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

2024-08-07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共15篇)

篇1: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

《用心灵去倾听》是西班牙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时,紧紧抓住心灵和倾听两个词,体会苏珊是怎样用心的,又是怎样有耐心地倾听?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倾听者,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引导学生注意苏珊对死亡的乐观主义态度,她对待鸟儿和自己的死亡都很从容,“到另一个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称道的。在这堂课中,我紧扣“倾听”一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及师生、生生演一演的方法感受他们之间的故事。并让学生找到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感悟,感悟到她的乐观、耐心善良、温柔、细心;品味苏珊对“我”那母亲关爱。进而理解“我”心中的苏珊像母亲,苏珊心中的我似儿子。苏珊是用爱心在倾听,用心在歌唱一首爱的歌曲,回归到课题,点题,教学反思《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学生能够紧跟老师思路进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欢笑、伤心。

听是技巧,是修养,更是一门艺术;苏珊在面对一个陌生男孩的倾诉时保持的是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正是这份亲切、平和、耐心,使小男孩拥有了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的心灵。倾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会倾听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可就在这份责任、这种追求之中,我反思自己的工作:当学生触犯纪律时,有的师长会痛心疾首无休止的教导;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有的会恨铁不成钢的批评教育;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有的更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当学生羞涩地走近他欲言又止时,有的是自作聪明,循循善诱……

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听听他的解释呢?没有哪个孩子是存心想犯错误的;当学生气喘吁吁的跑进你的办公室,想对你说点什么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停下手中的活儿,注视着他的眼睛,静静地听他说完呢?当学生在路上兴冲冲地和你打着招呼想和你分享他的快乐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停住自己匆忙的脚步呢……让我们学会用心灵去倾听!这样,你会听到学生心灵的诉说,你会享受到教育的最大快乐与幸福!

篇2: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

城子九年一贯制学校 于艳丽

《用心灵去倾听》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也很感人,讲述了接线员苏珊用心灵倾听“我”的困难,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帮助“我”的真情故事。苏珊用自己极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倾听,以她那富有诗意的语言使一个孤寂、无助、对死亡充满恐惧的男孩变得快乐、自信,她影响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

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从课题入手,请学生说出怎样听才是“倾听”?用心灵倾听是一种怎样的倾听?引起学生注意。然后进入检查预习学习环节,学生通过自学读书,弄清楚了谁在用心灵倾听谁的话,知道了本课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也理清了课文脉络。接下来,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找出令自己感动的语句,仔细研读,体会到用心灵倾听能给别人带来帮助,和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最后小组展示,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释疑,并明白一个道理:用心灵去倾听,用心去和别人交流,你付出真心时,也能得到别人的真心。

由于提前安排了预习,因此在课堂教学时,能节约时间抓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能快速找出令自己感动的语句,做出批注,和大家交流。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新课改模式,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生本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互相合作交流中,集中注意力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因此,本节课比较顺利的完成了这节课教学任务。

一堂课讲完了,可是仔细想想,这节课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1、在学生找到令人感动的重点句子小组展示的时候,提醒了学生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却忘记及时点拨学生学习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

2、让我们学会用心灵去倾听!这样,你会听到学生心灵的诉说,你会享受到教育的最大快乐与幸福。

3、由于文本偏长,学生读文时间占用较长,因此小组展示环节过于仓促,没让学生充分去读,在读中感悟。

4、拓展阅读文章过长,学生读的少,没读透,所以理解起来有难度。

5、备课时时间分配考虑不够充分,因此没有完成当堂写作的内容,留有缺憾。

篇3:生本对话:用心灵去注视与倾听

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 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 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面对有思想有灵性的文本,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去倾听文本的声音, 感受语言的色彩, 体验作者的情感, 从而学会去寻找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理性, 建构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

一、创设情境, 唤起阅读期待

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形成阅读期待, 使学生乐于阅读, 在充满乐趣的阅读中获得知识, 发展思维, 培养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阅读, 实质上是“披文入情”的过程。语文教学, 就是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曾经有过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经历的感悟, 做到移情入文, 这样学生才能获得与文本对话的话语权。

1. 精心打造生本对话的“叩门砖”。

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可以说, 阅读期待是读者固有的。我们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 有效地去唤醒这种固有的阅读期待, 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对话中去。

在学生接触文本之前, 教师适当地设置悬念、交代背景、利用媒体创设情境, 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唤起阅读期待。如在执教《番茄太阳》一课时, 老师在学生朗读课题之后, 引导学生说说课题有什么特别之处。孩子们有的说:“什么是番茄太阳?番茄和太阳有什么关系?”有的说:“番茄是一种蔬菜, 而太阳是在空中的, 怎么可以把太阳和番茄相提并论?”还有的说:“课题上怎么还加上了引号?”……在学生愤绯之时, 教师适时引导:“是啊!所以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 想读吗?请大家捧起书本, 读一读这篇叫《番茄太阳》的文章。要大声地读。老师要看谁读得最投入、最认真。”

2. 合理利用生本对话的“催化剂”。

文章不是无情物, 它在交际运用中必然伴随着人的思想感情。学生接触文本后, 教师创设与文本主旨相关的问题情境, 以针对性的问题为“催化剂”, 激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学生与文本对话受阻时, 老师更要善于创设情境, 让学生将文本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对文本深入地进行解读。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教学中, 在学生感知文本后, 老师抛出问题:“在你的眼中, 林冲是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当学生对林冲的为人有了一定认识之后, 老师又设置冲突:“许多人认为———林冲是个谦虚、勇敢、武艺高强的人;而某专家认为———林冲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 这一点我是赞成的。但说他谦虚, 我有不同看法。个人认为他是一个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而谨慎的人。同学们, 你认同哪一种看法?你认为林冲是怎样的人?理由是什么?请大家好好读读书, 我们会说得更周全、更深刻。”进而再一次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使其自主地去文本中品味语言, 诵读感悟。

二、潜心会文, 唤醒自主探究

阅读是一种直抵心灵的悟对, 潜心会文是阅读对话之本。建构主义研究表明, 人们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是一个主体不断建构的过程, 即只有通过主体的真实体验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1. 朗读, 在理解中对话。

理解是对话得以发生的关键要素, 是受教育者形成关于自身知识和生活智慧的基础。只有在理解的前提下, 个体才能走向他人, 走向意义的不断生成, 使具有真正意义的对话关系拥有构建的平台。

(1) 给予充足的读书时间。“阅读教学, 第一是读, 第二是读, 第三还是读”, 要在对话中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 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 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教师应给足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时间, 让其认真读课文。第一, 充分地认真阅读, 学生就能正确地解读文本, 包括正确地理解文中的新词难句, 破译句子的含义, 真实地再现文本世界, 真切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 通过认真阅读, 激活与调集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经验, 使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深刻的情感体验。第三, 当不同的学生在深入阅读, 以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文本视界同化或顺应时, 就会对文本产生多元的解读, 不仅重建了文本意义, 还重建了原认知结构。这样一个“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悟、体验、创造的过程, 就是学生个体潜心会文的过程。而这也正是阅读教学对话成功的基础。所以, 对文本正确、准确乃至有创意的解读是实现“对话”的语境背景。教师要敢于“冷场”, 在课堂教学中投入一定量的时间让学生真读书, 钻文本。

(2) 选准内容进行“多读”。学生对文本读得越多, 想得越深, 感悟就越丰富。教师要选准文本中的“重点句段”、“难以理解的地方”、“有欣赏和运用价值的片段”让学生多读。如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2自然段时,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站不起来”、“致命的打击”、“下决心”, 让学生通过联系上文、结合图画等方法来理解、体会并感情朗读。在这个过程中, 谈迁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逐渐“丰满”起来:此时此刻, 站在学生面前的不再是那个体弱多病的老人, 而是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老人;此时此刻, 在学生心中涌动着的是对谈迁的无比崇敬之情。学生能做到用心读书, 并掌握了抓住关键词语来体悟的读书方法。

(3) 变换着形式“多读”。教师要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 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挑战读、赛读、品味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 学生在朗读训练中, 读出了自己的理解, 读出了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的许多东西。不仅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线索, 而且让学生充分感悟到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 从而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 陶冶学生的情操。

2. 批注, 在品味中对话。

如果把朗读作为一种有声的对话形式, 那么, “批注”则应该是一种无声的对话形式。学生在阅读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是落实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形式之一。随文批注既锻炼了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眼光去看问题, 又保证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随文批注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 “倾听”文本的声音, “触摸”作者的心灵, 体验文本的情境和情感, 形成富有个体生命色彩的思想、言语。潜心会文必引发高质量的生本对话。

3. 想象, 在创造中对话。

想象是思维的前奏。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或点到为止、或留下空白, 是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 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建立起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使学生对文本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如教学《虎门销烟》中:“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 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地跳啊、叫啊, 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老百姓会怎样跳、怎样喊?他们会欢呼些什么?老师可让学生结合课文情境, 想象练说, 再模拟表演, 真切地还原课文中鲜活的生活情景, 促使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感受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重要意义。这不仅是激活想象、唤醒文本、填补意义空白的过程, 也是学生与作者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的过程。

三、评价引导, 提升对话品质

学生与文本对话, 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又要注意价值引导。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 其次要善于倾听, 给予生本对话合理的评价。当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出现偏差时, 教师应毫不含糊地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让学生提升自己的认识, 纠正自己的看法, 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如薛法根老师执教《第八次》, 在课文的词语教学过程中, 多次请学生读, 反复请同一个学生读, 在读的过程中通过评价提升对话质量。“不要急, 先看清楚这些词, 想到它的意思再读”;“每读一次, 都要把读的词语记在脑海里, 这是会读书。”这些语言, 既是在激励, 又是在评价, 更是在指导, 使得学生越读越想读, 越读越会读。就是在这样有效的引导、点拨下, 学生高质量地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从中领悟, 从中获取, 在正确解读文本的同时也超越了文本, 与作者达到了心与心的交流。

篇4:用心灵去倾听

带着一份感动的心教完这篇课文后,我坐在办公室久久没动,陷入了沉思之中……苏珊在面对一个陌生男孩的倾诉时,保持的是一分亲切,一分平和,一分耐心,正是这亲切、平和、耐心,使小男孩拥有了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的心灵。是啊,倾听就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会倾听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的自觉。

可扪心自问,在这份责任、这种追求之中,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当学生触犯纪律时,是我们无休止的所谓教导;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是我们恨铁不成钢的所谓的谆谆教诲;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是我们不分青红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也许造成这些局面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太琐碎了无暇顾及,或者是因为我们当时太生气了无法忍受,可是我们的这些疏忽却无意间给孩子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倾听似乎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词,倾听教育也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内容。于是,在工作中,我也努力地把倾听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细节。然而“耐心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培养而成的。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该怎样做呢?

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小学生对什么事情都很敏感在意,尤其是低段的学生。我们认为很小的事情,也许在他们眼里显得是那么重要,所以他们会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向老师告状。这有时会让我们感到很麻烦,可其实学生往往并不是要老师做些什么,他们只要向老师诉说完自己憋在心里的话,那他就会感到很轻松了。可是,教师千万不能因为烦躁而打断学生的倾诉,这时应该耐心听学生说完,同时思考应该怎么样处理这件事会更好,这样学生会觉得老师是在意他的。马卡连柯说过:“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对学生而言,你的倾听相对于他来说,就是受到了一种厚爱和尊重,这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大有好处。

其次,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倾听。教过一年级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他们在上课时总是喜欢说,也不管别人有没有说完,甚至不管在什么场合,他们都是想说就说。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学会倾听。因此教师要告诉学生要尊重别人,学会倾听。“倾诉”是自己向别人传出信息,而“倾听”是自己从外界吸取知识,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那就要学会倾听。当然,毕竟还是小学生,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并不是那么久,那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不断提醒学生,或者在学生中树立倾听的好榜样,这样学生有样可学,倾听的效果就会更好些。

确实,倾听是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下次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让我们静下心来听听他们的解释吧!因为没有哪个孩子是存心想犯错误的;当学生气喘吁吁地跑进你的办公室,想对你说点什么的时候,让我们停下手中的活儿,静静地听他说完吧!也许你会听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当学生在路上兴冲冲地和你打着招呼,让我们停住自己匆忙的脚步,和学生一起分享吧!也许你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作者单位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实验小学)

篇5: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时,紧紧抓住“心灵”和“倾听”两个词,体会苏珊是怎样用心的,又是怎样有耐心地倾听?这样做给他人带来了什么好处?由此,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倾听者。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苏珊对死亡的乐观主义态度,她对待鸟儿和自己的死亡都很从容,“到另一个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称道的。在这堂课中,我主要紧扣一点:“我”把苏珊当作自己的母亲,苏珊具有母亲般的爱心。让学生发散,找到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感悟,感悟到她的乐观、耐心善良、温柔、细心、她就像母亲一样在关心我、爱我。从而提升到,苏珊是在用爱心在倾听,用心在歌唱一首爱的歌曲,回归到课题,点题。学生能够紧跟老师思路进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欢笑、伤心,有时会有惊喜。

二、教育艺术中的反思。

苏珊在面对一个陌生男孩的倾诉时保持的是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正是这份亲切、平和、耐心,使小男孩拥有了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的心灵。是啊,倾听就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会倾听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的自觉。可就在这份责任、这种追求之中,我反思自己的工作:当学生触犯纪律时,我是痛心疾首无休止的所谓教导;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我是恨铁不成钢的所谓的谆谆教诲;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我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当学生羞涩地走近

我欲言又止时,我是自作聪明的循循善诱……我何曾考虑到了学生们当时的感受?我又何曾注视到了他们当时的眼神写满了茫然!失措!厌烦!无畏!心不在焉……

篇6:《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

1、本文是略读文,文章略长却语言平白。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倾听”这个主题话题引入。尽可能快地切入主题,让学生在速读中去了解文章大意。并以此问“汤米与苏珊素未谋面,而汤米却称之为第二母亲,为何有如此高的评价?”将学生带入品味人物的环节。

2、在品味人物时,主要抓住“第二母亲”来做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地去感悟句子中透露的慈母般关爱。并以这些句子为抓手,通过朗读,谈体会来达到认识苏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发现对苏珊那种关爱孩子、用心与孩子交流的品质体会得越深,对后文体会“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越有帮助。因为解决“为何汤米对苏珊有如此高评价”这个问题后,随即引入“苏珊是如何看待与汤米之间的交往的?”这个问题。其实,学生很容易就可以从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来回答。可是,这并不代表学生对这个道理理解得透彻。所以说能够深入地去品味第一个问题,并由之转向“苏珊用心去倾听的根本原因在于她从中获得的快乐与幸福”。那么对于理解那个深刻的道理就容易些了。

存在不足:

篇7:《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

《用心灵去倾听》说的是在西班牙,问讯处的接听员苏珊用自己极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倾听以及她那富有诗意的语言使一个孤寂、无助、对死亡充满恐惧的男孩变得快乐、自信,她影响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

带着近乎虔诚的心教完这篇课文后,我坐在办公室久久没动,陷入了沉思之中……苏珊在面对一个陌生男孩的倾诉时保持的是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正是这份亲切、平和、耐心,使小男孩拥有了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的心灵。是啊,倾听就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会倾听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的自觉。可就在这份责任、这种追求之中,我又做了些什么呢?

当学生触犯纪律时,是我痛心疾首无休止的所谓教导;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是我恨铁不成钢的所谓的谆谆教诲;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是我不分青红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当学生羞涩地走近我欲言又止时,是我自作聪明的循循善诱……哪一次不是我一个人在那里喋喋不休?哪一次不是我一个人说得义愤填膺?而我却还是那般的自以为是;还是那般的自鸣得意;还是那般的冠冕堂皇;还是那般的咄咄逼人,一副救世主的姿态……我又何曾考虑到了学生们当时的感受?我又何曾注视到了他们当时的眼神?他们的眼睛里分明写满了茫然!失措!厌烦!无畏!心不在焉!

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痛苦,是共享快乐。它的意义远不是仅仅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或许带来的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行将熄灭的思维火把,铸就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倾听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词,倾听是教育的另一种言说。

篇8:用倾听推开孩子的心灵之窗

教育部研究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几个方面详细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该实现的发展目标,以及教师在帮助孩子们实现目标时的建议。我经过学习、实践,产生一点感悟,和大家分享,共同提高。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较好地养成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语气,总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便于幼儿理解。特别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子就能理解。这样操作希望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爱说、会说。

记得在区域活动评比那几天,园里老师特忙,早上都提前来到园 里打材料 ,我提前半 个小时来 到园里 ,不一会儿 ,我们班胡思佳就来了,由于她爸爸工作的原因,因此早上老师来了 ,她也就到 了 ,每次都要 带着她干 活 ,当天自然 是我比她来 得早 ,她一下子 冲了进来 ,活动室的 门“嘭”的一 下子, 玻璃都差点打碎了, 我听到这样的响声本来就有点生气, 大早上的就轰隆轰隆的, 而且她一下子扑到我的身旁来 ,伸手就把 一幅图画 放在了我 的脸前 ,把键盘给 挡住了 ,弄得我无法打材料。我特生气地把图画往旁边一摞,继续打我的材料。这时,胡思佳就说:“老师,这是我给你画的图画,你看一下吧。”我不理她,继续打我的材料,把她放在一边。她就继续说:“老师,这是我送给你的,你就看一眼嘛,行吗,好老师。”胡思佳的嘴最甜了,特会哄老师开心。我还是当没听见一样,甚至有点烦了,这时,我觉得胡思佳不出声了,就回头看了她一眼, 发现胡思佳的眼睛里眼泪咕噜咕噜的转悠,撅着嘴,不再说话。看到胡思佳这个表情,我立刻接过她的画,对她说 :“胡思佳 ,老师呢 ,刚才有点 忙 ,没顾得上 你 ,对不起啊 ,老师向你 道歉 ,不要这个 表情了好 吗 ,我们班漂亮的胡思佳这个表情很丑哎。 ”胡思佳“噗”地一下子笑了,我把她搂在怀里一起欣赏她的图画。“佳佳,把这幅图画送给老师好吗?”胡思佳高兴地咧着嘴说:“好啊,我说了,本来就是要送给你的嘛! ”胡思佳刚才生气肯定是因为我没有理她,这是很明显的。

不会倾听孩子说话的老师是永远不会了解孩子的, 只有学会倾听幼儿的心声,才能尊重幼儿,得到认可。

我们班的张一帆是一个活泼、好动、开朗,喜欢和别人说话,性格外向的孩子。那天班来了一位新老师,他好像很喜欢这位新来的老师,在她的语言课中上,总是想和老师说点什么。上课时小朋友听完了故事,教师让小朋友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帆呼呼地跑到老师面前说:“我家有一个好东西,我明天带来,你看看,好吗? ”老师轻声地说:“你先回去,咱们先回答问题。”这时他呼呼地跑回去。刚回答完一个问题,他又呼呼地跑过来,“老师我的照片你看不看? ”边掏口袋边面朝老师说,老师瞪大眼睛生气地说:“让你回答问题呢? 你跟我说照片,快回去坐好,赶快听问题回答。”这时他如蛇一样唰地回到座 位 ,噘着小嘴 说 :“不愿听我 说 ,我就不说 ,我也不回答,反正你也不愿意听。”平时总是教育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心里的话,可是在我们忙碌时,又总会忽略孩子的心声,教育者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果我们不能做个认真的倾听者,就会导致孩子对表达失去信心和兴趣,不能让孩子从老师的倾听中得到关心和理解,享受到表达自己的心声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每个孩子都有心里想的事情,也有自己想说的话,幼儿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引导说出想说的事,并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进步,让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篇9: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读题。

说说什么是倾听?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地读课文,读准字音。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认读词语:苏珊、水槽。

交流。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悟。

(一)苏珊,一个普通的接线员,我还没见过她的时候,我已经把她当作(学生接读--我的第二个母亲)

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亲近、最爱我们、可以依赖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主要的(描写言行的)句子,写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谈感受。

1、我的手指被锤子敲了肿了,苏珊告诉我用冰块压在手指上止痛,我照着做果然不痛了。可以看出她的什么?(细心)

出示句子: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我为什么放声大哭?除了手指的痛,还有什么原因?这是一个怎样的接线员?(温柔)齐读。

在我的哭声中,细心的她听出了恐惧、孤单、无助,用悦耳的声音指导我自救,获得了我的信任。

2、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什么问题?你看来这是一些怎样的问题?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耐心)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我和苏珊的感情与日俱增。

个别读,齐读。

3、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 。谁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一起读“我”说的话。(生读)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呢?老师再读“我”的话,你们用心听,看听出了什么?(师读“能告诉……一动不动了呢?”)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倾听“我”说的话,当然听出来了。那么,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乐观)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读这句话。(男女生赛读)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如何化解“我”心中的伤痛,不让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呢?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见一斑。)

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二)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同学,不知你发现了没有?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齐读:读出苏珊的心声。

四、课文在描写苏珊这一位人物时,主要运用怎样的方法?(语言描写)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

五、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让我们用一首《爱的奉献》结束这一堂课。

板书:

苏珊=第二个母亲

乐观

耐心善良

温柔、细心、(用爱心框起来)

教学反思:

这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也很感人,讲述了接线员苏珊用心灵倾听我的困难,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帮助我的真情故事。在这堂课中,我主要紧扣一点:我把苏珊当作自己的母亲,苏珊具有母亲般的爱心。让学生发散,找到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感悟,感悟到她的乐观、耐心善良、温柔、细心、她就像母亲一样在关心我、爱我。从而提升到,苏珊是在用爱心在倾听,用心在歌唱一首爱的歌曲,回归到课题,点题。学生能够紧跟老师思路进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欢笑、伤心,有时会有惊喜。但是由于预习的时间没安排,文本偏长,学生初读文本的时间不够,概括主要内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老师的提示下,终于勉强能够完整连贯

篇10:《用心灵去倾听》课后反思

1、主要内容的概括在本节课中是否需要具体地展开。

新教材中,关于主要内容如何概括的方法是没有具体阐述的,而老师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劲浑身解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方法不得当,训练不扎实,收效也是不大的,学生的概括能力仍然是顺其自然地发展着。查看学生交上来的阅读记录,在主要内容这一栏的描述中不难发现,有的学生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时出去听课,在概括主要这个内容卡壳的课堂也不在少数,这一切不得不让我感叹:学生的概括能力是他们自然发展提高的,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可是,从五年级开始,几乎每一个单元都有“把握主要内容”的要求,因此,对主要内容的把握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必要之训练。今天,在我的课堂中,是不是也需要训练呢?我觉得要。但是,我觉得自己的方法不合理,如果要将这个训练落到实处的话,必须先将每一件事情的主要意思进行概括,而后串连成完整的一段话。

2、说主要内容前必须进行准备和铺垫。

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或词组,并以此为基点,让学生去发现作者描写事例的详细和简单之别,领会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然后我要求学生抓住详写的事例来说说苏珊和“我”的交往过程。我的想法很美,但是想法和现实终究是有差距的,事实胜于雄辩。课堂上,学生都默不作声,举手发言者寥寥无几。我反思后发现,一下子要说清好几件事,而且还要连起来说,确实是有些难度的。看来再连起来说之前,还需要作一定的铺垫才行。比如先说说详写事情的主要意思,再引导学生用上时间词或便是先后顺序的词语去说,难度就降低了。还有一位老师说苏珊对我的帮助可以从“生活、学习、心理”去概括,这样就无须一件一件的去概括了,避免了许多话语的重复,更加精炼。我觉得这种方法也是可取的,但似乎和我的整个设计有些不配套。

3、主要内容和交往过程是否属于同一个概念。

篇11:《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医院、商场、银行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教学时间】一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1、出示题,学生齐读题:用心灵去倾听。

2、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的?)

评:引导学生解题质疑,直奔主题。

二、初读文,质疑解疑

1、请同学们将文自由地、快速地读几遍。

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的主要内容。

3、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评:把握全文大意,了解“我”与苏珊是怎样进行交往的,有助于理解“我”对苏珊的依赖之情是怎样产生,有助于下文提炼苏珊有耐心有爱心地帮助孩子的品质。

三、精读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

⑴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⑵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苏珊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⑶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善良、乐观。)

⑷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

3、品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苏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中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苏珊像母亲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5、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

评:“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动的词句来学习文,感受苏珊的美好心灵,让孩子明白用心灵倾听能给他人带去帮助,教会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当一个倾听者。

四、总结全文

篇12: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设计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什么是问讯处?用一个词说出你亲身实践后,对问讯处的印象,这节课就 让我们起去倾听一个来自西班牙的也是有关问讯处的真实故事。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怎样的听是“倾听”?

2、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的?)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故事,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再多读一遍。

2、读后完成填空:《心灵的倾听》是一篇____文,是按照____写的,先写____,再写____,接着写____,最后写____。课文的主人公是____和____,课文主要写的是____。

3、简单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三、研读感悟

1、这是一个发生在西班牙的真实故事,故事中的哪些内容感动了你?请默读全文,用“——”画出感动你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待会儿和大家一起交流。

2、交流最受感动的句子(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预设:

⑴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了倾诉的对象,感到安慰)

⑵“你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吗?”小精灵用悦耳的声音问我。

(悦耳?请用悦耳的声音说这句话。苏珊为什么要用悦耳的声音问“我”? 再读句子。)

⑶我总是问她很多事情,比如,“怎么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怎样回答才叫“耐心”地回答?当我听不懂时,她总是“一遍遍”地解释给我听,虽然对成年人来说这些问题显得如此的幼稚和简单,你觉得苏珊是个怎样的人?有爱心。齐读,读出苏珊的爱心来。)

⑷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

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

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 一起读“我”说的话。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老师再读“我”的话,你们用心听,看听出了什么?

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些苏珊听出来了吗?

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倾听“我”说的话,当然听出来了。那么,苏珊为什么 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

是的。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听了苏珊的话,“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请你读读8~11自然段。

⑸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作自己的第二个母亲。

小练笔: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因为________。(要求:联系上 下文进行合理想象,话尽量用文中的语言进行补白。)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4、因为苏珊在电话线那头用心倾听,给“我”带来的帮助和安慰,使“我”变得快 乐和幸福。那么,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

板书: 人间真情冷暖

四、总结深化

让我们用心灵去倾听人间真情冷暖,用爱心去对待绚烂美好的明天吧!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响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五、附板书

用心灵去倾听苏珊汤米

篇13: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了解“悦耳、耐心、沉默”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在自主、探究的研读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领、感悟,了解苏珊对我的关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关爱他人的精神,懂得帮助别人自己也在享受幸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审题

1、示题:倾听:什么意思?

2、看来课题你想问些什么?或者你有哪些疑惑?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大声朗读课文,看看你是否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者你还有新的疑惑?

二、初读课文,确立探究问题

1、简单说说你理解的一些问题的答案。

2、提一提新的问题,板示:

3、进行归纳:

(1)问题集中的重点所在

(2)确立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

三、研读课文,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探究

1、按照问题,自己进行探究讨论: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研究。

2、自己选择性回答

3、抓住下列语言文字:

(1)我发现在这奇妙的电话机里,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

(2)小精灵总是耐心的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3)苏珊想了想,对我说:“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4)长大以后,我离开家乡,也知道了电话是怎么回事。

(5)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的第二个母亲的人。

(6)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7)我们一起大笑起来。

(8)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感悟苏珊和我的那份互相依恋的母子情深。

2、感悟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诚和帮助别人后的愉悦。

3、明白和享受那心灵份倾听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板书

用心去倾听

帮助

篇14:《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设计素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

(2)能正确地搭配词语。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精灵苏珊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可敬的人,体会作者对苏珊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精灵苏珊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可敬的人,体会作者对苏珊的感激之情。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上一篇课文中,我们了解了一位慈祥可敬的老人给予我信心的故事。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看我是如何与电话小精灵交往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

3.思考下列问题:

(1)我是如何与小精灵开始通话的?

(2)我与小精灵都聊了哪些事情?

4.提出不懂的`问题。

5.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我长大后为什么想认识苏珊?

2.当我看到苏珊的留言时有什么感受?

3.假如苏珊一开始没有给我帮助,那这个故事的结局应该是如何的?

四、全班交流

篇15: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

云县京剑希望小学 杨开荣

2013.10.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用心灵去倾听》。教材分析:

课文真实的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的交往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深切的怀念之情。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本文的语言朴素,平凡中饱含深情,读起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课前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揭题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写了苏珊和“我”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

4、感受苏珊的美好的心灵。

三、检查预习

1、我会读。zháozhecáozhào着迷 乘机 拿着 砸伤 水槽 密语 召唤 谋面 立即 苏 1

shān珊 无所不知 兴高采烈 问讯处

2、词语积累。

倾听:倾听指细心地听取,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谋面:彼此见面,相识。无所不知:什么都知道。兴高采烈:非常高兴。

问讯处:就是让人有问题询问的地方。

四、研读感悟

1、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课文中写了苏珊和“我”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

当“我”的手指被砸伤时,她从孩子的哭声中,听出了孤单、恐惧与无助,她用悦耳的声音帮助孩子消除恐惧,指导孩子实现自救,赢得了孩子的信任;“我”总是问她很多事情,她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当“我”因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去伤心时,苏珊宽慰孩子,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

3、我会读,我会品。

故事中的哪些内容感动了你?请默读全文,用“——”画出感动你的句子(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并多读几遍,待会儿和大家一起交流。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这哭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希望的幸福的哭。“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可是“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我”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我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A、怎样回答才叫“耐心”地回答?

声音悦耳,不生气不着急,不厌其烦解释。B、你觉得苏珊是个怎样的人? 有耐心、有爱心 苏珊面对“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为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到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A、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 鸟死了,不想让“我”太伤心,安慰“我” B、她怎么知道我伤心的,作者告诉她伤心了吗,她是如何知道的?

善良、乐观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也充满了恐惧。苏珊

说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了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见一斑。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小练笔: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因为慈母般的她曾给“我”帮助安慰。(要求: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想象,尽量用文中的语言进行补白。)

“谋面”就是见面,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这就是“我”长大后,离开家乡,知道电话是怎么回事后想见到苏珊的真正原因。这样写,也为下文“我”回到家乡后主动与苏珊联系作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感受苏珊的美好的心灵。

苏珊作为问讯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对于文中的孩子,苏珊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五、知识延伸——前后照应的手法

(一)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使文章层次分明。你可以找出来吗?

1、第14自然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第7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照应。

2、第15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与第5自然段“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照应。

3、最后一段“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10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

(二)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吧!

苏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中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苏珊像母亲,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的人。

(三)课文以“用心灵去倾听”为题有什么用意? 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

(四)读20----25自然段,长大后的汤米想要见苏珊一面,发生了什么故事?

“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这是苏珊对汤米的告别,也是安慰。(五)议一议

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去倾听的有些什么呢? 人间真情冷暖

六、小练笔

上一篇:描写归去的散文素材下一篇:基层党支部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