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优质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2024-08-17

《水调歌头》优质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通用14篇)

篇1:《水调歌头》优质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设计构想:

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文本为载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思想,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文特色设计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紧扣文本,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认识白杨树

在认真预习课文的之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采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通过答题对文本有自己的解读。朗读穿插其中,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

2.紧扣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总结和适当引导

深入研究文本时,引导学生赏析重点语段,在读的基础上联系写作背景,对白杨树的理解进行了一次深加工。

3.发掘写作美点,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象征是文章的显著写作特点,也是整个单元的显著特点。于此同时,还有比喻、反问、排比的修辞,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方法,需要学生用慧眼去发现美点。

一、导入新课

1、导语: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不同的树有不同的韵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燃烧的是奔放,“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流淌的是愁苦。

二、预习展示

坦荡如砥dǐ

刹那chà

恹恹欲睡yān yān

虬枝qiú

倔强挺立jué

秀颀qí

无边无垠yín

晕圈yùn

三、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浙江桐乡乌镇人。小说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品有小说《子夜》、《春蚕》、《秋收》、《残冬》、(《农村三步曲》),《幻灭》、《动摇》、《追求》(《蚀三步曲》),《霜叶红于二月花》。这节课,我们将随着茅盾走到黄土高 1 原上,走进白杨树的生命世界。

四、走进文本,亲近白杨

题目是《白杨礼赞》,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部分,白杨和礼赞,我们先从白杨入手。

1、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种怎样的白杨树? 请你用这样的句子形式向大家介绍白杨树:

这是

种的树,你

:“

”。

范例:这是一种力争上游的树,你看:“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参考:这是一种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树,你看:“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是一种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与挺拔的树,你看:“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2、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回答分别是从生长环境、外形特点、精神内涵的角度来介绍白杨树的。下面请三位同学来给大家详细分析。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五、了解背景,理解象征意义

1、看到这些具有这么多品质的白杨树,作者联想到了什么?(指定学生齐读第7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寻找作者的思想轨迹,明确作者由此联想到了北方的农民,联想到了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联想到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2、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你能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谈一谈吗?

3、学生介绍相关背景:

2(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40年代初。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从1939年到1941年已先后发动两次反共高潮。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多次粉碎敌伪的“扫荡”,巩固并发展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

为此白杨树在课文中不仅仅指的是一种树,而且还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的广大抗日军民,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六、激情诵读,产生共鸣

面对这些朴质、坚强、团结、力求上进,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的广大抗日军民的白杨树,作者由衷地发出了礼赞。(礼赞:崇敬和赞美)

1.快速浏览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作者最强烈的礼赞之情?划出这些句子,有感情地朗诵。

请你用这样的形式和大家分享你的情感发现:

我从“

”中读出了作者最强烈的礼赞之情。

例如:我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读出了作者最强烈的礼赞之情。

教师不范读此句,请学生代劳有感情地朗读。

个别学生找出相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或老师适当进行点评。

2、作者为什么要在用这些抒情兼议论的句子穿插在介绍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精神内涵中间呢?

小结:散文的写作特点: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

小结:我们总是将柔情赋予“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将崇敬给予“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翠竹。今天,我们走上黄土高原,走进了白杨树的生命,它是平凡的,它又是极不平凡的,他的坚强、质朴、力求上进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3 除了礼赞,作者还能用什么来表达他的情感?

七、用心品读,学会鉴赏

作者借助礼赞具有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不折不挠、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的白杨树,来礼赞具有同样精神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的广大抗日军民,这样的手法叫借物抒情。文章除了运用这样的手法来谋篇布局以外,还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呢?让我们一起去发掘文章的写作美点。

范例: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这里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用两个“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但是”一转,变抑为扬,赞美了白杨树具有“伟丈夫”的特点。

参考: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近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用排比、反问的修辞,逐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气势充沛,情感表达酣畅淋漓,带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

比喻(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对比(和贵族化的楠木)、衬托(生长环境)、层次美

最后我祝愿大家能成为生长在富饶美丽的江南的力求上进、正直、质朴的小白杨。

板书:

精神内涵:

倔强挺立、不折不挠、伟岸、正直、朴质、力求上进

白杨

干:笔直 绝无旁枝

礼赞

外形特点:

枝:笔直 向上 靠拢 绝不旁逸斜出

叶:向上 几乎没有斜生

力争上游

皮:光滑 淡青色

生长环境:黄土高原 —雄壮

伟大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的抗日军民

教学反思:我的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是初知白杨、精品白杨、感悟白杨三大块,我个人觉得每个板块的小结都能用诗意的语言,每个环节的设计都紧扣文本。刚开始学生有些紧张,我能适当运用教学机智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气氛相对活跃一些。这节课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由于预习花的时间有点多,以致最后一个环节没来得及上,使得文章的内容给人没讲透的感觉。在学生进行朗读时,没有指导学生从重音、节奏的角度来把握阅读方法。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及时进行点化和评价,没能利用学生的回答作为很好的切入点来构建教学环节,以致环节的过渡有些生硬,不够自然。为此,以后上课前不仅要备课文,还要备课堂、备学生,努力使自己的每堂语文课都是精彩和成功的。

篇2:《水调歌头》优质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2.讲析诗歌,清楚诗歌中的“征蓬”这个意象,能赏析颈联。3.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墨客,特别是唐朝的几位诗人,王维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王维的一首边塞诗。齐读题目《使至塞上》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

(三)1、解题: 使:出使;(王维)出使到边塞。王维《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即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诗是出塞途中所作。

(四)诗体与朗读

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8句,分为四联,大家回忆一下,是哪四联呢?(首、颔、颈、尾)

板书:首颔颈尾

2、学生读诗。个读+集体朗读

(五)理解诗意

1、回答王维为什么出使?(用诗句中的词回答)——问边

单车欲问边——出使时随从很少。一般作为使者出使,替皇帝慰问,队伍浩浩荡荡,而王维只是“单车”,为什么呢? 王维当时的背景资料: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二十五年,受张九龄提拔的王维也遭牵连,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

2、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属国过居延”即:“过居延属国”,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关边塞。大意: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篇3:《水调歌头》优质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二十五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具体统计如下:田径有五节,占20%,其中跑1节、跳跃4节;基本体操有11节,占44%,其中跳短绳1节、技巧10节;韵律有2节,占8%,其中韵律操1节、牛仔舞1节;民族传统有5节,占20%,其中扭扁担1节、毽子1节、玩陀螺1节、竹铃球1节、武术1节;球类有2节,占8%,其中小篮球1节、小足球1节。由此可见,基本体操的教学内容比例较大,教师们更愿意呈现组织形式相对容易、教法相对多样,教学效果相对明显且易出彩的基本体操内容;可喜的是有部分教师将本地区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进行创编,有机地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传承了民族体育文化,推进了民间文体活动的发展。

二、教学策略运用的特色与亮点

1. 把握运动技能主线,突出教学重点

例如:麻城师范附属小学周培老师执教的《前滚翻》一课中,教师准确地把握了教材内容,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展开教学,先引导学生模仿球的形状,感受团身的动作,运用“篮球高人、篮球矮人”的游戏练习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团身抱紧成球的动作概念,运用“低头看天”的游戏,让学生在团身成球状的同时主动低头含胸,再通过在小垫子上贴标记,引导学生身体依次着垫进行前滚翻练习,如此巧妙自然、趣味横生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轻松地掌握了技术动作,运动技能得到有效提高。

2. 丰富教法学法指导,分解教学重难点

授课教师精心设计,大胆创新,采用了针对性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且丰富多样的教法手段,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技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例如:武汉市东西湖区实验小学吴国敏老师执教的水平三(五年级)《脚内侧射门》一课组织形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具体化。采取从单圈上一人模仿练习——双圈的二人一组练习——四人小组合作练习等组织形式,灵活运用指导、点拨、纠正、提示等方法进行教学,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采用小垫子辅助练习,帮助学生完成击球时两脚成90度的动作难点,达到脚内侧触球的目的;“网袋球”和小体操垫的新颖组合,也帮助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时效性强。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喻威老师执教的《跨越式跳高》一课,其教学重点是“两腿依次过杆”。教师先引导学生两腿依次跨过地上的小球,然后再跨过弹起的小球,如此一个精巧的设计,让学生利用球的弹力帮助,两腿依次快速过杆,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重点。

3. 运用游戏教学形式,激发运动兴趣

例如:在一节《前滚翻》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多个游戏贯穿课堂,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很快的掌握技术动作。开始部分的“高人矮人”、“抢占高地”等小游戏很快就吸引住了学生,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绪油然而生;游戏“老狼几点钟”的设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身体关节的专门练习,“抬头看天,低头看天”的调节小游戏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初步形成了动作意识;“摇呀摇,摇到外婆桥”的练习让学生感受身体部位的着垫顺序;游戏“蚂蚁搬家”是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引导提升的内容,学生在游戏比赛中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熟练驾驭课堂

例如:武汉市东西湖区实验小学吴国敏老师执教的水平三(五年级)《脚内侧射门》一一课中,教师示范动作时变化不同角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教师的示范动作。教师关注学情,运用判断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学生展示、及时纠错等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三、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与建议

1. 部分课的教学中过于追求动作技术的细节,以致重点不够突出

建议:在教学中应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解决重难点,使学生更清晰的掌握技术动作。例如:《肩肘倒立》一课的教学中,从复习到进入新授教材,过于注重动作的每一细节,导致在解决重难点时,时间和方法上很模糊,使学生完成动作不到位。

2. 基本部分搭配的游戏教学形式方法过于单一;教学中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搭配的游戏教材目标不明确

建议:在设计搭配游戏教材时要目标明确,使其更好的完善教学内容。在《前滚翻》教学中教师利用36分钟解决团身紧的动作要领,完成前滚翻的教学任务,却只用2~4分钟做游戏,组织匆忙也无效果,感觉游戏很多余,没有很好起到辅助主教材的目的。

3. 很多教师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怎么学,教与学没有紧密结合,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篇4:也谈九年级化学概念课教学

关键词:启蒙;概念;理解

初中化学作为化学科学的启蒙阶段,如果学生开始没有清楚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那么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和深化,势必造成学生对概念的印象越来越模糊,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化学概念课的教学。新教材看似有些乱,基本概念分布在各个章节版块中,实则有内在的线索。那么如何具体高效地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把握一个“准”字

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能是支离破碎的,而应该是全面的、准确的,死记硬背化學概念,就不会灵活运用。为了深刻理解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为学生指明在运用概念时有几个必需的选项要求点。

二、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重点在于一个“细”字

要指导学生全面地认清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应用范畴,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如,剖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时,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分层理解:(1)定义的对象是固体物质。(2)定义的前提条件是:温度一定;溶剂为100克;溶液是饱和状态(注:三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3)定义中规定的单位是克。(4)影响固体溶解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三、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同时理解新概念,推陈出新

如,理解物理变化时,从学生已有知识中水结冰、水沸腾变蒸汽、木棒折断等联系起来,学生就容易找到新旧概念的联结点,最终了解物理变化只是形状或状态的改变,概括为形态变化。再如,理解还原反应时,教师就要同氧化反应的概念联系起来,还原剂得到氧,氧化剂失去氧,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四、从实验过程中引出概念直观易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重视实验都不过分的,化学概念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课堂演示实验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由教师对演示实验的现象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来形成对化学基本概念的认识。而且,通过实验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习气氛生动、活跃。

五、从正反两面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正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仔细分析概念,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篇5:《水调歌头》优质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词中的字词。2.能力目标:

(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

3.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2)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

三、课型:新授

四、教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

五、教具: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二)诵读欣赏

1.放录音泛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摩语气、语调。2.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3.找同学泛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可以背诵。

(三)文章分析、理解

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

开展阅读对话。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

1.与文本对话

(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解释全词,理解全词大意(小组讨论)。重点几句话的理解: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

(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下阕:责月-怀人。(抒情)

(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

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2.与作者对话

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

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例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

例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

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让我们第三次来朗读这首词,注意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生齐读全词。)3.与环境对话

问题(1)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明月)

(2)“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

例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例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例(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

例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

(3)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

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生:同意!

师:让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诵一遍。(生齐背全词。)

四、阅读方法小结与作业。

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 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

大家对此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我们共同欣赏有着首次演绎的歌曲。

篇6:《水调歌头》优质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品味语言,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3、激发豁达乐观的情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背诵《三峡》,古人妙笔生花,留下千古美篇。今天再来认识这样一位古人,他生活在北宋时期,才华横溢,名震寰宇,在文学艺术方面自成大家;但是此人命运多舛,频遭贬谪,坎坷一生,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一、读苏轼

教师展示苏轼的伟大成就和坎坷的人生路途。

学生可以补充发言,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苏轼的相关资料讲给大家听。

教师小结:如此优秀的苏轼,满腹才华,忧思国事,但时常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他用文字来宽慰自己,在文学里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更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读故事

1、初读文章:解决生字,感知文意。

交横( ) 竹柏( ) 寝( )

2、揭示标题:理解文章先从标题入手,因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从标题中你获得了关于文章的哪些信息?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想知道的问题?

3、反复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走进文章,身临其境,勾划节奏,用自己的方式来诵读。

教师多媒体展示文章的节奏划分,学生对照纠正,并且有节奏的朗读。

4、指名来展示自己精彩的朗读,其他学生给予点评。

5、读的目的是了解文意,了解文意要从典型字词入手,掌握一些字词的.含义

多媒体展示:

欣然( )起行、

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盖( )竹柏影也、

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水中藻荇交横( )

指名回答,并且顺势翻译一下所在的句子。

6、穿越时空,回到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那个夜晚,结合注释,同桌之间翻译,真正了解文章内容。

7、指名讲述故事,其他同学提出疏漏需要补充的地方。

8、文章言简意赅,词约义丰,如果要改写成记叙文的话,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再进一步丰富和具体,使内容更为生动?

三、读奇景

1、寂静的夜,灵犀的心,漫步山寺,苏张二人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勾画出文中两人所见之景。

2、请一位同学说说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仔仔细细地读课文,两个人看到的今晚的月色有什么特点?苏轼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4、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眼中的奇景透露出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四、读心境

1、优雅,寂静的承天寺,苏轼和张怀民雅兴从容赏月,此时他们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找出典型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

2、结合文意,揣摩句子,你认为要读出怎样的语气?为什么?

一轮寺月,在常人眼中再普通不过,而在苏轼的眼中却充满了种种情趣。一个闲置的人,身处逆境,还能拥有如此闲情逸致,拥有积极追求美好事物的乐观豁达情怀,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感悟,让“苏轼”与我们同行。

布置作业:

篇7:《水调歌头》优质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多读多认,巩固识记。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

三、教学准备

灰雀的图片、列宁的图片及简介,教学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3.出示灰雀图片,了解灰雀。

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的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要读后鼻音。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

4.学习生字词语。

调皮的生字宝宝和词语朋友来和大家打招呼了!

认读生字,说说自己怎样记住他们。开火车读,同位互读,男女生赛读。

试着联系文中的句子理解“郊外”等词语的意思。

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也知道了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寻找灰雀,灰雀回来的事。那么,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体会灰雀的可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小朋友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这篇文章题为“灰雀”,这是怎样的“灰雀”呢?你能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吗?把它画下来。

3.这几只灰雀有什么特点?漂亮、活泼、歌声优美;惹人喜爱。

4.理解“惹人喜爱”,体会“非常惹人喜爱”。

5.这三只灰雀确实不一般,那可是“人见人爱”。列宁喜爱灰雀吗?你从什么地方能知道?

教师抓住“每次”“都”体会列宁的喜爱。

6.喜欢它们,所以想让它们吃好一点,就像照顾“朋友”一样。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7.巧妙小结: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练写。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写生字词语。

2.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篇8:九年级化学习题课教学

下面, 我就如何上好九年级化学习题课, 提高教学效率谈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科学性

1. 习题选择要有针对性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 已经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对化学概念、特征和本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能因此就把经典的中考试题、综合试题一步到位地摆在学生面前。我们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考查的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选择习题, 所选习题应能体现分层教学, 适合不同层次思维能力的学生。

2. 习题选择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选择习题时, 首先要紧紧围绕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这个中心, 使学生在练习中不仅能够巩固知识, 还能拓展思维。其次, 要围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设计出实用性题目, 真正达到巩固双基的目的。再次, 设计难度较大的习题时, 应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有效地增强知识连贯性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习题选择要注意可行性

所选习题过分简单, 会影响学生思维的质量, 思维活动不能充分地展开, 结果导致学生在机械的训练中既浪费了时间, 又磨灭了激情;难度过大的习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难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对化学课丧失自信心。所以, 题目的设计既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本, 又要体现综合性和创新应用性。由于每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等都存在一定差别, 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处理, 既要创设舞台让优生表演, 展现其风采, 又要给后进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使其不觉得自己是门外汉。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 形成梯度, 虽然起点低, 但最后要求较高,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后进生不至于“陪坐”, 优等生也能“吃得饱”, 使部分和整体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1. 以生为本, 以师为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是合作者和引领者。在习题课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双向活动, 将讲、练、思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提出问题后应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 让他们在主动探索和讨论中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练习反馈的信息, 积极组织学生讨论, 适时启发点拨, 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 归纳总结, 突出思路教学

在习题课教学中, 重视题意的分析,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审题, 让学生归纳每类习题与哪些概念、理论、公式和哪些物质的性质有关, 进而找出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 然后根据习题特点, 找出解题的要害, 从而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 把握解题方法, 并能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意事项。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思路为: (1) 审题, 从中找出已知和求解的关系。 (2) 列已知, 设未知。 (3) 列出比例式、求解。 (4) 写出答案并验算复核。

三、教学手段重视化学的学科性

1. 利用化学学科特点,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在化学学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 培养学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首先, 将习题和实验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将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和改进实验改造成实验题,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次, 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链接, 解决现实问题。溢满生活气息的化学, 才能让学生感到化学的价值, 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

2. 加强解后评析, 注重思路启迪, 提高解题效率

习题解后的评析, 在习题课教学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经过前面的做题已经对同一类习题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法, 教师这时候只需“点睛”就可以了, 帮助学生及时理清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 方法可采用“一题多解”、“变题讨论”、“错例分析”等。通过评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把知识讲活, 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变通性、创造性, 开拓学生解题思路, 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篇9:九年级化学课前教学设计初探

关键词:课前教学;实际需要;设计教学

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如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参与,思维处于抑制状态;课堂气氛沉闷,那么教师就很难教学,更谈不上课堂教学效果。而课题教学效果又取决于课前教学的设计,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谈谈课前教学设计的一点体会:

一、根据学生生理要求设计教学

从初中学生的生理特点看,学生正处于大脑发育时期,学生大脑的可塑性很大,如果引导不好就会抑制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大脑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就会在课堂上感到疲倦,学生就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那么你这堂课就是你在唱独角戏,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根据学生的生理先从有趣的实验、讲授有关的化学史的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大脑处于积极活跃的兴奋状态,产生求知欲,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

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由宏观到微观,如果符合这个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难度就会降低。例如在教学中从学生已知的事实来说明未知的道理,那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我在氧气的应用过程中推理得到氧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的性质;从二氧化碳灭火的应用,推理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的性质等。任何学习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先前的经验,温故而知新,使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

如果一堂课不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把知识点设计的高高的,学生好似听天书,照搬教学环节,不根据学生实际教学,课堂就会变得死板僵化,从而失去活力。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问题情境,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交流、讨论活跃思维,使他们能主动参与在教学中,这样教学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设计中一定不能只是以教师的单方面去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的心理、认知规律、实际需要来设计,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绍凯.初探提高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策略.课程与教材研究,2011(12).

[2]田我兵.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的探讨.陕西教育教学,2010(9).

篇10:《水调歌头》优质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13、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拟定教学目标为:

(一)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及文章的总分结构,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和语言的准确性等特点

(二)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写简短的说明文。不要求尽善尽美,只求学生敢于动手动笔就可。

(三)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陶冶审美情趣,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特点和风格的说明文。是作者为介绍《苏州园林》写的序文。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在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这样先总后分抓住特征条理清晰的介绍了《苏州园林》从而显示了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以及我国园林艺术水平的高超。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佳作,因此不仅在本册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本册书的重点篇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语言特色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欣赏中国园林的图画美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重难点呢?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如看苏州园林的照片,观看有关苏州园林的电视专题片等,与课文相配合,更方便学生理解和同时教给学生理清说明顺序的方法和欣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拙政园、沧浪亭、留园、狮子林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二)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2、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领略中国园林的美建筑。

(三)作者介绍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他原籍是江苏苏州,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四)背景介绍

苏州园林是我国最著名的园林建筑,共有一百多个,颇负盛名的也有十来个。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苏州园林》。

在这篇课文被删节的开头部分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的美的奥秘之门”。下面我们就开始本节课的“钥匙之旅”。

(五)检查预习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嶙 峋

相 间

镂空

重峦叠嶂

2、解释下列词语: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败笔:某件事中做得不完美的部分,或泛指某个物件中不好的部分。: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运用得是否适当。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六)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体会苏州园林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试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明确:本文的中心句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投影板书“图画美”)

(七)合作探究

A、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呢?(抓住四个“讲究”,理解主要特点的具体表现。投影板书“布局美,配合美,映衬美,层次美。”)

B、第三、四、五、六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引导理解总分结构。二段总说,三至六段分说,分别与第二段的四个“讲究”照应。)C、第七、八、九段写的什么内容?与全文中心有何关系?(先由学生思考再讨论)

此时出现下一张图片课件(理解这仍是分说,扣住“图画美”的总特点,说明苏州园林细部注意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园林的色彩美。引导学生分析出结论——七八九三段和三四五六段相比这几段无论是篇幅上,还是说明对象上明显小于前面几段,所以不难看出这些都是苏州园林的小细节、小地方,这也是分说但是这个分说和前面的相比,这几段就是次要的——这里向学生明确:文章结构是从总说到分说,文章所写的事物也就是说明对象的选择上是由主要到次要,所以略写。)D、教师作这个部分的小结:全文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总分、从主要到次要都是逻辑顺序)

E、重放刚才两张板书设计,让学生系统的感受全文的结构和布局。

(八)品味语言,体会说明方法

精读课文3——9段,找出每段的说明对象,并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来说明的?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学生先自读,勾画出相关内容,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明确:1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思考: 为什么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是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改成“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是艺术”行吗?

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4、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苏州园林的墙壁上有砖砌的镂空图案”,“廊子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5、角落:注意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门窗:注意门、窗的图案美。色彩:注意色彩的搭配。

(九)口头作文练习

学完本节课的内容,请你给大家当一次小导游,介绍一下苏州园林的特点(目的是让学生深化本文的说明内容及特点)

(十)课堂练习

请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作比较)

2、把花纹图案设计在窗橱上,中间留出较大的空间,使窗外的景物透入室内,看上去就像墙上挂了几幅生动活泼的图画一样。(打比方)

3、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可取的。(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

4、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打比方、作比较)

(十一)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第二大题

篇11:《水调歌头》优质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有关的词语,通过多种形式识字、读词语。认识11个生字。

2.通过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3.联系日常生活,用“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说句子。

4.掌握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书写要点。

5.朗读并背诵古诗,发挥想象,理解古诗的内容。

6.阅读《企鹅寄冰》,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树立在日常生活中识字的意识,掌握两组左右结构的汉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通过看插图和反复朗读诗句,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通过多种形式识字、读词语。认识11个生字。

2.通过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性。(重点)

3.联系日常生活,用“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说句子。(重点)

4.掌握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书写要点。

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同学们,去野外观察大自然的时候,你们会准备什么呢?(学生思考问题,指名答。)

1.多种方式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图片(含有课本词语),指名读;师范读,生跟读;生“开火车”读。

2.教师遮掉字词的拼音,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3.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首先小组内讨论记忆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教师点拨、讲解。

二、字词句运用

1.我会演。

(1)学生自主认读“字词句运用”中的词语,并结合词组理解加点词的意思。

(2)教师讲解加点词“迎、穿、甩甩、追、披、摇摇”。(初步理解动词的用法)

(3)学生分小组表演这些动作。

2.我会说。

(1)教师指名读句子。

(2)学生分小组交流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加点词: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

(3)教师举例讲解加点词。

例:放学了,我有时候走路回家,有时候坐公交车回家。

平常我在书房里看书,在花园里浇花,在树下画画,在院子里骑自行车。

(4)小组派代表用加点词说一说自己的日常生活。

(5)教师点评,学生补充。

三、书写提示

1.师: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

2.读一读话语框中的提示语,说说明白了什么。

“作”和“法”都是左窄右宽的字,“都”和“别”是左宽右窄的字,注意占位和书写顺序;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3.提示学生“都”左右等长,要上下错位写。

4.练习书写,要求先看后写再对照。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会发现,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收获更多的知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利用插图,理解古诗的内容。(难点)

2.阅读《企鹅寄冰》,明白故事中的道理,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多种梅花图片。师:你打算怎样赞美它?(板书课题)

2.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师生配合读、齐读。

3.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思考: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习前两句: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3)学习后两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4)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我爱阅读

1.课件播放《企鹅寄冰》的短文录音,学生听录音。

思考:这篇短文讲了些什么?(指名说,师点评)

2.师提问:谁给谁寄冰?从哪里寄到哪里?住在南极的企鹅为什么要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寄冰呢?狮子大王收到冰了吗?

3.教师指名回答,然后补充点评,给予鼓励。

[教学反思]

篇12:《水调歌头》优质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设计意图:

《故乡》是一篇篇幅很长的课文,包涵的内容很丰富,人物性格鲜明。因为时代的原因和鲁迅特有的风格使这篇课文很难理解。备课的时候我翻阅了很多名家的教案,都是把重点放在对闰土和杨二嫂的分析上,记得我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也是这样讲的,不同的只是细节上的区别。我认为这样的设计使得学生对故乡缺少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在我的记忆里《故乡》就是闰土就是杨二嫂,至于故乡和这两个人的联系就没有印象了,更不要提故乡的主题意义。所以我设计的时候就从整体感知入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我从读过这篇课文的直接感觉——悲哀(也是本文的灵魂、本质)入手,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然后再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分析这种感觉的来源——是故乡的什么使“我”如此悲哀呢?故乡的景物和故乡的人物。重点分析人物,分析人物的时候,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重点分析闰土,次要分析杨二嫂,之后自然地总结:这样的故乡这样的故乡里的人,怎么不让“我”感到深深的悲哀。面对这种现状,作者是怎样的态度?全文晦暗的主调里有没有一点亮色?从而理解课文结尾部分的含义,最后再给学生补充有关背景材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并深化文章主题——不只是“我”的故乡,当时的农村都是这样,当时的农民都是这样,这都是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对农民的盘剥造成的。这样做既突出了重点,又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由现象到本质,透彻的领会课文主题。

在分析人物的时候,由相同的一个问题领起:这个人物的哪些方面使“我”悲哀?依然围绕“悲哀”这个主题。带领学生分析闰土使我悲哀的方面有:生活的困苦、外貌的苍老、精神上的麻木、封建礼教的毒害(和我的隔膜)、和虚无的寄托,而杨二嫂决不是一个搞笑的人物,她使我悲哀的则是做人的尊严的丧失。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小资产者,他们构成了农村的经济支柱,他们的状况代表了当时所有农民的经济、精神状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形,表达了作者的悲哀与愤怒。

这样的问题设计精练、集中,既抓住了重点难点也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整堂课线索清晰,能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从感情上认同接受,使难懂的课文变得容易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好的文章总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它会让你或欢喜或悲哀,或豪情万丈,或悒郁满怀。《故

乡》是一篇很好的小说,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被多个国家收入教科书中。上一节课,我们读了一节课的课文,那么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怎样的心情?

2、讲授新课

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师板书: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学生读课文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故乡的景色怎样?

学生读

这一段描写写出了故乡怎样的特点?哪几个词语能集中表现出来?

学生思考回答,大屏幕显示: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没有一些活气。

齐读来感受一下这种悲凉。学生读。

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受到“我”的心情的影响(怎样的心情?)或者天气的影响(怎样的天气?),而故乡的人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主要写了谁?

我们先来看看二十年后的闰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屏幕显示问题、画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启发。

师生共同归纳梳理:外貌的变化、与我的距离、生活的现状、精神的麻木、寄希望于偶像

故乡中作为好朋友的农民闰土景况是这样的凄凉,那作为小资产者的邻居杨二嫂的情景又是怎样呢?

思考杨二嫂有哪些方面让我悲哀。(屏幕显示问题及画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点拨、启发

师生共同梳理:外貌的变化(说明经济状况的衰落)行为放纵卑下、语言尖刻泼辣

如果说闰土的麻木让人同情,那么杨二嫂就令人可叹可鄙了,他们被生活压迫的扭曲了,“我”怎能不悲哀呢?所以这篇文章读起来让人感到特别的沉重。

全文的底色是沉重的,那么有没有一点亮色呢?

学生看课文思考、回答、讨论,教师梳理归纳:在课文的结尾,作者写出了理想中富足

美丽充满活力的家乡,并且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齐读背诵“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这篇小说写于1921年,辛亥革命已经过去十年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但农村经济为什么急剧衰落,农民们的生活为什么更加艰难?(屏幕显示:背景)

教师略加解释。

板书设计:

故乡的景物 悲哀

故乡的人 闰土

杨二嫂

《故乡》教学设计

设计者: 徐菊芳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味人物情感。2.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主题。【教学重难点】

1.分析人物命运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的主题。2.引导学生理解、体验作品中“我”的情感经历。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在游子心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字眼,是魂牵梦绕的家园。大家读完鲁迅的小说《故乡》,感觉和我们以前读过的那些思乡怀人的作品是否一样?现在我们来走进鲁迅笔下的故乡。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一)生字。

捏(niē)胯(kuà)祭(jì)颧(quán)酬(chóu)潺(chán)噤(jìn)

(二)生词。悲凉:悲哀凄凉。

伶仃:瘦弱。本文用来形容杨二嫂两条纤细的腿站立如圆规的姿态。惶恐:惊慌害怕。絮絮:形容说话连续不断。茫远:渺茫、遥远。

三、跳读课文,把握情感基调

学生跳读课文中写“我”的情绪的段落。如开头的“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结尾的 “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等段落。

明确:情感基调——悲哀。(板书:悲哀)

四、朗读品味,理解情感基调

学生经过讨论,概括悲哀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故乡之景和故乡之人。

(一)故乡之景。

1.朗读小说中描写故乡景物的部分,找出令“我”悲哀的因素。

重点阅读开头的一段景物描写,注意重读“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等词语。

朗读指导:读这一部分要低缓、哀伤,饱含震惊、幻灭之痛。

2.对比阅读“记忆中的故乡”的部分,注意其中“深蓝”、“金黄”、“碧绿”等表示色彩的词语。

朗读指导:读这部分要欢快、流畅,充满新奇、神往之感。

教师小结:故乡是一日不如一日,昔日的蓝天、明月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阴晦”、“苍黄”和“萧索”。

(板书:蓝天、明月;阴晦、萧索)

(二)故乡之人。

1.故乡哪些人的什么变化最令‘我’心痛?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小说展开细致深入的阅读。2.学生交流讨论成果。

讨论主要围绕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展开,也可以涉及宏儿和水生。(1)闰土的变化有哪些方面令“我”悲哀? ①闰土肖像的变化令“我” 悲哀。

30年前的闰土:有紫色的圆脸,红活圆实的手,项带银圈,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捏一柄钢叉,是个小英雄;30年后的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增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红活圆实的手已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松树皮,但手中多了一支长烟管。

②闰土言、行、神、心的变化令“我” 悲哀。

少年时的闰土语言中充满智慧和热情,动作机智灵敏,神态很兴奋,“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跟“我”谈得来,“你我”相称,没有隔膜;中年时的闰土语言中丧失了少年时的智慧和热情,而且很迟钝(“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动作迟疑(“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神情先是欢喜和凄凉,后来变得呆滞(“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以至沉默(“像一个木偶人”)。态度恭敬,心里只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称“我”为“老爷”,说明“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小结:

以前的闰土天真、活泼、聪明、能干,中年闰土则麻木、愚钝、失去了生命力,在性格特征上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闰土真诚、友好、快乐,中年的闰土则孤独、忧伤、悲哀、失望,在情感上发生了变化。

(板书:能干、快乐;麻木、失望.)

但最可怕的变化是闰土对“我”的态度的变化,对生活的态度的变化,这种心灵的变化即“精神麻木”,这才是最令人心痛的。

(2)杨二嫂的变化是否也令“我”悲哀? ①杨二嫂肖像的变化令“我” 悲哀。

杨二嫂年轻时候脸上擦着白粉,人称“豆腐西施”,是一个美女。50岁时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极瘦, 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小结:杨二嫂肖像的巨大变化是贫穷造成的。她的这种巨大变化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萧条和破败。

②杨二嫂言、行、神的变化令“我” 悲哀。

语言尖刻——“贵人眼高”。

怪声怪气——“阿呀呀”,“阿呀阿呀”。

见解庸俗——“你阔了”,“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实际根本不是这样。

跟“我”说话时愤愤不平——显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动作顺手牵羊——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行为卑劣——栽赃闰土在灰堆里藏碗碟并以此发现以为功,拿走“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

教师小结:杨二嫂的身心被扭曲,和闰土一样是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但是他们又有所不同:闰土愚昧麻木,杨二嫂庸俗卑劣。

(板书:漂亮、平和;庸俗、卑劣。)(3)宏儿和水生的关系是否也令“我”悲哀?

教师点拨:他们的关系令“我”担心:自己和闰土的今天,也许就是他们的将来,所以心中一样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但“我”更希望他们有不同于“我们”的未来。

3.学生分条梳理讨论的结果,特别是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学生可能不够准确,教师可加以点拨和补充:

闰土:外貌苍老,动作迟钝,语言含糊,对“我”谦恭,对生活丧失希望。杨二嫂:相貌丑陋,语言尖刻,自私、势利,虚伪、庸俗。

五、逆向思维,深化情感基调

教师提问:全文的底色是沉重和悲哀的,那么有没有一点亮色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梳理归纳:在课文的结尾,作者写出了理想中富足美丽充满活力的家乡,并且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朗读结尾的三段文字,特别是“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要求齐读背诵。

一、研究环境,探究主题

1.小说中一共描写了几个“故乡”?

明确:该问题探究的已不仅是环境,而且涉及小说主题。除了对比鲜明的“现实中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之外,其实,小说中还有一个“理想中的故乡”。从小说结尾部分“我”的内心独白可以看出,“我”对未来的故乡有一个朦胧的希望轮廓。

2.“故乡”是谁的?

明确:这个问题是把小说的社会意义推到更广阔的层面。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时代,故乡失落了,又也许只存在于孩童纯真的眼睛里。小说中的故乡是“我”的,又是“我们”的。它有着普遍的象征意味,代表着人的精神归宿。

3.“故乡”在哪里?

明确:结合课后练习四,研究“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深刻意蕴。从小说对宏儿和水生的想象中,可窥见作者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理想中的故乡,不在儿时飘渺的回忆中,更不在世俗、功利、隔膜的成年世界里,它需要我们去追求,去勇敢地开创新路。

(当然,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本班学生的情况,预设一些颇有个性的话题,进行探究。)

二、联读比较,异中求同

联系鲁迅小说《社戏》中关于农村生活的描写,探讨本小说中“新的生活”具体包含的基本元素有哪些。

篇13:《水调歌头》优质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 讲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综合起来, 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产生一方面无可供借鉴的经验, 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宗旨下, 我们要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 是为了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他们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复习计划的制定, 也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一) 研究“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要求

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综合了历史, 地理, 人文, 社会学, 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是一门培养学生对整个知识系统的综合认识为目标的课程, 是对所有内容的大检阅。因此, 要认真学习与仔细研究考试说明, 把握考试方向, 这样在复习的时候才有侧重点, 做到有的放矢。课程内容包括“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和“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三个主题。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 讲述社会是怎样的, 这是对社会生活要素的整合;第二个主题“我们传承的文明”, 讲述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 这是对反映社会发展的史实的整合;第三个主题“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讲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 这是对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的整合。同时, 第一个主题又承载着传授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等学科的概念、要素和线索等基本知识的功能。这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 制定复习计划和方案

九年级复习内容庞杂, 时间又紧, 教师要为学生合理的从整体上把握复习时间, 另外在复习层次上要以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上加以考虑, 并有相应具体计划与方案。复习形式上注意精讲。多练, 细评, 讲练结合, 专题讨论, 个别辅导, 并采用集体备课。

1. 落实目标测试

复习时的目标测试主要以课堂练习、反馈纠正为手段。首先应选好练习题, 其基本标准是:要有代表性;要有丰富的知识内涵, 能反映教材知识的系统性:要有培养能力价值, 使学生练习后能力有所提高;题目尽可能新颖, 能激发学生作题激情。其次在课堂上定时定量, 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效率。第三, 练习后及时评讲。这样才能查漏补缺, 又能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

2. 收集整理信息资料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是我们初中阶段的战略大决战。只有充分地掌握大战前的各种信息, 才能“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学业考试复习其间, 我们会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包括考试说明及其特点变化, 试题类型及变化。内容范围及难易深浅, 等等。虽然这些信息并非试题本身, 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能够使教和学有所依据, 不会如无头苍蝇, 盲无目的。

3. 保证复习模式深入、有效

第一, 教师要交待学习的主要内容, 并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什么程度, 有目标的学习比搞“复习世界大战”要有效得多。第二, 师生要系统回顾基础知识,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毕竟学业考试主要考查的还是基础知识, 重在弥补知识缺漏, 使之形成知识网络与结构。第三, 教师要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 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 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 注意解题方法和本学科能力的培养, 教会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知识之间纵横的联系和比较。第四, 要根据学生实际制订适当的复习量。复习课中常看到教师布置了超量的复习内容。而这种复习模式并不可取, 教师们可以通过试验比较发现其效果很差, 一堂课不可能复习完两堂课的内容。

二、构筑新模式保障历史与社会复习课计划的实施

(一) 理清线索, 帮助记忆

在记忆过程中加深理解在历史与社会复习中要达到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记忆能力。首先, 要在复习中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解决难点。例如, 讲“和平”问题, 可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鼓励他们从其他历史、地理书籍中归纳事实, 分析霸权主义者干涉别国内政的事例, 明确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代世界和平面临的主要威胁。讲“发展”问题, 可在世界版图上, 大体勾画出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 并引导学生回顾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征服、掠夺和统治的历史, 找出当今世界南北发展差距和根源。在复习时, 要让学生明白, 强调理解地记忆历史与社会知识, 可使他们做到“不但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其次, 在复习中采用对比和比较的教学方法, 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加强记忆能力。例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可以采用比较和对比的教学方法, 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战争的性质、结果两方面来比较, 从而加强记忆。再次, 复习时还可运用归纳法来加强、加强记忆。例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时, 可以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成一表格, 按内容大致分成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及其他内容。这样, 按内容分类记忆, 可以使学生在对比中加深了记忆。除此之外, 还可以采用图示、顺口溜等记忆法来帮助学生记忆。

(二) 确定重难点, 构建网状知识结构

提高复习效率。在第一轮全面阅读教材, 查漏补缺复习之后, 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 掌握知识结构、着重培养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和系统化的思维能力, 进一步掌握基本理论。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 深刻理解, 突破难点, 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把历史与社会课本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纳重点。例如, 归纳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条件、根源、主要内容、措施、探讨事件的历史影响, 归纳的重点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经过、结果, 难点是对改革的评价及其启示。在归纳人物的时候, 归纳人物活动事件、观点、主张、后人的评价 (人物的作用、地位、影响、贡献和功过) , 归纳的重点是人物的事迹及其评价, 难点在于人物的评价。对具有可比性的人物进行合理的联系、比较, 另一方面更需要对专题内各人物进行适当类比, 这有利于学生"多视角, 多层次"认识历史人物, 并做出科学地评价。在构建知识网络的时候, 对于考试说明虽已明确删除, 但与前后必考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 应该讲述, 这样有利于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 以课本知识和历史思想解答热点问题

在近几年的学业考试中, 和谐社会、三农问题、科技创新等都是长效热点。每年考生都会去积极关心热点、关注时政, 而平时学校的训练也是为考热点而考热点, 但是学业考试试题考察热点的方式却让我们感觉“在意料之中, 又在意料之外”, 不会为了迎合哪个热点而直接去考它。所以, 在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中, 要跳出热点的框架, 把课本中与之相联系的问题都复习到位, 形成知识网络, 继而来解答变幻的考试题目。

(四) 辩证设计作业, 突出有效性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基本理念是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强调历史地、辨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要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 即以人为本的作业, 学生完成才会觉得轻松, 作业才会觉得有趣味性。如果历史与社会的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机械式的重复和记忆, 题型单一, 这样虽然对学生巩固知识有一定作用, 但是也可能造成学生思维、实践能力减弱, 学习缺乏兴趣。作业的有效性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和具体生活的基础上, 布置相应的作业, 使历史与社会的作业重点、目的明确。因此, 有效的历史与社会的作业布置定位, 不仅是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 更是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 重在参与学习情景和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重在体验和发展。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回顾、重温课堂上知识, 并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观点的确立、材料的组织, 既加深课文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又培养问题意识, 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以构建多元化复习体系, 促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 以良好心态面对升学考试”。基于这一理念, 我们都要清楚看到新一轮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对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与社会命题的影响以及对学业考试历史与社会复习教学的指导意义。本文目的在于建立有助于学生学业考试对历史与社会复习课的有效策略框架, 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复习的步骤, 才能使他们在众多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中理出正确的头绪, 从而为自己能顺利应试。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与社会,复习课

参考文献

[1].姚自超.新课改下《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四变”, 教学广场.2007.12.

[2].夏鹏飞.历史与社会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时代教育, 2008.3。

篇14:《水调歌头》优质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关键词: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方法

化学是九年级开设的一门新课,也是中学化学的启蒙和基

础。上好第一课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课起着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调动和学习兴趣的启发作用。力求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唤起浓厚的求知欲。现从自己教学实践中谈谈怎样上好九年级化学第一堂课的教学体会。

一、教学过程要有趣味性

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第一课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把兴趣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从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做好实验。例如,在绪言教学时,先不要讲课本,做几个有趣实验:白纸显字、不怕烧的手帕、魔棒点灯等,这些趣味性实验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把兴趣转化成内动力,从而使学生产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行为要尊重学生

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些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还具有一些生活常识。所以,在九年级化学开堂课一定注意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使学生感到自己存在的必要,教师要放弃自己的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权威性。如,在化学绪言课教学中,提出问题: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有、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化学知识,教师再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的自信心大增,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结构要推陈出新

化学是九年级开设的一门新课,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从教学结构不走其他学科的路,要改变激发。在教学中注重实验,以实验导出新课、以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分析综合力,变“灌”为“引”,用实验引引导学生去想、去思考、去探究。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不能包办代替,在教学上要变“教”为“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上好化学第一堂课,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化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使学生懂得学习化学的方法,体验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陈志平.如何上好九年级化学第一课.新课程学习,2009(6).

[2]丁晓健.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一位初三化学教师的实践与思考.化学教与学,2011(11).

上一篇:班主任自我介绍精选参考下一篇:关于同志先进事迹的单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