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2024-08-18

中美关系论文参考文献(共8篇)

篇1:中美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 舒华英, 齐佳音. 客户关系稳定期:与客户保持生生不息的长期互动[J]. 通信世界 , 2004,(24)

[2] 张贵华. 剖析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十大误区[J]. 湖南商学院学报 , 2005,(02)

[3] 钱自芳. 试论销售企业客户满意度管理[J]. 国际市场 , 2007,(03)

[4] 王贤平, 刘友华. 数据挖掘在企业客户行为分析中的应用[J]. 情报杂志 , 2004,(05)

[5] Timothy L.Keiningham, Tiffany Perkins-Munn, Lerzan Aksoy, Demitry Estrin, 李海岚. 提高客户满意度是否会增加企业盈利[J]. 市场研究 , 2006,(06)

[6] 陈明亮, 袁泽沛, 李怀祖. 客户保持动态模型的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06)

[7] CRM将客户关系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J]. 现代制造 , 2001,(06)

[8] 魏仁干. 精益思想在客户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市场 , 2006,(36)

[9] 黄鹤泉. 企业客户关系管理[J]. 煤矿现代化 , 2001,(03)

[10] 唐震坤. 客户满意与忠诚[J]. 当代经理人(下旬刊) , 2006,(11)

篇2:中美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xx年1月.

[2][美]林那夫&贝里.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市场营销、销售与客户关系管理(第3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年3月.

篇3:亲子关系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亲子关系本来为遗传学的用语, 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生物的血缘关系, 后被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借鉴来用于表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名词。李康和刘晓梅将其进一步定义为以共同生活和血缘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的统一体。相比较于其他的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具有亲密性、永久性、权利义务的特殊性和不可选择性。

2. 亲子关系的发展阶段

崔凤华 (2009) 认为亲子关系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且不同阶段都会表现出来不同的特点:少儿期, 亲子关系成为婴幼儿最主要的同时也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人际关系;青少年时期, 亲子关系相对个体的影响将会减弱, 但仍然会占据主导地位;成年时期, 个体和父母的关系将会比较温和和稳定, 子女会对父母更多的表现出义务和责任, 父母表现出对孩子的依恋。

3. 关系面临的问题

3.1亲子关系和心理健康

亲子关系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不同类别亲子关系和青少年的不同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对于将来孩子走出家庭之后能不能和其他人发展健康的关系, 有决定性的影响。父母的行为和态度具有一贯性, 子女才能很好的预测未来, 才能有安全感。未来的人才应该是指身心全面发展的人, 而不是只有高智商和丰富的知识, 还应该具备社会化程度高、心理健康、具有健康的体魄和高情商。而社会化程度和心理健康是关系到他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建立了和谐的亲子关系, 才能帮助孩子们保持心理平衡, 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提高子女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3.2亲子关系和儿童发展情况的关系

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经过分析与测量, 发现父母教养不一致, 母亲消极拒绝和父亲过度干涉对青少年的人格影响非常大。亲子关系和儿童学业成绩之间也有明显的联系, 亲子关系是家长与孩子间的代际血缘关系, 也是交往最稳定、最频繁、时间最长的一种关系, 因此影响非常大。向上的亲子关系能让孩子觉得被尊重, 对周围环境有积极乐观的期望和认识, 喜欢和父母之外的人交往, 从而形成向上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3.3亲子之间的冲突

郭玉娟 (2011) 研究发现亲子之间的冲突并不是单纯的指上下两代之间的肢体上和语言上的冲突, 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矛盾。心理学上对亲子之间冲突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最开始是从人际冲突的角度提出的, 认为亲子之间的冲突是亲子双方的不一致, 并且用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当然, 亲子之间的冲突是一个相互的过程, 冲突后果和亲子之间的关系状况有关, 同时也于亲子双方的处理方式有关。所以, 亲子之间的冲突是一个需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不断地被创造的, 涵盖了语言、目标等各个方面。

4. 现代亲子关系所面临的问题

4.1如何改善亲子关系

李东 (2007) 认为在当代社会, 孝顺更多的是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和行为上的, 我们无法摒弃它, 而且要看到它在现在所起到的道德规范作用, 面对社会上出现的诸如重下轻上、重慈轻孝、亲子关系疏远、孝亲观念弱化的一系列问题, 我国家庭该应执行以下三点来调试亲子关系? (一) 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二)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

4.2如何构建良好的亲子之间的关系

郭玉娟 (2011) 研究发现合适的家庭教育模式是实现良性的亲子之间的关系和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里父母和孩子之间用合适的方式, 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和互相合作的一个过程。从家庭的角度来说, 主要包括改变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并增强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

篇4:参考价格与价格感知关系初探

[关键词] 参考价格 价格感知 适应水准理论 区间理论

参考价格(reference price)是判断产品是否会购买的标准。参考价格被假定为比较中作为中立点的基准,那些在它以下的价格被认为是低价(相对并不昂贵),同时在它之上的价格则被认为是高价(相对昂贵)。

一、参考价格的含义

参考价格明确的定义是指当消费者在购买一件商品时,在他记忆中能回想得到的相关价格信息。而根据价格信息的来源,参考价格可分为内部参考价格(internal reference price)与外部参考价格(external reference price)。外部参考价格存在于外在环境中,它是通过广告等各种媒体传送给消费者的商品价格信息。至于内部参考价格则是存储在消费者记忆中,被用来作为评估外部参考价格的基础。内部参考价格通常是由消费者购买该商品的经验或对市面上其他类似商品的售价印象累积而来。

二、内部参考价格与价格感知

众所周知当消費者判断市场价格的吸引力时,往往将市场价格与内部参考价格进行比较。Kalyanaram and Winer(1995)指出:“存在大量的文献支持个体做出判断和选择是基于与一个内部参考价格比较的想法。”更明确地说,Winer(1988)解释道:“定义p0是观察到的零售价格,pr是个体的内部参考价格,该文献的潜在假设是(p0-pr)的正值会被消极地感知,而(p0-pr)的负值则会被积极感知。”

价格判断取决于市场价格与一个内部参考价格比较的假设能够追溯到Helson(1964)的适应水准理论(adaptation-level theory),它是一个提出感官判断取决于当前感觉与近来感官经历的适应水准之比较的感官感知理论。把适应水准理论整合进行为定价理论,一个内部参考价格已经被假设为取决于近来价格经历的一个适应水准。例如,内部参考价格已经被估计为近期支付的价格、过去价格的对数均值的加权和过去价格的指数平滑。大量的努力被用来理解内部参考价格的稳定性和能够改变它的因素。

Kalyanaram and Winer(1995)提供了一个适应水准理论和内部参考价格结构关系的有代表性的解释:“适应水准理论是基于刺激的判断与代表当前与过去刺激的汇合效用的内部基准相关的假设。因此,所有的判断与适应水准相关。根据适应水准理论,过去和当前经历的情境决定着一个适应水准,或者参考点,与被感知和比较的新刺激相关”。

利用适应水准作为内部参考价格的一个理论基础比潜在过程的一个描述更加形象。适应水准理论被认为提出了诸如光线和黑暗的视觉系统适应,重量和痛苦的感官系统适应,音量的听觉系统适应,等等的解释。该理论指出一个人因环境中变化(显而易见的差异)的感知导致的刺激改变是适应水准(以往感官经历对数均值的加权)的一个直接函数。严格来讲,价格感知不是一个对于神经和接受体感官刺激的生理反应。然而,适应水准的形象比喻是有意思的,因为它提出了在任何判断区间的一个无差异点/或者区域。在定价理论中,该无差异点就是内部参考价格。适应水准理论也提出了一个在适应水准周围的区域,一个与某些已经标注了价格接受区间的价格非敏感区域相似的概念。

在定价文献中,适应水准理论视角的优势可以归纳为价格经历的三个方面。第一,很多重复的价格经历说明了价格的可变性。第二,人们通常能在特定情境下回忆起价格,因此对于一个特定的价格判断总会选择一个专门的参考价格。第三,在人们唤起价格区间的过程中,内部参考价格和唤起的价格区间的水准很可能高度相关。因此,适应水准理论和一个内部参考价格概念对于价格吸引力的判断是如何在各种情况下做出,提供了一个充分的解释。

三、价格感知的区间理论解释

适应水准理论仅仅代表了人们如何做出感官判断的一种观点;另一个对人们做出感官判断的解释是区间理论(range theory, Volkmann 1951),它是一个提出刺激价值的区间决定着区间内任何一个刺激的感知价值的感官感知理论。应用到行为定价领域,区间理论意味着人们使用记忆中价格经历的区间,设置了价格期望的一个较低的和较高的区间,并且在该区间内一个市场价格的吸引力是其相对位置的函数。

有别于适应水准理论的单一标准模型,区间理论是属于双重标准模型的一种。Volkmann(1951)提出的区间理论的移动,也就是个人内心对于刺激物的感觉与判断,主要是由一连串刺激物的刺激端点所控制。至于刺激的中心点(即端点平均数)只是一个为了方便表示该一连串显著的影响与意义。

心理测量学采取这个论点,发展出人们如何进行判断的基础假定,也就是人们对于某一事件或物体的态度主要受到其刺激端点的影响。例如,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面对售价3000元~7000元的价格信息,消费者主要会受到3000与7000这两个价格端点的影响,而介于3000元~7000元的价格端点平均数5000元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并没有显著影响。

Janiszewski & Lichtenstein(1999)更进一步提出,过去根据适应水准理论,一般相信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吸引力主要来自于售价与单一均值概念的内部参考价格的比较而来;但是根据区间理论,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吸引力应该也将另外同时受到双重标准概念的价格端点的影响。

此外,区间理论也探讨刺激分配密度如何影响个人的判断尺度进而影响心理尺度的形成。区间理论和心理尺度间存在一种线性关系。区间理论提出在刺激区间和心理区间之间的一个线性关系。例如,区间理论指出当刺激区间在20克~60克时,一个50克的重量被认为是重的;然而在30克~70克时,则认为一般;在40克~80克时,则被认为是轻的。相似地,区间理论已经证明了对比效应的一个可行解释。Sherif, Taub, and Hovland(1958)表明把一个较沉的重量(例如,100克)加到30克~70克的重量上,将会使30克~70克的重量看起来比实际上要轻,这是一个传统的对比效应。

另外,特定属性的差异在窄小的范围下影响大。例如消费者只用价格来决定车子的吸引程度,而价格区间随着情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某个情境下有较小的价格区间,而另一个情境下有较大的价格区间,则在相同程度的价格变动之下,处于较小价格区间的价格变动对于车子吸引同样下降/上涨5万元,位于40万~50万(较小价格区间)的售价区间下,车子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增加/降低的幅度大于在30万~60万(较大价格区间)的售价区间之下。

四、小结

消费者对于市场价格吸引力的感知取决于市场价格与内在参考价格的比较,这已经在行为定价文献中广为接受。该现象的理论基础是适应水准理论和区间理论,毫无疑问,参考价格的研究对于我国企业的定价实践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企业只有以顾客为导向,深入研究顾客的价格感知心理,据此合理地设计定价和促销策略,对顾客的参考价格进行间接管理,才能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Janiszewski Chris and Lichtenstein Donald R. A range theory account of price percep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99, Vol. 25, March, 353-368.

[2]Kalyanaram, Gurumurthy and Russel S. Winer. Empirical generalizations from reference price research. Marketing Science, 1995, 14 (special issue), 161-169.

[3]Volkmann, John. Scales of judgment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psychology, in Social Psychology at the Crossroads, ed. John H. Rohrer and Muzafer Sherif, New York: Harper, 1951, 273-296.

[4]Winer, Russell S. Behavioral perspective on pricing: buyers' subjective perceptions of price, Revisited in Issues in Pricing: Theory and Research, ed. Timothy M. Devinney, Lexington, MA: Lexington Books, 1988, 35-57

篇5: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参考文献

Bibliography [1] Chang, K.C., 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USA: The Vail-Ballou Press Inc., Binghamton, N.Y., 1997.[2] Feng xueyang.Differences on Foo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Beihua University.2012 [3] Hall.E.T, Beyond Culture.New York: Anchor Books, 1989.[4] Margaret Visor.Evolution, Eccentricities, and Meaning of Table manners.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1.[5] Samovar, L.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Hall, E.(1959).The Silent Language.New York: Doubleday.[6] 杜莉,孙俊秀,高海薇.中西饮食文化比较[C].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7]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8] 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p.8.[9] 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p.87.[10] 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差异的一次比较[J].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p.105.

篇6:人际关系论文参考

【内容摘要】人际交往与沟通是一门学问。它对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不是抽象,而是由具体的人及其相互之间的交往编织起对于大学生来说,与周围的同学、教员交往、沟通中融洽相处,这就为自己减少烦恼,心身愉快,集中精力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作为大学生的我,回想自己的成长之路上遇到的过的形形色色的人,以及那些或悲或喜的感情,收获很多,感触也很多。这篇论文是属于我自己的自我剖析。

【关 键 词】人际关系,收获,感恩,反省,青春,大学生

亚里士多德曾说:“一个人不跟别人打交道,他不是一个神就是一个兽。”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是多么重要。我们生活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中,在每一刻,每一个地方都需要与别人打交道,与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等等,人际关系处理好了不仅对自己的生活曾添乐趣也是自己社会价值的体现,如果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不仅破坏了人脉资源也让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所以,要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一门学问。

这是我自己的一个故事,在我进高中的时候班上不认识一个人,之后和一个女孩玩的很好,我们两个是同桌,每天一起吃中饭放学还会一起走。后来,同学都熟悉了之后,另外一个女孩也和我们玩的很要好。那时候我们三个总是黏在一起,后来我搬家了,放学也不能和他们一起走,平时下课也很少在一起聊,都在忙自己的学习。渐渐觉得我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了,偶尔走在一起聊一些事都是在讲一些我不知道的,还是一些小秘密,说是不能说的。听到这些很多时候自己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后来到了高二我们分班了,我们三个都不在一个班,见面的时间更少了,之前还会一起吃中饭可是到了后来一起吃饭都没有了。到了最后,一个女孩转学了去了外地,另一个女孩谈恋爱了,我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少。很奇怪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在人际交往学中有说到,要避免误会的最好方法就是沟通交流,要学会表达

自我,确认对方的真实想法,了解自己的愿望才能有效防止误会的产生。而要维护一段关系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联系。现在想一想,那时候可能真的是我自己多想了吧,可能也是嫉妒心理在作怪。现在我们三个又恢复了联系,上次说起时她说也没什么秘密都是开玩笑的,有秘密一定会一起分享。看来人与人之间还是要沟通,是我自己当时没有把事情弄明白,可能还是自己性格的原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就会闷在心里,这样真的很不好。至于后来联系越来越少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是我想如果我自己能主动和她们联系或许我们的情谊会更长久。

刚上大学时,我竞选班级的组织宣传委员成功,可是上任不久,就遇到了一个小困难,那就是A同学的种种刁难和不配合,每次我主动想靠近她,与她好好的交谈,她都会很反感的避开。这种境况 持续了一段时间,那期间,我的心情和自信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后来通过看一些书籍和自我反思,我找到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法。首先就是让我给自己一个积极的自我暗示:早上起床时,告诉自己要快乐,又是一个美好的一天,一个新的开始。然后让自己微笑,对自己也是对所有人。找个合适的时机帮A同学做一件事,不管她是否承认我的付出。学会忍耐,也许开始时并不会顺利,但一定要坚持到A同学对我态度改变的一天。人际交往是相互的,对于我的付出,她也会感受的到,我要相信:到那一天,她一定会有所回应的。本着这样的想法,我在努力尝试,希望能够有效。事实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有一天,经过交流,我们的隔阂化解了,冰霜融化了。

通过这件事,我终于明白了人际交往中真诚热情的重要性。人际交往中,若对方感到了你的真诚与热情,显然会得到对方肯定的评价。如果是为一时苟安,忍气吞声地任凭他人的无端攻击、指责,则是怯懦的表现,而不是正确的交往态度。“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真诚的心能使交往双方心心相印,真诚的人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

通过一年的大学生活以及课堂学习,我开始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是要意识到他人的存在,理解他人的感受,既满足自己,又尊重别人。下面有几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原则:

1、人际关系的真诚原则。真诚是打开别人心灵的金钥匙,因为真诚的人使人产生安全感,减少自我防卫。越是好的人际关系越需要关系的双方暴露一部分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真实想法与人交流。当然,这样做也会冒一定的风险,但是完全把自我包装起来是无法获得别人的信任的。

篇7:关系营销文献综述与评述

一、关系营销的定义

“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一词最早由白瑞(Berry L.L 1983)首先提出,他认为关系营销就是通过多种服务来吸引、维持和促进顾客关系 [1]

巴巴拉·本德·杰克逊(B.Jackson 1985)在生产业领域也提出这个概念“关系营销就是指获得、建立和维持与产业用户紧密的长期关系”。[2]

美国学者摩根和亨特(Morgan and Hunt 1994)认为关系营销是“旨在建立、发展和维持成功关系交换的所有营销活动。[3] 古姆松(Gummesson 1994)则从企业竞争网络化的角度来定义关系营销, 他认为“关系营销就是把营销看作关系、网络和互动。”[4] 格朗鲁斯(Gronroos 1996)对关系营销作了很宽广的定义: “关系营销就是管理企业的市场关系”[5] 对关系营销学界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学者大多采用的定义:关系营销是指企业在顾客、竞争者、经销商、供应商、社区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发展和保持长期的、有成本效益的交换关系,达到共同发展目的。

二、关系营销理论学派

进入90 年代后,关系营销研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学派纷呈, 目前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关系营销理论按照学派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英澳学派的六市场模型 克里斯托弗·H·洛夫洛克(Christopher H.Lovelock)佩恩(Payne 1995)把对企业营销有影响的因素划分为六个市场, 即顾客市场、竞争者市场、分销商市场、供应商市场、内部市场、影响者市场。企业实施关系营销战略必须开发和促进与六个市场的关系。[6]

2、投入—信任理论 美国学者摩根和享特(Morgan and Hunt 1994)将影响企业营销成功的关系分为四组共十种合伙关系,即供应商合伙关系(产品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隐性合伙关系(竞争者、非赢利组织、政府)、购买者合伙关系(最终顾客、直接顾客)、内部合伙关系(职能部门、员工、业务单位)。关系营销是直接指向建立、发展和维持成功交换关系的所有的营销活动。[3]

3、北欧学派的古姆松(Gummesson 1994)的30R 理论 瑞典学者古姆松认为,关系营销就是从关系、网络和交互的角度看营销。他把企业的关系分为市场和非市场关系两大类、共30 种关系, 前者主要包括顾客与供应商关系、分销渠道关系、顾客与服务提供者等17 种关系, 后者主要包括人际和社会网络关系、大众媒体关系、内部顾客关系、所有者关系等13 种关系, 其中顾客关系是核心。[4]

同为北欧学派的格朗鲁斯(Gronroos 1996)的价值、交互和对话过程理论 芬兰学者格朗鲁斯把关系营销看成是包含了价值、交互和对话的过程, 即关系营销的目的是为了给顾客创造出价值, 关系营销的表现形式是企业和顾客的一个交互过程, 关系营销的沟通过程就是企业和顾客对话的过程。他认为关系营销指的是满足企业及其相关利益者的目标而进行的辨别、建立、维护、促进并在必要时结束关系的过程。它通过相互交换和履行承诺实现。[5]

5、科特勒(Philip Kotler 1991)的全面营销理论 科特勒提出全面营销概念, 认为单一的顾客营销还不全面,企业有必要进行全面的营销。科特勒指出企业面临的10 个主要营销对象, 包括直接环境中的供应商、分销商、最终用户和员工, 间接环境中的金融机构、政府、媒体、联盟者、竞争者和公众。[7]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许多学者有对关系营销理论有进一步发展,从不同角度解释或应用关系营销:

邸允柱,陈晓剑(2002)将关系定义为一种潜在资产并提出了“企业关系需求层次论”。他认为涉及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层次一,企业与关系各方面仅仅接触一次;层次二,企业出于自身的利益继续给予关系方好处;层次三,企业与关系各方各自承担一定责任;层次四,企业与关系各方经常交换信息, 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层次五,双方感到彼此把对方的需要放在心上,从注意到产生好感再到忠诚。[8] 庄贵军、席酉民(2003)从中国文化心理的角度讨论了关系营稍在中国的文化基础。对于在中国的关系主体,目的,基础,原则,媒介,行为模式等都有分析说明。[9]

罗海成(2003)分析不同心理契约类型与顾客信任、顾客关系之间的逻辑关系。罗海成、范秀成(2005)在关系营销研究中引入心理契约理论,从心理契约理论出发构建心理契约与顾客信任、顾客承诺、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模型。[10]

三、关系营销策略与手段

关系营销是一个区别于传统交易营销的营销理念,说到营销自然也就要提到实现营销理念的具体中观、微观策略和手段。目前在中观的策略这方面的文献主要有如下观点:

杨莹(2002)提出关系营销战略的发展将会呈现结构化,营销对象泛化和营销组合多样化的观点。

李季芳(2004)在营销对象和策略上进一步阐述,分为顾客关系营销策略、合作者关系营销策略、员工关系营销策略和影响者关系营销策略等。她认为企业应该放弃追求单笔交易利润最大化,转而以各方面关系长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这样企业如果能有效运用关系营销策略,将会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获得长远的更大的利润。而且她还就各种策略提出相应的建议。[11] 杨楠(2005)、王 珏(2006)也有类似观点。[12]

尹春兰(2005)以4R营销哲学为指导,通过从4C即客户、成本、便利和沟通的角度出发来阐释新时代市场4P即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的运用。[13]

在实施各种策略的方法上的文献有如下观点:

龚振(1999)主张运用频繁营销、俱乐部营销、顾客化营销、数据库营销、退出管理等手段来推动关系营销。[14]任微君(2001)提出将网络电子商务技术引入关系营销从而帮助企业在营销上实现4C。[15]张新国(2002)提出将关系营销与网络营销、数据库营销和整合营销传播相结合。[16]但是都没有具体阐述。

四、评述

关系营销是建立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理念上的一种新型营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留住顾客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从而取得长期利益越来越被企业所关注。于是企业努力要争取的东西从原来的市场份额变成顾客份额。不仅如此,现代企业的竞争往往是产业链或者价值链的竞争,这一点和关系营销的系统论基础是相一致的,而且关系营销的理念也很好的契合了产业链竞争的理论,注重各方利益的兼顾并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共赢关系。为企业整合各方优势从分蛋糕转变为一起做蛋糕,更好的为顾客服务增强自身生存和盈利的能力。

从关系营销理念被提出到现在诸多学着投入经历对其进行了发展和诠释以及应用。但是大多数文章都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对于关系营销如何在实践层面进行可操作性的技术性层面的指导性研究不多,大多数文献都集中在网络电子商务在关系营销的应用。而且目前研究的对象大多放在顾客方面,而对于关系营销强调的诸如竞争者,供应商等其它利益相关方的研究不多见。

另外关系营销是一个理念一个意识层面的东西,相对来说数据库营销又是一个比较偏重实践层面的东西,所以数据库在关系营销中的应用应该能很好的将关系营销的理念变成可操作可时间的东西。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2]邱允柱,陈晓剑.基于“企业关系需求层次论”的关系营销实践研,[J].华东经济管理,2002.2.[3]庄贵军、席酉民.关系营销在中国的文化基础[J].管理世界,2003.10.[4]罗海成、范秀成.基于心理契约的关系营销机制:服务业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8卷.6期.[5]李季芳.关系营销策略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卷 [6]王 珏.新世纪市场营销策略创新——关系营销[J].现代商业化,2006.466期.[7]尹春兰.关系营销的营销组合策略研究[J].管理百科,2005.2期 [8]龚振.关系营销的种种策略[J].企业活力,1999.10期

[9]任微君.网络化电子商务的关系营销分析[J].中外企业文化,2001.3.85期 [10]张新国.21世纪关系营销发展新趋势[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6期 [11]钱丽萍,刘益.关系营销理论探讨[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2.第19 卷第3 期 [12]李琼、黄勇.关系营销理论综述[J].天府新论,2007 年12 月

[13]董雅丽、刘荣华.关系营销理论述评[J].社会纵横,2006年25卷5期

[14]常志有.关系营销理论述评[J].思想战线,2000年第3期第26卷

[15]杨楠.论关系营销理论在中国企业的运用[J].商业现代化,2005年12月451期 [16]杨莹.关系营销战略及其发展趋势[J]企业活力,2002年10月

篇8: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文献述评

一、纳入环境因素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一些经济学家借助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来探讨环境与经济增长问题。根据模型的特点和性质, 这些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两类。

1、考虑环境因素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代表人物的主要代表有:Dsgupta和Heal (1974, 1979) 、Solow (1974) 、stiglitz (1974) 、Baumol (1986) 、Chichilnisky (1995) 、England (2000) 、William A.Brok和M.Scott Taylor (2004) 等。他们的观点主要是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对自然资源的最优开采、利用路径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对未来的比较乐观的结论。如Dsgupta和Heal将使用CES生产函数, 不可再生资源以原材料的形式进入生产函数来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研究还表明:如果劳动、资本及可再生资源等能够再生的生产要素与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弹性小于1, 即使存在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 产出的总量也会存在上限, 在这种情况下, 经济是不可能持续增长的。如果替代弹性大于1, 则不可再生资源提供的原材料就不是生产的必要投入, 这时可产生可持续增长。Stiglitz的模型考虑了人口增长因素, 假设技术进步率为不变及资源边际产量也为常数, 则当资本和资源间的替代弹性大于1时, 只要技术进步率与资源边际产量的比值较大的条件下, 即使人口增长, 经济也能保持不变的增长率。并且说明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可以被技术进步所抵消, 只要保持足够快的技术进步速度, 自然资源将不会制约人类的经济增长。Baumol得出结论:自然资源的物质存量是有限的, 将随人类经济的增长逐渐减少, 但技术进步将提高这些资源的经济贡献, 因此, 自然资源的经济存量将不断增长, 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仍然是可行的。Chichilnisky (1995) 年借助于包含自然资本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推导出了的“绿色黄金法则”, 认为经济路径保持可持续增长的条件是自然资本和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自然资本的边际更新率, 而影响边际替代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还有许多经济学家有同样的认识。

2、考虑环境因素的内生增长模型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因以Romer (1986, 1990) 、Lucas (1988) 等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出现。Bovenberg和Smulders等在Romer (1986) 模型基础上将环境引入生产函数的研究, 而Hung、Chang和Blackburn等基于Romer (1990) 的模型来研究环境与经济间可协调发展条件。G r a d u s和Smulders以及Stokey等则通过扩展的“AK”模型来研究环境污染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问题。而Aghio和Howitt等将环境污染和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引入新熊皮特模型中来分析环境与经济可协调发展的条件问题。这些研究都强调技术进步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的重要性。

目前, 一些经济学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解释经济与环境可协调发展条件的问题, 其主要代表William A.Brock和M.Scott Taylor (2003, 2004) 。他们是基于由Grossman和Krueger (1993) 提出并由Copeland和Taylor (1994) 所定义的经济增长对环境的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 提出经济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模型, 分别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建立相应的模型。

国内学者对经济与环境的关系理论研究晚于国外, 基本上还处于跟踪国外研究阶段。从文献来看,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多个方面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进行定性的研究;二是考虑环境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 其中包括新古典增长和内生增长两类模型。如:辜胜阻和魏珊 (2000) 、李善同等人 (2001) 、李崇阳 (2002) 、陈祖海 (2004, 2006) 、何一农和胡适耕 (2004) 、岳利萍等人 (2006) 、彭水军等 (2006) 等。

二、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述评

1、实证研究

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库兹涅茨曲线 (EKC) 展开的。EKC假说最早是由Grossman和Krueger (1991) 提出的, 他们在对66个国家14种空气和水污染指数12年的变动情况进行了研究, 发现大多数污染指数与人均GDP间呈现倒“U”型关系。继Grossman和Krueger之后, 许多实证研究都表明, 在大多数环境质量指标与人均收入之间的确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如S h a f i k和Bandyopadhyay (1992) 、Shafik (1994) 、Selden和Song (1994) 、Friedl和Getzner (2002) 。他们几位的研究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许多污染指标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被称为倒U曲线。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假设的主要内容: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 会出现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 即在国民收入低水平下随着经济发展, 污染水平也相应提高, 环境质量恶化;在国民收入高水平下, 随着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水平下降, 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从接下来的10多年研究文献来看, 环境与经济增长/发展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而进行的, 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证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间演进是否存在E K C假设;二是对EKC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论或政策解释。

国内方面, 吴玉萍、董锁成 (2002) 使用12个质量指标研究了北京市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间的关系, 发现存在明显的EKC特征, 认为北京施行了比较有效的环境政策。沈满洪 (2002) 等用浙江的数据得出各类污染指标的N形曲线。彭水军、包群 (2006) 利用中国的时序数据研究了经济增长和六类污染物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简化型模型, 认为倒U型E K C曲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染指标及估计方法的选取。李达、王春晓 (2007) 通过综合简化型模型, 研究了3种大气污染物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发现它们之间不存在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2、计量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EKC实质是收入增长 (y) 对环境质量或资源消耗 (E) 的影响, 即E是y的函数。各个研究者从不同的假设条件出发, 考虑不同的主导因子, 设计出种类繁多的方程形式, 方程形式有一般线性和线性对数形式两种, 最简单常见的方程形式是收入与资源环境关系的二次方程, 有的为了突出曲线特征形状而使用收入取对数后的二次方程, 得到明显的倒U形曲线。三次方程 (如Madhusudan等) 显示为N形曲线, 说明现实中存在很多波动效应。Stern (1996) 认为EKC计量技术无外乎三种:普通最小二乘法 (OLS) 、混合影响 (FE) 、随机影响 (RE) 。另外还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单位根分析、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基于向量自回归的动态分析、面板数据分析以及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总体看来, 近几年在计量方法上并没有很大的进步, 计量研究方法和模型的简单化对EKC研究是一大限制。

3、理论解释

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 对EKC现象的理论解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人们就经济结构、规模、科技水平、国际贸易、机制和规制及政策等方面展开。

经济结构及规模的解释:Grossman和Krueger (1991) 认为经济增长就是通过规模、技术和结构效应效应影响环境质量。规模效应是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将会导致污染排放的增加而使环境质量的下降;技术效应就是通过技术作用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 (如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以及提高污染减排, 技术促使污染排放减少而提高环境质量, 同样S e l d e n、S o n g、M arkus、M agnus也得出相同的结果;而结构效应就是污染密集型的工业转向轻污染工业的变化使环境质量改善, 通过这三种效应所占比重的变化, 环境质量随着变化。特别是技术的变化一方面能使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又能促进污染减排, 环境质量提高。Panayotou、Lopez、Jean、David、Markus、Antonio等也从经济结构的改变解释E K C现象。贸易方面的解释:Lopez、Copeland、Taylor、Suri、Roldan等从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研究EKC。污染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从高收入国家转移到低收入国家, 使发达国家环境质量好转而发展中国家环境质量破坏更进一步破坏。市场机制解释:Copeland和Taylor (1995) 、Agras和hapman (1999) 、Rock (1996) 、Liddle (2001) 等认为价格机制就是通过提高自然资源价格使得经济活动能自动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市场参与者作用就是通过市场参与者环境意识增强, 使得经济活动减排, 提高环境质量。规制理论解释:主要有Panayotou (1999) 、Chichilinsky (1994) 、Hettige等 (1995) 、Pargal和Wheeler (1996) 等。包括正式规制、非正式规制以及产权, 一方面是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环境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对自然资源或能源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环境质量会因这些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三、启示

我国正面临着全面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中国的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阶段, 但依然没有走出资源型经济增长路线和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以及“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此问题的关注。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主, 体现的是一种新型的经济与环境关系, 是客观认识环境要素、系统总结发展实践的结果, 是人类深刻反思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做出的必然选择。从理论上的探讨主要涉及到宏观经济理论的前沿问题, 而我国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前沿还在跟踪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

从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来看, 我国EKC研究起步较晚, 主要是因为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初期阶段, 不具备完整的经济发展方面的时间系列数据;但是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促使国内学者开始重视这一问题, 并且在实证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由于EKC的提出是没有理论基础的, 除了进行大量实证研究外, 还必须广泛探讨EKC在理论上的形成机理, 并给出严格的证明。在理论探讨的初级阶段, 可以借鉴其他学科成熟的理论, 如系统论、热力学理论等。

在政策的建议方面主要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今后一个时期, 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国必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互利耦合, 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Grossman G.M.and Krueger A.B.1991“,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BER, working paper.

[2]、胡聃, 许开鹏, 杨建新, 刘天星“.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国内外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4 (6)

[3]、陈东, 王良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 2005 (3)

[4]、李玉文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 (5)

上一篇:珍珠班感谢信下一篇:乡风文明示范村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