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

2024-08-08

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通用11篇)

篇1: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

重庆大学文件

重大校„2014‟104号

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

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

基本要求》的通知

各二级单位:

《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已于2013年12月27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九届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 庆 大 学

2014年4月11日

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

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 学术论文撰写和发表是学术学位研究生学术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和学术成果的重要体现。为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对我校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规定如下:

一、申请硕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时原则上应发表学术论文一篇。学术论文的发表可以是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也可以是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具体要求由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报校学位办公室审核、备案。

二、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应符合以下要求:

1.基本要求

理学:应至少在相关学科SCI三区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工学(含建筑类):应至少在相关学科SCI三区及以上期刊、或者相当水平EI检索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经管类:应至少在权威期刊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

法学类:应至少在权威期刊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同时在CSSCI期刊上发表法学学术论文2篇,或在有重要影响的CSSCI期刊上发表法学学术论文3篇。

各学院及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需求,提出高于本基本要求的具体规定,报校学位办公室备案后执行。

2.学术论文发表类别、期刊界定

理学、工学(含建筑类)的SCI检索学术论文分区按照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分区标准执行;EI检索权威期刊按科技处组织制定、学校审定的期刊目录执行。

经管类和法学类的权威期刊和重要期刊按社科处组织制定、学校审定的期刊目录执行。法学类有重要影响的CSSCI期刊按法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制定,学校审定的期刊目录执行。

在以上各种期刊的“增刊”上所发表的论文不能作为申请博士学位发表的学术论文。

三、学术论文的认定

1.学术学位研究生按申请学位的基本要求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学位申请者在读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且与学位论文内容紧密相关,以重庆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

者或者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对发表论文一篇以上的至少有一篇是第一作者。

2.学术学位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应提交所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首页复印件。若学术论文只录用未正式发表,需提交学术期刊编辑部的书面公章录用证明原件、投稿录用的论文复印件和承诺书,并由研究生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后方可被认定为有效学术论文。如提交的录用证明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学校将对相关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其他

1.本规定自2014年9月入学的研究生开始执行,其他在读研究生也可选择执行本规定。

2.本规定由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负责解释。

重庆大学校长办公室2014年4月11日印发

篇2: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

及期刊会议目录的通知

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科专业委员会、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部院系所:

根据《同济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2006年11月23日同济大学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经15个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研究生院审核、校学位评定委员会11月27日审议通过,现将3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及期刊目录、定期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名称予以公布。

我校各学科要求及期刊会议目录两年调整认定一次。

附件:1.关于公布《同济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

术论文的规定》的通知(同研[2006]109号)2.2012年15个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关于博士学位申请者 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及期刊会议目录

同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篇3: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了针对学术学位的《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以下简称《要求》) , 它的出台, 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了依据, 也意味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有了首部“国家标准”。那么, 这个“国家标准”对于研究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又会给研究生的在校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观点一:《要求》的出台, 为硕士、博士学位的含金量提供了保障

《要求》从学科前沿、社会需求、知识结构、综合素养与能力、基本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各学科研究生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时必须达到的要求, 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从制度上规定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可以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提供了依据, 从而避免了因标准模糊、人情等各种主观、客观因素在对研究生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评审时产生的“掺水”现象;在不同的研究生培养单位, 水平相差很大的研究生同时获得同样的学位这一问题将得到改善。同时, 《要求》的出台, 对于在校研究生来说也是一个鞭策, 它要求研究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必须学有所成;不依靠真才实学, 不去认真钻研所学知识, 平时混日子, 临时抱佛脚, 想依靠突击备考、突击撰写论文来“蒙混过关”将成为不可能。攻读硕士、博士的研究生必须进行认真地对本专业技能主动地去掌握, 时时刻刻将学业放在首位, 满足相应的标准, 才能获得与自身努力相应的硕士、博士学位。

由此可见, 《要求》的出台, 有效地避免了“博士一礼堂、硕士一走廊”的学位“批量生产”, 为我国博士、硕士学位的含金量提供了保障。

观点二:《要求》的出台, 为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提供对接

目前, 尽管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我国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但是, 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标准, 不少研究生, 尤其是学术性研究生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学习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生, 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在学习了相应的理论后, 不是去实践中检验、理解理论, 而是凭空想象该理论如何应用到实践中, 例如学习应用法学的部分研究生, 从未进入过法庭旁听一个案件是如何审理的, 从未感受过庭审现场的完整流程;而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 不知道怎样将书本上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尤其是工科的学生, 从高新技术的出现到进入教室来学习已经有了一段时间, 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去主动探索或与导师共同研究该技术的最新信息, 导致了毕业之后只会空谈理论而没有实际的动手能力。《要求》的出台, 在“法理”上杜绝了目前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存在的“空中楼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对于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做了规范, 确保了研究生之所“研”与社会之所需的有效对接。

观点三:《要求》的出台, 让在校大学生考研时专业选择更加理性

目前, 在考研的大军中, 社会在职人员对于自己所要报考的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 而在校大学生在进行专业及院校选择时, 往往还是停留在理想主义的道路上, 对所报专业培养目标、就业前景、就业方向不太了解或者根本不了解, 看名字选专业、“随大流”选专业的现象颇为普遍。此外, 由于教育部颁发硕士学位的种类是按照“学科门类”进行颁发, 而与社会行业相对应的划分则是按照“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进行划分, 如“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五个一级学科都属于“法学”的学科门类, 都颁发“法学硕士”学位证, 因此, 很多学生愿意选择比较容易的专业进行报考, 希望毕业时获得预想的学位证, 来打“擦边球”, 觉得“有证就行”。《要求》按照一级学科进行指定, 进一步规范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科建设等工作, 让在校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根据学科及自身特点等诸多因素进行理性地做出决定。

此次印发的是35个一级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其余75个一级学科的基本要求将于年底前印发。专业学位《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国务院学委员会已委托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 拟于明年完成。

篇4: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

华中科技大学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校学位[2005]4号

为使学位论文评定的学术标准客观化,保证学位论文的学术质量,学位申请人须将其学位论文的有关内容公开发表后,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具体规定如下:

一、博士学位申请人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刊物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学术论文三篇以上(含三篇),其中至少有一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文科与管理学科学位申请人提交的三篇论文中,至少有一篇在国际学术刊物或中文权威期刊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中文权威期刊范围参照校人事处所编《权威期刊目录》中的文科与管理学科类期刊。

二、硕士学位申请人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刊物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含一篇)。对申请专业学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作此要求。

三、学位申请人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其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以学位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时,申请人可为第二作者),且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四、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刊物为:《国内外学术期刊通讯录》(原华中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图书馆2000年编制)、《SCI国内外学术期刊通讯录》(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协会2001年编制)、《人文管理科学国际重要刊物目录及简介》(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2000年编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期刊参考目录》(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2003年编制)中所列刊物。

在非上述目录中所列刊物上发表的文章,须经院(系、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可。

五、自2001年起招收的研究生、2001年起注册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或考试)的各类学位申请者开始执行本规定,此前入学的研究生及其他学位申请人仍按原有关规定执行。

六、同济医学院学位申请人学术论文的发表按同济医学院研究生部的规定办理。

七、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与本规定相抵触者,以本规定为准。

八、本规定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二00五年七月八日

关于研究生发表论文期刊及相关规定的通知

各学位点、各位研究生导师、各研究生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于2003年5月15日召开工作会议,根据学校有关政策,形成了研究生发表论文期刊等相关规定的决定,特通知如下:

一、发表论文期刊

1.权威期刊

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小型微型计算 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凡被三大索引正式检索(进入光盘版)的论文;

数学类、电子、通讯与自控类等相关学科的一级学报(自动化学报、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电子学报及通信学报等)。

2.重要期刊

上述权威期刊同时又是重要期刊;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计算机应用与软件、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中国图像图形学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微处理机、计算机仿真、微电子学与计算机、计算机辅助工程、数据采集与处理、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微计算机应用、微型机与应用、高技术通讯、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光通信技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与化学;

教育部直属有研究生院的重点高校学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各相关二级学科或专题的学术会议论文集(必须有ISSN号);相关学科(数学类、电子、通讯与自控类)认可的期刊(见《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999年版,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编)。

3.一般期刊

上述权威期刊、重要期刊同时又是一般期刊;

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网络世界、信息安全与通讯保密、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光盘技术、计算机与通讯、微型计算机。

二、博士生发表外文期刊

博士生发表外文论文的重要学术刊物可在下列资料中检索:

1.《国内外学术期刊通讯录》,华中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华中理工大学图书馆编写,2000年3月。

2.《SCI国内外学术期刊通讯录》,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编写,2001年2月。

3.中文期刊的全英文版杂志(要有ISSN)。

4.国际会议上发表的文章,若会议为上述1)、2)中收录,则被认可。

三、国际会议权威期刊

1.以IEEE名议定期召开的各领域国际会议论文集(须有ISSN号);

2.以SPIE名义定期召开的各领域国际会议论文集(须有ISSN号);

3.以ACM名义召开的各领域的国际会议论文集(如VIDB、SIG MOD等);

4.Lecture Notes on Computer Science 的会议论文集;

5.三大索引收录(光盘版)。

四、有关规定

1.凡国家计划内统招全日制硕士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属于上述期刊范畴;

2.非全日制硕士生可适当放宽,如非重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若为其它非本通知中的期刊,则必须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有相关性;

3.按学校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博士生至少发表学术论文三篇以上,其中包括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外文学术论文一篇、国内权威期刊一篇、重要期刊一篇。

4.硕士生、博士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且必须是第一作者,或导师作为第一作者、学生作为第二作者;必须有一篇是导师作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以导师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必须是外文或权威期刊);

5.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与学位论文要有紧密的相关性,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6.博士生的直接指导教师(若副导师挂靠正导师招生,则含正、副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组成成员,但可列席参加答辩会议。

7.全日制硕士生答辩委员会一般由4~5人组成,其中至少有二名非研究生所在课题组教师,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组成成员,但可列席参加答辩会议。

过去发布的规定,若与本规定冲突,以本规定为准。

上述规定,自通知之日起开始执行。

特此通知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二OO三年五月二十八日

1.计算机学报 2.软件学报 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4.自动化学报 5.计算机科学

6.控制理论与应用 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型学学报 8.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9.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10.控制与决策 11.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12.计算机工程

13.计算机应用 14.信息与控制 15.机器人 16.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版

17.计算机应用研究 18.系统仿真学报 19.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0.遥感学报 21.中文信息学报 22.微计算机信息 23.数据采集与处理

24.微型机与应用 25.传感器技术 26.传感技术学报 28.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篇5: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

(1)材料学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学科、空间材料与加工学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在SC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含3篇),其中要有2篇发表在外文刊物上; ②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总和大于4.5(含4.5)。

(2)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在E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含3篇),或在SCI检索源及E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必须有1篇外文SCI检索源论文);

②发表SCI检索论文影响因子总和大于3.0(含3.0)。

本规定自2013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和《Materials Science Forum》只以核心期刊论文对待,不以学科基本要求的EI文章对待。(从2014年5月开始执行)

注:因2014年9月出版的《博士研究生手册》中此处有误,特此更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篇6: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

全校共用(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 中国工程科学 科学通报 应用科学学报 数学学报 物理学报 化学学报 力学学报 电子学报 自动化学报 环境科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 第一类(核心期刊):

以下刊物目录适用于工学、理学、管理学等学科

建筑学报 建筑技术 建筑师 城市规划 建筑学报(台湾)新建筑 中国园林 华中建筑 城市规划汇刊 造园学报(台湾)世界建筑 世界建筑导报 室内设计与装修 古建园林技术 规划师 现代城市研究 时代建筑 南方建筑 应用力学学报 制造业自动化 机械工程学报 中国机械工程 振动工程学报 机器人 汽车工程 制造技术与机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材料研究学报 金属学报 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中英文)金属热处理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铸造 钢铁 硅酸盐学报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摩擦学学报 功能材料 高分子学报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无机材料学报 无机化学学报 材料科学(英文)稀有金属(英文)航空材料学报 工程热物理学报 动力工程 热能动力工程 燃烧科学与技术 太阳能学报 环境科学 制冷学报 流体机械 汽轮机技术 锅炉技术 化工学报 暖通与空调 通信学报 微波学报 声学学报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电子与信息学报 信号处理 电波科学学报 电路与系统学报 光学学报 中国激光 半导体学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生物物理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中国物理快报 光子学报 物理学进展 中国化学快报 物理化学学报

建筑结构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 工程力学

建筑结构 工业建筑 工程抗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测绘学报 桥梁建设 特种结构 中国公路学报 建筑经济

施工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公路交通科技

工程地质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交通工程分册)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给水排水 水处理技术 环境化学 给水排水

信息与控制 控制与决策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控制理论与应用

电气传动 自动化仪表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

计算机学报 软件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系统工程学报 中国管理科学 管理工程学报 管理科学学报 运筹学学报

管理世界 经济研究 世界经济 经济学动态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中国软科学

金融研究 会计研究 情报学报 南开管理评论 经济研究 新华文摘 经济学家 中国工业经济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中国城市金融 数理统计与管理

科研管理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 财贸经济 中国投资管理

中国电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电工技术学报 电力系统自动化

微特电机 大电机技术 微电机 高压电器

高电压技术 电网技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中小型电机 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力电子技术

宇航学报 仪器仪表学报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测控技术 计量学报 高技术通讯

船舶工程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汽车技术 数据采集与处理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数学年刊 数学学报 数学进展 应用数学学报 系统科学与数学

数学物理学报 应用数学和力学 应用概率统计 J.of PDE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东北数学 应用数学 数学杂志

数学研究与评论 数值分析(英)逼近论杂志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物理 Chinese Phy.Letter 天体物理学报 计算物理学报 低温物理学报

以下刊物适用于遗传学学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遗传学报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动物学报

微生物学报 生物工程学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生理学报 中华肿瘤杂志 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以下刊物目录适用于艺术学学科

装饰 设计艺术 音乐研究 美术研究 艺术百家 民族艺术 文物 考古

美术 美学与艺术学研究 文艺研究 中国戏剧 民俗研究 学术月刊

戏曲艺术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版)美苑(鲁迅美术学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艺术世界

中央各部学术机构主办的学术刊物(如中国社科院、中央教科所等)各省、直辖市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只限一种)主办的学术核心期刊

海外、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教育部所属重点院校文科学报

权威机构认可的艺术类核心期刊

以下刊物适用于伦理学学科

哲学动态 哲学研究 道德与文明

中央各部学术机构主办的学术刊物(如中国社科院、中央教科所等)各省、直辖市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只限一种)主办的学术核心期刊

海外、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教育部所属重点院校文科学报

第二类(重要期刊,按不同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列出的要求)

建筑学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建筑系、建筑研究所)

中外建筑 应用声学 小城镇建设 国外城市规划 住宅科学 地理研究

城市发展研究 建筑师(台)建筑史论文集(清华出版)

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报

国际噪声控制工程学术会议

国际建筑师大会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机械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

润滑与密封 固体力学学报 机械设计 机床与液压

液压与气动 照明学报 现代雷达 噪声与振动控制

振动与冲击 机械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工程建设与设计 动态分析与测试技术 机械强度

照明工程学报 计算机辅助工程 实验力学学报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电子专用设备 振动、测试与诊断 电讯技术

电子机械工程 压电与声光

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报

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

吴贤铭制造科学学术会议 机械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焊接学报 有色金属 材料保护 腐蚀科学与防腐技术

粉末冶金技术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电子元件与材料 稀有金属 热加工工艺 锻压技术 特种铸造及有色金属

铸造技术 焊接 磁性材料及器件 硅酸盐通报

金属热处理 电子显微学报 无损检测 金属成形工艺 高分子通报

机械工程材料 材料工程 人工晶体学报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陶瓷 中国塑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建筑材料学报

稀土 化学建材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混凝土 水泥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材料科学与工艺

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报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动力工程系)

系统仿真学报 环境科学研究 洁净煤技术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化工自动化与仪表 燃气轮机技术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数据采集与处理

低温工程 低温与超导 深冷技术 化学工程 环境工程 振动与噪声检测

制冷技术 计量技术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安全与环境学报 水泵技术

风机技术 华东电力

工业控制计算机 核动力工程 计算机应用研究 热力发电 发电设备

工业锅炉 新能源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土壤学报 传感技术学报 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报

国际硫化床燃烧会议 国际燃烧会议 国际流态化会议

国际动力工程会议 国际传热会议 国际干燥会议

国际制冷大会 国际热管会议 国际多相流会议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无线电工程系)

宇航学报 低温与超导 高等学校计算机数学学报 低温物理学报

计算物理 应用数学和力学 地球物理学报 地理学报

电信科学 海洋工程 声学技术

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报 IEEE国际通信会议

IEEE国际声学、语音与信号处理学术会议

土木工程 力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土木工程学院)

固体力学学报 力学与实践 计算结构力学学报 力学季刊 空间结构 世界地震工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施工技术

实验力学 振动与冲击 工程力学学报 建筑科学

建筑施工 中国房地产 国际经济合作 建筑管理现代化

中国沼气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工业水处理 环境工程 安全与环境工程

土壤与环境 基建优化 建设监理结构工程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振动与噪声控制 振动测试与诊断 空间科学学报

力学进展 计算力学学报 水泥 铁道学报 钢结构

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报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电子工程系)

应用激光 电子元件与材料 激光与红外 激光杂志 低温物理学报

光通信技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量子电子学报 激光技术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光学精密工程 半导体光电(中、英)压电与声光

高技术通讯(中、英)红外与激光工程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微电子学 微纳电子学

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报 SPIE、IEEE组织的国际会议,OFC等 IEEE ED、MTT、Com、LEO分会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ISTP收录的国内、国际会议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自动控制系、自动化所)

冶金自动化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计算机应用研究 电子技术应用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报 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年会

国际自控联合会世界大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中文信息学报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计算机工程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报 ACM、IEEE主持的在境外召开的国际会议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

化工学报 生物工程学报 高分子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化学物理学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生物化学杂志 核科学与工程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催化学报 有机化学学报 中华医学检验学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hinese Physical Letter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报 IEEE生物医学工程国际学术年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 研究与发展管理 中外管理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国际经济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 研究与发展管理 国际金融论坛 生产力研究 投资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版)国际经济合作

现代企业导刊 软科学

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报

电气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电气工程系)

电子元件与材料 低压电器 电机及控制学报 电器传动

电工技术杂志 电工电能新技术 变压器 继电器 电力需求侧管理

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报 IEEE IEE电气工程类国际会议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交通学院)

石油学报 固体力学学报 地震学报 工程地质学报 隧道工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材料科学研究 水运工程 水利学报 交通与计算机 工程勘察 地理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岩土力学 测绘通报 现代隧道技术 机场工程

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报 国际沥青路面结构与养护会议

世界运输大会 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大会论文集 FIG国际会议

水泥混凝土路面国际会议 沥青混凝土路面国际会议 智能运输系统世界大会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年会会议论文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仪器科学与工程系)

机械设计 中国造船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振动与冲击 电子科学学刊 无损检测 电子技术应用 舰船电子工程 工程勘察

汽车电器 轻型汽车技术 导航 分析仪器 压电与声光

计量技术 传感技术学报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报

IEEE所有国际会议 微米纳米技术(系统)国际会议

数学、物理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数学部分)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数学季刊 工程数学学报 数学研究 生物数学学报

微分方程年刊(英)控制理论与应用 湖南数学年刊 南京大学数学半年刊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 应用泛函分析 运筹与管理

北大、复旦、科大三家大学学报

遗传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实验生物学报 遗传 细胞生物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药学学报 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报

哲学 政治学 教育学 艺术学 外语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艺术学:

美术观察 新美术 戏剧艺术 江苏画刊 美与时代

音乐艺术 人民音乐 美术观察 剧影月报 美术学研究 现代传播

东南文化 艺术评论 读书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南京大学学报 江苏社会科学

汉声(台)艺术家(台)寻根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伦理学:

南京社会科学 学海 伦理学研究 伦理研究

孔子研究 现代哲学 求是学刊 医学与哲学 注:全国33所设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农业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浙江大学

篇7: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我院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前,须按以下要求之一发表学术论文:

1.发表1篇华中科技大学规定的A 或B类的国际学术期刊(即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居于前50%的期刊)的论文,论文至少应刊出清样;

2.发表2篇华中科技大学规定的C类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英文),论文至少应刊出清样;

3.发表3篇EI收录的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英文),至少2篇已刊出。

学位申请人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其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可为第二作者)。对于“同等贡献作者”排名的认定,参照《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校人[2008]28号文)执行。

本规定自2008级博士研究生起执行。

本规定的解释和修改权属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

篇8: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

为进一步规范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申请我校博士、硕士学位人员适用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中提及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必须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湖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含导师)。学术论文必须与其学位论文相关且均不包含增刊。

第三条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送审前,在学期间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文学、历史学、哲学学科

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其中至少1篇发表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公布的重点期刊上;

(二)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学科

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其中至少1篇发表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公布的重点学术期刊上;或在SCI、EI、SSCI、A&HCI检索源期刊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并被收录。

(三)理学学科

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SC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其中至少1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并被SCI收录;或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并至少被SCI检索1篇;或者在本学科SCI分区为2区及以上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并被SCI收录。

(四)工学学科

至少有1篇发表在本学科SCI分区为3区及以上国际学术期刊上;或者在本学科领域的重点期刊或有代表性的CSCD核心库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其中重点期刊至少1篇。

第四条 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申请免除“双盲”评审:

(一)理学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SCI分区为2区及以上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

(二)工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SCI分区为3区及以上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

(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被SCI、SSCI收录论文不少于2篇;或者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上公布的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

第五条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答辩前须在北大核心、CSCD、CSSCI来源期刊或更高层次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含录用通知)。

第六条 专业学位及高校教师硕士不作发表论文要求,但学位论文要求进行双盲评阅。

第七条 以同等学力方式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在答辩前至少应有1篇以第一作者(或本人为第二作者且其导师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正式出版的国际会议论文集或省级及以上报刊理论版上发表的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第八条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在期刊正式发表的论文为准,以录用通知书形式确认的论文不超过1篇(正式发表以后方能取得学位证书)。发表在高等学校学报上的论文不超过1篇。

第九条 各检索源期刊以研究生入学当年公布的收录期刊目录为准,学习期间如遇期刊调整,被调入和调出的期刊均为有效。

第十条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省部级二等以上科研成果奖(排名前1/2,署名湖南大学)1项,或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2,署名湖南大学)1项,可视为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公布的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获得国外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2,署名湖南大学)1项,可视为在被SCI收录的国际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并被收录。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可视为在本学科领域CSCD或CSSCI核心库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

第十一条 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相当于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公布的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收录、《新华文摘》论点摘要收录,相当于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CSSCI核心库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在被SCI、SSCI、EI收录的国际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视为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公布的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被ISTP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视为在CSCD或CSSCI核心库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国日报》理论版(理论周刊)发表的学术论文视为CSSCI或CSCD。

第十二条 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不低于学校基本要求的管理规定,报研究生院备案后实施。

第十三条 博士留学生若通过研究生院申请盲评和免盲评阅,与本校本国学生要求一致。对于申请由学院送审的博士留学生,理工科要求有1篇SCI,人文社会学科要求有1篇重点。

篇9: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

时间:2011-3-8 9:52:23 阅读: 4788 标签: 硕士研究生 学术不端 检测

校学位【2011】13号

为保证我校硕士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质量,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委员会第136次会议精神,经研究决定自2011年3月8日起,我校所有硕士学位研究生,在答辩前学位论文须经“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对未接受论文检测的研究生,将不受理其答辩申请。具体要求如下:

一、论文检测方式: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答辩前由本人提交论文的电子文档及其纸质版到校学位办公室接受论文检测,检测结果5个工作日内反馈给学位分委会(校学位会前后一周顺延)。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答辩前论文电子文档及其纸质版提交至院

(系)研究生教学秘书,由校学位办统一安排检测。

二、论文提交要求:

提交论文全文的word文档(绪论到参考文献)。文档命名方式为:学院-学号-姓名.doc,如“材料学院-09S009001-张三.doc”,论文电子版发送至sslwgl@hit.edu.cn。研究生和导师需签字确认论文电子文档

与纸质版的一致性,院(系)对所提交论文的真实性负责。对提交论文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严重者将取消其答辩资格。

三、论文检测结果的处理按我校“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规定”执行。

四、本通知最终解释权归校学位办公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办

公室

2011年3月8日

机电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规范检查说明

时间:2011-5-26 15:58:07 阅读: 2054 标签: 机电 2009硕 学术规范检查

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按学校有关规定,学位分委员会在答辩前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学术规范检查。如出现问题,由学位分委员会和校学位委员会负责审查和处理。

一、论文提交:

1.2009级硕士研究生,于6月15日以二级学科、系、所为单位提交同一版本的学位论文印刷版和电子版各一份,要求:

印刷版含论文的全部内容,要求作者、导师确认签字;

电子版为封面—正文—参考文献的word文档,电子版须将图片删除。

2.文档命名方式:学号-学生姓名-导师姓名.doc,例如“09S008001-包为刚-董惠娟.doc”。

3.导师对学生所提交论文的真实性负责,对提交论文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

将严肃处理,严重者将取消答辩资格。

4.未经检测论文将不予办理答辩手续。

二、论文检测:

论文检测结果分为合格、轻度、中度、重度。

1.检测合格者允许答辩。

2.未通过检测,检测结果为轻度的论文。要求学生对论文自查,填写《研究生对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情况说明》和《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的修改说明》,导师、分委员会审查并签署意见,方可进行学位论文复检。

3.未通过检测,检测结果为中度的论文。要求学生填写《研究生对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情况说明》,院学位分委员会依据检测报告单,结合学生提交的《研究生对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情况说明》,针对学位论文中涉嫌学术不端情况进一步审查核实,如情况属实可以给予半年后复检的处理决定,并填写《学位分委员会对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核意见》,院主管研究生院长签字,报送校学位办备案。复检时提交《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的修改说明》,要求作者、导师、分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签字。

4.未通过检测,检测结果为重度的论文。要求学生填写《研究生对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情况说明》,院学位分委员会依据检测报告单,结合学生提交的《研究生对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情况说明》,针对学位论文中涉嫌学术不端情况进一步审查核实,如情况属实,院学位分委员会出具《学位分委员会对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核意见》,校学位办依据《学位分委员会对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核意见》,出具《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审查认定书》;对院学位分委员会认为不能确定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否涉嫌学术不端行为,校学位委员会将进一步审定。

5.对认定结果有异议者,在结果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向校学位办提交《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复议申请表》申请复议,由校学位委员会做出最终裁定。附件2 研究生对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情况说明.doc

附件5 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的修改说明.doc

附件3 分委会对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核意见表(1).doc

附件7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复议申请表.doc

机电工程学院

研究生办公室

2011-5-26

关于2009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审核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1-5-10 11:24:18 阅读: 5442 标签: 2009级 硕士研究生 答辩 工作

研院发[2011]20号

各院(系)、各学位分委员会:

根据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计划,2009级硕士研究生将开始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各院(系)和各学位分委员会应认真做好本学期毕业硕士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及审核等工作,严格把关,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为使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现对2009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审核工作要求及时间安排通知如下:

一、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要求

1.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答辩前审核

导师和学科应按照《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工作细则》,对2009级硕士研究生的以下情况进行审核:

(1)课程成绩、所修学分及培养方案的完成情况。

(2)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学术水平、工作量及论文规格。

(3)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情况

(4)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见《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特别要检查推荐免试入学的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是否达到要求。

根据审核结果确定是否同意硕士研究生的答辩申请。对未达到要求者,应不准予答辩,并将情况报送至院(系)。

2.答辩委员会组成及工作要求

各学科应成立一个或若干个由5至7名本学科及相近学科专家组成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成员应为教授或被聘任为硕士生指导教师的副教授和讲师。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应报学位分委员会审批。

答辩委员会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工作细则》进行工作,严格按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及相关要求组织答辩,尤其是应保证每一个硕士研究生有充足的答辩时间。

3.硕士学位论文审核及质量评价

各学科应在答辩后对本学科2009级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作出评价,并将评价情况报学位分委员会。各学位分委员会应在学科评价的基础上认真进行2009级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审核工作,同时对本届硕士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作出评价,并评选出2011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按分委员会答辩硕士生数的5%评选)。

各院(系)应结合本学科实际情况制定论文评审标准,按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分类进行论文审核。

4.关于延期答辩

凡需要延期答辩的硕士生,须在6月15日前办理延期手续。导师要督促延期的硕士生抓紧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后答辩日期(一般不超过2012年1月)。延期手续报研究生院学籍办审核(见《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延期答辩的管理规定》)。

二、其它要求

1.报送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合格者名单

各院(系)在答辩前须对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对未接受论文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研究生,将不受理其答辩申请,检测合格名单报送校学位办公室。

2.报送答辩时间

研究生院将组织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及有关专家对部分学科

2009级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进行巡视。请各院(系)提前一周将硕士生答辩时间、地点报送校学位办公室。

3.2009年入学的硕博连读生不参加本学期末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三、2009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审核工作时间安排 6月20日之前 导师和学科完成对申请答辩硕士生的情况审核 6月25日之前 分委员会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答辩材料审核

6月25日-7月1日 组织硕士生答辩和召开分委员会会议

7月4日上午11:30前 报送分委员会对论文的审核材料 7月7日-8日 校学位委员会会议

7月10-12日 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请各院(系)和各学位分委员根据本通知要求安排有关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篇10: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

为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对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学术成果做如下要求。

第一条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成果。

1.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100701药物化学学位点博士生申请博士学位时,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发表(含录用)SCI一区或ZJUT100期刊论文1篇;(2)发表(含录用)SCI二区期刊论文2篇;

(3)发表(含录用)SCI分区期刊论文3篇,其中SCI三区期刊论文至少1篇。

(4)发表(含录用)A类和SCI分区期刊论文4篇,其中SCI分区期刊论文至少2篇。

2.0802机械工程、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0706化工过程机械学位点博士生申请博士学位时,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发表(含录用)SCI二区及以上期刊论文1篇;(2)发表(含录用)SCI三区期刊论文2篇;

(3)发表(含录用)A类或SCI分区期刊论文3篇,其中SCI分区期刊论文至少1篇。

3.1202工商管理、020206国际贸易学学位点博士生申请博士学位时,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发表(含录用)权威期刊或SSCI检索期刊或SCI二区及以上期刊论文1篇;

(2)发表(含录用)A类或SCI、EI检索期刊论文2篇,其中A类或SCI分区期刊论文至少1篇。

4.博士生在发表SCI分区期刊论文(其中,1202工商管理和020206国际贸易学博士生或发表1篇A类期刊论文)的基础上,下列成果可以等同学术论文计算:(1)作为主要完成者,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前4)或省部级二等奖以上(一等奖前3,二等奖前2)科研成果奖励,每项按2篇A类论文计;

(2)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级项目,每项按1篇A类计;(3)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每项按1篇A类论文计;

(4)作为主要完成者制订并获颁布国家标准(前3)或国际标准(前4),每项按1篇A类论文计;

(5)作为主要参与人,撰写的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前2),每项按1篇A类论文计;

(6)2篇CSSCI期刊论文按1篇A类论文计。

5.对于其他高水平学术成果,由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定。按本条获得答辩资格的博士研究生,须参加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的公开答辩,答辩前需将申请表和答辩委员会名单报研究生院备案,其中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为当然委员。

第二条 申请硕士学位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成果须满足相应学位点所列条件之一:

1.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门类下属学位点

(1)发表(含录用)SCI二区及以上期刊论文1篇,研究生有署名即可,但要有独立的工作部分,并体现在其学位论文中(须提供研究生所作贡献的具体说明);

(2)发表(含录用)A类或SCI、EI检索期刊论文1篇;

(3)学位论文依托横向课题的,公开发明专利1项,须参加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的公开答辩,答辩前,需将申请表和答辩委员会名单报研究生院备案,其中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为当然委员。

2.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以及07教育学)、05文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门类下属学位点及0833城乡规划学学位点

(1)发表(含录用)权威期刊或SSCI、A&HCI检索期刊、SCI二区及以上期刊论文1篇,研究生有署名即可,但要有独立的工作部分,并体现在其学位论文中(须提供研究生所作贡献的具体说明);

(2)发表(含录用)B类及以上期刊论文1篇;(3)作为主要参与人,撰写的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前3);(4)在全国性专业比赛中获奖(前2名);

(5)学位论文依托横向课题的,公开发明专利1项,须参加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的公开答辩,答辩前,需将申请表和答辩委员会名单报研究生院备案,其中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为当然委员。

第三条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术成果不作统一要求,由各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和相关类别(领域)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自行制定,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研究生院审核备案。

第四条 以上所有研究成果均须以浙江工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除特殊说明外,研究生须是第一完成人(或第二完成人,导师为第一完成人),且内容与学位论文紧密相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可以是与专业相关)。本文件中的B类以上期刊是指A类期刊和SCI、SSCI、A&HCI、EI检索期刊,其中A、B类期刊是指我校公布的《国内A、B类期刊名录》,SCI分区是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SCI分区和ISI出版的JCR分区。各期刊以研究生入学(或注册)当年公布的收录期刊目录或学校执行的期刊目录为准,学习期间如遇目录调整,被调入和调出的期刊均为有效。

第五条 第一、二条是学校规定的学术成果基本要求,各学院学术委员会可根据所属学科特点,制定不低于学校基本要求的标准,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六条 本规定自2016年秋季入学的研究生开始实施,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

为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院对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学术成果做如下要求。

第一条申请硕士学位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成果须满足相应学位点所列条件之一:

1.08工学门类下属学位点

(1)发表(含录用)SCI二区及以上期刊论文1篇,研究生有署名即可,但要有独立的工作部分,并体现在其学位论文中(须提供研究生所作贡献的具体说明);

(2)发表(含录用)A类或SCI、EI检索期刊论文1篇;

(3)学位论文依托横向课题的,公开发明专利1项或工法1个或参编省部级行业技术标准(前3),须参加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的公开答辩,答辩前,需将申请表和答辩委员会名单报研究生院备案,其中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为当然委员。

2.0833城乡规划学学位点

(1)发表(含录用)权威期刊或SSCI、A&HCI检索期刊、SCI二区及以上期刊论文1篇,研究生有署名即可,但要有独立的工作部分,并体现在其学位论文中(须提供研究生所作贡献的具体说明);

(2)发表(含录用)CSSCI、CSCD或B类及以上期刊论文1篇;(3)作为主要参与人,撰写的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前3);(4)在全国性专业比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举办的系列竞赛,如“长三角乡村规划创意与设计大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论文竞赛;由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系列竞赛,如城市社会调查和城市设计竞赛等),或省部级科研奖、住建部和浙江省的城乡规划设计奖、以及相应等级的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中获奖(排名前2)。

(5)学位论文依托横向课题的,公开发明专利1项,须参加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的公开答辩,答辩前,需将申请表和答辩委员会名单报研究生院备案,其中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为当然委员。

第二条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时,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国内外正式出版学术刊物上发表(含录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学术论文1篇。

(2)公开发明专利(与所学专业相关)1项,或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第三条以上所有研究成果均须以浙江工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除特殊说明外,研究生须是第一完成人(或第二完成人,导师为第一完成人),且内容与学位论文紧密相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可以是与专业相关)。本文件中的B类以上期刊是指A类期刊和SCI、SSCI、A&HCI、EI检索期刊,其中A、B类期刊是指我校公布的《国内A、B类期刊名录》,SCI分区是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SCI分区和ISI出版的JCR分区。各期刊以研究生入学(或注册)当年公布的收录期刊目录或学校执行的期刊目录为准,学习期间如遇目录调整,被调入和调出的期刊均为有效。

第四条若研究生申请学位时提交的学术成果已被录用、尚未正式发表,需签署学院、导师、研究生三方协议,若发现正式发表与录用不符,情节严重者将撤销学位。

篇11: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

作要求的通知

学校各单位、导师及研究生:

为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程序,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将我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日程安排及工作要求通知如下,请各单位、导师及研究生严格按下述时间段和要求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

一.学位论文送审、答辩时间与撰写格式 1.送审截止时间

博士论文:上半年3月20日至4月10日,下半年9月20日至10月10日

硕士论文:由学院自行规定,建议截止时间为上半年4月25日,下半年10月25日 2.答辩截止时间

博士论文:上半年5月25日,下半年11月25日 硕士论文:上半年5月25日,下半年11月25日

3.学位论文撰写格式

学位论文撰写请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撰写规范》进行。二.学位论文送审

博士生需在答辩前一个半月向学院和校学位办申请学位论文送审。博士生申请学位论文送审时:

(一)需向学院提交以下材料:(1)博士答辩资格申请表1份;(2)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审查意见书1份;(3)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3篇原件和论文收录证明原件(审核后返回)及复印件(4)博士成绩单1份;(5)学术活动登记表1份;(6)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表1份。

(二)需向校学位办提交以下材料:(1)博士答辩资格申请表1份;(2)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审查意见书1份;(3)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5份;(4)五本按“双盲”评审要求装订的学位论文。

硕士生需在答辩前一个月向学院申请学位论文送审。硕士生申请学位论文送审时,需向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以下材料:(1)硕士答辩资格申请表1份;(2)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审查意见书1份;(3)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原件和论文收录证明原件(审核后返回)及复印件(专业学位硕士除外);(4)英语六级成绩单的原件(审核后返回)和复印件1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和非全日制硕士除外);(5)硕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2-3份(全日制硕士2份,非全日制硕士3份);(6)硕士成绩单1份,;(7)教学实践表1份(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校外实践鉴定表1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8)全日制硕士2本按“双盲”评审要求装订的学位论文、非全日制硕士(同等学力硕士、高校教师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3本按“双盲”评审要求装订的学位论文。

经审查合格后,研究生在学院填写研究生信息登记表(电子版),由学院按有关规定组织硕士学位论文送审,由校学位办按有关规定组织博士学位论文送审。

三.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

1、博士研究生

(1)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采取“双盲”评阅,聘请五位校外专家评阅,评阅时间一般应不少于45天。“双盲”评阅工作由校学位办负责,指导教师和申请人应回避论文评阅过程。学位论文评阅酬金标准每本:400元。

(2)学位论文送审全部通过后,学位论文答辩秘书必须于答辩前三个工作日将博士生的答辩安排表、答辩委员会审批表送交校学位办审核,审核通过后领取盖有校学位办公章的五或七份表决票(复印无效),方可举行答辩。

2、硕士研究生

(1)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采取“双盲”评阅,聘请两位(全日制硕士)或三位(非全日制硕士)专家评审,其中必须有一位校外专家,评阅时间一般应不少于一个月。“双盲”评阅工作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指导教师和申请人应回避论文评阅过程。学位论文评阅酬金标准每本:300元。

(2)学位论文送审全部通过后,学位论文答辩秘书必须于答辩前三个工作日将硕士生的答辩安排表、答辩委员会审批表送交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审核后领取盖有校学位办公章的三或五份表决票(复印无效),方可举行答辩。

3、学位论文答辩请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程序》进行。四.答辩材料的整理及要求

1、论文定稿

学位申请者答辩后根据答辩委员会专家的意见认真修改学位论文,修改后经导师审定签字正式定稿,并按要求在学位论文正文前附已签字的原创性声明和版权说明。

2、论文答辩及学位评定材料

答辩秘书于答辩后四个工作日内向学院提交学位申请者的全部答辩及学位评定材料,供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开会审议时使用。

(1)博士论文答辩及学位评定材料包括: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2份;论文评阅书5份;表决票5-7份;答辩记录、研究生学位信息表、学位授予决议书、评阅专家和答辩委员会成员表、答辩委员会审批表、答辩资格申请表、发表论文复印件及论文收录证明复印件、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审查意见书、学术活动登记表、成绩单原件各1份;正式定稿的学位论文纸质版四份(一份存研究生业务档案,一份存学院,二份由学院送交研究生院)。上述材料按“学位审批材料清单”所示顺序排列。

(2)硕士论文答辩及学位评定材料包括: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2份;论文评阅书2或3份;表决票3-5份;答辩记录、研究生学位信息表、学位授予决议书、评阅专家和答辩委员会成员表、答辩委员会审批表、答辩资格申请表、发表论文复印件及论文收录证明复印件(专业学位硕士除外)、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审查意见书、教学实践表(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校外实践鉴定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英语六级成绩单复印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成绩单原件各1份;正式定稿的学位论文纸质版四份(一份存研究生业务档案,一份存学院,二份由学院送交研究生院)。上述材料按“学位审批材料清单”所示顺序排列。

3、提交校图书馆材料

校图书馆为建立电子图书馆,要求研究生毕业离校前送交正式定稿的学位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各1份,具体事宜请直接与校图书馆5楼502室联系。(注意:到图书馆502室提交纸质论文之前,先将电子版论文自行上传,再将纸质版论文交到图书馆;本室不提供电子版论文拷贝服务。电子版提交程序见校图书馆主页“最新动态”相关通知)。

联系人: 何秀春老师 联系电话:*** 曾洪波老师 联系电话:*** 五.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

上半年6月2日以前、下半年12月2日以前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审议学位授予事项。

上半年6月5日以前、下半年12月5日以前各学院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授予学位表决票汇总表、研究生信息登记汇总表、研究生学位信息表、答辩委员会决议书1份、学位授予决议书送交校学位办,供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审议时使用,逾期者,将延期审定。

六.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

上半年6月中下旬、下半年12月中下旬,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审定授予学位人员名单并颁发证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期间,如有疑问,随时从各学院调阅学位申请人的答辩及学位评定材料。

七、有关学位论文送审、答辩、学位申请和学位评定的具体要求详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八、登录http://yjsb.csuft.edu.cn,在“学位管理”-“论文评审与答辩”中下载以下材料:

1、论文送审和答辩表格

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撰写规范

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联系人:龙老师

联系电话:0731-8562314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上一篇:2005年全国GCT考试英语真题答案解析下一篇:优秀小学生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