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操作常规

2024-08-07

血液内科操作常规(共8篇)

篇1:血液内科操作常规

贵州省盘县中医院检验科SOP文件

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检测分析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数量和质量,对感染、炎症、血液系统疾病等进行辅助诊断、监测治疗效果等。

2.检测项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

3.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3.1 标本类型:静脉血或手指末梢血。3.2标本要求:标本用EDTA-K2 抗凝; 静脉血标本量应达到2ml;末梢血20µl。3.3标本运送:室温运送,4小时内完成检测。

3.4标本拒收标准:严重溶血、凝固、血量少、无条码、无标识的血液标本不能进行检测。

4.标本的检测 仪器及试剂

4.1 仪器:深圳mindrary公司BC—51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试剂:由mindrary公司提供包括LH溶血剂、LEO(Ⅰ)溶血剂、LBA溶血剂、LEO(Ⅱ)溶血剂、清洁液、稀释液、探头清洁液等配套试剂。

4.1.1 检测原理

贵州省盘县中医院

贵州省盘县中医院检验科SOP文件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通过检测光学信号进行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测定;双鞘流电阻原理进行红细胞与血小板测定;HiCN-HGB法检测血红蛋白。

4.1.2 操作步骤 4.1.2.1开放-全血模式

a.在仪器主界面点击“计数”,进入计数界面。

b.点击计数界面“模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开放全血模式”。输入分析标本的试管号,点击“CBC+DIFF测量模式”。

c.上下颠倒试管将试管内容物充分混匀,轻轻取下盖子,防止血液溅出。

d.将试管放到采样针下,按吸样键,蜂鸣器响后移走试管,仪器自动执行样本分析。

e.分析结束,结果显示在屏幕的分析结果区同时自动传入电脑。4.1.2.2自动-全血模式

a.在仪器主界面点击“计数”,进入计数界面。

b.点击计数界面“工作模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模式项的“自动—全血”按钮,进样模式为自动进样,血样模式为全血。点击“CBC+DIFF”测量模式。

c.在“管架号”、“试管号”编辑框中输入起始样本的对应管架号和试管号。点击“确定”按钮,保存输入内容并返回计数界面。

c.将分析标本试管放入对应的试管位,将试管架放入进样器右槽。

贵州省盘县中医院

贵州省盘县中医院检验科SOP文件 d.点击计数界面“开始计数”,至分析结束。e.分析完毕,结果直接传入电脑。4.1.3 室内质量控制

4.1.3.1 质控品:由mindrary公司提供的配套质控品。4.1.3.2 操作方法:选择“开放—全血”模式,质控品编号9000,计数状态为绿色图标。将充分混匀的质控品放到采样针下,使采样针可吸入混匀后的质控物。

按吸样键,听到蜂鸣器响后移开质控物。质控分析结束后,质控结果自动传入电脑。

5.血细胞的显微镜检查 5.1 镜检标准

5.1.1 医生明确要求涂片镜检;

5.1.2 仪器提示有原始或幼稚细胞、变异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等异常需镜检;

5.1.3 新生儿标本需涂片镜检; 5.1.4 WBC≥20×109/L或≤2.0×109/L;

5.1.5淋巴细胞≥45%,需做涂片镜检,1-4岁儿童且血细胞计数及他结果正常者除外;

5.1.6 单核细胞≥15%; 5.1.7 嗜酸性粒细胞≥10%; 5.1.8 嗜碱性粒细胞≥3% 5.1.9 PLT>500×109/L或<60×109/L;

贵州省盘县中医院

贵州省盘县中医院检验科SOP文件 5.2.0 提示有PLT聚集,需涂片镜检; 5.2 镜检步骤 5.2.1 血涂片的制备

5.2.1.1 在距载玻片一端1cm的位置滴加约5µl的抗凝血;末梢血直接用干净玻片蘸取。

5.2.1.2 用推片使血液沿其边缘展开,与载玻片30~40度角进行推片。

5.2.1.3 涂片完成后在空气中自燃晾干。5.2.2 血涂片的染色

5.2.2.1 染色试剂:瑞氏快速染液。5.2.2.2 染色步骤

a.干后的血涂片加上瑞氏染液,染色约1分钟。b.再加入等量的缓冲液,染色5~10分钟。c.清水冲洗后,待干后镜检。5.2.2.3 镜检观察要求

a.将湿片在高倍镜下观察涂片、染色是否良好,否则重新涂片染色。

b.选择涂片体尾交界、细胞分布均匀不重叠部分进行镜检。c.在高倍镜下辨认细胞不清楚时,必须待玻片干后用油镜观察。5.2.2.4 镜检观察的处理

a.根据仪器报警提示的内容,确认镜下观察结果是否与仪器提示一致。

贵州省盘县中医院

贵州省盘县中医院检验科SOP文件

b.发现原始及幼稚白细胞,则必须进行手工分类;如不能确定细胞种类,则报告异常细胞的比例。

c.如果镜下发现有核红细胞,则必须对白细胞进行校正。d.如果镜下观察有血小板聚集,则必须手工冲池计数血小板;如果是EDTA﹒K2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可用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采集标本,结果需要进行换算。

e.多发性骨髓瘤、冷球蛋白血症引起的红细胞聚集,可将血液用仪器稀释液稀释3倍,然后37℃水浴箱中10分钟后,立即上机检测,结果需要进行换算。

6.生物参考区间

测定项目 男 女 新生儿 WBC(×109/L)4.0~10.0 4.0~10.0 15.0~20.0 RBC(×1012/L)4.0~5.5 3.5~5.0 6.0~7.0 Hb(g/L)120~160 110~150 170~200 HCT(%)40.0~50.0 35.0~45.0 38~68 MCV(fl)80~100 80~100 95~125 MCH(pg)27.0~34.0 27.0~34.0 30~42 MCHC(g/L)320~360 320~360 300~340 PLT(×109/L)100~300 100~300 100~360 7.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值

分类百分率(%)绝对值(×109/L)中性粒细胞50~70 2~7

贵州省盘县中医院

贵州省盘县中医院检验科SOP文件 淋巴细胞 20~400.8~4.0 单核细胞 3~8 12~0.80 嗜酸性粒细胞0.5~5 0.02~0.5 嗜碱性粒细胞0~1 0~0.1 8.危急值

测定项目小于或等于大于或等于 WBC(×109/L)≥30.0

≤2.0 儿童(×109/L)≥35.0

≤1.5 Hb(g/L)≥200

≤60 PLT(×109/L)≥600

≤50 9.临床意义

9.1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可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恶性肿瘤等;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病毒感染、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9.2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某些慢性感染、肾移植手术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淋巴细胞减少可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等情况。

9.3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血液病等;单核细胞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贵州省盘县中医院

贵州省盘县中医院检验科SOP文件

9.4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常见于寄生虫、变态反应疾病、皮肤病、血液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其临床意义较小,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某些急性传染病等。

9.5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过敏性或炎症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嗜碱性粒细胞减低临床意义不明确。

9.6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见于急、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红细胞寿命缩短、造血原料不足、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等。

9.7 红细胞比积增高可见于大面积烧伤、脱水等;减低可见于贫血。

9.8 血小板:血小板数量病理性减低见于性白血病、再障、脾亢、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败血症等;增高见于慢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化脓性感染、脾切除、溶血性贫血等。

贵州省盘县中医院

篇2:血液内科操作常规

文件编号;SZKL-LJ-01

版本/修订号;1/0

主题内容

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生效日期:20150101 页码;

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检测分析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的数量和质量,对感染、炎症、血液系统疾病等进行辅助诊断、监测治疗效果等。2.检测项目: 迈瑞BC-2600全自动血球仪上测定血常规19项。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淋巴细胞数(Lymph#)、中间细胞计数(MID#)、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淋巴细胞比率(Lymph%)、中间细胞比率(MID %)、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3.原理:

3.1 血细胞(WBC.RBC.PLT)数量和体积检测原理:电阻抗法。3.2白细胞分类原理:电阻抗法。白细胞脉冲的大小是由被计数细胞在溶血素中大小决定的。3.3 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V)比色法。

3.4 RDW、MCH、MCV、MCHC、MPV、PCT、PDW为换算项目。

3.5 HCT测定原理:血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的峰值与RBC容积成正比。4.仪器:

厂商名:深圳迈瑞公司。型号:BC-2600。5.试剂:

厂商名:深圳迈瑞公司。

5.1清洗液:注册号:粤深药临械(准)字2013

7.6 观察仪器测定结果及直方图,必要时应手工计数及白细胞分类。7.7 审核结果,打印报告。

8.血细胞的显微镜检查(用于对仪器法结果可疑时的复核)8.1 镜检标准

8.1.1 医生明确要求涂片镜检;

8.1.2 仪器提示有原始或幼稚细胞、变异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等异常需镜检; 8.1.3 新生儿标本需涂片镜检;

8.1.4 WBC≥20×10^9/L或≤2.0×10^9/L;

8.1.5淋巴细胞≥45%,需做涂片镜检,1-4岁儿童且血细胞计数及他结果正常者除外; 8.1.6 单核细胞≥15%;

8.1.7 嗜酸性粒细胞≥10%; 8.1.8 嗜碱性粒细胞≥3% 8.1.9 PLT>500×10^9/L或<60×10^9/L; 8.2.0 提示有PLT聚集,需涂片镜检; 8.2 镜检步骤

8.2.1 血涂片的制备

8.2.1.1 在距载玻片一端1cm的位置滴加约5µl的抗凝血;末梢血直接用干净玻片蘸取。8.2.1.2 用推片使血液沿其边缘展开,与载玻片30~40度角进行推片。8.2.1.3 涂片完成后在空气中自燃晾干。8.2.2 血涂片的染色

8.2.2.1 染色试剂:瑞氏染色液。8.2.2.2 染色步骤

a.用蜡笔在血膜两头画线,然后将血涂片平放在染色架上。b.加瑞氏染液数滴,以覆盖整个血膜为宜,染色约1分钟。c.滴加约等量的缓冲液与染液混合,室温下染色5-10分钟。d.用流水冲去染液,待干燥后镜检。8.2.2.3 镜检观察要求

a.将湿片在高倍镜下观察涂片、染色是否良好,否则重新涂片染色。b.选择涂片体尾交界、细胞分布均匀不重叠部分进行镜检。c.在高倍镜下辨认细胞不清楚时,必须待玻片干后用油镜观察。8.2.2.4 镜检观察的处理

a.根据仪器报警提示的内容,确认镜下观察结果是否与仪器提示一致。

b.发现原始及幼稚白细胞,则必须进行手工分类;如不能确定细胞种类,则报告异常细胞的比例。

c.如果镜下发现有核红细胞,则必须对白细胞进行校正。

d.如果镜下观察有血小板聚集,则必须手工冲池计数血小板;如果是EDTA﹒K2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可用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采集标本,结果需要进行换算。

e.多发性骨髓瘤、冷球蛋白血症引起的红细胞聚集,可将血液用仪器稀释液稀释3倍,然后37℃水浴箱中10分钟后,立即上机检测,结果需要进行换算。昆仑泌尿外科医院检验科 临检室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SZKL-LJ-01

版本/修订号;1/0

主题内容

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生效日期:20150101 页码;

9.参考区间

中国成年人群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静脉血标本仪器法)测定项目男

WBC(×10^9/L)

3.5~9.5

3.5~9.5 Neut(×10^9/L)

1.8~6.3

1.8~6.3 Lymph(×10^9/L)

1.1~3.2

1.1~3.2 Neut%

40~75

40~75 Lymph%

20~50

20~50 RBC(×10^12/L)

4.3~5.8

3.8~5.1

Hb(g/L)

130~175

115~150 HCT(%)

0.40~0.50

0.35~0.45 MCV(fl)

82~100

82~100 MCH(pg)

27~34

27~34 MCHC(g/L)

316~354

316-354 PLT(×10^9/L)

125~350

125~350 10.危急值 测定项目≤≥

WBC(×10^9/L)

1.0

Hb(g/L)

180 PLT(×10^9/L)

600 11.临床意义

11.1 白细胞计数:

11.1.1 生理性变化:白细胞计数结果有明显的生理性波动,如早晨较低,傍晚较高;餐后较餐前高;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时较安静时偏高;月经期、妊娠、分娩、哺乳期亦可增高;新生儿及婴儿期明显高于成人。11.1.2 病理性增多,常见于:

11.1.2.1 急生化脓性感染,尤其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脓肿、脑膜炎、肺炎、扁桃体炎、阑尾炎)

11.1.2.2 某些病毒性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等。11.1.2.3 组织损伤: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11.1.2.4 急性大出血 11.1.2.5 白血病

11.1.2.6 恶性肿瘤:肝癌、胃癌、肺癌等。11.1.3

病理性减少,见于:

11.1.3.1 某些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等)。11.1.3.2 某些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性肝炎等。11.1.3.3 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

11.1.3.4 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巨幼细胞贫血等。11.1.3.5 自身免疫性疾病:SLE、AIDS等。11.1.3.6 脾功能亢进:门脉肝硬化 昆仑泌尿外科医院检验科 临检室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SZKL-LJ-01

版本/修订号;1/0

主题内容

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生效日期:20150101 页码;

11.1.3.7 肿瘤化疗、放疗及某些药物(氯霉素、磺胺类药等)反应等。

11.2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可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恶性肿瘤等;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病毒感染、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1.3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某些慢性感染、肾移植手术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淋巴细胞减少可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等情况。11.4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11.4.1减少见于:急、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红细胞寿命缩短、造血原料不足、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等;

11.4.2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等。

11.5 红细胞比积:增高可见于大面积烧伤、脱水等血液浓缩情况;减低可见于贫血。11.6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11.6.1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缺铁性贫血时RDW值增大,当给以铁剂治疗有效时RDW值一过性进一步增大,随后逐渐降到正常。

11.6.2对小细胞低色索性贫血的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时RDW值增大而轻型海洋性贫血时RDW值正常。

11.6.3用于对贫血的分类(Bassman MCV/RDW分类法),根据MCV、RDW值变化共分为6种类型贫血。

A.小细胞均一性贫血:MCV减小,RDW正常,如轻型海洋性贫血。

B.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MCV减小,RDW增大,如缺铁性贫血。

C.正细胞均一性贫血:MCV、RDW均正常,如慢性病所致贫血。

D.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MCV正常,RDW增大,如早期缺铁性、营养性贫血。

E.大细胞均一性贫血:MCV增大,RDW正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F.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MCV、RDW均增大,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11.7 MCV、MCH、MCHC:这三个参数通常都用于各型贫血的诊断,具体应用如下表: 贫血类型

MCV(82~100)

MCH(27~34)MCHC(316~354)

常见原因及疾病

正常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急性失血、急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大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或吸收障碍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慢性炎症、尿毒症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铁缺乏、维生素B6缺乏、珠蛋 白肽链合成障碍、慢性失血

11.8 血小板:血小板数量病理性减低见于性白血病、再障、脾亢、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败血症等;增高见于慢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化脓性感染、脾切除、溶血性贫血等。

11.9 MPV:研究表明MPV的大小与PLT的多少呈非线性负相关,故在分析MPV的临床意义时应结合PLT的变化来考虑。

11.9.1鉴别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骨髓损伤导致血小板减少时,MPV下降;当血小板在外周血中破坏增多导致血小板减少时,MPV增大;当血小板分布异常导致血小板减少时,MPV正常。

昆仑泌尿外科医院检验科 临检室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SZKL-LJ-01

版本/修订号;1/0

主题内容

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生效日期:20150101 页码;

11.9.2 MPV增高可作为骨髓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标。当骨髓功能衰竭时,MPV与PLT同时持续下降,骨髓抑制越严重,MPV越小,当骨髓功能恢复时,MPV值的增大先于PLT数值的增高。

11.9.3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时MPV常增高。

12.0 PCT的临床应用报道尚少。在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早期PCT常增大。12.1 PDW的增大可能与骨髓巨核细胞的倍体数增大等有关,其临床应用尚较少。12.注意事项:

12.1 采血时,加入到抗凝管后,应注意充分混匀,避免血液凝固。混匀时,动作要轻,避免血液有形成分破坏。

12.2 样本测定前,应注意充分混匀,方法如下:①将血样瓶口朝上置于操作者双手掌心,双手来回搓动10次,动作要连贯。②颠倒小瓶,使瓶口朝下,将血样置于操作者双手掌心,双手来回搓动10次。③重复①和②步骤8次。④轻轻颠倒混匀1分钟左右。12.3 为保证结果准确性,应做好仪器的保养和校准(见保养和校准程序)。12.4 仪器有报警提示或直方图有异常时,应进行手工方法复查。当WBC>1O.O X10^9/L或<3.0X10^9/L时,应推片瑞氏染色,镜下复查白细胞分类、形态。当RBC<3.0X10^9/L或PLT<50x10^9/L时,应进行手工方法镜检复查。12.5 建议使用仪器配套的试剂。

12.6 样本应在采血后2分钟至4小时内检测完成。

12.7 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要适当,lml血液用1.5-2.0mg的EDTA-K2抗凝。

12.8 MID包括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幼稚细胞;当MXD>13%时,应推片瑞氏染色,镜下复查白细胞分类、形态。12.9失控处理:当出现失控现象时,按失控处理程序,寻找失控原因,并扣留该批检测结果,待查明失控原因并排除后重测样本,然后才发出报告。13.参考文献 11.1尚红、王毓

篇3:血液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工作探讨

一、血液科的学科特点

(一) 病种繁多、专业性相对较强和高度依赖实验室检查

血液科疾病病种复杂, 包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并且各种疾病与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相比较, 发病率相对较低, 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 所以学生缺乏对其感性认识。加之血液系统疾病专业性强, 各种疾病名称繁多, 恶性血液病预后差, 长期生存率相对较低, 所以无法获得类似诊治其他科室疾病的成就感, 往往会影响学生实习积极性。另外, 血液系统疾病内容晦涩深奥, 诊断和疗效判断高度依赖实验室检查, 直观性差。所以上述多种因素导致医学生对其缺乏兴趣,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以“完成实习任务”为目标, 最终缺乏积极主动性, 甚至有“逃课旷课”情况发生, 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二) 骨髓穿刺、骨髓活检术和腰椎穿刺术等临床操作较多

血液科诊疗过程存在大量的操作, 如骨髓穿刺术、骨髓活检术和腰椎穿刺术等。虽然卫生部和教育部出台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实习生可以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参与临床诊治工作。但是, 随着法制观念和保护意识的提高, 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质量和保护个人隐私的要求也不断上升, 病人自我保护意识也增强, 所以对于实习医生甚至是低年资住院医师参与诊疗过程, 往往持有抵触情绪, 甚至拒绝。医疗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的医疗环境的恶化, 致使目前医疗纠纷增加, 甚至伤医事件的发生均导致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压力剧增怕出事、怕招致医疗纠纷, 所以往往带教过程中唯求平安、常规操作不敢放手。所以这两方面的因素均可能导致医学实习生亲手操作的机会明显减少, 影响了实习质量。而如何掌控风险, 尽量增加学生操作机会, 是实习带教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 对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要求较高

血液科疾病以恶性血液病为主, 治疗效果往往较差, 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创伤较大, 情绪波动大, 甚至对医护人员抵触情绪严重, 所以无论是从获得良好的疾病诊治疗效还是从人道主义出发, 医务工作者均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才能更好的安抚病患, 积极配合治疗。另外, 前面所述的患者对于医疗服务质量和保护个人隐私的要求的提高, 以及医疗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医疗环境的恶化, 均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与患者和家属有良好的沟通。

二、措施和对策

(一) 启发引导, 提高学生实习兴趣

针对血液系统疾病专业性强、发病率低的特点, 将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突破口。目前媒体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报道最多的是关于“白血病和骨髓移植”, 这也是多数进入临床实习前的学生对“血液病”的唯一模糊印象。苏州的血液学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001年6月, 苏州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以及台湾东森电视台携手合作, 直播了来自台湾的慈济骨髓库的干细胞拯救苏州白血病患者陈霞的全过程。以此为切入点, 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进而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白血病”、什么是“干细胞移植”。另外, 在学生印象中, 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差, 除了“骨髓移植”没有办法可以治疗。实际上, 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我国率先使用全反式维甲酸, 将最高危的, 也是曾经死亡率最高一类急性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转变为可以治愈的一类白血病, 这一成果对于整个肿瘤的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并且目前的“砒霜”, 也就是“砷剂”也被国内血液科医务工作者率先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的治疗, 大大改善了预后。所以这可以增加学生产生使命感和自豪感,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学好血液系统疾病的信心。

(二) 理论联系实际, 进行典型病例和少见病例讲座

血液系统疾病病种繁杂, 高度依赖实验室检测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所以单纯的理论学习枯燥乏味, 通过某些典型病例的讲解, 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 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例如急性白血病的“MICM”诊断, 分别代表“细胞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对于典型的白血病患者, 将相关检查资料作为典型病例的重要部分展示给同学, 可以进一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另外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典型临床表现, 可以用“CRAB”这个单词概括, 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和“骨病”, 很多典型的骨髓瘤患者往往具有上述四个临床表现, 通过典型病例的讲解,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往往记忆深刻。对于少见病例同样如此, 例如POEMS综合征作为少见的浆细胞疾病的一种, 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病变、脏器肿大、内分泌功能紊乱、单克隆球蛋白血症和皮肤病变。因为累计多个脏器和器官, 所以临床表现复杂, 如果没有充足的认识, 往往漏诊。所以对这种少见疾病, 一旦临床收治, 一定要作为少见的病例进行讲座。并且最好的方法是启发式互动教学, 让同学自己检索文献, 总结资料, 向其他同学进行病例讲解, 这样不单单可以对典型疾病和少见病例的诊断要点、治疗方案有足够的掌握, 并且在检索资料过程中, 也可以对这些疾病的最新进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学习, 学生占据主体地位, 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 加强操作技能培训

临床技能是医学生在理论知识基础之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更多的表现为临床实际操作, 血液科最常见的临床操作是骨髓穿刺术、骨髓活检术和腰椎穿刺术, 尤其是骨髓穿刺术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之一。近些年来医患关系的紧张不允许实习医生多次的直接在患者身体上直接操作, 直接影响到临床技能的提高。我们的经验是, 为了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 以下几方面的培训至关重要:

1. 看懂并且熟记操作步骤。

2.多次观摩老师操作, 老师在操作过程中对于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和演示。尤其是对于无菌操作、穿刺部位、穿刺手法、骨髓抽吸力度、涂片技巧等。

3. 模型训练, 在教学模型上反复进行模拟穿刺至熟练操作。

4.与患者充分沟通,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每一次操作。目的是经过反复的讲解和培训, 争取每一位实习学生能够较熟练进行骨髓穿刺术。

(四) 加强医患沟通, 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近些年来, 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而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可能在某些方面减轻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 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所以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保证医生顺利参与诊治工作的一个基本素质。并且只有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才能获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在实习时参与临床诊疗工作中才能得到患者的配合, 获得更多和更准确的临床资料, 提高医疗质量和实习质量。正是因为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9月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试行) 》, 该标准中明确要求, 医学生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 还应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的技能。所以实习之前的教育十分重要, 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疗规章制度, 让学生认识到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 做好防患于未然。血液科的患者, 多数为恶性血液系统肿瘤, 所以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悲观心理和抵触情绪, 与之建立良好的沟通相对困难。鉴于此, 带教老师自己本身要对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和思想状态了如指掌, 然后告知学生每位患者的心理状况十分重要, 要让学生理解患者的病痛, 学会容忍患者因为病痛引起的可能“不讲理”的态度。另外在临床工作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仪表和仪态, 给患者留下可以“信任和依赖”的印象。对于患者可能的长时间的病情介绍和诉说, 要耐心倾听, 不要随意打断和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 让患者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和关怀十分重要。当然, 对于临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 另外与患者的沟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避免大量专业医学术语。总之, 血液科实习期间, 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

综上所述, 深入分析血液系统疾病和血液科患者的特殊性, 针对这些特殊性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将会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使其熟练进行临床操作和掌握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为其从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血液内科疾病有其自身特点, 如内容抽象和枯燥乏味、临床操作较多、对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要求较高。针对以上问题,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如进行典型病例和少见病例讲座来提高学生实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操作技能培训;加强医患沟通, 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关键词:血液内科,临床实习,医患沟通

参考文献

[1]侯军, 施菊妹, 艾工文.血液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J].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 (5) .

[2]陈莉, 王健民, 许晓倩, 邱慧颖, 高磊, 徐晓璐.血液科实习生临床技能培养的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 (10) .

篇4:血液内科病人的内科急诊研究

【关键词】血液内科,内科急诊,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134-01

血液内科主要治疗贫血,像血友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疾病以及一些属于血液病范畴的并发症的处理。从目前数据来看,血液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血液病已经成文了一种现代病,但因为血液病发病隐匿,患者多数不能自己觉察,多因其他疾病就医或体检时被发现。因此,提高对血液病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1血液内科概述

血液病分好多种,有的是原发的,大多数是因为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有的是继发的,某些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会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血液或骨髓成分明显改变。血液内科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已知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加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病原菌的出现等因素使其医院内感染率逐年升高。 同时这些感染也是造成血液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974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男性1885例,女性1090例,年龄3~79岁,其中急性白血病 685例,慢性白血病1066例,缺铁性贫血8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04例,多发性骨髓瘤94例,其他109 例。

2.2 病因構成

白血病患者75例,占到42.13 %;血友病患者25例,占到14.04 %;淋巴瘤患者28例,占到15.73 %;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50例,占到28.09%。

2.3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病例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诊断、侵入性操作、是否发生感染、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和病原菌、抗生素的使用等。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诊。

2.4救治方法与人员安排

血液内科急诊患者按链式并联操作流程:初步判断病情—呼吸道管理—循环管理—系统查体—采取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的各项护理措施。治疗组设急救护理小组,由2名护士组成,即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各1名,责任护士一般由高年资护师担任。当患者进入抢救室后,抢救人员立即按流程规定站位:责任护士站在病人头位,负责呼吸道的管理,立即进行高流量吸氧,吸痰,或配合医生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除颤,心电监护,抢救全过程指导辅助护士工作,并与医生沟通,使医护抢救配合默契;辅助护士站立在病人的体侧,负责循环系统的管理,立即快速建立1~2条大静脉通道,采血,留置导尿管,执行抢救医嘱,记录抢救的各项措施、药物及实施时间,病人的病情变化等。护理操作分工明确,双人同步进行。

2.5观察指标

按照危重“急救白金10min”作为时间判断标准,要求基本生命支持在10min内完成。从患者躺在抢救床上开始到完成基本生命支持操作发挥治疗作用为止,时间以分钟计算,物品准备纳入基础抢救时间。

2.6抢救成功标准

病人心跳呼吸恢复、有效循环建立(在有或无药物维持下动脉收缩压≥80mmHg),转送住院无生命危险,则认为血液内科病人的内科急诊成功。

3统计分析

数据用 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血液内科主要疾病感染分布 2974 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 164 例,发生率为5.51%,以急性白血病(感染率 9.66%)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率 8.63%)较高,与其它血液内科疾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血液内科医院内感染部位分布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44.51%),其次为口腔(18.90% )、胃肠 道(17.68% )、血 液 (6.70% )、 肛 周(5.50%)、泌尿道及其他部位。其中冬春季呼吸道感染高发,夏秋季胃肠道和口腔感染常见。病人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有无放化疗、抗生素的使用等均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相关,以侵袭性操作发生的感染率最高。引起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100(56.18%),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78例(43.82%)。178例血液内科急诊患者中,白血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65例,死亡10例;血友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20例,死亡5例;淋巴瘤患者急诊抢救成功23例,死亡5例;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41例,死亡9例。合计总共急诊抢救成功149例,死亡29例,急诊抢救成功率为83.71%,死亡率16.29%。其中23例死于急诊室,6例死于住院期间。

5研究讨论

按国际疾病法(ICD)命名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病可以分为造血干细胞病、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等几大类:造血干细胞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如难治性贫血、环形铁粒细胞性难治性贫血、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红细胞病则包括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其中贫血的种类也很多,有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失血性贫血等。血液病并不可怕,也并非都是恶性的,某些类型的血液病只要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因此,疾病确诊以后,要及时到学术力量强,治疗经验丰富的专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这是战胜血液病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院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 5.51%,较国内部分医院所做该科室感染率研究低,这与本院开展目标性监测,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隔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环境清洁与消毒等工作的落实有关。综上所述,必须加强对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监控并做好预防措施。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用药有效指征,合理有效使用各种药物,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医院内感染发生。

6结语

血液病人内科急诊时应当先进行紧急性抢救,充分保障患者的急救时间。急诊时不仅要强调时序性,还要保障分工明确,逐一治疗。这样才能为患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治疗时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 李晓屏,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09

篇5:血液内科[范文模版]

血液内科的病种较多,包括各类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以及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特点为骨髓、脾、淋巴结等的病理损害,周围血细胞和血浆成分的病理性改变、免疫功能障碍以及出凝血功能紊乱。血液内科护士必须具备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心理学、内外科学等相关知识。

一、培训年限

共5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l年,为毕业后l年;第二阶段2年,为毕业后2~3年;第三阶段2年,为毕业后4~5年。

二、培训内容和要求

(一)第一阶段(毕业后1年)

1.培训目的为基础培训阶段。培训目的是为毕业后一年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国家职业护士注册考试。

2.培训方法

(1)参加医院岗前培训。

(2)由护士长指定l名具有带教资格的老师,采取跟班制,参与临床护理工作。

(3)严格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训练,达到国家职业护士的标准。

3.理论知识

(1)完成卫生部护理专业统编教材(内、外、妇、儿、基护)中的基本知识复习,通过国家护士执业注册考试。

(2)掌握内科护理常规,血液内科疾病护理常规(如:白血病护理常规、贫血护理常规、出血性疾病护理常规),熟悉病房各种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各班职责等。

(3)掌握血液内科常用药物剂量、作用及副作用。

(4)参加业务学习讲座>36学时(包括查房和小讲课)。

4.临床技能

(1)熟悉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全年完成的项目及次数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30次口腔护理≥l0次

晨晚间护理≥50次各种铺床法≥50次

氧气吸入法≥20次床上擦浴、床上洗头≥5次

生命体征测量≥50次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20次

雾化吸入≥5次热水袋、冰袋使用各≥10次

出入院病人的护理≥30次穿、脱隔离衣≥5次

灌肠法≥5次口服给药法≥10次

皮内注射法≥26次皮下注射法≥20次

肌内注射法≥20次静脉注射法≥30次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30次膀胱冲洗≥5次

压疮预防及护理≥30次女病人导尿术≥5次

记24小时出入液量≥20次护理病例书写≥5次

5.考核方法

(1)第一个月代教老师每周考核l次(理论、操作交替),护士长每月考核1次;第四个月开始每季度考核专科理论、基础护理操作各l次,成绩登人培训手册。

(2)每季度由科护士长进行阶段考核。

(3)1年后参加由内科组织的全科考核及由护理部组织的全年综合考核。

(4)参加国家执业护士考试。

考核分阶段进行,未达到本阶段标准者,不得进入下一阶段培训。

(二)第二阶段(毕业后2~3年)

1.培训目的巩固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熟悉本专科理论知识,培训专科护理技术操作。

2.培训方法

(1)由护士长指定具有相应职称的带教老师,采取”对班制”在病房从事临床工作。

(2)理论知识、外语以讲座和自学为主,操作技能以临床实践为主。

3.理论知识.

(1)学习职称晋升考试科目的有关知识(省市指定教材)。

(2)掌握本专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如贫血病人的护理、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3)了解淋巴瘤、骨髓瘤、出血性疾病的护理。

(4)参加业务学习>72学时。

4.临床技能(完成指定项目及次数)

(1)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鼻饲法≥5次电动吸引器吸痰法≥l0次

输血法≥5次导尿术≥5次

(2)专科护理技术操作。

血气分析标本采集≥5次葡萄糖耐量试验≥3次

中段尿培养≥5次24小时尿标本采集≥3次

胸穿配合≥3次腹穿配合≥3次

5.考核方法采用评分或学分积累形式进行全面考核,并将成绩登人手册。

(三)第三阶段(毕业后4~5年)

1.培训目的(1)深入学习掌握本专科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初步达到独立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2)掌握对本专科重症监护病人护理知识,了解本专科护理进展情况。

(3)能协助完成护生临床实习带教工作。

(4)具备基本的护师组织及管理能力。

(5)具备熟悉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6)培养撰写论文及护理科研能力。

2.培训方法

(1)在血液内科病房轮转,由护士长指定相应职称的带教老师。

(2)掌握本专科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基本掌握重症监护病房常规仪器的使用和养护。

(3)能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并能书写护理病历。

(4)协助完成对护生的带教工作。

(5)参加本专科科研工作,培养教学及科研能力。

(6)在护士长及护士长助理指导下参与病房管理工作,具备基本的护理工作管理组织能力。

3.理论知识

(1)掌握职称晋升考试科目的有关知识,通过护师职称的晋升考试。

(2)初步了解护理管理,学习基本知识。

(3)参加业务学习及专题讲座>72学时。

4.临床技能

完成专科护理指定的项目次数并协助完成中专护生临床实习的带教工作。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5次心电图操作≥5次

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配合≥5次

篇6: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⒈新病人入院后护士热情接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并及时通知医生。

2.根据一般疾病护理常规测试T、P、R并记录。病人每周测体重一次,以kg记录。新病人入院遵医嘱于次日早晨收集血、尿、便、痰等标本送检。急查者须立即送检。

3.危重、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卧位,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按病情分级护理,并嘱病人严格遵守住院规则,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神志等变化及其他临床表现,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病情如有变化,应立即报告主管医生。

5.责任护士采集主、客观资料,评估病人,填写护理记录。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每周洗澡、洗头、剪指甲。

6.嘱病人严格遵守住院规则。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60%。

7.遵医嘱给予适当饮食,病人之间不准互换食物,以免交叉感染。内服中药者注意饮食禁忌。

8.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护理。

9.了解病人心理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篇7: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试题

病区 姓名 时间 成绩

一 选择题

1.小儿给予低流量吸氧时,氧浓度是( )

A 0.3-0.5L/min B 0.5-0.7L/min

C 0.5-1L/min D 0.5-1.5L/min

2.糖尿病患者血糖为( )时,应进食少量食物后在运动。

A ≤3.8mmol/L B ≤11.1mmol/L

C ≤4.4mmol/L D ≥4.4mmol/L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饮食护理错误的是( )

A 给予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 B 给予高脂肪、高糖的饮食

C 限制钠盐的摄入 D少食多餐,减少用餐时的疲劳

二 填空题

1.慢性胃炎营养失调的患者,饮食原则应 , , 。

2.小儿腹泻判断有无脱水及脱水的程度,可观察患儿 、、、等。

3.小儿腹泻时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时,表现为 、、提示低钾;出现 提示低钙或低镁; 、提示酸中毒等。

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给予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为 每天持续时间为 。

篇8: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一、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环境: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体位:根据病情适当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高热期绝对卧床休息。

3、掌握给氧方法和氧流量,合理给氧。

4、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配合抢救,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5、慎用镇静剂,禁用吗啡,防止呼吸抑制。

6、及时留取各种标本送检。

7、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通饮食,高热与昏迷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8、同一致病菌感染的病人集中一室,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等感染性疾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其痰液应消毒处理后再倒掉。

9、做好卫生宣教,指导病人戒烟,预防感冒,减少探视。【健康指导】

1、促进有效排痰。

2、合理功能锻炼。

3、预防感染。

4、合理饮食。

二、肺炎护理常规

【概念】

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护理评估】

1、体温变化。

2、咳嗽咳痰情况,痰的颜色、量、性状和胸痛的程度。

3、呼吸困难的程度。

4、精神症状,有无神志模糊,烦躁不安等。【护理措施】

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

3、饮食以高热量、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半流食为宜,鼓励病人多饮水。

4、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消炎、镇咳、支持等治疗。

5、对症处理:呼吸困难紫绀明显时给予吸氧;胸痛或剧咳者,可取患侧卧位或遵医嘱给镇咳药;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监测体温变化。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同时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等。【健康指导】

1、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

2、避免各种致病因素,防止交叉感染。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常规

【概念】

指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护理评估】

1、评估痰的颜色、性质、粘稠度、气味。

2、评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的症状与体征,如烦躁、出汗,血气分析值的变化。【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

2、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抬高床头,取半卧位或坐位。

3、饮食以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为宜,鼓励病人多饮水。

4、严格持续低流量吸氧。

5、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氧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

6、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等。

7、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地咳痰,学会腹式呼吸。【健康指导】

1、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戒烟。

2、加强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

3、指导病人坚持呼吸锻炼。

4、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发热护理常规

【概念】

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发热的时间、程度及诱因、伴随症状等。

2、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变化。

3、了解患者相关检查结果。【护理措施】

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高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出现谵妄患者加床档,防止坠床。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达3000ml以上,必要时,经静脉补充液体以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4、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复测体温并记录于体温单上;发热患者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低于37.5℃连测3次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测量。

(1)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保证患者舒适;加强皮肤护理,及时擦干汗液,勤换被服衣裤。

(2)疑为传染病者应先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尽早留取各种标本送检。

(3)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人发热大量出汗时极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体克表现,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处理。【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穿透气、棉质衣服。

2、告知患者及家属限制探视的重要性。

五、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概念】

指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的自发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细小气肿泡自发破裂,使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护理评估】

1、评估呼吸频率与深度。

2、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加剧或缓解的因素。【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增加胸腹腔压力的活动,如屏气、剧烈咳嗽等,必要时予以镇咳药以免加重气胸。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多喝水,预防便秘。

3、遵医嘱给予高流量吸氧。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幅度及缺氧症状。注意神志、瞳孔,胸腹部体征以及肢体活动情况等。

5、肺压缩〈20%无明显症状时只需卧床休息,气体可在2-3周内自行吸收。

6、胸腔闭式引流时备好物品配合医师完成,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健康指导】

1、做好解释工作,保持心情舒畅。

2、气胸痊愈后1月内避免剧烈活动,避免抬重物。

六、支气管扩张护理常规

【概念】

指由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的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护理评估】

1、评估咳嗽方式,痰的颜色、性质、粘稠度,有无咯血及咯血的量及性状。

2、评估病人焦虑恐惧程度。【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避免搬动患者。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的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1500ml以上;饭前、饭后漱口,去除口臭,减少呼吸道感染。

3、给予氧气吸入,低流量鼻导管吸氧。

4、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合理用药,观察患者用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5、指导患者饭前体位引流,每日3次,每次15至20分钟

6、对大咯血患者,应在床旁陪伴安慰病人,消除恐惧心理,密切观察病情,对胸闷、发绀、烦躁、神色紧张、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窒息先兆者,嘱病人不要屏气,指导病人将痰轻轻咳出,保证气道通畅,同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病人取舒适的卧位,先行5、6次的深呼吸,而后于深吸气末保持张口状,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咳到咽喉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咳出,或病人取坐位,两腿上放一枕头顶住腹部,咳嗽时身体前倾,头颈屈曲,张口咳嗽将痰排出。

七、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概念】

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导致易感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可逆性广泛性气道阻塞的症状。【护理评估】

1、评估哮喘发作的病因诱因,夜间睡眠情况。

2、评估呼吸频率和深度,咳嗽咳痰,痰液色质量情况。

3、评估病人的焦虑状况。【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适宜的温湿度,室内不宜放置花草,不宜用羽毛枕头,羊毛毯,避免一切可疑的变应原,使病人取舒适的卧位。

2、给予病人营养丰富、高维生素的饮食,忌食易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蛋等,避免进食硬、冷、油腻食物。对痰液粘稠的病人鼓励多饮水。

3、给予病人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1~3ml∕min,指导病人做缓慢的深呼吸,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吸入剂的方法,吸药后要漱口,以防口咽部真菌感染。

4、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合理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深度、类型及呼吸困难程度,观察痰液的量、色及粘稠度,咳嗽的能力和方法。

6、哮喘发作时,应尽量陪在病人身边,安慰病人,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合理运动,避免劳累。

2、指导病人发作前期症状,如咳嗽加重,胸闷,呼吸困难等,一旦出现立即就医。

八、胸腔积液护理常规

【概念】

任何原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多或吸收过少时,导致胸膜腔内液体异常积聚,均称为胸腔积液。【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胸液引流量,性质及颜色。

2、评估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

3、评估患者的伴随症状,有无恶心发热、干咳等。【护理措施】

1、鼓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半卧位或患侧卧位,有利于呼吸和缓解疼痛。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粗纤维饮食。

3、对症处理:胸闷气急时给予吸氧并注意监测动脉血气分析;胸痛剧烈时给予止痛剂。

4、协助医生抽取胸水,观察胸水的颜色、量并做好记录,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渗液;如有胸腔闭式引流,应严密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记录引流量;每日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逆行感染。

5、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监测体温的变化。

6、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待体温恢复正常,胸水吸收后,鼓励患者逐渐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

7、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心理。【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2、告知患者坚持用药的重要性,不可自行停药。

九、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概念】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及尿量变化。

2、评估患者痰液颜色及量的变化。【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一般取半卧位或坐位。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量多餐。

3、遵医嘱给予合理氧疗。协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抽动脉血做血气分析。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备好吸痰器和抢救物品。

6、严格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7、做好皮肤、口腔护理等基础护理,预防压疮、口腔炎、尿路感染的发生,准确记录出入量。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档,防止坠床。

8、如病人使用呼吸机应做好护理,观察呼吸机的通气量是否合适,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

2、缓解期适度活动。

3、房间温湿度适宜。

十、肺栓塞护理常规

【概念】

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时所引起的一组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临床综合症。【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呼吸困难、胸痛的程度。

2、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护理措施】

1、保持病房安静,避免过多探视人员。

2、绝对卧床休息,取坐位或半坐卧位。

3、给予患者进易消化温凉饮食,避免刺激食物。给予合适的吸氧方法及氧流量,在给氧过程中持续心电监测和定时采集动脉血气分析,及时了解缺氧状态和用氧效果。

4、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类型、呼吸频率、节律、咯血量、颜色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胸痛发作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及诱因。监测血压变化,防止血压过高导致出血。患者应用抗凝治疗时,应及时、正确用药并监测疗效及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密切观察出血征象:如有无皮肤青紫、血管穿刺处出血过多、血尿、柏油样便以及严重头痛、神志改变等颅内出血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做好心理护理,患者烦躁时设法分散注意力,指导患者做深而慢的呼吸。【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避免长期卧床,避免跷二郎腿或穿束膝长筒袜。

2、指导患者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咳血痰时应及时就医。

十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

【概念】

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呼吸频率、深度,呼吸困难情况。

2、评估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护理措施】

1、给予中凹卧位,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

2、给予高浓度的氧疗以提高血氧分压,记录吸氧方式、吸氧浓度及时间,观察氧疗效果和副反应。

3、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道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妥善固定气道导管;防止误吸的发生;做好口腔护理。

4、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口唇、指趾端皮肤颜色、发绀状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结果等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

5、做好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的护理。

6、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慰,缓解焦虑情绪。【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缓解期适度活动,避免过度劳累,教会患者有效排痰,避免刺激性气体的吸入。

2、告知患者出现气急、紫绀加重等变化时,及时就医。

3、给予用药指导。

十二、肺结核护理常规

【概念】

指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2、评估患者咳嗽咯血情况,咯血量的大小。【护理措施】

1、活动期或咯血时应卧床休息,恢复期病人可以参加户外活动和适当体育锻炼。

2、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钙质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不少于1500~2000ml,补充水分消耗。

3、对症处理:高热时监测体温变化,遵医嘱用药;胸痛患者取患侧卧位,必要时应用止痛药。

4、了解病人服药情况,询问病人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

5、给予心理护理,大咳血时,病人会感到紧张、恐惧,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6、宣传预防知识,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健康指导】

1、适当进行隔离,以防交叉感染,所用物品需进行消毒。

2、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用药,不可自行停药。

十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护理常规

【概念】

指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护理评估】

1、评估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2、评估患者咳嗽咳痰情况,痰液颜色、量、性质。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措施】

1、根据不同病期安排病人适当休息;对有胸痛或骨骼、肝区疼痛的病人指导采取舒适的体位,减轻身体不适。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遵医嘱必要时经静脉补充营养或给予适量输血、白蛋白等。

3、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3L/min,给氧过程中监测动脉血气。

4、指导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必要时给予吸痰。发现咯血征兆时应做好抢救准备,清除口腔内的血块,置头低足高位。

5、疼痛的护理:了解患者的感受、忍受程度,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放松技巧,分散注意力,应用非药物止痛包括局部按摩或冷敷、针灸、听音乐等;患者应用非药物止痛无效,应及早使用有效的镇痛药物,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副反应。

6、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慰,多与患者沟通,尊重体贴患者。【健康指导】

1、合理安排休息,适当活动,提高生命质量。

2、指导患者定期复诊。

十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概念】

指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护理评估】

1、评估病人的呼吸形态、频率,有无紫绀,精神状态,神志和尿量。

2、评估水肿的部位和程度,评估增加心脏负荷的原因及诱发因素。【护理措施】

1、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呼吸困难严重者,取半卧位或坐位。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清淡易消化饮食。因高糖食物易造成痰液粘稠,故宜少食。

3、合理用氧,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4、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清醒病人应鼓励咳嗽排痰,痰液粘稠者可行雾化吸人后排痰。

5、正确记录和计算静脉输液量和滴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

6、指导病人戒烟,以控制慢性支气管炎的加重。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肺心病加重时的症状,如痰量突然增多,呼吸费力,心悸,嗜睡等,应及时就医。

2、指导在家氧疗患者低流量吸氧的重要性。

十五、肺脓肿护理常规

【概念】

指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组织坏死性病变,形成包含坏死物或液化坏死物的脓腔。【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咳嗽咳痰情况,痰液颜色、量、性质。

2、评估患者胸痛情况,有无并发脓胸。【护理措施】

1、病室安静、清洁、舒适、空气流通。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待感染控制与毒血症状消退后,可适当活动。

3、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4、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方法,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通畅。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痰量,注意观察痰液颜色,有无分层及痰中带血等。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紫绀等,应及时做好详细记录,必要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6、指导患者连续3日留取痰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健康指导】

1、鼓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上一篇:小学生森林防火征文文下一篇:幼儿指南艺术领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