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前3分钟演讲稿20

2024-08-12

小学生课前3分钟演讲稿20(精选14篇)

篇1:小学生课前3分钟演讲稿20

我们的祖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辉煌,人民勤劳勇敢。她有饮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她有三山五岳的秀美山川,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我不会忘记,祖国历史的沧桑——鸦片流入的日子里,强健的国民沦为东亚病夫;英法联军的入侵,使万园之园付之一炬;南京大屠杀,使30万无辜同胞喋血成河……危难关头,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发奋图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抗争,谱写了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历史 篇章。新中国的诞生,向世人昭示,沉睡的雄狮已经苏醒,东方巨龙开始腾飞!

不久,祖**亲,将迎来她的60华诞。60年啊,60年的励精图治,六十年的上下求索,使13 亿人的中国,令世人瞩目——抗震救灾胜利、奥运成功举办、神七飞天实现太空行走、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我们的祖国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我要深情地说一声:我爱你,中国!

篇2:小学生课前3分钟演讲稿20

大家好!

按照我们班的惯例,本身并不是我今天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里面演讲,但是因为我前面的那位同学临时请假,所以就顺理成章的到我演讲了,其实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也很紧张,因为我也在上台前都没有想到是轮到我演讲了,但是既然到我了,我也只能尽力的去做好了,希望在演讲的过程当中,与任何的不足和缺陷还请见谅。

既然是课前的演讲,那我就与同学们来说说学习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吧,对自己的之前多年的学习当中所感受到的一些道理和你们的好好的讲讲,希望我讲完之后可以给你们带来或多或少的感受,我们也可以一起携手努力去做好一名初中生的事情,为我们的班级和学校争光,为我们的自己的未来去付出自己的力量和心思。我们现在已经初中了,小学六年,初中x年,我们已经学习了x年的时间,在学习上自己也曾遇到很大的难题,也收获了一定的成就,我知道自己现在所做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以后我也会更加的努力和上进的。

在学习上,我觉得自己最重要的就是态度,做一件事情的态度也将间接的决定这件事情的成功与失败,所以不管是做什么,首先最先要做好的就是端正自己的态度,有一个良好的态度才能更好去完成这件事,所以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的,要保持自己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更好的去完成自己的学习,同时也要提高自己对于学习的热爱与积极性,做到足够自主的去学习,主动的融入到学习的过程当中,其次还需要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在学习的时间里,就应该全身心的将自己的所有心思都用在学习上,而不是轻易的就可以被外界的各种因素所打扰到,要做到一种完全忽视外界的干扰的境界,未来还有很长时间的学习,还有很多的知识在等着我们去学习,所以就算自己做的有任何的不好,我们现在也还有时间和机会去改正和完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成长也是,我们也不要急于求成,细水长流终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会得到自己所期望的东西。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更好的去认知自己,对自己的身上和学习上的很多的不足和缺陷都及时的去改正,去更好的完善自己,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也更好的去完成自己的学习,相信我们班的所有的学生都是足够优秀和出色的。

篇3:小学生课前3分钟演讲稿20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有关语文能力读、写、听、说四方面的关系一直难以协调。一方面, 不少语文教师或者不注意语文能力的培养, 陷入以传授语文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误区;或者认为要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就只有多读多写, 结果忽视了读、写、听、说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长期以来, 对语文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训练, 可以说是既无明确的目标, 又没有一定的体系, 其训练也就很难落到实处。事实上, 读、写、听、说四者之间是联系紧密的。读写是听说的规范, 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对于说话训练, 很多语文教师既深知其重要性, 又苦于缺少训练时间而无奈地放弃, 于是就出现了成绩优异却与人交流困难的所谓“书呆子”, 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如何让学生学会听说?怎么帮助他们听得认真、说得规范呢?经过思考, 我在所任教的班级中尝试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研究探索。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 “课前三分钟演讲”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听说, 帮助学生成功地写作,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判断力,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他们乐学、愿学语文。我的这一尝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训练目标

说:1.说话的语气、语调、勇气和热情;2.普通话的表述和朗读;3.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连贯性、简洁性、灵活性;4.说话方式的选取;5.说话语言的运用。听:1.语句意义的整理和提要;2.说话动机的分析和理解;3.反应的准确和迅速;4.能抓住要点进行转述。

二、训练形式

1.每次语文课前, 由一位或几位 (不超过五位) 学生演讲或表演, 限时两分钟, 再由另三位学生分别评价。整个过程都要教师引导。2.学生演讲一律用普通话, 初一时按座次顺序轮流进行, 初二时抽签, 初三时即兴演讲, 学生每学期可有2~3次训练机会。3.每学期的形式最好略有改变, 如初一时自由选择内容, 初二时根据几个话题出好一些相关的题目, 抽签进行演讲, 初三时由一人出题另一人演讲等。形式的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训练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列举了现行教材中关于“口语交际”的几个话题, 我根据实际, 选择了以下内容:自我介绍, 新闻消息, 名人名言, 知识介绍, 故事笑话, 讨论对话, 节目主持, 预习提示, 复习巩固等。

四、训练过程

首先, 根据新教材的编写体系, 遵循先易后难、先短后长、先课内后课外的原则。分三步走, 一个年级一步, 每步设计三至五个不等的话题。

1.初一年级的训练

(1) 从自我介绍开始, 从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优点、缺点、习惯、理想等不同方面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 指导学生课前写好演讲稿, 上课演讲时允许参考讲演稿。 (2) 配合教材的寓言、童话单元, 可以讲一则故事:可以是自家的, 也可以是左邻右舍的, 或者本乡本土的故事, 当然也可以是看过的、听过的童话寓言故事。 (3) 新教材中有关于作家的故事 (如鲁迅的《风筝》《社戏》) 、科学家的趣闻、英雄的事迹等。所以, 可以说一件______ (有趣、开心、伤心、烦恼……) 的事, 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 注意记叙的中心、顺序和详略。 (4) 新教材有名著导读, 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的, 课文也有许多名家名篇, 如安徒生的《丑小鸭》《皇帝的新装》, 笛福的《荒岛余生》, 朱自清的《春》,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所以, 我设计了“我推荐的一部小说”这一话题, 让学生把自己看的好书推荐给其他同学。 (5) 如今的孩子都爱看电视, 家长老师头疼不已, 通常采用“堵”的强制手段, 但收效甚微。既然“堵”不住, 还不如加以引导。结合教材中 “新闻通讯” (八年级上教授, 提前进行) 的单元, 让学生在“玩”中学, 观察播音员播音时的神态、动作。然后课外采写新闻, 尽可能是班级、学校的事, 模仿播音。

2.初二年级的训练

通过一年的训练, 学生的胆子大了, 在说话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那么, 演讲的要求相对就要高些:时间加长了, 内容复杂了, 表演成分再多些, 要求抽签“脱稿”演讲,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辅助课件。这一阶段的话题包括: (1) 我家的______ (物品, 可大可小, 可贵可贱) 。结合教材说明文的单元抓住物品的特点, 注意说明的顺序, 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 (2) 新教材中有许多古诗词, 甚至有专门的单元,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读、欣赏, 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的歌词或一首诗词推荐给大家, 必须是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 古今中外皆可。 (3) 某物的故事。结合教材中学习的散文的特点, 如高尔基的《海燕》。“某物”是指自己拥有的一件小物品。要求当众展示, 介绍小物品、说出这个小物品身上的故事、自己的感受, 可以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以事喻理。 (4) 设计“今天我主持”的话题, 一是为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议论文做准备, 二是为初三阶段的辩论打基础。要求学生就自己亲身经历的或亲眼看到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做到观点清晰、是非分明、言之有理。 (5) 针对新教材中《怎样搜集资料》, 欣赏书法及诗词的内容, 让学生浏览近期的报纸,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风云、国家大事、社会趣闻、名人轶事讲给大家听, 可评可说。

3.初三年级的训练

经过两年的训练、积累, 学生的说话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初三时间紧、任务重, 训练形式相对简化, 但内容更丰富、难度加大, 给学生更多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空间。设计三个话题: (1) 课本剧展播; (2) 辩论会; (3) 文学欣赏。当然, 为了因材施教, 对一些特殊的学生可以有所变动。

其次, 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 教师的引导起决定性作用。在这一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先判断人家说得怎样, 再想想好在哪里、差在何处, 然后更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好、为什么差。由最初印象入手, 让学生在“听”中“想”, 在“想”中“听”。从形式到内容, 由现象到本质, 由浅入深。

五、训练的效果和反思

为了尽量圆满地完成任务、达到认定的目标, 发言者会广泛地搜集材料, 时时留心听、留心看、留心找。然后再对拥有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 抓住中心, 再选用较为准确、生动的语言, 力争条理清楚、上下贯通、内容和感情符合实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在学生观察中启发学生发挥联想, 在头脑中构成广阔的生活画面, 使观察的层次更上一层, 引导学生对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进行纵横比较, 使学生养成捕捉生活细节的习惯。这样, 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然就得到了加强。

对听话者来说, 听是对外界信息的感知, 是对听觉器官中语言信息的分析、理解和记忆。在倾听发言的过程中, 边听边思考, 力求听明白、听准确。掌握发言内容的重点, 抓住关键之所在, 分析话语的“言外之意”。再加上要进行的评价, 这样是对自己的一次提高, 还可以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 无疑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良方之一。

课前演讲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的三个维度,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出来。几年来, “课前演讲”经历了一个由较简单走向较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我有意识指导学生多积累事实, 教他们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中提取抽象的道理, 不断设法帮助学生进行较有成效的自我教育, 坚持教给他们必要的基本知识, 认真指导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 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为寻求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突破口做了大量努力。当然, 课前演讲活动只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 以说促听、以听促写的一个大胆尝试, 虽然这个尝试已取得了一些经验, 在某些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突破, 但是, 要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 仍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篇4:唱好课前戏,做好课前3分钟演讲

关键词:课前;演讲;口语;兴趣

浙教版职校英语第三册的Festivals是一套以“任务型语言教学为编写理念,力图把基于生活任务的语言教学模式引入到我国英语教学领域中去的教材”。其基本的编写思想是:以话题为主线,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兼顾交际功能和语言知识结构的学习。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有目的地做事。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圆满地完成这一新型的任务型教学任务呢?在多年的教学Festivals的实践中,我觉得在学生群众中广泛开展唱好“课前戏”即做好“课前3分钟演讲”活动,精讲多练,全民参与,逐步培养和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较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讲正课前,让3~5位学生在讲台上或自己的位置上进行演讲,可以是有演讲稿的,也可以是即兴演讲,此做法深受学生欢迎。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敢想敢说的胆识,而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树立自主自尊自强的人生观,可谓一举多得。例如,浙教版Festivals Section B讲完Section A,学生们都在谈论节日,恰好中国传统节日“Mid-Autumn Day”(中秋节)假期将至,于是我布置了一个话题“What are you doing for Mid-Autumn Day?” 对于中秋节,中国学生自然是喜爱又熟悉,纷纷开动脑筋、放开思维、精心准备。因此,上课前,我让学生自由站起来发言,他们口若悬河,说出的主题语句既通顺,又有条理,层次井然,且有创意。

演讲过的内容,或者是学生们精心准备的语句,记忆深刻,過去很长时间依然可以记忆犹新,以后遇到类似的作文,也能信手拈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说英语时的体态表情、手势以及为人处事都显得得体大方,不再是脸红耳热、语无伦次、扭捏不安的样子。学生们学英语的兴趣自然而然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也有力促进和巩固了英语的课内外学习。演讲材料也并非局限于课本教材。我的学生对于英语教学非常热情,集体征订了《学英语报》,每期报刊都有一定版面丰富的演讲素材,如英语小短文中的诗歌、故事、寓言,体裁分记叙文、说明文,甚至科普文、小品等等。

当然,演讲的形式必须是多样化的,一开始学生有紧张、恐惧、害羞等心理,可以预先通知下节课由谁做演讲,让其有准备,顾及面子问题,学生准备充分,效果自然渐佳,不再惧怕下一次演讲。慢慢习惯了之后,可由教师预先布置话题,让全体学生预先准备,上课时由老师随机点名找学生上台;也可由被点名学生再点名找其他学生上台演讲,此法较为灵活且效果较好又全面。也可分组,如大组、小组,单组、双组;亦可分队,如前后两队,左右两队,每个组或队里选出代表上阵演讲,看哪个可以折冠,而后予以不同方式的奖励。当然,不管优胜方或逊色方,都要及时予以热情的掌声鼓励。每当此时,学生总是激情顿起,兴趣盎然,效果相当好。实践证明,唱好课前戏,做课前3分钟的演讲,我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增长神速,会话能力普遍提高,有力配合了我在课堂上的英语教学。在课堂上,我可以随时点几位学生与我进行或难或易的对话,做示范表演;每堂课都可以轻松顺利,圆满地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和要求。

参考文献:

宋宏.如何开展英语课前演讲.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1):86.

篇5:小学生课前演讲稿3分钟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放飞理想的翅膀,做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处于爱幻想、爱做梦、爱突出自己的个性、爱张扬我们的与中不同,我们没有错,我们现在就处于不定性的发展时期,没有一个标准让我们去衡量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时刻让大人知道我们能自己做住,可以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可是我们还有一些依赖。爱整天做梦,也许今天我们想当一名老师,去教育我们的后来者,也许明天我们想当一名科学家去探求我们人类到目前还不知道的一些谜,或是我们还没有办法解释的一些现象……

我们是在埋愿现实的残酷与不公,我们是在对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长辈的一些生活做法无法理解,我们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呀那样去做。那都是我们太小了埋愿太多的社会经验。那时我们处世不深。

放下我们爱幻想、爱做梦的行为,我们要做一个为人民、为人类的进步有所作为的人。以我们的行动来证明我们把!

篇6:课前3分钟演讲 《一分钟》

课前3分钟演讲 《一分钟》

时间流逝的无影无综,去的快,来的也快。而能否把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陶渊明说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人生短短数十秋,想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登上人生的顶峰,谈何容易。也正因为如此,珍惜时间就显得异常的重要。著名的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救电话,并与那个向往成功、渴望指点的青年人约好了时间和地点。待那个青年人如约而至时,班杰明的房门大敞着,眼前的景象令青年人大感意外——班杰明的房间里乱七八糟、狼藉一片。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招呼到:“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班杰明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地关上了房门。不等一分钟的时间,班杰明就又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让进客厅。这时,青年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便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水气息里还荡漾着微波。可是,没等青年人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班杰明讲出来,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道:“干杯!你可以走了。”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既尴尬又非常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向您请教呢......”“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微笑着,一边环视着自己的房间说,:“你进来又一分钟了。”“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懂了,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班杰明舒心地笑了。青年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连连道谢后,开心地走了。

其实,只要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了理想的人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说的就是时间的可贵。利用好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就可以做成许多事情,而成功也会逐渐地向我们靠近。

篇7:课前3分钟演讲稿

大家早上好!

语文是中华民族国语的基础,是我们学会文字表达的工具,也是我们认识世界、面向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

我想起了鲁迅先生,他是上世纪初中国文化的旗手。面对贫穷落后的祖国,他立志报国,远渡东洋求医。学成回国后,他发现:中国落后的原因不是疾病,而是文化的落后,他弃医从文,拿很多杂文随感,抨击黑暗落后,唤醒了大众。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对语文的学习,也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开始我以为语文不用学,谁不会说中国话?在学习中,我开始认识到学语文的重要性。我在语文课中,不仅学到了写作、阅读、分析,好学到了很多道理。我爱语文课了!

同学们:让我们学好语文,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吧!

前不久,我读了一则童话故事,它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巨人的花园》。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以后,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地幸福……

王尔德的这个快乐故事,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个巨人,他两次的自私与冷酷给花园带来了冰雪寒冬,让孩子们失去欢乐的同时,他自己也同样孤单寂寞,更享受不到花园里明媚的景色!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快乐也一样,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我还记得这样几句名言:“把你的痛苦与人分享,你的痛苦将会减少一半;把你的快乐与人分享,你的快乐将增加一倍。”是啊,分享快乐不会使自己损失什么,却能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情。相反,有了快乐,一个人独乐,最终也不会快乐。

与别人一起分享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快乐能够传染。其实很多时候,与别人分享快乐,既是给了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既给了别人一个好心情,自己也留下了一份好心情。

篇8:小学生课前3分钟演讲稿20

1.从社会发展看口才的重要性。

从21世纪生存的社会空间来看, 口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际交往在社会中越来越频繁, 口才与演讲的舞台越来越宽广, 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也都离不开, 可以说, 口才是现代人成功的基本素质之一。演讲与辩论不仅在人际交际、传播社会文化中有重要作用, 还担负着教育、激励、审美、实现的作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使学生与外界环境直接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大大减少。据调查, 10—16岁的孩子69%的节假日时间待在电脑边, 严重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时代已经使我们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课程标准》:

“演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现在有些语文课上, 忽视语文母语基本功能和语文教学基本任务的现象实在令人担心。课堂热热闹闹, 课件五颜六色, 教师慷慨陈言……每节课结尾都要把文本上升到民族大义、道德素养这些理性层面, 却丢弃了祖国的优美文字以及包含于其中的博大精深的思想感悟。在听说读写的母语训练中, 我们平时往往重视读写, 忽视听说。《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普遍的现代社会, 口头表达和口语交际显得特别重要, 其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成分。”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口头表达, 应成为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笔者坚持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堂口语训练,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从教学方法层面看, “演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胡适说:“用演说, 辩论, 作国语的实用教授法。国语文既是一种活的文字, 就应当用活的教授法。演说, 辩论……都是活的教授法, 都能帮助国语教学的。”他提出在中学前两年教完国语, 到了三、四年, 则以演说、辩论课取代它。“凡能演说能辩论的人, 没有不会做国语文的。做文章的第一个条件只是思想有条理有层次。演说辩论最能帮助学生养成有条理系统的思想能力。”胡适所构想的演说、辩论课, 最集中地体现了语文的教学本质, 一方面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衔接, 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应用性特征, 另一方面与语文知识、能力衔接, 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特征。

二、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实践策略

1.朗读训练。

朗读前需要对作品理解, 领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作者所寄予的情感。其次还要琢磨字里行间具体的语言色彩。诗词朗读除了要体现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深邃的意境外, 还要韵律和谐、语音抑扬顿挫、韵脚响亮清晰、音韵和谐悦耳。散文在朗读内容上就需要处理好转承、停顿、节奏、语气等, 根据散文的风格, 用语调、语速、音色变化加以表现。童话往往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动物或其他事物人格化, 赋予它们人的情感、动作、语言, 寓言也是这样。朗读时就要在充分理解作品基础上亲切新奇、有声有色。戏剧朗读难度更大, 需要理解、投入、恰到好处综合运用各种语音技巧、动作、姿势、表情等。同时, 应当在朗读中加强基本功训练, 如呼吸训练、语音语调语气训练等。

2.复述训练。

复述就是把读到听到的现成语言材料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有条理地转述出来的一种口头表达方式。低年级要求忠实于原材料, 转换成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如复述寓言、童话、民间故事等。初中则要根据问题的需要着重概括性的复述, 可过渡到较长记叙文和有一定情节的小说, 要保持故事或事件的完整性, 去掉描写铺排和细枝末节。初二以上, 逐渐过渡到复述议论文, 要求能保留原材料的中心论点和论据要点。创造性复述, 是要对原材料的内容结构和表现形式进行一定的调整, 然后用新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复述, 如要求改变顺序, 运用插叙或倒叙, 转换人称, 改变听者身份等。还可以发挥想象, 对一些重要的地方进行创造性发挥, 加上细节描写或铺排、渲染场面, 在生动、具体、形象方面做文章。

3.说事训练。

对小学和初中学生而言, 说事训练极其重要, 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基本手段。说事就是把自己亲眼见到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讲述出来。一般要求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 紧紧抓住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等前后关联的环节, 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等。随着水平的提高, 对说事的要求可作逐步提升。除了内容方法上作要求外, 最主要应在语言上下功夫。可以让同学互相讲, 要求每个同学都尽力学会一些讲话中的修辞手段。

4.描述训练。

描述一般指对人物场景、事物等的状态特征、情境用口语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 使人如见其人其物、如临其境。描述要注意到场合、对象, 用好语言色彩, 同时要突出细节、重点。

5.说理训练。

说理, 是以确凿的论据或事实来说明对问题的见解, 表明自己的态度, 从而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说理训练方法: (1) 列举事实或道理事例, 然后摆出自己的观点, 最后联系实际。 (2) 列举正面事实或道理, 然后摆出自己的观点, 接着列举反面事实或道理, 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论题。 (3) 针对一个问题或一个观点, 从不同角度去说, 条分缕析。在结构上可采用“总分”“总分总”等形式, 在具备了一定基础之后, 则要注重说理技巧方面的训练。

教学方法是教学系统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 语文教学从传统走向现代, 从封闭走向开放, 最为显著的就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前三分钟演讲, 就是一种在老师指导下, 学生上讲台演讲, 师生讲评的学习方法, 它在不同的年龄层次也有不同的要求。

初一阶段采用“自由演讲”式训练。演讲之初是模仿阶段, 从趣味入手, 实现“敢说”。训练难度要小, 可采用“讲述型”, 鼓励学生讲述一些简单的笑话、小故事、寓言等。表述清楚、语言通顺即可。学生的害怕心理基本消除之后, 可扩大为全班性训练, 让每个学生都“置身事内”。同学演讲时, 要求做到准备充分, 围绕一个主题, 用普通话, 声音响亮, 咬字清楚, 内容精炼, 体态大方。

初二阶段采用“命题演讲”式训练。教师在演讲前布置一些热门话题, 学生可以分四人小组做准备, 派代表演讲。要求学生在初一的基础上, 能恰当地运用面部表情、眼神、姿态和手势, 取得口头表达和表情动作完美和谐的统一, 通过不同的语气, 不同的发音效果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说话时情动于衷, 感情饱满。

初三阶段采用“即兴演讲”式训练。具体做法是:由老师任意指定一名同学上台即兴演讲一至三分钟, 不再受命题的制约, 并由一名同学对讲话同学的讲话内容、结构、语言、仪态等方面加以评论。要求充分肯定长处, 指出不足, 也可作必要的补充。教师作适当评点。

三、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效果和作用

要夯实母语, 必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前三分钟演讲是培养这四种基本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1.演讲能提升听力。叶圣陶先生曾说:“听就是读, 是用耳朵来读。”通过听可以训练学生听音和辨音的能力;可以训练学生注意、想象、联想、记忆的能力;还可以训练学生快速敏捷的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学生听同学的演讲, 从中抓要点、长知识、扩视野, 学会了用自己的听觉收集信息, 并且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同时, 从别的同学的演讲中, 还可学到更多的演讲技巧和形式。“听”是吸收信息, 而“说”是输出信息。“听”的水平与“说”的水平是成正比的。

2.演讲能使读写并进。学生为了作好演讲, 需要从图书、报刊、电影、电视、网络以及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中搜集信息和资料。阅读大量健康有益的书籍, 对他们有较大的教育价值。学生在演讲的准备过程中, 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把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 组织好语言, 理清思路, 并写成文字。有了大量的语言储备, 学生的语言表达自然就生动起来了, 写作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3.演讲能活跃课堂气氛。人们的正当兴趣要借助一定的手段激发引导, 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如此。演讲活动刚开始, 学生常常有胆怯的心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表现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升。由于讲演内容一般不局限于课本有限的内容上, 而是让学生广纳博采, 突破授课内容的局限, 开阔视野, 能激起阅读的兴趣。从语文课外获得知识, 叩开思维的门扉, 实现了课内外衔接, 调动他们的情趣, 能营造出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的紧张情绪得到了很好的放松, 大大提高了听课效率。

课前三分钟演讲以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为目标, 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既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篇9:小学生课前3分钟演讲稿20

课前一分钟演讲是我校小学部语文教学的亮点。所谓“课前一分钟”,不是上课铃打响前一分钟,而是上本节课内容前的一分钟。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演讲需要从演讲稿、表现力(眼神、手势、语调等)两方面入手,进行充分的准备,不断地练习。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演讲稿由师长指导完成,重要的是对演讲稿进行呈现,即演讲的表现力培养。

一、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演讲表现力培养的前提,可以从三方面做出努力:

1.树立榜样,增强自信

一是给学生讲述古今中外成功事例,鼓舞学生。如,西欧被称为“历史性的雄辩家”的狄里斯知识渊博,很有思想,可天生声音低沉,呼吸短促,口齿不清,第一次演讲惨败,他每天去海边呐喊,对镜子练习发声,坚持了几年,再度演说,博得众人的喝彩,一举成名。《国王的演讲》中艾伯特口吃,在语言治疗师的帮助下,发表了流畅而精彩的演讲,鼓舞人民共同抗敌。二是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寻找身边最贴近自身水平的榜样,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

2.出丑练习,敢于丢脸

很多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已经很讲面子了,生怕在别人面前出丑丢脸,为此设计游戏:我是小丑,我怕谁。就是让每个学生轮流上台做出各种滑稽、怪异的举动,说逗笑的话语,让台下的观众乐起来。在游戏中,一些胆小、羞怯的学生也尽情展露,直面出丑,知道演讲不成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被大家取笑一下而已,心理上就承受得起“丢脸”了。

3.单项演练,减轻压力

演讲是一项系统工程,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7%语言+38%声音+55%表情。演讲既要讲又要演,对于学生的眼神、站姿、手势、音量、语调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无法做到。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最困难的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展示肢体、表情这样的无声语言。因此,进行单项演练,并教会同伴进行点评,可以减轻上台学生的压力。如,第一项:站姿端正。点评语言指导:我觉得×××演讲时身体笔直,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我给他(她)打100分。第二项:目对观众。点评语言指导:我觉得××演讲时抬头挺胸,眼睛看着我们,我给他(她)打100分。

二、多样化教学,提高训练的效率

1.示范教学

示范教学最大的好处是向学生提供了模仿的对象,使他们少走许多弯路,加快了演讲训练的进程,提高了演讲训练的效率。一方面让学生观摩同龄学生演讲比赛的视频,另一方面教师给学生进行示范演讲。在实践中,笔者发现示范教学让低年级学生在以下两方面得到很大改善。

(1)了解了语调的重要性

语调往往比语义能传递更多的信息,能对听众的心理产生极其微妙的特殊作用,因此更为重要。首先,给学生讲述故事:波兰明星在一次美国演出中用波兰语念台词,听众不知道台词的意义,跟着演员一起经历了愉快、慷慨激昂和无比悲伤,其实这位明星用波兰语背诵了九九乘法口诀表。可见,语调能控制听众的情绪。其次,教师示范用不同的语调演讲同一篇演讲稿,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演讲者要不断揣摩演讲稿,把握轻重缓急、高低起伏,才能吸引观众。

(2)实现了从背诵到演讲的跨越

演讲当然要背诵稿件。教师会把演讲内容提前告诉学生,让家长协助学生做好准备,普通话基础不好的学生要先写出演讲稿,然后反复读,将字音读准,直到能背下来。部分学生就以为把演讲稿背熟了,再当众讲出来就是演讲。

教师示范演讲,让学生理解演讲的生命力不仅在于以它的思想内容唤起听众的思想,还以演讲者的感情激起听众的感情,要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眼神、手势等)相结合,使演讲呈现出和谐之美,才能打动观众。

2.微格教学

微格主要指的是局部录像定格,以录像来记录学生的行为,以放像再现及时反馈,供学生和学习小组分析、评价。微格教学最早是用来教师培训,已有近半个世纪的经验,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演讲是视觉和听觉结合的艺术,为了提高演讲者的自悟能力,采用微格教学,用手机录下孩子的演讲视频,对演讲过程中的眼神、手势等进行局部录像,然后让演讲的学生回看,他就能很直观地分析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改进,加快学生进步的步伐。

三、多元化评价,保持演讲的热情

评价是重要环节,通过评价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演讲的技巧,让讲者了解自己的成功之处,让听者激发出学习动力,使讲者和听者同时有所收获,共同享受获得成功的愉悦,保持演讲的热情。评价主要从这几方面着手:(1)每次对一个演讲者的评价由两名学生和老师共同评价打分,引导学生从内容、语速、音量、站姿、眼神、手势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先说优点,再说建议。哪怕是一次不成功的演讲都能挖掘出闪光点,保持学生再次演讲的热情。(2)班级所有学生一轮演讲结束评出“最美声音”“最美站姿”“最美手势”及“演讲小明星”若干,发放奖状,并在班级张贴照片。(3)一学期两轮演讲结束,评出“进步之星”“超级演讲家”若干。

参考文献:

[1]刘德强.演讲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121.

[2]荣静娴,钱舍.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10:课前3分钟老师演讲

大家好!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把中国从一个大国变成了一只肥羊任人宰割。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八国联盟烧毁圆明园,瞬间把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变成焦土和瓦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仁人志士被任用,有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团结的力量打败了帝国主义。

伟大的祖国经历了种种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不愿意落后于前辈。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拓荒者留给我们的无畏精神,不怕困难地前进。

少年盛世,少年强则强。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分,不能占。

历史的书写还在不知疲倦地转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诉求在古老的地图上回荡不休,每一颗燃烧的心都被那雄浑的声音所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可以谱写出无愧于古人的历史新 篇章!

鲁迅先生曾说:自古以来就有努力的人,努力的人,为法舍命的人,为民讨饭的人& mdash& mdash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都是中国的脊梁,抗战的伟大英雄是中国的脊梁,我们一定会成为新世纪振兴中华的脊梁。正是因为有这么多骨干,中国才会有复兴的一天。因为,祖国在我心中!

篇11:课前3分钟演讲励志故事

在哈佛大学的历史上,曾记录着这样一件事:183月,詹姆斯。康诺利未经校方同意,私自离校前往雅典参加奥运会,经研究,对该生给予开除学籍的惩罚。

詹姆斯。康诺利从小就酷爱运动,他经常偷偷地跑出去,参加印第安人的庆祝活动,但是,家人反对他的不务正业,希望他能在文学上有所建树。

当詹姆斯。康诺利得知现代奥运会要在雅典举办后,他说要参加,遭到了家人的反对。詹姆斯。康诺利随后又向哈佛校方提出参赛的要求,同样,学校也没答应。

当时,美国人对体育事业远没有现在这么热爱,何况詹姆斯。康诺利平常的综合素质表现太差,校方自然不会给他放假。

詹姆斯。康诺利将奥运会视为一座高峰,他要用行动去证实自己,于是,他毅然坐上客轮,出海了。

他本想提前到达雅典后,抽出几天的时间加强训练,谁知,由于希腊日历和公历不同,等他到达雅典时,已经是1896年4月6日,奥运会开幕的这天。

下午3时,希腊国王宣布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正式开幕,应邀参赛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英国、匈牙利、德国、丹麦、美国、法国、智利、瑞士、瑞典,连东道主希腊共13个国家311名运动员。美国队包括詹姆斯。康诺利在内,参加运动会的共有14人。

比赛项目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古典式摔跤、体操、击剑和网球9个大项。詹姆斯。康诺利在海上颠簸了20来天,体力还 没有复原,何况,他的内心还 在忍受着被哈佛大学开除的郁闷,所以,他更要以强者的姿态出现在赛场上。在比赛中,詹姆斯。康诺利终于在三级跳中跳出13.71米的成绩,成为现代奥运会史上第一个奥运会冠军。

詹姆斯。康诺利虽然赢得了荣誉,但是,他的家人并不感到自豪。因为那时,很多人并不把奥运会看成一种高尚的活动,甚至他最好的同学吉恩这样对他说,詹姆斯,你站在了一座高峰上,却从另一座高峰上滑落了下来,你认为自己值吗?

吉恩所指的另一座高峰是文学创作。

詹姆斯。康诺利的斗志被激了起来,他说,难道你认为我离开哈佛,就成不了作家?那我就证明给你们看。

19,詹姆斯。康诺利参加完第二届奥运会后,就开始专心写作,先后创作了25部长篇小说,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赞赏,成为脚踏两座高峰的人。

励志故事2:心有多远,路有多长

他出生于法国一个贫困的家庭,自幼受尽了苦难的磨砺。

十几岁时,由于家里经济拮据,实在无法供应他上学,他去了一家咖啡馆打工。在咖啡馆里,他干的是最粗重的活儿,咖啡馆的老板、店员,顾客都称呼他“小跑堂的”。苦些累些,他不在乎,他受不了的是,人们对他的歧视。

有一次,他小时的伙伴卡恩来馆里喝咖啡,抬眼看见了他,便招呼他道:“小跑堂的,过来给我添咖啡。”他低着头,假装没听见。卡恩一拍桌子,冲着老板说:“你雇的小伙计怎么对顾客这么冷漠?”老板连连赔礼,并呵斥他赶紧去招待,他只好忍着屈辱被卡恩支来唤去的。卡恩临走时,掏出一张票子对他说:“这是你的小费,拿好。”就在他伸手要接时,卡恩却将票子扔在了地上,抬脚踩住。他已经弯下了身子,见状,眼泪顿时淌了下来。

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哭了一夜。次日凌晨,他爬了起来,开始绕着街道奔跑。血在体内如江河奔流着,他发誓要成为全法国公众景仰的人。从此,他从两条腿开始,每天早晨五点起来,进行长跑锻炼。

日复一日,风雨无阻,机会终于来了。那年,他报名参加了法国田径冠军赛,以万米和五千米两个第二名的成绩,被选中参加奥运会。

在接下来的三届奥运会中,他先后夺得万米比赛的亚军,五千米比赛亚军和马拉松比赛的冠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他就是法国著名长跑运动员阿兰·米穆。

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在于他人生目标的远近。你的目标在近处,成功就不会太大;你的目标在远处,成功之路也会越走越长。

励志故事3:坐在对手旁边

杰克来自美国一个偏远的小镇,在哈佛大学,像他这样的乡下学生并不多,由于他穿着土气,加上生活习惯的不同,在班里,经常被同学们当成取笑的对象。

杰克很苦恼,他极想改变自己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却不能够。他越是急迫,成绩越是下滑得厉害。第一单元物理测试,他竟然排在倒数第一位。

老师将他的试卷摔在桌子上,沉着脸说:“杰克,你简直比勃朗还 笨。”

老师的话严重地刺伤了杰克,因为在一次智商测试中,勃朗的iq最低。虽然,每次考试,勃朗的成绩总能排在中游,但谁都知道,他是靠着勤奋才做到的。

杰克默然半晌,突然一咬牙,说:“老师,我要求调位,我要坐在勃朗旁边。”

老师答应了杰克的请求,将他安排到勃朗旁边。从此,杰克的位子和勃朗相临,勃朗学习,他也学习,勃朗就寝,他还 学习。

一学期后,杰克做到了,他的成绩超越了勃朗,排在全班第十。

老师当众表扬了杰克。杰克说:“老师,你说,我现在比谁笨?”

老师听出了杰克语气中的讥讽味道,心中不悦,便说:“不要自负,你和凯特相比,差得还 远。”

杰克头一昂,说:“老师,我要求调位,请把我调到凯特旁边。”

老师二话没说,把杰克调到了凯特的位子旁边。凯特是绩优生,几乎每次考试都在前三名。

从此,杰克以凯特为目标,凯特学习,他也学习,开特就寝,他还 学习。杰克屏弃一切杂念,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凯特。

一学期后,杰克超越了凯特,成绩全班第一。

没有对手,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一个人,离对手越远,离成功越远;离对手越近,离成功越近。

励志故事4:将失败的门敲破

现在,比萨饼很受人们的欢迎,但比萨饼的故事可能鲜为人知。

在五十多年前,有一个美国人叫卡纳利。卡纳利的家里经营着一家杂货店,生意一直不好。年轻的卡纳利告诉他的父母,既然经营这么多年都没有成功,就应该换一个思路,想想别的办法。

卡纳利家的附近有几所大学,学生经常出来吃快餐。卡纳利想,附近还 没有人开一间比萨饼屋,卖比萨饼肯定能行。他就在自家的杂货店对面开了一间比萨饼屋,他把比萨饼屋装修得精巧而温馨,十分符合大学生高雅而又讲情调的特点。不到一年时间,卡纳利的比萨饼就成为那一带的名吃,每天食客爆满。之后,他又开了两家分店,生意都很好。

卡纳利的胃口大了起来,他马不停蹄地在俄克拉荷马又开了两家分店。但是不久,一个坏消息传来,他的两家分店都严重亏损。开始,一家店准备五百份比萨饼,结果总是有一半的比萨饼卖不出去。后来他又按两百份准备,结果还 是剩下很多。最后,他干脆只准备五十份,这是一个连房租都不够的数字,结果还 是不行,甚至有时一天只有几个人光顾。同样是卖比萨饼,这个城市同他家所在的城市一样也有大学,为什么失败呢?不久,他的结论出来了,这个城市的学生与那个城市的学生在饮食和趣味上存在很大差异,他在装潢和配方上都犯了错误。他迅速调整,生意很快兴隆起来。

在纽约,他同样也是先吃了苦头。他认为他的市场调查搞得很细致很成功,但当他的比萨饼在纽约推出以后,却一直打不开市场。后来,他发现比萨饼卖不动的原因,是因为比萨饼的硬度不适合纽约人的口味。他立即开发新配方,改变硬度,最后,他的比萨饼成为纽约人早餐的必备食品。

卡纳利从在自家的杂货店对面开第一家比萨饼店起,十九年以后,他的比萨饼店遍布美国,共计达到三千一百家,总值三亿多美元。

卡纳利说:我每到一个城市开一家新店,十分之九是失败的,但最后都成功了。原因是我在失败以后,从来就没有退缩的念头,而是积极思考失败的原因,努力想出新的办法。因为你根本不能确定你什么时候才能成功,所以你必须先学会失败。

励志故事5:相信这颗超群脱俗的黑痣

有一个叫圣安·玛莉娅的女孩,出生于英国南部一个小镇。两岁时,她的左脸上长出了一颗十分难看的黑痣。从此,人们歧视的眼光时时向她射来,令她痛苦不堪。幸好,她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她看来,只有沉迷于书海,才能丢掉萦绕于四周的冷漠眼光和孤独感。

有一天,牛津大学一位著名教授外出散步时,意外地发现了这个正陶醉于书海中的女孩。她那如痴如醉的神情,让教授深感惊奇。他情不自禁地对随行的人和聚拢在四周的人们说道:“哎呀,简直不可思议,这位小女孩双目炯炯有神,智慧一定非凡过人,将来定是这个小镇上最有出息的人。看她脸上的那颗黑痣,那就是她日后卓然不凡、超群脱俗的标志。”

牛津教授的这句话传开后,小女孩的命运果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她的父母从此格外疼爱起她来,而先前那些歧视和冷漠的目光,也变成了羡慕的眼光,甚至还 有富人主动提出给她资助,为她提供当时最好的求学条件。

教授的话,也让小女孩像换了一个人一般,变得更加勤奋和自信起来。她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为她不断赢得令人羡慕的成绩。这一切似乎都在印证着那位牛津教授的预言。

篇12:语文的课前3分钟演讲

自然奥秘在被人们识破之前,常常戴着“怪”面具,让人迷惑。如果“见怪而怪”,对它进行深入研究,那么带面具的“怪现象”往往会把你引向一个突破口,导致一种新方法、新物质的发现。

请看,一位外科大夫正在给一位胆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手术前准备了几个放有水的烧杯以便存放结石。当连续几例手术结束以后,大夫吃惊地发现第一次手术放在烧杯内的结石已不见踪影。“太奇怪了!”为了证明这并非一个偶然现象,大夫又把另外一些结石分别放入剩余的几个盛有同样水质的水的烧杯中,胆结石同样消失了,烧杯里只剩下稍有浑浊的液体。

医生抓住了这个怪现象进一步对水质进行分析,发现都是些经过磁化垢水。于是一个预防胆结石的新方法脱颖而出:饮用磁化水。以检验,效果还不错呢!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预防胆结石的磁性杯,就是根据这一发现研制的。

这个发现是如何得来的呢?它来源于一个“怪”字。我们不难看出,医生的思维经过了以下几个过程:一、见怪而怪;二、怪从何来;三、见怪不怪。

从“怪”到“不怪”,正是我们认识事物、真理的一个过程。当某些自然现象或在被我们了解之前,往往以怪异的面目出现。一旦我们紧抓住怪现象不放,问一下,“怎么会”、“‘怪’从何来”,客观地加以分析、研究,便会发现假面具在不知不觉之中被揭开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尽收眼底。

由“怪”到“不怪”到揭示未知世界的真面目,“见怪而怪”是首要的一步。如果把未知世界比作一扇虚掩的门,从中传来怪异的声音,飘出迷惑人的烟雾,只有“见怪而怪”者才会上前探究,才有可能把未知世界一览无余。而“见怪而不怪”者只会不屑地从门前走过,根本谈不上什么发现新事物的可能性。

但是,认识事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见怪而怪”只是第一步。如果仅仅“见怪而怪”,却缺乏扎实的知识基础,正确的研究方法,坚持不懈的精神,只不过像一个好奇者仅从门缝中窥探到点滴,不仅不能把未知世界看个究竟,还可能仅以一孔之见得出错误的结论。

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把氯气通入海水中提取碘之后,发现剩余的母液中沉积着一层红棕色的液体。他虽然感到奇怪,但并未放在心上,武断地认为这不过是碘的化合物,只在瓶上贴了一张标签了事。一直到不久以后一位法国科学家证实是新元素溴,李比希才恍然大悟。他因此称这个瓶子为“失误瓶”以告诫自己。

综上所述,只有平时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坚持不懈地研究精神和“见怪而怪”的独特识见才能完成“怪”到“不怪”的飞跃,才能揭示事物的真谛。而“见怪而怪”则是首要的一步。

篇13:小学生课前3分钟演讲稿20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充分展示学生个性,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提升其学习兴趣, 有效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坚持“五个尊重”的原则。

一、尊重认知原则

联系实际、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必须始终贯彻的原则, 也是做好课前三分钟演讲的重要依据。在刚开始的实践中, 我很期待学生能展现内容丰富、观点深刻、表达通畅、富有表现力的演讲, 结果碰壁了。总结失败的教训,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恰当的起点, 是保证学生演讲兴趣的前提, 是开展好这项教学活动的基础。

依据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 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 我摸索出以下教学序列:

以上序列依据学生认知的普遍规律, 从简到难, 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二、尊重个性原则

承认差异, 尊重个性。因为学生个体水平参差不齐, 其演讲风格不可能如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般大气磅礴、慷慨激昂, 也不可能如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般冷静清峻、感人肺腑。在学生演讲时, 要承认学生的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性。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同学可能口若悬河;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可能语调不准、用词不当、甚至一时语涩。这时, 教师要示意学生不要紧张, 或让同桌提醒, 这对演讲者是一种鞭策和尊重, 对其他同“级别”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 极大地促进了该项教学活动有序健康地开展。

三、尊重实践原则

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 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学生始终应该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合作关系。可以说, 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而语文课前演讲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把生动活泼的演讲形式引入语文课堂教学, 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应该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演讲, 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记诵能力, 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背诵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每一次背诵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也是一次提高的过程。如果手拿讲稿, 念完为止, 像是在应付一件苦差, 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演讲者低头诵经, 情绪全无, 演讲的感染力如何体现?

每次演讲结束都要给演讲者打一个等第, 由语文课代表记录, 以备期末口语交际考评时做参考。同时还要做好阶段性的小结, 比如一轮演讲结束后, 评选一下最佳表现奖, 最佳口才奖, 最佳机智奖, 最佳创意奖等, 不时地进行激励, 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平时注意积累的话, 期末的时候还可以把优秀演讲稿汇编成册, 让他们再次回味那些精彩时刻。

另外, 按标准班容量计算, 每个学生一学期演讲的机会仅为2-3次, 语文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珍惜难得的锻炼机会, 不要让演讲有名无实。让每个学生珍惜每次演讲的机会, 尊重自己, 尊重他人, 尊重实践。

四、尊重激励原则

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 本身蕴涵着平等观念和价值预设, 在富有生成性的开放空间中, 个体不断展示、丰富、发展和超越, 能使多数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充分展示, 尽显汉语言文化的魅力。声调的抑扬, 情感的起伏, 情节的波澜, 加上恰当的肢体语言, 使演讲者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自然生成, 对自己来说是一次如星光般的闪耀, 对其他同学是一次精神上的享受。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次成功的演讲, 使学生对下一次演讲有了更强烈的期待, 激发了“听众”一比高下的“表演”欲望, 人人争当课堂的主人, 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 使语文教学充盈着丰富多彩的内涵。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 活动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要么羞羞答答、满脸通红、局促不安地站在讲台上无话可说, 要么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声音像蜜蜂般嗡嗡两句, 要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此活动不理解, 认为纯粹是走形式, 消磨时间, 持不大情愿的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 一再启发和鼓励。

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敏感、自尊的心理特征, 他们渴望成功, 渴望得到认可和表扬, 所以教师要对其中成功的演讲进行充分的肯定, 让其尽享成功的愉悦,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欲望, 为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对于不太成功的演讲, 教师要善于从“不成功”中发现闪光点, 如一个形象的肢体语言, 一个精当的比喻, 一段整齐的排偶, 甚或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等, 让演讲者体会到小小的鼓励, 使其对下一次演讲充满渴望。当然, 对其较为明显的不足, 教师应及时指正, 或让同学点出。语气尽量婉转, 能让学生在尊重中成长, 在感激中进步。

五、尊重课堂教学原则

课前演讲教学环节容易演变成为讲而讲, 无目的的讲、单纯为活跃课堂气氛而讲的过程。我们应充分树立以常规教学为根基的思想, 坚持其他环节为教学服务的原则, 立足于教学实际, 精心策划演讲内容, 将讲与学紧密结合起来, 并形成课前演讲与授课内容的良性互动。把课前演讲纳入整个语文教学的大系统中, 使之与阅读、写作等教学相联系。如学完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 我们安排了“我的童年趣事”的主题演讲。再如, 教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 我们开展了“我最崇敬的名人”的故事演讲。

篇14:小学生课前3分钟演讲稿20

【摘要】古今中外绝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是超级演说家,因此演讲备受推崇,而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更是将课前演讲作为一项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去贯彻执行。针对我院学生在“課前一分钟英文演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应对措施,并进一步指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若干方面以及“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在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英文演讲 高职学生 综合能力 教学实践

笔者所在的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不仅在校园网上设置了“课前一分钟演讲”专题栏目,而且将这项活动纳入了日常教学和班级考核之中。我院要求学生上课前作“课前一分钟演讲”,并安排了学生会干事过来检查登记每个班的演讲情况。我院团委每年定期举办“课前一分钟演讲”挑战赛,目前已举办了十二届。我院“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湖南教育新闻网和湖南电视台新闻栏目都有报道。

一、高职学生“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为了提高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和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笔者将“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然而,在英文演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学院非常重视此活动,并采取了相关措施保障和促进演讲活动的开展,但学生本身并不太重视。另外,由于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在英文演讲中表现也不佳。针对不同的问题,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下列对策:

1.学生不主动。大多高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因此很少有人主动站出来作“课前1分钟英文演讲”。

应对措施:按学号顺序,人人都要参加。

2.准备不充分。相当一部分演讲的学生没有提前准备或准备得很不充分,有的临时从手机上搜索一段英文来念,自己很不熟悉,发音错误很多,基本上很难听懂;还有的很简单说几句英文自我介绍,就敷衍了事了。

应对措施:与平时成绩挂钩,且占较高比例。

3.不敢开口。部分演讲的学生不敢或不愿开口说英语,想用中文演讲代替。

应对措施:坚持英文演讲,演讲内容和形式可不限。积极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4.缺少聆听与互动。学生英文演讲基本没有互动,台下的学生也没有认真去听。

应对措施:设置演讲后的提问环节。教师根据演讲内容提问听的学生或听众提问演讲学生。

二、“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方面

1.教学步骤。在进行“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前,要求演讲的学生提交演讲相关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纸制版或电子版的英文演讲稿以及演讲用的PPT或视频等。教师看完演讲材料后,提出改进或修改意见,使之更加完善。课堂演讲教学主要分为下面四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演讲。由于大学英语课通常是大班授课,学生人数众多,要求演讲者使用麦克风,以便所有人都能听见。每班指派专人负责拍摄演讲视频。

第二步,教师点评。演讲的学生比较看重教师的点评,因此教师应该多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同时,也要较委婉地指出其演讲中的不足之处,促进其继续提高,这对听众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借鉴。

第三步,课堂互动。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两个部分。教师可针对演讲的内容对听众学生提问,比如:“Whats the topic of the speech?”、“What do you think of…?”等等。听众学生也可以就演讲的内容提问演讲的学生。

第四步,演讲评分。评委组由教师和数名学生共同组成。学生评委包括教师指定的部分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和学生自己选出的代表。参照演讲比赛的评分标准,制定评分细则,从演讲的时间、态度、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打分。

在课堂教学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可带领学生观看并学习优秀演讲短视频,比如:TED演讲、美国历任总统就职演说、各类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以及名人的演讲等等。观看这些英文演讲视频,既训练了学生听力,又学习了演讲技巧,还对他们精神上有很好的启发和激励作用。

2.演讲话题。我院《大学英语》课程开设两个学期。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演讲的话题按学期分为两个部分:

(1)第一学期学生自主命题。由于新生刚踏入大学校门,对新环境和新同学还不太熟悉,可能会比较拘谨。再加上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和演讲能力都还比较弱,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话题进行演讲,这样他们就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了,演讲效果会更好,也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第二学期教师指定命题。经过一个学期的演讲训练,学生的各方面的水平都有相应的提高。进入第二学期,演讲话题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时事热点来指定命题。学生课外主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有利于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

3.演讲形式。这是一个讲究个性的时代,因此演讲的形式也可以不拘一格。

(1)个人的形式。除了传统的英文演说外,还有用英文讲笑话、朗诵诗、唱歌、猜谜,更有模仿Michael Jackson跳舞、魔术等才艺表演。

(2)双人的形式。比如英文对话。

(3)小组的形式。比如英文小品。

4.演讲时间。虽然活动名为“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但是演讲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课前的一分钟内。可根据参与的演讲情况和学生人数而定,比如学生在演讲中展示了PPT、分享了视频或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演讲时间可适当延长。总的来说,演讲用时不得少于一分钟,也不能超过10分钟。演讲活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放到课后进行。

5.其他方面。对于学生提交的演讲资料、现场拍摄的视频以及评分表等要及时地整理保存,不仅可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而且也相当于给学生建立了一个演讲档案,作为学生能力提升的见证。此外,教师可挑选出优秀的演讲视频,在别的班上进行展示和推广。

三、“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在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中的作用

通過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很好地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有效地增进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极大地改善了高职大学英语的教学状况。同时,该活动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1.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上几乎完全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我院学管部门和任课教师齐抓学生的课前演讲,促使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图书馆查询或网上搜索演讲所需资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的演讲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互帮互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全面提升高职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英语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在教学中,如果过于强调读写而忽视听说,即使学生有比较扎实的英语基础,但仍然是听不懂、说不出,学的也只是“聋哑英语”,交际能力很弱;如果只重视听说而不加强读写训练,学生语法混乱、词汇量少,能表达的不多而且还是Chinglish(中式英语)。“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将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训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性的全面训练:演讲前,学生在收集资料、撰写演讲稿时训练了读写能力;演讲时,学生练习了说的能力;演讲后,在互动提问中训练了听力。

3.逐渐培养高职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职业素养。“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活动能逐渐培养出学生以下的职业素养:⑴克服紧张和畏惧心理,敢于在公众场合发言;⑵逻辑思维缜密和临场应变能力强;⑶在演讲过程中,学会相互尊重、互相聆听。这些专业素养有助于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将“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活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日常化,使之成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训练,能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唐艳玲,毕会英.大学英语课堂嵌入英语演讲的有效性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师少华.课前小演讲学习大不同—浅议英语演讲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J].商界论坛,2013(18).

[3]许晓丽.使用课前演讲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J].希望月报,2007(9).

作者简介:

陈黎明(1983-),女,湖南永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与口译。

上一篇:高校体育社团的作用与发展论文下一篇:步入初中作文素材8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