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流动人口管理

2024-08-10

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通用6篇)

篇1:社区流动人口管理

一、沈阳市外来流动人口基本状况

根据访谈的社区数据,沈阳市各社区人口平均约10600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平均为1340人,外来流动人口占社区总人口的比例平均为12。6%。占比最小的社区为0。06%,主要因为该社区内均为高档小区,流动人口很难支付得起高房租;占比最大的社区为52%,主要由于社区处于沈阳繁华商业街区,流动人口规模比较大,其中农民工约占流动人口的65%。外来流动人口中男女比例约为2:1,比例最大的社区为4:1;有46。9%的社区表示外来流动人口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40岁之间,还有35。9%的社区认为其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说明外来流动人口趋于年轻化;有78。7%的社区认为外来流动人口的学历为初中水平,但多数社区管理者认为近年来流动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学历水平的人数在逐年增多。近两年来,外来流动人口家庭迁移越来越多,有40%的社区中外来流动人口多数来自省外,主要来源地是温州、福建等地,而60%的社区中外来流动人口主要来自辽宁省的其他地区。来自省外的流动人口主要在沈阳做生意,并且居住时间较长,而来自省内其他地区的流动人口中多数是农民工。外来流动人口居住地主要集中在五爱市场、太原街以及大型劳务市场附近,例如沈阳鲁园劳动力市场附近。

二、沈阳市外来流动人口社区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社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模式以防范式管理为主,逐渐向人性化管理过渡

防范式管理主要以公安机关为主体,注重外来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充分了解外来流动人口的需要,尊重、关心和理解外来流动人口,将他们真正纳入到社区管理体系中,让他们参与社区管理。目前沈阳市多数社区是以防范式管理为主,但有逐渐向人性化管理过渡的趋势。多数社区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开具各种证明、信息登记和计划生育三个方面,80%的社区为外来流动人口办理各种各样的证明,62%的社区为其登记信息,68%的社区会对流动人口宣传计划生育,例如举行计划生育讲座等。具体管理模式的表现有以下三点。

1。社区管理者对外来流动人口消极管理,外来流动人口也基本不愿参与社区管理。

除了日常事务的管理,如发放证件、收取费用等,社区管理者几乎不与流动人口接触,他们只是按部就班的依照上级指示进行消极管理。多数社区表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和城市居民并没有差别,但是实际上外来流动人口除了孩子上学或者其他事宜必须要到社区开具一些证明外,基本不会得到社区服务和管理。只有极少数社区的管理者会不定期走访外来流动人口,询问他们的具体需要,绝大部分社区都坐等流动人口找上门来。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一是外来流动人口并没有真正被纳入到城市社区管理体系中,在访谈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部分社区管理者对外来流动人口带有明显的成见,提到流动人口时是一种抱怨的态度。二是外来流动人口自身的认知原因,多数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并没有从内心里接受城市,在身份认同上始终认为自己是外来居民,进入城市之初就把自己与城市事物之间划了一道鸿沟,部分社区反映流动人口对社区举行的各种活动、信息登记等工作不予理睬,主观上多数流动人口认为来城市工作,挣钱最重要,其他事情与自己无关,客观上也可能是工作繁重,无暇参与社区管理,所以导致社区管理者与流动人口很难见面。第三个原因是社区管理人员不足,所调查社区的平均管理人员15人,除了完成常规工作外,有时候还被借用去支持公安、街道等部门进行治安维护等,导致社区几乎没有闲置人员,很难主动与流动性很大的外来人口长期保持联络。

2。城郊结合部社区管理偏防范式,城市中心社区管理偏人性化。

从调查结果看,外来流动人口较多集中居住于城郊和市内比较繁华的商业街区。城郊集中居住区是由于城市扩张导致的,城郊结合部房租便宜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租房居住,由于城郊结合部形成社区的时间比较短,居住区面积大,人员混杂,社区管理不够规范,加上片警人数有限,只能有限地进行治安维护,因此对外来流动人口主要采取防范式管理;而市中心集中居住区是由于沈阳的几条商业街聚拢了大量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一般与市民混居,有的老旧小区甚至基本都是流动人口租住,城市中心往往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发展面貌,政府比较重视外来流动人口的社区管理,加之市中心社区管理历史比较长,所以一般会主动接触流动人口,注重外来流动人口的需求,尽量在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给予他们关心,管理更接近人性化管理模式。

3。对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性化社区管理趋势逐步显现,但具体人性化管理措施有待提高。

具体表现为有42%的社区为流动人口提供卫生防疫,免费为外来流动人口检查身体;34%的社区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房屋出租信息;一半的社区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信息服务,但是就业信息服务与流动人口就业需求不对位,只有很少数流动人口通过社区提供的.信息找到工作,主要因为社区提供的工作一般工资很低,低于摆地摊的收入,有些人宁愿摆地摊也不接受社区介绍的工作,而社区管理者很难掌握类似摆地摊这样的灵活就业人群的信息,更难为其提供服务;还有58%的社区会请外来流动人口参加社区活动,但所谓“邀请”并不是每个人都通知到,而是张贴社区活动海报或发布通知,多数流动人口不会参加社区活动,有的因为没看见活动通知,有的即使看到了,也会觉得自己不是社区真正的一员,活动不是给自己准备的,不去参加。另外,还有34%的社区表示提供权益保障服务,只有12%的社区让外来流动人口参与社区选举。

(二)社区没有执法权,管理权能小

访谈的所有社区管理者都认为应该对外来流动人口进行社区管理,但多数社区管理者认为很难管理。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外来人口流动性太大,由于工作、房价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经常换地方居住,给社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二是社区管理权能有限,社区没有执法权,它是街道办事处的延伸机构,没有执法权能,不能规定外来流动人口必须到社区登记或者遵守社区的规章制度,只是协助街道办事处处理社区居民的日常事务,例如开证明、宣传政策法规以及解决社区居民生活难事琐事等等,仅仅是为社区居民服务,对于损害社区公共形象的行为只能劝说,别无他法。

(三)有2/3的社区订有外来流动人口管理规章制度,但制度执行不到位

社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规章制度主要集中在人员基本信息登记、居住、婚育以及治安几个方面,并且以公安机关为主导,社区只起到协助的作用。所调查社区中,有2/3的社区制定了对外来流动人口社区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做到上墙展示,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比如,基本信息登记方面,只有极少数外来流动人口会主动到社区登记,多数社区人员不会主动上门登记,制度难以落实。婚育方面,社区居委会一切依照街道办事处或各区政府的指示工作,各社区居委会只有各区政府制定的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宣传册,其他方面具体措施几乎没有,尽管如此,仍有2/3以上的社区没有相关宣传画册。居住及治安方面,多数社区也仅限于基本防火防盗知识宣传方面。此外,还有34%的社区没有将外来流动人口纳入到社区管理规章制度中,使得外来流动人口始终处于一种无管理状态,不利于城市治安稳定,也不利于外来流动人口对城市产生归属感,影响其城市融入。

(四)多数社区管理者对外来流动人口在环境卫生、治安等方面存在负面评价

74%的社区管理者认为外来流动人口给社区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认为他们经常乱扔垃圾,不交卫生费。不少社区管理者认为外来流动人口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在集中居住区经常会发生下水道堵塞、小区内简易设施破坏,甚至从楼上向楼下扔垃圾等事情,不仅破坏社区环境,而且严重时会危及人身安全;但也有少数社区反映外来流动人口不会破坏社区卫生环境,有的社区外来流动人口自发组成社区环卫队,为社区打扫卫生。对于治安方面,因为流动人口比较庞杂,人员不固定而且没有登记信息,难以追溯,可能会出现小偷小摸的事情。另外,也有少数社区管理者反映流动人口会与本地居民发生纠纷,但是纠纷事件并不常见。

三、相关建议

外来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不仅仅是经济收入方面的融入、身份的融入,更应该是思想和文化的融入。现阶段我国没有一个完整的社区管理制度体系和法律法规,城市流动人口的社区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一)加速推进人性化管理模式是促进外来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关键

首先,社区管理者要转变思想观念,由消极管理变为积极管理。随着流动人口数量剧增,传统的防范式管理已经不适用当今社会。沈阳市外来流动人口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占绝大部分的农民工,另一部分是外省经商者。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占据多数,他们较老一代农民工更愿意融入城市,可能受户籍制度和对社区管理认识不足的影响,不愿主动配合社区管理;外省经商者多数来自南方,受风俗习惯的影响,可能并不适应沈阳市的生活习惯,因为与本地人竞争,更可能受到本地人的排挤。因此,对待流动人口,社区管理者最迫切的是要转变思想,从内心里接纳流动人口,他们是社区的成员,要真正从他们的需求出发,积极寻找切入点,关心、帮助、尊重和充分认可他们,为其提供相应服务,由被动转变为主动,逐渐让流动人口接纳并愿意接受服务管理。其次,不断改善人性化管理具体措施。社区要对外来流动人口进行民意调查,了解他们关心哪些方面信息。要经常走访外来流动人口,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讲解对他们有利的政策法规,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调查他们的就业需求,不盲目提供就业岗位。对此,可以借鉴南方一些较发达地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措施,比如温州乐清县柳市镇,外来流动人口19。8万人,该镇成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对外来流动人口采取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和以卡管人的模式,对出租房进行逐户排查登记;通过企业管理流动人口,用工企业要每月上报人口信息;市政府推出了物联网系统,在街头设置刷卡点,流动人口人手一卡,每15天需刷卡一次,卡内包括各种信息,卡与住处、企业、政府等提供的服务相联,如没及时刷卡,社区管理人员会上门联系,这就对流动人口的去向形成了及时动态掌控。最后,采用“塔式管理”创新人性化管理模式。类似于北京的“浙江村”,许多流动人口集中的区域都有自己的管理组织,他们会参加同乡会或者其他社会团体,社区应该与这些团体组织取得联系,通过发挥团体组织的力量达到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以流动人口自我管理为主的“塔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发挥流动人口中有影响力的核心成员力量,形成自我管理及约束机制。比如,柳市镇就采取了外地人管外地人的办法,设调解员,政府每月发放固定工资,调解效果良好。因此,社区管理者只要能够对塔尖人员进行激励,长期保持有效沟通,通过他们发布收集信息,由他们鼓励外来流动人口多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并推选流动人口代表参与社区管理具体事务,鼓励流动人口参与社区选举,以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则会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二)放宽社区管理权限,实现社区自治管理是激发社区管理者管理动力的根本

我国提倡社区自治管理,但是政府却更多的介入其中,社区居委会是与社区居民直接接触的机构,能够真正了解外来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如果社区居委会权能太小,即使社区管理者知道外来流动人口的需求也无法解决,而街道办事处或者更上一级的政府相关部门远离基层,难以了解实际情况,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处理社区的琐事。政府应将管理权责真正下放,让社区真正实现自治管理,从根本上激发社区管理者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动力,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只是指导和监督,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三)制定适用于外来流动人口需求的规章制度是社区管理的保障

现阶段,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仅在信息登记、居住、婚育方面有宣传和展示,各社区应根据本区域内流动人口需求特点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要将制度细化,将规章落到实处。比如了解外来流动人口作息时间,利用休息时间举行社区活动,经常走访外来流动人口居住地,了解他们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建立外来流动人口表彰栏,鼓励外来流动人口为社区做贡献,并给与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逐渐消除他们与城市居民之间的隔阂,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社区的一份子,从而促进外来流动人口快速融入到社区大环境中。

(四)加强环境、治安管理,明确出租屋权责是社区管理的切入点

目前存在的流动人口在卫生环境、治安等方面的问题,可能将随着社区管理者主动的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逐渐减少。因此,可以将改善卫生环境和治安状况作为切入点。卫生环境方面,首先,社区环卫人员要及时清理;其次,在告知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以流动人口自我组织和管理为主要方式,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在治安方面,除了公安机关加强巡察外,社区可以组织居民自愿巡逻,或将流动人口组织起来,以保护自身财产和人身安全。对于出租屋管理,房屋户主在出租房屋时要到社区进行登记,在与租房人订立租约时,要明确租房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在社区管理费用方面就不会出现扯皮现象。社区管理者应尽量调节居民与流动人口之间的矛盾与分歧,从多个角度采取线上线下的各种方式让他们彼此沟通和熟识,消除他们之间存在的障碍。

[

篇2:社区流动人口管理

曲欣欣 法学08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管理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社会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已经引起多方关注,而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以及加强社区服务对我们的社区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有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21亿,在劳动年龄人口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占42.8%、逐步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流动人口在城市谋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问题凸显出来,这给城市管理带来困难。了解并解决流动人口遇到的这些问题,是社区管理的优势所在,因此,社区人口管理是流动人口管理的最为有效的方式。

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是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体制转轨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表现。其主要特征是,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是对社区地域范围内的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管理形式不拘一格;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着眼于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人口管理是富有弹性的经常性工作,能快速及时地反映流动人口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在这种大环境与前提之下,如何能够较好的进行社区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是每个社区人都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要想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就必须的正确的认识流动人口的真正含义:社会流动人口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的变动,亦称社会流动。它通常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的流动,有时只限于从一个职业群体向另一个职业群体的流动。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管理学问题又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实践问题,具有社会历史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特征,折射在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社会主义转型期的社会流动人口状况,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素逐步渗透,尤其是生产力中人的活跃因素,其作用大于经济和技术引起的流动,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个体系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开放,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出现了社会各种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和政治、经济、文化均开始显示独立性,而且影响力日渐加大,引发了新的社会流动。正是因为人口的流动性大不方便控制和管理,所以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协调社区居民与社区流动人口的最佳途径。使得社区的本土居民与临时流动人口和睦相处,和谐稳定。

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社区流动人口管理,能使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化整为零,进入城市社区成为社区居民的一员,取得与原居民同样的居民身份,流动人口在社区层面管理缓解了政府公共管理的压力。其次,流动人口面对城市的陌生环境,在农村形成的生活经验无以应对,在社区层面进行流动人口管理,满足流动人口的工作和生活需求,能够改善流动人口的生存质量,有利于使之尽快地融入城市社会,减少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最后,从流动人口的需求出发,做好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际上是改善流动人口的民生状况。因此,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科学发展观在社区层面得到贯彻和落实。

二,加强社区服务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个变革中,城市人口大量集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以地域为特征的社区在短时期内大量兴起,社会的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急剧变化。在城市社区中,如何体现党在居民意识形态上的领导地位,如何落实“三个代表”,如何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何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如何加强政府对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把基层和基础打牢,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新的重大课题。

城市社区工作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工作是一项内容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对我们传统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在改革中的制度变革和创新。其重要意义在于:

1、加强社区服务工作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需要

2、加强社区服务工作是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

3、加强社区服务工作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社会管理职能分工的问题

4、加强社区服务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体现党的领导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

5、加强社区服务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6、加强社区服务工作是新形势下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需要。

当前要重点开展好的社区服务是:面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社区服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探索的一条贴近基层、服务居民的社会化服务新路子。

篇3:社区流动人口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 选取在该社区居住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200名以及本地儿童200名为研究对象, 所有儿童的年龄均≤7岁, 200名社区流动人口儿童中, 男120名, 女80名;随父母经商100名, 随父母打工者60名, 因其他原因来此地的有40名。本地儿童中有男孩110名, 女孩90名。流动人口儿童以及本地儿童均为健康儿童, 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200名该地儿童以及200名流动人口儿童及其家庭进行免疫规划调查, 首先应核对儿童的基本信息情况, 包括出生年、月、日, 是否存在预防接种记录, 是否办理免疫卡证等情况, 了解儿童家长对计划疫苗接种的知晓程度。了解该地儿童、外来流动人口儿童“五苗”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的单苗接种情况及全苗覆盖情况, 仔细分析、探讨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

1.3 统计方法

选用软件SPSS18.00软件对所有查实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χ2检验, 接种率=疫苗实际接种人数/应接种人数×100%。

2 结果

外来流动儿童的流动性较强, 流动儿童家长对免疫计划知晓率较低, 基层防疫医生服务不周等因素是影响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较低的主要原因。该地儿童的计划免疫建卡率 (98%) 明显高于流动儿童 (30%) , 该地儿童的“五苗”接种覆盖率 (100%) 明显高于流动儿童 (52%) , 该地儿童“五苗”单苗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 该地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接种知识的知晓率 (98%) 明显高于流动人口儿童 (50%) , 见表1。

3 讨论

3.1 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问题

由于流动儿童居无定所, 与该地常驻儿童相比, 教育、经济、文化等背景相对复杂, 导致社区流动人口儿童的免疫工作一直是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发展的瓶颈。根据该次调差研究结果, 本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接种知识的知晓率, 流动儿童的建卡率、“五苗”接种率以及“五苗”覆盖率均明显低于该地常驻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该地儿童免疫接种率高出10~26个百分点, 与张凤玉等[5]对流动人口儿童接种率的研究结果相似。根据分析, 影响流动人口儿童免疫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1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意识淡薄

由于大部分的流动儿童家长主要来自外省的农村或偏僻山区, 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下, 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 家长平时大部分的精心都在为家庭的温饱问题而奔波, 很少留意孩子的疫苗接种情况, 对儿童计划免疫的知识了解不够。其次由于大部分流动儿童在异地生活, 儿童家长对现居住地防疫部门对于儿童预防接种的相关制度以及工作流程并不熟悉, 有的流动儿童家长认为自己长期在外打工, 而且居无定所, 觉得没有必要建卡、接种疫苗。

3.1.2 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

由于基层公共卫生的服务工作较繁重, 免疫计划工作人员编制不足, 加上投资经费不足, 工作人员的待遇得不到保障, 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较低。同时部分基层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由于社会责任感缺乏, 并没有经常性的进行走访了解流动人口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 及时查漏补种, 导致很多流动儿童未能及时建卡、建证, 进而导致疫苗接种率较低。

3.1.3 流动人口儿童自身的性质

由于流动儿童的居住时间较短, 流动性较大, 很多接种通知会因为频繁的流动而流失, 导致基层防疫工作人员并不能及时全面的掌握流动儿童的动态, 难以实施长期规范的计划免疫管理机制。

3.2 加强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策

于洋等人[6]对该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经过2年多的努力, 该地流动儿童“五苗”覆盖率已高达90%, 相较罗田发等人[8]在2009年对本社区流动人口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中“五苗”接种率, 高出10个百分点。经过该次对社区流动人口童儿免疫规划管理的研究, 总结出以下几点新的体会。

3.2.1 加强流动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

正确的思想是规范行为的前提, 可以定期在社区开展计划免疫知识讲座, 仔细讲解计划免疫工作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让家长明确计划免疫的最终受益者是儿童, 讲解计划免疫的接种相关知识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同时应该加大对儿童计划免疫规划的宣传力度, 以“进社区”、“进户”、“进外口办”以及“进报纸”等“四进”为载体扩展免疫规划的覆盖面, 进而提高流动人口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同时由于流动人群具有较强的联动性, 免疫工作者可以利用手机短信提醒儿童家长之间相互通知, 并免费为所有的适龄儿童家长免费发放预防接种通知。

3.2.2 完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目前, 很多社区对于外来流动儿童的相关信息报告仅仅包括儿童的出生年月以及疫苗接种情况等内容, 信息报告比较单一, 导致经常出现流动儿童联系不上的现象, 不便于掌握流动儿童的动向, 应尽量将流动儿童的信息报告综合化, 国家政府部门应积极与卫生部门合作, 根据不同地区社区外来流动儿童的情况成立相关的流动儿童管理小组, 并将职责落实到居委会以及当地派出所等片区管理部门, 居委会以及派出所应定期进行地毯式的调查方式来掌握本辖区外来流动儿童的动态, 并将具体情况定期进行整理、汇报, 以便政府及免疫工作单位制定当地适宜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方案。同时应该不定期的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小学、幼儿园进行集体接种的计划免疫活动, 每周指派专人深入流动儿童密集地区调查流动儿童的状况, 建立完善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卡的转索和接种报告制度, 尽量避免接种的漏接状况。

3.2.3 应加强流动人口儿童的办证管理

为了提高社区外来人口计划免疫建卡率, 社区工作者应积极鼓励辖区内流动儿童家长当当地的防疫部门办理免疫规划接种卡, 同时应建立完整、全面的档案信息以便日后查阅,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将每名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建立独立的信息账户, 并及时输入信息管理系统。预防接种部门应定期走访社区, 向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流动儿童接种情况, 便于预防接种人员定期核实, 并更新接种信息, 一旦发现有漏种现象, 应及时上门补种。

3.2.4 提高接种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

接种的医务人员是最直接的执行者, 首先应加强整个计划免疫队伍的专业素质、法律意识以及职业道德素质, 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多与流动儿童家长多交流、沟通。对于计划免疫工作人员不仅应要求充分掌握流动儿童的动态, 同时应该随时了解工作的进展,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定期开展上门接种、拉网式接种等多种免疫服务形式。

综上所述, 一直以来, 外来流动人口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是我国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免疫规划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以该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接种管理以基本投射点, 总结出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较低, 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以及流动人口儿童特有的性质是导致流动儿童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 应加强流动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 加大免疫规划宣传力度, 及时掌握流动儿童的动态, 完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制度, 努力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服务质量, 进而实现全方位的管理, 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摘要:目的 分析该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 选取该社区8周岁以下的200名流动儿童以及200名该地儿童为研究对象, 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所有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进行调查。结果 该地儿童的计划免疫建卡率 (98%) 明显高于流动儿童 (30%) , 该地儿童“五苗“单苗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 该地儿童的“五苗”接种覆盖率 (100%) 明显高于流动儿童 (52%) 。结论 加强流动人口教育是提高流动儿童免疫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社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宝永, 陈英, 李斌.疫情报告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11, 10 (3) :228-229.

[2]刘庆山.西湖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江西医药, 2012, 44 (3) :1710-1711.

[3]万春, 吴菊芳.上海市南汇区外来儿童免疫预防管理模式探讨[J].上海预防医院, 2011, 19 (5) :23.

[4]温丽琴.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状况分析及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 2011, 5 (3) :48-49.

[5]张凤玉, 王玉霞.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5) :763-765.

[6]于洋.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3 (11) :214-215.

[7]艾卫旗, 白洁.陕西省子洲县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初探[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10, 12 (4) :314-31.

篇4:社区流动人口管理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社区;回应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091—02

市场化的社会转型使计划生育管理面临新的困难,而“难”的关键在于对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当前,我国流动人口中的计生人口管理,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社区是流动人口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地理空间承载体,并与流动人口管理直接相关。因而,如何提高流动人口管理中的社区回应,是地方政府在新形势下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人口流动与社会发展

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要求,而人口流动量增大、流动速度加快是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个显著标志。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分化,我国人口流动正进入一个高峰期。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不仅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1.4亿,而且还在继续上升;同时,在这种大规模的社会流动中,正呈现出我国人口流动的几个显著的特征。表现在:一是流动的方式以水平流动为主,即由于社会职业的结构性变化,人们在同一社会垂直分化阶层内部的位置转移。二是流动主体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即农民工外出发展为主。如我国现有农民工1.09亿,占流动人口比例的78%,其中,大多数从事的是建筑、服务、家政等流动性强的职业,即职业与人口的双重流动性,成为了流动人口难于管理的一个主要原因。三是流向单一。由于流动人口中以农民工为主,因此流动方向也几乎都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与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城乡二元结构固化和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拉大有直接的原因。四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使该类问题的解决具有复杂性。如流动人口中的计划生育人口,既在流入地难以受到有效管理,在流出地又几乎无法有效管理。

从总体说,我国转型期的人口流动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但流动人口的增多和政府管理中的缺位、错位,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而,如何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如何在管理中体现和落实以人为本,特别是对流动人口中计划生育人口的有效管理,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中的难点

在流动人口的管理中,计划生育管理是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2005年8月对涪陵、武隆、彭水等几个区县进行调研时,从当地政府到乡镇,甚至村级自治组织,各级领导和责任人都反映,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是最难开展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流动的随意性和非正式职业的不稳定性,使计生统计难以准确甚至出现较大误差。比如,对于那些通过外出务工过程超生、躲生的小孩数量就难以准确统计。虽然各级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办准生证、建立流动人口生育档案等,但是,由于非法医院、卫生所的大量存在,实际超生的现象在流动人口中仍然比较普遍。而流动人员又利用了流动中的随意性和不固定性,瞒报、谎报生育的实际情况,使得计生的统计数据出现较大误差。二是流入地对流入人口的信息难以准确掌握,从而导致管理难度加大和管理方式粗放。按照规定,流动人口从流出地进入到流入地须要持卡登记。对流入人员的婚姻状况、育龄、生育状况等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但是,由于流动人员大都选择城市的廉价租住房居住,在提供廉价租住房的地区往往又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使得对流动人口的婚育信息掌握流于形式;再加上流动人员频繁的流动,其情况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因而流入地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采取粗放式管理。三是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缺乏信息沟通,许多城市之间、地区之间还没有建立统一的网络信息平台。其结果是:人口流入地对流入本地的人口信息难以掌握,而流出地对人口流出本地后的计划生育情况也难以查实。虽然在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已经建立了计生人口定期寄回孕情检查的报告,但该类检查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却难以保证。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虽然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通过派出所、街道办、居委会等建立了流动人员的信息交流,但这只是对那些流动地点相对固定、流动时间相对稳定的流动人口来说比较有效。对于那些流动地点和流动时间都不固定的流动人员来说,流出地觉得难以掌握人口的流动去向,流入地则觉得对人口流入之前的情况无法准确地了解。这种时间和地点变化无常的频繁流动,以及流动人员对自身信息消极的回应或者刻意隐瞒,造成了流出地入流入地之间信息沟通的真空。四是人口的流动使计生管理的相关管理措施难以落实。按照国家规定,对违法生育的人员要收取社会扶养金。但是,在调研中笔者注意到:这一措施对流动人员来讲,却存在三种情况,如流动人员长期在外务工,在流出地虽然保留住房,但大多数时间无人居住,或偶尔回来也无规律,且停留时间短暂;如当流入地对违法生育征收了社会扶养金后,流出地不得再征收,但是当违法生育人口带回流出地时,当地政府不仅面临“一票否决”的政绩考核,而且没有任何有效的管理手段可运用;再如,无论是流出地或流入地,都觉得社会扶养金征收困难,入户宣传困难、节育避孕措施实施困难等。

三、在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中建立社区回应机制的构想

(一)建立社区回应机制的必要性

如何解决计生管理难以在流动人口中落实的问题,各个学科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例如,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认为管理的失效是政府对流动人口实行了防范式的管理;经济学则认为是对流动人口的统计模式存在问题;而从法律角度看,是专门约束和保护流动人口的法律的缺失和不完善等等。

笔者认为,从社会学理论审视,以社区为时空基元的社会回应性的不足,导致了计生管理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失效。社区是人口流动的地理空间的承载体,也是流动人口与社会融合的维系组织载体。社区化管理是消除城市里的城乡隔离,推进城市里的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的最佳途径,还是农民市民化的社会环境[1]。

社区回应是整个社会回应体系中的一个基础环节,也是社会回应网络中承上启下的“节点”。所谓社会回应,是指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模式的内在机制,是指公众在特定场域中依据社会和自身双向价值准则对政府及公共政策诉求与期望的认同和应对过程,以及政府对公众诉求和愿望的认同与实化的过程 [2]。

(二)社区回应体系及机制的基本构成

1.社区与流动人口之间的回应。传统的计生管理是单向的,即政府作为管理者,而计生人口是被管理者,并形成了流动人员被动地接受管理部门的登记与调查的管理模式。如果流动人员有意隐瞒或躲避,管理工作便很难开展。社区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意识,强调共生性与同构性,其任何成员的行为及行为方式都必须能够为社区的其他成员所接受。否则,某一成员的行为会受到社区其他成员的干预和心理上的否定。在这个意义上,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投入,建立社区回应机制,要求社区中所有流入人口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从而有效地提高政府专门管理机构的效率,使流动人口的管理更贴近流动人员,更有利于收集流动人员实行计划生育的相关信息。如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通过制定物业公司管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方案,选定规模适度的远宏物业公司作为试点,试行物业公司管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新模式,形成了社区居委会指导督促、物业公司配合管理、流动人口得到就近服务的互动工作格局[3]。

2.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回应。这一层面是社区回应机制中的关键一环。社区在充分收集、掌握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的基础上,还要与其他社区建立起积极的回应机制,以掌握随时变动的流动人口的信息。通过建立社区与社区之间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平台,一方面有利于流动人口重新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信息不中断),另一方面有利于相关部门和社区对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管理的联续性。如通过互联网把本社区内的流动人口的情况、动向及时地公布出来,或者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在人口流出与流进的社区之间保持联系与沟通,能提高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的有效性。

3.社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回应。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但它不具有政府管理机构的强制性。因此,建立社区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回应机制,是提高社区在计生人口管理中的回应能力的重要条件。可采取的方法有:在社区内成立计划生育协会领导下的“计划生育教育小组”等。

社区回应作为一种机制,它应当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进行;而作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的一个环节,它需要与其他环节相配合。因此,社区在计生工作中回应政府,政府也必须回应社区。只有建立从政府到社区成员个人之间的多向回应体系,才能建立回应的机制链,才能实现回应的积极性(responsiveness) [4]。

参考文献:

[1]刘汶蓉.直面大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失效[J].城市管理,2003,(1).

[2]戚攻.论“共同治理”中的“社会回应”[J].探索,2004,(4).

[3]林光地,张弪.加强流动人口管理[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3).

[4]托马斯·格拉德温.跨国企业、社会回应性及污染控制[Z].CEI.

An Analysis on Soical Response Mechanism of Mobile Family

Planning Population Management

LI Ying

(Chongqing Party School of CPC,Chongqing 400010,China)

Abstract: Family planning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serious problems in mobile population management,while community is the most basic geographic carrier to mobile population.In this paper,the community responsiveness system is discussed to be referred to the family planning management.

篇5: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研究

时间:2012年02月06日 16时29分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作者:张 艺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我要评论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42亿。大规模人口流动为我国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繁荣的同时,传统的严重滞后的流动人口社会服务与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语境下探索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对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与社会融合流动人口社区化服务管理是指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和配合下,政府、社区居委会、其他公共组织及个人利用社区资源,依托社区组织和机构,面向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过程。社区化管理是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基本途径。当前流动人口就业、社保、医疗、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供给不足、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各地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着力推进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在现实而急迫的外来人口管理的社会需求面前,在大量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的功能下移到社区的体制现实面前,社区已成为社会管理的前沿,也是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的主阵地。①社区化管理是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基本途径,将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借助社区平台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职业培训、劳动就业、义务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努力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逐步使流动人口享受与本地居民基本相同的均等化政策待遇,让流动人口共享改革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社区化管理是有效管理流动人口的重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单位制影响的逐渐式微和社区建设运动的兴起,原有的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汇聚到城市社区,伴随而来的是更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社区,社区日益成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社区化管理模式的运行让流动人口进入到城市社区中成为社区居民的一员,享受流入地市民待遇,在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参与社区生活,参加社区活动,融入社区组织,最终实现流动人口组织化管理。

社区化管理是实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重要途径。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社会为目标。②在当前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体制下,流动人口面临着制度上的社会排斥,主要是政府制定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实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应从制度和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推进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赋予社区基层组织更多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职能,增进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才能使城市流动人口实现与原有的社会心理逐渐分割,逐渐被城市化或市民化。

推进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阻碍因素分析

当前我国社区发展并不完善,导致我国流动人口难以享受到流入地政府供给的公共服务。社区行政化趋势明显:社区基层组织定位不准。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较浓的行政色彩。当前社区基层组织实际上是政府的准下属机构,存在严重的行政化倾向。社区事实上是被视为一种行政执行工具,它从组织、人员到工作、项目以及资金筹募和资源配置,统统由政府机构说了算。③基层政府将社区自治组织当成政府部门的下属单位,是社区基层组织定位不准的具体体现,是导致社区组织行政化的根本原因。

社区归属感差:流动人口社区参与不足。社区基层组织是居民的自治组织,由居民选举产生,并对居民负责。但是,当前的现状是流动人口在社区中的归属感差。社区工作按照管理的对象可

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本地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一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防范和管理,以治安和计划生育工作为主。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被人为地置于对立状态。社区作为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居住和相互交往的场所,未能形成一种非制度化的、具有社会情感支持和特殊主义取向的互动关系,反而因制度的区别对待和本地居民的排斥而演变为“二元社区”,④从而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非制度性鸿沟。

社区经费投入不足:流动人口所需公共服务短缺。按照我国财税制度,当前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财政承担。因此,为了尽量减少地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地方政府往往将公共服务地方化,由此导致了公共服务的地方保护主义。从整体上而言,我国当前政府公共服务整体呈现出“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水平趋同”的基本特征。流动人口由于其分散性和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其利益要求往往得不到流入地政府的重视。因此,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区中迫切需要享有的诸如子女义务教育、就业、劳动保障、医疗等公共服务十分短缺,严重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社区教育缺失:流动人口素质提升缺乏渠道。当前大多数流动人口来自于经济社会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在进入城市务工中面临着职业、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关系等一系列的转变和适应。很多进入城市中工作生活的流动人口,由于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社会生活圈子相对较为封闭,其人际关系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方面,日常交往的人群主要是老乡、亲戚等。社区教育的缺失,使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缺乏提升自身文化素质,改变原有生活方式及重构与城市社区居民之间社会关系网络的渠道,阻碍了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育。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对策研究

重构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职能,构建社区层面的属地化管理体系。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体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社区在流动人口管理体系中的缺位。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突出社区的主体性地位,重构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职能,构建社区层面的属地化管理体系。一是要强化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登记、证件的发放、核查等,对证件办理不齐的流动人口进行劝导,并建立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二是重构流动人口的社区服务职能。流动人口在“社会人”向“社区人”转变过程中,政府应改变观念,强化属地服务意识,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以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出发,社区应积极整合就业、社会保障、民政、计生、工商等部门资源,为流动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创新社区管理体制,积极推动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活动。一方面政府应转变职能,按照“政社分开”的原则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使政府行政和社区民主自治有效结合、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社区自治组织应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切实承担起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核心是参与。社区组织应赋予流动人口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将流动人口纳入社区日常服务和管理范围,做到与本社区居民同对待、同服务、同管理。

完善社区经费保障机制,健全社区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的经费投入,是完善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实现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基本保障。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经费保障工作,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合理充足、保障的原则,将社区办公经费、社区工作人员岗位补贴、社会保险、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信息化网络建设等社区专项经费按照财权和事权划分相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区工作需要相应增加。另外,应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社区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

完善社区教育,不断提升流动人口素质。由于流动人口突出的流动性特点,居住地点的不固定使他们在传统正规教育框架内难于接受教育。社区教育应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对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课程,开设内容灵活多样,符合社会发展需要,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以科学文化知识、法律常识、劳动技能、生活常识为主,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并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社区流动人口参加社区教育。(作者单位:江西警察学院治安系;本文系公安部软科学课题“中部崛起背景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创新”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

2011LLYJJXST095)

注释

①王志强,郝安振:“社区已成社会管理前沿,服务均等化维护社区稳定”,《半月谈》,2011年第6期。

②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③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页。

篇6: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制度

1、内部流动人员:指本单位聘用的员工、外委合同单位的员工

2、外部流动人员:指租户单位员工、社会单位人员以及社会闲散人员等

二、工作要求

(一)内部单位人员

1、严格执行本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和规定,新员工应聘需提供合法有效证件以及相应证明材料,本单位组织对其学习或工作履历进行审查。

2、员工离职或解聘人员,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办理相关手续,并报备本单位品质安全部(下称:安全管理部门)。

3、外委合同单位的员工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影印件,由其所在单位出具员工名录,并加盖单位公章报送安全管理部门。

(二)外部流动人员

1、本单位安保人员应密切观察进出本辖区的人员、车辆等,需要进入办公楼等区域的外部人员,必须对其身份进行确定和登记。

2、公共区域停留的人员,特别是长时间逗留人员,应对其进行询问,了解其去向,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劝离或提供指引服务。

3、发现有外部人员在本管理区域发生事件,应迅速报告安全管理部门,采取得当的措施控制局面,有犯罪事实的应控制来人,立即报警。

4、外委保安管理部门应安排人员不定时对管理区域进行巡逻,加强对重点部位、死角部位的检查力度,对有施工任务的人员,严格管理杜绝非施工区逗留。

5、物业安保部门应通过技防设施加大对管理辖区的监控,仔细观察公共区域人员动向以及携物停留等情况,对发现的可以人员、物品等,在第一时间迅速传报派人现场确定。

上一篇:党政干部领导能力测评下一篇:学生处分撤销个人自我鉴定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