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文稿写作

2024-08-09

领导文稿写作(共6篇)

篇1:领导文稿写作

领导文稿写作

熊 伟

领导讲话稿是办公室对领导服务的一种体现,也是参与政务、搞好服务的现实表现。这是办公室人员的一项基本职能、一项基本功和技能。

一、领导讲话稿的划分

(一)按对象上分平行:致辞等 向上:发言等 向下:讲话等

(二)按形式上分 会议类的讲话:

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的工作报告。特点是:严谨、客观,领导一般不发挥。

工作会议的讲话:县委政府工作。对某一项或某几项工作的安排部署,要求实在、透彻。

动员会议上的讲话:号召性、动员性、鼓舞士气的一种讲话稿。为什么要做?做什么?怎么做?

庆祝、节日会议讲话:“七一”。普遍的是回顾工作、立足实际、展望未来、号召动员。专题会议的报告:比如:外出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普通格式:别人地区先进经验,自身的不足,采取的措施等。

工作的汇报材料:言简意概、内容真实,表达准确。工作交接性讲话:卸任领导讲话、接任领导的讲话,要谦虚诚恳、作出表态,上级领导讲话,给予肯定、提出要求。

宣传类讲话:

以领导个人名义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上的讲话。广播、电视伤的要有知识性、简短、严谨、通俗易懂。报刊杂志上的要简短、严谨、富有文采。

礼仪类的讲话:

非会议、非正式场合上是一种讲话。

无论是那种分法,关键要把握基本特点、语言的风格,写作要求和格式。

二、领导讲话稿的作用

首先要摸清楚领导的意图,明确讲什么?达到的效果、效应。

三、讲话的谋篇布局

根据讲话主题、领导意图,谋划最能表达意图的篇章结构。不能盲目下笔。

标题:除了正式性的讲话用的复式标题外,都用单式标题。如:“XXX在XX会议上讲话”。

称谓:听你讲话的人员:同志们,各位来宾、朋友们,各位领导等。重要领导参加的,一定要称“尊敬的XX领导、”

正文:

板块式:如条块式、两块式、纵深式等,如切蛋糕,可以横起切,也可以竖起切,各种切法在一篇文章中部门单一使用。

段落式:自然分段。

提纲式:归纳总结几个小点。

讲话的结构要根据讲话的主体、讲话者的风格、讲话的时间。

四、领导讲话观点的提炼

要有灵魂,就是领导所表达的看法和想法。注意的三个问题:

一是观点要正确。出发点要准确,符合两级,即符合上级、吃透上情,符合下级、吃透下情。

二是观点要鲜明。忌讳“什么都在说,什么都没有说清楚,操作性、指导性不强”。做到纲举目张。

三是观点要配套。各个观点间的关系要有联系,要有逻辑关系。不能互相矛盾、互相抵触。

五、领导讲话稿的材料应用

围绕着既定的起草目标,从各方面收集、整理讲话稿中的依据、论证。

分为:依据类、佐证类、辅助类三种。注意两点:

一是材料要积极用。服从于、服务于讲话的精神,依据类的要精而少,事例要优化选择,恰如其当。

二是材料要积累够。重在平时的积累,善于通过报刊、杂志、会议等多种途径积累,积累材料要多多益善。要善于学习研究材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

六、领导讲话稿的语言运用

介于文件和口头交谈之间,具有其特殊性。

基本特点是:“两通一短”,即:通俗、通顺、句子要短。方法是边写边读,边读边写。

通俗易懂但不口水化,语言严谨但不文章化。几种方法:

一是贯彻落实会议很容易下抄上,要进行论述的方式转化。

二是出新意,搞好创新。

三是提出新的要求。使用排比句。

七、领导讲话稿的忌讳 一是忌“平”。平淡、无味。二是忌“空”。空洞无力

三是忌“长”。用最少语言的表达最多的意思。

篇2:领导文稿写作

领导文稿:是领导为实施领导、主持开展工作所作的讲话、发言、汇报、报告、致信和签发的文件、撰写的调研文章、工作文章等文稿,是从事领导管理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这类文稿体现组织意图,具有权威性、思想性、指导性、鼓动性,其写作往往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对文秘工作者既是一种压力和挑战,又是一种磨炼和提升,更是一种难得的机遇。

一、准确领会领导意图、上级精神

(一)领会领导意图。(解决对路的问题)

1、善于抓‚点‛。要点和核心,讲话精华和创造性的见解。(抓住领导交代的要点)

2、善于连‚线‛。由点联想领导过去对同一问题的见解,找联系,发展地串起来。(领导思路的连贯性)

3、善于扩‚面‛。对领导意图敢于从理论、内容上进行扩展,使之更丰富和理论化。(合理的理性拓展)

4、善于构‚体‛。在三者基础上,围绕主题,观点与材料统一,综合分析,形成总体结构。(合理的布局)

建议:一是关键在于平时要学习研究党委、政府和本部门(单位)的各项决策部署和主要领导领导的思想、观点、意图,可通过学习会议文件、领导讲话、领导签署的文件、领导署名文章和调研报告、领导修改过的文稿、听会、跟随领导调研等方式

进行学习研究,努力提高把握大局、服务中心的能力。二是平时要全方位加强学习研究,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能够站在领导的高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是跳出部门看全局工作,要克服依赖的思想,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主体作用。四是研究领导的深层次的、真正的意图,力图抓准。

(二)吃透上级精神。

把握上级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任务、精神实质和工作重点并力争予以体现。

1、阅读范围要尽量广泛。

2、阅读内容要突出重点。

3、学习态度要严肃认真。

(三)明了下头情况。

领导文稿要尽量反映基层生动实践,有效指导基层工作,所以了解把握基层情况十分重要。

1、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2、积累消化下面材料。

3、争取参加有关会议。

4、指定撰写专题材料。

二、详实搜集占有材料

(一)占有材料要 ‚多‛。一是重在平时的积累,善于通过多种途径积累,积累材料要多多益善。二是要善于学习研究

材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如,专题学习研讨等)

(二)鉴别材料要‚严‛。真实、合法性。对调查、报送、网络等渠道获得材料要核实、甄别。(尤其对调查报告、上报材料等的核实十分重要)

(三)选择材料要‚精‛。以一当十,用典型性、代表性、新颖性强的材料。

(四)使用材料符合文体目的。要‚活‛。

三、准确把握写作结构

结构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

(一)标题:画龙点睛,鲜明、响亮、新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如,‚大病救助迫在眉睫‛‚同一起跑线上的机遇:)

1、单标题或简式标题。由会议或活动名称+文种名称,也有直接用揭示主题的关键句子作标题。如,‚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同志在2009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关于小鱼洞镇农村住房重建情况的调查‛。‚着力‘三个创新’

扎实推进保密工作上新台阶‛。

2、复式标题。由一个主标题和一个副标题构成。主标题揭示讲话或文章的主题,副标题与简式标题大致差不多。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贺国强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会上 的工作报告‛、‚全面开发开放 推进跨

越式发展 加快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XX--刘同志在凉山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此外,文稿的小标题(分标题),或提示该部分所阐述问题(如,《论十大关系》每个小标题就是一种关系);或概括该部分的观点、思想。

(二)称谓:注意称谓的准确、规范、简炼和亲切。三种情况:(1)单称(各位朋友、来宾);(2)复称(同志们、朋友们);(3)短句(尊敬的领导,尊敬的朋友)。

(三)正文:一般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1、开头:开门见山、快切入题。(1)交待背景(简要介绍情况)。(2)说明原因(常用‚由于‛、‚因为‛、‚鉴于‛等领起下文)。(3)说明目的(常用‚为了‛、‚为‛、‚……为此‛等领起下文)。(4)说明依据(常用‚根据‛、‚遵照‛、‚按照‛等领起下文)。(5)强调重要性(开头先提出结论性意见、阐明观点)。(6)讲话常常采用会议评价法(从对会议的评价、感受入题)、会议总结法(从总结会议情况及其他同志讲话入题)、概括说明法(把要讲的内容用几句话概括一下)、目的动因法(从会议目的如题)等。

2、主体:主旨鲜明、重点突出,结构明快、逻辑严谨。(1)板块式(横式)结构:以小标题分板块。(2)以顺序号分板块。(3)纵式结构:板块间由浅入深的关系。

3、结尾:结尾要干净有力,不拖泥带水。(1)发出号召、提出希望。(2)强调说明,对主体内容作必要的强调、补充、说明。(3)表祝贺、慰问。(4)自然结尾,以专门结语如‚特此报告‛、‚妥否,请批示‛、‚特此函达‛。(5)祝颂,主要用于仪式典礼讲话、礼仪文书。

四、准确把握语言特点

(一)准确。概念、结论、分析、判断、政策、措施要求等要准确。

(二)庄重。主要用议论、叙述、说明,一般不用抒情、描写。

(三)简明。篇幅短小精悍、用词简明显豁、多用单句短句。

(四)注意文体差异及领导个人风格差异。讲话、汇报、报告、文件、致信、致辞、研究文章的语言风格各有差异,以及领导个人风格各有不同,要有针对性,不能千篇一律。

领导讲话的语言:(1)更强调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鼓动性。(2)语言的严谨、准确与活力、张力、感染力要恰当使用。(3)语言要针对不同对象贴近听众心理。(4)针对不同场合语言要变换,正式会议讲话则很庄重,仪式庆典致辞则喜庆、重表情。

公文的语言:(1)更强调严肃、严谨、准确、周密、简洁、平实。(2)语言的准确与模糊要恰当使用。(3)不同文种又有不同要求,上行文尊重而不阿谀讨好,下行文指挥而不失度,平行文委婉平等而不发号施令。

工作报告与汇报材料的语言:(1)更强调严谨、准确、平实、尊重。(2)工作报告则用公文的语言。(3)汇报材料采用文件写法与书信写法相结合,既要用公文的语言又要用书信表情的语言。

工作研究文章的语言:(1)更强调客观平实、理性思考、深度研究。(2)不能用讲话的指挥、要求性语言,也不能用论文写作的纯理论思考。

领导风格:各不相同。

五、快写细磨慢推敲

(一)突出主题。

(二)订正观点。

(三)增删材料。

(四)调整结构。

(五)润色语言。得当、得体、通俗、规范、合法。

六、领导文稿撰写中的主要问题(一)文稿文风不实

1、内容空泛,文字冗长。

问题表现1 :从结构看,八股文式写法,求全求大。安排了形势任务、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机制、组织保障等等,这样不区分情况写上这些内容,就必然无话找话说。

问题表现2 :从文字表述看,不注重语言锤炼。穿靴带帽,讲大道理;泛泛而论,空话套话多;照抄领导讲话,拉拉杂杂。

问题表现3 :夸大其词,言不由衷,文过饰非。不顾客观情况,刻意掩盖存在问题,夸大其词,歌功颂德。堆砌辞藻,词语生涩,让人听不懂、看不懂。

2、照抄照搬,结合实际不够。

问题表现1:从工作思路和态度看,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不认真研究,机械照抄,在起草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中,照抄照搬上级文件的较多,甚至省市情况不分,地方没有的事项也不加区分的照抄过来。

问题表现2:从工作安排和政策措施看,操作性不强。不注重实际效果,缺少结合实际的操作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不够。

习近平在《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求是杂志》2010年10期)中指出:‚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提出倡导‚短、实、新‛文风。

(二)公文文字表述不当

1、理解把握党委、政府和领导意图不准

问题表现:没有认真研究党委、政府和本部门(单位)的决策部署和主要领导的思想、观点、意图,缺乏全局观念、战略思想,文件体现党委、政府和本部门(单位)领导意图不够。

2、提法与上级不一致

问题表现:仍在使用‚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等提法。

3、文字表述有歧义

问题表现:文件中出现‚真正使谭东同志立得起、叫得响、记得住的全国重大典型‛ ‚谭东同志在从警期间从不接受群众的礼品和礼金‛,‚我们迎来了‘5〃12’一周年‛等表述。

4、存在文字差错

篇3:如何提高文稿写作效率

一、模仿范文写作

模仿, 可以说是我们提高写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但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到, 模仿绝不同于抄袭, 抄袭是照搬他人的智力成果, 而模仿写作是仿佳文的写作手法、语言风格、借鉴材料的方式, 等等。起草文稿时, 特别是对一些未曾写过的材料, 有时候自己冥思苦想半天, 可能还想不出好的思路, 迟迟无从下手, 但参照一些范文, 依葫芦画瓢, 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对初学写作者, 效果更佳。如何模仿?可以从仿词、仿句开始, 主要是模仿句式、改换词语, 然后仿观点、仿篇章, 如改换材料、改变主题、改变叙述方式等。记得2008年底, 我刚到办公室从事文稿起草工作。有一次, 科长要我起草一份公司领导在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上的讲话稿, 我翻出公司2007年底经济活动分析会领导讲话稿, 仿照这篇范文的观点, 我结合当时的新形势新情况, 运用新的素材支撑观点, 在较短的时间里起草了领导讲话稿,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现有资料

现有资料是指文稿起草者已掌握的有关文件、领导讲话、工作简报、会议材料、重要数据、名言警句等。岁末年初, 各种材料虽多, 但由于有些工作是相同的, 有些道理是相通的, 有些现有资料也就可以充分用起来。相比千方百计到处找素材, 从“数据库”中直接调已有资料, 写作效率要明显高很多。在工作中, 我常常采取以下三种方式利用现有资料:一是直接引用。这常见于对名言、俗语、诗词、典故等资料的引用。恰当地“拿来”这些资料, 可有效增强文稿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一年, 我在起草公司新年献词时, 从自己的剪报资料中直接引用了“东风浩荡满眼春, 万里征程催人急”这句话, 为文章增色不少。二是嫁接改造。运用现有资料时, 尤其注重精炼和贴切。所谓精炼, 就是指现有资料只是为新文稿而服务, 叙述事实论据时, 要择要交代, 把能证明新文稿观点的那部分拿过来就行了;所谓贴切, 就是论据和论点相统一。使用已有资料时, 必须根据新文稿的需要进行“压缩”“替换”“改造”。三是合并同类。起草文稿时, 有时候会碰到这种情况, 在几个现有资料中同时有一些可以用起来的素材, 这个时候, 我们就要善于对相关素材进行整理, 分门别类进行梳理, 归好类, 去粗存精, 保留重要部分, 用好关键信息。

三、善于提前准备

在几年的工作中, 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 “计划内的事情提前做, 计划外的事情尽快做”, 把这个习惯用到写材料上, 也是很好的。特别是进入年底, 材料任务很重, 要提高文稿写作效率, 提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那么, 到底要从哪些方面做好准备呢?一是加强工作统筹。由于岁末年初常规性材料多, 临时性任务杂, 如果不注意加强统筹、分清轻重缓急, 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就容易打乱仗, 直接影响写作效率。因此, 每到11月份, 我们就会研究制定文稿工作统筹一览表, 做到制定计划不漏事, 落实责任不含糊, 明确进度不拖拉, 以便高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二是提前思考提纲。文稿起草主要包括搜集资料、确定主题、领会意图、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反复修改等6个步骤。如果我们把这项工作想在前、做在前, 就可以把难事化易, 将急事变缓, 让效率提升, 使效果增强。三是及早收集素材。起草各类文稿, 既要注意大量掌握信息, 解决文章内容问题, 又要注意从材料堆里走出来, 解决好观点提炼问题。为此, 在平时, 我们就要善于利用网络、报纸等工具, 开始搜寻信息、占有材料、储备观点, 实现从被动应付工作到主动适应要求, 再到超前谋划工作的转变。争取主动, 也就赢得了效率。

四、优化工作方式

篇4:公文写作应正确体现领导意图

关键词:领导意图;体现;领会;角度;延伸

领导在现实的工作中,有了想法、意见、措施等,需要用公文来表达,这时就会把自己的制发意图和行文目的交代给公文撰写者,公文撰写者要准确把握领导意图,正确体现领导意图,才能写出高质量的公文。怎样正确体现领导意图呢?文章从三大方面作了简要探析。

一、要正确领会领导意图

在公文写作之前,领导会对公文撰写者交代一些行文意图,或是写作思路,或是写作要求,或是写作材料等。一般来说,这些交代的意图往往都是大方针大目标,站在全局性的高度对工作的原则性指点和建设性意见,只是粗线条的轮廓。所以公文撰写者在接受了起草任务之后,要进行深入的思考,除了要理解领导话语的表层意义外,还要准确领悟和把握领导意图的精神实质。那么,怎样准确领悟和把握领导意图的精神实质呢?首先,要结合现实的社会背景去领会领导的意图。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是一条普遍规律。领导的任何思想观念都是由现实的客观情况决定的。如果不了解现实的社会背景,不了解客观的实际问题,那就不可能正确领会领导的意图。其次,要结合工作重点去领会领导意图。任何领导机关制作任何公文都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如果公文撰写者对现实的工作状况不熟悉,就不可能正确领会领导意图产生的原因及整个意图的精神实质。再次,要结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去领会领导意图。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实现领导意图找到强有力的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发挥公文的效力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自觉站在领导角度

公文撰寫者在进入写作过程时,要转换角色,站在领导的角度观察问题、考虑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保持与领导同步思考。如何站在领导角度思考问题呢?首先,要从领导的基本业务和工作职责出发思考问题。每个领导都有自己分管的工作,公文撰写者要牢固掌握自己领导的工作内容、工作中心、工作职责,熟悉当前的工作状态和工作问题,围绕领导的工作职责来做调查、想问题、写文件,力求跟上领导的思路。其次,要抛弃自我写文稿。公文撰写者是“代领导而言”,所以就要抛弃自己主观的想法、意见和观点,要站好位、摆正身,切不可将自己的主张和想法掺杂进写作中,更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与领导意图混作一谈。所以,公文撰写者应该是一种完全的“忘我”状态。最后,要善于采取直接叙事的表达方法。围绕领导指示的精神实质,直叙其事,不迂回铺张,不拐弯抹角,使主旨突出,主干鲜明。因为直叙的表述方法开门见山,方便批阅办理,有利于更快地传递领导意图。

三、要合理延伸领导意图

公文写作是遵命性写作,即公文撰写者要准确把握并忠实地执行领导的意图,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文撰写者只是简单地传递、记录领导的意图。实际上,公文撰写者要在正确领会领导意图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地延伸领导的意图。怎样合理地延伸领导意图呢?首先,要遵循但不囿于领导意图。在撰写公文的过程中,公文撰写者要遵循领导的写作意图和行文目的,遵循领导想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和主张,遵循领导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措施。但是,切不可拘泥于领导意图,要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才能和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将领导的意图深入化、深刻化、系统化,让领导意图得到最大的升华和最高的凝练,这样撰写出来的公文才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明确指导性。其次,要勇于创新。公文撰写者把领导意图写成一篇完整的公文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领导意图经过了撰写者的再加工、再升华、再创造。经过精心的安排和反复的提炼之后,才具有了针对性和可行性。所以公文撰写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洞察新问题、新情况,要敢于突破传统的观点和思维模式,创造性地看问题、提意见,总结出新规律和新经验。最后,要注意不可随意发挥。合理延伸领导意图意味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绝不是随意发挥。一方面,公文撰写者不能把自己的看法、观点和主张强加于领导意图之上,不能自作聪明、投机取巧,更不能越俎代庖、代领导言。另一方面,公文撰写者若是经过自己的研究有了新思路、新想法、新观点,要及时地反映给领导,与领导进行沟通交流,得到领导同意、经过领导审核的可写进文章,没有经过审核、得到批准的一定要及时鄙弃,切不可自作主张、意气用事。

领导意图决定公文的命题炼意、材料选择和谋篇布局,在公文写作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公文撰写者必须紧紧围绕领导意图展开写这,准确把握领导意图,正确体现领导意图,处处留心,事事着眼,勤于钻研,积极学习,善于创新,耐心研究,为写出高质量的公文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康家珑.公文写作如何把准领导意图[J].秘书之友,2008,05:17-19.

[2]李德忠.公文写作应准确体现领导意图[J].秘书工作,1999,04:27-28.

篇5:文稿写作培训讲稿

叶圣陶曾说过,写文章和说话是一回事儿。他说,用嘴表达叫说话,用笔表达叫写文章。嘴里发出的是声音,笔下发出的是文字。这多年来,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写材料就是学说话。因此,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把最恰当的文字放在最恰当的地方》,主要讲五句话。

第一句话:马凭四条腿,官凭一张嘴,干工作离不开一支笔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干部、干工作,离不开动员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而实现这些职能,就要起草文稿、发表讲话。怎样把上级的决策部署传达下去,如何把上级的会议精神贯彻下去,如何把工作推动下去、落实下去?材料、讲话非常关键。每次活动,比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方案制定、动员讲话、简报通报,到心得体会、对照检查、总结汇报,等等,哪个不是材料?哪个不需要材料?每个干部,特别是机关干部,提高综合文稿起草水平意义十分重大。

一是材料工作关系领导形象和领导威信。领导的工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他的讲话水平、文字水平体现出来的。也有人认为,有些地方和单位会风不好,开会的时候下面总是打瞌睡、看报纸、发短信、来回走动、交头接耳,很大原因是领导打官腔、说空话,照本宣科,不能调动人、激励人、鼓舞人。好的讲话,应该使人知、使人信、使人动、使人激、使人奋、使人乐。使人知,就是让人知道什么、明白什么;使人信,就是听了让人相信、让人信服;使人动,就是听后让人动起来,让人去做、去干、去落实,不动不行,不干不行;使人激、使人奋,就是听了你的讲话激动人心,振奋人心;使人乐,就是在一些轻松愉快的场合,能让气氛活跃,让人喜欢听。不论是革命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好的动员部署讲话一定使人精神抖擞、热血沸腾。当一名领导,要让同志们服从,首先得让同志们服气。在某种程度上,讲话水平、材料水平就是领导的水平。

二是材料水平就是工作水平。日常做人,要说话办事;机关工作,要办文办会。文章考验官员两个能力,一是政治思考力,二是艺术表达力。就拿工作总结来说,总结的是工作、也是思想,是经验、也是教训,很难想象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都不会归纳和梳理,能把工作干得多么出色。同时,也只有是自己一点一滴做出来的,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感受才能深刻,思考才能深入,经验才会真切,体会才能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作干得好和总结写得好同样重要。去年的《人民日报》发了一篇梁衡的文章《当干部与写文章》。文章说,不会写文章的干部不可能是个有水平的干部。一个有水平的干部,如果他真的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真的想为社会、为百姓干一点事,真的想探寻真理,研究规律,那他最后必定是一位政治家、专家、学者、思想家和文章家。诸葛亮的《出师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毛主席那些大气深刻的文章,都是文随事出,情随理现,既是文章的经典,更是工作实践的结晶。

第二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抄得好不如抄得妙

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写文章也一样,就像画画的学描红,练习书法的学临帖。写材料就是要在抄的过程中模仿、总结和提升。特别是对上级的大政方针、主要精神、根本原则、规范性提法,以及一些对形势的判断等,你必须跟紧上级精神。因为公文的内容反映的是组织的意志,是“代人立言”,特别是作为地方组织的公文一般是以落实上级精神为主,在精神上必须同上级保持一致,这必然要体现在语言文字载体上的统一,必要的内容,必要的语言,不能改变。因此,天下文章一大抄,关键看会抄不会抄。会抄的轻车熟路,不会抄的原形毕露;会抄的锦上添花,不会抄的伸手被抓。有人总结了一个“简明抄典”,我把它归结为为四条:

一要坚持学习借鉴、模仿创新。决不能照搬照抄,全盘抄袭。你可以学习人家的选题立意,借鉴人家的谋篇布局,模仿人家的行文风格,然后创新自己的写作方法,绝不能奉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文体可采用张三的形式,结构可融汇李四的骨架,内容可涉及王五的涵盖,语言可借鉴赵六的精彩,然后进行优化组合,进行创新创造,总之是一条:参考要广泛,引用不单一,摹仿看不见。

二要做到相互结合。具体说,就是上级精神地方化、外地经验本土化、过去的东西时尚化。学习借鉴上级的材料要以与本地本部门结合为主,学习外地的材料要以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结合为主,学习之前的材料要以与当前的新形势、新提法,新常态、新理念结合为主,归纳起来就是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古今结合。干工作、写材料,会结合,不仅是方法,也是能力。怎么结合呢?今年年初总局的工作会议上,梅克保局长在总结讲话中有三句话,叫“找准切入点”“抓住结合点”“明确着力点”,三个点一抓住,就结合成功了。

三要拓宽思路。这个思路就是要做到“三通”,即嫁接变通、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嫁接变通。主要是利用别人的,借鉴别人的,改造别人的,最后形成自己的。就好比杨树始终是杨树,不会成为银杏,更不会结出苹果或山楂。但学会嫁接,则一切皆有可能。清代有个学者叫袁枚,他说“蚕食桑而所吐丝者,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蜜者,非花也。”“嫁接”的关键是“变通”.要结合实际,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地而变、因人而异,灵活变通,为我所用。通过嫁接变通,让观点闪光,让材料出彩。

――触类旁通。如果说嫁接变通的关键是“技术改造”,那么,触类旁通的关键则是“技术引进”.精彩的文章处处闪光,我们可以从中引进文路,引进布局,引进技巧,引进创新。很多文章内容不同,但格式相通;很多事情做法不同,但道理相通;很多故事情节不一样,但是反映的意义一样。“触类旁通”的.关键是“触”,要通过学习别人的文章,触发自己的灵感,开发自己的潜能,启迪自己的思路,()然后发现共同点,找到共振点,抓住结合点,明确着力点,这样就会让思路豁然开朗,让文章顺理成章。

――融汇贯通。所谓融会贯通,就是广览博收、融为一体,“尽百家之美,以成一人之奇”. 融会贯通的关键是“融”,就是结合、综合、揉和、耦合。融合就像和面一样,小麦不是面条,面粉不是面条,水也不是面条,但放在一起进行融合、揉和,再通过擀面杖,就成了面条。你这个手擀面劲道不劲道、吃着美不美,就看你的综合概括能力、分析研究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怎么样。有人说,参考一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是抄袭,参考三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是模仿,参考十篇文章写一篇文章就是创造。能参考更多的文章,然后融会贯通,再来创新一篇文章,那就是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水平。

四要注意方式方法。我把它称之为“六句真言”,即明确意图,把握高度,理清思路,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准确表述。

――明确意图。写材料首先要明确意图。开个会议,写个讲话,准备材料,首先要弄明白这个会是干什么的,要解决什么问题,是讲给谁听的,写给谁看的,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这些东西弄不明白,心里就没有底。写材料前首先要弄明白,你这个会议、这个材料是动员会还是总结会,是座谈会还是汇报会,是宣传教育还是总结表彰,是调查研究还是请示汇报,等等等等,意图首先要搞清楚。有人曾总结了起草讲话要弄清10个问题:谁来讲?以什么身份讲?什么时候讲?为什么讲?领导自己想咋讲?会议要求该咋讲?与会同志想听啥?等等,如果这些都搞不清楚,那还写个什么啊?

――把握高度。你起草一个文件,不是你一个处室、一个科室的东西,而是代表整个单位、甚至是全市、全省的东西。因此必须站位全局、把握大局,写出全局的高度,领导的高度,战略的高度,理论的高度等。任何一个材料,都要把握高度。要善于从思想和理论深度上把握高度,从高处、大处、远处、深处来审视和考察、从对领导的战略意图和对全局的把握上体现高度,从大背景、大战略、大进程之中来把握高度。有了高度,文章的站位问题就解决了,材料的分量就出来了。

――理清思路。思路就是思维的路线。思路决定出路。干什么都要有个先来后到,有个先后顺序。一个材料、一篇文章,首先思路要清,准备写什么,写哪几个部分,安排几个段落等,都必须思路清晰。思路不仅体现在整个框架,也体现在每一部分、每一段落、每一层次。

――层次清楚。写文章要注意层次感和逻辑思维。一个文章整体是这样,每个部分、每个段落也是这样。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要讲逻辑关系,要有先后顺序,这样才会层次分明。否则就会层次不清,语无伦次,杂乱无章。某局长讲话,讲了三大部分:一要把思路理清,二要把风气搞正,三要把工作做实。在讲到把风气搞正时,他讲了三大段:第一段是领导带头树形象;第二段是从严治局正风气;第三段是选好干部树导向。第一段里面领导带头树形象,树什么样的形象呢?他又讲了三层:一要树立起对人民负责的形象;二要树立起推动工作的形象;三要树立起清正廉洁的形象。这样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一层深一层,层层推进。这就是层次。

――重点突出。哪些应该详细论述,哪些应该轻描淡写,哪些应该一笔带过,要做到胸中有数、心中有底。如果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读了以后、听了以后就会主次不清,方向不明。整篇文章大的方面,重点是什么,主题要鲜明,每一部分里面准备重点写哪几段,每一段里面准备重点写哪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里面准备重点写哪几句话等,都要摆布清楚。写文章讲究详略得当,而只有重点突出,才能详略得当。

――准确表述。就是文章的观点要准确、材料要准确、语言要准确、用词用语要准确、标点符号要准确,等等。写文章、写讲话,介绍情况,都要力求准确,也就是如何把最恰当的文字、最恰当的话、最恰当的词语用在最恰当的地方。《菜根谭》中有句话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恰好,就是恰到好处,就是准确精当。

我个人的体会,只要做到了这六点,文章基本上得个90分以上没有问题。这六点不仅整篇文章是这样,一个材料的每一部分、每一段落都是这样!这六点不仅是写材料的要求,也是欣赏材料、判别材料好坏的标准之一。

第三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万事皆可入文法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是《红楼梦》里的一句话。毛主席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材料就是工作的反映。既然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那反过来说,所有的客观事物不都是文章吗?什么是客观事物?万事万物、做人做事都是客观事物,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也是客观事物。客观事物都有规律,这些规律也是文章的规律。所以,我加了一句叫:万事皆可入文法。把事儿做好了,把人做好了,把话说对了,也就把文章做好了。

经常有人把写材料比喻成盖房子。盖房子要先搭架子,写材料要先拉提纲;盖房子要先备足材料,写材料要先搜集资料;房子盖成要粉刷,文章写成要润色;盖成的房子要装修,写成的材料要修改。叶圣陶有本书叫《文章例话》,书中收入了丰子恺的一篇文章《现代建筑的形式美》。文章开头说,现代建筑的形式美,有四个条件:第一,建筑形态须视实用目的而定;第二,建筑形态须合于“工学”构造;第三,建筑形态应巧妙地应用材料的特点;第四,建筑形态须表现出现代感觉。这四条,讲的都是建筑,写材料不也是这样吗?要实用,要合“工学”,要巧妙运用材料,要有时代感。所以,知道盖房子的道理就会写材料。

有人说,好文章就像一个美女。因为文章也要讲究美感,譬如语言美、结构美、层次美。说好材料也要像美女,就是材料的内容框架要匀称,就像人体胖瘦,只有匀称才好看,也就是《丽人行》中说的“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那才是天生丽质好文章。如果只有骨头没有肉,你写的是文章提纲。不论是起草一个文件,还是写一个讲话,先不说你的立意如何,首先要让你的材料上下匀称,整体和谐,做到该凸的凸,该收的收,详略要得当,重点要突出。

再譬如,写材料就像打仗。有句成语叫“纸上谈兵”,好像是个贬义词。其实写材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纸上谈兵。每个写材料的人就像一个将军,都掌握着字、词、句这些千军万马,领导和指挥着层次、段落、部分这些“军师旅团”.写一篇文章就像打一次硬仗,这些兵马如何使用,这些军师旅团如何摆布,就是一个写材料的学问。譬如写材料前要充分搜集和占有资料,就好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写材料要认真构思,要讲“意在笔先”,这是因为,只有“运筹于帷幄之中”,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文章的布局,字词的运用,就像战前的排兵布阵。排兵布阵时,海陆空相互配合、联合作战,各个兵种各就各位、按部就班,都安排得有条不紊,这样的文章才能上下贯通、整体协调,才有战斗力,才能打胜仗。一篇文章、一个讲话,短的几百字,长的上万字,这些字词句从语言学的角度讲,都是按照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但从写作的角度讲,却是通过你所要表达的主题统帅起来的。一部《新华字典》,收有1万多字,如果把这些字儿胡乱集在一起,没有人会说它是一篇文章,因为它没有主题,没有灵魂,但把这些字很好地组织起来,表达一个主题,反映一种思想,就是一篇文章。所以兵马再多,没有将领统帅,都是乌合之众;字词再多,没有主题支配,都是文字垃圾。所以要学会写材料,就要像一个将军一样,有将帅之谋,会用兵之策,善于把最适合的兵用到最适合的地方。好材料就是这样写成的。

最近大家都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推荐的毛主席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大家可能都是从工作方法上去学的,其实这个文章也讲写作方法。譬如,文章指出,党委要学会“弹钢琴”,十个指头都动作;要胸中有“数”,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要做好调查研究等,这些对写文章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第九条“精兵简政”,直接讲的就是办文办会。文中指出:“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简明扼要本身就是写作方法。什么是扼要?扼要就是掐住要害,抓住根本。打蛇要打七寸,办事要抓关键。做文章唯有扼要,才能简明。只有抓住关键、掐住要害,才能一语中的、力透纸背。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芝麻黑豆摊一场,没有主次,不讲重点,肯定不是好文章。别小看了简明扼要这个词,它可是写文章的最高境界,也是写作水平的最高体现。大家知道,凡是熟练的画家,几笔就能勾出人的形体,但没有经验的人,怎么画你都画不像。没有长期的历练,没有一定的功力,想做到简明扼要也不容易。

在某种意义上,写文章就是搭配。从小处说,是词语搭配,句子搭配,段落搭配;往大处说,是主题与材料的搭配,结构与内容的搭配,论点与论据的搭配,等等。会搭配就会写文章。当然,搭配不能乱搭配,也要讲规矩,要搭配得准确、恰当、协调,要门当户对。有句成语叫言当其时,就是话得说的是时候,说的是地方;该说不说,那是失职;不该说的说了,那就是失言!

第四句话: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做人比作文更重要,研究规律比研究技巧更重要

第一,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或者叫研究问题比研究材料更重要。文章是为工作服务的,工作就是为解决问题的。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说,“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得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得功夫太少。”我们经常讲“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而要当好“领导”,就必须经常想着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领导想着的工作,做到与领导思路对接、同频共振,而不是游离于领导之外,置身于工作的边缘,为文章而文章,为材料而材料。而要符合领导的口味,领会领导的思路,不仅仅是揣摩领导的喜好,研究领导的性情脾气和言语习惯,更重要的是研究领导所担负的工作。研究工作,就要经常想着工作进展得怎么样,我能为领导决策做些什么?如果我是领导,我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我希望下边怎么干?向上级汇报,就要想着我们到底做了些什么,上级领导想听些什么,怎样汇报才能更出彩。对于写材料来说,你对问题思考的高度和深度,决定了材料的高度和深度;你对工作的关注度、融入度,决定了材料的适用度。所有的文字材料都必须围绕工作,围绕问题,特别是中心工作、主要问题、重大问题来进行构思和写作。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大局,站位全局,才能把话说透,把问题点准,把带有规律性和根本性的东西揭示出来,写出的材料才能切合实际,解决问题。支局长在7月半年工作会上有个总结报告,这个总结报告讲了四个大问题、12个如何;今年1月总局的工作会上,梅克保副局长在会上就如何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的精神又讲了“四个如何”.这么多的“问题”“如何”,说的不都是问题吗?写材料不就是围绕工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吗?所以,写材料的,要始终牢记,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研究问题比研究文字更重要。

第二,做人比作文更重要。有句话叫文如其人。反过来说,就是人如其文,也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什么样的文。 据我了解,现在到处都缺写材料的人,其实不是缺能写的人,而是缺真正用心的人、缺出类拔萃的人。选人之所以难选,难在文笔、人品、性情三者兼优上。一个善于做人的人,写出来的材料、讲出来的话就会是真话、实话、掏心窝子话,而不会是昏话、废话、假话,甚至不说人话。一个缺乏爱心、不热爱生活、对生活没有激情的人,不可能写出真诚感人、温暖人心的文章。内心狠毒,文字必定阴冷;正在谈恋爱,文字就灿烂。谦虚的人,必定好学;有教养的人,材料必定雅致;乐观的人,材料必定生动;宽容的人,材料必定大气;认真的人,就不会错字连篇。人实在文笔才能实。郭沫若说,文章是人写的,首先是人的问题。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文章,思想正确、态度鲜明、作风正派,写出来的材料才能立场坚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符合实际。所以:态度决定前程,文品就是人品,文风就是作风,文章就是形象。人与文章融为一体,才是最高境界。

第三,研究规律比研究技巧更重要。世上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生活有生活的规律,学习有学习的规律,工作有工作的规律。文字材料也是一样,只要在平时具体写作实践中勤研究,多琢磨,多摸索规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阶段性工作会无非是现在啥情况、存在啥问题、下步怎么办;比如一个调研报告,无非是调研经过、经验做法,然后是几点体会、几点建议。其他文章也莫不如此。只要认真研究,都有规律可循。有人说,这不是党八股吗?我认为这不是八股,而是规律。比如一个人,五官长在什么地方,那是固定的东西,你说鼻子长到嘴下边、长到肚子上行不行?肯定不行。写文章也一样,那就是要尊重规律、研究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我们提倡创新,但创新也不能违背规律。即使创新,也有规律。许多工作可能性质不同,但规律是一样的。所以,研究规律比研究技巧重要。去年我在《写作》杂志上发了一个文章,叫《关于文章写作中的“三”》,是对“无三不成文”的一些思考,主要讲了三个方面内容,也是对写作规律的一些探讨。一是说三句话是文章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句型、句式。这种句型句式,高度概括,精准凝炼,富于哲理,简洁有力。譬如“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三个自信”“三严三实”.三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与: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些都是十八大报告中的话。还有,人生有三通:通人情,通世故,通礼仪。人生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等等。这种排比句式,或并列、或递进,说理精辟、表意精准,很有表现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说就写作本身而言,“三”是布局谋篇之道,具有规律性,是种方法论。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叫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我们写的公文材料大多属于议论文范畴,而议论文讲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其中论证方法就是运用三段论,提供论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用“三”来布局谋篇和构思讲话,有很多可以借鉴。譬如礼仪性的讲话,往往讲三个方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大家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希望。一般年度工作报告,也是三部分:回顾与总结;目标与任务;希望与要求。大多数的阶段性工作讲话,也基本是三部分:前段工作怎么样,当前问题是什么,下步工作如何干。这种三点式,最有利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核心。三是说对于写材料,也有很多“无三不成文”的规矩。比如:公文标准三个有:有思想做灵魂,有结构做筋骨,有内容做血肉;公文语言讲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改进文风三个字:短、实、新;选择材料三原则:值得写,能够写,适合写;文稿修改三方法:顺着改,照着改,问着改;文章结尾有三忌:忌虎头蛇尾,忌画蛇添足,忌草草收兵。等等,讲的都是一种规律。

最近一期《领导之友》杂志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叫《文有“三用”》。机关材料也是应用文,应用之用,贵在“三用”.哪三用?就是实用、适用、受用。一是实用,就是有实际使用价值。公文因实用而生、为实用而作,实用是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公文的生命。起草的意见、决定、通知、方案等,首先考虑成文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可行性,公文的语言就会主旨鲜明,指向准确,简明扼要,精炼精当,落实起来便于操作、易于执行,而不会含糊其辞,语焉不详。要努力做到不写废话,不写自己没弄懂的话,不写没有根据的话,不说大家看不懂听不懂的话。可以说,几乎所有公文起草上存在的问题都可以从没有真正领会其实用性上找到根源。二是适用,适合的适,意思就是符合要求。我们是抓质量的,质量的功能就是具有符合性、适应性、满意性。文字材料也是一样,首先要符合要求,满足需求,不适合、不适用,都是一纸空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15种公文文种,其定义前都有“适用于”三个字。除文体、文种之外,讲适用,还要讲得体,讲分寸。不同文体、不同文种有不同的语言要求,语气不同,表达的态度也不同。譬如,“不予同意”“不同意”“不拟同意”都是不同意,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一样。因此,无论文体、文种,还是用词、用语,都要讲究适用二字。某种情况下,适合、适用的,才是最好的。三是受用,就是好文章、好文稿要让人读着悦心,听着得劲,看着舒服。写文章讲究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也要讲以言悦人。写文章就是用笔说话,但有话说还得把话说好。譬如开会讲话,凡是好的讲话材料总能让人感到“有说头”,“有听头”,“有想头”,“有劲头”,这样的讲话才有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读者才能看得进,听者才能坐得住。

第五句话:写材料苦,写材料难,保持好心态最关键

关于写材料有很多顺口溜,譬如“喝墨水,费脑水,流汗水,吐苦水,没油水”“幕后一身汗,台前靠边站”“胡子蹭蹭长,头发哗哗掉,喝白水,尿黄尿,省被子,费灯泡”.这些段子,说的都是“笔杆子”的苦和难。

写材料的苦,主要是工作苦、压力大。这压力一是来自材料多、任务重。二是来自领导的标准高、要求严。三是来自连轴转、心不净。写材料有句话,叫“功夫在平时,闲在不闲时”,别人开会肩膀上支个耳朵抬个脸,但你得手耳并用、脑体并重,下来还得赶紧整理会议记录;外出考察别人欢声笑语、游山逛景,但你得操着心收集资料、认真构思,因为回来还要写考察报告。

写材料的难,主要有三难:一是难在材料学问深。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想当好“笔杆子”,没有几年硬功夫你应付不了。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你得让“外行看你像专家、内行看你像行家”.情况不熟悉、肚子里“没货”,巧妇难做“无米粥”.报告文件别人可以不看,但你不能不看;别人不掌握工作情况,但你不能不掌握;对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别人不知道,你不能不知道。这是第一难,难在材料学问深。二是难在家里媳妇孩子不好哄。没结婚时,人家姑娘凭你是个“笔杆子”,“情书”写得妙语连珠,情真意切,结了婚才知道这点文采最不实惠。节假日,别人陪着媳妇孩子转商场、逛公园,你得闷在屋里找资料、想观点、寻材料、憋灵感。三是难在别家旁人不理解。再会写材料的人,都知道没有好写的材料。单位写材料的人,最不喜欢听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大笔杆子,写个材料在你手里算个啥?大大小小一个材料,哪个不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甚至扒皮抽筋?别人都说你能写,可是“谁解其中味”?

但写材料是“代人立言”,是组织需要,是工作要求,必须执行。所以更需要保持一个好心态、好状态、好姿态。所谓好心态,就是把心态建设好,保养好,把握好,保持平静心态,保持平淡心态,保持向上心态。所谓好状态,就是面对材料任务,要不断调整精神状态,调优工作状态,保持高昂的激情和饱满的热情。所谓好姿态,就是当面对诱惑、面对荣誉、面对与人合作、面对干部调整,不汲汲于名利,不斤斤于得失,淡泊明志,坚守崇高,清风明月,自得其乐。所以我说文字秘书要当“三好”秘书,就是性情好,文笔好,身体好。性情好。就是在压力下能逆来顺受,能忍辱负重,能任劳任怨,能委曲求全,再苦再累,也要撑开肚皮,装得下饭菜,装得下知识,装得下委屈。文笔好。不用说了,简单说就是坐下能写,站着能说;出门能办事,回来能谋划。身体好。熬眼磨屁股,也是出力活,身体不好,经不起摔打,受不了折腾,再有才华,也顶不下来。

篇6:广播广告文稿的写作

广播广告利用电波传播信息,以声音诉诸听众,因此,广播广告要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声音的优势。

广播广告由广告词、音乐、音响三方面的要素构成。除了注意恰当地发挥音乐、音响等要素的作用外,广播广告词的写作,至关重要。广播广告主要通过声音传递有关信息,因此,广告词首先就要让听众听得清楚、明白,易于理解和记忆。

上一篇:2010年社区团支部工作总结和2011年社区团支部工作计划下一篇:贵州三都县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