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优秀党员事迹

2024-08-16

农村优秀党员事迹(共9篇)

篇1:农村优秀党员事迹

xxx,男,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7月入党,xxx市xxx县xxx镇xxx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一、思想上不断进步

思想上,xxx同志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的基本原则,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教育和党课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自觉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工作中热情奉献

工作中,xxx同志始终坚持 “身先士卒,和谐发展”的理念,贯彻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路线,将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现行路线、方针和政策,利用党员会、代表会等多种途径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服务群众。

在党务工作方面,村党支部在xxx同志的带领下始终采取严格的标准,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积极发展先进的入党积极分子入党,为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后备军。一方面他认真继承并严格执行党章与镇党委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严格党员发展程序,认真开好“三会”。

在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xxx同志以拓宽视野、提升文化品位为目的,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鼓励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他坚持贯彻群体性与广泛参与性原则,分类开展活动,扩大活动参与面,将尽可能多的村民吸引入到活动中来,获得收获提高。

三、生活中平易近人

在生活中,xxx同志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吃苦耐劳、甘愿奉献、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对待群众,他是村干部,也是朋友,村民们的心里话总愿跟他说。他关心群众、热爱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经常利用闲暇时间与群众谈心,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当群众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耐心地开导,尽自己最大力量去帮助群众渡过难关。自XX年3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起,他通过果树种植先后带领赵玉山、赵玉全等多户村民摆脱生活困境。

四、村政建设、奥运安保工作突出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5年多来,xxx同志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完成了村委会改造,村老年活动中心,村文体广场,村到镇路面柏油硬化,生态村等重要利民工程。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xxx村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其积极争取努力之下,XX年8月3日,村到县城的公交车正式运营,使村民的出行变得方便许多。由于工作突出,xxx同志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

奥运安保期间每天凌晨5时,xxx同志便带领领村委及大学生主任助理巡逻、执勤。开通16路之后村里往来人员增多,每天都要等到人员物品登记核实完毕6点25分16路开走之后,赵书记才回到大队部简单的吃个馒头咸菜,算作早餐,便开始一天的工作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赵书记甚至很少走进家门,即使可数的几次回家也待不过十多分钟,每晚都坚持在大队部代班。

在以赵书记为首的村党支部带领下,全村本着“迎奥运,我奉献,我快乐”的信念,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镇的中心工作和上级组织的安排部署,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群众携手共创了平安xxx,切实开展奥运安保工作,有效促进了村域社会面的安全稳定和和谐文明。为奥运会在xxx的顺利举办、xxx村的平安,贡献了力量。由于出色的表现,xxx同志被评为xxx县奥运安保先进个人。

xxx同志正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他坚持服务支部,服务群众,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尊重群众、团结同志,并在实际工作中扎扎实实的工作,实事求是,勤奋敬业。在关键时刻能顶住压力、克服困难,为新农村建设工作尽心尽职。

篇2:农村优秀党员事迹

“软”“硬”兼施拓富路

人们常说,××人是“软”“硬”兼施富起来的。“软”,就是指金桔的种植和销售;“硬”,就是指石材的开采加工。××作为普通村民,共产党员,率先走上了这两条路,叩开致富门。凭着一腔热血,年轻的××就打起了一场以金桔种植为突破口的致富攻坚战,他将村后网的荒山改造成了果园,此后不断改进种植方式,加强管护,采用新技术,坚持无公害标准种植,提高了金桔的产量和品质。现在××的果园年产金桔4万斤左右,纯收入8万元。在××等一批党员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形成了以金桔种植业为主的产业,共有果园348亩,其中金桔267亩,村民仅水果种植一项年收入就达到300多万元。

××地处山区,大理石储量丰富。针对这一优势,××充分利用资源,瞄准市场,从XX年开始发展大理石加工业。将大理石开采出来,加工成石栏杆、石板等成品,销往全国各地。由于大理石石质优越,工艺精细,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石材加工产业也越走越活。在村里党员和大理石开采先行者的带动下,该村大理石加工经历了从最初的手工制作,到机械化作业;从小敲小打,到形成规模企业;从最初的1家,到现在的36家。该村从事大理石开采加工的村民达80%,全村年产值达到1500多万元。

优化结构开先河

××不仅自己致富,带动村民致富,还热心党的各项建设。在古板村2011年优化党组织设置工作中,他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配合做好优化党组织设置的各项工作,最终协助村里成立了××清泉度假村党支部,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把更多优秀的村民吸引到了党组织中来;同时能更充分地发挥农村党员的旗帜作用,带动群众把××建设成园林式的新农村,成功接待了“自治区50周年大庆”中央慰问团,极大提升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成为全县率先实现优化党组织设置工作的自然村。

在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还积极与村里的党员干部一道,与时俱进,发动全体村民合股筹资兴建了清泉度假村,2011年,××与村里的其他干部发动全村46户村民入股自筹资金398万元,建起集旅游、娱乐、休闲、餐饮为一体的××清泉度假村,逐步探索第三产业的发展。度假村不但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同时还极大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一方面村民形成了“村庄建得越好,村民的利益越大”的共识,村民均能自觉维护公共设施,保持村容整洁,另一方面是度假村每年提取5%—10%的利润作为维护村内设施、兴办公益事业费用,解决了新村建成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目前度假村的二期、三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

无私奉献建新村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与其他党员一道,事事带头,处处争先,积极发动群众,形成全员参与的建设热潮。××村民展现出新型农民的新面貌。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该村先后建成面积350平方米的文化室,配备了远程教育网络,成立了农家图书馆和人口学校,村民们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形成了每周一学和定期邀请专家讲座的学习制度。学***拓宽了村民的视野,知识充分武装了村民的头脑,一大批慷慨解囊、克己奉公的先进事迹涌现出来。在村道硬化、村庄绿化、建文化室等工作中,村民蒋建诚、蒋元登将600平方米旧房无偿拆除掉;秦试球、秦桂正等村民将1500平方米土地奉献了出来;秦试伟、秦文艺等村民援助500多平方米的石料及安装用的水泥、河沙,秦试海等6人的捐款超过了万元。更多的村民则随叫随到,不计报酬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目前,××正与村民一道,建设该村统一的人饮工程。从选点、布管,到宣传发动,组织村民集资、投工投劳,处处可见××的身影。该工程从10月3日利用中秋节的晚上开会进行发动,10月4日动工,10月8日就已将取水点水井扩建好,将蓄水池挖好。短短的5天内,村民创造了新的××奇迹。该工程的实施,将彻底解决困绕××多年的饮水问题,为该村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在如××这样的党员带动下,××新农村建设才如此富有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

篇3:农村优秀党员事迹

1 全区党组织和党员基本特征

1.1 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从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 35岁以下党员和60岁以上党员分别占到19.81%、25.57%, 与上年相比增减不大, 基本平稳。55岁以下的中青年党员占58.79%, 成为党员队伍的主体。从党员队伍的学历层次来看, 高中以上学历的达到59.13%, 较上年增加了0.14个百分点, 党员队伍的学历层次有所提高, 高知识群体不断扩大。从党员队伍的职业分布来看, 农民党员占40.49%, 比上年增加0.45个百分点;“两新”组织党员占5.57%, 比上年增加0.21个百分点。各行业生产一线的党员比例有所上升, 职业分布均衡合理。

1.2 发展党员工作更加规范

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发展党员规划, 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要求, 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公示、票决、责任追究等制度, 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全区新发展党员重要指标比例较去年更为优化。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的占77.46%, 较上年增加7.56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100%, 较上年增加2.17个百分点;女党员占31.56%, 较上年增加1.17个百分点。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结构合理, 发展党员后备力量充足。

1.3 党员教育服务工作更加务实

2012年, 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 不断加强党员的教育服务工作, 大力实施党员“双育”计划, 对全区17000余名党员进行了党性教育和技能培育。各级党组织坚持执行“三会一课”制度, 完善推广为民服务代理制、党员承诺制, 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流动党员服务站”, 经常组织党员开展活动, 增强党员的宗旨观念, 提高党员的能力素质, 使党员能够经常参与事务, 讨论决策。

2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党员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全区7208名农民党员中, 60岁以上的1805名, 占25.04%;初中及以下学历的4397名, 占61%。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仍是农民党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 大部分青年农民外出务工, 党组织的思想引导和培养教育不能及时跟进, 造成一些青年农民思想认识不足, 入党积极性不高, 给发展青年农民入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党员作用弱化, 权利与义务失衡, 影响了农民党员队伍结构的进一步改善。

2.2 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比较薄弱

全区共有非公有制企业438个, 从业人员16947人, 党员1932名, 仅占从业人员的11.4%。2012年, 全区在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42名, 仅占当年发展党员总数的17.21%。分析其原因, 一是部分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对加强党建工作的认识不足, 积极性不高, 工作上不主动、不支持。二是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员流动性较大, 培养发展党员困难, 给党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三是部分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 与企业生产经营贴的不紧, 党建工作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

2.3 党员比例存在区域性失衡

在全区17803名党员中, 女性党员有3494名, 占19.62%, 比例偏低;35岁以下青年党员3532名, 占19.84%, 占比也较低。分析其原因, 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女性党员重视不够, 特别是农村中, 由于缺乏宣传引导, 女性对党组织思想认识比较狭隘, 怕入党以后要参加学习、缴纳党费, 导致女性党员总体比例一直偏低。二是在青年群体中, 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流动性较大, 客观上加大了发展党员的难度。另一方面, 青年人普遍追求经济利益, 认为入党价值不大, 而且还得参加学习、组织活动等, 费事费力, 不愿意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这也造成青年党员人数较少。

3 对策措施

针对呈现出的问题, 结合全区党建工作实际, 今后应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3.1 采取多种措施, 优化农民党员队伍建设

针对农村党员发展实际, 襄城区总结提炼的一套特色工作法, 自实施以来, 全区农村党员综合素质较往年有了全面提升,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大幅度增强。其核心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在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村组干部五个群体中发展党员, 依托共青团、妇联、产业协会等组织, 采取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协会培养推荐的方式, 发挥合力, 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培养、输送力度, 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发展为党员;二是利用节假日和农闲时间, 采取看电教片、开茶话会等形式, 加强对党的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 坚定他们对党的信仰。同时, 多发掘各类党员的先进典型, 用身边人说身边事, 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激发广大农民的学习热情, 增强对党的认同感。三是制定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论教育、素质培养、实践锻炼、全面提高”的培训计划, 建立了“月说明、季分析、半年小结、年终总结”的考核制度, 依托区、乡党校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采取电教培训、基地示范、现场观摩等丰富多彩的形式, 结合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 普遍设立带头致富、信息传递、科技帮扶等10多种岗位, 以理论带实践、实践强理论, 不断增强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四是注重把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人选为党支部书记, 把致富能手选进班子, 在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上提高班子的感召力。进一步规范监督机制, 全面推行村级村务、财务、政务公开, 加强民主监督, 使村民享有充分的监督权, 使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透明化、公开化, 增强农民群众对党的工作及党员干部工作的信任感;五是完善领导责任和考核、发展机制, 明确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两级组织, 乡镇党委书记、组织委员和村支书三个责任人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职责, 明确乡镇党委班子其他成员和党员驻村干部的职责。不定期采用“听、查、测、谈”的方式, 听取村里汇报, 查看档案材料, 对重点对象进行谈话, 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测试等, 加强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化和严肃性。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的各项程序, 把好党员“入口”关, 保持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3.2 进一步加大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

把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实现党组织全覆盖的同时, 重心落在强组织上。大力开展一些与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相结合党组织活动, 如“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克难攻坚岗”等能充分发挥党员先进带头作用的活动。把党员的发展培育与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

3.3 不断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把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有力保障, 积极选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优秀人才从事党务工作。加强党务工作人员的培养提高, 采取组织培训、交流学习、多岗位锻炼等措施, 提高党务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重点抓好新从事党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组织学习党的知识, 熟悉党内法规, 掌握工作方法, 使之成为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关心党务工作人员的成长进步, 充分调动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全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学习读本》编写组,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8.

[2]史民霞, 浅谈农村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01期.

篇4:农村优秀党员事迹

(一)搞好村级党校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农村培训工作创造条件

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培训场所简陋的问题。首先是没有规范的教室,培训班上课一般都是用会议室代替教室,没有正规的黑板和讲台,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其次是缺少课桌,学员大多是坐在条凳上上课,既影响教学秩序又不方便记录。基础设施是开展农村党员队伍培训的物质条件,县乡党校基础设施落后,对正常开展农村培训工作很不利。到目前为止,很多贫困县的县级党校连一个规范的电教室都没有,乡镇党校的教室大多是用大会议室代替,而且缺乏师资缺乏经费,村级党校更是连课桌都缺。由于培训资金匮乏,村级党校无法购置必要的教学器材和设备,势必影响农村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取消农业税以后,很多乡镇存在财政困难的情况,政府应增加农村培训经费的收入,至少能给各村级党校添置必要的黑板、课桌椅,为农村培训工作创造一个最基本的教学环境和最起码的教学条件。

(二)整合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地搞好农村党员培训工作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村党员在敢于致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方面任重而道远。县乡党校针对当前农村的具体情况,应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地搞好农村党员的培训工作,具体措施是:第一,定期邀请专家、科技工作者到各行政村传授农村科技知识,使农村党员掌握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骨干。第二,组织农村党员到外地种养专业户的种养基地参观学习,发挥农村致富党员的示范、辐射作用,使农村党员能够学一门技术,上一个项目,带一批群众,富一方经济。第三,充分利用县乡党校的多媒体设备,设立“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站点,通过党员电教网络,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加强政治理论的培训,坚定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

从总体来看,农村党员文化素质不高,因此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理解能力有限,特别是在伴随着经济转型而来的社会现象面前感到无所适从。这个问题的解决,除了创新培训方式和方法外,县党校应经常选派青年骨干教师下乡兼职或者挂职,这样既能指导乡镇党校的政治理论的培训工作,又能深入基层搞调研,掌握农村党员的思想动态,积累基层工作的宝贵经验,丰富政治理论教学的素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党员面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经济制度,在坚定理想信念问题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县乡党校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培训工作,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特别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来调动农村党员的积极性,丢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推动改革快速进行,以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四)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有效提高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

篇5:农村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一 思想上不断进步

思想上,程重明同志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的基本原则,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教育和党课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自觉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 工作中热情奉献

程重明同志始终坚持 “身先士卒,和谐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路线,将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现行路线、方针和政策。自 年担任调解员至今,他已在这条战线上奋斗了 年,在这期间,他协助村干部一起处理民间矛盾纠纷多件,在日常调解民间纠纷中,注重情、理、法并用,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法,依法说服当事人,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全村呈现出邻里团结,家庭和睦,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良好局面。有人问老程,都70多岁了为什么这样兢兢业业地工作,他说:“我是一名党员,依法进行调解,保障农村秩序稳定,是我的职责”。

三 生活中乐于助人

篇6:农村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一、与人为善,关心帮助困难群众

近几年,罗满会大力发展烤烟,努力增加收入的同时。她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群众;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困难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罗满会非常关注老党员,老干部。经常帮助村里困难的村民、党员,给予他们人力、物力的支持。罗满会认为,老党员们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经济建设立过功、出过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全社会的尊重和关心。他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做致富兴社的引路人

罗满会识字不多但是党性崇高,带领群众致富,是她的责任。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她始终将发展经济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她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解决全社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的致富问题。怎样把经济搞上去,引导群众走上致富道路,才不会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她全力支持着乡党委、村两委干部的工作,立足自身优势,利用本社山地多,广等特点,大力发展烤烟等农作物,不断增强自己的领富能力。2011年仅烤烟就种植了30亩,2012年又扩大了种植面积。另外,还种植发展芒果、核桃,成为南坝村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在她的带领下南坝村共种植烤烟1000余亩,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该社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楷模。

三、发家致富不忘父老乡亲

篇7:农村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记全国道德模范奖获得者、优秀共产党员成济武

他是一盏灯,一盏为贫困学子燃起希望的灯。10年间,他共资助贫困大学生26名,设立10万元扶贫助学基金扶助120个贫困家庭子女上学,修建改造山区中小学校6所,卫生所1所,派出所1所,为无数个贫困学子送去希望的指路灯;

他是一座桥,一座沟通家乡父老乡亲致富路的桥。年逾六旬回乡创业,十年间把企业所得千余万元无私捐入富民工程,购果苗,修公路,砌涵洞,改危房,助病残,赈灾区,架起了群众奔小康的“金桥”;

他是一本书,一本用党性和爱心写就的书。先后荣获过二、三等功奖章、朝鲜国防勋章、和平鸽勋章、关心下一代特殊贡献奖,被评为晋城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市“五老”关心未成年人十佳标兵,全面道德模范提名奖,群众送的锦旗挂满他的小屋,党员干部称他是一本谱写共产党员先锋模范的教科书。

他,就是泽州县南岭乡东沟村退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成济武。

一个人的一生,会面临许多次艰难的选择。对一个共产党员而言,每一次艰难的选择,都是对党性的考验。成济武经受住了考验。在他心中,党的事业重于生命,群众的冷暖高于一切。一生如此,退休后更是如此。

在进与退的选择上,他有安享晚年的 足够条件,却从来未给自己安排享福的时间

1994年,成济武从泽州县粮食系统退休了。退休后的成济武,他有着安享晚年的足够条件:自己有着一份固定的工资,前几年自己建成的加油站也有着不错的收入,经济上根本无须忧虑;四个子女都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对他也很孝敬;老伴刘桂红也已退休在家,两位老人相沫以儒,家庭和睦。同时,他也有安享晚年的足够理由:31年的军旅生涯,他参加过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在荣获多项荣誉称号的同时,也落下了一身的毛病,需要晚年休养;13年的地方工作,他没日没夜一心扑在工作上,在赢得粮食系统职工极佳口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对妻子儿女的一份感情欠缺,需要时间补偿;况且,花甲之龄的现实,也不允许他再象年轻时那样去拼命。在成济武面前,一幅颐养天年的美图已经绘就。然而。这样的日子仅仅只有几个月,1994年的一次故乡之行,再度把他推上了辛劳奔波为民谋福的征程。

那一年的春天,料峭严寒仍然笼罩着南岭的山山水水。成济武回到东沟村走亲戚时,偶尔听到破庙里传出朗朗书声,就特意进到庙内看望师生。当他看到凌厉的寒风从破门破窗缝隙里吹进来,吹红了一张张渴求知识的小脸,冻肿了一双双握不住铅笔的小手,这一切,浸湿了成济武的眼睛,也揉痛了他的心。“没想到解放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也十几年了,家乡还是这样穷,孩子们还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读书。”他当时就暗暗发誓:“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们修座新学校。”

回到城里,他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了面前:一头是在家安享清福,别人绝不会说自己不应该。另一头是回村去为乡亲们办点事,为村里的孩子们办点事,那就意味着自己将重踏创业之路,而且弄不好会引出许多是是非非。连续几天的沉思,他想到了自己年轻时因为家穷被父母一斗玉 茭卖到岳阳浮山当长工的苦难,想到了抗美援朝中为国捐躯的战友,想到了自己面对党旗举起拳头发出的誓言……

终于,五天后的一个夜里,他悄悄推醒熟睡的老伴:“桂红,咱账上还有多少钱?”老伴不知他半夜三更问钱干啥,就拿出存折给了他,说:“给,就这16万了。”第二天一大早,成济武就坐公交车回到村里。当他把16万元存折递给村干部说让村里为孩子们盖一所新学校时,在场的人一下子全都呆了。用这些钱,一座540平方米的两层教学楼很快拔地而起,100多名小学生搬进了整洁明亮的新教室。

学校修好了,成济武却再也闲不下来了。“作为退休干部,只是离开了干部岗位,但作为共产党员要永不退休。”这句话成为他退休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也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不畏艰辛,把自己的晚年又全部奉献给了故乡的这片热土。

已是七十三岁高龄的成济武,身患血管硬化、白内障等多种疾病,眼睛不能见光,头痛起来连饭也不能吃。儿女们多次劝他住院治疗,而他却一推再推,总说没时间。他确实是没时间,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享清闲的时间。他把时间都花在了为乡亲们谋福上:

1995年至1999年,他先后筹资500万元,建成了东沟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煤矿,使3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

2000年至2001年,他拿出煤矿的全部收入,拓宽新建了3公里长的出村公路,使汽车第一次开到了村民家门口。

2002年,他多方筹资开始对贯穿全村的两条河沟进行彻底改造,使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今日连接村南北两头的宽阔通道。同时,免费为全村每户安装一部电话,使村民们第一次坐在家中实现了与外界沟通与联系。2004年,他投资完成了出村道路硬化,并新修了一座现代化的中心小学教学楼,使村里的孩子第一次用上了电脑。

2005年他捐资对南岭乡卫生院进行了改造,配备了部分医疗及办公器械。并对新建派出所捐款10万元,配备了一辆专用车。

2006年,他投资对全村街道进行了硬化,并为乡亲们接上了自来水,使群众第一次不出门就用上了清澈的泉水。

2007年对南岭乡三所中心小学维修和安装上了暖气设施,并给广大师生配备上了电脑。

2008年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0万元,无偿提供越冬棉衣棉被500套,向省委、省政府缴纳特殊党费1万元。

2010年,他又把目光瞄上了山里的石头和沟里的水,计划投资再办几个企业,让更多的村民实现就业。

在喜与忧的选择上,他把高兴的事 带给了别人,把忧愁的事留给了自己

让更多贫困户的子女上学,一直是成济武不变的情结。村里有了学校,孩子能够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了。但由于家乡经济条件的限制,使一些升入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学生陷入了困境之中。“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上不起学,只要我知道的,决不能让一个孩子失学辍学,再有天大的困难,我来扛。”成济武如是说。

2001年9月,小东沟的成庆庆、成庆芳兄妹俩双双考上大学,这一喜讯引来了乡邻们惊羡的目光。然而,面对昂贵的学费,他们的母亲成小兰却发起愁来。早年丧夫,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家里已是捉襟见肘了,怎么让孩子上学呢?成 济武得知后,主动上门,对成小兰说:“咱这山旮旯,能考上大学实在不容易,这学一定得上,兄妹俩的学费我包了”。

2003年,河东村的郭占胜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工程学院,面对录取通知书,一家人为学费犯了愁。走投无路中,他们找到成济武借了2000元。临开学前,当成济武得知孩子学费仍未筹足时,又主动上门送了2000元。2004年,郭占胜又面临交学费的困难,一家人怎么也想不到,成济武再次上门送去了2000元钱。他们感动的抱头痛哭,连说“真是活菩萨!”

在成济武的口袋里,总是随身携带着一个小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宋琦,上海理工大学,月汇1000元;崔志强,山西医科大学,一学期1500元;成艳平,湖北株州工业大学,一学期1500元……26名大学生,每年仅此一项资助就达13万元。

2008年,笔者见到已考上浙江省台州市公务员的宋琦时,当说到成老的情况时,他动情并带哽咽地说,“我是2002年考上上海理工大学的。因为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学费也一直交不上。后来成伯伯他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及时帮我交上了学费,同时给了我生活费,让我安心读书。让我得以顺利完成了学业。没有成伯伯,也就没有今天的我。现在我参加了工作,我一定要像成伯伯那样,那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人”。

为了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县关工委实施了“两只羊”扶贫助学工程。成济武对这项工作非常支持,拿出10万元设立了扶贫助学基金。目前,已为李寨、柳口等乡镇的120个贫困学生家庭提供优种羊200余只,基本上解决了这些家庭子女上学问题。

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读书,村民高兴了;贫困学生迈进了大学殿堂,一家人有了笑脸。成济武看到这些,也 打心眼里高兴。可谁知道,在他憨厚的笑脸背后,隐藏了多少心酸愁苦?

2007年,成济武的女儿发现父亲记录捐助贫困大学生的笔记本,“爸爸,俺大哥的儿子,也是您的亲孙子成亮,想出国留学,您不让,您说没有钱,原来却背着全家人供了26名与咱家素不相识的大学生。”成济武没吱声,只是裂嘴微微一笑。背转身,他流泪了。虽然他知道这只是女儿的一句玩笑,可毕竟自己已经欠这个家太多太多了。

2010年的春节,成济武一直愁眉不展。他愁的是资助的大学生春节后要上学了,可孩子们的学费还没有着落。从2008年以来由于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开工非常不正常,使煤矿收益不好,手里仅有的钱又修给学校又铺路,已全部用完,可孩子们都指望着自己的这点钱去读书,这是天大的事,学业耽误不得啊!春节刚过,他就悄悄以煤矿作抵押,在银行贷款12万元,按时把学费送到了资助的每一个大学生手中。

宁愿苦自己,也不能让孩子们受一丁点难。这就是成济武。

在富与穷的选择上,他7年间捐出 千余万元,自己却从来没下过一次馆

让乡亲们都尽快富起来,这是成济武最大的心愿。退休后一年来对故乡山水的触摸,与家乡群众的接触,使成济武深切感受到,仅凭自己一袋面一桶油的接济,解决不了群众致富的根本问题,必须通过办工业来增加群众收入。1995年,成济武经多方考察,卖掉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生意正好的加油站,回家乡投资建煤矿。

搞煤矿,对一个60多岁的老人来说,谈何容易?开始,他 夜以继日守在荒山秃岭间。把自己、孩子的全部积蓄拿出来,又向外借了很多。孩子们看见年迈的父亲拼着老命干,流着泪把工资交给了父亲。有时,甚至出现了家里连白面都买不回来的时候。

别人办煤矿是为自己赚钱,成济武办煤矿却是为了乡亲们致富。1999年,煤矿终于有了收入。可这些钱,成济武一分都未攒下,全部无私地捐助给了社会,用到了帮助乡亲们致富上。

为了发展好特色产业,他积极响应南岭乡党委政府“黄梨兴乡”战略,购臵10万余株优质酥梨树苗,免费发放到东沟、安庄两个行政村的400余户群众中,帮助他们建成5个百亩果园。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投资环境,让山里特产变成群众手中的钞票,他无私地捐助村村通工程,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帮助5个村完成道路硬化。

为了减轻群众负担,他连续7年为南岭乡全部中小学校、卫生院和邻近的原土河乡3所中小学校及卫生院共计33家单位,东沟、安庄两个行政村500余户群众实行免费供煤,供煤价值100余万元。

为了给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他捐资50万元,为南岭乡卫生院购臵了救护车和部分医疗器械,为派出所购臵了警车和办公设备。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拿出20万元钱,为6所中小学校免费安装了暖气,并配备了电脑设施。

2009年开春的一天早上,成济武拿着头一天从煤矿收回的4000元刚回到家,就有三户群众找到他门上。一户要看病凑不够钱,他拿出1000元;一户是户主残疾家里很困难,他拿出800 元;一户要维修居住的危房,他又拿出2000元。不到中午,一天的收入在他手里就仅剩下200元。象这样捐助困难群众的事,成济武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东沟村成会林去世后,他帮助孤儿寡母还上3000元欠帐;五保户成大创去世了,他拿出1500元操办丧事;村民王占突发心脏病需到北京做手术,亲朋好友凑了1000元,再也没有办法了,他给了10000元,使王占的病得以康复。老上访户成永平家境困难,他三天两头上门帮教,又送电视又帮助维修房屋,还安排了工作,使他走上正道……

2008年5月,四川发生震惊海内外的特大地震后,正在病床上的成老,通过电视画面看到灾区的情景后,流下了动情的眼泪。并在家人的搀扶下,到银行为灾区捐款10万元。随后又以缴纳特殊党费的形式,省委组织部缴纳党费1万元。当从广播里听说冬季灾区缺少棉衣棉被时,他当即购买了500套棉衣棉被,寄往了灾区。

成济武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群众有困难,他知道后总要想方设法帮一把。建成煤矿后如此,未建煤矿前如此,一生都如此。

从2002年煤矿见效益到2008年底,6年中他累计捐助社会千万元以上,挣的钱未给自己留一分;

从1995年到2008年,退休后的13年中,他累计捐助社会900余万元;

从1960年在部队为灾区第一次捐款80元(当时月工资仅68元),到2005年3月为资助的大学生汇出14万元学费,45年中,他累计捐助社会2000多万元。

对家乡、对乡亲们,成济武如此慷慨。但对自己,却近乎吝啬。2006年,村里工程开的多,摊子大,成济武把所有的钱 都捐了出去。到了大年二十九,他抱着脑袋闷坐在沙发上发愁。女儿实在看不过去,就四处为他筹措了4万元。并劝他:“别折腾了,安安稳稳过个年吧。”拿着钱,成济武憨憨地说:“还是俺的闺女好啊!”转眼,他又像个孩子似的,去走访贫困户去了。

乡亲们富了,东沟村群众10年间人均增收1500余元,而成济武却连自己办煤矿的投资都未收回,还背着近180万元的外债;群众有困难了,成济武几千元甚至数万元地捐助,而他自己却从未进过一次馆,洗过一次桑拿,抽过一盒5元钱以上的烟;群众都住进了新房,而他30年搬了28次家,直到2006年才有了自己的家。

他非常富有,又十分节俭。他十分节俭,又非常慷慨。

篇8:农村优秀党员事迹

在**区**村后山的羊肠道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位眉清目秀、勤奋善良的青年妇女,每天背着一个小孩再一手拿着锄头、一手牵着另一个小孩,早出晚归,整整在这条小道上走过了五个春秋。她就是33岁的**村致富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张建菊。

张建菊从小就家境贫寒,全家人只靠善良勤劳的母亲,挑着凉粉小担走村串乡、赶庙会、跑集镇赚来的一点钱苦苦维持着全家人的生活。张建菊望着瘦弱的母亲,含泪离开了学校,在家帮母亲承担家务活。面对困窘的家境和家乡的穷山恶水,她彷徨过、怨过自己命苦。母亲看到她终日愁眉苦脸,便对她说:“孩子,人穷志不能穷啊!再说你正赶上党的好政策,人人都有用武之地的好时代,只要有决心、有信心,什么事都能干成!”母亲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勇气。16岁的那年春天,她跟着村里大人到金昌市一家大酒店打工,由于她好学上进,工作积极,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成了酒店的骨干,担任了会计兼大堂领班。四年后,她用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在金昌市自己开办了一家酒店,生意越做越红火,在当地享有盛名,成了打工妹中的佼佼者。

张建菊结婚后,随丈夫回到老家农村,她看到不少乡亲们成天游来逛去,怨天怨地,认命受穷,无所作为。她想改革开放近30年了,还有这么一些人,思想不解放,总是只靠旧观念种庄稼过日子,只要观念变,黄土地也能生出金来。我应该带头在农村干出个样子来给大家看,农村同样大有作为。后来,她在山上承包了10多亩地,建起了桃园,挖坑种树,打井盖房,架线修路,挖沟护园,搞基本建设。春季她带着两个小孩上山,一锄一锄把10多亩桃园翻了一遍,套种香菜、西瓜、大白菜、萝卜等农作物。数九寒冬,她顶着凛冽的北风刨开冻土,给桃树施上基肥。她还刻苦学习钻研园艺知识,熟练地掌握了剪枝、施肥、防病灭虫等技术。第一年,仅套种的香菜、大白菜两项收入3500元,辛勤的汗水换来丰收的喜悦。

第三年,她的桃园硕果累累,四面八方的客户前来购买,运往南方大城市,村里人称她是“桃老板”,有的还叫她“富婆子”。在她的带动下,不少农民跟她上山承包土地,建起了桃园,她教他们管理,搞推销等。成了当地有名的农村致富带头人。

五年后,正当桃园进入收获黄金季节时,谁也没想到,她却毅然把桃园无偿转送给本村一位苦于找不到致富门路的困难户。不少亲朋好友有点想不通,说什么:“摇钱树白白送给别人,你自己怎么办?”她充满信心地回答:“致富的路很多,什么地方都可以闯出一条致富路来。”

XX年春天,张建菊带着几名贫困户妇女去广东闯天下。

篇9:农村优秀党员事迹

农村信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21年实际掌管## 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而没有被纪检监察部门找过一次;湘潭市范围内任职时间最长而且年过50被继续留任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省、湘潭、## 市的各级各部门领导、信用社的干部职工,尤其是服务对象,如专业户、民营企业家谈到他,都对他发自内心的表示由衷的敬重、佩服、景仰!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 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他到底有怎样高尚的品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一身正气

率先垂范

金融行业属高风险行业,它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怎样才能管好信用社这支队伍?这是## 经常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掌管全市信有社20多亿元资金和1200多名信用社社、站干部财经人事大权的信用联社主任(理事长),## 时刻告诫自己:只有管好了自己,才有资格去管别人!## 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和家人“约法三章”:不准以他的名义谋取任何特权和私利;不准接受他人的礼品和钱物;不准接受影响公务行为的宴请活动。1998年10月,## 的女儿即将出嫁,尽管冯家严密封锁了消息,但还是被少数“长耳朵”探听到了。一传十、十传百,消息不胫而走。许多人,特别是信用社支持过的企业老板都准备前往冯家好好庆贺一番。一时间,上冯家送礼的人络绎不绝。## 硬是连续做

了8个晚上的工作,磨破嘴皮、费尽气力、想尽办法才将绝大部分送礼者的红包、礼品当面退了。但偏有几个“较牛劲”的老板死活不依,他们放下红包、礼品,甩下两句话就走了:“冯主任,你我是几十年的交情了,如果你连这点面子都不给,那实在是把我们看扁了!”这真让## 一家犯了难。接连几个晚上,## 又提着红包、礼品上了送礼者的家门。送礼者见了满脸的不高兴:“冯主任,不接就算了,你就干脆扔到窗外吧!”冯主任又是一番劝慰,几番解释,最后严肃地说:“我能接你的礼品,那别人的也可以收。你若再往我家里送,我真的会当着你的面扔掉,你厂子以后就别想再到信用社贷一分钱了!”送礼者硬是被无情地给顶了回去。## 婉言谢绝了所有亲朋,没放一封鞭炮,未做一桌酒席,就悄悄地把女儿的婚事办了。

按照一般人的想象,作为掌管20亿巨资的“财神爷”家里且不说金碧辉煌,至少也该是富丽堂皇吧。可当你步入## 的家时,映入眼帘的却是这样一幅画面:拥挤的老式住房、油漆剥落的家具、简朴整洁的陈设……根本谈不上什么“新潮”,更不用说什么“金碧辉煌”了。看了这一切,你甚至会从内心发出“古板、土气”的感叹。## 一家五口就挤在这套面积仅68m2的旧房里。1999年,单位决定集资兴建职工住房,已出嫁的女儿劝父亲也买一套,可## 却笑着对家人说:“我和你们也想住宽一点,但这几年家里用的钱也不少了,哪还有钱去集资建房啊!”是啊,送儿女读大学,女儿婚嫁,自己和妻子身体又长年多病,花销早已入不敷出了。治病不是有报销吗?按规定,## 的医疗费完全可以公费报销。1999年4月,#

# 因工作劳累过度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并发而昏迷过去,被送往长沙紧急抢救,脱离危险后,医生要求他住院治疗半年。但不到半个月,## 就从病房悄悄地跑回单位上班去了。这场大病总共花去医疗费4000多元,可## 回单位后,并没有去财务室报销一分钱,而是把有限的公费报销经费主动让给了一位身患癌症的职工。

联社办公楼建设时,## 在全体班子成员会上宣布:“房子建,人不能倒”,他说到做到,丝毫没有利用自己的关系打招呼,全部通过公开招标,建好搬迁新居也没有大张旗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市一位著名民营企业家曾说:“冯主任,约别人出来容易,约你出来太难。”## 答复说,这么多人看着我,要注意影响。冯主任爱人因病到长沙住院,租车费和中途用餐费用全部自己掏腰包,他自己因病到长沙住院,去之前召开班子会,要求大家不要去看他,并叮嘱大家不要告诉任何人,有一位营业部主任去看他,到了长沙他住院的下面,## 闻讯后在电话里态度坚决地要其返回。每年春节,一些干部职工到他家拜年,出于对职工的尊重,他总是多打发一些,有时,他就悄悄地将东西退回职工。

## 投身农村信用合作事业30多年了。平时,你要是想到办公室找他,那实在是一件难事。因为他一年有300天以上的时间“沉”在农村基层信用社。## 是个典型的“工作狂”,除了工作,他唯一的“业余爱好”就是抽烟。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 身上总有两种烟——好烟和差烟。每月他总是拿出一、二百元工资要妻子批回

一条好烟和几条普通烟,好烟待客,差烟自己抽。按规定,招待客人,他可以到办公室领烟,但他常常对同事们说:“领包烟是一桩小事,但我们如果在小事上都不能把握好自己,又怎能把握好大事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在这些看似细微的小事上把握好了自己,## 才有了“冯四不”(冯主任是请吃不来、请跳不到、请钓不去、送礼不收)的美誉;## 市信用联社才有了多年没有一名干部受违纪举报的骄人资本;也正因为有这么清正廉洁的联社领导,才有了全市信用社干部职工仅去年一年就拒收礼品、礼金120多人(次),金额10多万元的骄傲;才有了“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这一人民群众对全市信用社干部职工的最高赞誉。## 一身正气,率先垂范的优秀事迹美名远扬,《地方金融》、省、市报刊、电台都争相要报道他,但每次都被他婉拒,他说,我不喜欢张扬自己。

职工冷暖系心头

## 市信用社系统有正式职工500多人、信用站干700多人。全市1200名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衣食住行、生老病痛都让## 时常牵肠挂肚。## 深知:信用社这支队伍能否带好,信用社的业务能否长足发展,关键是要调动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要全体职工团结一心,形成整体合力,信用社就没有趟不过的河、爬不过的山,克服不了的困难。1999年,政府作出了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重大决策,要求信用社承担全市19个基金会的清产核资工作和16个基金会的并入工作及3个基金会的农户小额贷款收购工作。当时正值信用社的“三收”攻坚阶段,上级对信用社的“三收”考核

力度相当大,信用社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由于基金会工作人员和少数乡镇干部对清整工作抱有抵触埋怨情绪,有些人甚至对信用社进行恶意中伤,从而造成信用社存款急剧滑坡、信用社工作人员多头受气、工作出现泄气的情况。许多信用社干部职工在这一问题上都有想法,“清整”工作陷入僵局。## 作为联社主任自然也听了不少难听的话,受了不少的委屈。但他清醒地认识到:清整和合并、收购基金会是党和政府赋予信用社的一项特殊的历史使命,只能如质如期完成,打不得半点折扣。在一个多月里,他天天“沉”下基层,反复做信用社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要以大局为重,抛却各种埋怨、舍弃各种委屈,任劳任怨,坚决不辱党和政府赋予信用社的神圣使命。在他的耐心教育下,全市信用社干部职工忍辱负重,尽职尽责地工作,终于圆满完成了基金会的清产核资、合并和收购这一繁重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确保了全市基金会近4000万元股金的兑付和16个基金会的合并、收购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 金融的一方平安,确保了## 社会大局的稳定,受到了省、市党政的高度赞扬。从2006年10月至11月份,他又每天晚上约一个乡镇办事处主要领导,与他们做工作,要求其讲诚信,落实债务,完成扫尾工作。

受历史原因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加之基金会的并入、收购,致使信用社背上了巨额的政策性亏损包袱。由于国家没有对信用社实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一视同仁的政策,信用社的历史包袱愈背愈重。面对困难,## 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主动出击,从狠抓内部管理入手,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大打扭亏减亏的攻坚战。自1999年开始,市信

用联社作出决定:凡有自借贷款的信用社干部职工及家属限其在年底前还清所欠全部贷款本息,否则将停职、停薪,下岗专职收贷。这一措施刚出台,就在全市信用社干部职工中引发了一场冲击波。一时间,有自借贷款的干部、职工纷纷找上门来,或要求冯主任“关照、关照”,或托人说情送礼,有的甚至威胁要到## 家吃住下去。对此,## 专程逐户上门做工作,反复宣传国家的政策、法律和信用社目前的困难,苦口婆心地教育干部职工及时归还贷款本息的必要性,并及时解决职工的实际生活困难。月山信用社职工彭望华的丈夫彭益强在信用社借了一笔贷款做生意,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经营亏损,信用社贷款本息一直未还。当得知市信用联社对其妻子实行“三停”的消息后,他怒气冲冲闯入冯主任家大吵大闹。经冯主任反复耐心细致的教育,彭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开诚布公的诉说家里生活困难,提出要到信用社借钱。冯主任听后,马上从自己工资中拿出200元钱给他:“生活上有困难可以和我私人借,但你在没有还清贷款之前又想到信用社借钱的念头是错误的,我也不会同意借给你!”“金诚所致,金石为开”。此时此刻,彭流下了感激和悔恨的泪水。临走时,他一再表示:“我做牛做马也要把信用社的钱还清,绝不给您冯主任丢脸”。在## 任上,严格依规章处理了一些信用社主任与职工,但他总是注意工作方法,深入浅出,与之个别谈话,从不居高临下,使受处分的同志心服口服。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信用联社领导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下,全市绝大多数信用社干部职工迅速偿还了所欠贷款本息,信用社的各项业务比年初净增2.4亿元,余额为22.5亿元,成为## 市金融系统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全市信用社在2003年实现一举扭亏为盈的历史性突破后。

为了## 大地的微笑

作为特殊的金融行业,农村信用社姓“农”,她服务的对象是成千上万的农民群众。因此,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与其说是一种纯粹的业务性工作,还不如说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农村信用社工作在本质上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是架设农民群众勤劳致富的“金桥”,是维系农村社会稳定和繁荣的“蓝盔”。为切实发挥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经常带领工作人员下田间,进村户,与农村群众拉家常,搞调研,共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快速致富的大计。这为日后制定农村信贷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年来,市信用社先后出台了“扶贫工程”、“丰收工程”、“致富工程”等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金石镇万群村的残疾青年聂长明怎么也不会忘记,当了几十年贫困户的他如今能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户,是多亏了信用社的鼎力支持啊!1984年,聂长明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决定搞一个良种猪场,但需资金7万多元。这对于尚未摆脱贫困的他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求亲戚、托朋友,东借西凑,但仍只是杯水车薪。就在他为筹不起这笔巨款而心灰意冷的时候,信用社及时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经过实地考察和详细论证,金石信用社给聂长明发放了贷款,使他的良种猪场得以顺利开办。如

今,聂长明的猪场年出良种猪300多头,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像聂长明这样在信用社的扶持下迅速致富的农民,## 全市有6000多户。为使更多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促进## 经济的腾飞,1999年,信用联社又在全市信用社系统实施“一百千工程”,即“一个确保”、“一百户重点”、“一千户扶贫”。“一个确保”是指全市信用社千方百计筹措支农资金,坚决确保全市农业生产所需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一百户重点”是指全市信用社择优扶植100户重点工业企业,使之成为## 的支柱产业;“一千户扶贫”是指全市1000余名信用社、站干部职工采取“1+1”的扶贫方式,每年扶持1户以上农村贫困户,做到年初扶贫、年底完全脱贫。“一百千工程”实施以来,全市信用社累放此项贷款28760万元,使全市2300多户农村特困户一举摘掉了贫困帽;累放企业贷款26770万元,使15家企业起死回生,创工业产值5217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12000多万元;累放农业贷款128290万元,确保了全市农业的增产增收,实现了## 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使## 一跃成为“湖南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市)。”信用社铁心支农、倾心帮困、全心扶贫的举措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一百千工程”被广大农民群众亲切地誉为“民心工程”、“造福工程”。2006年10月,## 先后两次因病赴长沙治病,他住院前后两次带着病体到他的联系点虞唐、中沙、栗山信用社现场指导工作,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督促其抓好“三收”工作。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凭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以他崇高的品格和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带领## 市信用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下一篇:初二观后感作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