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教小结与案例

2024-08-14

带教小结与案例(精选6篇)

篇1:带教小结与案例

带教小结与案例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承担了普陀区关于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带教任务已经一年,一年间我觉得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无论是实习教师还是我自己,都在这一年中收获满满。

心对心,毫无保留

成为新教师的良师益友,一直是我带教的宗旨。当我第一次面对三位充满活力的新教师,我就对自己说要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她们,让她们不虚此行。在她们的心里我既是严师又是益友。严在我注重对新教师师德的引导,要求新教师在见习期间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带班要求。让新教师了解在学生面前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仪表。当新教师发生一些观念上的错误时,我也会直接向其指出、批评,并要求新教师及时反思。新教师们体会到李老师的严格是处于对她们的负责。同样,我还是她们的益友。当他们在带班中遇到困难或困惑时,我总是会全心全意的去帮助她们,帮助她们理清思路,让她们在了解怎么做的同时,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面对面,改进发展

与见习教师之间的沟通,是落实带教,保证带教质量的有效途径。一年间,我和我的三位新教师坚持“每日一会”制度,每一天的见习后,我们定会在教室里开个圆桌会议,带教老师和新教师面对面的交谈,有时我们会聊一聊今天自己所见习的感触,哪一个场景让新老师印象特别深刻,此时,我就会把我的想法与理念在交流的过程中告诉他们。有时,我也会和她们聊一聊我的成长经历,由于是现身说法,新老师们听后感触很深在随笔中纷纷交流了自己的体会。有时,我们会交流新教师在实践部分环节后的体会,我给他们及时的提出鼓励与建议。就是在这么一个“每日一会”中新教师变得会看、会想、会问、会说。在帮助新老师们梳理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的专业性也逐渐的增强。

实对实,规范实施

在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强调“规范化”操作,在实践中,我总是让新教师在撰写计划后先说课、试教,确保每一次的实践活动都能规范有效。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无论是新教师所在的用人单位还是前来指导的专家都给予新教师肯定,他们认为新教师在一年间专业有了提高,教育意识有了增强。看着他们的进步,我感叹,新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希望他们继续努力,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开辟新的天地。

附案例: 从“我行吗”到“我能行”

背景: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方案一出,见习教师们的议论引起我们的关注,在听取了她们的想法以后,我做了一次分析,大致集中在以下几点:

游戏活动中的观察和讲评我行吗?

集体活动设计我行吗?

运动中安全、动作发展、保育工作都要体现我行吗?

生活活动体现年龄特点我行吗?

总之,见习教师们担心在考核中的现场表现,影响到最终的见习成绩,不主动承担展示活动。

我们没有批评见习教师们的想法,而是从她们的想法中重新思考我们的带教策略和形式是否真正有实效。指导教师们深入见习教师中听取意见,有的面对面的谈心,有的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沟通,详细了解见习教师们的真实想法和建议,对我们的带教策略和形式进行了调整。

带教策略:

指导教师“做”什么?

1、将培训内容分块落实,每块培训内容分解细化成每月内容,并落实到每周和每一次活动;

2、要求见习教师在每次见习时都带着问题、提交问题,接受指导。指导教师根据见习教师提交的问题设计下一次指导方案;

3、指导教师通过布置学习任务,做到任务驱动,让见习教师带着任务区思考。

指导教师怎么“导”?

1、每月必须向所有见习教师公开教学活动一次,起到示范与展示。

2、每月我们邀请资深专家来园,为见习教师讲座,起到专业引领,实地为见习教师答疑解惑。

3、每月对见习教师进行现场案例剖析与诊断,有针对性地指导

指导教师如何“变”

通过一学年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指导教师总结经验,反思方法,不断完善培训方案。

带教形式:

1、有效互动:我们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带教形式。除了每日指导教师和本班见习教师之间的互动外,还采用了指导教师间和见习教师间的生生互动,大家交流带教经验、学习心得,彼此之间洋溢着浓浓的师爱、友爱。

2、跨班学习:除了在指导教师班中观摩,还到平行班中学习,了解同一年龄孩子不同的行为表现,提高解读孩子行为的能力。通过看游戏、评学习、带运动,帮助新教师们结合《指南》和《纲要》等参考用书,较全面的了解各年龄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课程目标、组织实施等。

通过对带教策略和形式的调整,使新教师们的见习工作更加落到实处。在学年末的考核中,见习教师们积极大胆地进行实践展示,在自评、互评、指导教师和领导小组共同评分下,推选出佼佼者,她们分别承担生活、运动、游戏、学习中的一个内容进行实践展示。考核的氛围轻松愉快,大家抱着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心态,在讲评的环节中,见习教师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并进行现场演示。“如果是我,我会这么做………”成了整个活动的主题。

我们的思考:

1、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模式上我们变园长直接管理,指导教师具体操作,为园长是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握培训的总体方向和培训策略;培训组长是大教研组长,全面负责培训工作,检查落实培训计划的执行;指导教师落实培训内容中的具体工作的培训方案和带教好见习教师。这样的管理模式体现了行政监管,业务助推,指导教师具体落实,见习教师主体化地位。

2、在培训的考核模式上我们变四大板块的逐一考核,为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见习教师进行考核,更关注见习教师的自主发展。

我们的做法:

1、建立园长、培训组长和指导教师三级组织形式的培训管理模式。

2、形成日常见习质量考核(即日常见习完成8个要点和40张表格的态度与质量)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采取学员的自评互评;带教教师的定时间、定内容、定要求的检查与评价;领导小组阶段性抽查等多种形式的培训考核模式。

我们的感悟:

1、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与考核,使新教师们从原本的跟从带教教师到敢做了、敢说了,与指导老师之间有了对话,学会了思考,敢于提问。

2、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与考核,让见习教师有高端的视野。可以从优秀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如:善于学习、钻研教育的态度,这些不光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对于教育教学的一种专注。

3、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与考核,也使每位见习教师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中,看到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只要摆正心态,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相信她们的教育发展之路会越走越远。

篇2:带教小结与案例

学期已近尾声,我与姚老师的师徒带教活动也即将结束。在这学期的带教活动中,我们以“互学互助,共同提高”为目标,在工作中积极主动、教学中勇于探索尝试,使我们俩在结对活动中能共同发展。

一、认真做好各项常规工作。

1、我们是搭班,经常观摩彼此的带班。姚老师非常的好学,注意观察与积累我在带班活动中针对一些问题或突发情况时的对策,以及对幼儿进行的的随机教育与指导等,在她自己带班的过程中能积极尝试,并能善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故事、课件、交流等方式帮助幼儿遵守日常活动中的各项常规。在处理问题时也能充分尊重幼儿、耐心细致。

2、我们班较注重幼儿各种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我们共同商议、挖掘幼儿一日生活中可利用的机会,将习惯的养成与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游戏中,姚老师积极鼓励幼儿交往合作,彼此交流,提醒幼儿能遵守游戏的规则;生活中,姚老师细致入微,指导幼儿运动前互相塞毛巾,关心体弱的幼儿;学习中,注意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与语言的发展。运动中,姚老师朝气蓬勃,在与幼儿的锻炼中指导幼儿动作的发展与意志力的培养。

3、各类案头工作有进步。如:逐日计划能依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兴趣来制定与设计,能体现一定的目的性、针对性;随笔能真心感悟、真情流露。

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1、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姚老师能将自己的逐日计划及时的请我指导,我会细致、认真的加以指导,针对目标的制定、提问的有效性、活动的扩展提升等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会询问她对活动设计中的一些想法,在彼此沟通、互学中,共同提高了我们设计活动的能力。

2、我们经常聆听彼此的教学活动,针对活动的设计、提问、回应、反思等进行研讨,姚老师聪慧好学、思维敏锐、条理清晰,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想法,在共同的学习中让我也收获很多。针对一节教案的设计,她会仔细分析教材,寻找其教育价值,设计有效提问,层层递进,从原来只是简单的重复幼儿的回答,到如今的能尝试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梳理与提升。活动的反思也改变了以往的泛泛而谈,而是能有针对性的分析、剖析问题。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能分清主次,把握活动重点,突出重点。

2、在提问的有效性和教师的回应上还需提高。

篇3: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1 案例教学法的兴起

案例研究与案例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 是随着工业生产形势的变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

“案例”译自英语“Case”一词, 该词具有状况、情形、事实、事例等含义。此词用在医学上可译为“病例”, 用在法学上可译为“案例”或“判例”, 而用在教学中就是为适应研究与教学目标的需要, 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 对公司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实际调查之后所做的客观书面描述, 使同行或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进行分析, 从中受到教益与启迪。

案例教学法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 就可视为是案例教学法的雏形。古希腊另一位哲学家柏拉图, 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他把“问答式”教学法编辑成书, 在书中附加了许多日常生活的小例子, 每个小例子都说明了一个原理, 这种日常生活的小故事, 即可视为小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真正运用是在1901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院和法学院。医学院的教师既不能把病人搬到课堂上去, 也不能视病人为实验品, 因此, 临床医生把病人的诊断过程记录下来, 写成日志,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病例。教师根据病例进行讲课, 学生根据病例展开讨论, 如同医生面临病人一样, 学习诊断, 学当医生。

2 案例教学法简述

2.1 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把案例作为一种教育工具, 使学生有机会处于决策者的地位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个人分析和与他人讨论, 学生不断针对案例中的情景界定问题找出各种可选择方案、提出目标和决策标准、做出决策和制订实施计划[1]。实践证明,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极富成效的, 它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 促进了课堂教学从理论向实践转移。

2.2 为什么要应用案例教学法

目前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接触实际少, 实际运用的能力较差。

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 开发智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思维的素材, 只有通过对案例的认真研读, 把握问题的实质,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关键, 从而拿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提出切实可行的营销活动方案。这样, 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 把所学的知识、案例资料与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 使问题得到解决, 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运用和锤炼, 使智力得以开发, 素质得到提高。

(2) 提高应变能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问题情境,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 解决案例中提出的营销问题、决策问题, 从而获得处理类似问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对不同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讨论与解决, 积累解决不同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使学生在将来走上社会工作岗位时, 能够灵活地处理不同情境下的不同问题, 提高了其实际工作的应变能力。

(3) 培养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案例研究、分析、讨论和观点的发表, 可以使学生清楚地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效果和能力的不足, 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表达素质进行合理组合、运用和锻炼, 从而在整体上锻炼、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创造力。在案例的研读、分析过程中, 我们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地进行思考, 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 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灵活性、严密性得到培养和提高。这种立足现实的创造能力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所必备的素质要求。

与课堂同步,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确立选择题目, 由学生根据社会环境中现实发生的市场营销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 在案例发生但没有结果的情况下, 引导学生思考案例发展进程中可能、应该以及理想的结果, 对已经有了结果的案例进行评析, 使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思路、讲出自己的看法, 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护理带教案例的选择

恰当地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基础。一个好的护理案例应具备以下3个方面的条件。

3.1 针对性

针对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针对性。要求所选的案例能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的针对性, 对中专的学生应选择相对来说篇幅不是太长, 所涉及知识点不是太多的案例, 避免因难度太大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专科以上学历的学生则应适当增加案例的难度, 以防难度太小, 难以引起其分析、讨论的兴趣。

3.2 贴近性

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所学的范围, 这样他们在学习时才能有所想, 从而有所思, 学习才会主动。

3.3 启发性

启发性指所选案例应留有较大的分析、思考的余地, 以达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模拟的真实情境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从被动吸收知识的角色中摆脱出来。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理解现实和做出判断, 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从而做出负责任的决定。

4 护理带教中案例教学的过程

4.1 课前准备

4.1.1 带教教师的准备教师准备得充分与否是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 为保证教学效果, 教师应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案例选择:教师应遵循前面所述的选择原则, 从住院病例中认真选择所需案例, 再从教材、参考书、互联网、杂志等相关资料中,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将案例完整地呈现出来。

案例分析:在上课前对案例进行全面而详细的分析, 将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一一列出, 对其中的模糊资料做必要的补充, 在此基础上理出分析的思路。教师只有对案例分析透彻, 抓住案例的精髓, 才能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有效引导, 才能将案例分析引入深处, 否则只能使讨论流于形式。

课堂设计: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对课堂讨论的组织进行预先设计, 包括组织形式的设计和问题的设计。课堂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案例由4个人来完成, 包括基础知识讲解、案例资料介绍、护理教育、健康教育。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在理清分析思路之后, 顺思路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案例教学法的课堂设计包括讨论过程中需要提出哪些问题、每个问题讨论多长时间、讨论到什么程度为止、若没有达到预设的讨论效果又该如何进行启发引导等。通过这些问题将学生的讨论引入深处, 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4.1.2 学生的准备要在课堂上深入讨论案例, 学生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课堂讨论前要求学生熟悉案例内容并查找相关资料, 进行必要的课前分析。对以小组形式讨论的案例还要求学生课前先进行小组讨论, 并完成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

4.2 课堂组织

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中, 教师主要应做好角色转换工作。在课堂讨论中,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 而是讨论的引导者, 讨论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通过提示、反问、追问、鼓励、表扬等多种手段和方法, 营造出轻松而又浓厚的讨论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激发他们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与信心, 使讨论能够进行下去。讨论结束后, 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进行概括与总结, 肯定其成绩与优点, 对其不足之处给出改进的建议, 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得到提高。

4.3 案例分析

护理案例一般有惟一正确的答案, 因此, 在考试中应着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准确诊断、正确提出护理问题、给出恰当的护理措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查,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达到提高其各方面能力的目的。

我们的做法是:出科考试中加上护理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报告的及格标准是: (1) 必须找出并分析案例中的核心问题与主要关联问题; (2) 应根据案例所提供的信息正确诊断疾病; (3) 必须依据病案提出正确的护理问题; (4) 必须给出正确的护理措施; (5) 给出护理评价。

4.4 总结

每完成一个案例教学, 都要进行总结。总结主要抓3个方面: (1) 基础理论的理解水平和深度, 语言表达方面的水平和技巧; (2) 各组织的得分, 并评出最佳综合和最佳单项方案; (3) 分析不足之处, 并研究出对策和改进方案。总结应先由学生自己总结, 然后由教师对涉及到的知识加以总结概括。

5 案例教学法应用总结

虽然案例教学法有诸多的优点, 但是在护理带教教学中也不能片面地强调其重要性而忽视其他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是以护理理论为基础的, 没有理论基础则案例分析无从下手。因而, 在护理带教实践中应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效结合, 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法将护理带教实践带入课堂, 通过对护理带教案例的学习与分析以及在群体中的共同讨论, 促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护理情境和护理过程, 建立真实的护理带教感受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护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介绍案例教学的产生和案例教学法, 论述案例教学的意义和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 并做总结。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护理带教,应用

参考文献

篇4:“高校导师带教”校本研修案例

关键词:高校导师带教 ; 校本研修 ; 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11-001

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教育、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以学校教师专业成长需求为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资源优势为依托,在教师发展共同体相互作用下,进而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下,由学校自行设计与策划安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实践与研究彼此融合的过程与活动。

校本研修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种功能,2014年我校校本研修的一个典型案例是《高校导师带教研修——初中骨干教师专业再成长的校本实践研究》。

一、我们的设想

2013年之前,我校只有1位特级教师、1位大市学科带头人、15位市区学科带头人,落后于同类型学校。而在对我校40岁以下的教师进行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有何建议?”的调研中,绝大多数中青年教师希望得到各种更专业、更有效的教师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获得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因此,“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再成长”成为学校校本研修的一个重要课题。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是以科研为龙头、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目标,集科研、教学、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教学与科研单位,于是学校想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的科研学术力量,落实我校发展规划,凝聚骨干教师团队,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层次,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我们的方案

2013年9月,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签订了合作项目协议书。项目分两期,在三年内完成。每期华师大派出五名教授,每位教授分别带教三位研修学员。按照协议书,他们为每名骨干教师制定了培养计划与个人专业成长方案;指导骨干教师在听科研讲座或其他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完成4篇学习体会;指导骨干教师认真开好三堂课,完成三篇教学设计与课堂行为反思,从而促进校本教研活动;指导骨干教师在读书的基础上,完成两篇读书札记;指导骨干教师完成一项行动研究课题,并完成一篇教科研论文。导师来校指导每学期不少于三次,研修的平江骨干教师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学校课改和学校发展确定研究方向,开展研究,期间要有研究成果在知网收录的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其读书笔记和论文以及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将汇编成集。

三、我们的收获

1.提升学校课改品味。我校的课改进入关键期,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的合作项目——高校导师带教研修,为学校的实践探索找到了理论依据,为学校的课改从更高层面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可以说是一次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的深化和升华过程。

2.提供教师展示机会。在教授们的推荐下,我校教师参加了第二届“华夏杯”全国中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全国首届洋思高效课堂教学大赛、全国中小学微课程设计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优秀成果展示、全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创新教具交流等,获得了五个一等奖和多个其他奖项。我校教师带着“学·教·评相融合的课堂” 研究与实践成果参加了华师大第12届国际课程论坛“指向改进的教学与评价”会议,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关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2月1~5日,学校成功举行了为期一周的“思练结合、学教融评——探寻苏式课堂”华师大带教骨干教师汇报展示课,这项活动为我校骨干教师提供了锻炼、展示的平台。

3.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按照研修项目的要求,在导师们的引领和督促下,学员们养成了每开一次课、每听一次专家讲座、每看一本书、每参加一次沙龙活动,甚至有时聊到感兴趣的话题后,都会总结、思考,形成文字,乃至论文,思和记逐渐成为一种习惯。第一批研修学员基本上都是各个学科的教研组长,他们又将研修的理念、研修的习惯带到了本组,扩大了校本研修的成果。

4.提振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导师的听课、评课,学员们潜移默化地学会从理论的高度清晰地剖析一节课的得与失;通过参加导师安排的外出参观学习或研修团队沙龙活动,学员们能够在与导师的互动交流中解疑释惑,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学员们在教学中自信心大增,大胆尝试,改变原有风格,突破固有模式,教学方法更多变,教学手段更灵活。

5.提点教师以生为本。教授们每一次踏进课堂,每一次与研修学员沟通,总是将“以生为本”放在首位,一言一行中始终渗透着对学生的关爱、关注和尊重。教授们提出课堂上的老师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游戏、辩论、竞赛换着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新的期盼,有学的动力;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要探究其元认知,而非简单的批评和订正;在课堂上除了师生互动,更要重视生生互动,“学习金字塔”顶端上的“听讲”只占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自主学习。

四、我们的反思

1.调整研修节奏。纵观第一期的带教研修活动,可以看出后期活动过于密集,除了行动研究课题的结题和论文答辩外,还安排了“思练结合、学教融评——探寻苏式课堂”的课堂展示活动、微讲座、主题沙龙等,使研修学员疲于应付。针对第一期研修过程 “前松后紧”的现象,第二期带教研修活动将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2.提高研修实效。带教的五位华师大导师虽然都是国家各个学科领域中的领军人物,但他们对初中教育尤其是苏州市的初中教育课堂接触并不是很多,而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走,研修学员们希望除了得到一些宏观的指导及建设性的意见,能够和教授有更多的接触机会,让教授更多地了解初中教育的实际情况,让学员有更多机会提问、教授有更多时间解惑,以便学员获得更多、更具体、更针对性的学科指导。

3.拓展研修范围。在研修活动中,尽管研修学员获得了很多展示交流的机会,但他们更希望借助华东师范大学这个高平台,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参与观摩学习,与更多区域的优秀教师开展交流,从而提高课程实施能力;希望教授推荐优秀的教育书目,组织讨论,指导阅读,来拓展研修的宽度和深度。

篇5:带教小结(施兵)

2011学年第二学期带教小结

—————施兵

为了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让他们尽快适应教育岗位,学校选我担任张婷老师的带教工作,这一年来,我和张老师时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自从建立带教关系以来,通过张婷老师本人的虚心好学,在教学能力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以下是在本学年对她工作的指导小结:

一、指导教案的书写。作为一个新教师,教案的书写是首要的事情,我首先规范了她的教案,尤其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们经常进行探讨,使得教学目标更加符合新课标的理念,目标的确定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更加具有可测性。同时也指导张老师备课,分析教材,使其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尽快让新教师在课堂中能应用自如。

二、指导上课的方法。我经常深入张老师的课堂中,指出她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帮她改进了教学方法,使她对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本学期4月份学校组织同课异构的教学公开课,在备课前,我指导她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如何熟悉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她如何引入课题,如何分析课堂中所涉及的问题等方面。为了保证公开课的质量,我让她提前在另一个班级试讲,通过我的听课,我发现她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各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教学用语、问题的设置等方面我都为她提出一些改善意见。张老师认真听取并采纳了我的意见,这些通过教学实践得出的经验对一个新教师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学会反思,持续发展。作为新教师,学会反思,从中学会积累,才能逐步获得自己专业成长经验和个人智慧。这一点张老师受益匪浅。一年来,我结合学校教学活动,抓住教学实践中的锲机,指导她经常写教学反思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此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思路,拓宽教学理念。指导她学习先进经验,寻找原因,明确改进措施,这样,带领她逐步得到提高,走向发展。对于每次公开课后的听评课,通过教研组其它老师对她在本节课上的点评,让她写课后反思:(1)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大程度;(2)知识点落实是否到位;(3)例题及课堂的练习的选择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4)课堂中是否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5)课堂中为题的设置是否能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等方面。

四、指导其辅导后进生。张老师所带的班级外地生较多,学困生较多,但我与她始终不放弃,克服困难,引导学生的数学兴趣。对于特困生,我要求张老师对学生进行家访,与学生一起商讨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由于张老师大学刚毕业,对于教学有较高的激情,这一年来,张老师经常利用课后辅导学困生,班级的学习氛围有了较大的改善。

五、成绩方面。张老师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工作,安心地拼搏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通过一年的带教、培养,在短短的时期内,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数学教学者一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本学期的初次公开课中,虽显稚嫩,但是还是得到了教研组其它老师的一致好评,进步明显。

此外,这一年的带教,张老师身上的朝气、热情、激起另外我的上进心,也让我感到

宝钢三中2011学年带教小结

了危机,意识到自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修养修养再修养。在她渴求知识的真诚前,我深感自己要勇于探索、勇于进取,勇于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让自己适应新的课改要求。这样才不愧于真正的师傅。

篇6:师徒带教小结

光明学校附属幼儿园苏海兰

一学期的解放路幼儿园的带教生活临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的感慨,很多的激励,和很多的收获。在这里我要感谢解放路幼儿园给我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使我的各方面的能力都了一定的转变和提高。

我的带教老师——唐老师,各方面都是比较优秀的老师,在与她共同相处、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感受到她充满睿智的思想和较强的教育行为能力。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使我受益非浅,同时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这一学期来点点滴滴的成长。

我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每次带教学习我都认真记录,记录唐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记录其他学员们富有个性的观点。对于每个活动,我都积极地参与讨论,并且进行及时地反思评析。每次回园后,我也都会在空余时间认真地思考推敲,并且有目的地在班中进行一些尝试。

在教育的实践中,我总会碰到许多的问题,遇到许多的困惑,是唐老师一次次清晰、精彩的带教活动为我指点了迷津,解答了我一个个的疑团,比如:怎样引起幼儿们的学习兴趣,怎样引导幼儿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何进行随机教育,如何整合幼儿各方面的知识、经验,等等。她的每一个活动都是条理清晰,环节紧凑的,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或者从情感上,都使我真正领悟到了主题背景下中班学习活动的各领域整合的无穷魅力。

在唐老师的带教活动中,常常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集声、光、图、像于一体,它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也使孩子们的活动兴趣更加浓厚。唐老师也会尽量使用真实的教具,比如:提供各种真实的物品让幼儿体验耳朵的用处;在吃吃各种水果的过程中找到果核,并且通过亲自动手种一种,体验果核的作用;在大家一起分享大馒头的过程中感受到馒头的馅有很多的种类,每种都有营养,都要吃;等等,让幼儿既感到了兴趣又丰富了经验。受到唐老师的启发,我也根据本班的实际,尽量将多媒体技术整合于教学活动中,也尽量地创造条件使用具体形象的各种教具在活动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次的带教学习可谓是收获多多,很多的经验值得我去学习、实践与反

思,不但让我有了理念上的迁移更有了实践中的感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切实地把新课程的理念用于教育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实践经验。

上一篇:活动执行流程规范下一篇:支教团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