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和传承和保护

2024-08-07

传统文化和传承和保护(精选6篇)

篇1:传统文化和传承和保护

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保护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历史文化遗产的存在都或多或少地遭遇到了一定的威胁,如何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城镇化与文化遗产;南京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夫子庙的“伪文化”;评事街的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做了阐述。关键词:城镇化;文化遗产;伪文化;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文化遗产保护 前言: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有历史价值文化内蕴的古城镇、老街区、旧建筑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城市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盲目改建扩建,导致有些具有文化底蕴的历史遗产被拆除,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统遭到破坏;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中,缺乏体制的规范与约束,往往缺乏“群言堂”而成为“一言堂”,既缺乏前期周密的调查,又缺少专家科学的论证;文化名城的历史街区、古老建筑,常常成为缺乏文化意识历史精神的城市规划建设的障碍,甚至认为这些残破的城镇、街区、建筑有碍于城市的发展规划。在城市的改建复建中,往往形成了城市建设难以恢复的败笔,甚至出现将真文物拆除建造假文物的境况;建筑设计缺少文化内涵·····诸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遭到破坏,不仅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古城古镇难以得到保护,甚至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普遍存在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危机与困境。

正文: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作为城乡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的大国,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如今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极大的改变着城市的面貌。然而,城市的建设会忽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就显得迫在眉睫。

针对我们调查,分四个方面,主要探讨夫子庙的伪文化现象以及老城南评事街在各种利益博弈下的文化传承保护问题。

一、城镇化与文化遗产城镇化,又称城市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 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变迁看,城镇化过程也就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启了中国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工业化道路,也揭开了现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序幕。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都将推进城市化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予以实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我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化率每年增长幅度约1%,2011年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1%。

我国有相当数量的文化遗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空间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组团状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北京及周边、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西南地区四大板块,这些遗产分布地区多为自古以来适宜人口居住的地区,甚至是现如今的人口密集区。城市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城市遗存的建筑物,这些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缩影,也是民

族精神的象征。这就把文化遗产与城镇化的协调问题摆上历史的舞台,文化遗产需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占有大量的土地,且因为保护问题导致的商业和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但同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商业服务能够跟上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加剧了城市人口,土地,资源,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矛盾,给文化遗产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好文化遗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南京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南京老城南是位于明城墙以内部分,北至秦淮河中支,以门东、门西、夫子庙、南捕厅地区为核心,总面积约5.56平方公里。区内有多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夫子庙等会、秦淮河八绝、花鸟虫市场等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区域之一,是南京的“城市之根”,历史上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为发达的地区。先进综合来看,由于老城能够提供更加完善搞笑的服务体系,更多的就业机会,加上市民则聚的心理惯性,老城仍然是南京目前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虽然历史给了老城区极其大的吸引力,但是老城越来越多的问题让人难以忽视。人口和密度方面,南京老城城墙范围内居住半年以上的总人口占主城人口的一半,是人口和建筑高度密集的地区。老城的各项人均用地指标不仅远远低于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而且也低于现今主城的平均水平。交通方面,老城人口、功能和建设的集聚,使得交通需求不断增长,老城面临日趋严重的交通压力,一是随着新区建设加快,老城、新区通道上高峰小时交通量增长幅度较大,老城与外围片区高峰期潮汐式交通逐渐加剧,二是老城内部道路和停车设施不能满足要求,而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建设,老城的主次干道已经基本形成,且大部分地区已经实施改造,地面交通设施的增长空间已经有限。传统民居的改造方面,从住区更新的角度来看,虽然南京老城的大部分主区已经经过了一轮改造,但是由于老城改造和更新并未采用整体规划建设的方式,从而使得剩下的尚未改造的主区目前基本都是十分难啃的“骨头”。同时,这些改造难度大的地区,大部分又涉及传统居民区的保护问题,如门东、门西、南捕厅地区,他们的规模虽然在老城中有限,但却是南京老城传统民居仅剩的代表。如何在改善这些地区居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的同时,保护、延续或者再现传统民居的特色是必须妥善区里的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通过市场的调节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使得老城的保护与更新能够运作成功,更是面临的难题。

三、文化保护中的“伪文化”

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伪文化”的存在。所谓“伪文化”即借“弘扬文化遗产”之名,大搞假冒伪劣文物,实质反映了一种以“政绩”和“金钱”开道的虚伪文化现象。例如南京的夫子庙。之所以称南京夫子庙为“伪文化”,主要是因为从外观上看,夫子庙的建筑很有古代的江南气息,但走进去就会发现里面全是现代的东西。现在的夫子庙早已被各种广告牌、酒楼等包围,到处都泛着浓浓的商业气息。而那些例如大成殿、瞻园、江南贡院、李香君故居、王谢故居等最能反映秦淮历史文化遗存的景点早已被周围的商业气氛所淹没。故称其为“伪文化”。

在一次调查中,问及夫子庙给人的第一印象时,15人中有6人选择了“孔庙”,选择商业小吃、综合的分别是6人、3人。在年纪大些的人印象里,夫子庙是文化,它本来是以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命名的,其中又有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贡院,徜徉其间,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但是在年轻人的印象里,夫子庙就是小吃街,是卖衣服的地方。由此可见,有很多游客不知道夫子庙是“孔庙”,是历史上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庙宇,其全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又因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孔夫子”,故俗称“夫子庙”。现在的夫子庙的文化已被商业气息所掩盖,这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贬低。

在全国十大最名副其实,十大最名不副实的经典的评选中,据说南京夫子庙成为后者中的第一名。的确南京夫子庙在外地游人中知名度很大,已成为南京的名片与代表性景点,成为外地游人必游之处。游客们对夫子庙的期望很大,但实际游过它时失望也很大,主要原因是没有达到心目中的夫子庙、秦淮河的标准,而他们心目中的夫子庙、秦淮河的美好印象又是从数目繁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得来的。之前人们从古代文学作品里感受到的夫子庙、秦淮河,是给予他们极大文化冲击与期待的景点,而游过后他们最感到失望的也是因为这里的文化并没有达到他们心目中的标准,甚至差得还很多!那又是什么造成了今日夫子庙、秦淮河的文化景观让人如此失望的呢?那就是过份的商业化!现在的夫子庙只是一条商业街,毫无特色可言。

那么夫子庙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定位呢?在南京人看来,夫子庙应该是个雅俗共赏之地。理由是自古以来,夫子庙就有“两面性”。以文德桥为界,一面是尚儒之地,一面是歌舞升平,这就是南京夫子庙的特色,所以现在也应朝着这方面发展。但是在外地游客的观念中,夫子庙应以文化为主。他们认为夫子庙作为南京有名的景点,来南京就是看夫子庙的古代文化,但是现在夫子庙的景点全淹没在衣服和吃饭之间,所以南京应把夫子庙打造成古代的风格,不管是商业还是小吃,都要融进历史的因素,走入其中,让外地游客感受到古文化氛围。

四、评事街文化遗产保护 评事街,是古城南京有着千余年历史的一条老街,曾是南京历史上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它位于南京城南,北至笪桥市,南至升州路,狭狭长长,与其说是街不如说是巷。无论是街是巷,评事街以其深厚的底蕴,在南京文化地理历史上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评事街中多以二层老式木房为主,现在多数的一楼经过改造成了门面房,做起了小生意,门面虽小却样样俱全,卖着各式小玩艺小食品的小摊占着两侧路牙,老人与赋闲的人三三两两地在路边聊着天,来往于这样的小巷中,你很难感受得到外面都市里的繁华与喧嚣。老街两侧多是纵深的小巷,走进去,是相连着的过道与天井,交错着,将十几户人家连成了片。

在评事街靠近升州路的这头,有一条可能是南京目前最窄的巷子了:老坊巷,不足一米的通道仅容一个人通过,不知道的人是不敢进去的,怕是一条死胡同。巷内的门户,多是青石台阶上的老式木门,住户多喜欢在屋外种上一两种绿色植物,小巷极为幽静。评事街的南段万寿宫,是城南一座很有名的建筑,为祝贺西太后寿辰而兴建的。

上世纪30年代以后,评事街人气很旺,先后有几家晚报的报馆设在评事街一带,一些著名报人、学者常在此出没,抗战前有张恨水,胜利后有卢前、张慧剑等人。

综上所述,可见评事街的文化价值是很高的。然而城镇化使旧日评事街里的那种凝缩了明、清、民国时期的井市文化将不复存在;那种民族混居的和谐文化不复存在;那种寄予世外而不灭其志特殊街巷文化也不复存在了。这是对评事街文化价值的破坏。

目前对评事街的改造遇到的几个问题有如下几个应对政策:

4.1、原住民的去留

原住民的去留问题是针对历史街区与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出的。对此,专家认为:“原住民是历史街区的一种文化,若完全迁出,历史街区就少了韵味,原住民是发展旅游和商业的根本”,所以应当适当保留。老城南旧城改造中规划混合多元的功能,结合老城南独特的传统风貌,发展特色商业、居住和旅游等,保留部分原住民,提高老城南活力。

4.2、肌理尺度的重构

所谓城市肌理,是指城市的特征,与其他城市的差异,包括形态、地质、功能等方面。具体而言,包含了城市的形态,质感色彩,路网形态,街区尺度,建筑尺度,组合方式等方面。从宏观尺度,是建筑的平面形态;从微观尺度,是空间环境场所。城市肌理的演化受到自然、经济、政策三方面的共同影响。

改造老城南,要让历史与现在融合,所以要重构肌理尺度。《名城保护机制保障》中明确指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应确立‘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的方针,采用小规模、渐进式、院落单元修缮的有机更新方式,不得大拆大建。”

老城南更新改造中对传统街巷、历史建筑、名人故居以及非物质文化实行“全面保护、应保尽保”,放弃了资金“就地平衡”的旧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传统的尺度和肌理,对街巷体系进行保留、恢复,不满足需求的向地下要空间,已拆空的片区将按传统肌理恢复,以保护为主。民国建筑、五十年代的老厂房和八十年代的居民楼和谐共存,老城南的街巷尺 度和高度、院落边界不变,在置换功能过程中传承老城区的肌理和尺度,保护和展示城市格局。4.3、制度保障

为了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政府不断地健全与完善各种文化保护制度。先后制定了《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并 成 立 南 京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保 护专 家 委 员会。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的第三章就是“老城格局和城市风貌的保护”;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中指出“确需在重要建筑或者风貌区保护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应当依照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前款规定的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应当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原有建筑的空间格局、景观特征、周边环境相协调,不得破坏风貌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等相关内容都体现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重视。此外,还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例如结合南京实际,探索制定《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施暂行办法》;制定行动计划,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阶段性目标编制保护整治计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公众参与,历史文化保护项目实行专家领衔制度,对批准的实施方案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等。

五、结语

城市化的发展对旧城来说是个挑战,如若改造旧城就是采取“全部拆除,重新建设”的的方法,那么旧城所拥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就会被破坏、摧毁,使其失去自身独特的魅力。另外,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保留其文化价值,不应该让商业气息掩盖其文化氛围,成为像夫子庙那种“外穿古装,内穿洋装”的“伪文化”。老城南作为南京有名的文化遗产,需要被保护和传承,为保护历史文化,改善人居环境,我们应该汲取成功的经验,依照保护条例相关内容,科学地改造,让城市更美好。别让历史文化名城在我们的手中沦落与颓败,应该将我们祖宗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王丽丽·南京老城南旧城更新的博弈与启示

薛伟·旧城更新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及对策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

仇保兴·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南京老城区原住民也是文化,应适量保留·城市在线新闻网

赵立孟·游客反映南京夫子庙景区文化气息不足·江苏新闻广播网

周岚,童本勤·现代化进程中的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现代城市研究

篇2:传统文化和传承和保护

史金波

①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很多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有大量的文物古迹,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负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传承意义。

②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道产公约》(即《世界遗产公约》),规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至7月,共有5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处,世界自然遗产13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

上拥有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

③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有反映中华民族多民族文化的遗产。如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建于两千多年前,后联成万里长城。甘肃敦煌莫高窟,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________A________。

④有的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如西藏的布达拉官,始建于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________B_______。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约100万亩,是哈尼族人民一千三百多年来生生不息“雕刻”出的山水田园风光画,表现出哈尼族地区农田种植和管理的特点。

⑤中国非常重视文物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评选和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截至,已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了5批珍责古籍,其中既有大量汉文典籍,也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全部共评审出国家珍贵古籍12274种,先后由国务院公布,并以图录的形式分5次出版“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籍展示出中国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

⑥中国也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传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⑦自开始,中国已建立起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1372项。其中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⑧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多姿,其中有表现中原地区汉族文化的,如京剧、昆曲、中国古琴艺术、______C______、安徽宣纸等;还有很多表现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____D____等。

⑨总之,中国近些年加大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使更多的文物、文献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使更多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使文化遗产在当代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认知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促进了传统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选自20《新华文摘》第23期,有删改)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B、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了5批珍贵古籍,这些汉文典籍充分展示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

C、中国文化遗产丰富,其中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绚烂多彩。

D、山东的泰山、齐长城、济南皮影戏、诸城派古琴等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录》,它们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15、请将下面四个例子分别放到文中ABCD处。(4分)

①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②云南丽江古城,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

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城

③贵州侗族大歌

④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至今已近6,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

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

16、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17、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选文,谈谈如何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4分)

材料一: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教堂拱顶等部分遭大面积损毀,塔尖坍塌。巴黎民众在火灾现场跪地祈祷,为圣母院被大火吞噬而落泪哭泣。

材料二:敦煌研究院成立75年来,因为有像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又一代敦煌人一辈子的守护和研究,才成就了如今的敦煌传奇。

答案:

14、C

【解析】

A、选文第⑦段明确说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表述不正确。B、“截至目前”与原文第⑤段“截至20”的表述不符。D、泰山是自然文化遗产,齐长城是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错误

15、A.④ B.② C.① D.③

【解析】④“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体现多民族文化的特点,与第③段说明内容相符。②句句式与第④段举例部分的句式相符,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属汉族文化,与中国古琴术、安徽宣纸等并列。③的例子与第⑧段D空前“蒙古族长调民歌”相似,属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16、示例一:“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该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西藏布达拉宫的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有的文化遗产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一论点。

示例二:第⑦段。该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之多,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解析】选文多处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举例子的作用的规范表述是:列举了……的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列数字的作用的规范表述是: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17、示例:①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落实保护责任,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其在当代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②提高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扩大保护文化遗产的覆盖面;③加强文化遗产研究工作,鼓励成立相关行业组织开展文化遗产研究;④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培养更多的文化遗产研究与传承专业人才;⑤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篇3:川南情歌的保护和文化传承

川南, 即四川南部地区自贡、宜宾、内江、泸州等的简称, 这些城市不但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 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川南一代历史悠久, 水运发达, 人口流动较大, 这里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 渐渐孕育出了许多题材丰富、脍炙人口的民间歌谣, 而这其中数量最多传唱最广的莫过于川南情歌。研究和学习川南情歌, 就是在研究学习最原始的川南民间歌谣文化的精髓;无论是从其艺术特征还是旋律旋法, 川南民歌能保持数百年屹立不倒流传至今, 它的魅力和价值是无需置疑的。

我国的民歌发展历经了千百年的朝代更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一直呈现出一种递增的状态, 从最开始的一枝独秀到后来的百家争鸣, 其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有的民歌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文情怀, 有的涉及时政, 它们大多自由无拘束, 都是能够直接反应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的和心声。现如今, 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 川南民歌的发展也有向流行方向靠拢的趋势, 借着当今流行音乐的编曲来和传统的诗词进行融合, 这种演变逐渐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 但无论民歌发展至何种状态, 它都是反映老百姓时下生活的活化石。

川南情歌作为民歌的一种, 也是百姓日常生活的产物, 从最初的口头传播, 一传十十传百, 代代相传至今, 但它的具体创作年代, 具体的曲作者, 却无从考证。经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 学界对于川南情歌的学术研究成果稀少, 当下这一时期,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使川南情歌陷入濒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这与它曾经的辉煌难以相提并论, 唯有对它进行整理和发掘, 使其能够流传于世, 生生不息。

二、川南情歌的艺术特点

(一) 川南情歌的创作特色

川南情歌发展至今, 在经历了无数朝代更迭和无数劳动人民的创作修改后, 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首先, 在歌词表现方面, 川南情歌多为爱情主题, 且故事内容轻松明了, 生活情趣生机盎然;其次, 它的语言使用一般采取易于上口的本地方言, 使得在这一地区能广泛流传并受人喜爱;再次, 它的结构基本没有固定格式, 但是讲究平仄对仗, 跌宕起伏, 多数歌词仿佛说话聊天一样娓娓道来, 使人倍感亲切。如《槐花几时开》:

“高高山上 (哟) 一树 (喔) 槐 (哟喂) , 手把栏杆 (啥) 望郎来 (哟喂) 。

娘问女儿 (呀) 你望啥子 (哟喂) ?我望槐花 (舍se) 几时开 (哟喂) !”

在创作手法方面, 川南情歌可谓是千姿百态, 无论是历经劳动大众集体创作的歌曲还是即兴编唱的歌曲, 都真实反应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川南地区位于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四川盆地, 自古以来这里的气候变化不太大, 常年青山水秀的;又因此地土壤肥沃, 物产丰富, 历代王中央王朝便将此地作为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区。因此当地民歌不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地方那样悲怆苍凉。它曲调悠远绵长, 慷慨阳刚, 娱乐性强的同时也体现了激情, 句逗分明, 节奏顿抑分明, 在唱词唱腔的手尾处, 往往还伴有四川独有的方言腔调穿插在当中, 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 川南情歌演唱的艺术特点

川南情歌的演唱形式总的来说比较简单, 和中国大多数的民间歌曲一样, 主要分为独唱、对唱、齐唱、帮腔等。演唱地点不限于特定的舞台, 或在田间劳作时、或在赶集聚会时、或在青年男女互表爱意时……只要有人所在之处, 必有歌声相随。可以说, 川南广袤肥沃的每寸土地都是情歌演唱的舞台, 它没有性别和人群的要求, 男女老少均可随时随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进行演唱。川南地区的语调发音不像成都话那么软糯婉转, 而是平直起伏、铿锵有力, 因此在歌唱时也显得真挚炽烈, 欢快热情。演唱这些表达真情意切的情歌是, 声音要“到位”, 意为从演唱的第一个字第一个音开始无论是声音和情绪都要全部到位, 每句都要有迸发力, 节奏可以自由, 但音调明亮, 语言直白, 衬词松散, 只起帮腔作用, 在高音区以真声的使用为主。

三、川南情歌的艺术价值

我国最早有案可查的民歌选集是《诗经》中的《国风》, 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 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国风》中的民歌, 反映了普通民众百姓的劳动生产、爱情婚姻、社会生活。川南情歌同样继承发扬了《国风》的特征, 以简明的手法展示了四川南部地区人民生活的面貌, 特别是川南人民的情感生活, 通过这些民歌, 把人们带入一个充满情趣的世界, 激发起人们对川南情歌的喜爱, 并带来美的享受, 从而产生欲罢不能的探索。

除了作为川南人民生活的调味剂和精神文化食粮, 川南情歌的功能还有其他多方面, 它能表达人类社会的一些共同道德准则, 如勤劳、勇敢、善良等, 也能表达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如爱情、友情、手足之情等, 以及对美和理想的永恒的追求。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 帮助他们抵御世俗的种种侵染, 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可以这么说, 川南情歌也是川南地区人文景观、文化背景的一个缩影。

传统民间艺术是人类精神的根, 无根之木会枯死, 无源之水会干涸。川南情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 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已经走过千百年历史,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文明转型等种种原因, 出现了如今的濒危局面, 尽管如此它还是在当下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 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是四川南部地区文化中最基本、最朴实的组成和生生不息的传承, 它早以随着民族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融汇进了我们的血脉之中, 离开它, 也就是离开了我们最本真的民族文化。所以川南情歌在现代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四、川南情歌的保护和传承

从学术研究方面来看, 具相关资料显示, 历代研究川南情歌的论著和书籍并不多, 1956年, 西南音乐专科学校首次将川南民歌系统的编著成书, 名为《川南民歌》, 这是学界第一次系统的归纳整理川南情歌;1989年, 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协作编著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宜宾卷/歌谣分册》将川南情歌做出了具体分类。但此之后, 直到2011年, 仅有一篇名为《两性相缠之含蓄与直白——以川南情歌为例》的文章公开发表, 其作者为宜宾市委宣传部的刘火。

从歌曲流传范围和传承来看, 川南情歌目前所处的境地更为尴尬。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 流行音乐日渐成为大众音乐的主流, 很多年轻人都对川南情歌这种经过岁月沉淀的艺术经典失去兴趣了, 他们更愿意沉迷于层出叠现的流行音乐快餐文化当中。当然, 跟上时代的脚步, 体验与时俱进的音乐这也无可厚非, 可是让我们值得深思的是, 像川南情歌这种传统民间文化该如何延续下去, 如何宣传出来, 如何让更多的大众知道, 才是当务之急。

根据笔者的调查和走访, 结合根据川南情歌的现状, 我觉得应该做好一下几点。

第一, 加大宣传力度。选择易于上口传唱的川南情歌代表作, 从乡镇入手, 因为民歌最初就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中, 所以农民同胞对此应该尚存兴趣, 也愿意去学。第二, 加大挖掘力度。由政府、文艺部门、艺术院校组织当地田野采风, 把硕果仅存的川南情歌记录下来, 重新编曲, 让那些残留歌曲趋于完整性。第三, 结合当今音乐元素, 加入流行音乐的特有元素, 让大众更易接受, 如近来成功的例子《白水与鸟痴》。

篇4:传统文化和传承和保护

【关键词】壮族;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广南

1.广南壮族铜鼓文化概况

广南壮族自古就有使用铜鼓的习俗。公元1世纪至7世纪,壮族先民撩人铸造了繁杂立体装饰的冷水冲型铜鼓,俚人创造了体积硕大、工艺精湛的比流型和灵山型铜鼓,把铜鼓文化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1]。目前,广南已出土并注册登记的铜鼓有42面,为万家坝、麻江、遵义、石寨山、冷水冲5种类型,早、中、晚期类型皆有,遍布了者兔、那洒、黑支果、坝美、五珠、八宝、底圩、者太等11个乡镇,几乎分布于全县境内[2]。据统计,广南有一面铜鼓为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十八面铜鼓之一,有一面被称为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目前,文山州设立了4个壮族、彝族铜鼓舞活动示范点以保护和传承传统铜鼓文化,其中重要示范点之一的广南县作为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的主阵地,就有那洒镇贵马村、者兔乡里玉村和八宝镇里洒村3个示范点,可见广南作为项目实施和发展的支撑点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3]

2.广南县传承和保护壮族铜鼓文化的必要性

2.1 铜鼓文化是广南壮族及其文化研究的基础

广南铜鼓,从早期万家坝型到晚近期麻江型等类型的铜鼓,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多、时间跨度大等特点,是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铜鼓群,与其他地区铜鼓相比 , 有其独特的一面。此外,广南铜鼓纹饰据不完全统计有近一百种,按其内容可分为写实性几何、动物纹饰,写意性的宗教、习俗、雷云等类种纹饰图案,较为常见的有太阳、云雷、游旗、植物、人物、舞蹈、生肖象和船纹等纹饰,与其他地区的铜鼓存在一定的区别,能独特的反映了广南地区古代民族的生产、 生活、文化、宗教和物产方面的内容[2]。因此,广南壮族铜鼓是壮族文化研究的基础,不同类型的铜鼓表现出壮族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审美情趣, 包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 为壮族及其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物。

2.2 铜鼓文化是增加壮族凝聚力的有效力量

民族文化传承进行着社会要素和力量的积累与传递,这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 , 是构成民族认同感和聚感的核心 [4]。

铜鼓伴随壮族经历了两千多年历史,铜鼓本身不仅反映了壮族人们的生活生产、自然崇拜和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还体现了壮族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铜鼓文化是壮族人民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创造和沉淀下来的,它在壮族人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是唤起壮族同胞们的民族归属感,增加民族凝聚力的不竭动力。

2.3铜鼓文化是发展广南文化旅游事业的重要依托

文化旅游事业是一种社会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了解和欣赏、感受异族文化风情, 是不少游客的兴趣所在。因此, 根据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需求, 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5] 广南是世界铜鼓文化发源地之一,使用和传承铜鼓的习俗2000多年长盛不衰,包含有原始简朴的天文历法、生产技能、生活方式的铜鼓和铜鼓舞,提示人类要遵循四时节令规律,勤恳劳作、珍爱生命,现今仍保留了“先祭鼓、后祭祖”的习俗。[3]此外,广南铜鼓舞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舞蹈风采独特。总之,铜鼓文化形成了壮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人文景观,是广南发展文化旅游事业的重要依托。

3.广南壮族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现状

近年来,铜鼓文化的复兴使各界人士不断融入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广南本土居民对铜鼓文化逐渐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民族自豪随之得到满足。

3.1以政府为主导的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政府在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始终主导着方向和全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其他各界的参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1.1加强铜鼓普查,任命铜鼓文化传承人

广南县开展了铜鼓普查工作,对全县铜鼓数量、分布、类型及各地使用铜鼓习俗等都做了登记和编撰。包括1919年阿章营牡宜村(今黑支果乡牡宜村)出土的“广南铜鼓”, 1983年3月和7月分别出土的五珠乡沙果村后山南坡沙果村Ⅰ号鼓和兔乡者偏村安得山者偏铜鼓, 1985年3月五珠乡沙果村后山出土的沙果村Ⅱ号鼓, 2011年3-5月牡宜村出土的迄今中国考古史上最大的石寨山型铜鼓等都进行档案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对铜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指定和任命了铜鼓文化传承人。

3.1.2投入大量资金,加大铜鼓文化宣传,促进文化交流

为展示深厚的铜鼓文化底蕴,广南县政府筹资1000多万元兴建了占地146亩(主广场面积54亩,附属设施占地92亩)的铜鼓广场。塑9面不同类型的铜鼓,广场中央设置了一面以我县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石寨山型为原型放大的巨型铜鼓,铜鼓高 4.6米,加上鼓基总高达7.919米,最宽直径8.26米。鼓基四周镶嵌有铜鼓文化和民俗风情线雕。大型铜鼓的四方塑有万家坝、冷水冲、石寨山、遵义、灵山、北流、西盟、麻江等八个类型的小铜鼓,做工精致,全方位地烘托出铜鼓广场壮乡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和广南多元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政府为加大铜鼓文化宣传和保护,还投资600余万元,新建杨柳井、黑支果、珠琳、者兔、底圩等心15个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投入50万元对县民族博物馆展厅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投入30万元对出土漆木器移送湖北荆州国家文物保护中心进行修复。[6]

此外,为了提高铜鼓文化知名度,将句町文化推向世界舞台。广南政府通过举办活动、开研讨会、发展旅游业等对外交流方式,利用电视、网络、书籍、影像制品等手段加大交流铜鼓文化宣传力度。如通过在昆明艺术节、国际旅游节、中央电视台等渠道表演铜鼓舞以把铜鼓文化传承下去并带出广南。

3.1.3积极研究铜鼓铸造技术,发扬铜鼓文化

依托古老神秘的铜鼓舞文化,广南县在壮乡礼乐中成功创造了世界独创的定音铜鼓乐。广南与苏州华声乐器厂精诚合作研制,成功铸造了按12平均律打造的以广南出土的古竞渡鼓为母本的18面低声部定音铜鼓,其音调准确,具有低者饱满、浑厚,中音圆润、充实等特点,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可演奏各类时尚乐曲和古老曲子,极具创意。广南型定音铜鼓的研制成功,在中国乃至世界乐器制造史上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填补了中国民族声乐乐器缺乏低声音乐器的又一空白,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3]

3.2社区为辅的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

以贵马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梁慧兰为代表的民间的传统文化艺人,为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了很大的努力。梁慧兰不仅将现代元素融入铜鼓舞中,改变原本传统老套的单一铜鼓舞队形,根据年龄程度将村里的男女老少分为少年队、中年队和老年队并将铜鼓舞授之。现在,贵马村人人会跳铜鼓舞,铜鼓文化氛围十分浓郁。此外,组织队伍到坝美、广南、文山、昆明等地参加数十场表演和比赛,为铜鼓文化对外宣传做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除政府和民间外,来自学术界和商业界对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功劳也是不可替代的。以陆贵庭,农开文、兰天明、陈祯详、张瑛等为代表的学者对广南铜鼓文化都做了研究,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展现出来,为人们对广南铜鼓文化的了解提供了基础。

4.广南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问题

虽然政府和民间及各界为铜鼓保护做了巨大努力,但广南的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事业仍困难重重,主要面临着铜鼓权属和保管方式不合理、导致铜鼓大量流失、铜鼓文化传承人激励机制不健全及出现年龄断层和受外来文化冲击,铜鼓文化的普及和交流难度加大等问题。

4.1铜鼓权属和保管方式不合理,导致铜鼓大量流失

目前,在广南县全县有铜鼓42面,其中1959年调北京1面,省博物馆收藏1面(石寨山鼓),州收藏3面(底先麻江鼓、木娘遵义鼓、杨柳井普弄麻江鼓),县博物馆收藏4面(沙果1、2号、者偏万家坝鼓,牡宜特大石寨山铜鼓),2002年后被盗2面(瓦标冷水冲鼓、木娘遵义鼓),下落不明1面(小普弄麻江鼓), [7],现民间收藏31面。据有关专家估计,现今已经出土和注册登记的广南铜鼓,只占原有数量的20%左右。[8] 铜鼓大量流失和被盗与铜鼓的权属和保管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就广南铜鼓的情况权属而言,有十二面属于宗族所有私有产的延伸,四面出土鼓为国家收藏, 余下均属村社所有权。铜鼓主要由村或族中有威信且较富裕的人家保管,如“寨老”或村干部。根据壮族传说,保管人为了不让鼓“飞出” 与海龙王决斗,便将铜鼓装满稻谷或用红布拴住鼓耳后把它绑在木楼上不容易被人发现的隐秘之地彝族藏鼓则通常把它埋进土里。甚至为使铜鼓不被外盗或内盗,每每都要到夜深人静时,由藏鼓者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鼓藏了起来,使其在村中“消失”。[2]

广南对铜鼓的传统保管方式存在一定弊端。首先,藏鼓者多是一些年事已高的寨老,若他们在没有向下一代说明藏鼓地就逝去的话,人们便很难找到铜鼓。其次,为藏好铜鼓,寨老们通常都是将铜鼓藏在村外的野地里,旁边参照物少且不明显,久而久之,难免会遗忘藏鼓的地方。最后,由于壮族认为铜鼓具有神性,会飞到江河湖海与海龙王决斗,而且往往多数英勇牺牲,一去不复返。所以,铜鼓被盗后很少有人查找,为盗鼓者提供了便利。[8]此外,大量铜鼓的权属属村社所有,传统保管方式难以保证铜鼓的顺利流传,造成铜鼓大量流失,这从根本上妨碍了铜鼓的传承和保护。

4.2铜鼓文化传承人激励机制不健全,出现年龄断层

以铜鼓为载体的铜鼓文化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的表现手段,并以口耳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9]传承人通过一代接一代的对铜鼓文化进行承接与传授、再承接与再传授,才使铜鼓文化传承至今。然而,广南在铜鼓文化传承人的建设上还面临着许多其他的问题。

4.2.1铜鼓文化传承人受官方认可与保护程度较低

“传承人”身份的认定,是原生民间艺术、基层艺术得到官方文化和上层文化正史重视的具体体现。[10]在广南,虽然省、州、县都设了不同级别的传承人,但获官方认可的传承人数较少,且在地理空间分布上仅局限于小规模地区。在广南铜鼓遍布的者兔、那洒、黑支果、坝美、五珠、八宝、底圩、者太等11个乡镇中,只有极少数村寨的传承人能获得传承人的命名,如贵马村的梁慧兰和梁正功,而有的村寨连一个县级传承人都没有。为数较少且分布不均的传承人中,仅有少数人受到政府的保护与重视,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影响了未被命名地区传承人的积极性,还很容易让人们对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失去信心。

4.2.2铜鼓文化传承人年龄结构不合理,出现断层现象

铜鼓文化的传承人大多是年事已高的老年人,许多铜鼓鼓点的打法都要靠口传心授,随着老艺人们的离去,人去歌息、人去艺绝,铜鼓技艺也就失传了。[9]目前,铜鼓文化人才的队伍建设方面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首先,铜鼓传承人年龄结构不合理,除铜鼓文化保存得很好的贵马村外,其他地方的铜鼓传承人多是年事已高的寨老,传承人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其次,青年传承人比例较低。受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些村寨出现举家外出打工情况,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青年传承人比例很低。此外,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年青人不再热衷于本民族。

4.3 受外来文化冲击,铜鼓文化的普及和交流难度加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地处边远的广南县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产劳动等较过往出现了变化。外来文化所产生的冲击,使人们对铜鼓文化的保护意识很薄弱,缺乏自觉保护意识。当政府大力宣传铜鼓文化,选出铜鼓舞队参加各种表演和比赛时,人们就觉得铜鼓很重要,老老少少都去学习跳铜鼓舞,铜鼓文化氛围无比浓郁。但当政府组织的活动少了或没有机会去参加表演了,人们对铜鼓的喜爱就淡下来了,更谈不上去了解更多有关铜鼓舞的信息,诸如铜鼓渊源、所代表的自然崇拜、祭祀铜鼓、铜鼓舞的内涵、关于铜鼓的传说、使用习俗等,铜鼓文化的普及和交流难度也随之加大。受外来文化冲击,年青一代对铜鼓文化的关注程度更低了。以者兔里玉村,壮族铜鼓舞活动示范点为例, 75%以上的青少年只知道自己本村有铜鼓,过年的时候会敲,大人们会跳铜鼓舞,而具体的敲法、跳法及神话传说都不清楚,这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严重影响了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5.促进广南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5.1确定铜鼓保管权责,防止铜鼓流失

要传承和保护好铜鼓文化,保护好铜鼓是首要任务,应该在尊重壮族人们的文化风俗和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加强铜鼓保管力度。可以通过确认铜鼓保管人的权责,提高保管人的责任感。由村寨自行决定保管铜鼓的人员,然后政府通过签责任书的形式,确定保管人的责任和义务,并给以保管人资金、人员和知识等方面的帮助。定期对全体铜鼓保管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盗意识和藏鼓能力。最后,通过认真落实《文物法》,让铜鼓的保护有法可依,防止铜鼓流失。

5.2完善铜鼓文化激励和教育机制

信息不对称是广南很多地区铜鼓文化传承人之所以没被命名的原因。铜鼓文化通常是以声音、形象、和技艺的表现手段,口耳相传等方式进行传承的。这样的传承方式依赖着本民族的环境和文化风俗,因此多在本村社才能看到。而且大多传承方式的表现力不高,很难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加之,广南大多拥有铜鼓的村社经济发展落后,交通闭塞。所以,很多铜鼓文化传承人,自己拥有很高的技艺,对铜鼓文化了解很深,且还对本地区的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已经达到传承人命名的认定不标准,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错失机会。所以,应当要深入了解和挖掘广南各地区高深铜鼓文化传承人。通过编辑资料、摄像、录影等方式对他们所做的贡献和拥有的技艺进行整理,为广南更多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人获得命名提供有力依据,争取让更广泛地区的更多传承人获得命名机会,全面推广国家、省、州、县文化传承人的命名制和管理办法。此外,还可以实行杰出传承人评选制度 , 建立文化传承人评奖激励机制 , 对那些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表现优秀、做出突出成绩的,分别进行国家、省、市、县级的表彰和奖励,形成重视传承、激励传承的机制与社会氛围。[11]

针对传承人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的现象,应当抓紧做好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培养 , 提高对铜鼓文化的认同感,唤起保护铜鼓的自觉性,使广南壮族铜鼓文化的传承永续进行。结合广南实际情况,可从两方面考虑:学校教育方面。(1)对于那些师资力量薄弱,无法将铜鼓文化列为教育内容,铜鼓文化编成教材,将铜鼓舞带入课堂的边远山区,可通过举办讲座,知识竞赛、铜鼓文化汇演等活动,在潜移默化加深青少年对铜鼓文化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民族文化的热情。(2)对于条件较好的县城学校,可以通过开展 “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适当的将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编入当地中小学的教材中,聘请专门的铜鼓文化研究教师进行教学,让铜鼓文化走进课堂。使青少年在学校的正规教育形式下学习和认识铜鼓文化,普及铜鼓文化知识,并有计划地选拔、通过政府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年轻的铜鼓文化传承人,为广南铜鼓传承人的培养打下基础。[11]

民间方面。可以向壮族铜鼓舞文化示范点—贵马村学习,按不同年龄层次将本村的男女老少分为老年队、中年队和少年队,并向他们传授铜鼓文化,交他们跳铜鼓舞。让年老一代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精华传给年轻一代,让年轻一代将老一代传承人的精华承接下来。此外,还可以铜鼓成立铜鼓文化培训班、学习班的方式强化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意识。

5.3 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事业,唤起保护铜鼓文化自觉性

合理、科学的开发旅游能促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保护, 民族文化的精华得到提炼、弘扬和发展。[12]人们对铜鼓文化保护的忽视及意识的薄弱,源于他们对铜鼓文化价值的不了解和低估。民族文化旅游事业的开发,不仅能直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让人们重新正视铜鼓文化价值,形成保护铜鼓文化的自觉性,还能加大铜鼓文化的宣传,提高铜鼓的地位。旅游业发展好了,人们可以通过制作铜鼓模型的工艺品,表演铜鼓舞等方式将铜鼓文化告诉游客。可以说,旅游事业的发展,会自然而然的激励和鞭策人们对铜鼓文化的学习。而当地人们在看到铜鼓文化带来的经济利益后,人们就拥有主动学习和保护铜鼓的自觉性;在旅游业盛行的当下,那些经常外出上学、打工、工作的人们也不得不主动学习点铜鼓文化和景点情况以便回答朋友、同学的咨询,对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广南旅游事业有旅游商品严重拖后腿的现象,所以,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制造出品种多、质量好、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工艺品,进一步优化广南了旅游产业链。

6.结束语

广南壮族铜鼓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部分,铜鼓凝聚了壮族同胞们2000多年的文化精髓,是研究广南壮族及其文化的基础和增加壮族凝聚力的有效力量。近年来,虽然广南铜鼓文化受到政府、民间和学界等各方面的关注,但它在传承与保护中仍面临着铜鼓流失、传承人出现断层、铜鼓文化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应基于广南实际情况,提出确定铜鼓保管权责,防止铜鼓流失,完善铜鼓文化激励和教育机制积极及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事业,唤起保护铜鼓文化自觉性的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秦红增,万辅彬.壮族铜鼓文化的复兴及其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启示[N].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06).

[2]陆贵庭.广南壮族与铜鼓[J].民族艺术研究,1999,(4).

[3]兰天明.天籁之音—广南铜鼓与舞文化的渊源文山新闻网.

[4]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N].北京大学学报,2002,(5).

[5]郑海燕,栾坤.谈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评析滇、桂、黔三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N].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7).

[6]陈祯祥.广南句町青铜文化遗存调研分析,广南县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办初稿.

[7]广南民族博物馆.全县铜鼓资料简介.

[8]试论句町古国与广南壮族的渊源广南县人民政府网.

[9] 刘莉.白裤瑶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6.

[10]徐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认定及其意义[J].大众文艺,2011,(3).

[11]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N].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1).

篇5: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04-1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推动文化认同、文化记忆和活态文化传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乳源是集石灰岩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法国等欧美过山瑶的祖居地,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文化底蕴厚重,民族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成效显著。

一是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该县积极转变思维,解放思想,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新的高度,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深化传承与保护的对接,将项目的传承保护与带动经济产出结合起来,突出资源优势,打破资金瓶颈,使申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拜盘王》、《瑶族刺绣》列入国家级名录,《乳源瑶歌》、《乳源瑶族传统医药》、《乳源过山瑶服饰》列入省、市级名录。

二是建立健全传承和保护机制。建立健全非遗联席会议机制,成立瑶绣研究所、瑶绣协会等,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五纳入”,使非遗传承有机构、有组织、有保障。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与人们生活无缝联接起来,关爱项目传承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实现瑶绣、瑶歌校园教学常规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面扩展到最大,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关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民族文化交流和研究。邀请苏绣工艺大师顾金珍在乳源设立工作室,开设瑶绣培训班;组织瑶族绣娘赴广州学习粤绣技法,加快刺绣技艺提升;举办瑶绣艺术节,邀请省内外绣娘进行技艺比拼,交流、学习刺绣技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撰出版了《瑶绣》、《拜盘王》、《乳源瑶族山歌选编》、《过山瑶的乡源》等30多册书籍,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字材料。

四是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基地。突出瑶绣、瑶歌、瑶舞的品牌引领作用,着力张扬传统节庆文化,延伸并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出的经济产出,使其反馈并促进新的传承与保护,实现良性循环。通过积极的示范引领和交流展示,引进广州番禺壹雅工艺、中山博爱名城、深圳福德公司等企业,从事瑶族节庆文化、瑶绣工艺、瑶族服饰等产品开发经营,积极打造集瑶绣文化研究、人才培训、工艺营销等于一体的瑶绣产业基地,带动3000多瑶族群众从事瑶绣生产经营。

篇6:传统文化和传承和保护

参考答案

文物,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认同。代代先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往往都曾跨越漫长岁月,躲过无数浩劫。巴西国家博物馆突遇大火,留给世界一声叹息。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重创,也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记警钟:文物保护,不能掉以轻心,保护好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

【结合背景材料,分析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容易,进而提出观点,保护好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文化传承。】

如今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然而文化遗产能否得到科学合理的保障,依然要画个问号。就可移动文物来说,展览策划越来越丰富,但文物安全保护意识则有待提高。特别是在一些基层文保单位,由于资金、人员不足,管理意识不到位,藏品库房分类混乱,甚至连库房基本温湿条件都难以保证。而就不可移动文物而言,有些地区存在文物保护完全让步于城市经济建设的现象,比如曾经一些地区用少量水泥抹平“最美野长城”。推广预防性保护的理念,任重道远。

【问题分析,分析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保护文化遗产不应只局限于文物本体,还应致力于挖掘其文化价值,为社区营造、城市建设、文明养成提供营养。在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已延向更广范围,不仅包括对文物古迹保护前、中、后期的系列工作,还包括对文物古迹周边人文、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划和保护。故宫“研究性保护”可谓摆脱了了单纯修复工作的传统观念,让文物“活”起来,【引用名言,为对策的提出找出依据,并以此展开论述,并结合题目材料,展开一轮和论述。】

中公教育

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最好的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更要把文化遗产从死的文物变成活的历史。只有本着对国家、民族、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每个人都应担起文脉传承者的重担,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让中华记忆历久弥新。

【结尾呼应观点和对策,并呼吁号召每个人行动起来,为文化遗产保护蓄力。】 主要来源:

人民日报: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 作者 马苏薇(有修改)

上一篇:关于艺考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形势分析下一篇:品质主管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