型转变,变革了人们的价值观、信息观、时空观、实体观、并产生了新的认知模式。学校教育管理对比情况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面对网络的有效手段和办法。

2、家庭管理的缺失。据了解,大学生宿舍中的电脑,真正用于学习的并不多,绝大多数电脑的主要用途是打网络游戏、聊夭、看网络电影等娱乐活动。家长为大学生购买电脑,以为孩子上网是为了学习或复习计算机课程,但大学生的实际行为与父母的愿望严重不一致,这与缺少来自家长的必要约束不无关系。

四、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策略

发展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网络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已让网络德育的开展成为必要,而由于网络信息容量大,开放性强等特点,则对网络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第一、教育为本——发挥网络德育的核心力量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网络文化是一种前喻文化。德育工作者要顺应社会的变化、时代的要求,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者要着力培养大学生在网络时代面临信息和道德冲突,能够进行自我道德判断和选择并且具有创新能力,并反哺未来社会的道德进步。其次,要加强专业化的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建设。队伍成员要增强网上教育的意识,积极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最后,要丰富教育内容。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拓展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宣传

网络法律知识,传播优秀的网络文化,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

第二、道德自律——提高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网络社会的发展,网络道德的建设,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发扬自律精神。网络带来自由的同时,肩负的道德责任感也就越大,这时更需要大学生发挥自律精神,在网络的空间,明确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做到自己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自己管理自己。我们要提高网络道德认知、培养网络道德情感以及锻炼网络道德意志,确立网络道德信念,最终我们要养成网络道德行为习惯,这是大学生实现网络道德自律的归宿点。第三、加强监管———优化网络道德社会环境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网络虽然具有虚拟性,但其生存和发展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秩序的保障。而要保证互联网良好的秩序环境,单凭道德是不行的,还必须用法治。同时,政府作为网络监管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的监管,过滤网络入口信息,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测。

五、个人总结

法国现代著名物理学家约居里说:“科学是不会有罪过的,有罪过的只是那些滥用科学的人们”。科技的发展也呼唤着道德的进步,无论网络文化带来哪些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的挑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严格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树立正确的娱乐观念和娱乐方式,培养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的良好兴趣,汲取其中有利的信息,使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信息的“伙伴”。利用网络章显个性、展示才华,净化思想、陶冶情操、增长才干,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曾秋菊:《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基于郑州六所高校的问卷调查》,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9期。

万新恒:《信息化校园》,载《大学的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曾丽达:《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载《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邱杰:《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因及对策》,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张文峰:《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政法学刊》,2003年第4期。

1.于睿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期刊论文]-教育探索2008(03)

2.孙秀娟 试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与网络道德教育 2006(05)

3.范大裕 青少年沉迷网络因素分析与防治 [期刊论文]-中国青年研究2008(03)

4.万新恒 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 2000

5.李俊文 网络时代的伦理问题及其应对 [期刊论文]-思想教育研究2008(07)

6.孙伟平;贾旭东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1998(08)

篇3: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关键词:道德主体性,主体性道德人格,网络道德

1 问题的提出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人是现实社会的主体, 也必然是网络社会的主体。《第二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09年6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 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人, 占总体网民的51.8%;学生网民占31.75%;大专及大专以上的网民占25.1%, (1) 由此可见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 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有重要意义。

(1) 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当前大学生网络行为中存在诸多失范现象, 如网上黑客、网络沉溺、迷情网恋等, 可谓林林总总。大学生网络失范现象不仅对现实社会的正常秩序造成了冲击, 而且给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因此, 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亟需建设高效的网络道德培育机制。

(2) 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是网络社会安全、有序运行的有力保证。网络社会安全、有序运行需要有不同的规范力作为保障。在网络社会的诸多规范力中, 由于现有立法和技术的不足, 道德就成为网络社会的终极管理者。因此, 改善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是建设健康的网络社会, 实现其有序运行的保证。

(3) 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从国家高度上强调了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的重要性, 要求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在网络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示范效应、辐射效应, 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 如何有效的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基于以下原因, 笔者认为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2 大学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

(1)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网络社会环境的客观要求。网络社会的开放性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 将全球变成了一个信息流动的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内, 信息传播主体越来越“大众化”和“个体化”。同时, 网络主体身份的符号化、非实体化, 使网络用户摆脱了现实身份的种种制约, 获得了广泛的自由。这也导致了网络社会信息传播的“多源”与“多歧”。“多源”与“多歧”意味着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价值冲突的频起、凸显与广泛存的“虚拟电子时空”。在虚拟的空间里没有现实中的诸多监督机制, 道德主体是否具备自我道德约束力、鉴别力和自主的判断力, 就成为任何一个合格的网络公民最基本的素养。因此, 主体性道德教育契合了网络社会对大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发展提出的要求。

(2) 从网络道德的特殊性来看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然性。许多研究者将开放性与封闭性, 多元性与一元性作为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的不同之处, 其实, 现代社会的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开放性和多元性的道德。笔者认为网络社会的道德特殊性更在于网络道德是一种自主性道德。是以“慎独”为特征的自主自律性道德。自主性道德是指网络社会的道德主体呈现出一种更少依赖性, 更多的自主性, 更多的依赖内心的道德观念、价值认知, 独立自主的做出分析、判断、选择和和行动。网民要成为网络社会的真正主体, 就必须学会对自己负责, 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网络自我的健康发展, 进而充分发挥网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价值。

(3)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道德教育作为精神领域的社会实践, 必须确认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否则道德教育就会变成一种强制灌输, 最终会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排斥, 甚至于导致学生道德鉴别力、自主性的缺失。传统的德育在本质上一种知性教育, 强调了道德知识的灌输, 而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 道德主体性的开发, 这种教育方式从本质上违背了道德认知是大学生道德主体自主构建过程的客观规律, 从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面对更加开放的网络社会, 道德教育理念、方法等亟需与时俱进。

3 主体性道德教育与道德主体性

主体性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理论和实践形式, 确立了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扎根于学生道德心理自我建构之中, 从而使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获得了无限生长的可能。那么何谓主体性道德教育呢?主体性道德教育是“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的教育, 而不是简单地培养道德主体的教育……主体性道德教育所要培的是具有道德能动性、意志自由的道德人格。具体说来, 它要激发学生的自我需求、自我教育, 培养他们面对道德情境、道德问题时做出自觉的理性思考、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从而克服困难, 积极主动地践行道德规范, 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及其结果负责。” (2) 基于主体性道德的认识, 笔者认为, 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应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网络社会中的品味与智慧, 提升大学生主体性的品质与能力, 也就是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主体性作为一个哲学范畴, 指的是主体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态势。道德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人是道德的主体, 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 (3) 人的道德主体性是指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基于网络社会特殊场域特征, 大学生道德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养成、网络社会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性、以及道德行为自主选择能力等。

4 网络社会大学生主体性道德路径选择

基于网络社会产生和运行规律的特殊性, 网络社会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要立足于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 引导大学生形成自律意识, 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自主选择能力。

4.1 培育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

道德人格作为个体人格在道德上的规定性, 是一个人在长期的道德生活实践中, 个体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 是个体道德特质的凝结。 (4) 主体性道德人格, 是网络社会对个体道德人格的发展提出的要求。它标志着人的独立与尊严、自由与责任、理性自觉与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是个体主体性品质与能力最集中地展现。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育要从如下着手:

(1) 网络道德教育应该立足于本土文化, 注重发掘和提升传统道德在涵养人性、塑造人格方面的积极作用, 促进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养成。传统文化在诸多方面都有着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地方。如传统文化在内容上强调了修身、齐家、平天下高度统一等。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养成, 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 否则就会滑向道德相对主义、虚无主义, 更谈不上道德人格的养成。

(2) 学校要更新德育观念。网络道德素质的提升离不开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开展。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 方法上强调灌输服从, 这种德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养成。为此, 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育就要给予道德主体充分的道德权利和选择自由, 促使道德主体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 将道德认知、道德规范通过理性的思考与自主选择, 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自觉。

4.2 引导大学生自律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5) 网络社会虚拟化与去身份化对大学生自律意识、自律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自律就是在网络社会的生存中, 人在缺少外界干预和监督的情况下, 能自觉地遵从道德规范, 恪守道德原则, 理性的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等。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的培养, 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提升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的认同度。网站、网络内容提供商、网络社区、全社会要加强网络社会规范、网络伦理的宣传力度。

(2)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加强技术的控制力度等, 通过强化他律机制, 促进大学生自律意识的觉醒, 自律能力的提高。

(3) 牢记自律性公约, 唤醒自律意识, 提升自律能力。

4.3 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自主的选择能力

主体性道德教育, 还要赋予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自主地选择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自主的选择能力的培养,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完善大学生的网络认知。网络认知是大学生在接触和使用网络的过程中, 对自己、对网络、对社会与网络有关的事物的认识、了解以及选择网络和运用网络过程中的推理与决策。 (6) 完善大学生的网络认知应从三方面着手:第一, 认识网络自我。网络自我虽然具有虚拟性, 但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是责任和道德的实体。学生要在网络社会中认识到自身的责任。第二, 对网络社会的认知。网络作为人类的信息库, 是一个价值多元、信息庞杂的世界, 充斥着大量有害信息, 大学生要获得知识, 就要增强批判意识, 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第三, 要把握好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大学生只有立足于现实社会, 立足于真实的世界中才能培养出完美的人生, 丰富的人性。

(2) 培养大学生自主的选择意识。自主选择意识的培养在大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主选择意识是道德主体在认识到自己的道德权利、自由和相应责任, 并趋向选择的一种主观愿望或意图。自主选择意识使自主选择行为处于潜伏状态, 一旦觉醒, 主体便会创造一切条件辅助实践。此外, 还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会学生科学选择。一般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大学生要具备信息价值的敏锐性, 具备积极利用、开发信息资源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意识, 具备对信息资源的吸收与处理能力。

华南师范大学的桑新民教授从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确立培养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与目标体系: (1) 驾驭信息的能力: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 (2) 运用信息技术高效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能力。 (3) 信息时代公民的人格教养: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以及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为此, 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会学生科学选择, 就成为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自主选择能力的重要内容。

5 结论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根本, 在于道德能力的提升, 道德主体性的发展。这就是主体性道德教育对网络社会的积极回应, 也是从根本上构筑大学生抵御网络社会各种风险的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二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

[2]易晓明.主体性道德教育新论[J].教育探索, 2002 (1) :78-80.

[3]冯建军.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 2002 (2) .

[4]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一卷) [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56.15.

篇4: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道德;网络道德建设

收稿日期:2010-01-21

作者简介:王湘南(1985-),女,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的重要群体之一,网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日趋增强,同时网络也成为了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实时性等特点,大学生在享受着网络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作为一名大学生,网络道德也关系着自身的品质完善,网络道德建立也深刻的影响着他们的道德情操。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问题已引起高校内外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同时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产生了强烈冲击。网络世界的特性,使得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得以拓展,因而产生了网络意识的淡薄,价值观念混乱并导致网络犯罪等现象的出现。

(一)网络法律意识淡薄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同时置身于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中。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等特性,当大学生处于这样一个虚拟的自由世界中时,更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无拘无束。[1]例如在网上聊天时选择隐藏真实的姓名,窃取他人隐私等不良行为。一些人在网络社会中甚至忘记了自身的责任,任意妄为,对一些现实伦理不允许的行为,在网络社会中却采取宽容的态度。如在一些校园论坛上,大学生津津乐道于各种破解别人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并引以为荣。如此的网络法律意识淡薄,导致了大学生的网络生活逐渐陷入一个深深的矛盾之中,造成了他们道德素质的不断滑坡。

(二)人际关系疏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大程度上的改变着大学生的人际交流方式。在网络互动这个平台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演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机会相对减少,使得大学生与他人之间的感情沟通趋于淡薄,生活情趣也开始淡化,内心枯燥而空虚,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扭曲,慢慢的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自信心和参与热情。许多青年大学生在放飞情感的同时,总想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深埋心底,不愿向现实世界袒露,并懒得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有些学生甚至患上了“网络孤独症”、“网络痴迷症”等网络综合症状,人变得越来越孤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从而导致与他人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疏远。[1]

(三)网络犯罪增加

大学生在自由、随意的网络虚拟世界中,脱离了现实生活中人伦和法律的约束。如果在缺乏高度的道德自律的情况下,就极易的放纵自己,丧失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2]网络世界五彩缤纷,大学生身处其中难免产生意识错觉,从而导致大学生网络违法和犯罪的行为的产生,主要表现在“网络知识侵权、非法侵入或破坏他人信息系统,恶意盗取他人隐私,色情和暴力信息的传播以及由于网恋所引发的一系列行为失常,心理畸形等事件所产生的惨痛事实,也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敲响了警钟。

(四)人格冲突明显

网络世界中无国界,无政府,无强权,显现出明显的无人管理和限制的自主性特征。这一特征恰恰与大学生崇尚个性自由与解放的心理相吻合。导致了大学生不能够运用妥善的方法处理好网上和网下的关系,对自己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道德的要求不一致,实行双重的道德标准,扮演双重角色。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一个文雅的“好学生”,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他们却是随意使用各种不文明语言,破译他人密码,传播各种病毒,发布各种虚假信息等,扮演的是一个与现实社会不同的角色。如果這种行为得以长期的强化,那么将会对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产生很大的障碍。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当大学生置身于虚拟的网络环境的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生活,自由的互动交流空间,网络的诸多特性极易使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偏差,在寻求解决途径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网络失范行为的原因所在。

(一)网络自身的特性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

互联网自身的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对于自我监控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与感染力,造成其道德约束力和大学生道德意志力的弱化是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由于在网络中人们的交往方式主要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交流模式,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链条,这使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趋于孤立、自私、冷漠,理性思考缺乏,对他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持有漠不关心的态度。[2]

(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

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使得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身心更为脆弱。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对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没有正确学会选择网络中杂乱的信息之前,对于网络中出现的新鲜事物更要慎重对待。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管束、崇尚自我的地带。大学生独特的道德发展阶段,使得大学生若稍有差错,就有可能失去对非道德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最终成为网络的俘虏。

(三)网络立法的滞后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提供了条件

在现实社会中,道德的维系主要是依靠传统的习惯、社会的舆论和个人内心的信念,有时是以国家法律作为最后的保障,体现了他律和自律的相互结合。网络社会贯彻着自由和信息共享的理念,任何人、任何机构甚至任何国家都无法完全掌控互联网的运行机制。国家对于相关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网络空间的许多行为又无法可依。因此,仅依靠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和自律自觉精神来维系网络道德是远远不够的。缺少了法律的制约,人们的行为就会肆意放纵,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少正常法律体系的制约,便会为他们的网络行为失范提供契机。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措施

伴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更新与传播,网络失范行为日趋严重,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审视和心理平衡。种种行为的演变对大学生的道德规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道德是人类理性的表现,是灌输、教育和培养的结果。网络道德教育同样如此。目前,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一些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早已把网络道德教育列入教育课程,如美国杜克大学就对学生开设了“伦理学和国际互连网络”的课程。而我国高校开设的网络课程中,仍然以技术理论为主,并未深入探讨有关网络道德问题。大部分学生则认为计算机网络与道德问题不沾边,网络的使用知识技术问题而不存在什么道德问题,这是一种带有共性的错觉。我们必须从源头上清理。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来源,控制信息源头,净化信息环境。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打击各种不道德网络行为和信息垃圾的清除,为高校开创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高校积极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通过网络道德教育,使大学生能够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高校的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信息网络监控和管理,防堵有害信息侵蚀大学生思想。努力提高与健全大学生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加强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近年来,大学校园网络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优秀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相比,在大学生的道德教化与理想人格形成中,具有较强的优势,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部署和建设中,在校园网上开设“两课教育”和“爱国主题论坛”,对一些有关于国家民族或自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营养,提高他们欣赏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和文化品味。[3]然而网络文化的规范性較为薄弱,集中体现在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充满着各种矛盾,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与消极并存;但校园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与网络文化相比较更符合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对其进行审美熏陶和技能培养。将校园文化的局限开放性与网络文化的全面开放性相结合,用校园文化的优势抑制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给予学生较完整的道德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对网络文化的选择和鉴别。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目标机制

要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整体建设,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机制体系才能更好的实现网络道德建设的理想化目标。首先,要确保有规范的制度和法律法规作保障。对违规者进行必要的处罚,以保证网络道德标准的实际执行。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加强网上信息监管,净化网络环境,有效的避免网络道德失范。要求德育工作者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丰富的网络相关知识,能够及时的了解上网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引导,充分的调动大学生的的网络互动积极性,并保证网络的有序运行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真正建设起一个与现实相对应的虚拟校园。调动信息技术人员乃至全体师生的参与积极性,搞好校园网的特色化建设,构筑全面服务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新平台,以降低学生接触不良网站的概率。最后,通过整治和优化社会环境,为网络道德构建创造良好氛围。学校要支持学生建立有效利用网络的学生社团,为校内外及社区网络化建设服务。

总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艰巨且充满挑战的系统工程,其关系着大学生的良好网络道德观的形成与网络行为的不断完善,同时也关系着高校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更新,网络道德教育意识的树立,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规范网络道德行为,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实现网络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凤君,赵俊,李北星.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9).

[2]李永萍.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J].消费导刊,2007,(11).

[3]朱玉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及对策分析[J].河北职业技术学报,2007,(1).

篇5:新时期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论文

论文摘要: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的冲击,面对网络社会的挑战,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从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原则、内容、方法和途径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希望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发展迅速,我国网民数量急剧猛增,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经成为网络的生力军,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来好处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大学生缺乏外部监督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加之自身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很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引诱,上网成瘾、聊天成风、痴迷黄站等问题已是屡见不鲜近年来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正常学习或被勒令退学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学术欺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在高校也是时有发生;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已成为西方消极文化的俘虏。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让我们认识到网络已经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冲击,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问题是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到目前,主体性教育观在教育领域和实践领域已成共识。道德教育领域是体现主体性最为充分,最为强烈的一个领域。道德的主体性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是主体性教育。一个人道德的养成,不是单靠学习一系列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它需要的是道德主体把外部的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最终确立道德信念,并形成道德习惯,所以道德的培育必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对道德进行一个主体内部意义上的建构,而这种建构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尤其进入网络时代,如果说传统社会之道德主要是一种依赖性道德的话,那么,网络社会的道德更多的是一种自主自立型的新型道德,因为在这个环境中个体道德品质的养成缺少了社会舆论监督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它更多依赖的是一种主体的自觉。所以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不能采取强迫的、行政命令式的道德教育模式,必须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二)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指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为了实践而进行道德教育,在实践中通过实践把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工具来使用。实践是指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自觉履行道德标准,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中国古代道德的学问被称为“做人的学问”,朱熹“圣人千言万语,旨在教人做人”,中国伦理精神强烈地人世态度决定了实践在道德生活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是道德的实践本质,它直接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与智育相比,在教育目的上,德育不是使学生掌握一套系统的科学知识,而是形成一种道德行为方式,虽然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知识是重要的,但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行为、对道德生活的改善上。道德教育,不仅要求学生的积极的理智参与,而且更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获得和实现道德价值。

以往的道德教育,过分强调了道德灌输,而且道德教育环境相对封闭,与社会隔离,学生虽然学会了许多道德准则,但在面对实际道德选择情景时往往不知所措,网络社会的发展,虽然对道德教育提出了一些挑战,但也为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和空间,学生可以直面真实的道德情境,通过现实的活动,加深对道德原则、道德知识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基础,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真实道德问题,引导学生们深入分析和探讨,使他们在矛盾冲突中促进自身的道德发展。

(三)心理匹配原则

心理匹配原则,即对大学生的道德培育,要遵循心理学及其所揭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从目前国内外道德发展理论的研究来看,个体道德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个体的道德是有机体和环境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自身积极建构的过程,是主体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个体的道德的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矛盾和冲突是促进道德发展的直接动力;道德的发展乃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个体道德发展是道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是道德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发展。

这些道德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但决定了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影响了道德教育的观念,它们对道德教育来说意义重大,为了取得更好的道德教育效果,我们必须遵循个体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主体意识高度自觉的网络社会尤其应该如此。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内容

网络道德并非体现为一种全新的道德,它是现实社会道德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因此,网络德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了现实社会道德的要求,同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网络道德还包括了现实社会道德所没有的`一些内容。

(一)培养网络道德意识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把现实的世界和网络的世界区分开来,认为网络相对于现实世界是一个没有任何约束的真空社会,缺乏网络道德的意识。事实上,网络社会虽然是一个“虚拟”社会,但它的行为主体仍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发生的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它仍然是一个有道德规范的场所,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道德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网络道德是网络社会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人际关系调节器,网络道德是网络活动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

(二)讲究网络交往礼仪

网络礼仪是保障网络社会正常交往和达到相互理解的重要手段。现有的网络礼仪“格式”实际上是人们“应该”做的基本行为准则,这也是作为网络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目前,由于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很难确定一个完整成熟的网络礼仪体系和规范标准,就现实状况而言,网络礼仪主要包括招呼礼仪、交流礼仪和表达礼仪。招呼礼仪相当于日常人际交往中,与人打招呼的方式和礼节;交流礼仪主要是网络人际交流中的一些礼节,比如在发电子邮件的时候,为了方便对方的阅览,系统规定要填写信件“主题”等,这就是一种交流格式或“礼仪”。表达礼仪即是用符号表明个人的态度和情感,以便他人决定应对的方式。总之,网络交往礼仪的归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根据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变化,同时,它也会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对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要不断更新网络交往的礼仪,使他们的网络交往行为符合网络社会的基本行为要求。

(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

网络行为规范是网络人在网络空间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是一般道德要求在网络上的反应。到目前为止,在因特网上,还没有形成一种全球性的网络规范,有的只是各地区、各组织为了网络正常运作而制订的一些协会性、行业性计算机网络规范。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和我国网络发展的实际,当代大学生应当遵守以下网络行为规范:严格遵守互联网管理的各种法律、法规讲究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争做诚实用户;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不利用互联网从事危害国家、集体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杜绝与大学生身份不相符的网络行为。

(四)恪守网络道德原则

网络道德原则是网络伦理关系的最集中表现。网络关系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今天或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很难把网络主体间的交往形式梳理清楚,但不管具体网络行为方式如何,也不管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网络生活规范和礼仪,其中必然有一些东西反映了人们对网络社会道德关系的基本认识和信念,那就是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它为人们在构建网络社会时规划了符合人类道德需要的总的方向,它不涉及网络具体行为,但它是整个网络道德关系的根本指针。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恪守诚信、安全、公开公平、公正、互助的网络道德原则,在此前提下参与网络生活。 (五)开展网络法制教育

法律和道德虽然有不同,但它们都是规范和调整人们行为的有效手段,都担负着确立和维护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使命。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应该以网络法制教育为基础,让大学生了解我国目前在网络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促使他们按照法律的规范来自觉约束自身的网络行为,坚决抵制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目前,我国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互联网IP地址备案管理办法》、《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虽然目前我国在互联网立法方面还不健全,甚至存在一些争议,但已有的法律法规仍然对规范网络行为具有重要的价值,非常有必要让大学生了解并学习。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整合课程资源,发挥课堂的整体德育功能

课堂是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重要渠道,一些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开设“伦理学和互联网”、“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等专门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开设类似的课程供学生选修,没有条件开设这种专门课程的学校,也应该在“两课”中融入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另外,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不能仅仅依靠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大学课堂的整体德育功能,将网络道德教育贯穿于相关课程中,比如在计算机技术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会技术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意识和习惯。

(二)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网络道德教育氛围

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促进大学生提高网络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及其他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开展一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如组织各类以网络道德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研讨会、演讲赛、辩论赛、征文等活动,加强网络道德知识的传播力度,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网络道德的交流与讨论,通过活动促进大学生自主建构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在思想上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中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抢占网络宣传阵地

建设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是抢占网络宣传阵地的关键,各高校应着力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系统,通过建设网上党校、思政之窗等主流网站,以及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类网站,在校内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这个德育工作网可以通过BBS、聊天室、交互式界面、联网点播直播等各种网络技术手段,形成支撑网上正面教育的全方位体系。从而吸引大学生的网络视线,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影响。

(四)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主体性原则决定了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对于培育其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信、独立,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一特点,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教育方式,充分相信和依靠大学生自身,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让大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变命令式教育为自主式教育。

(五)制定校园网络制度规范,形成制度保障

高校应该建立和完善与网络有关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校园网络的运行。要明确网络监管的责任部门和相应的责任人;切实加强对学校BBS、个人主页、博客及其链接的审查和管理,并落实实名登记制;对涉及政治、宗教、民族、外交和易引发社会争议的焦点问题要及时进行审查;对违反法律的内容要尽快清理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同时,高校还应建立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因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不仅需要有道德规劝,也必须有相应的制度约束,高校可以在法律规定和一般性道德倡导之外,制定更明确具体的道德准则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校园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作用,可以将网络道德指标纳入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表现直接与学分挂钩,促进大学生良好网络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篇6: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摘要]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文化,对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影响越来越为深刻。网络是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有着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一方面,网络的快捷性和资源的丰富性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极端化,道德意识缺失,甚至网络犯罪。网络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因此,网络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此应该重塑网络文化,针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探索改进措施。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道德素质、德育

【1】[导语]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第32次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其中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6.8%。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的一部分,比中小学生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时间,因此大学生可以称为相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创造者、参与者和接受者。然而大学期间是一个人道德素质逐步走向定型的关键期,网络对其道德素质的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和探索解决大学生道德意识缺失的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正面影响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媒介,逐渐走入千家万户,“缩小”空间距 离,地球真正地成为了“地球村”。大学生作为网络文化的主要接触者,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网络的全球性、开放性和平等性有助于大学生现代观念的形成,比如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和全球观。

(一)道德认知模式的改变

网络文化开阔了大学生道德认知的视野,使得道德认知的途径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在网络诞生之前,大学生对于道德的认知仅限于书本和身边的事。如今网络的发达与普及,使得网络信息的爆炸性和及时性使得任何信息可在数分钟内便可传遍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地位也从被动转为主动,能够主动去选择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暴露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之中。在“上网是否是您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的一项调查中,45%的学生认为“少许改变”,21%的学生认为“没有改变”,只有3%的学生认为“改变很大”。这说明大学生的生活状况会因为网络而发生改变但并不是很大。在一项“浏览不健康网站算不算道德败坏”的调查中,58%的学生认为“不能完全算,应该懂得分辨和抵抗”,26%的学生认为“算,说明道德有问题”,16%的学生认为“算,说明德育有问题”,由此可见多数学生已经能够正视网络中的不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分辨和抵抗能力。在“如果您在网吧中发现不良网站的链接”一项调查中,41%的学生认为“不会看并举报”,33%的学生认为“看并举报”,26%的学生认为“会看但不会认为自己道德败坏”。说明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具有自律意识并能自觉维护网络公德。在“对于网络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的调查中,86%的学生选择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慎重对待”。这些调查结果有力地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道德主体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上述数据时哪里来的,标明出处)

道德认知的内容也从单元向多元发展。与报纸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呈现给我们的是更为立体和全面的信息,不只是不同媒体对同一件事的解读,还包括网友的评论,使大学生可以从全位、多度来看待事物,这样大大降低了偏激的情绪,使得大学生更为理性和客观地来看待和评论一些社会现象,培养了大学生的思考与权衡的能力。

(二)道德人格的健全 网络文化利于大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网络文化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如音乐、影视、文学和艺术等。网络的全球性,也使得大学生做到了“足不出户,却知天下事”,不仅能了解和学习国内的文化瑰宝还能学习国外文化的精华,融会贯通,通晓古今中外。网络资源的多样性和快捷性能够使得大学生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以高雅的文化艺术陶冶情操。

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培养优秀的品质。负面消息充斥着互联网的时候,有人开始提倡传播正能量,大学生们踊跃地参与到“随手传播正能量”的队伍之中,纷纷转发社会中存在的充满正能量的事迹。弘扬好人好事不仅能够给人带来温暖,安定社会,也能让大学生在潜意识中学习好人的优秀品质,提高道德素质。网络文化给了大学生自由使用和开发空间,这使得大学生常常能突破传统狭隘的校园生活圈子和过窄的人际交往范围,这为开放道德人格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网络是一个平等的平台,在这里进行多人互动,各抒己见,利于大学生形成人人平等的态度,在网络中为了自身的形象会克服个人的偏执顽固、唯我独尊、过于排斥他人等不良倾向。此外,网络中有着大量的信息,大学生自己选择了上网的地点、内容,对于网络纷繁复杂的信息,他们需要自己进行梳理分析,并进行思考或发表言论,这一系列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养成独立的习惯。

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微博已经成了当今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窗口,有时候一条微博便能影响我们大学生的行为,并由此成为一种习惯。例如,在网络上被转载很多的一条微博,配图是一双被扎破的粗糙的手,文字写到:这是一双拾荒阿姨的手,她的手是被垃圾桶内的针头以及其他尖锐物品扎破的,请大家以后在丢弃这类垃圾的时候用东西包起来,阿姨也是一位母亲,她的手破了,家人会心疼。看到这条微博,许多人都被感动了,在丢弃尖锐的物品的同时也会进行相关处理,并渐渐养成了这种习惯。公益广告也因为网络而大大提高了曝光率,“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常回家看看”这一系列的公益宣传借助网络传播而更加深入人心,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在这些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

(三)网络文化使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得到提升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人行为的自主性比较突出,网络文化正好适应了大学生的这一特性。他们既可以在网络上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还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言论,充分地发挥了大学生的主动精神。例如,2010年1月27日凌晨天涯论坛上,众网友接力拯救重庆自杀直播者,许多网友彻夜守候电脑前,通过网络技术需找IP地址,最终拨打当地110找到这名网友并送其到医院,该网友最后得以解救,这一道德行为并不是我们所常见的,在这次生命拯救的行动中,网络文化功不可没。

此外,网络的虚拟性也使得网友具有了平等性,社会中的平等人际关系,大大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阶层、地位、职业、性别等差异,增强了主体的道德选择、自我评价的行为能力,使道德个体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得到提升。培养大学生的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等方面品质与能力,为现在高校的道德素质培养提供了极好的契机。网络世界的隐蔽性给予大学生网络行为更多的灵活性和自由性,这就让参与者的主体行为的到充分的体现和考验。

在“您最关注的网站类型”一 项调查中,有47%的学生选择了“企业网站”,2 4%的学生选择了“商业网站”,两者合计超过了半数。大学生浏览这些“企业网站”与“商业网站”的所作所为除了具有自身价值之 外,必然附带给他们许多新的网络社会关系价值,产生许多新的网络社会经济领域的道德意 识与行为,从而推动了大学生在网络文化中社会道德关系的扩展。在“您认为网络对您的道 德行为的帮助”一项调查中,有5 2%的学生选择了“能力增强,意义重大”,30%的学生选 择了“有所帮助,不可缺少”。基于网络文化之上的社会适应能力与道德行为的增强,显示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在给我们带来便利、乐趣等的同时,它其中混杂着的不良文化也会腐蚀大学生的内心,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发展。杨泽宇指出:网络文化中信息垃圾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误导作用。由于大学生对垃圾信息的辨别力还不够强,所以这对他们毒害之深是难以估计的。[2]

(一)网络文化造成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紊乱

大学生的价值观并未完全定型,大学期间是他们确立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价值观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网络文化纷繁复杂、良莠不齐,使得大学生难以分辨是非,导致大学生存在多元价值观标准并存的问题。

根据调查,对网络上“新、奇、特的新闻、言论、思想”认为“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5.53%和62.82%,认为网络上的新闻、言论等各类信息对其价值观的“影响比较大”的占44.84%,由此可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程度之深。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曾提醒道:“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互联网发源于西方,计算机的开发技术也大多由西方人掌握。正因如此,互联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西方思想,其中包括不利于我国大学生发展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然而随着网络的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让西方文化产品通过网络的传播使得中国大学生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的频率越来越高,西方资本主义的部分思想和道德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在悄无声息的腐蚀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在被动中接受着西方的价值观念并对之产生认同感,甚至会导致民族虚无主义,一味的追捧西方文化,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是一种“文化殖民”的现象,西方的一些有不轨动机的份子正利用着网络竭力标榜“民主”“人权”“自由”等来可以抵毁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也很难深刻领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真谛,于是极易受到西方文化的蛊惑,对我国所选择的道路产生怀疑。此外,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现象层出不穷,血气方刚的大学生也是“愤青”所存在的主要群体,他们关注社会,有知识但是却缺乏坚定的信念,于是极易被有不轨意图的人所利用。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上的言论的真实性往往容易受到质疑,例如西南大学文学院大三女生陈易(化名),父亲早亡,母亲又患病做了肝移植术,手术花费20余万元。母亲第一次肝移植后,病情发展,肝脏供血的门静脉有栓塞,而肝动脉旁又长了一个动脉瘤。为了筹措母亲的第二次换肝手术费,陈易于2005年9月15日,以“卖身救母”的网名在“天涯论坛“上发布《希望好心人可以救救我妈妈,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的帖子:“我宁愿卖掉我自己!!可以以任何形式或者甘愿毕业后无条件地为他(她)打工” 9月17日《重庆时报》记者率先报道后,平面媒体纷纷跟进,网络媒体互相转载,一时之间,“卖身救母”成为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热点。网民们纷纷解囊相助,陈易得到了10余万元的捐款。但是,在陈易的“卖身救母”帖的跟帖热度日益升温的同时,也不乏鄙夷和冷眼旁观,甚至有网民提出质疑。陈易在网络上被爆料身穿名牌,生活富足,不是好学生常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其母亲是公务员等等,这一系列爆料引起了网友的一片哗然,不少人开始对陈易所述产生了怀疑并要求公开巨款的使用明细。网友所曝料部分属实,但陈易也的确有困难,她的谎言只是为了博取更多人的同情。然而,陈易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陈易母亲进行了第二次手术,不幸的是手术失败,其母在手术中去世,也成为了这次“义举”的牺牲品。网络的推动给了陈易希望,最后又将她推入绝望的深渊。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可认识到网络对人们的影响,对一个事情的看法总是容易走向极端,个人主义色彩浓重。

(二)网络文化造成大学生责任感淡漠

网络所特有的虚拟性、开放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相对而言十分自由的空间,也因此网络 成为了人们宣泄的绝佳场所,于是网络中出现了大量不负责任的谩骂以及对社会现象过于夸张的批判。在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许多大学生平日里给大家留下的都是腼腆、乖巧、听话的好学生形象,然而在网络中他们不再压抑,常常在各种论坛大肆地对他人进行恶意的批判,在聊天室里谩骂甚至使用许多下流的语言。这些都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只为在网络中一时地吸引更多的眼球。

怀着“你不知道我是谁”的心态,处于感情泛滥期的大学生十分容易在网络中发展恋情,和不熟知的人卿卿我我,聊着非常露骨的话题。更有甚者,在网络上进行了“网婚”,双方互不相识,却非常亲密地称呼着对方。这些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只是“玩玩”,无关紧要的事情,其实都在削弱他们的责任感,削弱对感情、婚姻和家庭的责任感。

此外,网络文化还削弱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网络中存在着大量关于黑社会、杀手、帮会等暴力的影视作品,其中有一些很具有误导性质,会使得部分大学生混淆法律的。会诱导大学生进行暴力犯罪。此外,因为玩网络游戏沉迷网络,因为没钱上网进行了犯罪的事例不胜枚举。根据一项调查发现,有19.2%的学生下载过不良信息,有16.5%的大学生有过网恋,有13.8%的大学生有过畸形网恋的意念或作为,有32.6%的大学生听说过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等。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性,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找不到明确的奋斗目标,而缺乏对生活的责任感。

(三)网络文化扭曲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网络文化可能会导致人格的虚拟性。2010年一名河南大学生持刀连伤5人,当警察起 伤害他人的原因时,他说玩CS(一个网游)玩多了,拿刀时以为是玩游戏。沉溺于网络,会让大学生时常精神恍惚、萎靡不振,在现实生活中还扮演着游戏中的角色,形成虚拟人格,无法正常的生活。

网络文化可能会导致人格的双重性。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一个积极向上、友善、诚恳的形象的大学生,在网络中可能扮演着一个个消极愤世、放荡不羁的人物。在网络上,可能会说出许多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表达的事情。隐蔽性给了他们安全感,使他们不必考虑身边人的感受而可以在网络中随心所欲的侃侃而谈。然而回到现实中,又是一副文静,不善言谈的形象。

网络文化可能会导致人格的封闭性。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里看到一些学生在长假里经常在网吧里连续带上20天左右,他们没日没夜地玩着游戏,不和任何人交流,沉溺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之中。在CCTV上播过一则公益广告,广告中有一个巨大的由许多罐子构成的一个键盘,每个罐子里都装着一个正敲着键盘的人,广告中有这么一段话“别人网络隔开了你和你的家人”。有些大学生在放假回家的日子里,每天只是坐在电脑前敲着键盘,和家人缺乏交流,时间久了,对身边的人越来越冷漠,渐渐地把自己封闭起来装在只有自己的虚拟世界之中,变得更加封闭与孤立。

此外网络文化还易导致大学生偏执性人格、自恋性人格、边缘性人格,再次便不一一赘述。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造成不良影响的相应解决办法

随着网络的普及率不断提高,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然而网络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甚至毒害大学生的文化,并且已经对大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针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必须从多方面采取多途径来解决。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德育

早在2001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就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然而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虽然生理上已基本成熟,但是心理还未完全成熟,道德意志薄弱,自控力差,判断力不强,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网络文明公约的的落实性并不可观。英国诺丁汉大学心理专家麦克.格里弗斯博士认为,“过分迷恋上网有损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危害程度不亚于酗酒或吸毒。”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刻不容缓。高校应当展开网络德育工作。

1、开展系列讲座,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缺失问题进行分析。

2、创办网络心理健康网站,对大学生上网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

3、积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调整心理状态。

4、高校工作者应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上网的心理及行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素质教育。

其次,高校要利用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建立校园主题网站,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集知识性、思想性与娱乐性一体。整合网络资源,使得学生在休闲的同时学习到一定的知识,使其在思想上得到提高,精神上得以升华。

(二)大学生加强自律意识

马克思主义在道德问题上曾强调“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网络道德有别于传统道德,与传统道德相比,网络道德凸显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3]传统道德的培养主要靠道德自律,而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由于它特殊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畅所欲言,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绪,由于缺少约束性就容易触犯道德底线。

此外,网络上信息纷繁复杂,这其中就必然存在一些不良信息,例如淫秽信息。大量的色情网站自然就成为青年大学生经常光顾的场所。据问卷数据表明有34%(96人)的学生承认有经常浏览黄色网站,有54.2%(153人)承认曾经浏览过黄色网站,其中男生比例占多数。黄色网站不仅会毒害大学生的心理也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大学生应当培养高雅的兴趣与爱好,多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尽可能地使自己大学生活变得充实。提高自控力、判断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是不迷失在网络文化之中的基本要求

(三)社会重塑网络文化

虽然我国先后制定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国公共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入口信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办法》、《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网络犯罪,维护了信息在网络环境中的有序传播,但还不够全面,且可实施性不强。政府应当转变治理的方式。

政府应加大对网络不良文化的惩治,增加对社会的公益性投资,建立健康文明网站。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科技为手段,推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创作和生产出更多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文化产品。加大对主流文化的宣传,传播正能量。建立“网络舆论导向者队伍”,队伍成员被要求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和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网络经验。这支队伍力求在网络中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掌握话语权,有效地控制网络舆论。为网络文化做导向,从而塑造和谐文明、客观公正、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具有多样性,这就不乏其中既有科学的文化又有愚昧落后的文化,既有积极的文化又有消极避世的文化,既有理性的文化又有冲动的文化。针对复杂的网络现象,应该分清主次流,积极引导优秀的网络文化,打击腐朽的部分。在网络中唱响文化的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早在2009年,国家便开始加大对网络的治理力度。新浪微博是目前网络文化治理的重点,由于其用户多,消息具有即时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对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力。新浪公司也不断地加强对微博内容的监控力度和惩治力度。网民也应自觉地参与到网络文化治理的“工程”之中,积极举报不良用户,拒绝传播未经核实的虚假消息,理性思考,合理评论。为网络文化净化出一片蓝天。

(四)加强家庭教育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大学生的成长与家庭教育的质量分不开。大学生已经基本度过叛离期,对于亲情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由于距离,对家人也有了更深的感情,在大学期间父母的作用不可忽视。父母应当多角度地去了解网络以此理解孩子上网的心理,学习一些网络常识,在网络上与孩子联系,渐渐消除与孩子之间有关于网络的隔阂。

和孩子进行配合,共同制定合理的上网的时间,向孩子讲述网络的毒害影响,共同分析如何将网络利用好,使其对自身的影响利大于弊。

结束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网络文化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的“窗口”,开阔的给他们的视野????,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混杂性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紊乱,已形成偏激人格不利于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和塑造良好的道德人格。

网络文化给思想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思想工作者应深入了解网络文化与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在利用新媒体的同时勇于创新,使用新型的思想教育模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解决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的,只有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共同提高,才能促使网络更多地发挥积极作用,尽力的避免网络的消极作用造成大范围的影响。大力传播正能量,建设和谐的网络文化。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tech.163.com/special/ennic30/.[2]杨泽宇.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云南高校研究,2000.12. [3]周寰.点击网络文明[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284.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 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 陆群等编: 《网络中国》,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严耕、陆俊、孙伟平: 《网络伦理》,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张震: 《网络时代伦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李钢、王旭辉: 《网络文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

陈玉兰.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之体现及原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 文章主要参考以下期刊: 万方CNKI学术资源库

清华大学CNKI学术资源库

主要问题:

1、大量数据没有标明出处

2、语言表达不是很流畅,经常有断句、跳跃的表达

3、参考文献的格式参照湖北大学学报。

上一篇: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函下一篇:小学六年级互赠毕业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