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摘抄

2024-08-06

苏菲的世界摘抄(精选8篇)

篇1:苏菲的世界摘抄

“我们也是星尘。”“我们是几十亿年前熊熊燃烧的那场大火所爆出来的一点火花。”——挪威乔斯坦·贾徳《苏菲的世界》

世上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这个问题一直为人类所津津乐道。这个其实就是“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等诸多问题的一个形象表述,都是人类在追问自我从何而来,是否存在的问题。我是谁?我是否存在?我花了十八小时五十五分钟时间阅读完了《苏菲的世界》电子书,这本书会不会随着虚拟数据的撤销而烟消云散?到时我该怀疑自己是否看过这本书,还是只是梦游了一番。于是,非得去书店买一本纸质的《苏菲的世界》回来,才心理踏实的觉得自己确实在过去的十天时间里被乔斯坦·贾徳狠狠地“愚弄”了一把。

在追着《苏菲的世界》超二分之一多的时间里,我跟着那个14岁的少女苏菲陷入了一个又一个谜团,在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与苏菲一起开始思索,企图解开这些谜团。“许多人对于这世界的种种也同样有不可置信的感觉,就像我们看到魔术师突然从一顶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一只兔子一般。”这小白兔就好比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皮毛深处的微生物。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于是,一个又一个的欧洲历史上试图解释自己对人类、对社会、对世界,乃至对宇宙的看法,试图看清楚“魔术师”的哲学家轮番登场,随着神秘的艾伯特之口,他们的哲学主张在苏菲的世界里渐次展开——从远古神话、自然派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经过了中世纪对基督教义及真理的探索的哲学家,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休谟、柏克莱,再到康德、黑格尔、祁克果、马克思、达尔文、弗洛伊德等等,这简直就是欧洲的一部哲学史,曾经,现在,乃至未来都将对人类的心灵世界造成巨大的冲击。虽然,对书中的许多哲学观点还是一知半解,模模糊糊,但不可否认这真的是一本“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的奇书。

在我一直为苏菲所遇到的奇异的事情而疑惑不解的同时,我感觉苏菲就是一个邻家女孩,正经历着一段奇遇,那时,我的心情随着苏菲的心情而起伏不定。我渴望早点看清那个在明信片上出现的六月十五日生日的,有个糊涂的父亲——把生日礼物托给与她素不相识的苏菲转交——的十四岁女孩席德的真实身份。可是,随着艾伯特和苏菲意识到自己被席徳的父亲——一个联合国驻黎巴嫩的少校——控制并作为女儿生日娱乐的礼物时,我的心也随之纠结起来,那是一个怎样的“神”一样的人物呢?居然无处不在,无所不能?能耐大到能够预测到艾伯特和苏菲的行踪举动,并随意调动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吝啬鬼等等,来帮助苏菲理解某种哲学思想。那些时刻,我分明感觉到苏菲和艾伯特的世界是那么的触手可及,而席徳与她的少校父亲只不过是那面魔镜里的一个影像而已。

当以为是影像的席徳与她的父亲慢慢浮出纸面,真真切切的存在于地球上时,苏菲“突然领悟到了生命只不过是一场梦境而已”,于是,她陷入了“存在的焦虑”之中。我是真实的存在吗?“如果我们是虚构的人物,我们就没有权利相信任何事情。”但他们心有不甘,于是艾伯特和苏菲开始了试图反抗少校的控制的历程,最后在花园宴会上“消失”,“溜出到了故事外面去了”。原来,苏菲和艾伯特只不过是少校艾勃特笔下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而已。说起来真的极具反讽意味。我明知道自己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作家乔斯坦·贾徳笔下的人物本就是作家虚构出来的人物,可我却为苏菲和艾伯特是否存在的命运而感叹,为少校操纵他们思想而紧张。既然苏菲和艾伯特都是艾勃特创作出来的故事人物,再退一步说,少校和席徳也是作家乔斯坦·贾徳创作出来的人物,一切看似真实的却并不存在,我又何必感叹他们谁是存在的谁是不存在的呢?

萨特认为:“生命中的意义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创造,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创造自己的生命。”那些文学家创造出来的人物纵然再鲜活,富有生命力,却始终不是由人物自身创造出来的,归根到底,都是虚无。然而,他们又分明存在,苏菲和艾伯特逃出少校故事之后,开始了秘密赶往席徳的家,途中遇到了一个格林童话故事来的老妇人,老妇人带领他们走到一小块林间空地,那儿有几栋姜饼、糖果、糖霜做的棕色小屋,院子里有一群人在跳舞,“其中许多苏菲都认得,有白雪公主和几个小矮人、懒杰克、福尔摩斯和小飞侠。小红帽和灰姑娘也在那儿。许多不知名的熟悉的人物也围在火堆旁,有地精、山野小精灵、半人半羊的农牧神、巫婆、天使和小鬼。苏菲还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巨人。”原来,这又是另一维度空间的存在。从古到今,无数的文学家创造出来无数的生命,这些生命灵魂总该有个安顿之所吧?

下午坐公交车时,看着车载视屏里的深海里五彩斑斓的鱼,脑海里盘旋着的都是这些鱼存在有何意义?难道就是为了在漆黑的海底游来游去?扩而大之,身边的花草树木、飞鸟虫兽,乃至自然万物,它们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寿命长如山川,短则如朝生夕死的蜉蝣,它们的存在是不是只是为了点缀这寂寥的宇宙?地球是不是就是一面魔镜,造物主透过魔镜能看到自己创造出来的作品在循着各自的轨迹活动?而现在人类花了几千年的时间才发明了电影电视,让人类可以看到动态的自我生命。从这个层面来看,人类是否就是书中的少校,而造物主就是作家乔斯坦·贾徳?如果造物者是一个魔术师,我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人类是不是就是魔术师演变出来的一个又一个幻影呢?如果是这样,那我们人类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又有何不同?终归都是一个个虚无的影像罢了。两者生存的空间也该是平行空间吧!

炎热的夏夜,人们总喜欢仰望浩瀚的天宇,深情凝望那一颗颗或明或暗的星辰,可是,“当我们注视着银河中一颗距离我们有五万光年的星星时,我们看到的是那颗星球在五万年以前的情形。”此时,你是否有种失落?有种恍如梦境的感觉?是否想知道那些此刻映入眼帘的星星此刻是否还在?是存在还是虚无?如果此时,离我们最近的一颗距地球有四光年的恒星上有一个人正用一具强力的天文望远镜对着你看的话,他看到的将是四年前的你,而此刻的你将在四年后才被看见。此时,你是否觉得追问人的是否存在比追问我是谁更有意义?

人生如星尘,能在地球上驻足多久?物质终将逝去,灵才能在永恒之乡永生!

在《苏菲的世界》里,乔斯坦·贾徳用巧妙的方法讲述了一系列深奥的哲学问题,真是让人佩服!即使被“愚弄”也心满意足!

篇2:苏菲的世界摘抄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始终贯穿西方哲学家头脑中的若干问题之一。而“自然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则是自希腊哲学以来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最早希腊人认为万物是土气水火组成的,而后德谟克利特斯认为原子构成了万物。从此以后,万物的构成在西方哲学家心中基本上就大致是这个样子,略有变化。不过与其说没有变化,不如说他们放弃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相比中国哲学家,我反而认为这是一种聪明的选择,我们在金木水火土的学说之后就再也没有过太多进步,反而将此学说玄化至极,以至于至今仍有人以此谋生。

“命运是谁主导的”是希腊人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拜神是各种族先人都需要的重要的生活内容,西方人将其逐渐演变成宗教政治生活,并以此统治国家。我始终很同情西方人在神的问题上所操的心,所有20世纪之前的哲学流派,都必须在发展自我理论的基础上对神学有所交代。有时候这种交代实在太牵强,所以哲学家就会一命呜呼,比如哥白尼(虽然他是天文学家,但是他的天文学观点也改变了哲学)。在这些一命呜呼的先人背后,往往站起来的是一批能够动摇统治阶级的人才,即使黑暗的中世纪长达一千年,也有完蛋的一天。但神的这件事情上,中国人显然更加聪明,聪明在我们从来不用一成不变的神做文章,而用随时可以重新解读的“传统”来稳定社会。祭天拜神其实都不是冲着神去的,而是冲着“传统”,祖宗章法去的。“大逆不道”这种事情是不能做的。但是究竟什么是“传统”,这个是可以与时俱进的。于是我们的封建社会制度才会变成道行几千年的老妖,非要用外力才能消灭。

“世界是感官感知到的那样,还是理性*认识到的那样”是第三个西方哲学家辩论了数千年的问题。我始终觉得这件事情非常不可思议,为了搞清楚“是风动、幡动,还是心在动”的问题,他们居然死磕了这么多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中国人就不,除了庄子偶尔因梦见一只蝴蝶而引发对唯物还是唯心的思考之外,没有哪个哲学家跟这个问题纠缠不清的.。不过我有一个很私人的答案:因为我们最早最御用最NB的哲学家孔子压根就不跟我们讨论心灵问题,只跟我们讨论伪装心灵以稳定社会的问题,而我们的天朝老大又都尊重传统……

这大概是我读完启蒙读物《苏菲的世界》受到的教育,我时常这么想:为什么人类仅能遗传生理特征,不能遗传智慧?为什么这些问题一定要我们重新学习才能知道答案呢?又或者,这些问题难道真的算是问题吗?提出这些问题的人难道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篇3:《苏菲的世界》

出版时间:2007年10月

作者简介:乔斯坦·贾德,1952年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在奥斯陆大学主修斯堪的纳维亚语和神学,毕业后担任高中哲学老师多年。1991年后成为全职作家并出版《苏菲的世界》一书,成为全球十大作家之一。

荐语:

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却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篇4:《苏菲的世界》等

让一个孩子能够在成长中加深思想,就应该读几本哲学书。哲学书大都是讲述思辩的,它们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家长可以帮孩子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读本,比如《苏菲的世界》,就很适合中学生阅读。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老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讲述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故事以这样的方式开头: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谜一样的问题即刻吸引了苏菲,让她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我给儿子买过这本书,他读完以后,又传给了别的孩子。一个崭新的哲学世界激发了两个少年的心灵,每天放学后,他们俩便一只手推着自行车,另一只手互相搭着肩,在马路上边走边谈。那以后他写了一些很有思想的文章,《在神与道德之后》、《人类的新问题》等。读哲学书一般不会即时生效,但它对于人生肯定会有长远的作用,就像小时候那些受到芭蕾舞训练的女孩,她们走路和站立的姿势都跟其他的女孩不再一样。

《读者》

我订这本杂志有好多年了,我有时也会成为这本杂志的作者,为它写几篇小文章。

这本杂志里面经常有一些特别打动人的生活故事。刚刚,我在里面读到一篇《高山上的母亲涕泪滂沱》。一位山村里的母亲从来也没有出过远门,她甚至连村后面的山头也没有上去过。她只知道辛苦地劳作、抚养孩子。有一天,她成年了的儿子,把她背到了后山的山头上,让母亲看看远景。这位母亲站在高高的山头上问:

“咱家在哪里?”儿子指给她看那缩小到了蚂蚁般大小的草房子。“那咱家门前种的菜呢?”母亲着急地问。“山太高了,菜太小了,在这里看不见的。”儿子说。

母亲沉默了下来,眼泪从她昏花的眼睛里涌流出来。这是她从来也没有过的生活概念,但她没有能力表达她内心的这种感受。儿子也沉默下来,他想母亲有多可怜,她从来也没有走出过自己生活的小村子;她怎么能够知道更多的事情,眼光远大起来呢!自己一定不要再像母亲这样,要努力地去了解生存的广阔世界。

篇5:《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

《苏菲的世界》主要讲述的是小姑娘苏菲在神秘哲学家艾伯特通过书信的诱导下,开始接触哲学,思考哲学问题,并且了解了整个哲学史的发展和一些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这本书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把原本比较难懂的哲学,通过艾伯特让苏菲思考的一系列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使得哲学变得生动有趣,我们自己也可以了解哲学发展史。

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读了这本书后,丰富了自己在哲学方面的知识,随着书中艾伯特给苏菲所提供的哲学问题,我也跟着思考了,然后继续看下去,发现自己的观点和书中的还有些相同,让我有种成就感,但更多的是接触到了不同的思想,好像自己进入了一个思想相互交流碰撞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随意发挥着自己的想法,没有人会去笑自己,得到的是别人的倾听和尊敬,大家互相汲取着那些精髓,不断丰富自己的世界,但是却始终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那一份信仰。

苏菲最开始接触到的哲学问题是‘你是谁’和‘世界从何而来’。这个问题自己一直在思考,也增加了我看这本书的兴趣。还有,书的开头出现了要苏菲转交给席德的信,这些都设置了悬念,也让我们渐渐踏入哲学的世界。有许多哲学我们无法通过查资料得到确切的答案,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并且那些哲学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的思想更加自由。

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贯穿哲学发展的过程,也让我们自己了解了哲学方面的历史,了解了哲学家们的思想。我了解了以前从未听说过的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及伊比鸠鲁学派与苏格拉底哲学的渊源,还有神秘主义、印欧民族、闪族文化…

篇6:苏菲的世界好词好句摘抄

好词摘抄:

嫩绿、断简残篇、周遭、神秘莫测、复杂难解、千千万万、红彤彤、不可或缺

好句摘抄:

1、正是五月初的时节。有些人家的园子里,水仙花已经一丛丛开满了果树的四周,赤杨树也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2、这正是哲学家们之所以与众不同的地方。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或她而言,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这是哲学家与小孩子共同具有的一种重要能力。你可以说,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像个孩子一般敏感。

3、这些自然派哲学家的论述,至今只留下断简残篇。我们所知的一小部分乃是根据两百多年后亚理斯多德的著作。其中只提到这些哲学家所做的若干结论,因此我们无法确切了解他们是经由何种方式达成这些结论。不过,我们根据已知的资料可以断定这些早期希腊哲学家的“课题”与宇宙的基本组成物质与大自然的变化等问题有关。

4、这些都是世间最重要,也可以说是最自然的问题。但为何一心想着这些问题会如此累人?苏菲打开信箱时,感觉自己心跳加快。起先她只看到一封银行寄来的信以及几个写着妈妈名字的棕色大信封。该死!她居然开始疯狂地期待那个不知名的人再度来信。

5、在花园的一角,那些术莓树丛后面有一片花草果树不生的浓密灌木林。事实上,那儿原本是一行生长多年的树篱,一度是森林的分界线。然而由于过去二十年来未经修剪,如今已经长成一大片,枝叶纠结,难以穿越。奶奶以前常说战争期间这道树篱使得那些在园中放养的鸡比较不容易被狐狸捉去。

6、我们已经知道他们所提的问题与他们在物质世界观察到的变化有关。他们想寻求其中隐含的自然法则。他们想要从古代神话以外的观点来了解周遭发生的事。最重要的是,他们想要透过对大自然本身的研究来了解实际的变化过程。这与借神话故事来解释雷鸣、闪电或春去冬来的现象大不相同。

7、探讨哲学最好的方式就是问一些哲学性的问题,如:这世界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其背后是否有某种意志或意义?人死后还有生命吗?我们如何能够解答这些问题呢?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提出这些问题。据我们所知,没有一种文化不关心“人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

8、苏菲进入屋里,把书包和给妈妈的信放在厨房的桌子上,然后便跑上楼梯,进入她的房间,拿出一个装满美丽石子的饼干盒。她把那些石头倒在地板上,把两个大信封装进盒子里。然后又匆忙走到花园里,双手紧紧拿着饼干盒。临走时,她拿出一些食物给雪儿吃。

9、好不容易终于捱到了开信箱的时刻。首先她拆开一封盖着墨西哥邮戳的信,是爸爸写来的。信上说他非常想家,还有他生平第一遭在棋赛中打败了大副。除此之外,他也几乎看完了他在寒假过后带上船的一批书。之后,苏菲又看到了一个写着她名字的棕色信封。把书包和其他邮件放进屋里后,她便跑进密洞中,把信封内刚打开的信纸抽出来,开始看着:神话的世界观嗨,苏菲!今天要讲的东西很多,因此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10、她或许可以接受青蛙是由泥土与水变成的说法。但果真这样,泥土中必然含有一种以上的物质。如果泥土真的含有多种不同的物质,则它与水混合后说不定真的可以生出青蛙来。当然,它们必须先变成蛙卵与蝌蚪才行。因为,无论再怎么浇水,包心菜园里是长不出青蛙的。

11、每年到这个时节,万物总是充满了生机。这岂不是一件奇妙的事吗?当天气变暖,积雪融尽时,千千万万的花草树木便陡地自荒枯的大地上生长起来了。这是什么力量造成的呢?苏菲打开花园的门时,看了看信箱。里面通常有许多垃圾邮件和一些写给她妈妈的.大信封。她总是把它们堆在厨房的桌子上,然后走上楼到房间做功课。

12、帕梅尼德斯认为现有的万物是一直都存在的。这个观念对希腊人并不陌生,他们多少认为世上的万物是亘古长存的。在帕梅尼德斯的想法中,没有任何事物会来自虚无,而已经存在的事物中也不会消失于无形。

13、然而,一则神话可不只是一个解释而已。人们同时也进行与神话有关的宗教仪式。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人在荒旱或作物歉收时,如何依照神话情节来搬演一出戏剧。也许村里一名男子会打扮成新娘,用石块绑在胸部,以便从巨人那儿偷回铁锤。人们这样做的目的在采取若干行动以促使下雨,好让田地里长出作物来。

14、史莱慕掀开新娘面纱要亲吻新娘时,吃惊地看?到一双红彤彤的眼睛。此时洛奇再度出面解围。他说,新娘是因为在婚礼前太过兴奋,才整整一个礼拜都没有阖眼。于是,史莱慕使命手下将锤子取来以便在进行婚礼时放在新娘的怀中。

15、事实上,我们就是那只被人从帽子里拉出来的小白兔。我们与小白兔之间唯一的不同是:小白兔并不明白它本身参与了一场魔术表演。我们则相反。我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神秘事物的一部分,我们想了解其中的奥秘。

16、四种基本元素从某方面来看,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里特斯两人的看法正好相反。帕梅尼德斯从理性的角度认为没有一件事物会改变。赫拉克里特斯则从感官认知的观点认为大自然不断在改变。究竟谁对谁错?我们应该听从理性还是依循感官?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里特斯各自主张两点。

17、然而,一则神话可不只是一个解释而已。人们同时也进行与神话有关的宗教仪式。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人在荒旱或作物歉收时,如何依照神话情节来搬演一出戏剧。也许村里一名男子会打扮成新娘,用石块绑在胸部,以便从巨人那儿偷回铁锤。人们这样做的目的在采取若干行动以促使下雨,好让田地里长出作物来。

18、史莱慕掀开新娘面纱要亲吻新娘时,吃惊地看?到一双红彤彤的眼睛。此时洛奇再度出面解围。他说,新娘是因为在婚礼前太过兴奋,才整整一个礼拜都没有阖眼。于是,史莱慕使命手下将锤子取来以便在进行婚礼时放在新娘的怀中。

19、事实上,我们就是那只被人从帽子里拉出来的小白兔。我们与小白兔之间唯一的不同是:小白兔并不明白它本身参与了一场魔术表演。我们则相反。我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神秘事物的一部分,我们想了解其中的奥秘。

20、四种基本元素从某方面来看,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里特斯两人的看法正好相反。帕梅尼德斯从理性的角度认为没有一件事物会改变。赫拉克里特斯则从感官认知的观点认为大自然不断在改变。究竟谁对谁错?我们应该听从理性还是依循感官?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里特斯各自主张两点。

21、苏菲匆匆忙忙走到花园门口,查看了一下那绿色的信箱,她很惊讶的发现里面居然有另外一封信,与第一封一模一样。她拿走第一封信时,里面明明是空的呀!这封信上面也写着她的名字。她将它拆开,拿出一张与第一封信一样大小的便条纸。

22、恩培窦可里斯之所以选择土、气、火与水做为大自然的四个“根”并非偶然。在他之前有些哲学家也曾经试图证明宇宙的基本元素不是水,就是空气或火。泰利斯与安那西梅尼斯也曾经指出,水与气都是物质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希腊人则相信火也同样重要。举例来说,他们发现阳光对所有生物的重要性,也知道动物与人都有体温。

23、生命为何要结束呢?这是多么不公平呀!苏菲站在石子路上想着。她努力思考活着的意义,好让自己忘掉她不会永远活着这件事。然而,这实在不太可能。现在,只要她一专心思索活着这件事,脑海中便会马上浮现死亡的念头。反过来说也是如此:唯有清晰地意识到有一天她终将死去,她才能够体会活在世上是多么美好。这两件事就像钱币的正反两面,被她不断翻来转去,当一面变得更大、更清晰时,另外一面也随之变得大而清晰。生与死正是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

24、这些都是世间最重要,也可以说是最自然的问题。但为何一心想着这些问题会如此累人?苏菲打开信箱时,感觉自己心跳加快。起先她只看到一封银行寄来的信以及几个写着妈妈名字的棕色大信封。该死!她居然开始疯狂地期待那个不知名的人再度来信。

25、在花园的一角,那些术莓树丛后面有一片花草果树不生的浓密灌木林。事实上,那儿原本是一行生长多年的树篱,一度是森林的分界线。然而由于过去二十年来未经修剪,如今已经长成一大片,枝叶纠结,难以穿越。奶奶以前常说战争期间这道树篱使得那些在园中放养的鸡比较不容易被狐狸捉去。

26、我们已经知道他们所提的问题与他们在物质世界观察到的变化有关。他们想寻求其中隐含的自然法则。他们想要从古代神话以外的观点来了解周遭发生的事。最重要的是,他们想要透过对大自然本身的研究来了解实际的变化过程。这与借神话故事来解释雷鸣、闪电或春去冬来的现象大不相同。

27、探讨哲学最好的方式就是问一些哲学性的问题,如:这世界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其背后是否有某种意志或意义?人死后还有生命吗?我们如何能够解答这些问题呢?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提出这些问题。据我们所知,没有一种文化不关心“人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

28、苏菲进入屋里,把书包和给妈妈的信放在厨房的桌子上,然后便跑上楼梯,进入她的房间,拿出一个装满美丽石子的饼干盒。她把那些石头倒在地板上,把两个大信封装进盒子里。然后又匆忙走到花园里,双手紧紧拿着饼干盒。临走时,她拿出一些食物给雪儿吃。

29、好不容易终于捱到了开信箱的时刻。首先她拆开一封盖着墨西哥邮戳的信,是爸爸写来的。信上说他非常想家,还有他生平第一遭在棋赛中打败了大副。除此之外,他也几乎看完了他在寒假过后带上船的一批书。之后,苏菲又看到了一个写着她名字的棕色信封。把书包和其他邮件放进屋里后,她便跑进密洞中,把信封内刚打开的信纸抽出来,开始看着:神话的世界观嗨,苏菲!今天要讲的东西很多,因此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30、她或许可以接受青蛙是由泥土与水变成的说法。但果真这样,泥土中必然含有一种以上的物质。如果泥土真的含有多种不同的物质,则它与水混合后说不定真的可以生出青蛙来。当然,它们必须先变成蛙卵与蝌蚪才行。因为,无论再怎么浇水,包心菜园里是长不出青蛙的。

31、每年到这个时节,万物总是充满了生机。这岂不是一件奇妙的事吗?当天气变暖,积雪融尽时,千千万万的花草树木便陡地自荒枯的大地上生长起来了。这是什么力量造成的呢?苏菲打开花园的门时,看了看信箱。里面通常有许多垃圾邮件和一些写给她妈妈的大信封。她总是把它们堆在厨房的桌子上,然后走上楼到房间做功课。

篇7:《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贾德所著作的《苏菲的世界》非常适合像我一样刚开始学习哲学的人看,它能为我们开启哲学这门高深的课程,引导我们去思考哲学,学习哲学带给我们的真理。

学习哲学一定要有好奇心,好奇心引导我们去了解世界的一切存在,体会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书中主人公苏菲极具好奇心,在神秘导师通过书信的诱导下开始思考哲学问题,一步一步走进了哲学的殿堂,她开始了对哲学问题的思考,从最开始的“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问题引导了苏菲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接着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逐一介绍了哲学这门学科自问世以来的众多哲学家,更加难得的是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哲学家的思想作了概括性的总结和认知。《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内容之多,思想之深刻,非常适合我们对哲学的学习和理解。其写作手法也是我所欣赏的,通过故事的形式把哲学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以一种容易接受的方式注入读者头脑。哲学家们一生特有的言行都蕴含哲学的深邃,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考和悠远的回味,哲学家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面镜子,照出生活百态。体会哲人的人生其实就是在思考哲学问题和理解哲学的的深邃。

哲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之母,其中涵盖了人类社会所遇到的所有问题,一切一切的问题都可以由哲学出发,去寻找大家所认同的答案。哲学要求我们对世界有好奇心,同时也必须学会思考人生,一个人没有了想法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了,正如“我是谁”这个问题,我也曾经思考过,迷惑过,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笛卡尔的一句“我思故我在”让我恍然大悟,人因为思考而存在。不思考存在就没有其意义了。还有就是神学和哲学之间究竟有何关系?这也是一直困惑我的,哲学属于逻辑理性思考,科学的灵感源于哲学,但哲学从令一层面又服务于神学,也就是说神学是哲学的更高层次的境界,“神学揭示启示的真理,而哲学只是阐明自然的真理”。当然无论怎么认为神学与哲学的关系,总是先有神学的启示方向,后有哲学的思考,理论上都是哲学源于神学。

篇8:苏菲的世界摘抄

《苏菲的世界》是如何将哲学通俗化的?作为小说, 它具有什么样的文学价值?是什么使它如此吸引读者?以下做详细论述。

一、故事梗概

小说开端, 快过十五岁生日的苏菲收到两封奇怪的信, 信中有“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两个问题, 但找不到关于寄信人的任何信息。紧接着, 极不寻常的信纷至沓来, 世界像谜团一样在她眼前展开。苏菲不断收到自称为哲学家寄来的书信, 接下来苏菲慢慢明白, 写信者是一个自称为哲学家的神秘人, 他以书信的形式向苏菲介绍哲学的历史和基本理论。一般每封信介绍一个时期的哲学或者一个西方代表性哲学家。这样, 奇特的哲学课程从希腊神话开始, 按哲学发展的时间顺序介绍了古代自然派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欧洲中世纪哲学, 文艺复兴, 笛卡尔、史宾诺莎、休姆、康德、浪漫主义、黑格尔、祁克果、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等。自收到这位神秘哲学家的书信后, 苏菲一直希望弄清楚哲学家的真实身份, 为此她想办法跟踪和调查哲学家的行踪。与此同时, 小说中还会用简单却传神的笔画勾勒出苏菲的生活场景, 如交代她的爸爸在一艘大油轮上工作, 忙得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外面, 难得有时间在家;苏菲有个同年级同班的好朋友叫做乔安;苏菲的15岁生日快到了, 她的妈妈和同学乔安在为她的生日聚会做准备, 等等。

苏菲和哲学家的故事里, 并不只是简单地介绍哲学课程, 还有不少奇怪的事情发生。如苏菲在信中会突然收到一张哲学家让她转交给席德的明信片, 而有时候哲学家在信中又直接把苏菲叫席德;可苏菲并不知道席德是谁, 家在哪里。小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 场景突然变换成席德在黎乐桑郊区古老的船长屋的阁楼里, 席德刚刚起床, 这一天是一九九○年六月十五日, 她十五岁的生日, 她打开放在床头几上父亲寄来的生日礼物, 发现里面是一本书稿, 书名叫做《苏菲的世界》。席德的父亲是挪威联合国部队驻扎在黎巴嫩的上校, 他热爱哲学和写作。苏菲、她的妈妈、她的朋友和哲学家原来都是上校故事中想象的人物。小说中的一些背景, 包括故事地点、事件和使用的物品, 都实际来自席德和他父亲的生活环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苏菲会看到寄给席德的卡片在任何地方:书信里、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树干上……席德开始阅读父亲的小说手稿《苏菲的世界》, 从那时起, 苏菲的故事、哲学课程和席德的世界便相互交叉, 构成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里不只有席德、苏菲和哲学家, 连作者———也就是席德的父亲也会随意自由地出入作品情节, 打乱故事原有的正常框架和读者的整体思维。

二、后现代叙事策略

《苏菲的世界》至少有三个叙述者:哲学家艾伯特、苏菲和席德。这三个人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观察和描述, 从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三个不同的视角组成三重叙述层面, 相互交叉在一起, 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复调结构。这样奇特的叙事艺术在二十世纪中期并不少见, 甚至可说是当时文学写作技巧的主流之一, 也就是归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学叙事技巧中的一种———“元小说”。

“元小说”又称“关于小说的小说”。这类小说主要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英、法、美及阿根廷等国。“元小说”作者往往身兼叙述者、主人公和作者等多重身份, 能够自由出入作品, 对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等发表看法。这就使得虚构世界的虚构行为成了一个故事, 使故事本身具有了不依赖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独立性。这种后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方法与现实主义小说、现代小说迥然不同, 其独特的创作方式能够赋予后现代小说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促成后现代小说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结构。

关于《苏菲的世界》的叙事方法, 贾德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接受记者询问时提出了一个名词:“浪漫主义的反讽”。贾德说他并没有在特意写作哪一类小说, 只是当时内心有一股力量驱策他把一个故事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叙述出来。他解释说, 作家为了打破作品带给人的虚幻感受, 会扮演上帝的角色向读者传达一些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是夸张的或者讽刺的, 让他们至少在那一刹那间想起自身存在的世界, 并且明白自己所读的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已。他认为这种打破幻象的形式就叫做“浪漫主义的反讽”。戴维·洛奇在谈到为什么现代作家喜欢使用元小说形式时说:“对其他一些现代作家来说, 与其说超小说话语是作家逃避传统写实主义制约的托辞, 不如说它是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 是灵感的来源。” (2)

“元小说”叙事不是后现代小说的唯一叙事手法, 却是后现代小说的主流叙事类型。在小说创作中, 后现代小说家仍在讲故事, 但他们在讲故事的同时故意揭穿其虚构性的本质, 即通过自我暴露、自我评述的方式揭示其创作过程, 从而使自己的小说成为“关于小说的小说”。这种“元小说”的叙事策略是:小说虚构的框架在建立之后被不断打破, 想象的语境形成之后很快被解构;小说中往往含有多个叙述者或者若干个不同的视角, 从而不可避免地改变叙述语境。具体来说, 元小说的叙述策略可以总结为叙述时间上、叙述视角上、叙述结构上、叙述语言上和叙述手法上的自由。

上述这些元小说叙述策略, 在《苏菲的世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 高度自由的时间观

《苏菲的世界》作为一部叙述哲学史的小说, 首先在作品中应该呈现的是西方哲学史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按照西方哲学历史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其时间跨度很大。但是在特定的时候, 为了让读者更好、更容易地明白, 作者会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而故意采用再现历史的手法。如艾伯特的哲学课不仅通过书信的形式传授, 而且有几次将哲学内容改编成戏剧和电影故事, 甚至拍成录像。其中一部录像是关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雅典的。录像带的开头是艾伯特站在雅典巴特农神殿的废墟上介绍雅典的历史、苏格拉底时代雅典城的建筑布局及有关苏格拉底的一些趣闻, 突然间废墟上升起了昔日雅典城的建筑, 重现了街道上繁华的景象。艾伯特本人则换上了当时雅典人的装束, 混在人群中间, 并向苏菲介绍了他身边的两个人, 他们分别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时屏幕上的柏拉图面带微笑, 他给苏菲出了四道哲学思考题, 就像老师给学生留的课外作业一样。哲学史的故事里面加入不少想象成分, 使得哲学的内容变得生动。阅读这些书信如同在听老师的精彩授课, 一点也不枯燥。其次是关于苏菲的故事里的时间顺序。小说的前半部分大体, 故事里的时间发展主要是按照苏菲十五岁生日一天天地临近时的活动展开的, 包括她的想法、妈妈的活动和好朋友乔安的活动。但是到了小说中间部分席德出现, 关于苏菲的故事框架被打破, 苏菲的时间也被席德的时间代替, 二者交叉进行。虽然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席德的时间是占主导地位的, 但是哲学史的宏观发展顺序和苏菲的活动有机地散布其间。因此, 这部小说的时间是在这三条时间线索之间自由交替进行的。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后现代小说叙事与以往小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其高度自由的时间观。在后现代主义作家眼里, 历史与现实可以自由交替, 昨天和今天也可以无所谓先后。就像在苏菲的哲学课程里, 前一节课和后一节课可以跨越一千多年的历史;又或者, 为了叙述讲解的方便, 哲学家把课程倒着上;有时, 课程与课程中间夹杂苏菲和哲学家的冒险历程……这些都让我们深刻感觉到, 时间在这个后现代主义作品里仅仅充当一个补充的线索, 并不像传统小说中作为叙事手法的一种, 占过大比重。

(二) 灵活转换的叙述视角

《苏菲的世界》的三位叙述者分别是哲学家、苏菲和席德。在小说开始时, 以一个快满十五岁的小女孩苏菲的角度诉说平常的日常生活, 紧接着便出现了神秘人的书信, 以一个哲学家的视角向小女孩苏菲介绍西方哲学史。到了故事的中段, 另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席德出现了, 在她的生活中, 我们惊讶地发现之前的苏菲和哲学家都是虚构的, 书中的苏菲和给她写信的人艾伯特只是一位少校给女儿席德的一份生日礼物———一部为她撰写的书中的主人公, 他们只存在于少校的想象中, 只是打字机打在白纸上的字, 而少校则是苏菲和艾伯特的作者。但是少校也是一个虚拟的人物, 他是作者假象的叙述者。他串起了苏菲、哲学家和席德的世界, 而且自己还时不时地出现在后半部分的章节中, 承担部分故事情节。虽然叙述复杂的故事, 但是作者贾德用高超的写作技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错综复杂但是十分合理通顺的故事线索。在苏菲和艾伯特的交往中, 大多运用第二人称, 而在席德的另一个世界中, 则多用第三人称表述。作者灵活地转换叙述视角, 于是哲学家的书信、苏菲的故事和席德的世界成功地相互交缠在一起。也许, 作者并未完全排拒传统小说的全知视角或是有限视角, 也并未排拒第一人称及第三人称, 但它所强调的视角却不再像传统的那样固定, 而且其人称也在不断改变, 即“我”和“他”是可以不断转变与随意互换的。

我们可以看书中的一个例子:易卜生《培尔·金特》的第五幕, 培尔乘的船翻了, 有被淹死的危险。这时候, 另一个旅客漂过来, 告诉他不要担心, 因为“没有人会在最后一幕的中间死掉。 (3) 这样的话是借助“另一个旅客”的口所说, 也就是第三人称的表述。在后现代小说里, 作者通过使用这种多重且可变的视角, 设置多个叙述者, 从多个视角讲述故事, 达到元小说创作的目的———暴露文本所描述对象世界的虚幻性。再往后看到苏菲和艾伯特策划了一次轰轰烈烈的逃跑, 他们要趁少校思维混乱不堪无暇顾及他们的时候逃出他的意识之外。这是以往小说前所未有的一个故事情节———本身处在虚构故事中的主人公居然要逃出他们的“无所不在的上帝”的掌控范围, 这样的情节设计令人惊叹。当然他们最后还是趁少校意识混乱时, 从少校的意识中成功逃离了。成功逃离这个故事情节是对传统文学思想的一种反叛和委婉的讽刺, 也是作者所说的贯穿全文细节处的“浪漫主义的反讽”, 它是作者贾德高度赞扬个人意识的表现, 同时表现出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

(三) 碎片化的叙述结构

《苏菲的世界》的行文结构总体上是按照哲学发展的阶段分章的, 目录上明确标示了每一个阶段的名称及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理论, 看上去就像是西方哲学史的提纲。但其中也穿插一些指示故事内容的标题, 如“少校的小木屋”、“明信片”、“花园宴会” (4) 等。由此可见, 《苏菲的世界》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西方哲学, 其中也有小部分故事性的内容。正因为这小部分的故事内容, 让《苏菲的世界》的结构由严整变成了分裂、由统一变成了不连贯, 进而使小说的框架变得碎片化了。而且作者为了营造碎片化的叙事, 明确告知读者作品中人物的虚构性。“在许多元小说中, 人物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存在, 死不了却也从来没有出生, 不可能有所作为。” (5) 他描写苏菲在了解到自己的虚构身份后, 先是难以相信, 到沮丧失望, 到谋求改变现状, 在明白一切已成定局后, 她慢慢地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最后当她和哲学家发现其实不仅他们而且席德和塑造他们的作者也不是真实的时候, 他们便安于现状, 并开始期待进入虚幻的文学世界, 因为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永远不会老去……叙述者的这种不断变化解构了原文本的真实性, 读者再也不会一进小说就跟着叙述者一成不变地走下去, 而会对叙述者做出的各个变化给予不同反应。

又如作品的“浪漫主义”一章, 哲学家给苏菲上课时说到诺瓦里思的未婚妻也名叫苏菲:

“而且她在十五岁零四天去世了……

‘你把我吓坏了。你难道不知道吗?’

艾伯特坐在那儿看着她, 脸色凝重。然后他说:

‘可是你不需要担心你的命运会像诺瓦里思的未婚妻一样。’

‘为什么呢?’

‘因为后面还有好几章。’

‘你在说什么呀?’

‘我是说任何一个读到苏菲和艾伯特的故事的人都可以凭直觉知道后面还有很多页, 因为我们才谈到浪漫主义而已。’” (6)

在阅读这样一段文章时, 读者不可能被故事情节吸引而忘记自己的身份, 而更多的是思考自己所阅读的内容:“我是说任何一个读到苏菲和艾伯特的故事的人都可以凭直觉知道后面还有很多页, 因为我们才谈到浪漫主义而已。”这句话就把阅读的过程变成了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读者会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接下来会思考这段话讲的到底是什么内容, 而不是饶有兴趣地一直把苏菲和哲学家的故事看下去, 看到最后。一旦读者开始领悟和思考书中的哲学内容, 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便达到了。

(四) 新奇个性的叙述语言

讲究叙事的语言运用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对文本叙事形式的多样化追求是后现代小说的重要特征之一, 强调“怎样写”的程度远远超过“写什么”。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在叙事时大体遵循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即使出现倒叙和插叙的现象, 作者也会在这样的叙述进行之前通过一定的方式提醒读者。与此不同, 与以往小说强调写什么相比, 后现代小说更强调怎样写。“怎么写”就成了许多批评家在探讨后现代小说标志时常常提及的一句话。由于这个鲜明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必然更热衷于追求新奇个性的叙事语言。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看来, 一篇小说的语言可以是诗歌、散文、报纸新闻、广告和政府公文等诸多文体的混合物, 如果应用得当, 则它们的效果不一定比一篇按固定的小说模式写成的小说差, 诗歌也不一定要强调情感和韵律的作用, 也可以将小说、戏剧、散文等带有独特个性的语言元素杂糅其间, 用于强化诗歌的散文化效果。打破文体的边界, 取消语言的细分, 把各种艺术和非艺术的素材有机地融为一体, 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写作秘籍。

乔斯坦·贾德并没有像有些后现代主义作家那样只热衷于“怎样写”的文字游戏, 把世界描述成一堆破碎凌乱没有意义的碎片, 让读者迷失于语言迷宫之中而无所适从。在乔斯坦·贾德的作品中, 就叙事结构而言, 抛却了传统小说所追求的整体性效果的后现代小说表现就是以破碎、分裂的结构出现的。透过贾德时序颠倒、空间错位的文本, 拥有不同语类形式的没有统一性的语言形式, 我们仍然能够发现她始终执著表现的内容, 那就是哲学史的历程和基本的哲学理论。我们一直清醒地与作者进行对话直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这就像一场与哲学的美丽邂逅。她借“后现代主义”展开奇思妙想, 用“后现代主义”横扫陈规陋习, 对哲学世界进行重新定义和再创造, 对哲学文化进行重新理解和阐释。

(五) 多样化的叙述手法

在进行叙事时,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在叙事时会故意打乱事件的真实发生时间, 不遵守传统意义上的时间线性流动性, 使作品中的时间断裂, 事件与事件之间不连贯, 事件本身变得不确定。他们很少甚至根本不给予读者任何时间上的启示。这样的叙述手法使时间显得无序、杂乱、零散, 并且能够拓展叙事空间, 读者很难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中感受到理性和意义的存在。无理性的创作手法象征无理性的后现代社会生活本身, 因而更适合表现现代人在强大的科学技术面前感受到的兴奋、无助、迷茫及只能被动地接受现实的处于分裂状态的精神世界。于是, 在《苏菲的世界》这一后现代作品中, 现代派最常用的艺术技巧如意识流的内心独白、隐喻、象征、联想、时空错位等虽然并未被抛弃, 但已退居其次, 而一些新的表现手段则得到普遍运用, 其中最突出的有四种。

1.“拼贴”:将各种文本如文学作品, 科学论文, 哲学、历史和神学著作, 新闻报道及日常生活中的俗语、俚语等组合在一起, 或把文字、绘画、广告, 甚至地铁月票、购物发票等拼凑在一起, 组成一个杂烩式的“泛文本”, 使一些毫不相干的片断构成一个似乎有内在关联的整体, 破坏和颠覆既成的文学形式和规范。读《苏菲的世界》我们会发现, 小说中包含书信、明信片、录像、哲学、历史、文学等各种语类形式, 带有明显的“拼贴”痕迹, 把互不相干的各种声音、文字和图画组合起来, 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读不过是个虚拟的故事。巴赫金认为多种语类形式的运用是小说“复调”结构的一个方面, 而在元小说中必定会有这种“复调”形式。而且在以往的小说中, 这些不同的语言和声音通常从属于一个主要的无处不在的作者的声音, 这个作者的声音一定是忠于现实的, 只有元小说没有这种主导者的声音, 而是自然地让各种语类形式并存。《苏菲的世界》的语言具有以上特点, 实践了一种类似“巴赫金”式的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

2.“蒙太奇”:将不同文体形式、不同艺术风格的语句和内容重新排列组合在一起, 或把一些在内容、形式上并无联系、处在不同时空层次的叙述衔接起来, 增强层次感和对读者的感官刺激。在作品中,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片段:哲学家正在给苏菲讲哲学课, 突然从他的嘴里说出一句“再见, 席德!” (7) 这句话让苏菲吃了一惊, 因为她们谁也不认识席德, 而且就连哲学家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他自己都不知道原因。还有就是作品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各自独立, 主人公一个是虚构的, 另一个则是这个虚构故事所讲述的另一个虚构故事的主人公, 等等, 都让人感觉到有些莫名其妙。

3.“露迹”:指作者在作品中以叙述者、主人公的身份, 自由切入作品内部, 有意识地、系统地揭示小说作为艺术品的身份, 对作品的人物主题、情节等发表评论, 目的是为了在作品内部寻求小说的意义。如小说作者在作品里堂而皇之地说:“小事一桩, 我亲爱的同仁。我想在哪里, 就在哪里。” (8) 这里的“我”就是作者, 他高高在上, 无所不能, 掌控故事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与读者的感受。在这样的小说中, 人物的身份通常是模棱两可的, 既存在又不存在。正是因为作品中种种自我暴露, 读者已经不再相信叙述者所描绘的那个支离破碎的故事, 故事不再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就达到了元小说写作的目的, 从而把读者的思维拉入了对小说自身的思考及小说与现实关系的思考。

4.“反讽”: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对古典文学名著的题材、内容、形式和风格进行夸张或扭曲的模仿, 使其变得滑稽可笑。这个表现手法是作者贾德写作《苏菲的世界》时一直有意识运用的写作手法, 贾德称其为“浪漫主义的反讽”。这其实指的就是人物的“自我意识”, 而无处不在的“自我意识”正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主要特点之一。可以说贾德在创作中是在自觉地运用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形式, 作者贾德实际上是运用后现代主义中的“元小说”写作手法进行构思和创作的。

通过以上论述, 我们不难看出, 乔斯坦·贾德的作品中体现出的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他不仅借用后现代主义的创新精神为长期以来未找到合适方式的哲学写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而且灵巧地运用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技巧, 将哲学世界的知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表现出来, 使哲学能够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学的发展浪潮中。

三、结语

小说《苏菲的世界》一经出版就深受读者的青睐, 风靡全球。现在我们知道它何以如此畅销了。《新闻周刊》 (国际版) 有以下评价:“这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对于未曾修习哲学概论者而言, 本书是最佳的入门读物;对于修习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而言, 本书有助他们重新温习。” (9) 的确, 通俗化写作是让哲学卸下晦涩难懂的面具的一个有力武器, 作者乔斯坦·贾德主要就是通过增强趣味性而达到通俗化目的的。我们在阅读《苏菲的世界》时让自己的思维和作者的灵感相碰撞, 身心都得到愉悦的享受, 更能从中学到哲学的基本知识和哲学大家的精髓思想。

《苏菲的世界》的成功说明了乔斯坦·贾德的哲学功底。不能只是泛泛地说贾德是一位作家, 而应该说, 贾德是一位哲学作家或哲学家。在崇尚功利、注重物质享受的时代, 要提高民族的思维能力和哲学素养, 就一定要汲取哲学基本知识, 注意孩子的哲学启蒙, 更需要像《苏菲的世界》这样的通俗化了的哲学读物让大众学习, 尤其是给孩子学习, 更需要贾德那样优秀的哲学家或哲学专业工作者为民族文化事业贡献力量。贾德是可敬的, 他的作品是献给全人类最好的礼物。

总而言之, 《苏菲的世界》作为一部哲学史小说, 作者首先要将晦涩的哲学术语用通俗的话表达出来, 并且让人清晰明白;其次要将哲学知识形象再现, 却不是照搬照抄, 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将哲学融入到小说中;而且小说的叙述过程中不能让读者完全沉浸在故事里, 因为作者的目的是要让小说的形式和内容服务于哲学知识的讲解, 所以作者势必要在制造幻觉的同时打破幻觉。因此, 在《苏菲的世界》中运用后现代主义叙述策略对于更好地解释哲学史和哲学术语有重要意义。我们看到了《苏菲的世界》这部在构思上特别大胆新奇, 在叙事方法上别具一格的奇小说的成功。这部书的写作充分显示了作者厚实的哲学功底、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同寻常的艺术造诣。有人说, 贾德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因为在人们试图将他归类时, 他的《苏菲的世界》让他逃离了所有的定义。在文学界和哲学界更有学者认为, 《苏菲的世界》一书不能代替严肃精深的哲学史专著, 也不是一部优秀的哲学教材或出色的哲理小说。这些批评之词与其说是《苏菲的世界》的局限, 还不如说是它独具的特色。

或许只有这一件事是确定的, 那就是贾德什么派别都不属于, 其作品是独一无二的。《苏菲的世界》无疑是一部哲学神思与艺术妙想交相辉映的奇书, 更是哲学与文学巧妙结合的产物。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哲学和文学也许不能相互替代, 但它们的结合, 却可以产生非常美丽的孩子。” (10)

摘要:《苏菲的世界》是一部融洽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精彩的故事内容的哲学畅销书, 它将哲学通俗化, 文章在对故事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 针对其所采取的后现代叙事策略展开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苏菲的世界》,哲学通俗化小说,后现代叙事策略

参考文献

[1][捷克]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7.

[2][美]马丁 (Martin, W.) .当代叙事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钱衍善等.后现代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5][英]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6]刘象愚.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涂险兰.论《苏菲的世界》的写作技巧[J].湖北大学报, 1996.

上一篇:医院职代会暨年度工作会议院长讲话下一篇:测绘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