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教育局文件

2024-08-16

六安市教育局文件(精选8篇)

篇1:六安市教育局文件

吉安市教育局文件 吉教办字„2018‟253号

吉安市教育局

关于永丰中学、泰和中学等学校暑期违规补课典型问题查处情况的通报

井开区社会事业局,各县(市、区)教育局,各直属学校:

经过持续多年的治理规范,全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一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仍未得到根本的解决。近期,在全省暑假期间治理违规补课实地督查中,我市部分县(市、区)和学校违规补课、违规收费的问题比较突出,现将已查实了的永丰中学、泰和中学、万安中学三所学校暑期违规补课问题通报如下:

1.永丰县永丰中学

—1—

事由:高三年级全员补课,每人收取补课费和资料费1000元,预计7月30日结束。

处理意见:吉安市教育局决定,对该县教育局分管局长、该校校长进行约谈,并在全市教育系统半年工作例会上予以通报批评,取消该校本评优评先资格。同时,责成永丰县教育局督促学校立即停止补课行为,并将所收费用全部退还。要求永丰县教育局启动问责机制,对学校校长进行诫勉谈话,对该校高三年级相关教师进行严厉批评,对该事件进行通报,市局还将就此事进行后续追踪督查。

2.泰和县泰和中学

事由:高三年级预计补课至7月27日,每人收费700元,后来退回300元;下一轮补课预计从8月15日开始。并且,高二也有部分学生补课。

处理意见:吉安市教育局决定,对该县教育局分管局长、该校校长进行约谈,并在全市教育系统半年工作例会上予以通报批评,取消该校本评优评先资格。同时,责成泰和县教育局督促学校立即停止补课行为,并将所收费用全部退还;鉴于高二学生现已放假,责令学校作出书面公开承诺,确保学生秋季到校后立即退还。要求泰和县教育局启动问责机制,对学校校长进行诫勉谈话,对该校高

二、高三年级相关负责人进行严厉批评,对该事件进行通报,市局还将就此事进行后续追踪督查。

—2 —

3.万安县万安中学

事由:高三年级全员补课,每人收费500元,预计7月25日结束,下一轮补课从8月15日开始。

处理意见:吉安市教育局决定,对该县教育局分管局长、该校校长进行约谈,并在全市教育系统半年工作例会上予以通报批评,取消该校本评优评先资格。同时,责成万安县教育局督促学校立即停止补课行为,并将所收费用全部退还。要求万安县教育局启动问责机制,对学校校长进行诫勉谈话,对该校高三年级相关负责人进行严厉批评,对该事件进行通报,市局还将就此事进行后续追踪督查。

二、下一步工作要求

规范办学行为、治理教育乱收费,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上诉违规行为,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损害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各地各校要从上述问题中吸取教训,深刻反思,对照检查,举一反三,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切实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取信于民。

1.耐心受理群众举报。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凡接有效举报,必须耐心接待,不得推诿扯皮,并组织人员实地核查,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实、有错必纠,从源头

—3—

上依法、及时、就地、妥善解决问题;完善对信访举报的受理、核查、反馈工作机制,对查实的问题要及时准确定性,提出处理意见,并对整改全程监督;对群众举报和媒体曝光的乱收费问题直查快办,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消除群众疑虑,在源头上减少群众对教育收费问题举报,从而减少和避免越级信访、重复信访发生。

2.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各项收费规定,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严禁中小学校暑期违规补课的紧急通知》(赣教基字„2018‟36号)相关精神,严厉打击暑期违规补课行为,切实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要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管理,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对“三违”行为进行查处。将治理有偿补课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严格执行教育部的六条“红线”(即“六个严禁”),切实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违规问题,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对于违规违纪、屡教不改、纠而复生、情节恶劣的乱收费问题,除了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3.切实加大查处力度。各地各校要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结合起来,常规检查和后续督促整改结合起来,重抓现行、抓典型,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抓实抓紧。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三违”问题,要逐一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及时进行纠正,对发生—4 —

“三违”行为的校长和教师给予相应处分,严肃问责追责。要建立规范教育收费重点监督制度和约谈制度,对部分中小学(幼儿园)主要负责人、教师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淡薄的,要及时进行约谈,纠治思想偏差;对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要按照《吉安市中小学校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吉安市教育局 2018年7月27日

—5—

吉安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8年7月27日印发

—6 —

篇2:六安市教育局文件

泰教师德组发„2010‟1号

各县市区教育局,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社会事业局,局属各学校,局机关各科室:

按照《泰安市教育局开展“争做敬业先锋,争当师德表率”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全市“争做敬业先锋,争当师德表率”师德教育百日活动(一下简称“双争”活动)全面展开。为做好第一阶段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双争”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师德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好,列入工作的重要日程。各单位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动员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认真做好本单位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全体教师知晓,让全体教师参与,真正让这项活动的开展触及每一位教师的心灵,让每一位教师能够从自身出发,做到“自查、自省、自警、自励”,在全体教师中掀起审视师德、反思师德、提升师德热潮,为全面开展“双争”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二、认真准备,扎实组织学习好方案规定的学习内容 要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泰安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泰安市教师行为十不准》等文件精神的,提高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标准的认识。学习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让每一位教师知晓师德规范标准,树立正确的师德观。

三、精心谋划,积极组织开展好师德师风教育大讨论 师德师风教育大讨论是学习提高阶段的重要内容,既是对理论学习和榜样学习的反思、巩固,又是对理论学习的灵活应用。各单位要针对目前师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广泛开展不同层次的师德师风大讨论,研讨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师德规范,当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表现及解决的措施,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师德师风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做到“四有四定”,即: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结论,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讨论主题要具体、实际,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如何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如何做一名充满爱心的教师?如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等。讨论要充分、热烈,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不要回避问题;要注重讨论的实际,切实让每一位参与讨论者有所感悟、触动、反思、提高。

四、严格要求,确保把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学习提高阶段是活动开展好的前提和基础,各单位务必在本阶段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抓细、抓实、切实抓出成效。学习讨论中要搞好考勤,确保学习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不请假。教师必须达到人人有记录、有心得、有提高,各单位要对教师笔记集中收集检查。各单位在学习期间,每人至少撰写一篇学习体会,对优秀学习体会进行交流、展评。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人员进行督导检查。

泰安市教育局争做敬业先锋 争当师德表率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2010年11月28日

机关党委

篇3:六安市教育局文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安徽省六安市辖区内的5县3区 (寿县、金寨县、舒城县、霍邱县、霍山县, 金安区、裕安区及叶集试验区) 的60所农村初级中学共221名体育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由两套问卷构成, 即《学校体育师资现状调查问卷》 (《问卷一》) 和《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调查问卷》 (《问卷二》) 。《问卷一》的调查内容包括学校的体育授课教师总人数 , 学校在编体育专业教师的性别人数、年龄段人数、学历层次人数、职称层次人数等, 问卷由学校体育组负责人填写。《问卷二》就体育授课教师的工资待遇、继续教育的动机和态度、继续教育取得的效果和有关意见等方面进行调查, 问卷委托体育组负责人组织所有体育授课教师填写。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将分别采用专家评定法和小样本再测法进行检验, 在达到标准后进行发放。《问卷一》共发放60份, 回收60份, 有效问卷60份;《问卷二》共发放221份, 回收221份, 有效问卷221份。

1.2.2数理统计法

应用Excel2007对《问卷一》和《问卷二》的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客观的量化分析, 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描述性统计学处理, 为客观描述事实和科学分析问题提供支撑。

1.2.3文献资料分析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 利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与查阅相关文献, 同时对近年来的学校体育政策条文和有关会议精神进行搜索、查阅和保存, 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1.2.4访谈法

预先列好访谈提纲并咨询专家修改后, 对部分抽样学校的领导和体育教师等进行现场和电话访谈, 并对情况较为特殊的学校进行实地调研, 主要是核实调查情况的真实性, 分析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并就六安市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听取多方面观点和意见, 进一步为六安市今后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态度

抽样的60所农村初级中学现有在校生45200人, 班级913个, 体育教师221人, 其中专职体育教师168人。对221名农村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师是否愿意接受继续教育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愿意参加继续教育的体育教师达到了180人, 占81.45%;大约10%的体育教师认为无所谓;将近10%的教师认为完全没必要 (表1) 。可以看出, 六安市农村初级中学的大多数体育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参加继续教育的愿望较为强烈, 尤其是大多数年轻教师, 为了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都对继续教育表现出相当高的热情。

然而,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少数年龄较大的体育教师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 跟不上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仍未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不能接受新的体育教育观念和方法, 意识形态上高度的自我满足, 导致为数不多的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意愿不强, 自觉性和主动性严重不足, 进而在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不能与时俱进, 造成体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停滞不前, 严重阻碍了体育教育的发展。

2.2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现状2.2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现状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培训周期。”本研究对六安市农村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师在近五年参加继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近五年来, 64.71%的体育教师未能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 其他参加继续教育的体育教师基本是靠学校组织才得以实现。通过访谈发现, 六安市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没有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原因是: ①学校不提供机会和时间, 以免影响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进度。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较高, 大多数学校不愿意给予支持;部分教师由于收入较低等原因, 没有能力自理费用。③相对其他科目而言, 体育教师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远少于其他课程教师。④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大, 时间和精力不允许参加额外的教育培训工作, 工学矛盾突出。由此看出, 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未能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现状不容乐观。动机学校要求晋升职称教学需要 绩效考核人数14 97 25 85比例6.33% 43.89% 11.31% 38.46%满意程度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 不太满意不满意人数12 26 31 7 2百分比15.38% 33.33% 39.74% 8.97% 2.56%

2.3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

为了解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出发点, 本研究对221名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5名体育教师是为了体育教学的需要和自我提升参加继续教育, 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82%的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是为了能够晋升职称和获得优秀的考核成绩, 还有少数教师是学校安排被迫参加。可以看出, 大多数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 未能充分理解继续教育与自身能力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密切联系, 这对继续教育的推进极为不利。30岁以下30 ~39岁40岁及以上愿意无所谓没必要愿意 无所谓没必要愿意无所谓65 2 0 90 5 7 25 17 9.41% 0.9% 0 40.72% 2.26% 3.17% 11.31% 7.69%

2.4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效果分析

满意程度很满意为了了解继续教育的实际效果, 本研究还对近五年参加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过继续教育的78名体育教师的满意程度进行了专门调查。结动机学校要求晋升职称教学需要绩效考核果显示:对继续教育结果感到很满意的体育教师只占15.38%, 人数12263172人数14972585认为比较满意的占33.33%, 表示一般的占39.74%, 还有11.53%百分比15.38%33.33%39.74%8.97%2.56%的教师认为没有效果, 甚至完全不满意 (见表3) 。比例6.33%43.89%11.31%38.46%

通过实地和电话访谈了解到, 六安市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极为单一, 培训单位主要是通过邀请体育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大课堂授课。从体育教师的满意程度来看, 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差异显著, 主要原因有:①继续教育采用了学历教育的模式, 其组织及方式较为传统落后, 未能体现其自身特点。②绝大多数体育教师仅通过函授、自考等方式, 以提高学历层次为目的接受继续教育。③课程内容枯燥乏味, 缺乏针对性。考虑到体育教师年龄、学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培训过程以理论讲授为主, 实践性内容较少, 培训内容枯燥, 挫伤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 继续教育部门往往只考虑经济利益, 忽视社会效益, 随意设置甚至是拼凑课程。

2.5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

通过对学校领导的调查统计发现:90%的学校教师都有机会参加专业继续学习和培训。尽管如此, 由于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培训时有名额的限制, 而往往学校领导将参加培训的机会都分配给重点学科教师, 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大打折扣。对60所初级中学调查显示, 仅有5%的学校会优先考虑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70%优先考虑其他重点学科教师, 还有25%会结合教学实际需要作具体安排。结果表明, 学校在分配继续教育名额时对体育教师极其不公平, 体育教师得到的培训机会和名额极少。即使体育教师有机会参加继续教育, 培训时间相对较短, 一般都在半年以内, 这间接反映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的态度消极冷漠。

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和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 相对于其他以考试为考核手段的“重点”学科, 在农村学校, 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仍不被认可, 体育教师的价值也一直不能被充分利用。多数学校领导认为体育教学简单传统, 体育教学的方法技巧不需要与时俱进, 根本不注重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甚至是零投入, 严重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继续教育的主动性, 对体育教育的持续发展极为不利[16]。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0本文对六安市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结果表明:六安市农村初级中学的继续教育4.52%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大多数体育教师未能正确认识继续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实际参加培训的师资较少, 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不重视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脱离实际且取得的效果较差。上没必要

3.2建议

3.2.1鼓励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

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由于社会迅速发展, 体育教师必须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技能, 及时完善知识结构, 适应体育教学的需要。因此, 各学校应鼓励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并根据相关法规的具体要求, 建立配套的继续教育制度, 将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到依法教育的层面。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考核制度, 将继续教育程度列入体育教师绩效考核, 并作为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同时, 给予全额或者合理的经费补偿, 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2.2增强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的实效性

培训内容的实效性不强是当前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培训内容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缺乏实际操作价值,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够, 极少涉及新兴运动项目、新的教学观念、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因此, 教育主管部门应多组织短期培训班, 围绕专项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展开, 培训内容结合新课程改革需求, 实践性、操作性强, 同时充分融入新的学科理论知识, 及时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拓展体育教师的体育思维, 如农村学校如何自制体育器材, 民族地区如何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体育课堂等, 并在一定区域组织体育教师培训成果展示。

3.2.3丰富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

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不能过于单一, 应符合成年人的学习特点。可结合体育教师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 如在岗自学、脱产培训、假期函授、短期进修、学术讲座、学术研讨等, 注意结合体育教学实践, 切实提高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加快体育师资培养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此外, 可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远程继续教育, 将体育教师体系与网络体系融为一体, 充分整合优化资源,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推广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训。

3.2.4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目前, 主管行政部门或培训教育机构安排的培训时间不尽合理, 导致工学矛盾较为突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时间应根据体育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和安排, 一般在寒、暑假为宜,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工学矛盾, 以便体育教师能集中精力参加培训, 时间不宜安排过长, 不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分析、访谈等研究方法, 对安徽省六安市农村初级中学221名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结果表明:六安市农村初级中学大部分体育师资对于接受继续教育有较高的热情, 但极少部分的体育教师能够充分理解继续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此外, 为数不多的师资得到了学校的支持, 实际参与继续教育的体育教师比例较低, 且参与专业继续教育的学员满意度不高。针对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时间安排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六安市,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教育现状

参考文献

[1]周信德.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浙江体育科学, 2007, 78-79.

[2]高胜光, 张德超, 张徐健.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73-76.

[3]胡卓生.甘肃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42-44.

篇4:六安市教育局文件

摘 要:通过对六安市16个乡镇的基层医疗工作者在继续教育培训方面的调查,为当地建立合适的远程医疗教育培训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六安市16个乡镇的219名乡镇医生进行调查。结果:基层医疗工作者对远程教育欠缺了解,但对提高自身临床诊治能力的意愿较强,对远程教育实施的期望很高。结论:政府应进行资金政策扶持,加强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尽快开展远程继续教育培训,满足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培训需求。

关键词:乡镇医生;远程教育;现况;需求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60%以上,基层医疗工作者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预防及保健任务的中坚力量,其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制度的建立。但是,近年来国内相关调研表明,我国基层医疗从业者整体水平较低,不能完全胜任基层卫生工作。对基层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手段,而以信息化网络为依托实施远程教育,既投资小,又可以统一控制培训质量,是快速提高基层人员医疗水平的有效方法。为掌握六安市乡镇基层医疗工作者培训现况,建立适合本地医疗人员的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对六安市16个乡镇医院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定义:在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保健工作,具有执业资格的人。

随机选取六安市16个乡镇的219名基层医疗工作人员,共发放问卷219份,回收219份,剔除不合格问卷,共得有效问卷216份 ,有效率为98.6%。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现场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及资料。调查内容涉及基层医疗工作者的基本情况、培训现况、对远程教育的了解及其需求等。

(三)数据整理与资料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资料并进行逻辑核查,应用SPSS10.0软件以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处理,以P<0.05作为判定有统计学意义的依据。

二、结果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216名基层医疗从业者中,男性111人(51.6%),女性104人(48.4%),30~49岁者占大多数(66.2%)。学历结构:以大专为主(54.6%),中专51人(23.6%),本科及以上47人(21.8%),男女性别间受教育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职称结构:初级147人(68.1%),中级51人(23.6%)高级及以上4人(1.9%),初级以下12人(5.6%),其他2人(0.9%)。所调查的基层医疗工作人员中,大多数人的从业时间在5年以上(42.5%)。

(二)教育培训现状

所调查的基层医疗工作者中,绝大部分人(84.3%)认为有必要建立在岗培训制度。有一半左右的人(50.9%)每年进行一次在岗培训,几年接受一次培训的占29.2%;参加培训目的依次是:提高医疗水平(33.0%),达到卫生部门要求(18.0%),提高预防保健能力(16.5%),获得学历证书(16.5%)和获得执业证书(14.8%)。而因故缺席培训的原因中占前三位的依次是:工作离不开(30.0%),上级主管没安排(20.6%)和费用太高(17.7%),真正因为本人主观因素不想参加的只有4.3%(表1)。

(三)教育培训需求

半数以上的受访者(72.7%)认为当前基层医疗工作中在常见疾病诊治方面做得不够好,分别有一成左右的人(12.4%和11.7%)认为在临床基本技能和合理临床用药方面有待提高,而这也是他们迫切希望提高的3个方面。在期望的培训方式方面,基层医疗工作者希望脱产学习/进修(31.4%),远程教育(30.1%),第三位是定期專题讲座(29.0%)(表2)。

(四)对远程医疗教育的认识

绝大部分受访者(94.6%)了解远程医疗教育,完全不了解的只占5.4%。学习便捷,形式多样,可与同行讨论互动是受访者最为看重的优点(38.9%)。近半数人(41.7%)接受过远程医疗教育培训。只有三成左右(33.8%)的单位配备有远程医疗教育服务人员(专职或兼职)。

(五)对远程医疗教育的需求

在期望获得的远程医疗教育培训类型方面,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临床技术示教(19.5%)、疑难病例讨论(15.2%)和专题讲座(15.2%)。最期待的教育形式是在线直播互动(60.5%)。在认为实施远程医疗教育中的困难方面,医院信息化设施不健全是受访者(29.9%)认为的主要困难(表3)。

三、讨论

(一)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现状

调查的基层医疗工作者中,年龄以30岁以上中年为主,结构较合理。学历为大专为主(54.6%),中专51人(23.6%),本科及以上47人(21.8%),学历层次高于以往以中专为主的调研结果,按照原卫生部《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的要求,至2010年底基本达到:在经济或教育发达地区,30%以上的乡村医生接受专科以上的高等医学教育;在经济或教育欠发达地区,15%以上的乡村医生接受专科以上的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

此外,调查发现,男女性别比例基本正常(男女之比约1.1:1),好于以往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调查结果。男女间受教育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这可能是近年来各地不断深入开展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完善乡村医生人才吸引政策,提升人员准入标准,订单式培养全科医学生,并积极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下基层工作的成果。

调查发现大部分基层医生接受培训力度不够,半数左右的人一年培训一次,还有两成左右的人员数年才培训一次,与原卫生部在《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目标: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尚有较大差距,因此,相关卫生部门应继续加大基层人员培训力度,努力完成规划目标。

调查也发现绝大部分人员对培训持欢迎态度,培训主要目的是提高自身医学素质,其次才是达到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获取证书,这说明基层医生正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态度上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二)基层医务人员培训需求

位居基层人员迫切需要培训内容前3位的依次是: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合理用药和常见疾病诊治,这说明当前培训任务的重点仍然是提高医生临床工作与基层卫生服务水平,这也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同时也应注意到有相当数量的受访者愿意学习临床知识之外的法律法规、农村卫生管理等知识,这提示基层医生所学的知识也需要向多样化发展。在培训时,需要针对基层医生自身工作特点,将培训目标与农村基层环境和群众需求相结合。

(三)远程医学教育的需求

大部分基层工作者认同并期待远程医疗教育,絕大多数受访者或多或少了解些远程医疗教育,认为其最大优点是可以在线与专家同行互动交流,同时也认为远程教育学习便捷,形式多样,与传统进修培训相比,不占用工作时间,免去四处奔波,灵活方便,避免了可能的利益纷争,依从性更好。对远程继续教育的内容需求以临床相关知识为主。

然而,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接受过远程教育,仅三成左右受访者单位配备远程教育管理人员,多数人认为医院信息化设施不足,对远程医疗教育认识不足和配套政策不完善是制约远程教育开展的三大障碍。这提示远程教育是当前农村环境下快速提高基层人员水平的较好选择,与传统课堂讲座培训相比,有着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培训时间灵活、培训内容多样、培训质量易于控制统一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它的开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可以结合当前的农村信息化浪潮,开展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针对基层医疗环境设计信息化系统,将医院信息化与远程继续教育系统建设相结合。

放眼国外,对基层医生进行继续医学远程教育早已有之,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针对基层医疗人员工作任务环境设计培训方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同时,也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协调解决远程继续教育的政策、技术、软硬件问题,稳步提升我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水平。

参考文献

[1]齐慧颖,李瑞锋.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5(6).

[2]刘炫麟,韩君滢,戚淼杰.乡村医生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5(4).

[3]金连海,孙爱国,胡阳.基于网络环境的乡村医生培训体系的构建[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10).

[4]刘聚源.2010年中国乡村医生现状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5]田疆,张光鹏,任苒,李晓燕.中国乡村医生队伍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

[6]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J].中国社区医师,2002(8).

[7]刘聚源,夏修龙,黄建始.中国乡村医生教育培训现状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3).

[8]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2011—2020年)[J].中国乡村医药,2013(22).

[9]杨佳,吕兆丰,王晓燕,黄昊,李珑,王玉,陈世景.我国乡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和需求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6).

[10]张远林.基于信息化的农村区域协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示范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3(3).

[11]迟小小,周令.印度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及启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12).

[12]陈麒,周令,徐曼,朱莉萍.加拿大乡村医生教育及启示[J].医学与哲学(A),2013(11).

篇5:六安市粮食局文件

粮检[2006]45号

关于全市粮食系统执法机构建设情况的通报

各县区粮食局:

去年以来,全市粮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转变职能,按照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总体要求,构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和机制,坚持以机构建设和人员落实为突破口,以宣传培训为着力点,以市场监管为重点,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探索出一条推进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在执法机构建设上,市县区粮食局知

难而进,迎难而上,积极争取市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加快了粮食执法机构建设步伐。目前,市局及舒城县、金安区粮食局已按省局要求组建了专门机构,并落实了专抓人员,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金寨、霍邱、裕安粮食局挂牌成立了监督检查机构,但未明确专抓人员;寿县、霍山县和叶集区粮食局至今未正式挂牌成立执法机构,影响了全市粮食监督检查工作的整体推进。为切实履行好国家和省赋予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职责,做好我市粮食流通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抓好依法监管年活动。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全社会粮食流通行使监督检查权和行政处罚权,这是各级粮食行政机关的一种行政责任和义务。各县区粮食局要站在实现依法行政的高度、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高度、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正确定位监督检查工作,积极响应省局号召,全面开展“依法监管年”活动,要明确目标责任,制订工作计划,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宣传力度,培训干部队伍,适时组织开展储备粮管理、最低价收购政策执行、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和全社

会粮食流通统计等专项监督检查,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维护粮食市场秩序。

二、加快组建机构,完善执法体系。尚未组建粮食监督检查机构的部分县区粮食局要按照监督检查的职能要求,尽快向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领导及编委等部门领导汇报,抓紧增设内部机构;只挂牌未落实人员的部分县区粮食局要抓紧安排专抓人员,市局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机构、人员设置。事业编制的粮食局要尽力恢复行政编制,要取得县区政府的执法授权,取得行政执法主体地位。条件成熟的县区要成立粮食执法大队,挑选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勤政廉政的同志充实到监督检查工作岗位。同时,各县区粮食局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将行政执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经常性预算,添置必要的执法装备,使全市监督检查工作逐步达到专人分管、专门机构、专业队伍、专项经费的“四专”要求。

三、抓好部门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涉及工商、质监、卫生、物价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均是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执法主体,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拥有独立的执法权。为防止市场缺位、越位、错位现

象的发生,按照省局要求,各县区粮食局要在今年6月底以前建立相关执法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和案件通报与协查制度,对粮食流通监管职责进行细分、明确,形成职责明确、配合密切、部门联动的行政执法机制和全程监管体系。各县区粮食局要积极主动牵头,与相关部门多沟通,多商量,做到不丢权,不越权,争取主动权。

二OO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粮食执法机构通报

抄送:省粮食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安市粮食局2006年5月25日印发

篇6:永安市卫生局文件

永卫〔2010〕45号

永安市卫生局关于转发《福建省卫生厅关于预防 春季毒蘑菇及有毒植物中毒的紧急通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福建省卫生厅关于预防春季毒蘑菇及有毒植物中毒的紧急通知》(闽卫法监发明电〔2010〕36号)转发给你们,并根据文件精神提出如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卫生院、各级各类学校,各餐饮单位要高度重视误食毒蘑菇引发食物中毒的预防工作,近日,我省平和县出现的因误食毒蘑菇引发食物中毒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各相关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细致地安排预防工作。

二、认真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公众自我防范食物中毒的意识,当前各相关单位应在人员聚集处张帖《永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野蘑菇食物中毒预防工作的通告》(永政通告[2007]5号)和其它宣传材料、图片。提醒公众勿自行采摘和食用野生、不认

识或没有吃过的蘑菇、野果及植物,以免因误食发生食物中毒。

三、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卫生监督工作。市卫生监督所、各乡镇卫生院应加强对辖区范围内酒店、集体用餐食堂等餐饮单位巡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在购买食品原料时要认真查验,严格索证,不得使用来历不明的食品原料,不加工和食用野外采摘的蘑菇及植物。发现疑似毒蘑菇、毒植物的要及时处理,严防其流入餐桌,确保食品原料安全。

四、做好食物中毒的报告、救治和转诊工作。各单位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组织病人救治和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无条件的诊疗机构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有条件的综合性医院进行救治。市卫生局应急办、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等单位应做好应急药品设备的储备和接报后的处理工作。

市卫生局应急电话:3650362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38348183633422

市卫生监督所电话:38348103634817

篇7:南安市会计核算中心文件

南会综[2009]2号关于印发《2009福建省级“青年文明号”创建计划》的通知

各核算股、资金股、内审股、综合股: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的指导和管理,促进

创建省级“青年文明号”活动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激发创建热情,充分发挥先进青年的示范带头作用,从而推动核算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将《2009福建省级“青年文明号”创建计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2009福建省级“青年文明号”创建计划》

南安市会计核算中心

2009年元月12日

2009福建省级“青年文明号”创建计划 南安市会计核算中心是一支充满朝气、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年轻队伍,为适应我市深化财政改革的需要,根据团省委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会计核算中心决定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以“依法理财,真诚服务”为主题,争创“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业绩”,努力培养“团结务实、廉洁勤政、文明高效”的先进青年集体,大力推进会计核算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在局党支部的领导下和各级团委的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努力提高依法理财和服务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荣获南安市级“青年文明号”、泉州市财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泉州市级“巾帼文明岗”、泉州市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为确保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结合中心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团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的意见》的精神,以实现“四个一流”为创建目标,以“依法理财,真诚服务”为创建主题,以“青年文明号服务卡”、“青年文明号优质服务示范活动”为活动载体,全面、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大力推进会计核算中心精神文明建设。

二、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创建工作制度。

会计核算中心把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纳入工作议程,提出了“直接领导,全力支持,悉心指导”的工作方针,专门成立了由财政局长为组长,一名副局长和核算中心主任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为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心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会计核算中心岗位职责》、《会计核算中心首问责任制度》、《会计核算中心一次性告知制度》、《会计人员工作纪律》、《会计核算中心服务承诺制度》等。为鼓励会计人员争先创优,中心还制定了《会计核算中心岗位目标管理考评细则》、《内部稽核考评量化考评办法》。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组织会计核算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学习泉州市、南安市团委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会计队伍是搞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重要保证。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力措施。面对这一新形势,中心工作人员必须加强政治、业务、青年文明号等知识的学习,提高依法理财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充分展示“青年文明号”的精神面貌。

(三)开展创建活动,争创一流业绩。

充分发挥青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争创一流业绩。

1、加强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青年文明号创建氛围,认真做好服务承诺、信用公约、公示标志、监督电话及固定标语的上墙工作。

2、深入开展文明号“优质服务示范月活动”,以文明优质服务为宗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青年文明号”服务卡的内容和形式,注重实效解决本地区,本行业服务热点,难点问题。

3、树立服务意识,竭诚为各核算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大力推行优质文明服务用语,热情接待前来办事的单位领导和财务报账人员。

4、积极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围绕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岗位业务技能等方面,制定以岗位能手训练为核心,开展岗位能手的各项竞赛活动,促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5、通过市有线电视台等刊物和媒体,进一步宣传核算中心的创建工作和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青年典型。

6、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作用,加强监督、严格管理,保证了创建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争创福建省级“青年文明号”活动计划表

篇8:六安市教育局文件

2015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结构,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教育发展供给侧改革实质上是对由政府主导的提供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一侧的改革。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城市,西安的基本行政格局是大城市带大乡村(郊区),一直面临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明显的困境。基于教育的基础性地位,统筹西安城乡教育发展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探索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合理路径,核心在于实现教育资源配置供需平衡和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改革。

1西安市城乡教育发展现状

1.1实现了教育方式创新

表现为教育信息化、城乡公共教育资源共享的推广使用。西安市凭借其优厚的教育资源(例如属地高校较多),成为教育部确定的首批32个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地区之一,致力于形成以国家公共服务平台为引导、区域特色公共服务平台为补充、学校应用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建共享为支撑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应用的良好局面。2014年,西安市在全市范围展开国家平台的规模化应用推广工作,截止2016年5月,全市已完成1965个学校资源共享的开通,逐年提升统筹城乡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能力。

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政策指导下,2015年9月9日,西安市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正式启动,改革城乡资源共享的“西安大学区管理制”。数字教育资源覆盖西安市10区3县,可供数百万老师、学生同时使用,增强互动环节。教师从教学端登录,开展资源共享的教学研究活动,学生们通过学习端进行网上自主学习,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学习精品课程、进行模拟实验,创新大学区内跨越时空限制的资源互补型教学模式,缓解了历史遗留的“择校热”问题。开展“以强带弱、以城扶乡、共同发展”大学区校际网络结对帮扶、突破城乡、时空限制,实现了城乡学校之间优质资源的共享。位于西安市主城区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和位于城郊偏僻的蓝田县华胥镇中心学校是两个一对一网络结对帮扶学校,两校相距约30公里,通过同步课堂网络直播实现了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同时享受到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这些应用模式,不仅把信息技术在教学、教研活动以及跨校教学的应用,变成日常教学行为,而且有效破解了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师资短缺、教育不均衡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加快推进了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2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较快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西安市政府规划中的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较快,教育规模扩大、教学水平提升、教师队伍增加。尤其是“十二五”以来取得较大成绩。第一,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2011年至2015年累计投入522.63亿元。第二,鼓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学杂费等同西安市常住适龄受教育者收取,没有差别或歧视。在公办学校就读期间,只要有学籍,则不受户籍限制,都有资格报名参加当地的中考。第三,采取多种方式扩大教育总供给,调整教育投资结构,促进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提升公立和私立学校办学软实力。

1.3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仍然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西安市统筹城乡教育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然有如下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之间的差距尚存,甚至在一些地区表现得很明显。因为西安市所辖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诸如办学主体的差异,教育投资的差别,教育法规政策尚有缺位,造成城乡、校际之间明显的差距,甚至在有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需要社会和有关部门高度关注。

在城乡之间、重点校和薄弱校之间,因教育投资差别引发教师收入差距大,教学经费差距大的现象明显。比如,在乡村小学,课桌椅等基本设施尚不完备;而城市的某些重点示范学校,触摸屏黑板、平板电脑等先进的教育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优厚的收入吸引到全国特高级教师前来工作。

城乡义务教育的差别有悖教育均衡的推进,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统筹教育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2教育弹性供给与刚性需求的矛盾

从经济学角度讲,需求是用货币表现的购买力,供给是由生产部门在一定价格下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马克思曾指出:“需求与供给这两个概念,好象只是同义的反复。”只有将供给和需求联系起来才有意义,不可偏废任何一方。2016年5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

在分析西安市城乡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发现统筹教育的难点在于城乡居民对于教育的需求和良好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2016年全国两会会议中,民进朱永新代表提出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缺乏有效供给带来的教育需求矛盾,使得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得颇为紧迫。”

事实上,西安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均有优化改进的空间,需要教育供给侧改革来化解城乡教育供需矛盾,推进教育结构调整,提高教育供给质量。

公立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用人单位和学生都表现出对职业教育效果信心不足。2015年西安市职业教育招生实际比计划低40%。因生源不足,一部分中职学校已无法运转,任由教育资源闲置。与此同时,数以百万的进城务工人员,却不能通过职业教育或培训提升专业技能,进而提高收入。

还应注意到,西安市出现高端教育需求外溢现象,并且呈上升态势。留学低龄化趋势日趋显著。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在美接受基础教育的中国留学生增长了23.5%,接受高中教育的增长了50%。

3提高教育供给侧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的策略

围绕西安城乡教育供给侧出现的问题,可以借鉴经济领域调结构、补短板、增效益的解决方案。树立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观念,从教育投入入手改革,参照相关规章制度,设立合理的标准,鼓励多元多区域投资,破解学区房,择校热,教育人才盲目流动。

3.1创新教育投入,扩大多样化供给渠道

首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破除教育产业准入壁垒,保护其合法权益,适当开通绿色通道进行激励。第二,提高社会力量办学的教育质量,提高服务效率。从公立教育的有效补充向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渡。第三,探索信息时代“互联网+”与教育发展的有效结合,培育开发“互联网+教育+相关行业”。

创新职业教育提供方式。与“打工族”需求对接为突破点,由职业院校在工业园区、大型工地等进城务工人员聚集区,集中设立教学点,采用夜校或周末教学的方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民工能够边打工养家、边上学培训,使教育成为个人进步的推动器和社会流动的润滑剂。

3.2统筹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教育机会平等

教育机会平等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逻辑起点,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更需要城乡均衡发展,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注重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综合考虑教育发展的规模、层次,整合公共教育资源。特别要注重向薄弱地区的政策倾斜,优先保障农村教育的软硬件办学条件,包括校舍、教室、师资水平等。此外,在城乡交接地带,特别要发展职业教育,开拓技能培训,致力于培养实用型人才。

4结语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不单纯是供给不足,更是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需要研究新常态下的新的教育供给侧改革,促进“教育需求侧拉动”到“教育供给侧推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论民办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3).

[2]李传英.城乡统筹背景下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与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3(1).

[3]周红莉.城乡统筹发展下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导刊,2015(1).

[4]闫荣国.二元结构型城市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困境与对策——基于西安市数据的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5(5).

上一篇:10篇红领巾广播稿下一篇:xx年国庆节晚会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