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中国当代诗 错误

2024-08-08

语文 -中国当代诗 错误(精选6篇)

篇1:语文 -中国当代诗 错误

语文 -中国当代诗 错误

错误

 

(一)明确目标

1.学习《错误》,了解郑愁予的简历及诗歌创作特点。

2.学习《错误》,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3.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二)整体感知

1.导人新课

导语设计:郑愁予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杨牧曾说过:“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活动设计1]学生口述,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相机补充或纠错。结合多媒体展示,了解我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要点归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自各个解放区、来自原来的国统区、来自新光复的沦陷十多年的敌占区的各路诗人,他们大会合了,应和着亿万人民的同声欢呼,涌起了意气风发的诗的高潮。“诗人们作为时代的歌手,老一代新一代无不热血沸腾。他们几乎在同一个清晨,都甩干了久积笔端的血水、泪水,蘸饱欢乐的酒浆,写起光明之歌,解放之歌,建设之歌”,写起共和国的颂歌。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政治对诗的过多影响,特别是“文革”的发生,给共和国新诗以极大的打击。到了新时期,新诗好似山洪狂啸,春花怒放,极一时之盛。

作为新生力量的第三代创作群,如舒婷、顾城、杨炼,他们的诗像夹泥带沙的湍流,跳跃奔突、飞溅、穿鸣于乱石涧底,有一股冲劲,富有活力,使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诗歌创作蔚为壮观。

[活动设计2]学生介绍作者郑愁予,教师相机补充。

要点归结: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不过,他说自己完全没有袭取古典诗的遗产,大家认为他的诗有古典的神髓,只是因为他有古典诗人的情操,但诗的语言主要是白话,表现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体验。

郑愁予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对此,郑愁予不以为然,他说:“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也许正是仁侠精神和浪子情怀的结合,才使郑愁予的诗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

3.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问题设计]诗题中“错误”指的是什么?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述这首诗隐含的故事。

(先自由读全诗,再齐读,亦可设计为教师配乐范读(或使用磁带)。思考研讨。)

要点归结: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无心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三)目标完成过程

[活动设计]品读全诗,根据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诗中“我”与“你”的形象的理解及表达情感的把握。

(品读诗句――思考――小组交流――推选代表发言――小结)

要点归结:

这是一个半开放性的话题,可以各自表述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我”也可以理解为浪子无家可归的悲哀。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的心态是一种漂泊,等待着有一天能够有个定位,他们在台湾岛上仅是一个过客,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失落惆怅感。(如果尝试把郑愁予的其他诗作与《错误》相对比的话,不难找出有力的旁证。如郑愁予《情妇》中“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和“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两行,皆表现出女子空守闺中,等待主人公归来的主题。另一首诗《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裸着的臂用纱样的黑夜缠绕。于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长岁月中,空等着男子归来的凄凉心境。)

朗读指导:要把握住主人公的心情:久盼无音讯的失望、孤寂,听到马蹄声时的喜悦、充满希望,再听马蹄声渐去渐远的失落。辅之以适当的技巧处理,尝试朗读。

(四).总结扩展

[.总结]

《错误》这首诗共九行,、九十四个字,篇幅不长,但艺术上却很有特色。从结构上看,隐含着纵横两条线索。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从横线来看,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正是因为“我’’从江南走至女子的处所也不进去,女子期盼的“容颜如莲花开落”,等待的炽情变成了心灰意冷。最后两句本应该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所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小倒装句。这样的安排,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发出光彩。

这首诗另一动人之处是其语言之美,特别是“美丽的错误’’数字。这句话原本就是矛盾,“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

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错误》至今仍能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打动人。这种情感不伪装、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

语文教案-中国当代诗 错误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语文 -中国当代诗 错误

[教学要点]

1.学习郑愁予的《错误》,体会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掌握用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2.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体会作者追求的幸福世界及表现出的博爱之情;感受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欣赏《错误》 1.解题

郑愁予,本句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郑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郑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郑愁予的诗以婉约见长,他的爱情诗更是清新婉约。这首《错误》便是这样。此诗以江南的小城为中心意象,写思妇盼望归人的情思,意境优美深婉。

2.让学生反复朗读全诗,直至能背诵。

3.学生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自由赏析,然后教师点拨。明确:诗歌第一节短短的二十个字却溢满了清丽而婉伤之情,用莲花来象征江南女子的纯洁与柔美,思妇敏感的情绪随着莲花的一开一落微妙地变化着。本节长短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漫长。“开落的莲花”倒装为“莲花的开落”形成音韵美。

诗歌第二节用两个比喻写思妇的心。深闺中思妇的内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紧掩”着的“小小的窗扉”,脆弱、敏感、内蕴,充满古典的风韵。比喻新颖巧妙,“小小的”两次重复形成轻盈柔美的韵律。把“向晚”“紧掩”这动态的词语倒装后,不仅化板为活,加强了语言的变化,而且也更委婉地表现了思妇的心理。“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帏不揭”四个否定句呼应,既加强了抒情的深婉,又助于音调的和谐。

诗歌第三节点明了诗题和全诗和抒情视角。“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其优美的意象,独特的矛盾语言成为流传甚广的名句。

4.重点品味:“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一句中“美丽的错误”有何含义,表达效果如何?

明确:“美丽的错误”原本就是矛盾的。“达达的马蹄声”点燃了思妇重逢的喜望,因而“美丽”。但这马蹄声仅仅是从前面路过,不为她的期盼而停处,因此希望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

二、引导学生自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海子简介

海子(1964~1989年),原名查海生,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主要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水作品集》。海子被列为中国当代先锋诗人的代表,诗风自由率真,多表达对生命真诚的热爱和痛惜。语言简约流畅,铿锵有力,富有艺术感染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全诗。教师作诵读提示: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像的尘世,一切都那么新鲜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要注意读出诗中积极、昂扬的情感。

3.师生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1)诗人是如何围绕“幸福”抒发情感的?

明确:本诗是一首风格明快、感情强烈的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诗歌一开始,就点出了主词“幸福”,同时,以“幸福”贯穿全篇,并得以逐层强化。第一节,诗人选取平常的生活细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都是“幸福”之所在,因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二节,诗人的“幸福”溢满心胸,无法独享,要把“幸福”告诉“每一个人”,“幸福”的情感得以强化。第三节,要让“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感染上诗人的幸福,陌生人也会得到幸福,诗人的情感再次扩大强化。整首诗都洋溢着乐观、欣喜、幸福的情绪,有极强的感染力。

(2)海子对“幸福”是怎样阐释的?和常人的幸福观一样吗? 明确:诗里海子理解的“幸福”生活是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隐逸诗人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常人理解的“幸福”不同。普通的“幸福”生活,不外乎是物质的丰富与奢华,世俗感官享受的满足,政治和文化观念上的“权力”“业绩”等生命本真所不需要的东西。而海子把“幸福”理解为生命得以自我呈现和自我满足的一种资源。生活虽然粗朴,但生命居于其中却能尽享自由和快乐。这种理解的“深度”非常人所及。

(3)诗人将自己的“幸福”传递给“每一个亲人”“山”“河”和“陌生人”,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将自己获得的“幸福”传布与他人、他物,意在说明他要让每一个世间漂泊的灵魂都关注“幸福”、理解“幸福”、体验到获得“幸福”时的人类大善大美的至境。还在于他希望整个世界和人间都成为“幸福”的家园,让其中的每个人都能和自己一样幸福愉快地活着。这表明了诗人的内心洋溢着博爱之情。

(4)诗人是否真的移居于“面朝大海”在“春暖花开”中的“一所房子”里,过着先人那种粗朴的生活?我们该如何理解诗歌的主题?

明确:“春暖花开”中的“一所房子”如同神话中的“房子”,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它只是诗人渴望的精神家园的象征,理想中的形象化描绘。诗人借“居”于其中粗朴生活的描述及传达与亲友感受的叙述,表明自己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对人间真情的希冀和向往。

(解说:关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不同读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如本诗的创作背景或目的。有人认为它创作于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都在新的社会思潮和生活方式面前受到冲击,或固守,或崩溃,或更新,该诗表达了海子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女友的爱情诗。“感受到了作者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并想把这种感受传达给每个人,但从诗歌里,我们更能体会到一种超越自我的生命关怀。”(曾一果)再如作品的情感问题。有人认为诗歌情感是积极、昂扬的。也有人认为:在暖橙色的基调中,我们不能不注意诗中一些特别的“音符”,“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幸福”是一种带有后验性质的感觉,不可能去“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意味着“今天”的不如意、不幸福,“明天”的幸福只能是诗人热切的期盼、美好的憧憬,寄寓了诗人善良、真挚的意愿和对理想热烈的追求。海子一方面歌唱生命,歌唱生命中的激情,歌唱生命辉煌的瞬间;另一方面,他又看到这生命注定要遭受的阻力。于是他被迫去表现这生命的痛苦。由此,我们感受到了诗中潜在的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对抗。鉴于上述情况,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生命体验为着眼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课堂练习

以“我眼中的幸福”为题,谈谈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受。

四、课文总结

当代优秀的诗作从崭新的审美角度为新诗带来了无限生机,不仅使诗人的艺术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而且使诗歌本身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它们又像挟泥带沙的湍流,跳跃、奔突、飞溅、穿鸣于乱石涧底,有一股冲劲,富有活力,为中国当代新诗走向世界做出了很大贡献。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错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捕捉生活中的某一物象,展开联想,赋于其一定的象征意义,写一首短诗。3.阅读郑愁予的《天窗》,体会其抒发的思想感情。天 窗

郑愁予

每夜,星子们都来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卧着,好深的井啊。自从有了天窗

就像亲手揭开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星子们都美丽,分占了循环着的七个夜,而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呢? 源自春泉的水己在四壁闲荡着 那叮叮有声的陶瓶还未垂下来。啊,星子们都美丽

而在梦中也响着的,只有一个名子 那名子,自在得像流水„„

提示:这首诗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用鲜活的现代生活语言,表现了非常具有古典意味的纯然之美。诗人自喻为“天窗”,并由这一情绪推动着诗意的进展,使其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随着诗人的情感前行,会发现《天窗》一诗,原来是一首美丽的情诗。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辩论: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惯中,男刚女弱,女性在男性的保护伞下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为男人解除后顾之忧,这样的爱情是美丽的,家庭是幸福的。解放后,职业女性不

断涌现,提倡男女平等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爱情观也发生了变化。究竟是传统观念好还是新型观念好?

2.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民歌》,完成(1)~(2)题。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 也听见 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 也听见 梦 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 也听见 笑 也听见

(1)对诗句的解说不够恰当的一项是()A.“从青海到黄海”“从高原到平原”强调了能听见这首歌的区域之广。B.“从早潮到晚潮”“从A型到O型”是说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血型的人都能听见这首歌。

C.“风”“沙”“鱼”“龙”都能听见,是说所有一切的事物都能听见这首歌。D.“醒”“梦”“哭”“笑”都能听见,是说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听见这首歌。(2)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颂了中华民族艰苦拼搏,团结奋斗,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B.这首诗构思巧妙,小中见大,所谓民歌,应是民族之歌,民气之歌。

C.全诗多用反复,是吸收了《诗经》的创作手法,可算是“重章叠体”之作。

D.各节句式长短不一,也不押韵;而从节与节之间的关系和整个结构看,又有严谨的间架和整齐的节奏。诗中联想自然,富有诗意。如由“青海”“黄海”联想到“风”“沙”,余此类推。

参考答案:

篇3:语文 -中国当代诗 错误

关键词:煤矿诗,当代文学教学,文化语境

文学的发展与时代语境密切相关, 作为工业文学的一部分, 煤矿诗的发展与特定时期社会的发展及文学观念的形塑有极大关系。樊洛平在考察十七年工业文学形态时认为, 弃旧向新的时代巨变和新中国工业化的伟大进程, 为当代工业文学的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新中国特定文学生态环境中对工农兵文艺方向的倡导, 前苏联现实主义工业文学创作风貌的直接影响, 以及当代工业文学作家队伍的时代构成与创作素质, 则为工业题材文学拓展了自身的发展动力。因此, 就整体的当代文学教学来说, 对煤矿诗歌的分析与讲授有其特殊性, 需要我们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与思考。首先, 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进入历史语境, 了解当代中国文学一体化进程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如何使得诗歌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其次, 当今的学生阅读五六十年代的诗歌, 很难进入诗歌独特的抒情方式, 要从文学史料及文学现象的角度, 引导学生感受煤矿诗歌的时代性特征, 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煤矿诗歌的表现形态;最后, 还应该注意以代表性诗人作为分析对象, 从个案解读深化对文学史的理解。

一.时代语境与文学身份

煤矿诗的发展, 不仅与当时的工业化推促及政治文化语境有密切关联, 也与煤矿工人自身对社会及自我的认知有极大关系, 这一时期的工业诗及煤矿诗的写作者有不少是以工人身份为自己代言, 表达对工作及新社会的热情。这与当时整个社会对工人阶级的肯定有关,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 中将工人阶级定位成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革命彻底性的领导者。因而在建国初期工业建设和政治文化紧密结合的语境中, 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及英雄形象不断被形塑。就煤矿诗而言, 以工人身份进行的创作都充满了热情与豪情歌颂新的生活, 最具代表性的即有“煤矿诗人”孙友田的第一部诗歌集 《煤海短歌》, 以颂歌类型的诗为主, 在形塑工人阶级新形象, 抒发工人阶级豪情壮志的同时, 诗歌充满了阶级情感及浓厚的政治意识, 以鲜明的时代色彩展示了当时的文艺语境。

在当代文学中, 以矿工身份、矿工视角对煤矿世界进行再现的煤矿诗有其独特性。首先煤矿诗人的文化知识积淀大都不够丰厚, 进入文学创作凭借的更多的是激情而非才情;其次他们并非追求诗歌的美感, 口语化、通俗化的表达使得诗歌直白有余而张力不足;再次个体的书写者在表达情感时往往是集体的代言者, 诗歌的情绪比较单一。这些特征与老一代诗人或新一代的知识分子诗人受到新的政治文化氛围的牵制而进行的转变由所不同, 像老诗人冯至写的《煤矿区》、郭小川的《煤都夜景》和《别煤都》、邵燕祥的《姑娘们, 爱矿工吧》等, 这些诗歌都从外在视角观察煤矿、写矿工, 而非一种纯粹的实写。有“煤矿诗人”之称的孙友田在出版于1962 年的诗歌集《矿山锣鼓》的后记《学诗杂记》中说到自己写诗的经历, 提到早年在淮南煤矿学校学习时, 到井下实习, 从矿山回学校都带着一本实习日记和一本“顺嘴溜”, 他自己认为说诗有点太捧它们了, 虽然他也很清楚地认识到他写诗的很多不足, 比如艺术修养低, 好踩“大诗人”的脚印模仿别人的修辞方式等。但毕竟五六十年代的文化语境让他无法意识到他的诗歌最根本的局限在于意识形态的束缚, 这种束缚导致了诗歌的平淡以及艺术张力的欠缺, 他认为他早期的诗歌模仿别人的痕迹比较重, 直到1958年大跃进以后, 才在诗歌习作中唱出矿工自己的声音, 而且认为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不应该用来“对月长叹”而是应该用来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孙友田早期的煤矿诗歌的特征也是当时很多工人写诗的共性, 所存在的问题也具有普遍性。

因而, 当我们在梳理煤矿诗歌的发展时, 一方面要注意到孙友田这样的创作者所具有的代表性及其对煤矿诗歌发展的推动意义, 但同时也要以理性的眼光思考在特殊时代语境中这些诗歌所存在的问题。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对煤矿诗歌的分析尤其需要结合当代文学的发展形态, 引导学生大量搜集并研读相关文献史料以深入理解时代性与诗人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煤矿诗歌创作的相关资料阅读及梳理, 深入探析当代文学中工业文学的发展样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 可以用分组讨论的形式, 组织学生以不同任务进行分组搜集材料, 研讨, 然后形成代表性的观点在课堂发言讨论。

二.写实与抒情:战斗意识、革命思维与政治抒情

董健等主编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 在论述二十纪五十年代中国当代诗歌中的“战歌”时认为, 战歌在很大程度上是诗人战争思维的演绎, 战歌所表现的战争往往是一种比附, 如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改造乃至种种生活事件, 都被看成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被视作一场生死考验, 而频繁的政治运动则在另一方面强化了这种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战争意识。这种战争意识和战争心理, 在五六十年代许多诗歌中都有鲜明的痕迹, 就煤矿诗歌来说, 孙友田在五六十年代的煤矿诗歌创作深深烙下那个时代的痕迹———“走进矿山看一看”矿工们打响的都是煤战, 在诗歌《煤海泪花》中, 将煤炭比喻成需要被征服的对象, 采煤也被当作战争。这种意识也渗入到对煤矿中各个层面的再现, 像写矿工的性格, 是一种战斗性格, 矿工的手则是“手上道道沟纹, 记着地下战斗。” 矿工们也成为有勇有计谋的英雄, 或是整装待发准备采煤的“战士”, 或是“地下开路急先锋”, 有时也在诗中以英雄指代矿工, 有时是直接出现“英雄矿工”这样的字眼对矿工进行肯定和颂赞, 同时抒发作为时代主人公的英雄意气和豪迈之情。不仅是矿工, 矿山的电工也被比喻成“云山的雄鹰”, 矿车的轰隆声也被说成是“像战马在扬蹄长鸣”, 而煤洞则被想象成“前沿的指挥所”指挥夺煤战争。

对于那个时代的诗人来说, 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新诗人, 除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 文学教育及文化宣传对革命历史的强调都深刻影响了他们对诗歌表现方式的选择。就孙友田来说, 他的煤矿诗歌受到当时革命历史叙事及政治抒情的感染, 如在1960年写于枣庄煤矿的诗歌《枣庄人》所描绘的是英雄矿工的儿子, 所想到的则是“铁道游击队”的好汉及那个时期的“车厢里摆开杀敌的战场”, 这种革命历史意识的冲击下回到煤矿中同样是对煤矿中的革命历史的回复和想象。另一首写于1960 年的《老矿长》将革命斗争和采煤融合在一起, 老矿长的一只胳膊断于抗日, 如今一只胳膊是在指挥采煤的战役。在叙事长诗《矿山鸟声》中写在恶狗当道、坏人掌权的时代, 王小弟家破人亡, 流浪到矿山, 被穷矿工收留, 在矿工们和地下党的教育下成长, 从捡煤核到当矿工、参与罢工斗争到最后在斗争中献出生命的故事。在六十年代的语境中, 这样以阶级意识和政治思维进行的革命历史叙事是较为常见的。

可以说, 孙友田的煤矿诗歌, 无论是在对矿工、煤矿进行写实的层面, 还是以阶级意识进行整治思考的层面, 都是战斗意识、革命思维和政治抒情的融合, 这是时代的烙印也是诗人无法摆脱曾经的文学体制规约的痕迹, 他之所以能够进入今天文学史的记忆, 也正因为他的诗歌创作表现了当时的政治文化, 与时代主流合拍, 同时也是当代文学制度建立之时符合制度要求的文艺创作。

在当代文学史教学中, 因为煤矿诗歌本身缺少美感, 学生通常不愿意阅读, 因此在教学中要强调这一类诗歌的史料价值, 分析其创作的特殊性, 可以通过分析个案诗人的创作历程, 将具体的诗作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进行分析, 让学生感悟煤矿诗的特殊性,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不同层面的评析和反思, 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三.结语

有论者指出, 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中工业题材的小说相对于同时期的农村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知识分子题材来说成就不高, 这一点也是当代文学研究者的共识, 其原因除了中国现代文学缺乏工业文学的传统, 还在于这一时期工业题材、工业主义以及工业政治所面对的文化政治困境。工业主义及政治文化影响下的豪情与激情, 在历史沉淀之后渐渐失去了原有的色彩, 这也是当代文学史常常将其视为一种文学现象进行考察的原因, 煤矿诗歌的存在与发展正是在这一层面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樊洛平.十七年工业文学形态论[J].中州学刊.1999 (3) .

[3]孙友田.矿山锣鼓[M].北京:作家出版, 1960.

[4]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孙友田.煤城春早[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2年.

篇4:语文 -中国当代诗 错误

关键词:煤矿诗 当代文学教学 文化语境

文学的发展与时代语境密切相关,作为工业文学的一部分,煤矿诗的发展与特定时期社会的发展及文学观念的形塑有极大关系。樊洛平在考察十七年工业文学形态时认为,弃旧向新的时代巨变和新中国工业化的伟大进程,为当代工业文学的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新中国特定文学生态环境中对工农兵文艺方向的倡导,前苏联现实主义工业文学创作风貌的直接影响,以及当代工业文学作家队伍的时代构成与创作素质,则为工业题材文学拓展了自身的发展动力。因此,就整体的当代文学教学来说,对煤矿诗歌的分析与讲授有其特殊性,需要我们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与思考。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进入历史语境,了解当代中国文学一体化进程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如何使得诗歌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其次,当今的学生阅读五六十年代的诗歌,很难进入诗歌独特的抒情方式,要从文学史料及文学现象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煤矿诗歌的时代性特征,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煤矿诗歌的表现形态;最后,还应该注意以代表性诗人作为分析对象,从个案解读深化对文学史的理解。

一.时代语境与文学身份

煤矿诗的发展,不仅与当时的工业化推促及政治文化语境有密切关联,也与煤矿工人自身对社会及自我的认知有极大关系,这一时期的工业诗及煤矿诗的写作者有不少是以工人身份为自己代言,表达对工作及新社会的热情。这与当时整个社会对工人阶级的肯定有关,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将工人阶级定位成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革命彻底性的领导者。因而在建国初期工业建设和政治文化紧密结合的语境中,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及英雄形象不断被形塑。就煤矿诗而言,以工人身份进行的创作都充满了热情与豪情歌颂新的生活,最具代表性的即有“煤矿诗人”孙友田的第一部诗歌集《煤海短歌》,以颂歌类型的诗为主,在形塑工人阶级新形象,抒发工人阶级豪情壮志的同时,诗歌充满了阶级情感及浓厚的政治意识,以鲜明的时代色彩展示了当时的文艺语境。

在当代文学中,以矿工身份、矿工视角对煤矿世界进行再现的煤矿诗有其独特性。首先煤矿诗人的文化知识积淀大都不够丰厚,进入文学创作凭借的更多的是激情而非才情;其次他们并非追求诗歌的美感,口语化、通俗化的表达使得诗歌直白有余而张力不足;再次个体的书写者在表达情感时往往是集体的代言者,诗歌的情绪比较单一。这些特征与老一代诗人或新一代的知识分子诗人受到新的政治文化氛围的牵制而进行的转变由所不同,像老诗人冯至写的《煤矿区》、郭小川的《煤都夜景》和《别煤都》、邵燕祥的《姑娘们,爱矿工吧》等,这些诗歌都从外在视角观察煤矿、写矿工,而非一种纯粹的实写。有“煤矿诗人”之称的孙友田在出版于1962年的诗歌集《矿山锣鼓》的后记《学诗杂记》中说到自己写诗的经历,提到早年在淮南煤矿学校学习时,到井下实习,从矿山回学校都带着一本实习日记和一本“顺嘴溜”,他自己认为说诗有点太捧它们了,虽然他也很清楚地认识到他写诗的很多不足,比如艺术修养低,好踩“大诗人”的脚印模仿别人的修辞方式等。但毕竟五六十年代的文化语境让他无法意识到他的诗歌最根本的局限在于意识形态的束缚,这种束缚导致了诗歌的平淡以及艺术张力的欠缺,他认为他早期的诗歌模仿别人的痕迹比较重,直到1958年大跃进以后,才在诗歌习作中唱出矿工自己的声音,而且认为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不应该用来“对月长叹”而是应该用来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孙友田早期的煤矿诗歌的特征也是当时很多工人写诗的共性,所存在的问题也具有普遍性。

因而,当我们在梳理煤矿诗歌的发展时,一方面要注意到孙友田这样的创作者所具有的代表性及其对煤矿诗歌发展的推动意义,但同时也要以理性的眼光思考在特殊时代语境中这些诗歌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煤矿诗歌的分析尤其需要结合当代文学的发展形态,引导学生大量搜集并研读相关文献史料以深入理解时代性与诗人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煤矿诗歌创作的相关资料阅读及梳理,深入探析当代文学中工业文学的发展样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可以用分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以不同任务进行分组搜集材料,研讨,然后形成代表性的观点在课堂发言讨论。

二.写实与抒情:战斗意识、革命思维与政治抒情

董健等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在论述二十纪五十年代中国当代诗歌中的“战歌”时认为,战歌在很大程度上是诗人战争思维的演绎,战歌所表现的战争往往是一种比附,如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改造乃至种种生活事件,都被看成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被视作一场生死考验,而频繁的政治运动则在另一方面强化了这种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战争意识。这种战争意识和战争心理,在五六十年代许多诗歌中都有鲜明的痕迹,就煤矿诗歌来说,孙友田在五六十年代的煤矿诗歌创作深深烙下那个时代的痕迹——“走进矿山看一看”矿工们打响的都是煤战,在诗歌《煤海泪花》中,将煤炭比喻成需要被征服的对象,采煤也被当作战争。这种意识也渗入到对煤矿中各个层面的再现,像写矿工的性格,是一种战斗性格,矿工的手则是“手上道道沟纹,记着地下战斗。” 矿工们也成为有勇有计谋的英雄,或是整装待发准备采煤的“战士”,或是“地下开路急先锋”,有时也在诗中以英雄指代矿工,有时是直接出现“英雄矿工”这样的字眼对矿工进行肯定和颂赞,同时抒发作为时代主人公的英雄意气和豪迈之情。不仅是矿工,矿山的电工也被比喻成“云山的雄鹰”,矿车的轰隆声也被说成是“像战马在扬蹄长鸣”,而煤洞则被想象成“前沿的指挥所”指挥夺煤战争。

对于那个时代的诗人来说,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新诗人,除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文学教育及文化宣传对革命历史的强调都深刻影响了他们对诗歌表现方式的选择。就孙友田来说,他的煤矿诗歌受到当时革命历史叙事及政治抒情的感染,如在1960年写于枣庄煤矿的诗歌《枣庄人》所描绘的是英雄矿工的儿子,所想到的则是“铁道游击队”的好汉及那个时期的“车厢里摆开杀敌的战场”,这种革命历史意识的冲击下回到煤矿中同样是对煤矿中的革命历史的回复和想象。另一首写于1960年的《老矿长》将革命斗争和采煤融合在一起,老矿长的一只胳膊断于抗日,如今一只胳膊是在指挥采煤的战役。在叙事长诗《矿山鸟声》中写在恶狗当道、坏人掌权的时代,王小弟家破人亡,流浪到矿山,被穷矿工收留,在矿工们和地下党的教育下成长,从捡煤核到当矿工、参与罢工斗争到最后在斗争中献出生命的故事。在六十年代的语境中,这样以阶级意识和政治思维进行的革命历史叙事是较为常见的。

可以说,孙友田的煤矿诗歌,无论是在对矿工、煤矿进行写实的层面,还是以阶级意识进行整治思考的层面,都是战斗意识、革命思维和政治抒情的融合,这是时代的烙印也是诗人无法摆脱曾经的文学体制规约的痕迹,他之所以能够进入今天文学史的记忆,也正因为他的诗歌创作表现了当时的政治文化,与时代主流合拍,同时也是当代文学制度建立之时符合制度要求的文艺创作。

在当代文学史教学中,因为煤矿诗歌本身缺少美感,学生通常不愿意阅读,因此在教学中要强调这一类诗歌的史料价值,分析其创作的特殊性,可以通过分析个案诗人的创作历程,将具体的诗作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进行分析,让学生感悟煤矿诗的特殊性,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不同层面的评析和反思,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三.结语

有论者指出,20世纪50—70 年代的中国文学中工业题材的小说相对于同时期的农村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知识分子题材来说成就不高,这一点也是当代文学研究者的共识,其原因除了中国现代文学缺乏工业文学的传统,还在于这一时期工业题材、工业主义以及工业政治所面对的文化政治困境。工业主义及政治文化影响下的豪情与激情,在历史沉淀之后渐渐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这也是当代文学史常常将其视为一种文学现象进行考察的原因,煤矿诗歌的存在与发展正是在这一层面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樊洛平.十七年工业文学形态论[J].中州学刊.1999(3).

[3]孙友田.矿山锣鼓[M].北京:作家出版,1960.

[4]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孙友田.煤城春早[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

[6]李杨.工业题材、工业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性”——《乘风破浪》再解读[J].文学评论.2010(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当代煤矿诗歌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750028)

篇5:语文 -中国当代诗 错误

1.初步了解当代诗的发展状况及三首诗作者的简历和创作特色。2.把握三首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仔细品味意境与情理的能力及作品评价能力。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自尊的伟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2.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色。2.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与主题。●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情感意蕴。2.探究式阅读法。用于对重要意象或深刻主题的分析。●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舒婷的《致橡树》,把握诗中的意象及形式结构所孕含的感情和意义;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又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爱情是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极尽才情歌颂它的美好,表达自己的爱情观。“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是其中精彩的两笔。那么当代诗人舒婷又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

二、解题

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

届“1979~1982”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三、整体感知

1.伴着音乐放录音或教师范背全诗。

(解说:教师有感情地范背,便于学生进入诗的氛围,奠定了下步赏析的基础)2.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节拍。出示投影

痴(chī)情 慰藉(jiè)霹雳(pī lì)雾霭(ǎi)流岚(lán)虹霓(ní)3.指定一名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学生评价。4.让学生为诗分层并概括各层大意。

明确:全诗分为两层:第一层由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够”,诗人在宣告自己不愿为男性的附庸,对世俗爱情观的扬弃。第二层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结尾,表达了诗人新型的现代的爱情价值观念。

四、具体研习

1.集体朗读诗歌的第一层,学生思考:本层中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些意象有何特点?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明确:诗人用了“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些物象要么“攀援”借“高枝炫耀自己”“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要么“送来清凉的慰藉”“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这一组意象均表现出依附橡树或无偿地付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出它们与橡树的不平等关系。诗人用“不像”“不学”“不止像”等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表现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

2.集体朗读第二层,然后思考:诗中的“木棉”和“橡树”有何深刻含义?诗中的几组对偶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爱情观? 学生讨论后明确:诗中的“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阳刚的橡树倾诉内心的幻想。用几组对偶句,如“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表达了诗人在相知相恋相依、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共建新型的现代的爱情价值观念的愿望。3.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诗歌前后两层结构上有何特点?(2)诗人的感情有何变化? 经教师点拨后明确:(1)本诗结构上采用先破后立的方法。第一层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使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格价值的抗争的决心跃然纸上。这义无反顾的决心,似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这是诗人对旧的传统强加于女性身上的枷锁的“破”。第二层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现了她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的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这是诗人对自己心中的爱情观的“立”。(2)从感情抒发上看,第1层是升调。诗人以六个比喻句直接列出六个否定,激昂强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泻千里,不可阻挡,仿佛吐尽千年来积压在女性心中愤恨不平的块垒。是反抗,是挣脱,是战斗,诗人以一个勇敢的斗士的面貌出现。这部分的旋律是昂扬、激奋、向上的。第2层诗人感情的抒发是平缓的,从第1层的激昂中跌落下来。诗人以女性的温情,真挚细腻、缠绵悱恻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梦想,像小溪流水潺潺,如一株木棉在清风中摇曳。4.探究式阅读

诗歌通过一系列意象(如“凌霄花”“木棉”等)表达了一种新型的平等的爱情观,除此之外,你还能揣摸出哪些思想意义?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可提供借鉴例子。如:诗的前一部分,“橡树”这一意象是异位于“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一群体意象,作为其对立面呈现于读者面前,且以居高临下的优势雄居其上的。而“凌霄花”的攀附“高枝”以“炫耀”自身,“鸟儿”“痴情”的机械“重复”,“险峰”有意地“衬托”“橡树”的“威仪”,频频传递的是一种被异化、被驯化被僵化了的不平等关系,是下级对上级、后生于师长、个人对集体的绝对服从,是专制政治下百姓对于权威偶象的绝对服从、盲目崇拜。这种迷失自我消融自我泯灭个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人道的主奴关系。诗人否定这一关系,渴望的是后一种“木棉树”以“树的形象”和“橡树”“站在一起”的彼此对等的关系:“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这种亲密和谐的关系是建立在人格独立彼此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关系中,个体的人性得以张扬,人的尊严受到尊重,人的价值得到承认。不难看出,诗人渴望的是人性的复归,追求的是强大自主而又充满激情活力的尊严与人格——“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鄙视的是时代和命运铸就的归属性病态人格。诗歌通过前后两组意象的矛盾和对比,揭示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与否,恰恰是衡量社会进步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尺。(摘自《中语参》2000年1~2期)5.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背诵全诗。

五、课堂练习

阅读舒婷的《神女峰》,思考文后问题。出示投影: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地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行云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天上来鸿

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1)“神女峰”在这里只代表一座山峰?

(2)分析“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和“心,真的能变成石头吗”两句的含义。(3)分析最后两句诗的深刻含义。参考答案:(1)“神女峰”还代表守望、忠贞、温情和承诺。

(2)作者认为:当这种自发个体的真情实感被封建伦理固定成为每一个思妇都必须恪守的道德准则时,美丽的梦就变成了忧伤,人就变成了石头。把活生生的人上升为神,以神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人,这是荒谬的、压抑人性的。(3)弘场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格的觉醒,只有用人的尊严和价值作为标准,才是判断文明和进步的真正准则。

六、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舒婷的《双桅船》,并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赏析文章。中国当代诗三首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郑愁予的《错误》,体会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掌握用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2.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体会作者追求的幸福世界及表现出的博爱之情;感受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欣赏《错误》 1.解题

郑愁予,本句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郑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郑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郑愁予的诗以婉约见长,他的爱情诗更是清新婉约。这首《错误》便是这样。此诗以江南的小城为中心意象,写思妇盼望归人的情思,意境优美深婉。

2.让学生反复朗读全诗,直至能背诵。

3.学生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自由赏析,然后教师点拨。

明确:诗歌第一节短短的二十个字却溢满了清丽而婉伤之情,用莲花来象征江南女子的纯洁与柔美,思妇敏感的情绪随着莲花的一开一落微妙地变化着。本节长短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漫长。“开落的莲花”倒装为“莲花的开落”形成音韵美。

诗歌第二节用两个比喻写思妇的心。深闺中思妇的内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紧掩”着的“小小的窗扉”,脆弱、敏感、内蕴,充满古典的风韵。比喻新颖巧妙,“小小的”两次重复形成轻盈柔美的韵律。把“向晚”“紧掩”这动态的词语倒装后,不仅化板为活,加强了语言的变化,而且也更委婉地表现了思妇的心理。“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帏不揭”四个否定句呼应,既加强了抒情的深婉,又助于音调的和谐。诗歌第三节点明了诗题和全诗和抒情视角。“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其优美的意象,独特的矛盾语言成为流传甚广的名句。4.重点品味:“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一句中“美丽的错误”有何含义,表达效果如何? 明确:“美丽的错误”原本就是矛盾的。“达达的马蹄声”点燃了思妇重逢的喜望,因而“美丽”。但这马蹄声仅仅是从前面路过,不为她的期盼而停处,因此希望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

二、引导学生自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海子简介

海子(1964~1989年),原名查海生,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主要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水作品集》。海子被列为中国当代先锋诗人的代表,诗风自由率真,多表达对生命真诚的热爱和痛惜。语言简约流畅,铿锵有力,富有艺术感染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全诗。教师作诵读提示: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像的尘世,一切都那么新鲜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要注意读出诗中积极、昂扬的情感。3.师生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1)诗人是如何围绕“幸福”抒发情感的?

明确:本诗是一首风格明快、感情强烈的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诗歌一开始,就点出了主词“幸福”,同时,以“幸福”贯穿全篇,并得以逐层强化。第一节,诗人选取平常的生活细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都是“幸福”之所在,因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二节,诗人的“幸福”溢满心胸,无法独享,要把“幸福”告诉“每一个人”,“幸福”的情感得以强化。第三节,要让“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感染上诗人的幸福,陌生人也会得到幸福,诗人的情感再次扩大强化。整首诗都洋溢着乐观、欣喜、幸福的情绪,有极强的感染力。

(2)海子对“幸福”是怎样阐释的?和常人的幸福观一样吗? 明确:诗里海子理解的“幸福”生活是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隐逸诗人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常人理解的“幸福”不同。普通的“幸福”生活,不外乎是物质的丰富与奢华,世俗感官享受的满足,政治和文化观念上的“权力”“业绩”等生命本真所不需要的东西。而海子把“幸福”理解为生命得以自我呈现和自我满足的一种资源。生活虽然粗朴,但生命居于其中却能尽享自由和快乐。这种理解的“深度”非常人所及。

(3)诗人将自己的“幸福”传递给“每一个亲人”“山”“河”和“陌生人”,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将自己获得的“幸福”传布与他人、他物,意在说明他要让每一个世间漂泊的灵魂都关注“幸福”、理解“幸福”、体验到获得“幸福”时的人类大善大美的至境。还在于他希望整个世界和人间都成为“幸福”的家园,让其中的每个人都能和自己一样幸福愉快地活着。这表明了诗人的内心洋溢着博爱之情。

(4)诗人是否真的移居于“面朝大海”在“春暖花开”中的“一所房子”里,过着先人那种粗朴的生活?我们该如何理解诗歌的主题? 明确:“春暖花开”中的“一所房子”如同神话中的“房子”,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它只是诗人渴望的精神家园的象征,理想中的形象化描绘。诗人借“居”于其中粗朴生活的描述及传达与亲友感受的叙述,表明自己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对人间真情的希冀和向往。

(解说:关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不同读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如本诗的创作背景或目的。有人认为它创作于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都在新的社会思潮和生活方式面前受到冲击,或固守,或崩溃,或更新,该诗表达了海子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女友的爱情诗。“感受到了作者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并想把这种感受传达给每个人,但从诗歌里,我们更能体会到一种超越自我的生命关怀。”(曾一果)再如作品的情感问题。有人认为诗歌情感是积极、昂扬的。也有人认为:在暖橙色的基调中,我们不能不注意诗中一些特别的“音符”,“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幸福”是一种带有后验性质的感觉,不可能去“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意味着“今天”的不如意、不幸福,“明天”的幸福只能是诗人热切的期盼、美好的憧憬,寄寓了诗人善良、真挚的意愿和对理想热烈的追求。海子一方面歌唱生命,歌唱生命中的激情,歌唱生命辉煌的瞬间;另一方面,他又看到这生命注定要遭受的阻力。于是他被迫去表现这生命的痛苦。由此,我们感受到了诗中潜在的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对抗。鉴于上述情况,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生命体验为着眼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课堂练习

以“我眼中的幸福”为题,谈谈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受。

四、课文总结

当代优秀的诗作从崭新的审美角度为新诗带来了无限生机,不仅使诗人的艺术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而且使诗歌本身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它们又像挟泥带沙的湍流,跳跃、奔突、飞溅、穿鸣于乱石涧底,有一股冲劲,富有活力,为中国当代新诗走向世界做出了很大贡献。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错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捕捉生活中的某一物象,展开联想,赋于其一定的象征意义,写一首短诗。3.将下面一首诗译成中文 If Life Is A Tree Written by Chen Da If life is a tree, Joy is but its leaf,Leaves bud;leaves grow;Leaves fall……

If life is a tree, Its roots are sorrows……

Long after the leaves are fallen, Long after the boughs are bare, The roots cling fast, Deep in the Earth-Mother’s bosom.参考答案: 假如生命是棵树 季艳译

假如生命是棵树,欢乐是它的树叶。

叶儿抽芽,叶儿长大,叶儿落下 ……

假如生命是棵树,它的根是忧苦…… 当叶儿早已脱了,当枝儿早已秃了,根仍牢牢地盘结着,深埋在大地母亲的怀里。

篇6:中国当代诗四首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意味隽永、质扑晓畅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3、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4、学习借鉴诗歌思维和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感受诗中的思维灵感和语言美趣。

4、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想象——理性升华。

2、研究评析欣赏法。

3、当代诗艺欣赏讲座法。

◆媒体设计

1、制作多媒体软件,重点在诗的意象理解上做一点适当的画面,把诗艺转化为画意。

2、运用文学讲座法,最好事先设计好提纲及思考题,制作成软盘,以便在媒体上展示。

3、根据诗的内容选择适当的音乐,制作配乐朗诵录音带。

◆教学时数:课内教读2课时,课外练习由学生自定。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可能喜欢的是中国古典诗歌,因为它的凝聚、它的隽永、它的神韵,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不是中华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吸纳着几千年诗意的营养,借鉴外国诗艺手法,感受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新时代的乐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这些诗,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另一种情的感染,另一种文化的营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欣赏一组当代探索诗歌。

二、解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教师范读(配乐)。

(2)学生自由诵读。

(3)学生单独朗读,师生评价。

(4)诗歌内容与形式总理。学生先用一句话谈谈感受,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相连”。诗人借鉴运用了苏联诗人沃兹涅先基《戈雅》的圆周式句法,借以强化对祖国挚爱的深度。

2、具体研习,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1)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讨论。

点拨: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群之中。这四组意象群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驳船”;“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的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迷茫”“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第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二组意象表现人民在贫穷落后面前没有失望,但希望仍很渺茫;第三组意象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上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第四组意象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2)这首诗在运用意象上有什么特点? 点拨:A、在平凡中发现美,而给人一种新颖、独创的美感。

B、意象群体通过递进组合,既表现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又表达诗人及青年一代从迷惘到深思到本世纪末沸腾的心灵情感历程。

设身处地,物我合一,把“我”融入事物之中,与诗歌所抒之情密切吻合。

(3)说说对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4)诵读全诗。

3、欣赏品味

(1)体会圆周句式的表达效果。

点拨:圆周句式是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圆周形式进行连续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

(2)象征和比喻的运用

点拨:该诗构思突出表现在对抒情主人公“我”的拟物化上。“我”既是抒情主人公,又是具体的客观物象,也是祖国的象征。“我”的复杂矛盾意绪和多层次拟物交织出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悠长、矛盾的心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诗中的一系列意象,既是抒情主人公“我”,也是祖国的象征。诗中的意象又有其比喻意义,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比喻祖国承受的巨大灾难和面前的严重困难;“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比喻祖国的未来很有希望。

4、课堂训练

(1)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2)说说对“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的理解。

5、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总结本节课所用到的诗歌欣赏方法。(见“教学设想”部分)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这首诗。

2、课外找相关读物阅读,有兴趣的同学学写一篇赏析文章(可以就整体谈,也可以从某一角度谈)。

五、齐声诵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著名杂文家、诗人祥写过这样一来一段话:“自然界里不能没有花。没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间不能没有诗,诗歌是人的生命的花朵。”“让我们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泽、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我们怎样作诗的知己呢?前面已经有了一些经验,现在再通过欣赏中国当代“第三代”诗人的另一位代表梁小斌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向诗的知己迈进一大步吧。

二、解题

梁小斌,生于1955年,山东荣城人。曾下乡插队落户,后当工人。1979年开始诗歌创作。这首诗开宗明义,直抒对秋天的热爱,而诗的内容则包含了一种深沉的哲理思索,能引发读者的广泛联想。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注意抓住“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这一抒情主旋律勾连全诗。

2、理解内容,初感意象

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总结每一节诗的大意。第一节写诗人感受到了“秋天”(点出“意象”)的悠久和深沉;第二节写秋天陪伴、沐浴着“我”(意象)走向成熟;第三节回应第一节,同时开启第四节,秋天的深沉启发了“我”的思想;第四节写思想的一部分;第五节回应开头,反复咏唱。全诗一唱三叹,螺旋式上升,铸就优美昂扬的意境。

3、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怎样理解“比人类更古老的风光”?

(2)怎样理解“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

(3)怎样理解第二节诗的思维流程?(难点)

(4)怎样理解“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5)怎样理解全诗的思维流程和情感?

4、欣赏品味

(1)品味诗歌中反复手法运用的特点以及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点拨:反复中有变化,意思上有递进。形成一种绵绵咏唱,深情讴歌的旋律美、情感美、境界美。

(2)品味诗歌中为表现对“秋天的风光”的“热爱”而选用词语创造意象的技巧。

点拨:选用词语绚丽优美,如:歌唱、流淌、辉煌、金光、优美、收获等等。创造意象清新活泼而不乏厚重,如:深沉的、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河流沐浴、洗礼下成熟的“我”。这些意象的组合形成浓情如酒、思绪如波的意境。

5、课堂训练

(1)根据诗的内容说说“秋天”“河流”“我”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展开联想想象,说说“辉煌的屋顶”“优美的思想”可能指什么。

(2)说说对这首诗的主题的理解,并谈谈“秋天的风光”寄予了诗人怎样的理解。

6、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有基础的同学写一点对这首诗的欣赏文字。

《山民》

◆自读导言

同学们,有一部古书叫《列子》,其中的《汤问》里有一个故事叫《愚公移山》,谁能背一背这个故事的关键几句话?谁能创造性地讲一讲这个故事?有所依托地借鉴,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是创造的一种方法。许多科学发明,许多新颖设计,许多艺术作品,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创造出来的。当代诗人韩东的《山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读一读这首诗,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1、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感情世界和人生感悟?联系你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有哪些感悟。

2、这首诗与前面学过的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3、你看这首诗可能从哪些地方借鉴了《愚公移山》?创新的地方在哪里?想一想,诗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创造?

4、你认为这首诗的美表现在哪里?

◆自读程序

1、朗读,达到朗朗上口。

2、默读,思考第1问。

3、交流,谈谈理解感受。

4、比较,体会这首诗与前面两首诗表现手法的不同。

5、联想,畅谈诗人的借鉴和创造。

6、升华,总结诗的美学意义。

◆自读点拨

1、如何理解诗中的“山”和“海”这两个意象?诗人笔下的这两个意象在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上起什么作用?

点拨:诗中的“山”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山”了,它具有了多重的象征意义,它引起读者的联想将是多方面的。这“山”可以让人想到艰苦的环境,想到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想到前进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想到人类进化中的漫长历程......这“海”则让人想到光明的前程,想到理想的目标,想到期望的事业,想到丰硕的成果,想到追求的境界,想到人生的金顶......通过这一系列的联想,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蕴涵了诗人积极昂扬的人生追求态度和启迪人生的哲理思索。他对现实不满足,说明他是清醒的;他因为清醒,所以在思索;这个思索过程是曲折的,四节诗就反映了这个曲折的历程;他对美好的未来有着热烈的向往和追求,他对人生进程有着深刻而睿智的反思。这反映了从**年代走出来的一代年轻人在人生问题上的深刻思考,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探索。诗人借用“山”和“海”这两个意象艺术地反映了一代人的思想感情和思索历程。联系我们的祖辈、我们自己的情况,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共鸣。

2、怎样理解诗中第一节的父子对话和“他不做声了,看着远处/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点拨:“他”的连问,看似重复,但含义深刻,表现了他思索更远,追求更远,对现实开始反思。父亲的回答,也已经显出了不耐烦,对儿子的发问是不屑呢,还是使他难堪?“他”“不做声了”,是父亲的冷淡回答使他的情绪受到挫伤,还是他的思索更趋于深刻?

3、第四节“他只是遗憾”让你想到了哪些事情?这“遗憾”只是对父亲的抱怨吗?这里面包含了哪些哲理?

点拨:想到的事情可能会很多,如:今天,“他”在“遗憾”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如果我们这一代还不努力,下一代将要对我们的作为表示遗憾了。为了不使后人遗憾,我们应该立即行动,做出无愧的努力呀!可见,这遗憾,不仅仅是抱怨,而更重要的是深层发散和多层的启迪。诗句让人想到的哲理也是丰富的,如:人一生到这个世上,他就不是只属于自己的了,他就该担负起不该忘却的对他人的责任。

◆自读思考

阅读下面的诗句,比较它与《山民》的异同。

理想

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自读导言

语言是一位了不起的魔术大师。它形成不同的组合,就能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形成不同的氛围,营设不同的环境。《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把我们带入深沉的回忆、挚诚热爱的氛围中,调子是深沉厚重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让人感觉的是激情讴歌,满怀喜悦,调子是抒情流畅的;《山民》则把人带入哲理思索、艰苦探求的境界里,调子是和缓低回的;我们现在再来感受一种欢快活泼、幸福烂漫的语言氛围。请大家自读新一代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自读要求:

1、感受诗歌所创造的美好意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诗人感情,唤起我们对生活的美好感觉。

2、欣赏诗歌轻松流畅、自然淳朴的语言美和欢快、天真的情感美。

◆自读程序

1、放声诵读,充分感受诗歌的欢快幸福的情调。

2、感受诗歌意象,想想这首诗歌的意象有什么特点。

3、感受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

4、试着把这首诗的意境用散文表现出来,比较一下诗和散文表现形式的异同。

◆自读点拨

1、这首诗的意象特点是怎样的?

点拨:这首诗的意象可分为两组,一族是诗人憧憬的物质世界,一组是活泼鲜明的抒情主人公世界。人是这首诗的中心意象,物质是这个人的陪衬,是环境。在这“春暖花开”的环境里,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抒情主人公作着自己想做的事,和亲人们、朋友们亲切交往,互送祝愿,从而表现出一派和乐景象,表达了诗人的一种美好理想。

2、怎样理解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他能引起我们哪些感情共鸣?

点拨:引导学生思考中间几个问题:

(1)诗人在诗中所称幸福的内容是哪些?

(2)怎样理解“那幸福的闪电”?

(3)想象抒情主人公的动态、表情、语言及整体形象。

(4)把自己放进去,谈自己的感情共鸣。

3、诗和抒情散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点拨:主要区别是,诗的跳跃性更强,语言更简洁;抒情散文更重细节,善抓一瞬间的感受,并把它放大、渲染。诗讲外在韵律;抒情散文主要重视内在韵律,外在韵律较自由。诗的篇幅限制较多,一般短小;抒情散文则可以不拘一格,可长可短。

◆自读思考

阅读下面的散文,思考后面的问题。蓝天可读

何亮

我喜欢仰望蓝蓝的天空。天空蓝蓝的哟,你是一首激情的诗,一首不老的歌。

小时候,独自到河边嬉戏。只见,水蓝蓝。我捧起一捧水。怎么还是透明的?我一抬头,哦,天蓝蓝。我像只欢乐的小鹿撒腿赤足跑在小路上,高兴的说不出话来,蓝蓝的天第一次映入我的眼帘,镶嵌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没有母亲的童年里,我常常与蓝天作伴。我倚在大树旁对着蓝天唱歌、流泪、说悄悄话,说我的幻想和憧憬。天空一片湛蓝。明静而悠远。我久久地凝视着,不敢出声。我似乎被感应着,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激动和美好,止不住滚烫的泪流下来。这天空,蓝得多么纯、多么美。我为之而震撼。我觉得她神圣而不可冒犯。她向我敞开一扇天真、浪漫、常青的心灵,我在努力破译它深邃而神秘的语言,去接近她,与她交流。

凝望碧蓝、干净的天空,我想,被功名利禄遮蒙的双眼是看不到天空的颜色的——这蓝色。于是,我要求自己心中不能有一粒灰尘。污垢的心灵不配享受这纯美的天空,也得不到她博大的精魂。

有时,我被世俗的藩篱所围困,我感到是这蓝色的天穹让我突围,不要贪婪红尘。

先哲说,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我信。远眺天空可调整视力,而蓝色天穹可调整人的心灵。她又象一面奇妙的镜子,照透你的五脏六腑。你拥有干净而青春的灵魂吗?你敢面对这蓝色天空发誓吗?

(选自《中国青年报》1990年10月28日)

1、比较这篇散文与诗歌在抒情上的异同。

上一篇:家政服务员试卷及答案下一篇:教学目标完成情况