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2024-08-17

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精选6篇)

篇1: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要考点复习资料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的机器,因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二是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三是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四是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单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的机器,因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二是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三是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四是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单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们不拿报酬地为公共利益工作成为普遍现象.(单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单选)马克思甚至还强调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简答)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由于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具备了实现了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篇2: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注:★表示是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的重要考点)

一、试卷题型:

单选题,25个×1分 =25分; 多选题,5个×2分 =10分; 简答题,5个×6分 =30分; 辨析题,2个×5分 =10分; 论述题,1个×15分=15分; 材料分析题,1个,计10分。

二、考试要点

【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P16)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3)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德国古典哲学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P8)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P16)

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是共同理论基础。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19)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基本内容(P28)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物质概念、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30)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 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32)3.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 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P35)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客体(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特点、发展的实质(P40-41)⑴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⑵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⑶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P43)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P4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47)。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肯定(正)——否定(反)——否定之否定(合)的过程。这样,事物的发展才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总趋势。

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P45)⑴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⑵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⑶方法论意义: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原理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P46)

8.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7)辩证的否定观:(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积极因素。

9.意识的能动作用(P56)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主要表现

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第二章】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主要表现在:⑴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⑵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⑶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⑷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64)

2.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与基本规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关系)(P68)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关系:(P68)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3.真理与谬误的含义与关系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P71)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P 75)

真理与谬误的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P76)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两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意义★★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P77)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这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5.价值及其特点(P79)“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的特点: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第三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P95-97)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

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

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

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为三方面: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如: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不完全同步。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关系;生产力的构成要素★(P100)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P10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P10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即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的构成要素(P100):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及其辩证关系(P105)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P107)

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P11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P123-124)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使劳动力结构

向智能化趋势发展;二是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使人们的劳动方式走向智能自动化、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变革;三是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学习日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

6.人的本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P128)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P130)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参加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

思考题P136页1题★★ 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而必将引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化。3.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资产阶级运用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4.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地领先于世界各民族,近代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才落后了。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所以我们以较快的速度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思考题P136页2题★★

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第四章】 1.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其主要途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P147-148)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这就是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觉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P151)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第二,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4.劳动力商品的特点★(P154)

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⑴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⑵ 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⑶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即产生剩余价值

5.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P157)与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P167)★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增值过程,在价值增值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生产剩余价值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界限,掩盖了资本家的剥削关系。

6.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P165)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P167)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购买阶段(货币资本)——生产阶段(生产资本)——售卖阶段(商品资本)。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只有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7.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P169)、经济危机的实质(P170)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P173)及其本质(P175)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第五章】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P182)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垄断不能消灭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的原因是: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其作用★(P187)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形式有四种:⑴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⑵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⑶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⑷ 宏观调节与微观规制。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加快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它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

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是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总利益的。

3.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其表现与作用★

经济全球化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超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过程。(194)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196):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194):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使世界各国生产活动不再孤立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四是企业经营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但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二是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三是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四是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表现:(198)

㈠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㈡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开始采用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如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和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等。

㈢ 社会阶层、经济结构的变化。一是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性和服务性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新变化。

㈣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那样明显;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

㈤ 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原因(202):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5.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P207)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本身。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必将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第六章】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⑴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⑵ 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⑶ 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关系。⑷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⑸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⑹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P229)

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

第一,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 展阶段决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236)

3.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与长期性的原因 ★(P233)

一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二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三是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四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第七章】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P267)“两个必然”是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决不会”指的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篇3: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1 国外价值说

价值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在国外就有三种基本观点 :客体说、主体说和关系说。

1.1 客体说

美国学者罗尔斯顿、德国哲学家舍勒等持客体说,罗尔斯顿关于价值的观点是片面的,属于机械的客观论。他认为在人类出现之前,人们所意识到的那些自然属性就已经客观的存在于大自然之中了。观赏者将自然物的这些属性用直觉将其记录下来,从而翻译成实实在在的价值。可以说,罗尔斯顿肯定了价值具备的客观性,但是忽视了观察者作为主体的作用,认为价值与主体是不相关的。而舍勒简单地认为,价值是直观的现象或者是现象学上的直观,它直观地存在着并在感受中给予我们。

1.2 主体说

哲学家培里、罗素等人主张主体说。他们认为价值是纯粹主观的,是主体欲望、兴趣、需要以及情感的产物。其中罗素认为如果两个人在价值问题上意见不相统一,那么他们只是对一种口味的不同而并非是对任何一种真理存在不同的看法、意见。他认为价值是纯主观的东西,价值也仅仅是人们表达主观感情的一种方式。在价值哲学领域,美国现代哲学家培里以提出现代经验主义、现代自然主义的一般价值论——“价值兴趣论”而著称。培里用公式说明了自己对价值的观点,即“x是有价值的 = 对x发生兴趣。”他认为凡是兴趣所在的对象那便是具有了价值,片面的将价值归结为人们的兴趣,或者是兴趣对象的任何东西事实上都是有价值的。这些哲学家坚持主体说实质上是将客体的作用忽视了,将主体的作用夸大了,因此他们的观点脱离了一定的实际情况,属于片面的。

1.3 主客体关系说

哲学家厄棱费尔和费龙迪齐持主客体关系说。奥地利哲学家厄棱费尔认为,价值是一种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它既不是纯主体的,也并非纯客体的。阿根廷哲学家费龙迪齐持有的观点是,价值是一种完形性质,是综合主体和客体的优点,与价值相关的因素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受价值对象性质的影响,也与主体相关的其他所有的心理状况和生理状况的影响。总而言之主客体关系说对于单纯的客体说和主体说是有所超越的,它是对西方哲学主体说和客体说借鉴、吸收其合理之处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2 国内价值说

2.1 价值关系就是意义关系

我国的袁贵仁教授提倡用“意义”界定价值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名了、通俗易懂。该教授认为在哲学范畴中的价值,表示的是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或者是消极的意义。在这里积极的意义指的是价值关系,而消极的意义是一种与此性质不同的价值关系。为了区别二者,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叫做正价值,将其简称为价值 ;对于消极的意义则称为负价值。这种意义的界定是当前学术界多数学者赞同的一种价值观点。

2.2 价值是满足主体需要

价值,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所需要和利益所需要的东西。该观点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也就是说 :需要是客观的,需要和想要、欲求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承认了价值的客观性,这种探索和努力值得肯定。但是价值如果用“满足主体需要”来界定的话,很容易导致价值判断的偏颇与失真。

2.3 价值是合目的性

以合目的性来界定价值。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目的”并非人类所特有的“有目的意识”、“内在动机”或是“有目的意向”的意思,具体指的是系统的一种指向或是状态,即物质系统的运动、活动与行为总是倾向于达到它,而不是其初始条件如何的状态,所以目的是系统运动的客观指向。这是从广义价值论来界定的,无疑也是合理的。还有一种理解认为,价值的普遍本质在于,客体对主体来说的合目的性。如果客体合乎主体的某种目的,那么就有某种价值 ;如果不合目的,就没有价值。这样的观点只能产生混乱。该观点否定了价值的客观性,实质上就是主观价值论,与西方某些学者的观点类似并非客观事实。

2.4 价值是有用性

在学术界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见解和看法,即以有用性界定价值。有些学者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有用性”。有些学者则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用性,它并非客体的固有属性,而是客体对主体的关系属性”。这种观点反对主观价值论,坚持从主客体关系研究价值,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用属性来界定价值,不能解释价值的实质。

2.5 价值是人

以人界定价值。这种观点认为 :“价值是人” ,并且认为这一观点揭示了价值的实质。价值是人,人是实体。价值是关系范畴,不是实体范畴。用实体说明关系范畴,是难以成立的。人为万物之灵,人具有最高价值。哲学价值是一般价值,而人的价值是一种特殊价值。用特殊价值说明一般价值,也是欠妥的。所以这种观点也是很不科学的。

3 价值界定

从以上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们对于价值的理解,站立的角度不同,理解各异,虽然各有优点,也各有失偏颇,但是这些观点为我们对价值的进一步阐释做好了基础工作。所谓“价值”,是来自人类生活实践的一种理论抽象。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哲学上的价值对各种价值关系中纷繁复杂的特殊内容和形式借以扬弃,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概括了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以及其中共同的、普遍的内容。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对于主体而言客体就是有价值的,当满足主体的需要的程度越高,则价值就越大。简要的说,哲学范畴的“价值”就是 :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我们认为,界定“价值”的概念,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确立的实践观点和思维方式提供的科学指南为方向,对价值做出较为准确合理的界定。

3.1 价值是一个“为我而存在的”的关系范畴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为我关系”说。马克思把实践引入了哲学,“为我关系”的思想便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主要论述涉及到了以下观 :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然而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因为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就没有“关系”。价值既然是一个“为我而存在的”的关系范畴,这就要求我们用关系的思维去界定价值的概念,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出发,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出发去界定价值。

3.2 实践是价值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主张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人的认识不能脱离实践而存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而且是价值的基础和源泉。价值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和实现的。实践是价值的基础,一方面,实践创造了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人能动地改造自然,使自己成为主体,作为实践对象的自然界则成为客体。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确立的,又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创造了价值。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与客观对象的关系,价值的本质就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

3.3 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由于客体与主体的相互作用,使价值具有了意义关系,这是客观存在的价值现象。价值的主体性与价值的客体性在价值关系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历史的客观的,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具有历史性以及社会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4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所谓价值,就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是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一种客体对主体的效应。这里的主体是价值的体现者,是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主体尺度即内在尺度,指的是人的发展,其中包括人的需要。客体是价值的载体。实践是价值的基础。这里的效应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效应是指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它不仅包括知识价值、功利价值,还包括一切超功利的价值。

哲学上的价值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它概括了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揭示了外部的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当客体满足了主体的需求时,对于主体而言客体就是有价值的,并且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其价值也就越大。因此,作为时代的骄子,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厘清价值的内涵之后,要坚定的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三个方面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

摘要:价值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在国外有三种基本观点:客体说、主体说和关系说。在国内也有意义关系、满足主体需要等多种观点和看法。对于“价值”的界定,学术界争论已久。价值作为一个关系范畴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学会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篇4: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关键词:自学考试;教学体系;教材体系;整体性;概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3年在全国推广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历史。那么作为通识性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无疑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教师的‘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往往因为其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语言,而成为90后自考学生群体对其形成价值认同难以逾越的藩篱。从教师‘教的维度看,怎样更好地做到学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信息的传递,与学生而言,不仅仅获得‘鱼,更重要的是‘渔;与老师而言,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GDP。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此环节,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深度把握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的整体性

1.首先明确一点——教学体系的整体性

何谓‘教学体系即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手段及两者的统一。《原理》教科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根据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将经典原著的深邃思想通过一本全国通用的基本原理教科书来得以完整体现,其内容的阐述注定是比较概括,缺乏感性材料的支撑,某些地方甚至是‘蜻蜓点水式一笔带过,缺乏系统的相关理论阐释,与学生而言,其呈现的难免有些‘突兀,接受都成问题,更妄谈价值认同,加之《原理》本身的学科特点,从而让自考学生对其‘望而却步。

如何克服以上缺陷,与教师而言,不得不说是一项挑战,是一项具有艺术性的工作。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地‘有声地将教材内容进行录音式传递给学生,而是要将教材知识点转化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来,根据理论内容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下面相关部分会有详细论述),给学生一种情感体验,使学生形成一种价值认同,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2.明确教材体系的整体性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

自2005 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以来,关于《原理》的整体性问题的讨论一直不断,从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以及相应的二级学科建设,还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问题都至关重要。

(二)对概念的深度细化

首先,概念作为理性认识的最小单元,对理论的阐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原理》的哲学部分。哲学被称为所有学科之母,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哲学的高度概括、高度抽象。还有一种调侃式的哲学定义,哲学是制造概念的科学,这些人们对哲学的认识无不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这些的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以及我们头脑中自认为的那个涵义都相去甚远。以下同过举例说明。比如“物质”的概念,在物理学、化学以及其他学科研究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其有明确的界定,在我们的头脑中“物质”是最熟悉的“老朋友”,但到了哲学领域,我们乍一接触,这个老朋友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对其的界定“物质”就是“客观实在”。再比如“运动”一词,在我们的头脑中,就是物体方位的变化,涉及到的参数也无非是距离、速度及时间,这种直观性很强,甚至我们可以切身所感受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的界定就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变化、发展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再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初高中阶段,我们或许就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烂熟于心,但却对何谓生产力,何谓生产关系而模棱两可,或者处于一种可意会却无法言传的状态。

其次,对概念的深度把握,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撑。感性材料的支撑除案例式教学外,还有重要的两点,一是,对概念的语句成分分析;而是引入该概念在经典原著的出处,以及相关理论的来龙去脉。以下以‘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讲解为例。

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把‘就是这样的定义而要求学生去熟记于心。首先应该分析‘马克思主义概念的中心词是‘理论体系或者‘科学,前边是一系列来界定的语句成分——谁创立,谁发展,以什么为目标的‘理论体系,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句子成分,以此达到一种精准的分析。

二、学生的‘学

(一)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陈述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卓越的智力。这样学生就好比得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可以独立前进了。

在讲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部分,通过观看《检察官与女囚》社会调查类节目,作为本节内容的切入点,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讨论,节目中的悲剧看似是个人原因造成,其背后却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最后将主题升华——撇开生存问题,道德只是妄谈,人只有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才会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此处也可以引入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

在此过程中,不主张运用外在的、强制性的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学习,而是要把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建立在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

确切地说在班级建立什么样类型的学习组织,是一个管理学的问题,尤其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在其“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传统角色的效用较之前日渐式微,在当下社会环境下,教师應该发挥怎样效用,完成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这种角色定位所赋予的使命,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就笔者所带的班级具体情况而言,同一个授课单位内,既有理科背景,又有文科背景,基础不一,只能通过分类管理。一个班级一般分为七个学习小组,小组分类以文理基础为主要参数,兼顾性别﹑年龄的搭配。相比师生型的教学组织,同辈人相互影响的扁平组织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0.

篇5: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题1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60分,共三大题)

答题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以如下的格式,分两个竖排答题)

1-5:ABCDA6-10:ABCDA

11-15:ABCDA16-20:ABCDA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包含原理的理解与阐述,或者考查结合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复习要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2、哲学基本问题;物质的唯一特性;意识的本质、作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实质和核心;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能够运用矛盾学说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5、质变量变规律及其应用(度,量变质变及其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

6、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本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认识过程中的两次能动飞跃;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分析现实问题。

7、社会存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各自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社会意识形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的上述基本原理对社会热点问题正确分析和阐述。

8、商品二因素;货币的本质;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超额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根源。

9、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本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篇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所包含的各项基本原理,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不能任意分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贯穿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之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

2、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大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就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就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4、为什么说由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意义更加重大的飞跃?

一是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二是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理论是否正确,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是没有得到证实的,也不肯可能得到证实。只有将已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

5、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许多,但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6、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7、垄断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垄断不能清除竞争?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产生的原因:

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三、激励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

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励的竞争。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三 论述题

1、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指导意义。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事物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2、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股份公司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二战后,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一是职工参与决策;二是终身雇佣;三是职工持股。此外,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剧烈冲突和**,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级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⑤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业和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

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4、应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3)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二、材料分析题

1、如何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哪会有今天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科技的进步关键在于创新。科技的进步会大大促进人类的发展 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科技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发展条件,人们能在科技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我,使自身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科学发展迅速,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它们也使人类的基本能力逐渐丧失。科技的发展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当这样来衡量,一是看人的平均寿命是否延长,二是看人的思维方法是否进步,三是看人的综合体能和智能是否发展,四是看人类在把握自然世界发展的水平。科技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比如飞机、火箭、网络、卫星最初都是为军事战争而出现的相同的科技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被用作毁灭人类的帮凶。科技只能在人类的控制与掌握之下,才能称其为进步的手段和工具 科技当然是促进人类的发展,当然,如果没有相应的科技保证,也会促进人类的灭亡。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两种历史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对立②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③从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④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上一篇:爱生案例征文通知下一篇:语文 -《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