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诗词九要

2024-08-17

欣赏诗词九要(精选6篇)

篇1:欣赏诗词九要

欣赏诗词九要

(一)扫除字词障碍(包括查明典故)

阅读诗词可能会碰到两种情况:第一种通俗易懂,没有艰涩的字词,也没有生僻的典故,比如清代陆次之的《五人墓》:“五人五匹夫,五人五君子。埋骨在青山,题名在青史。”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能读下来;但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不见得能读懂;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可能读懂,但未必能挖掘出其中深刻的含义。其中的关键是要了解“五人墓”是怎么回事。高中同学读过张博的《五人墓碑记》,因此可能读懂,但要从赏析角度讲。能从此诗挖掘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人,应该怎样生;又应如何死”,就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了,所以,通俗易懂的诗词不见得能理解深透。

第二种情况是有较多的生字和典故。读下来都较困难,这就非借助工具书不可了。比如南宋戴复古的.《饮中》这首七律:布衣不换锦宫袍,刺骨清寒气自豪。腹有别肠能贮酒,天生左手能持螯。蝇随骥尾宜千里,鹤在鸡群亦九皋。贤似屈平因独醒,不禁憔悴《离骚》。

此诗困难的是用典太多,全诗共用了五个典故。

一是“别肠贮酒”。此为古语,言酒量过人,

二是“左手持螯”。典出《世说新语》:晋代毕卓嗜酒如命,曾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三是“蝇随骥尾”。典出《后汉书・隗嚣传》,刘秀曾对隗嚣说:“……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超群。”骥,良马也。

四是“鹤鸣九皋”。典出《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九皋,指深远的水泽淤地。

五是“屈平独醒”。典出《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被放逐于滨,遇见渔父,见屈原“颜色憔淬,形容枯稿”便问他何以到这个地步,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但查清典故并不是目的。关键是搞清作者用典意图即他想通过用典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

比如第三个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什么?从原诗句“蝇随骥尾宜千里”来看,估计复古有难言之隐。这从“宜”字可以看出。既是“随骥”本应(宜)可以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里有两种推测:一是复古曾有意“随骥”,想借他人名势而封印成名,结果却落了空。二是并无事实,只是假设:如果我有蝇苟之心,便可“随骥尾”,也早该飞黄腾达了,然而我不愿做这种丧失气节的事,从复古的性格和经历看,当以后者的推论为准,这由下句更可得到印证。

这就联系到第四典的用意。复古以鹤自比,觉得自己是鹤立鸡群,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鹤的本性。鹤总要独立孤鸣,其声闻于野,而鸡群是无法理解的。诗人为自己绘出一幅孑然傲立,顾影自怜的画像,清高傲岸使他不可能去作“蝇随骥尾”的事情。

这样,两典就和作品的思想联系起来了。由此更能深刻理解诗人阶

[1][2][3][4][5]

篇2:欣赏诗词九要

(一)扫除字词障碍(包括查明典故)

阅读诗词可能会碰到两种情况:第一种通俗易懂,没有艰涩的字词,也没有生僻的典故,比如清代陆次之的《五人墓》:“五人五匹夫,五人五君子。埋骨在青山,题名在青史。”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能读下来;但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不见得能读懂;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可能读懂,但未必能挖掘出其中深刻的含义。其中的关键是要了解“五人墓”是怎么回事。高中同学读过张博的《五人墓碑记》,因此可能读懂,但要从赏析角度讲。能从此诗挖掘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人,应该怎样生;又应如何死”,就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了,所以,通俗易懂的诗词不见得能理解深透。

第二种情况是有较多的生字和典故。读下来都较困难,这就非借助工具书不可了。比如南宋戴复古的《饮中》这首七律:布衣不换锦宫袍,刺骨清寒气自豪。腹有别肠能贮酒,天生左手能持螯。蝇随骥尾宜千里,鹤在鸡群亦九皋。贤似屈平因独醒,不禁憔悴《离骚》。

此诗困难的是用典太多,全诗共用了五个典故。一是“别肠贮酒”。此为古语,言酒量过人。二是“左手持螯”。典出《世说新语》:晋代毕卓嗜酒如命,曾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三是“蝇随骥尾”。典出《后汉书·隗嚣传》,刘秀曾对隗嚣说:“……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超群。”骥,良马也。四是“鹤鸣九皋”。典出《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九皋,指深远的水泽淤地。五是“屈平独醒”。典出《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被放逐于滨,遇见渔父,见屈原“颜色憔淬,形容枯稿”便问他何以到这个地步,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但查清典故并不是目的。关键是搞清作者用典意图即他想通过用典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

比如第三个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什么?从原诗句“蝇随骥尾宜千里”来看,估计复古有难言之隐。这从“宜”字可以看出。既是“随骥”本应(宜)可以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里有两种推测:一是复古曾有意“随骥”,想借他人名势而封印成名,结果却落了空。二是并无事实,只是假设:如果我有蝇苟之心,便可“随骥尾”,也早该飞黄腾达了,然而我不愿做这种丧失气节的事,从复古的性格和经历看,当以后者的推论为准,这由下句更可得到印证。

这就联系到第四典的用意。复古以鹤自比,觉得自己是鹤立鸡群,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鹤的本性。鹤总要独立孤鸣,其声闻于野,而鸡群是无法理解的。诗人为自己绘出一幅孑然傲立,顾影自怜的画像,清高傲岸使他不可能去作“蝇随骥尾”的事情。

这样,两典就和作品的思想联系起来了。由此更能深刻理解诗人阶性格特点。再说第五典。诗人以屈原的遭遇类比自己,痛切地感到当前的社会,尤其是南宋统治者们恰似楚亡前夕的状态,生活在醉生梦死之中,而诗人又不能“随波逐流,哺糟啜离”,那么也只好任其“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像屈原一样赋《离骚》那样的悲世之作了。明白此典,再看“贤似屈平因独醒,不禁憔悴赋《离骚》”这一结尾就可豁然贯通了。

诗中用典必须查清,但更重要的是弄清典故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当然要弄清这一点,很可能还需对作者生平、写诗背景有所了解。

上面说了读诗可能碰到的两种情况,读词亦然。如王先的《人月园·元夜》就属通俗易懂的一类: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园时。禁街萧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更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帐。

全诗除“禁街”(指皇区、皇宫大内等禁地)值得查一查之外,再无难懂的词句。但要体会出作者写元宵之夜的意境特点,也非易事。元宵节在古代是非常热闹的节日,尤其在宋代更甚。

柳永描写元宵有这样的词句:“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一对比,你就能发现此词的特点了。所以,别看字面上通俗易懂,要想分析透彻,也不大容易。

第二类词作可用姜夔的《湘月》为例。下面仅录上片作一简要分析。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这里描绘了一幅非常优美的画面。你能体会出来吗?你看,日沉西山后,暮色渐渐笼罩远处的山峦。从晚霞映天到暮色苍茫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幻。朦胧清幽的暮景藏着深不可测的美的精华,正怂恿诗人大舟浮水乘兴一游。天色更加暗了,劳累了一天的渔民也都收网归家,水面上原有的撒网声,鲜鱼的崩跳声,浪花的激溅声现在已经全无,天光的余辉映在水面上,反射出银色的光斑,水上也许只有大舟击楫之声了。江上不时还有几只水鸟匆匆飞过,它们也要归巢栖息了。寂静的江面上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也逐渐消失,夜,将帐幕完全落下,一轮明月悄然升起,将清辉洒在江面上,再也听不到单调的划桨声,船在水中任其漂流。此时只觉远山近水空寒逼人,月色透过薄薄雾气,弥漫在江面上,更显得朦胧。虽是溽热的盛夏,望着江中小舟洲,水边的草树,不但顿觉溽暑全消,更使人感到一股凄冷袭上心头。“山水空寒,烟月交映,凄然其为秋也。”不是秋寒,却似秋寒,……万籁全息,江面如镜,任“一叶”在江中漂泛,谁也不肯用船桨点破明镜的江水,损害这天然的静美……这是一幅多么清幽的月夜浮湘图呀!可是,你要描绘出这样一个优美的意境,如果连词中的“一叶”、“夷犹”、“汀洲”、“中流”、“容与”、“画桡”等词都弄不懂,怎么可能呢?如果你写不出意境又不解“终年底事”为何意,你就更弄不明白“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这句领起全词的问句是什么意思了。可见,要读懂词,领会其写景的意境,先扫除字词障碍是多么重要了。底事,何事,何以,即为什么。领起句的意思是:与友同游太湖早有旧约,为什么没有实现呢?自问年复一年,为了何事长期辜负这清幽的美景?“一叶”指画船,“夷犹”从容不迫,汀,水边平地;洲,水中陆地。“中流”指湖中(还记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吗?)“容与”,安逸自得貌,一讲起伏徐动貌。(还记得“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吗?)“画桡”,画船之桨,桡rao,船桨。读诗词必须先扫障碍。但扫清障碍不是就读懂了诗词,实际上走完这一步,对诗词尚来分析哩。

(二)了解有关情况

要深入了解一首诗词,除了要扫除字词障碍外,还需了解有关方面的情况。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题目,二是作者有关情况(尤其是和作品关系密切的情况),三是浏览诗词时引起的有关联想。这些联想很可能对你深入理解诗意有推动作用。当然这些联想必须有泛读的基础和审美联想能力。联想往往是自然跳出的,不是冥想可得。但如果你在分析一个诗人的某个时期的诗之前,广泛地浏览他那一时期的其他作品,那么你对那首诗的理解可能会深刻得多。后面我们将举例说明。四是作者的写作风格。还有一点要说明,即对有关背景和史实的了解也很重要,但我们单列为一项,放到第“五要”中具体说明。

当然,不是对所有的诗题、词题都需要研究,但有些题却非研究不可。如李商隐的《花下醉》: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这诗题就很值得玩味。花下醉,真是醉得奇丽,醉得惬意。然而此醉是不胜酒力而微醺呢,还是观赏花艳而陶醉呢?看来,“醉”字却有双关。诗人因不胜酒力而去“寻芳”,已是微醉,看到百花吐艳、溢彩流芳又不禁陶醉,这才有后面“更持红烛赏残花”的情趣。像这样的题目就值得推敲。再如顾炎武的“悼亡”诗,如果你不知悼亡诗的来源及它特指悼念亡妻的意思,分析起来就会失之浅薄。至于像《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杜甫)这样的诗题,如果不弄清“泥饮”(niyin强留客人饮酒,表示十分热情)是什么意思,严中丞是谁。(严武),“美”的词性变化(赞美之意)那就很难往下读诗了。有些词题也不可忽略,它往往点明全词内容和写作目的,为你的分析提供线索。比如郑燮的《沁园春·恨》,这“恨”字就是全诗线索。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题名点明时间、地点和词的内容。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点明是咏荷上之雨,而不是雨中之荷,为你的分析提供了重点。

总之,分析诗词往往就从题目入手,千万不可忽视。第二是了解作者有关情况。这也是分析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诗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作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所以要深刻理解一首诗必须了解作者有关情况。以顾炎武的《悼亡》诗为例: 甘年作家向边陲,坐叹兰枯柳亦衰。传说故园荆棘长,此生能得首丘时? 当然,首先要把“作家”(治家)和“首丘”(《礼·檀弓》:“古人有言曰:‘狐死正首丘,仁也。’”丘是狐穴根本之处。后人谓返葬故里为归正首丘。)查清。但如果不去了解顾炎武的生平事迹,而只从诗面看,也不过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前两句写对妻子的歉疚之情,后两句写对故乡的怀恋,如此而已。但如果你对顾炎武的生平和性格有所考查,对诗的理解就会加深很多。顾炎武出身在江苏昆山,其祖父和母亲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不但使他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更使他懂得要作一个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人。一**五年五月清兵渡江,他毅然到江苏参加抗清斗争,虽未成功,且经受了兵败、母死的惨痛打击,但从此立下了坚定的抗清复明志向,至死不衰。四十五岁决定到北方游历,以便更广泛地结交抗清志士,从此一直奔走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后在山东定居。一六七七年他六十五岁时又从山东迁至陕西华阴,但仍然不忘抗清复明,最后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因上马失足,受伤病死在山西曲沃。他自离家二十多年直至七十岁寿终,一直为两件事奔忙;一是抗清,二是作学问。却从未回家探望过一次。这中间他的外甥都已做了清朝的大官,几次写信请他南归,都被他严词拒绝。其实他并非毫无思家之情,但为了不作异国臣子,为了学术研究,他鄙弃了可以轻易得到的高官厚禄,他的这种心情和高尚品格,难道在他的《悼亡》诗中丝毫没有反映吗? 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对妻子和故土是怀着多么深挚的感情!但在权衡家与国的重量上在衡量营造家庭的温暖、妻小的安适和深虑国家的兴亡、学术的进步两者的轻重上,他没有迟疑,把全部砝码放在了后者。当我们了解了以上事实后,再看他的《悼亡》诗,就会透过表面看到了贯串在他一生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而深深为之感动了。

第三是由诗句引发的联想。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其他诗句,尤其是表达类似思想的诗句有所了解,还有,也要了解其他各个历史时代的诗人表达类似思想的著名诗句。现以秋瑾的《对酒》为例;不借干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对酒”便可联想起曹操的诗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但一个是表达对离乱的伤感,建功立业的渴望,一个却是抒发拯救祖国的革命豪情。第一句可从其豪气联想到秋瑾的其他诗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但秋瑾也还有做为一个女子的生活情趣和细腻感情:“夏昼初长,纨扇轻携纳晚凉,……浴罢兰泉,斜插茶花映翠钿。”第二句大有李白诗风:“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将进酒》)第三句可想到他的另一些诗句:“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第四句和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思想是相通的。分析一首诗,对这位诗人的其他诗作了解得越全面,分析得可能越透彻;由诗句引起的联想越丰富,分析的说服力可能就越强。第四是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要对一个诗人的写作风格有较深刻的理解,必须研读这一诗人一定量的作品。

这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是较困难,也是没用必要的。但对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风格有个最基本的了解,却并不困难,同时也是必要的。如《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屈原作品)是浪漫主义源头。汉代古诗有悲怆色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则苍凉雄健。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李白诗感情奔放,极富浪漫色彩;杜甫诗沉郁凝重,诗风富于变化。乐天(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义山(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批“花间派”词人(韦庄、欧阳炯、李询、孙克宪等)词风既有农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作品。李煜词颓蘼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永叔(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希文(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山谷(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易安(李清照)词婉约凄切,诚斋(杨万里)词新鲜活泼。号称小太白的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稼轩(辛弃疾)的词风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的作品。

另外的格律派词人姜夔的特点却是精心刻意、清妙秀远……这些诗词风格一直影响到明清诗坛,因此我们在秋瑾的诗词中也不难找到古代诗风的影响。分析诗词,若对作者的风格有些初步了解,将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苏拭是北宋豪放词派之首,可是看看他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其悲戚哀婉并不在李清照《声声慢》之下。

(三)研究布局结构

诗词无论长短,分析前都要研究结构。尤其是较长的诗词,如果不能解剖,分成几块,那就很难入手分析了。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全诗共120句,内容非常丰富,如果你逐句串下来,每句的意思大致能懂,但全诗的脉络却显得模糊。所以必须进行结构分析,把诗分成三大部分: 尽口君王看不足。写出一个重色轻国的天子,一个娇媚恃宠的贵妃,为后面迷色误国必然演出的一幕血泪悲剧做好铺垫。、魂魄不曾来入梦。写爱情破灭,贵妃赐死。尽力渲染凄凉萧索的环境以突出明皇的寂寞和悲伤。“此恨绵绵无绝期”。写贵妃已在仙境,但两人对爱情的向往已成泡影。最后点出“长恨”的题旨。这样对全诗的概貌有了基本理解。再对每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就较容易了

短诗也一样要分析结构,如郑燮的题画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结构上讲,首句写根坚,不但为第二句写根基铺垫,且为后两句的万劫不毁张本。第二句写根基,第三句写磨难(结合他的经历分析)已经可以看到韧竹(实际就是作者)的坚韧性格。第四句写骨气,把韧竹形象推到最高潮。四句诗,句句推进,前后照应,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词如果是双调,已分出上下片,大的结构已然分明,一般规律是上片重景下片重情。如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上片写江边所见雄伟景色。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束句,承上启下,过渡到下片赞扬周瑜的英雄业绩,进而和自己对比,抒发出人生如梦的消极慨叹。但词的结构并非全是上景下情。如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上片)便已含很深的感情:江水中有多少逃难百姓的眼泪!西北望长安,可叹被群山所阻,哪里望得到!忧国忧民之情已跃然纸上。对诗词结构的分析,有时可看出作者的匠心,好的诗词句段不可轻移,是非常严谨的。

(四)体会诗中意境

意,指作者的主观想像;境,指客观存在的环境。意境是客观景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经再创造的产物。意境本来就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有我之境。读诗如果不能把作者创造的意境体会出来,当然就不会产生审美感受。因此读写景诗体会意境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现在我们该回答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了。如何把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所写的意境体会出来呢?请看下面这段描写: 这是一个长镜头:在去往黄四娘家的小溪两旁,绿肥红艳,姹紫嫣红。诗人一路走,一路观赏,浮在花的海洋中,弥望的是奇花异卉,闻到的是浓郁花香。从色彩的艳丽,到沁人的花香,都使诗人沉浸在美的享受中。镜头集中在大小各异、色彩不同的花枝上。镜头推近,映出众多花朵。千朵万朵已使人有数不尽之感,但写其多还不能写出花的质感和重量。而压技低却形象而逼真地写出花的质和量。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读者仿佛看到数朵硕大的花团盛开在绿叶陪衬下的枝叶中。微风吹来,枝条在微微颤动,似有不胜花重之态,而艳丽的花朵却含靥放蕊。显出一种少女对青春的矜夸。这是一个多么迷人的镜头啊!“压”“低”两字不但写出花朵的大而多,同时从静态中写出微微的动态,更赋予花枝以感情,引发读者广泛的联想。?

再看,戏蕊彩蝶在花丛中流连忘返,不时在花间翩翩起舞。如果说上两句还是描绘花朵静态的妩媚,那么第三句则写出戏蝶动态的舞姿。这里的“戏”和“舞”都用了拟人之法,写出了众多彩蝶忽上忽下、时左时右、乍停乍飞,扇动翅膀的优美舞姿。此时作者已把艳丽的花丛作为背景,而把镜头集中在翩然起舞的彩蝶上,由静过渡到动,更加深化了“春意闹”的意境。但作者并未止笔,正当诗人也“流连”于花艳煤舞之时,耳边又传来黄莺娇嫩的啼声。至此,诗人便把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受写全。

从多方面唤起读者的美感体验。“恰恰”两字也恰到好处地写出诗人对当时意境的潜在感受:当诗人从视觉、嗅觉感知外界自然的色艳、形美、花香、蝶舞等多种景色时--恰在此时从听觉又感知了娇莺自由自在的啼叫,这就形成了一曲多角度的优美的自然交响曲,今诗人也令读者陶醉在这一幅大自然的美景中。诗人不可能像小说家那样把自己创造的意境详细地给你描绘出来。只有通过你的想象,才能把诗合成一幅幅生动画面并像电影一样衔接起来。这也是一种审美创造。

每个人的审美联想可能不尽相同,但都可以得到审美愉悦。联想越丰富越细致,画面便越生动越动人。诗是形象的又是凝炼的,它为读者提供了广泛的想象余地。阅读写景诗如果缺乏这种想象力,那就必然觉得枯燥无味了。学习诗词鉴赏应该逐渐培养锻炼这种能力。比如给你一首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迹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你能把诗的意境描绘出来吗?不妨试一试。对于写景诗意境的体会可参见本部分第一个问题中对姜夔《湘月》的描绘。

(五)考查有关背景(包括了解有关史实)

有些诗词在阅读时并不需要去考查背景,如某些写景诗,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等。

但有些写景诗却较为复杂了。比如南朝诗人江淹的《望荆州》: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悲风挠重林。云霞肃川涨。岁晏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此诗结构可视为前八后六两部分。前八基本上是写景,后六则重在抒情。但写景中已带有浓烈的政治悲叹,和后面的抒情实为有机的整体。

首句便言自己是奉义到荆州的。江淹曾作为属僚随宋建平王刘景素往镇荆州,而刘景素早有谋反之心。江淹已有察觉,曾规诫苦谏,但刘因受左右怂恿已难易辙,故此江淹时时有危惧之感。下两句描写楚塞之长,实为夸张之笔,恐怕有侧写镇守荆楚责任重大之意。而再下的写景也正是他危惧之感的外现。深秋,凄冷的荒郊,万木萧条,一阵悲风吹过,发出阵阵哀鸣;天上的云霞照在暴涨的沮漳二水之上,更显得周围一片寒瑟。这寒秋之景正象征着政治前景的险恶。岁晏君如何这里的君当指刘景素。

岁晏似有双关,一指时令已至深秋,另似暗指刘已到岁暮途穷之日,预示其险恶前景,故有君如何之问。从玉柱、金樽来看,似乎这是一次露大宴饮,但既无热烈场面,又无欢愉情绪,有的却是一片冷寂。琴瑟不奏,徒然蒙上一层露水;金樽未饮,白白凝上一层冷霜。突然,不知那里奏起《苦寒行》来。这支描述行军艰难苦寒的乐曲,更增加了诗人的悲戚。刘景素不久移镇京口,与腹心日夜谋议,江淹知祸机将发,又赠诗隐谏,终触怒刘而被斥为吴兴令。不久,刘举兵失败,招致杀身之祸,而江淹幸免株连。联系他写《望荆州》前后背景,便知此诗绝非一般游山玩水之作。全诗这种冷寂悲惧的基调,如果你不知道当时的背景和诗人的处境,你就会感到莫名其妙。或者只视为一般纪游之作,那就谈不上对诗的深刻理解了。我们在前面还曾提过范仲偷囊皇状省短抟啤罚ǖ诙糠质闱槭械亩梁笥懈欣ぃ┒琳馐状室残攵苑吨傺偷木⑺枷胍约氨尘坝兴私猓裨颍源实睦斫獠皇鞘е潮。褪敲馨俪觥4蠹抑溃吨傺鸵运囊磺粤贡车摹队婕野痢范骨Ч牛对姥袈ゼ恰分械南忍煜轮嵌牵筇煜轮侄忠殉汕Ч琶洹?

他确实不愧为一位忧国爱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然而《剔银灯》一词看去却颇为消极,似乎诗人已看破红尘,视宦海为畏途,大有生年不满百,一醉解干愁之叹。你怎么解释这个矛盾?如果你不了解某些史实,你就会陷入迷惆之中。《中吴纪闻》载:范文正与欧阳文忠席上分题《剔银灯》,皆离劝世之意。可见这是即席应答之作,且有劝世之意。象是一位老人回顾一生后对青年语重心长的教诲。全词主旨,上片象是站在字宙来看人间的争战,觉得真是用尽机关,徒劳心力,政治斗争,军事谋划,无非是徒劳心力,争来争去又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大家都象刘伶一样,唯酒是务,焉知其余呢!作为一个政治家,竟产生以醉酒来逃避现实的思想,不是很难理解吗? 然而纵观范仲淹的历史,对他的消极情绪并非不能找到一些原因。仁宗时,他迁吏部员外郎,因忤吕夷简而罢知饶州。

庆历三年(1043)他已64岁,任参知政事,同富弼、欧阳修等向仁宗建设十事,主张改革官制,重视农桑,整顿武备,减轻徭役,又因被谗,出为河东陕西四路宣抚使,徙青州,在赴颖州途中病死。这是他一生中两大挫折。尤其是改良运动的受挫,他和欧阳修一样,在政敌的打击和排挤下,不可能不产生消极思想。因此当他雪染双鬓、回首一生时,感到了政治斗争的险恶和无聊,进而产生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的想法也就可以理解了。

再看下片,是对少年学子提出的由衷告诫:人世都无百岁,少痴老成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这里作者给人们算了一笔帐:一般人都活不了一百岁,而年幼时尚未涉世,幼稚不免愚顿;到年老时,脑筋迟钝,四体不灵,弯腰驼背,也不免笨拙;只有中间一段,年富力强,思敏体健,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只可惜一些少年总是把心计牵挂在功名之上,或追利禄而蝇营狗苟,或逐功名于宦诲沉浮。到头来怎么样呢?还不是用尽机关,徒劳心力!最后作者提出忠告: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当你们面对一品那样的高官,千金那样的厚禄时,请先问一问白发人,问问他们怎样才能避免陷在那争名逐利的可怕漩涡中。统观下片内容,虽从结构上象是上片思想的推进,但因为强调了看破名利,强调了看重韶华,强调了去问白发,遇到名利的诱惑又如何回避,这就可以使我们把作者的思想引到更积极方面去理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由此可以看出,范仲淹一生就没有牵系浮名、看重名利。

他的忧乐全系于国家和人民之上。如果我们把刘伶一醉的消极成分削减,而把作者看作一位指导少年如何步入人生的白发,那么他所指出的道路应当是一条正直而积极的道路吧!由上述分析可知,如果你不了解作者的有关经历,你就无法解释他的消极思想;但如果你不能全面了解作者思想的单调,你就很难看出词中的积极万分,也分辨不出贯穿全词的主线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了。人的感情毕竟是复杂的,在人生旅途中必定会反映出多层面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当然在弯路的行进中总有一个大趋势,在思想的大动荡中也有一条主流。我们读《剔银灯》也会感到在消极的心绪中却不觉得颓唐,在人生经验的大总结中仍含着几分耿介。可见,分析诗词还需要一点辩证思想。

(六)深味诗外之意

诗是形象的艺术,诗人总是通过形象打动读者,表达自己的感情。即使是直抒胸臆的作品,也往往含着更深层的原因有待挖掘。如前面讲过的郑燮的《沁园春》(恨)就是一例。词中对恨的宣泄己到极点,但恨什么,为什么恨,却要每个读者去体会。“诗言志”,但如果都是直言其志而一览无余,恐怕就不成其为诗了。宋代诗人梅圣俞说,最好的诗应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诗最忌写得太直露,而要“言有尽而意无穷”(苏轼语)既然如此,那么体会诗外那个“无穷之意”就特别重要了。李白有一首《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写的是一个少妇在秋夜凝思呆望,站立已经很久,露水已沾湿罗袜,她还凝望着秋月,毫无睡意。可以想见,此诗写的是思妇的愁怨,但全诗无一“怨”字,而愁怨充满全诗。诗人写的是形象,而感情须你自己体会。如果你体会不出诗外的“怨”字,那就无法言诗了。前面还提到韦在的一首《陆金陵府相中堂夜饮》,这首七律从结构看,前三联极写夜宴欢歌乐舞、豪华富贵的场面,而最后一联却跌出一个“愁”字。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从表面看,这“愁”也许是对好景不长的惋惜,也许是留恋豪华的享受?如果你这样理解这个“愁”宇,那就不浅薄了。在这“愁”字的背后,应该说还包含着很深的内涵,而这些意蕴都必须在诗外寻找了。首先得了解韦庄所处的时代特点。韦庄生活的年代,唐王朝已是日暮途穷。黄巢起义大军的浪潮已席卷长安,地方上的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军阀混战弄得兵燹遍地、民生涂炭,而僖宗只好四处逃窜,求得偏安一隅。

这样一个政治大动荡的局面,投射在士大夫阶级的思想感情上,往往表现出一种伤感的愁绪。虽然有些人在纵情声色的欢乐中可以暂时求得麻醉,忘却前途的黯淡,但一些清醒的头脑也会产生消亡前的危俱,不由唱出无可奈何的挽歌。这首《中堂夜饮》在一片珠光宝气的眩照中透出了作者隐隐的哀愁。这简直是大厦将倾的预感,末日将临的哀鸣。韦庄的思想,在国家危亡,哀鸿遍野之际,虽然还提不到杜甫那样忧国忧民的高度,但他毕竟看到了那些高官显贵骄奢淫逸的后面隐藏着多么严重的危机。他以较为清醒的头脑,窥出无可逆转的事态趋势,因而产生一种浓重的愁思,在客观上使读者鄙视、憎恶那些穷奢极侈、置国家人民于不顾的达官贵人们,这不能不算是他的可取之处。其次要分析一下尾联的深意。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世间也没有永驻的欢乐。而杯盘狼藉、灯灭舞散的场面更使人倍感寂寞和凄凉。此处诗人用了一幅半月斜天,江水呜咽的荒寂夜景来和上面三联造成巨大反差,从而加深了这一“愁”字的意蕴。第三,要了解韦庄是个什么样的人。韦庄是长安杜陵人,并且是唐朝宰相韦见素之后。可见他和李唐王朝是息息相关的。但此时的唐王朝已是岌岌可危,他也流落到镇江。西望长安,思乡之情顿起;北顾中原,忧国之痛何堪!诗人看到半月斜天,不由不想到半壁江山也已朝不保夕,在此兵燹遍地、战乱频仍、前途黯淡、凶吉难卜之际,这些贵人们却还纵情声色,似乎国破家亡不堪一忧,想到此,诗人怎能不愁上心头更上眉头呢?所以这一“愁”字乃是全诗机纽,按动它才能解开全诗。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这一“愁”字,在诗外还有那么多的意蕴,而要挖出诗中含蓄的意蕴,则必须要全面了解诗的背景、考查诗人的身世以及深挖诗中的内涵。

(七)分析艺术特点

接着上面分析的例诗,来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它的突出特点是在极写欢歌乐舞、层层迭进之后,最后跌出一个“愁”字。这就造成了巨大的跌势冲击,恰如把水势不断提高,以形成巨大落差,一下子飞流直下,这种势能则具有更大的打动人心的力量。首联连用三个“满”字,极力张开一幅豪华热闹的画面。颔联不用正比“富贵犹如神仙窟”,却用反说,使人想到海上仙窟的豪华富丽也不过如此了,使其豪华迭进一层。颈联再进一层,以重彩渲染夜间的灯火辉煌和舞姿的溢彩流光。诗至颈联已把豪奢写绝。但这三联都是诗人客观的描摹,却不曾带有一丝欢快,好象冷眼旁观,内心却隐藏着几丝凄凉和哀怨。所以当尾朕蓦然跌出“愁”字时,细细品味并不感到生硬。前三联的迭进已给“愁”字的跌出蓄积了极大的势能,所以一旦跃出力量就大得多了。请再读下面这首诗。晓征戚继光 霜溪曲曲转旌旗,几许沙鸥睡未知。笳鼓声高寒吹起,深山惊杀老黎。这首诗并不难懂,但你能看出它写法上的特点吗?前两句极写其静。拂晓本来就是万物将醒的沉寂时刻,再以潺潺霜溪流水衬之,更给人寒寂之感。可有谁知,在这寂静的环境中却有千军万马在行军。这里本来形成静与动、沉寂与喧嚣的巨大反差,而在此,作者却极力突出静的一面,写其形而避其声。

“霜溪曲曲转旌旗”,这是个鸟瞰的镜头:只见战旗随着弯弯曲曲的溪流在蜿蜒前进。只有形没有声,但这还不足以突出静。你知道,溪岸的水鸟是最警觉的,稍有动静便会扑楞楞群起而飞。此时岸边不知睡着多少沙鸥,在它们身边走过千军万马,它们竟然不曾察觉,周围该是何等的静啊!但在这静中,你又是否看到了戚家军纪律的严明?这里面蕴涵着多么大的战斗力!这正是衬托的妙用。后两句战斗突兀而起。在极静中写笳响鼓呜,前后构成强烈对比。笳鼓之声迭起,一声比一声紧促急迫,侧面烘托出鏖战渐至酣畅。而结句又是一个衬托。你知道,深山多年修炼的高僧最不易受尘世喧嚣的干扰,一般声响无法惊扰他的禅坐,而此处却用了“惊杀”二字,不仅写出鏖战中各种混杂之声音响之大,同时也突出了沉寂和喧嚣的巨大反差,而在这种反差中又使我们感到了戚家军的勇猛和令行禁止,铁一般的纪律。从此诗我们可以悟出对比的力量和衬托的妙用。研究词的艺术特点,最好是抓住最突出的一点分析,最忌泛泛而谈。凡泛泛的分析,如果不是诗作本身确无特点,那就只能说明你对此诗的艺术魅力并无感受了。

(八)推敲用字精巧

古人作诗填词很重视炼字,有时“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此说并不夸张。杜甫就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古诗要求凝炼生动,在格律上又有诸多限制,因此更加要求字字含有丰富的内容。最为大家熟悉的是王安石炼字的故事。他有一首《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日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字,先后换过十余字。最初用“到”,后改“过”,又改“入”,再改“满”,最后定为“绿”字。“绿”字为什么好呢?这里把形容词用作动词,当然在表达上就会更丰富,可从三方面来看:

一、“到”“过”“入”等字只能状出春天来到江南,但写不出春到的景象。而“绿”却能使你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

二、“满”字较前三字为好,因它写出了范围,但却写不出颜色——春季特有的颜色。“绿”却写出了。

三、“绿”字暗暗透出一个“望”字。作者泊船瓜州,而他的家在金陵,此时正有思家之念。遥望江南“又是一年春草绿”,思乡之情顿生。如果用“到”“过”等字就传达不出这种感情了。还有大家熟知的“推敲”这一典故的来源。唐代诗人贾岛作诗很重视炼字。一次在驴上得一联佳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觉得其中“推”字也可用“敲”字,正在用手做推敲的姿势时不觉冲撞了韩愈的行轿。韩愈得知缘由,考虑了一会对贾岛说,“推”字音义浊重,不如“敲”字更能传达当时意境。确实,“敲”字在极静中写出声,有衬托之妙。唐代僧齐已有一首《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校开。”郑谷见之,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技开。”后僧视郑为“一字师”。

元代有个著名诗人叫萨都拉,曾写了一联诗云:“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后听了一老人的意见,把上联的“闻”字改为“看”,全句顿时生色不少。大家知道,诗的意境讲究调动读者各种感官来体会。此句上下联一“闻”一“听”,不但相重,且不能使视听互衬,声色辉映。改一“看”字便有了视觉之景,听觉之声,意境更加完美。古人既然如此注意炼字,我们读诗当然要注意字的表现力。前些部分以举过不少例证,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中的“压”“低”等字,郑燮《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咬”字,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夜宴》中起句的三个“满”字等等。几乎对每首诗中的某些用字都值得推敲,但推敲时一定要仔细品味诗人用字的表现力。

再举一例:白居易的《暮江吟》首句为“一道残阳铺水中”。用了一个“铺”字。至少可以使我们想到以下三个妙处。一者言其残阳漫江之广;再者状出红日西沉,已落江面,光照之角几乎与江面重合,这才有平铺之感;三者写出光照的强度已由白无直射的强烈转为日暮斜射的柔和。“铺”使人联想到柔软波动的絮被,恰与荡起涟漪的江面吻合。如果用“洒”就缺乏整体感了。

(九)品味音韵和谐

我们读古诗,尤其是律诗和绝句,往往感到铿锵悦耳,节奏和谐,有一种音韵上的美感。古人讲吟诗,可见诗必须读出来才能体会它的美感,这种美感来源于句式上的整齐,声调上的平仄,节奏上的和谐。至于词,本来就是可以唱的,当然有很强的音乐性。诗歌和其他文学形式不同,尤其是古诗,都寻求有整齐的句式,从《诗经》中的四言到唐诗中的七言排律,句式都很整齐,读起来就有一定节拍,显示出一种音乐性。如“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相鼠》)两字一节,四言一拍,节奏非常鲜明。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二二三式的七字句,七言四拍,读起来也很和谐。但有些古诗每句字数并不象律诗那样整齐,但一样使你感到节奏鲜明,显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比如李白的《将进酒》,这本来就是东汉乐府曲调,句式虽比较灵活,但决不杂乱。句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幕成雪。”三七七构成一句,两句相对,有极鲜明的节奏。有时长短参差的句式不但不会破坏音乐性,反更使句式错落有致,显出特有的韵味。如杜甫的《饮中八仙》。

篇3:欣赏诗词,首先是欣赏自己

要避免焦躁,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欣赏自己。最可怕的不是别人不喜欢你,而是你不喜欢自己,觉得钱比别人挣得少,看到别人会紧张,想想身上有很多毛病;做的很多事是自己不愿意的,这也是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原因。我们多读一点书,多读一点诗词,多少可以摆脱一些焦躁,自己也会喜欢起自己来。

古诗这个东西常常是这样,小时候读不太懂,但朗朗上口,读得兴高采烈,后来就疏远了,就觉得跟我有什么关系?那是因为你对它了解得不深,没有把诗词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如果说文学创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不是由作者一个人完成,而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情感和经验用一种他认为完美且有创造性的语言形式,封存在诗词中。你去解读时,会把自己的人生情感和经验注入进去,把你的事件投放到他的诗歌意境中,产生了你对人生的感受和体会,它就变成了属于你的作品。

当然,你对古诗词的理解与你调动的知识背景有关。你能够调动的知识背景越丰富,你对诗词的理解越深厚。写诗追求一种情感的恰当表达,以及在这种表达中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所以读诗还需要对语言的敏感性。

我们如何教孩子读诗?我女儿是很小的孩子,有时我会把一首诗演成一个节目、一个过程,很开心。你读一首诗觉得开心吗?你能使孩子也对这首诗觉得很开心或很感动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女儿刚刚可以念句子时,我就让她读这首诗。诗中有非常深的感情,那种无法用言语说清、豪迈又悲伤的感情,那种随时可能丧失生命的惋惜和不愿意。面对死亡威胁时,人不愿意变得很萎靡,表现出一种豪迈,但豪迈的背后又隐藏着复杂的东西。这样复杂的东西,孩子今年读一遍,明年读一遍,从5岁开始读,到20岁的时候,真懂了。

我们为什么还能够喜欢古代诗词呢?因为那是美好的东西,生活在一个更漂亮的空间里,对我们的孩子有更好的感情,这都是很美好的事。这是我们生命中值得做的事。

篇4:欣赏诗词,首先是欣赏自己

要避免焦躁,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欣赏自己。最可怕的不是别人不喜欢你,而是你不喜欢自己,觉得钱比别人挣得少,看到别人会紧张,想想身上有很多毛病;做的很多事是自己不愿意的,这也是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原因。我们多读一点书,多读一点诗词,多少可以摆脱一些焦躁,自己也会喜欢起自己来。

古诗这个东西常常是这样,小时候读不太懂,但朗朗上口,读得兴高采烈,后来就疏远了,就觉得跟我有什么关系?那是因为你对它了解得不深,没有把诗词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如果说文学创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不是由作者一个人完成,而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情感和经验用一种他认为完美且有创造性的语言形式,封存在诗词中。你去解读时,会把自己的人生情感和经验注入进去,把你的事件投放到他的诗歌意境中,产生了你对人生的感受和体会,它就变成了属于你的作品。

当然,你对古诗词的理解与你调动的知识背景有关。你能够调动的知识背景越丰富,你对诗词的理解越深厚。写诗追求一种情感的恰当表达,以及在这种表达中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所以读诗还需要对语言的敏感性。

我们如何教孩子读诗?我女儿是很小的孩子,有时我会把一首诗演成一个节目、一个过程,很开心。你读一首诗觉得开心吗?你能使孩子也对这首诗觉得很开心或很感动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女儿刚刚可以念句子时,我就让她读这首诗。诗中有非常深的感情,那种无法用言语说清、豪迈又悲伤的感情,那种随时可能丧失生命的惋惜和不愿意。面对死亡威胁时,人不愿意变得很萎靡,表现出一种豪迈,但豪迈的背后又隐藏着复杂的东西。这样复杂的东西,孩子今年读一遍,明年读一遍,从5岁开始读,到20 岁的时候,真懂了。

我们为什么还能够喜欢古代诗词呢?因为那是美好的东西,生活在一个更漂亮的空间里,对我们的孩子有更好的感情,这都是很美好的事。这是我们生命中值得做的事。

多读一点书,多读一点诗词,多少可以摆脱一些焦躁,自己也会喜欢起自己来。

篇5:诗词 -诗词欣赏

乌夜啼·临窗思

又值中秋近,小蟾正待团圞。

梦魂生翼飞天末,一缕恰如烟。

牵手秋风俱往,会同北斗寒暄。

无边宇宙人微小,何事挂心间。

减字木兰花·无题

花开别院,翠羽咬咬声碎乱。

缕缕清风,吹尽韶华心似空。

楼干霄汉,任尔二丸轮夕旦。

无赖人生,梦幻成烟耿耿仍。

厅前柳·诗梦

恁销魂,馥馥袭,桃花影,梦中人。

翠长袂临风摆,眼凝神,若秋水,似仙君。

欲化蝶、依依常左右,奈何无语掩篱门。

万种柔情意,寄诗文。掷愁笔,又黄昏。

七律·依韵归、飞、衣、微、稀

鲲鹏直上欲何归?

黄叶离枝任意飞。

日驾天行乘六辔,

尘腾风舞振霞衣。

纤柔小草犹兴盛,

粗壮淹林且式微。

逐鹿争雄名史册,

篇6:陈耀昌诗词欣赏

我用心踩过豫西南平原的麦地它们一如既往的看牢每一粒泥土和着卷曲成针形的叶子

刺痛脚心, 或者天空却不曾飘起一阵风

带走那些泥土和遗落的物事

安静, 慈祥

是我用的最好的赞美词

而实际上却无法恰当的描述这些麦苗在麦地深处

你不会孤独, 更不会寂寞看麦苗撕破泥土的声音和喜鹊飞起的爽心

总是比天亮了还要兴奋再低一点,

闪烁着绿泪的麦苗

会牵动整片麦地的神经在心底默念着未知的言语

和一个久别或者未曾来到麦地深处的影子

互相作揖, 惋惜

我经常用太阳来比喻

我经常做一个比喻

把太阳认作孤独的结晶用它来看待小草, 大地以及奔走在大地上的小草而最终的结果

总是被遗忘的小草不及太阳余温同样的孤独被放高

被提及

连光线也被赋予生命只剩下枉活着的物事和太阳一起重复呼吸却充满悲情

撕裂的光线

在一个早晨又将愈合越来越美丽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欣赏诗词九要】相关文章:

欣赏诗词07-13

好诗词欣赏04-16

诗词欣赏九04-17

唐宋诗词欣赏07-04

诗词附四联欣赏07-20

中国诗词名句欣赏07-22

语文欣赏诗词管理论文04-19

欣赏古典诗词范文06-03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07-27

怎样欣赏古诗词04-28

上一篇:大学生三下乡论文下一篇:超声诊断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