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4-08-10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通用12篇)

篇1: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古人曰“左图右史”,足见对历史地图的重视。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道破了文字叙述与图片之间的关系,即文字叙述在于说理,图片在于使道理形象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确,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当遇到疆域、重大历史事件和战役等方面的内容时,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正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作为历史老师,在实际历史教学当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多运用历史地图这种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加强他们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求事半功倍。以下是笔者对教学中如何运用历史地图所作的一些思考。

一、据史读图

即把教材文字叙述中涉及地理分布的内容落实到地图上,能准确地再认再现其空间位置。例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开辟了10个通商口岸。这10个地名如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仅枯燥无味,而且不容易记牢。对此,我们可以借助教材所配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形势示意图》来记忆:首先把这10个地名分为3类,长江沿岸的从东往西依次为镇江、南京、九江、汉口,沿海的从北到南依次为营口、烟台、汕头,位于岛屿的有琼州、台湾、淡水。然后把这10个地名编成口诀:长江镇南和九汉,沿海营烟再加汕,岛上还琼台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弄清它们的方位,记住它们的名字,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据史读图有两点应予注意:

1.中国古代史教材上历史地图下面的古今地名对照,必须作为重要知识掌握。这个在高考试卷中多有考查。

2.教材文字叙述涉及到地理分布状况,但教材相应章节没有历史地图,这种情况有三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借助与材料配套使用的中学历史地图册进行落实。二是利用材料其他章节的地图落实。三是借助地理知识的学习来落实。一般来讲,中国首级行政区及其简称、省会及重要城市、重要山脉及河流的分布;世界政区、大洲大洋的位置、重要山脉及河流的分布、各国首都及重要城市位置的掌握,对于历史学习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准确的历史空间概念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历史知识的掌握。

二、据图说史

即根据历史地图复述材料内容,借此检查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和巩固记忆。其方法有:

1.根据地图,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全面回顾材料内容。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为例,即可据图复述协约国阵营、同盟国阵营的国家组成、参战时间及意图,复述欧洲战场态势(战线位置及对阵国家,分析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对德国的影响)和战争进程,又可由此回顾一战爆发的原因,分析一战的性质和影响。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邻土的变化》图还可着重分析一战对欧洲、中东及非洲政治格局的影响。

2.根据地图,把历史知识系统化。例如,通过对中国近现史下册《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1957-1966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1966-1976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1978-1999年工业建设部分重要工程示意图》四幅图的对比分析,学生就能掌握各个时期建设的主要特征,把散乱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

三、据图分析

例如,在《第一个一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一五计划建设的一些大型重工业项目主要集中于东北三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得益于苏联的帮助)?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50年代中期以前中苏关系非常友好)?。再如,在《1966-1976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中,建设成就明显比此前时期减少了,说明了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

四、以图释文

即利用地图,对教材文字内容进行诠释和说明。例如,教材正文在讲百团大战时只提到作战区域在华北,具体涉及哪些抗日根据地并未说明,借助《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即知是指晋察冀、晋绥、晋冀豫三个抗日根据地。

五、以图补文

就是利用教材地图中隐含的知识点,补充教材正文内容。例如教材中讲锦州战役是整个辽沈战役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一战,是东北解放和平津解放关键性的战役。然而具体的原因教材却并未提及。但通过《三大战役作战形势》图就不难理解。锦州地处关内外交通要冲,辽宁省西南部是丘陵地,在渤海湾沿岸有一条狭长的平原,宽度从一两公里到十几公里不等,最狭处正是位于“山海关”这个点。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这条“辽西走廊”背山面海,形势险要。锦州位于“走廊”的东北端,人民解放军夺取了锦州就是握住了东北地区的咽喉,拦住了东北敌军向关内撤退的通道,锦州及其外围的地理形势是理解这一战役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旦锦州战役胜利结束,入关的通道打通,平津战役的胜利便已成为军事上必然的结论。这一形势发展在地图上表现得很清楚。但如没有地形图的帮助,仍然是不容易理解的。

总之,尺水可以兴波,三尺讲台就是创造的天地。我们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应多做教研、教改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自信心,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篇2: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史料教学一直是历史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地图史料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在教学中能够清楚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和史学概念,并在教学中升华学生的情感。初步探讨了史料的分类以及地图史料在教材中的地位,进而以三个部分的内容分析了地图史料的三个教学上的应用:战争教学、自然环境、国家意识,最后根据地图史料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希望通过分析地图史料的作用,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提供经验和服务。

【关键词】地图史料 高中历史教学 应用

历史是人类对于已发生事情的探索,从中寻求借鉴和启示,目的是为了为现在的社会服务。人们依据史料来进行研究,史料本身是客观性质的,不同的历史学家的不同注解造成了史料的主观性。梁启超谈论史料时论述道:“史料何者?过去人类思想形式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流至今日者也。”白寿彝认为史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史料教学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历史史料教学中,师生将文本和搜集的史料引入学习,通过史料的媒介作用,让学生能更清晰、真实地掌握历史知识,并在对史料的分析归纳理性化的过程中张扬学生的人格个性,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正确史观。史料的构成形式也较为复杂,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图片史料。在图片史料含有地图史料、文物史料等。

任何历史的研究都不能离开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所以地图史料就是更为重要的构建学生直观想象的史料。“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与特定的空间相关,离开了空间的历史事件、历史进程、历史现象就无从谈起,因此,把握历史空间概念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人教版为例在整本书中应用了大量的地图史料,尤其是在战争中的应用,更能够清楚的使学生了解战争的过程和辅助教学。此外,在教学中,对于地图史料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地图史料的?鹫?教学应用

人教版必修一教科书中包括了12幅地图史料,而其中有5幅都是战争教学应用的。战争也分为古代战争和近现代战争,对于年代久远的古代战争,虽然教科素并没有将其划归为重点学习内容,也没有专门的地图对其进行解释,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中地图资料的影响。在古代战争中,自然地理环境占大部分的比重。在作战地的地势、地形上可以使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在作战双方层面,可以通过各方生活环境地图理解双方实力的差距;在战争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地理环境的构建直接了解作战的过程、战争的走向以及结果;战争结束后,可以了解双方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走向。古代战争同时以其难以具体形象的教学而限制教师的课堂活动,在补充地图史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好的发挥教学的直观性原则。通过展示地理环境地图使学生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与现代形成对比,有调查结果表明补充的地图材料在文科和艺术体育类专业普遍反映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所以为了更好的应用于战争的教学,教师还应该加强战争直观地理地图的整合,不要重复教材上已有的内容,应多扩充课外知识。

近现代战争以其史料的翔实作为主要特点,记录角度多样。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将现代战争的庞杂和翔实的历史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选用。首先,在现代战争中时间和地点是一直困扰教师的问题。大量战争的繁杂不便于学生的记忆,地图史料的使用能够将历次战争的基本史实以过程性的方式教授给学生,使其方便记忆。其次,近现代战争中的过程可以利用三维还原的模式,在时间、地点确定的基础上,还原战争的双方、战争过程、导致战争结果的因素,还能够将战争背后的引申情况和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更好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地图史料还可以扩大教学规模,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但是还要注意的是战争角度的切,如果说角度切入是定向、主体截取是构筑框架,那么细节的讲授则是为课堂教学输送血与肉,使之完整。在教授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中,作战双方的势力对比和各国参战的先后顺序使得学生产生了很多的疑惑,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地图史料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各主要国家的基本形式以及战争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记忆。除了书上的地图史料,教师也可以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根据书上的地图史料制作立体地图,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清晰的认识。立体地图的制作、实际地理形势的展出,这些较传统教学要更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能力。对于导致战争结果的因素,在分析比较各国基础的情况下,可以与现今的社会进行相联系,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地图史料的自然环境教学应用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中有2幅对于自然环境的描写的地图史料,分别是“古代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罗马扩张示意图”,在这其中能够看到自然地理在学习中的基础作用。历史环境的形成不仅仅是发展过程的展现,同时也是以自然为基础的地域范围的形成。只有在这样的地理范围之下才会出现特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环境,这也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展现。自然地理环境利用地图能够更好的讲解具体的知识,并且能够更好的展现自然环境的作用。长久以来,自然地理环境在历史学的发展中占据了较少的地位,但是也是不可或缺的地位。年鉴学派第二代布罗代尔的史学家曾经将自然地理视为历史学的新方向,但是都没有脱离人类作为主体征服自然的地位,到了现代环境史的发展对于自然地理的作用起到了正名的作用。虽然上述的自然地理发展过程与实际教学关系较松散,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自然地理对于史学地位的提升,也会直接影响到历史的基础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跟随历史发展的潮流重视自然地理环境的教学。在讲授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影响因素的课程时,就更应该重视地图史料的重要。根据地图讲解生活状况,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地图上展现的自然环境,推导出自然环境之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随之而确立的经济生活方式,人们在此种环境下选择的政治制度。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6课的讲授为例,可以发现罗马法之所以从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疆域的扩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决定因素。而疆域扩大这一事实则是从罗马每一个时期疆域的地理范围确定的,可以发现罗马地理环境逐渐扩大。在第5课的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讲解中,可以从地图史料中发现希腊围绕大海,进而分析出人民的生活方式以海为主,结合自然地理能够推导出被大海包围的环境使得人民更倾向于开放的经济活动方式如经商,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政治习惯也是自由和开放的,是向往共治、自由、民主的,最后使学生自主产生希腊民主制度之所以能够产生与它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理解。

三、地图史料的国家意识教学应用

地图史料除了上述两种教学应用之外,还有一种展现国家地理范围的直观表达。在实际教学中,地图史料将国家以地理范围的形式表现出来,主要展现的是各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统一。这一内容,也可以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体现出来,表达方式上主要是培养学生国家意识。第一课“西周分封示意图”、第二课“秦朝疆域图”、第三课“元朝行省图”均体现了这一原则。在第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分封示意图”虽然是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向学生讲解西周的政治制度,同时也是向学生讲解中国早期的历史,使学生形成地理范围的概念,培育早期国家意识。第二课的“秦朝疆域图”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大一统的含义以及对于中国形成的巨大意义,使得学生能够直观的形成对于自身国家范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三课的“元朝行省图”在教学中通过讲解各省的设置、中书省管理地区、少数民族管理地区,对各区域设置的原因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自动形成元朝是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的国家,并且将元朝对多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政治制度提炼出来,升华出对国家的感情。将第一单元的地图史料联合起来展示给学生会使学生产生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国家的历代发展的整体印象。国土范围的变化、国家变化的原因以及现在国家的制度等等都可以通过地图史料展现出来,不仅辅助了教师的教学,也会增加学生的国家意识,进而可以达到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绪。

除了展现各国家民族融合的过程,教师还可以将各国发展的历史放到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讲授,展示各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各国的关系。如第25课的“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作为一则政治形势的地图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各国地位和阵营。该则史料能够展现各个国家的地理范围和势力范围,展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对比。在教学过程中,国家意识的培养超出了国界,在了解国际环境的基础上还可以与自己国家的发展进行对比,对学生的学习上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上述提到了地图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但真正的能够发挥史料教?W尤其是地图史料的作用还需要教师主体的发挥、学生的理解,史料的正确选用等方面。著名历史学家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提出:“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不经精密的考证,即笃定不疑,后患实无穷无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作用对于地图史料进行鉴别,还要在书上史料基础上为学生选取课外的地图史料,在去存取精、去伪存真方面做到最好,将地图史料的功能发挥出来,更好地辅助教学,丰富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篇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的意义

地图概括而言是对地球表面物象和分布的说明, 是按照特定的数学方式通过符号性的概括和取舍地球的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展现地球上的平面图形。 历史地图是对人类历史进程中各种活动的演示, 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地理环境和活动状态。 历史地图的种类众多, 根据不同的性质可以划分为政治形势图、战争形势图、水利工程图、经济发展图、交通路线图等;根据不同的史事可以划分为综合性历史地图、局部性历史地图和专题性历史地图; 根据不同的教学性质可以划分为鸟瞰图、全图和运用多媒体烘托制图等。

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在中学历史新课改中运用历史地图, 能够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目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演变, 而且历史地图简练的语言也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关键字更容易领会,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第二, 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交叉学科的认知理念。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说明历史内容表现出多方位、多层次的联系, 要注意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其实, 学生对交叉学科的进一步认知反映了时代变化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在历史地图中包括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 比如历史地图中地名的古今读音、古代地势和气候的变化等, 这些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的主要表现及存在问题

尽管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有良好的积极意义, 但是根据笔者调查发现, 由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原因, 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还存在严重问题。

第一, 学校不重视历史学科, 相关历史地图教材投入不够。 由于目前高考考试制度对历史学科不重视, 比如广东省在高考试卷中合并政治、历史、地理试卷, 这样导致学校不重视历史学科, 更加不重视历史学科中有关历史地图的学习。 有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 历史学科或者由班主任兼任等, 这些都会导致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下滑。 此外, 学校不重视历史学科, 导致对历史学科资金投入不够, 在订阅一些历史挂图、历史地图册等教学用品时甚至会出现订阅盗版、 印刷错误的历史地图集, 从而影响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够, 在历史地图应用上不能够用多媒体对其进行辅助, 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地图的兴趣。

第二, 教师教学积极性低, 历史地图应用不够。 一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 一些教师仍然向学生“灌输式”地普及历史知识, 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 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历史;二是教师在应用历史地图方面积极性不够, 历史教师并没有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揣测学生的心理特征, 即便利用历史地图, 也是敷衍了事, 并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其对历史地图深刻了解, 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三是极个别教师缺乏敬业精神, 自身素质很低下, 根本不具有应用历史版画、历史版图的能力, 由此影响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认知, 从而影响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

第三, 学生不重视历史学科学习, 学习历史不积极。 一是学生由于升学的因素, 学习压力过大, 历史学科在高考中比例不大, 学生自然对其不重视;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形成了机械接受历史知识的程式, 注意力很难吸引到历史地图上;三是学生受到社会上“历史无用论”的思维影响, 即便有些学生喜欢研究历史, 对历史地图兴趣很浓厚, 但家长和教师会认为其“不务正业”, 由此导致学生只能被迫放弃有关历史地图的学习。

三、新课改环境下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的策略分析

新课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改进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手段。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教学, 笔者认为, 要想加强历史地图在新课改环境下的运用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 从学校角度而言, 优秀的教学资源和计算机多媒体软件能够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激发学生兴趣。当前, 多媒体教学在各个学校已经成为现实, 建议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将相关资源予以展示, 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 暂时没有配备多媒体的学校, 希望学校能够克服实际困难, 加大投资力度, 订购一些与历史课堂相关的地图、图册、挂图。 或者采取与其他兄弟学校进行合作的方式, 取长补短。

第二, 从教师角度而言, 在新课改环境之下, 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以学生为本”, 将研究式学习融入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组织者转变。 在历史地图教学方面, 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 时刻将历史地图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增强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理解能力, 并充分利用地理、政治等学科加强学生对于历史地图的掌握。

第三, 从学生角度而言。 历史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学生应该具备识别、理解、利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并能够从中获取相关历史信息”[1]。 笔者认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阅读历史地图, 了解图例的基本含义, 培养看图先读图例的良好习惯, 并将所学知识与历史地图进行良好应用, 形成科学的时空概念。 除此之外, 学生应该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历史地图分析能力, 做到以图学史、以史读图。

笔者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发现, 当前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未完全发挥。 历史教师应该主动更新教学理念, 不断提高地图素养, 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学生应主动学习历史地图, 养成读图、绘图的良好学习习惯。 笔者认为,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 历史地图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之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 实施自主探究式学习。历史地图教学在课堂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历史课堂的实际工作经验, 对当前新课改环境之下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冯长运.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北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杨扬, 主编.历史教学实施指南[M].北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篇4: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历史地图高中历史教学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105

高中历史学科涵盖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充分利用历史地图不仅可以改变历史课堂的单调现象,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历史教材通常以结论性的语言展开表述,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是没有与之对应的逻辑推理过程,这对学生历史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极其不利。因此大部分学生在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中经常遇到无法准确理解问题的内容、找出问题和教材内容的联系等情况。历史地图的运用可以将重点知识凸显出来,并对文本内容进行补充,学生在对地图直观展现与文字叙述的比对中提高了分析能力,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比如在中国现代史的学习过程中,学到国民革命和北伐的内容时学生容易将两者相混淆。如果应用《北伐战争胜利及国民革命的失败》的地图,并让学生思考“在国民革命时期,有哪些同北伐同一时期且区域相同的革命运动?这些革命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几个问题,学生可以很快认识到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湖南的农民运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均为与北伐同一时期且区域相同的革命运动,这些革命运动对北伐起到了配合与支援的重要作用。

2.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学习高中历史,学生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记忆相关的历史事件、时间等内容。而且由于历史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难免会觉得单调、枯燥乏味,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很难提高。历史地图的运用则给学生单调、枯燥的历史学习带来新鲜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能力。比如地图教学可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新航路开辟”的航线及其对我国以及欧洲经济产生的影响。利用世界地图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个组4名成员,分别代表麦哲伦、达伽马、哥伦布和迪亚士4名航海家,每名成员负责将其所代表的航海家的航线画出来,并在组内介绍航海过程中进行的经济交流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及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能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的策略

1.地图对比,突出重点

通过地图间的对比,可以将该模块的重点内容凸显出来,而且相比单纯的文字介绍而言,地图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该节课的教学重点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可以是不同时期的地图对比,也可以将同一时期不同内容的地图对比。比如《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一课的重点内容是元朝的统一以及多民族融合的表现、特点、原因等,这时可以将元朝的疆域图与汉朝、唐朝的疆域图相比,通过对比这几个管辖的疆域范围、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与汉朝与唐朝相比,元朝的管辖范围空前辽阔,并且首次对云南、西藏、澎湖、台湾等地区进行管理。这样学生可以总结出元朝统一的特点,并从中找出多民族融合的原因。

2.图文结合,以图补文

历史地图虽然没有过多的文字叙述,但是包含着很多历史信息、地理信息等,这是教材单纯的文字叙述无法表现出来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适时地将历史地图与教材文字内容相结合,以图补文,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需求。比如在学习《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这一内容时,教材文字对于丝绸之路的描述是将其主要方向以及经过的标志性地点大概描述出来,而教材内的丝绸之路地图则直观且详细地将丝绸之路经过的各个城市展示出来,并标注出对应的现代城市,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丝绸之路对促进汉朝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历史地图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历史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利用历史地图这一教学资源,通过有效的地图对比与图文结合突出教材内容的重点,补充教材的文本信息,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晓妮.浅论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5(16).

[2]徐文彬.巧用历史地图提升课堂品质——从一道高考历史试题说起[J].吉林教育,2015(15).

[3]蔡春娥.视通万里,方可思接千载——浅谈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内蒙古教育,2015(12).

[4]于洪梅.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有效运用及案例分析[J].新西部,2015(6).

篇5: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危登铭

摘 要: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宝库,也是人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一面镜子,因而历史课自然也就成为一门极富生命活力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作用,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历史;问题情境;讨论式

历史的重要性是世人皆知的,可是,在现在教学过程中,历史课却被打入了“冷宫”,使学生总认为学习历史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而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充分发挥历史的价值,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探究能力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而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根据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等,所以,在导入新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某人起床后先用潘婷(美国保洁公司品牌)洗发水洗头后,然后用佳洁士(美国)牙膏刷牙,洗脸时用了欧莱雅(法国)洗面奶,穿上阿迪达斯(德国)外套和耐克(美国)运动鞋,吃了昨晚买的肯德基(美国)汉堡,带上诺基亚(芬兰)手机……这些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那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何趋势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正文的学习,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开展讨论课,培养民族精神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讨论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主要是以问题为主导的。所以,在开展讨论课时,教师要选好具体的问题,问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所以,在讨论课上,问题的提出,必须紧扣教材、抓住重点、把握难点。提出的问题,既要凸现基础知识,又要培养探究能力。因此,本文就从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开展讨论课,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进行简单的介绍,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由于本节课的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所以,在讲授完这节课的内容时,我引导学生对“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失败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是怎样认识的?”进行讨论,每个人都说一说自己的观点看法,让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明确辛亥革命的意义。如,有人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因为它推翻了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因为它没有反帝国主义,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学生都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甚至还举出了一些实际的例子。如,袁世凯窃取劳动果实之后,仍然使用的是“帝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让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模式既可以调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素质水平,使学生得到健康的

发展。

篇6:谈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填图题是高考试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它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地域观念,并测试学生的基本技能。解答这类题,花费笔墨不多,但要答好却并非易事,因为在考知识的同时,往往也就考了能力。

前几年,本人在指导学生中考、高考复习中,由于忽视了历史地图这一直观教具的应用,学生往往在考试中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失掉了不该失去的分数。学生在这方面的多次失误,引起了我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地图的探讨。

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点,任何历史人物都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因此,使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一个特征。历史地图是表示人类历史发展的专门性地图,它对历史事件的地点、空间联系 及其地理环境提供明显概念,因此历史地图在一定程度上能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作出动态的轮廓性反映。目前使用的历史地图,按其性质分,主要有政区或政治形势图,国内外战争图,交通路线图和经济发展图等;若按其使用的情况可分一般的挂图、黑板地图、活动地图、和灯光地图等。

实践证明:使用历史地图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空间的概念,认识地理环境因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呢?近几年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要掌握正演示历史地图的方法。

演示历史地图是为讲清楚教材内容服务的,因此除了结合教材内容,选用合适的地图外,还要注意演示的时间和方法。当讲授到需要地图配合的时候,才允许挂出地图;地图要挂在采光处;地图展出后教师先介绍地图的题目和大的轮廓。例如《唐末黄巢起义战争形势图》挂出后,我先给学生指出黄河、长江、长安等大的轮廓,然后结合史实讲述,指出地图的细节。在指图时,切忌乱晃教鞭,教鞭要准确地落在要指的位置上,要用简单的语言说出地点的位置,例如指到咸阳时,说“咸阳是今天的咸阳县,在陕西西安市附近,在渭水之北”。另外,要严格按地理的规矩指图,例如指示河流时教鞭要顺流而下;指示边界时,教鞭要沿边界线缓慢地移动。

第二,可根据教材内容作图讲解。

对于有地图的课文,讲课形式不一定千篇一律,要根据教材内容作图讲解,例如在讲《美国独立战争》时,让学生在阅读讲义的同时,我在黑板上只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勾画出一幅美国轮廓图,然后边讲边画,我在讲到资本家和奴隶主在发展经济上有矛盾,便在向外扩张领土上是一致的时,让学生看黑板,我在黑板上画密西西比河,指出河以东的这些地方是1783年的美国领土。十八世纪末以后向外逐步扩张。1803——1819年从西班牙手中先派兵强占,后低价购买佛罗里达半岛,用蓝色作图表示,到1845年从墨西哥抢走格兰德河以北的大片地区,用紫色作图表示。1846年英国手中夺取俄勒冈,用绿色作图表示,这样美国领土从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到墨西哥湾。(边讲边在图的四周写上大西洋、太平洋、加拿大、墨西哥湾)几呼占了北美大陆的一半,基本上奠定了今天美国版图的基础。因此在黑板上作出地图,有着挂图不能具备的优点,随着叙述美国向外扩张的过程,逐步把史实是进程在地图上指示出来,容易使学生对美国疆域的演变形成明确的概念。要求把黑板上和课本的地图加以对照,找出教师所指点的部分来。这是通过学生动脑,动手掌握准确的地图位置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良好方法。

第三、结合教材内容把地图讲“活”。要将地图讲“活”,即除介绍河流、城市四周及路线等轮廓外,还要将清地理因素的作用。例如我在演示《三大战役作战形势图》时,着重介绍锦州的地理位置及其战略意义,向同学指出:“锦州地出关内、外交通要冲,辽宁西南部是丘陵地带,渤海湾沿岸有一条狭长的平原,最狭处是山海关。这条辽西走廊背山面海,形势险要。锦州位于走廊东北端,人民解放军夺取锦州,就把握住东北地区的咽喉,截断东北敌军向关内撤退的通道。通过我这段指图分析,学生除了了解战役发生的位置以外,还能够深刻地理解这一战役的战略意义。第四、结合地图有关知识编写口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及内在联系,快速记忆,可根据历史地图内容编写口诀。例如,我在讲到《战国七雄》时,挂出《战国形势图》,先让学生熟悉一下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然后指图编写出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样很快使学生掌握了七雄的名称,又掌握了他们的地理方位。在讲到红军长征经过时,让学生看着《长征行势图》,为学生编写出:“赤水金沙彝康川,大渡河过翻雪山,克服困难过草地,吴起镇上会志丹”。这样使学生耳目一新,读出来兴致勃勃,记忆起来迅速方便。在讲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时,出现很多人名、地名内,学生容易引起混乱,我结合地图采取歌诀方法,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林则徐广州抗英军,邓廷桢退敌于厦门,关天培虎门洒热血,三总兵定海全献身,陈化成血染吴淞口,众军士镇江建功勋,黑水党宁波杀敌寇,三元里人民抗英军”。用这种通俗易懂的歌诀,能引起学生的记忆兴趣,记忆牢固,印象加深。

篇7: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地图;教学应用

历史是高中的基础学科,也是高考学科之一,因而历史课程在高中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当然,在我国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中学教师都开始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方法与新策略,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将历史地图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也是开展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历史地图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将历史准确表达出来

历史地图是一类具有超强直观性与艺术性的教学道具,它可以通过各种线条、各种符号将实际地理等比例缩小之后,再完整地把历史表现出来,因而能让高中学生立马看清一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时的地理情况。历史地图具有图像直观、色彩鲜明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将历史准确地展现出来。此外,历史地图本身也是艺术作品中的一种,所以历史地图还具有艺术作品中生动形象的特点。在高中历史地图中,无论是江河湖海、山川岛屿,还是平原大漠、城市村落,都可以用各种符号与图像将其精确地表现出来,同时还配有准确的文字加以描述,这样才能有效吸引高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更加系统地将历史展现出来

当前有许多高中历史课程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都是以“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在课堂上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着,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不能启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影响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工作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全面了解且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为目的.来展开,而历史地图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正好能有效地促进这一点。将历史地图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能更加系统地将历史展现出来,这样会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历史地图可以通过时间、客观条件、地点等脉络将历史因素连接起来,这可将某段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更加鲜明地展现给学生,学生也就能更加具体地认识它。

二、如何将历史地图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中

(一)利用历史地图导入新课

一种有效的导入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尽管导入时间较短,但却决定着整堂课的成败以及气氛。比如,当教到《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用本书27页中《1750年英法在北美的殖民地》这幅图对新课进行导入,通过地图将课文导入进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课做铺垫。

(二)对历史地图深入挖掘

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地图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对历史地图的分析能让学生掌握一些书本上没有明确讲出的隐性知识,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分裂局势及其成因与规律也可以从地图中发现。比如,教师将《宋金对峙形势示意图》、《五代十国时期形势图》以及《三国鼎立形势图》进行比较,学生能清楚地从图中了解到,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南北对峙局势通常都是沿着秦岭、淮河来划分的,而南方政权能利用高山河流这些地理优势来挡住外强的进攻。同时,还能了解到江南地区因其良好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农业,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稳固其政权。

(三)对历史地图的情境加以扩展

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时,教师还要将历史地图中的一些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情境加以扩展,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常常会利用历史地图中的地貌特征与人文景观来创建一个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比如,教师可以将《辽宋夏金元经济示意图》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我国古代农业、牧业以及政权的分界线有所了解。此外,还能让学生了解到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而造就了不同的生活与生产差异,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学生切身地体会到我国古代南北方出现对峙的主要因素。所以,通过历史地图为学生创设、扩展历史情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有利于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三、结语

历史地图是最有实用价值、最富创新精神和最具改革意识的教学资源,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工具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能把我国古代历史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碧琼.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起到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2):128.

[2]于洪梅.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有效运用及案例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5,13(4):124-127.

[3]刘小玉.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地图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4(8):100-102.

[4]柳付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的应用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25):52-53.

篇8: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在人类的生存、发展活动中, 图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记录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 折射出人类的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 体现了人类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能力。图片所储存的大量历史信息, 将历史的片段连接起来, 组合成为人类历史较为完整的画面[1]。图片与文字一样, 完成了对历史的记载和传承, 形成了人类对历史的基本印象, 留下了历史现象的全部或者局部痕迹。可以说, 图片记录了历史, 图片说明了历史, 图片演绎了历史, 图片也证明了历史。

1. 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在我国当前高中历史教材当中, 对人类历史的描述主要是问题, 这种文字占据了课本一大半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厌烦的心理, 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图片与文字相结合, 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视觉疲劳,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同时还能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历史图片是对历史的一种最好见证。在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当中, 在课堂中加入历史图片, 通过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当中, 将图片与文本信息相结合, 有助于学生专注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 促进德育

历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对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发掘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运用插图进行教学, 可以增强教学感染力, 激发学生的热情, 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如在讲火药、火器发明时, 教师可指导学生感悟课本上的“火箭”插图, 并启发学生认识到今日的火箭发射原理, 实际上就来源于宋代的火器。14世纪火药传入欧洲, 改变了中世纪的战争模式, 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打开了封建城堡, 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从而, 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学生也因此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历史图片的应用必然会引起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将历史图片运用到教学当中是我国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历史图片的准确性

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好见证。而历史图片包含了许多丰富的知识, 需要人们对其进行挖掘。教师在运用历史图片教学的时候, 必须做到历史图片与所反教学的知识相符, 避免运用错误的历史图片给学生带来误导。历史图片必须具有准确性、科学性, 只有与课本知识相符合的图片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学习“文艺复习”内容时, 教师可选择几幅极具代表性的画作, 如“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圣母子”等。以“最后的晚餐”为例, 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若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很多学生还以为这是展示“喜庆的用餐画面”。但刚好相反, 这幅画暗藏着阴谋玄机。但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有限, 很难读懂画作要表达的意义。教师可进行读图引导, 为学生讲解这幅图片的真正含义, 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 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并试图从图片资料中获取更多的历史信息, 从而有利于图片充分发挥辅助教学的功效[2]。

2. 历史图片要体现时代感

在我国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当中, 老师对历史图片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死记、死看, 这种方式难免会使得学生学习失去兴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在历史教学当中, 对图片的处理买不进要增加一些扩展视野的内容,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 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与认识。例如在高中历史中的丝绸之路这一课程时, 老师讲丝绸之路的历史图片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给学生, 要求学生对观察图片得出图片中反映出来的信息,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历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 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将历史图片应用到历史教学当中,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还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历史地图的涵义和分类

历史地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历史现象的一种动态反映,能表现出人类历史发展所特有的进程,揭示不同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类的活动。历史地图能够以简明的地图语言重现历史,满足历史教学的需要,它的编制涉及历史学、地理学、教育学、制图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总而言之,将历史地图运用于历史教学中能够取得文字教学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历史地图可以分为经济发展图、政治局势图、战争形势图、交通路线图、水利工程图,也可以分为综合性地图、专题性地图、局部性地图,不同种类的地图在历史教学中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二、利用历史地图进行历史教学的方法

1.把历史知识讲解与历史地图结合起来。

相对来说,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在教材中的分布是比较分散的,考试也经常考查一些细节性历史知识。因此,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历史知识讲解与具体的历史地图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照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知识,这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丰富学生历史细节知识的储备。例如,在学习现代史中《南京条约》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本中的地图上沿着海岸线从南往北依次找出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再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在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大门的过程中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对于此后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教师均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每个条约的不同之处,以及资本主义的侵略是如何从沿海延伸到内陆,从通商延伸到主权侵犯。历史老师不仅要让学生看懂地图所呈现的表面知识,也要让学生看到地图隐含的深层次意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2.鼓励学生画历史草图。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地图,然后结合地图逐一讲解历史知识。讲完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画图,让他们自己把历史事件用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将画的地图与书本中的历史知识对应起来。这样一来,学生就能通过画图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从空间上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容应对考试。

3.先看图,后讲解。

历史教师在讲解课本知识之前,可以先引导学生看历史地图,以此考查学生解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我在讲解古代史的时候经常用这种方法。教材中古代史部分的历史地图主要反映的是一个朝代从统一到分裂或从分裂到统一过程中疆域的变化。这个变化过程包含了“统一的历史事件有哪些”、“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手段来维持封建专制统治”、“经济方面有哪些发展”、“科技方面有哪些发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古代史的教学重点。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地图,使其掌握大致的历史轮廓,然后再进行详细的知识讲解,让学生具体形象地记住所学的历史知识。

4.运用多媒体讲解历史地图。

现在很多学校都实现了现代化教学,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广泛起来了。历史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地图的讲解,把静态的历史地图转化为动态的视频演示,以此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5.对历史地图进行分类。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以及不同性质的历史地图进行分类讲解,不能“一刀切”,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比如,对于古代的地图,教师可以将其与现在的地图进行对比,通过古今对比,使学生更精确地掌握历史知识,更好地理解学习历史的意义。

篇10: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

尹明德

【内容摘要】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适时归纳总结,精讲巧练;探索历史研究性学习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

历史情境

课堂效率

研究性学习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史教学的理念也得到了更新,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被引入了历史教学之中。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教学工具,结合投影仪和合适的多媒体课件就可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可以创造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我做了初步的探究。

一、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多媒体计算机引进课堂,是目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而实用的手段之一。学生只有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有探求 这门学科的欲望,而这种兴趣的激起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来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的奥秘。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对教材的理解有极好的作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能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变静态为动态,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二、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很多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很多领域。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时,教师可以围绕课程主题,精心选取教学内容、理清历史发展线索、设计丝丝入扣的课堂提问,对于一些比 1

较难懂难记的史实和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基本概念、地图地貌,可以分专题到Internet的有关网站上查找相关资料,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的课件表现力强、内容高度浓缩、节奏快、效率高。能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适时归纳总结,精讲巧练

每当新课讲授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本中所学的内容归纳整理、巩固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自己思考理解,消化吸收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后,将所学的知识归纳总结,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纲、图示、表解等快速显示一遍,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指导学生认识各知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已学知识点的理解。用多媒体课件可把时间跨度较大而且分散在课本各章节中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为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教师可将用多媒体软件预先设计好的测试题目展示出来,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多媒体课件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人性化的交互功能。教师可以边演示课件边提出根据教学目标任务设计的有层次、有次序的练习题。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时,可在屏幕上显示“您答得真好!”“您再认真地想一想”等人性化评语,使学生既学得生动有趣,又能记忆牢固。对于比较浅显难度不深的习题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的解答,而对于有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在关键处适时点拨,加以引导。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组织课堂教学能充分体现历史教学改革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

四、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探索历史研究性学习方法

目前互联网以其丰富的内涵、快捷方便的特点,迅速地成为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手段和媒介。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有关历史知识的研究专题,主动探究和亲身体验历史知识的奥秘。在网络环境下,以历史研究专题的任务驱动为核心,以利用互联网为获取信息和交流资料的手段,从而使学生完成历史知识的建构,是提高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应用历史知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较好的途径之一。

在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体,以历史研究性专题为任务驱动,2

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为学习手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完成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学习,更主要的是还使他们学会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历史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后,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由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化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逐渐由原来的“讲授者”转化为“指导者”,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能也由“教学”转变为“导学”。

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够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媒介,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上升为情感,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学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转学为学生以学为主的教学过程,对训练培养学生思维多向性和学习自主性的深度和广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1: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文/蒲 蓉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所以,从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简单介绍,以期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性;问题;小组

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所以,在历史课堂上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能力从不同程度上得到加强和发展。对此,本文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介绍。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问题是探究的基础,是创新的核心。所以,在历史课堂上,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学习当中。

例如,在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提出的背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内容及实质,儒学如何成为正统思想。(范文网 )所以,在导入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分析了以下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根据材料分析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是什么?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探究历史的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提倡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普遍受广大师生喜欢的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小组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发现历史的魅力。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某一话题、某一看法进行小组讨论,真正让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平台。

例如,在学习完《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时,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鸦片战争以后,为什么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2)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有何异同?(3)怎样评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让每个小组思考。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不要让一些学生成为主宰者,要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历史课堂上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关娴娴,王晶。高中历史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J]。新课程学习:下,(05)。

篇12: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思维导图是利用图片直观形象地展示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思维导图的基本概述出发,展现了思维导图的基本作用以及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

思维导图

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末托尼?布赞基于人体脑神经的记忆特点以及人脑的记忆习惯而造出的一种较为简单的记忆方式。思维导图能够将繁复的知识通过图像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对知识的记忆效果,并且能够激发人的创造性发散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克服了传统逻辑框架结构重点不突出、不易记忆、增加学生听课负担、降低学生兴趣等缺点。同时,多样化的色彩语言可以使学生发现知识结构中的内在联系,而且多样化的图片、线条、符号等元素具有更加容易被大脑接受的记忆规则,可以提高记忆的有效性。

思维导图不仅仅是图,更是一种记忆工具。高中的历史涵盖了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基本内容,既包括中国历史也包括世界历史,知识结构复杂、知识点繁多。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将这些错综复杂的知识点直观、高效地表现出来,确保历史教学的高效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思维导图,将关键知识点的关键词、图片、线条、颜色等元素结合起来,配合教学的内容,更深层次地展现历史知识。同时,丰富的图片和色彩的运用还能够进一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关键的知识点上,由点及线,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的线性发展特点,同时在关键的时间节点系统地学习中外历史的发展特点,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二、思维导图在教师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的基础是放射性的思考模式,以放射性结构为核心,不断向四周发散。思维导图通过图片与文字结合的形式生动地反映地理知识内容,促进学习者大脑进行放射性地思维思考,将图像、想象与逻辑、语言等联系起来,从而在思维中出现主干突出、支系清晰、内容相互联系的思维导图。

首先,思维导图改变了传统教学设计平铺直叙的文字教案形式,从而清晰地反映出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进程。以《汉匈关系》为例,思维导图图文并茂、直观简洁,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了解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清晰地了解教师的教学过程,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系统、科学、高效。

其次,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通过思维导图的不断展开和完善的步骤,在学生面前将知识结构逐步展开,从而直观地展现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和内在联系,能够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提高学生对整个课程结构的把握度,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用历史的学科思想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发展脉络和关系。

第三,思维导图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教学内容的开展。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收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教学资源;同时能够让教学更加具有直观性和系统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思维导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1.思维导图在学生信息整合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以课题为核心结构,因此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历史事件进行整合。根据导图之间的联系来发现和记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鸦片战争》为例,可以将鸦片战争的导火线、经过、结果、影响直观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综合记忆,从而加深对鸦片战争所有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2.思维导图在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上的用途

思维导图较之传统的笔记,具有丰富、容易记忆等特点,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将零散的历史知识点整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掌握整个历史知识结构。在上述的《鸦片战争》实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绘制将知识点整合起来,并且不断完善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3.思维导图在学生复习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将历史中零碎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并形成各类思维模块。利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理解课程教学的目的。学生能够通过关键词对知识内容进行记忆和理解,形成完整的思路。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中的核心关键词,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4.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学生在进行知识点学习时,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联系各个知识点的共通性,从而培养各方面的思维能力,例如空间思维能力、发现思维能力、反射性思维能力等。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利用和绘制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发展各方面的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思维导图是指利用关键词作为中心主题,进行各类知识点的发散,同时利用支系进行延伸,从而发散出更加深层次的知识点。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标准的变革、设计更加完善的教学内容,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则通过思维导图来提高学习、复习和记忆的效率,培养出较为完善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哈佛MBA的最后一堂课--让自己大卖下一篇:2024.5.26拼搏让人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