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2024-08-08

如何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通用10篇)

篇1:如何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如何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为了使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可以采取以下指导策略:

一、允许幼儿自由选择

只有出自自己内在的需要和兴趣而选择的游戏才是真正快乐的游戏。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前,可以观察孩子日常活动的情况,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主题、内容和玩具材料,孩子近来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通常和谁一起玩等。教师根据自己的细心观察和了解,鼓励孩子们自由地去选择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游戏,从而获得自由选择的快乐。在鼓励孩子自己选择时,教师应让每个孩子都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并且明确表明自己的支持态度,使孩子们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学会选择,敢于选择,由此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另外,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充足、丰富、可塑性强、多功能性的材料,保证足够的时间、创设宽敞的空间、营造宽松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只有这样,孩子们才可以自主考虑可以玩什么,在哪儿玩,和谁一起玩。这为孩子选择玩具材料,寻找游戏伙伴,选择场所,分配角色,商量玩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坚持分层次指导

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游戏发展的层次水平各不相同。如小班孩子的角色游戏以模仿为主,大班孩子的角色游戏则以创造为主。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指导,以达到开展角色游戏的目的。

三、适时给予随机指导

我们中有些教师认为,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玩,随孩子怎样玩都没关系,成人不要随便进行干预和指导,因为成人的指导会影响孩子游戏的正常开展。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游戏作为幼儿的一种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少干预是正确的,但少干预并非说就不要教师的适当指导,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对幼儿进行随机指导,不但不会影响孩子游戏的开展,而且更能激发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比如教师以角色的形式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就可丰富幼儿角色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教师参与到年龄小、能力弱、胆子小幼儿的角色游戏中,能帮助这些幼儿增强角色意识,他们在游戏中更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游戏的乐趣。这里要说明的是,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应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游戏为前提。

四、及时调整游戏角色

由于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他们在角色游戏时往往长时间地充当同一个角色。如:当“运输工人”的幼儿老是重复装运玩具的活动,累得满头大汗也不知休息。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调整角色,如可建议幼儿去当“医生”,坐在医院里为病人看病开药。

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为幼儿提供可供选择的游戏内容应是健康的,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发展。因为内容不好的游戏会从消极方面影响幼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内容,如模仿吵嘴、打架、打麻将、酗酒等行为,这会强化他们对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印象。发现此类情况,教师必须马上制止,及时介入,帮助幼儿树立是非观念。

总之,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创造有利条件来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怎样组织好角色游戏?一般来说,游戏的组织包括游戏的准备、游戏的观察、游戏的指导及游戏的计划与记录,游戏的反思等几方面。幼儿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幼儿玩得自由、开心。而怎样的引导才能让孩子既自由又自觉守规则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自始至终以好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面前,无意中灌输孩子各种知识的准备,潜移默化地把规则印入脑海,即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

(一)游戏的准备 :游戏的准备,是顺利开展游戏的前提。

1、知识准备

角色游戏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生活经验的游戏,生活经验越丰富,孩子在游戏中就越积极,角色扮演越逼真,情节越丰富,角色间的关系越密切,孩子们自然玩得更开心。

孩子的知识经验是来自幼儿园生活、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中,同样也受着年龄、社会、时代的制约,所以带着很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我们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强化、丰富孩子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从而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丰富的渠道很多,可以通过组织参观、访问,有目的的谈话、提问、示范等。有趣的教学游戏等活动及经常让孩子再现家园生活、邻近的社会环境中的知识和经验等,这样产生的游戏主题会广而新,情节发展会逼真而有童趣,角色意识会更明确。

如一个4岁左右的孩子对娃娃家里的东西都会有一点熟悉,这为孩子开展娃娃家主题的游戏奠定了些基础。而教师有目的地说明这方面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次,我们组织部分幼儿进行角色游戏,通过教师有目的说明娃娃家的要

求,从玩娃娃家游戏中,让孩子们无意中已巩固、扩大了已有的生活角色经验,也激发起他们模仿的愿望;另外,通过逼真的家用灶具、宝宝、被子等使孩子产生了角色扮演的强烈心态,为娃娃家游戏的开展打下了知识和情感的基础。

2、物质准备

怎样为孩子准备游戏的物质材料呢?我首先为孩子准备宝宝、家的图片、灶具、蔬菜、食物在玩具箱中,供孩子选用,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需要的,让玩具在游戏中得到充分利用。游戏玩一段时间后,随着内容的不断丰富,要求也有所提高。不过一开始时,更需我们老师先带头做起,常常根据游戏的需要而制作半成品食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玩得也更开心了。所以,我们在为孩子作游戏的物质准备时,要注意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渗透。

3、环境、心理准备。

为了让孩子们萌发介入的愿望,我们要为孩子创设有意境的、丰富的游戏环境。如在教室内设立阅读区的、操作区,让孩子们可以了解的更多制作食物,可以随意地摆弄或添置一些玩具和场景,从而不断地积累经验,产生游戏的灵感。除了用环境引发孩子愿望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回忆游戏中有趣的情节,设想一下明天的游戏如何做,下一次游戏所需的玩具,或寻找一下共同游戏的伙伴,使孩子们在游戏前有目的、有思想,带有强烈的向往加入游戏的愿望。

(二)角色游戏的观察

角色游戏是观察孩子的窗口,观察分析孩子的游戏,也是组织领导好游戏的重要一环,只有观察的仔细,教师才能对症下药,从而让他们玩得自由开心又遵守规则。我们要注意孩子在游戏中是积极主动地玩,还是消极被动地玩;是创

造性地玩、独立地玩,还是模仿别人、跟别人玩;和同伴相处的关系如何?语言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怎样?对待玩具和同伴的态度怎样?角色意识、角色间的关系、游戏情节的发展变化等等都是我们教师所必需观察的。观察时,还要有耐心,要善于分析,同时要尊重孩子的认识特点、孩子的情感特点去分析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这才是公正的。

(三)角色游戏的指导

在角色游戏的全过程中,我们始终要体现教师的指导任务应该是以角色的身份丰富游戏内容,抓住角色间的关系,指导角色完成任务,帮助孩子创造性地反映生活,实现游戏之目的。

游戏结束时,我们要及时小结评价。评价时要作为游戏者的身份参加讲评,要有目的、有计划。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心理、思维的发展,并随着年龄增长,加强对其进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当孩子们有了各种能力之后,玩起来一定会更开心、更自由。

(四)角色游戏的计划与记录

制定好角色游戏的计划和写好游戏的记录,也是组织领导好游戏的重要一环。不过,角色游戏不可没有计划,又不可一切都以教师计划为准,要心中有数、随机应变。至于记录,它主要是帮助我们把握游戏的动向,考虑进一步的指导方案,即对自已的组织领导作一次较为正确、全面的评估,写好效果分析及改进措施。(王俏)

篇2:如何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它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富有特色的,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最符合幼儿意愿的一种游戏。虽然角色游戏是幼儿自然的游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但是其水平的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成人对游戏的态度及影响、游戏环境设施等。因此在幼儿园要发挥游戏的重要教育作用,必须重视对角色游戏的研究,关注教师指导作用和幼儿游戏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

一、充分挖掘游戏场地,合理布局方便幼儿交往

宽敞的游戏场地是开展角色游戏的必要条件,特别是中班的角色游戏,随着游戏主题的丰富幼儿交往水平的提升,更需在游?虺〉厣辖?行保证。我园在挖掘游戏场地是坚持这样的原则:以教室为中心,并深入区角室、走廊、午睡室,合理布局。一般在教室中布置围绕娃娃家衣食住行的需求而展开的主题,如理发店、医院、点心店等,沿教室四周设置3-4个主题,中间有空余场地方便幼儿走动,而区角室则设置娃娃家,角色游戏时把招牌上的字翻身即可,一室两用大大提高了区角室的使用效益;当然各班教室外的走廊也是利用的场所,如中二班设置了超市;相邻的午睡室可设置一些一些不是很热门但必须的主题,如银行。合理布局,不仅在空间上能为每个主题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而且在合理调控下能保证每个主题的发展空间。

教师铺垫幼儿合作,共同布置游戏场所,大中班的幼儿在动手能力、独立性、责任感、合作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让幼儿参与游戏场地的布置完全有可能,是锻炼的良好平台。一般我们在游戏开展之前,和幼儿共同做好区域划分的准备工作,如摆桌子、拿间隔物间隔等,在分配角色后各组幼儿合作布置游戏场所,有的拿游戏材料,有的进行物品摆放,在师幼共同努力下完成场地的布置。在各组相继布置好后听到游戏开始的信号才能进行情节的交往。

二、适时介入,促进角色游戏深入开展

在幼儿游戏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矛盾,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教师的介入游戏应该经过设计,目的是让游戏持续而非令游戏脱轨。教师应将焦点集中在游戏内容而不是聚焦于规范。应对幼儿的意图表示尊重,运用话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本质,并得以持续原来的游戏。并且角色游戏是幼儿当家,教师的介入是为角色游戏聚焦并且予以扩充。教师的“介入”与“不介入”都应本着尊重幼儿的意愿,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的意念,避免不必要的无效干扰,不要让自己成为一名“不速之客”。

当幼儿间产生无法解决的冲突时,许多幼儿到了幼儿园之后,才真正有了与同龄伙伴进行交往交流的活动。然而幼儿在交往中或多或少地会发生冲突,此时,教师不能立即介入,可以在一旁仔细观察,在等待的过程中,不急于判断,留给幼儿跟多的真实的交际空间,使幼儿在冲突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当幼儿无法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冲突时。教师可以提供建议以帮助幼儿消除冲突继续游戏。

三、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幼儿学会评价游戏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合理的评价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总结和反思。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长,是幼儿自我能动性的表现,更能表现出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认识,可以说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幼儿自我的成长。然而,角色游戏中,幼儿往往玩好了就结束了,对游戏只仅仅存在于感性的过程,而无法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也就无法实现幼儿在游戏中的自我成长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实现游戏中的预防性评价。在游戏前就引导幼儿建立游戏规则,使幼儿在游戏前就明白哪个行为好的,哪些是不好。如在玩“娃娃家”时,考虑到有幼儿不喜欢当幼儿,而要当妈妈,这向幼儿提出:玩娃娃家时,如果有人老是选自己喜欢的角色当,如果娃娃家的只有妈妈行吗?幼儿在回答中,其实已经为玩游戏做出了规则,即大家要合理选择角色,不准抢角色。幼儿在玩游戏中,表现肯定有好有不好的。教师要抓住相对典型的事例,在游戏中及时引导幼儿加以评价,以起到树立游戏榜样,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

如玩“乘车”游戏中,发现一位“售票员表现好”,教师就表扬说:某某当售票员当得真好,不但问有谁没有买票,还扶老爷爷下车。通过及时性评价,使幼儿们明确怎样才玩得好。游戏完成后,引导幼儿进行评价,谁玩的好,让幼儿说说自已在游戏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游戏中谁最会动脑筋,谁最遵守规则等等,能使幼儿进一步明确游戏中的规则意识,促使他们自我提高,以获得更高的游戏质量。

四、使幼儿愉快地结束角色游戏

篇3:如何组织中班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目前, 特别是农村幼儿园, 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 由于受环境和家长的因素影响, 他们见到的事物大多与农村有关,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那么, 就中班幼儿来讲,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就要根据幼儿的实际进行。

首先, 选择中班的角色游戏要能给中班幼儿带来极大的快乐, 能按中班幼儿的意愿玩角色游戏, 中班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让他们在游戏中学着支配自己, 协调与他人的关系, 教师在组织幼儿角色游戏中, 引导幼儿去模仿, 模仿着各种角色的最优品格, 有利于纠正不良行为, 由此他们将学得各种人物彼此相处、交往的正确态度。

其次, 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 要根据地方幼儿及环境影响, 更多地选择用玩具以及富有情感的语言, 启发儿童游戏的愿望, 帮助他们确定主题, 并去实现它。如, 教师在组织幼儿“做饭饭”时, 看到某一个幼儿在起劲地切菜, 便可启发说:“你这么忙着切菜给谁吃呀?”“你会切菜, 还会做饭吗?”目的在于帮助儿童思考切菜这一模仿动作, 应包含在什么主题的游戏之中。孩子回答说:“我给爸爸妈妈切菜。”教师接下去说:“你长大了, 你做的真好!你能关心体贴爸爸妈妈了。如果你能和小朋友一起玩就更好了。”这样就使参加游戏的幼儿明确自己的活动不是独立的游戏, 而是在班级这个集体中了。

再次, 教会幼儿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中班幼儿玩角色游戏时, 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扮演什么角色, 并以扮演角色、模仿角色的活动为满足, 但在刚开始玩角色游戏时, 需要教师给予启发, 帮助儿童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 从而更好地模仿这一角色。教师也可以参加游戏, 以角色的身份、口吻指导游戏。教师担任了游戏的主角, 让其他角色也都明白各自的责任, 游戏内容也就丰富起来了。

篇4:如何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关键词】幼儿园;角色游戏;教育方法

根据目前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工作现状分析,在如今的教育事业要求下,需要将幼儿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利用幼儿教育当中的角色游戏方式,增强学生身体素养,以此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1]。往往在角色游戏开展工作中,可能会因为幼儿的各种特性,如调皮、不配合、好动等影响教学工作开展。因此,需要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展开角色游戏方式,使我国的幼儿教育工作更好的展开。

一、器材是角色游戏的必要条件

在角色游戏的幼儿教学过程中,角色游戏使用的游戏材料、器材是角色游戏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游戏材料往往决定游戏当中的情节、内容、角色等。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教学中所遇到最多的难题,如何有效的选择教育器材、材料,并且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器材的选取,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幼儿游戏教学当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幼儿教育工作当中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受到器材、天气、场地等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幼儿游戏教学在实践开展过程中频频出现儿童觉得舞曲、无教育意义等情况,对幼儿游戏教育工作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根据游戏角色游戏的特点,材料、器材应当考虑一下几点特性:

(1)游戏材料需要内容丰富多样,灵活应变。不应过于死板以至于限制儿童的开发性思维。

(2)游戏材料应当符合所使用的儿童的状况,比如年龄,发展方向等。

(3)游戏材料应当具有安全性、动态性、可操作性。游戏材料应当绝对遵循幼儿思维开阔的条件,尽可能的利用游戏材料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

(4)新器材和旧器材应当有适当的比例,新器材和旧器材的数量应当适当。如果新器材比旧器材多出许多,角色游戏教育当中可能会出现儿童忽视或不愿意使用旧器材,将注意力和使用重点放在新器材上,这样就会造成旧器材被摈弃的现象;如果旧器材比较多,幼儿之间就会更多的出现材料互换的现象,会严重的限制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开阔性;当新、旧器材比例适当时,所有器材的使用情况将会得到最大的效益,体现器材的价值,幼儿的创造性也不会被抑制。

(5)适当的时间使用适当的材料。教育在角色游戏的教育工作当中,应当时时刻刻的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进展。需要幼师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敏锐的觉察力,能够抓住教育的时机。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具有针对性的将教育器材进行投放,让器材更加充分的体现使用价值。

二、教师需要在游戏当中正确的引导,制定教育方案

教师在角色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制定周密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方案[3]。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角色游戏组织起来非常麻烦,但是只要提前制定好了完善的教育计划,将所需要的玩具提前准备好,角色进行提前分配,场地进行预先划分等,在角色游戏进行过程中,需要尊重儿童的行为,相信儿童。让儿童充分的发挥主动性,不得无理束缚儿童的意愿,在一定的不束缚情况下制定适当的纪律,如此变能更好的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角色游戏最重要的教育手段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则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剧情进行扮演。对此,幼儿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角色游戏情节,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角色游戏,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理解力、爱好等;制定的游戏内容主要包括游戏的剧情、情节,结构等。角色游戏当中所使用到的材料均需要考虑现实社会,尽可能采取现实生活当中可能会接触到的材料,如此便能让幼儿教学更加的符合实际生活。幼儿的教育往往都是常规知识的教育,需要幼儿在幼儿教育期间学会生活经验。在角色游戏教育当中,教师需要依靠、使用玩具、材料和器材等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给予一定的引导作用,幼儿教师在制定的剧情当中,需要让每一个环节都具备教育意义,角色游戏需要具备好玩、有内容、有剧情和有情节的特点。幼儿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当中出现异常时,需要出面进行适当的引导,在无异常情况时,不得出面引导。尽可能让幼儿进行自主活动,不得束缚幼儿的思维开阔能力,教师需要时时刻刻了解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幼儿教师切记不得支配幼儿。

三、角色游戏当中适当的加入随机教育

幼儿的角色游戏教育当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进而影响游戏教育的顺利进行,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有序且有效的随机教育,引导幼儿对游戏教育继续开展。一般情况下使用以下几种教育手段:

(1)如果游戏内容比较枯燥、贫乏时,教师就需要进行画龙点睛的启发、引导,让幼儿具备更加多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商店的游戏教育设计时,往往都只是设计一些等待“客人”买东西的情况,这样的游戏教育往往比较没有创造性,教师应当做出适当的改变,比如“客人”在购买完毕东西之后,“客人”出现所购买东西过多,拿不下东西的情况。利用这个游戏环节的教育,让儿童了解送货上门的服务内容,“商店”的“工作人员”主动“送货”的活动内容。

(2)当多个角色之间有冲突,幼儿之间争夺同个角色的情况时,教师需要适当的进行调节,让游戏有序的进行。

(3)当角色游戏失去趣味性时,教师需要从侧面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临时创造新的角色游戏,提升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性。例如,模拟菜市场的角色游戏时,单一的“买卖”教育往往会很快的让儿童对游戏失去兴趣,让幼儿出现没有人喜欢去菜市场的思想。教师可以让自己成为“经理”,学生扮演“工作人员”进行角色游戏展开,引导他们让菜市买卖变得复杂多样化,制作多样的蔬菜买卖方式,丰富“菜篮子”工作,加大经营范围,让幼儿所扮演的“工作人员”不再出现单一买卖的情况,让游戏更加火热的开展下去。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创造一个合理的角色游戏,教师应当从游戏的器材选取上、游戏的剧情设计上和游戏的随机教育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让幼儿的新生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充分发挥角色游戏的教育意义,围绕角色游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在幼儿园当中所学习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刘进出.新形势下提高幼儿园的角色游戏的有效性[J].信息技术教育,2013,12(09):23-24.

[2]杨剑锋.浅谈如何组织开展幼儿园的角色教育[J].西北科技大学院报,2012,23(07):23-25.

篇5:如何开展小班角色游戏

一、小班角色游戏的特点

1、游戏的开展密切依赖主题形象玩具

幼儿最早期的游戏是摆弄玩具,玩具在幼儿游戏中起支配作用,幼儿拿到玩具后最感兴趣的是动作,他们常常只是重复简单动作。一切初步的交往也是在玩玩具的过程中产生的,角色意识也是在玩玩具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增强的。如,孩子有了一个娃娃,就会产生抱娃娃、喂娃娃吃饭等一系列的动作,进而使幼儿有了要当妈妈的角色意识。小班小孩,他们不是先想好玩什么而玩什么,而是看到什么玩具就玩什么内容,他们选择替代玩具也并不是有意识的,往往看到有什么就用来替代,要求极低而且非常具体,具体到物体的某一特征,如孩子要喂娃娃吃饭,没有调羹,他们会找一根长条形的积木代替,这时只有那长条形与调羹相似,但他们也用得津津有味。

2、小班前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兴趣是很不稳定的。

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往往会改变,往往是看到别人玩什么就扔掉自己所玩的东西,而跑去玩别人的。因此他们所玩的主题、情节及所扮演的角色都是极不稳定的。小班孩子在游戏中往往是跟着老师。老师到哪个主题,许多孩子就会跟着到这个主题。在游戏中,经常是一个主题有了新的情节,许多孩子也照着做,如娃娃家中有给娃娃过生日,接着家家都过生日,游戏中出现了菜场,不管是爷爷、奶奶、爸爸都会反反复复地去买菜,这时候是没有规则可言的,这样的现象起码持续两到三次,才渐渐地恢复常态。在游戏中往往不能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不懂规则,一旦有矛盾就大哭大叫,无法解决,最终容易放弃矛盾或告诉老师由教师帮助解决,如两人挣夺一把刀,要么大哭大叫互不相让,要么其中一人放弃。

3、个人游戏和平行游戏占很大比重

介于第二个特点,因此个人游戏和平行游戏是小班角色游戏的两个重要形 式。小班孩子刚刚入园时,他们玩游戏没有交往,他们喜欢独自摆弄小碗小勺、抱娃娃、摆弄娃娃,属于个人游戏。虽然这种个人游戏不需要相互配合的技巧,但是合作游戏的基础。

个人游戏也分两阶段,(1)提供玩具,自由摆弄的个人游戏;(2)每人一个 娃娃、一个碗、调羹、毛巾等的并列个人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一个人游戏,幼儿有了初步平行并列的游戏。一个妈妈一个爸爸共有有个娃娃。这时互相间就产生了最初的交往,但这时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扮演各自的角色,各干各的,爸爸烧菜烧饭,喂娃娃。妈妈有自己烧来给娃娃吃。

孩子就是这样从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不注意别人的存在——向注意别人 模仿别人的成熟平行游戏发展,这时一个班的娃娃家有十几个,大家都平行并列地玩着。

由于小班孩子的模仿特别强,就特别需要老师的参与。

4.小班孩子的生活经验有限,所反映的内容也较简单,开始孩子们就玩 娃娃家游戏,反映的内容是你烧饭喂饭,我也烧饭喂饭。由于他们的能力有限,他们即使有经验也不会在游戏中反映。

通过多次游戏以及老师的参与、指导,才渐渐地较为丰富起来,也产生了 其它主题如菜场、医务室等。

5.小班孩子在游戏中的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

小班小孩的大肌肉迅速发展,小肌肉处于发展阶段,他们从家里到幼儿园独立性增强了,也很想表现自己,而语言交往需要一定的技能,但还缺乏交往的这种能力,但是他又是以自我为中心,满足于自己的动作。如买菜时总是先用手抓要买的东西,给钱就要走了,即使学习了买卖用语,他们也总是上述动作很多,语言能省就省,医务室里的医生都不断地给病人听诊、打针,他们常常是一连串动作组成一个情节。

二.小班角色游戏的目标 总目标:

1.会玩主题形象的玩具,并以玩具反映幼儿最感兴趣、最熟悉的生活经验。2.学习扮演自己最熟悉的角色,知道自己扮演角色的名称,模仿他们最有特征的动作,产生简单的角色语言和行为。

3.会在某一主题环境中独立地游戏,并逐步发展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4.学会掌握使用玩具的简单规则,学会整理玩具、有爱护玩具的良好习惯。第一学期目标: 1.会操作主题形象的玩具,会用玩具玩简单的角色的游戏,并能反映幼儿最熟悉的生活经验。

2.学习扮演1—2个角色,知道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名称,模仿角色最主要的动作。

3.在以个人并列游戏为主的活动中,逐步会发展到与旁人玩主题角色游戏,并进行最初步的交往。

4.逐步学会掌握使用玩具的简单规则,学习整理玩具,有爱护玩具的良好习惯。

第二学期分目标:

1. 玩多种玩具,并以玩具反映他们最感兴趣,最熟悉的生活经验,会玩简单的主题角色游戏。

2. 会在某一主题游戏中扮演自己最熟悉的角色,知道自己扮演角色的名称,模仿他们最有特征的动作,能产生简单的角色语言和行为。3. 会在某一主题环境中独立地玩,愿意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交往。4. 能初步掌握玩具使用的简单规则,会整理玩具。

三.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

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放任幼儿自己玩,教师不 参与的话,这个重要手段就会失去效果。指导角色游戏又不同于其他活动,要使 孩子的游戏水平发展得快,那么教师是否有一颗童心,是否运用灵活的间接指导 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以下七方面的指导都离不开教师细致而有效观察!

1、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

始业阶段:幼儿刚入园,可以为幼儿分割出几个小的区域,使还不适应集体活动的孩子能在一个小范围内摆弄玩具,以逐步适应集体游戏。

开始阶段:针对孩子依赖玩具,好模仿的特点,提供他们的玩具种类由单一(娃娃)到逐渐增多,注意同一类玩具,数量一定必须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否则必然引起幼儿争夺玩具。

发展阶段:教师为幼儿创造许多娃娃家环境,一个班需要十多个或更多,一般都布置在教室的四周,每个家都围起来,里面有娃娃,有一顶数量的餐具、炊具、有小床等。

提升阶段:随着幼儿游戏发展的需要,游戏主题内容扩展了,以娃娃家为主,又有了菜场、医院和理发店等,(如果托班开始玩角色游戏,本阶段更将成为小班的主要阶段,今天向大家展示的四个小班情况也是不同的,小

一、小二班经历了两个学期托班、小三经历了一个学期托班、小五是新小班,进入提升阶段的时间和幼儿的游戏能力是不同的,这正是角色游戏的自然表现。

小班孩子对于玩具,环境的依赖是很大的,需要教师为幼儿创设一定情景的游戏环境和提供形象生动的较高结构的玩具,如教师们自制的冰箱、微波炉、电熨斗、煤气灶等等;需要教师充分考虑教室的实际空间,因地制宜地与其他主题区角相融合,如自然角与菜场、图书区与娃娃家、表演区开设幼儿园等等;通过教师的努力,孩子们就会得到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

2.运用多种方法引出主题,激起孩子游戏的欲望。

⑴谈话,在角色游戏刚开始时,多数幼儿还处于旁观者状态,这时教师通过提问可以一下子激起孩子扮演角色的欲望,如:“呜„„出示娃娃,娃娃哭得真伤心,她要找谁呀?”(爸爸、妈妈),“娃娃的爸爸妈妈到哪里去了?”“没有爸爸妈妈的娃娃真可怜,谁来做娃娃的爸爸、妈妈呢?”“我来做妈妈!我来做爸爸!”

⑵运用新玩具,如菜场中出现新的品种;娃娃家提供一个塑料盒可以用它干什么呢?来展开。

⑶情境重现或表演,你是怎么去买菜的?售货员是怎么买的?教师设计情境表演等等。

以上方法比较常用,通过这些方法为角色游戏的进行开一个好头。

3、教师要参与幼儿游戏,以角色身份和幼儿一起玩,以游戏口吻进行有重 点的指导,并注意随机指导。

小班孩子刚开始玩游戏时,教师的指导千万不要心急,不要急着问:“你是 谁?在干什么?”让孩子有独立玩的过程,教师以角色身份和幼儿玩平行游戏效果很好,这时参与的主要任务是丰富幼儿的游戏动作,因为小孩子好模仿。如:幼儿做妈妈只会抱着娃娃喂饭,教师做妈妈,可以一边抱着娃娃吃饭,一边说:“宝宝乖,饭好烫,妈妈来吹一吹,来!张来嘴巴,啊呜一大口。吃饱了,妈妈抱你睡觉了,恩„”边抱边拍边摇。这样一来,教师的动作在潜移默化中给幼儿模仿去了,同时也会使他们联想到生活中所看到的大人哄孩子的一些动作,随着动作的不断积累,幼儿就会和角色联系起来,逐步培养起角色意识来。

教师参加游戏,孩子的兴趣会特别高,在这时教师运用游戏的口吻间接地进行有重点的指导,效果会事半功倍。如孩子一开始游戏只记得买菜、烧饭、管娃娃,而玩具餐具总是摊得到处都是,教师就扮演居委会的王奶奶给大家开个会,要评比卫生娃娃家,有些什么要求,然后一家一家都检查,一方面促使幼儿整理,一方面又引导幼儿与王奶奶之间的交往,由于师生都在游戏,孩子在无压力下自然地接受了,效果较好。也由于教师的不断参与,幼儿的游戏内容、交往能力也一点点地提高了。

除了围绕目标重点的指导以外随机指导也是角色游戏很重要的一部分,每次游戏教师都有计划,但角色游戏时是有许多变化的,出乎教师意料之外,需要教师注意观察,进行适时的随机指导,对游戏的发展帮助很大。如娃娃家里爸爸洗了被子想晒到高高的墙上去(图书架)结果墙倒了,教师可以过去问:“**,你想把被子晒到什么地方?你的人高还是墙高呀?那多不安全呀。你们这儿有没有阳台呀?”最后他们高高兴兴地把被子晒到“阳台”(椅子背上)上,通过这次指导,幼儿既得到了安全教育又解决了问题,也不打击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4.不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幼儿刚开始玩游戏时,他们即使有了生活经验也不会反映,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孩子回忆生活经验,参与帮助他们在游戏中反映出来。这一点在游戏的开始部分进行之中,评价之时都可以进行,如启发幼儿回忆一下爸爸妈妈是如何为他们过生日的?回家观察爸爸妈妈怎么烧菜呀?再进行回忆,娃娃病了怎么办?爸爸妈妈给你做了什么你觉得身上特别舒服。幼儿反映生活时有一个特点:比较粗,动作很笼统,如烧菜一个动作,洗脸一个动作,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把动作化开来,如烧菜的步骤:洗菜、切菜、放锅、擦锅、倒油、放菜、翻动、放盐、放水、放味精等,幼儿看在眼里他的动作也一定会多起来的。

平时也要注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参观医务室观察医生给人看病,观看交通警察指挥交通,在交谈时,谈论一些生活细节;晚上以后爸爸做什么?妈妈做什么?爷爷、奶奶又在做什么?游戏;玩具商店、小兔买萝卜为菜场游戏作了好知识经验上的准备。

5.教师在游戏中注意个别孩子的引导。

每个班总有少数幼儿性格内向,胆子小,能玩个人游戏,但玩集体游戏了,他们几个总会游离在外面,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我会上前问;“xx你想做娃娃什么?”我们去问问看他们的娃娃有没有妈妈或爷爷、奶奶好吗?引导幼儿进入游戏,有的幼儿进入游戏环境中也只呆坐着,有时我会走过去跟她说“娃娃哭了,你听,她在说奶奶抱奶奶抱”,有时“我想给娃娃买点糖,我们一起买好吗?”有时妈妈一个人在给娃娃洗头,我说“奶奶快来,帮帮忙”渐渐地这些孩子的游戏积极性高起来,角色意识也有所提高。

6.充分利用讲评

讲评是一次游戏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讲评,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孩子肯讲话,有听的兴趣,一次好的讲评作用是很大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讲评时要围绕目标。

②注意观察抓住重点才能言之有物。

③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差,做的事讲不出,可以让幼儿再现游戏情节。④多让幼儿讲,发展幼儿语言。⑤注意倾听习惯的培养。

⑥注意激发幼儿的情感(爱护娃娃,同伴间友好,尊老爱幼,有礼貌等)⑦在幼儿讲的基础上,教师要取其精华为游戏服务。

⑧用角色的身份,游戏的口吻讲评

如奶奶、市民、民警阿姨等等。⑨抓住随机事情进行讲评。

讲评方法:再现、情境表演、介绍新玩具、讨论和小结 7.培养幼儿良好的收拾习惯

要求:①让幼儿明确玩具的固定位置。

②玩具摆放的方法(如那么多餐具、炊具如何放进小篮里)③先收什么再收什么最后收什么;明了收拾的次序。④自己这个游戏或自己家收完了,再去帮助别人

篇6:如何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摘要:

爱玩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因为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所喜爱,也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历年来,游戏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儿童,在幼儿一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游戏中角色游戏又最具有游戏的典型特征:主动性、趣味性、社会性、虚构性。它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对幼儿的语言、社会交往、知识经验等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园都很注重对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角色游戏中获得的,只有让角色游戏深入、高质量的开展起来,才能让幼儿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在角色游戏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一)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1、缺乏角色意识,游戏中的兴趣和注意力不稳定,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浩浩平时最喜欢当娃娃家的爸爸和汽车组的司机了。他当爸爸时看见汽车司机玩的特别高兴时,他就会放下手中的小锅子去当司机,可当他看见老师去娃娃家作客了,他又放下方向盘回到娃娃家当起了爸爸招待客人。

又比如:班里新增的一个主题点心店,时常会出现许多不是点心店的成员在点心店“卖力”地做点心。

2、游戏中的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更多的依赖玩具进行游戏,满足于玩具的摆弄之中,缺乏交往能力。例如:点心店的师傅只是埋头苦干做各种点心,对来买点心的顾客置之不理。即使嘴里答应做一盘汤圆卖给顾客,但过会儿就忘了,忙着做别的事了。又比如:冷饮店里顾客买冷饮,嘴里还没说要买什么,手已经去拿自己需要的冷饮了。

3、游戏中反映出的内容比较简单,情节比较单一。例如:娃娃家反映的内容就是妈妈烧饭、爸爸烧饭;你喂娃娃、我也喂娃娃。这与孩子们生活经验有限有极大的关系。并且由于他们的能力有限,即使有一些经验也不能在游戏中反映出来。

游戏的组织领导一般包括:游戏的准备,游戏的观察,游戏的指导及游戏的计划与记录等几方面,我们可从中分别努力。

(二)游戏的准备

游戏的准备,是顺利开展游戏的前提。

1、知识准备

角色游戏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生活经验的游戏,生活经验越丰富,孩子在游戏中就越积极,角色扮演越逼真,情节越丰富,角色间的关系越密切,孩子们自然玩得更开心。

孩子的知识经验是来自幼儿园生活、家庭环境和文艺作品中,同样也受着年龄、社会、时代的制约,所以带着很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我们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强化、丰富孩子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从而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丰富的渠道很多,可以通过组织参观、访问,有目的的谈话、信息交流、时事小议、新闻传播、新产品介绍、有趣的教学游戏等活动及经常让孩子再现家园生活、邻近的社会环境、儿童文艺作品中的知识和经验等,这样产生的游戏主题会广而新,情节发展会逼真而有童趣,角色意识会更明确。

如一个4岁的孩子对洗头、理发都会有一些亲身经验,这为孩子开展理发店主题的游戏奠定了些基础。而教师有目的地挖掘、提炼这方面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次,我们组织幼儿集体上理发店参观,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和理发师的对话,从理发师脸上的笑容,亲切的语言,熟练的动作及对顾客热情的态度中,孩子们无意中已巩固、扩大了已有的有关理发的生活经验,也激发起他们模仿的愿望;另外,通过逼真的理发工具的介绍,使孩子产生了操纵的强烈心态,为理发店游戏的开展打下了知识和情感的基础。

2、物质准备

怎样为孩子准备游戏的物质材料呢?我首先为孩子准备些必要的现成玩具,分类陈列在玩具柜中,供孩子选用,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需要的玩具,让玩具在游戏中得到充分利用。游戏玩一段时间后,随着内容的不断丰富,孩子们对玩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成的玩具显然不够,这时我们就要启发孩子,设法使玩具一物多用。如有柄小镜子既可当理发店的移动小镜,又可当博物馆的“放大镜”;“万花筒”可当玩具又可当望远镜等等。不过一开始时,更需我们老师先带头做起,常常根据游戏的需要寻找替代品,按玩具的色彩、形状、大小、使用和操作方法相似等特点来替代相似的玩具。若能做到一物多用,孩子们的思维就会活跃,玩得当然也更开心了。

另外,我们也可以在游戏中启发孩子自己动手制作玩具。为孩子准备一个材料筐,放好纸、笔、剪刀、浆糊、线、棉花、牙签、橡皮泥及各种废旧材料的出现同孩子的需要、年龄特点是否相符,如果我们在游戏中无目的地投放玩具,这反而会影响孩子对玩具的态度。我们都知道3~6岁孩子的思维特点是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当他们并不需要的玩具出现在面前时,会很自然地做出游离角色身份的行动来,会因为玩具太少而出现矛盾和纠纷。若是这样,孩子们当然不可能玩得自由、开心。所以,我们在为孩子作游戏的物质准备时,要注意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渗透。

3、环境、心理准备。

为了让孩子们萌发介入的愿望,我们要为孩子创设有意境的、丰富的游戏环境。如在教室内设立娃娃家的一角、公园一角,让孩子们可以进去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可以随意地摆弄或添置一些玩具和场景,从而不断地积累经验,产生游戏的灵感。除了用环境引发孩子愿望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回忆游戏中有趣的情节,设想一下明天的游戏如何做,下一次游戏所需的玩具,或寻找一下共同游戏的伙伴,使孩子们在游戏前有目的、有思想,带有强烈的向往加入游戏的愿望。

(三)角色游戏的观察

角色游戏是观察孩子的窗口,观察分析孩子的游戏,也是组织领导好游戏的重要一环,只有观察的仔细,教师才能对症下药,从而让他们玩得自由开心又遵守规则。我们要注意孩子在游戏中是积极主动地玩,还是消极被动地玩;是创造性地玩、独立地玩,还是模仿别人、跟别人玩;和同伴相处的关系如何?语言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怎样?对待玩具和同伴的态度怎样?角色意识、角色间的关系、游戏情节的发展变化等等都是我们教师所必需观察的。观察时,还要有耐心,要善于分析,同时要尊重孩子的认识特点、孩子的情感特点去分析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这才是公正的。

(四)指导是关键

教育作用的实现也不是自然而然的,还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在正确的指导下,游戏的水平才会提高。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还比较的弱,应着重在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他们在游戏中常常忘记自己是什么角色,教师应以游戏的口吻经常提醒。

由于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游戏,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因此教师只能从支持者和参谋者的角度来促进游戏,在指导时,以间接的指导方式为主。在游戏中,教师可参加到游戏中并担任角色,以角色的身份通过语言或动作示范促进游戏的开展。

以如在游戏时,我发现超市里的东西摆得乱七八糟,售货员都跑到别的地方里去了,于是我扮演顾客来买东西,并大声说:“怎么这超市里的苹果怎么会和牛奶放在一起的呢?这里的售货员到哪里去了?”售货员听了,马上就出来招呼了。

教师除了可参加到游戏中进行指导外,还可从游戏的外部对游戏做出建议和评价,通过语言、提问、评价来鼓励游戏的进一步开展。如在娃娃家中,我发现“妈妈”一直在厨房做面条,不理“娃娃”。于是我就对她说:“你的娃娃饿得哭了,你怎么不给他吃东西呢?”一句话提醒了孩子担当母亲的角色,她马上就去照顾。讲评游戏是间接指导游戏,提高游戏水平的方法之一,教师合理的评价和肯定,有利于引导幼儿不断地提高游戏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游戏结束时,我们要及时小结评价。评价时要作为游戏者的身份参加讲评,要有目的、有计划,让幼儿游戏不仅仅停留在“象象样样”的游戏上,而是追求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心理、思维的发展,并随着年龄增长,加强对其进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当孩子们有了各种能力之后,玩起来一定会更开心、更自由。

(五)角色游戏的计划与记录

制定好角色游戏的计划和写好游戏的记录,也是组织领导好游戏的重要一环。不过,角色游戏不可没有计划,又不可一切都以教师计划为准,要心中有数、随机应变。至于记录,它主要是帮助我们把握游戏的动向,考虑进一步的指导方案,即对自已的组织领导作一次较为正确、全面的评估,写好效果分析及改进措施。

经过两年多反复的实践、总结、更改,我觉得角色游戏中教师的组织领导非常重要,教师采取什么指导方法,花多少精力游戏准备、活动中,以什么身份出现在幼儿周围等等,都直接影响游戏的质量,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趋势。

篇7:如何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因为它具有主动性、趣味性、社会性、虚构性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满足了幼儿游戏的需求。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不断模仿着成人的行为、老师的语言、同伴的动作……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他们的语言、社会交往、知识经验等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角色游戏是幼儿所喜欢的一种活动,也是极好的教育手段。小班幼儿由于语言和动作的发展,与人交往的范围更加扩大,独立性增强。他们希望摆脱成人的帮助,凡事愿意自己去摸一摸,动一动,他们渴望参加或模仿成人的活动。角色游戏很适合幼儿的这种需要。但是,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随意性强,生活经验少,且刚接触游戏,所以扮演角色能力较差,游戏水平很低。那如何来提高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水平,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开展: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扮演角色、发展角色情节做准备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它要求幼儿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按照他们对角色的理解扮演接色,如果幼儿不具备担任某种角色的经验,那么游戏将会变得枯燥无味以至不能持续,而如果有意识地让幼儿多接触生活,多观察生活,使幼儿有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就会在所进行的角色游戏中更加容易融入角色,使游戏内容变得充实新颖。

1.引导幼儿观察父母的活动

小班的角色游戏主要是“娃娃家”,游戏内容大多是反映父母对娃

们来说是那么的熟悉,他们是那么的喜欢,孩子一下子被它们吸引住了。

鲁迅先生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马卡连柯也曾说过:“玩具是游戏的中心,没有中心,游戏就玩不起来。”可见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开展游戏的物质条件。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我们要重视选择各种适宜孩子的玩具,并把玩具作为教育孩子促进认识,发展想象,锻炼身体,培养高尚的道德行为的一种手段。”

小班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游戏内容比较单一,对角色的动作有兴趣,逐步从独自游戏发展到共同游戏,各组之间开始联系。所以小班供给相同种类的玩具数量要稍多些,玩具的体积要大些,颜色要鲜艳些,现成的玩具也可多一些,让幼儿见了这些玩具就产生对游戏的强烈愿望。

例如玩“娃娃家”游戏时,我首先给“娃娃家”提供角色扮演所必须的材料─-娃娃,激发幼儿想扮爸爸、妈妈的愿望,然后再投放主题操作材料。如自制的成品玩具电视机、音响、洗衣机、冰箱、煤气灶、家具、餐具等,这些自制的用具都比较大而且摆放平稳,幼儿操作起来很方便,与之相应的动作也容易表现出来。为保证游戏情节的发展和进行,我还给幼儿提供花片、像皮泥,幼儿在游戏中可随意插、捏自己需要的东西,如蔬菜、食品等。以上主题材料的投放,大大激发了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

三、帮助幼儿分配游戏角色

小班幼儿往往充当了角色,但并不明确自己应如何去做,需要教

角色游戏的评价是游戏组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能对游戏的发展起导向作用。一次成功的评价对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发展游戏的情节、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着直接的作用。

游戏结束时,幼儿还会兴致勃勃地谈论游戏,这时,我组织幼儿进行评议、小结,主要方式有几种:

1.师幼互动

如玩“娃娃家”游戏,有的幼儿因能力较弱,或个子较矮,就当不上“妈妈”。这时,我提出了“什么样的人可以当妈妈”这个问题。经过讨论,使幼儿明确,妈妈有各种形象,高、矮、胖瘦,女孩谁都可以当“妈妈”。我将能力弱的幼儿列入下次游戏当“妈妈”的角色计划中,其他幼儿接受了这个建议,支持这个同伴当“妈妈”。

2.评价角色间的相互关系

如在“餐饮店”游戏中,服务员的职责是为顾客服务,他应遵从顾客的意愿,为顾客服务好,满足顾客的需求。要使游戏顺利进行,各角色必须各司其职。通过游戏,幼儿学习劳动者待人接物的态度,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遵守游戏规则。有些幼儿平时对小朋友态度比较粗暴,在游戏中,他通过扮演角色,学会了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孩子在游戏中反映出来的正确的人际关系,即使是点点滴滴也要及时加以肯定,对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给与指正和鼓励。对游戏的整个过程以及整个游戏中每个幼儿的表现都要给与适当的评价,这样幼儿才能感受到他们游戏后的点滴成果,从而更喜欢参与角色游戏。

篇8:如何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一、充分认识到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游戏之一是创造性角色游戏, 它能在多方面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这就是游戏的价值所在。创造性角色游戏教育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创造性角色游戏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它是幼儿反映客观社会、反映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 这种游戏带有很大的模仿性, 幼儿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模仿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在幼儿园, 老师只是提供了一个游戏场景, 设计了一个游戏情节, 让幼儿认识不同的生活和社会, 在游戏中, 幼儿可以用各种游戏举动和情节反映与模仿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在此过程中, 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与他人怎样沟通与合作, 养成一些行为习惯, 发展交往能力。另一方面, 它对幼儿个性培养十分必要, 在游戏过程中, 激励幼儿放开手脚, 大胆游戏, 发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它不仅可以充分表达幼儿的个人意愿, 而且在游戏中幼儿自定主题, 自由充当角色, 自行设计游戏情节, 有着极高的主动性及独立性。在游戏的过程中, 幼儿为了积极地、独立地从事活动, 实现游戏愿望, 需要按照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安排与把握行动, 充分发挥想象力, 开动脑筋, 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二、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要正确引导、周密计划

幼儿在幼儿园要想再现现实生活, 就要参与创造性角色游戏, 这种游戏活动是积极主动的。在游戏中, 游戏的主题、结构、情节、使用的材料均与客观社会生活有关,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知识经验范围和游戏需要, 为他们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 周密地计划好班中开展哪些适合幼儿年龄段特点的游戏主题。与此同时, 教师应重视帮助幼儿丰富知识、积累经验。

1.选择玩具及材料要自由。开展游戏的前提是有玩具及材料, 没有了玩具和材料的游戏, 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管怎样也开展不了。游戏前, 老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幼儿游戏的实际水平及特点, 悉心考虑提供给幼儿什么样的材料和玩具, 促进游戏的开展, 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2.游戏指导应尊重幼儿。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 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但是, 有时为了充分发挥创造性角色游戏的教育因素, 不排斥介入成人的引导与帮助。例如:小班幼儿想玩开超市主题游戏, 但不知道如何玩?教师可发动家长利用双休日带他们去超市购物, 让幼儿认识学习超市里买卖商品是如何分类摆放的, 超市里主要有什么人, 应该用什么购买商品, 售货员和顾客之间是怎样交往的, 让幼儿由直接的购物经验活动感知这些知识, 循序渐进地积累, 从而更好地开展超市游戏。

3.幼儿在游戏开展后要有自由性。游戏的主要部分就是展开游戏情节, 如何帮助幼儿丰富游戏情节, 推动游戏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 教师不间断地观察与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教师如何有效指导才不会过多干涉幼儿的游戏活动, 从而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明确幼儿是游戏的主体, 绝对不能强行支配幼儿。与此同时, 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 教师在创造性角色游戏中作现场指导, 以参与幼儿游戏的“客人”身份加以指导, 更好地融入游戏, 师幼处于平等的游戏氛围中,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才能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才能让幼儿有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自由性。

三、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要加强随机教育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 把握时机, 积极引导。通过多年观察, 我发现, 在创造性角色游戏中, 常常会出现一些措手不及的情况, 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和效果, 老师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随机教育, 引导游戏继续开展。

1.当 游 戏 内 容 贫 乏 时 , 帮 助 幼儿 拓 展 思 路 , 丰 富 游戏 内容, 提高游戏积极性。

案例再现: 幼儿在玩超市游戏时, 无所事事地等待“客人”, 由于没有其他事情可做, 觉得很没有意思, 看到其他游戏区都玩得热火朝天, 幼儿出现外出串岗的现象。教师可以以“客人”身份来到超市, 引导幼儿使用半成品制作一些糖果, 或是绘画一些蔬菜水果, 或是购物篮装饰等, 以便顾客挑选更多的产品, 这样可以避免游戏中的“工作人员”在等待过程中无所事事串岗, 而是努力地生产更多的“物品”。

2.当角色之间有冲突时, 帮助幼儿及时调节。

案例再现:在“建构区”游戏中, 当“小客人”想去“建构区”搭积木时, 建构区的“建筑师”都坚持不让他进来, 但“小客人”非要挤进去, 冲突发生了。老师及时以“警察”的身份加入游戏, 让“建筑师”说一说, 为什么不让“小客人”进来。原来“建构区”搭了很大型的楼房后, 已经比较拥挤了, 如果再进去一个人, 搭建的楼房就有可能倒塌。“小客人”听了解释后, 很快就决定到其他地方“做客”, 冲突解决, 游戏顺利开展。

3.适应时代不断变化, 帮助幼儿创新游戏情节。

案例再现:在“小吃店”的游戏中, 由于幼儿平时接触社会不多, 生活经验不丰富, 比较难以深入开展。我和幼儿一起讨论平时爸爸妈妈有没有带自己到什么地方吃过好吃的? 自己喜欢吃什么东西? 利用多媒体, 和孩子们一起看各地的美食图片, 认识美食。小吃店变成了多元化的“美食点心店”, 幼儿看见了自己喜欢的东西, 都乐意参加。

篇9:如何指导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

一、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是开展角色游戏的基础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游戏内容则充实新颖。在平时活动中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现实生活,如请家长带幼儿参观照相馆,请摄影师介绍照相的全过程,家长可以让小朋友自己去付钱,开发票,让摄影师给他们照全身的、有背景的、骑车的、跳舞的等各式各样的照片;参观冲洗照片的暗室和剪花边的工序,这样,幼儿在直接感知了照相馆的环境,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工作态度后,在玩“照相馆”的游戏时,无论是扮演摄像师、冲洗房的工作人员,还是顾客等角色都非常逼真,他们还会动脑筋想办法创造性地把照相馆的活动内容表现出来。

教师还应通过集中教育活动、散步、劳动、图片资料、娱乐活动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扩大眼界,为开展角色游戏积累丰富的经验。

二、提供必要的玩具和游戏材料,补充启发游戏的主题

鲁迅先生说过:“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马可连柯也曾说过:“玩具是游戏的中心,没有中心游戏就玩不起来。”因此,玩具和游戏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往往是在玩具或其他游戏材料的启发下产生联想,引起游戏动机,确定游戏主题的。小班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但他们的知识面窄、想象力差,他们的游戏题材常常是由看见的玩具引起的。如给他们布娃娃、被子和枕头,他们就会让娃娃睡觉,给他们碗和汤匙,他们就会喂娃娃吃饭,他们游戏内容较单一,他们只对角色的动作感兴趣。逐步从独自游戏发展到共同游戏。所以,小班投入的玩具种类要多,体积要大,颜色要艳,现成玩具要多。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可提供半成品或一物多用的玩具,启发幼儿自制玩具或使用代用品。如“针筒”:可用圆珠笔芯或筷子等代替。圆珠笔芯或筷子还可当作“温度计”等。这样,既可满足游戏的需要,还可促进幼儿创造性地使用游戏材料。

帮助幼儿理解角色的身份,活动内容和角色之间的关系,发展游戏情节。

角色是角色游戏的主体。幼儿对角色和角色活动最感兴趣,他们通过扮演角色来模仿成人的活动,实现自己的想象,得到最大的满足,并从中受到教育。

小班幼儿往往充当了角色,但不明确自己的身份,不知道应如何去做,需要教师及时提醒和帮助。如一个幼儿抱着娃娃不知该怎么办,教师可走进问他:“你是娃娃的妈妈吗?”“娃娃肚子饿吗?”“娃娃要睡觉了吧?”这样就提醒幼儿去做饭,给娃娃喂饭,让娃娃在床上睡觉,充实了游戏活动的内容。

大中班的幼儿对扮演角色更有兴趣,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当什么角色,但不善于分配角色,教师可帮助幼儿采取自己报名、推选、轮换和协商的方式公正合理地分配角色。必要时,还可适当运用询问、建议等方式启发幼儿理解角色,学会表现角色,如在玩“商店”游戏中,教师可以以顾客的身份提醒幼儿“有没有卖衣服?”“请称一下,我付钱”或可以从商店经理的身份提醒幼儿,货物要排整齐,店面要打扫干净等。这样,既增加了游戏的情节,又不影响幼儿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效果会很好。

三、教师参与游戏,随时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容易产生争当某个角色与争用新鲜玩具材料的纠纷,这时教师以角色身份提出意见,幼儿更容易接受。在小班或开展一种新的游戏时,教师也可充当主角,以便能更好地协调各个方面的活动,以后就由幼儿当主要角色,教师只在关键时刻出场,适时调解角色之间的矛盾。有些幼儿对角色不熟悉,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教师要特别关心他们,可灵活运用打电话、做客人、当助手等方法,向他们提出建议或劝告。

有时游戏中也会出现意外的情节,引起一时的混乱,教师要认真思考,灵活巧妙地加以解决。如在一次玩“医院”游戏中,打针的“针筒”不见了,“护士”忙着到处找,“病人”等得不耐烦直叫唤。这时教师马上拿来一支铅笔说:“我这儿有支针筒,借给你们先用。”就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轻松地解决了。

四、游戏的交流与评价,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成功的角色游戏,一般要有良好的开始、有趣的过程、愉快的结束和做游戏的愿望。在游戏结束时,除收拾玩具、整理场地外,还要组织幼儿对游戏进行评议,交流各组游戏的开展情况,评议时启发幼儿交流谁玩得好?谁最动脑筋?要适时表扬鼓励良好的品德行为和创造精神,并引导幼儿思考下一步游戏该如何进行,让幼儿有一股强烈的再做游戏的愿望。每次评议的时间宜简短。

每次开展角色游戏,教师都要克服怕乱和求全思想。游戏刚开始时秩序较乱,这是难以避免的,一段时间后就会正常起来,幼儿的认识水平与成人有距离,要求不能过高,否则会妨碍游戏的开展。对游戏的指导,教师要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想象选择角色、开展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防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幼儿。

篇10:如何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其实,洗衣店是城市中刚刚兴起的一种行业,且是少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群体消费的地方。这种商业机构以及相应的社会职业对幼儿来说比较陌生,对农村幼儿来说更是遥不可及。由于他们对洗衣行业缺乏了解,自己无法去与更丰富的玩具材料展开互动,导致该角色游戏区材料单调匮乏,游戏无法正常开展。

过了一段时间,角色游戏区里又开办了“农贸市场”。一大早,幼儿从家中带来了蒲芹、大蒜、韭菜、青菜、白菜等各种蔬菜。很快,大家摆好摊,开始吆喝。我这个“顾客”是不请自到,而且总喜欢问:“你卖的是什么菜?”孩子们大都答不出来,只是嘿嘿笑着,不敢反问老师。一次,我指着大蒜问:“这是韭菜还是大蒜?”孩子回答:“韭菜。”

随着农村日趋城市化,农村幼儿园的孩子有着不同于我们以往认识的已有经验,一方面他们对身边田间地头的庄稼、蔬菜不能充分认识,并非我们想像中的“农村孩子”;另一方面,城市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元素、关系和文化距离他们还很远,他们对此也不了解、不理解。如果教师没有把握好他所面对的农村幼儿的特点,那么开展角色游戏时,很容易因为指导不利,出现上述案例中的“冷场”。

小小的角色游戏,也折射出教师在如何处理角色游戏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如何处理角色游戏与日常教学的关系的能力。我们在开展角色游戏的时候,总喜欢多摆些摊子,有时甚至认为角色游戏的主题越多越好,越新鲜越好。其实不然,角色游戏是反映幼儿身边社会生活的缩影,幼儿对不熟悉的事情是很难作为游戏内容开展下去的,比如开洗衣店。农村幼儿也许对洗衣店有个新鲜的印象,但因为没有真正接触过,洗衣店就不太适合作为角色游戏的题材,因为离他们的生活经验太远了。考虑到在此活动中,教师也没有精力在一时半会儿的时间里把洗衣店的事情讲清楚,调动起孩子的兴趣。这时,教师应再找个合适的机会巧妙地将“洗衣店”这一预先设计好的游戏及时撤出游戏区,让“洗衣店”中的.角色及早解放出来,去进行他们喜欢的游戏。同时,教师也可思考是否将“洗衣店”游戏作为一个新生成的游戏在下一次游戏活动中进行重点组织与引导。

在我观察的几次角色游戏活动中,发现老师们似乎将角色游戏与日常教学割裂开来。其实,它们彼此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的。日常教学为角色游戏提供了必要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基础。比如,教师如果是在认识各种蔬菜的基础上开展“农贸市场”游戏,那么游戏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将会更好地显现出来。孩子知道了蒲芹的特征、营养及一些药用功能之后,在游戏中就不会只是吆喝卖菜,一定还会向顾客推荐吃蒲芹的好处.及时又很自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真正体现了活学活用的精神,这对孩子的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上一篇:故乡教学设计参考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综合课说课稿_——_《和时间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