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专业水彩画课程教案

2024-08-13

水彩专业水彩画课程教案(共9篇)

篇1:水彩专业水彩画课程教案

水彩专业水彩画课程教案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风景写生静物写生人物写生

水彩专业水彩画课程教案

第一章 风景写生

授课时间:第三学期、第五学期、第七学期 授课班级:水彩画专业二、三、四年级 课时:240课时

一、教学目的

风景写生课是水彩画专业重要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内在的个性发挥,它使学生面对大自然直接对景写生,弥补课堂教学中教学的不足,从而体现风景写生教学中的真正价值。

水彩风景写生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风景写生知识,室外静物在不同光线下色彩变化规律,基本掌握水彩画工具、材料,性能和作画步骤,基本掌握色调及多种类型的水彩画表现技法,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理解和表现能力。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彩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掌握水彩风景画的艺术规律和绘画语言,并对画面进行较完整的艺术处理。

二、作业要求:

1、掌握选景、构图及风景写生的作画方法步骤。

2、掌握室外风景写生中的色调和色彩两大关系及一般水彩画表现技法。

3、掌握风景写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

4、强调学生对画面色彩感觉、感受及表达、强化学生的个性特点。

5、主客观相结合,把握好画面的艺术处理,防止表面模仿。

三、教学重点:

1、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即:对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认识)

3、组织画面的能力,即观察、感受、表达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提炼、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

1、掌握室外光色变化的一般规律,使学生在实际写生中理解、运用色彩规律分析画面。

2、启发学生在学习风景画时,不仅要掌握技法而且要培养自己在平凡的景物中发 现美的内涵的能力,表现一幅画特有的气氛和情调。

3、取景、构图和整体处理画面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理解联系实际,从一点一滴入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坚持讲授、示范、观摩、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六、教具:

水彩画颜料、画笔、画纸、调色盒、盛水器、画夹、画凳、毛巾、范画、画册等。

七、作业安排:

本课程前后分三个学期授课,第三学期安排以山、水、树、天空、地面、河流、农舍、建筑等不同课题风景写生作业36幅,其中记忆与默写作业6幅。尺寸:16开/8开。课外作业,临摹名家作品9幅,80课时。

第五学期安排,以不同光线不同色调,不同课题风景写生作业36幅、尺寸:16开/8开。课外作业临摹名家作品9幅。80课时。

第七学期安排不同技法表现,不同艺术追求风景写生练习36幅,尺寸:16开/8开。80课时。

每学期安排创作风景一幅、尺寸:4开/8开。课外时间完成。

八、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本课程为下乡写生课、组织学生集体进行写生。

复习旧知识:针对要讲授的知识,复习以往新学到的知识进行学习,起到一种连接作用。

讲授新课程:

以下是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取景、构图和景物的选择

1、选景、大自然是美的。但也并不什么地方都可以入画,都能引起人们的美感,正是由于客观的大千世界、广阔而庞杂,如像金沙、混杂一样,我们必需经过筛选和淘洗,选景的过程就是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一般来说,选景要注重选择近、中、远层次分明,黑、白、灰调色较为明显,主体物较突出,富于节奏感,色调倾向较为明 显的景色。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时间以及练习的目的来选景,不要贪多求全。如地面景物很好,就选画地面景物为主,少画一些天空;如果天空云朵优美动人,也可以描绘天空,少画地面。即使是选择景物一角,只要表现自然生动而富有情趣,同样也能给人美的感染。选景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① 从学生自身审美角度去选取景物

② 从逆光、侧光、正面光等不同光线和阴天、晴天、一年一晚,及各种气侯多变的条件下选景。

③ 在取景时预先估计到构图均衡统一的问题。

④在表现景物深远的空间感方面,取景时宜适当选择近、中、远三景的画面。⑤取景着眼于对比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画面上的明与暗、疏与密、动与静、冷与暖、虚与实、软与硬、高与低、远与近、强与弱等都属于对比范围。⑥取景还需选择较好或较典型的角度去描绘。

风景写生开始阶段很重要,选景时,首先熟悉周围环境,最好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选景,免得提一大堆画具到处转。

2、构图

构图问题,涉及到画者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修养,反映其概括取舍和组织画面的能力,是风景写生成败的重要因素。

风景画构图主要是取与舍和画面均衡关系,主题要明确。主题一般放置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和透视线交汇处。透视线和地平线的高低,对一幅画主要是描绘什么起很大的作用。大面积的天空容易产生空间感,使人感到天高云淡、心情舒畅。略带俯视的构图是西方风景画常用的手法,这样的构图以中远景为主,而抬高地平线,这样景物充实、生活环境反映上体实在。下面几个构图要点在实践练习中要把握好。

①构图要突出重点,不要在构图时企图把看到的一切罗列到画面上来。这样会使主题不突出、零散、吃力不讨好,由于画面东西太多而画不完,显得粗糙、呆板。

②作建筑风景画时一定要在画初稿时注意透视的准确。待上了颜色之后,再修改就困难了。首先是要确定画面上的地平线位置,倘若你想省略掉地面上的一些东西就把地平线放低些;要省去天空部分就把地平线放高些。确定地平线后,建筑物所有主要部位都要根据透视规律,尽可能画得选型准确。

③在构图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做一些取舍。首先要突出主体、同时有些破坏画面效果的 细节可以删去,有些主要配景上的物体(如树、山等),也可以根据需要移动位置。

在写生中,学习时多画些小素描和小色彩稿练习。构图的最高要求为简洁、生动、画面均衡、突出主题。

第二节:风景画的写生特点

1、概念:以自然景物(包括建筑)为描绘的对像的绘画。

2、风景画的主要艺术特点是:研究气氛、情调和意境。

气氛:指一幅画应具备一定的季节、时间、气侯、地域的光线特点和合乎情理的自然组合规律。

情调:是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表达出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情绪。

意境:对于风景画来说,是审美的更高层次,“以情写景,情景交融”,画家对所描绘的景色总会倾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意境就是这种景与情的有机结合。

与静物、人物写生相比,风景写生有以下的特点:

1、视野广阔:室内空间范围是有限的,由室内走到室外,大自然是那样无边无际,使人视野豁然开朗。

2、内容繁杂:大自然中的景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3、光色多变:由于太阳光源与其他光源对地面照射角度和距离不同气侯的变化季节的更迭等等,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因而光色、景物就产生了不同的气氛和情调。

4、层次深远:由于景物存在的空间的不同,就有了前后层次和深远的问题。在平面的画幅上表现它是风景写生中又一特点。

第三节:室外光色变化一般规律

1、因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光色变化。时间是依据太阳光与地球形成的角度位置而定的,由于光源的位置变化直接影响着景物的光色。因此有早晨、中午、傍晚、夜等较明显的差别。

2、因季节不同而产生的光色变化。

一年四季,由于太阳距地球有远有近,光照有长短、强弱的差别,植物有周期性的生长规律。

3、因天气影响而产生的光色变化。阴、晴、雨、雾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不同的天气有其各自的特点,给人以不同的情绪感染和联想。如雨天,雨天的光色特点和阴天类似,云层高低而浓,加上雨帘,使得景物更加模糊,只有地面积水处及建筑的受光面因雨水对光的反射而发亮。天空灰暗,但接近远景部分的天空反而倒比较亮。雨天,是画家喜爱描绘的题材,色调虽然灰而不艳,但那种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朦胧景色,给人以水色淋漓,以色空蒙的美感。画雨景,不要拘泥于画一条条的雨丝,而应表现其光色特点和气氛。这种景色用水彩画来表现更为适宜。

气候的变化,也不仅上述几种,如彩虹、积霜、狂风„„„等,这些光色变化大都瞬间即逝,一般多凭藉观察和记忆来表现。

第四节:空间距离的表现

空间距离是根据形体透视原理和空气色彩的透视变化,表现出景物之间的远近层次关系,使人在平面的绘画上获得立体的,有空间深度的感觉。风景画视野广阔,近景与远景距离的空间无法比拟,远远超过了视觉的广度。空间距离的表现在风景画中是至关重要的。

1、要处理好景物形体的透视关系:

必须按焦点透视法则来处理形的透视。透视画不准,必然会影响空间距离的表达。

2、理解色彩透视规律:

由于物体与我们的距离有远有近,色彩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由此可以概括出生活环境中色彩强弱变化的规律:

① 距离点越近,色彩感越强,反之则弱。② 原色比间色强,暖色比冷色强。③ 色彩对比大的强,对比小的弱。

3、利用主次、浓淡和虚实加强空间感。

景物远近及主次在视觉上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因而构图上常把主体物安排在视域中心范围内作重点刻划,其它部分则适当概括。在表现手法上有意识地将主要与次要、虚与实结合起来处理,将有助于空间距离的表现。

第五节

色调与意境

风景写生是接触各种复杂的外光作业,对观察、研究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关系,很有好处,也是学习水彩画技法的重要课题。技法始终是为主题内容服务的。在风景画中,十分讲求色调和气氛,这与形成一定的意境是密切相关的。

掌握色调的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冷暖色性上观察处理:

在构图的时候,画者对眼前的景物首先有一个色调的判断。画者一开始就要抓住这种主调,并有意识地加强画面的色调效果,以便更好的为主题服务。

2、从色彩纯度上去观察处理:

景物的色调从纯度上去看,有时是十分鲜明的调子,有时则是灰色调。我们要加强或减弱这种对比关系。灰色调处理得不好就很闷,其原因主要是纯度变化不够;鲜明的调子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色相不统一,若有一定的灰色在里面起作用,使色彩稳定在特定的色调中会使画面更为鲜明,更有变化。

3、从色彩对比来观察处理:

色彩的明暗对比,如果对比的地方太多,就显得零乱、不统一,甚至影响主题的表达。在风景画中,除分清近、中、远三景的层次面外,天空、地面(水面)景物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假若天空与地面在明暗、色度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那么景物就象悬在空中一样。甚至正看倒看都可以,连天地都分不出来,这种失误是不该发生的。

第六节

风景画中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

一、树

画树,首先要体会它的生长之势,每棵树的姿态面貌是不相同的。树有很多种类特征也各有差异。它是由树叶、树枝、树根有机地组成的。树叶生成在树枝上,由无数叶片汇集在一起,它的基本形状象一把“伞”,因此,树枝不能随意画过“伞面”。树会是从树干分出来的,枝叶围绕在树干的前后、左右,画的时候不能仅画一个平面,只看到左右分开的树叶,忽视了前后的枝叶。树的干、枝、叶都有疏密粗细,上下不同的节奏感。树干可以说是一系列高低透视不同的圆筒形连实体。因此,要注意它的透视变化,同时要画出它的体感,并注意到树上枝叶的投影,才能画得生动。树根与地面的关系,也应变得清楚。不能象插在地面上那样生硬。

二、建筑物

画建筑物主要注意两点:

①是形的安定,没有倒坍,歪斜的感觉。要做到这一步,首先要看建筑物的结构和透 视上是否画的正确。

②分块、分面的明确性,建筑物光暗界限很清楚,轮廓分明。画的时候,要从主要明暗面对比入手,避免为窗户、屋面上的瓦垅等细节所搅乱。抓住主要的,然后处理局部和细节。

三、天空

天空在风景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表现季节、阴晴、天气等特征。它的明暗色度的变化,影响着大地上的各种物体,而形成一种气氛,支配着整个画面的色调。

画天空应注意它的色彩冷暖性,同画蓝天空,若普蓝成分多了,便有阴沉的感受。阴天、雨天的天空是灰色的,也要辨别一下是冷灰,还是暖灰。为表现天空深远的感觉,高处与接近地平线的低处色调变化也是很微妙的。在一般情况下,天空与远景应趁湿画好,使水分衔接自然、避免生硬。

四、水面倒影

水是透明的液体,反射、折射、透射力很强,水面在静止的时候,犹如一面镜子,倒影很清楚,它的色调与天空的调子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有差别。

静止的水,倒影十分清楚,画倒影时,其明暗色度对比,略比实景差一些,不那么强烈倒影的轮廓亦比较模糊。

动的水面,要观察它动的规律,才能很好的掌握它。由于角度不同,甚至将倒影分割开来了,拉长了,用笔要依据波浪的特征,画出倒影的特征,活泼而多变化,才能充分表现水的动荡不停的感受。

五、路面及大块平地

路面及大块平地若处理不好,不仅没有平远感觉,反而象竖起来的一堵墙一样,很不理想。画的时候,应将近处与远处,左面与右面的明暗色度比较一下,找出差别。

画路面与大面积的平地要随时与天空的明暗色调作比较,避免类同,可利用树木或建筑物的投影来充实,或安排一些车辆,点景人物等,使单调的东西不感觉单调。

六、点景人物

风景画中所谓“点景人物”,是以景物为主,适当地、合理地安排一些人物活动,以增加气氛、效果。不适当、不合理的、不要随便乱加。

画点景人物注意人物与其它景物的大小比例和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人物着重简练的笔法、画出它的动态,不要将点景人物刻画得十分仔细。总之,点景人物要精心考虑,不亦到处乱加。风景画中的点景人物用色很讲究,一幅比较沉闷的画面,如果有几个穿漂亮服装的点景人物出现,顿时画面响亮起来。画时不仅要注意动态,还要适当注意疏密关系。风景画中点景人物一般安排在中景或远景。

第七节:风景写生的艺术处理方法

室外风景写生其优点是真实地观察分析景物各种特征与色彩、把握特定的环境与色光及特定的时空中的景象,增加对大自然的感受,从中得到启示,丰富学生们形象积累、深化感情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师造化的过程。其缺点是很可能出现自然主义倾向,巨细不遗,依样画葫芦,而疏于概括取舍和艺术处理。所以在风景写生练习的后阶段,穿插讲授一些风景写生中的艺术处理方法,以提高学生对画面的艺术处理能力。

1、风景写生画面的调整加工处理

在室外进行水彩画风景写生,毕竟受到时间、气候、环境、技法熟练程度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使每张作业达到预想效果或完整完美的地步,因此回到室内进行适当的整理加工是必要的。室内可以较为从容地进行思考,不受外界条件变化的限制,将画面效果向理想的境地处理。在处理时,色彩关系是调整的重要方面,如明确色调的类型,概括地加强整体倾向,以改变某些不和谐的局部琐碎变化,或因时间变化因素带来的光色关系捉模不定的结果。如补充许多来不及描绘的局部与细节,又可根据整体需要减弱某些刻画过头的形体,又可根据整体需要减弱某些刻画过头的形体,甚至删除个别多余的对象,如繁杂的树林与不协调的建筑等,或添加少许有用的对象,如点景人物、动物等。整理加工所采用的技法,要与原来画面保持均衡和谐。

再一种是根据原作重新作画,是一种特殊的整理与加工方式。实际上它已带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可以完善构图,变色变调,精雕细刻,但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直接感受去画,并尽量保留原作上的精彩部分与生动之处。

2、风景写生画面的艺术语言处理

客观世界的自然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一幅水彩风景写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绘,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表现手法,选择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展开多层次的表现。与全因素照片式的再现,这类写生画面的效果往往更具特色。如印象派画家在平凡的教堂、杨树、草垛、流动河水中,画出绚丽多彩的光色之诗。我们水彩画风景写生也能像他们一样对同一对象、早晨、上午、中午、下午、黄昏的不同瞬间表现 出色调变幻的精妙微差,而不一定要对形体一味细致刻画。水彩画风景写生也可以像巴比松画派或列维坦的画那样具备更强烈的作品意识。在讲究的构图中形与色结合紧密,并在抒情的氛围中体现出某种主题性意义。对类型较为单一的景物作专题性描绘,也是极具形式感的表现方法。如水彩画家周刚的《晥南民居》、《农舍》、黄作林的《秋色无声》周向一的《黄金时代》、孙浩《世纪风景》、张宇衡《皖南秋雨》等作品。我们的风景写生也可以以建筑,以区农舍、树木、黄土高原、草原为实践探索研究的课题大胆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开创个人面貌。再如苏联费拉基米尔风景画派和中国水彩画家初剑《姑苏楼》、《金秋》、周建宏的《小镇风雨》

以平面性色块构成有装饰意味的形式,这种风格完全可以在写生中大胆运用,把画面处理的丰富多样、淋漓尽致。还可以用写意的手法去表现水彩风景画,林风眼中西融合的沉重炽烈、吴冠中早期作品中自然流露的清新明快,都是值得借鉴与研究的。当然写意手法并非只是简单地移植中国写意的某些笔法、墨法、而是在水彩画语言艺术中,巧妙地融入某些实中有虚的处理方法。水彩画写生中,可以对形、对色、对技法有选择地侧重与偏好,这样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完整感,但却从另一个层面上带来了生动与丰富感。对造型因素的分离、对完整性的解构,是摆脱平稳的贫乏感,求得蜕变新生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图式,在形式语言的层面上丰富水彩风景画的表现力。

3、风景写生画面的情调与意境处理

风景写生的艺术处理与静物、人物相比更为强调情感的表达,更为讲究意境的体现。水彩画景物的选择,构图的形式语言运用、色彩的概括与夸张处理、笔法与水和彩的运用,都可以为情感抒发具体有效的成份。如凡高画的麦地、教堂、夜空中暗示出一种炽热的生命意识象征。其中,色彩因素与情感表达的联系尤其密切,重点是根据立意与感受进行适度的夸张甚至变色,使色彩的表情作用得到更有力地显示。如将整体色调概括为同类色相,使人的视觉得到单纯平静的情绪体验,将对比超过常见情景的程度,或给景物涂上违背常理的色相;可将灰色调画得明丽欢快,冷色调不那么沉静或暖色调不那么热烈,使得到奇异的情趣感染。意境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有别于一般所说的画面情调的表达,是情与景高度融会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它源于古代文人画家使绘画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表现“畅神”、“怡情”的思想,讲究以情构境、托物铭志、它的构成以空间境象为基础,通过对景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高度。水彩画风景写生承负起太多的艺术境界,思想内涵或文化精神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将可以从巴比松画派、印象画派、英国水彩风景画、东从魁夷的风景及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获取丰富的情调与意境的处理手法。

教学总结、观摩:

在课程进行期间,每10天进行一次教学小结、根据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有的地进行小结,以利于下一段教学顺利地进行。课程结束时随同专业课作业进行观摩。观摩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总结经验,退定成绩、找出不足,以利教学的提高。

第二章 静物写生

授课时间:三年级第六学期 授课班级:水彩画专业三年级 课

时:96学时

一、教学目的:

静物,是非常有趣的写生题材。静物写生间接地反映人们的生活,借物寄情,表达一定主题思想,引起人们的联想,陶冶人们的情操。通过静物写生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水彩画工具材料性能,基本特点及写生的意义和基本知识等从而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使其掌握将主观情感,思想以及艺术技巧趣味的探索与追求融汇到静物写生的全过程。

二、作业要求:

熟悉并尝试使用水彩画的工具材料从而了解其性能作用。积极查找有关资料,加深对静物写生的认识,由单纯习作练习,逐渐走上艺术创作的成熟阶段。

三、教学重点:

①使学生熟悉水彩画的工具材料及性能作用。了解静物写生的基本知识及特点等。②能够在实践中很好的运用水彩画的工具材料及性能作用。启发学生在学习静物画时,不仅要掌握技法而且要培养自己发现美的能力,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创作意识,融会到静物写生的全过程。

四、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坚持讲授示范,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具: 水彩纸、水彩笔、颜料、调色盒、画板、水胶带、水桶、范画、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静物写生的特点及基本知识

首先向学生介绍一下静物画的起源和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起源: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初叶,此后至十七世纪中叶以后,荷兰小画派发展了它,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画种。

其次: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静物写生

再次:向学生介绍作为水彩画练习来说,应注意的问题。

一、始终强调重视培养和训练初学者的色彩感觉。

二、始终强调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熟练地掌握水彩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水彩画的基本技巧。

最后,人的色彩感觉不能排除秉赋的因素所形成的差异,这种差异对色彩感觉的敏锐与否有着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通过了解静物写生的特点及基本知识,可以对下一步的静物写生做好前提准备,但要真正认识和画好静物画,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更多的经验。

第二节: 静物写生的步骤

正确的作画步骤程序是顺利完成画面并使其达到预期艺术效果的保障,对一气呵成的水彩画更显得重要。

一、组合静物

画静物首先要学会组合静物,要注意生活的合理性、趣味性、物体位置的布置、造型及色彩相互搭配的结构关系等。

二、立意

对摆好的静物首先要观察立意,形成某种构思与联想,不要急于动手就画,以免因手忙脚乱处于被动状态。

三、构图与轮廓

四、着色: 水彩静物的着色方法有两种即干画法与湿画法,前者需要由浅入深,从大面到细部全面铺开逐层叠画,要求每遍颜色的透明度很高,而后者则需一气呵成,准确果断。最好的方法是干湿相互交替运用。着色中具体进程原则应该是先浅后深,先湿后干,但也不能绝对。要掌握分寸留有余地,所画程度要恰到好处,留有补笔,调整的余地。

第三节:静物写生中室内色光的变化规律

室内光线较之室外光线一般说来要弱,但稳定得多,因而比较易于控制和把握。室内写生因采光方向、角度的不同有侧、顶、逆、平光之分,再加上环境色彩的影响,所以比较复杂,但归纳起来,物象的色彩有在和变化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色彩冷暖变化规律

1、物象亮面色彩冷暖及色相,受光源色的冷暖与色相的影响。

2、物象暗面的色彩冷暖及色相受环境色的冷暖与色相影响。

3、物象的中间部分是以固有色的冷暖和色相为主,同时受光源色及环境色的影响。

4、高光本身的色彩,主要看光源的强弱而定。

5、明暗交界线部分的色彩冷暖及色相基本与暗部相同。

6、反光部分与暗部基本相同。

(二)色彩强弱的变化规律

1、物体离光源近,受光面明度高

2、距视点近的物体感觉强,远的感觉则弱。

3、明度距离大体相同的物品,暖色系色强,冷色系色弱。

4、多种物品放在一起,色相冷暖对比越大越强。

第四节:静物写生中背景的处理

背景是作为陪衬为静物主体服务的,因此表现背景时,要认真研究主体与背景的关系,防止将二者等同或割裂开来对待。

衬布作为静物的背景,往往是由水平面和垂直面组成,这两部分因前后空间的距离加之光源远近和角度的不同,就会产生变化。因此既要表现出这些细微的差别,又不能画得过实,否则对处理空间距离是不利的。画衬布,一般多用湿画法,丝绸褶纹有时可用干画法。要与画实物交叉进行,画出一个总体的色调。然后,再分割进行深入刻画,不断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直至最后完成。

第五节:静物写生的训练方法

水彩静物写生的训练,总的来讲其目的是培养初学者认识色彩,运用色彩和以水彩技法表现对象的能力。因此应从总体来安排不同阶段的练习,并有所侧重地对每一个阶段提出要求,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一)关于掌握水彩工具,性能及水彩画的基本技法的练习。

(二)关于认识运用色彩能力的练习

(三)关于静物质感的认识和表现的练习

(四)关于培养对空间感的认识和表现的练习

第六节 静物写生的探索与追求

静物写生,既是色彩造型必不可少的基础训练,又是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掌握造型艺术规律,丰富表现技巧的重要手段,所以写生时,既需要以客观景物作为依据,又需要注入主观的创作意识,增加画面的艺术魅力,两者既不可少,又不可分割。所以在静物写生中,要善于从客观感受的基础上,深入地酝酿处理与追求每一幅画的情趣、意境和艺术趣味。

(一)追求深入丰富的艺术趣味

画水彩画必须要经历由简到繁、由繁到简不断循环的学习过程。学时的“简”是指学习从整体入手,掌握物体最基本的形体塑造能力。为日后进行高层次概括、提炼的“简”打下稳固的基础。

(二)追求随意性的艺术趣味

追求随意性的表现趣味,必须建立在熟练地驾驭水彩画工具性能和较扎实的色彩造型基本功,以及一定的文学艺术理论修养的基础上,缺乏这些基础而追求随意性作品就会显得空泛苍白和粗制滥造。

(三)追求平面性的艺术趣味

在水彩静物写生中,抛开景物的明暗光影调子和繁杂的细部变化,将物体概括为二个色调或二度空间的平面来表现,为水彩静物画的表现手法增添新意。

(四)追求明暗光影的艺术趣味

物体产生明暗变化,既是客观的自然现象又是物理现象。在绘画作品中,对明暗光影的组织、处理与发现,是最细腻和最周密的创作过程。因为,不同明暗光影的组合与对比,传递着丰富的艺术语汇,不仅体现物体的形体感、空间感、质感、量感、以及主次、虚实关系,同时,也是渲染画面意境、情感,趣味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表现手段。

因此,在写生中,既要以自然明暗光影变化为依据,又不要为自然所左右,要学会在自然中组合自然,或是超乎自然,服从于造型艺术的表现规律和创作主观意图,使画面体积感更强、层次更丰富、立体更突出、空间更准确、情感更鲜明、意境更深远。

(五)追求肌理、笔触的艺术趣味

水彩画由于工具材料的局限性,较之其它画种更注重笔触、技法、肌理的探索与追求。常常在作画过程中,依据创作意图和画面意境的需要,选用适宜的笔触和一种或几种特殊技法来表现。

(六)追求静物与风景相结合的艺术趣味

将静物摆在自然风景空间中,无疑会使静物摆在自然风景空间容量变得更宽、更深、也更增加静物画的内涵和诗情画意。同时,还拓宽了静物画的题材风格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是在组织时必须建立以静物为主体,风景处理处于背景地位的主次关系上,切不可喧宾夺主。

(七)追求画面形式感的艺术趣味

追求画面上的构图形式,是静物画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对画面构图形式的组织与经营,也就成了每件作品成败优劣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写生中切不可是简单的,原封不动地以再现和复制景物为满足。要把经营画面构图,追求形式趣味,当作磨练自己的艺术才华,修养的课堂。

(八)追求画面意境的艺术趣味

在绘画艺术作品中,追求画面意境,需要画家将生活美和艺术美,完满的结合起来。同时,需要在作画的自始自终,深入地进行概括、提炼、浓缩的表现与处理,才会更使作品的意境不断升华。

(九)追求装饰性的艺术趣味

追求装饰的表现趣味,一直在世界各国的造型艺术中广为流传。不论是古代艺术,或是现代艺术;也不论是东方艺术,或是西方艺术,都同样也迷恋于装饰性表现手法的追求 和探索。

(十)汲取民间与传统绘画艺术趣味

无论从传统绘画,或是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都同样会使我们的表现手法由对自然的摹写转向对精神与心灵的开拓,使作品的形式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和不规定性,这将是每个画家毕生的追求。

七、作业安排:

1、不同质地静物组合写生2幅,32学时。尺寸:半开。

2、不同质地、不同光源下的静物组合速写4幅、32学时、尺寸:4开。

3、较复杂的静物组合写生1幅、16学时。尺寸:半开。

4、创作静物1幅。16学时、尺寸:4开/半开,16学时。

八、教学总结、观摩:

在课程进行期间,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学小结、根据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结,以利下段教学顺利地进行。课程结束时进行观摩。观摩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总结经验,退定成绩,找出不足,以利教学的提高,在观摩中师生共同相互交流体会心得,相互探讨,既要对问题针对性强,又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以利今后的教学。

篇2:水彩专业水彩画课程教案

水彩画是水调和水彩颜料在特定的纸上所作的画称水彩画。

水彩画的艺术特点

1.水色淋漓,鲜明生动.2.透明,轻快.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1.干画法.2.湿画法.干画法的概念及方法: 干画法就是干后重叠画法或叫逐层加色法.这种画法是用水彩颜料透明的特点,先画一遍色,待全干后再画第二遍色.使两色重叠产生第三种色彩效果.一般是从到深,从大到细,渐深入越画越充分.

干画法的特点: 稳当,造型结实,有明确肯定的笔痕,能把对象表现得充分,突出.宜干表现近的,实在的,轮廓分明,层次清楚,丰富的对象,也便于作长期作业.

注意事项:

1、必须充分预计颜色重叠后的效果.先画的颜色可是是不透明的,后加的颜色必须是透明的,否则,将会把先画的色盖掉,当然,如果需要不透明色来彻底改变原来的色,则就另当别论了。

越是后面加上去的颜色,其纯度要求越高.否则,容易造成脏,灰,哑。

2、每次重叠的颜色不宜不厚。

3、重叠次数不宜过多,最透明的色,重叠多了,就不透明了,而且容易画腻。

湿画法的概念及方法 : 湿画法是在湿润的纸上或尚未干透的色层上再上一遍色彩的作画方法.历面的色彩在未干时相互流动,形成水色交融,湿润柔和的效果,这种画法一般是在画之前将画纸局部刷湿,然后趁湿时着色,甚至将画纸放在水里全部浸湿再画

湿画法的特点:生硬笔迹,颜色相互渗透,接自然,水丰色润,变化无穷,适宜现现空灵朦胧,柔光倒影的意境,表现画面的大色调及远景,虚景时湿画法最能胜任.

注意事项

湿画法一挥而就,工作起来比较紧张,要求预选有周密的思考和严格的作画步骤,先画哪里,后画哪里,最后画哪里,形色韵一起来,必须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大胆落笔。湿时重叠,必须注意,第二次色的浓度必须大干第一次色.也就是讲,后面的色一定要比先画的色浓度高.否则,如果后面的色中水多了,会把先画的色冲开而起水印子。

水彩画的着色顺序: 由远而近,由大而小,由淡而浓,由虚而实。

篇3:水彩专业水彩画课程教案

在写生过程中,师生沿途搜集不少当地的风情文化素材,很好地了解该地区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使学生深入其境,耳闻目染,亲临感受徽派建筑及黄山的自然风光,较好地完成写生任务;使学生今后学习具有更广阔的视野。

每一位老师所使用的绘画工具及水彩表现技法、 教学方法都不一样,导致教学特点及利用课程资源的内容、方式方法各不相同。 2013级美术学(师范)一班的任课老师为田鲁老师,水彩基本功牢固,为传统湿画法风格,注重用笔、用水及用色,技法娴熟,擅长写生,指导学生耐心。 他每天组织学生出去采点写生,现场作画,有条不乱,每一幅范画都能让学生看到他作画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从他的范画中感受到水彩要领、技法的运用。 每次田老师画完作品后, 都会抽时间具体给学生看画,并加以辅导,晚上回来后定期让学生点评作业,通过几个星期的水彩风景教学, 使学生基本掌握水彩风景写生要领及其技法。 在课程写实期间田老师还带着部分学生到上海看画展,拓宽眼界,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

2013级美术学 (师范 )二班的任课老师为王俊 ,他每天起得特别早,五点左右就出去写生,尽管此时其他老师还没醒,他还是坚持下来, 据他说这是读书时与朱辉老师外出写生时养成的作画习惯。 就这样王老师每天坚持7点20分吃早餐前完成一张16开的水彩画,把每一天徽州早晨的色彩记录下来,暖暖的画面带有水彩速写的味道,很和谐,他用的是国产的保定水彩纸及温莎牛顿颜料, 尽管对目前国内纸张生产质量下降及颜料性能的不稳定无计可施,但还是尽量在水彩的用水、用色、用笔及时间的把握方面下工夫弥补画材的不足。 王老师所用纸张是在长沙买的,分16开、8开两种大小,每种由许多纸张粘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厚的纸画板,每画完一张就用小刀割下来,剩下的纸板第二天或下午再画。 早餐以后,美教二班的学生在楼下集合等王老师整理画具下来一起出去踩点画画,他所带的学生都很自觉。 这主要是由于王老师的范画画得好,画面富有诗意情调,同时嘴巴能说会道,言行有分寸,学生跟着他感到学习有盼头, 早上他总会和学生一起画一张八开的作品,我有一次看他画画,每一步有条不紊地展开,心中有数,色彩变化吩咐,画面收尾艺高,学生从心里佩服他的技艺和色彩修养。 我所带2013级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二班的两个学生钟赛、王鹏经常跟着他出去写生,特别是钟赛每天起得很早就出去画画, 她跟我说有一次下午跟王老师出去踩点找景花了一两个小时,最后王老师找了一个地方画,刚开始觉得这个景点很普通,但是等到王老师快画完时,一束阳光照在建筑物上色彩非常漂亮,这让她印象很深,感觉老师对景物、画面的色彩早已了然于心。 就这有点我向王老师请教,他说选景先要学会辨方位,这点朱辉老师在风景写生时是非常注重的,即在每一次到一个地方写生,首先要熟悉这个地方,把握好东西南北方位,主动把握阳光一日的变化规律,使得在选点作画时采取主动,不至于被景物牵着鼻子走,特别是每画一张就要交代清楚画面呈现出的特定时间,不要每张画都让人感觉在同一个时间完成,没有时间、季节、天气等因素概念,千篇一律,色调类同。 值得一提的是跟随在王老师身边的一位已毕业的2007级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周兴龙,他现在在广州一家美术培训学校教书,授课对象大多为中学生,每次在王老师带学生外出水彩风景写生时, 他总是向单位休假跟随王老师一起外出写生,继续学习充电, 从一个侧面反映王老师的人格魅力及艺术魅力。同时,这类学生实在难能可贵,他这种执著的艺术追求是所有在校及已毕业的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学习的榜样。这对其培养好中学生打下更好美术技能基础及进一步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以便更好地为中学美术课外教学服务。

晚上我常常拿画给他看,所提意见如上,同时他强调,朱辉老师说过,每张画面要有画眼,要学会营造一种气氛,这样不至于画面平平,不能打动人。 至于王老师的作品非常耐人寻味,画面既有色调又有情调,注重画面意境的传达,色彩氛围浓厚,同时注重画面时间的表达,因为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色彩及光线是不一样的。 这几天晚上王老师还不时地集中学生进行点评。 写生回来后得知他把这次写生的作品拿到长沙装订成一本可翻动的册子给朱辉老师指点, 提了不少意见,对今后艺术的提高很有帮助。

这次美术学(师范)专业两个班级在写生回来后分别组织水彩风景写生师生汇报展并取得师生及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同时,两位任课老师继承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良好的教学传统,以现场示范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熟练的水彩表现技法让学生信服,加上老师为人师表、悉心指导使学生很好地完成水彩风景写生,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对日后师范生所从事的中学美术课外写生教学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为中学美术课课程课外资源开发与利用奠定研究基础。

摘要:本文以吉首大学美术学院2013级美术学(师范)一二班级水彩风景写生课为例,展开对带队老师进行的水彩风景写生教学经验与效果进行回顾,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水彩风景写生教学,且对湖南张家界两位水彩老师的艺术造诣及教学进行推广。同时,对中学相关美术课课外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实践指导作用。

篇4:水彩专业水彩画课程教案

关键词:课程结构;学时分布;理念创新;教改方案

1 师范院校水彩画专业创作课程及学生作品存在问题

创作课程是美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作能力,师范院校创作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小学教师的创新性教学能力。从近几年的大纲來看,水彩画创作课程在课程结构、学时分布、创作理念和受重视程度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不足,目前师范院校的绘画专业的基础教学和创作教学分为各自独立的两部分,创作课程集中在最后学期的毕业创作阶段。学生缺乏创作经验,加上临近毕业的各项事宜、就业压力无法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作当中,因此创作教学的流程虽然没有问题,作品的质量却不理想。从历届学生的毕业作品来看,作品立意陈旧、形式单一,表现力、感染力和绘画性不足,缺乏精神文化内涵,没有达到应有的专业水准。虽然基础技能训练阶段也有关于特殊技法和材料研究性质的内容,因此创作教学流程虽然没有问题,但由于写生和创作缺乏过渡衔接,一些同学在写生阶段基础扎实表现很突出,最后的创作作品却不理想。此外,之前没有开设创作课程,学生也没养成以速写素描或水彩画的形式记录生活收集素材的习惯。大多把网络图片和照片作为搜集创作素材的唯一渠道,在使用时又因没有创作经验不能合理运用驾驭这些图像资料从中提取、组织和整合信息,被动的改造描摹照片,导致作品形式语言单一,缺乏表现力感染力和绘画性,最终流于照片化。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解决学生作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到水彩画创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拟定教改方案,最终实现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的目标

2 师范院校水彩画专业创作课程的教改设想

2.1 师范院校水彩画专业创作课程创作理念创新

国外高校关于绘画创作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以开拓和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创新精神以及增强其艺术判断力为目标,创作教学鼓励学生实践多种艺术媒介,画种间已没有明显界限,架上绘画的外延已经拓展至视觉艺术的范畴。创作就是实践学生艺术观念创新性表达的平台。相比之下水彩画在国内较油画和国画而言,尚属发展中的新增学科,因此在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学时分布、创作理念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上还不够深入成熟,学生创作作品因袭模仿痕迹较重,传统,尤其是创作教学,没有统一教材,各院校也没有形成可以相互借鉴的理论体系。另外关于水彩创作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也不多,虽然一些教学论文也提出高校创作教学存在的一些较为普遍问题,大多是观念性的论述,联系教学实践的具体措施较少,针对师范院校水彩画创作教学研究的资料几乎没有见到,更鲜见创新性较强的成功模板。因此水彩画在形式构成、画种语言、和作品的精神内涵创作理念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1)加强现代艺术概念下作品构成形式的研究。构成形式是作者传情达意的视觉图示,也是绘画形式感重要的表现形式,更是作品艺术水准高下的衡量标尺。不重视对画面构图形式的研究就是我们学生作品艺术语言苍白贫弱、形式感不足的主要原因。这一点我们可以向大师学习,王肇民先生把物象的结构美作为一种精神语言与坚实厚重的色彩结合在一起形成作品博大、恢宏的气势。陈海宁则善于构造有意味的形式。他用画面构成关系赋予那些普通物件内在的精神力量。陈朝生的静物追求理性的秩序感和平衡感,他通过形象结构和色彩结构来表达物象的内在精神。只有在具体特定的形式中,情感才能得到恰当的呈现,提高水彩画的艺术品位首先应该重视作品构图中的形式语言。

(2)深化水彩画画种本体语言和材料技法的创新研究。水分和色彩的运用是水彩画本体语言最重要的两个构成因素,其中水分的运用决定着画面关系的成败和作品的气韵生动与否。水分的控制运用没有太多的方法和捷径,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反复的实践才能掌握,这也是水彩画比其他画种更难入手的原因。水彩画的色彩表现研究不够是学生创作中的常见问题。在学生的创作作品中常常看到大量追求形似和物象表面的真实的写生色彩,作品习作化、照片化表现力不足。如果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运用色彩的情感因素来表达作品的情感内涵,那么作品的绘画性和艺术感染力就不言而喻了。此外材料技法也是作品形式语言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型材料的研究、特殊技法的运用可以加强水彩画的表现力,也使作品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表达方式和视觉图式,为作品增加许多耐人寻味的材料美感。

(3)把握作品在时代地区文化背景、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精神内涵的研究。作品的精神内涵是艺术创作的灵魂,也是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学生的初期创作常常从模仿开始,模仿技法,模仿题材,也就不自觉的模仿了作品的立意和内涵,作品不是发自内心的由衷表达自然会显得苍白空洞无法动人。只有从孕育自己生命成长的环境中寻找话语才能做到真实、真诚,才能和欣赏者实现共情。每个生命个体和创作个体都随时代而生,与时代共生,聆听时代的气息和脉搏才能清醒的洞察自己。创作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创作从自己出发、从心出发、从孕育自己的社会时代和民族文化出发,创作更多内涵丰富情感真实的作品。

2.2 师范院校水彩画专业创作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设想

(1)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实现创作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水彩画创作课程和写生课程的脱节现象是影响师范院校水彩画专业创作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写生和创作其实是专业教学过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方面,写生是训练学生掌握艺术造型规律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创作意图必要的技术手段;创作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技能表达自己艺术观点的能力。把两者生硬的割裂开来就导致学生写生时没有主观意识,创作时又在无奈的重复写生。这是影响创作作品质量很关键的因素。因此提升师范院校水彩画创作课程教学质量首先应适当调整水彩画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在水彩画基础阶段的课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创作课程,通过每学期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创作训练让学生逐渐建立创作观念和创作思维,并和毕业创作课程顺利衔接。

(2)通过实现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创作课程首先应作一阶段的构成训练,画面构成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主观控制画面的能力,突破受制于客观现实的观察习惯和照相描摹的作画习惯。接下来进入写生型创作训练,要求学生以创作的方法思路写生,以课堂写生的形式实践画种的技法和材料研究。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开展命题创作的尝试,命题创作要求学生脱离课堂写生,从题材到表现形式给学生更多的选择。

3 小结

期望通过上述一系列关于水彩画创作课程的教改措施解决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得以实现提升师范院校水彩画专业创作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江.水彩画研究[M].河北美术出版社,1999.

[2] 钟跃英.艺术创造力障碍的突破[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篇5:水彩画赏析教案

一、课题:水彩画的赏析

二、适用学段:初中美术《绘画》

三、课的类型:欣赏〃评述

四、课时:

2课时

五、设计思路:用水彩画图片欣赏切入,让学生从认识水彩画到了解水彩然而来学习水彩画。

六、教学资源:

1、教具准备:相关资料、相关图片和资料的ppt

2、学具准备:课程资料

七、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水彩画与水彩画的起源

2、通过学习了解水彩画的特点

3、通过学习了解水彩画的画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对水彩画分类作品进行对比、欣赏、讨论的过程,实现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转换

2、结合关于水彩画学习的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练习,主动获得和水彩画有关的知识内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水彩画的审美能力。

1、通过对水彩画的学习,在个人情感上同步获得绘画艺术对比融合的概念,增强学生的独立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观念。

2、水彩画艺术的发展和时代性的体现,促进学生个体创新精神的萌发,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盈艺术创作中的现代意识、多元状态,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和美的现象。

八、核心目标:

通过水彩画是一种轻便、使用广泛,艺术性很强的画种,同时又是研究色彩较为理想的画种之一。因此,常被列为美术专业的色彩基础课。通过色彩景物和色彩风景等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色彩的基础知识和水彩画的基础技法,而且训练学生以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

九、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水彩画的起源、水彩画的特点及水彩画的画法。

(2)在水彩画赏析的教学中,应看重使学生尽快掌握水彩画的特性和基本技法,充分了解水彩画与其他画种的区别。(3)提高学生对水彩画的欣赏水平。

2、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使学生清楚的认识水彩画的起源与特点、画法及其怎么去赏析一幅水彩画。

十、教学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运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采用作品欣赏法、讲授法、讲评法。

2、学习方法:创新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十一、教学步骤:

第一阶段:新课导入结合课件教授新课。

第二阶段:

十二、具体教学过程及内容:

内容:以水调色作画,在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但作为一个独立画种的水彩画,还只有几百年的历史。15世纪德国画家丢勒是欧洲第一个作水彩画的画家。17世纪英国水彩画兴起,到了18世纪后半叶已经盛誉与世界。我国于清末在两江师范学堂设水彩画课,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水彩画家。

什么是水彩画及其特点:水彩画是用水调和水彩颜料在纸上所作的绘画。其特点是颜料透明,水色交融,淋漓流畅,十分适宜表现色晕以及感觉淡雅的静物与雨雾朦胧的自然景象。

一、课前准备:预习课本内容

二、导入

要点:

1、水彩画特点的描述引入

2、水彩画发展的简况介绍

三:讲授新课

1、(思考练习)

目的:衔接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对水彩画形成感性的认识。

2、(作品欣赏)

不同类型水彩画作品的欣赏,强化水彩画的视觉特征。

3、(适时小结)

学生提炼文字、教师出示结果,理解水彩画的特点。

十三、延伸拓展:找几幅水彩画临摹作画。

1、教师设置三个题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巩固和延展。观看幻灯片思考问题

2、课后寄语:对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

小结:水彩画的特点是什么?水彩画的起源是什么时候?水彩画有哪些画法?

篇6:报纸剪贴水彩画教案

小学美术,报纸剪贴水彩画教案,教学设计

第3课 报纸剪贴水彩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水彩画的新形式、新纹理特点。2.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变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欣赏、体会报纸剪贴水彩画的材料美和形式美,学习制作方法。难点:指导学生巧妙选材,恰到好处地使用水彩颜色。

三、教学准备

教具:废报纸,剪刀,胶棒,水彩画用具,白纸,范画,投影仪。学具:废报纸,剪刀,胶棒,水彩画用具,白纸。

四、教学过程()

1.用媒体展示画家作品《海滨印象》。

2.介绍作者:原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张小纲,现在深圳工作。3.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制作方法、材料美与形式美感。(1)表现形式:水彩画。(板书)(2)制作方法:剪、贴、画。(板书)(3)美感:既现代又质朴,体现了报纸特有的印刷纹理美和形式美。4.板书课题:报纸剪贴水彩画35作文网 请记住网址 5.欣赏作品,分析怎样巧用报纸,怎样涂色。(1)学生讨论发言。(2)教师总结。

篇7:剪贴水彩画小学美术教案

3.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变意识。

教学设计:1.通过欣赏范图,指导学生巧妙选材,如利用报纸上的字母、电话号码、照片作为作品中的特色纹理。

2.报纸材料轻,建议学生在制作时不要剪得太碎。

3.为了体现材料特点,提醒学生调色要淡,保持色彩的透明度。

教材分析:原湖南师大艺术学院张小纲教授的报纸剪贴水彩画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既现代又质朴的美。教材设计立足点是培养学生从平常的废弃物品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体会物品上面特有的纹理美感,进行再创作。教材内容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欣赏画家张小纲的《海滨印象》。第二,指导学生掌握制作步骤方法。

教具准备:废报纸,剪刀,胶棒,水彩画用具

学具准备:废报纸,剪刀,胶棒,水彩画用具

教学过程:

1.用媒体展示画家作品《海滨印象》。

2.介绍作者:原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张小纲,现在深圳工作。

3.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制作方法、材料美与形式美感。

(1)表现形式:水彩画。(板书)

(2)制作方法:剪、贴、画。(板书)

(3)美感:既现代又质朴,体现了报纸特有的印刷纹理美和形式美

4.板书课题:报纸剪贴水彩画

5.欣赏作品,分析怎样巧用报纸,怎样涂色。

(1)学生讨论发言。

(2)教师总结。

A.作品用材特点:为了体现高楼一层层的结构,画家剪贴时注意了利用文字的横向排列;海上的山或岛屿则利用了报纸上的照片;深色的题头边框像海上远处的轮船;利用文字排列比较稀疏的报纸剪贴白云。

B.学生的第一幅作业:作底色的报纸文字排列均匀,没有标题或深色图标。但房屋的屋顶、墙面利用了报纸上的标志、字母、数码字和粗重的黑色边。第二幅作品则全部利用报纸均匀的文字排列,适合表现蓝天、白云、飞鸟。

C.涂色时用较淡的水彩颜色,以保留报纸的纹理美。同时,适当留白能表现画面的层次美。(示范)

6.作业要求:制作一幅报纸剪贴水彩画,题材不限,注意要表现报纸的材料特点。

7.分发报纸材料,学生开始制作。

8.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9.小结:

(1)作业展示、讲评。

(2)今天我们体验了一次新形式的水彩画创作。“绘画艺术的创新求变是永恒的主题。”从不起眼的废弃的物质材料上发现创造的价值,这就是创造美。

板书设计:

第三课剪贴水彩画

(1)表现形式:水彩画。

(2)制作方法:剪、贴、画。

篇8:浅谈园林设计专业水彩画教学

在该专业水彩画教学中, 首先选用素描淡彩这一课题展开教学。淡彩画包括钢笔淡彩和铅笔淡彩两种形式。面对园林设计专业学生美术基础较为薄弱这一特点, 如何激发学生对水彩学习的情趣, 打消畏惧的心理, 强化水彩表达能力, 为今后绘制园林色彩效果图将起到重要作用。初学水彩画的人, 对于水分的处理, 都会觉得难以把握, 而首选素描淡彩这一水彩形式恰恰回避了这一教学难点。其方法是学生在素描底上或单线速写上进行淡底着色, 色彩效果朴素、淡雅, 故也称之为素描淡彩。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素描学习及第二学期的色彩基础知识的掌握, 此时运用淡彩法练习可快速地记录色彩的景象, 起到对色彩知识较为快捷的掌握,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劲头。教学中首先教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讲授并示范素描淡彩的绘画过程及水彩画的材料与工具特性、水彩画基本技法等。通过课堂示范、学生同步临摹练习、教师作品展示等教学手段, 使每个学生基本把握素描淡彩的基本绘画方法。该阶段的教学以学生临摹为主, 由浅深入, 从一幅简单的树木、花卉、日常用品, 进入较为复杂的建筑小品、园林小品的素描淡彩练习。步骤为先用铅笔画出作品的基本构图, 再用钢笔进行具体的造型描绘, 突出大体轮廓和基本明暗关系, 用不同的笔触表现出物体的质感特征。第二步着色。首先大胆画出决定画面基本色调的每一块固有色, 此时应注意各类色彩调配的深浅浓淡及明度、纯度的变化。第三, 进一步明确各个物体的基本色彩关系, 将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等所在的物体各个部位充分的表达出来。最后调整画面的整体色彩, 使各个物象的色彩变化到位, 协调统一在相应的主次及虚实关系之中。注意色彩加叠不宜过多, 使钢笔画塑造的物象被水彩盖住。

二、水彩静物写生

水彩静物写生通常描绘的是静止的物体, 如花瓶、坛罐、瓜果、蔬菜等, 这些物体多布置于室内或某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中, 加之室内光线相对稳定, 能够使学生有足够充裕的时间去研究与表现对象。因此, 水彩静物写生是初学者进行学习水彩画基础训练、认真与掌握色彩艺术规律、培养色彩造型能力的首选课题。在园林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充分证明, 进行这一课题的训练是学生认识与研究写生色彩规律、熟悉与掌握水彩画工具材料性能及基本表现技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阶段, 教师应重点讲述静物写生中的刷、摆、扫、擦、点、勾、刮的笔法练习和着色步骤。一组景物摆放好后, 启发学生如何观察, 突出主题, 把握画面节奏感。打好铅笔搞后, 一般从整组静物重点部分起笔, 由物体的浅色开始着色, 注意不能单独描绘一个部分, 要把握住整体的色彩关系。在上好第一层水彩时, 物体高光部分一定要准确的留好。在绘画过程中, 自始自终都要注意画面物体的冷暖和明暗关系, 逐步深入刻画, 直到色彩关系、质感、空间、物体的分量等都符合教学的要求。学习前期, 十分强调教师示范的主导作用, 这种示范的优点在于使每个学生从一张白纸开始, 与教师一笔一笔的跟进, 每个学生身临其境进入作画过程, 这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水彩静物写生的作画步骤、方法与技巧、技能的掌握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静物内容也应由单体写生练习到较为复杂的静物组合练习, 由铅笔淡彩写生到钢笔淡彩写生逐步推进到水彩画干、湿画法的写生练习。

三、园林风景水彩写生与速写

园林风景写生是园林设计专业学生重要的课程内容, 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的绘画方式, 它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复杂自然光下的色彩, 观察、研究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关系, 对于园林设计专业学生今后的设计方案、草图绘制及审美培养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初学水彩画的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 教师应通过此阶段的讲授与示范, 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及个性的发展, 引导他们认识到一幅好的水彩风景画并不只局限于简单的模仿物象, 而是以客观自然物象为依据, 通过自身独特的感受, 创造性地表现自然之美, 反映自己的理想、愿望和感情, 它具有深刻的意义。自然界景物千变万化, 有着生动的造型和斑斓的色彩。阳光的变化、四季的更迭、风雨云烟、晨曦晚霞都是水彩风景画的丰富题材。水彩风景画在铅笔起稿时应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远景、中景、近景在画面中的位置, 以及形体比例和透视关系。表现时一般是近景画的概括、中景画较实、远景画较虚, 这样画面可拉开景物的空间、距离和层次变化。其教学难点在于水份、时间、接色的把握及树干树枝的绘画技法的处理上, 这是需要通过大量反复的绘画实践来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学习水彩风景写生,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初学者要选取一个较为理想的描绘题材, 组成一个完美的构图往往会感到困难, 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实际上, 一些很平常的景色在自然季节、气候、光线、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常常会表现很美的情调和意境, 并可以表现的十分动人。选择景色要具有地方特点和环境特点, 教会学生用眼观察、用心体验, 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教学内容。景点可设置校园一角、郊外乡村田野、园林景观小区等, 选择场景不宜过大、过杂, 对表现建筑物深入塑造, 正确表达郊外近、中、远景的空间关系, 学会调理出不同景观的空间结构关系和风景时空特点及水彩画多种技法的不同运用。园林水彩速写是学生了解自然和物象, 表现园林风光, 体验人与自然和谐以及表现自然光线下景物所体现的特有韵味的最佳手段, 这一课题对丰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园林风景速写可选用国产八开水彩本, 因其工具简单.价格便宜, 便于学生外出写生携带。钢笔淡彩速写与水彩画法以学生掌握熟练程度而定。在画水彩速写时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 将自然物象的直观感受较为快速的呈现在画面上。园林水彩速写从起稿、铺大色调、深入刻画到调整完成, 应遵循整体上由远画到近, 在由近画到远, 干湿浓淡相结合, 体现出风景的结构与明暗关系、光影色彩冷暖搭配, 同类色、临近色应有明度对比, 调色时不要调的过于均匀, 这样在纸上才会呈现丰富的色彩变化。画树干、树枝下笔要肯定, 注意树的叶冠形象变化。在时间上把握好水彩纸的干湿程度, 最后点缀远处的人物、交通工具、路面的结构关系, 做好画面的调整工作。学习水彩风景速写需要用笔迅速大胆, 笔触简约概括, 不求细节完美。因为室外光线、温度等原因和颜料纸张干湿变化快的特点, 不易长时间作画, 只要学生能充分的表达出景物、光感和用笔用色生动就达到了学习水彩速写的目的。

总之, 水彩画教学内容多, 课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快速提高学生的水彩画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就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抓住普遍和突出问题重点强化训练, 把理论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不断总结和探索更适合、更有效的高职院校园林设计专业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同时也需要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 以水彩画理论知识引导感性认识, 弥补感性认识的不足, 在尊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自我表现, 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勤学苦练, 用心积累, 通过大量的自选创作, 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快速进步, 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为他们毕业后走向园林设计行业打好过硬的理论基础和技能技巧。

摘要: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完成的绘画作品, 传入我国已有百年历史, 因其工具材料的特性, 其表现方法与其他画种不同, 形成了自己透明、润泽及诗情画意般的艺术特色。目前在国内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的色彩教学中, 水彩画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事实上在高职院校园林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中, 由于水彩画有透明轻快、浓淡相宜、潇洒风雅的美学格调, 具有令人陶醉的特殊风韵, 注重水乳交融, 使用工具方便, 与国画水墨天然相似, 非常适合园林设计语言表述与传达, 具有十分迷人的艺术魅力。针对高职院校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特点, 运用水彩画教学手段, 合理安排水彩画课程, 紧紧围绕该专业特点及美术特征, 抓住最关键的技能与技巧进行强化训练, 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和教学条件下, 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水彩画,写生,速写

参考文献

[1]范洲衡主编.《园林美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2]张小钢编著.《水彩画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9:水彩专业水彩画课程教案

关键词:中职 美术专业 水彩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水彩画课程作为中职美术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美术基础素质具有重要影响.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科学性对于教学效果也具有重要影响。当前中职阶段的水彩画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学体系依然陈旧,课程结构单一、重视技巧训练而忽视了创新意识和艺术思维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绘画不懂设计,这些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水彩画课程教学从技术层面到理念思维层面的提升策略。

一、运用照片和复印技术

中职美术专业水彩课程的教学中应当注重运用照片和复印技术加强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训练.但是再利用这一技术进行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创新模仿能力的启发性训练.若辅导不当极有可能造成生搬硬套的极端现象.使得作品失去了最宝贵的个人角色。复印技术在水彩画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复印可分为彩色复印和黑白复印,这两种复印技术对学生素质的强化重点是不同的。复印机在完成了彩色照片的复印之后.原彩色照片中的色彩转化为黑白灰三色,颜色之间的对比被弱化,这样实现了对原来色彩关系的提炼.使得原来的照片之间的层次感更加鲜明。同时,这种黑背对比的复印件使得主体的明度更加鲜明,原来那些杂乱的色彩细节都被概括为黑色或者白色.学生在水彩画课程学习的起步阶段充分利用方式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水彩工具的特性,因为这一时期,学生刚刚接触水彩画的制作,他们对各种绘画工具使用还不是很熟练,其中影响他们熟练程度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对这些工具的特性把握的不是很具体.而这些经过复印技术处理后的作品基本都是单色.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训练难度,在他们的水彩画功底逐渐的增长中再逐渐的增加难度。另外,对于一些色彩复杂的图像进行黑白处理之后,能够最大程度的滤去那些繁琐细节,能够将作品的主题直接呈现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描绘对象的框架结构和总体特征。因此,利用复印技术对照片进行黑白化处理是水彩画教学中对初级阶段学生开展有效教学的一项重要措施.

另外,合理利用照片进行写生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中职美术专业水彩画课程的教学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在初级阶段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合理的使用照片强化他们的色彩表达能力.这对于增强他们在把握事物形体.准确用色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强化水彩的民族化

水彩画是西方绘画中一门课程.关于水彩画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不是很长,在绘画理论和教学理论上也都是借鉴西方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长期发展.我们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水彩画教学与传统民族绘画教学的融合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在教学中应当积极探索水彩画教学民族化的发展方向。学生的创作也应当体现出明显的民族化特征.而若要使作品呈现一定的民族化特征仅仅靠技术的训练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水彩画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结合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点评。学生在对名家作品的欣赏和研读中深刻体会水彩画创作的理念上的异同,创作手法上的差别以及整體风格的特色等等。中国画虽然和西方水彩属于不同的绘画门类.但是对于美术绘画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共性。中国画伴随着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发展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内蕴和艺术风貌。大师徐悲鸿曾说“中国之绘画,妙在似与非似,极似则易流为媚俗,不似又难脱欺世。”这一段点评深刻揭示了中国画意象造型的精髓所在。当前我国水彩画的创作受传统文化影响,在构图、用色、意境等方面都融入了中国传统画的似与非似的意境创造中,有力的推动了水彩画的创作和中国画的融合。因此,在中职水彩画教学中也应当向学生介绍这种创作理念上的新进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给水彩画的创作不断增添新元亲。首先以水彩画与中国画的结合为切入点,不断探索新元素的融合趋势。当前,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得到不断提升,美术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绘画技能,同时还应当更加深入的把握各种绘画理念之间的不同。惟其如此才能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拿出更加精彩的作品。总之,水彩画教学应当以培育学生的美术素养为源泉,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度,让他们对绘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

三、启发创新思维

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水彩课程教学在教学观念上长期得不到更新,教学内容重技艺轻理念,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启发不足,这些都影响了水彩画教学的深入开展。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水彩画教学是为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服务的。美术专业水彩画教学应当以提升学生整体职业素质为理念。一个良好的职业素养不单单是熟练的技能,该包括创新的精神、过硬的职业道德等内容。创新精神的培育应当紧密结合题材内容方面的创新。题材的创新对于水彩画内容上的创新既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中职阶段的水彩画教学主要还是沿用了传统的题材内容,例如静物、风景和人物写生等日。这些题材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为此在实际的诔程训练当中,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事物,不断拓宽绘画题材,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者更富美学价值的事物作为自身水彩画训练和创新的方向。例如可以打破常规的对某个具体物品的临摹,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创新思维.对作品的原型进行合理的修改和发挥。只要符合艺术真实和艺术规律可以适当对客观事物进行变异,打破传统往往能够取得更加艮好的效果,而且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更加重视想象力的塑造,启发学生对各种事物大胆的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

参考文献:

1、陈铁梅,《美术教育的真谛》,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

2、刘婕,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水彩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期。

上一篇:东风商用车营销服务网络下一篇:五四100周年征文:隐形的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