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校电教设备的管理技巧

2024-08-15

浅议学校电教设备的管理技巧(精选14篇)

篇1:浅议学校电教设备的管理技巧

浅议学校电教设备的管理技巧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校的电教设备也相应迅速增加。从而电教设备管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了为日常所关注的重要工作,但由于通常的中小学只有一个电教管理员,每天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何提升电教管理效率就成了电教管理员头痛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通过自己工作中的点滴技巧累积成文以供大家借鉴。

【关键词】学校电教管理技巧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校的电教设备也相应迅速增加。从而电教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了为日常所关注的重要工作,它既是学校整个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管理方法与技巧不仅能为日常教学提供更多的方便,同时也能为电教管理人员减轻不少负担。

现今电教设备已经在各大中小学校普及,特别是像笔者所在的这个城区民办小学,无论是普通教室还是功能教室都配备了背投、投影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还有多功能会议室以及学校电脑室等。目前我校普通教室及功能教室总共几十间,学校要求每位老师尽量多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我校电教管理员只有笔者一个人,承担着全校所有网络设备和电脑的管理与维护、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学校网站的建设及日常维护等大量的任务。繁杂的任务目不暇接,要做好每项工作确实不易,下面笔者就以自己的工作为例子来谈一下自己的电教管理技巧。

(一)、动员全员,提高“电教意识”

抓好电教设备管理,首先要提高学校领导的“电教意识”。电教工作同其它工作一样,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其它教职工才会认同。为了学校的电教网络工作的发展,我们要多次向领导汇报,并且将其作用、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尽可能清楚地向领导作说明,得到领导的支持。有了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顺利得多,在不断添加设备以及电教所需的各种耗材、软件方面,也能尽可能地满足需要。

通常学校领导因为工作繁忙,是只会看结果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电教管理员,我们要多给学校领导“上上课”,带领导多查看各项设备,让领导提高自身对电教设备的认识,不能掉以轻心,不可大意马虎;利用学校大会的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改变他们的观念,深化电教理念,提升电教意识,对他们进行如设备使用、保养的教育,加强设备环境、安全的教育,使全体人员都具有用最少的资金、人力、材料和最佳方式,保持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的思想。

(二)、强化管理,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制度是保证,是措施落实的评价标准,要提高电教设备的利用效益,就应靠制度来保证。学校应建立一系列完善的相关制度,制定保障教育信息化和资源应用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包括:场地、设备利用登记制度、资源利用登记制度、档案建设、管理员工作职责等等,在制度的约束下加强落实,并力求做到严格执行和检查。

首先是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对于普通设备我们进行登记使用,对于专业设备我们进行专人管理。

1、普通设备统一管理

教师因教学及工作需要使用器材,应办理使用手续,做好登记,及时督查,明确各个设备的流向。在制度中强调各类电教设备必须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要为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并建立健全电教设备管理、借用、归还、报损处理、维修保养的技术档案。比如:在我们学校就出台了《学校教室背投使用及管理办法》,在办法中落实了各班主任为保管教室背投的第一责任人,班级电教助理为协助管理人;在办法中明确规定老师在教学中要是使用了即需要在下课离开时在《班级日志》上签字登记,电教助理协助督查;同时在《办法》中也详细描述了正确使用方法,并强调如果老师或学生因违章操作,对背投、音频线、视频线等造成人为损坏的,学校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视损坏程度要求责任人照价赔偿。又如:我们对学校的话筒、功放、音响、软件光盘、移动硬盘等相关设备也建立了相关制度,凡需要借去使用的必须要在借出和收回时做好登记,检查好是否正常,并对每一次的借出人,借出时间,借期等都进行造册登记。

2、专业设备 专人管理

对于学校的专业设等进行专人使用和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出台一些相关的使用及管理制度。比如:对于学校的打印复印任务交给“文印室”负责,并强调需要注意的事项,当遇到卡纸、无墨时的紧急处理办法;对于广播系统,调整好以后即可交给学校少先队红领巾广播站;对于学校照相录相则更好办了,在我们的教师队伍里面有一些摄影爱好者,这项光荣的任务自然非他们莫属,他们不仅能为你办事,而且可能会比你办得更漂亮。

其次,建立校园网网络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确校园IP由电教员统一分配、统一流量和统一监管的制度,对于在上班期间超出使用范围的则进行限速或者断网一天等进行处理,或者限制其网络资源的访问量,过滤Internet网络信息查询,并严肃处理在局域网中传播和发布病毒及不良信息的用户。在制度中明确严禁破坏学校网络线缆、通信设备、交换机等公用设施。

第三,建立学校校园网站管理办法,在管理办法中指出学校网站建设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大学校对外交流与宣传力度,提高教学、科研、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明确学校网站建设不是信息技术老师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全体教师的责任。详细对网站结构建设的分工,强调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采取以电教中心为主、各相关部门为辅的两级

管理模式。电教中心主要负责网站架构和后台程序的编制,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负责涉及全校性栏目、信息的发布、更新,各相关部门负责所属科室教研组的信息发布、更新。从而将重担细化,将各项任务落实到各个部门,由各个部门来完成,电教员只需做好监管。

(三)、规范台帐完善设备档案

校园电教管理工作的基础就是各种多媒体电教设备的管理,而要抓好这此设备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台帐和帐册管理,做到帐物相符、管理规范。

1、建立硬件资料库

电教管理人员统一完整保存网管中心机房内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校园网内所有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驱动程序、保修卡及重要随机文件,并做好登记,分类存放。这样做防止了有关资料的丢失,方便日后的维护工作。

我们还建立了学校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档案,登记的内容包括:计算机所属室(组)、安全责任人、计算机名、IP地址、MAC地址、硬件配置情况,以及软件安装情况等内容。由于我校所使用的笔记本电脑都是由学校提供教学用的,如果不做好台帐,保管好硬件资料,或台帐更新不及时的话,就会给日后的管理带来麻烦。我将档案材料认真登记造册、汇总打印,形成电子文档,既美观,又方便日后升级、更换配件时修改档案资料,也利于平时工作时查阅。

2、建立电教光盘目录和借用登记

为了方便老师教学需要,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我们建立了电教光盘台帐,自己摸索建立了电教光盘目录台帐和光盘借用登记台帐,虽然手续繁琐了点,自己也很辛苦,但对加强光盘的管理作用十分明显。以前学校购置的光盘,有人借走后往往忘记归还,结果散失很多,建立了台帐之后,由于有帐可查,对借用人有了约束,基本杜绝了光盘的丢失。

3、建立起网站新闻审批和发布登记台帐

学校网站是我们学校的重要宣传窗口,由于还处于摸索阶段,网站功能还不太完善,界面也不是很美观,但总体来说还算令人比较满意,主要是管理更新方便,我也做好了稿件审核登记台帐。

我们的网站管理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先由各版块负责人写好稿件发给网站稿件审核人员审核。

第二步,学校设立了两位新闻审核员,行政办和文字审稿人员,审核人员收稿后审核好稿件,审核过后发送到网站管理员。

第三步,网站管理员收稿后,进入后台发布。

最后,网站管理员在“稿件发布登记表”中作好登记台帐,以便于每月优秀稿件的统计,并给予奖励。

我们没有设立校园论坛,而是设立了一个简单实用的“留言板”,里面的内容必须经过审核之后才能被公众浏览到,如果发现灌水和进行人身攻击等留言,在公众还看不到之前就可以在审核阶段被删除,我们的数据库还可以记录下留言者的IP,IP地址只有网站管理员可以看到,公众是看不到的,这一措施也保护了留言者的个人隐私。

4、建立起多媒体设备使用登记台帐

为了使我校的多媒体设备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制定了《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以及使用办法等相关制度,规范了登记台帐。

教师上课前必须检查好教室的多媒体设备的状况,如果有特殊需要协助的事情,可以提前要求电教管理员帮助调整好设备。教师上完课后要在《班级日志》上登记好使用情况反馈,如实记录使用过程中声音、视频、投影、图像等设备的运行情况,以便电教及时弄清问题的所在,从而安排维修和追究责任。

5、建立网络维护记录

为了使网络设备维护工作,做得更快、更好、更方便,我们建立起了《校园电脑及电教设备维护记录》和《学校机房计算机维护记录》,做好部分设备的升级换代,在使用中做好维修替代工作,真正发挥教育设施设备的最大功能。

网络维护台帐的内容包括机器名、IP地址、MAC地址、故障现象、处理情况等内容,每次都一一作详细的记载,特别是对于故障现象和处理过程,方便以后发生同类情况时,查阅维护记录就可以更快的处理好。

(四)、加强电教设备保养维护

在提高设备使用率的同时,加强设备的保养维护尤其重要。通过对电教设备定期检查、保养维护,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教成本。尤其是对价格比较高的设备,如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数字电视机等尤其要做好维护、保管工作。对电教设备的维护都要做好日志登记,完善相关档案。

总结

以上是笔者在电教管理岗位这几年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也可以算作是管理技巧吧,拿出来与大家共享。首要是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意识、引入约束人的制度,然后是电教管理员对各方面管理的问题。而把管理方面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不仅与我的经验总结有关,还得益于我在自考本科中所学的知识,即“管理出效率”。有效的管理,首先取决于是否拥有有效的管理者,因为曾有研究证明:“每增加一个劳动力经济效益是1:1.5;每增加一个技术人员经济效益是1:

2.5;每增加一个有效的管理人员经济效益是1:6”可见有效的管理者对管理效能的重要性,因此在茫茫工作中,当我们忙得暗无天日时,我们应该想想,我们不应该那样,自己不应该是一个每天跑来跑去打杂的“勤杂工”,也不是每天楼上楼下的“修理工”,而应该是一个好的管理人员,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把这些工作做好。

其实做好了管理,既为我们电教管理员减轻了负担,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学生。当然并不是我们把制度制订好,人员安排好,学生和老师就会乖乖地去做事,这些工作都还需要学校的行政命令去安排,让他们特别是让老师能够服

从;还需要引入竞争、绩效、奖励等各方面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主要是把激励的手段、方法与激励的目的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励手段和效果的一致性。同时保证学校的电教设备能完全正常运转,才能进一步保证有效的管理。其中可对学生助理岗位实行竞聘制,对于每月定期表扬,很多助理岗的学生不一定成绩都好,这样还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可对教师电教助理进行评优评先、对每月网站优秀的稿件进行综合评选评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当人才、管理、激励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时候,那么就是我们的管理工作做得比较到位的时候。

篇2:浅议学校电教设备的管理技巧

设备日常报修是工程部进行完好保养工作的依据,维修中心接到报修单后填写开工日期和估计工时并派人检修,检修工作完成后核定耗用材料和实用工时,并将报修单汇总交到工程部。在核销报修单时如发现缺漏应追查原因,凡因各种原因一时完不成的维修项目,应通知使用部门预定修复时间。

(二)公共区域巡查检修制

对处于几个部门共同使用,又较难确定由谁负责的公共区域设备设施,由工程部派人巡查检修。巡查人员必须按设定的表格逐项巡查并填写巡查表。

(三)计划维护与保养

计划维护与保养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分为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大修三部分。

1币患侗Q的目的与内容

(1)一级保养的目的

使操作者熟悉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减少设备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消除设备事故隐患,使其处于正常状态;

使设备达到安全要求。

(2)一级保养的内容

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对部分零件拆卸消毒;

对设备的部分配合间隙进行调整;

检查、调整油路,保持畅通不漏;

清扫电机、电器装置、防护罩,使其整洁固定;

清洗附件,冷却装置,

备考资料

2倍级保养的目的与内容

(1)二级保养的目的

使操作人员进一步熟悉设备的结构和内容;

延长大修周期与使用年限;

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及保持设备完好率。

(2)二级保养的主要内容

对设备进行部分或全体检查、清洗;

对传动箱、液压箱清洗换油;

修复或更换易损件;

检修电器箱、修正线路、清洗电动机;

检查、调整精度,校正水平。

3鄙璞复笮

篇3:浅议农业管理技巧

关键词:农业管理,农村发展,农业建设管理技巧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1. 农村的经济发展较城市而言相对落后

在农业发展方面, 投入的资金不足, 所使用的设备也不够先进, 直接导致了生产力低下。农业投入的方式有很多, 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投入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农业管理问题, 但我国现阶段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投入体制, 导致农业生产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农业投入的不足还会导致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 当出现病虫害或极端天气时, 农业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土地不足的情况, 想要收入多的农民便包地种, 有的甚至到外地去包地, 将自己家的地包给别人种。这样确实解决了部分农民想多劳多得的意愿, 但现今寸土为金, 包地的费用额大, 总开支在几年之内都无法回笼, 打消了人们的积极性, 因此, 在这方面国家还应出台新的政策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相关部门从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 以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年收入、加大农业投入为出发点并制定相关惠农惠民的政策,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建立投入机制时, 以国家的资金投入为基本导向, 集体和农民的投资是主体, 通过资金的投入、设备的购买以及引进良种等办法, 切实提高农作物产量。帮扶一些有实际困难的群众, 解决其初步的经济问题, 打开其种植的基本局面。国家应鼓励农民种地, 增加其劳动所得, 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并帮扶农业发展。对于国家特拨的农业专用款项, 下级政府应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 把钱用到实处, 并避免因管理不善导致的重复建设, 浪费资源。

2. 农业是一个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产业

农业生产主要是植物生产, 必须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植物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栽培环境。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光照、温度、水分、养分和空气等生活因子以及土壤等。不同的农产品只有在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下才能得到理想的品质和产量。把握区域经济特点, 发展优质、名牌产品, 改变一般农产品“资源型、趋同型、低变化”的状况, 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出路。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以实现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基层政府要及时转变职能, 变管理为服务, 通过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帮助农民抢抓市场机遇,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和创汇农业, 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市场的关系, 克服结构调整中的盲目性和分散性。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 农村人口将逐步转移到城市, 必须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作动力,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装备武装农业, 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虽然幅员辽阔, 但人均耕地面积较少, 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 所以全面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必走之路。

3. 农业管理的手段应该说是很多的

包括农业行政管理手段、农业经济管理手段、农业法制管理手段、农业技术管理手段、农业教育管理手段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要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二、三产业。将有发展前途、具有区位、地理、经济优势的小城镇作为发展重点。引导农民更新落后的思想观念、消费观念,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实行土地使用权转让, 鼓励有经商能力的农民转让土地使用权, 向城镇转移;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 促使农业走上集约化发展之路。

我国的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较少, 尤其是耕地很少, 所以从国情出发, 面对的不仅仅是环境问题, 解决温饱和消除贫困是农业生产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 并在实践中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持续发展模式。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面貌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劳动者的思想素质影响着劳动者的行为选择。要淡化农民封闭保守、不思进取的守成意识, 普及现代文明思想, 大力发展新农村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和持续的开发, 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倡树立“人人学习、事事学习、时时学习”和“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 让农民树立“知识致富”的思想, 真正掌握科学技术, 运用各种知识指导劳动, 实现知识致富。

农业生产自古以来都是多数人从事的行业, 即便是今天工业发达的时代, 人们也离不开农业的发展, 国家也需要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的管理, 应合理分析市场需求, 根据气候、土地情况以及人的分配等方面进行考虑。注意建设新型农村, 除了将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上去, 更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农业只有在技术及知识的扶持下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否则将永远是远古时代的耕种方式, 无法适应现代的发展节奏。

参考文献

[1]贾大林.节水灌溉农业高效用水模式[C].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与实践.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9:21-23.

篇4:浅议班班通设备对学校教学的作用

一、网络共享资源为教学提供了有力保证

现在的教师已经从以前的一根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在以前的课堂中只能以教科书内容进行教学,教师很难找到与上课相关的教学资料,在课堂中教师讲得费力,学生听得乏味,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几乎就没有及时的课堂资料补充。而现在只要授课教师把鼠标轻轻一动,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应有尽有,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由选择,相当方便。使原来呆板的教学模式变得轻松活泼,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授课教师再也不用为寻找教学资源而发愁,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有活力,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选择利用网络共享资源,把教师以备课为重转化为利用好共享教学资源为重,把教师从繁杂的备课中解脱出来,重点转到教学中,精讲精练,更好地服务学生。这些都是班班通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二、丰富了教学素材

教学素材准备充分,课堂教学效果就好,如果课堂教学素材准备不到位,学生听得吃力,教师讲得乏味,整个课堂教学就没有什么质量可言。以前的课堂教学素材只有文字和声音,而现在的教学素材不胜枚举,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应有尽有,教学素材相当丰富,教师再也不用为准备素材而发愁。教师只要用好网络教学素材,就为自己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证。对于一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素材展示,通过声情并茂的课件很快就掌握了。这种现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遇到,在电磁学中,好多学生对电流、电压的概念很难理解,通过播放视频动画,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还有就是磁学中的磁场问题,磁场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相关动画展示,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这样也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打下良好基础。教学素材能够使一些较难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只有利用好网络上的教学素材,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有血有肉,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容易,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下坚实基础。

三、为利用平台资源授课提供了硬件保证

当下在自治区范围内学校基本实现了“三通两平台”。尤其是“两平台”上的教学资源,更进一步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解决了上课教师做课件困难的问题。平台上的教学资源精彩纷呈、形象生动,利用动画在课堂中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听课兴趣,也增强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方法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同时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一些学困生通过“两个平台”的资源,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成绩。将“两个平台”中的资源渗透到教科书的每个角落,也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奠定了基础。学生通过自学也能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课后学习任务。

四、丰富了班会内容

我们知道,每周都有一次班会,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手段。以前的班会课主要是靠班主任的讲解,班主任讲得再多,学生的收效甚微,有些问题根本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通过班班通播放相关的班会内容,使学生对枯燥乏味的班会产生兴趣,认真听讲,及时反思,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对自己的品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以不做,为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供了有力保证。

班班通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上述四个方面,还有许多,只要我们认真地应用好其提供的教学资源,就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锦上添花,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班班通设备的使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充实学校的教学工作,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工作,要充分调动教师利用班班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孟庆伟,刘婷,吴军霞.班班通教学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2).

篇5:浅议学校电教设备的管理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议电力设备检修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作者:谢玉华 谢文中 刘迪军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2期

篇6:浅议农村初中学校的管理

浅议农村初中学校的管理

创新管理制度,对激发教师群体的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有很大益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农村初中学校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作 者:陈旭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田坎中学,贵州,毕节,551700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年,卷(期):“”(12)分类号:G47关键词:农村初中 学校管理 探索 实践

篇7:学校设施设备的管理制度

1、普通教室电教设备是学校开展电化教学的主要工具,不得用于其它活动,未经学校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擅自拆卸任何电教设备,更不准擅自把设备拿出教室外使用。

2、任课教师应熟练掌握各种电教设备使用方法,使用前认真检查设备的.完好程度。使用时严格按操作规范操作,时刻注意设备工作情况,如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电教管理人员处理。使用后,应按操作规定依次关闭设备,整理好设备并填写好班级电教设备使用记录。

3、要注意电教设备的音量、光线、色彩、角度适中,保重学生身体健康,把对临近班级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4、各班班主任为本班电教设备的第一责任人,有责任有义务管理好本班电教设备,教育学生自觉维护班级电教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5、每班指定一名责任心强、能够熟练掌握电教设备操作的同学担任班级电教管理员,负责管理、维护电教设备,并协助教师上好电教课。

6、对设备定期清洁,清洁时要用干燥的软巾轻轻擦拭或吹去表面灰尘,切忌用粗糙的抹布或用力擦拭,以免划伤屏幕;切忌用湿巾清洁,预防短路。投影机属贵重设备,需专业人员进行维护。

7、因违章操作造成损坏及不良影响者要照章赔偿。

篇8:浅议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机电管理职能部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尽管各地方煤矿一般都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大多数矿井机电科都承担两种职能:一是机电管理,另一是机电生产。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一些地方煤矿的领导对机电管理重视不够,大量压缩机电人员,造成机电管理人员不足,机电专业组织未能健全,机电管理网络经常中断,机电职能管理作用淡化。

1.2对机电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

一些矿井尽管没有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但多为兼职,对电气管理、电缆管理、小型电器管理、防爆检查、设备管理、配件管理、油脂管理等管理不到位或放弃管理。部分机电职工标准化意识差,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对固定设备和流动设备的管理未能按《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矿井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机房硐室、机道、头面达标率低。

1.3设备存在隐患较多

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托罐装置,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井筒装备锈蚀严重,未能定期防腐。有的矿井为了赶产,不能保证主副井2h的停产检修时间,绞车的实际提升负荷超过设计提升能力。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未按规定定期校验电气设备失爆现象屡见不鲜。

1.4机电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落后

一些地方煤矿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管理不能指导生产,以政带技的现象时有发生。供电无设计或虽有设计但不规范,施工无措施或虽有措施但措施不具体,固定场所设备未能定期进行性能测试,井下供电三大保护未能按技术要求进行整定、测试、检查,一些仪器仪表老化而且不全,测试手段和方法落后。

1.5资金不足

地方煤矿受资金制约,普遍存在设备数量不足,备品备件数量有限的现象。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资源有限,搬家挪面频繁,造成机电设备安装、检修、维护量增加,机电职工经常加班延点,而待遇相对偏低,一些高水平的机电技术人员纷纷跳槽,机电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

2.改进机电设备管理的方法

在用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包括很多内容,比如机电设备的选型、安装、验收、使用、维护、检修、检测、更新改造等。在煤矿生产中,特别是对老化、高沼矿进延深长,运输距离远的矿井,技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1定岗定员、优化管理,确保矿井安全

煤矿实际工作中,对各个工作面的运输巷道的机电设备按单台设备、系统、机组为单位,由各生产区(队)根据工作任务量、设备运行距离、运行责任大小等划分责任区,分解到各个班组和个人,实行班组或个人包机制。如:井下排水泵、变电所、通风机、主提升系统等重要岗位责任区。对这些岗位实行多项包岗措施,通过包生产出勤、包安全经济运转、包设备完好、包电力消耗指标、包材料配件备品消耗、包质量标准化等硬性指标,以达到使每个人的经济收入与考核奖罚相对应,充分促进每个人都努力工作,确保安全运转的思想意识,细化到每一台大小设备、每一条电缆、每一个螺丝、螺帽的管理完好有效。做到“岗位固定、分工包干,挂牌留名、责任到人、奖罚分明、责任追究”等,最终确保生产安全,达到效率最大化和效率优化。

2.2定期维护,做到日检修,确保设备的运行质量

设备的优化维护,可以缓减设备零部件的磨损,减少维修工作量。设备的维护包括日常维护,小修(一级保养)、中修(二级保养)、大修。在煤矿日常生产中,由于不确定因素诸多,导致机电设备的抗运行强度大,所以在维护保养时首先要注意工艺化,根据设备特点,研究从哪个部位开始,并将检查部位和项目编出序号,制订一条固定检查程序。煤矿生产安全为天,注意对安全保护装置的测试、整定。如防过卷装置、堆煤保护等,特别要注意防爆电气设备的维护,防爆电气设备长期运行中频繁的开停,瞬时过载,电气元件的机械振动及转动部分的润滑和磨损等,都是维护的重点。定期进行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检查,避免电气失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确保生产安全。

2.3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让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要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机电工作尽快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2.4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手续,掌握设备技术性能状态,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计划,掌握大修资金的使用,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各矿应建立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

2.5认真落实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机电业务活动的准则,是做好机电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建立健全。当前,规章制度执行不利是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操作、维修、综合平衡、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尤为突出。矿井机电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落实规章制度也必须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目前急需重点落实的规章制度是:机电管理人员责任制度;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检查、维修、质量验收制度;机电事故管理、设备现场管理、技术管理、综合平衡、班组经济核算等制度。

2.6实行计划管理,强化综合平衡

计划管理是机电管理的核心,是组织机电业务活动的根据。编制机电工作计划,一般应根据机电设备的技术状态、矿井生产计划、企业财力和物力、机电施工技术力量、技术条件手段、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要求等。

及时有力地正确协调平衡是计划顺利实施不可缺少的手段。做好协调平衡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得力的协调平衡机构。当前地方煤矿除配备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业务工作的平衡外,较大型的矿井应组建机电调度室,配备调度员,负责机电工作的调度平衡。小型矿井可采取机电管理人员、技術人员轮流值班的方法,代行机电调度员的职责。其次是建立健全综合平衡工作制度。再次是定期组织分析机电设备安全、质量、维修、动态、电力及单位二次分配等方面的情况。机电工作协调平衡还要根据季节侧重点有所变化。

3.结语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优劣是涉及矿井生产安全,投入产出比例是否匹配,对矿井的发展起到致关重要的一个大方面。只有不断完善管理,加大管理力度,扎扎实实地搞好机电管理工作,提高现代煤矿机电管理水平,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才能使煤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企业发展,职工富裕。

【参考文献】

[1]贾猛.地方煤矿机电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煤矿机械,2003,(12).

篇9:学校电教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学校电教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学校办公室、教室的电教设备是学校进行现代化教学的常用设备,它的完好程度决定了课堂电化教学能否正常进行。为了保证全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电教设备的利用率,特制订电教设备的管理制度如下:

篇10:浅议学校后勤管理

一、后勤工作对德育、智育、体育的保障作用学校后勤工作不仅有育人功能,而且对全校的德育、智育、体育工作起着重要的物质保障作用,这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同其他教学工作一样,也需要给予一定的投入,给予有力的物质保障(水、电、场所、经费、人员工资福利等)。基本物质条件不具备,德育的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和削弱。所以说,后勤工作是决定德育质量的带有根本性的物质基础工作。当前不少德育工作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种种感叹也说明德育工作要有物质保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指军队后勤工作必须领先于军队行动。学校德育工作同样如此。举个例子,试想如果教室或宿舍的灯坏了,窗玻璃、桌椅坏了,屡次报修不见动静,一拖再拖,学生就会感到很失望,甚至恼火,就会感到学校没有人关心他们,那么我们又怎能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关心学校、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呢?后勤工作人员只有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做好保障工作,才能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否则就会拖德育工作的后腿。又如智育,主要是教师承担的工作,后勤人员虽然不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后勤人员经过辛勤工作,可以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有利子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使教师顺利地实施教学,使学生顺利有效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促进优良学风的养成。再如体育,后勤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提供良好的体育场地、设备、器材,并保证学生良好的伙食营养以及医疗保健等重要条件。加强学校后勤工作,也是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教师献身教育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环节。后勤部门按照党的政策和有关教育法规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保证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如做好教师宿舍的水电维修,为教师排忧解难,办好教工食堂,为在校搭伙的教师提供特色服务,给老年体弱教师送福利等,往往事情虽小,心理效应却很大,可以使教师亲身感受到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增强他们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信心和干劲。

二、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的现状,应提高其待遇 后勤管理是中小学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中小学后勤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同志认为做后勤工作低人一等,是伺侯人。这显然是不对的。如果以这种不正确的思想指导学校工作,在人员的任用选拔、工作业绩的考核评比、职称评定、奖金福利待遇等方面就会出现不公正的现象,其结果是严重挫伤了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这种不正确思想,就会轻视后勤管理,论文先生网看不起后勤工作,不尊重后勤人员的辛勤劳动。目前,中小学后勤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安心后勤工作,这是重要原因之一。后勤管理人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后勤工作具体事务多,后勤人员往往埋头苦干多,总结宣传工作成绩少,取得有关方面的理解支持少。结果往往是忙忙碌碌干一年,领导总结工作时一带而过。另外,由于多种原因,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人员往往被推向后勤部门,造成后勤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差,参与意识不强,发挥领导的参谋、助手作用不够。因而,没有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在军队作战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办学校也是如此,它离不开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条件。而校舍的建设和维护,设备的购置、维修和保养,经费的筹集、分配和使用及办学所必需的各项服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都要由后勤人员去创造。如:开学前,后勤人员要提前到校,将课桌凳配齐,将办公用具分发到各个办公室、教研组,课本、作业本准备齐全,将各项收费工作安排就绪。放假后,教师学生都可以休息了,但后勤人员则要利用假期整修校舍、维修桌凳教学仪器等等。总之,后勤部门要把工作想在前头,做在前头,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因而,学校办得好,有后勤人员的一份功劳;学校办得差,也有后勤工作者的一份责任。学校后勤工作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是分不开的。

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后勤人员素质的要求 后勤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后勤工作要求从事该工作的职工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品德修养、基本技能和较强业务素质,对管理者而论,其素质、技能要求要更高一筹,即全兼容。

1、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人的各种素质中,政治思想素质是灵魂,是我们开展和做

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将其作为后勤管理者的基本的必备素质来看待,否则后勤工作就会错位乃至误入迷途。后勤管理者要办事公道,作风正派。所谓公道,就是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待人处事公平合理,不偏不倚。所谓正派,就是胸怀坦白,光明磊落,举止行为,端庄正派。学校领导应当教育教职工重视后勤管理,尊重和理解后勤人员,这是学校管理的客观需要。在政治上要关心培养后勤人员不断成长,在工作上支持他们努力进取,在业务上鼓励他们刻苦钻研,在生活上关怀他们,一视同仁。可以相信,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不断重视提高,学校后勤工作者的地位将会逐步提高。

2、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对于后勤工作,不少人采取鄙视的态度。认为后勤人员就是伺

候别人,低人一等,费力不讨好。各校后勤人员普遍存在着不安心工作,不热心服务的问题。后勤人员要正确认识后勤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校的各项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为培养人才的一切劳动都是高尚的,光荣的。每一个后勤人员都要树立主人翁责任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文明礼貌的服务态度、灵活多样的服务形式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学校后勤工作摊子大,任务重,困难多,而服务对象往往又是要求高,体谅少。后勤人员虽然整天辛辛苦苦,忙忙碌碌,还是“众口难调”,“一人难满众人意”。正像有人所说的,后勤人员费力不少,没人说好,老挨批评,老做检讨。因此,后勤人员应当具备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勤勤恳恳,甘当无名英雄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正确对待名与利、苦与乐、荣誉与地位;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干,把后勤工作搞好。后勤工作中,责任感、事业心、工作热情、奉献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对管理者而言,人员品德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后勤工作是学校的一个大窗口,后勤人员不仅与教师交往频繁,而且与学生也有着频繁的交往,后勤人员的品德很自然的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学校的风气和后勤工作人员的品德、作风有很大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后勤管理也是一种社会教育。

3、要有一定的开拓精神为适应事业的重新规划、布局的重新调整,后勤社会化已势在必行。作为后勤管理者必须勇于打破旧的管理模式,为建立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管理体制,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开拓进取,以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具有开拓精神就成为学校后勤管理者应具备的又一个重要素质特征。我国学校后勤工作的管理体制是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的体制以及同这样体制相适应的权利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条件下形成的。这种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是行政部门和管理部门职责不清,忽视了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作用,造成服务质量差,经济效益低。后勤管理干部要做好后勤工作,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按照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组建后勤服务公司或后勤服务中心,实行社会化管理。

四、学校后勤管理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学校后勤管理要从学校的基本任务和后勤工作的特点出发,处理好整体

与局部的关系。坚持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求后勤管理人员能够从学校整体上把握后勤管理对象,从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的需要考虑问题,而不局限于对管理对象各要素(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进行孤立的分析。应该居高临下,胸怀大局,明确后勤管理与整个学校管理的关系。

2、方向性原则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后勤工作的宗旨就是为教学、科研

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学校后勤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宗旨来进行。为坚持这一方向性原则,后勤工作人员不但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还要懂得学校教育的规律和后勤工作的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3、效益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工作要在正确的思想和目标指引下,合理利用

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培养目标,完成学校教育的任务,取得高效益。学校后勤工作要坚持效益性原则,就是要合理有效的使用人、财、物、时间等资源;要以优质周到的服务去促进教学、科研的进展,充分调动师生

员工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开展多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以弥补学校经费的不足。

4、权变性原则坚持权变性原则,是指在实施后勤管理的过程中,综合运用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等等。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和具体的管理环境,灵活取舍与变通,以提高管理效能,实现管理目标。经济方法,就是运用工资、利润、奖金、福利、罚款等经济手段或经济杠杆来管理后勤的一种方法,是组织经济活动,调节经济利益,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有效手段。行政方法,是依靠行政机构,采用行政命令、决定,指导和下达任务等行政手段管理后勤的一种方法。它具有权威性,能起到令行禁止的作用,是维持整个学校活动,规划、指导和调节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手段。法律方法,就是以有关法律条文为准绳来对后勤有关活动进行强制性规范的一种方法。

五、加强和改善后勤管理体制的措施

1、建好一套制度内部管理从建章立制入手,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是十分有效的。

一是健全以行政会议或办公会议为主的议事制度。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科学、民主、有效地处理后勤工作中的重要、重大事务,增进班子内部的团结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完善照章办事的工作制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职工,都应该学会并习惯于用工作规定、规程来约束自己,绝不能我行我素。三是建立工作岗位责任制及奖惩措施。干部职工职务高低不同,岗位职责不同,管理权限不同,评价标准不同,但“德、能、勤、绩、廉”的要求应该是共同的,要通过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切实做到奖优罚劣。四是实行岗位培训制度。培训是后勤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随着知识、技术更新,服务要求提高,后勤干部职工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必须通过培训学习、岗位练兵等途径得到提高,从而更新观念,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激发创造力和潜能。由于后勤工作繁忙,培训可以不拘一格,采用报告、讲座、参观、专题研讨、半脱产进修等形式。另外,实现目标管理责任制,对于学校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保证作用。职工对总务处负责,总务处对学校负责,责任明确,职责分明,奖优罚懒,保证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但是,这种保证作用还得依赖于不断地完善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后勤管理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所有的职工都对自己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益,达到优质服务。

2、培养一个好的工作队伍后勤在学校中虽然只是一个工作部门,但它有别于一般的处

室,可谓“摊大、人多、事杂”。如果领导班子不力,或者形不成合力,容易造成内耗,干部职工人心涣散,势必使工作陷入混乱和失控的被动局面。因此,领导班子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勤队伍的建设。要不拘一格选拔管理人才,把善于管理、秉公办事、清正廉洁、富有实干精神的干部选入班子,发挥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他们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来自于自身过硬,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要求职工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职工不做的事自己首先不做,用实际行动带动和激发广大职工积极向上的热情。提高职工素质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是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要针对后勤职工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如定期组织后勤职工外出参观学习,利用报刊橱窗进行有关方面的宣传,进行有关法律、经济、生活等方面的讲座,既提高文化素质,又达到教育的目的;二是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事业的发展告诉我们,仅仅看到学校后勤的服务性和保障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

看到后勤工作对教育对象的教育性,因此我们应当高度认识后勤工作在整个学校工作中“育

人”的重要作用,应在后勤职工特别是“窗口”,职工中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努力做到“四个必须”:

1.必须正确认识育人的重要性。服务育人是对学校后勤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后勤职工更要充分认识到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崇高职责和追求的目标,要充分认识到为学生服务就是对青少年学生的关怀,通过优质服务和科学管理,后勤工作应落实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这个根本的目标上,同时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育人要求渗透到服务工作中去。

2.必须具备良好服务技能。单凭一股工作热情缺乏一定的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后勤人员也面临一个“继续教育”的问题,应支持后勤人员参加业务进修,选送后勤人员外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3.必须注重后勤职工的示范作用,初中生在校三年,几乎每天都与后勤人员打交道,后勤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灵上,举止、衣着、仪表都在学生注目之下,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遵守的,自己首先要遵守,因为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4.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态度,用真挚的感情去关心、体贴服务对象,缩短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对后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3、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后勤队伍我们实行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打破人员任用的终身制;建立竞聘上岗,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实现“岗定人、人定职、职定责、责任包干’,灵活机动的人事管理体制。在聘任过程中,遵循“两个机制”和“两个原则’,即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全员聘任机制;建立重实绩、重过程、重贡献的分配机制。坚持尊重个体劳动成果和集体劳动成果相结合,体现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用人唯贤”的原则。后勤处与职工在学校同意的前提下,根据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聘用合用,确定聘用关系,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坚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增加分配的透明度,从而搞活后勤队伍,使后勤工作呈现了一派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景象,有效地推动学校整体改革的发展。

4、管好钱物,讲求经济效益 学校需要一定的经费和必要的物质条件,而固定资产增加,教育经费充裕,办学条件改善,则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因而必须管好钱、财、物,讲求经济效益。首先,要合理使用学校的经费、设备,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提高利用率。学校领导首先要以身作则,模范执行财务制度和纪律,对一切不符合规定的开支要予以制止。会计人员原则上由上级主管部门指派并对其负责。会计要严格坚持有关法规法令。对违纪现象要予以抵制,严重失职者经查处后应及时撤换。对那些假公济私,贪污舞弊,挪用、乱用资金的现象一经查出必须严肃处理。上级主管部门要经常地组织各校校长和会计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并互审帐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上级主管部门要督促各校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如党支部、工会、教代会组织民主监督机制,定期检查督促、预防犯罪。经济公开,就能更好地实行民主管理,形成人人当家,个个监督的群众理财的风气。在财产管理方面,首先,要建立和健全财产管理制度。如购物必须先申请,批准后统一由总务部门购置,绝不准许任何人拉关系,走歪门邪道,中饱私囊.要建立一整套验收、出借、使用、保管、赔偿制度,定期检查验收。以杜绝公物占为私有,使物尽其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特别强调这点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反腐倡廉的具体措施。其次,要实行财产管理责任制,学校要设专人负责全校财产管理。实验室、图书室、体育室及各职能部门都要指定人员负责本部门的财产管理,全校要建立财产分类帐,各部门要建立财产分户帐,并规定必要的领用手续和制度。教室里课桌椅实行“三定”(定人、定物、定管理),定期交接验收,定期评比检查,实行奖励、表扬、批评和赔偿制度。

5、坚持以人为本,凸现服务功能管理即服务。论文先生网人是管理的第一要素。在学

篇11:学校电教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为了加强学校电教资料的管理,促进学校教学的信息化,更好的丰富广大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优秀校园文化,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录音带、录像带、和光盘等校内的音像制品的采购、保管、使用、借用、复制、等活动。

学校的电教资料,应当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传播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电教资料禁止载有下列内容:(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宣扬邪教、迷信的;

(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第二章 采购

(一)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音像制品的采购计划,开学前汇总到教务处,报校长审批后,由教务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上级相关文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采购。

(二)购买后需持实物、发票报校长审批报销,最后由财务室和电教管理员登记入账。

第三章 电教资料保管及使用制度

1、资料室设专人负责保管一切电教资料(包括录音带、录像带、软盘、幻灯片、投影仪等),资料室为各学科教学及教研活动提供资料服务。

2、对各种电教资料要防尘、防潮、防静电、防磁场,严禁损坏资料。

3、声像资料属电教器材,只服务于学校教学,不得私人借用。

4、教学、教研活动需要电教资料,由有关人员与电教资料管理员统一发放。

5、如有人为损坏电教资料事故,需由当事人赔偿。第四章 音像资料录制制度

一、未经批准,不准私自出借设备。不准录制和复制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录制和复制资料不得违反《著作权法》

二、注意设备保养和环境卫生,机器使用完毕,节断电源,盖好机罩,注意防火防盗。

篇12:浅议设备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我们可以通过设备档案中记录的应用设备质量、运行状况和检维修等情况,了解设备的综合状况、功能效用和适用领域,以便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档案在服务生产生活、教学科研等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设备档案的建立对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运营成本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设备档案的形成

1.设备采购的参与工作

目前,大多数企事业单位还未能真正让档案人员参与到设备采购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到设备采购部门收集采购的论证、合同等资料,明确购入价格在2万元以上的设备均要形成设备档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积极争取参与招标采购过程,避免重复购入造成资源浪费,更好为企事业单位服务。

2.资料的收集接收工作

设备档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做到一机一档。此类档案资料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原始材料,即大型设备采购的可行性报告、审批报告、设备样品图片、供方企业法人资料、购货合同、设备配置清单等;另一部分是随机材料,包括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线路图、安装调试、检修报告、参数变更、维修记录等。

3.使用过程的档案收集

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难免由于误操作等原因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造成事故。这就需要对设备进行维修维护,此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就成为了设备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也为企事业单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储备,对于这类资料也一定要认真收集归档。

4.供方资料的入档工作。

设备的采购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务必将设备采购供应商的资质、廉洁诚信协议、商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建立设备供应商档案信息库,为企事业单位决策层提供设备采购诚信依据。

二、设备档案的管理

1.档案管理制度化

设备档案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到最后的归档,都要制定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实施严格责任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做到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档案保存完整,为今后设备的有效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管档人员专业化

管档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设备档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更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管档人员来管理。在日常管理中,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结合设备日常使用及运行的情况对设备档案进行管理,要注重设备原始资料的积累与保存,做好档案的查借阅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保证设备信息的查询、处理及上报数据准确无误。

3.使用记录完整化

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要按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使用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做好情况记录的归档工作。对于情况记录要编号使用,由使用者认真填写,不得随意涂改,保持记录的完整性和原始性。还要对使用情况记录妥善保管,要待设备报废一年以上才可鉴定并进行销毁。

4.维修保养规范化

设备的使用及维护规范正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损耗,这就要求操作人员、设备管理者要严格参照操作、保养、维修手册进行一系列操作,及时归档此过程形成的原始档案材料,以便起到很好的参照和借鉴作用。

三、设备档案的应用

1.设备采购的合理性

为避免资源闲置浪费及节约企事业单位经费、成本,在设备采购过程中一定要参照设备档案,这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还能有针对性的采购适合本单位、质量信誉好的设备。正确选购设备有利于迅速投入生产产生效益,盲目和重置设备必然给企事业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浪费。

2.设备维修的参考性

设备的日常使用要严格按照设备档案中的操作规程、保养手册等进行,操作人员在正常操作设备过程中的情况记入档案,可以为技术维修人员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不仅缩短维修时间,节约了维修成本和费用,还能提高维修质量,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服务。

四、设备档案的销毁

设备档案具有其特殊性,很多设备档案都是随着设备的报废而销毁。在鉴定销毁的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要在设备完全报废2年以上,对设备档案进行销毁,并登记造册以备查考。

篇13:学校电教管理制度

二、凡不听指挥、违反操作规程、损坏设备者,要及时查明原因,并根据学校财物管理规定赔偿。

三、电教器材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坏,应查明原因,及时维修;外借单位(或使用人)应承担维修费和更换部件费及车旅费,损坏严重应根据学校财物管理规定罚款。

四、电教器材,因保管不当而造成的丢失,均按原价值的120%赔偿。

五、意外损坏(如火灾、被盗等),应查明事故原因,并由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赔偿方案。

六、有关赔偿手续均由总务处办理,网管中心只收交款凭证。

篇14:浅议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统计

摘要: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统计,是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统计并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通过此次的统计与考评得知,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统计;管理;信息化建设;小班额

一、高度重视,将学校信息化统计与发展摆在重要位置

学校教育统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具有实效的工作,涉及到学校的财务、人事、教学、学生、信息化建设以及后勤保障等工作,负责对学校的各项统计与管理工作,是结合学校的实际,奔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对学校教育的一个整合,也是对一个学校发展与规划,办学与基础的一个综合评估,是一个学校指定发展基础性工作。就我所处的学校而言,是一所镇级农村小学,学校现有小学6个班加幼儿园1个班,学校拥有仪器室、实验室、美术室、微机室、心理咨询室以及集教学、会议为一体的多功能电化教育室等各种用室一应俱全,配备设施均按国家二类标准配备。得益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校不断加强专用室和专用设备管理,学校制定了信息化管理工作制度,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必须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设备上课,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适当提高要求,努力提高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效率;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天上课都必须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课,进一步强化设备管理,建立健全设备的档案、维护和保养制度。加强对设备的使用监督和科学管理,极大限度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率。分别从管理机构、发展规划、资金投入、教学终端等设施建设八个方面对学校的整个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教育信息化统计与考评。

1.建立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校级领导分管信息化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信息化工作,每学期不少于2次,有相关会议记录。

2.学校有分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处室,能够保障教育信息化活动的正常开展。有专兼职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要求。有校园网的学校必须配备一名网络管理员。

3.学校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学校的整体规划之中,制定了专项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每学年有年度计划,任务明确,落实措施得力,并有年度工作总结。4.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各种制度的落实情况每年至少有1次以上的检查,检查情况要有记录。制定激励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的奖惩办法和措施,并纳入绩效考核之中;严格执行不低于学生公用经费的1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学校每年有保障信息化基本条件建设、实施设备更新维护、教学资源添置、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开支。

5.建设覆盖每个班级的校园网络,教师能够在教室方便地展示多媒体教学资源,能方便地访问Internet和各级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库,并具备传统教室的教学功能。学校教师有配备备课、授课必需的教学计算机,师机比不低于3:1。为学生配备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必需的计算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生机比不低于12:

1、10:

1、8:1)。.能提供满足师生使用的校园网络接入条件,能满足学校信息化发展需求。加快光纤入校和“数字校园”建设,普通高中带宽不低于50M、城区学校不低于30M、农村中学不低于20M、农村小学不低于10M、教学点不低于4M;全面实现“交互式电子白板”建设任务。有教师、学生应用、交流国家、省、市教育部门资源的平台条件。

6.建有校园门户网站,并及时更新网站内容。根据国家和省级有关要求做好网站前置审批和网络安全工作。计算机设备运行良好,能够及时维护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信息化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完好率达95%以上;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提升制度并有效执行。选派教师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教育技术培训、观摩、研讨活动。学校每学期开展有信息技术相关研讨或培训2次,有活动主题及活动记录、教师业务笔记等相关资料。健全校本研修管理制度,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每名教师每年参加不少于20学时的校本研修。

7.校级以上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每学期开展2次信息技术应用展示、交流活动;按要求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基于信息技术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资源、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辅助教学等不同应用形式基本覆盖所有课程教学;100%的教师开通个人学习空间,50%初中以上学生拥有网络学习空间,教师能熟练应用国家、省级教育资源平台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以校园网、教师个人空间和其它数字平台,教师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电子备课,能及时共享教案、教育教学资源(音、视频和文字等)和练习,并能积极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网上晒课,上传课件,录制优质课数量达到市、县区规定的任务;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信息技术示范课、观摩课、学生电脑制作等活动。

8.建有学校资源平台,校本资源建设与共享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与交流活动,学校教师要有2人以上有市级以上的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个人课题;学校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图书管理与借阅,并有一定数量的电子图书供学生阅览。具有数字化的网络实验平台与资源,并运用于实验教学中。

9.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育信息化活动;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县区教育信息化竞赛活动,本年度获得国家、省、市、县级奖项分别按所得系数折合计算分值进行奖励机制。

从以上统计与考评分析得知,以校园信息化推进学校现代化,加快校园信息平台的建设,积极打造数字校园,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校园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并得益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师的理念有了创新,思路得到了发展。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能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做好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统计与农村“小班额”教学发展势在必行 “小班额教学”的整合与发展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建设,从近几年农村学校学生统计中来看,是目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小班额教育教学中,由于学生数额的减少,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做出了相应的变化,其综合统计作用的结果是,不仅师生交往和学生活动的频度必然增加,而且师生交往和学生活动的质量也必然明显提高,从而大大改善课堂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规模小,班级人数少,上起课来气氛不热烈,教师实际工作量增加了,还有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等这些小班额存在的劣势也不容忽视。所以我们必须面对现实、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打破常规组织课堂教学。

1.讨论制定了“小班额”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每堂课必须做到六多:学生发言的人数多、实践的时间多、合作的机会多、接受的个别辅导多、获取的反馈信息多、得到的认可和欣赏多。教师每堂课都以此为标准,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活跃课堂气氛。

2.活学活用的教学模式

人只有在自主活动中才能不断积累社会经验,增强感悟能力,提高自己的主体性。而班级人数少,教师更要通过活动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我们采用的活动教学模式有快乐游戏式、研讨交流式、合作互动式、情境体验式、自主探究式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交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信息化“交互式电子白板”设备的操作与应用

要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性。“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的做法,讲求使用效益。

4.课堂教学凸显“小班额”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课堂时效性

提高训练检测的有效性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有效性。要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既要切实杜绝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防止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要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在课内外真正的体现“小班额”模式的教学手段。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统计,是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统计并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通过此次的统计与考评得知,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建筑物、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上一篇:如果我是班长作文450字下一篇:放飞梦想重塑自我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