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实施

2024-08-18

正式实施(通用8篇)

篇1:正式实施

居民大病医保正式实施

二次报销起付标准1万元近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居民大病保险资金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划拨,由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按规定拨付至商业保险机构。2014年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为每人32元。在参保人待遇保障方面,2014年,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为1万元,起付标准以上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按医疗费用的数额分段给予补偿,即居民医保报销之后的个人负担合规部分二次报销。个人负担合规医疗费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部分给予不低于50%的补偿,10万元以上部分给予不低于60%的补偿,个人年最高补偿限额为20万元。具体补偿标准与选定的商业保险机构通过谈判确定。对原新农合确定的20类重大疾病发生的医疗费用,2014年单独进行补偿。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经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后,个人负担合规医疗费用1万元以上的部分给予73%补偿,1万元以下的部分给予17%补偿,个人年最高补偿限额为20万元。自2015年起,居民大病保险不再执行20类重大疾病补偿政策,统一按医疗费用额度进行补偿。

(新农合赵琳)

篇2:正式实施

巡查保护记忆

楷叔名叫麦德楷,今年55岁,祖上三代就开始在佛山发源地——普君塔坡定居。自从12月担任禅城区历史建筑监督员以来,楷叔每周都要义务到他的“定点”——祖庙街道培德里巡查,以保证这处佛山目前保护得最好的老建筑群不被破坏掉。

9月7日上午,记者跟随楷叔来到培德里。从进入松风路开始,一路上不少街坊都和楷叔打招呼。原来,巡视9个月来,楷叔已成了松风路一带的 “名人”。走进培德里,楷叔不时到一些老街坊家中了解房屋修缮情况。

“培德里原来是佛山首任商会会长王理卿的家族住宅,王理卿家财万贯,但从小没读过书,所以给族中住宅起名 培德里 ,希望后代好好读书立德。”楷叔滔滔不绝地介绍道。这条不足150米的小巷,集中着3处明末清初历史建筑,格局整齐。作为义务监督员,楷叔的监督没有报酬,凭着一腔热情定期在这里穿梭巡查。看到有住户要改变屋中原貌,楷叔都会走上去规劝。然而,收到的回应往往都不太友好。

楷叔回忆道,今年5月,培德里有一户要加装空调,住户为了铺装空调管道,把房屋外墙的灰雕都凿坏了。楷叔上前规劝,没想到对方愤愤地回了一句:“老佛山都拆完啦,大事不去管,来管我们这样的小事!”无可奈何的楷叔,唯一的“手段”只是将毁坏的部分拍照,上传给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然而,几乎从来没有收到反馈。”楷叔无奈地说道。

改造毁了老屋

为何楷叔对佛山的老建筑如此钟爱?他告诉记者,自己祖上三代都住在佛山,从童年到青年,塔坡庙、太上庙、汾江河、青云街……一个个地方都充满了回忆。“以前的佛山全都是二三层带骑楼的楼房,从最高的简氏别墅可以直接看到约3公里以外的普君墟;汾江河上全是木船搭着舢板,全国的水果、木材、农具都能找到”。“好古”的楷叔,从上世纪就做起了古董生意。

佛山的变化真正引起楷叔的注意,缘于的东华里改造。看着大片明清建筑被拆除,其中还有侵华日军驻佛山指挥部,楷叔等老佛山连连叹息。之后,城市的变迁越来越快,多栋老屋遭毁、汾宁路老屋连同叶问师父陈华顺故居均被铲掉,“看了你们羊城晚报汾宁路建筑被拆的报道,我们老佛山到现在都叹息,新一代佛山人已经再也体会不到老佛山的味道了”。

其实,20下半年,随着佛山首部地方法《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准备出台,看到禅城区“历史建筑监督员”招聘公告。楷叔连忙拿着一连串媒体报道和历史资料到政府,毛遂自荐当上了首批监督员,“以前我也常常走访老建筑,可惜名不正言不顺,别人还以为我是偷东西的。”楷叔坦言,如此积极为老建筑奔忙,只为了“在高楼林立的佛山,再多保留一些真正的 佛山味道 ”。

监督作用未现

据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官方公布,楷叔这群历史建筑监督员隶属于年8月10日成立的禅城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领导小组,该小组由禅城区区长孔海文担任组长,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进行规范化、长效化监管。目前,首批监督员共有20名社会热心人士。

附条例草案全文

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继承和弘扬本市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城市开发建设与历史文化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市市域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保护原则及要求)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分类管理、严格保护、抢救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按照“应保尽保、能保则保”的要求,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维护风貌的完整性,维持功能的延续性,采取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 (政府责任)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主管部门,应加强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各职能部门职责,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工作监管。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实行属地管理,市、区人民政府应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保护。

第五条. (部门责任)

市、区城乡规划、房屋管理以及文物管理部门须积极履行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和监管的责任。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文物及房屋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的普查调查、申报认定、保护规划及使用导则的编制和管理等具体工作。

市、区房屋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及文物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维护修缮、应急保护、巡查执法等具体工作。

市、区文物管理部门负责、整理保护对象的历史资料信息,挖掘、评价其历史价值。

建设、文化、国土、旅游、财政、公安消防、工商、城管、环保、民族宗教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 (保护资金)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保护资金,专项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资金的来源包括:

(一)上级财政专项补助的资金;

(二)市、区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三)社会各界的捐赠和资助;

(四)国有历史建筑的转让、出租、举办展览或者其他合理利用方式获得的收益;

(五)历史建筑原址保护、迁移等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的资金;

(六)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保护专项资金由市、区人民政府分别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保护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市、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七条. (保护资金用途)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用于下列用途:

(一)需由政府财政承担的费用,包括普查、测量、认定、标志牌制作和设置、档案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国有历史建筑修缮、维修、改善资金;

(三)对非国有历史建筑修缮、维修、改善的补助;

(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和规划编制;

(五)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表彰。

第八条. (专家委员会)

在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框架下,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区人民政府可相应设立区级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城乡规划、建筑、文化、历史、土地、社会、法律和经济等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

专家委员会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有关咨询、审议和评定等工作,为市、区人民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第九条. (单位、个人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对破坏、损害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举报和控告。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社会机构,以资助、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本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

第二章 保护名录确定

第十条. (历史文化街区认定标准及名录)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具有革命纪念意义或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历史文化街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比较完整的历史格局和风貌;

(二)有比较丰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

(三)占地面积不少于2.5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

(四)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具有传统风貌建筑的占地面积不少于总占地的60%。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名录,报请省人民政府核定后,向社会公布。其中对保护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可核定为广东省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申报、批准的条件和程序,依照《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及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历史建筑认定标准)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具有一定该保护价值且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构)筑物,可以确定公布为历史建筑:

(一)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或者工程技术反映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艺术特色或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二)反映佛山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

(三)属于在地方发展里程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

(四)与重要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具有纪念意义的代表性建(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等;

(五)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等。

第十二条. (普查程序)

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国土、房屋管理等部门,指导区人民政府及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普查和建档工作,并建立历史建筑信息管理系统。普查成果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所在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并告知保护责任人和区房屋管理部门,由区房屋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巡查和现场保护。

建筑所有权人、使用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推荐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根据普查成果和社会推荐情况,进行历史资料挖掘和保护价值与类别的评估。

第十三条. (确定和公布)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征求相关部门、所有权人、其他利害关系人以及社会公众意后,经市级专家委员会评审,由市、区人民政府建立保护名录,报请省人民政府核定。

第十四条. (征收前调查)

房屋征收部门在征收房屋前,应当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认该地块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普查情况;尚未进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普查的,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房屋管理等部门在征收房屋前指导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完成调查工作。未完成调查的,不得征收房屋。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将地块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在规划条件或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附图附件中载明。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同意被征收或者改造的,房屋征收部门或者改造主体应当按照保护要求将历史建筑统一纳入征收或者改造补偿方案,对所有权人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的价值给予货币补偿或者调换房屋产权;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不同意被征收或者改造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要求自行合理利用。

第十五条. (预先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应建立预先保护响应机制,以应对建设活动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应急性保护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可以向市、区人民政府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报告。在城市建设中发现可能有保护价值的建筑时,建设单位应立即停工,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立即报告。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预先保护响应机制,应即时通知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房屋管理、城乡规划及文物管理部门,责令建设单位停止建设活动,并告知区房屋管理部门派员到现场开展日常巡查和保护。

经市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查,该建筑不属于文物且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区文物管理部门会同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派员到场调查并进行论证,并提出处理意见:

(一)建设地块尚未进行文化遗产普查的;

(二)建设地块的普查结论已超过十年的;

(三)有新的证据证明该建筑符合历史建筑认定标准的;

(四)其他合理情形。

处理意见应通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及市级相关管理部门,经确定不予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应当通知该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及区级房屋管理部门解除预先保护。应当予以保护的,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通知该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及区级房屋管理部门,由区级房屋管理部门告知保护责任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完成申报。

预先保护的期限为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发出预先保护通知之日起的12个月,预先保护期间该建筑不得损坏或者拆除,确需修缮的按本条例相关条款执行。因预先保护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政府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六条. (保护标志设立)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由市人民政府统一设立保护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标志。

第十七条. (调整和撤销)

依法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调整或者撤销。

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受到严重破坏的,可以列入濒危名单,对于确实无法恢复、确已失去保护意义的,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可以提出撤销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称号,由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提出意见,由市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委员会论证后,报省级人民政府撤销。

历史建筑被依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文物保护点的,自公布之日起不再列入历史建筑名录。

篇3:“营改增”新政正式实施

8月1日, “十二五”税制改革“重头戏”——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正式在全国推开, 前期“营改增”试点的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自8月1日起废止。这一税改新政将对物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记者获悉, 改革的相关准备日前已全部就绪, 而伴随着其向全国推开, 改革张力也将持续释放。

5月28日,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对前期试点的税收政策进行了整合, 并对部分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明确了8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扩至全国的相关税收政策。

《通知》明确, 向全国扩容后的“营改增”试点涉及的应税服务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在税率方面: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的税率为17%;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的税率为11%;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之外的现代服务业服务的税率为6%;此外,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应税服务税率为零。

企业涨价应对

尽管有统计数据显示, 此前全国已有12个省市的超过100万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 为纳税人直接减税超过400亿元。而据测算, 在“营改增”试点向全国推开, 并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后, 今年全年将直接为纳税人减税1200亿元。但事实上, 物流业对于“营改增”加重企业税收负担的质疑从未停止。

究其原因, 并非每个行业都能因“营改增”减轻税负。增加抵扣项是增值税试点的重大进步, 但如果纳税人购置设备、机械等不动产较少, 没有足够多的进项税额抵扣, 可能就会加重税收负担。因此, 在众多企业尝到税改甜头的同时, 也有部分企业叫苦税负增加, 而叫苦的这部分企业恰好主要是物流及运输类企业。

与前期试点类似, 在即将进行“营改增”的地区, 根据测算, 涉及交通运输、物流、融资租赁等行业的一些企业, 税负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根据上海的“营改增”试点经验, 在一般纳税人中, 研发技术、租赁服务以及大部分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纳税人的税负都有下降。另据毕马威了解的情况, 在交通运输业中, 航空运输是大幅度减税的, 水路运输是基本平衡的, 而陆地运输在试点初期税负增加较为明显。

但是, 一些航运业人士对于水路运输的税负变化却有着与毕马威不同的说法。对航运企业来说, 由于大部分成本构成中的主要事项都不能进行抵扣, “营改增”在全国正式推开后对航运企业的减税效果并不明显, 并有业内专家估计约半数的航运企业税负会出现增加。具体而言, 首先, 生产设备是航运企业最主要的成本, 但企业2012年1月1日之前购置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可抵扣;其次, 航运企业劳动资料成本占总成本的20%左右, 而支付给自有职工的薪酬无法抵扣;再次, 资金成本、路桥费、房屋租金、保险费等都不能进行抵扣。为了应对这一税改新政, 马士基航运近日发出通知, 自8月1日起, 对在中国境内收取的所有费用相应征收6%增值税。即在开具增值税发票后, 需要向外贸企业在原有的运费总额上多征收6%的税费。

与此同时, 部分航空业人士亦不认同毕马威关于他们将实现大幅度减税的说法。据深圳一家航空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称, “抵扣是针对新购固定资产。而交通运输有一定的周期性, 比如航空企业, 我们几年前就已购置了几十架飞机, 短时间内不会再新买飞机, 这就意味着没办法抵扣, 直到你再买新飞机的时候。”

作为一家交通运输企业, 重庆公路运输集团的财务负责人指出, “我们公路运输这块业务, 以前营业税税率是3%, 现在增值税税率是11%。因为在修理、油料等方面拿不到足够的抵扣发票, 税负上升了7%到8%。”算出类似账本的运输企业不在少数, 但他们却苦于缺乏话语权, 而无法像马士基航运那样将税负上升的成本转嫁到涨价中去。

“从我们公司的情况来说, 对于制造业和3PL公司基本上都没有话语权。同时竞争也是很激烈的, 根本没办法涨价。”苏州市新北方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力军告诉记者。这家公司主要经营苏州到东北全境的货运业务, 在当地至少有十几家竞争对手, 涨价就意味着客户丢失。但根据测算, 张力军发现在税负增加后公司利润减少了近半, 对此他表示目前只能公司自行消化。

而当地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货运企业的老板告诉记者, 目前他们较为普遍的应对办法是继续加大货车的承载力。“车辆超长超宽超重, 顶着运管部门和交警的罚款, 违法多装就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该负责人说, 从江苏到东北单程罚款1000多元是比较正常的, 而超重载货可能一车能多赚3000多块, “我们也没办法, 税负在增加, 人工成本和各项开支都在涨价, 现在一辆车跑一趟下来如果赚不到30000元, 我就得赔钱。”

新政的变化

扩容至全国的“营改增”试点新政, 作为统领当前和下一阶段“营改增”试点政策的重要操作性文件, 相对原有试点政策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对于物流企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近日, 有关财税专家对于《通知》作出了权威解读。

首先, 为了便于征纳双方了解和执行政策, 《通知》整合了前期试点的税收政策。自8月1日起,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统一按《通知》的规定执行, 此前发布的有关“营改增”的若干文件废止。专家表示, 新政统一文件便于操作。从形式上看, 《通知》对上海市推行“营改增”试点以来的一些政策进行梳理、清理, 将“营改增”涉及的绝大部分文件汇集为一个文件, 较好地解决了文件繁琐、管理不便的问题。

第二, 为了规范税制, 新政取消了部分过渡政策。专家表示, 由于之前“营改增”采取的是地区试点的方式, 为了避免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政策差异对试点纳税人正常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 试点时延续了部分营业税差额征税和按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等计算进项税抵扣的规定。而在8月1日“营改增”试点推向全国后, 境内提供应税服务的纳税人将适用统一的增值税制度, 上述过渡规定已无必要。

据此, 通知对现行政策作出三个方面的调整:即一是取消了部分差额征税规定;二是取消了按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等计算进项税的规定;三是取消了允许未与我国达成双边运输免税安排国家和地区的单位和个人暂按3%征收率代扣代缴增值税的规定。业内人士认为, 此项调整对于物流业的影响最为明显。

由此可见, 差额征税政策将基本淡出。对于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被压缩的影响, 北京致通振业税务师事务所技术部项目经理耿鸿江认为, 对一些存在大量代收转付或代垫资金行业的小规模企业影响较大。“营改增”前, 其代收代垫金额, 予以合理扣除计算营业税;“营改增”后, 不能差额征税, 又因为是小规模纳税人, 不能抵扣进项税, 影响较大。不过, 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营改增”之后, 取消差额征税是必然趋势。

上述财税专家则认为, 按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等计算进项税的方式, 实质上是一种虚拟抵扣规定, 而交通运输业在全国实施“营改增”后, 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的纳税人均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无需延续上述虚拟抵扣规定。因此, 《通知》取消了试点纳税人和原增值税纳税人, 按交通运输费用结算单据注明金额和7%扣除率计算进项税的规定;取消了试点纳税人接受试点小规模纳税人提供交通运输服务, 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和7%扣除率计算进项税的规定。

第三, 根据试点反映的情况, 《通知》修改完善了部分政策。专家表示, 在前期试点中, 有部分地区的纳税人反映, 因现行制度规定纳税人不得抵扣自用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和游艇的进项税额, 导致纳税人税负不合理增加。为了使税制更加合理, 并减轻纳税人负担, 通知取消了不允许试点纳税人和原增值税纳税人抵扣其自用应征消费税摩托车、汽车和游艇进项税的规定。

此外, 试点纳税人对外提供服务时, 可能存在出口服务既适用增值税免税又适用增值税零税率的情况。为了明确纳税人的权利, 避免引起歧义, 《通知》增加了优先适用零税率的规定。有关专家表示,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推向全国后, 其他行业将采取全行业试点的方式推开, 届时将没有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的区别。因此, 通知删除了此前文件中有关非试点地区和试点地区的表述。

加速行业整合

有专家认为, “营改增”后企业税收增加属于少数情况, 不能因少数企业不满就否定“营改增”的必要性, 不能以偏概全。增值税的核心特征是抵扣机制, 目的在于避免重复征税, 减轻企业负担, 且“营改增”的意义不仅在于减轻税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出, 此项税改消除了重复征税, 企业可以向专业化细分和升级换代迈进。同时, 企业和流通领域的税收成本降低, 有利于降低最终产品和服务价格。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说, “营改增”后, 能带动GDP增长约0.5%, 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约0.3%, 带动居民消费增长1%, 拉动出口增长0.7%, 同时直接带来大约7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从物流业的情况来看, 《通知》的调整对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最为明显, 而年增值税应税销售额标准达不到500万元的为小规模纳税人。“很多挂靠的小货运公司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 此次税改新政的调整意味着, 以前他们的上游企业能够按运输费的7%进行抵扣, 而前期试点期间有的地区能按11%进行抵扣, 这部分运输费用的进项抵扣占其营业成本7%或11%的税收。”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立新向记者分析, 在新政实施之后, 小规模纳税人依3%税率按简易计税方法缴纳增值税, “对此有人理解是这部分运输费用以后不能作为进项抵扣了, 也有的理解是能够按3%的税率作为进项抵扣。无论如何, 这对他们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卢立新认为, 一方面, 税改新政的导向是鼓励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不鼓励物流业常见的货运车辆挂靠的运营模式, 很多大型物流企业会购置更多自有车辆进行运营;另一方面, 挂靠车辆和小运输公司原有的进项抵扣优势不再。两方面因素导致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运输公司的生存空间会进一步被压缩, 因此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行业洗牌局面。同时, 对于大型物流企业而言, 如果不是深度运作、做大做强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总而言之, 以往物流业一些通过简单外包就能挣钱的经营模式, 以后基本上就难以为继了。”卢立新对记者表示。

他同时认为, 新的政策对全行业而言更加公平合理。“整个行业统一了规矩, 解决了试点过渡期税率不统一的问题。从这一点来看, 新政将会使行业竞争更加公平, 长期来看是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在他看来, 与优惠性政策相比, 企业的发展更需要公平的竞争环境, “不患寡而患不均”, “只要是公平的, 就不会对某一个企业造成特别的负面影响。”

篇4:日本新安保法正式实施

新安保法标志着日本战后“专守防卫”的安保政策发生重大转变,日本放弃战后坚持多年的和平国家路线,积极投身全球军事活动。新安保法生效后,从法律上讲,只要美军提出要求,即可由日本防卫相判断是否出动自卫队对美军给予防护。

由于行使集体自卫权涉嫌违反日本宪法,新安保法遭到在野党、宪法学者、普通民众等日本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3月19日,在新安保法被强行通过半年之际,日本多地民众举行了反安保法游行。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通过了《日本国宪法》,该宪法禁止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只允许行使个别自卫权。2014年7月,安倍政府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2015年4月,安倍访美期间,与美国联合发布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允许日本武装力量在全球扮演更具进攻性的角色;2015年9月30日,日本政府正式公布新安保法,法案将在公布后的六个月内实施。

篇5:正式实施

部长李小鹏

月8日

篇6:开展慈善法正式实施宣传活动简报

简报一:

9月1日,《慈善法》正式实施。为迎接9月5日首个“中华慈善日”,9月1日上午,我市在城区多处搭台宣传《慈善法》,弘扬善文化的同时,鼓励更多人关注、参与慈善事业。市慈善协会会长刘庆德、第一副会长喻廷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连生、副市长余泳、市政协副主席孙学龙出席了宣传活动。

当天上午,市民政局在市中医院、北塔公园、安徽商之都等地,采取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慈善法》内容和此项法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据了解,《慈善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共12章112条,涉及慈善组织的申请登记、监督检查和个人发布求助等问题。其中明确了慈善组织、捐赠人、受益人三类慈善活动主要参与主体,享受税收优惠的权利;明确了对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要实行更特殊的优惠;允许企业捐赠结转以后3年扣除。

简报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昨日正式实施。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省慈善协会、市慈善会等单位联合在新城广场开展《慈善法》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将持续到5日,为公众免费发放关于《慈善法》学习资料,并答疑解惑。

昨日上午,8岁的小朋友昕锐和妈妈也来参加宣传活动,他在“以法兴善助力脱贫从我做起”的条幅上认真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在新城广场上,新城区民政局和各类公益慈善机构现场搭起了宣传台,为群众发放《慈善法》学习资料,并解答相关问题。

“不少市民前来咨询,大家关心善款的使用是不是公开透明,企业从事慈善事业的免税等相关优惠政策如何落实等问题。”省民政厅法律顾问工作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大家只对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比较熟悉,《慈善法》明确,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都可以申请公开募捐资格,这就让更多人、更多组织参与到慈善事业当中来。

据了解,近年来陕西省慈善队伍日益壮大,全省慈善组织达800余家,慈善志愿者服务组织发展到3390个,注册志愿者有26万人。《慈善法》对善款流向使用监管也更加法制化,对慈善项目公开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都做了细致规定。

据悉,从今天起到5日,《慈善法》宣传还将在钟鼓楼广场、解放路万达广场等地展开,让群众知晓和关注《慈善法》。

简报三:

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实施。省民政厅在成都举行了 “以法兴善 助力脱贫”慈善法现场宣传活动。

“可能社会各界,包括我们的爱心企业,比较关心的是我们社会组织的慈善募捐的资格,以及我们怎么样合法捐赠、怎么样合法使用我们的捐赠财产,怎么样把我们获赠的现金、实物、有价证券、股权,甚至知识产权、劳动、服务等无形财产作为慈善物资捐出去,怎么样避免诈捐、骗捐等,对于这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慈善法都有相应规范。”在活动现场,除了向市民发放各类慈善法宣传资料外,省民政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张晓玲还向媒体就慈善法关注度较高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同时,在省民政厅机关、水井坊街道社区、舞东风超市、省慈善总会、武侯区慈善超市、武侯区福彩发行点开展了慈善法“进机关、进企业、进组织、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活动现场的爱心志愿者们向过往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详细讲解慈善法相关内容。

简报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于2016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促进和规范慈善事业发展、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成果。慈善法系统规范了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慈善捐赠、慈善信托、慈善财产、慈善服务、信息公开、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明确了一系列促进措施,为开展慈善活动提供了遵循,为发展慈善事业提供了引领,为做好慈善工作提供了保障。

社会组织是从事慈善事业的生力军,多年来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借此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实施之机,我市民政系统开展了自上而下的、大规模系列宣传活动。在9月1日的街头宣传活动中,我市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六安市爱联盟公益助学联合会、六安市启明社工服务中心、六安市企业家联合会、六安市快消费品协会、六安市消费者协会、六安市住房扶贫基金会等社会组织,走上街头,散发了宣传材料,展出了宣传展板,向市民宣传慈善,宣传各自社会组织为慈善、为公益所开展的活动以及取得的成效,引起了广大市民对慈善知识的强烈兴趣,纷纷索取宣传单,咨询相关问题,掀起了慈善法宣传的高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连生、市政府副市长余泳、市政协副主席孙学龙、市民政局局长潘健、市民政局调研员黄学军也亲临宣传活动宣传,并慰问了参与活动的社会组织。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简报

2.首个“中华慈善日”活动简报

★ 慈善活动讲话稿

★ 活动方案慈善活动方案合集

★ 慈善感谢信

★ 慈善范文怎么写

★ 慈善讲话稿

★ 慈善进家活动策划书

★ 慈善活动策划优秀文案

★ 慈善募捐活动开幕式讲话

★ “慈善一元捐”活动倡议书

篇7:正式实施

第一条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民用航空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对民航行政机关、民航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实施的民航行业统计活动。

前款所称民航行政机关是指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及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民航企业事业单位是指包括外国航空公司在内的所有在中国境内登记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在中国境内登记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和个人以及港澳台地区航空公司亦应按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民航行业统计是指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民用航空业发展状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施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第四条 民航行业统计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统计管理体制。

民航局是行业统计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管理、监督全国民航行业统计工作。

民航地区管理局在民航局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导、管理、监督所辖地区的民航行业统计工作。

民航局设立承担综合统计职能的机构作为综合统计机构,负责统一组织、协调、管理民航行业统计工作;民航局各有关职能部门依据各自部门职能确定统计工作职责,分工负责。

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民航行政机关、民航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以下简称调查对象)在统计业务上接受国家统计局和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的指导。

第五条 民航局加强对民航行业统计调查项目、统计标准、指标体系的研究,不断改进统计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第六条 民航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民航行政机关、民航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人员篡改或者编造虚假统计资料;统计人员对有关负责人强令或者授意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应当拒绝、抵制,并向上级统计机构报告。

第七条 调查对象应当按照有关统计法律法规及本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统计资料报送单位的负责人应当对所报送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负有领导责任。

第八条 民航行政机关、民航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对本单位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统计机构及队伍建设,确保统计人员完成必要的业务培训,支持本单位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改善统计工作条件,为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第九条 民航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依照本规定,准确、及时和完整地完成统计任务。

民航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应当遵守国家统计资料保密的有关制度规定,加强对统计资料的保密管理,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条 民航行业统计工作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统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第二章 统计调查管理

第十一条 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统一负责民航行业统计调查项目及其调查制度的拟定、报批和报备。

民航行业统计调查项目的设立应当符合统计职责分工原则,调查内容避免与其他统计调查重复、交叉,调查制度应明确调查的目的、内容、方法、对象、组织方式、表式以及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等内容。

第十二条 民航行业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统计调查项目及其调查制度应当报国家统计局备案。民航行业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统计调查项目及其调查制度应当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第十三条 民航行业统计调查属于部门统计调查,包括综合统计调查和专业统计调查。

综合统计调查是指反映我国民用航空业综合发展状况的统计调查。综合统计调查项目及其调查制度由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或者由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与民航局有关职能部门共同拟定。

专业统计调查是指反映我国民用航空业各专业领域发展状况的统计调查。专业统计调查项目的设立或者修订由民航局有关职能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应调查制度,报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审核。

第十四条 民航行业统计调查应当按照国家统计局批准或者备案的民航有关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未经审批或者备案,民航局各职能部门不得擅自制定、下发统计报表或者统计程序。统计调查的内容如变更,应当重新办理报批或者备案。

进行有关对不可预知事件、有特殊时效性要求的调查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 民航行业统计调查包括:航空安全信息、公共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服务质量、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源、财务信息、价格信息、机场基本信息、企业信息、航空器信息、空管信息、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等内容。

民航行业统计调查以全面调查为主,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或者临时性调查等方法为补充。以年报、季报、月报和快报为定期报表报送形式。

第十六条 民航行业统计调查使用国家统计标准和民航行业统计标准。民航行业统计标准由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或者由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与民航局有关职能部门共同拟定,并保障统计调查中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统计编码等的规范化。

民航综合统计调查项目的统计指标由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负责解释。民航专业统计调查项目的统计指标由民航局有关职能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民航行业统计的调查对象应当根据统计调查制度的要求向民航局或者所在地的民航地区管理局报送统计资料;民航地区管理局应当将收到的统计资料按要求审核后报送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或者有关职能部门。

民航局有关职能部门应当按统计管理职责向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提供统计资料。

新设立的运输(含通用)航空公司投入运营和新建、迁建机场投入使用之前,应当将统计机构及负责人信息告知民航局或者所在地的民航地区管理局统计部门。

依据合法有效的统计调查制度要求,民航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存在提供数据关系的,被要求提供数据的单位应当无偿向接收数据的单位提供符合要求的数据。并应当创造条件提供电子数据,双方应当依据统计调查制度的要求明确提供数据的具体方法和有关责任。

第十八条 民航局负责公布所有经过审批或者备案的民航行业统计调查项目,公布的民航行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统计调查项目名称;

(二)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或者备案文号;

(三)有效期截止时间。

对未经公布的民航行业统计调查项目,调查对象可以拒绝上报。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管理与公布

第十九条 民航行业统计资料分为综合统计资料和专业统计资料。综合统计资料由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及民航地区管理局综合统计机构管理;专业统计资料由民航局有关职能部门及民航地区管理局有关职能部门管理。上述统计机构和职能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保存、管理制度,确保统计资料的完整、可用。

调查对象应当设置原始凭证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收集、审核、签署、报送、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妥善保存统计资料和各种统计原始凭证。统计原始凭证的保管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二十条 调查对象应当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制度,统计负责人对拟报送的统计资料应进行审核,并对审核的结果负责。

第二十一条 民航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全行业的统计资料。民航地区管理局在民航局授权范围内,公布统计资料。

民航行业统计资料的公布由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归口组织、管理和协调。统计资料应当经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或者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会同专业统计机构审核认定后发布,未经审核认定的不得对外公布。

统计调查对象对外提供和发布的数据,应当与上报民航行政机关的数据一致,遇有不一致的,以民航局发布的数据为准。

民航行政机关综合统计机构和有关职能部门开展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四章 统计机构与工作职责

第二十二条 民航行政机关和民航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完成本单位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统计人员,指定统计负责人。

民航地区管理局应当设立承担综合统计职能的机构,民用航空安全监督管理局应当配备兼职统计人员。

第二十三条 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完成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二)部署、协调和指导民航行业统计工作,拟定民航行业统计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开展统计培训和统计考核,组织实施统计监督和检查;

(三)研究确定民用航空综合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和协调各职能部门的统计调查项目,制定民航行业统计报表制度;

(四)开展民航行业统计科学研究,建立健全统计指标体系,统一民航行业统计标准;

(五)组织实施民用航空综合统计调查,搜集、整理、提供行业综合统计资料,对民用航空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

(六)归口组织、管理和协调民航行业统计资料的公布,核查、审定、管理、公布、出版行业综合统计资料,定期发布民航行业统计公报;

(七)统一管理民航行业统计信息化系统和行业统计数据库资源,推进民航行业统计管理信息化建设。

第二十四条 民航局有关职能部门履行下列统计工作职责:

(一)协助完成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民航综合统计调查项目。对本部门统计职责内的专业统计调查项目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收集、审核、整理本部门专业统计调查项目的统计资料,并定期向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报送,对民用航空专业领域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配合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实施统计监督。

第二十五条 民航地区管理局综合统计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完成民航局部署的统计调查任务,参与统计检查;

(二)对辖区内调查对象的统计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

(三)组织实施辖区内民航行业综合统计调查项目,收集、审核、整理、提供辖区内民航综合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实施统计监督;

(四)依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授权组织管理、综合协调辖区内统计数据的公布,审核、认定并定期公布辖区内统计资料;

(五)制定辖区内统计业务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 民航地区管理局有关职能部门履行下列统计工作职责:

(一)协助民航地区管理局综合统计机构完成辖区内综合统计调查项目;

(二)在辖区内组织实施民航专业统计调查,收集、审核、整理民航专业统计资料,并按要求向民航局和民航地区管理局相关机构报送和提供,配合综合统计机构实施统计监督。

第二十七条 民航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履行下列统计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民航行业统计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规范,制定、实施本单位的统计制度;

(二)组织、协调、管理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完成国家和民航行政机关下达的统计调查任务,收集、审核、整理、提供本单位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实施统计监督;

(三)保存和管理本单位统计调查资料,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制度,落实统计工作责任制,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地上报本单位统计资料;

(四)有计划组织统计业务培训,促进统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

第二十八条 民航统计人员应当具备完成民航统计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民航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组织推荐统计人员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保障统计队伍的稳定。

第五章 外国民用航空器运营信息统计

第二十九条 外国航空公司经营的航线中,起讫点或者经停点(技术经停除外)中的任一点为中国境内机场的,应当向该机场统计部门或者其指定部门提供每个进出港航班的飞机起降架次和客货载量等统计数据,并按照外国航空公司运输业务量统计制度的要求,向民航局报送有关统计数据。

第三十条 外国通用航空器运营人在中国境内开展通用航空活动的,应当按要求向所起降机场统计部门报送每个起降架次的相关统计数据。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民航局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协调民航行业统计的监督检查,设立民航行业统计调查项目的`部门或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该调查项目的监督检查。对统计违法行为,由民航行政机关综合统计机构移送政府统计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二条 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的部门或机构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要求被检查对象提供有关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以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二)进入被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和统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核对;

(三)提取、保存检查中涉及的统计资料;

(四)对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

第三十三条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被检查对象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证明和资料,不得拒绝、阻碍检查,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以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第三十四条 开展民航行业统计调查项目的部门或机构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二十一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民航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或者予以通报,构成统计违法行为的移送政府统计机构依法处理:

(一)未经审批(或者备案)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未经审批(或者备案)擅自变更统计调查内容的;

(二)违规公布统计资料的。

第三十五条 统计调查对象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三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民航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对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或者建议有关单位予以处罚:

(一)有关负责人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的;

(二)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

(三)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

(四)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

(五)违反统计调查制度要求,未向接收数据单位提供符合要求数据的;

(六)未按照规定建立统计原始凭证记录、统计台账、统计资料管理制度的;

(七)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统计资料损坏或者遗失的;

(八)未按照规定建立统计资料的审核制度的;

(九)本单位统计数据存在失实的;

(十)拒绝和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

(十一)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的。

上述行为构成统计违法行为的,移送政府统计机构依法处理。

第三十六条 民航行政机关、民航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负责人、工作人员以及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有违反《统计法》行为的,依据《统计法》的规定给予处分。

第三十七条 民航企业的统计违法、违规信息同时记入企业信用信息记录。

第七章 附则

篇8:石墨烯1号标准正式实施

该标准由中科院金属所、东南大学、泰州石墨烯研究及检测平台、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及中科院半导体所共同起草,是国内乃至国际上首个明确给出石墨烯关键名词术语和定义的标准。

据定义,石墨烯是一种二维碳材料,是单层、双层和少层石墨烯的统称。单层石墨烯是指由一层以苯环结构周期性紧密堆积的碳原子构成的一种二维碳材料;两层为“双层石墨烯”;3-10层的为“少层石墨烯”。

上一篇:纪念一二九活动讲话下一篇:以遇见为题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