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的高级护理实践与护理程序

2024-08-18

个体化的高级护理实践与护理程序(通用9篇)

篇1:个体化的高级护理实践与护理程序

个体化的高级护理实践与护理程序——授课教师:林平教授

个体化的高级护理实践与护理程序

杨柳 韩永奎 2012.6.19

一、护理评估APN的护理评估既系统又深入,具有以下特点:

1、护理评估体现整体护理APN为照顾者进行生理、心理、社会、心灵的全面评估,这里以肾衰竭患者的个案加以说明。

我是肾脏科的CNS。有一次,医生转诊了一位患者谭女士给我,请我向他介绍并使他解腹膜透析的不良作用,因为谭女士似乎不能自我照顾。然而,谭女士给我的印象是她并没有那么糟。一般而言,患者在没有接受腹膜透析之前,情况一定不太好,但接受腹膜透析几个月后,精神状况应有改善。我觉得举行一次家庭会议,谭女士住在乡下,他的女儿住在城市。会议期间,其女儿表示很愿意接母亲到她家里住并照顾母亲。其实,很多老人不愿意接受腹膜透析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连累家人。最后,我想医生建议给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我的职责是向患者提供信息,让患者了解不同的可能性并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这个案例描述了一位肾脏科的CNS在接诊一位由医生转诊的肾衰竭患者时的情景。虽然医生已初步判断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不足,不适合接受腹膜透析,但这位CNS考虑的不仅仅是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还考虑他的整体情况、治疗后可能的健康进展以及家庭的支持。它采用家庭会议作为护理评估策略之一,了解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以及家庭支持系统。这一家庭评估策略对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协助患者顺利的开始接受延续性腹膜透析治疗。

2、使用以循证为依据的评估方法以循证为依据进行的评估是APN的工作特色。严谨的研究过程以及历年的成果积累,能提示重要的评估范围,提供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的测评工具。不同的临床中心可用已建立的标准测量工具去收集患者的资料,以及扩大数据库。而且这些中心之间的资料可以作比较,有助于了解有关疾病群体的健康问题及进展。

不同专科有不同的评估范围及评估工具,以一个伤口评估的例子加以说明APN与一般护士在评估同一情况时,所采用的不同方法。对于伤口的护理评估,基础护理教科书都会建议护士评估伤口的位置、大小、是否有感染等,一般护士都会考虑的。但APN采用的护理评估方法比较具体,每一评估项目都有主要的参考标准,APN会用一些客观的指标去进行伤口评估。其中一套伤口评估指标是由Strauss和Aksenov(2005)参考了不同的伤口评估指标,并通过严谨的信效度测试而建立。该套指标包括5个方面:外貌、大小、深度、生物积聚和周围循环状况,每项评分尺度由“最好”到“最坏”,评分标准也有清晰的注明。为伤口状况赋予清晰而明确的分数。这个评估工具有利于临床护士通过比较来了解同一患者的伤口进展情况并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如,持续评估糖尿病患者足部伤口进展,可谓预防糖尿病足部病变的发生或治疗干预提供临床决策的依据,在科研方面有利于积累统一种病的研究数据及进行比较。

3、评估工具具有专科性APN的护理评估具有针对性的。例如,糖尿病科CNS在进行健康教育时,会对受照顾者进行以下特定范围的需要评估:健康史、现病史、药物使用记录、营养状况、精神健康状况、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曾接受的糖尿病相关教育、实际的知识及吃力技能(如胰岛素注射技能)、自我管理行为(如自我检测及记录血糖习惯)、使用医疗服务的方式、生活习惯等。

4、护理评估的内容具有前瞻性是指APN 在进行护理评估时,不仅仅重视现有的健康问题,还强调预防并发症,找出潜在的问题,并主动加以评估项目,为患者做风险评估。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机会,糖尿/

4病可导致实例减退或失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损伤或足部病变等并发症。糖尿病专科的APN在评估患者时需包括以上相关项目。

二、护理计划APN制定的护理计划必须具有全面性、延续性、团队协作性和协调性。

1、护理计划具有全面性是指护理计划考虑到患者生理、心理、社交、精神等方面的问题,除了患者本人,患者的照顾者和(或)亲属有时也需要包括在计划之内。如一个男性下肢溃疡患者的护理个案。我是伤口科的CNS。我最难忘的是协助一位患者保留他的双腿。患者何伯伯,60岁。我见到他时,他的腿严重发炎。淋巴腺炎导致慢性下肢溃疡已有20年之久,由于最近溃疡有恶化迹象,医生建议他做截肢手术。何伯伯是一个很活跃的人,一时间很难接受这个决定。他希望在截止前能环游世界。我知道他的心愿后,尽量想办法替他清理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生长、促进淋巴循环,教导何伯伯如何清洁伤口并在心理上进行疏导,最后感染得以控制。虽然何伯伯腿上的伤口未能完全愈合,但机制手术得以暂时缓解。

这个例子说明一位伤口科的CNS如何在身体方面替患者清理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生长淋巴循环,教导患者如何清洁伤口,控制感染;同时,在心理上疏导患者,从而实现整体的照顾。

2、护理计划具有延续性是指计划具有具体时间表,有规律地定期地随访患者情况;不只局限于处理实际的问题,还有预防性的、定期的风险检查。例如一个糖尿病黎明现象的护理个案。我可收治了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18岁,胰岛素治疗4次/日,因血糖控制不住入院。早餐前空腹血糖高达11.2mmol/L.。入院后,医生给予调整胰岛素剂量。入院前胰岛素使用剂量是:早餐前诺和灵R8u,午餐前诺和灵R6u。晚餐前诺和灵R6u,晚睡前诺和灵R4u。入院后给予调整:晚上睡前胰岛素用量增加2u,但是患者血糖仍然居高不下。3天后,患者血糖情况依然如此。早餐前血糖升高一般有3方面原因。其一,可能是一件基础量不够;其二,可能是出现苏未杰现象;其三,可能是黎明现象。我觉得该患者应该是黎明现象,这与患者正处在青春期,激素水平升高,造成早餐前空腹血糖升高有关。于是,我建议医生加强一件的血糖监测,增加1:00am、2:00am、3:00am、5:00am的血糖监测,结果显示,该患者夜间未出现低血糖,血糖值:1:00am为

4.9mmmol/L、2:00am为5.6mmol/L、3:00am为6.3mmol/L、5:00am为7.5mmol/L、早餐前(7:00)为10.6mmol/L、数据显示患者的情况是黎明现象。

这个例子说明一位糖尿病科的CNS如何按患者的情况策划检验血糖的时间,案例中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调整了胰岛素用量后情况也没有改善,早餐前空腹血糖升高,于是糖尿病科的CNS建议加强夜间的血糖监测,结果显示该患者夜间未出现低血糖,早餐前的高血糖为黎明现象。

3、护理计划要有团队协作性和协调性具有团队协作性是指由多专业人员参与护理计划,也包括患者本人的参与。现在很多慢性病的病因、症状和疾病发展情况很复杂,需要采取综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来促进或维持患者的健康,疾病的管理也需要各专业的配合。如一个脑卒中的患者,经医生紧急抢救、病情平稳后,需要护士指导患者的居家日常生活,鼓励患者自理,指导家人如何协助患者。此外还需要理疗师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运动,以达到最佳的活动状态,或者需要营养师提供意见,安排每天摄取的热量、指导选择合适的食物和烹调方法,让那些可能有吞咽困难或饮食欠佳的患者的营养得以维持。具有协调性是有规律地统筹各类健康活动,为了使团队中各人责任不会出现重叠,各专业人员应有明确的责

任范围,需要有协调性的计划,增强效果。如,上述提及的脑卒中患者,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的照顾,APN处于一个既具优势,也有专业责任的重要位置上,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确保患者得到整体的照顾。

三、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是一个全面标准的干预方案。以循证为依据,按特定的目标而制订。干预方案经由专家小组审核而确立,能确保每一个患者得到同样的照顾。例如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随访干预方案。患者出院前,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APN每1~2周按既定的随访方案电话随访患者,直至患者的血糖稳定,随访内容包括:

(1)检查患者以下指示与技能和健康行为:①指示与技能包括自我检测血糖技能、药物作用及副作用、低血糖处理。②药物治疗依从度包括种类、剂量、次数、时间。③自我血糖检测依从度包括次数、时间、规律性。④运动依从度包括次数、时间、规律性。⑤饮食依从度包括体重控制、均衡饮食、汤和热量摄取等。

(2)随访干预(按情况分级处理):1.第一级电话辅导 适用情况:①患者又足够的维持健康知识和初步的健康行为,然而依从程度不高,但可通过电话辅导处理;②护士可通过电话按患者所报告的血糖读书指示调整胰岛素用量;③护士与患者制定共同目标。2.第二级转诊至护士诊所咨询。使用情况:需要为患者进行身体评估或面对面的指导。3.第三级转诊至医生诊所咨询。适用情况:需要为患者进行医学评估或提供处方药物。4.第四级转诊至急诊室就诊。适用情况:情况不稳定。

这个例子是糖尿病科CNS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方案。该干预方案内容经糖尿病专科小组审核确立,用以指引护士想糖尿病患者提供一致性的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干预以沪市随访取代住院调节血糖为主要目标,出院后电话随访为主要的护理手段,并配以护理和医疗转诊作为随访同干预措施。患者出院后,CNS每1~2周按既定的方案进行电话随访,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所需随访至其血糖稳定电话随访的内容包括全面评估患者的血糖情况、健康行为,提供健康咨询、患者辅导以及与患者一起制定共同目标作为下一次随访重点。随访干预根据患者情况的轻重程度分4级:第一级:电话辅导,第二级:转诊至护士诊所咨询,第三级:转诊至医生诊所咨询,第四级:转诊至急诊室就诊。方案中清楚地说明了转诊患者寻求其他医疗协助的适用情况。

APN可以实施的护理措施是多元化的,往往也因为专科不同而内容有所不同。Martin介绍了有奥马哈家访护士协会发展的Omaha分类系统,这是一个以解决问题程序为框架的综合系统由问题分类系统、干预系统和结局的问题评价尺度3个部分组成。这个系统发展初期主要用于社区护理,近年来黄金月在多项研究中应用他来审视不同专科的护理,发现Omaha分类系统基本上能归纳APN的工作范畴。

四、护理评价要验证APN的护理干预效果,就必须选取具有信效度的效果评价指标。用于评价护理效果的常用指标有:临床指标、心理社会指标、功能指标、经济指标、满意度和患者主管自我评估指标。

1、临床指标用于评价症状控制、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护理效果。不同的专科有不同的临床指标,每一临床指标有具体的评分标准。如评价老年护理症状控制效果的临床指标有:尿失禁处理效果、便秘处理效果、疼痛缓解效果、神智改善程度、活动耐力、日常自我照顾技能的提高程度等等。关于评分标准,以上

描述的Omaha分类系统中结局的问题评价尺度是一个简易的评价患者问题结局的度量尺度,它从患者的认知、行为和状况3方面评价护理效果。每一方面有由“1”至“5”的5级度量尺度。

2、心理-社会指标包括适应程度、焦虑程度、疾病负担感、家庭关怀度等。有一些指标是针对特定的某一类患者,如查后抑郁;有一些指标是适合各类患者的,如疾病负担感。

3、功能指标国际通用的功能指标有很多,常用的有美国的Lawton和Brody于1969年制定的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ADL用于评价患者2方面的能力: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如厕、进食、穿衣、梳洗、行走和洗澡;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包括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服、使用交通工具、服药和经济自立。

4、经济指标包括住院天数、重复住院率、急诊室使用率、医疗服务使用率及每次使用医疗服务的费用等。除了医疗消费,社会经济效益也应包括在内,如不能工作的天数、前往寻求医疗帮助的交通费用、由于要照顾家人不能继续工作是代价等。

5、满意度满意度的调查是从患者的角度了解服务的质量。了解服务对象对服务的满意度固然很重要,但也应该重视服务的提供者—医护人员的感受。护理是一项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工作,护士护理服务中的一个关键元素,如果提供护理服务的护士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接受护理的患者也会感受到。所以护士的工作满意指标也应考虑在内。高级护理实践是创新的服务,APN自己的评价或同仁对其工作的满意度能帮助改善创新的服务。

6、患者主管的自我评估指标最新研究显示在评价护理成效时,无论客观结果怎样,患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主观评价指标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很多研究表明,患者的主管健康评价是死亡率、健康服务使用的预测指标。就像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评价自己的健康呢?由“1”至“5”的5级度量尺度:“1”很差,“2”是差,“3”是不好也不差,“4”是好,“5”是很好。其预测性也很强。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来说,能够执行疾病的自我管理或处理自己的健康问题是疾病康复或健康维持的关键,测量患者对自我照顾能力的信心,能让护士了解所提供思维健康教育是否有效。

篇2:个体化的高级护理实践与护理程序

一体化护理实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作为护理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育观念,从将学生培养成单纯的护理技术人员转变为将其培养成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能够成为促进护理工作发展主体的高素质人才;从传授“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护理知识与技能转变为传授“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知识与技能;从以灌输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具有参与教学意识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

作 者:李玲 马莉 杨力 Li Ling Ma Li Yang Li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36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年,卷(期):28(6)分类号:G420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护理实训 临床实践

篇3:一体化护理实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作为护理教师, 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育观念, 从将学生培养成单纯的护理技术人员转变为将其培养成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能够成为促进护理工作发展主体的高素质人才;从传授“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护理知识与技能转变为传授“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知识与技能;从以灌输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具有参与教学意识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

为此,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 运用一体化护理实训教学模式, 在护理专业的教学班中进行实践, 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一体化教学是指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是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 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 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 从而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将以教师为中心“教给”学生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会”学生;将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将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验室、实习病房、就业为中心。

实施一体化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都是一种尝试, 其最大的特点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无缝对接。

传统观念中护士的定位仅仅是医嘱的执行者, 但现代发达国家认为护士的职责应该是:医疗工作的管理者;护理理论的研究者;医疗团队的组织者;患者及其家人的教育者、交流者、安慰者和疏导者;医疗知识和自我护理常识的宣传教育者;对患者提供照顾者;患者权益的维护者;病残患者的康复师等。可见合格的护士需要身兼数职, 责任重大。因此护士仅仅具有护理技能是不够的, 还必须要从理论上武装自己。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的护理事业会逐步与世界接轨, 因此先进的护理理念是合格护士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

2 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首先要整合教学计划, 根据培养目标制订适宜的一体化教学计划, 并根据每年临床实践的内容变化不断补充和修改。其次要按比例缩减理论课课时, 增加实践课课时, 在学生两年的理论课程教学中, 每周加入1~2天的实践课程教学, 使学生在进入实习时能很快融入角色, 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缩短其由课堂转向临床的适应期, 使其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为此, 我们将一体化教学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使学生入学后开始接受素质教育与培养, 包括日常礼仪、职业礼仪、文明行为等。

第二阶段:使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突出实验室教学, 让学生在实验室中, 通过看 (观察) 、听 (学习) 、说 (反馈) 、做 (实践) 等途径, 将各项护理技术 (患者的出入院护理、无菌隔离技术、生命体征的监测、基础生活护理、各种注射法等) 学以致用, 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 改变单纯课堂教学抽象与死板的现状, 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直观。

第三阶段:使学生通过定科进行整体护理的学习。具体包括在科室收集资料, 提出护理问题, 制订护理计划, 并进行实施和评价。

3 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1)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讲授专业理论, 而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够指导生产实习。同时还要求教师能根据实践课程的特点, 编写课题教案, 并在巡回指导中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 做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 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2) 加快了学生的学习速度, 提高了其学习效率。通过演示实验、实训实习使学生各种感官受到刺激, 延长了其有意注意时间, 提高了教学的思维密度, 使学生用较少的时间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3)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最好机会和途径, 所以我们创造条件鼓励每名学生动手。对怕动手、不会动手的学生要个别加以指导, 使他们从怕到不怕, 从不会到会。

(4)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中职生的观察能力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表现为缺乏有意识的观察, 其次学生对突出的、显而易见的现象观察得到, 但是对那些不明显、细微的变化和现象却观察不到。我们力求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然后再指导其实践, 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

(5) 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双赢的心态以及打造自己形象、学会倾听、学会赞美的能力。

(6) 改变了传统职业学校只进行终结性教学评价的模式。几年来, 我们在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中, 广泛运用了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通过以考核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完成实验情况、操作技能的表现、临床实践课成绩、PLC的程序设计等内容, 对其进行多元化、全方位、具有开放性的综合评价, 以此来代替终结性评价。

(7) 专业技能考证通过率不断提高, 以我校护理专业2006级5班54人为例: (1) 理论与技能的考核合格率均达到了90%以上; (2) 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为89%; (3) 取得育婴师证书的为56%; (4) 取得美容师证书的为45%。

(8) 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我校自实施一体化教学以来, 教学质量明显改善, 学生素质明显提高, 毕业生一次性对口就业率达95%, 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在目前生源竞争激烈、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的情况下, 我校生源充足, 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 实现了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的目标, 使学校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4 几点思考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知识信息日新月异。以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这样才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 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我们在今后的一体化教学实践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 要掌握专业发展前沿信息。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掌握本专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 并将其及时充实到教学设备及教材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满足社会需要, 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而要做到这一点, 一方面教师要自我加压, 关注科技动态、到临床一线参与实训;另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条件, 如让教师走出学校参观、进修、提高, 不断吸收新成果等。

其次, 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创新。从当前的发展来看, 应开发和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现代化教学媒体, 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媒体的有效结合, 应用基于多媒体 (远程教学) 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 把讲课、演示和实验生动、直观地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边听、边看、边想、边做的一体化、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从而对学习萌发出浓厚的兴趣。

再次, 要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教学途径。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必须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材料、时间、岗位和基地。如果我们能探索出一条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途径, 不仅能有效解决消耗问题, 而且能使我们的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 紧跟医院发展步伐, 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 要强化实训基地和示教室的建设与管理。我们认为, 一体化实训基地可作为评价骨干专业和示范性专业的硬性指标。学校应重视一体化教室的硬件建设, 把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 并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管理力度, 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4:个体化的高级护理实践与护理程序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 立体化教材 实践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050-02

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必需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这对于那些本科、大专起点的护生来说可能压力不大,但对于不是同一起点、同一级别的中专护生来说,就困难多了。特别像我们河池这样老、少、边、山、穷教育严重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执业考试通过率更低,如2015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全市才有33%左右的通过率,远低于全国平均通过率。

为提高学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学校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更为先进、学生考试通过率更高的教学模式。我们申报的“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中职卫校《儿科护理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教研项目获得自治区教育厅2014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并已按计划顺利实施,现就现阶段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一、问题

(一)立体化教材知识面太窄,不利于临床实践

建设《儿科护理学》立体化教材的目的是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因此在建设立体化教材时,只考虑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而忽视学校学历教育教学目标,结果所编撰出来的精品教材通篇都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儿科护理学》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所占分数不多,约为总分的1/6-1/7,且各大考点均比较明显,因此,如编撰教材只考虑应试所需,则截除的知识太多,留下的内容少。当然,这可能会让学生很快记住这些应试重点、难点,可能对其考试过关有帮助。但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学校实施的是学历教育,不但要教学生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做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学校正规教学过程不应只局限于考试,不能为了考试而教学。考试只是对教学的一种检测而已,不能全面对教学进行科学地评价。此外,医学是一门特殊学科,不能简单用考试来全面衡量,因为还有许多考试大纲没有,但临床上确实又很重要的专业知识。如果完全按照考试大纲来教学,学生很可能连最基本的儿科护理操作都不会,却又拥有合法的执业资格证,那这个资格证还有意义吗?

(二)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太少,学生难领会

我们知道,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儿科护理学》内容所占分不多,如果根据这个课题设计要求,《儿科护理学》精品教材就得全部按照考试大纲来编撰,那么,教学内容就少,很多原本需连贯学习的专业知识被考试大纲斩断,让原教材内容大幅缩水。

原以为教学内容减少后教师授课会轻松、学生学习压力会大幅减轻,但在近一个月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学难度反而更大、学生学习更艰难。很多内容如按精品教材教学,学生根本不理解、不领会儿科护理意识及护理程序等,只单纯地记考试内容,属机械记忆,很快就遗忘。医学知识具备很强的逻辑性,少了相关基础知识的连接,其内容就显得凸兀且学生更难理解。如果学生理解不透,其所学知识就不牢固、不扎实,在临床实践中就可能会出问题、有纠纷。

因此,如仍坚持原课题设计,机械性地按考试大纲来编撰精品教材,那么虽然可能会对学生考试有利,但对学生的终身教育、护理职业、整体素质来说,反而不利。

二、对策

(一)扩宽知识面

虽然护士执业资格证对护生很重要,但相对于其一生的职业生涯来说,掌握全面儿科护理知识更重要。资格证当年考不过,可下年再考。而全面的学历教育,错过学生时代就难再有机会了。如接受的不是全面的、扎实的、连贯的专业教育,便是不完善的学历教育。因此,必须扩宽学生知识面、完善学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对《儿科护理学》精品教材进行全新修改,扩宽专业知识面。要知道,学校是以学历教育为主要目的,考试只是学历教育的一种检测手段,不能全面体现学校学历教育状况,因此要增加儿科护理相关专业知识,使其具备连续性、逻辑性、科学性,让学生更易学习、更易理解、更易接受。只是在过程中,仍以考纲为重点,兼顾学生临床实践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既扩大学生知识面,有利于临床实践,又能提高学生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适当增加教材内容,使其更符合教学逻辑

为保持医学教育的逻辑性与延续性,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及学生学习特点,在编撰《儿科护理学》精品教材时,要适当增加教材内容。对于那些考试大纲没有要求而临床又需要的内容要增加,如“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急症患儿的护理”“住院患儿的护理”等,使学生学到的护理知识更加完善、更加连贯,也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感觉有逻辑可寻,不至于断点,学生课后自学也才能有所理解。

对那些考试重点或出题高频点的内容,在阐述其含义时更加应该注重准确性、完整性,不能断章取义、模棱两可,否则不但不利于教师教学也不利于学生学习,且无法体现其在考试中的份量,无法引起学生重视。

总之,编撰立体化教材的目的与学历教育的目的并不相左,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且能提高学生考试通过率,凡应增加的内容都要增加,只有这样,教、学、考才能更好地有机结合,达到课题立项目的。

【基金项目】“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中职卫校《儿科护理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是广西教育厅教改课题。

篇5:护理程序的步骤及方法: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对病人现有的或潜在的身心健康问题的描述,这些问题是在护理工作范围内,护士有责任、有能力进行处理的。具体地说,护理诊断就是指护士询问、察看,检诊病人后,通过对病人的病情、心理、家庭和社会状况的了解,判断出需要采用护理手段解决的核心问题,据此做出的结论。

(二)护士诊断的组成及公式

1.组成 确立一个护理诊断,应有4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1)诊断名称 对护理对象健康状况的概述性描述,即诊断名称,亦称健康总题。

(2)定义 定义是对诊断名称的一种明确的表达以此与其它诊断作鉴别。如口腔粘膜改变的定义是口腔粘膜组织的破坏状态。

(3)该诊断的有关因素 即各种可引起问题或影响问题发展的直接、主要的促成因素和危险因素。

(4)诊断的依据 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各方面的表现。

2.公式 护理诊断包括三个部分,称为pes公式。

(1)健康问题(problem),是护理诊断的名称,是对个体健康现有的或潜在状况的描述。这些问题均反映了健康状况的变化,但并不说明变化的程度。

(2)原因或有关因素 (etiology) ,即相关健康问题或与此相关的因素,或危险因素。原因常指引起该问题的直接因素。有关因素常指引起该问题的相关因素。

(3)症状和体症 (signs and symptoms) ,在病人身上观察到的一组症状和体征,往往是健康问题的重要特征。

例如,营养失调p,肥胖s与饮食摄入过多有关e。临床上护理诊断经常是问题(或症状和体征)+原因(在明确的情况下,或有关因素,即pe或se公式,例如:“疼痛,由于手术后伤口引起”,“焦虑,与担心手术效果不理想有关”。

(三)护理诊断的类型

护理诊断分成两种类型,确定护理诊断的类型主要看症状的体征。

1.现有症状的诊断 是指那些此时此刻病人正经历着的问题,即病人已表现出来的症状如“原有的舒适状况改变与股骨牵引的强迫卧位有关”,病人伴有疼痛、全身不适、睡眠不好、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或体征。

2.潜在症状的诊断 是指病人目前尚无某些特定的症状体征,但具有一些先兆或有某些危险因素存在,如果在护理中未考虑到其危险因素,未采取预防措施,病人就会发生问题。如“潜在跌伤、与肌无力有关”,对这些影响健康的潜在问题做出诊断称为潜在症状的诊断。还有一种“可能的护理诊断”类型,指当缺乏足够的资料来支持一个已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诊断时,可写一个“可能的护理诊断”,此时,护士应继续针对该问题收集资料,根据补充的资料排除此诊断或进一步确定诊断。

(四)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与联系

疗诊断是对一个疾病、一组症状体征的叙述,是用一个名称来说明疾病的原因、病理生理改变,以便指导治疗措施;护理诊断是叙述病人由于病理、心理状态改变所引起的现存的或潜在的影响健康的护理问题,是制订护理措施的依据。护理诊断由护士作出,护理诊断既要参照医疗诊断,认识病人的疾苦和生理需要,采取配合医疗的措施或与医生合作,治疗疾病,促进、恢复病人的健康;又要按照病人的个体差异,心理、社会因素的不同,对疾病的反应和需求各有不同的特点,确立不同的护理诊断。同一种疾病可有不同的护理诊断,不同的疾病也可以有相似的护理诊断。一般认为护理诊断涉及三方面。

1.配合性护理诊断 如执行医嘱,在这一范畴中,护士的职责在于使医嘱中的治疗方案得到准确无误地执行,对医嘱范畴内的问题一般不需要护士作诊断,而执行医嘱过程中监测病情变化及治疗反应、预防并发症,则需要护士对之作出护理诊断。例如当发现某一糖尿病病人有低血糖先兆症状,护士应诊断“有低血糖可能,与使用胰岛素有关”,须准确测试尿糖,按标准调配饮食,严格记录进食量,观察临床症状,为医生提供调整胰岛素用量的依据。

2.合作性护理诊断 对病人的治疗目标往往由护士与医生共同合作完成。如脑脊液漏的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可能”,医疗范畴是选用抗生素,护理工作是切断感染源。如将病人安置在清洁的病房,保持适当卧位,头部垫无菌治疗巾,定时清洁鼻腔、外耳道、防止逆行感染或结痂。预防感冒,避免因咳嗽影响裂缝愈合。这是医护合作为一个共同目标―――预防颅内感染的过程。

3.独立性护理诊断 根据病人现有的或潜在的身心疾苦或不良反应,在护理职能范围内,护士有责任对病人的健康问题作出诊断,并自行选择护理措施以促进健康或缓解病情。限制和预防各种不利于健康的消极因素,包括生活护理方面、功能锻炼方面、营养代谢方面、排泄功能方面、休息睡眠方面、认识感知方面,情感行为方面以及家庭、社会支持方向等。如当病人因疼痛害怕咳嗽或无力咳出分泌物时,护理诊断为“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与痰液粘稠、无力咳出有关”,护理措施为定时给病人翻身、叩背、雾化吸入、吹水泡锻炼,帮助保持正确体位,指导腹式呼吸、有效咳嗽等促使痰液排出,以预防肺部并发症。

独立性护理诊断是由护士独立完成的工作,它与医疗诊断有根本区别;而配合性与合作性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有一定联系。一个病人的医疗诊断确立后,常用相应的配合性与合作性的护理诊断,但这一点不是绝对的,相同医疗诊断的病人由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因素不同,其护理诊断也可有不同之外。

建立护理诊断是护士独立性职责的体现,它帮助护士决定对病人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护理诊断的功能在于护士可根据它提出预防性措施,如健康教育、功能、褥疮防治、预防并发症等。也可根据它提出纠正性措施,如定时挤压胸管,帮助病人咳嗽,以解决胸腔闭式引流管有效能降低的可能。

总之,护理诊断反映了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各方面的状况,提示了病人应得到的护理,这与医疗诊断既有根本性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五)书写护理诊断时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明确,简单易懂。

2.一个诊断针对一组具体问题。

3.护理诊断必须是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整理后得出的,不同的病人患有同样的病,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护理诊断,要看病人的资料情况,要有足够的证据做出诊断。

4.确定的问题是需要用护理措施来解决、缓解或进行监测的,而不能是与医疗范畴有关的问题。

篇6:基础护理学: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

(一)评估

评估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病人资料的过程。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作出大概推断,从而为护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评估是整个护理程序的基础。同时也是护理程序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如果估计不正确,将导致护理诊断和计划的错误以及预期目标失败。

1、目的:

(1)为分析、判断和正确作出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提供依据。 来源:考试大

(2)建立病人健康状况的基本资料。

(3)为护理科研积累资料。

2。内容;护士收集资料的内容应该与护理有关,并且尽可能不与其他专业人员重复收集相同的资料。根据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的理论观点,评估内容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文化的、发展的及精神的诸方面的资料,从整体护理观点出发,全面考虑生命过程中这五大方面的资料,从而更好地确认病人的能力及限制,以帮助其达到最佳健康状况。收集资料时一般可从下面14个方面进行:

(1)一般情况:包括病人的年龄、职业、单位、职务、民族、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住址、家庭成员、病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2)精神情感状况:病人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精神及情绪状态,人格类型,感知和辨认能力,病人对压力的反应,对自己目前状况的看法和自我形象概念等。

(3)生殖系统:性功能的状况及有无改变,女病人要询问月经史、分娩史、计划生育情况。

(4)环境状况:病人有无安全感,并根据病人的年龄和精神状况分析是否需要安全保护措施如床栏;是否有交叉感染的环境因素。

(5)感觉状况:

视觉;有无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复视和幻视等。 来源:考试大

听觉:有无听力障碍、失聪,能否听清楚一般说话的声音,是单耳还是双耳有问题,有无耳鸣、幻听等。

嗅觉: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嗅觉。

触觉:对各种疼痛、刺激以及触摸的感觉等。

味觉:味觉是否齐全,最简单、最基本的味觉是否存在。

(6)运动神经状况;行动是否方便、有无受到限制对日常和剧烈活动的承受能力,关节有无畸形,肌肉有无萎缩,走路的方式是否需要借助拐杖、轮椅等。

(7)营养状况:病人肥胖还是消瘦,有无体重增加或减轻,饮食习惯,有无偏食,喜欢吃什么,胃肠道有无手术史,检查或服药对食欲有无影响。

(8)排泄状况;平时的排便习惯与规律,目前有无改变,引起改变的可能原因,哪些方法有助于正常排泄,最近有无其他特殊问题如大、小便失禁、便秘、腹泻等。

(9)水、电解质平衡状况;正常摄入及排泄情况,有无特殊方面的问题影响正常摄入,有无多饮或不饮等。 来源:考试大

(10)循环状况;脉搏的速率、强弱、节律,心音是否正常,心律与脉律是否一致,血压是否正常,观察指甲、皮肤以了解末梢循环。

(11)呼吸状况:呼吸频率、节律、呼吸音,体位对呼吸的影响,有无吸烟史,吸烟多长时间,每天吸多少。

(12)体温状况;病人对体温的主诉,测量体温以了解基础体温,病人出汗的时间和方式,有无盗汗。

(13)皮肤状况:皮肤的颜色、弹性、完整性,有无出血点和淤斑。

(14)舒适和休息状况;不舒适的原因,哪些措施可使病人感到舒适,病人睡眠是否足够,借用何种方法可以帮助睡眠。

3、方法:

(1)系统地观察;即通过使用视、听、嗅、味、触等感觉来取得病人的资料,观察是进行科学工作的基本方法,护士与病人的初次见面就是观察的开始。如病人的外貌、步态、精神状况、反应情况等;而病人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的评估及实施措施后效果的评估都依赖于系统的、连续的、细致的观察。因此,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病人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从中选择性地收集与病人健康问题有关的资料。

(2)交谈;交谈是一种特别的人际沟通方式,通过与病人或其家属、朋友的交谈来获取护理诊断所需要的资料信息。交谈可分为正式交谈和非正式交谈。正式交谈是指预先通知病人,有目的、有计划地交谈。例如入院后询问病史,就是按照预先确定的项目和内容收集资料。非正式交谈是指护士在日常的查房、治疗、护理过程中与病人之间的交谈,此时病人感到很自然、轻松,可能认为是一种闲聊,但是护士能从这样的交谈中收集到病人较为真实的资料。交谈时应根据病人的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3)护理体查:在掌握望、触、叩、听、嗅等体检技巧的基础上,运用这些体检技巧进行体格检查,以收集与护理有关的生理资料为主,而与病理生理学的诊断有关的体检应由医师去做。

(4)查阅记录:包括病人的病历、各种护理记录以及有关文献等。

4、分析、整理资料:将收集记录到的资料按照fayabdellah的21个问题分类,或按marjorygordon的11个型态分类,但比较常用的是按abramhammaslow的五个基本层次需要来整理分类,然后作出如下推论:

(1)无明显健康问题的项目,应为病人提供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方法。

(2)发现问题的项目,包括现存的和潜在的。 来源:考试大

篇7:个体化的高级护理实践与护理程序

1、解除病人对疾病地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协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

3、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通过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尽可能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1、躯体需要、是指生理病理的需要。如对空气、休息与睡眠、饮食与水、排泄、活动、安全等的需求。

2、感情的需要:由于陌生环境,接触新异的检查与治疗,与亲友分离所致,需要亲人探视与关怀,医护人员同情与关心。

3、受尊重的需要:要求他人尊重自己,重视自己。

4、被接纳与社交的需要、适当的活动及精神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迅速消除陌生感。

5、精神上的需要;有事业心的人,希望继续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事业上的成就。

6、提供信息的需要:了解疾病的知识,自己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及作用。手术效果,主管医生、护士水平、预后等

三、心理护理程序:即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护理,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及反馈功能的过程。,综合即指要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处理病人的心理反应;动态是指心理护理应根据病人的心理反应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变化进行护理;决策是指根据病人的心理反应作出心理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反馈是指采取措施以后的结果可以反过来产生影响;根据问题地变化进一步制定决策。心理护理按照护理程序作为护理实践中的工作方法,能够保证病人得到完整的、连贯的、具有专人负责的管理。护理程序的具体步骤如下:

1、估计:即收集主、客观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和列出心理护理诊断。

2、计划:在列出心理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后,制定心理护理目标;根据目标作出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决策,即心理护理计划。

3、执行:即将心理护理计划的具体措施付诸实施。

4、评价:即检验预期效果是否过达到,列出执行措施后出现的反应;再将反应与原来制定的护护理目标进行比较、以观察是否达到要求;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心理反应重新估计。

通过交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准确掌握病情和有关护理问题及心狸反应,在交谈过程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交谈时要注意具有合适的环境、时风地点(僻静);和谐的气氛,使病人感到亲切,愿意诉说自己的痛苦和困难;护士要注意仪表,并以和蔼、诚恳的态度,同情、关怀的心情,心平气和地进行交谈。一注意谈话技巧十首先自我介绍,说明交谈的目的,让病人自己叙述,护士主要是倾听以估计病人的反应和语有表达能力。为了使病人能畅所欲言,在交谈中可给以鼓励,希望他继续叙述,同时观察病人的非语言行为。在交谈中注意对病人尊重。对沉默寡言者应多启发,对兴奋多言者不能厌烦要善于引导。

在收集主、客观资料时要了解病人疾病方面的情况,还要了解病人日常生活情况,如饮食、排泄、休息、睡眠、自理能力、爱好、认识能力,对自己疾病伪看法、应付能力、存在的思想问题,家庭角色关系,人际交往等情况。

在交谈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外观、反应情况,病人的警觉状态,并连续观察,有意识地发现是否存在否定诊断的迹象。以及执行护理措施后的效果等。

护士应掌握一定的体检技能,包括常规生命体征及各系统的检查(望、触、叩、听、嗅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了解病情变化。

制定心理护理目标时,应有明确的针对性,是应针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心理护理问题泪标应包括具体的达到的结果及时间。

在制定心理护理计划时确制定协助病人达到目的的具体计划及护理措施,即护嘱:

四、心理评估泡括行为及精神状态两方面:

1、行为:行方的发生可分为两类即言语狩为和非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是指说的话,非言语行为是指姿势。动作、面部表情和声调等言语以外的行为。以行为为中心,再分析其他心理评估方面。

2、精神状态:

a.一般外表包括表情、衣着、修饰、任何特殊的容貌。

b.动作包括手势、步态、身体动作的协调、抽搐、颤抖、狞笑、咬指甲、绞扭自己的手、轻踏脚步,不自主移动,精神动作障碍。

c.情感包括无表情或外观表现恐惧、生气、忧郁、得意、攻击、愤恨、焦虑。

d.心情是指对方主观描述自己的感受。个人显示的心情是否适合当时情境。

e.言语和沟通包括声调、说话速度、自发性、连贯性、咬字、言谈间隔、潜在的反应(既回答前的歇息)、装腔作势、沉默(此项为评估如何说话而不是说话的内容)。

f.思考过程和内容包括先入为主的偏见、关联性、妄想、人格解体、强迫思想——幻想,语言的逻辑性。

g、大脑感觉中枢包括:(a)对人、地、时、环境的定向感;(b)对近期和远期的记忆和回忆;?计算能力和数学记忆力(顺背和倒背7和3的倍数);(d)一般常识(著名的领导人物、地方、事件、距离);(e)抽象思考能力,如解答一般性迷语;(f)知觉的曲解,如幻觉、错觉。

h、人格形态:依赖的或独立的,多疑的或接受的,自大的或自卑的,防卫的或开放的,控制的或松弛的。

i.其他心理方面评估:(a)动机:个体是否提出有关病情、治疗、护理或一般性的需要,要求和希望;(b)个人能力:是否能辨别个人的长处、语言能力、自我意识、创造力、特殊兴趣,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价值与信念;(d)生活方式;(e)正常应付能力:遇到困难如何处理,费时多久才能渡过难关。

j、心理测验:目的在区别器官性与精神性异常、测验智力和评估精神病理学、精神神动力学、人格和感觉。从护理的目的而论,护理工作者应重视个体的心理评估,而给以作出护理计划。心理测验分为客观的和投射的。客观的心理测验是质的评估,总括职能倾向和兴趣测验,智力测验(魏氏成人智力量表)。及多重人格量表测验。投射的心理测验是测验对刺激的反应、反射个体的幻想和个人适应能力。如完成句子测验,画人像测验等。

五、心理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是对一个人生命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发展及精神方面健康问题的说明,这些问题是属于护理职责范围以内,能用护理方法解决的。护措诊断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1986年召开的国际护理诊断会议上决定的,是用人类反应型态作为护理诊断分类依据。另一种是按功能性健康型态来分类。有关心理反应方面的护理诊断常见的有:

a、社交障碍:个人社会交往不足、过多或无效。

b、社交孤立:个人经受到了孤独,并感到是被人强加予的消极或威胁的状态。

c、角色紊乱:个人感受自己的角色有所改变,受到干扰,有角色冲突。

篇8:个体化的高级护理实践与护理程序

但是,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做大量准备及协调工作, 例如教学项目选取、教学场地布置以及教学过程设计等。如果把握不好, 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浪费课堂时间, 延误教学进度。

1 教学准备

1.1 教学项目选取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 系统介绍了护理学发展、基本理论、护理程序、护士素质以及基础护理技术, 包括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舒适与安全、生命体征的评估、冷热疗法、排泄护理、给药、静脉输液与输血、标本的采集、病情观察和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与护理、临终关怀、医疗护理文件的记录等内容。其中有很多教学内容经过梳理和调整, 可以成为具体教学项目, 如护理程序、医院与住院环境、出入院护理、运送病人技术、卧位安置、口腔护理、头发护理、皮肤护理、晨晚间护理、生命体征测量、一般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口服给药、吸入给药、注射给药、静脉输液输血、冷热疗技术、标本采集、危重症病人护理、临终护理、病案管理等。这些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虽是独立的学习单元, 但与前后内容联系较多, 具有延续性, 又是医院最常见的工作内容, 适合进行项目教学。在教学中,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真人模拟、实验室操作练习、医院见习实践等方式进行, 尽量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1.2 教学环境创建

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应包括全真模拟实验室、对外开放的医院或诊所等。硬件配置和环境设备适宜的教学场所是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备条件。我校附属康复医院虽规模不大, 但护理学基础科目见习所需设备齐全, 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可近距离接触病人、医生、医技人员等, 对培养其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情感有很大影响。

1.3 教学过程设计

在医院或模拟病房开展教学前, 教师需对教学资源和环境进行有效整合。例如查看医院教学环境, 联系合适的病人, 协调护士工作, 安排医护人员指导等。在合理利用有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顺利进行床边及实验室教学。教学过程设计要考虑到各个环节, 如课前学生准备和理论铺垫, 课中学生分组及临床带教教师安排、教学总结归纳, 课后学生学习状况评价等, 以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

2 教学过程

2.1 课堂管理实施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为便于管理, 我们一般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5人左右, 尽可能确保每组都有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干部, 或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及应变能力等较强的组员, 凸显每个学生的特长。每组分配的带教教师, 可以是学校协助教师, 也可以是临床带教教师, 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 处理突发情况, 防止意外发生。特别是医院, 在护患关系较为紧张的今天, 如果让学生随意进行实践活动, 有可能会引发意料之外的护患矛盾, 影响医疗秩序和教学效果。教师的及时引导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对学生表现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能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总结部分, 应强调操作中理论知识的总结和升华, 补充实践教学未涉及的内容, 防止出现知识缺漏现象。

2.2 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 可按照教学内容作适当选取。如在模拟病房教学时可采用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 在临床教学时可采用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 PBL教学法用途较为广泛。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 以病案为先导, 以病人为临床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和讨论的教学方法, 也是一种从临床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2]。PBL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团队精神, 使学生素质及综合能力得到提高[3]。

情境教学法也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 是指从教学需求出发, 以案例或情境为载体, 以提高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4]。不管是模拟情境还是真实情境, 都能将学生带入职场, 感受临床工作氛围, 培养扎实的岗位能力。

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例如让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前任务准备;让胆小腼腆的学生进行病史采集, 与病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让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等, 督促学生勇敢面对自己的弱项, 逐步提升综合素质。

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 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 更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在互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3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运用一切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与检测的过程。传统评价手段主要有测验、征答、观察提问、作业检查。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可引入操作考核、案例分析考核甚至邀请医生或病人对学生课堂表现、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等进行评价。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学设计要改变以往将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且过分强调总结性评价的方式, 强调多元评价主体, 实施形成性评价、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理实一体化教学可由学生本人、组员、教师、医生或者病人对其在学习操作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结果等做出多方面评价。

4 存在问题与思考

4.1 缺乏配套的专业教材

现有教材以理论、实践分开的两段式内容为主。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备课时做大量准备工作, 将教学目标融入课堂活动中, 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职业教育理念。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发校本教材, 缩短课堂教学与临床及现代护理技术的距离。

4.2 教师素质需提高

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仅是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 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和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 更要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能力和创新综合能力[5]。

4.3 学生人数较多时无法确保教学质量

小班化教学是职业教育的趋势, 如果学生人数众多, 可安排临床带教教师或协助教师一起参与教学, 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冯义夫, 陈启优.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初探[J].新教育, 2009 (12) :45-50.

[2]郭勤.改良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的应用初探[J].实用预防医学, 2008, 6 (3) :935-936.

[3]王淑玲.PBL教学法在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8) :44-45.

[4]沈卫萍.多种情境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4) :70-71.

篇9:个体化的高级护理实践与护理程序

关键词:老龄化老龄慢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22-01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收治960例慢病患者为实施对象,其中脑梗57例,慢性支气管炎27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8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0例,高血压病240例,糖尿病98例;男性590例,女性370例。

1.2实施方法。

1.2.1拟定慢病护理告知程序的内容。根据慢病患者的病种类型,拟定慢病护理告知程序内容。内容有:入院须知,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指导,出院宣教,随时复诊,不定期随访等9个方面的内容。将慢病护理告知程序的详细内容制作成卡片,进行健康教育宣教。

1.2.2实施老年慢病护理告知程序。

由责任护士实施,具体做法如下:①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入院须知,告之住院期间注意事项,护患达成共识;②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医院环境,主治医生,科护士长、责任护士作息时间、安全制度、陪护制度等,消除患者的不信任感和陌生感;③详细询问患者及家属此次住院发病的诱因,做出相应的健康教育卡片;④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明治疗方法,用药原则,注意事项,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方案;⑤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在治疗和护理过程当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不良后果以及抢救预案;⑥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效沟通,解除患者的心理不适;⑦出院前完成出院宣教,以口头形式详细交待注意事项和随时复诊,互留联系方式。

1.2.3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评分标准:满分20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告知形式、告知方式、入院须知、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度、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康复护理;预防指导、出院宣教等10个方面。由护士长在患者出院前调查并填写完该表。根据评分结果划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分值为;0-8分为不满意;9-13分为较满意;14-20分为满意。

2成效

实施慢病护理告知程序后,进行健康教育,患者满意778例(81%),较满意154例(16%),不满意28例(3%),满意率97%。无患者投诉。

3讨论

3.1实施慢病护理告知程序后,消除了患者的紧张、焦虑、孤独感、陌生感、无助感等负面情绪。实施慢病告知程序后,不仅提供了优质的专业服务,还与患者建立良好情感沟通,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病情观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护士通过细心观察、了解,掌握每个患者不同心理状态,及时解除患者的不适,特别对于老龄慢病患者尤为重要,因很多老年患者不愿或不会表达自己的不适,需护士主动沟通与观察,才能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1],及时告诉值班医生,不错失最佳治疗,取得抢救时机,同时如亲人般照料与呵护,消除慢病患者的陌生感、不信任感和紧张感,使患者配合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3.2实施慢病护理告知程序后,老年患者的饮食护理和安全用药得到保障。

慢病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根据慢病的种类,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通知家属予以配餐。老年慢病患者消化功能、代谢功能差,因而老年患者的饮食宜荤素搭配,以清淡宜消化的膳食为主,应软烂宜多样化,食物中营养搭配均衡,才能使其得到合理的营养膳食,保障其营养供给。

老年慢病患者常同时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治疗中药物品种多且杂,多数慢病患者需要长期或终生服药。责任护士通过入院宣教时,掌握慢病患者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所患疾病的种类和对疾病的认知等进行评估,制定服药计划。对于精神有异常或服药依从性较差的患者,责任护士协助和督促患者将药物服下。对于外用药,责任护士详细说明,并在盒子外贴标签,注明不可口服[2]。杜绝了老年患者因记忆力减退,认识能力和分辨力差所导致的误服、漏服和多服的现象。

3.3实施慢病临床护理告知程序后,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护理落到实处,并贯穿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老年慢病患者,病情重迁延不愈,从而产生恐惧、抑郁心理,康复欲强,希望得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和护理。有择优心理,想选择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生和护士,担心误诊和误治。针对老年慢病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疾病的特点实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3],责任护士首先运用尊称,不以床号和实名实姓称呼,进行具体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准确无误。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细致的解释,做到坚持原则又关心体贴。有效的语言沟通在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可以起到心理保健和心理治疗的做用[4]。

老年慢病患者病情复杂多样,不同疾病的病因、各不相同诱因各不相同,预防保健措施各不相同,因此,责任护士针对不同的病种、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疾病特点,病情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健康宣教。在具体实施健康宣教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健康宣教的内容及时增减、及时评价反馈和调整。

老年慢病患者各脏器、肢体功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加上慢病的长期折磨,老年人活动受阻,更进一步的影响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下降。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制定康复训练,包括肢体活动度的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康复训练,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3.4实施老年慢病临床护理告知程序后,医护人员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了不定期随访(电话、门诊等形式)。部分老年慢病患者出院后不能自觉遵守饮食原则、按时服药及时监测血压、血糖等。因此,护理人员应在出院前告知和紧密随访,可以提高患者长期配合治疗的自觉性。在随访过程中给患者宣讲一些新的信息和知识,更好的控制慢病的发展,延缓其并发症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5]。

4总结

通过实施老年慢病护理告知程序后,使患者的到了全方位的服务,增强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当患者遇到不适时,更愿意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融洽了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自己的态度、语言、行为等,有意識的影响老年慢病患者的感受和认知,改变老年慢病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他们早日康复[6]。今后将近一步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满意让家属放心。

参考文献

[1]刘曲.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老年慢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探讨.中国临床护理杂志,2011(11);466-467

[2]李凯利,王晓峰.老年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2-16

[3]牛慧媛.老年人的护理体会,中国临床护理,2009,1(4):306-307

[4]蒋晓蓉.浅谈医患之间的语言交流.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5(4):199-200

[5]金岚,张娜.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舒适护理.现代护理,2008,14(2):165-166

上一篇:乡镇副乡长工作总结下一篇:“祖国在我心中”为题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