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初中生议论文

2024-08-14

生命初中生议论文(通用14篇)

篇1:生命初中生议论文

浅议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摘要:我国目前采用的以定额为基础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己表现出明显不适应性,为了提高投资效益,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来辅助工程管理。本文针对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的概念、分析流程以及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可以为工程造价及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造价分析;流程

1.概述

我国目前采用的工程造价模式是以定额为计价基础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1],[2]。它是在建国初期引进消化和吸收前苏联传统定额管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较适应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变,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程项目规模日趋庞大,工程项目质量和管理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遗憾的看到,在这个高速增长的背后,由于工程项目决策不科学,工程设计不合理,工程管理跟不上,而导致了诸多工程的投资规模失控.施工质量不稳定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了投资的巨大浪费。在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着“烂尾工程”和“三超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超初步设计概算,竣工结(决)算超施工图预算),严重影响国家计划.财政预算的执行,干扰工程建设领域的正常经济秩序。事实和研究表明,上述问题的存在,是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模式尤其是在工程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造价管理模式的直接产物。可以说,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缺陷是导致工程管理问题层出不穷的根源。现实迫切需要建立起我国科学规范的工程建筑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规范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但是,我国目前采用的以定额为基础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己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是实施阶段,而没有把决策.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其次强调建设期成本,而对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不予考虑或考虑很少,不能对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最后我国目前实施的是静态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无法与工程造价要素市场价格同步,从而不能反映工程的真实价格,且与国外动态工程造价的管理不接轨。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弊端,提高投资效益,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来辅助工程管理。本文针对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的概念.分析流程以及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可以为工程造价及管理提供参考。

2.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提出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主要是由英美的一些工程造价界的学者提出创立的。后在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的直接组织和推动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推广,发展至今,逐步形成了一种较完整的现代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其基础在于确定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某个工程从概念设计到制造,直到使用寿命结束时所需要投入成本的总和称为全生命周期成本。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始于工程的开始,终结于工程寿命的完结。于此同时,下一个延续的成本过程将开始。在此过程中,需要找到一种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成本费用组合的优化,以确定前期需要的经济预算,这也是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目的[3]。

同时,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手册把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生命周期成本定义如下: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是为了估价获得或运行一个项目.资产或产品的在其生命周期内所有相关的成本的一系列技术。全生命周期成本(LCC)是指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物系统在一段时期内的拥有.运行.维护和拆除的总的折现后的货币成本[4]。

3.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过程

学者Harvey在1976年就提出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的基本组成及流程[5],各部分可以解释如下:

首先需要定义总资产成本(the cost elements of interest),这部分工作可以确定可能发生在工程建设中的总投资额,是LCCA的前期必要准备。

第二步需要定义工程需要的成本支出(the cost structure to be used)。按照学者White和Ostwald的分析,这部分成本可以分为三部分[6]:工程前期准备与设计费用.工程建设费用以及使用中的维护成本费用。如图1所示,这三部分费用贯穿工程生命的全过程,是生命周期成本的主体。相对传统的成本计算,LCC更重视第三部分维护费用。

第三步需要选择合理的成本预测模型(cost estimating model)。模型是可以预测变量(多为时间)与生命周期成本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第四步是建立整体的预测方法与框架(LCC formulation)。在完成前三步工作的基础上,需要给出整体预测方法的流程和框架。例如,Kaufman曾提出预测方法,基本包括8个步骤:

1.建立分析对象。具体而言,分析对象是分析的基础,描述了成本分析的周期以及包含的统计规模。

2.建立利用率影响参数。当分析周期及统计规模被确定后,需要进一步选定分析中用到的各种参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率影响参数,这是经济学分析中的必要指标。

3.确定全部成本。这步是区别于常规成本分析的主要部分。在考虑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前提下,需要考虑的成本主要包括:初始规划投资.施工成本.维护成本以及检修成本等。其中维护及检修成本是常规成本分析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手册认为,生命周期成本包括初始化成本和未来成本。其中初始化成本是在设施获得之前将要发生的成本,即建设成本,也就是我国所说的工程造价,包括资本投资成本,购买和安装成本。而未来成本是指从设施开始运营到设施被拆除期间所发生的成本,包括能源成本.运行成本,维护和修理成本,替换成本,剩余值(任何转售.抢救或处置成本)。其中运行成本是年度成本,去掉维护和修理成本,包括在设施运行过程中的成本。多数这些成本与建筑物功能和保管服务有关。维护和修理成本又分为维护成本和修理成本,为了进行LCCA方便起见,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应该注意这两个成本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其电维护成本是和设施维护有关的时间进度计划成本。修理成本是未曾预料到的支出,是为了延长建筑物的生命而不是替换这个系统所必须的。一些维护成本每年都会发生,其他的频率会小一些。修理成本按照定义是不可预见的,所以预见它什么时候发生是不可能的。为了简单起见,维护和修理成本应该被当作年度成本来对待。替换成本是对要求维护一个设施的正常运行的主要的建筑系统部件的可以预料到的.支出。替换成本是由于替换一个达到其使用寿命终点的建筑物系统或部件而产生的。剩余值是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物系统在LCCA研究周期末的纯价值。不像其他的未来支出,一个选择方案的剩余值可以是正的负的,成本或价值。

篇2:生命初中生议论文

一、生命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或其他媒体上看到青少年自杀或是杀死亲人的报道,不由得触目惊心、一阵阵发颤。据有关资料显示,自杀是我国青少年死亡原因中较高的,青少年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手段来应对他们的挫折与苦恼呢?他们为何这样草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因为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过多,对他们缺乏生命教育,导致中小学生压力过大。专家说:“自杀是最消极的死亡方式,是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否定。”学生由于受种种现实困扰,他们往往在一念之间,会选择结束生命。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走向一个和谐、完整的生命境界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让他们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也是我们做教师的职责。

二、运用学科优势渗透生命教育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生物生长与发育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有关知识让学生体会生物顽强的生命力,进而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1.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

生命是在大自然的演变中出现的,在艰难的演变过程中,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任何生命都有可能被扼杀在摇篮中。生命经过单细胞生命的漫长进化出现了复杂的生命形式,最后成了拥有高智慧的人,这充分体现了生命意义的伟大。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在其他星球上发现生命的存在。因而地球上的生命是珍贵的,是独一无二的,这些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去敬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节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生命起源过程,让学生明白了生命的产生是艰难而又漫长的,这样他们就会觉得生命来之不易,从而懂得尊重生命。

2.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以为地球是一个资源永不衰竭的宝库,但是我们越来越发现我们的地球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许多资源是越用越少的,是一去不复返的,我们人的生命更是如此。因此,我教育学生必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珍惜宝贵的生命。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等章节时,我给学生播放了生命结束时的场景,让他们认识了生命的宝贵,懂得了热爱生命的道理。

三、提倡实践式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不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要求,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他们进行生命与成长、生命与健康、生命与价值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在掌握生存技能的基础上,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培养他们尊重生命与热爱生命的意识。可是无论我们教师的话语如何生动,都不如学生自己的体验来得有用,因为只有自己亲身体验了,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获得。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时,我经常带领学生接触活泼生动的生命世界,例如,去田野、湖泊看花草树木与虫鱼鸟兽,感受丰富多彩的生命,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花的绚丽、草的顽强,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与探索生命的乐趣。例如,在学习《种子植物》一节时,我让学生把菜豆、玉米或者是花生的种子浸泡在碗里,然后让他们对种子的成长情况作观察,这样学生就感受到了种子发芽的整个过程,理解了生命的成长意义。再如,每年的植树节,我都组织学生参加植树劳动,要求他们每人最少栽一棵树,并管理好这棵树,每周做一次生长观察记录。有一名学生这样写道:“我种的那棵小树终于发芽了,绿绿的、嫩嫩的,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多可爱的小生命啊……”通过这样的实践形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生命意识。

篇3:浅议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一、策略之一:确定数据的价值

数据价值的确定大概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由事先定义好的策略根据数据的属性来确定数据的价值,同时也将数据集进行划分,这种方法依赖于具体的应用和参与策略制定的人员,缺乏自动性,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另一类确定数据价值的方法是根据数据的使用情况,它给出了一种根据信息使用情况而把信息价值数量化的方法,能够反映出信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其价值随着时间变化的特点。在这种划分系统中有两个最基本的假设:一是信息的价值可以通过它的使用来认识和反映,二是信息的价值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本文给出了一种典型的使用此方法确定数据价值的案例。首先,为了给自动化的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一个合适的信息估值,估值模型应该满足几个关键需求:一是不需要或者几乎不需要人为的干预,即估值模型需要满足自动化;二是估值依赖于现实的、可测量的单位;三是估值模型应该是简单的、易于理解的,它允许用户非常容易地解释估值的输出并获取信息;四是估值模型要反映出信息价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五是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数据价值评估,比较适合于一些静态的文件和数据。估值模型利用信息的使用状况来评估信息的价值,这个使用状况包括很多方面,如使用的数量、时间、资源和目的等。

估值模型根据最近最频繁使用情况来评估信息价值。如果一份信息,它被使用的时间距离现在越短,使用的次数越多,我们就认为这份信息越重要。同时也要注意到一个高效的估值模型应该综合、公平地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并将使用时间的距离和使用的次数加以形式化,得到一个位于0~1之间的信息价值。

二、策略之二:解决效率问题

在一个海量的数据存储系统中,数据管理系统要扫描一遍整个文件系统,从而对某一类文件进行处理,这个时间往往是几十个小时甚至更长。有资料指出,每天一个文件系统中只有少于1%的文件被修改,而且这个比率随着文件系统变大而减少。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每个文件的修改都需要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来扫描整个系统以做调整,那么系统负担就会过重,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另外,如果在信息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有策略需要大规模移动数据,这时就需要对类似的情况进行限制,否则可能造成系统吞吐量降低、网络带宽耗尽、响应时间增加等严重的问题。

篇4: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生命教育

关键词:思想品德    生命教育    核心内容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074

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和影响使人们学会尊重和理解生命的意义,同时认识清楚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并在生活中积极面对、健康成长,由此达到身心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它一方面要教给青少年珍爱生命,另一方面启发他们清晰理解并开始思考有意义的生命旅程,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去发挥创造。生命教育不仅仅是道德理想方面的,更应该让学生明白万物平等,懂得尊重自然界所有生命体。

我们所说的生命教育核心是人的教育,包括德、智、体、美的平衡发展和人格的健康成长。通过教育,指导青少年获得对个体生命的正确认知,懂得辩证地看待生命,并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则是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把各学科涉及生命教育的有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进一步结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来构建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生命教育内容体系。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学会适时调整心理

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这一阶段在学生人生旅途中可以说是暴风骤雨式的危险时期,是他们从儿童期走向成熟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部分学生性格初步形成的时期,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看到这种变化的内在变化而给予适时的帮助,学生很可能就会陷入烦恼和焦虑情绪当中。因此,作为初中教师,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应该留心观察学生细微的语言神态和情感变化,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通过对学生情绪调节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恐惧、偏见、嫉妒等不良心理,指导学生在科学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摆脱困惑,将学生不良的情绪引导到积极学习的动机上来,从认识自己到理解自己、规划自己,调适自我,提高学习效率,顺利度过这一段“危险期”。

二、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

初中学生在力量、心理上都有很大程度的发展,要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关自己生命安全的实践教育活动,包括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寻求合作的能力。在突发灾难或危险面前,能够通过观察、判断、分析,对事故现场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避免伤害。学会与他人交流和主动寻求帮助是这方面的又一重要内容。交流和合作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个性,让学生主动去参加,它能有效提升学生个人发展空间,能够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在教学活动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帮助学生建立合作意识和沟通意识。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帮助学生勇敢面对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困难时积极寻求帮助,并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学会做一名合格公民

随着社会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信息开放程度的急剧提升也慢慢影响到青少年的价值观。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开始出现低龄化的现象。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是很有价值的。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在平时常态教学中应该加强落实有关法制教育。首先是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宪法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了解一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事、刑事等有关的法律常识,初步了解关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大方面对青少年进行特殊保护的具体内容,通过引入具体的案例教会学生合理保护自己,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感觉到无助的时候,懂得学会采用正确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另外,还要学习违法和犯罪的含义,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从而帮助学生抵制不良诱惑,形成正直、文明、守信的生活作风,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用道德的准则和法律的约束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做一名好公民。

四、学会感恩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感恩教育内容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珍爱生命。就是爱惜个人身体、健康生活、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认识生命的重要性,远离危险,懂得危险情况的自救措施等。二是主动承担责任。初中学生在家里要主动承担一定的家务,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去做。感激父母亲情是感恩范畴最基本的底线,也是中华孝文化的底线。在家要听父母的话,不惹父母心烦,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度操心,在家外要做文明公民,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义务,凭借自身的能力让自己的家人放心。三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要想更好地生活,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感恩,心怀敬畏,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的人相处,尽量做到人际关系和谐,同时我们还要热爱生活、保护自然环境,学会和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经历了这些内容的教育活动,学生从心底有所触动,才会真正从心底懂得感恩。

此外,可以尝试通过增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亲情、友情,体验同学之间的关爱,也可以体验活动中的困难,在活动中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逐步学会战胜困难。在教师和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克服心理障碍,取得成功。同时,也要教给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这是挫折教育的落脚点。教育的目的是使得学生坚强起来、自立起来,因此要从认知、情感、行为这三方面进行立体式、全方位的培育,才有可能培养学习爱的能力,磨练他们的意志,更大限度发掘学生的潜能!

初中阶段的生命教育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参与让学生始终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生活知识,掌握有用的生活技能,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生活困难时能够从容镇定,合理应对。

作者简介

篇5:我爱生命初中生作文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全世界共有鸟类9000多种, 中国现已记录的鸟类有1260种,是世界鸟类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第一次观鸟在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上海植物园里,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当远处上百只鸟飞舞时,大家欢呼着,我发现有一种鸟好可爱,白色肚子上一条黑色条纹,像个穿着考究的绅士,轻轻地停在大树上,叫声十分甜蜜。但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我把它们叫绅士鸟。我还会看见你们吗?多么美好的一天啊。

第二次,在马路边,看见个老农民,长得瘦瘦的,中等个,长着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留着小平头,棱廓分明的嘴唇上长满了像钢针似的.胡子,手里的网兜里抓着不知名的野鸟,十几只小鸟瑟瑟发抖,每个5元就是它们生命的价值,我哀求妈妈买下了它们。我们决定在小公园里放生。我惊奇的发现里面有只小绅士鸟,眼神惊恐,羽毛散落,拼命地尖叫着,我打开网兜,小鸟四散逃命。望着参天的大树,我还会看见你们吗?

第三次我看见它,是第二天的早晨,预感到不祥的我是在树的一角发现了它,小绅士鸟,它死了,眼闭着,小嘴微开着,似乎在述说着什么,是对天空的不舍?还是对母亲的依恋?远处幼儿哭闹着扑向妈妈的怀里,甜蜜的笑了,好温馨的画面。我却在树下把它埋了,绅士鸟,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我还会看见你们吗?

第四次 ,在图书馆知道它叫大山雀,一种普普通通的鸟。合上毫无生气的画册,无奈看着阳光下的人工草坪,单调无趣,忽然我惊喜的发现在墙角边有些小野花,碧绿的叶子非常秀气,浅蓝色的小花似散落在草丛中的星星一般。我终于懂了,原来生命是如此的绚丽,不管它是如何的细小。

篇6:测量生命初中生散文

人生的道路很漫长,需要我们一步步去测量;人生的山峰很险峻,需要我们全身心去攀登。或许磨难已潜伏在我们的旅途中,可是,正是生命中的坎坷塑造着从幼稚到成熟、从脆弱到坚韧的灵魂。有一种人,张望着前路:“啊!满是荆棘,我怎么过得去?”然而,人活着就必须走下去,面对一个个起点,迎接一次次挑战,没有人可以逃避。

凡是到达对的地方都属于昨天,无论那里的风景多么明丽,花香多么醉人,属于你的却只有远方。太深的留恋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了双脚,也绊住了青春和未来。

我喜欢出发:没见过高洁巍峨的雪山,真是遗憾;见过雪山,没见过辽阔浩瀚的大海,还是遗憾,见过大海,没见过葱郁深透的森林,也是遗憾;见过森林,没见过大漠的抓烟落日,仍是遗憾。世界有不能尽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一次次地启航,一次次地跌倒,一次次地到达目的地。生命的美丽不在于目的`,而在于历程。就这样,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跋涉,从清晨走到夜晚,从阳春走至寒冬,我渐渐地长大,渐渐地走进生命的全盛时期。

我自然知道:有雪山就会有寒风肆虐;在大海就会有波涛汹涌。

徐霞客、张海迪、海伦?凯勒……值些无畏的跋涉者,踏着鲜血和汗水,一步步地测量人生最艰难的旅程,最终到达目的地——人民的心中。

人究竟要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人究竟要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用一腔热血点燃生命在于运动激情,一次次地启航,生命就一次次地充实,灵魂也一次次地升华。即便达不到目的地,也在这风雨兼程的跋涉中丰富了生命。

篇7:读生命生命有感初中600字

生命是什么呢?可能我们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一只小小的、脆弱不堪的飞蛾,也许只有5、6天的生命。但是就因为这短短的几天,当它在人类的手中时没有选择放弃生命,而是选择努力的逃生,让我们感受到了它顽强求生的欲望。

一粒小小的香瓜子不怕困难,用自己的嫩芽冲破坚硬无比的外壳,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它知道自己生长在一个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也知道自己也许只有几天的生命,但它并不难过,而是勇敢地面对,我很敬佩它那种不屈的精神。

这篇文章的作者杏林子,12岁就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部分关节遭到损坏,手不能抬、肩不能举、头不能转、脚不能行,这一切使她的生活行动都很困难。但是,当她用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时,她明白了这是自己的生命,是单单属于自己的。所以她凭着坚强的毅力和数十年来的自修,杏林子被评为第八届“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之一呢!现已有小说、散文、剧本等四十多本了,这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篇8:浅议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生命

上个世纪, 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是一柄双刃剑。在获得更多幸福和快乐的同时, 人也在追求生命存在意义的历程中越来越迷失了生命本身。尤其是近段时间, 有关中小学生自杀和杀人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这理应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忽视了自身的逻辑起点———人?教育应不应该有生命的意识?因此, “生命教育”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人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真正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其本质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这也是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并力行的。作为基础之基础的语文教育, 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语文教育充满着生命的因素, 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个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 记录着生命的跃动, 也极富弹性和张力。语文教育总是强烈地跳动着生命的脉搏, 体现着对生命的感受、情怀和创造力, 显示着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就使得语文教育具备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着重提出要关注人的发展, 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具体说来, 语文教育应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 让学生尊重、敬畏生命, 同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在语文教育中, 我们要给孩子一些权利, 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 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孩子一些困难, 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孩子一些问题, 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些条件, 让他自己去创造。通过语文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学生能肯定自己, 承受困难, 超越自我, 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 真正地享受生命。

一、认识生命, 珍惜生命

生命是神圣的, 也是脆弱的。正是因为它的神圣和脆弱, 我们才更应该加以珍视和眷恋。珍惜生命的更高追求就是要有责任心、爱心, 让生命充实、充满生气。如《我与地坛》所传达的那种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 给读者的心灵以强烈的振颤。作家史铁生在21岁时双腿瘫痪, 死亡的感觉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但是, 作者用瘫痪的双腿支撑起人生灿烂的天空。他所依附的坚实的地坛, 就是对生命执着的眷恋与追求。正如他所说:“一个人出生了, 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 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 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 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双腿残废的史铁生尚能在生与死的挣扎中重新唤起对生命的认识, 四肢健全的我们, 何愁不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呢?

二、尊重生命, 敬畏生命

生命的内涵不仅体现为认识和珍惜生命, 而且体现在尊重和敬畏生命上, 既要尊重和敬畏自己的生命, 又要尊重和敬畏别人的生命。只有我们拥有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时, 世界才会呈现出无限生机, 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如《宽容序言》中勇敢的先驱者为了开辟美好的新天地, 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 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 离开无知山谷, 艰苦跋涉, 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 回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人们。但无知的村民竟用沉重的石块砸死了他, 并抛尸山脚。虽然村民们后来后悔莫及, 为他树立起了丰碑, 但为时已晚。惨痛的教训深刻地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尊重别人的思想, 尊重别人的主张, 而且要尊重别人的生命, 宽容地对待每一个人。“尊重和敬畏生命”, 不仅指尊重和敬畏人类生命, 而且包括尊重和敬畏一切生命。一草一木、一虫一鱼, ……它们都具有生命的特质, 都遵循着生命的规则。人只是这一切的一小部分。学习庄子《逍遥游》和陶渊明的诗文, 要让学生理会道家的天人合一、亲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联系当今生态环境恶化, 要唤醒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友善相处的生存意识。我们在语文教育过程中, 应该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 凡事征询他们的意见, 要让学生将这样的态度转而对待他人, 那么所有的人都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且被人尊重的。

三、欣赏生命, 体验生命

生命是一个过程, 在这过程中人自然会遇到许多艰辛、险阻、挫折和困顿。这和欢乐、幸福一样, 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学会欣赏生命、体验生命。我们要在烦恼之中关照烦恼, 在痛苦之中觉醒痛苦, 在悲哀之中超越悲哀, 在顿悟之中找到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 使生命的过程始终保持着坚毅的心情、旷达的气度和庄严的胸襟。身处乱世的王羲之和陶渊明等人, 面对人生中的不如意, 辞官归隐 (《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面对元军的“悬赏缉拿”, 毅然写下了“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壮志豪言 (《扬子江》) 。他们都把生命作为一个过程, 他们欣赏生命、体验生命的举动何尝不值得我们学习呢?《我的空中楼阁》、《故乡的榕树》、《人, 又少了一个》等课文充满生命的真实、生命的性灵, 作者正是在欣赏生命、体验生命的过程中写出来的。学生在阅读中, 汲取的是生命的精华, 感受的应该是生命的鲜活与滋润。

生命视角中的语文教育, 要引导学生用生命去温暖生命, 用生命去撞击生命, 用生命去滋润生命, 用生命去灿烂生命, 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 提升学生生命的品质, 让学生捍卫生命的尊严, 实现生命的价值。同时, 语文教育自身也要珍惜、尊重学生的生命, 对学生的生命要有一种敬畏之心, 并遵循其生命成长的规律, 提升学生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而不能成为戕害学生生命和阻碍学生生命成长和完善的工具。

关注生命, 让语文重新回归到人, 既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作出的心灵的选择, 又是语文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语文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 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教材。可以说, 语文就是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 陪伴终生。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语文中的生命教育素材, 并把这部分内容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

篇9:浅议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

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促进小学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

在课堂上,构建生命课堂,最关键的还是教师积极的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来丰富课堂,增强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因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报以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能够讲述出自己对知识的看法,阐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在学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所熟悉的某个公园或广场,安排一堂语文课,让学生们相互合作,相互探究,自愿组队,几个学生组成一组,探究从学校通往公园或广场的路究竟有几条,所有学生均在公园和广场内集合,集合后,再说说自己的小组是从那条路过来的。然后,再展开对语文课本知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学习,只有学生相互合作,自主探究过,在课堂知识学习时,学生才更有发言积极性,才有自己对此文章的理解和看法,语文课堂才更有活力,更有生命。

二、通过游戏活动教学,为语文生命课堂构建铺设道路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游戏教学是最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构建生命课堂的途径,那么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开展各种游戏教学,已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做风车的故事》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怎样做风车,并进行做风车比赛,在有限的时间段内看谁的风车做的最多,比赛结束后,让学生说说此次做风车比赛,自己有什么体会,通过游戏活动教学,来建构活力、生命课堂。

三、通过多媒体技术,为语文生命课堂构建保驾护航

现代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教学所发挥的作用也是相当大的,而小学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更需要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为语文生命课堂注入鲜活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先为学生播放草船借箭这一电影,让学生通过电影来了解其中的主人翁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以及身份地位,这些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来实现有效教学,让学生记忆更深刻,更能了解和学习其中包含的各种知识点。而多媒体技术又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为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保驾护航。

四、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在语文生命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来对学生作出的答案、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学生的某个行为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和语言一定要正确、委婉,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能够给学生鼓励,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例如,某堂语文课堂上,我让学生用“机”造句,学生以为是让用“鸡”造句,所造的句子中有“鸡头”一词,顿时教室内哄堂大笑,为了维护该学生的自尊心,我让全班学生停止说笑,并说“该学生说的是机器的头部,是不是呢?”学生顿时领会,说就是那个意思。在此处,我未批评该学生上课不认真,也未有说明该学生所造词句恰当与否,通过给予该学生多元化的评价,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和动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该生聚精会神地听完了该课。

总之,除了以上所述的几点内容,教师还应该不断拼搏、进取,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学方法来实现人生价值,才能在21世纪打造高质量的语文生命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姚佳文.以人为本,构建语文生命课堂[J].新校园(中旬刊),2013(9)

[2]汤国忠.交互式电子白板,语文生命课堂的技术支撑——例谈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教研版),2012(3)

[3]贺华文.如何构建和谐的语文生命课堂[J].教育革新,2012(3)

篇10:初中生命生命的读后感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被感动过好几次:感动与飞蛾在强大的人类面前不低头,拼命挣扎求生;感动于小小的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的毅力;感动于身残志坚的杏林子对生命的热爱。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不向困难低头,不放弃任何希望,顽强拼搏的精神。

吴洪生3岁那年,患上了小儿麻痹,父母带着洪生四处求医问药,一躺就是5年,8岁是有些好转,只是双腿不能走,病情好转后,小洪生一直闹着上学,后来他以第5名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然而在体检是却被刷了下来。他痛苦万分,曾经想过自杀,都被自己否认了。洪生又开始自学裁缝。和一个另村的姑娘结婚了。创造了:梦迪制衣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海伦·凯勒一岁半时,一场重病夺走了她的视力以及听力,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毕业与拉德克里夫学院,是一个精通5国文字的教育家和作家。创作了14部名著,其中有深受我们喜欢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篇11:给生命配乐初中生作文

上初中后,放学的时间晚了许多,不过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也是不错的。只不过因为星期五下了一场雪,我便没有骑车,而是决定走路上下学。到了放学的时候,天都黑了。我便一个人往家走,因为不想绕远路,所以便走了公园。

晚上,公园黑乎乎的,一切都可怕得很。总是感觉有什么东西跟在自己的身后,很可怕。突然,想起了以前的朋友跟我说过,如果你怕了,就去唱歌。于是我便哼起了歌,哼得不是很响,但在黑夜的`公园里只能听见自己的歌声,那段路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完了。其实有时唱歌或哼歌是可以给人创造自信的。

在我们这个初中的新班级里,有的男生总喜欢在高兴的时候,或者在写作业的时候哼几首歌。他们有时候会哼一首新歌或是老歌,或是顺着心跳哼种不是调的调。我记得我以前有对他们说过:“你们唱的太难听了。”不过现在想一想,或许当时他们一定觉得是那么好听,因为一个人不管是烦恼还是痛苦时,只要你哼一首属于自己的调,眼前的路就会开阔起来。

篇12:生命最重要初中生作文

过几天就要开学了,爸爸妈妈带着我坐一位叔叔的车去哈尔滨做检查,也顺便一家人去玩一玩。

我们的车子在高速公路上快速地奔驰着,很快就到了一片连绵起伏的大山里。那里的天很蓝,云很白,山上还有白茫茫的雪,远远看着很美。

正当我欣赏着美丽景色的时候,前方的几个红点点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车子越来越近了,我仔细一看,啊,原来是警车!警车?为什么这儿会有警车,难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会不会发生……我越想越紧张,想问问妈妈,看爸爸妈妈还有那位叔叔很严肃的样子,就不敢吭声了,不过心里却暗暗担心着。

等车子再近一些的时候,我的身体立刻从上到下都冷了起来,心里咯的一下——是车祸!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亲眼看到车祸。顿时,我感觉到空气也凝住了,本来很蓝的天空却变得阴阴的,洁白的云也变得暗暗的,我们的车子里也变得一阵静寂。

被撞的车子几乎面目全非,车上的玻璃洒落了一地,车子已经快看不出型了。当我看到地上那成片成片的血迹时,我不由的想起了他们的.家人、是不是也有我这么大的孩子……

篇13:生命初中生议论文

一、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在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 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工程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及全社会成本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所以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

(一) 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进行可行性研究, 择优确定最佳建设方案

要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就必须择优选择最佳方案。首先, 其规模应合理。如果规模过小, 资源就得不到有效配置, 单位产品成本较高, 经济效益低下;规模过大, 超过了项目产品市场的需求量, 则会导致开工不足, 产品积压或降价销售, 项目经济效益也会下降。其次, 建设标准水平应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并考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以及不同功能等合理确定。再次, 我们还要考虑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地质环境及交通运输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国家建设布局总体规划和地方规划, 而且要靠近材料、原料、燃料的供应地和消费地, 同时还要考虑聚集规模适当的原则。最后是生产工艺、设备及设施的选型, 这些设备、设施既要先进适用, 又要经济合理、维护方便, 以达到降低全过程造价的目的。

(二) 建立科学决策体系, 合理确定投资估算, 客观、认真地作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 明确决策责任制, 建立各领域专业专家参与决策机制, 有效发挥领导决策, 专家评审、群众参与职能, 减少决策失误, 认真如实地编制高质量的估算指标, 是抓好投资估算这个龙头的关键。认真地作好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核心内容, 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综合效益。

二、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依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 依据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技术设计或施工图设计。设计是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它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 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设计方案直接影响项目建设成本。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社会综合效益。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要求严密、全面的施工设计图。如设计中建筑与结构方案选择, 建筑材料的选用, 性能、功能标准的确定等设计内容对建设项目成本均有直接影响。不同建设阶段对建设项目投资程度的影响亦不同, 而其中影响最大的阶段是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四分之一的技术设计结束前的工作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 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 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 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6%~35%。由此可见, 设计对整个工程建设至关重要。设计质量间接地影响工程建设成本, 设计质量一直以来均是引起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 其中设计质量问题往往会引起工程停工、返工、变更、索赔, 甚至造成质量和安全事故, 从而引起成本费用的极大浪费和造价失控。工程设计不合理, 影响工程建设项目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 如增大能源消耗, 使用维护成本等, 合理的设计可使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费用最低。

由于各种原因, 笔者发现目前部分工程设计常存在设计粗糙的现象, 内部审核机制未能有效运行, 现场调查工作不实, 按施工图施工时变更较多;如某一通航河道的桥梁工程, 设计按全支架法进行上部结构设计, 未能考虑施工中的通航要求, 在主墩施工后不得不改变上部结构型式, 引起了工程工期和费用索赔。设计人员对工程经济的相关知识所知不多, 设计时只考虑技术设计需要而忽视工程造价, 没有充分考虑及掌握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手段。

三、建设工程项目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建设管理者要进一步完善招标与投标制度, 使那些构思新颖、价格合理的方案入选。而招、投标是市场供需双方博弈过程,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处于初级阶段, 投资人面临的潜在合作者良莠不齐, 真假难辩, 如果不幸选择的承包商素质低下, 投资人不但要付出超常的管理精力, 并且要承受巨大的投资风险, 对一某些地区的投资项目工程, 要求采用最低价中标, 承包人为了谋取中标, 甚至低于成本 (如:某一道路工程投标价占最高限价的58%, 低于其它投标价的平均20%以上) , 某些投标人以超常的低价谋取工程项目, 其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成本可能减少, 当其实际建成后在合理使用年限内的周期成本, 令人难以预测。

四、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实施阶段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 这一阶段, 工程项目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实体, 施工成本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管理以及各种税费等费用。在这一阶段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但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却很大, 因而仍然要对投资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投资人仅仅靠控制工程款的支付无法单独保证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应从组织、经济、技术、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投资。

(一) 组织措施

1) 落实投资控制的人员、任务分工和职能分工。

2) 编制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图。

(二) 经济措施

1) 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确定、分解投资控制目标。

2) 及时工程计量。

3) 复核工程付款账单, 签发付款证书。

4)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投资跟踪控制, 定期地进行投资实际支出值与计划目标值的比较;发现偏差, 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5) 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支出做好分析与预测。

(三) 技术措施

1) 对设计变更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2) 继续寻找通过改进设计挖潜并节约投资的可能性。

3) 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加强施工工艺、材料选样、施工质量管理。

(四) 合同措施

1) 做好工程施工记录, 保存各种文件图纸, 特别是注有实际施工变更情况的图纸, 注意积累素材, 为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索赔提供依据。

2) 注意合同的修改与补充。施工阶段工程量的计量和设计变更十分重要。计量是控制项目投资支出的关键环节, 也是约束承包商履行合同义务的手段。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方式的清单工程量是投标报价的共同依据, 实际支付必须按规范要求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计量, 并以此作为向承包商支付工程进度款的凭证。

工程实施过程中应严格履行变更程序及时办理签证变更手续, 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

五、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竣工结算是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一环, 目前政府工程大量采用跟踪审计, 各地区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控制造价。竣工结算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 也反映工程各方对造价管理的能力。及时办好工程竣工结算必须收集、整理各种资料, 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签证材料、招投标文件、政策性文件、价格信息、施工合同等, 同时也必须注意其有效性。

为做好竣工结算工作, 我们应建立工程量清单核对备案制度和内部复核制度, 定期跟踪检查、监督管理, 加强业务人员的素质教育, 减少工程量清单中的差错率, 并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坚持工地现场核对, 严格审查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 材料调价是否有依据等, 以确保工程造价结算真实、合理。

六、使用阶段与报废回收阶段的成本管理

使用阶段与报废回收的成本是用户使用工程项目时, 需支付的人力、能源消耗以及维修保养等的费用, 由于延续期长, 其在全生命周期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 较好的建设工程项目能有效地减少经常性未来成本。工程回收报废成本是项目报废处理和再生的费用, 使用不同方法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成本, 而且不同回收报废方法将对环境和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其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才是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的最终社会成本。

实行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造价管理对我国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加强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工作, 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加强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强制要求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研究和论证, 从而做出合理优化的选择。

2) 推广标准设计。国内外经验表明, 标准设计可以节约设计费用、加快图纸设计速度节约建设费用。如:采用标准构件的建筑工程可降低造价10%~15%, 且这种构件亦可重复使用。

3) 结合现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执行, 不断完善各行业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 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量单位, 满足建设工程在招投标中工作的需要。

4) 发挥专业执业人员的作用。专业执业人员需在初步成本咨询、设计方案优化、招投标、合同文件的制订及实施过程成本控制等方面提供广泛服务。

5) 注重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跟踪, 为社会成本最低提供依据, 并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持续改进。

摘要:目前, 如何进行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是各相关企业和政府投资部门特别关注的重点。造价管理部门应当在各个阶段对建设工程项目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 才可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篇14:浅议我国教育目的中的生命关怀

关键词:教育目的生命关怀人性

当今社会,校园内越来越多的问题不断升级,暴力冲突、自杀现象层出不穷。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生活世界”被严重剥离了,与世隔绝的“知识世界”成了他们唯一的成长空间,从而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空前危机。学生们在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急需正确的引导,而我国的学校教育对生命的关怀异常匮乏。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而现实的情况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反思教育的目的,及其指导下教育对生命的关怀。

一、我国教育目的中的生命关怀

通过对不同时期我国教育目的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不断调整、修正,并日渐突显出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但其中的对生命的关怀仍然是比较缺失的,具体表现在,内容方面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忽视“人”的价值;形式上,教育目的的表述过于概括,在具体实践中难以起到指导作用。

(一)、教育目的忽视“人”的价值,难以体现生命的意义

在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过程中一般存在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一是人本位,即指一切以“人”为出发点,把人的价值看得高于社会,并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的思想倾向,另一种则是社会本位,它是与人本位价值取向相对应的,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认为教育目的主要在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集体意识和社会价值观念强加给人,使人社会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

纵观我国教育目的的发展变迁,不难发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逻辑,使人不再关乎他自身,而更关注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教育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的教育。尽管我国在教育的本质及目的上进行了艰难探索,突出表现在人文精神的讨论和人学的兴起,但在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上,更倾向于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在我们教育目的的表述上——“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尽管有提及对人的关怀,要求培养的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其最终的落脚点和归宿点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得人的发展更多地成了伴随社会发展的结果或附属产物。由此可见,不管是各种规格的“劳动者”、“建设者”还是“接班人”,都是以国家、社会的整体价值为取向的,教育眼中没有了活生生的、个体的人的存在,而是把人当作待加工的对象,只关注教育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仅被当成是可使用的工具,忽略个人的生存需要和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结果,我们的教育逐渐远离了培养“人”的目的。

人是一个双重生命的存在,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舍弃其中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不完整的,而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关注人的社会文化属性大于对人性的关照,忽视人的自然生命属性,教育过程中的人,没有被当做人看待、生命看待、当做儿童看待。生命特有的自由、灵性和创造被划一的教育制度、刚性的规则、被技术化、程序化的教育、被居于主体和霸权地位的教师所限制、所摧残,教育过程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变为机器化大生产下的规格产品,难以让个体寻找和实现生命的意义。

(二)教育目的过于概括,缺乏对生命关怀指导

我国教育目的每一次的调整和改动都是细微而深刻的,其表述简明扼要,概括性很强。一方面,它可以为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宏观指导;另一方面,它的概括性让具体目标在制定过程中缺乏指导,尤其是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未曾提及,这将会导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其操作的差异性解读,甚至忽视对学生进行该方面的教育。

教育目的中提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全面发展的人是什么样的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发展了的人就一定是全面的吗?其实在这当中缺少了重要的一环,那即是对生命及其意义与价值的教育。可能我们会认为生命教育是隶属于德育的课程和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如果是隶属于德育的,那么我国的德育的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纲要》(小学到高中的德育纲要)规定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却唯独没有热爱生命,如果是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那么没有具体的指导意见,我们的老师又如何落实呢?这些问题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国教育目的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教育中以教育目的要求来时刻校准实践活动的方向,把它作为衡量、评价教育实践的根本标志。而教育目的的概括性及其指导下教育内容的部分缺失让我们更加忽视对生命的关怀。

二、生命关怀的实现

生命关怀的实现不仅需要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更需要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具体指导。结合国内外的教育经验,生命关怀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是课程教学;二是课外实践活动;三是专题讲座。可以说生活即教育,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内外资源,在生活的每一处都可以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关爱与尊重;教育即生命,教育是生命的需要,教育是儿童成长甚至生存的一种形式,保护儿童的天性,遵循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教育目的就在于生命的不断生长。无论哪方面的努力,都需要我们适时调整教育目的,在形式上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在其内容上突出对人的尊重和对生命的关爱。

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来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对人性的关照将会让其闪现伟大的光泽,生命的日臻完滿与幸福是对教育最好的礼赞。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5] 安宝珍.我国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分析思考[J]. 中北大学学报,2006(06).

[6] 侯志军.论教育的生命关怀[J].当代教育论坛.2006(07).

[7]李伟平.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J].江苏教育.2006(07).

[8] 李忠亮,南志涛.走进生命关怀的学校教育[J].中国教育导刊.2006(01).

[9]冯建军. 论生命对教育的内在规定[J].上海教育科研.2003(10).

上一篇:党建工作下一步计划下一篇:国旗下讲话稿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