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教育制度

2024-08-06

现行教育制度(精选8篇)

篇1:现行教育制度

现行教育制度的利与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是一个民族,是一个家族,是任何一个个人发展的关键,所以在社会中教育的意义不光是教人向善,遵纪守法,而且也是一个人获得一定生活地位的垫脚石,简单来说教育也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一个门槛,但是就其本职,应该是以育才为主,这个必须是要放在第一位,但是在中国,教育制度却与社会之间的“代沟“很大。所以本次的社会实践最终的目的是希望从制度本身查找现在中国教育问题的原因所在。

为了便于实践调查和研究,我把问题的范围缩小,以调查“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在社会中工作和生活情况“为切入点和中心展开实践,最后将实践的成果与教育制度本身联系,找出其不合理之处。以切入点为中心,在开展实践过程中,我把工作分为三个模块,下面就是相关模块以及实践成果。

一: 当下的教育制度在实际中到底培养了学生什么能力?作为教育制度的最后践行者,学校在这一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以学校为主要的研究中心。同时应该说明一点,此次研究是以制度为基础的,所以其成果是从制度推倒出来的,而且我觉得这个事比较合理的,我基本上不会采纳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所谓培养口号,应为任何口号如果没有加以实现的制度保障,它就是一个口号,以口号代替相关制度是肯定会失败的,所以为了使成果更加合理科学,我始终是以制度为暗线的。

而学校的培养方向实际上在最终的目的上可以看到,由于在大学

里面问题得到了最大展示,但是客观的讲,这种结果早在小学幼儿园时期已经埋下了隐患,所以让大学承担此后果是不合理的,更何况大学在教育制度方面的问题和高中等是形似的,在一些方面还病的不足以成为患者代表,所以我研究的学校是以大学以前的教育过程为主,但是研究结果并不会变得残缺。从学校本身的发展来讲,其教学活动是以壮大生命线为中心轴的,由于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教育部门、社会捐助、学费收入,那么这些资金来源部门的教学评比将成为学校活动的准绳,显然对与大学之前的教学部门,升学率是一个核心指标,因为学校的评优以及成果检验都是以此为最重要的元素,而这种评比又关系到学校今后的发展以及资金深度,所以学校怎么可能不把这个当做头等大事来做呢? 更要命的是教育环节的所有参与者都患上了“分数依赖综合症”,教师的工资奖金以其学生的成绩为主,学生被按成绩分为三六九等,家长更是像赌徒一样把资金和希望压在学生的分数上,所以说考试成绩是教育环节的最重要的教学目的,至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实际上都是为此服务的,在这里检验学生能力的不是社会而取而代之的是考试,从“考试进化论“来讲,长此以往,那些能够取得更高分数的能力将会被保留并继续提升,而与此关联不大的能力是会被忽视甚至淘汰。而至于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缺乏有效的可以加以实现的制度保障,所以这些都是些口号,都是在打搽边球,从教学环节上是推不出这样一个教学目的的,在实际中即使有那也是精力剩余的馈赠,当真真与分数发生大的冲突时这些都得让位于分数。所以说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陪样学生的考试能力,关于这种培养我总结为:以知识代替思想,以记忆代替思考。也就是说学校主要在培养学生知识的记忆能力,当然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果打个比方那就是:学校是一个知识批发工厂,学生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知识技工,可惜的是这种技工最悲惨,因为动手实践能力太差了。

所以我们看出学校现在已经变味了,一些人抱怨现在中国技工学校太少,其实不对,当下这里除了技工学校还是技工学校,可惜连技工学校也是不合格的。

那么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呢?经过一些分析和研究我认为社会需要的能力是一个人对资源的获得,处理,利用的能力,因为在社会中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涉及资源的利用,一个成功的人是能够快速的获取资源,并能够将资源向着自己有用的方向加工,最后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资源的价值,可以看出在社会中它所要求的能力是一个人的分析、实践能力,是与学校的培养方向所不同的。这种资源既包括知识也包括一些物质资源,但从知识来讲,社会要求的是一个人可以高效的获得,处理,利用知识的能力,至于知识来源并不要求非得都来自自己的大脑,毕竟人的大脑不能成为一个知识储存器,他的更主要的作用于职能在于如何分析加工这些知识,但这种能力却在教育过程中被忽视,相反一个劲的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和知识储备量,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舍主求次的做法。甚至我觉得把学生单纯培养成一个知识储袋在一种程度上是谋杀,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最主要的能力,而这种思维能力是需要从小培样的,但是那个时期却被

一些对今后的发展作用不大的教育所占用,所以说从社会这个需求来考核现行的教育制度,它连及格都做不到,所以说按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中碰壁是最不为奇的,在随后的实际调查中,举一些已经工作的毕业生说,以前的那些知识是有帮助的,但与实际工作来相比,所占比例严重不同,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知识储备占到教学活动的九成以上,但是,在社会中,所储备的知识在工作中所占的比例却让人寒心,所以说一些学长感慨当初的教育实在是在走弯路,效率太低了。当然一些学生出来后社会适应能力很好但是那是以放弃走这种畸形的教育路线为代价的,我佩服这样的学生,毕竟归根结底,一个人的命运还得自己把握,教育制度的不足是很多而且很不合理,但是教育制度的变革并非一朝一夕,它所涉及的领域不光是教育方面还有很多比如资源的分配,完成这些事情肯定会错过好几代学生,这时候我们学生就得自己成全自己,不能指望教育部门快刀斩乱麻。

上面的实践工作主要是完成了对教育制度的切入,从人才培养方面挖掘了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最重要的问题所在,下面我将分析这种问题产生的制度原因,从而以此指出现行教育制度的相关弊端。

当下的教育制度模式实际上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以应试能力为核心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资源的分配,这是从教育制度本身出发,从社会角度来讲,教育制度又是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的最终来源,同时教育制度又是社会资源进行分配的重要渠道,所以说教育制度在社会中担任着双重身份,而当下中国教育制度呈现出如此畸形的现状也是这两种身份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

从人才培养来讲,教育就是为社会提供各种高素质人才,而且人才培养的能力应该以社会实际为导向不能简单的由几个教育专家坐在屋里决定,前面讲过社会所需的人才具备的能力是对资源的获取就、加工、利用能力,而这些能力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不能精确量化,他是一种比较隐形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和检验的,即使量化那标准也觉不是像分数那样精确,而且量化形式也觉不只是做做题就可以的。再从资源分配来讲,由于更多的资源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社会资源,大多是以物质形式为主要载体的,在中国人口众多,而且多数的学生都是选择以教育为路线参与资源的分配,那必须得制定分配的标准,由于在中国人口太多加之资源分配模式单一,所以这个标准必须是量化而且得精确化,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资源分配的合理与公平,而当二者融合在一起时肯定是有矛盾的,所以产生出这样一个畸形的教育制度,以分数做为能力培养和资源分配的公共标准,显然这是很不合理的。

归结一下就是:现行的教育制度的利就是以分数作为标准可以公平公正的完成资源的分配,这主要依赖于他的精确的量化标准,但现行的教育制度的弊端是以分数做为能力培养的考核标准,关键原因是一些能力是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和精度来量化的。所以说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主要是由他的双重身份对标准的要求不同导致的。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显然就是解决上述这对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不的标准来考核能力培养和分配资源,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打破能力培养和分配资源在形式上单一的局面,因为现在基

本上教育制度在模式上还很单一,显然其所承受的压力是相当的大,所以政府应该拓展资源分配的模式与渠道,不能是教育垄断仕途之路,另外丰富能力培养形式,既要有理论知识的教育,但同时也应该有实践类型的正规教育,在教育制度中,更应该打破应试能力为教育考核标准的局面,并采用市场需求考核制,能力培养应该瞄准社会需求,应该坚持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养的学生,同时这个应该在教育制度中加以体现,用制度保障成果,不能让其停留在口号上面。这样学校才更容易回归到其应该的位置,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我也觉得这种转变还得需要很多调研才能实施,所以彻底的改变现状还得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我希望政府能够徐徐渐进,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去解决,尽量加快改革步骤,因为这种延迟是以几代人的未来为代价的。但话有说回来了,天地尚且不全之时,我们学生应该学会自己成全自己,毕竟路还是要自己走的。

以上就是本人这次社会实践的成果,虽然完成了但是这一过程中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就是希望在下次的实践中能用上,同时也期待克服其他的困难,实践本身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篇2:现行教育制度

第一个缺憾是,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考试方式,都是建立在一个人不成功的基础上。没考上清华、北大是失败,没考上重点是失败,没考上一本、二本、三本是失败,没考上专科更是失败。大家都觉得自己不成功。高考制度是不是要改,让人有一种成功的感觉?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

第二个缺憾是,以考试代替评价,以考试结果代替评价结果。在戴家干看来考试是手段,是工具,不是教育的最后目标。但是,最后衡量教育质量的好坏全部靠高考,这就倒置了。戴家干认为,要衡量教育质量是否提高,要看两个梦想是否实现:完成国家的中国梦的人才培养和个人梦想。

第三个缺憾是,教育最大的浪费是数据的浪费。学生一生学业生涯经历了无数次考试,最重要的是三次:高考、中考和研究生考试,可是在参加完这些考试后,考试背后的学生们的海量数据去哪儿了?在他看来,这些数据非常宝贵,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性向、潜能、胜任力和思维模式,“这些,我们全部浪费了”。

戴家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认为要站在更高层次来看高考制度的改革: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问题是人才和软实力。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是教育内在的职责。要实现“中国梦”,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人力资源强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数量上,另一个是结构上的。

篇3:现行教育制度

现行考试制度在这里主要是指高考和中考, 以及随中、高考的导向所左右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其他各种阶段性和临时性考试、测评, 核心是中、高考。中国的考试制度不仅仅是个考试问题, 它还捆绑着一个招生录取的硬任务, 附带了严重的功利性;它还直接关乎一个行政权力和资源支配权的问题, 即附加了沉重的权位性和政治性, 其实这才是最主要的。所以, 现行考试制度本质上不是一个教育问题, 而是一个官僚权利的竞技场, 是应试教育制度产生和恶化的本源。细分起来, 中国的现行考试制度 (就语文教育角度来说) 有如下特点:

1.1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从众多对象中甄别、挑选一小部分进入更高一级学校, 本质上是一种“尖子生”竞争淘汰制

虽然现在表面上看学生可以选择就读学校的数量增加了很多, 招生规模也扩大了很多, 但是党政和教育部门考核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却也是越来越抬高的:早期是考核专科以上达线率, 中期是第一考核本科第二考核专科达线率, 现在是第一考核一本第二考核二本达线率。而一般的学校的达线人数大致只有入学总人数的10—20%。所以这实际上是考核尖子生的训练程度。这种政府性的考核标准实际上对教育尤其是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拔尖”、片面追求所谓“名牌”“重点”起到了极大的“政府性”的错误推动和导向作用, 进一步加剧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遗风俗念。这反过来又给学校、教师、学生巨大的应试压力, 从而使教育变成了纯粹的应试学习, 使应试学习变成了残酷的“拔尖”竞争和淘汰格斗。

1.2非关乎升学录取的考试 (比如一、二年级及小学的年度统考等等) 受此导向的支配, 也同样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应试竞争

首先, 这类考试是为升学考试打基础的, 即为了使初、高中毕业班的在升学考试中考出好成绩, 所谓“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

其次, 考核制度要统一, 统一于“升学率”的政治目标之下。教育行政领导自然要用跟升学考试一样的形式和标准来考核其他所有非初、高中毕业班的任课教师的教育质量。具体核算方法大体上是:“优秀率”——对应尖子生水平——所占的权重是30—40%, “及格率”——对应“二本”或“普高”学生水平——的权重为30—40%, “平均分”所占的权重为20—30%。

所以, 教育行政部门举行一切考试都是为了取得突出的所谓的“升学率”成绩, 本质上是构建一种“尖子生”应试竞争 (或曰非“尖子生”淘汰) 制度。

1.3问题和分数等级划分极端细小、精微

一般考卷满分是150, 其中的题目和分值都划分得极其细小、精微, 答案考查“要点”更是无限细化, 每一个具体的小题的得分都可以精确到1分甚至0.5, 作文得分之差也可以精确到1分。所以, 150分的试题实际上就是150个到300个考查点、得分点。总之, 考生之间任何一点细微的不同答法都会得到不同的分数;或者说即使考生水平相当发挥相当但分数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别。

1.4试题绝大多数考查的实际上是极端艰难晦涩的技巧性的思维, 具有极强的数理化 (非“化学”之化) 、解析化、格式化、求全化、臆想化倾向

数理化——即规定语文这种主观思想感情性的答案也必须是唯一的、指定性的。

解析化——即思考解答过程必须像解析几何或解剖生物体那样精细、彻底。

格式化——即要求答案必须包含制卷者和评卷者所喜好的几种形式、几个步骤或几个方面。

求全化——即要求思想情感的表达必须做到福尔摩斯断案或者专家心理分析那样周全、尽举、真正的“万无一失”, 即缺一不可。

臆想化——即制卷者在材料并没有充分根据的情况下要求考生的答案必须符合指定的答案或必须具足指定的要点。

1.5考试结果对学生具有决定终生的作用, 并且还是“一次决定终生”的

虽然历届生可以参加高考, 但是每年却仅有一次机会;另外就是以上1.1所述因素。所以相比于发达国家同时可以参加多次考试、报考多所学校的先进体制来说, 还是属于“一次性”的、“唯一性”的。

2.现行考试制度对语文教育的负面影响

从以上分析我们就已经大体清楚了现行考试制度已经严重违背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和精神, 必然对语文教育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知道, “体制决定行为”, 教育体制尤其如此——考试制度直接决定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向和方法, 尤其是中国这种与党政和教育行政的“政绩”、教师的前途和学生的命运直接挂钩的政治色彩极强的考试和考核制度, 其决定作用更是深刻、彻底和不可动摇的。具体分析如下。

2.1学生学习语文不是为了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化修养, 而是为了职业前途而“挣分” (考高分) 。

2.2语文教育不是为了下一代语文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而是学校、教师为了保护由成绩考核所决定的职业权利而进行的生存竞争。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有:

语文=分数=命运

这样, 语文就成了功利场上的赌牌, 语文教育和学习就是赌技的训练, 考试就是孤注一掷的赌博。现实与调查证明, 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很低, 当代青少年极其缺乏语文修养, 正统文化在青少年中越来越滑向功利化、符号化和边缘化。

2.3语文考题极端细微化、分离化完全是以方便官方单纯以分取人为目的而制定的, 严重肢解和歪曲了语文教育的神圣实质。

众所周知, 语文教育是以人文性为内容以工具性为形式的特殊学科, 内容决定形式, 所以它的本质是人文性的。在各个学科中数它的人文性最强, 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其人文性的地位又尤为突出。所谓人文性是指, 语文是跟人的精神、信念、价值观等构成有机统一体的, 具有有机性、整体性、精神性、抽象性的特点。从语文考试指挥棒所指到语文教育的方式再到语文学习的过程, 都要遵循这一特点。可是官方现在为了一个错误的目的人为地、强行地将语文考题拆分为几百个散点, 极端细化和定格化, 严重违背语文的本质特点, 空前地架空了语文的精神性和人文性, 直接导致语文教育的苍白、枯燥、艰涩, 直接导致青少年学生人格修养的缺失和沦丧, 把语文教育以及下一代的精神引向了一个可怕的歧途。

2.4语文考题的极端技巧化、格式化、数字化直接葬送了语文教育和文化传统

语文考题及其答案标准迫使学生解题必须高度注重技巧化、格式化、数字化, 而实质上语文材料最终又没有也不可能有严密的数理逻辑, 更多是作者一种抽象的、模糊的主观意识, 这就导致学生解题时总是高度紧张, 如同走高空钢丝, 必须小心揣测、诚惶诚恐, 稍有闪失后果就不堪设想。

2.5考试制度对学生命运的“一次性”决定作用彻底毁灭了语文学科最后一点人文气息

在以升学考试作为“最终的”和“唯一”的目标的教育体制下, 学习的成败是以考试结果作为一切以及根本的评价标准的, 这样一来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中就永远品尝不到成功。然而语文又不同于别的学科, 语文水平的提高跟人的精神品质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文学即人学”, 学习的进步就是人的进步, 学习的成功就是人的成功。而这种永远“没有成功”的考试制度就使教育者和学习者自然地割裂语文的内容 (人文精神) 和语文是形式 (文本知识) , 并完全抛弃“人文精神”这一本质, 一味奔向“文本知识和技能”的深潭, 成为“死书”和“机技性知识”的奴隶 (或曰“机器人”) 。这种永远“没有成功”的考试制度还使学习者从步入学校之门起就压力无穷, 而且无论怎样学总是不好的, 失败的。

3.结语

总之, 什么缺点都可以讲, 就是不能讲体制的缺点;什么地位都可以变, 就是不能变领导地位。体制既不错, 就是广大群众的错了;领导既不可变, 就让员工承担后果——这就是与时俱进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要:现行考试制度本质上不是一个教育问题, 而是政治权利问题;是应试教育制度的本源。语文考试过分的技巧化、格式化、数字化直接导致了青少年精神人格的缺失和沦丧, 直接摧毁了语文教育和传统文化。

篇4:现行教育制度

关键词:高考制度 人才 观念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很多地方已经提倡和实施很多年了,然而现行教育选拔制度与当下提倡的所谓素质教育确乎为一对矛盾。目前中国教育和人才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奇景:一方面是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盲目扩招愈演愈烈,一方面是由于毕业生的高分寡能使得使用价值的落实单位对素质教育的呼吁响彻云霄。中国之大,不乏专家大师,然而素质教育山呼了这么多年,至今却沦为教育界不伦不类的品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益驱动固然是原因之一,政府对教育制度的改革缓慢,特别是对现行高考制度的固守乃是根本原因。现行高考制度改革过缓,难以改变现有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更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师范毕业生,遑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和高考制度无疑是当今中国教育界一对背对背的孪生儿。

曾经有一段时期,我们国家取消高考而代之以推荐制,是时唯阶级论、唯出身论,强调的是思想,突出的是政治,定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选拔人才,却选出了大量的既无思想又无知识的庸才,非但如此,还滋生了红色年代的另类腐败,上演了中国教育史上空前的一幕荒唐剧;恢复高考后,无论阶级、无论富贵贫贱,都能凭此脱颖而出,的确是一件大好事情,殊不知,若干年后却日渐走向另一极端。曾几何时,对于十年寒窗的莘莘学子来讲,过了高考这一关隘就意味着农村出身学生从此告别了世代贫瘠的土地,眼前一片光辉前景,对于城市的学子来说,意味着将不待业,为更好地踏上仕途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事情对他们来讲再简单不过:通过了高考就有了铁饭碗。此时,不为学习丰富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而是唯过关而过关现象已渐露萌芽矣。因而,所有结局都已写好(登榜与落榜),所有的汗水和机械动作都已启程,所有的手段都指向高考。书山题海促成了一个个高分生而不是高材生,同时养育了他们绵绵的孤独与烦躁,养成了不健全的人格;考试的纵横比较和最终的一次性选拔锻造出他们相当专的“过人”的能力和智慧——不是解决实际问题和将来如何工作的能力和智慧,而是如何对付考试的能力和智慧。“这是怎样的幸福者与哀痛者”啊!目今当下,千军万马争过高考这一独木桥,顺利通过者众多,纷纷落水者不少。落水者不见得便溺死,通过者也不见得一定腾达。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都落入高考的深渊里去了。此说似失偏颇,但是,如果我们听听几年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信息反馈就不会轻言偏颇了。很多四年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后不能够制作相关软件和课件;文科专业的不能做到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地写出一份文体相符、言语适中的工作报告或者一篇有独立见解的论文来。更多的是知识不菲却不知变通,卖力不少却毫无创新精神。他们有很多拿不出行之有效、卓而不凡的工作计划、创新理论,反倒像对付高考那样孜孜不倦地揣摩上司的喜好,研究领导的心理;理论脱离实际、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年龄一过就开始昏而混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第一是观念,第二是制度。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还在影响着人们,高考制度与古代八股取仕制度并非天壤之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度被颠覆,走向它的反面;后来又走向另一极端。现行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不论是主观有意还是客观使然,重视的是知识和考试,忽视的是适应将来社会发展的人的全面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一个韩寒就是一面旗帜,大范围作弊或抄袭就是一种现象。这些难道不令人反思吗?十个专家的大而无当的宏大思想抵不上一个韩寒的独立特行。众多权威的对现行高考制度的辩护不如一个高考放弃者走向成功来得摧枯拉朽。在这里笔者无意对人们眼里的“特例”进行讴歌进而视为普遍,笔者要说的是,面对高考制度下的这类有着独特专长或者有着独立思考的学子,我们的社会学家、教育专家要弯下至尊的头,认真地去研究他们,分析这种现象,追寻这类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发现其积极意义如同发现其弊端,然后端正思想、改进观念,对这类现象和人加以引导,使之成为将来和谐、多元社会里的良好因子和中间力量。此种做法要比高贵的不屑、无端的鄙视和恶意的批评来得更理性一些。

市场经济下的用人单位既需求素质全面、有宏观经济视角的指导型人才,需要的是能很好协调公司单位之间合作关系以及单位内部员工之间关系的外交型人才,需要的是懂得市场行情、单位发展方向和运营策略又能驾驭员工的管理型人才,当然更需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者型、技能型人才。无论需要哪一种人才,都是不需要死板教条、头脑僵化的蠢材,不需要虽饱读经书而缺少独立创新精神和前瞻性意识的庸才,不需要只能应付职称及各类过关考试,却永远没有自己的思想产品和思维成果的“考试人才”。企业单位如此,事业单位也是如此。国家要发展、经济要振兴、人民要富足,然而我们拿什么来发展呢?国家要发展,就需要开放国门,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济理念、管理理念、教育理念,在国内培养自己的发展型人才;经济振兴靠的是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引进外国的技术人才和技术设备、吸引外商投资、录用有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接轨意识的专业化人才,事业单位内部应精简机构、优化人员配备,选拔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先进的服务管理能力的公务员,这样,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互为机翼、相得益彰,我们国家的发展方能落到实处。但是这只是我们一部分人的愿景。当下的选拔人才的机制如何呢?一方面,市场迫切需要以上我们所述的各类人才:需要各类有专业特长、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也需要协调性好、驾驭能力强的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扩张型的创新型人才,这种迫切性使得素质教育日显其重要性,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更新观念,不应抱住传统教育的粗腿不放。要放出眼光,时时换脑,表现在对学生的培养上,不应逼他们“死读书、读死书”进而“读书死”,应该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优长、品性特点去分别加以引导,使其各擅其长而并力发展它们,同时又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性、与人交往的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真正做到智商与情商一齐提高。教育部官员并非不谙此道,广大教师也不是昏聩暗昧,他们实在有着太多的无奈。市场经济方兴未艾,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利益的驱动让整个社会和各级劳动者、消费者急功近利甚至利令智昏。社会各用人单位在用人方面还存在着很多误区,同时为了追逐眼前利益同高校自觉达成同谋,造成了国立高校不断增加,民营高校异军突起之后又如雨后春笋。结局是许多高校日趋产业化造成了或明或暗商业的运作。用人单位的对毕业生的广选少进和各类高校的增多势必造成盲目扩招,因而最终形成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悲壮场面,实质上,若干年后的很多毕业生就在表面多情的人才市场的筛选中被一次又一次无情轮空。

只因现行高考制度是这样存在着,在选拔人才的方式上是一次性的,在教育体制上也是各级学校一次性升级考试选拔方式(少有采取多种手段相结合的),这种考试制度已经框定了教师甚至学生家长的培养学生的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习,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而学生本人呢,他们也决不会想得很远,什么独立精神,什么创新意识,什么远大理想,一切都很渺茫,只有考上大学才是真的。过不了高考这一关,其他都先免谈。因此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老师不断研究高考试题、千方百计引进各地模拟试卷,开展单纯围绕高考话题的所谓调研活动和高考成果交流会。学生埋首于书山题海之中,周末休息日、节假日部分或全部地沦为加班日。老师都蜕变成煅造工人,学生都被煅造成考试机器。这些机器制造出高分。这些高分意味着不断的自我复制而不是自我创新。几个清醒者的呼声显得如此“不合时宜”,素质教育的神话被湮没在巨大的现实叙事里。

素质教育?还是等教育选拔制度改革后再来谈吧。否则这将永远是个美丽的神话,但愿我们国家政府、教育部门和全社会有识之士高抬头、放眼光,去华务实,加快步伐对现行高考制度进而对教育制度中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从而能够从真正意义上选拔人才,为经济建设输送各类专才和通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吹响前奏。果能如此,这神话将转为现实主义鸿篇——素质教育和教育制度也不复成为尴尬的两翼,而成为和谐的一体。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德】赫尔巴特.教育学讲授纲要.

3.【美】布卢姆.人类特性与学校学习.

篇5: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与教育制度密切相关的教育体制改革。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

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我国现行学制还需要继续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一)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二)完全普及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三)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篇6:现行教育制度

摘要:本文通过对监狱人民警察职业准入制度对监狱工作的影响出发,分析监狱职业化建设面临的挑战,探讨监狱民警察职业准入制度与现行民警培训教育机制之关系,提出中国特色的监狱民警职业化建设之路。

关键词:职业训练;准入制度;机制

2008年1月21日,中组部副部长、人

事部部长尹蔚民在福州召开的全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后各地各部门在考试录用公务员时,不得再实行资格考试。①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原先一直立足于资格考试为就业依托的警察院校生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就业优势,使得所有公检法司系统专业的院校或委培专业失去了固有的办学优势。从而导致该类院校的相关专业失去了竞争优势,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只有一个:全国警校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培训转变。②

这对全国的警察院校来说是一种不得不承受的阵痛,而针对一直依赖系统专业对口来提供民警的监狱、劳教(以下简称监所)单位来说,这同样是一道关系着监所工作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涉及到制度、方针和执法的坎。这道坎需要监所单位通过不断改进现有的民警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去补位。

一、监狱人民警察职业准入制度对监所工作带来的影响评估

当前的监所警察院校为监狱、劳教系统培养的生源主要专业有:监所管理专业、监所企业管理专业,而这些专业其实就是法律专业、心理学专业和企业管理专业的延伸。但是,毕竟是术有专攻,基于这两个专业为基础的监所专业生源的流失,却使得监所单位不得不面临来自其自身的运行机制内部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

1、监狱人民警察职业准入制度给监所工作带来的创伤。从“存在就是合理”理论的角度来看,大专院校任何一个专业的设置、存在都有其来自于历史的、社会发展的合理性需求和内在动力。对监所警察院校的监所专业来说,这一点同样不容置疑。而这种合理性的需求和内在动力一般都植根于其相对于同类专业的专业性优势。

(1)对非专业人员带来的困惑。统考准入制度的实施,必然使得监所单位在监所专业生源上的流失,甚至完全为相关专业的生源所取代。即使有专家、学者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司法警察院校“招生即招警”的呼声,也依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弥补这种流失。③而这种专业生源的流失,对监所来说是今后工作中必须面对的困惑。

①理论不够专业对监所工作带来的困惑。监所理论就如同监狱法这一门专业的部门法律法规,但正是这种部门法律法规的专业性对我们的监所专业提出了一个近乎苛刻的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需求。在实践中,我们往往戏称我们的监狱人民警察必须是全能的,他除了需要有人民警察的公正文明之外,还要有人民教师的诲人不倦、要有律师的法律道德、要有心理专家的洞察入微……而这些恰恰是监狱在今后的非监所专业学生中无法同时满足的,我们的监所院校可以在三年的专业教育中针对监所工作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和警务教学,但是普通的社会学校则更多的是基于专业知识的教学。也就是说监所需要的监所管理专业的生源必须是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但是他同时也必须是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而这恰恰是非监所专业的民警所欠缺的。

②专业不尽对口对监所工作带来的困惑。专业对应的生源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条件,而专业是否对口则是监所单位在民警录取统考准入制之后的又一个困惑。我们说过,监所工作对民警的要求是一种近乎苛刻的需求。这种苛刻不仅在于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广度上,更在于涉及到的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的深度上。或者把这种深度的理论和业务知识称之为冷门理论更加合适一些。因为监所工作需要的法律专业更多的是与《刑法》、《刑诉法》、《监狱法》相关的一系列刑事法律法规,而监所工作相关的心理学则是《犯罪心理学》、《罪犯心理学》、《矫正心理学》等一系列犯罪心理学知识。即使监所招收的新民警具有类似专业的优势,要想在短时间(两三个月的新民警培训期)内完全融入到监所工作中来也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监所工作需要民警具有一定的警务技能,而这恰恰是非监所专业所欠缺的,糟糕的是在大部分的警察院校改为培训后这种专业的欠缺也许仅能够通过招收体育专业的生源才可满足。

③工作实践不足对监所工作带来的困惑。来源于专业理论和知识的不足,仅仅是监所单位在招收新民警后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更多的问题其实存在于监所单位在工作和实践中需要面对的那一系列问题。监所工作的实践不止一次地证明,理论到实践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而要走好这条路,需要的不仅是新民警的工作能力,更需要新民警化理论为实践的专业技能。而在实施监所民警统考准入制度之后,监所工作的新民警往往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很可能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过程,然后才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这迫切需要监所单位改变现有的监所民警培训教育方式。

篇7:现行退休制度规定

现行退休制度规定

一、全国各地职工退休规定统一吗?干部与工人身份有什么不同?

解答:

目前全国各地职工退休仍然执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连续工龄满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三)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连续工龄10年的,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全国各地标准统一。

关于干部与工人身份问题:干部和工人的概念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以前工作在机关或事业单位的人员统称国家干部,在企业工作的人员统称为工人。干部由人事局管理,工人由劳动局管理。在招用上,凡由大专以上毕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一般为干部,由人事部门负责招用;其他人员参加工作,则由劳动部门负责招用。在档案管理上,干部档案由人事部门负责管理,下设有人才交流中心。工人档案由劳动部门负责管理,下设有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从开始,国家将人事部门(局)和劳动部门(局)合并,成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两个中心(人才中心和职介中心)也进行了合并。从机构合并上看,就表明干部与工人的`区别逐渐消失。但是为了尊重历史和尊重人们的惯性思维,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仍有些区别。如:女工人退休50周岁,女干部退休55周岁。

实际上现在所有用人单位(企业),都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那么就打破了干部与工人的界限,如果聘用你在管理工作岗位,则可认为你是干部身份。如聘用你在工人(普通)岗位,则你就是工人身份。为此,我们不要为自己的身份过多纠结。

二、地方性规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四大城市),对退休年龄、社保缴费时长等规定,是否有不同?有户籍限制吗?

解答:

(一)关于户籍限制问题:

上面已经说到,目前全国各地退休年龄标准统一(男60周岁,女工50周岁,女干55周岁),社保缴费年限标准统一(最低)。北、上、广、深四城市也与全国相同,没有地方性特殊规定。至于退休是否有户籍限制的问题,原则上讲应该说是有的,对全国所有城市都一样。但现今政策也不完全是这样限制的。20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国办发[]66号),《办法》规定了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条件和退休待遇领取地的确定。条件:凡跨省市流动就业人员,男不满50周岁,女不满40周岁,均可以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达到退休条件时,凡符合《办法》规定的条件,也可以在非户籍地办理退休手续,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

(二)关于退休待遇领取地确定问题:

退休待遇领取地确定问题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办法》确定了三条原则,即:“户籍

地优先,从长从后”。

何谓户籍地优先?即不管你在达到退休年龄时社保在何地,无条件的可以转到户籍所在地办理退休,并享受待遇。

何谓从长?即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时,看其缴费地的缴费时间长短,如满10年的,则在缴费地退休。如不满10年的,则要看其上一个缴费地是否满足10年,如满足10年,则转入上一个缴费地退休。如所有缴费地都不满足10年的,则要转回户籍地办理退休。

何谓从后?如果参保人在多地缴费都满足10年,则从后看其各地缴费,以最后一个满足10年的缴费地办理退休手续。

现行退休制度规定 [篇2]

一,退休制度从什么时候开始

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的退休制度始于汉朝(公元前2),随后唐太宗进一步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1月2日政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修正案。也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部含退休制度在内的福利型综合性法规。 二,退休需要满足的条件

休退条件:老干部离休是以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作为主要条件的,而干部和工人的退休制度是以年龄和工作年限为主要条件。干部和工人的退休条件大致相同,但因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对退休条件的规定也略有差异,主要条件如下: 年龄条件:一般情况下,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干部和工人的退休年龄,男的均为60周岁,女的干部比工人延长了5年。

篇8:管窥我国现行品种审定制度

1 现行品审制度已滞后于种业发展步伐

1.1 品审频率过快, 同质化、同一化现象严重

自从种业体制改革后, 种子企业个体增多, 且多是自收自支, 尤其是在地级渠道以上生存的种子企业, 在品种专营的行业环境下, 为了生存不得不想方设法购买或审定品种, 由此品种审定频率过快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有些地方一年中同类型的品种审定一大批, 其实审定的品种很多都赶不上当前主推品种, 很多根本就是主推品种的同质化或同一化品种。审定品种的同质、同一化问题不仅反映出品种审定体制的不足而且暴露出三个问题:一是审定同一化品种损害了育种者的知识产权;二是部分育种者一种多售, 即所谓的“一品多名”;三是导致行业研发重复, 资源浪费, 腐败滋生。

1.2 审定周期长, 不适应快速变化的种子市场发展要求

一方面, 在市场经济时代, 几十年一个品种当家的局面已经成为过去, 种子市场对品种的需求呈现多样性、区域性、时效性特征, 由此单个品种应用寿命缩短, 布局区域化特征明显, 即所谓的“一地一品, 逐年更新”。

另一方面, 育种者、种子企业在确定育种方向、选育定向品种上花费的时间太长, 同时新品种审定一般要经过二三年, 这就要求育种者、种子企业必需具有很强的市场预测能力, 要求品种审定周期能够简化、缩短。品种审定周期长,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是目前我国种子市场发展高要求与我国审定制度落后的矛盾体现。品审周期过长, 使得育种工作者在确定选育方向时选择风险变大, 使得某些品种在审定后错失推广最佳期。

1.3 现行品审制度不利于消除品种侵权行为

品审制度应作相应的调整, 引导和尝试新型的种业营销模式和理念, 以适应当前种业发展的要求。目前, 行业环境下的运营模式多是由产家买断品种, 独家专营, 逐级代理。而我国种业水平较发达国家而言尚有很大差距, 任何一家种子企业实力均很有限, 并不能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推广优势品种资源, 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正因此, 品种侵权也就成为当前种业发展阶段的一个附产物, 它既是一部分种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优势品种得到最大程度应用的一种消极动作。在销售市场未寻找到合适的运营模式来适应的时候, 应考虑在政策上对品审制度作相关调整。

1.4 品种审定的数据系统缺乏代表性

一方面, 区试管理环境与大田栽培管理环境相距较远, 无区别的管理环境并不能突显某些品种的优势。当前的区试管理是无区别化管理, 是统一技术指导、同一田间管理, 基本无法实现“良种配良法”的良种推广要求, 因此其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也值得商榷[1]。无区别化栽培导致许多新品种的优势和特点被淹埋, 许多品种的亮点得不到展示, 这是品种审定数据考察系统的显著弱点之一。

另一方面, 区试点数量偏少, 影响区试数据客观性的偶然因素就无法排除。如果区试点偏少, 包括区试点的主观管理、自然灾害频仍, 都会对区试数据产生不符合实际的导向后果。

2 转变观念, 把握品种审定制度执行的原则和意义

2.1 品种审定制度是一种评价体系

品种审定制度是对某个时期育种工作者的育种成果进行比较和综合评价的一种体系。作为一种评价体系, 品种审定制度应把握及时有效、客观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

2.2 品种审定制度是一种管理体系

品种审定是育成品种进行市场运作的入场券, 是针对市场种子运营的一种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是一种政府和行业管理体系。作为一种管理体系, 品种审定首先体现为动态管理, 即对一定时期进出市场的农作物品种进行规范控制的过程;其次, 品种审定也体现为一种育种者权益保护制度, 通过该制度体系实现农作物品种身份合法化的同时, 从法律上确保了育种者的品种所有权益。

2.3 品种审定制度是一种服务体系

品种审定以权威身份向农村和农业持续不断地判断和推荐新优品种, 为农业生产基础生产资料———种子的供应提供科学有力的参考。同时, 通过品种审定的有关过程, 如生产试验、高产示范等摸索相关品种的专有技术, 为大面积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保障。一句话, 品种审定制度是反映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供给水平的制度基础。

3 对改进我国品种审定及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

3.1 不仅要审进, 也要审出

品种审定是一种动态管理, 应对市场品种的总量和布局进行控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就是既要及时地发现和承认新品种, 促进新品种的推广, 也要对已经退化, 或已不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环境变化, 或其优势已不及后续新优品种的老品种适时以法律公示的形式予以退出[2]。要能审进, 也要能审出, 如此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品审体系和良性循环的品种市场格局。而且, 品种退出要同审进一样严格, 甚至要更审慎。

3.2 不仅要审品种本身的特性, 也要审品种推广实现的可行性

有些品种杂种优势非常明显, 但在非直接应用环节中有无法克服的毛病, 如制种产量低、种子成本过高、质量风险偏大等, 这些环节在推广链中因其不处于直接应用环节而常被人忽略, 但却最终能左右品种的推广面积和效果。一旦矛盾突出, 市场操作这样的品种要么出现种子紧缺, 要么出现严重质量事件, 要么出现企业常年经营亏损。因此, 在对一个新品种的考察和审核中, 既应包括区试工作环节, 还应走入品种的前环节和后环节, 考察品种亲本的稳定性、制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种植应用的后果等。其实, 我国已具备相关经验, 如对转基因作物应用安全性的鉴定, 即可理解为一种对作物品种应用后环节的考核和控制。

3.3 提高门槛, 简化过程, 缩短品种进入时间, 从体制上控制同质化

一方面, 要科学简化审定程序, 缩短新品种的审定通道, 加快新品种的审定效率, 建议改原二三年为一年, 可以通过增加区试点来弥补, 增加区试点能有效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从而缓解因减少年度而带来的数据不足的矛盾。

另一方面, 要提高品审门槛, 对已审品种的同质化、同一化品种要严格阻绝。以下方法可供参考:一是通过技术手段的提升, 比如通过DNA鉴定排除同一化品种;二是实行源头控制, 即对同一亲本尤其是同一不育系选育的同 (近) 生育期品种, 如无专有用途, 产量、品质、抗性没有显著优势的不予审定, 从而达到控制品种同质化的目的。

3.4 品种审定工作要把握“两个突破”

一是在观念上的突破。品种审定不应只局限于区试环节, 还应体现对品种形成前过程的考核、中过程的可行性判断、后过程的可控制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

二是在作为上的突破。应出台相关市场品种监管办法, 提高品种市场监管的技术手段, 从技术上杜绝品种同质化、同一化。可以是前测前控, 即我们所谓的传统的品审工作程序;也可以是后查后控, 即品种市场监督和管理, 企业要参与, 管理部门也要参考。管理部门要提高对市场品种实施监管的技术手段, 其中有效杜绝品种同质化、同一化的方法就是建立DNA室内检测室和操作队伍。

3.5 品种审定工作要把握“两个结合”

一是品种审定要与育种现状相结合, 留有余地。比如, 某些地区对于水稻稻瘟病、棉花枯黄萎病一票否决的办法还是值得研讨的, 如何客观地评价新品种, 既要采用统一化指标, 也要采用区别化指标。当然, 这最终关联到现阶段的育种水平。育种材料的有限, 选择条件的相近, 技术路线的同化, 是近阶段育种无法克服的障碍。品种审定也应与之相适应, 不能因噎废食, 揠苗助长。

二是品种审定要与推广实际结合, 摒弃以行政区域为指标来确立新品种审定范围的观念, 而应以同生态区域为指标来确定新品种审定范围。当然, 这涉及到一个系统工程, 即在品种审定领域, 行业管理能否突破行政管理的束缚, 行政管理能否有效与行业管理融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比如行政上跨区域的配合与尊重等等。

3.6 理顺国家和地方在品种审定工作中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申请者可以直接申请省级审定或国家级审定”。事实上, 国家和地方在开展品种审定工作时很大程度上讲是各自独立的, 使得品种审定秩序较乱。明确、理顺国家和地方在品审工作中应有的作用和关系, 建议建立由地方试验总结、推荐上报, 国家核查备案、行文公告的新型品审机制, 改变省级审定和国家级审定“两张皮”的现状。

3.7 以品种登记备案制取代品种审定制度[3]

从国际经验来看, 品种审定制度只是品种入市管理的一个阶段性产物, 很多先进国家目前均采用品种登记备案准入制度。我国现阶段市场复杂, 种业实体过多, 品种太多, 实施此项制度尚不满足条件, 但可以在特定区域内试行, 积累一些宝贵经验, 为今后我国品种市场准入制度的持续改革提供科学数据。

参考文献

[1]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2000) .品种选育与审定.

[2]谢国强, 邓桂湖.创新品种制度改革完善品种审定制度.中国种业, 2008 (4) :37.

[3]何芳, 马晖, 邓丽等.实行品种退出净化种子市场.中国种业, 2009 (2) :36~37.

上一篇:关于小学作文我的未来下一篇:县城市公交出租车运营状况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