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设想

2024-08-10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设想(精选6篇)

篇1: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设想

*****公路局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设想 一、十一·五工作亮点

在过去的五年中,*****公路局应对挑战,众志成城,在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全县路网建设日新月异,路政执法日臻规范,文明成果日益丰硕,养护体制日趋灵活,职工收入日渐增加。五年来,全局干部职工团结实干、顽强拼搏、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社会各界、各级各部门的一致好评。连续四年获得市、县双文明建设红旗单位、先进单位。路政大队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原渌口渡口所被评为全国水运安全班组等荣誉称号。二、十一·五工作成效

“十一〃五”是攻坚克难有目共睹、全局工作稳步推进、职工待遇明显改善的五年。*****局在*****委、政府和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与高度重视下,以提高公路路况为工作重心,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项目建设成绩突出。

五年来,我局依托全市公路工程项目大会战平台,克服工程任务重、施工难度大、资金紧张、施工环境不佳等诸多困难,以增强实力为灵魂,以提升服务水平为目标,始终保 持了工程建设良好的推进态势。

路网干线建设:实施干线改造项目共6个。在建2个(芷渌公路、S211*****段改造项目),完工4个(株渌公路、S313、网朱公路改造项目和茶陵S320改造项目),完成公路交通基层设施建设投资达5.5亿元。为湘渌经济建设乃至全市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富民强县项目: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提升乡镇经济实力,五年来,共实施了3 个专项工程(松西子新农村社区环线路面工程、华新物流通道改造项目、三门镇主干道改造项目)。目前,完工2个,在建1个,累计完成投资近1000万元。

协助完成通乡公路改造里程103公里,通过有效地质量监控手段,不断提高工序施工质量,促使局路网路况获得一个长期的质量保障。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为民办实事”任务。

养护工程项目:五年来,完成养护工程项目近30个,产值近5200万元,内容涵盖安全保障、水毁抢修、路面大中修。使平山、伞铺、雷打石、淦田、太湖等全县大部分乡镇的出行条件和道路安全保障能力有了极大提高。

产业深度挖掘:通过09年的一期改造及景观建设,托管的株洲公路三门培训中心项目是我局积极投身“三大战役”的具体表现。全年累计吸引游客近30000人,餐饮、会2 议、水上娱乐等经营收入达200余万元。精心打造的“丽水港湾”品牌正不断吸引省内外客人慕名而来,随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三门培训中心有望成为长株潭湘江风光带沿线上档次、高品位的会议中心和休闲观光景区。

(二)路政工作规范有序。

──不断加大治超力度。局属路政大队积极参加了湘渌江水源地整治、砂场综合治理、县城交通秩序整治及市局布臵的专项超限治理行动共23项。五年来,共处理超限超载处罚案件2800余起,卸载近30000吨,且保持执法相对人的“零”投诉纪录。

──不断加大巡查力度。局属路政大队紧紧围绕“依法行政、依法治路、保护公路”的主题,经常巡查,及时办案,突击扫障。全年共查处赔(补)偿案件近150余起,违法建筑案件近300起,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

──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局属路政大队在积极进行“学习查找、对比自纠、训练整肃”的同时,壮大队伍规模,建成执法监控系统,使路政大队执法力量和人文、和谐的执法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增强。政务中心公路许可项目审批窗口遵循“七公开”原则,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树立了公路行业文明执法形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养护水平不断提高。

以开展三大会战为契机,以“七无三有”为工作要求,服务百姓、服务企业、服务经济、服务政府,促使我局干支线路网路况达到了人民群众对出行条件的基本要求。五年来,全局实际评定里程(除S211、X017、X036外)优良率达到72.5%,完成养护投资4000余万元。

──养护管理规范。通过建立健全养护监理、计量支付、养护材料、养护操作、安全生产等一系列管理行为规范,谋求在制度中管人管事,在规范中焕发生产力,在改革中促使干部职工尝到事企分开、管养分离的甜头。运用“三大新招”(即同类型结构修补法、一次成型作业法、活动板块油面施工法),促使养护生产管理水平得到长足进步,实现了路用材料、养护作业、工作行为在大部分作业内容中对规范的“三统一”。同时,随着危险路段安保工程、重要路段绿化工程、高流量砼路段换板项目的有序推进,一条条标准化的康庄大道正从无到有,不断延伸。

──养护作业精细。继续提高机械化和科学养路水平,引导养护公司有计划地配备了水车、风镐、压路机等近20余台套养护机械设备,使养护作业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五年来,挖补面积达40余万m,封面近20万余m,使管养公路达到了“路面优良、路基标准、构造物完好、设施完善、沿线绿美”的标准化要求。

──灾险破解有力。五年来,*****频繁遭遇灾害性天气的侵袭。从08年冰灾及历年汛期的应急处理过程来看,4

22我局以反应速度迅捷、处理措施扎实、组织方案周密为主要特点,在省、市领导视察过程中,多次博得一致好评,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局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积极落实工作要求,为各项上级视察活动做好、做细了服务。五年来,共计完成13万m2沥青路面的挖补,局部罩面30余万m

2。

(四)党建助推作风改进。

五年来,全局上下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办法和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形成了以行动落实工作,以考核定格成绩的新风气。在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大背景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工程建设“三合同”制和路政执法人员廉政承诺制,不遗余力完善权力运行机制、目标考核办法、管理制度框架、,营造出自律严、作风强的良好工作氛围,促使我局行业形象有了显著改变,全县政风行风测评成绩有了大的进步。三、十二·五工作设想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综合管理还有漏洞、创业干事的环境不优、解放思想的力度不够、县局基础条件太差、综合实力薄弱,全局进步发展的多项指标靠后、职工收入增加缓慢等诸多问题困扰我们多年。

对此,我们要正视,要解决,要全力以赴,朝着职工满 意、群众满意、领导满意的方向前进,实现全局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设想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局新时期“三化两提”的发展方式,抓服务,强管理,重执法,严考核,突出深化改革,改善民利,强局共赢三大任务,乘“势”而为,力争上游,促使我县公路工作再上新台阶。具体来讲,一是完善路网结构,完成升级后干线公路改造;二要提高养护水平,推进养护市场化,基本消除管养范围砂路和四、五类危桥;三要强化路政管理,建立治超长效机制,车辆超限率要力争控制在10%以下;四要突出文明创建,着力提高全局硬件水平和职工收入水平,争创全省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

篇2: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设想

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设想

全省有市(地)委13个,县(市、区)委132个;有部门党组(党委)2242个;有基层党组织109114个,其中基层党委5415个,党总支7092个,党支部96607个;有党员208万名。

一、关于“十一五”期间工作

1、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中组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推进,为黑龙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在实现行政村、社区、国有企业、机关、学校及科研院所党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组建党组织工作力度,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应建已建率达到95.5%%。同时,继续推广“党组织加协会加科技致富示范工程”、“支部加农民股份公司”、“党 员与农民致富联合体”等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新的实现形式,在农村各类新型经济组织中组建党组织2641个。

――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不断凸显。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措施和有利契机,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当先锋、作表率。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省新增入党积极分子14万名,新发展党员6.5万名,有5299名不合格党员经过帮助教育转化为合格党员,有2.9万名流动党员恢复了正常的组织生活;累计整改看病难、上学难、吃水难、就业难、行路难、住房难、生产安全环境改造难等具体问题39万多个。党员干部联系困难群众近76万户,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近41万个,帮扶钱物价值人民币5.7亿元,帮助基层落实发展项目3.6万个。2008年在支援四川抗震救灾中,全省各级党组织共派出和组建各类救援队、支援队181支、4304人,其中党员2557人;全省共有1232153名党员(占全省党员总数的60%)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220195697.3元,其中交纳1000元以上的党员52768人(10万元以上的5人)。在今年春天抗灾保种中,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发挥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和先 锋模范作用。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组建党员突击队、抢险队、助耕服务队7103个,帮助农民筹集资金5277.6万元,解决排涝、农用物资等生产生活难题17943件次。

――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省委先后下发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长效机制的意见》,着力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党组织和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服务发展、党员管理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在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中,省直单位对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已废止规章制度666项、修改1959项、新建1062项,为服务和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党的基层组织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大力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大力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2006年以来,按照中央的部署,我们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紧紧抓在手上。截止2010年底,全省共投入资金73866.57万元,采取部门帮扶、村企联建、大户联 建、村民自发义务出工等方式,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省共新建活动场所5032个,改建活动场所1974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62.5%,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了全覆盖。扎实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三有一化”建设,不断加大解决社区党组织活动无经费、无场地,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无报酬问题的力度,全省已有90%左右社区党组织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有97.2%的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和97.8%的社区工作者工作补贴纳入财政预算。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不断落实。贯彻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出台了《黑龙江省市(地)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突出“以下看上”这个考核环节,把基层和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各级党组织抓基层党建工作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基本指标。同时,把考核结果将纳入市(地)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工作,作为市(地)委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和市(地)委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真正使党建责任制落到实处。

2、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人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突出表现为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后继乏人。比如,党员队伍老化问题严重,50岁以上农民党员占全省农民党员的48%;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全省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劳动力中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9.3%。同时,农村大量青壮年外流,最优秀的上大学走了,稍差一些的外出务工经商了,选村干部难、发展青年党员难的问题已经凸显,这些问题都将长期影响农村党组织建设。另一方面,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在农村,建制村近33万党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近24万,占73%;村党支部班子成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5481名,占45%。在社区,社区自管22万党员中,高中以下的有15万人,占72%。由于整体文化程度偏低,见识不多、觉悟不高、眼界不宽,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行为狭隘,抱残守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科技文化知识所知不多,发展能力、管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较弱,发展信心不足,导致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

二是钱的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物质条件较差。在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基层组织推进农村发展缺少物质基础,无钱办事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全省负债村4911个、占55%,负债乡696个、占79%。债务负担严重制约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由于缺少投入,年久失修,不仅制约了生产力发展,也造成群众意见越来越大,干部威信越来越低,严重影响了党组织在农村的地位。在社区,用房面积达到300平方米标准的只有67个,部分社区办公用房在60平方米以下;全省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党务工作者每月生活补贴只有四、五百元,远远低于城市人均收入水平,社区党务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

三是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在农村,分散经营的经济体制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农民群众与党组织、甚至党员与党组织之间依存度降低,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受到较大影响。由于利益联结机制缺失,造成的党组织凝聚力下降,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农村村民自治的政治体制实际上对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党组织驾驭能力受到一定影响,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有的分庭抗礼,造成一些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甚至瘫痪。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党组织一直 游离于现代企业管理架构之外,如何融入中心、融入决策、发挥作用,一直未能有效破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领导体制尚不明确。

3、主要做法和措施 农村党建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在选拔培养方面,始终把抓好以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臵,积极推广“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社会公开招聘、选派县乡优秀干部到村任职和跨村任职等村党组织书记选拔方式,选好配强村级党组织班子。2005年、2008年全省两次村党组织集中换届,省委专门下发文件,各市县委作为农村工作头等大事全力推进,县乡领导逐村调研指导,在2008年全省8941个村党组织集中换届选举中,有6337个村实行了“两推一选”、2378个村实行了“公推直选”。同时结合我省实际,从2004年开始实施了“村村大学生计划”,2004年选派了1123名大学生志愿者到村任职,2005年选派了1229名大学生志愿者到村任职。并采取不改变身份,省财政承担学费,毕业后回村工作的方式,在农村具有高中学历的青年中培养了10391名“村来村去”大学生,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积蓄了人才。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在2008年择优选聘278名高校 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下半年拟将中央2009年和2010年两批招聘计划统一组织实施。在教育培训方面。突出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培训提高工作,在新世纪初全面实施素质升级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大规模培训的基础上,去年7月份,在我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甘南县兴十四村,对2008年换届选举新当选的2015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全员培训。积极开展普通农民党员学历培训,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党员中等职业教育学历培训的方案》,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在全省45岁以下青年农民党员中普及农业职业技术中等学历教育。在管理监督方面。总结推广了哈尔滨、鸡西等地“村官述职”和“承诺考评”的经验,去年底,全省各地对8939名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占总数的99.7%。同时,去年底,结合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排查整顿工作,采取组织调整、部门帮扶、领导包保等措施,对全省349个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目前已基本完成集中整顿转化任务。在激励保障方面。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村委会干部和误工补贴人员激励保障机制的意见》和《关于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 费保障机制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村干部工作报酬机制和生活保障机制,扎实推进村干部“一定三有”工作。目前,全省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的村党组织书记8939名,基础补贴达到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的4704名,获得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的407名,已落实基本养老补贴的1376名,已享受离任补贴的2756名。为拓宽村干部成长渠道,去年组织开展了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全省拿出93个乡镇公务员编制面向村干部招考,全省有731名优秀村干部参加了考试,有93名优秀村干部走上了乡镇公务员岗位。同时,全省各地选拔和推荐170名村党组织书记“上挂”乡镇党政副职,4044名村党组织书记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二是积极推进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建设。把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加强村级民主自治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对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了专门部署。在去冬今春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中,专门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辅导。为推进工作落实,成立四个督查组对推行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目前,全省已有近6000个村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其他行政村也多数在研究制定把原来坚持的民主自治制度和“四议两公开”工 作法有机结合的工作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基层民主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办法》,总结了佳木斯等地“八步工作法”、“五环工作法”等经验,推广了兰西县、哈尔滨市党务公开“六个规范”、“民主议政日”等做法。目前,全省农村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2万多项,党务公开、村务公开面达100%,规范率达95%以上。

三是积极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以巩固和深化“党员服务区”活动为主要形式,积极推行党员为民服务承诺、为民办事全程代理、设岗定责和结对帮扶等活动,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搭建平台。目前,全省23.6万名农村无职党员选择了合适岗位,建立党员服务区11万个,覆盖农户208万户;建立为民服务站点7589个,24355名农村党员干部参与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活动,代理服务事项1.4万项。

社区党建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指导各地选派机关干部到社区任职,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一大批能力较强、文化程度较高的党员干部进入社区领导班子,目前,全省社区党组织书记高中以上学历的达到98%,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63%,平均年龄42.2岁。全 面推行党组织书记兼任居委会主任制度,有1996个社区实现了社区党组织书记与社区居委会主任“一人兼”。

二是加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扎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全省共建立区、县级社区服务中心300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556个,便民利民网点3.6万个,以党团员为主体的社区服务志愿者达到18.6万人。广大党员通过开展“假日党建”、“值班书记”、“为群众守夜”、“治安巡逻”、“爱心门铃”、“帮老热线”、“关心下一代”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社区群众解决了大量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积极推进共驻共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建立。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构建共驻共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意见》,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原则,全省建立区(市、县)级社区党建协调议事机构205个,街道级369个,社区级2100个,定期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研究工作。共有4550多家驻区单位的活动场所对社区开放,67万驻区党员都到社区报到,能够经常参与社区活动的有24.5万人。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一是大力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头脑,2008年以来,全省各地就举办培训 班1543期次,培训国有企业领导干部58376人次。中组部《关于在国有企业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的意见》(组通字„2005‟17号)下发后,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及时进行了转发,对全省国有企业深入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进行全面部署,省委常委带头深入企业就“四好”班子创建工作进行调研指导,2006年10月,省委召开了全省“四好”班子创建工作会议,进一步推进“四好”班子创建工作。按照省委的要求,全省多数市(地)成立了以主要领导牵头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国有企业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细化考评标准、创新活动载体、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使“四好”班子创建工作不断深化。

二是配齐配强国有企业各级领导班子。省委制定出台了《省国资委出资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运作程序》、《关于省管企业管理的行政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将省管企业领导人员纳入省委统筹管理,省管企业领导班子正职由省委组织部代省委管理,副职由省国资委管理。加大企业经理人员竞聘上岗力度,以“复合型”人才为标准,选任和培养企业领导人,由单一组织选配方式,到以组织选配为主,公选公推、公开选拔等多种选拔方式并行。几年来,省管企业先后公开招聘了17名总经理、25名副总经理和40名高级管理人才; 2008年底省委拿出5个省管企业领导职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大力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在领导体制上疏通党组织参与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渠道,全省158户国有大中型公司制企业中有540名党委成员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占党委成员总数的63.2%,占董事、监事总数的51.5%。

三是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党员在推进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全省国有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普遍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在岗位上闪光”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生产经营中的先锋模范作用。2009年,全省建立国有企业党建责任区、示范岗61099个,党组织和党员为企业提合理化建议52954条,为企业节省资金和创造效益14.1亿元;通过党员干部与困难企业职工“一帮一”、“多帮一”、送温暖等活动,总计帮扶困难职工236.8万户,安臵就业36万余人。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一是抓龙头,充分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制定下发了《关于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党的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共确定龙头企业联系点652个,1.3万人次深入龙头企业进行工作指导,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截止2009年底,全省“双强”型(经济发展强、党建工作强)的龙头企业达493个。

二是建载体,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管理能手,把生产经营管理能手培养成党员;把经营管理层中的优秀共产党员推选为党组织负责人,把优秀党组织负责人推荐进入经营管理层;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保证党组织的工作条件,保证健康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推、双争双保”活动,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意识。全省8766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被培养成生产经营管理能手,3145名生产经营管理能手被培养成党员,775名经营管理层中的优秀党员被推选为党组织负责人,1643名优秀党组织负责人被推荐进入经营管理层;3403个党组织解决了活动场所,占已建党组织的80.75%,3039个党组织活动经费得到了保障,占已建党组织的72.12%。

三是强队伍,为推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全省各级党组织普遍开展了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共选派党建指导员11300余名。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军区联合制定了《关于发挥自主择业党员军转 干部作用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选派近300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被选聘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工作,强化了“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受了业主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四是促共建,整合党建工作力量。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群共建工作的意见》,以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共新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403个、工会组织5231个、妇女组织900余个,团组织应建已建率也提高了5个百分点;发展党员1935名、团员3528名;有2585个群团组织负责人由党员担任,有1865个群团组织负责人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为解决“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和业主党的知识缺乏、集中调训难的问题,从2008年开始,采取通讯式培训方式,对全省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和业主进行培训,目前已编印《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及业主培训专刊》21期,发放19万份。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注意不断加强机关、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下发了《关于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着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加强机关的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把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意见》,每年都召开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并突出抓好大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和管理工作。

4、主要经验和体会

一是必须始终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根本出发点,始终坚持正确的工作的指导思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围绕党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的,是为之服务的。多年来,全省基层党组织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时刻刻地放在围绕全党工作中心、服务全党工作大局上,以改革创新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果,推动党的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有地方特色的党建工作路子。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向的是基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主体。没有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参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从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实际出发,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富有特色的好经验好做法,确定符合本地情况的基层组织建设路子。

三是必须突出工作重点,注意抓住对全局有影响的大事大项,进行全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千头万绪,“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行,挂一漏万更不行。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紧紧抓住影响全局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点带面带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上水平。

四是必须培养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水平。典型引路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措施。多年来,在工作中始终注重抓先进、抓典型、抓引导、抓带动,先后树立了付华廷、佘树德、李庆长、战胜军、金桂兰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总结培育了1205钻井队、哈药集团、筑安集团、普阳农场等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2006、2008年,省委对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进行了表彰,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的深入开展。

五是必须加强领导,强化指导,把基层组织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一贯方针,只有各级党委真正摆上日程,党委书记切实履行职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基层党建工作才能真正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关于“十二五”时期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和先进性。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党的自身状况的重大变化,既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还相当不少,基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不符合甚至违背党的先进性和人民利益的问题也相当不少,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需要研究的新情况、解决的新问题也相当不少。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切实承担起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职责,充分发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和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和本地区本单位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把基 层党组织的作用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坚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广大党员的行动中去,并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根本标准。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1、进一步抓好在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坚持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分类指导。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发展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发展任务,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要求来谋划和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突出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从党组织和党员实际出发,进一步突出活动主体和实践特色,在载体设计上、在工作推进的力度上,充分考虑基层党组织、党员的实际以及群众参与的积极 性和群众的可接受程度,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领导干部带头。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健全联系点制度,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在活动中起带头作用,强化工作指导,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真正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推动工作。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的积极性,设计载体、开展活动,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良好态势。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媒体和《简报》、标语、宣传栏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大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投身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浓厚氛围。建立完善制度机制。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切实通过思想屐、载体牵动、评议促动、表彰推动、典型带动等方式,不断建立健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的长效机制。

2、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一是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加强对党组织设臵的探索实践,及时在具备条件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 建立党组织,切实抓好新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产业链、新开发区、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组建党组织工作。在抓党建工作区域化的同时,协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民政部门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委员会和社会组织党的工作委员会,发挥系统管理优势,形成条块结合、全面覆盖、科学严密的组织架构。要抓好党组织调整,结合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后进基层党组织整顿建设工作,对乡村党组织和关、停、破企业党组织进行全面排查,在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组织设臵,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二是健全完善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关于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的意见》、《关于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在落实村干部岗位责任、固定补贴、离任补贴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政策待遇方面,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努力把中央和省委提出的“一定三有”要求落到实处。积极协调财政、民政等部门研究落实社区工作人员激励保障措施,开展社区工作人员待遇结构化补贴试点,健全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做好在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机关公务员工作,探索开展在社区优秀干部中招录街道 公务员。三是加强活动场所和阵地建设。在全面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协调民政部门加大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同步配套党建工作设施,积极开展党员群众活动,切实发挥活动场所功能。继续抓好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完善远程教育有关管理制度,积极推进远程教育进社区、进企业。四是扎实开展“百局联百村”活动。进一步抓好全省县(市、区)“百局联百村”活动,按照互联互动、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同提高的原则,以党的组织生活联过、党员队伍联建、党的组织活动联搞、党的建设资源联享、服务党员群众联办、城乡全面发展联促为主要内容,组织市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农村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全面增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促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共同提高。进一步抓好场县共建、村企共建、村校共建,促进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要素双向开放和良性互动,实现城乡党建基本服务均等化,努力形成城乡一体的民主开放、协调统一的党务管理体系。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在全省形成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3、全面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使广大党员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做好实际工作的能力,始终保持能力上的先进性。要探索教育培训新方法。进一步强化党员教育培训的现代化手段,大力提高党员电化教育的利用效率,丰富内容,提高水平,增强实用性和吸引力。要依托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经营生产机构等建立一批富有专业特色、学习和实践功能兼备的专业教育培训基地,组织基层党员干部按照个人需求开展个性化培训。

4、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一要完善选人机制,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要把群众公认作为选拔基层干部的重要标准,真正把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及时选拔到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尤其是要选好配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在基层党内选举中适度引入竞争机制,积极采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试行并逐步推开乡镇(街道)党委换届公推直选和村(社区)党组织换届“两 推一选”。二要切实加强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从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的需要出发,逐步建立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形成梯次配备,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相对合理的基层后备干部队伍。三要加强管理和监督。要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基层党组织班子运行机制。要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健全基层党组织内部议事规则和民主决策程序,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要完善民主管理机制,把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依法办事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职代会、村(居)民代表会议等制度。要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坚持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制度,坚持党员群众评议党组织班子及成员等活动,保障党员群众有效行使监督权。

5、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登台阶、上水平。强化党委管党建、书记抓党建的责任,完善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行业系统具体指导、有关方面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群众满意度测评,以下看上,强化考核和结果运用,确保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各项要求和重大举措落到实处。

组织处

篇3: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设想

一、回眸“十一五”散装水泥工作成就

1、散装水泥供应量、散装率快速增长。

进入“十一五”以来, 市散办坚持“限制袋装, 鼓励散装”的散装水泥政策导向, 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己任,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拓创新, 真抓实干, 实现了本市散装水泥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散装水泥供应量、率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150.3万吨, 比“十五”期间累计散装水泥供应量57.85万吨增长1.6倍。2010年散装率达47.43%, 比“十五”末的散装率31.75%提高了15.7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提高3.1个百分点。

2、预拌混凝土生产发展迅猛。

“十一五”期间, 本市预拌混凝土生产实现“零”的突破, 发展迅速。“十一五”末, 全市已建成投产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有6家 (其中:市城区3家;县域3家) , 在建的有4家。有180型预拌混凝土生产线1条、150型预拌混凝土生产线2条、120型预拌混凝土生产线7条、混凝土搅拌车98台、混凝土泵车21台, 设计生产能力达360万立方米/年, 现实际生产能力200万立方米/年。预拌混凝土实际供应量逐年提高, 从2007年的4.3万立方米/年, 增加至2010年90.3万立方米/年。“十一五”期间累计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139.2万立方米。

3、散装水泥综合配套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 按照国家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 通过政府调控和市场运作, 全市先后关闭了6条机立窑生产线, 合计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60万吨, 新建100万吨粉磨生产线2条, 在建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1条。结构调整在推动水泥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的同时, 散装水泥设施也逐步由粗放型、简陋型向高起点、规模化发展, 综合配套能力显著增强。全市散装水泥综合配套能力由“十五”末的22万吨/年, 提高到120万吨/年。据统计, 全市可投入使用的散装水泥发放库18座, 专用汽车20辆, 散装罐78个, 实现了散装水泥装、卸、计量自动化。

4、节能减排社会综合效益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150.3万吨, 相当于节约优质木材4.96万立方米, 节约标煤11 723吨, 电1082万千瓦小时, 烧碱3306吨, 棉纱601吨, 同时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 671吨,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705吨, 减少粉尘排放6763吨, 节约水泥近10万吨, 创社会综合经济效益近亿元。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改善了劳动条件, 保护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5、开展了市城区“禁现”工作。

继2008年5月《江西省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颁布后, 2009年4月抚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抚州市关于贯彻落实〈条例〉实施细则》。2009年7月1日以后, 市城区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 从此, 抚州市的“禁现”工作全面展开, 为本市预拌混凝土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6、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管工作日益规范。

“十一五”期间, 市散办按照国家、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有关规定, 强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管工作, 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全市建立了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征收为主、其他渠道征收为补充的专项资金征收体系。“十一五”期间, 全市累计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1494万元 (其中:市本级581.7万元;县级912.3万元) 。制定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指南”、“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返退指南”、“申请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补贴规定和办理程序”和专项资金使用申报、评估、审核等各项管理制度,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管工作规范有序。

7、散装水泥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2009年4月, 抚州市政府出台了《抚州市关于贯彻落实〈条例〉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这是本市继《条例》出台后, 第一部与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本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法律支持, 是本市散装水泥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南城、广昌等县先后出台了贯彻落实《条例》实施意见。按照《条例》规定, 各县相继成立了散装水泥办公室, 其中:广昌县散装水泥办公室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乐安县散装水泥办公室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他为工信委内设机构。配备有专 (兼) 职工作人员, 县级散装水泥队伍初步建立。散装水泥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 对本市散装水泥向更高层次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8、宣传工作有所增强。

“十一五”期间, 市散办以宣传贯彻《条例》和《实施细则》为契机, 加强了对散装水泥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工作中围绕发散行政法规、环境保护法规和相关政策、措施强化宣传攻势。利用报刊、电视、网络、标语等多种媒体营造浓厚氛围, 做到“集中宣传和经常宣传相结合, 社会宣传和行业宣传相结合”, 从思想上增强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的责任意识, 生产使用单位的法规意识, 提高其发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举办了“抚州市关于贯彻落实《条例》实施细则正式施行暨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新闻发布会和2009年抚州市发展散装水泥、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宣传周暨“禁现”启动仪式, 在抚州电视台《今日关注》栏目制作了15分钟的发展散装水泥、禁止施工现场搅拌宣传片。为本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展望“十二五”散装水泥发展

1、散装水泥供应量、率同步增长。

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散装水泥年供应量达到100万吨, 力争110万吨;散装率达到58%, 力争达到60%。

2、预拌混凝土稳步发展。

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预拌混凝土年供应量达到350万立方米;生产企业增加到14家以上, 总生产能力达到550万立方米/年。

3、预拌砂浆实现“零”的突破。

“十二五”期间建成1~2家预拌砂浆生产企业, 形成30万吨生产能力, 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预拌砂浆年供应量达5~10万吨。

4、市城区全面“禁现”, 加快县城区“禁现”步伐。

计划到“十二五”末, 市城区全面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使用袋装水泥, 并着手开展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同时, 加快县城区“禁现”步伐, 计划到“十二五”末, 全市有6个县实现禁止县城区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 逐步推行乡镇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工作。

5、加快“依法治散”和“科技兴散”的步伐。

“十二五”期间, 市散办将加大“依法治散”力度, 正确使用经济、法律等必要的行政手段, 积极促进散装水泥的发展。同时, 加快“科技兴散”的步伐, 着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散装水泥新技术、新装备, 创造条件建立现代化的散装水泥物流系统, 发展大容量、高效率、低噪音、无污染的散装水泥发放、接收、中转、运输和使用系统, 实现散装水泥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 不断提升散装水泥设施设备综合配套能力和技术水平。

6、加强机构建设, 建立高效、稳定的散装水泥工作队伍。

“十二五”期间, 市散办当务之急是要继续争取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一定要在2011年解决单位机构编制性质, 将市散办转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同时, 建立健全县级散装水泥工作机构, 力争全市各县级散办有编办批文、有人员编制、有牌、有工作人员、有办公场所, 建立高效、稳定的散装水泥工作队伍。

7、加强结构调整, 优化企业发散能力。

“十二五”期间, 市散办将按照国家新的水泥产业政策, 在新一轮水泥产业结构调整中, 重点发展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和大型粉磨生产线, 坚决、彻底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形成一批高起点、规模化的生产企业, 同时抓好散装设施设备建设, 提高发散综合能力和科技水平, 从根本上解决散装水泥发放能力弱、发散设施落后的状况, 以适应本市散装水泥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8、强化专项资金的征管, 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能。

“十二五”期间, 市散办将根据国家和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政策, 强化专项资金管理, 严格依法征收, 努力拓宽专项资金征收面, 严格把关、应收尽收, 消除征收盲点, 提高专项资金的征收率。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作好专项资金的收支计划, 根据散装水泥工作特点, 建立完善的专项资金使用申报、评估、审核等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和监管力度, 确保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真正用在散装水泥事业上。充分发挥征收专项资金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鼓励、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设施建设, 促进发展资金多元化。规范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建设项目投入, 不断提高全市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9、加大宣传力度。

篇4:辉煌“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语文:如“腾飞”“辉煌”“崛起”等与我国“十一五”成就有关的词语可以作为话题直接设计作文题。

数学:以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数据为背景资料,可以考查数据和统计的知识,要求考生计算平均数、中位数,认读或绘制各类统计图等。

思想品德: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此素材联系紧密,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考查可能出现在试题中。

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与我国现阶段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历史》的重点,尤其是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应注意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历史史实。

素材回放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开幕,14日上午闭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

这五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这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这五年,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篇5: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打算

关于“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打算的

县政府:

“十一五” 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各级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和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建设“陕西十强县”的战略目标,按照“煤炭强基、化工做大、三产配套、环境优化”的发展思路,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提高招商质量,使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质量和数量同步提高的良好态势。现就就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县统计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31个,合同引进资金278.58亿元,到位资金153.69亿元,是2005年到位资金10.1亿元的15倍。其中2010年到位资金46亿元,比2009增长5%。是2005年的4.5倍。招商引资连续四年荣获全市招商引资一等奖和大项目奖。相继有陕西山西煤业集团、河北中达集团、山东新矿集团、深圳东部集团、浙江虎豪集团、亚洲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家福乐购物中心、陕西天柱水泥制造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落户彬县,投资兴业。不仅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以煤炭运输为主的运输业已形成规模,运输车辆达到2000余辆,运输业收入已突破亿元。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0余人,招商企业共引进专 1

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800余人,为全县经济管理注入了活力。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招商意识,积极营造招商氛围。一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得各类经贸活动和招商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推介县情,推介项目,使客商充分认识彬县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资源优势、投资环境等。累计散发项目册、招商指南5000余套,项目推介光盘360余张,推介招商项目6类196个。先后香港、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浙江、广东、深圳、福建、新疆、内蒙古等地客商和省内部分客商多次来电来函咨询,了解情况,我们及时通过网络将项目建设情况和我县的区域情况及时予以答复,并欢迎来我县实地考察。二是在深圳、北京、西安、咸阳等地举办了项目推介会。三是通过不断建设招商网站、对外发布招商信息210多篇,累计发布招商项目196个,编发《招商引资简报》60余期。在电视台开辟招商引资专题栏目、广泛宣传招商引资工作的意义、作用及先进典型,建议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奖励招商引资先进集体56个,先进个人200余名,使招商引资工作家喻户晓。四是组织招商小分队招商42次,分别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区域开展项目对接、拜会知名企业、经贸洽谈等活动,推介县情、资源优势、优惠政策、投资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同央企、省属企业、知名企业的合作联系。累计接待客商2000余人次,收集各类招商资料2600多份,名片3000多张;

(二)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包装精品项目。

围绕我县资源优势,组织计划、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职能部门,按照“搜集、整理、论证、立项、包装、宣传、推介”的程序,认真筛选项目,科学论证项目,精心包装了页岩油综合开发利用、红岩河水库建设、陶土、城区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公刘教嫁苑、花果山水帘洞景区开发、粉煤灰综合利用、年产20万吨醋酸生产、高科技环保型密度秸杆板材、柿子晶粉及系列产品深加工、残煤气化等8类196个项目,建立了充实的推介项目库。工作上坚持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综合运用“以商招商、协会招商、定点招商、园区招商、活动招商、友情招商”等方式,加强推介,努力扩大招商成果。

(三)拓宽招商领域,探索招商方式。

一是认真做好参加省市组织的西洽会、厦洽会等各类经贸活动。签约合同项目26个,项目总投资183.539亿元。占“十一五”合同引进资金的65.88%。引进了2×2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综合利用电厂项目、水帘洞煤矿技改项目、中达苑建设项目、页岩油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煤矿机械厂项目,开元大厦、金辉国际大厦等一大批大项目,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主了积极的贡献。

二是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招商战略。组织招商小分队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开发区、赴央企、省属企业、知名企业开展项目对接、拜会、经贸洽谈等活动。邀请了来自香 3

港、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浙江、广东、深圳、福建、新疆、内蒙古等地客商和省内部分客商2000多人次对煤炭企业重组整合及煤转化提值、页岩油,陶土、煤层气、残煤气化、旅游资源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四)狠抓招商服务, 着力优化投资环境。

一是修订了《彬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招商引资项目办理工作规定》和《招商引资考核细则》,用制度全方位保证招商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项目落实上继续坚持“三个一”工作机制,即落实一名包抓县级领导,明确一个牵头部门,成立一套工作服务机构。三是建立健全服务制度。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全程代办制和限时办结制,对来彬咨询、洽谈、投资的客商,一律实行“一厅式”办公、“保姆式”服务。在客商自愿的前提下,我们实行无偿代理服务,为其办理企业登记注册及其他行政许可手续,对在彬落户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和“二十个宁静工作日”制度,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四是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对来彬投资客商推行绿色通行证制度,对招商企业的管理人员实行绿卡服务。组织专人,接待客商来访,受理客商投诉,并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客商在投资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倡导讲求诚信,恪守承诺,亲商安商的良好风气。对客商承诺的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坚决执行,4

以诚信可靠的社会风气赢得客商青睐。

三、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策划包装的基础性工作薄弱。目前,我县向外推介的7类32个项目没有经过充分论证,更没有招大引强的项目吸引客商,向外推介说不清、道不明。

二是园区招商活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园区招商主体不明确,基础设施,产业规划不到位,招商没有针对性,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亟待完善。

三是我县土地资源紧缺,项目用地价格偏高,项目投资竞争力不强。

四是投资软环境仍有不足,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单位甚至故意设障刁难,直接影响招商效果。

四、“十二五”期间招商引资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揽,紧扣“工业强县、强农惠农、城镇带动、招商引资”四大战略,树立招大商、引大项目、促大发展的理念,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工作措施

一是围绕壮大支柱产业,突出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企业为依托,在国内外有针对性的选定招 5

商城市,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实现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上下游配套产品招商的新突破。

二是瞄准大企业、着力招大引强。利用我县的优势资源和产业,对有投资意向的已入住我县的企业、集团要主动叩门,重点推介,实行一对一,点对点式招商。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研究投资动态,建立广泛联系,掌握投资信息,实现成功对接。注重引进项目的结构,争取形成一个有梯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多层次招商格局,力争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我县。

三是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做好经贸招商活动。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东部产业转移省市为重点,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招商活动,从中捕捉商机,洽谈项目。适时组织点对点招商活动。对投资意向明确、条件成熟、正在跟踪的重点项目,及时跟进,积极洽谈,加温促成。加强和各地商会的广泛联系,以获得更多的投资信息和招商机会。

四是完善体制机制,推动考核工作科学进行。根据全县经济发展和招商工作的实际,修订新的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与市上考核相衔接。继续坚持月通报、季考核、半年检查、年终考核的运行机制,将招商引资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目标责任,确保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完成。

篇6:乡镇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计划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制订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顺利。为全面分析总结“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实施的效果,保证制定“十二五”规划适应新的形势,有必要对“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做以回顾总结:

“十一五”期间,全镇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22952.13万元,占计划的100%,工业总产值57850万元,占计划的10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48万元,占计划的100%,完成合同引资5300万元,到位资金4518万元,资金到位率85%,农民人均纯收入5379.2元,同比增长24%。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计划总量增长预期目标,全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一、突出发展主题,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围绕如何加快益店经济步伐,把我镇建成“全市的农业大镇、全县的经济强镇、东北片商贸中心镇和富于创新的魅力新镇”这一目标,镇党委、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确立了“以兴镇富民、建设小康”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突出发展和稳定两大重点,全面实施产业富镇、项目强镇和人才兴镇战略,大力发展项目经济、工业经济、商贸经济和劳务经济,深入开展省市级卫生村镇、平安镇、生态示范镇、教育强镇创建活动,全面建设和谐魅力新益店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单项工作争第一,总体工作上水平,各项增量指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各项控制指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的奋斗目标,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在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速达13%。

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农民增收工作稳步推进。针对益店镇农业基础好、产业门类多的实际,我们着力在发展优质粮、精品果、线辣椒、畜牧业和劳务输出这五大主业上下功夫。一是巩固提升优质粮食基地建设。以益平村、益锋村为为龙头,充分发挥千亩小麦统繁统供种子田的示范带动作用,建设优质小麦4万亩、玉米3万。二是稳定秦椒基地建设。以晁村、宋村为重点,重点建设东北片和南坡灌区两大秦椒基地。使全镇秦椒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以上。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拓展新项目,在妙敬村和宋村建起了312亩设施蔬菜基地,为农民增收拓展了新空间。三是扩大畜禽养殖基地。我们采取“小区带大户、大户促散养”的养殖模式,重点建设益合村万头生猪养殖和永新肉鸡养殖小区,提升养殖规模和档次。四是扩大优质果品基地建设。我们以南官庄千亩省级示范果园为龙头,在全镇建起5000亩优质苹果示范基地。在张候、官庄、永新三村大力发展干杂果,使全镇果品面积达到1.2万亩。五是有序组织和扩大劳务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外出务工,扩大劳务输出。全镇今年劳务输出 12730人,劳务输出技能培训1309人。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以星级管理为抓手,突出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三大重点,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一年来,我们把创建绿色益店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改善人居环境、晋星升等的一项主要措施来抓,订规划、提措施、抓落实,将重点道路、街道绿化与全面绿化相结合,成片绿化与四旁绿化相结合,用材林绿化与经济林相结合,栽植与管护相结合,加快了进度,提高了成效。全镇共绿化主干路53条56公里,街道203条40600米,栽植杨树等用材树28000棵,苹果等经济树228000棵3000亩,创建绿化家园8000户,使全镇森林面积覆盖率上升到50%,初步形成了“村在林中建,林在村中生”,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目标,优化了人居环境,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二是坚持抓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强筋壮骨。我们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创造优美和谐环境作为兴农富农的基础工作来抓,重点抓了两个方面。一是抓好通村公路建设。全镇共整修硬化水泥路30条 33公里,水泥硬化街道54公里,新砌排水沟 108000多米。二是抓好改厕、排水、绿化和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项目建设。建设沼气池900多座,水冲式厕所1000 所,封闭式垃圾屋28处。三是坚持为新农村建设增色添彩,加大整治村容村貌力度。今年以来,全镇以创建省级卫生镇活动为契机,在全镇上下掀起了“争创省卫、改善村容村貌”活动的新高潮。突出清理三堆、治理三乱,村庄街道硬化,主干道路和环境绿化、美化、推广户用沼气和太阳能,挖掘新能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和生产生活环境。我们在各村落实了道路保洁员,对通村公路进行环境卫生的清扫和保洁,彻底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经过升星,全镇现已达到35颗星,平均每村达到了3.5颗星。同时,我们逐村逐户调查,建立健全了农民增收台账,摸清了农民收入构成,有针对性地制订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案,做到一村一策,一组一策,增收举措到户。结合农民增收、主导产业发展、星级管理等项目,进一步增添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和增分措施,科学设置公示内容,为全镇10个村统一制作了规范、清晰的活动公示栏,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四、“四创”活动取得新成效。一是积极开展创建省市级卫生村镇工作。2008年我镇被命名为市级卫生镇,益平村被命名为市级卫生村,分别受到了市政府的表彰奖励,今年我们及时提出了创建省级卫生镇的奋斗目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创卫工作放到了重要位置,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创建省级卫生镇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开展亿万农民健康教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建设文化墙宣传橱窗等形式,将乡规民约,卫生知识用文字,图片表现出来,这些措施的开展为创卫工作营造了氛围,迎接了全县卫生村镇创建工作现场会的召开。二是稳步推进平安镇创建工作。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维稳是第一责任的理念,深入扎实的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以建设无越级上访乡镇和巩固市级平安镇为目标,努力做好“五抓”,即:抓领导明确责任,抓宣传增强意识,抓网络畅通渠道,抓制度规范行为,抓调处解决问题,实行领导一岗双责,调整充实了综治、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月活动。建平安门5 座,在镇市场一条街悬挂“平安连着你我他、构建和谐靠大家”创平宣传门帘48个,完成益平村、南官庄、宋村等村“平安文化一条街”建设。印发平安温馨提示卡3200余份,并与各村和相关单位签订维稳、创平、综治、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工作责任书,协办了平安文化下乡活动。截止目前,全镇共创建治安模范村、平安村8个,创建率达到80%以上。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开展 “大下访,面对面解民忧”活动,加大对重点上访人员和涉军人员的调处稳控力度,确保了全镇无越级上访目标的实现,县委、县政府在我镇召开了全县“大下访,面对面解民忧”活动推进会。三是全面开展绿色创建工作。坚持重点道路、街道绿化与全面绿化相结合,成片林与四旁绿化相结合,栽植与管护相结合。使全镇森林覆盖率上升到50%,初步形成了“村在林中建,林在村中生”,极大的优化了人居环境。四是扎实开展创建教育强镇工作。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为目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积极争取灾后重建工程,建设益店西街中学、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经过建设,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五、全面关注社会事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落实计划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节约社会资源,实施人口、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完善计划生育奖励制度,积极开展创建“无政策外多孩生育镇”的活动,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偏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和服务工作,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十一五”期间,我们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以改善人口结构为核心,全面提升计划生育工作水平,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和驻镇单位党政“一把手”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把计划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今年全镇符合政策生育率达100%,人口自然增长率稳控在3‰,综合节育率89%,节育服务及时率100%,三查率100%。二是推行新农合、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继续推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确保参合人数达到99%。我镇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和两次培训会,对此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全镇参保人数达到了10513人,共征缴保险费305.39万元,60岁以上享受待遇人数3106人,超额160%完成任务。三是全面做好社会救济、残疾人保障、拥军优抚工作。在做好农村低保的审核工作同时,我们通过摸底调查,及时核减了低保户65户87人,核增76户87人,按政策为5户12人申请了农村安居工程,今年为30户贫困户发放“双节慰问金”15000元,冬寒救济10000元,春荒救济35000元,有效的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六、注重抓关键,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会议,定期研究解决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创建农民增收致富先进党支部,争当党员致富带头人”活动和“双培双带”及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活动。一是全面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健全完善了全会通报制度,镇村均制定了活动的《实施细则》,制作了大型宣传画2个,办起了公示栏。镇上与各村书记、主任签订了《任期目标责任书》,镇党委书记负责全面抓,党委成员包村抓,包村干部协助抓,村党支部书记亲自抓。全镇10个村党组织,其中二类村党支部1个,三类村党支部9个。各村将“升级晋档、科学发展”15项指标落实到各支委,并积极实施“党委抓产业、支部兴产业,党员创产业,农民创家业”为主要内容的“兴业带富”工程。按照“稳粮、优果、强畜、增果、扩劳”的产业发展思路,以构建一村一品结构为目标,着力在发展优质粮、精品果、线辣椒、畜禽养殖和劳务输出五大产业上下功夫,强抓项目建设。各村支部根据实际,分别确定了3—5个实事项目,实行支部成员负责包抓,项目建设使村党组织找到了抓发展的着力点,也提升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发展中找到了位子。同时以党建促发展,采取抓特色、抓培训、抓增收等措施,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扎扎实实抓好村党支部、党员活动“双承诺、双公开、双评议”活动,全镇10个村党组织,共承诺了103条,669名党员个人承诺732条,承诺事项履诺率已达到95%。通过“三双”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在农村经济建设是的先锋带头作用。三是认真抓好“五送一建”工作。年初镇党委按照全县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五送一建”工作,全镇为23名生活困难党员送去慰问金2600元,对符合条件的15名曾任村主要干部发放生活补贴9200元。“七一”前夕,慰问看望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9人。并对全镇110户困难党员实行长期帮扶。四是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镇3个党总支部、32个党支部的1113名党员中精心组织开展了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定了以“科学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以打造“平安示范镇、省级卫生镇、生态示范镇、建设和谐魅力新镇”为活动载体,坚持紧扣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五是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推进警示训诫防线工作,抓好廉洁自律。抓好“群众点名,领导接访”工作和在妙敬村、益平村开展村民监督委员会试点工作。

上一篇:跟着感觉走初中作文下一篇:小学大队辅导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