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标准化成果的措施

2024-08-09

巩固标准化成果的措施(共8篇)

篇1:巩固标准化成果的措施

强化项目品牌产业人才服务意识

我市巩固旅游标准化成果

本报讯 记者李嘉、通讯员王白石报道:2月28日,副市长镇方松到市旅游局调研。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着力建好咸宁旅游电子信息平台,开通旅游12301旅游服务热线,打造咸宁智慧旅游。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凸显温泉旅游品牌,大力推行咸宁旅游“一卡通”,开发“一日游”产品,加快设置“香城泉都”旅游专线。做好旅游项目招商引资、重大旅游项目推进工作,逐步实现5A级景区零的突破。

镇方松要求,要树立项目意识,加快推进已引进项目的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树立品牌意识,打破区域限制,拓展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将咸宁旅游推向国际化。同时,要树立产业意识,在做强旅游经济上下功夫;树立人才意识,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树立服务意识,在行业管理上下功夫,巩固旅游标准化建设成果。

篇2:巩固标准化成果的措施

摘 要:林地资源在我国的国土资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工农业用地需要占用大量的林地,各种环境问题频繁出现。根据这一状况,进行巩固退耕还林工作,维持了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在推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意义,以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保障措施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浅丘地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F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228

前言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浅丘地区退耕还林工作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得部份退耕还林工作未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就对退耕还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退耕还林工作者需要针对退耕还林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退耕还林工作中出现的相应问题,使得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意义

1.1 退耕还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退耕还林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可以为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环境容量。环境容量不足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解决环境容量问题,就需要加大生态建设力度。通过退耕还林,就可以加快培育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能够改善人的居住环境。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除了加强经济建设外,还要重视生态建设,为人们创建一个清新、优美的生活环境。所以,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应该做好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作。

1.2 退耕还林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

退耕还林工作与三农工作联系十分紧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退耕还林工为农村的生产发展提供生态保障。通过退耕还林,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从而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陡坡垦殖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利于农业种植;扩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退耕还林,让广大农户从单纯靠种植农业发展经济束缚中走出来,更新产业结构模式。尤其是林果、林药经济的发展扩宽了农民的经济来源渠道,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农村绿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村庄园林化、庭院化,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保障措施

2.1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各方面人员意识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受专门的法律《退耕还林条例》保护和制约。有些地方领导和农户在意识方面有所缺失,没有意识到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重视不足、责任心不强。只有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各方面人员的意识,才能使退耕还林成果得到更好的巩固。

2.2 严格管理,合理经营

耕地在实施退耕还林后,土地性质已变为林地,所以必须按照林地的相关政策进行严格管理。严禁乱砍滥伐,乱占林地,对基本建设用地需要占用退耕地的,从服务地方经济角度考虑应同意,但必须经过相关程序进行审批,并要及时、保质保量进行置换,确保退耕成果。仁寿县依托森林公安局对破坏退耕还林成果的案件进行了严厉查处,对基本建设占用的退耕还林地及时、保质保量进行了置换,很好地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

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宣传、技术培训等方式引导退耕农户进行科学合理经营,如结合项目,对退耕还林进行施肥除草、品种改良等,提高林木的成材率和出材率。仁寿县结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进行低产低效林改造2128.67hm2,进行丰产培育4084.4hm2,从而使退耕还林初期因选择树种不当造成的低产低效林得到了很好的改造。

2.3 积极引导退耕农户进行产业升级,增加人均收入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退耕户还有部份耕作条件相对好一点的耕地。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政策支持、技术支持等方式引导退耕户走出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产业升级,提高人均收入。这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仁寿县结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林业血防项目等,积极引导退耕户种植青花椒、青见、核桃等经济效益较好的地方优质品种,并组织了花椒技术专业服务队、核桃专业技术服务队,有力地促进了农户增收。

2.4 充分利用现有林木资源发展康氧事业,促农增收

很多退耕户地处山区,当地林木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为发展康氧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中、高档农家乐,修建一定量的林间小道等,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人群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在商家获益的同时,也可带动周边农户经营当地特产、发展民宿经济,还可引导当地农户改变意识,多渠道发展自身经济。仁寿县五龙山方圆五公里范围内,森林植被丰富,负氧离子指标高,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各部门政策支持,发展了一个高档次农家乐,修建了6km步行道,加上林间公路5km,形成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康氧基地,吸引了当地及周边人群、各个步行队到此消费,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工农业建设使林业资源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林业建设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重视退耕还林工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府部门要积极创新思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各方面人员意识,严格管理,合理经营,积极引导退耕农户进行产业升级,增加人均收入,充分利用现有林木资源发展康氧事业,促农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参考文献

篇3:巩固标准化成果的措施

1 内容与方法

1.1 螺情监测

全市11个血吸虫病流行乡 (镇) , 以村为单位, 每年轮查1/3或全部流行村。查螺采取系统抽样与环境抽查相结合的方法, 框距5~10m。以图、账、册指导查螺, 并设假螺点。未轮到的2/3流行村, 选择未彻底改造的复杂环境以及螺情不够稳定有漏查可疑的重点地段、毗邻地区和生活区周围等设立螺情监测点。每村5~10个, 每点30~50m2, 采用全面细查法查螺[2]。有螺面积采用以改变钉螺孳生环境为主的综合性灭螺方法。

1.2 病情监测

对当年查到钉螺的村民及流动人口开展病情监测, 每年对流行乡 (镇) 7~14岁200~300名儿童开展新感染监测, 采用免疫学方法过筛, 阳性者做粪检, 粪检阳性者用吡喹酮治疗。

1.3 保虫宿主调查

耕牛由农业部门负责查病, 采用酶标法过筛, 阳性者粪检, 2送2检。对重流行乡镇和当年查到钉螺的乡镇进行野鼠解剖, 取其肝脏压片镜检查找血吸虫病虫卵。

2 结果与分析

2.1 螺情

从1989年-2008年共计查螺投工为33 476个, 查螺总面积为9 143 300m2, 查出有螺面积为73 830m2, 20年中曾有10年查出钉螺, 每隔1~2年便查出钉螺, 且有3次出现了较大面积的螺情回升。1993年查出9个螺点, 有螺面积为9 990m2;1998年查出9个螺点, 有螺面积14 000m2;2000年查出35个螺点, 有螺面积为45 000m2, 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而采取了三级领导干部查螺日活动的措施, 从而使1999年前年均投工的1 243个, 年均查螺面积239 782m2, 每投工的查螺面积192m2;提高到2000年以后的年均投工为2 200个, 年均查螺面积为722 855m2, 每投工的查螺为328m2;分别增加了76.99%, 201.46%和70.83%。及时发现, 及时消灭钉螺, 20年的监测结果详见表1。

2.2 病情

自1989年开始新感染监测, 共计查病 48 028人次。阳性3 122, 再经粪检均为阴性。因此进行了防治策略“清内防外”[4]的改变。自1996年开始了流动人口的监测, 并逐年增、共计免疫学查流动人口9 606人次, 阳性365人。再经粪捡均为阴性。

2.3 保虫宿主

1989-2008年, 农业部门共查耕牛和羊3 824头, 均为阴性。查出钉螺的村, 除进行人和牛和羊的查病外, 还进行了野生动物的解剖, 在螺点上共捕野鼠1 253只。经取其肝组织压片检检, 未发现血吸虫虫卵, 均为阴性。说明我市虽然有钉螺存在, 但没有新感染病人、病牛和野生动物。血防成果是巩固的。

2.4 开展了“三个三”活动

为了提高疫区干部和群众对血防工作的认识, 增加血防投入, 增加查螺投工, 扩大查螺面积, 及时发现钉螺, 消灭钉螺。为了增加外出人员的防范意识;为及时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人, 于2000年开始了“三个三”活动, 取得很好的效果。

2.4.1 三级领导干部查螺的活动, 即市, 乡镇、村三级干部查螺活动。

自2000年开始, 每年的4月10日定为领导干部查螺日。由市政府办公室发文, 分管卫生的副市长带队, 召集市人大、市政协的副主任, 办公室人员及卫生局、财政局、农业局、水利局、教育局的主要领导去血吸虫病乡镇查螺。到了现场, 先由市疾控中心地方病专家讲解血吸虫病、钉螺和如何查螺, 然后下田、下地、下水查螺。并在当地乡、镇政府召开座谈会;由当地乡、镇政府汇报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及血防工作情况;由市疾控中心汇报上一年的血防工作, 布置当年的查螺任务;然后由各部门发言, 市政府领导小结。电视台、广播站、科技报等新闻单位一并参加, 当晚发稿。同日, 各血防流行乡镇也开展查螺日活动, 由分管卫生的镇长, 召集血防村长, 村血防干部进行查螺, 市疾控中心派出督导人员前往现场讲课和指导查螺日活动。每年去一个血防任务较重或血防工作较差的乡 (镇) 。三级干部查螺日活动, 使换届、轮换的市、乡、村干部也能及时了解血吸虫病, 认识钉螺, 知道血防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市、乡、村三级查灭螺经费和工作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2.4.2 “三个一”活动。

每年的春季, 各流行乡镇的血防专管员, 要组织当地的中小学生上一堂血防课, 看一次血防录像, 查一次钉螺。使中小学生的血防知识知晓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并认识钉螺, 自觉做好防范, 不下沟戏水, 不下塘游泳, 不喝生水。

2.4.3 “三上门三送”活动。

乡镇血防员上门签订查螺合同, 送一份钉螺标本活动;上门调查农户去向, 送血防健康教育书;市血防员上门考核, 送血吸虫病报告卡。

2.4.3.1 2001年在三都镇开展上门签订农户查螺合同, 送钉螺标本活动, 根据“谁受益, 谁负担”的精神, 拟定了一个农户必须在自己承包的责任田、地里查螺;一旦查出钉螺, 每个螺点奖励1 000元;自己不查螺, 由镇专业队查出钉螺, 灭螺损坏农植物不赔偿, 得了血吸虫病治疗不免费的合同。血防专管员一户一户上门, 先是向农户讲血吸虫病, 然后签订合同, 再送一份钉螺标本。结果签合同率达到100%。有91。80%的农户查过螺, 但查过4小时以上的只有2户, 占3。28%;没有查出钉螺, 起到了一定宣传作用。有6户报了螺, 但均为菜螺。

2.4.3.2 上门调查农户去向, 送《血吸虫病防治》书一本, 最早开始于杨村桥镇, 该镇为全国闻名的种草莓大镇, 先是在自己本地种, 然后发展到去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租田种草莓;在哪里种哪里销售, 降低了成本, 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人员越来越多, 发展到1 000余户, 3 000余人, 而他们去的地方大多是血吸虫病流行区, 对我市巩固血防成果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我们采取了上门调查家户去向, 并送《血防健康教育》书一本的工作, 凡是去血吸虫病流行区去的人员进行登记建档, 于11月份抽血查病。经过上门宣传活动, 当地农民基本上做到不用当地沟水、塘水, 大多自己挖水井, 有的甚至化了几万元安装自来水;有的人连种草莓也用自己水井的水, 更有甚者还标出了无血吸虫病草莓的招牌。结果是共计男女老少有上万人在血吸虫病流行区, 只在“江西帮” 中有两人IHA阳性, ELISA阳性, 但粪检结果为阴性, 对其进行了吡喹酮治疗。

2.4.3.3 上门考核临床医生, 送报告卡, 诊断标准。此项工作是在2007年全面开展的。先对地方病专管员再次培训, 并进行考核。然后由他们再去培训当地的临床医生。市疾控中心人员再上门考核临床医生, 考试卷上交到杭州市疾控中心, 考试成绩是80%的人85分以上, 100%的人65分以上。送每位临床医生一张杭州市血吸虫病诊断卡, 5张血吸虫病报告卡, 1份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县名单。要求其密切关注血吸虫病流行县来的流动人口, 发现可疑病人, 及时报告, 促进了医院报病工作。

3 讨论和小结

3.1 三级干部查螺日活动。已经达到血吸虫病阻断传播标准的地区, 尤其是多年没有查到钉螺的地区, 很容易使政府领导不了解血防知识, 淡忘血防工作。当地群众忘了血吸虫病, 专业人员厌烦血防。因此, 血防投入减少, 血防用工下降, 查螺面积缩小;但有螺面积却逐步上升。我市就是这种情况。自1956年发现血吸虫病以后, 其后每年的血防用工都在5 000个以上。1965年达到64 218个。但一宣布消灭血吸虫病的当年就下降到871个, 其后11年的平均投工是1 243个。但有螺面积却一次比一次地增加。这是查螺投工不足, 没有及时发现小面积钉螺而引起的。血防形势非常严峻。2000年采取三级领导干部查螺日活动后, 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年就增加了血防投入, 增加了查螺投工, 扩大了查螺面积, 提高了查螺效力, 查出35个螺点, 有螺面积45 000m2。查清了螺情, 消灭了钉螺, 巩固了我市人民血防成果。此后, 年年开展领导干部查螺日活动、查螺投工和查螺面积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3次及时发现了小面积钉螺。2001年查出1个螺点, 面积为60m2, 2004年查1个螺点, 面积为2 060m2, 2008年查出4个螺点, 面积为2000m2 (上述的查螺投工、面积和有螺面积均见表1) , 钉螺最高密度每平方尺不足2颗, 真正有螺面积3次共计不足300m2, 3次共计活捉钉螺不足100颗, 好不容易才能找到颗钉螺。及时发现、及时消灭, 防止了蔓延和扩散, 消除了隐患。三级干部查螺活动可使政府、部门重视血防, 当地群众支持血防, 专业人员安心血防, 值得血吸虫病地区流行地学习借鉴, 更值得消灭血吸虫病地区效仿。

我国2004年成立了国务院血防领导小组, 制定了防治血吸虫病的原则是“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群防群控, 联防联控”, 要求各级政府将血防工作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统一规划, 血防工作应坚持长期性、经常性、科学性[3]。2006年国务院又下发了《血吸虫病防治条例》, 明确各级政府都有责任、有义务抓好血防工作。只要血防业务部门作好汇报, 当好参谋, 开展三级领导干部查螺活动是完全可行的。

3.2 发动小学生查螺, 也是宣传血防的好形式, 能让小孩认识钉螺, 提高防范意识, 但必须注意安全, 尤其要防止蛇咬伤和摔伤。

3.3 开展“三上门三送”活动。能发动群众发现钉螺, 群众报螺, 及时消灭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上门调查, 上门宣传, 上门考核对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的输入具有重要意义;但工作量非常之大, 必须一户一户地签合同, 一家家地调查, 一所所医院的考核, 这就是消灭了血吸虫病, 并不是工作的停止, 而是要求更高, 工作更细, 工作量更大。必须做到机构不撤, 人员不减, 经费不少, 才能进一步巩固, 达到阻断传播标准5年, 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患者病畜及感染性钉螺, 可宣布该地消灭了血吸虫病[5]的成果。

摘要:目的:探讨消灭血吸虫病后, 进一步巩固农村的血防成果的措施。方法:采用了“三个三”活动:三级干部查一次螺, 血防员“三上门三送”, 中小学生“三个一”等。结果:年均查螺投工增加了76.99%;年均查螺面积扩大201.46%;平均每投工查螺面积增加了70.83%;中小学生血防知晓率达90%以上。自觉防疫水;农户自觉查螺;门诊医生血防知识考试全部优秀。结论:流行区的领导重视血防、中小学生了解血防, 群众认识钉螺, 认真查螺, 积极报螺;开展的当年就查出了35个螺, 45 000m2的有螺面积, 以后又三次查出低密度的钉螺, 及时消灭了钉螺, 巩固了建德市的血防成果。值得借鉴。

关键词: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探讨

参考文献

[1]操治国.我国城市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对策[J].中国血吸虫病杂志, 2007, 19 (4) :315.

[2]祝太平, 翁寿清, 叶恩捷.建德市血吸虫病阻断传播后12年监测分析[J].中国血吸虫病杂志, 2002, 8 (4) :321.

[3]黄建荣.浙江省血吸虫病流行与防治对策[M].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6.122-124.

[4]郑江.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应坚持以社会措施为主导的策略[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5, 32 (1) :4.

篇4:巩固标准化成果的措施

1.历年退耕还林建设基本情况

1.1建设任务

按照省退耕办下达我县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4年共计16.2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6.4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3万亩,封山育(造)林3.5万亩。

1.2任务完成情况

几年来,严格执行了上级下达的生产计划,并高质量、高标准超额完成了任务,超额完成部分在下一年度生产任务中妥善地给予解决。

2005年春季对2002年、2003年、2004年验收不合格的地块全部进行补植达标,补植在全县17个乡镇和10个国营林场进行,补植率达到100%。使我县退耕还林造林保存了率达到了85%以上。

1.3历年检查验收情况

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县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都组织精干的技术力量,下大力气,对历年的退耕还林造林地块,逐户、逐地块认真检查验收,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2002年退耕还林,当年县级检查验收合格面积3.7782万亩,占任务的94%,平均成活率90%。

2003年退耕还林,当年县级检查验收合格面积为3.2847万亩,合格率为82.1%。

2004年退耕还林,当年县级检查验收合格面积为0.36935万亩,合格率为92%。

2005年退耕还林,县级检查验收合格面积为0.38603万亩,合格率为91%。

几年来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严格按省审核的实施方案进行设计和施工,顺利通过了省、市核查组的检查验收,达到了合格标准。确保了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

对2002年——2005年退耕验收合格的退耕户,不折不扣地全部及时兑现了国家的苗木、生活、和粮食补助政策。

1.4存在的问题

四年来我县林业生态建设成绩突出,但通过调查发现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重点不够突出,没有严格遵循“四个优先”的原则开展工作,致使任务落实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大规模;二是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止,有些难以治理的险要地段尚未得到治理;三是林粮间作现象仍然存在,农民对不让林粮间作想不通;四是种苗生产供应与工程建设需求还不相适;五是个别退耕户不进行补植,放弃经营;六是部分退耕户抚育管护不到位,重造轻管。这些问题影响了生态建设快速健康发展,对此,我们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

2.宾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巩固整改措施

针对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整改措施,及时加以解决,确保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健康、稳步、持续发展。

(1)全面落实管护责任制。成立了县、乡、村、屯和户五级管护机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2)严把补植关。制做水桶,解决春季坐水造林运水工具不足的问题。在新植造林地加行加密,即五行加一行,雨季带土移植;培育容器育苗用于雨季补植。

(3)在全县实施封山禁牧,避免牲畜危害,确保保存率。

(4)采取优惠政策,提高退耕户积极性。允许退耕户进行林药、林草、林菜间作,增加退耕户的收入。

(5)及时合发了林权证,给林农吃上定心丸。

(6)扶持退耕户进行多种经营。鼓励和帮助退耕户从事养殖、加工、运输、劳务等产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7)进行退耕还林“回头看”,查找问题,及时整改。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群众举报问题的查处力度。针对群众举报关于退耕还林工程的每个问题,我们都认真查处,派专人组成调查小组,对问题一查到底,依据有关政策拿出处理意见,并答复举报人。二是坚持退耕还林公示制度,针对退耕还林计划任务分配情况,检查验收情况,政策兑现情况及时进行公示,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在各乡镇政府设立举报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政策兑现的管理程序。我们对于完成的退耕还林地块,每年都组织专业队伍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将验收合格的户名、身份证号、合格面积等上报财政局,财政局根据林业局检查验收合格面积的款项拨付各乡镇财政所,由各乡镇财政所按姓名将退耕还林户应得款项打入存折,最后退耕户凭身份证领取各种退耕还林工程补助资金款项。从根本上杜绝虚假报冒领等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发生。四是对有能力经营而放弃经营的进行政策宣传和教育,使其认识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受利益的国家重点工程,进行全面补植达标,要达到生态、社会和经济三者效益的统一;同时,对个别复耕的退耕户进行严厉的打击,对不能继续经营的,谈取材料,取消合同,采取找积极性高的农户串地、串户进行补植和造林,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和面积一亩不少。

3.宾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巩固保障措施

(1)对退耕还林成果加强管理,落实管护责任,强化管护措施,确保退耕还林地块造一块成林一块,尽快发挥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2)加大执法力度,实行依法管理,坚决防止毁林、复耕现象发生,确保退得下、还得上、不返弹。

(3)加强对退耕还林的指导服务,发展后续产业。

篇5:巩固标准化成果的措施

1、井房尺寸2×3米。

2、井房结构严格按照图纸施工(脊高必须1米)。

3、井房内墙、地面水泥压光。外墙水泥压光刷白色防水涂料(表面一定要平整,没有糙面)。

4、井房为铁门,刷黑色油漆(或防盗门)。

5、井房蓝色彩钢瓦,按照给定照片模式用彩钢瓦回檐,前檐出30公分沿,山墙出15-20公分檐。

6、井房名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红色油漆)。字体为黑体,高300mm×宽200mm;编号项目区按顺序编排,用红色油漆在外径300mm,内径250mm圆内喷对应阿拉伯数字,字体要匀称美观大方。

7、落款:**村项目区,**年

喷字图示

2009年巩固 退耕还林成果项目(高300mm,宽200mm)

(外径300mm,内径200mm)

**村项目区

篇6:巩固标准化成果的措施

一是靠领导抓创建。建立了以所长为组长,形成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制定出了符合财政实际和工作特点、具有财政特色的五年文明创建规划。抽调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成立精神文明建设督察组,对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定期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同时,严格程序文明单位的申报程序,健全和完善文明建设考评机制,确保了文明建设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是优化环境抓创建。认真开展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为主要内容的“三优三美建设”。对办公场所、院落进行美化。深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职工严格按照基本道德规范,做到“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三好”(在社会是个好公民,在单位是个好职工,在家是个好成员),文明服务,树塑财政形象已蔚然成风。

三是提高技能抓创建。进一步加大对干部职工财政业务的培训力度,使每一位职工不仅熟悉工作,更对相关政策法规和上级工作动态经常进行认真研究和关注,准确把握业务工作发展的趋向。坚持举办各类业务培训,加强业务学习,鼓励职称报考,大力支持提高工作技能的深造。今年以来通过每周一课,请所长和业务尖子举办讲座,大家开阔眼界,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广大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所中级以上会计职称达到1人,初级会计职称1人。

四是依法理财抓创建。明确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及实施步骤,年初制定具体计划,采取多种形式,系统学习《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会计法》、《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培训和学习,使广大财政干部的法律观念、依法理财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提升,切实加快了全县财政法制建设工作步伐。

五是净化思想抓创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务实奉献为核心的敬业精神。通过抓细抓实思想政治工作,使干部职工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政治荣誉感、工作责任感、改革压力感及事业进取心明显增强。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气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体干部职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财政任务目标无私奉献,大胆创新,建功立业。

六是突出廉政抓创建。从财政工作实际出发,结合乡党委、乡政府每年分解安排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制定出详细的落实意见,将每一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年终与业务工作一起检查考核。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干部职工以行政礼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党纪国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通过坚持抓干部队伍的廉政教育,形成了以党风促政风、以政风带作风的良好局面。

七是综合考核抓创建。文明建设遵循一贯的“以人为本、重在建设、成在实干、贵在创新”的创建理念,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财政工作为中心,以文明建设为载体,强化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营造团结和谐、开拓创新、拼搏向上、业务精湛、服务一流的团队氛围。对文明单位的考核工作上,重点抓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质量、执行政策和制度落实以及政治思想教育,培训学习和队伍建设情况。

八是创新载体抓创建。创新活动载体,既能使文明创建常抓常新,生动活泼而富有实效,同时又能使创建活动得以深化和延伸。通过开展行风评议、作风建设等活动,通过到先进单位听汇报、看环境、查档案和座谈交流,以及观看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片、听取反腐倡廉和文明建设讲座,结合实际查找在创建意识、制度建设、人员素质和软硬件建设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激发创建热情,拉高标杆,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力争文明创建晋级升档,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九是深化改革抓创建。围绕财政预算、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村财乡管等重点改革,改善民生,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篇7:巩固标准化成果的措施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加盖公章)

二0一一年三月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榆林市靖边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地点: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海则滩乡

(三)项目法人名称: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

(四)项目法人代表:刘志高

(五)项目主管单位:靖边县发展和改革局

(六)项目性质:改(扩)建

(七)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后,达到存栏良种母猪380头,给退耕还林农户供应优良仔猪3600头,出栏商品猪7600头,带动退耕还林农户300户。

(八)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引进优良种猪100头,购进产床50套,装设监控设备1套,布臵40平方米展室1处。

(九)项目建设期及进度:本项目从2012年3月开始实施,2012年12月结束,建设期限为10个月。

(十)项目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90万元,申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补助资金65万元,企业自筹25万元。

(十一)项目效益

该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纯收入 万元,使300户退耕还林户可获 万元的纯收入,户均 元,占退耕还林户年总收入的比例占退耕户年总收入的 %,可使300个退耕还林农民就业。

(十二)编制单位 靖边县富海养殖有限公司

二、可研报告编写依据

(一)《关于申报2011年榆林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的同志》(榆政发改„2011‟258号)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有关资料

三、可行性研究结论

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补助资金项目基础条件好,带动能力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建设要求。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启动的七大生态工程当中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一项生态工程,涉及20多个省区,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促进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明星改善,但如何巩固和保持,就必须让退耕还林农民转移到国家政策鼓励、在当地优势的产业中来,生猪产业正是有这种良好发展潜力的农业支柱产业。

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位于靖边县北部风沙滩地区,空气、土壤、水源极少污染,建设绿色无公害养殖基地条件优越。养殖业是靖边县传统的优势产业之一,全县约有70%以上的农户从事家庭养猪,养猪业收入是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则滩乡作为全县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2011年底,全乡生猪饲养量达106663头,猪肉产量4922.9吨,养殖业产值9845.85万元,农民人均养殖业收入103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养猪业生产在农民家庭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退耕还林农户发展养殖业一是缺乏良种仔猪源,效益相对低下;二是缺乏标准标准化饲养意识,技术落后,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三是缺乏疾病防疫技术,很难抵制疫病的风险;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用规范化、标准化技术建设猪场,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推动养殖业发展,提高退耕还林农民收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适应形势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需要 靖边县富海养殖有限公司是我县生猪产业发展的省级龙头企业,该场与300多户退耕还林农户已签订了长期优良仔猪供应合同,育肥猪销售合同,该场目前的生产能力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是适应形势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

(二)项目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有效方法

退耕区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人口仍较快增长状态,加之退耕区有着很强的垦荒动力,因而从长远来看,退耕还林成果的保持受到威胁,退耕区农户退出林地后,除了外出务工,基本没有较好的致富项目,生猪产业作为靖边县的优势产业之一,是退耕还林农户转产增收的最佳选择。但农户家庭养殖,猪的品种较差,育肥期长,防疫做的不到位,利润低、风险高,我场为退耕还林农户提供优良的仔猪和技术服务,指导农户防疫,同意协调购进饲料兽药,统一组织销售育肥猪,通过“仔猪→技术服务→防疫→育肥猪→销售”一条龙的服务形式,分工协作,精细管理,降低了成本和风险,提高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解决了退耕区劳动力过剩问题,引导退耕区农户养殖致富,促进了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

(三)项目顺应靖边县生猪产业发展规划

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的项目建设,在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为我县的生猪产业发展提供大量的优良仔猪,同时带动了周边退耕还林覆盖区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可见,项目建设顺应了靖边县及靖边县的生猪产业发展规划,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现状

(一)地理位臵与范围

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位于海则滩乡海则滩村,占地200目,距张巴公里200米,四周均为草地,周围1000米内没有居民点及厂、矿企业。

(二)自然条件

海则滩乡地处毛乌素沙漠之中,距县城20公里,距古大夏国遗址白城则40公里,因境内遍布内陆湖泊、海则而得名。地貌属风沙滩地区,平均海拔1320米,位居东经37°45′10.6″,北纬108°53′3.9″。气候属干旱内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360毫米,无霜期130天。区内交通便利,榆靖高速、陕蒙公路横贯全乡。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发展养猪业。早在东汉时期(129年)给皇帝的奏折中呈这里“水草丰美、土宜畜牧、牛马衔尾、羊群塞道”。可见,当时这里是一片宜粮、宜牧的沃野。公元413年,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出游时来到这里,为这里的美景所迷恋,发出“美哉斯阜,临光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见若斯之美。”的感叹,这里曾是有名的、富饶的“卧马草地”。

(三)社会经济状况

海则滩乡位于靖边县城北20公里,南接张家畔镇、杨桥畔镇,东连横山县塔湾乡,北至红墩界镇、黄蒿界乡,西界内蒙古乌审旗河南乡。土地总面积312.7平方公里,居全县第二大乡镇。现有耕地3.8万亩,草地8.4万亩。辖7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2380户,9560人。2011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11元,全乡生猪饲养量106663只,高居全县生猪饲养量第一位。

(三)劳动力资源

全乡总人口9560人,其中农业人口942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8.6%,全乡劳动力8027人,富余劳动力约2000人,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劳动力保障。

(四)退耕还林状况

全乡林业用地20.6万亩,林草覆盖率达56%以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我乡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824亩。通过退耕还林,退耕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

(五)基础设施

榆靖高速、陕蒙公里横贯全乡,村村通公里里程达40.63公里,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网升级改造工程逐步实施,广播电视率先实现。

二、土地资源权属现状

项目建设用地为200亩,由海则滩村划拨给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的。

三、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靖边县和海则滩乡基础设施完备,交通方便,通讯发达。广阔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悠久的养猪传统,先进的养殖技术,便捷的交通,充沛的电力,非常适宜生猪生长繁育。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蔬菜为主,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靖边县委、县政府把生猪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决定》和《关于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定》,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证。

该项目是在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内建设,无需办理征地、拆迁等手续,道路、水电设施齐全。该场在生猪繁育、养殖、销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规范的技术操作程序和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项目建设中涉及退耕还林农户,分布于全乡7个村委,退耕还林农户饲养水平不高,养猪技术掌握不全,养殖数量参差不齐,为此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服务部,解决退耕还林农户的养殖技术难题,引导退耕还林农户进行适度规模养殖,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为目的,通过建设标准化养殖场,以标准化养殖场为中心,充分发挥项目实施单位的品种、技术、市场销售优势,为退耕还林农户提供优良仔猪和技术、防疫指导,统一回收育肥猪,降低退耕还林养猪户的饲养成本和防疫风险,提供退耕还林养猪户的经济效益,解决退耕户经济收入没有保障的后顾之忧。

二、建设原则

项目建设要做到选址适宜、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设备配套,防疫严格、管理规范,废污利用、排放达标的原则,达到安全、生态、高效、环保的要求。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一、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后,达到存栏良种母猪380头,给退耕还林农户供应优良仔猪3600头,出栏商品猪7600头,带动退耕还林农户300户。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引进优良种猪100头,购进产床50套,装设监控设备布臵40平方米展室1处。

1套,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

消防措施

一、环境现状调查

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这里日照充沛、雨量充足、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极好,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饲料饲草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生猪产业。

二、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

由于该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目前需要建设的内容不会破坏和污染现在环境。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

1、废水

拟建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是养殖污水和员工的生活污水。该场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实行干清粪工艺。种公猪养殖污水主要来自于猪排出的粪尿、清洗圈舍和饲喂设备用水等,养猪污水中主要含有猪尿、猪粪和饲料残余等物质,CODCr、BOD5、SS、NH3-N均很高,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且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和蛔虫卵。员工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约为CODCr350mg∕L,BOD5250mg∕L,NH3-N35mg∕L。

2、废气

拟建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养殖种公猪的恶臭气体。恶臭气体主要来源于猪的粪尿等排泄物,粪尿中所含有机物质可分为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分解成各种恶臭物质和有害气体,如氮气、硫化氢、硫酸、甲醛、甲烷和各种酸类的呢过,这些物质都有着某种特殊的臭味、酸味等。

3、噪声

拟建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来自机械设备的生产噪声和猪的叫声。

4、固体废物

拟建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养殖场的猪粪。此外,生产性固体废物还包括少量病死猪的尸体。同时项目还有员工生活产生的垃圾。

三、环境保护措施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已建成了大型沼气工程,员工生活污水和猪粪便污水经处理后,将有机液肥输送至周边的农经作物进行浇灌,实现污水零排放。

(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消除猪舍有害气体可采用及时清粪、保持猪舍干燥、合理换气、使用畜用除臭剂等多种方法,减少臭气成分的排放。对储粪池地面进行水泥硬化处理;猪粪堆积发酵后作为有机肥使用,建设污水沉淀池以减少恶臭污染和危害。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在饲料搅拌机、水泵的呢过机械设备选型上选择低噪声型设备,对高强度噪声源进行隔声、消声、减振等措施治理,在场界植树造林、建隔声带等。

(四)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

猪粪堆积发酵后,可作为花卉、蔬菜、大田作物的有机肥。

六、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在整个施工过程和运营过程汇总产生的各种环境污染物经适当处理后均达到有关排放标准。所以本项目队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七、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涉及依据

1、国务院颁布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2、劳动部颁布的《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二)劳动安全

1、职业危险、危害概述及防范措施

项目生产无易燃、易爆、无毒物,无人体危害。生产过程中有危险的是猪舍及饲料车间用电线路有不安全因素。

危险防范 对公司一切工作人员加强安全用电常识教育,有用电故障时,请电工及时解决,平时加强用电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检查。

2、建筑及场区布臵

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生活区防隔离,符合消防要求,净污道分离,车辆通行方便,室内外按消防规范要求设有消防栓或灭火器等。场区道路平坦,并设路灯。场址位臵区域中央,无特大洪水灾害隐患等地质灾害。建筑物设计规范合理,采光、通风良好,在蒸汽产生和泄露集中的工段墙面装有换气扇。

3、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

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的原辅材料均为非易燃、易爆、剧毒品,工人操作处于无毒、无害的环境。

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布臵留出足够的操作面积和人行通道,便于工人安全操作。

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地面防滑、防腐。蒸汽和凝结管道外哟保温层,以防烫人。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消除不安全因素。

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规范职工的操作,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三)劳动卫生

1、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卫生

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按产品工艺要求设计,保证产品质量,建筑物和设施,在设计上可以防止有害动物隐藏,拍粪尿处设有漏逢地板,下水道口设地漏和铁栏栅。

墙和屋面设计为防水、防潮,便于清洗。

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地面要求平整不积污垢,耐腐蚀,并有适当的倾斜度,冲洗后不积水。

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要定期严格按照冲洗消毒制度冲洗消毒,防止微生物污染。

2、职工个人卫生

职工上岗前要经过身体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能上岗。职工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定期洗澡、勤剪指甲、勤更理发,并按时更换工作服。职工上班时间工作衣帽穿戴整齐,头发不露出工作帽外,出入车间更换工作衣、帽、鞋,经过消毒间之后,方能进入。

职工上班时间不能再车间随意走动,串岗,不能大声喧哗、聊天。不在猪圈内吃东西。

4、消防安全防护方案

场区泵房内设专用消防泵,消防贮水与水塔共用。室外设消火栓,室内臵灭火器。

第七章 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和进度安排

一、编制说明

(一)本项目兔子构成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估算。

(二)设备价格经过调查现行价格。

(三)安装工程费用安装现行价格及国家有关规定费率估算。

二、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90万元,其中安建工程投资估算40万元,种猪引进投资估算50万元。

(一)安建工程建设投资估算

1、产床50套×4000元∕套=20万元;

2、监控1套 15万元;

3、展室布臵400平方米×125元∕平方米=5万元

(二)良种引进投资估算

引进种猪100头×5000元∕头=50万元

三、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90万元,申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补助资金65万元,企业自筹25万元。

四、进度安排

本项目从2012年4月开始实施,到2012年12月结束,项目建设期限为9个月。项目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12年4月),完成项目审批工作; 第二阶段:(2012年5月—6月),完成勘察设计、设备订购等工作;

第三阶段:(2012年7月—8月),完成设备安装、技术培训等工作;

第四阶段:(2012年9月—11月),试生产。第五阶段:

2012年12月),竣工验收。(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

本项目建设共设臵五个职能部门,包括办公室、财务部、销售供应部、技术推广部、生产部。

二、项目管理

1、公司办公会:是公司经营方针、经营目标、经营计划、经营分析与管理的决策机构。每周召开工作例会,临时会议由总经理认为必要时随时召开。

2、办公室:是公司办公会的常设机构。负责总经理秘书事物,日常行政事务及公司的信息、宣传、接待、传达、公关、协调等工作。

3、财务部:主管公司财务工作。负责公司投资管理、融资运作、分析预算、会计核算等业务,当好公司财务决策参谋。

4、销售供应部:全面负责公司的产品销售及物资采购供应工作。拟定和实施公司年度、季度、月度销售计划;做好给退耕还林农户仔猪供应、生产销售、运输、货款回笼工作;收集市场信息,反馈、处理顾客的投诉。

5、技术推广部:主要负责饲料、兽药质量的安全监测、监控体系的建立;生猪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养殖技术规范的监控,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及退耕还林农户养猪技术培训服务。

6、生产部:从种猪引进、饲料原料、兽药、饲养环境等方面进行监测,监控生产过程,负责生猪健康,保障养殖质量,控制生产成本,按照项目工程图纸设计严格生产、施工。

三、项目保障

(一)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成立由发改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项目实施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项目的监督管理,保证按方案实施。项目实施单位具体完成工程施工,负责质量监管工作。

(二)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人专账管理,接受财政部门和项目领导小组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发挥资金效益和项目顺利实施。

第九章 招标方案

一、招标范围:

根据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结合省、市有关政府的相关规定,对项目进行有效的招投标管理,以保证该项目在建设进度、质量、资金使用率、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时效性和规范性,杜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规事件发生。

招投标内容包括项目建设中的建安工程40万元。

二、招标组织形式

项目实施单位采取自主招标的形式进行。

第十章 效益分析

篇8:巩固标准化成果的措施

一、朝阳县基本现状

朝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 全县总土地面积4 230km 2, 其中农用地面积29.4万hm 2, 占全县总面积的69.47%, 建设用地1.96万hm 2, 占4.65%, 未利用土地面积为10.95万hm 2, 占25.88%。

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1 265万元, 农业总产值366 633万元 (现价) , 人均生产总值11 331元。全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 805元, 家庭经营性人均纯收入2 360元。2008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566 733人, 其中农业人口为530 884人, 非农业人口为35 849人。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22 504hm 2, 其中, 有林地面积78 397.1hm 2, 疏林地面积4 016.83hm 2, 灌木林面积98 037.5hm 2, 未成林地面积5 666.6hm 2, 无立木林地面积1 464.7hm 2, 宜林地面积34 652.9hm 2, 森林覆盖率47.17%。

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2 111 724m 3, 其中, 林分蓄积量1 782 325m 3, 疏林地蓄积24 543m 3。全县公益林地面积190 006.6hm 2, 商品林地面积32 229.0hm 2。

二、退耕还林成果

1. 造林完成情况

2002~2008年, 朝阳县共完成退耕还林29 453hm 2, 其中退耕地造林7 453hm 2, 造林树种有山杏、大枣、杨树等, 各树种分别是3 067hm 2、2 853hm 2、1 533hm 2。荒山造林22 000hm 2, 造林树种有杨树、刺槐、山杏、侧柏等, 各树种分别是2 667hm 2、8 000hm 2、9 333hm 2、2 000hm 2。工程建设质量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造林面积保存率达到100%。

该工程项目共涉及31个乡镇, 256个行政村, 36 000农户。共完成投资14 638.3万元, 其中粮食折现金及现金补助9 849.3万元, 造林完成投资4 209万元, 封山育林投资580万元。

2. 林分经营管理现状

现在林分长势良好, 2002~2007年营造的杨树已经开始郁闭, 年营造的杨树平均胸径达到18cm, 平均树高达到13.0m, 蓄积量达到75m 3/hm 2;2004年以前营造的山杏和大枣也开始结果, 大枣产量平均达1 800kg/hm 2, 山杏核产量平均达1 200kg/hm 2。孙家湾乡退耕还林工程北山流域大枣林长势喜人, 大枣产量达3 000kg/hm 2。

3. 林分的经济效益

退耕护岸林工程中栽植的杨树、刺槐、侧柏等树种还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大枣、山杏已有经济效益。2010年雨量充沛, 大枣的收益在4 000元~7 500元/hm 2, 比种植粮食作物的收益要高, 山杏的收益在2 500~5 000元左右, 比种植粮食作物的收益要低, 并且销路不畅。

三、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

1. 造林地块零散, 管理难度大

退耕还林涉及千家万户, 有些造林地块极其零散, 加之退耕还林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深度也不够, 退耕户管理意识不强, 抚育、管护措施跟不上, 严重影响了苗木的生长及保存。对于效益好的可能管理得就好一些, 效益不好的存在弃管现象。

2. 经费不足, 后续工程实施难度大

此项工程政策性强, 粮食和现金补助直接到退耕农户手中, 后续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 而工程内后期管理各种费用没有专项预算, 对工程成果巩固有相当大的影响。

3. 退耕还林的经营效益比农作物效益低

近几年, 国家对农业投资明显上升, 同时粮食价格上涨, 经营农作物的收益明显提高, 现在, 农作物的各项补贴收益达到1 050~1 350元/hm 2, 再加上种植收益, 经营农作物的收入明显提高, 每公顷纯收入达4 500~7 500元, 两项收入合计每公顷达5 550~8 850元。而退耕还林每公顷收益 (含国家补助资金) 2 500~7 500元, 退耕还林管理不善, 或者由于品种的原因, 其经济收益就要低于农作物的经济收益。

4. 受自然条件影响, 树木长势达不到预期目标

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 降雨量偏少等原因, 有些用材林树木年生长量极小, 另外春季常发生冻害, 致使工程区山杏核大量减产, 以上原因, 直接影响到退耕农户的经济收入。

5. 后续产业发展跟不上, 造成某些产品滞销局面

工程区内山杏、大枣是农户主要栽植树种, 遇丰收年份, 杏核、大枣产量增加, 会产生滞销的现象, 价格也不高, 因为没有大的企业收购这些农产品。这也影响了退耕农户搞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建议及对策

1. 加强抚育管理

退耕还林工程逐步由造林阶段转变为营林阶段, 为了达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的目的, 必须加大宣传、培训的力度, 培训那些实用性强、简便易行的经营管理技术,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切实加强退耕还林地块抚育管理。对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地块, 要做好补植补造。把退耕还林的补植补造和抚育管理与政策兑现结合起来。

2. 增加工程后期投入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成效, 国家应加大退耕还林后期管理投资力度, 即在政策上应按照总投资拨付相应的工作经费, 建立起国家、地方政府投一点, 群众筹一点的多元投资机制, 保证工程建设效果。

3. 编制好退耕还林经营方案

对已实施的退耕还林地块做好全面自查, 根据自查结果, 针对各小班的不同情况, 编制近5年的经营方案。按照批准的经营方案, 管理退耕护岸林的林分, 根据各小班的不同现状, 提出整改措施, 对于保存率不好的小班要补植, 对造林密度过大的林分, 要加强透光抚育等措施, 该修枝的修枝, 该施肥的施肥, 逐步改变经营现状。

4. 增加科技投入, 建立样板示范点

随着退耕还林工作的不断深入, 应加大林业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后期管理方面也离不开这些, 嫁接技术、育苗技术、丰产栽培技术等, 有了好的技术, 退耕农户少走弯路, 尽早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 要建立科技示范点, 从而对农户起到示范作用, 促进其他退耕户对退耕还林有效管理。

5.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经济

上一篇:昆明理工大学新生入学考试题库下一篇:传统无机材料的现状及新材料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